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一的教案設計(實用16篇)

字號:

    教案是教學的計劃和組織,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作出的一份書面指導。教案的編寫需要注重反思和評價,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策略和方法。了解這些教案范文,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問題所在。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能按筆順書寫本單元所學漢字。
    2、進行有關形聲字的字詞訓練。
    3、熟記成語與兒歌。
    4、按從外到內的順序,練習書寫三框兒且框口朝下的字。
    5、口語交際訓練,以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學時間:
    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一、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認清筆順,按筆順寫字)。
    二、指導。
    1、出示所有生字。
    指名認讀,注意學生讀音是否正確。
    請小朋友們把書打開,回憶一下每個字的筆順,遇到自己記得不熟的字,畫上一個五角星,多練習幾次。
    學生自己學習,解決學習中的困難。
    3、請同座位的小朋友先檢查一下畫五角星的字是不是記牢了。
    以同桌為單位合作學習,教師巡視、監(jiān)督。
    4、教師隨機抽查學生畫星的字是否會了,并小結檢查結果。
    5、師小結。
    1、師:同學們用心去記這些字,下面老師想考考大家是不是真正掌握了。
    2、出示:數(shù)筆畫填空。
    瓜:第四筆是()。
    桃:第八筆是()。
    爺:第三筆是()。
    奶:第:四筆是()。
    坐:第五筆是()。
    指名學生填空,集體訂正。
    3、出示:按筆順寫字。
    指名學生按筆順寫字,集體評議。
    4、小游戲:對口令。
    游戲規(guī)則:(1)生甲:斗怎么寫?
    生乙:斗這樣寫:點,點,橫,豎。
    (2)由學生任意抽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用字詞句。
    一、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3、師:這次字詞句學習分三個部分,借助拼音把每個部分的題目讀一讀。
    4、師:讀了小題目以后,我們知道每部分學習都是圍繞“丁“的他的伙伴們展開的。
    二、指導。
    1、同學們你們先自己讀一讀題目。請同學們看老師手中的轉盤,誰會讀這個字?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現(xiàn)在丁和誰交上了朋友?誰會讀?
    3、依次轉動字盤,分別讓學生說出丁和誰交上朋友?指名認讀“燈、盯、釘“。
    4、出示詞語:丁丁、電燈、盯著、釘子、叮叮當,認讀詞語。
    5、師:這些詞語是什么意思呢?請小朋友們自己借助漢語拼音讀讀由這組字編的兒歌。
    學生自由讀兒歌。
    檢查學生朗讀情況,要求讀正確。
    6、指導學生看書上插圖,說說圖上有什么人,他們分別在干什么。
    師:看懂了圖畫,小朋友們你們再去讀讀兒歌,想想兒歌說的是什么意思,這些詞語的意思又是什么。
    指名回答。
    7、知道這些詞語的意思,你就會覺得這些漢字很有趣。
    討論:“電燈“的”燈“為什么用火字旁?
    “盯著”的“盯”為什么用目字旁?
    “釘子”的“盯”為什么用金字旁?
    指名學生回答。
    8、教師小結:丁在這些字里表示讀音,它和不同的部首組合以后就表示不同的意思,像這樣的'有規(guī)律的漢字,我們把它稱作形聲字。
    1、師:在漢字中類似的形聲字還有不少。
    出示:包子水泡飽滿跑步懷抱。
    肚皮披風疲勞山坡破壞。
    少年沙子吵鬧炒菜抄寫。
    小朋友你們先自己讀一讀,想想每個字的意思。
    討論:它們分別用哪個字作基礎字,與不同的部首組合而成?
    2、提問:你能找到以“青“作基礎字的形聲字嗎?
    3、自己用這個方法再認識一組字,交流。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1、讀讀背背。
    2、學寫鉛筆字。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3)師:這次讀讀背背學習分兩個部分,借助拼音把每個部分的題目讀一讀。
    2、指導。
    (1)學習成語歌。
    看圖: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師:這個小朋友從小就學寫毛筆字,你看他已經能寫二年級才學的一些復雜的字了,他可是從練習寫基本筆畫開始的呀!
    (2)出示: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借助拼音自由讀,要求讀正確。
    檢查讀正確情況。
    (3)這兩個成語是什么意思呢?請同學們想想。
    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教師補充。
    (4)指導朗讀,讀出韻味。
    師:你怎么看出他很認真?
