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篇一
摘要:
小學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學中,教師有必要使用多變的策略豐富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探討了幾種常用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讓學生分組討論,在爭論中碰出思想的火花;使用多種形式的鼓勵,從精神鼓勵到物質獎勵,再到榮譽肯定,不拘形式,讓學生都能感覺到尊重和肯定;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還可以適當地使用多媒體教學。
關鍵詞: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策略
課堂教學始終是教學的主陣地,教師應該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課堂教學上,而不是依靠大量的家庭作業(y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更不應該總是把家長綁架在一起,把本來屬于教師的責任向家長分擔。課堂教學固不可少,但是因為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課堂教學容易陷入單調和重復中,讓很多學生對學習產生厭煩心理,以至于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那么,如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成效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善于調動各種手段,豐富教學的方式方法,以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本文中,筆者將介紹幾個常用的教學小策略,和同仁一起探討。
一、讓學生碰出火花
小學生正處于學習的“較真”階段,他們總是堅持自己是對的,甚至是錯了也不認錯,總要駁倒對方。對于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其積極的一面。碰撞難免會出火花,這種學習的積極性和認真性應該得到肯定和支持。教師要善于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要善于利用學習的形勢。對于那些表現(xiàn)為固執(zhí)堅持己見的學生,教師要引導他們使用合理的論據,形成清晰的線索分明的論證過程,從而實現(xiàn)“堅持己見”到“據理力爭”的轉變。這樣,盡管他們會對最終的答案存在不同結果,但是在這個小組討論的過程中,他們獲得了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課堂上的小組討論可以進行小組內討論和小組間的辯論形式,小組內的討論要求同,最終形成統(tǒng)一意見,而小組間的辯論則是存異,指出對方的紕漏,樹立自己的觀點。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無論課堂怎樣激烈,學生們的思維怎樣碰撞,又是如何地各抒己見,仁者見仁,但是到了最后,教師都要進行總結概括,還要進行方法性的引導,避免學生陷入個人情感的對抗中。
二、多種多樣的鼓勵方式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任何學習都不能離開學習興趣的參與。一位心理學家曾說過:“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意念和勝利的欣慰,便會激發(fā)追求無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睂W生來說,教師的一點點鼓勵,一次的肯定,一次表揚,都是他成功的標志,這種成功的意念和力量也就是學生興趣的源泉,他們能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而鼓勵則是保持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興趣最好的催化劑。在小學教育階段,教師應該尤其多給予學生鼓勵,可以在教室里進行公開的口頭表揚,也可以讓學生站到講臺上接受大家的掌聲,還可以把優(yōu)秀的試卷或者作業(yè)張貼在教室里,這些都屬于精神獎勵。當然,我們也還可以進行物質獎勵,把學習本、橡皮、圖書等作為獎品。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象征符號化的榮譽獎勵,比如頒發(fā)錦旗。
比如,在一次口算比賽中,我隨手拿起一個小木棍,并說:“這就是勝利的錦旗,只有又快又準確地算出所有試題才可以得到它。”結果,學生興致勃勃地算了起來,其中的一個平時很調皮的男孩得到了第一名,當他把小木棍拿在手里的時候,我分明感覺到他在拿著一面紅旗。他媽媽后來跟我說,他回家就很高興,說他得了第一名,一個晚上都手舞足蹈的??梢?,獎勵并不局限于形式,也和物質的多寡沒有絲毫聯(lián)系,卻能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濃厚興趣。
三、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教學是重點,也是學生數學學習水平重要的體現(xiàn)。在很多家長看來,數學課的主要內容就是學會算數。因此,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小學數學成績最有效的方法。
良好的計算習慣一是注意力集中,小學生思維雖然靈活卻過于發(fā)散,很難集中注意力。而計算對于小學生來說無疑是高水平的腦力活動,如果不能集中注意力的話就很難得出正確的答案。同時,注意力也離不開耐心的訓練,教師可以建議家長在家里幫助孩子鍛煉耐心,充分利用一些兒童思維訓練的書籍,使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受到耐心訓練,從而培養(yǎng)他們注意力的持久性。二是獨立完成。許多小學生對于自己不夠自信,自己算出來了還要問其他同學,一看自己和別人的不一樣就立刻否定了自己的答案,這是小學生缺乏自信的表現(xiàn)。這種情況下,教師和家長都要善于鼓勵學生,肯定他取得的每一點進步,讓他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三是要養(yǎng)成養(yǎng)成自覺檢查、驗算和有錯必改的習慣。不能夠獨立完成計算的學生往往沒有驗算的環(huán)節(jié),算完就忙著和他人對答案,在答案不同的情況下,又很容易地否定自己,這也和他沒有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有關。如果學生能夠養(yǎng)成復查和驗算的習慣,就能認真地核對自己的每一個步驟,從嚴密的計算中找到自信。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加強書寫格式的指導,規(guī)范的書寫格式可以表達學生的運算思路和計算方法、步驟,防止錯寫漏寫數字和運算符號。在這一方面,教師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為學生做出表率,為學生良好的示范,在板書的時候不要亂畫亂寫,保持整潔,在寫到計算步驟的時候也要嚴格地按照計算規(guī)范來,不可以因為自己是教師就可以在黑板上任意揮灑,這些小細節(jié)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給學生帶來不好的示范作用。
