最新大蒜觀察日記三則(優(yōu)質(zhì)14篇)

字號:

    范文為教學(xué)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大蒜觀察日記三則篇一
    9月20日星期二晴
    前幾天,我求媽媽給我買了兩只小烏龜。小烏龜身上背著殼,活像背著一塊兒大盾牌。它那三角形的腦袋上長著一雙芝麻般大小的眼睛,滴溜溜亂轉(zhuǎn)。尾巴一翹一翹的,有趣極了。不知不覺中,它們就成了我的朋友。
    9月24日星期六晴
    今天,我興致勃勃地拿著小魚兒去喂小烏龜。小魚跳進(jìn)了魚缸里,快樂地游了起來,根本就不知道危險即將到來。兩只小烏龜看見了食物,不顧一切地沖了過來,突然發(fā)現(xiàn)只有一條魚,它倆便打在了一起。小魚在旁邊好像是在看電影一般。這時,其中一只小烏龜一伸爪子抓住了小魚,另一只發(fā)現(xiàn)了,竟然來幫忙。最后,小魚終于被兩只小烏龜給制服了,被他倆撕裂并在它們的嘴里消失得無影無蹤。
    9月30日星期五晴
    早晨剛起床,我就去廚房看看我養(yǎng)的花。進(jìn)了廚房,發(fā)現(xiàn)一片狼藉:花兒已經(jīng)七零八落,葉子落了一地,早先盛開著的花也不見了。而那兩只小烏龜正用爪子撓這盆花哩。我的小烏龜這是要瘋了嗎?!事到如今,也只能把花剪斷了。又一想,倒不如把花放進(jìn)水里,看看它們是如何折磨花的。
    它們先伸出爪子使勁地?fù)?,就像撕扯獵物一樣。這是干什么呢?我讓媽媽上網(wǎng)幫我查了查,原來它們這是在磨爪子呢!下次我還是給它們的水里扔些菜葉子吧,以免我的花再受“皮肉之苦”。
    這么漂亮,會合作,又淘氣的小烏龜,我怎么能不喜歡它們呢?
    大蒜觀察日記三則篇二
    日期:20xx年10月11日星期五晴
    今天,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妙趣橫生的作業(yè)--種大蒜。放學(xué)回家后,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到陽臺上拿了一頭大蒜。
    這頭大蒜外形就像個小包子,胖胖得特別可愛。我摸了摸它,它的表面很粗糙,它的皮又薄又脆,剝下來時還發(fā)出沙沙的響聲??赡芩獍陚冇X得衣服太單薄了,冬天時會冷,所以它們每個人又在里邊穿上了一層光滑的紫色秋衣。
    接著,我給其中一瓣蒜剝?nèi)ネ馄?,眼前頓時出現(xiàn)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家伙。我將每一顆剝好的蒜瓣豎著插在塑料托盤上,下層注滿清水,再將它放回陽臺上。我對蒜瓣們說:“你們一定要快快長出好吃的青蒜呀!”
    日期:20xx年10月15日星期二晴
    今天放學(xué)后,我急忙跑到陽臺上去看望我的大蒜有什么變化。
    哇!它們的變化可真大呀!我們從上往下說吧,每一個小蒜瓣頭上都拱出了翠綠色的小尖芽,就好像戴上了一頂小帽子,蒜的身體不像原來那么白了,稍微有些發(fā)黃。我著急地問媽媽:“大蒜不會要壞掉了吧?”媽媽笑著告訴我說:“不用擔(dān)心,那是因為它們的營養(yǎng)都被大蒜頭上的嫩芽吸走了。”再看看大蒜腳下,這些小胖子為了支撐住自己胖胖的身體居然長出了許多條小短腿。塑料盆里的水位線沒有變化,看來它們沒怎么喝水。
    觀察完畢后,我把它們安頓在一個溫暖的地方,期待它們有更多新的變化。
    日期:20xx年10月20日星期日晴
    今天是周末,起床后我第一時間跑到陽臺上去看我的大蒜。它們這時也已經(jīng)睡醒了,一個個正伸著懶腰舒服地躺在水里,享受著溫暖的陽光。
    我發(fā)現(xiàn)這些小胖子們又有了新的變化:它們腳下的根須已經(jīng)長得很長了,就像老爺爺?shù)陌缀殻s亂交錯地生長著。有一顆蒜瓣,他那長長的蒜芽原本是這盆里最高的,但由于它總嘲笑別人比自己矮,結(jié)果笑彎了腰。最不幸的是今天居然被另一個胖子兄弟給超過了。隨著它們頭頂上利劍的揮舞,蒜瓣武士們紛紛穿上了黃金鎧甲。
    現(xiàn)在,大蒜對水分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了,大蒜的氣味也更加濃郁了。
