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xù)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擺渡人讀后感600 擺渡人讀后感300字篇一
2.境由心生。無論你所處的環(huán)境多么惡劣,只要你始終保持一顆樂觀的心,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可能往往生活沒你想的那么糟,只是你把自己的心圈在了地牢里。
3.一心向善的人會活得更快樂。盡管你可能連自救的能力都沒有,但能幫人的話還是盡量幫一下,說不定下個被幫的人就是你呢!
4.對于未知的事物要敢于嘗試,沒準就實現(xiàn)了呢!別讓思維禁錮了你邁向自由的腳步。
5.不必仰望別人,獨一無二的你就是最美的風景??梢蚤L得不漂亮,但一定要活得漂亮!
6.有時“忘記”也是一種幸福,不需要為雜七雜八的事而自尋煩惱。但忘記不等于逃避,該承擔的還是要坦然接受。
7.追求永無止境。分界線的那頭到底是什么,誰也不知道,有的人以為到那就結束了,結果發(fā)現(xiàn)還有更遠的路要走,終極目標誰也實現(xiàn)不了。
8.擺渡者亦需被擺渡。你以為是你擺渡別人,最后發(fā)現(xiàn)你也被人擺渡了。世事紛紛擾擾又有誰能說清,不必去追求過于絕對的東西。
9.真正的愛情不關乎年齡、性別、種族等一切外在因素,只要我愛你,而你恰好也愛我就行了。
10.我們心里真正渴望的家,可能不需要它有多么富麗堂皇,多么整潔明亮,要的就是一個能讓我們卸下盔甲,摘下面具,能做真實自己的地方。哪怕它簡陋不堪,只要能讓我們這顆無處安放的心不再流浪,就夠了。
擺渡人讀后感600 擺渡人讀后感300字篇二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這句話寫在《擺渡人》的封面上,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并不期待和這本書進行心靈的交流,因為書店里此類治療心靈的雞湯書籍太多了,已經(jīng)勾不起讓我去閱讀的欲望。但那次,和朋友談論《追風箏的人》的時候,有教師極力推薦了這本書,我清楚的記得當時她說:“看了這本書之后,會對擺渡人這個職業(y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因為教師本身就是一名擺渡人”。雖然近段忙碌萬分,但還是把這本書找了出來,利用海綿中擠出來的片刻空閑閱讀完畢,卻不想,它會引起我心靈的悸動和不安,以至于看后一周才能靜下心來手寫我心!
《擺渡人》這本書講述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愛戀。15歲的迪倫生活在一個貧困的離異家庭,跟著媽媽一起生活,親情的缺失讓迪倫變得敏感的同時也非常勇敢,雖然在家里她和母親沒有太多共同語言,在學校也沒有真正的朋友,有的只是自己處于窘態(tài)下被同學的嘲笑。但當?shù)蟼惡透赣H取得聯(lián)系的時候,她堅決的拿著自己的衣物,在那個陰冷的雨天獨自踏上尋找父親的火車。
卻不想火車發(fā)生了意外,在時空大門處擺渡人崔斯坦迎接了她,說迎接有點不對,那不算迎接,因為崔斯坦坐在山坡上靜靜的等待迪倫的到來,等待迪倫慢慢走向他,他才帶她開始征服“荒原”。荒原的路途狀態(tài)隨迪倫的心情發(fā)生改變,迪倫的不幸與敏感,讓剛開始的路途變得泥濘和多雨,天氣陰暗的狀態(tài)下,荒原中的惡魔就會出來和他們廝殺。在崔斯坦的拼命庇佑下,迪倫的性格開始變得堅強,心中慢慢有了希望。而在和崔斯坦一起戰(zhàn)斗的過程中,兩個人的關系迅速升溫,最終在迪倫穿過荒原的那抹屏障之前,崔斯坦說出了“我愛你!”
迪倫跳躍屏障之后,再也看不到崔斯坦那張熠熠生輝的臉,萬分想念崔斯坦的情況下,追問伊萊特回到荒原的方法,伊萊特對她說了一句很有寓意的一句話:“任何一扇門都可以,關鍵不再門,而在于你”。迪倫參透了這句話的內(nèi)涵,憑借自己的意念冒著隨時都會灰飛煙滅的危險回到了荒原,再次踏上了與惡魔做斗爭的征途,沒有崔斯坦的照顧,沒有崔斯坦的庇佑,斗爭變的異常惡劣,迪倫不停的受傷,但在希望與堅持的共同陪伴下她撐了下來,終于找到了自己想念已久的崔斯坦。
在迪倫的建議下,崔斯坦同意和迪倫回到荒原的起點,靠著求生的意念回到人的世界。這個時候崔斯坦開始害怕,迪倫的堅持和鼓勵讓他們的角色發(fā)生了變化,迪倫變成了崔斯坦的擺渡人,這時有了情感的崔斯坦身體開始發(fā)生變化,開始受傷之后不會愈合,開始流血,開始慌亂,但最終在愛的希翼下,兩個人穿越了時空界限。迪倫被求援人員發(fā)現(xiàn),卻不見了崔斯坦的影子,迪倫在不停的自責中卻在左側(cè)的出口處發(fā)現(xiàn)了正在被救援的崔斯坦,他在沖她微笑?!班耍瓉砟阍谶@里”這句對話出現(xiàn)在書的末尾,讓整部作品的變的溫暖,變得充滿陽光。
又想起推薦此書的那位教師說:“教師其實就是一位擺渡人”,閱讀完此書再次陷入思考,對于這個觀點,我同意卻又不同意。是啊,教師就是學生的擺渡人,在教師的指引下戰(zhàn)勝學習上的一個個困難,跨越心理上的一層層屏障,最終成長為一名健康、文明、能自由享受幸福的人。而教師只能、也僅僅是表面上的擺渡人,學生真正的擺渡人是他自己,他的成長道路要靠他自己走,就像書中崔斯坦對迪倫說的:“你的身體是你心像的投射,這片荒原也一樣,這個地方反應了你的所思所感?!?BR> 擺渡人讀后感600 擺渡人讀后感300字篇三
我們都是自己的擺渡人
靜謐的湖水,一葉小舟飄行,頭頂是滾滾的烏云,金色的陽光從云中射下,湖水被映襯著,閃著溫暖的光芒,而陽光的盡頭是烏黑翻滾的水波。這個封面似乎是一個人的心靈或是主人公迪倫的靈魂深處,身處黑暗,卻總有一片光明在牽引著她不斷前行,這片光明便是她心底因愛而生的倔強信念。
初始,迪倫還是個孩子,擔憂早飯的好壞,恐懼同學的嘲笑,尤其是在選擇是否帶上泰迪熊上火車時,幾次拿起,放下,取出,放進,充分展示了一個小女孩心理世界的脆弱、恐懼,猶疑不安。此時,她的內(nèi)心是一片荒原,唯有愛,可以澆灌它茂密生長。
然而在遇到火車的意外后,她與擺渡人崔斯坦相遇了,在他的幫助下,她安全的通過了荒原,而她也從一開始的依賴變成對崔斯坦的暗生情愫,迪倫那內(nèi)心的荒漠開始萌發(fā)出綠芽。
然而迪倫在穿過荒原后,仍忘不了崔斯坦。在知道可以返回那里后,是去是留,她有點猶豫不決,如果再度折返,她很有可能再次死亡,徹底魂飛魄散。但一想起那雙鉆藍色的眼睛及帶給她的濃濃溫暖,她選擇了出發(fā)。
