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應當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教學環(huán)境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和修改。教案的編寫要考慮學生的學習風格和興趣愛好,設計符合他們的教學活動。教案是教師備課的基本工作之一,它是教學活動的設計方案。編寫一個合理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編寫教案前,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特點。設計教案時,教師應該注意提供充足的練習和鞏固的機會。以下是一些經(jīng)典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一
1、認識要寫得字,想想是什么結(jié)構(gòu)的字。
生:這三個字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
師: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有什么特點?
2、咱們還是看看“小小建議”吧:左部收,右部放,撇要縮,捺要伸。
3、在田字格里觀察這三個字,注意間架結(jié)構(gòu)和布局。
4、練寫鋼筆字,教師提示握筆和坐姿,巡視指導。
展示鋼筆字寫得好的同學的作品。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二
1.讀背詞語。
(1)指導學生觀察插圖,說說圖上都畫了些什么。
(2)朗讀課文《做一片美的葉子》,體會葉子和大樹的關(guān)系也正如一個人和社會群體的關(guān)系,感受其中蘊含的哲理。
(3)多次連續(xù)詞語,體會詞語的整齊美和節(jié)奏美。在誦讀中了解詞語之間的聯(lián)系和意思。
2.讀背古詩《夜書所見》。
(1)帶讀全詩。
(2)看圖,說說兩個小孩在干什么,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是深秋的夜晚。
(3)熟讀成誦。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三
1、輕輕打開課文,讀讀2-4自然段,你覺得什么很有趣,動動筆,在旁邊作上記號。
2、交流。出示句子和插圖。
句子:“這時,沙灘上已經(jīng)有好多人了,有的撿貝殼……”
(1)請大家讀讀這個句子。
(2)還有很多趣事藏在省略號里,我們來邊看圖邊想像,把它們找出來。
(3)趣事真多??!誰來在橫線上填上你最感興趣的。
這時,沙灘上已經(jīng)有好多人了,他們有的,有的,有的……培養(yǎng)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既認識了省略號的作用,又利用插圖,發(fā)揮想像,練習了說話。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從筑路工人的行動中受到啟示,增強自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建議:
布置學生搜集有關(guān)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步驟設計:
教學互動設計。
設計意圖:
初讀課文。
自學生字。
1、從導讀入手,讓學生自由讀課文。
a.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引導學生借助拼音認讀,可在檢查學生朗讀時糾正讀音。
b.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2、檢查自學情況。
a.指名讀課文,糾正易瀆錯的字音。
寬闊()挺拔()楔()子。
b.理解詞語。
延伸:延長,伸展。
挺拔:直立而高聳。
沉重:分量大。程度深。
責備:批評指摘。
高尚:道德水平高。
沉默不語:不說話。
掃清閱讀障礙。
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看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先小組交流,再指名說說。
本文講述的是一棵粗壯、結(jié)實、挺拔的橡樹的故事。在南北的兩座大城市之間,準備修建一條公路。在公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工人們遇到一棵高高挺立著的橡樹。為了保護這棵橡樹,筑路工人與工程師經(jīng)過精心的設計,在不改變筑路計劃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樹邊拐了一個馬蹄形的彎兒,既保住了這棵橡樹,又圓滿地完成了筑路計劃。
附:本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講從北方到南方的兩座城市之間,人們打算修建一條公路。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講在筑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棵橡樹。工程師走到離橡樹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進了地里。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講幾年過去了,這條筆直的公路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坐車的人贊嘆筑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
1、細讀課文,劃出最能體現(xiàn)筑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令你深受感動的語句,談一談感想,讀一讀句子。
2、全班交流。
(1)“突然,工人們停下來,把排水管放在地上?!?BR> 工人為什么停下來,他們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
(2)“工程師向工人們走來,他什么話也沒對工人們說。工人們也沉默不語。”
為什么工程師和工人們都沉默不語呢?
學生們讀這兩句話,語速要舒緩、語調(diào)要略顯低沉,以便表達出人們當時肅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3)“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筑路計劃,然后把目光轉(zhuǎn)向橡樹,嘆了口氣。工人們也沉重地嘆著氣?!?BR> 長久地,說明了工程師在內(nèi)心深處經(jīng)歷了比較復雜的心理斗爭。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工程師為什么嘆氣。可以知道,一方面橡樹應該得到保護,另一方面“(要修筑公路的)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使公路繞過橡樹,但這樣一來,公路就不會像箭一樣筆直了,因此,這聲嘆息含蓄地傳達出工程師為了保護橡樹,在沒有改變筑路計劃的前提下而不得不作出的無奈的選擇。
“工人們也沉重地嘆著氣”,表明工人們在沒有得到明確的答復之前,看到工程師在嘆氣,內(nèi)心非常擔心、沉重。
這兩句話語速也要舒緩、語調(diào)同樣要略顯低沉。
(4)“工程師拿出一根楔子,走到離橡樹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進了地里?!F(xiàn)在誰也不會責備我們了?!p聲地說?!?BR> “現(xiàn)在誰也不會責備我們了”,誰知哪些人?
(5)“它像箭一樣筆直,但只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
“筆直”與“彎曲”在這句話里構(gòu)成了鮮明的對比。
(6)“坐車過往這里的人不約而同地贊嘆道:‘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BR> “不約而同地贊嘆”,表明人們都很認同、贊賞工程師和筑路工人的決定、行為。
3、結(jié)合地方實例及查找的資料,說說你讀后的感想。自讀自悟。從重點詞句中領會課文的中心。這些句子,不用全部講到,學生談到的,就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即可。結(jié)合生活實際拓展。
鞏固學習:。
引導學生積累詞句。如果學生有興趣,可以把自己認為優(yōu)美的詞句摘抄下來。積累好詞好句。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五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讀一篇課文,叫《剪枝的學問》。會學習的孩子伸出手跟老師一起寫課題,“剪”上下結(jié)構(gòu),上邊一個前,下邊一把刀,用剪刀剪。“枝”左右結(jié)構(gòu),左邊木略窄右邊支稍寬。齊讀課題。學問,在詞典中有三種解釋:1。學識。(我的語文老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很有學問。)2。指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系統(tǒng)知識。(這是一門新興的學問。)3。道理。(齊讀)讀過課文了,你覺得題目中的學問應該是哪種解釋呢?(第三種)異口同聲。說得對,課文不是在向我們講怎樣剪枝的種植知識,而是借剪枝向我們說明一個道理。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六
一、導入。
1.同學們都見過草地嗎?誰來形容一下你見過的草地。
2.讀了課題之后你們想到了什么?(這片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板書:金色的草地)。
3.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帶著心中的疑問聽老師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
2.自由讀,檢查生字:
(1)預習時大家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獨立識字的習慣,現(xiàn)在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
3.指名讀,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思考: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老師幫助學生梳理問題。
三、理解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2.討論交流:“我們住在鄉(xiāng)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這句話告訴我們草地的位置?!安莸厣祥L滿了蒲公英。當蒲公英盛開的時候,這片草地就變成金色的了?!边@句話告訴我們草地是金色的跟蒲公英有密切關(guān)系。
3.指導朗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感悟童真:
1.弟弟和哥哥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戲呢?自讀課文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認真讀一讀。
2.指導學生看圖說說弟弟和哥哥玩了怎樣的游戲。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探究“變色之謎”:
1.聽老師讀課文,思考:我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草地為什么會變顏色?
2.分組討論交流。
我的發(fā)現(xiàn):
早晨草地是綠色的;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傍晚草地又變綠了。
草地會變顏色的原因: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
早晨,花朵(合攏),是(綠)色的,草地也是(綠)色的;。
中午,花朵(張開),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
傍晚,花朵又(合攏),是(綠)色的,草地就變成(綠)色的。
3.為什么小作者這么厲害,能發(fā)現(xiàn)這個秘密?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有了這一發(fā)現(xiàn)之后,小作者對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了什么變化?
2.討論交流。
3.體會句子的作用:“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边@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
四、總結(jié)全文。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七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二、三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nèi)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愛國愛島的情感。初步理解“總——分”的構(gòu)段方式,學習這一寫作方式。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八
1、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讀懂例文《山坡上》。
2、引導學生有順序的觀察田野里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主要景物,要有動有靜。
3、觀察郊外一片田野,有條件的可讓學生選其認為最美的幾樣畫下來或拍成照片。指導學生結(jié)合圖畫和照片,按照觀察順序?qū)懸欢卧挕?BR> 重點:主要景物的選擇(動靜結(jié)合),觀察順序。
難點:抓住景物的特點,筆下含情,把景物寫美。
1、課本插圖投影片。2.例文錄音。
3、帶領學生有順序地觀察郊外的稻田,做好記錄或拍攝下來。
1、學生自讀、思考:例文中寫了什么?用“——”畫出來。
2、交流以上問題。
1、播放例文寫草部分的錄音,同時投影幻燈片。(山坡上草的圖景)。
學生邊聽邊觀察,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草的?
討論交流:草——高矮顏色(板書)。
2、播放例文寫花部分的錄音,同時投影幻燈片。(山坡上花的圖景)。
學生邊聽邊觀察,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花的?
討論交流:花——顏色名字(板書)。
3、小結(jié):以上這些景物都是靜的,作者是從顏色、高矮等方面寫的。
4、過渡:文中除了寫這些靜的景物,還寫了什么?怎樣寫的?
5、播放例文最后一部分錄音,同時出現(xiàn)“我”、蝴蝶、螞蚱的投影。
學生邊聽邊思考問題。
討論交流:蝴蝶、螞蚱(板書)。
小結(jié):這些屬于動的景物。
6、再次演示投影,揭示觀察順序。
作者是按照從整體到部分、由遠到近、先動后靜的順序觀察的。
7、讀讀習作指要,總結(jié)寫法:
(1)抓住主要景物。
(2)寫出景物的主要特點。
(3)按照景物的方位遠近和觀察的先后順序,把要寫的景物恰當?shù)倪B接在一起。
1、明確寫作要求:下面我們就用剛才學到的方法來寫一寫我們在秋游時看到的那片美麗田野。
2、習作指導。
(1)交流學生所畫的圖和拍攝的照片。
(2)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和圖畫予以展示。
(3)創(chuàng)作的同學介紹畫的意圖、順序或拍攝的角度,說說為什么畫這些、拍這些。
(4)學生評議,說圖意。
(5)指導學生寫稻田。
b學生自由練說。
c指名從不同角度說。
d出示好詞語籃和好句子筐:一望無際顆粒飽滿。
一陣風吹過,金黃色的稻子隨風起舞,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浪推過一浪,非常壯觀。
那顆粒飽滿的稻穗仰起臉驕傲的向人們炫耀自己的強壯!
(6)寫好圖上其它的景物,豐富習作。
小朋友,你看在稻田中,誰在那兒蹦蹦跳跳地忙碌呀?
那快活地飛來飛去的又是誰呢?他們在說些什么呢?
(7)學生練說習作,要求把景物連起來說。
(8)指名說,評議。
(9)學生寫草稿,師生評議。
(10)學生謄寫習作,自主展示繪畫、攝影作品和習作。
寫一處秋天的景色。
草——高矮顏色。
野花——顏色名字。
蝴蝶、螞蚱——動作。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九
1.第一部分。
(1)四人小組自由朗讀六個詞語。
(2)不認識的字可以在小組內(nèi)請教同學或老師,也可以查字典。
(3)連讀詞語,想象畫面,了解詞義。
小組學習:首先觀察題中的畫面,想象情境,感知詞義的優(yōu)美意境。然后憑借熟字推想詞語的意思和所描繪的情境。
(4)讀詞語,選一個你喜歡的詞語,說說詞語所描繪的優(yōu)美意境。
2、第二部分。
(1)觀察插圖想像情境。
(2)熟讀詞語,練習與畫面連線。
(3)教師指導,巡視糾正。
3、第三部分。
(1)看圖,想想圖中畫了些什么。
(2)四人小組練習看圖說詞語。
(3)小組交流比賽詞語。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
1、(生閉上眼睛)清晨,我們在上海登上飛機,經(jīng)過兩個小時的航程,飛機緩緩降落在香港新機場。香港到了?。ū犻_眼睛)。
生自由朗讀課文。指名回答。
(板書:淺水灣、海洋公園、銅鑼灣、美麗的夜景〉。
3、你最喜歡哪個景點,讀給你的同桌聽聽。
4、精讀訓練(生讀后交流,靈活機動的教學第2-5節(jié))。
你最喜歡哪個景點?請你朗讀一遍(生說)。
第2節(jié):迷人的沙灘——淺水灣。
(1)指名讀第2節(jié)。
(3)師:溫暖柔和的陽光灑滿了海面。灑在了金色迷人的沙灘上,真如仙境一般。所以說,淺水灣是——(生說:“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5)讓我們大家來讀一讀第2節(jié),把漫步迷人沙灘的舒服感覺讀出來。指導朗讀:(師:你正在沙灘上悠閑自在地散步,輕輕的柔柔的海風吹來,多舒服?。∽屑氁宦犨€能聽到浪淘拍岸的聲響。)(指讀齊讀)。
過渡:欣賞完了迷人的淺水灣,大家一定還想去別處看看吧,那就別停下你的腳步,讓我們跟隨作者去細細欣賞。
第3節(jié):著名的公園——海洋公園。
(1)指名讀第3節(jié)。
(2)“舉世聞名”是什么意思?你能給它換個詞語嗎?把詞放進句子中讀讀。(馳名中外、世界聞名、聞名中外)。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游客:聚集,不時……開懷大笑)。
(4)齊讀第3節(jié)。
(5):有這樣精彩表演的海洋公園,難怪會舉世聞名。
過渡:乘上去銅鑼灣的雙層巴士,不多時。
就到了銅鑼灣。一下車,你看到了怎樣一番景象?