    大蒜觀察日記三則篇三
    7月20日7月26日
    這個星期,我們興致勃勃的捉來一群小蝌蚪,放進(jìn)金魚缸里,可惜我們養(yǎng)的金魚與小蝌蚪不合,小金魚一條一條都死了,最后只剩下一條金魚。我發(fā)現(xiàn),小蝌蚪也要吃金魚的'食物,我很開心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于是我經(jīng)常放金魚的食物喂給小蝌蚪吃。
    7月27日8月2日
    這個星期我們有了一個很大的發(fā)現(xiàn),當(dāng)我們用放大近觀察小蝌蚪時,小蝌蚪的大腦已經(jīng)開始發(fā)育了,我們知道了這個秘密,心里真的很開心。因為我們決定要把小蝌蚪撫養(yǎng)成青蛙,然后放生,當(dāng)我們剛剛產(chǎn)生這個決定的時候,我的心里著實開心了幾個小時。
    8月3日8月9日
    要是說起這個星期,我們就更開心得不得了,小蝌蚪每天都有新的變化,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們的小蝌蚪開始長后腳了,當(dāng)我們用大型放大鏡觀察到這一點時,我心里興奮到了差一點點就把媽媽最心愛的花瓶和爸爸最喜歡的魚缸給打碎,摔碎了。
    8月10日8月16日
    嗚嗚嗚!這個星期,就連最后一條小金魚也可憐地死了,嗚嗚!我很傷心,但是,這更加給我了力量,我決心一定要把小蝌蚪撫養(yǎng)成青蛙,然后放生,讓它們回到大自然,能更加健康、自由地成長!
    大蒜觀察日記三則篇四
    前幾天,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作業(yè),就是觀察小蝌蚪。于是,我和爸爸一起去河里抓蝌蚪。
    剛抓來,小蝌蚪的身體是黑色的,和一粒豆子差不多大,尾巴像一條較長的黑絲線,他們在水中無比快活,每當(dāng)我走過去看他的時候,都把他當(dāng)成了“逗號”。
    第三天,我發(fā)現(xiàn)小蝌蚪長出了后腿,它用它那小小的眼睛看著我,好像說:“我餓了!”我只好放了點飼料。只見它大口大口地吃著,真可愛。
    第五天,小蝌蚪竟然長出了前腿。它用前腿向我招手,好像在說:“我長出前腿了,也會爬了。怎么樣?厲害吧!”它把我逗得哈哈大笑。
    第六天,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蝌蚪的身體變綠了,尾巴也變短了。我很激動!“就要變青蛙了,好耶!”我自言自語地說。
    第七天,小蝌蚪變成了真正的青蛙,它在呱呱地叫,好像對我說:“謝謝你,謝謝你把我養(yǎng)成青蛙了。”
    我整整養(yǎng)了它兩個星期,感到真有成就感啊!
    一天,我去奶奶家看望奶奶,正巧奶奶要去田地里,于是我懷著好奇 心跟著她去,我坐在奶奶的三輪車上,穿過一望無際的田野。到了奶奶家的田地,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綠油油的一片,好似一片綠色的海洋。有地瓜、毛豆、冬瓜、南瓜、絲瓜……奶奶在田地里挖地瓜,摘毛豆。突然我看見有兩只蚱蜢在青菜地里跳來跳去,好不快活。
    我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停在菜地里的蚱蜢。我把它們小心翼翼地放在手里拿回家,然后把它輕輕地放在一個小瓶子里,并且放了幾片菜葉,在瓶蓋上戳了幾個洞。蚱蜢的身體呈綠色,頭尖尖的,呈圓錐形,觸角短。
    奶奶跟我說,蚱蜢一般生活在田里或草坪里。我數(shù)了一下它有六條腿,但我找來找去卻找不到它的鼻子在哪兒?我上網(wǎng)查了一下才知道它的鼻子在腹部。我想給蚱蜢搞個惡作劇,看看它有什么反應(yīng),我拼命地讓瓶子在地上滾來滾去,可蚱蜢的爪子卻像在瓶壁上生了根似的,紋絲不動。我失望地放下了它。
    對于蚱蜢我要繼續(xù)探索下去。
    說到烏龜大家都不生疏,在生活中處處都有它的影子。很多人說烏龜跑得慢,可我不這么認(rèn)為。它吃食的時候更是生動有趣。大家肯定都不解,那就趕快到我家去采訪它吧!