故事發(fā)展到這里,崔斯坦和迪倫的身份已經(jīng)發(fā)生奇妙的轉(zhuǎn)換,崔斯坦曾帶領迪倫穿越荒原,抵達人們心中所向往的美麗天堂。而這個女孩卻執(zhí)意放棄輕松的生活,重回險象環(huán)生的荒原,只是為了找到他,和他廝守終生。
他們之中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擺渡人?究竟是循規(guī)蹈矩,一成不變的崔斯坦?還是古靈精怪,永遠充滿奇思妙想的迪倫?也許,每個人需要的那個人,都會是自己的擺渡人吧。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說,“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圣人渡人。”
而迪倫用生命與靈魂的不懈追求告訴我們,禁錮我們的從來都不是有形的枷鎖或隔門,而是來自我們心底的怯懦,對未知世界的恐懼與擔憂。你的信念決定自己的人生,只有無所畏懼的自由靈魂,才能抵達甚至改變美好的彼岸。真正的救贖,來自心靈的自我成長與非凡勇氣。
初讀之下,感覺這是一部關于愛情的小說,細細咀嚼,它是一個小女孩心靈的成長史。因為愛的匱乏,她的心是一片荒原;因為愛的豐盛,她蛻變成一個勇敢堅強的人。有愛的陽光,即使是荒原,也會生長出綠色。
擺渡人讀后感600 擺渡人讀后感300字篇四
“如果我真的存在,那也只是因為你需要。”
——《擺渡人》
崔斯坦在荒原上,履行著所謂的神圣職業(yè),沒有自己,或者說,沒有原本的模樣。在躲過惡魔的一次次追擊中,在日復一日的行走中,在靈魂一生的故事中,他遇見了迪倫,那個唯一關心自己的女孩。
迪倫在學校的痛苦折磨中,在家庭矛盾中,在尋找生父的路途中丟失了生命。悲哀還是幸運?在這里,她遇見了一個可以托付終身的人,一個可以丟掉性命來追尋的人。
在看到《擺渡人2》中審判官來臨的時候,我的心里有一些些私心,能不能不要有那么多的波折?就讓他們,簡簡單單地在一起,就描繪他們通過努力獲得父母的同意在一起,安安靜靜地一起長大、結婚、小打小鬧、教教孩子,如此,該多好。不想要故事最基礎的跌宕起伏,不想要真情之間的種種磨練??墒牵鲞^的錯事總要去承擔。
里面有一個人物——蘇珊娜。我不喜歡書中的這個人物。她喜歡崔斯坦,僅僅是喜歡而已,她和崔斯坦都是擺渡人。當我讀到審判官把目光移到崔斯坦身上蘇珊娜松了一口氣時,我覺得,蘇珊娜對崔斯坦不是愛情,最多只能是愛慕,有好感。畢竟,她只是一個擺渡人,并沒有機會感受七情六欲。愛不一定非要刻骨銘心,但是一定要真情實意。人是一種復雜的動物,感情又是在人的基礎上更為復雜的因素。崔斯坦可以為了保護迪倫不惜回到荒原,重復一日又一日的枯燥。迪倫可以為了崔斯坦,不懼惡魔,千里萬里,跋涉艱苦,終于來到崔斯坦身邊。
他們之間的真情,跨越了生死的帷幕,他們可以為了彼此,犧牲一切,他們的故事就像人間的四月天,溫暖了讀者。
愛情,一個令人捉摸不透的詞匯。擺渡人,一個被禁錮的字眼。也許,崔斯坦和迪倫之間是命中注定。輕輕一句“我在這里”猶如一刃鋒芒,刺痛了黑夜。
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而迪倫又何嘗不是崔斯坦的擺渡人呢?崔斯坦帶迪倫穿過荒原去到靈魂的世界,迪倫帶著崔斯坦沖破生死的界限。崔斯坦在遇到迪倫之前,沒有自己的音容笑貌,也就是說,他從來沒有真正做過自己。崔斯坦最后的樣子是迪倫喜歡的樣子。可以說崔斯坦成為了迪倫喜歡的樣子,或者說迪倫喜歡崔斯坦的樣子。也許,我們可以認為,崔斯坦本來的樣子就是迪倫喜歡的樣子。亦或是崔斯坦因為迪倫有了自己的樣子。他們本來不是注定的,他們本身不應該在一起??墒牵瑦矍榈牧α空孀屓送共?,他們改變了天命。
嘿,如果有機會,我想對我心底的那個人說一句“我愛你”,不僅僅是喜歡而已??上抑溃煌诖匏固购吞K珊娜,也不同于蘇珊娜和杰克,我們有自己的故事,但是同樣不能在一起。
擺渡人讀后感600 擺渡人讀后感300字篇五
今晚終于把這本書看完,心里有種溫暖的感覺讓人又相信了愛情。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一本暢銷小說。書中一開場展現(xiàn)的是一個15歲小女孩的日常生活,嘮叨的母親,不開心的學校,敏感而略帶自卑的個性,迷茫而又無聊的生活讓她顯得沉悶而又煩躁。這樣一個女孩好像曾經(jīng)都生活在我們身邊一樣普通。然后一連串匪夷所思的事情發(fā)生了,或者說本書還是一部非科學類的書,是的,出現(xiàn)了人死亡后的靈魂。
在列車意外脫軌中死去小女孩的靈魂在黑暗中看不見任何光亮,她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死去,掙扎著爬出列車,然后她看到了唯一的一個人,來帶領她的靈魂到另一個世界的人——擺渡人。
擺渡人一路上帶領著小女孩的靈魂翻山越嶺走向目的地,他淡淡的回避著女孩各種問題,不愿直接告訴女孩已經(jīng)死亡的真相,直到女孩在行走過程中發(fā)現(xiàn)身體奇怪的表現(xiàn),逐漸接受了肉體已經(jīng)死亡的事實。情竇初開的女孩在一次次的危難中漸漸喜歡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她情真意切的關心與信賴,逐漸喚醒了擺渡人幾百年來內(nèi)心深處麻木的情感。然而,擺渡人的工作決定了當他送女孩到達目的地后,他將再也不能見到女孩。
人性的回歸,可以讓人找到真實的自我;愛情的力量,可以讓人戰(zhàn)勝恐懼。曾經(jīng)自卑,軟弱的小女孩開始變得勇敢而堅韌,如破繭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現(xiàn)出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為了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愿望,迸發(fā)出了巨大的能量。曾經(jīng)閱遍人間生離死別幾近麻木的擺渡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心靈深處對生命的認知,對美好的向往,對生活的熱情。最終人性的偉大改變了命運,面對未知的恐懼,女孩與擺渡人勇敢的選擇了即使灰飛煙滅也要在一起的決定。他們一起回到肉體死亡現(xiàn)場,然后奇跡發(fā)生了,他們都成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類,可以如愿以償?shù)纳钤谝黄稹?BR> 閱讀《擺渡人》,更像是跟隨主人公歷經(jīng)一場關于心靈變化的歷程。靈魂的擺渡除了意味著走向另一個世界,也更意味著找到另一個更加真實的自己。如果說擺渡人引領了女孩的靈魂,那么某種程度上,女孩也是擺渡人的靈魂“擺渡人”。