四、適當利用多媒體教學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多媒體教學憑借其集聲音、文字、圖像和視頻于一體的優(yōu)勢,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大大彌補了自制教具的局限性。多媒體教學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仍然有許多專家在討論多媒體的使用,筆者對此也持比較保守的態(tài)度,多媒體教學能夠給我們帶來多少利好。當然,我們不能否認多媒體教學的積極作用,筆者只是不贊同過度夸大多媒體教學,如果每堂課都毫無節(jié)制地使用多媒體,會使小學生失去了對它的興趣,而且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反而會因為教師的缺位而分散。適當使用多媒體才能物盡其用,才能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否則,可能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葉瀾.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9).
[2]張紹英.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若干基本途徑[j].中學數學,(8).
[3]波利亞.數學與猜想[m].科學出版社,.
[4]郎正松.中學課程輔導[j].教育研究,(14).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篇二
探究性教學是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是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習能力的一種方法。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是通過在課堂上重建一個新的師生關系,即“學生為主,老師為輔”,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獲得自我體驗的一個過程。為了順應素質教育與新課程的理念要求,本文就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
一、“探究性教學”幾點思考的特征
1.主動參與性。探究性教學是一個師生一起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該教學過程不僅包括師生合作,還包括學生間的合作以及其他形式的合作。探究性教學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取決于學生的參與情況,只有學生主動投入精力,課堂教學才會變得有趣。
2.平等合作性。在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中學生與教師處于平等地位,由于這個階段的學生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他們會對老師進行各種問題的提問。而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無論是怎樣的問題都不能拒絕回答,應該鼓勵學生進行大膽想象,促使他們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
3.獨立實踐性。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的目的在于有效解決教與學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獨立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二、對“探究性教學”應用策略的深入探尋
1.提高教師的探究性教學理論水平。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活動的展開,需要一定的理論依據作為支撐。探究性教學是在21世紀新課改后得到大范圍普及與應用的,但是教師的一些相關培訓卻遠遠落后于探究性教學的研究進程,導致探究性教學的實際實施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只有在充分掌握探究性教學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努力提高數學教師的探究性教學實踐水平,減少探究性教學的盲目性,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在實際社會實踐中,可以多利用當地的社會資源對教師進行系統(tǒng)化、專業(yè)化的培訓,也可組織探究性教學示范課活動、探究性交流活動,讓每一名教師都能深入理解探究性教學這一新理念。
2.發(fā)揮教師在探究性教學中的引領作用。在小學數學探究性活動中,必須認清學生是主體、教師是輔助的事實。實施探究性教學中,教師必須轉變固有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教給學生,引領學生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思維,并在探究性教學活動結束后,引領學生對整個教學內容進行回顧、思考與總結,教師自身也要反思這場探究性教學活動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例如,在探究性教學活動開始前,教師可以提醒學生進行一些相關資料的收集,向學生示范探究性教學活動所采取的方法與對策;在探究性教學活動進行中,教師可進行巡視,在必要時向學生提供幫助與指導;此外,還需要注意,教師介入探究性教學活動時應選擇恰當的時機,介入不可過早也不可過晚。介入過早,將會使學生喪失自主發(fā)現(xiàn)并探索問題的機會:介入過晚,則不僅浪費課堂教學時間,也會影響探究性教學任務的有效完成。
3.選擇科學合理的探究性教學內容
(1)探究性教學內容應具有一定的新穎性、趣味性。實踐表明,那些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一定新穎性、趣味性的探究內容,可以充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學習動機,有助于學生快速進入自主探究學習的狀態(tài)。
例如,在探究“打折與優(yōu)惠”時,可以要求學生以數學活動小組為單位,由數學活動小組組長組織組員于周末去有折扣的商店了解原價與折后價間的關系,并了解商店打折的原因。通過調查,他們會發(fā)現(xiàn)在日常的生活中還蘊含著許多數學知識,經過此次探究性活動,數學教師可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交流社會調查體會,并自編自答與“打折銷售”相關的數學應用題,這樣更易于滲透知識。利用兒童愛玩的天性,把一些趣味活動融入課堂教學會使學生充分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因此,教師應向學生多提供一些這方面的活動平臺,以兒童活動為主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自主探索、主動思考的空間,使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真正能得到發(fā)展。