    哎!我家的金金真是沒有辦法啊!
    大蒜觀察日記三則篇五
    早上六點,天氣晴朗,我跟爺爺、奶奶來到了公園。昨天剛下過雨的地還是濕的,我用樹枝在河邊的草叢里,掀開蓋在地上的枯葉,發(fā)現(xiàn)了兩只可愛的小蝸牛。我捉住它時,它一動也不動,好像是死的',不一會兒它的頭從它的小房子里慢慢伸了出來,我開心極了,就把它裝進(jìn)一個塑料袋里帶回了家。
    這兩只蝸牛可愛極了!一只大一只小,大的有一粒花生米那么大,那只小的只有大的一半,好像是兩母子。他們身上都背著一個螺旋型的房子,頭上有兩根觸角,在觸角的下面還有兩根比觸角短而小的東西,像八字胡,可神氣呢!
    回到家中,我把它放在紙杯里,又在紙杯里放上一點水,它的頭慢慢從小屋子里伸了出來,以它的身子黏住杯壁慢慢的向上移動,過會兒一只大的站在瓶口,好像對我說:“我爬到了,我的兒子掉下去了”,我轉(zhuǎn)頭向地下一看,果然有一只小蝸牛在地上爬。我馬上把它捉起來再放入杯子里。
    下午我去姐姐吃蛋糕,去前把紙杯的口用保鮮膜封住,兩只蝸牛關(guān)在里面。我不知道蝸牛吃什么,在杯子里沒放什么,里面只有水而已。我在姐姐家過了一宿,回來一看,兩只蝸牛還是那么活潑,里面多了一些屎。對此感到很驚訝,原來蝸牛的生命力有那么強啊!
    大蒜觀察日記三則篇六
    我養(yǎng)了一只可愛的蝸牛。我很喜歡它,也經(jīng)常仔細(xì)的觀察它。我發(fā)現(xiàn)它的身體可以分成三個部分:頭部、腹部和殼部。先說說頭部吧:它的觸角非常長,觸角上的“黑珍珠”就是它的眼睛;在它的觸角下面還有兩條更小的觸角,那張小的不能再小的嘴巴就長在小觸角下面,與其說是嘴巴倒不如說是一條縫來得更形象。再說它的腹部吧:它走路主要靠腹部,人們稱之為“腹足”。而且,它走路非常有趣,能像吸鐵石吸住金屬一樣吸住物體,再伸展長長的身體,像一名戰(zhàn)士一樣匍匐前進(jìn)。并且,還會一路留下一條長長的黏液,還時不時的拉點“便便”,以證實自己曾“到此一游”!人家說蝸牛有左旋和右旋之分,我發(fā)現(xiàn)我的蝸牛是右旋的。
    到網(wǎng)上查了資料,我得知:蝸牛是陸生貝殼類軟體動物。它喜歡潮濕、陰暗、疏松的環(huán)境,還愛吃菜葉。并且,我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它會跟人溝通。比如:我放學(xué)回到家和它說話,它嘴巴一動一動的,像在回應(yīng)我,可惜我聽不懂它在說什么。呵呵,我的蝸牛真聰明。
    我愛我的聰明小蝸牛,你呢,喜歡嗎?