擺渡人讀后感600 擺渡人讀后感300字篇六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作者從少男少女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溫情,通過男女主人公的所見所感,細膩道出所有人對親情、友情和愛情終極幸福的向往。巧妙、驚人的情節(jié)交錯,讓這部小說別具一格,值得矚目。
好久沒有讀到能讓我感動的書了,就是在不經(jīng)意的一瞬間,被迪倫在發(fā)現(xiàn)自己真實的狀態(tài)之后,心微微顫了一下。
每次驚險刺激的生死逃亡的背后,也都是有溫情,有堅韌,有希望的。很少人能時時感覺到,身邊的一切有多不堪一擊。當生命都逝去之后,生前的一切酸甜苦辣就都沒有任何意義了。當然這不是因為我對生命悲觀,相反的,某種程度上來說,讀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靈魂超脫。
雖然故事的主角是少年少女,全書的基調(diào)是奇遇、魔幻,但我想說的是,我很擔心它會因為體例和故事背景被真正適合它的更多讀者忽視。初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沒想到自己會那么快讀完它,看到“如果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這句話,會不自覺想象這是一個讓人唏噓不已,感天動地的故事,所以一開始還是帶著些顧慮和好奇的。
崔斯坦為了超度魂靈,隨時準備變成那些亡靈在最后一次許愿中想要得到的陪伴者的樣子。但為了愛情,他可以把這件事情變成永恒。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流于平淡、庸俗的,但是往往驚喜和轉(zhuǎn)機也因為庸俗、平淡而倍加可貴。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想到,愛是不應該被被動對待的,追尋幸福的最誘人之處就是追尋的過程。
因為它應該是不經(jīng)意間的火花,是看不見的幸福終點。迪倫看似到了生命終點也沒找到的`東西,竟然就在她離開人世的一瞬間出現(xiàn)了。雖然這是作者很巧妙的夸張描寫手法,但是其中的含義卻是躍然紙上的。
如果每個人都認為等待就會得到幸福,安靜走路轉(zhuǎn)角就會遇上愛,那么也就不可能有轟轟烈烈和刻骨銘心了,所有的愛都只是為了愛而愛了,那多可悲。
合上書本后腦海中仍有不時閃現(xiàn)的各種人物。有魅力的文字是有靈魂的,但也是樸實、深刻的,它能讓一個故事變成能賦予想象力以生命的載體,能讓人無論經(jīng)歷多少起伏,看到多少冷暖,都能在喧囂落幕、曲終人散時心中浮現(xiàn)感動。
擺渡人讀后感600 擺渡人讀后感300字篇七
高二開學了,在經(jīng)過搬宿舍、搬教室之后終于安定下來了,高二9班的講桌上有一本書《擺渡人》,拿來翻看,剛一開始,看前邊第一部分感覺自己看不懂,仔細想想應該是心不靜沒有讀進去,晚上在教室里待著再看時,踏下心來才看進去。
本書的作者是英國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內(nèi)容是這樣的,15歲的迪倫在學校里不如意,好友又轉(zhuǎn)學,加之和母親關系太過一般,這些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當她踏上火車的那一刻,她還心情激動地想象著和父親見面時的場景,但由于意外發(fā)生了事故,當?shù)蟼悘某鍪碌幕疖嚻D難地爬出黑暗的隧道時,她尋找著列車上其他幸存著,但她只看到了故意等待她的崔斯坦,也就是她的擺渡人。她天真地認為自己還活著,她要求崔斯坦走向相反的方向,去繼續(xù)尋找那些所謂的幸存者,只是崔斯坦并未答應她的要求,繼續(xù)帶著她向前走。她們走過山峰,闖過了山谷,還有那深不見底的發(fā)出惡臭的湖水,躲過惡魔,迪倫發(fā)現(xiàn)在和崔斯坦的相處中,她愛上了這個屬于千千萬萬個靈魂的擺渡人。而崔斯坦也愛上了這個天真無邪,善良堅定的小姑娘。
當崔斯坦被惡魔拽下去的時候,迪倫苦苦等了他兩天,而幾乎失去意識的崔斯坦在聽到迪倫大聲喊著:“崔斯坦,我需要你”的時候,意識突然清醒,回到了她的身邊,這時他們純潔的愛情進一步升華。
就要分別了,迪倫勇敢地表白了崔斯坦,而崔斯坦也愛著她,只是剩下的路崔斯坦無法陪她走下去,在分界線處崔斯坦別無選擇地走了,去迎接下一個靈魂,開始新的任務。倔強的迪倫冒著魂飛魄散的危險,返回荒原,去尋找只屬于她的崔斯坦。在返回的道路上遇見了崔斯坦,他們一起向那失事火車的方向趕去,一路上迪倫都在鼓勵崔斯坦前進,在這個途中,迪倫成了崔斯坦的擺渡人。
讀完這本書,不禁感慨,其實人生就是不斷穿過一 座座荒原,只要信念堅定總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在我們一生中總會有迷茫的時候,無論在工作上還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中,在迷茫時我們需要有人指引,學生在學習中也有迷茫的時候,而班主任在學生迷茫時能夠做出恰當?shù)闹笇?,可能會成為學生學習階段的擺渡人,在人際交往中有時我們也會迷茫,我們也需要擺渡人引領自己。在我們的工作中,當我們沒有目標時,就是小說中的荒原,我們需要找到那個擺渡人,為自己指引。好在自己一直遵循的是自己是自己的擺渡人,堅定信念我們才能鏗鏘前行。
擺渡人讀后感600 擺渡人讀后感300字篇八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一本暢銷小說。克萊爾麥克福爾是英國文壇備受矚目的實力派作家。她的作品,往往在出其不意的情節(jié)架構中飽含感人至深的真情,貫穿著人生思索和人性獨白?!稊[渡人》是她最著名的作品,一舉摘得多項世界文學大獎,版權銷售33個國家,是令千萬讀者靈魂震顫的心靈治愈小說。
該書講述了一個敏感而略帶自卑的單親女孩兒迪倫,在去看望久未蒙面的父親的旅途中因火車事故喪生,靈魂漂泊,在擺渡人的帶領下穿越了荒原,卻又返回荒原尋找她的擺渡人,最終帶著擺渡人回到人間的故事。這是一個史詩般的動人故事,激奮,恐懼,溫暖,回歸人性,引人深思:誰是誰的擺渡人呢?