(2)探究性教學內容應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要確保學生經過探索后,可以得到正確答案,而不是學生通過若干步驟探索后,最終得出錯誤的答案,或得不出答案。例如,學習“15+26=?”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就準備好小棒子,首先,讓學生在第一排擺上1捆和5根,在第二排擺上2捆和6根,捆與捆相對,根與根相對,教師可通過分組討論,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5根和6根和為11根,從11根里再取出10根成為一捆和整捆小棒放在一起,那么單根就只有1根,整捆就有4捆了,這時再啟發(fā)學生運用算理進行計算,1捆為10個單根,4捆為40個單根,和1個單根加起來就是41。將這樣類似的方法運用到教學中,將會使教學內容顯得通俗易懂,這對于引發(fā)學生進行積極思考,促進教學目標的完成有大有幫助。
此外,探究性教學內容不能太過復雜,一定不能超出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即探究性教學中學生應能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付出一定的努力后,可以基本理解或解決問題。探究性教學內容太難,將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樂趣,降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積極性;探究性教學內容太容易,學生的學習止步不前,探究性教學也失去了其價值。
4.注重對探究教學過程的評價。
在探究性教學活動中,不同的學生面對同一個問題,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探究結果,對于那些達不到教學要求的探究結果,教師不能全盤否定,要尊重學生的多樣性,給予學生肯定。即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得出了有偏差或大相徑庭的結論,教師也不應該嚴厲地批判學生,而應把這個看成學生積極探究后所得出的結果,并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如筆者在教學“解決問題的策略”單元中有這樣一道題:商南新村新蓋的3幢樓房共住了42戶。照這樣計算,這個新村25幢這樣的樓房共住了多少戶?這時筆者給他們提出以下問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知道哪個條件?這個條件題目有沒有告訴我們?再根據哪個條件來求?”此時讓學生自己帶著問題去分析自己錯誤的原因。探究性教學中,教師不應急著指出學生的錯誤,應給與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錯誤、找出原因。另外,探究結果出來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在與同伴交流過程中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達到共同促進的目的。
5.不斷改進探究性教學的方法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出探究問題。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講故事、做游戲或多媒體播放等多種方式來向學生呈現(xiàn)一個問題情境,這些問題情境往往具有新穎性、趣味性、可思索性、現(xiàn)實性等特點,以此來吸引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
(2)確定探究目標,指明探究方向。數學是一門實用型的學科,除了能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外,它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認清探究性教學所要達成的目的,向學生指出探究性活動的方向,而不只是拋出問題,讓學生茫然不解。
(3)培養(yǎng)探究技能,注重實踐能力。在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中,一個學生若不具備相應的探究性學習能力,那么這場教學過程也無法取得實質性的成果。因此,探究性教學中,應該重視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譬如觀察能力、推理能力等,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探究技能水平。
在素質教育的時代,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對以往教學模式提出了挑戰(zhàn),強調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中心,是學習的主動參與者。教師應把學生看成是一個發(fā)展中的人,積極引導學生去參與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篇三
大家一定知道高斯,也一定知道他算出從1加到100是多少,今天,我有一個數學題,要和大家一起討論。
有一天,我正在玩耍,突然想起了一道題:201+202+203+......+300是多少?我拿起紙和筆開始算,201+202是403,403+203是606…...實在太難算了,我又想:201和202它們只要把200去掉,下面的不就是1+2+3+.…..+100了嗎?我們知道了1+2+3+……+100是5050,那下面的不就有100個200了嗎,20000+5050,就是25050,我以為是對的,就不管他了。
后來,從我200×100就是20000,拿上數學課那兒知道:1+2+3+4:1+4=5,2+3=5,一共有4個數字,拿4/2=2,2再乘5=10,我算了一下,是對的,我又自己做:2+3+4+5,2+5=7,3+4=7,有4個這樣的數,4/2=2,2×7=14,我又驗算:2+3=5,5+4=9,9+5=14,呀!是對的。
我又想起了我算201+202+203……的那題,我驗算一下:201+300=501,202+209=501,有100個這樣的501,然后就是100/2=50,50×501=25050,嘿!是對的,我又掌握了一種簡便算法!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篇四