    在科學(xué)課堂上,老師要我們觀察蝸牛。于是我回家后就到花園里去尋找。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這種小東西。最后,在爺爺?shù)膸椭?,終于在一個潮濕的墻角里找到了兩只小蝸牛。
    本來在課堂上聽了老師講蝸牛,我就感到很新奇?,F(xiàn)在看到了真的蝸牛,我要把它仔細(xì)地觀察一番。
    它們的背上背著一個漂亮精致的“小房子”,柔軟的身體就藏在這個房子里。我把它們放在一個小盒子里開始觀察。
    我發(fā)現(xiàn)蝸牛好像沒有骨頭,身體柔軟,全身濕漉漉的。頭部有一對螺旋形的觸角,對外界刺激有敏感的反應(yīng)。如果把它放在陽光下暴曬,它們很快就從用薄膜封閉著的“門洞”里出來了,這說明蝸牛非常害怕強光的直射。蝸牛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跡,在陽光下閃爍。這說明它行走時需要潤滑。
    可是,蝸牛的嘴在哪兒呢?我找來一個放大鏡仔細(xì)地看才發(fā)現(xiàn)一個很小的圓點,我想蝸牛一定吃得很慢。于是我做了一個實驗。我拿來一片菜葉放在盒子里,把蝸牛捉來讓它吃。我等了好長時間也沒有看到它吃菜葉,我就把盒子蓋嚴(yán),去睡午覺了。當(dāng)我醒來的時候,我吃驚地發(fā)現(xiàn)蝸牛把葉子快吃完了。但我始終沒有看見它吃東西 ,我想它可能是在黑暗中吃吧。我再仔細(xì)一看,盒子里有許多黑色的小顆粒,放菜葉時并沒有這些東西,那一定就是蝸牛的排泄物了。我大概睡了三個小時,這說明蝸牛是在黑暗中吃東西,而且吃得很慢。
    蝸牛真是一種神奇的小動物,特別是他那背在背上的保護著它的“小房子”,給人留下極其美好的感覺。
    我家門前有一塊綠油油的草地,想一塊翡翠,點綴著我們的小區(qū)。每次大雨過后,蝸牛就會成群結(jié)隊地從草地里鉆出來,一邊好奇地望著這奇妙的世界,一邊慢悠悠地散步。
    我發(fā)現(xiàn)蝸牛走路像沖浪似的,沖浪之后,在地面上留下了漂亮的銀色足印。但為什么蝸牛天天背著房子散步,卻一點也不覺得累呢?哦,原來它的內(nèi)臟都在殼里。
    我還發(fā)現(xiàn),蝸牛有四根觸角,長觸角上有一個黑黑的小點,那就是蝸牛的眼睛,當(dāng)然,其它兩根就是小觸角了。
    仔細(xì)觀察,我發(fā)現(xiàn)了,蝸牛的殼的螺旋都是從中心沿順時針方向盤旋的?;丶?,我查了一下資料,哇!原來要是你發(fā)現(xiàn)一只蝸牛殼螺紋反時針方向盤旋的蝸牛,那你就碰上了蝸牛王!我還發(fā)現(xiàn)了蝸牛殼也好似有大樹的年輪一樣。
    仔細(xì)觀察蝸牛殼的邊緣,如果殼的邊緣很薄,說明是蝸牛寶寶,如果蝸牛殼很厚實,則說明這只蝸牛已經(jīng)成年了。
    蝸牛喜歡潮濕的環(huán)境,但也不能太潮濕了哦,因為它會出來透氣的。
    蝸牛太奇妙了,我真想養(yǎng)只小蝸牛!
    大蒜觀察日記三則篇七
    我發(fā)現(xiàn)綠豆都已經(jīng)裂開,并且發(fā)芽了,和金蟬脫殼一般。它那尖尖的芽像小蝌蚪的`尾巴,脫去外衣后的綠豆和白白的米仁很像,中間還有一條縫。
    我又去看早上會發(fā)生什么變化了,我驚奇的發(fā)現(xiàn)豆芽從昨天的1厘米長成了今天的2——3厘米,水又變少了,我想:只要再長四厘米,就和菜場里賣的豆芽一樣長,可以炒菜吃了,我仔細(xì)觀察后又有了一個新發(fā)現(xiàn),原來爆出豆芽的那條裂縫已經(jīng)裂得更寬了,像一個蟠桃,而且有些泛紫,可神奇了!
    我已三天沒去看綠豆了,今天我破天荒地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在芽的頂端發(fā)出了一些毛,而且在豆瓣處長出了幾片“y”字形的葉子,太神奇了!爸爸說:“我有個朋友把一大袋綠豆倒在木桶里養(yǎng),他的芽長得都有十幾厘米,你得加油!”我一定會把綠豆養(yǎng)好的!沒想我一顆顆小小的綠豆經(jīng)過清水的浸泡竟能有如此大的變化——成為餐桌上的一道菜。
    大蒜觀察日記三則篇八
    我們家的寵物有別于其他人家,因為它不是貓貓狗狗,而是一只螳螂。我給它取名叫小翠。
    小翠的全身都是翠綠色的,體型比我的食指略長一點,標(biāo)準(zhǔn)的中華大刀螂。它頭上的兩只大眼睛,幾乎占了頭部的一半,嘴巴很小,配上兩根不長不短的觸角,看上去神氣活現(xiàn)。它的前肢粗壯有力,還長著鋒利的鋸齒,四條細(xì)長的后腿。六節(jié)的腹部說明它是雌性,加上苗條的腰身,好像一位淑女,漂亮極了!