迪倫15歲的世界,一片狼籍,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里經(jīng)常受到同學的捉弄,唯一談的來的好友也因為轉(zhuǎn)學離開了,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迷茫而又無聊的生活,讓她顯得沉悶而又煩燥,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蒙面的父親。這樣一個女孩兒,好像一直都生活在我們身邊一樣,孤獨而又無助,讓人倍感憐惜。迪倫去看望父親的路上突發(fā)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后,卻驚恐的發(fā)現(xiàn),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時她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兒的身影。男孩兒將她帶離了事故現(xiàn)場,但是,迪倫很快意識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現(xiàn)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
男孩崔斯坦引領著迪倫的靈魂翻山越嶺,走向目的地。一路上他淡淡地回避著迪倫的各種問題,不愿直接告訴她已經(jīng)死亡的真相。直到迪倫在與惡魔搏斗時,發(fā)現(xiàn)身體奇怪的表征,才逐漸意識到肉體已經(jīng)死亡的事實。在一次次的危難中,自卑軟弱的迪倫開始變得勇敢堅韌起來,如同破繭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現(xiàn)出一個完全不同的自我,為了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愿望,迸發(fā)出了巨大的能量。每次驚險刺激的生死逃亡的背后都是有溫情,有堅韌,有希望的。情竇初開的女孩兒,漸漸喜歡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她情真意切的關心與信賴,逐漸喚醒了擺渡人幾百年來內(nèi)心深處盲目的情感。然而,擺渡人的工作決定了他送女孩兒到達目的地后,他將再也不能見到女孩。
人性的回歸,能夠讓人找到真實的自我,感情的力量能夠讓人戰(zhàn)勝恐懼。迪倫不愿意在時間靜止的另一個世界孤獨的等待,她決定即使萬劫不復,也要重回荒原尋找崔斯坦。以前閱遍人間生死離別幾近麻木的擺渡人,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靈魂深處對生命的認知,對生活的熱情向往。最終人性的偉大,改變了命運,女孩兒與擺渡人勇敢的選擇即使灰飛煙滅也要在一起的決定,他們一起回到肉體死亡現(xiàn)場,回歸人間。
通讀全書后你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本以愛為基礎的著作。這種愛貫穿全書,也是全文的主線。它支撐著女主角的執(zhí)著,支撐著女主角在穿越荒原時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遇到困難不抱怨、不妥協(xié),哪怕明知前途困難重重,哪怕要付出沉重的代價,自己也要勇敢的跟著愛前行。愛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愛讓膽小懦弱的的人變的堅強、勇敢;愛讓沒有血肉的崔斯坦有了血肉之軀。這是一種超越感情的大愛,不僅僅有感情,更有對生活的熱愛。如果說,擺渡人引領了女孩兒的靈魂,那么某種程度上,女孩兒也是擺渡人的靈魂擺渡人。
閱讀《擺渡人》,更像是跟隨主人公的經(jīng)歷,成長自己的心靈。靈魂的擺渡,除了意味著走向另一個世界,也更意味著認識到另一個更加真實的自己。假如我們的內(nèi)心有一片荒原,那心靈的擺渡人,是我們的親人、朋友,沒有他們的陪伴,或許我們很難完成這趟旅程。也正因為有他們,內(nèi)心的荒原才會開花。正如書的封面上寫的一句話: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擺渡人讀后感600 擺渡人讀后感300字篇九
忙里偷閑看完了《擺渡人》。線索單純,無需讀者細細梳理,只講了一個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不到溫暖的女孩子迪倫,在通向死亡的荒原上找到了真愛,并為了這份真愛,勇敢地拉著詹斯坦回歸現(xiàn)實,兩個靈魂落地成活:“原來你在這里!”“我在這里?!睖剀岸辛α俊?BR> 在簡單的線索中穿行,卻在威機四伏的荒原中爬躍,心像決定所處環(huán)境,當?shù)蟼愋闹谐錆M恐懼無望,眼前盡是陰暗荒涼,山高路陡,匍匐前進,惡魔時時刻刻想拉她進入水下成魔。因為心中只有恐,只有慌,詹斯坦不得不變成魔風,傷痕累累。
心像決定物像。這其實與相由心生有相通之處。經(jīng)歷風雨之人必面歷滄桑,生活精致之人必容貌靜懸秋月彩,幼兒永遠覺得生活之景是花兒綻放般快樂,嘰嘰歪歪的鳥兒是快樂的;顫動的綠葉是快樂的,因為它發(fā)亮;呼呼而過的車兒是快樂的,因為它裝滿了各種各樣的人;吵架的爸爸媽媽是快樂的,因為它永遠無條件給予自己的未來……長大了的人兒見得多了,想的也多了,利和名模糊了我們的心野,就像烏云遮住了太陽,忘記了幸福的最初就是簡單,簡單就是迪倫只想見見十幾年沒見的爸爸,簡單就是吃好飯,喝好茶,睡好覺,無名無利之求。而當太多色彩迷惑了我們的心,我們的腳步就會變得很快,大山峽谷,狼當?shù)酪苍谒幌В覀兊氖志蜁粨袷侄?,錢多不燙手,帽子太多不怕重,別人說你好,世界一片絢爛華美,別人說你不好,他一無是處……
心動決定行動。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當?shù)蟼惔_定自己再也離不開斯坦兒,魂飛魄散也要與心愛之人穿越回去:“我們可以試試呀!”這回輪到女方牽著男主角的手往活的世界走。原來進入生死界并不能代表無活的生機。心門處處皆在。只要心兒還在跳,一切皆有可能。黃泉路是可以回頭的。許多癌癥患者為什么能康復?許多破產(chǎn)人士為何能絕地逢生?許多貧窮人士為何快樂生活?皆因心有希望,為愛情獻身般的力量。
只要心中有希望,一切皆有可能,為我自己鼓勵!