第4節(jié):繁華的街市——銅鑼灣。
(1)指名讀第4小節(jié)。
(2)重點理解:
a、“摩天大廈”:指的是各種高樓大廈,讀出樓房的高來。(指名讀)。
b、“鱗次櫛比”:像魚鱗和梳子的齒一樣,一個挨著一個地排列著。
鱗次櫛比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呢?〈樓圖〉(指名說:摩天大樓……)。
:房屋很多,一座挨著一座排列著,很密,這就叫做——鱗次櫛比。
c、從“琳瑯滿目”看出商品多,使我們看得——眼花繚亂。
d、從“人流如潮”看出人多,人像潮水一樣涌過來。
:銅鑼灣樓多、商品多、人也多,是全港三大鬧市之一。
(3)讓我們感受銅鑼灣這種熱鬧、繁華的景象。(齊讀)。
第5節(jié):美麗的夜景。
(2)你覺得香港的夜景美不美,美在哪里?請你找出這一段的中心句。(指名說)。
(板書:燈的海洋)。
(3)第5節(jié)用了3個比喻句,寫出了香港美麗的夜景。
跟老師一起來讀一讀。指名說把什么比做什么?
(師引讀:……成了——。
……像——。
……如同——)。
(4)港灣里的燈光是靜的,馬路上的車燈是動的,一靜一動,互相輝映,真是——(美不勝收)誰愿意當播音員,把這么美的夜景介紹。(指名讀、齊讀)。
(5)誰能不看書,看圖向大家介紹(指名試背第5節(jié))。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一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新詞,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中“武將”“戰(zhàn)利品”的意義。
3、通過朗讀課文,感受“我”童年時趕海的樂趣。激發(fā)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4、仿照課文,寫一次有趣的活動。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課文中的小伙伴們通過勞動實現(xiàn)愿望后的喜悅心情。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夠體會小伙伴通過勞動實現(xiàn)愿望后的喜悅心情。
教學準備:
課文朗讀帶、生字卡片、有關(guān)資料等。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板書課題,認識“莧”字,簡介馬齒莧的樣子、味道。
你吃過馬齒莧嗎?
2、你們想知道課文中圍繞馬齒莧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嗎?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3、出示生字詞語,指名認讀。
4、將生字詞語放入課文中,讀課文。
5、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圍繞“馬齒莧”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邊讀課文邊思考:小伙伴們是怎樣實現(xiàn)進城愿望的?找出有關(guān)的句子畫記,讀一讀。
2、小伙伴們的心情怎么樣?讀給同桌聽一聽。
3、他們賣了“馬齒莧”以后在城里做了什么?心情又怎樣?讀有關(guān)段落。
4、你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愿望的事例嗎?談談自己的事例,再體會一下小伙伴們的心情。
5、小組內(nèi)比賽讀課文。
四、小結(jié)。
五、作業(yè):
1、搜集有關(guān)描寫童年生活的文章,讀一讀。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鞏固復習: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后評價。
2、開火車認讀生字新詞。
二、指導寫字。
1、出示8個要寫的字,認真觀察并識記。
2、自己記生字,組詞,說句子。
3、練習寫字,注意寫字的姿勢。
4、學生寫完后,評價學生的書寫。
三、拓展延伸:
1、自由說說自己學完這一課后有什么感受。
2、自由組合,把文章內(nèi)容表演出來。
3、推薦上臺表演,下面認真觀看,看后評價。
四、小結(jié)。
五、實踐活動:
1、搜集有關(guān)莧菜的資料,制作成知識小卡片。
2、找一篇描寫童年生活的文章讀一讀。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能夠用情緒飽滿、優(yōu)美、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通過歌曲的學唱和背景知識的了解,使學生們感受到祖國給他們帶來的幸福。
教學難點:弱起節(jié)奏、附點節(jié)奏和前倚音的正確演唱。
教學重點:初步了解影視音樂的涵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堂。
師:在上課之前,我想問問同學們都看過那些電視劇或電影呢?
生:(《女人心計》、《潛伏》……)。
師:大家除了關(guān)注影視作品里的劇情和人物以外,有沒有注意到里面的音樂呢?
生:(有/沒有)(都有哪些呢?)。
生:(《水滸傳》、《大長今》)。
師:那大家都是在那里聽到這些音樂的呢?
生:(電視)。
生:(插曲)。
二、新課導入。
師:接下來,老師想再給同學們聽一首流傳至今的老歌,這首歌同樣也是影視作品的插曲,相信通過學們一定聽過,我們先來聽一聽這首歌曲。(播放音樂、學生不唱)。
師:大家知道是什么歌嗎?
生:(《讓我們蕩起雙槳》)。
師: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來學習這首歌。大家把書翻到第26頁。這首歌,是電影《祖國的花朵》的插曲,因為電影拍攝的年代比較久遠,你們很多同學可能不太了解。你們的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應該都看過這部電影,回去可以問問他們?!蹲鎳幕ǘ洹肥切轮袊谝徊空娣从承@生活的影片,影片通過一所小學五年級學生之間共同進步的故事。
師:剛剛老師發(fā)現(xiàn)好多的同學都已經(jīng)會唱了,那我們現(xiàn)在跟著錄音把這首歌唱一遍。好嗎?
生:(好)。
三、歌曲學唱。
師:現(xiàn)在就跟著老師的琴聲一起唱這首歌。(老師邊彈琴邊唱,學生跟著老師后面唱)。
生:(學生跟唱)。
生:(都有休止符)。
師:那休止符在這一小節(jié)的那個地方呢?
生:(最前面)。
師:這個休止符在這一小節(jié)的第一拍上,那這一拍是強拍還是弱拍呢?
生:(弱拍)。
師:那強拍被休止了,從弱拍起,我唱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呢?
生:(空拍、輕唱)。
師:樂譜中還有這樣一些小節(jié),誰能告訴老師這是什么節(jié)奏?
生:(附點節(jié)奏)。
師:在樂譜的那些地方還出現(xiàn)這樣的小節(jié)呢?
生:(……)。
師:在樂譜中還有一個裝飾音,大家找一找在哪里出現(xiàn)了?
生:(波浪)。
師:這個裝飾音叫作前倚音,跟著老師的把這裝飾音唱一唱。
生:(學生跟琴唱)。
師:現(xiàn)在我們跟著音樂完整的唱一遍。(播放音樂)。
生:(學生跟音樂唱)。
師:老師覺得!同學們在唱的同時啊有這樣幾個地方唱地并不是很到位!樂譜中出現(xiàn)了多出一字多音地方,跟著老師琴把這些地方唱一唱。
生:(學生跟琴唱)。
師:樂譜中除了出現(xiàn)了一字多音,那有一音多字的地方嗎?
生:(天的、悄悄的、安排、幸福的)。
師:跟著老師琴唱一唱。
生:(跟琴唱)。
師:那我們現(xiàn)在跟著音樂再唱一遍。
四、歌曲分析。
師:歌曲唱完了,現(xiàn)在來讓我們看看這首歌產(chǎn)生在一個怎樣的環(huán)境之下?當年影片中的小朋友用怎樣的方式演唱這首歌的呢?大家一定要仔細看呦!(播放視頻)。
生:(劃船。合唱、獨唱)。
師:那一段是合唱,那一段是獨唱呢?
生;(第一段是合唱,第二段和第三那段是獨唱,高潮的部分是合唱!)。
師:那大家想想一想,我們剛剛看到的畫面和書上的歌詞又有什么聯(lián)系呢?讓我們再來看一遍。(分段播放)。
師:歌詞與畫面有什么一樣的地方呢?(播放第一段)。
分別有幾個小朋友要來演唱的呢?那他們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播放第二段)。
從小朋友臉上洋溢的笑容,你們能看出他們當時的生活是怎樣的呢?(播放第三段)。
生:(歌詞所唱的與畫面上看到的一樣)。
師:曲作家呢,為了讓音樂能更好地配合影片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影片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充分利用鏡頭語言,來抒發(fā)了內(nèi)心情感,這就是影視作品插曲的一大特點。
生:(愉快、高興)。
師:那我們也帶著這樣的心情跟著音樂再把這首歌一起演唱一遍吧!(播放音樂)。
師:這首歌的作曲家劉熾不僅寫了《讓我們蕩起雙槳》,同樣也為其他的影視作品寫了不少優(yōu)秀的歌,深受人們的喜愛,接下來呢,再給同學欣賞兩首歌曲!(播放《我的祖國》、《英雄贊歌》)。
師:好聽嗎?
生:(好聽)。
【教學總結(jié)】本課既是對生活在新中國的少年兒童幸福生活的真實描繪,同時也是對少年兒童未來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這首歌詞描述了少年兒童泛舟北海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的情景,抒發(fā)了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黨、熱愛祖國的真摯感情。詩由少年兒童蕩起雙槳泛舟北海寫起,先寫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寫蕩舟湖上的喜悅心情,第三小節(jié)則以一個問題將詩歌立意進一步拓展升華。第一小節(jié)描述少年兒童泛舟北海欣賞美麗宜人的自然風光。清澈的湖水,美麗的白塔,綠樹紅墻,色彩鮮艷和諧,令人陶醉。第二小節(jié)抒發(fā)少年兒童蕩舟北海的喜悅心情。置身景色迷人的北海公園,“我們愉快歌唱”,盡情歡樂,引來水中的魚兒望著我們泛舟,聽我們歌唱。歌詞用擬人的手法,表達出少年兒童對幸福生活感到無比愉悅的真切感受,同時又充滿童趣。
首先,我以歌曲導入,在學生熟悉的歌曲聲中,啟發(fā)學生回憶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來喚起與詩中少先隊員相似的情感體驗,借以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接著,在學生讀的過程中加強詞句教學。本課遣詞造句準確、精當是鮮明特點。因此,我在指導學生朗讀時,結(jié)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去體會這個特點。如第一小節(jié),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漸入情境,然后,我通過“蕩、推、倒映、環(huán)繞|”等詞語誘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并結(jié)合課文插圖,直觀感受北海秀麗的風光,從而感悟詩歌用詞的精妙。
然后,在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例如提出問題:“紅領巾”指什么?“陽光”又喻指什么?使學生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紅領巾”與“陽光”的關(guān)系,體會“迎”“灑”蘊含的意思。
最后,重點理解本課的教學難點:“是誰為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我先讓孩子們說說什么是“盡情歡樂”?孩子們有的說是“開開心心地玩”,有的說是“痛痛快快的玩”?!皬倪@個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孩子們回答“幸??鞓贰?。在此基礎上,引出問題“是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由于第二小節(jié)的詳細分析,孩子們幾乎都可以說出黨給予了我們幸福的生活。但是在進一步體會時,學生很難理解舊社會孩子們窮困潦倒的生活窘態(tài),如果我可以結(jié)合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說說舊社會孩子們的生活并與新社會孩子們成為小主人的幸福生活形成強烈對比,讓孩子們的心靈受到震撼,深深地去體會黨的偉大、黨對少年兒童的關(guān)心愛護,感受到文中的“我們”對黨的無比熱愛之情。除此,還要聯(lián)系實際,說說現(xiàn)在的我們感受到了黨的哪些關(guān)懷?孩子們在討論交流中,聯(lián)系自己在花園式的學校里學習、免費享受義務教育等事例,切實感受到了黨的偉大與恩情,由衷地產(chǎn)生了對黨的感激之情和熱愛之情。兩種情感牽引,才能使得難點進一步突破,使得孩子們的情感水到渠成地被激發(fā)!