    但你可別以為它是個和善的家伙。事實上,螳螂是一個標(biāo)準(zhǔn)的“肉食主義者”,我每天都要拿一只昆蟲去喂它。有一次,我拿了一只個頭很大的蝗蟲給它。見此美味,它突然挺起上身,張大鉗子,展開翅膀,發(fā)出毒蛇吐信般的聲音?;认x也被小翠給嚇住,一動不動地愣在那里。說時遲,那時快,只見小翠一瞬間變成了攻擊模式,猛撲過去。蝗蟲這時才醒悟過來,往旁邊跳去,卻萬萬沒想到,在半空中竟然被小翠夾住了一條后腿,雙雙落地?;认x還不算太笨,寧可掙斷了一條后腿也要繼續(xù)逃命。但由于失去了一條后腿,顯得獨木難支,跳不高也蹦不遠(yuǎn),很快又被小翠追上了。這次,小翠用前肢穩(wěn)穩(wěn)地扣住了蝗蟲的肚子和另一條后腿,不顧蝗蟲的拼命掙扎,便開始狼吞虎咽。很快,蝗蟲被小翠的“櫻桃小口”風(fēng)卷殘云般吃得干干凈凈。吃完蝗蟲后,小翠一改剛才的兇狠相,又開始“梳妝打扮”了。
    你瞧,有只螳螂做寵物是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呢?
    大蒜觀察日記三則篇九
    每個人都能養(yǎng)過自己喜歡動物,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整理寫動物
    觀察日記
    三則,歡迎大家查看!
    今天,我那美麗魚缸里住進(jìn)來了一個小家伙——蝦子。這只小蝦子呀很活潑。可是它太孤單了,因為它沒有伙伴。但我朋友,別為它擔(dān)心,大約三分鐘以后,又住進(jìn)了一位新伙伴——小燒火魚,自從有了新伙伴,這里就熱鬧起來了。小蝦子和小燒火魚相處得很好。小燒火魚,不!小“姐姐”從水面拖下來些美味佳肴給小“弟弟”——小蝦子吃。小“弟弟”乘“姐姐”休息時候,悄悄從后面繞過來,調(diào)皮地用長長觸須去撓小“姐姐”尾巴。這位小“姐姐”呀,嚇得一下子蹦出了水面。小“弟弟”卻在水底抖動觸須,揮舞著小腳,正高興呢!
    可惡死神把黑手伸向這對小“姐弟”中間,今天中午,可憐小“弟弟”不幸去世了,“姐姐”非常難過,它老是悲痛地在小“弟弟”身邊游來游去。我見了也很悲傷,我把蝦子“弟弟”放進(jìn)了旁邊一個裝著馬林藥水瓶子里,讓“姐姐”能時時刻刻看見它。
    小燒火魚姐姐就這樣孤獨地生活著。盡管缸里裝飾是那么漂亮;水底鵝卵石是那么光滑;水中魚草是那么嫩綠,可是小燒火魚卻如同坐牢一般。水面上浮著許多香甜可口美味,可小燒火魚連看都沒看一眼。它一會兒停在水中,好像在思念死去已久“弟弟”;一會兒又游到水底,對著鵝卵石,似乎在傾吐心中哀情??吹竭@情景,我流下了眼淚。
    大蒜觀察日記三則篇十
    今天,我看見一群螞蟻,它們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向前走,好像一條黑色的長龍。我低頭一看,原來它們在搬家。突然,我想到一個問題,螞蟻搬家那么辛苦,不知道它們靠吃什么來補充體力。想到這兒,我就做了一個小實驗。
