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心中的孔子(大全10篇)

字號: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我心中的孔子篇一
    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對中國乃至世界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我學習了孔子的思想和人生哲學之后,我深受啟發(fā),并從中獲得了許多寶貴的心得體會。
    首先,孔子教育思想強調以人為本。孔子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人的全面發(fā)展,注重培養(yǎng)人的德、智、體、群等多方面的素質。他注重培養(yǎng)人的道德修養(yǎng)和品德養(yǎng)成,強調追求仁、禮、義、智等美德。這使我意識到,作為一個學生,要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同時,也要注重培養(yǎng)自身的智慧和個人才能,積極追求知識,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有全面發(fā)展,才能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和對社會的貢獻。
    其次,孔子教育思想強調實踐與經驗的重要性。他提出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等觀點,都體現(xiàn)了實踐與經驗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深信,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力和素養(yǎng)。所以,我在學習中始終堅持實踐與理論相結合,注重動手操作和實際運用。通過實踐,我不僅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夠積累經驗,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孔子還提出了“不怨天,不尤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觀點,強調了人際關系處理和待人接物的重要性。我從中體會到,要做一個善于與人相處、待人寬容和謙虛謹慎的人。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要注重傾聽、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受,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同時,也要明白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不給他人帶來負面的影響和傷害。
    另外,孔子提倡仁愛之道,他認為仁是人之本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我從中領悟到,一個人要想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和幸福,就必須先懂得關心、幫助他人。只有尊重他人,包容他人,才能夠獲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同。在日常生活中,我注重與身邊的人建立良好的關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一起成長。通過互幫互助的方式,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真誠而深厚的情誼。
    最后,孔子提出了“君子不器”、“仁者無敵”等思想。他強調一個人的品德和修養(yǎng)比物質財富和地位更為重要,也是真正決定一個人成敗的關鍵。通過學習孔子,我明白了要追求內心的美好,注重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高尚的人格。只有真正成為一個君子,我們才能夠面對世界的困難和挑戰(zhàn),不為物質所束縛,真正地走向成功和幸福。
    總之,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以人為本、實踐與經驗、待人接物、仁愛之道以及品德修養(yǎng)等思想,都使我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和改進的方向。通過學習他的思想,我不僅增加了對自己的要求,也增強了對他人社會的責任意識。我將繼續(xù)堅持以孔子的思想為指導,不斷努力成為一個有道德、有智慧、有愛心的人,為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我心中的孔子篇二
    寬厚的臂膀承受太多不屑,額間的縱橫體現(xiàn)歷史深邃,相合的`雙掌表達大愛思想。“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艱難困苦,更能體現(xiàn)不屈不撓的堅強品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希望人人互相體諒,寬容大度;“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強調了“思”的重要性,無“思”之學只為死學,無所益……儒家思想源遠流長,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只有用心才可品味深刻內涵。
    孔子作為政治家,不斷游說奔波于諸國之間,試圖讓好戰(zhàn)的君王轉變思想,體恤百姓。雖說沒有功績,但也竭盡全力,為那個混亂動蕩時代的穩(wěn)定探索過。作為教育者,他則是貧苦勞作子弟的恩師,用畢生心血培養(yǎng)三千桃李,把他們從無知無聊的生活中引領出來。