除此,本課的教學我還重視他們的朗讀,對每一小節(jié)都進行情感分析,指導朗讀,但是如果我可以示范,這樣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氣氛將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四
學習目標:
1、認知目標:會認11個生字,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詞語。
2、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并正確運用四字詞語。
3、情感目標: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難點:
識字寫字,正確讀寫詞語。讀懂本課內(nèi)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學難點:讀懂本課內(nèi)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課前準備: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圖片(植物,動物,人種等),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圖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圖片,并制作成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今天張老師帶大家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首先讓我們來欣賞幾組圖片,用心地感受一下非洲這個地方。(課件播放非洲的猴面包樹,大象,舞蹈圖片)。
二、揭示課題。
1、師:剛才看了這么多的圖片,相信同學們對非洲在感官上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們就跟隨作家吳晴一起走進非洲,去結(jié)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出示課題)。
2、齊讀課題,“賣”的反義詞是:買,區(qū)分“賣”和“買”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1、師:同學們的質(zhì)疑都很有針對性,課文中就有很多有關(guān)少年的信息。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找找有關(guān)描寫少年的語句。
2、指名交流,(少年的外貌,語言,行為等)師引導:他是哪里人(非洲)能說具體一點嗎(非洲南部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邊)指導讀好瀑布的名字。
四、感受瀑布和木雕之美。
1、師:想去欣賞一下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嗎?(播放瀑布圖片)。
2、師:此時,你的腦子里蹦出了哪些詞語(壯觀,雄偉等)課文是怎樣來描繪它的呢?指名說,(出示第2段)指導朗讀,讀好四字詞語,指名讀,齊讀。
3、師:課文中還有很多這樣類似的四字詞語,張老師把它們都找出來了。
出示: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構(gòu)思新奇、栩栩如生、愛不釋手(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
4、師:從這些出示的詞語中可以看出“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十分壯觀”是寫——瀑布的,而這些詞語都是寫——木雕的。課文哪幾段具體介紹了非洲的木雕(第3,4段)。
咱們一起去欣賞一下非洲的木雕吧!(課件播放木雕的圖片)你用哪些美好的詞來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木雕(精美,栩栩如生等)。
5、(出示第3,4段)師:這么精美的木雕,我們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齊讀)這么栩栩如生的象墩,難怪我拿在手里——愛不釋手。
6、師:剛才我們學了那么多的四字詞語,我們不但要記住,而且要會正確運用。
出示:
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那里(游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攤點里陳列的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其中象墩(構(gòu)思新穎),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愛不釋手)。
指名說——齊說。
過渡:精美的木雕激發(fā)了“我”強大的購買欲望,但是“我”為什么又放棄了呢?
五、研讀感悟少年的形象。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5—9自然段。
(1)看看“我”為什么最終放棄買木雕?!拔摇钡那榫w又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體會。
(2)剛才是對“我”的描寫,那課文中又是怎么描寫這個賣木雕的少年的呢?他都說了些什么?面對我的遺憾他又會想些什么呢?找出來讀一讀。
2、指名交流,隨機出示指導朗讀。
通過“我”與少年的一席對話,你覺得這個賣木雕的少年是個怎樣的人呢?
3、是啊,為什么少年會如此地尊重中國人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中國人曾經(jīng)幫助過非洲,非洲人民深深地記在心里,就連十五,六歲的少年也知道中國人是他們的朋友。那面對這么精致的木雕,我最終買了嗎?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1、認讀詞語,簡要回顧課文內(nèi)容。
2、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因為種種原因我和這個賣木雕的少年都有了些許遺憾,那最后“我”會是帶著遺憾回國的嗎?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二、深入學習,揣摩人物內(nèi)心。
1、朗讀第十至十五自然段,體會發(fā)生了什么微妙的變化。
2、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象墩?你從中體會出了什么?
引導:自從少年白天和我見過面之后,他可能在干什么(找木雕,做木雕)所以這個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誼,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3、少年的這些舉動,表現(xiàn)了少年怎樣的內(nèi)心世界?
(展現(xiàn)了非洲人民對中國人的情誼,從而也看出了他的淳樸與善良。)。
三、總結(jié)全文,情感延伸。
1、師:我回國后,肯定會把這個非洲少年介紹給朋友認識,你會怎么介紹?可以介紹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給我這件事。(指名交流)。
板書: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2、師總結(jié):我們都有共同一個家,那就是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雖然膚色不同,語言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滿愛,希望世界——和平。
四、指導書寫。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五
教學要求:
1.熟讀課文,認讀課文中出現(xiàn)“嗎、討、厭、怒、批、訪”等1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改編或續(xù)編故事,編排課本劇,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想象創(chuàng)造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懂得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及不幸,要學會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對小狗的遭遇產(chǎn)生同情心的同時,要正確認識自己。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同學們喜歡讀童話故事嗎?請說說你最喜歡的是哪篇,并說明理由。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的名字叫“不會叫的狗”??吹竭@個題目你會想到什么?
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請小朋友們把書翻到第14課,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課件出示讀書要求)。
標(邊讀邊標出自然段)。
劃(邊讀邊劃出生字所在的詞語)。
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加字,不丟字,難讀的地方停下來多讀幾遍。)。
想(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你真了不起,只讀了一遍就知道了這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詞)誰來當小老師教大家來拼讀下面的生字。
干嗎討厭批評來訪搞不清刀叉壓根兒差不多。
4.同學們讀得真好聽,下面我們男女同學比賽讀,看看誰讀的好。你們讀得很棒,為自己掌聲鼓勵一下。
三、整體感知。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思考:本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這只狗為什么要學叫?都向誰學了?
四、品評形象,深入理解。
1.想想文中一共出現(xiàn)幾只小動物?
2.公雞和杜鵑出于什么心理教這只狗叫的?教的時候表現(xiàn)怎么樣?狗學的時候表現(xiàn)怎樣?從文中找關(guān)鍵性的詞語與句子。
(小雞-同情、杜鵑-憐憫、狐貍-嘲笑)。
3.狐貍為什么嘲笑它?從哪句話中你讀出了這種嘲笑的。
4.面對這種嘲笑小狗有怎樣的反應?(指導讀出傷心的語氣)從動作表現(xiàn)來看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狗呢?(師引導自尊心強并可憐的狗。)。
五、探討結(jié)局,挖掘內(nèi)涵。
1.課文設計了三種結(jié)局,請速讀并說說你比較喜歡哪一種結(jié)局,為什么?
2.你希望這只狗有怎樣的結(jié)局?請為這只狗續(xù)寫個結(jié)局。
六、聯(lián)想續(xù)寫,布置作業(yè)。
讀童話需要一顆童心,還需要我們有一雙慧眼,用心地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與丑、真與假,這樣真實的生活自然會從你的筆間流出。學完這篇童話相信你也會按捺不住寫作的欲望,請你提起你手中的筆來表達自己的心聲。
為此文加上第四個結(jié)局,能像作者一樣,在文中有一個關(guān)鍵句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六
1、教師說明:下面,老師請一位同學上來,隨意從這箱子中抽一張檔案卡,把卡上寫的內(nèi)容大聲讀給大家聽,讀完后,請大家猜一猜,卡片上所描述的是哪位同學。
2、指名一位同學抽卡,讀卡。
3、交流:(1)卡片所寫介紹的是我班的哪位同學?
(2)你為什么能準確猜出來?
4、請被猜到的同學上臺。
(1)鼓勵他介紹自己。你的朋友準確地猜出卡片是你做的,可見他對你已有所了解,也說明你能真實地把自己的情況寫出來告訴別人,你做得真好!你想讓朋友更了解你嗎?如果愿意,就請把自己的情況詳細地告訴他們。
(2)上臺的那位同學自我介紹。
5、根據(jù)那位同學的介紹,請他展示一下自己的特長或愛好,教師及時給予表揚或激勵。
6、聽了剛才一位同學的介紹和表演,作為他的朋友,你覺得他還有哪些值得你學習的或你想給他提些什么希望?(朋友補充介紹)。
7、多么真誠的話語,聽了朋友的話,你有什么想法?(上臺者談體會)。
8、小結(jié):剛才那位同學勇敢地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真誠地接受朋友的忠告,作為他的朋友,也能伸出友誼之手,如實向他提出希望,他們做得真好(每人獎一顆小紅星,發(fā)到上臺者手里時,送給他一句祝福的話)。
那位同學在朋友的幫助下,更了解了自己,所以我們?nèi)绻脒M一步認識自己,可以讓我們的朋友更了解自己,多幫助自己。(板書:讓朋友更了解我,多幫助我)。
9、再請一位同學抽卡,讀卡(方法同上,所不同的是可針對上臺者卡上的愛好,讓他作自我介紹)。
10、改變方式,把抽卡,讀卡改為老師說某個同學的特點,考考大家對他是否了解。(避免同一形式的重復,激發(fā)學生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
11、老師讓同學猜一個平時表現(xiàn)不太好的同學,讓這位同學從朋友的贊揚聲中看到自己也有不少優(yōu)點,從朋友的忠告中得到啟發(fā),激勵他以后往好的方面發(fā)展。
(如有時間,還可改變方式,可讓班中一位同學講出他的朋友的特點,讓其他人猜,這樣更能體現(xiàn)活動的主體性)。
過渡:剛才幾位同學,通過讓朋友更了解自己,從而得到朋友們更多的幫助,更認識了自己,同學們,你們想更了解自己嗎?下面,就讓你的同桌來了解你,幫助你吧。(板書:同桌)。
活動(二)同桌手拉手。
1、宣布活動規(guī)則:
(1)請幾位同學把卡發(fā)給每個同學;。
(2)先由一位同學把自己卡上的內(nèi)容讀給同桌聽;。
(3)聽者向讀卡者提出希望或講講對方自己還沒注意到的優(yōu)點。
(4)另一位同學讀卡,聽前一位同學告訴自己、了解自己的優(yōu)缺點。
2、同桌交流,教師主動加入,適當指導。
3、小結(jié)活動情況(過渡)。
(三)實話實說。
1、剛才,你通過朋友、同桌的幫助,一定有不少新的收獲吧!誰來說一說?
(1)指名上臺的同學說。
(2)指名一、二對同桌說。
2、你喜歡這樣的活動嗎?為什么?(再次點明主題)。
小結(jié):大家通過讓朋友,同桌了解自己,得到了他們的幫助,更了解了自己。你們想進一步認識自己和別人嗎?那就讓大家一起來了解自己,讓大家互相幫助,手拉手,共創(chuàng)美好的明天。(板書:大家)。
3、全班學生可互換卡片,也可隨意把自己卡上的內(nèi)容告訴給同學聽,請別人向你提出希望,對別人優(yōu)點說幾句祝福的話。(放歌曲《手拉手》,渲染氣氛)。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七
師:老師仔細查看了大家的自主學習卡,發(fā)現(xiàn)圈出的難讀的詞不多,找個同學來讀讀。
生:(讀得非常準確)。
師:你也來讀讀!