今天,我跟著奶奶去菜場買菜。奶奶說:“今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奶奶給了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xiàn)?!氨WC完成任務?!蔽易孕诺卣f。于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qū)。這時,我看到一個阿姨在賣白白嫩嫩的新鮮蘑菇。我想:家里還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湯吃。于是,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那位阿姨笑瞇瞇地對我說:“小朋友,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買幾斤呀?”“阿姨,我只要買半斤?!蔽蚁耄?除2等于3.5元,20減3.5等于16.5元。想著想著,我便一張20元錢的'紙鈔了給阿姨,并提示她還要找我16.5元。我又來到肉類區(qū),看到一個叔叔在賣肉,便問:“叔叔,條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薄澳俏屹I一斤?!蔽矣窒耄?6.5減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遞給了那個叔叔。
當我從菜場出來,奶奶看到我手中既有葷又有素和6.5元時,笑著對我說:“學會買菜了!”
通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著許多數學奧秘,學會數學的本領真的很重要。而且,我們應該不驕傲,要努力地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數學本領,才能夠學以致用,解決身邊的問題。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篇五
每年春節(jié),相信大家有收到不少的壓歲錢吧?現(xiàn)在,就讓我給大家講講“壓歲錢里的學問”吧!
媽媽告訴我:“錢存在銀行里,在固定的時間內,會像媽媽生小孩似的,生出許多小錢來呢!這個小錢被大家稱為利息?!蔽疫€是不理解,錢不就是錢嗎,怎么還叫做利息呢?“那,什么是利息?”我繼續(xù)問媽媽。媽媽解釋道:“銀行的存款利息都是按照年化利率計算的,假如定期存款一年期利率為1.75%,意思就是把100元錢存入銀行,一年后就可以獲得1.75元的利息,總額就變成100+1.75=101.75(元)了。”
按照家鄉(xiāng)的習俗,上學前和學生時代都可以獲得長輩的壓歲錢哦!那我就來算一算,等到大學畢業(yè)時,我總共可以獲得多少壓歲錢吧。計算公式是:本金×年利率×存期+本金=本息。今年我共獲得了5700元,那么存一年的本息是:5700×1.75%×22+5700=7894.5(元)。以5700為平均每年得到的壓歲錢來計算,總共會有5700×1.75%×(1+2+3+…21)+5700×22=148442.25(元)。
我剛算完,媽媽還告訴我,不同的銀行,不同的存期,年利率都不一樣,第一年產生的利息可以成為第二年的本金,但是這樣計算起來會更加復雜。聽著媽媽這樣介紹,我感覺很迷惘,看來只有繼續(xù)學好數學,才能把生活中的這些數學問題統(tǒng)統(tǒng)解惑了。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篇六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有許許多多的數學知識。例如有三角形、植樹問題、位置與方向只要我們細細觀察,多多去想。現(xiàn)在就讓我給大家詳細講一下三角形吧。
在這周的星期二,爸爸帶我去了宿舍樓下打籃球。爸爸問我:你知道籃球板支架是什么形的嗎?三角形是怎么來的呢?我說支架是三角形的。但不知道三角形是怎么來的?爸爸說: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首尾相連組成的封閉圖形叫做三角形。三條直線所圍成的圖形叫平面三角形。我會意的點點頭。
在周三,我要回廣州了。在機場里,我看見有個賣小木制品的地方。我看見部分東西都帶有三角形,如:小房子的房檐,自行車的的三腳架,古時侯的相機的三條支架圍成了個三角形可是標價太貴,我沒舍得買??墒强吹竭@些小物品,我的心里又有了一個疑問,為什么它們都帶有三角形呢?哦,是原來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三角形可以使它們更堅固。出機場后,我又發(fā)現(xiàn)三角形了。是一個小女孩疊的小帽子我坐在爸爸派的車上,一遍遍想著那天學到的知識。就覺得很開心。
你說,我是不是個很愛觀察的'小女孩呢?只要你們細細觀察,多多去想。數學原來就這么簡單,你也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篇七
素質教育提倡各科教學都要體現(xiàn)出“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觀念,基礎階段的教育更是如此。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充分體現(xiàn)“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這一觀念,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重視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及其實踐能力的提高等。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新教材的實踐者,只有具備與之相適應的新觀念,才能充分地、準確地理解新課程的理念,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領會教材編者的意圖,才能使自己在教學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雖然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已經深入到了廣大教師的心中,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多年的應試教育使學生習慣了跟隨教師的思維,他們成了學習的機器,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師的灌輸,缺乏主觀能動性,更沒有創(chuàng)造性。這種習慣與新課程標準倡導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他們的素質是背道而馳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真正樹立學生是教學主體的觀念,在課堂上充分關注學生,并尊重和關心他們,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數學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以最佳的狀態(tài)投入到數學學習中。
二、教師要營造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教學氛圍