    儒學,在當代中國人心中仍占有不少份量,但儒學發(fā)展并不順暢。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儒家不過是其中一份子,而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焚書坑儒則給儒家滅頂之災。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家”讓儒家地位脫穎而出。至于明清,儒家被奉為正統(tǒng)思想,“四書五經”、“八股取士”,儒學成為殘害中國古代書生的一把利劍,成為魯迅先生的耙子,進步青年唾棄的對象。
    儒學是中華智慧的結晶,在不斷涌動、翻騰的現(xiàn)代潮流中,更需要我們華夏兒女的守護。
    我心中的孔子篇三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在孔子心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fā)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鬃右院脤W著稱,對各種知識都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被當成無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我卻不這樣認為,孔子曰:"圣則吾不能,吾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孔子誰他那里有不明白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所以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到而行,他曾說:"吾之于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與人為善,孔子創(chuàng)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我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于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面,薄責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他讓我們懂得他"安貧樂道","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直道而行"的精神品質。
    同孔子的仁說和禮說聯(lián)系,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于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tǒng)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界限。
    孔子的仁說,體現(xiàn)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xiàn)了禮制精神,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體現(xiàn)了孔子德治主張的政治思想。
    經過以上的資料,我對孔子的精神品質和政治思想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孔子的弟子遍天下,也把仁,義,禮,智,信,傳遍了天下,是我心中的偉人。
    我心中的孔子篇四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歷代代出過多少儒家著名學者,可最具代表性以及影響力的,非孔子莫屬。而孔子所說的“仁”與“恕”為儒家理論中最最精髓的東西。
    仁,什么是仁?孔子說過:“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币簿褪钦f,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能夠安身立命,那就要努力讓別人也立起來。自己想要發(fā)達,那就要讓別人也發(fā)達起來。在離你最近的地方,有人碰到一些事,你幫助他一下,就是仁義的方法與秘訣了。這就是孔子對“仁”的理解。
    那么,恕又是什么呢?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弊迂晢柨鬃樱骸袄蠋煱?,你能告訴我一句話,讓我終身受益匪淺嗎?”孔子回答道:“那就是‘恕’吧?!笨纯?,這就是孔子——講一個讓人終身受益的話,只縮成一個“恕”字!圣人就是圣人,不會和你長篇大論地講大道理。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八個字又進一步地解釋了“恕”這個字——自己不想要的,別強加給別人。
    從上面的這些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孔子的胸襟和氣度,以及他品德的高尚。的確,人就應該要有寬廣的胸懷,與人處事的時候,不可以心胸狹窄,而是應該寬宏大量,寬恕待人。
    孔子“仁”與“恕”的思想,一直流傳到今天,還一直影響著我們。而我們,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也應該懷有這種寬宏大量的胸懷。小學的時候,因為什么也不懂,和一個同學玩的時候,鬧了點別扭,。后來,我們才明白了,其實那些事,只要忍一忍,就可以過去的,所以,我們又一次地和好如初,但我們再也不會像小時候那樣子什么事也不放過對方了,而是學會了寬容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這就是孔子,他的話,并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褪去,而是永久的刻在了我們的心中。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我心中的孔子篇五
    我生在新中國,長在新社會。九歲的時候,在一位秀才的兒子家見到了一個古裝畫像,他告訴我那就是孔子。是一個非常非常有學問的大學者;是許多許多老師的大老師;是很久很久以來公認的最大最大的圣人。從那天起,我對孔圣人產生了恭敬心。恭敬也是瞎恭敬,只是知道孔子是什么時候的人而已。至于他的著述,思想,行為······則一概不知。