生:(字字清晰,聲音響亮,能行嗎?)。
師:一起來。
師:再看要求寫的字,大家認為最難寫好的,主要集中在這兩個字上:舞和熟。(呈現(xiàn)學生的學習卡)。
仔細觀察,這位同學錯在哪了?上來指著說。
生:略。
師:你觀察得非常準確,說得也清楚。
師:(呈現(xiàn)打印出的字)這兩個都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可仔細看這倆字上下兩部分的占格不一樣,這個“舞”字,上下兩部分平分了地盤,而“熟”字的上半部分體格強壯,占了四分之三的地盤。這時候,就看出四點底的紳士風度了,我不跟你爭地盤,反而我還得寫得盡量寬,把你上邊給托住嘍!你看漢字也講和諧美!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寫。(范寫)先寫“舞”字:舞字頭頂一臥人,橫上四豎不可少,均勻排列像柵欄,長橫為腰在中線,看好長短和間距,這校寫來才勻稱,一個舛字在下邊,豎畫出頭腳站穩(wěn)。再寫“熟”字,左上享,橫變提,右上丸,點莫忘,四點底,均勻列,一點朝左,三向右。請大家在課堂收獲欄里,寫一個舞,一個熟。
生:練寫。
師:寫完了,不要著急放下筆,對照著老師寫的,看看哪一筆,哪部分沒寫漂亮,找到原因,再寫1個。
生:練寫。
師:簡單評議,修改。
師:不瞞大家說,課文我也讀過好多遍的,發(fā)現(xiàn)文中的多音字好多呀。挑了幾個難讀的,讀讀看。(出示課件:瘋長養(yǎng)分不禁結(jié)果)。
生:讀(隨機糾正,想另一個讀音,組詞區(qū)分)。
生:(讀到“結(jié)果”有爭議。)放到句子中就不會有爭議了,誰讀?(出示:桃樹上結(jié)果了。我和爸爸比賽投籃,結(jié)果,我贏了。)。
師:讀課文時,我總是很留意像這樣的四字詞語,把它積累下來。誰會讀?
“遠近聞名”“歡天喜地”“光鮮紅潤”
生:(讀)。
師:明白這幾個詞的意思嗎?
生:明白。
師:那就把它表達的意思讀出來。
生:讀。(范讀)。
師:把它們送回句子,你們?nèi)齻€來,一人一句。(出示課件:
王大伯是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他家樹上結(jié)的桃子總是那么大那么甜。
濃郁的花香引來了無數(shù)的蜜蜂,它們歡天喜地地在花間飛舞。
桃子成熟了,一個個光鮮紅潤,仿佛胖娃娃的臉蛋。)。
生:(提示讀出詞語的意思)。
師:隨機點評。你看這樣讀書,一下子就能讓人聽明白要表達的意思。
師:這剪枝的學問是什么,這咱得找個內(nèi)行人問問。誰呀?
生:王大伯。
師:這王大伯可會種桃樹了,所以我們叫他——。
生:種桃能手。
師:種桃種得好的叫種桃能手,那把豬養(yǎng)的膘肥體壯的,養(yǎng)得特別好的叫——。
生:(養(yǎng)豬能手),
師:搭弓射箭能百步穿楊,射箭特別好的叫——。
生:(射箭能手)。
師:老師教學生教的特棒的叫——。
生:(教學能手)。
師:觸類旁通,孺子可教。
師:好,現(xiàn)在就這么一位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王大伯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生:王大伯,您種的桃樹,桃子為什么總是那么大,那么甜?
生:請有什么秘方?桃子那么大,那么甜?
師:同學們滿心的疑問,文中的我也是對此很感興趣,特別好奇,用文中的一個詞叫生:滿懷好奇(貼在黑板上)。
三、默讀課文,理清課文內(nèi)容。
師:人人都說王大伯種的桃好,我“滿懷好奇”地去桃園尋找答案。我的心情也在不斷變化。請大家默讀課文,看看還有哪些寫“我”心情的詞語,劃下來。
生:(默讀,畫)。
師:你畫了哪幾個?讀讀。
生: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
師:我也找到了,(亂貼)你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理順“我”的心情變化嗎?(找個同學)。
生:(擺)。
師:為什么這么排?(還能問幾個問題嗎?“我”先后去過幾次桃園?分別是在什么時候?)。
生:(學生說理由)“我”先后三次,第一次是去年冬季的一天,第二次是春天,第三次是在暑假里。(板書:冬春夏)。
師:咱大家都來試著用上這三個時間和這四個詞,(課件出示)說說“我”先后三次去桃園的發(fā)現(xiàn)及“我”的心情變化。很難噢,先自己小聲說說。
生:練說。
(出示填空:王大伯是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滿懷好奇地走進桃園,見王大伯正在剪枝,我一臉疑惑。王大伯告訴我剪枝的原因,我將信將疑。春天來了,桃園紅云片片,我盼望著能早日結(jié)桃子。暑假里,我又一次走進桃園,樹上掛滿了桃子,我又驚又喜,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時說的那番話,還真有道理呢!
師:你看,抓住幾個時間,理順“我”的心情變化,就把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說清楚了。
四、品讀對話,了解個中道理。
師:讓我們先來讀讀一進桃園。(呈現(xiàn)課件)誰來讀?
生:讀。
師:我就不明白了,我滿懷好奇去桃園找答案,為什么又一臉疑惑呢?我疑惑些什么?
生:看到王大伯剪枝,不明白他剪掉那么多枝條干什么。
師:看到王大伯咔嚓咔嚓把好好的枝條剪掉,“我”心里也著急,就上前問——。
生:(讀“我”的話。)“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
師:王大伯沒理,還在咔嚓咔嚓地剪。我特著急,上前繼續(xù)問:——。
生:(讀我的話)“您怎么啦?干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
師:王大伯還是沒理,還在咔嚓咔嚓地剪,一根根粗壯的枝條落了滿園,我著急地問?一起讀。
生:齊讀?!巴醮蟛趺蠢??干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
生:(小聲讀)。
師:誰讀明白了?你讀,看能不能讓我們聽得明白些?
師:讀了這么幾遍,王大伯的話什么意思?你能換個句式說說嗎?
(之所以剪掉————————,是因為————————)。
(剪掉————————————,是為了——————————)。
(因為——————————————,所以——————————)。
生:(說話訓練)。
師:雖是短短三句話,可這是王大伯種桃多年的經(jīng)驗啊!他是怎么說這幾句話的?注意提示語。
生:笑了笑,充滿信心地說。
師:還要注意一個動作:撫摸(變色)現(xiàn)在你就是王大伯了,笑了笑,撫摸,充滿信心地說,試著這樣讀讀。
生:練讀。
師:誰來讀?我來讀旁白,你讀說的話。
師:很流暢。
師:從這一個表情,一個動作上,你又讀懂了什么呢?
生:胸有成竹地笑,笑我不懂,不用著急,聽我給你說。很有信心,覺得來年這些留下的枝條一定能結(jié)很多的桃子。
師:我們讀懂了這些,那再讀王大伯的話。師生分角色朗讀。
師:孩子,王大伯的話你相信嗎?
生:相信,種桃能手一定能種出桃子。
生:有點相信,有點不相信。
師:這就是“將信將疑”。有一半相信,有一半不相信,還可以說——。
生:半信半疑。或者疑信參半。(板書,學生記在書上)。
師:能不能讀出這種將信將疑的心情?指名讀。
生:(“剪去這些枝條,來年真的能長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嗎?”)。
師:把“真的能”再突出點。
生:再讀。
師:有進步了。
把我看到的以及“我”的心情讀出來。(配樂“秋天思語”)。
生:讀。(隨機點評改正)。
師:“我”驚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呢?
生:驚,果然結(jié)了很多的桃子。(掛滿)。
生:喜,桃子又大又紅,光鮮紅潤。
師:是呀,在這又驚又喜之時,我又想起了王大伯的話。一齊讀。(出示課件)。
生:齊讀。
師:這番話,確實有一定的道理,用這個句式說說:
剪去()的,留下()的,是為了(),這就是剪枝的學問啊!
生:說。
師:原來課文的結(jié)尾,是這么寫的:(出示課件)讀一讀。
師:減少是為了增加。很顯然,這是文中的“我”通過剪枝悟出來的道理。減少——是為了——增加——那(出示課件:填空:減少()是為了增加()呢?)。
師:我想,想想生活中的很多事,還有我們?nèi)说某砷L是不是也和植物的成長一樣呢,學了課文,你是不是有了更深的感受呢?請在學習卡上補充一下。
生:在學習卡上補充。生談。
師:生活處處皆學問,做個有心人!
推薦作業(yè):把你這節(jié)課學到的好詞佳句記在讀書筆記本上,積累下來。
果農(nóng)每年都會給果樹修剪樹枝,有的果樹一年要修剪好幾次。原來,果樹十分容易長枝條,梨樹、桃樹和蘋果樹,一年會長許多枝條,如果來不及去剪枝,枝條會越長越長,越長越密,最后連陽光也難透過。沒有陽光,果實是長不好的。同時,給果樹剪枝能保持供給果實的養(yǎng)料。還有,當樹枝染上病蟲害時,剪去得病的枝條,也能減少蟲害的破壞。由此可見,果農(nóng)給果樹剪枝是為了讓果樹多結(jié)果。為了讓它們多結(jié)果子,就應該剪去沒有用的樹枝。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八
一、教材簡析:
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tài),抒發(fā)了作者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文章先總體介紹黃山奇松“瀟灑、挺秀”的身影,然后具體描繪三大名松,最后對其他的松樹稍加點染。寫三大名松,運用擬人的手法,既生動形象,又暗示名字的由來。
二、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本課教學中,力求為學生創(chuàng)設個性化的閱讀空間,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喚起情感的升華,從而讓學生的心靈和文本發(fā)生思想的碰撞,進而能認識美、感受美,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三、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悟作者筆下三大奇松的美。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文里行間的意境,培養(yǎng)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1、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去過哪些地方?這些地方怎么樣?
[評析:調(diào)動學生直接、間接的經(jīng)驗,喚起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2、過渡:這里有一段我在旅游時拍攝的視頻,請大家欣賞一下,觀賞完說說自己的感受。這些圖片美嗎?作者筆下的奇松更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黃山奇松》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二)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文,邊讀邊畫出你認為美的詞句。
2、交流感受,細研課文。
過渡:課文寫得最美的是那一段?它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板書: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三)深研課本,走進文本:
1、請同學們以小組讀課文第二段,選擇喜歡的一棵松樹,找出描寫它的句子美美地讀一讀,互相做小導游介紹一下。
2、集體匯報交流。
(1)感受“迎客松”的奇美:
a、請一名同學作小導游介紹。
b、出示迎客松的圖片與文字,進一步感受迎客松的奇特。并引導學生讀“迎客松”的句子,抓住“遒勁”、“飽經(jīng)風霜”、“郁郁蒼蒼”、“斜伸”等詞體會它的與眾不同。
c、品讀這段話,讀出迎客松的奇特和人們的贊美之情。
(2)感受“陪客松”之奇:
a、請一名同學作小導游介紹。
b、欣賞陪客松的圖片和句子,進一步感受陪客松的奇特。學生品讀“陪客松”的句子,抓住“如同”、“綠色巨人”體會高大挺拔、蒼翠茂盛。
c、讀好這句話,師指導朗讀。
(3)感受“送客松”之奇特。
a、請一名同學作小導游介紹。
b、出示送客松的圖片和句子,進一步感受送客松的奇特。學生朗讀“送客松”的句子,抓住“蟠曲”、“天然盆景”“向山下伸出”體會它的奇特。
c、朗讀這段話,感受它向游客告別的依依惜別之情。
3、看同學們學得這么高興,老師有件禮物送給大家。(出示三大名松的詩句)。
4、感悟?qū)懽黜樞颉?BR> 同學們課文介紹三大名松的順序能顛倒嗎?為什么?是啊,這樣的文章才會有條有理。
5、齊讀寫三大名松的句子,整體感受他們的奇特。
(四)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1、自讀第三段,欣賞畫面。(板書:神奇秀美)。
2、練筆:
(1)根據(jù)剛才看到的精美圖片,結(jié)合本課的寫作方法,給你喜歡的圖片配上一段解說詞。
(2)希望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養(yǎng)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并隨時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將美麗與大家分享。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九
1、同學們,課前我們欣賞了歌曲《東方之珠》,今天這堂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東方之珠》。
齊讀課題:《東方之珠》。
2、聽寫詞語:沐浴舒服傾聽舉世聞名觀賞商店閃耀人流如潮。
3、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去香港旅游?(想)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通過認真讀課文,和作者一起去飽覽香港的美景,領略一下“東方之珠”的風采。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一
1、認識要寫得字,想想是什么結(jié)構(gòu)的字。
生:這三個字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
師: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有什么特點?
