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教案4篇(大全)

字號: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zhì)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貝、男、蝦、原、愛、跑”6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家鄉(xiāng)的美麗,激發(fā)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感情。
    教學重點:
    認識12個生字。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感受家鄉(xiāng)美在哪里。能讀出家鄉(xiāng)的美。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課文
    1、出示“鄉(xiāng)”,組詞,再練習()的家鄉(xiāng)
    2、揭題《畫家鄉(xiāng)》,齊讀課題
    3、出示第一自然段,朗讀,突出“美麗的”
    板書:美麗的家鄉(xiāng)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師范讀,生找一找:課文寫了幾位小朋友的家鄉(xiāng)
    2、交流,劃出每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讀一讀
    3、自由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讀書姿勢及讀準字音。
    4、跟錄音輕輕試讀
    三、學習生字詞語
    1、出示標有拼音的詞語。點名讀;齊讀;
    2、擦去詞語中的拼音。點名讀;齊讀
    3、四人小組學習生字,并說說怎么記住它。
    4、單個生字變序抽讀
    四、再讀課文
    1、給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
    2、自己選擇最喜歡的段落練一練
    五、鞏固練習
    1、圈出正確的拼音
    奔(ben、beng)寬(kuan、kan)市(si、shi)原(yuan、yan)
    2、比一比
    四——匹;下————-蝦;貝——-見;現(xiàn)————寬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出示詞語,點名檢查
    2、抽個別詞語檢查
    二、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2、教學第4自然段
    (1)自由讀第4自然段,說說平平的家鄉(xiāng)美在哪里?
    (2)交流,師指導并板書:
    海邊
    美麗的家鄉(xiāng)、山里
    平原平坦、寬廣(風景美、物產(chǎn)豐富)
    草原
    (3)有感情地朗讀。練讀;錄音
    3、四人小組自由嘗試學習其他段落
    4、交流,師指導,并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板書:
    海邊、藍、寬
    山里、山高水清
    美麗的家鄉(xiāng)、平原、平坦寬廣、風景美、物產(chǎn)豐富
    草原、一眼望不到邊
    5、整體朗讀課文
    三、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1、指導朗讀
    2、練讀
    3、背誦
    四、語言文字訓練
    他畫的海那么藍,那么寬。
    他畫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寬廣。
    ——那么——,那么——。
    五、書寫指導
    六、課后延伸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教案篇二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案
    一、教材簡說
    在景色秀麗的江南水鄉(xiāng),一個男孩撐著小竹排順流而下,他觀賞著兩岸美麗的風光,感覺自己如同在畫中游覽一樣。課文貫穿著一條明顯的情感線索,易激起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小竹排順流而下,“鳥兒唱,魚兒游”,表達了作者歡快的心情。課文對兩岸樹木、禾苗的描述,飽含著贊美的感情。全詩形象生動,語言優(yōu)美,節(jié)奏感強,適宜學生誦讀。
    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二、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兩個筆畫和“、、纟”3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江南是美麗、富饒的地方,萌發(fā)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1)在學生初讀課文時,要求他們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難讀的字要多讀幾遍。十二個生字中,“中、唱、樹”是翹舌音,要提示學生讀準字音?!熬G油油”的“油”課文中注的是本音,朗讀時應讀第一聲??赏ㄟ^認讀生字卡片、同桌互讀等形式鞏固要認的字,并鼓勵學生相互糾錯正音。
    (2)指導學生識記字形時,可先學習新偏旁“、、纟”,然后讓學生自主識字,交流識字的方法,使學生在互相啟發(fā)中,提高識字能力。如:
    ①加一加:
    樹=+對
    苗=+田
    ②比一比:雨—兩
    2、寫字。
    本課要求會寫的三個字,筆畫都比較少。要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發(fā)現(xiàn)三個字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共同點是三個字都有“口”這個部件,但形狀不同。要引導學生看清字的每一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把字寫正確,寫勻稱。
    口:認識新筆畫“”。防止學生把“口”寫成方塊。教師可寫一個方塊與口比較,讓學生自己得出寫好“口”的要領(lǐng):口字要寫好,上大下要小。
    日:認識新筆畫“”,提醒學生注意“日”的兩豎要直。
    中:最后一筆豎要寫在豎中線上。
    (二)朗讀感悟
    1、讓學生讀讀課文,畫出不懂的詞句。先同學之間答疑,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再作指導??山柚鍒D、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如,“竹排”,可通過看圖,讓學生知道“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筏子,是江南水鄉(xiāng)的一種水上交通工具。然后演示小竹排的活動狀況,讓學生知道“順水流”的意思。又如,指導學生看圖或投影片,讓學生懂得“密”是樹木很多,一棵挨著一棵,而且枝葉茂盛?!昂堂纭笔侵杆镜挠酌??!熬G油油”是形容禾苗顏色濃綠,而且有光澤,說明禾苗茁壯,長勢喜人。江南一帶小河多,河里有許多魚蝦,那里還種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叫“江南魚米鄉(xiāng)”。拉動投影片或演示課件,讓學生感受江南水鄉(xiāng)像一幅美麗的圖畫,小小竹排就像在畫中游。