    師:這個小朋友他今天練習一個類型的字,明天再練習一個類型的字,還不忘記復習前幾天寫過的字。
    3、出示:日積月累溫故知新。
    (1)借助拼音自由讀,要求讀正確。
    (2)檢查讀正確情況。
    (3)這兩個成語是什么意思呢?請同學們想想。
    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教師補充。
    (4)指導朗讀,讀出韻味。
    練習:學生練讀,同桌練習背誦。
    (5)檢查背誦情況。
    4、學習兒歌。
    (1)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2)生借助拼音試著大聲朗讀,要求讀準字音。
    指名朗讀,教師范讀。
    學生自由朗讀,回答教師問題:
    “花兒”指什么?
    “風雨”指什么?
    (3)同學們遇到困難應該怎么做?應帶著什么樣的心情讀呢?
    (4)師:同學們現(xiàn)在我們就好象小一個下雨的早晨,打著小傘去上學,誰來讀一讀?
    (5)練習朗讀、背誦。
    (6)檢查朗讀、背誦。
    二、教學第四題。
    1、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2、指導。
    (1)復習以前學過的書寫規(guī)則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2)今天,我們學寫“同、問、網”3個字,看看這些有三框兒的且框口朝下的字應按什么順序書寫。
    (3)出示:同。
    (1)練習描寫“同”3個,仿影1個。
    (2)教師巡視指導。
    4、小結。
    (1)表揚寫得好的同學,指出問題。
    (2)進行糾正性練習。
    其余兩個字教學方法相同。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口語交際。
    一、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導。
    1、出示圖一:圖上的王洪是怎樣看書的?
    3、出示圖三:圖上的張海是怎樣看書的?
    4、出示圖四:圖上的韓小是怎樣看書的?
    5、分成四人小組討論:誰的姿勢正確呢?
    匯報討論結果。
    三、拓展訓練。
    1、請三人按圖意表演,其余的小朋友如果你看到了這種情況,你會怎樣勸說他呢?
    2、組織學生發(fā)言。
    3、小結:在生活之中我們要注意正確的讀書姿勢,保護好自己的眼睛。
    4、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不好的讀書姿勢呢?組織學生發(fā)言。
    四、練筆。
    你想對這些有不良看書習慣的同學說什么呢?用一句話寫下來。
    練習5由本站會員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二
    (1)分組出示卡片,集體認讀。
    (2)口頭擴詞,選擇一個寫下來。
    5.反饋。
    (1)檢查學生組詞情況。
    (2)出示卡片,指名讀讀這幾組字,并組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出示小黑板。(第一句話)。
    (2)讓學生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3)讓學生試把句子換個說法,意思不變。
    (4)出示:我喜歡跳繩、跑步和滑雪。請學生認讀。
    (5)指名讀這兩句話,比較有什么不同?
    (6)老師告訴學生:同一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3.反饋。
    出示句子,讓學生換個說法,意思不變。
    (1)我家有電視機,有收錄機,還有冰箱。
    (2)果園里有蘋果,有梨子,還有柿子。
    二.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認讀要寫的字:克、蒼、家。
    (2)引導學生回憶前面提出的描紅要求和寫字要求。
    (3)指導書寫。
    3.學生練寫,師巡視。
    4.反饋。
    表揚寫字認真并寫姿好的學生。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成語。
    (2)指名試讀。
    (3)教師范讀。
    (4)教師結合插圖講解成語的.意思。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三
    (1)學生大聲自由練讀。
    (2)同桌練習背誦。
    (3)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4.反饋。
    (1)指名讀。
    (2)集體練讀。
    (3)集體齊背。
    (4)指名背。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指名讀練習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借助查字典自讀這首詩。
    (2)指名試讀。
    (3)教師根據(jù)學生讀的情況進行范讀和領讀。
    (4)教師講解這首詩的意思。
    篁:竹林,也泛指竹子。