    我跑回家拿了一個果凍,用棍子把它弄碎。然后,我就捉了幾只螞蟻把它們放在果凍盒里。我美美地想著:這下,它們可以飽餐一頓了。過了一會兒,我跑去看一看,呀!不好了,螞蟻都死了。這讓我很納悶,到底是為什么呢?突然,我發(fā)現(xiàn)果凍盒里有很多的水。原來,它們是被淹死的。既然螞蟻怕水,那我就把盒子里的水全倒掉吧。
    后來,我又想到了一個更好的辦法。我把果凍放在離螞蟻不遠(yuǎn)處的地上,想引誘它們過來吃。不一會兒,一只螞蟻好像聞到了果凍散發(fā)出的香味,很快 就爬了過來 。可奇怪的是他并沒有去品嘗這個美食,而是調(diào)頭就走了。咦!螞蟻不是最愛吃甜食嗎?正當(dāng)我在思考的時候,突然一大群螞蟻爬了過來,哦,原來它是去找小伙伴了。只見他們對著這塊果凍一擁而上,有的推的推,有的拉的拉,在它們的齊心協(xié)力下,很快這塊果凍就被運走了。
    看到這一幕,我可真沒想到小小的螞蟻都懂得團結(jié)友愛,齊心協(xié)力。我想我們應(yīng)該要學(xué)習(xí)螞蟻的這種精神。
    今天,媽媽買了我期盼已久的螞蟻家園。
    我迫不及待地打開包裝,看見一個透明的盒子里裝了藍(lán)色的凝膠。好漂亮啊,這就是螞蟻的家!我手忙腳亂地把螞蟻放進(jìn)去,數(shù)了數(shù),共有18只呢!
    這些螞蟻叫弓背蟻,個頭比一般螞蟻大。24小時以后--今天傍晚,經(jīng)過適應(yīng)環(huán)境,弓背蟻們開工了。就在我們吃晚飯的時候,它們開始勤奮地"打洞",一頓飯的工夫,就打了一個深約1.5厘米;寬約1厘米的洞。真快呀!
    弓背蟻挖洞時用嘴上的"鉗子"把藍(lán)色的凝膠挖出一小塊,銜在"鉗子"上,再運到洞外面堆起來;打招呼時會用觸角碰碰另外一只螞蟻的觸角,就像我們握手一樣。小螞蟻真有趣!
    大蒜觀察日記三則篇十一
    我們小區(qū)的植物都是寧波典型的品種,主要有四大類:喬木、花卉、草本植物和菌類。
    喬木有:散發(fā)陣陣香氣的香樟;被譽為活化石的銀杏;象征高潔的松樹;花兒可以泡茶的桂花樹;還有不起眼的歪脖子榆樹屹立在主干道兩邊。
    小區(qū)里四季花開不斷。它們是:春天開放的映山紅和紫藤;夏天開的梔子花和紫薇;秋天,不算高大的桂花樹也來湊熱鬧;茶花有兩種:一種是春天開放的,長得比較高大;另一種是冬天開放的,長得比較矮小,只有一尺高;還有就是月季花,每個月都開放。
    小區(qū)里面最不引人注意的就是那些草:大片的草坪都是人工種植的;還有一些是野草,他們生命力頑強,隨遇而安。我認(rèn)識的有車前草和三葉草,還有一些我不認(rèn)識。
    小區(qū)里還有一種特殊的植物—世界上最小的房子“蘑菇”。尤其是一場小雨以后,草叢中,大樹底下,你會發(fā)現(xiàn)許許多多的小蘑菇。
    小區(qū)里,大部分植物都是長綠的。這些樹和花的葉子表面都像涂了一層蠟,油光光的。只有銀杏樹是落葉植物。一到秋天它的葉子就變黃了落下來。所有的野草都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到了秋天它們就都枯死了。
    通過觀察,結(jié)合科學(xué)書,我學(xué)到了不少知識。大自然真奇妙啊!
