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芒種古詩詞四句優(yōu)質(zhì)(三篇)

字號: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芒種古詩詞四句篇一
    《約客》
    宋·趙師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耕圖二十一首·拔秧》
    宋·樓璹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齊。
    清晨且拔擢,父子爭提攜。
    既沐青滿握,再櫛根無泥。
    及時趁芒種,散著畦東西。
    《伊犁記事詩》
    清·洪亮吉
    芒種才過雪不霽,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駒步步行難穩(wěn),恐有蛇從鼻觀飛。
    芒種古詩詞四句篇二
    芒種忙忙割,農(nóng)家樂啟鐮。
    西風烘穗海,機械刈禾田。
    稅賦千年免,糧倉萬戶填。
    麥收秧稻插,秋囤再攀巔。
    宋 陸游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老我成惰農(nóng),永日付竹床。
    衰發(fā)短不櫛,愛此一雨涼。
    庭木集奇聲,架藤發(fā)幽香。
    鶯衣濕不去,勸我持一觴。
    即今幸無事,際海皆農(nóng)桑;
    野老固不窮,擊壤歌虞唐。
    清 洪亮吉
    芒種才過雪不霽,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駒步步行難穩(wěn),恐有蛇從鼻觀飛。
    宋 范成大
    乙酉甲申雷雨驚,乘除卻賀芒種晴。
    插秧先插蚤秈稻,少忍數(shù)旬蒸米成。
    芒種古詩詞四句篇三
    每個節(jié)氣都有它的由來,也勢必會流傳一段民間傳說或故事。關(guān)于節(jié)氣的故事,多數(shù)具有一定的神話色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寫芒種的古詩四句,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梅雨五絕》
    宋 范成大
    乙酉甲申雷雨驚,乘除卻賀芒種晴。
    插秧先插蚤秈稻,少忍數(shù)旬蒸米成。
    2.《時雨》
    宋 陸游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老我成惰農(nóng),永日付竹床。
    衰發(fā)短不櫛,愛此一雨涼。
    庭木集奇聲,架藤發(fā)幽香。
    鶯衣濕不去,勸我持一觴。
    即今幸無事,際海皆農(nóng)桑;
    野老固不窮,擊壤歌虞唐。
    3.《伊犁記事詩》
    清 洪亮吉
    芒種才過雪不霽,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駒步步行難穩(wěn),恐有蛇從鼻觀飛。
    4.五律 芒種節(jié)
    芒種忙忙割,農(nóng)家樂啟鐮。
    西風烘穗海,機械刈禾田。
    稅賦千年免,糧倉萬戶填。
    麥收秧稻插,秋囤再攀巔。
    5.北固晚眺(竇常)
    水國芒種后,梅天風雨涼。露蠶開晚簇,江燕繞危檣。
    山趾北來固,潮頭西去長。年年此登眺,人事幾銷亡。
    6.衰病相仍過芒種始健戲作
    宋 陸游
    藥里關(guān)心百不知,可憐筆硯鎖蛛絲。
    倒壺猶有暮春酒,開卷遂無初夏詩。
    戶外逢人驚隔闊,燈前顧影嘆支離。
    癡頑未伏常愁臥,鼓缶長謠樂圣時。
    芒種初過雨及時,紗廚睡起角巾欹。
    癡云不散常遮塔,野水無聲自入池。
    綠樹晚涼鳩語鬧,畫梁晝寂燕歸遲。
    閑身自喜渾無事,衣覆熏籠獨誦詩。
    7.芒種
    熟梅天氣豆生蛾,
    一見榴花感慨多。
    芒種積陰凝雨潤,
    菖蒲修剪莫蹉跎。
    8.芒種后積雨驟冷三絕
    宋 范成大
    梅霖傾瀉九河翻,百瀆交流海面寬。
    良苦吳農(nóng)田下濕,年年披絮插秧寒。
    梅黃時節(jié)怯衣單,五月江吳麥秀寒。
    香篆吐云生暖熱,從教窗外雨漫漫。
    一庵濕蟄似龜藏,深夏暄寒未可常。
    昨日蒙絺今挾纊,莫嗔門外有炎涼。
    9.耕圖二十一首·拔秧
    宋 樓璹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齊。
    清晨且拔擢,父子爭提攜。
    既沐青滿握,再櫛根無泥。
    及時趁芒種,散著畦東西。
    10.偶成 其四
    韓淲 〔宋代〕
    重午是一節(jié),芒種又一氣。何因至怡悅,底事苦歔欷。
    園林無俗情,琴書有真味。貧者自為貧,貴者自為貴。
    根據(jù)古老的說法,芒種節(jié)過后,群芳搖落,花神退位,人世間便要隆重地為她餞行,以示感激。《紅樓夢》第二十七回,非常生動地描寫了這個為花神餞行的場面,具有很濃郁的民俗意味。
    傳說在太行深山腳下的一個村莊內(nèi),住著一家,母子二人過日子,兒子叫芒種,二十歲未婚。母親年事已高,漸漸干不了家務,芒種一個人獨自承擔了所有家務。有一位蕎麥姑娘,被芒種這種孝順母親的行為感動,她經(jīng)常借故和芒種接觸,時間久了便產(chǎn)生了愛情。兩人成婚,日子雖然艱苦,但也美滿。
    可有一年大旱,為了熬過冬季,芒種只能將家里的小馬駒牽到集鎮(zhèn)去賣,以換糧食過冬。芒種將馬駒賣給一個叫東北風,來自冰凌宮,家住花木凋零寨的老板,其真名為韓露。韓露卻看上了蕎麥姑娘,并要挾芒種把妻子許配給他。韓露家有土地百頃,錢財萬貫,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他依仗兄弟白露在京城里居官,便胡作非為,任意搶霸民女。不過蕎麥姑娘堅決不從。
    當韓露來搶親時,蕎麥姑娘只身逃走。這天清晨漫山遍野起了茫茫大霧,四處看不到蕎麥姑娘鈞身影。韓露心急似火,暴跳如雷,他橫沖直闖,揚鞭催馬,不一會兒,馬落坡跌在池塘里,韓露溺水而亡。第二天,在蒜頭崖下找到了蕎麥姑娘的遺體,她雖然跳崖而死,可身上沒有一點傷痕,閉著眼睛,面帶微微的笑容,臉色依然是那樣俊俏美麗,手里攥有遺書一封: “隋投意合結(jié)夫妻,恩愛美滿兩相依,可恨霸道心不善,逼得夫妻兩分離。待到來生再相見,銀花如雪開滿地……”芒種母子二人看了遺書,淚如泉涌,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山泉嗚咽,明星閉眼。芒種給妻子薺麥姑娘穿上素日里她移愛韻柳黃綠的布衫和紫綠色的羅裙,發(fā)髻上又扎上粉白色的花朵,在這嶺下灼向陽洼里埋葬了她,筑了一個高大的墳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