2、咱們還是看看“小小建議”吧:左部收,右部放,撇要縮,捺要伸。
3、在田字格里觀察這三個字,注意間架結(jié)構(gòu)和布局。
4、練寫鋼筆字,教師提示握筆和坐姿,巡視指導。
展示鋼筆字寫得好的同學的作品。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二
1.讀背詞語。
(1)指導學生觀察插圖,說說圖上都畫了些什么。
(2)朗讀課文《做一片美的葉子》,體會葉子和大樹的關(guān)系也正如一個人和社會群體的關(guān)系,感受其中蘊含的哲理。
(3)多次連續(xù)詞語,體會詞語的整齊美和節(jié)奏美。在誦讀中了解詞語之間的聯(lián)系和意思。
2.讀背古詩《夜書所見》。
(1)帶讀全詩。
(2)看圖,說說兩個小孩在干什么,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是深秋的夜晚。
(3)熟讀成誦。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三
1、輕輕打開課文,讀讀2-4自然段,你覺得什么很有趣,動動筆,在旁邊作上記號。
2、交流。出示句子和插圖。
句子:“這時,沙灘上已經(jīng)有好多人了,有的撿貝殼……”
(1)請大家讀讀這個句子。
(2)還有很多趣事藏在省略號里,我們來邊看圖邊想像,把它們找出來。
(3)趣事真多??!誰來在橫線上填上你最感興趣的。
這時,沙灘上已經(jīng)有好多人了,他們有的,有的,有的……培養(yǎng)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既認識了省略號的作用,又利用插圖,發(fā)揮想像,練習了說話。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從筑路工人的行動中受到啟示,增強自覺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建議:
布置學生搜集有關(guān)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步驟設計:
教學互動設計。
設計意圖:
初讀課文。
自學生字。
1、從導讀入手,讓學生自由讀課文。
a.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引導學生借助拼音認讀,可在檢查學生朗讀時糾正讀音。
b.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2、檢查自學情況。
a.指名讀課文,糾正易瀆錯的字音。
寬闊()挺拔()楔()子。
b.理解詞語。
延伸:延長,伸展。
挺拔:直立而高聳。
沉重:分量大。程度深。
責備:批評指摘。
高尚:道德水平高。
沉默不語:不說話。
掃清閱讀障礙。
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看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先小組交流,再指名說說。
本文講述的是一棵粗壯、結(jié)實、挺拔的橡樹的故事。在南北的兩座大城市之間,準備修建一條公路。在公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工人們遇到一棵高高挺立著的橡樹。為了保護這棵橡樹,筑路工人與工程師經(jīng)過精心的設計,在不改變筑路計劃的前提下,使公路在橡樹邊拐了一個馬蹄形的彎兒,既保住了這棵橡樹,又圓滿地完成了筑路計劃。
附:本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講從北方到南方的兩座城市之間,人們打算修建一條公路。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講在筑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挺立著一棵橡樹。工程師走到離橡樹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進了地里。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講幾年過去了,這條筆直的公路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坐車的人贊嘆筑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
1、細讀課文,劃出最能體現(xiàn)筑路人有一顆高尚的心,令你深受感動的語句,談一談感想,讀一讀句子。
2、全班交流。
(1)“突然,工人們停下來,把排水管放在地上?!?BR> 工人為什么停下來,他們看到了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
(2)“工程師向工人們走來,他什么話也沒對工人們說。工人們也沉默不語。”
為什么工程師和工人們都沉默不語呢?
學生們讀這兩句話,語速要舒緩、語調(diào)要略顯低沉,以便表達出人們當時肅穆、不知如何是好的情境。
(3)“工程師長久地看著筑路計劃,然后把目光轉(zhuǎn)向橡樹,嘆了口氣。工人們也沉重地嘆著氣?!?BR> 長久地,說明了工程師在內(nèi)心深處經(jīng)歷了比較復雜的心理斗爭。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工程師為什么嘆氣。可以知道,一方面橡樹應該得到保護,另一方面“(要修筑公路的)計劃是不可以修改的”,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就是使公路繞過橡樹,但這樣一來,公路就不會像箭一樣筆直了,因此,這聲嘆息含蓄地傳達出工程師為了保護橡樹,在沒有改變筑路計劃的前提下而不得不作出的無奈的選擇。
“工人們也沉重地嘆著氣”,表明工人們在沒有得到明確的答復之前,看到工程師在嘆氣,內(nèi)心非常擔心、沉重。
這兩句話語速也要舒緩、語調(diào)同樣要略顯低沉。
(4)“工程師拿出一根楔子,走到離橡樹100米的地方,把楔子打進了地里?!F(xiàn)在誰也不會責備我們了?!p聲地說?!?BR> “現(xiàn)在誰也不會責備我們了”,誰知哪些人?
(5)“它像箭一樣筆直,但只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
“筆直”與“彎曲”在這句話里構(gòu)成了鮮明的對比。
(6)“坐車過往這里的人不約而同地贊嘆道:‘筑這條路的人一定有一顆高尚的心?!?BR> “不約而同地贊嘆”,表明人們都很認同、贊賞工程師和筑路工人的決定、行為。
3、結(jié)合地方實例及查找的資料,說說你讀后的感想。自讀自悟。從重點詞句中領會課文的中心。這些句子,不用全部講到,學生談到的,就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即可。結(jié)合生活實際拓展。
鞏固學習:。
引導學生積累詞句。如果學生有興趣,可以把自己認為優(yōu)美的詞句摘抄下來。積累好詞好句。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五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讀一篇課文,叫《剪枝的學問》。會學習的孩子伸出手跟老師一起寫課題,“剪”上下結(jié)構(gòu),上邊一個前,下邊一把刀,用剪刀剪。“枝”左右結(jié)構(gòu),左邊木略窄右邊支稍寬。齊讀課題。學問,在詞典中有三種解釋:1。學識。(我的語文老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很有學問。)2。指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的系統(tǒng)知識。(這是一門新興的學問。)3。道理。(齊讀)讀過課文了,你覺得題目中的學問應該是哪種解釋呢?(第三種)異口同聲。說得對,課文不是在向我們講怎樣剪枝的種植知識,而是借剪枝向我們說明一個道理。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六
一、導入。
1.同學們都見過草地嗎?誰來形容一下你見過的草地。
2.讀了課題之后你們想到了什么?(這片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板書:金色的草地)。
3.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帶著心中的疑問聽老師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
2.自由讀,檢查生字:
(1)預習時大家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獨立識字的習慣,現(xiàn)在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
3.指名讀,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思考: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老師幫助學生梳理問題。
三、理解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2.討論交流:“我們住在鄉(xiāng)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這句話告訴我們草地的位置?!安莸厣祥L滿了蒲公英。當蒲公英盛開的時候,這片草地就變成金色的了?!边@句話告訴我們草地是金色的跟蒲公英有密切關(guān)系。
3.指導朗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感悟童真:
1.弟弟和哥哥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戲呢?自讀課文第2自然段,找出答案認真讀一讀。
2.指導學生看圖說說弟弟和哥哥玩了怎樣的游戲。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探究“變色之謎”:
1.聽老師讀課文,思考:我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草地為什么會變顏色?
2.分組討論交流。
我的發(fā)現(xiàn):
早晨草地是綠色的;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傍晚草地又變綠了。
草地會變顏色的原因: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
早晨,花朵(合攏),是(綠)色的,草地也是(綠)色的;。
中午,花朵(張開),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
傍晚,花朵又(合攏),是(綠)色的,草地就變成(綠)色的。
3.為什么小作者這么厲害,能發(fā)現(xiàn)這個秘密?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有了這一發(fā)現(xiàn)之后,小作者對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了什么變化?
2.討論交流。
3.體會句子的作用:“它和我們一起睡覺,和我們一起起床?!边@句話你是怎么理解的?
四、總結(jié)全文。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七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二、三自然段。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nèi)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愛國愛島的情感。初步理解“總——分”的構(gòu)段方式,學習這一寫作方式。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八
1、要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插圖,讀懂例文《山坡上》。
2、引導學生有順序的觀察田野里的迷人秋景,注意抓住主要景物,要有動有靜。
3、觀察郊外一片田野,有條件的可讓學生選其認為最美的幾樣畫下來或拍成照片。指導學生結(jié)合圖畫和照片,按照觀察順序?qū)懸欢卧挕?BR> 重點:主要景物的選擇(動靜結(jié)合),觀察順序。
難點:抓住景物的特點,筆下含情,把景物寫美。
1、課本插圖投影片。2.例文錄音。
3、帶領學生有順序地觀察郊外的稻田,做好記錄或拍攝下來。
1、學生自讀、思考:例文中寫了什么?用“——”畫出來。
2、交流以上問題。
1、播放例文寫草部分的錄音,同時投影幻燈片。(山坡上草的圖景)。
學生邊聽邊觀察,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草的?
討論交流:草——高矮顏色(板書)。
2、播放例文寫花部分的錄音,同時投影幻燈片。(山坡上花的圖景)。
學生邊聽邊觀察,思考: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花的?
討論交流:花——顏色名字(板書)。
3、小結(jié):以上這些景物都是靜的,作者是從顏色、高矮等方面寫的。
4、過渡:文中除了寫這些靜的景物,還寫了什么?怎樣寫的?
5、播放例文最后一部分錄音,同時出現(xiàn)“我”、蝴蝶、螞蚱的投影。
學生邊聽邊思考問題。
討論交流:蝴蝶、螞蚱(板書)。
小結(jié):這些屬于動的景物。
6、再次演示投影,揭示觀察順序。
作者是按照從整體到部分、由遠到近、先動后靜的順序觀察的。
7、讀讀習作指要,總結(jié)寫法:
(1)抓住主要景物。
(2)寫出景物的主要特點。
(3)按照景物的方位遠近和觀察的先后順序,把要寫的景物恰當?shù)倪B接在一起。
1、明確寫作要求:下面我們就用剛才學到的方法來寫一寫我們在秋游時看到的那片美麗田野。
2、習作指導。
(1)交流學生所畫的圖和拍攝的照片。
(2)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照片和圖畫予以展示。
(3)創(chuàng)作的同學介紹畫的意圖、順序或拍攝的角度,說說為什么畫這些、拍這些。
(4)學生評議,說圖意。
(5)指導學生寫稻田。
b學生自由練說。
c指名從不同角度說。
d出示好詞語籃和好句子筐:一望無際顆粒飽滿。
一陣風吹過,金黃色的稻子隨風起舞,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浪推過一浪,非常壯觀。
那顆粒飽滿的稻穗仰起臉驕傲的向人們炫耀自己的強壯!
(6)寫好圖上其它的景物,豐富習作。
小朋友,你看在稻田中,誰在那兒蹦蹦跳跳地忙碌呀?
那快活地飛來飛去的又是誰呢?他們在說些什么呢?
(7)學生練說習作,要求把景物連起來說。
(8)指名說,評議。
(9)學生寫草稿,師生評議。
(10)學生謄寫習作,自主展示繪畫、攝影作品和習作。
寫一處秋天的景色。
草——高矮顏色。
野花——顏色名字。
蝴蝶、螞蚱——動作。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九
1.第一部分。
(1)四人小組自由朗讀六個詞語。
(2)不認識的字可以在小組內(nèi)請教同學或老師,也可以查字典。
(3)連讀詞語,想象畫面,了解詞義。
小組學習:首先觀察題中的畫面,想象情境,感知詞義的優(yōu)美意境。然后憑借熟字推想詞語的意思和所描繪的情境。
(4)讀詞語,選一個你喜歡的詞語,說說詞語所描繪的優(yōu)美意境。
2、第二部分。
(1)觀察插圖想像情境。
(2)熟讀詞語,練習與畫面連線。
(3)教師指導,巡視糾正。
3、第三部分。
(1)看圖,想想圖中畫了些什么。
(2)四人小組練習看圖說詞語。
(3)小組交流比賽詞語。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
1、(生閉上眼睛)清晨,我們在上海登上飛機,經(jīng)過兩個小時的航程,飛機緩緩降落在香港新機場。香港到了?。ū犻_眼睛)。
生自由朗讀課文。指名回答。
(板書:淺水灣、海洋公園、銅鑼灣、美麗的夜景〉。
3、你最喜歡哪個景點,讀給你的同桌聽聽。
4、精讀訓練(生讀后交流,靈活機動的教學第2-5節(jié))。
你最喜歡哪個景點?請你朗讀一遍(生說)。
第2節(jié):迷人的沙灘——淺水灣。
(1)指名讀第2節(jié)。
(3)師:溫暖柔和的陽光灑滿了海面。灑在了金色迷人的沙灘上,真如仙境一般。所以說,淺水灣是——(生說:“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5)讓我們大家來讀一讀第2節(jié),把漫步迷人沙灘的舒服感覺讀出來。指導朗讀:(師:你正在沙灘上悠閑自在地散步,輕輕的柔柔的海風吹來,多舒服?。∽屑氁宦犨€能聽到浪淘拍岸的聲響。)(指讀齊讀)。
過渡:欣賞完了迷人的淺水灣,大家一定還想去別處看看吧,那就別停下你的腳步,讓我們跟隨作者去細細欣賞。
第3節(jié):著名的公園——海洋公園。
(1)指名讀第3節(jié)。
(2)“舉世聞名”是什么意思?你能給它換個詞語嗎?把詞放進句子中讀讀。(馳名中外、世界聞名、聞名中外)。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游客:聚集,不時……開懷大笑)。
(4)齊讀第3節(jié)。
(5):有這樣精彩表演的海洋公園,難怪會舉世聞名。
過渡:乘上去銅鑼灣的雙層巴士,不多時。
就到了銅鑼灣。一下車,你看到了怎樣一番景象?