    嘯:即嘯歌,撮口發(fā)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詩的大意:“我”獨自一人坐在竹林里,一邊彈琴一邊撮口長嘯。竹林幽深,沒有人。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四
    教學要求:
    1、學習字詞句。
    2、積累成語。
    3、背誦古詩。增加語言積累。
    4、學寫鉛筆字,在寫字實踐中認識先上后下的筆順規(guī)則。
    口語交際訓練。
    教學重、難點:
    1、學習字詞句。
    2、口語交際訓練。
    教學目的:
    1、鞏固字詞,潛移默化地認識擬聲詞。
    2、初步掌握形聲字的一引起構字規(guī)律。
    3、把句子補充完整,朗讀句子培養(yǎng)語感。
    教學過程:
    一、審題。
    二、指導:
    1、小雞圖(出示)。
    2、顯示小鴨。
    3、.課件顯示小貓;
    4、.課件顯示青蛙。
    5、出示咕咕咕,嘰嘰嘰,喵喵喵,呱呱呱(指讀,開火車讀)。
    四、.總結。
    五、布置作業(yè)。
    練習4由本站會員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五
    教學目標:
    1.學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2.區(qū)別4組形近字。
    3.讀一讀句子,初步了解同一意思有不同的表達方式。
    4.熟記成語。
    5.讀背《臘梅花》。
    6.寫好上下結構的字。
    7.觀察圖畫,展開想象,會用幾句連貫的話表達自己的愿望,再練習寫一段話。
    教學重難點:說話、寫話訓練。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小黑板。
    主要板書安排:練習5。
    作業(yè)設計:
    課內:填表、組詞、寫字、說話、寫話、讀背。
    課外:讀背。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2.指導。
    (1)出示“臉”,讓學生讀準字音。
    (2)教給學生音序查字法。
    a.在“漢語拼音索引”里找到大寫字母l。
    b.在l的下面找到音節(jié)lian,看清后面的頁碼。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六
    教學要求:
    準確拼讀兩拼音節(jié)和三拼音節(jié),并說出他們的不同。
    區(qū)別6組形聲字并練習組詞。
    練習對對子。
    練習將排列錯亂的一段話整理成為一段連貫通順的話。
    熟記成語。
    學會用真誠的語言贊美別人。
    第一課時。
    第一題。
    指名讀題目。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題目要求。
    復習兩拼音節(jié)和三拼音節(jié)的有關指示,重點引導復習“聲輕介快韻母響”的三拼音節(jié)連讀方法。
    讓學生自由讀四組詞語中帶點的字和詞語。
    教師領讀。
    學生齊讀。
    第二題。
    齊讀題目。
    讓學生說說這道題應該怎樣練習?
    指導學生讀6組形近字。
    分析字形、字音、字義。
    口頭練習組詞。
    第三題。
    指名讀題目。
    明確練習要求。
    指導。
    嘗試口頭對對子。
    第二課時。
    第四題。
    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復習本冊中學過的寫人、寫景、寫事的文章。
    自由讀五句話,弄清每句話的主要意思。
    找出第一句話。
    按順序分別找出其他的話。
    再讀一讀,確定正確、流利、通順。
    第五題。
    指名讀題。
    說說練習要求。
    自由讀8條成語。
    借助工具書和經驗理解成語。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七
    教學。
    目標。
    1、能從自己識字的實際出發(fā),恰當選擇查字方法查字典。
    2、初步學會使用“居然、果然、突然”,“可是、由于、尤其”等詞,給“怪、當年、片刻之間、瞥”找到近義詞。
    3、能照例句擴寫句子。
    4、能抓住重點段深入理解練習中的短文。
    教學。
    重點。
    難點。
    教學重點:選擇恰當?shù)姆椒ú樽值?;擴寫句子;找出重點段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用詞的確切性;根據(jù)句子意思確定擴寫什么內容。
    教
    具
    投影片。
    教
    學
    過
    程
    第1課時。
    一、指導完成第1題。
    1、讀準字音。
    2、獨立完成寫詞語。
    3、同桌互查。訂正。
    4、師根據(jù)巡視的情況作點評。
    二、指導完成第2題。
    1、自由讀這段話,想:這段話的意思。
    2、集體交流。
    3、獨立填表。
    4、交流表格內容,并說出依據(jù)。
    三、指導完成第3題。
    1、回顧這一類題該怎么做?