    六六年以后,破四舊有好多東西與孔子有關。為了表現(xiàn)出個人是站在無產階級立場上,口頭上也喊了不少口號。一九七四年,清華北大兩校的大批判組在報紙上發(fā)表文章,說孔子是開歷史倒車的復辟狂,是虛偽狡猾的政治騙子,是兇狠殘暴的大惡霸,是不學無術的寄生蟲,是到處碰壁的喪家狗······為了緊跟革命形勢,到處搜集一些有關孔子的學習資料??催^以后,自己就納悶:提倡德治天下就是復辟狂嗎?有能騙天下人兩千五百年的政治騙子嗎?孔子如果是個兇狠殘暴的大惡霸能在陳地絕糧嗎?有三千人去投拜一個不學無術的寄生蟲做老師的嗎······不過為躲口禍,閉嘴默言,所以革命形勢跟的也不哪么緊了。
    學習《周易》以后,我對孔圣人不僅尊敬,而且佩服。首先佩服他讀書專注的學習方法:“讀易,韋編三絕?!庇彩前汛┲窈喌睦K子磨斷了好幾回。更讓我肅然起敬的是:一部占卜的蓍書,經過孔圣人序彖,系辭,象,說卦,文言而豐滿十翼,就成為了崇德修德的經典。
    時至今日,在我心目中:孔子是大學問家。他修《春秋》用筆削之,他序《周易》以德乘之,他刪《詩》《書》以禮鑒之······孔子是大教育家。他文,教,忠,信并舉,他《詩》《書》《禮》《樂》《易》《春秋》大六藝齊備,他禮,樂,書,數,御,射小六藝均教······孔子是大思想家。孔子一生雖然述而不著,但是通過他編撰的《易經》《尚書》《詩經》《春秋》等著作,通過他孜孜不倦地教學育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
    孔子還是音樂家。
    孔子是個大菩薩。
    我心中的孔子篇六
    我心中的那位孔圣人,離我們已經有兩千多年了,雖然他已經不在我的這個高度禮貌的時代。但他的.思想人活在我們身邊。
    我心中的孔夫子,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72人,被后人尊稱為‘圣人’,他的著作有許多,如《春秋》等,其言行和思想,主要即在于《論語》中,紅子多年來,一向深受我們的仰慕。
    而這種心態(tài),在遇到孔子的時候發(fā)生了轉變。我開始相信有那么一種人,境遇比我差的多,卻還在用自我的心,為這個日漸不堪的社會做的奉獻,還在為類似‘挾泰山以超北海?!膲粝雸猿种?。我突然想到了我自我,我從來沒有一個人用那樣犀利的語言抨擊我的夢想,因為我沒有夢想,確切的,說是沒有擁有靈魂的夢想。
    我認為孔子,還是一個很有戰(zhàn)略思想的人才的時候有一部電影很火,叫作《孔子》,其中有一個片段,是這樣的:齊想借用會盟來刺殺,魯國君上,以為孔子,早就料到這一招,出動了,五百乘車兵,但在實施過程中,卻出現(xiàn)了問題兵車并未出動,可是孔子早有準備,會盟開始,齊國動用五百乘戰(zhàn)車。齊國見此情形,只好收兵。
    不朽的思想,總是與時俱進,孔子,這位為教育的實施,為正氣的傳播,魏治國方略的發(fā)展,而努力奮斗的偉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日仍然煥發(fā)著耀眼的光芒,被新時代賦予了,新的含義。
    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夫子。
    我心中的孔子篇七
    人們常說時間會淡化一切,是的,事物難經得住時間的考驗,但孔子的學說卻可以突破時間的捆鎖而獨立存在,想必其中定有其"永恒"的東西存在,這永恒歸其于有孔子的智慧,亦有孔子仁義禮智信的說學。
    說到孔子的智慧,我想首先是他學識上的淵博,面對他高深的學問,顏淵曾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當然,孔子作為一位老師,他的智慧也體現(xiàn)在他的教育之中,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現(xiàn)代人教于貫徹的啟發(fā)式教育。讀罷孔孟論學習,你不難發(fā)現(xiàn),孔子對學習方法的研究是如此透徹。
    縱觀他的名言警句,在我所領略的警句中他的這句話讓我感悟極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從小便熟知這一句話,每次讀都會有心得體會,這又不難免想起孔子那句溫故而知新,可以從師矣。
    孔子可唯是真正的大師,他打破了"學在官府"的舊傳統(tǒng),首創(chuàng)私人講學的風氣,他提出了"有教無類"的口號,一改過去只有貴族子弟才能上學的局面。相傳孔子的學生有三千人,出了名好的便是那七十二人。有人說事跡說明不了什么,那你就讀讀他的格言,他的名句,句句是精言,道道是哲理。
    文化是民族的根傳承著一個民族的精神血脈凝聚著這個民族對世界和生命的歷史認知、現(xiàn)實感受。文化是民族的魂守護著一個民族的心靈家園積淀著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理想追求和行為準則??鬃恿粝聛淼奈幕敻?,是我們永遠也攝取不完的,學之精通,用之精通,方可成天下事矣。
    我心中的孔子篇八
    孔子,你是一個心系天下的人,一心想把國家治理成一個和平之國。雖然你不受重用,但你永不放棄,周游列國,以求傳播“以仁治天下”的理念。你的弟子已經把你的思想傳播到了全國各地,你的思想已流傳了二千多年,還將永遠流傳下去。
    孔子,你是一個學而不厭的人。你知識淵博、多才多藝,被當做無所不知的圣人,但你不這樣認為。你到處拜師求學,你這樣勤學好為的精神多么值得我學習啊!
    孔子,是你開創(chuàng)了平民教育的先河。你不分貧富貴賤,把知識傳授給每一個人;你“有教無類”的主張,使每個人都享受到了教育的權力。“泛愛眾而親仁”,你這種主張正是“仁”的表現(xiàn),直到現(xiàn)在,你“有教無類”的主張還留在人們的思想中,你真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
    孔子,你是一個樂以忘憂的人。你歷盡磨難、矢志不渝。你在游列各國的過程中歷盡艱辛,不僅沒有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當被人誤會、遭到圍追堵截時,你仍平靜地對待;當將要被人殺害時,你仍然能彈琴唱歌、大宣其道。你歸隱鄉(xiāng)野、潛心治學、整理文獻,你雖一單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這種矢志不渝的精神正是我們所缺少、所要學習的。
    孔子,我心目中的孔子,你心系天下,“泛愛眾而親仁”,樂以忘憂,是人們心中永遠的孔子!