第4節(jié):繁華的街市——銅鑼灣。
(1)指名讀第4小節(jié)。
(2)重點理解:
a、“摩天大廈”:指的是各種高樓大廈,讀出樓房的高來。(指名讀)。
b、“鱗次櫛比”:像魚鱗和梳子的齒一樣,一個挨著一個地排列著。
鱗次櫛比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呢?〈樓圖〉(指名說:摩天大樓……)。
:房屋很多,一座挨著一座排列著,很密,這就叫做——鱗次櫛比。
c、從“琳瑯滿目”看出商品多,使我們看得——眼花繚亂。
d、從“人流如潮”看出人多,人像潮水一樣涌過來。
:銅鑼灣樓多、商品多、人也多,是全港三大鬧市之一。
(3)讓我們感受銅鑼灣這種熱鬧、繁華的景象。(齊讀)。
第5節(jié):美麗的夜景。
(2)你覺得香港的夜景美不美,美在哪里?請你找出這一段的中心句。(指名說)。
(板書:燈的海洋)。
(3)第5節(jié)用了3個比喻句,寫出了香港美麗的夜景。
跟老師一起來讀一讀。指名說把什么比做什么?
(師引讀:……成了——。
……像——。
……如同——)。
(4)港灣里的燈光是靜的,馬路上的車燈是動的,一靜一動,互相輝映,真是——(美不勝收)誰愿意當播音員,把這么美的夜景介紹。(指名讀、齊讀)。
(5)誰能不看書,看圖向大家介紹(指名試背第5節(jié))。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一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2個生字,理解新詞,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中“武將”“戰(zhàn)利品”的意義。
3、通過朗讀課文,感受“我”童年時趕海的樂趣。激發(fā)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4、仿照課文,寫一次有趣的活動。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課文中的小伙伴們通過勞動實現(xiàn)愿望后的喜悅心情。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夠體會小伙伴通過勞動實現(xiàn)愿望后的喜悅心情。
教學準備:
課文朗讀帶、生字卡片、有關(guān)資料等。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板書課題,認識“莧”字,簡介馬齒莧的樣子、味道。
你吃過馬齒莧嗎?
2、你們想知道課文中圍繞馬齒莧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嗎?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3、出示生字詞語,指名認讀。
4、將生字詞語放入課文中,讀課文。
5、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圍繞“馬齒莧”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邊讀課文邊思考:小伙伴們是怎樣實現(xiàn)進城愿望的?找出有關(guān)的句子畫記,讀一讀。
2、小伙伴們的心情怎么樣?讀給同桌聽一聽。
3、他們賣了“馬齒莧”以后在城里做了什么?心情又怎樣?讀有關(guān)段落。
4、你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愿望的事例嗎?談談自己的事例,再體會一下小伙伴們的心情。
5、小組內(nèi)比賽讀課文。
四、小結(jié)。
五、作業(yè):
1、搜集有關(guān)描寫童年生活的文章,讀一讀。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鞏固復習: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后評價。
2、開火車認讀生字新詞。
二、指導寫字。
1、出示8個要寫的字,認真觀察并識記。
2、自己記生字,組詞,說句子。
3、練習寫字,注意寫字的姿勢。
4、學生寫完后,評價學生的書寫。
三、拓展延伸:
1、自由說說自己學完這一課后有什么感受。
2、自由組合,把文章內(nèi)容表演出來。
3、推薦上臺表演,下面認真觀看,看后評價。
四、小結(jié)。
五、實踐活動:
1、搜集有關(guān)莧菜的資料,制作成知識小卡片。
2、找一篇描寫童年生活的文章讀一讀。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能夠用情緒飽滿、優(yōu)美、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通過歌曲的學唱和背景知識的了解,使學生們感受到祖國給他們帶來的幸福。
教學難點:弱起節(jié)奏、附點節(jié)奏和前倚音的正確演唱。
教學重點:初步了解影視音樂的涵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堂。
師:在上課之前,我想問問同學們都看過那些電視劇或電影呢?
生:(《女人心計》、《潛伏》……)。
師:大家除了關(guān)注影視作品里的劇情和人物以外,有沒有注意到里面的音樂呢?
生:(有/沒有)(都有哪些呢?)。
生:(《水滸傳》、《大長今》)。
師:那大家都是在那里聽到這些音樂的呢?
生:(電視)。
生:(插曲)。
二、新課導入。
師:接下來,老師想再給同學們聽一首流傳至今的老歌,這首歌同樣也是影視作品的插曲,相信通過學們一定聽過,我們先來聽一聽這首歌曲。(播放音樂、學生不唱)。
師:大家知道是什么歌嗎?
生:(《讓我們蕩起雙槳》)。
師: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來學習這首歌。大家把書翻到第26頁。這首歌,是電影《祖國的花朵》的插曲,因為電影拍攝的年代比較久遠,你們很多同學可能不太了解。你們的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應該都看過這部電影,回去可以問問他們?!蹲鎳幕ǘ洹肥切轮袊谝徊空娣从承@生活的影片,影片通過一所小學五年級學生之間共同進步的故事。
師:剛剛老師發(fā)現(xiàn)好多的同學都已經(jīng)會唱了,那我們現(xiàn)在跟著錄音把這首歌唱一遍。好嗎?
生:(好)。
三、歌曲學唱。
師:現(xiàn)在就跟著老師的琴聲一起唱這首歌。(老師邊彈琴邊唱,學生跟著老師后面唱)。
生:(學生跟唱)。
生:(都有休止符)。
師:那休止符在這一小節(jié)的那個地方呢?
生:(最前面)。
師:這個休止符在這一小節(jié)的第一拍上,那這一拍是強拍還是弱拍呢?
生:(弱拍)。
師:那強拍被休止了,從弱拍起,我唱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呢?
生:(空拍、輕唱)。
師:樂譜中還有這樣一些小節(jié),誰能告訴老師這是什么節(jié)奏?
生:(附點節(jié)奏)。
師:在樂譜的那些地方還出現(xiàn)這樣的小節(jié)呢?
生:(……)。
師:在樂譜中還有一個裝飾音,大家找一找在哪里出現(xiàn)了?
生:(波浪)。
師:這個裝飾音叫作前倚音,跟著老師的把這裝飾音唱一唱。
生:(學生跟琴唱)。
師:現(xiàn)在我們跟著音樂完整的唱一遍。(播放音樂)。
生:(學生跟音樂唱)。
師:老師覺得!同學們在唱的同時啊有這樣幾個地方唱地并不是很到位!樂譜中出現(xiàn)了多出一字多音地方,跟著老師琴把這些地方唱一唱。
生:(學生跟琴唱)。
師:樂譜中除了出現(xiàn)了一字多音,那有一音多字的地方嗎?
生:(天的、悄悄的、安排、幸福的)。
師:跟著老師琴唱一唱。
生:(跟琴唱)。
師:那我們現(xiàn)在跟著音樂再唱一遍。
四、歌曲分析。
師:歌曲唱完了,現(xiàn)在來讓我們看看這首歌產(chǎn)生在一個怎樣的環(huán)境之下?當年影片中的小朋友用怎樣的方式演唱這首歌的呢?大家一定要仔細看呦!(播放視頻)。
生:(劃船。合唱、獨唱)。
師:那一段是合唱,那一段是獨唱呢?
生;(第一段是合唱,第二段和第三那段是獨唱,高潮的部分是合唱!)。
師:那大家想想一想,我們剛剛看到的畫面和書上的歌詞又有什么聯(lián)系呢?讓我們再來看一遍。(分段播放)。
師:歌詞與畫面有什么一樣的地方呢?(播放第一段)。
分別有幾個小朋友要來演唱的呢?那他們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播放第二段)。
從小朋友臉上洋溢的笑容,你們能看出他們當時的生活是怎樣的呢?(播放第三段)。
生:(歌詞所唱的與畫面上看到的一樣)。
師:曲作家呢,為了讓音樂能更好地配合影片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影片中人物情緒的變化,充分利用鏡頭語言,來抒發(fā)了內(nèi)心情感,這就是影視作品插曲的一大特點。
生:(愉快、高興)。
師:那我們也帶著這樣的心情跟著音樂再把這首歌一起演唱一遍吧!(播放音樂)。
師:這首歌的作曲家劉熾不僅寫了《讓我們蕩起雙槳》,同樣也為其他的影視作品寫了不少優(yōu)秀的歌,深受人們的喜愛,接下來呢,再給同學欣賞兩首歌曲!(播放《我的祖國》、《英雄贊歌》)。
師:好聽嗎?
生:(好聽)。
【教學總結(jié)】本課既是對生活在新中國的少年兒童幸福生活的真實描繪,同時也是對少年兒童未來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這首歌詞描述了少年兒童泛舟北海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的情景,抒發(fā)了少年兒童熱愛生活、熱愛黨、熱愛祖國的真摯感情。詩由少年兒童蕩起雙槳泛舟北海寫起,先寫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寫蕩舟湖上的喜悅心情,第三小節(jié)則以一個問題將詩歌立意進一步拓展升華。第一小節(jié)描述少年兒童泛舟北海欣賞美麗宜人的自然風光。清澈的湖水,美麗的白塔,綠樹紅墻,色彩鮮艷和諧,令人陶醉。第二小節(jié)抒發(fā)少年兒童蕩舟北海的喜悅心情。置身景色迷人的北海公園,“我們愉快歌唱”,盡情歡樂,引來水中的魚兒望著我們泛舟,聽我們歌唱。歌詞用擬人的手法,表達出少年兒童對幸福生活感到無比愉悅的真切感受,同時又充滿童趣。
首先,我以歌曲導入,在學生熟悉的歌曲聲中,啟發(fā)學生回憶豐富多彩的課余生活,來喚起與詩中少先隊員相似的情感體驗,借以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接著,在學生讀的過程中加強詞句教學。本課遣詞造句準確、精當是鮮明特點。因此,我在指導學生朗讀時,結(jié)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去體會這個特點。如第一小節(jié),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漸入情境,然后,我通過“蕩、推、倒映、環(huán)繞|”等詞語誘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并結(jié)合課文插圖,直觀感受北海秀麗的風光,從而感悟詩歌用詞的精妙。
然后,在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例如提出問題:“紅領巾”指什么?“陽光”又喻指什么?使學生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紅領巾”與“陽光”的關(guān)系,體會“迎”“灑”蘊含的意思。
最后,重點理解本課的教學難點:“是誰為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我先讓孩子們說說什么是“盡情歡樂”?孩子們有的說是“開開心心地玩”,有的說是“痛痛快快的玩”?!皬倪@個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孩子們回答“幸??鞓贰?。在此基礎上,引出問題“是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由于第二小節(jié)的詳細分析,孩子們幾乎都可以說出黨給予了我們幸福的生活。但是在進一步體會時,學生很難理解舊社會孩子們窮困潦倒的生活窘態(tài),如果我可以結(jié)合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說說舊社會孩子們的生活并與新社會孩子們成為小主人的幸福生活形成強烈對比,讓孩子們的心靈受到震撼,深深地去體會黨的偉大、黨對少年兒童的關(guān)心愛護,感受到文中的“我們”對黨的無比熱愛之情。除此,還要聯(lián)系實際,說說現(xiàn)在的我們感受到了黨的哪些關(guān)懷?孩子們在討論交流中,聯(lián)系自己在花園式的學校里學習、免費享受義務教育等事例,切實感受到了黨的偉大與恩情,由衷地產(chǎn)生了對黨的感激之情和熱愛之情。兩種情感牽引,才能使得難點進一步突破,使得孩子們的情感水到渠成地被激發(fā)!