    (1)辨析詞語的意思。(“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果然”表示事實與所說或所料相符;“突然”表示在短促的時間里發(fā)生,出乎意料。)。
    (2)讀句子,理解語意。
    (3)選詞填空。
    (4)再讀句子,看詞義和語義是否吻合。
    2、用同樣的方法完成第2小題,交流反饋。(“可是”表示轉折;“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尤其”表示進一步。)。
    3、質疑問難。
    四、指導完成第4題。
    1、讀題,明要求。
    2、找出帶點詞的近義詞。
    3、比較哪個更確切。
    4、說說給我們的啟示,體會用詞的準確。
    五、作業(yè):《作業(yè)本》第1-4題。
    第2課時。
    一、指導完成第5題。
    1、讀題,明要求。
    2、學習例句,弄清楚要注意什么。
    3、自由選一句口頭練習擴句。
    4、交流。
    5、小結:擴句的意義。
    二、指導完成第6題。
    1、回顧本單元的訓練重點。
    2、自由讀短文。給短文分段,找出重點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寫一位雙目失明的`老大娘讓共產黨員買車票的事。
    第三段(第7自然段)人們向小吳投去崇敬的目光。
    3、細讀重點段。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去理解。
    (1)大娘為什么要問:“誰是共產黨員?”
    4、有感情地朗讀短文。
    三、作業(yè):《作業(yè)本》第5題。
    教
    學
    后
    記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八
    教學要求:
    1.認識中草藥的名稱,學會讀懂、讀好一份中成藥的說明書。
    2.學會八個成語及《三字經》中的一個片段。
    3.能正確、美觀地書寫具有相同部件的字。
    4.口語交際:討論班級公約。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難點:處處留心、讀讀背背和口語交際。
    課時劃分: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準課文中出現(xiàn)的7種中藥的藥名,初步了解中藥的功效。
    2.學會讀懂中成藥的說明書。
    教學準備:投影儀一份《小柴胡沖劑》的說明書7種中藥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部分。
    1.我們平常生病了,都會去醫(yī)院看病,吃藥或打針。
    我們吃的藥分成兩類:中藥、西藥。今天,我們來初步認識中藥。2.你們對中藥有什么了解?互相交流。
    3.中醫(yī)中所用的中藥多以植物為材,也有以動物、礦物為材料的。
    4.《本草綱目》中就介紹多種中藥的材料的功效,是我國醫(yī)學、醫(yī)藥上的一個瑰寶。
    5.今天,書上也出現(xiàn)7種中藥藥名,讀一讀,讀準它們的音。指名讀,齊讀。
    6.出示圖片:讓我們來認識這7種中藥。
    7.你知道這7種中藥有什么功效嗎?
    二、教學第二部分。
    1.閱讀第二部分中奶奶的話。
    2.自己讀這份中成藥的說明書,邊讀邊想:從這份說明書中,你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討論、交流。
    3.現(xiàn)在你能代小芳來回答奶奶的問題嗎?
    4.好,我們下面來演一演這個場景,分角色扮演。同桌可以演也可以找你好朋友一起演。
    5.指名上臺表演。評比。
    6.老師這幾天有感冒,到醫(yī)院開了一盒《小柴胡沖劑》。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九
    1.能按筆順書寫本單元所學漢字。
    2.進行有關形聲字的字詞句訓練。
    3.熟記成語與兒歌。
    4.按從外到內的順序,練習書寫三框兒的字。
    5.口語交際訓練,以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認清筆順。
    一、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導。
    1.出示所有生字。
    3.請同座位的小朋友先檢查一下畫五角星的字是不是記牢了。
    4.教師隨機抽查學生畫星的字是否會了,并小結檢查結果。
    5.師:剛才老師讓同學們先解決了前幾天學習中記得不牢的字,下面老師請同學們分成四人小組,互相提問,檢查是否能用正確的筆順寫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用字詞句。
    一、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導。
    1.同學們你們先自己讀一讀題目。請同學們看老師手中的轉盤,誰會讀這個字?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現(xiàn)在丁和誰交上了朋友?
    3.出示詞語:
    4.指導學生看書上插圖,說說圖上有什么人,他們分別在干什么。
    5.知道這些詞語的'意思,你就會覺得這些漢字委有趣。
    1.師:在漢字中類似的形聲字還有不少。
    討論:
    2.提問:你能找到以“青”你基礎字的形聲字嗎?