    我心中的孔子篇九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也是中國儒家思想的創(chuàng)始人。
    我心目中的孔子 初一(2)班 劉僑僑 —— sishup1978 —— 我是子萱孔子的故鄉(xiāng)在魯國。魯國的陬邑有一座尼丘山,這里有一個背靠尼丘山的村莊——魯源村。公元前551年,孔子在此誕生。
    孔子的父親去世時,孔子年僅三歲,那時他并不懂事,但當孔子的母親離世時,他已經17歲了。他十分孝順,為母親守了三年的孝。正是因為他自己很孝順,所以在他作為老師時,也提倡孝道。
    公元前522年,在一個名叫杏壇的地方,魯國的平民百姓第一次有機會接受教育,而這個傳授知識的人,就是孔子。在他的教學生涯中,有弟子三千,其中有72賢士。
    后來,魯國開始戰(zhàn)亂??鬃酉雱裾f各國以仁待人,便在自己55歲時開始和自己的學生一起周游列國講學。
    孔子游歷過很多國家,但他的辛苦沒有得到回報,沒有一個君王接受他的建議。但他沒有放棄,還在繼續(xù)講學,在前往楚國的路上,他們遭到了亂兵的堵截,足足斷糧7天,但孔子仍然堅持講學,體現(xiàn)了他對文學的熱愛和對人人以德服人的向往。
    公元前484年,孔子在歷時14年的周游列國之行后回到了故鄉(xiāng)。這時,他已步入晚年,沒有精力去勸說國王以仁治國了。他開始整理自己的書籍和周游列國時搜集的詩歌?!洞呵铩贰对娊洝范际强鬃诱砭帉懚傻?。
    在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們把他的言行寫進了《論語》,而《論語》里出現(xiàn)最多的一個字是“仁”?!墩撜Z》表達了孔子的主張,它深深地影響著后人。
    孔子是中國文明的代表,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要把孔子的思想傳承下去,讓它繼續(xù)為祖國添光彩。
    我心中的孔子篇十
    孔子其實挺無辜的,胸懷大道,想要借此改變污濁世間,卻被后世一群亂嚼舌根的文人們作成這般尷尬境地。從我不多的歷史知識來看,孔家儒學的幾起幾落,幾乎都和政治搞上了關系。
    儒家的發(fā)展有點像天主教,一開始沒什么地位,差不多都是中層階級以下的人民們尋找安慰和心理平衡的一種方式,然后有一天上邊的人發(fā)現(xiàn)這辦法不孬,讓這些不怎么聽話的刁民都收斂了點。正如歷史課本根正苗紅的說法,為了加強思想統(tǒng)治,又balabala之類的。其實我想古時的王侯將相們應該沒有這種超脫歷史限制之外的上帝視角,明白行動統(tǒng)一的關鍵是思想統(tǒng)一這種道理。他們應該是在一種半無意識的狀態(tài)下,完成了對孔學的歪曲和對廣大愚民的xi腦工作,正所謂歷史的必然性。秦始皇那會兒發(fā)現(xiàn)群眾一有文化就不大聽招呼,于是采取最弱智的辦法——焚書坑儒。漢朝時代發(fā)展,統(tǒng)治者們吸取秦亡的教訓,變得聰明起來。得,您不是跟我講什么仁義道德失道得道的么,我也跟著您一起扯,扯的比您還玄乎。于是董仲舒應運而生,他來的真是時候,帶著創(chuàng)新版的儒學來了,還被確立為官方思想。這一官方,就是名門正派,反正秦朝書也焚了,儒也坑了,知道真相的老儒生們還有幾個活著的呢?當然是愛怎么編就怎么編。
    于是時間一天一天,朝代更替,政權變換,董氏儒學卻依舊屹立不倒,盡管也曾受到過諸如佛、道之類的沖擊,但它依舊是死死鉗制群眾思想的長明燈,后配合科舉制、八股文的效果更為明顯。實際的宋明理學,浪漫的陸王心學,乃至像是李贄這樣的叛逆角色,都無法真正超越思想的狹隘性,反儒學在那時成不了多大氣候。
    再到后來就是新文化運動,“打倒孔家店”出來了。風光了千年的孔學猶如一個倒霉的沙包,最開始一群真有點本事的人把它掂出來了,到后來則演變成但凡有人“想與封建殘余實力徹底決裂”,就給這個沙包來兩下以表誠心,便可以向全世界宣布自己是個新型知識分子,以及新中國成立以后的反封建運動,孔儒也充當的是政治沙包的角色。
    而現(xiàn)在,人們?yōu)榱恕靶奚眇B(yǎng)性”,說明自己不僅有錢,還有文化軟實力。就又祭出孔老先生。但總歸看《于丹論語心得》的人始終多于看《論語》的人,更別說看完的、參悟的人了。怪不得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只是可憐了孔老先生,只希望大道通行,開化國民,興盛國家,卻被學者們或者那些政治新手們當做沙包利用。正是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尊孔貶孔,好不熱鬧。濃墨重彩粉墨登場之時,卻忘了當時模樣。
    嗚呼沙包,哀哉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