除此,本課的教學我還重視他們的朗讀,對每一小節(jié)都進行情感分析,指導朗讀,但是如果我可以示范,這樣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氣氛將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四
學習目標:
1、認知目標:會認11個生字,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等詞語。
2、技能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并正確運用四字詞語。
3、情感目標: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教學難點:
識字寫字,正確讀寫詞語。讀懂本課內(nèi)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學難點:讀懂本課內(nèi)容,明白少年為什么送木雕給“我”,感受他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課前準備: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圖片(植物,動物,人種等),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的圖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圖片,并制作成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今天張老師帶大家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首先讓我們來欣賞幾組圖片,用心地感受一下非洲這個地方。(課件播放非洲的猴面包樹,大象,舞蹈圖片)。
二、揭示課題。
1、師:剛才看了這么多的圖片,相信同學們對非洲在感官上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們就跟隨作家吳晴一起走進非洲,去結(jié)識一位賣木雕的少年。(出示課題)。
2、齊讀課題,“賣”的反義詞是:買,區(qū)分“賣”和“買”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1、師:同學們的質(zhì)疑都很有針對性,課文中就有很多有關(guān)少年的信息。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找找有關(guān)描寫少年的語句。
2、指名交流,(少年的外貌,語言,行為等)師引導:他是哪里人(非洲)能說具體一點嗎(非洲南部的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邊)指導讀好瀑布的名字。
四、感受瀑布和木雕之美。
1、師:想去欣賞一下莫西奧圖尼亞大瀑布嗎?(播放瀑布圖片)。
2、師:此時,你的腦子里蹦出了哪些詞語(壯觀,雄偉等)課文是怎樣來描繪它的呢?指名說,(出示第2段)指導朗讀,讀好四字詞語,指名讀,齊讀。
3、師:課文中還有很多這樣類似的四字詞語,張老師把它們都找出來了。
出示: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構(gòu)思新奇、栩栩如生、愛不釋手(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
4、師:從這些出示的詞語中可以看出“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十分壯觀”是寫——瀑布的,而這些詞語都是寫——木雕的。課文哪幾段具體介紹了非洲的木雕(第3,4段)。
咱們一起去欣賞一下非洲的木雕吧!(課件播放木雕的圖片)你用哪些美好的詞來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木雕(精美,栩栩如生等)。
5、(出示第3,4段)師:這么精美的木雕,我們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齊讀)這么栩栩如生的象墩,難怪我拿在手里——愛不釋手。
6、師:剛才我們學了那么多的四字詞語,我們不但要記住,而且要會正確運用。
出示:
大瀑布真是(名不虛傳),那里(游人如織),景色(十分壯觀)。攤點里陳列的木雕(琳瑯滿目),(各式各樣)。其中象墩(構(gòu)思新穎),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愛不釋手)。
指名說——齊說。
過渡:精美的木雕激發(fā)了“我”強大的購買欲望,但是“我”為什么又放棄了呢?
五、研讀感悟少年的形象。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5—9自然段。
(1)看看“我”為什么最終放棄買木雕?!拔摇钡那榫w又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找出相關(guān)的語句體會。
(2)剛才是對“我”的描寫,那課文中又是怎么描寫這個賣木雕的少年的呢?他都說了些什么?面對我的遺憾他又會想些什么呢?找出來讀一讀。
2、指名交流,隨機出示指導朗讀。
通過“我”與少年的一席對話,你覺得這個賣木雕的少年是個怎樣的人呢?
3、是啊,為什么少年會如此地尊重中國人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中國人曾經(jīng)幫助過非洲,非洲人民深深地記在心里,就連十五,六歲的少年也知道中國人是他們的朋友。那面對這么精致的木雕,我最終買了嗎?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
1、認讀詞語,簡要回顧課文內(nèi)容。
2、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因為種種原因我和這個賣木雕的少年都有了些許遺憾,那最后“我”會是帶著遺憾回國的嗎?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二、深入學習,揣摩人物內(nèi)心。
1、朗讀第十至十五自然段,體會發(fā)生了什么微妙的變化。
2、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象墩?你從中體會出了什么?
引導:自從少年白天和我見過面之后,他可能在干什么(找木雕,做木雕)所以這個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誼,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3、少年的這些舉動,表現(xiàn)了少年怎樣的內(nèi)心世界?
(展現(xiàn)了非洲人民對中國人的情誼,從而也看出了他的淳樸與善良。)。
三、總結(jié)全文,情感延伸。
1、師:我回國后,肯定會把這個非洲少年介紹給朋友認識,你會怎么介紹?可以介紹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給我這件事。(指名交流)。
板書: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
2、師總結(jié):我們都有共同一個家,那就是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雖然膚色不同,語言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滿愛,希望世界——和平。
四、指導書寫。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五
教學要求:
1.熟讀課文,認讀課文中出現(xiàn)“嗎、討、厭、怒、批、訪”等1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改編或續(xù)編故事,編排課本劇,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想象創(chuàng)造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懂得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及不幸,要學會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對小狗的遭遇產(chǎn)生同情心的同時,要正確認識自己。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同學們喜歡讀童話故事嗎?請說說你最喜歡的是哪篇,并說明理由。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的名字叫“不會叫的狗”??吹竭@個題目你會想到什么?
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請小朋友們把書翻到第14課,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課件出示讀書要求)。
標(邊讀邊標出自然段)。
劃(邊讀邊劃出生字所在的詞語)。
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加字,不丟字,難讀的地方停下來多讀幾遍。)。
想(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你真了不起,只讀了一遍就知道了這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課件出示帶拼音的生詞)誰來當小老師教大家來拼讀下面的生字。
干嗎討厭批評來訪搞不清刀叉壓根兒差不多。
4.同學們讀得真好聽,下面我們男女同學比賽讀,看看誰讀的好。你們讀得很棒,為自己掌聲鼓勵一下。
三、整體感知。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思考:本文寫了一個什么故事?這只狗為什么要學叫?都向誰學了?
四、品評形象,深入理解。
1.想想文中一共出現(xiàn)幾只小動物?
2.公雞和杜鵑出于什么心理教這只狗叫的?教的時候表現(xiàn)怎么樣?狗學的時候表現(xiàn)怎樣?從文中找關(guān)鍵性的詞語與句子。
(小雞-同情、杜鵑-憐憫、狐貍-嘲笑)。
3.狐貍為什么嘲笑它?從哪句話中你讀出了這種嘲笑的。
4.面對這種嘲笑小狗有怎樣的反應?(指導讀出傷心的語氣)從動作表現(xiàn)來看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狗呢?(師引導自尊心強并可憐的狗。)。
五、探討結(jié)局,挖掘內(nèi)涵。
1.課文設計了三種結(jié)局,請速讀并說說你比較喜歡哪一種結(jié)局,為什么?
2.你希望這只狗有怎樣的結(jié)局?請為這只狗續(xù)寫個結(jié)局。
六、聯(lián)想續(xù)寫,布置作業(yè)。
讀童話需要一顆童心,還需要我們有一雙慧眼,用心地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與丑、真與假,這樣真實的生活自然會從你的筆間流出。學完這篇童話相信你也會按捺不住寫作的欲望,請你提起你手中的筆來表達自己的心聲。
為此文加上第四個結(jié)局,能像作者一樣,在文中有一個關(guān)鍵句來表達自己的觀點。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六
1、教師說明:下面,老師請一位同學上來,隨意從這箱子中抽一張檔案卡,把卡上寫的內(nèi)容大聲讀給大家聽,讀完后,請大家猜一猜,卡片上所描述的是哪位同學。
2、指名一位同學抽卡,讀卡。
3、交流:(1)卡片所寫介紹的是我班的哪位同學?
(2)你為什么能準確猜出來?
4、請被猜到的同學上臺。
(1)鼓勵他介紹自己。你的朋友準確地猜出卡片是你做的,可見他對你已有所了解,也說明你能真實地把自己的情況寫出來告訴別人,你做得真好!你想讓朋友更了解你嗎?如果愿意,就請把自己的情況詳細地告訴他們。
(2)上臺的那位同學自我介紹。
5、根據(jù)那位同學的介紹,請他展示一下自己的特長或愛好,教師及時給予表揚或激勵。
6、聽了剛才一位同學的介紹和表演,作為他的朋友,你覺得他還有哪些值得你學習的或你想給他提些什么希望?(朋友補充介紹)。
7、多么真誠的話語,聽了朋友的話,你有什么想法?(上臺者談體會)。
8、小結(jié):剛才那位同學勇敢地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真誠地接受朋友的忠告,作為他的朋友,也能伸出友誼之手,如實向他提出希望,他們做得真好(每人獎一顆小紅星,發(fā)到上臺者手里時,送給他一句祝福的話)。
那位同學在朋友的幫助下,更了解了自己,所以我們?nèi)绻脒M一步認識自己,可以讓我們的朋友更了解自己,多幫助自己。(板書:讓朋友更了解我,多幫助我)。
9、再請一位同學抽卡,讀卡(方法同上,所不同的是可針對上臺者卡上的愛好,讓他作自我介紹)。
10、改變方式,把抽卡,讀卡改為老師說某個同學的特點,考考大家對他是否了解。(避免同一形式的重復,激發(fā)學生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
11、老師讓同學猜一個平時表現(xiàn)不太好的同學,讓這位同學從朋友的贊揚聲中看到自己也有不少優(yōu)點,從朋友的忠告中得到啟發(fā),激勵他以后往好的方面發(fā)展。
(如有時間,還可改變方式,可讓班中一位同學講出他的朋友的特點,讓其他人猜,這樣更能體現(xiàn)活動的主體性)。
過渡:剛才幾位同學,通過讓朋友更了解自己,從而得到朋友們更多的幫助,更認識了自己,同學們,你們想更了解自己嗎?下面,就讓你的同桌來了解你,幫助你吧。(板書:同桌)。
活動(二)同桌手拉手。
1、宣布活動規(guī)則:
(1)請幾位同學把卡發(fā)給每個同學;。
(2)先由一位同學把自己卡上的內(nèi)容讀給同桌聽;。
(3)聽者向讀卡者提出希望或講講對方自己還沒注意到的優(yōu)點。
(4)另一位同學讀卡,聽前一位同學告訴自己、了解自己的優(yōu)缺點。
2、同桌交流,教師主動加入,適當指導。
3、小結(jié)活動情況(過渡)。
(三)實話實說。
1、剛才,你通過朋友、同桌的幫助,一定有不少新的收獲吧!誰來說一說?
(1)指名上臺的同學說。
(2)指名一、二對同桌說。
2、你喜歡這樣的活動嗎?為什么?(再次點明主題)。
小結(jié):大家通過讓朋友,同桌了解自己,得到了他們的幫助,更了解了自己。你們想進一步認識自己和別人嗎?那就讓大家一起來了解自己,讓大家互相幫助,手拉手,共創(chuàng)美好的明天。(板書:大家)。
3、全班學生可互換卡片,也可隨意把自己卡上的內(nèi)容告訴給同學聽,請別人向你提出希望,對別人優(yōu)點說幾句祝福的話。(放歌曲《手拉手》,渲染氣氛)。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七
師:老師仔細查看了大家的自主學習卡,發(fā)現(xiàn)圈出的難讀的詞不多,找個同學來讀讀。
生:(讀得非常準確)。
師:你也來讀讀!