擺渡人讀后感600 擺渡人讀后感300字篇一
2.境由心生。無論你所處的環(huán)境多么惡劣,只要你始終保持一顆樂觀的心,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可能往往生活沒你想的那么糟,只是你把自己的心圈在了地牢里。
3.一心向善的人會活得更快樂。盡管你可能連自救的能力都沒有,但能幫人的話還是盡量幫一下,說不定下個被幫的人就是你呢!
4.對于未知的事物要敢于嘗試,沒準就實現(xiàn)了呢!別讓思維禁錮了你邁向自由的腳步。
5.不必仰望別人,獨一無二的你就是最美的風景??梢蚤L得不漂亮,但一定要活得漂亮!
6.有時“忘記”也是一種幸福,不需要為雜七雜八的事而自尋煩惱。但忘記不等于逃避,該承擔的還是要坦然接受。
7.追求永無止境。分界線的那頭到底是什么,誰也不知道,有的人以為到那就結束了,結果發(fā)現(xiàn)還有更遠的路要走,終極目標誰也實現(xiàn)不了。
8.擺渡者亦需被擺渡。你以為是你擺渡別人,最后發(fā)現(xiàn)你也被人擺渡了。世事紛紛擾擾又有誰能說清,不必去追求過于絕對的東西。
9.真正的愛情不關乎年齡、性別、種族等一切外在因素,只要我愛你,而你恰好也愛我就行了。
10.我們心里真正渴望的家,可能不需要它有多么富麗堂皇,多么整潔明亮,要的就是一個能讓我們卸下盔甲,摘下面具,能做真實自己的地方。哪怕它簡陋不堪,只要能讓我們這顆無處安放的心不再流浪,就夠了。
擺渡人讀后感600 擺渡人讀后感300字篇二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這句話寫在《擺渡人》的封面上,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并不期待和這本書進行心靈的交流,因為書店里此類治療心靈的雞湯書籍太多了,已經(jīng)勾不起讓我去閱讀的欲望。但那次,和朋友談論《追風箏的人》的時候,有教師極力推薦了這本書,我清楚的記得當時她說:“看了這本書之后,會對擺渡人這個職業(y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因為教師本身就是一名擺渡人”。雖然近段忙碌萬分,但還是把這本書找了出來,利用海綿中擠出來的片刻空閑閱讀完畢,卻不想,它會引起我心靈的悸動和不安,以至于看后一周才能靜下心來手寫我心!
《擺渡人》這本書講述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愛戀。15歲的迪倫生活在一個貧困的離異家庭,跟著媽媽一起生活,親情的缺失讓迪倫變得敏感的同時也非常勇敢,雖然在家里她和母親沒有太多共同語言,在學校也沒有真正的朋友,有的只是自己處于窘態(tài)下被同學的嘲笑。但當?shù)蟼惡透赣H取得聯(lián)系的時候,她堅決的拿著自己的衣物,在那個陰冷的雨天獨自踏上尋找父親的火車。
卻不想火車發(fā)生了意外,在時空大門處擺渡人崔斯坦迎接了她,說迎接有點不對,那不算迎接,因為崔斯坦坐在山坡上靜靜的等待迪倫的到來,等待迪倫慢慢走向他,他才帶她開始征服“荒原”。荒原的路途狀態(tài)隨迪倫的心情發(fā)生改變,迪倫的不幸與敏感,讓剛開始的路途變得泥濘和多雨,天氣陰暗的狀態(tài)下,荒原中的惡魔就會出來和他們廝殺。在崔斯坦的拼命庇佑下,迪倫的性格開始變得堅強,心中慢慢有了希望。而在和崔斯坦一起戰(zhàn)斗的過程中,兩個人的關系迅速升溫,最終在迪倫穿過荒原的那抹屏障之前,崔斯坦說出了“我愛你!”
迪倫跳躍屏障之后,再也看不到崔斯坦那張熠熠生輝的臉,萬分想念崔斯坦的情況下,追問伊萊特回到荒原的方法,伊萊特對她說了一句很有寓意的一句話:“任何一扇門都可以,關鍵不再門,而在于你”。迪倫參透了這句話的內(nèi)涵,憑借自己的意念冒著隨時都會灰飛煙滅的危險回到了荒原,再次踏上了與惡魔做斗爭的征途,沒有崔斯坦的照顧,沒有崔斯坦的庇佑,斗爭變的異常惡劣,迪倫不停的受傷,但在希望與堅持的共同陪伴下她撐了下來,終于找到了自己想念已久的崔斯坦。
在迪倫的建議下,崔斯坦同意和迪倫回到荒原的起點,靠著求生的意念回到人的世界。這個時候崔斯坦開始害怕,迪倫的堅持和鼓勵讓他們的角色發(fā)生了變化,迪倫變成了崔斯坦的擺渡人,這時有了情感的崔斯坦身體開始發(fā)生變化,開始受傷之后不會愈合,開始流血,開始慌亂,但最終在愛的希翼下,兩個人穿越了時空界限。迪倫被求援人員發(fā)現(xiàn),卻不見了崔斯坦的影子,迪倫在不停的自責中卻在左側(cè)的出口處發(fā)現(xiàn)了正在被救援的崔斯坦,他在沖她微笑?!班耍瓉砟阍谶@里”這句對話出現(xiàn)在書的末尾,讓整部作品的變的溫暖,變得充滿陽光。
又想起推薦此書的那位教師說:“教師其實就是一位擺渡人”,閱讀完此書再次陷入思考,對于這個觀點,我同意卻又不同意。是啊,教師就是學生的擺渡人,在教師的指引下戰(zhàn)勝學習上的一個個困難,跨越心理上的一層層屏障,最終成長為一名健康、文明、能自由享受幸福的人。而教師只能、也僅僅是表面上的擺渡人,學生真正的擺渡人是他自己,他的成長道路要靠他自己走,就像書中崔斯坦對迪倫說的:“你的身體是你心像的投射,這片荒原也一樣,這個地方反應了你的所思所感?!?BR> 擺渡人讀后感600 擺渡人讀后感300字篇三
我們都是自己的擺渡人
靜謐的湖水,一葉小舟飄行,頭頂是滾滾的烏云,金色的陽光從云中射下,湖水被映襯著,閃著溫暖的光芒,而陽光的盡頭是烏黑翻滾的水波。這個封面似乎是一個人的心靈或是主人公迪倫的靈魂深處,身處黑暗,卻總有一片光明在牽引著她不斷前行,這片光明便是她心底因愛而生的倔強信念。
初始,迪倫還是個孩子,擔憂早飯的好壞,恐懼同學的嘲笑,尤其是在選擇是否帶上泰迪熊上火車時,幾次拿起,放下,取出,放進,充分展示了一個小女孩心理世界的脆弱、恐懼,猶疑不安。此時,她的內(nèi)心是一片荒原,唯有愛,可以澆灌它茂密生長。
然而在遇到火車的意外后,她與擺渡人崔斯坦相遇了,在他的幫助下,她安全的通過了荒原,而她也從一開始的依賴變成對崔斯坦的暗生情愫,迪倫那內(nèi)心的荒漠開始萌發(fā)出綠芽。
然而迪倫在穿過荒原后,仍忘不了崔斯坦。在知道可以返回那里后,是去是留,她有點猶豫不決,如果再度折返,她很有可能再次死亡,徹底魂飛魄散。但一想起那雙鉆藍色的眼睛及帶給她的濃濃溫暖,她選擇了出發(fā)。