    3.自己用這個方法再認識一組字,交流。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讀讀背背。
    2、學寫鉛筆字。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學習成語歌。
    (2)學習兒歌。
    二、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復習以前學過的書寫規(guī)則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2)今天,我們學寫字,看看這些有三框兒的字就按什么順序書字。
    (3)出示:同。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
    (1)自由讀。
    (2)同桌互相練背。
    4.反饋。
    (1)指名試背。
    (2)集體背誦。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請學生說說本題練習的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小聲地、自由地練讀,要求讀通,讀順,讀懂。
    (2)指名試讀,教師注意糾正字音。
    (3)教師范讀后請學生齊讀。
    (4)再次讓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要求聯(lián)系課文《學會合。
    作》來說說這幾條諺語在意思上有何相同之處。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一
    [訓練內容]。
    這個練習共安排8道訓練題,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用鋼筆描紅。
    2.了解“一”的變調規(guī)律。
    3.按要求寫詞。
    4.照樣子擴展句子。
    5.熟記成語。
    6.讀背諺語。
    7.說話練習。
    8.學寫毛筆字。
    [教學要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略)。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引導學生弄清楚題目的要求。
    2.指導。
    (1)請學生自由試讀這兩行詞語,注意“一”的聲調變化。
    (2)指名讀,思考:“一’’的聲調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變化的?有什么規(guī)律?
    (引導學生對這兩行詞語進行分析比較,從而悟出:第一行的前三個詞語,“一’’都在詞末,故仍讀本調第一聲;后兩個詞語,因“切”、“致’’這兩個字念第四聲,在第四聲字前面的“一”應該念成第二聲;第二行詞語中“一”,后面的“杯”、“條”、“本”、“絲”都不念第四聲,“一”在非第四聲字前面聲調應該變讀為第四聲)。
    (3)集體讀,加深體會。
    (4)教師小結:“一”的變調是口頭上的自然變化。拼寫時,聲調符號仍按原調標注。書上這樣標,是為了方便我們學習“一”的變調規(guī)律。
    采用指名讀、自由讀、齊讀等形式,讓學生反復練讀,從讀中進一步體會“一”的變調規(guī)律。
    4.反饋。
    (1)請學生說說在什么情況下,“一”的聲調要發(fā)生變化。
    (2)出示黑板或投影片,讓學生認讀以下詞語:
    萬一周一二十一百里挑一。
    一夜一冊一遍一陣。
    一把一年一頂一根。
    一心一意一前一后。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讓學生說說本題的要求。
    2.指導。
    (2)同桌進行討論,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多又正確。
    (3)指名回答。(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補充,回答中出現(xiàn)的錯誤及時糾正)。
    (1)請幾位學生上黑板填寫,其余學生填寫在書上。
    (2)讓學生大聲讀讀自己所填的詞語。
    4.反饋。
    (1)同桌互查練習情況。
    (2)表揚做正確的同學,指出存在問題并進行矯正性練習。
    四.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名讀題。
    3.讓學生說說本題要求。
    4.指導。
    (1)學生自由試讀這兩組句子。
    (2)指名讀,其余同學邊聽邊思考: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何不同?
    (3)學生進行比較,知道每組的后一個句子都是由前一個擴展來的,分別把“高”和“安靜”具體化了。
    (4)后一個句子的表達效果好?為什么?
    (讓學生體會到后一個句子顯得生動具體,突出了‘“安靜”的程度,表達的意思更明白。)。
    (5)指導朗讀,加深體會。
    (1)讓學生獨立思考,用筆在書上嘗試填寫。
    (2)自由練讀補充后的句子,憑借語感體會補充的內容是否恰當,句子是否通順。
    4.反饋。
    (1)指名匯報補充的情況。
    (2)指出存在問題并進行矯正性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指名讀題,弄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正音。
    (3)學生自由讀,要求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意思。
    (4)同桌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
    (5)學生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教師重點講解以下幾條成語的意思: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見相合。
    和衷共濟:大家一條心,共同渡過江河。
    比喻同心協(xié)力,克服困難。
    休戚相關:比喻彼此利害一致,禍福相連。
    眾志成城:大家一條心,就像堅固的城堡一樣不可摧毀。
    比喻團結一致,力量就無比強大。
    集思廣益:集中眾人的智慧,廣泛吸取有益的意見。
    急公好義:熱心公益,愛幫助別人。
    (1)自由讀。
    (2)同桌互相練背。
    4.反饋。
    (1)指名試背。
    (2)集體背誦。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請學生說說本題練習的要求。
    2.指導。
    (1)讓學生小聲地、自由地練讀,要求讀通,讀順,讀懂。
    (2)指名試讀,教師注意糾正字音。
    (3)教師范讀后請學生齊讀。
    (4)再次讓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想,要求聯(lián)系課文《學會合作》來說說這幾條諺語在意思上有何相同之處。
    (1)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自由練讀。
    (2)指名讀、齊讀。
    (3)練習背誦。
    (4)指名試背、全班背誦。
    4.反饋。
    (1)檢查朗讀。
    (2)檢查背誦。
    (指名背,表揚當堂能背誦出來的學生)。
    第三課時。
    課前準備。
    1.把班級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3~4人。
    2.在黑板上寫上“名言交流會”,并加以美化。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訓練要求。
    2.指導。
    (1)啟發(fā)談話:名言以通俗而精煉的語言反映豐富而深刻的道理,難怪同學們在書上、報刊上看到它時,總喜歡把它抄錄在自己的摘抄本里。這樣做既可以積累和豐富自己的語言,又可以用它來激勵自己,鞭策自己進步。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舉行一個“名言交流會”,待會兒請同學們把自己喜歡的一句名言講給大家聽,看誰講得最精彩。
    (2)你知道哪些名言?在這些名言當中,你最喜歡哪一句?