生:(字字清晰,聲音響亮,能行嗎?)。
師:一起來。
師:再看要求寫的字,大家認為最難寫好的,主要集中在這兩個字上:舞和熟。(呈現(xiàn)學生的學習卡)。
仔細觀察,這位同學錯在哪了?上來指著說。
生:略。
師:你觀察得非常準確,說得也清楚。
師:(呈現(xiàn)打印出的字)這兩個都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可仔細看這倆字上下兩部分的占格不一樣,這個“舞”字,上下兩部分平分了地盤,而“熟”字的上半部分體格強壯,占了四分之三的地盤。這時候,就看出四點底的紳士風度了,我不跟你爭地盤,反而我還得寫得盡量寬,把你上邊給托住嘍!你看漢字也講和諧美!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寫。(范寫)先寫“舞”字:舞字頭頂一臥人,橫上四豎不可少,均勻排列像柵欄,長橫為腰在中線,看好長短和間距,這校寫來才勻稱,一個舛字在下邊,豎畫出頭腳站穩(wěn)。再寫“熟”字,左上享,橫變提,右上丸,點莫忘,四點底,均勻列,一點朝左,三向右。請大家在課堂收獲欄里,寫一個舞,一個熟。
生:練寫。
師:寫完了,不要著急放下筆,對照著老師寫的,看看哪一筆,哪部分沒寫漂亮,找到原因,再寫1個。
生:練寫。
師:簡單評議,修改。
師:不瞞大家說,課文我也讀過好多遍的,發(fā)現(xiàn)文中的多音字好多呀。挑了幾個難讀的,讀讀看。(出示課件:瘋長養(yǎng)分不禁結(jié)果)。
生:讀(隨機糾正,想另一個讀音,組詞區(qū)分)。
生:(讀到“結(jié)果”有爭議。)放到句子中就不會有爭議了,誰讀?(出示:桃樹上結(jié)果了。我和爸爸比賽投籃,結(jié)果,我贏了。)。
師:讀課文時,我總是很留意像這樣的四字詞語,把它積累下來。誰會讀?
“遠近聞名”“歡天喜地”“光鮮紅潤”
生:(讀)。
師:明白這幾個詞的意思嗎?
生:明白。
師:那就把它表達的意思讀出來。
生:讀。(范讀)。
師:把它們送回句子,你們?nèi)齻€來,一人一句。(出示課件:
王大伯是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他家樹上結(jié)的桃子總是那么大那么甜。
濃郁的花香引來了無數(shù)的蜜蜂,它們歡天喜地地在花間飛舞。
桃子成熟了,一個個光鮮紅潤,仿佛胖娃娃的臉蛋。)。
生:(提示讀出詞語的意思)。
師:隨機點評。你看這樣讀書,一下子就能讓人聽明白要表達的意思。
師:這剪枝的學問是什么,這咱得找個內(nèi)行人問問。誰呀?
生:王大伯。
師:這王大伯可會種桃樹了,所以我們叫他——。
生:種桃能手。
師:種桃種得好的叫種桃能手,那把豬養(yǎng)的膘肥體壯的,養(yǎng)得特別好的叫——。
生:(養(yǎng)豬能手),
師:搭弓射箭能百步穿楊,射箭特別好的叫——。
生:(射箭能手)。
師:老師教學生教的特棒的叫——。
生:(教學能手)。
師:觸類旁通,孺子可教。
師:好,現(xiàn)在就這么一位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王大伯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生:王大伯,您種的桃樹,桃子為什么總是那么大,那么甜?
生:請有什么秘方?桃子那么大,那么甜?
師:同學們滿心的疑問,文中的我也是對此很感興趣,特別好奇,用文中的一個詞叫生:滿懷好奇(貼在黑板上)。
三、默讀課文,理清課文內(nèi)容。
師:人人都說王大伯種的桃好,我“滿懷好奇”地去桃園尋找答案。我的心情也在不斷變化。請大家默讀課文,看看還有哪些寫“我”心情的詞語,劃下來。
生:(默讀,畫)。
師:你畫了哪幾個?讀讀。
生:滿懷好奇,一臉疑惑,將信將疑,又驚又喜。
師:我也找到了,(亂貼)你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理順“我”的心情變化嗎?(找個同學)。
生:(擺)。
師:為什么這么排?(還能問幾個問題嗎?“我”先后去過幾次桃園?分別是在什么時候?)。
生:(學生說理由)“我”先后三次,第一次是去年冬季的一天,第二次是春天,第三次是在暑假里。(板書:冬春夏)。
師:咱大家都來試著用上這三個時間和這四個詞,(課件出示)說說“我”先后三次去桃園的發(fā)現(xiàn)及“我”的心情變化。很難噢,先自己小聲說說。
生:練說。
(出示填空:王大伯是遠近聞名的種桃能手。去年冬季的一天,我滿懷好奇地走進桃園,見王大伯正在剪枝,我一臉疑惑。王大伯告訴我剪枝的原因,我將信將疑。春天來了,桃園紅云片片,我盼望著能早日結(jié)桃子。暑假里,我又一次走進桃園,樹上掛滿了桃子,我又驚又喜,想起王大伯去年剪枝時說的那番話,還真有道理呢!
師:你看,抓住幾個時間,理順“我”的心情變化,就把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說清楚了。
四、品讀對話,了解個中道理。
師:讓我們先來讀讀一進桃園。(呈現(xiàn)課件)誰來讀?
生:讀。
師:我就不明白了,我滿懷好奇去桃園找答案,為什么又一臉疑惑呢?我疑惑些什么?
生:看到王大伯剪枝,不明白他剪掉那么多枝條干什么。
師:看到王大伯咔嚓咔嚓把好好的枝條剪掉,“我”心里也著急,就上前問——。
生:(讀“我”的話。)“王大伯,您怎么啦?干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
師:王大伯沒理,還在咔嚓咔嚓地剪。我特著急,上前繼續(xù)問:——。
生:(讀我的話)“您怎么啦?干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
師:王大伯還是沒理,還在咔嚓咔嚓地剪,一根根粗壯的枝條落了滿園,我著急地問?一起讀。
生:齊讀?!巴醮蟛趺蠢??干嗎要把這些好好的枝條剪掉呢?“。
生:(小聲讀)。
師:誰讀明白了?你讀,看能不能讓我們聽得明白些?
師:讀了這么幾遍,王大伯的話什么意思?你能換個句式說說嗎?
(之所以剪掉————————,是因為————————)。
(剪掉————————————,是為了——————————)。
(因為——————————————,所以——————————)。
生:(說話訓練)。
師:雖是短短三句話,可這是王大伯種桃多年的經(jīng)驗啊!他是怎么說這幾句話的?注意提示語。
生:笑了笑,充滿信心地說。
師:還要注意一個動作:撫摸(變色)現(xiàn)在你就是王大伯了,笑了笑,撫摸,充滿信心地說,試著這樣讀讀。
生:練讀。
師:誰來讀?我來讀旁白,你讀說的話。
師:很流暢。
師:從這一個表情,一個動作上,你又讀懂了什么呢?
生:胸有成竹地笑,笑我不懂,不用著急,聽我給你說。很有信心,覺得來年這些留下的枝條一定能結(jié)很多的桃子。
師:我們讀懂了這些,那再讀王大伯的話。師生分角色朗讀。
師:孩子,王大伯的話你相信嗎?
生:相信,種桃能手一定能種出桃子。
生:有點相信,有點不相信。
師:這就是“將信將疑”。有一半相信,有一半不相信,還可以說——。
生:半信半疑。或者疑信參半。(板書,學生記在書上)。
師:能不能讀出這種將信將疑的心情?指名讀。
生:(“剪去這些枝條,來年真的能長出更多更大的桃子嗎?”)。
師:把“真的能”再突出點。
生:再讀。
師:有進步了。
把我看到的以及“我”的心情讀出來。(配樂“秋天思語”)。
生:讀。(隨機點評改正)。
師:“我”驚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呢?
生:驚,果然結(jié)了很多的桃子。(掛滿)。
生:喜,桃子又大又紅,光鮮紅潤。
師:是呀,在這又驚又喜之時,我又想起了王大伯的話。一齊讀。(出示課件)。
生:齊讀。
師:這番話,確實有一定的道理,用這個句式說說:
剪去()的,留下()的,是為了(),這就是剪枝的學問啊!
生:說。
師:原來課文的結(jié)尾,是這么寫的:(出示課件)讀一讀。
師:減少是為了增加。很顯然,這是文中的“我”通過剪枝悟出來的道理。減少——是為了——增加——那(出示課件:填空:減少()是為了增加()呢?)。
師:我想,想想生活中的很多事,還有我們?nèi)说某砷L是不是也和植物的成長一樣呢,學了課文,你是不是有了更深的感受呢?請在學習卡上補充一下。
生:在學習卡上補充。生談。
師:生活處處皆學問,做個有心人!
推薦作業(yè):把你這節(jié)課學到的好詞佳句記在讀書筆記本上,積累下來。
果農(nóng)每年都會給果樹修剪樹枝,有的果樹一年要修剪好幾次。原來,果樹十分容易長枝條,梨樹、桃樹和蘋果樹,一年會長許多枝條,如果來不及去剪枝,枝條會越長越長,越長越密,最后連陽光也難透過。沒有陽光,果實是長不好的。同時,給果樹剪枝能保持供給果實的養(yǎng)料。還有,當樹枝染上病蟲害時,剪去得病的枝條,也能減少蟲害的破壞。由此可見,果農(nóng)給果樹剪枝是為了讓果樹多結(jié)果。為了讓它們多結(jié)果子,就應該剪去沒有用的樹枝。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八
一、教材簡析:
課文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松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tài),抒發(fā)了作者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文章先總體介紹黃山奇松“瀟灑、挺秀”的身影,然后具體描繪三大名松,最后對其他的松樹稍加點染。寫三大名松,運用擬人的手法,既生動形象,又暗示名字的由來。
二、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本課教學中,力求為學生創(chuàng)設個性化的閱讀空間,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喚起情感的升華,從而讓學生的心靈和文本發(fā)生思想的碰撞,進而能認識美、感受美,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三、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悟作者筆下三大奇松的美。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悟文里行間的意境,培養(yǎng)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1、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去過哪些地方?這些地方怎么樣?
[評析:調(diào)動學生直接、間接的經(jīng)驗,喚起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2、過渡:這里有一段我在旅游時拍攝的視頻,請大家欣賞一下,觀賞完說說自己的感受。這些圖片美嗎?作者筆下的奇松更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黃山奇松》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二)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讀文,邊讀邊畫出你認為美的詞句。
2、交流感受,細研課文。
過渡:課文寫得最美的是那一段?它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板書: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三)深研課本,走進文本:
1、請同學們以小組讀課文第二段,選擇喜歡的一棵松樹,找出描寫它的句子美美地讀一讀,互相做小導游介紹一下。
2、集體匯報交流。
(1)感受“迎客松”的奇美:
a、請一名同學作小導游介紹。
b、出示迎客松的圖片與文字,進一步感受迎客松的奇特。并引導學生讀“迎客松”的句子,抓住“遒勁”、“飽經(jīng)風霜”、“郁郁蒼蒼”、“斜伸”等詞體會它的與眾不同。
c、品讀這段話,讀出迎客松的奇特和人們的贊美之情。
(2)感受“陪客松”之奇:
a、請一名同學作小導游介紹。
b、欣賞陪客松的圖片和句子,進一步感受陪客松的奇特。學生品讀“陪客松”的句子,抓住“如同”、“綠色巨人”體會高大挺拔、蒼翠茂盛。
c、讀好這句話,師指導朗讀。
(3)感受“送客松”之奇特。
a、請一名同學作小導游介紹。
b、出示送客松的圖片和句子,進一步感受送客松的奇特。學生朗讀“送客松”的句子,抓住“蟠曲”、“天然盆景”“向山下伸出”體會它的奇特。
c、朗讀這段話,感受它向游客告別的依依惜別之情。
3、看同學們學得這么高興,老師有件禮物送給大家。(出示三大名松的詩句)。
4、感悟?qū)懽黜樞颉?BR> 同學們課文介紹三大名松的順序能顛倒嗎?為什么?是啊,這樣的文章才會有條有理。
5、齊讀寫三大名松的句子,整體感受他們的奇特。
(四)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1、自讀第三段,欣賞畫面。(板書:神奇秀美)。
2、練筆:
(1)根據(jù)剛才看到的精美圖片,結(jié)合本課的寫作方法,給你喜歡的圖片配上一段解說詞。
(2)希望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養(yǎng)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并隨時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將美麗與大家分享。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新編教案篇十九
1、同學們,課前我們欣賞了歌曲《東方之珠》,今天這堂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東方之珠》。
齊讀課題:《東方之珠》。
2、聽寫詞語:沐浴舒服傾聽舉世聞名觀賞商店閃耀人流如潮。
3、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去香港旅游?(想)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通過認真讀課文,和作者一起去飽覽香港的美景,領略一下“東方之珠”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