故事發(fā)展到這里,崔斯坦和迪倫的身份已經(jīng)發(fā)生奇妙的轉(zhuǎn)換,崔斯坦曾帶領迪倫穿越荒原,抵達人們心中所向往的美麗天堂。而這個女孩卻執(zhí)意放棄輕松的生活,重回險象環(huán)生的荒原,只是為了找到他,和他廝守終生。
他們之中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擺渡人?究竟是循規(guī)蹈矩,一成不變的崔斯坦?還是古靈精怪,永遠充滿奇思妙想的迪倫?也許,每個人需要的那個人,都會是自己的擺渡人吧。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說,“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圣人渡人。”
而迪倫用生命與靈魂的不懈追求告訴我們,禁錮我們的從來都不是有形的枷鎖或隔門,而是來自我們心底的怯懦,對未知世界的恐懼與擔憂。你的信念決定自己的人生,只有無所畏懼的自由靈魂,才能抵達甚至改變美好的彼岸。真正的救贖,來自心靈的自我成長與非凡勇氣。
初讀之下,感覺這是一部關于愛情的小說,細細咀嚼,它是一個小女孩心靈的成長史。因為愛的匱乏,她的心是一片荒原;因為愛的豐盛,她蛻變成一個勇敢堅強的人。有愛的陽光,即使是荒原,也會生長出綠色。
擺渡人讀后感600 擺渡人讀后感300字篇四
“如果我真的存在,那也只是因為你需要。”
——《擺渡人》
崔斯坦在荒原上,履行著所謂的神圣職業(yè),沒有自己,或者說,沒有原本的模樣。在躲過惡魔的一次次追擊中,在日復一日的行走中,在靈魂一生的故事中,他遇見了迪倫,那個唯一關心自己的女孩。
迪倫在學校的痛苦折磨中,在家庭矛盾中,在尋找生父的路途中丟失了生命。悲哀還是幸運?在這里,她遇見了一個可以托付終身的人,一個可以丟掉性命來追尋的人。
在看到《擺渡人2》中審判官來臨的時候,我的心里有一些些私心,能不能不要有那么多的波折?就讓他們,簡簡單單地在一起,就描繪他們通過努力獲得父母的同意在一起,安安靜靜地一起長大、結婚、小打小鬧、教教孩子,如此,該多好。不想要故事最基礎的跌宕起伏,不想要真情之間的種種磨練??墒牵鲞^的錯事總要去承擔。
里面有一個人物——蘇珊娜。我不喜歡書中的這個人物。她喜歡崔斯坦,僅僅是喜歡而已,她和崔斯坦都是擺渡人。當我讀到審判官把目光移到崔斯坦身上蘇珊娜松了一口氣時,我覺得,蘇珊娜對崔斯坦不是愛情,最多只能是愛慕,有好感。畢竟,她只是一個擺渡人,并沒有機會感受七情六欲。愛不一定非要刻骨銘心,但是一定要真情實意。人是一種復雜的動物,感情又是在人的基礎上更為復雜的因素。崔斯坦可以為了保護迪倫不惜回到荒原,重復一日又一日的枯燥。迪倫可以為了崔斯坦,不懼惡魔,千里萬里,跋涉艱苦,終于來到崔斯坦身邊。
他們之間的真情,跨越了生死的帷幕,他們可以為了彼此,犧牲一切,他們的故事就像人間的四月天,溫暖了讀者。
愛情,一個令人捉摸不透的詞匯。擺渡人,一個被禁錮的字眼。也許,崔斯坦和迪倫之間是命中注定。輕輕一句“我在這里”猶如一刃鋒芒,刺痛了黑夜。
崔斯坦是迪倫的擺渡人,而迪倫又何嘗不是崔斯坦的擺渡人呢?崔斯坦帶迪倫穿過荒原去到靈魂的世界,迪倫帶著崔斯坦沖破生死的界限。崔斯坦在遇到迪倫之前,沒有自己的音容笑貌,也就是說,他從來沒有真正做過自己。崔斯坦最后的樣子是迪倫喜歡的樣子。可以說崔斯坦成為了迪倫喜歡的樣子,或者說迪倫喜歡崔斯坦的樣子。也許,我們可以認為,崔斯坦本來的樣子就是迪倫喜歡的樣子。亦或是崔斯坦因為迪倫有了自己的樣子。他們本來不是注定的,他們本身不應該在一起??墒牵瑦矍榈牧α空孀屓送共?,他們改變了天命。
嘿,如果有機會,我想對我心底的那個人說一句“我愛你”,不僅僅是喜歡而已??上抑溃煌诖匏固购吞K珊娜,也不同于蘇珊娜和杰克,我們有自己的故事,但是同樣不能在一起。
擺渡人讀后感600 擺渡人讀后感300字篇五
今晚終于把這本書看完,心里有種溫暖的感覺讓人又相信了愛情。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一本暢銷小說。書中一開場展現(xiàn)的是一個15歲小女孩的日常生活,嘮叨的母親,不開心的學校,敏感而略帶自卑的個性,迷茫而又無聊的生活讓她顯得沉悶而又煩躁。這樣一個女孩好像曾經(jīng)都生活在我們身邊一樣普通。然后一連串匪夷所思的事情發(fā)生了,或者說本書還是一部非科學類的書,是的,出現(xiàn)了人死亡后的靈魂。
在列車意外脫軌中死去小女孩的靈魂在黑暗中看不見任何光亮,她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死去,掙扎著爬出列車,然后她看到了唯一的一個人,來帶領她的靈魂到另一個世界的人——擺渡人。
擺渡人一路上帶領著小女孩的靈魂翻山越嶺走向目的地,他淡淡的回避著女孩各種問題,不愿直接告訴女孩已經(jīng)死亡的真相,直到女孩在行走過程中發(fā)現(xiàn)身體奇怪的表現(xiàn),逐漸接受了肉體已經(jīng)死亡的事實。情竇初開的女孩在一次次的危難中漸漸喜歡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她情真意切的關心與信賴,逐漸喚醒了擺渡人幾百年來內(nèi)心深處麻木的情感。然而,擺渡人的工作決定了當他送女孩到達目的地后,他將再也不能見到女孩。
人性的回歸,可以讓人找到真實的自我;愛情的力量,可以讓人戰(zhàn)勝恐懼。曾經(jīng)自卑,軟弱的小女孩開始變得勇敢而堅韌,如破繭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現(xiàn)出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為了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愿望,迸發(fā)出了巨大的能量。曾經(jīng)閱遍人間生離死別幾近麻木的擺渡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心靈深處對生命的認知,對美好的向往,對生活的熱情。最終人性的偉大改變了命運,面對未知的恐懼,女孩與擺渡人勇敢的選擇了即使灰飛煙滅也要在一起的決定。他們一起回到肉體死亡現(xiàn)場,然后奇跡發(fā)生了,他們都成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類,可以如愿以償?shù)纳钤谝黄稹?BR> 閱讀《擺渡人》,更像是跟隨主人公歷經(jīng)一場關于心靈變化的歷程。靈魂的擺渡除了意味著走向另一個世界,也更意味著找到另一個更加真實的自己。如果說擺渡人引領了女孩的靈魂,那么某種程度上,女孩也是擺渡人的靈魂“擺渡人”。