    2、在了解感悟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熟讀成誦。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江南水鄉(xiāng)的美麗風光。鼓勵學生用適當?shù)恼Z氣表達自己的感受,如,“小竹排,順水流,鳥兒唱,魚兒游”可讀得輕快些,表達出喜悅、歡快的心情;“江南魚米鄉(xiāng),小小竹排畫中游”讀得緩慢些,以表達贊美的感情。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chǔ)上背誦。
    (三)實踐活動
    1、課外收集有關(guān)介紹江南風光和物產(chǎn)的圖片、照片,張貼在教室里,供大家觀賞。
    2、學生展示自己旅游時拍攝的照片,向同學介紹旅游景點的美麗風光。
    (四)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3課時。
    四、教學設(shè)計舉例
    例一
    (一)課題導入
    讀課題,先理解“游”的意思,再理解課題的意思。
    (二)范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播放小竹排在畫中游的課件,配樂范讀課文。也可以播放課文朗讀的錄音。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小組交流記字方法。
    (四)朗讀感悟
    創(chuàng)設(shè)情境,使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感受江南水鄉(xiāng)的美麗、富饒。
    1、播放“小竹排在畫中游”的課件,請學生說說小竹排順水流,如果你坐在上面會看到哪些美麗的景物?(鳥兒、魚兒、樹木、禾苗)讀有關(guān)句子,理解“密”、“綠油油”。
    2、看到這些美景,你會說些什么?
    3、為什么說小竹排是在“畫中游”?
    4、用多種形式練習朗讀,感悟“江南魚米鄉(xiāng)”的美景。
    (五)拓展說話
    再創(chuàng)情境,練習說話。
    繼續(xù)播放課件:小竹排游到了江南的其他風景名勝區(qū),讓學生進行情境說話練習,說幾句贊美風景的話。
    (六)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七)課外延伸
    收集江南的風景圖片,在教室里展覽;準備旅游照片,并作介紹。
    例二
    (一)看圖,揭示課題
    1、學生一邊聽表現(xiàn)江南風光的民族樂曲,一邊看圖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小竹排是什么?小竹排怎么能在畫中游?)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借助拼音讀課文,畫出生字,自學字音并讀通句子。
    2、指名試讀課文,檢查自讀情況。
    (三)創(chuàng)設(shè)情境,指導朗讀
    播放樂曲,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想象江南水鄉(xiāng)美麗的風光。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五)復習鞏固生字詞
    (六)指導學生寫字
    (七)完成練習
    完成課后練習“我會讀”,并練習用本課要認的字口頭組詞。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教案篇三
    《綠色的金魚》教案
    教學設(shè)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認識“金、課、了、條、世、界、嗎、現(xiàn)、以、后”10個生字,會寫“了、會、后、我”4個字,學習“豎鉤”“斜鉤”兩種筆畫。
    2、通過圖文對照,理解教師為什么“點點頭,滿意地笑了”。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yǎng)學生識字、寫字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三)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內(nèi)容分析
    這首詩歌寫“我”畫了一條綠色的金魚,老師滿意我的回答,獎給我一顆紅五星。課文教育學生從小要敢于想象,善于想象。難點是理解老師為什么會滿意我的回答。本課教學老師需要準備生字、詞語卡片,綠色金魚圖片,教學掛圖或多媒體課件、配樂課文錄音,布置學生準備彩筆和畫紙。
    三、學生分析
    小學生的想象力非常豐富,老師不能抹殺學生想象過程中迸發(fā)出的燦爛的火花。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不僅能提高語文素養(yǎng),而且能極大地發(fā)揮他的想象力,這對他一生的學習和工作都是有益的。
    四、設(shè)計思路
    激趣引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課題。
    孩子們,你們見過什么顏色的金魚?瞧,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出示并粘貼“綠色金魚”圖片。)世界上沒有綠色金魚,可有一位小朋友卻把金魚涂上了綠顏色。(畫一小朋友)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打開課本,從《綠色的金魚》這一課中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1、請同學們自己借助拼音,試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2、指名學生讀課文,鼓勵學生認真聽,能聽出錯誤并大膽糾正。
    3、出示本課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4、同桌互讀課文,糾正字音。
    5、學生齊讀課文。
    三、再讀,整體感知。
    過渡語:我們班的小朋友真棒!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能把課文讀得這么流利,真不簡單!我們鼓鼓掌,對自己表示祝賀!《綠色的金魚》這篇課文也像我們前面學過的幾首詩歌一樣,有幾個小節(jié)組成。現(xiàn)在請小朋友再讀讀課文,查一查,它有幾節(jié)組成,并動手標上序號。
    1、學生自己動手給三個小節(jié)分別標上序號。
    2、同桌互查對錯。
    3、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小節(jié)讀課文。
    (師:全文有三個小節(jié)組成,你最喜歡哪個小節(jié)?下面,我們分小節(jié)讀課文,喜歡第一小節(jié)的同學一齊讀第一節(jié),喜歡第二節(jié)的就一齊讀第二節(jié)……)
    四、細讀,理解感悟課文。
    (一)圖文對照說圖意。
    過渡語:編寫這本書的叔叔阿姨們?yōu)檫@篇課文配上了美麗的圖畫。(出示掛圖或電腦課件)讓我們邊聽配樂課文錄音邊看圖。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畫面內(nèi)容嗎?