    (3)你為什么喜歡這句名言?
    (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生活、學習的實際情況,或說出自己從中受到的啟示、教益,或對照總結出自己的經驗、教訓,或說出對自己的鼓舞、激勵)。
    (1)讓學生照剛才指導的樣子輕聲試說。
    (2)學生輪流在小組里練講,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說話的同學做到語句通順,條理清楚,聲音響亮,速度適當,聽的同學要認真)。
    (3)小組評議每人練說的情況,并推選出代表。
    2.反饋。
    3.小組的代表上臺講述。
    [要引導全班學生認真地聽,并對同學的講述作出評價,以鼓勵為主]。
    第八題(略)。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二
    (1)讓學生照剛才指導的樣子輕聲試說。
    (2)學生輪流在小組里練講,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說話的同學做到語句通順,條理清楚,聲音響亮,速度適。
    當,聽的同學要認真)。
    (3)小組評議每人練說的情況,并推選出代表。
    2.反饋。
    3.小組的代表上臺講述。
    [要引導全班學生認真地聽,并對同學的講述作出評價,以。
    鼓勵為主]。
    第八題(略)。
    練習3由本站會員分享,,請注明出處!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三
    1通過閱讀短文,讓學生知道讓學生懂得:處處留心隨處都能學習語文。
    2繼續(xù)學習把句子寫通順、意思表達清楚。
    3練習寫好鋼筆字。
    4熟記成語,積累詞匯。
    5口語訓練,說漫畫。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詞句訓練、口語交際。
    難點:口語交際。
    課前準備:卡片、掛圖。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練習4。
    二:教學第一題:
    1.誰來把第一題的題目要求讀一讀?(指名讀)。
    處處留心就能發(fā)現(xiàn)“漢字的學問真不少”
    2.練習:
    讀短文思考:
    1)我和楊雨恬在預習過程課文時,對哪個漢字產生了疑惑?
    2)他們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3)閱讀短文思考:“醒”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
    用酉作偏旁的漢字,大多與酒有關,“醒”原指醉酒后醒過來,睡醒的“醒”正是借用醒酒的“醒”,是其引申意義。
    4)說說在生活中處處留心你都學會了哪些生字?
    5)遇到類似的疑問,大家研究一下,可以通過什么方法學習。
    (通過查找工具書,也可小組互動)。
    第二課時。
    教學第二題:
    1讀讀背背。
    2下面請大家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自由認讀,
    全對的請舉手。錯了的同學可要再接再厲啊。
    3指名讀、齊讀、小組比賽讀,自由練讀這8個成語,讀準每個音。
    4來把你會讀的詞語帶著大家一起讀一讀?(指名讀)。
    5開火車讀。齊讀。
    6同桌商量這8個成語是什么意思。
    7交流。
    8看誰背得最快。
    指名背。齊背。同桌互背。
    教學第三題:
    1寫好鋼筆字。
    2教師范寫提醒:“口”在不同的位置,大小形狀也不同。
    3筆筆誰的鋼筆字寫得最棒。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說漫畫》。
    設計意圖:
    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
    本次教學設計在遵守此原則的基礎上,力圖體現(xiàn)以下目標:
    教學目標:
    1、看懂漫畫,通過編故事和形式和同學交流,并通過練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漫畫的特點。
    2、提出具體的要求,讓學生在說話的同時,訓練口頭表達能力,感受語言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注意口語交際中學生的情感調動,努力在口語交際中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正確的觀點。
    (教師上課,師生問好,等到學生完全做好準備,教師才開始正式的教學)。
    一、組織教學,引出要求1:
    (蝦米歌)師:一個小蝦米。生:咦!