擺渡人讀后感600 擺渡人讀后感300字篇六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作者從少男少女的角度洞悉人性的溫情,通過男女主人公的所見所感,細膩道出所有人對親情、友情和愛情終極幸福的向往。巧妙、驚人的情節(jié)交錯,讓這部小說別具一格,值得矚目。
好久沒有讀到能讓我感動的書了,就是在不經(jīng)意的一瞬間,被迪倫在發(fā)現(xiàn)自己真實的狀態(tài)之后,心微微顫了一下。
每次驚險刺激的生死逃亡的背后,也都是有溫情,有堅韌,有希望的。很少人能時時感覺到,身邊的一切有多不堪一擊。當生命都逝去之后,生前的一切酸甜苦辣就都沒有任何意義了。當然這不是因為我對生命悲觀,相反的,某種程度上來說,讀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靈魂超脫。
雖然故事的主角是少年少女,全書的基調(diào)是奇遇、魔幻,但我想說的是,我很擔心它會因為體例和故事背景被真正適合它的更多讀者忽視。初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沒想到自己會那么快讀完它,看到“如果生命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這句話,會不自覺想象這是一個讓人唏噓不已,感天動地的故事,所以一開始還是帶著些顧慮和好奇的。
崔斯坦為了超度魂靈,隨時準備變成那些亡靈在最后一次許愿中想要得到的陪伴者的樣子。但為了愛情,他可以把這件事情變成永恒。大部分人的生活都是流于平淡、庸俗的,但是往往驚喜和轉(zhuǎn)機也因為庸俗、平淡而倍加可貴。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想到,愛是不應該被被動對待的,追尋幸福的最誘人之處就是追尋的過程。
因為它應該是不經(jīng)意間的火花,是看不見的幸福終點。迪倫看似到了生命終點也沒找到的`東西,竟然就在她離開人世的一瞬間出現(xiàn)了。雖然這是作者很巧妙的夸張描寫手法,但是其中的含義卻是躍然紙上的。
如果每個人都認為等待就會得到幸福,安靜走路轉(zhuǎn)角就會遇上愛,那么也就不可能有轟轟烈烈和刻骨銘心了,所有的愛都只是為了愛而愛了,那多可悲。
合上書本后腦海中仍有不時閃現(xiàn)的各種人物。有魅力的文字是有靈魂的,但也是樸實、深刻的,它能讓一個故事變成能賦予想象力以生命的載體,能讓人無論經(jīng)歷多少起伏,看到多少冷暖,都能在喧囂落幕、曲終人散時心中浮現(xiàn)感動。
擺渡人讀后感600 擺渡人讀后感300字篇七
高二開學了,在經(jīng)過搬宿舍、搬教室之后終于安定下來了,高二9班的講桌上有一本書《擺渡人》,拿來翻看,剛一開始,看前邊第一部分感覺自己看不懂,仔細想想應該是心不靜沒有讀進去,晚上在教室里待著再看時,踏下心來才看進去。
本書的作者是英國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內(nèi)容是這樣的,15歲的迪倫在學校里不如意,好友又轉(zhuǎn)學,加之和母親關系太過一般,這些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當她踏上火車的那一刻,她還心情激動地想象著和父親見面時的場景,但由于意外發(fā)生了事故,當?shù)蟼悘某鍪碌幕疖嚻D難地爬出黑暗的隧道時,她尋找著列車上其他幸存著,但她只看到了故意等待她的崔斯坦,也就是她的擺渡人。她天真地認為自己還活著,她要求崔斯坦走向相反的方向,去繼續(xù)尋找那些所謂的幸存者,只是崔斯坦并未答應她的要求,繼續(xù)帶著她向前走。她們走過山峰,闖過了山谷,還有那深不見底的發(fā)出惡臭的湖水,躲過惡魔,迪倫發(fā)現(xiàn)在和崔斯坦的相處中,她愛上了這個屬于千千萬萬個靈魂的擺渡人。而崔斯坦也愛上了這個天真無邪,善良堅定的小姑娘。
當崔斯坦被惡魔拽下去的時候,迪倫苦苦等了他兩天,而幾乎失去意識的崔斯坦在聽到迪倫大聲喊著:“崔斯坦,我需要你”的時候,意識突然清醒,回到了她的身邊,這時他們純潔的愛情進一步升華。
就要分別了,迪倫勇敢地表白了崔斯坦,而崔斯坦也愛著她,只是剩下的路崔斯坦無法陪她走下去,在分界線處崔斯坦別無選擇地走了,去迎接下一個靈魂,開始新的任務。倔強的迪倫冒著魂飛魄散的危險,返回荒原,去尋找只屬于她的崔斯坦。在返回的道路上遇見了崔斯坦,他們一起向那失事火車的方向趕去,一路上迪倫都在鼓勵崔斯坦前進,在這個途中,迪倫成了崔斯坦的擺渡人。
讀完這本書,不禁感慨,其實人生就是不斷穿過一 座座荒原,只要信念堅定總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在我們一生中總會有迷茫的時候,無論在工作上還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中,在迷茫時我們需要有人指引,學生在學習中也有迷茫的時候,而班主任在學生迷茫時能夠做出恰當?shù)闹笇?,可能會成為學生學習階段的擺渡人,在人際交往中有時我們也會迷茫,我們也需要擺渡人引領自己。在我們的工作中,當我們沒有目標時,就是小說中的荒原,我們需要找到那個擺渡人,為自己指引。好在自己一直遵循的是自己是自己的擺渡人,堅定信念我們才能鏗鏘前行。
擺渡人讀后感600 擺渡人讀后感300字篇八
《擺渡人》是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一本暢銷小說。克萊爾麥克福爾是英國文壇備受矚目的實力派作家。她的作品,往往在出其不意的情節(jié)架構中飽含感人至深的真情,貫穿著人生思索和人性獨白?!稊[渡人》是她最著名的作品,一舉摘得多項世界文學大獎,版權銷售33個國家,是令千萬讀者靈魂震顫的心靈治愈小說。
該書講述了一個敏感而略帶自卑的單親女孩兒迪倫,在去看望久未蒙面的父親的旅途中因火車事故喪生,靈魂漂泊,在擺渡人的帶領下穿越了荒原,卻又返回荒原尋找她的擺渡人,最終帶著擺渡人回到人間的故事。這是一個史詩般的動人故事,激奮,恐懼,溫暖,回歸人性,引人深思:誰是誰的擺渡人呢?