    (二)用引讀法,師生配合讀課文,理解感悟課文內(nèi)容。
    1、學習第一小節(jié)
    ①師讀:“圖畫課上,我畫了一條金魚。老師看了看說些什么?”
    生讀:“世界上有綠色的金魚嗎?”
    ②教師說的話怎樣讀?
    (啟發(fā):“我”畫了一條綠色的金魚,老師感到怎樣?)
    ③指導學生讀出詢問、親切的語氣。
    2、學習二、三小節(jié)
    ①師問:“我聽了笑著說了什么?”
    生讀:“我喜歡綠色的金魚,以后會有的?!?BR>    師問:“老師聽了我的話后,是怎樣做的?”
    生讀:“老師看看我,點點頭,滿意地笑了。在我的圖畫本上,畫了一顆紅五星?!?BR>    ②理解內(nèi)容:
    過渡:老師看到“我”畫的綠色金魚,為什么“點點頭,滿意地笑了?”我們再來讀讀“我”說的話。
    ③電腦課件(小黑板),出示“我喜歡綠色的金魚,現(xiàn)在沒有,以后會有的。”這一句話。
    讓學生反復讀后,說說“我”是一個什么樣子的孩子。
    五、實踐活動。
    過渡:課文中的小朋友敢于想像、敢于創(chuàng)造,得到了教師的表揚和鼓勵。讓我們也展開自己想像的翅膀,來創(chuàng)造吧!
    請同學們拿出畫筆、紙張,畫出自己喜歡的金魚,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1、學生畫金魚。
    2、在黑板上張貼學生的作品并評比。
    3、你想將來發(fā)明什么東西?它是個什么樣的?請你想好后說給全班聽。
    同學們,想發(fā)明的東西真不少,請課下做一做或者畫一畫。將來我們班要組織一次“發(fā)明創(chuàng)造博覽會”。比一比,誰的手最巧,誰最會發(fā)明創(chuàng)造。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上冊語文教案篇四
    《敕勒歌》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字,注意多音字“見”。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結(jié)合畫了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受詩中描寫草原的無比壯闊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蒼茫的景象。
    [教學重難點]朗讀古詩,熟讀成誦,在朗讀中感受詩所描寫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老師:今天,老師想帶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課件出示:大草原并配樂)
    2、老師: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學生回答
    3、老師:天藍藍,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畫卷呀!我們有說不完的話語來形容它、贊美它。北朝有人用簡單的27字概括了我們說不完的話語,讓我們來讀讀古詩《敕勒歌》吧!
    齊讀課題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結(jié)合注釋,讀通古詩。
    2、檢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廬籠罩見
    3、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4、學生自讀整首詩邊讀邊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讀,師生評議。(評議從讀正確方面進行)
    三、品讀詩文,熟讀成誦
    1、課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許多的蒙古包
    老師:你看到了什么?
    由學生說出大意即可。
    老師:詩中哪句是描寫中的內(nèi)容?
    指名朗誦
    在片旁出示: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自由讀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學生質(zhì)疑
    老師針對課件講述;敕勒是一種族名,敕勒川是這種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好i大家看,這就是陰山,多么雄偉壯闊呀!看天空就像圓頂大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誰愿意來讀讀這4句詩呢?趕快試試吧!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教師評價:我聽出來了,陰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陰山下”。
    示范讀第1、2句。
    教師評價: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廬,籠罩四野。”
    示范讀第3、4句。
    分小組賽讀第1至4句。
    2、詩人還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讀讀最后3句。
    課件出示:風吹來了,草叢里露出許多的羊群。
    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小組交流。
    指名回答:誰愿意來讀一讀?
    教師評價放在學生對詩的感受上。如:老師看得出你真的喜歡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彎了腰,訃我們看到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請大家把整首詩連起來讀讀,小組互相聽一聽,看誰讀得棒,把掌聲送給他。
    全班交流朗誦。
    4、評比“背誦高手”,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背下古詩。
    四、小結(jié)
    五、拓展
    1、今天我們學習《敕勒歌》這首詩,你一定有很多的收獲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2、大草原就是—幅美麗畫卷,趕快拿出你的紙和筆把它畫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