    師:臥在淺水中。生:噢?
    師:彎腰又駝背,生:哈哈!
    師:我們坐起來。生:不學小蝦米!
    請評價一下,我們的對話怎么樣?
    (根據(jù)評價,引出要求――注意語氣[板書])。
    二、聯(lián)系實際,激發(fā)說的欲望。
    1、談談你此時的心情,可以根據(jù)早上你的經歷、昨天的夢境來談。(指名說,盡量多說,教師及時做出評價。)。
    2、引出要求――大方真實。[板書]。
    3、談談你對張老師的看法?(根據(jù)學生實際,抒發(fā)內心的感情。)。
    4、引出要求――發(fā)自內心。[板書]。
    5、教師及時做出評價,幫助學生保持本次口語交際的參與熱情。
    三、引入正題,進行“說漫畫”口語交際。
    1、提問:同學們喜歡漫畫嗎?(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鼓勵學生不同的見解,可以喜歡也可不喜歡,但一定要講出自己的理由。)。
    2、欣賞課文中的漫畫[實物投影展示](剛放出畫時不要立刻提出要求,留出空白,學生小聲議論也可,暗暗贊嘆也可。)。
    3、談談你的感受。(鼓勵學生按口語交際的要求,大方的、真實的表達出發(fā)自內心的感受。)。
    4、根據(jù)漫畫中小花狗的神態(tài)編故事,與同學交流。
    四、總結,課堂延伸實踐活動。
    1、再看圖,總結一下漫畫的特點,你能用自己的話表述嗎?
    2、根據(jù)回答,教師總結:漫畫是一種獨特的語言形式,往往不需要一個字就可以表達出深刻的思想,讓人在會心一笑中受到啟發(fā)。
    3、談談你還看過的漫畫有哪些?引出漫畫種類。
    (卡通漫畫、生活漫畫)。
    4、老師與學生同看漫畫,分享少年時的快樂。
    (老師也準備了一些雜志《少年漫畫》,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分享少年時的快樂。)。
    5、師生同看漫畫,個別交流。
    6、集體交流一、兩幅可笑的或印象深刻的漫畫。(實物投影展示)。
    五、提出希望。
    短短40分鐘過去的太快了,和你們在一起的時光真的很快樂!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到……(引出口語交際的要求――發(fā)自內心、大方真實、注意語氣)下節(jié)課再見!
    自己評價: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闭n上的學生反應不錯,熱情的參與口語交際,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從他們的表現(xiàn)看出教師的引導對他們對漫畫有了一個嶄新的認識。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四
    (1)讓學生獨立思考,用筆在書上嘗試填寫。
    (2)自由練讀補充后的句子,憑借語感體會補充的內容是否。
    恰當,句子是否通順。
    4.反饋。
    (1)指名匯報補充的情況。
    (2)指出存在問題并進行矯正性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指名讀題,弄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正音。
    (3)學生自由讀,要求一邊讀一邊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意思。
    (4)同桌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
    (5)學生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教師重點講解以下幾條成語。
    的意思: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見相合。
    和衷共濟:大家一條心,共同渡過江河。
    比喻同心協(xié)力,克服困難。
    休戚相關:比喻彼此利害一致,禍福相連。
    眾志成城:大家一條心,就像堅固的城堡一樣不可摧毀。
    比喻團結一致,力量就無比強大。
    集思廣益:集中眾人的`智慧,廣泛吸取有益的意見。
    急公好義:熱心公益,愛幫助別人。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五
    --。
    講學時間。
    -
    --。
    主備。
    -
    楊義玉。
    -
    審核。
    --。
    審批。
    ---。
    教學目標。
    -
    1、認知目標;使學生身體得到全面發(fā)展,特別是力量、速度方面。
    2、技能目標:90%以上的學生能懂得鍛煉身體的方法。
    3、情意目標: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精神以及互幫互助精神。
    4、運動負荷:學生能完成教師布置的練習量,并達到一定的負荷。
    --。
    重點。
    難點。
    -
    練習一的教案設計篇十六
    大聲自由朗讀。
    同座位練習背誦。
    集體背誦。
    第三課時。
    第六題。
    審題。
    揭示話題:
    教師對有些同學進行贊美,揭示話題:
    學會贊美。
    初步體會到贊美的重要性,以及贊美要真誠。
    幫助學生明確練習要求。
    師生共同表演,學生學會贊美。
    分小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