迪倫15歲的世界,一片狼籍,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里經(jīng)常受到同學的捉弄,唯一談的來的好友也因為轉(zhuǎn)學離開了,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迷茫而又無聊的生活,讓她顯得沉悶而又煩燥,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蒙面的父親。這樣一個女孩兒,好像一直都生活在我們身邊一樣,孤獨而又無助,讓人倍感憐惜。迪倫去看望父親的路上突發(fā)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后,卻驚恐的發(fā)現(xiàn),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時她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一個男孩兒的身影。男孩兒將她帶離了事故現(xiàn)場,但是,迪倫很快意識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現(xiàn)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
男孩崔斯坦引領著迪倫的靈魂翻山越嶺,走向目的地。一路上他淡淡地回避著迪倫的各種問題,不愿直接告訴她已經(jīng)死亡的真相。直到迪倫在與惡魔搏斗時,發(fā)現(xiàn)身體奇怪的表征,才逐漸意識到肉體已經(jīng)死亡的事實。在一次次的危難中,自卑軟弱的迪倫開始變得勇敢堅韌起來,如同破繭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現(xiàn)出一個完全不同的自我,為了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愿望,迸發(fā)出了巨大的能量。每次驚險刺激的生死逃亡的背后都是有溫情,有堅韌,有希望的。情竇初開的女孩兒,漸漸喜歡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她情真意切的關心與信賴,逐漸喚醒了擺渡人幾百年來內(nèi)心深處盲目的情感。然而,擺渡人的工作決定了他送女孩兒到達目的地后,他將再也不能見到女孩。
人性的回歸,能夠讓人找到真實的自我,感情的力量能夠讓人戰(zhàn)勝恐懼。迪倫不愿意在時間靜止的另一個世界孤獨的等待,她決定即使萬劫不復,也要重回荒原尋找崔斯坦。以前閱遍人間生死離別幾近麻木的擺渡人,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靈魂深處對生命的認知,對生活的熱情向往。最終人性的偉大,改變了命運,女孩兒與擺渡人勇敢的選擇即使灰飛煙滅也要在一起的決定,他們一起回到肉體死亡現(xiàn)場,回歸人間。
通讀全書后你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本以愛為基礎的著作。這種愛貫穿全書,也是全文的主線。它支撐著女主角的執(zhí)著,支撐著女主角在穿越荒原時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遇到困難不抱怨、不妥協(xié),哪怕明知前途困難重重,哪怕要付出沉重的代價,自己也要勇敢的跟著愛前行。愛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愛讓膽小懦弱的的人變的堅強、勇敢;愛讓沒有血肉的崔斯坦有了血肉之軀。這是一種超越感情的大愛,不僅僅有感情,更有對生活的熱愛。如果說,擺渡人引領了女孩兒的靈魂,那么某種程度上,女孩兒也是擺渡人的靈魂擺渡人。
閱讀《擺渡人》,更像是跟隨主人公的經(jīng)歷,成長自己的心靈。靈魂的擺渡,除了意味著走向另一個世界,也更意味著認識到另一個更加真實的自己。假如我們的內(nèi)心有一片荒原,那心靈的擺渡人,是我們的親人、朋友,沒有他們的陪伴,或許我們很難完成這趟旅程。也正因為有他們,內(nèi)心的荒原才會開花。正如書的封面上寫的一句話: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擺渡人讀后感600 擺渡人讀后感300字篇九
忙里偷閑看完了《擺渡人》。線索單純,無需讀者細細梳理,只講了一個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不到溫暖的女孩子迪倫,在通向死亡的荒原上找到了真愛,并為了這份真愛,勇敢地拉著詹斯坦回歸現(xiàn)實,兩個靈魂落地成活:“原來你在這里!”“我在這里?!睖剀岸辛α俊?BR> 在簡單的線索中穿行,卻在威機四伏的荒原中爬躍,心像決定所處環(huán)境,當?shù)蟼愋闹谐錆M恐懼無望,眼前盡是陰暗荒涼,山高路陡,匍匐前進,惡魔時時刻刻想拉她進入水下成魔。因為心中只有恐,只有慌,詹斯坦不得不變成魔風,傷痕累累。
心像決定物像。這其實與相由心生有相通之處。經(jīng)歷風雨之人必面歷滄桑,生活精致之人必容貌靜懸秋月彩,幼兒永遠覺得生活之景是花兒綻放般快樂,嘰嘰歪歪的鳥兒是快樂的;顫動的綠葉是快樂的,因為它發(fā)亮;呼呼而過的車兒是快樂的,因為它裝滿了各種各樣的人;吵架的爸爸媽媽是快樂的,因為它永遠無條件給予自己的未來……長大了的人兒見得多了,想的也多了,利和名模糊了我們的心野,就像烏云遮住了太陽,忘記了幸福的最初就是簡單,簡單就是迪倫只想見見十幾年沒見的爸爸,簡單就是吃好飯,喝好茶,睡好覺,無名無利之求。而當太多色彩迷惑了我們的心,我們的腳步就會變得很快,大山峽谷,狼當?shù)酪苍谒幌В覀兊氖志蜁粨袷侄?,錢多不燙手,帽子太多不怕重,別人說你好,世界一片絢爛華美,別人說你不好,他一無是處……
心動決定行動。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當?shù)蟼惔_定自己再也離不開斯坦兒,魂飛魄散也要與心愛之人穿越回去:“我們可以試試呀!”這回輪到女方牽著男主角的手往活的世界走。原來進入生死界并不能代表無活的生機。心門處處皆在。只要心兒還在跳,一切皆有可能。黃泉路是可以回頭的。許多癌癥患者為什么能康復?許多破產(chǎn)人士為何能絕地逢生?許多貧窮人士為何快樂生活?皆因心有希望,為愛情獻身般的力量。
只要心中有希望,一切皆有可能,為我自己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