    大蒜觀察日記三則篇十二
    今天早晨,霧氣彌漫,我踏著輕快的步子來到學(xué)校。
    早晨的校園,是朗朗讀書聲的世界。我快步走到三樓,飛進(jìn)教室,放下書包,掏出課本,有感情地朗讀《香港,璀璨的明珠》。
    語文課上,鐘老師把課講得非常生動。鐘老師一邊講課一邊手舞足蹈地比劃著陶罐和鐵罐爭辯的神情???,鐵罐是那么咄咄逼人,陶罐那么委屈求全。只見她一會兒惱怒得暴跳如雷,眼睛瞪得大大的,手往腰上一叉,吼道:“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币粫?,又是眉頭往下掉,眼睛擠成三角眼,撅著嘴,一副無奈的表情:“何必這樣說呢?我們還是和睦相處吧,有什么可吵的呢?”鐘老師繪聲繪色的表演,逗得同學(xué)們哈哈大笑。
    數(shù)學(xué)課上,林老師出的一道“怪”題引
    大蒜觀察日記三則篇十三
    2019年9月22日星期六晴
    種綠豆
    今天最后一節(jié)課時,老師給我們每人一包綠油油、硬邦邦的綠豆,還布置了一個有趣的作業(yè),老師讓我們種綠豆。這樣,我們就可以觀察那些綠豆生豆芽了。
    我回家后,就找來一個杯子,在杯子底下放了一張被打濕過的紙,再小心翼翼地把綠豆慢慢地放到子里,像綠寶石一樣的小豆子安安靜靜的躺在里面,像個小寶寶似的。
    晚上,小豆子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胖娃娃了,摸上去都軟綿綿的呢!
    2019年9月23日星期天晴
    綠豆發(fā)芽啦
    我上最后一節(jié)課時,就在想,我的小綠豆怎么樣了?長高了沒有?我一放學(xué),就趕緊回家,不管怎么樣,我都要先看一下我的小綠豆。一到家,我就立馬跑到二樓去看看我的小綠豆寶寶。一天沒見它,就發(fā)現(xiàn)有個別小綠豆衣服就不合身了,撐破綠衣,露出了雪白雪白的身子,快快樂樂的洗了一個澡。還有的鉆出了小小的“尾巴”,好像英文字母“q”。
    睡覺時,它們的“小尾巴”又長了許多,顯得又明顯了一些,我給它們蓋上了“被子”,心里在想:“小豆子,小豆子,今晚好好地睡一覺吧,你一定要快快長大呀!
    2019年9月25星期二晴
    綠豆長高了
    嘿!這一個個的小綠豆力氣可真的很大呀!我前幾天給他們蓋上的“被子”居然被他們頂起來了,真是一個個大力士呀!我慢慢的拿起它們的“被子”,有的長了兩厘米左右,有的才長了一厘米左右的芽;仔細(xì)看會發(fā)現(xiàn)芽瓣是黃色的,豆殼掛在另一邊的芽瓣上,真可愛呀!而且芽的根淺淺地扎在瓶底的小紙團里!
    下午,小綠豆們像雨后的春筍,刷刷的往上長。白白的小綠豆變成了淺紅色的。長出了綠色的小芽。有的綠豆娃娃戴著它的帽子,有的已經(jīng)把帽子弄丟了!
    通過這幾天的親身經(jīng)歷種綠豆的過程,我知道了:種植物雖然難,但是看到我的綠豆一天天長大,我感到一種成長的驚喜,也由衷地感嘆一粒種子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生命力,我非常的開心!
    大蒜觀察日記三則篇十四
    今天,老師讓我們回家種黃豆寫觀察日記。放學(xué)一回家,我就跟奶奶討了11顆黃豆。當(dāng)我看到黃豆時驚呆了,它一點也不像我平時吃的黃豆,只有煮熟的黃豆一半大,土黃土黃的。我一摸,呀!真硬啊,就像一粒粒小石子,這東西可以發(fā)芽?我半信半疑地找來一個小魚缸,往里面倒了約一厘米深的水,再把11顆黃豆全部放了進(jìn)去。
    10月10日星期六晴
    一大清早,我就開始觀察黃豆了。哇!黃豆變大了,小魚缸里的水變少了。黃豆們長得白白胖胖的,活像一個個胖娃娃。哎呀,有個別胖娃娃喝水喝得太飽了,瞧,穿在身上的黃大衣都太小啦!都把“黃大衣”撐破了。我又往小魚缸里倒了一點水,心里默念著:“‘胖娃娃’呀,快發(fā)芽吧!”
    10月11日星期天晴
    今天,我又到小魚缸前觀察黃豆。咦?今天小魚缸里好像有一股臭味。我憋住氣,往魚缸里一看,嗚嗚……5顆黃豆壯烈“犧牲”了。再一看,哇!其他有兩顆發(fā)芽了,芽兒小小的、短短的。我馬上小心翼翼地給黃豆換水,并用棉棒把殘豆挑掉。
    10月18日星期天晴
    觀察還在繼續(xù),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