創(chuàng)新是一種較為復雜的腦力活動,它是我們發(fā)現(xiàn)新知識、新問題、新方法的過程。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學生是創(chuàng)新的主體,沒有學生的參與,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就像無源之水、無根之木,無從談起。而在輕松、自然、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學習,會產生好奇心,激發(fā)自己的求知欲,進而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讓他們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展開想象、開闊思維,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自己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為學生營造創(chuàng)新學習的課堂氣氛需要教師從以下幾點做起,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實行的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只能是配角和觀眾。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應當打破師道尊嚴的模式,要充分尊重學生,以平等、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位學生,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種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生能夠無拘無束,并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新能力。其次,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充分的思維空間和時間。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權威的教育教學方式嚴重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性,因此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課堂,需要教師把自己放在指導者的位置,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鼓勵他們大膽發(fā)表見解,互相交流思想,進而激活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促進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三、鼓勵學生探索多種解題思路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其前提和基礎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鼓勵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和實踐,探索多種解題思路,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也將運用于生活,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教學的目標之一,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能力,即讓他們通過解決一個數學問題,就有能力通過這種解題思路和方法解決其他類似的問題,進而提高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所以說,數學教師應當提倡和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和想法,提出多樣化的解題思路。另外,要想讓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需要教師的科學引導,對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多設置一些問題和懸念,層層遞進,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地進行探索,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實現(xiàn)創(chuàng)新。
四、通過教師積極的評價和鼓勵引導學生不斷創(chuàng)新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接受水平都不相同,因此,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學習同樣的內容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這就要求我們小學數學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及時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反思,若一連幾名學生均未答出,表明問題可能難了,或者幾個學生均是一個層面水平,那就應采取調控措施。如果問題有難度,就應把問題分解或換個角度,降低難度;如果不是問題有難度,那就應該讓不同類型的學生回答,并講究一下回答順序,這樣,在同一個問題的答問中,不同差異的學生都能受益。同時,教師在分層教學過程中,要及時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評價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給予關注與幫助,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肯定,對他們出現(xiàn)的錯誤,耐心地引導,鼓勵學生自己去改正,增強他們學習教學的信心,進而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綜上所述,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當以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為指導,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質疑,并對學生的學習做出恰當的評價,促進他們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相信通過我們教師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培養(yǎng)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
作者:孟永生工作單位:河北省隆堯縣雙碑校區(qū)
看過”五年級數學教研論文“的還看了: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篇八
在生活中,有許多的數學問題。也許是圖形的分類,可能是解方程,或許是小數知識和應用題。在這里我給大家主要講一下小數吧。
在一個周末,我媽媽帶我去公司玩。我興高采烈地和她一起去了公司。在路上我看見了一些小數,例如:加油站的油7。84/升,九毛九長壽面60。99元。街上的衣服15。5一件媽媽問我說:你把上學期學的小數說一下。我點點頭。
到了公司,我不慌不忙的打開電腦,媽媽說:先別急,你先把小數題做一下。我的臉上充滿了苦笑。??!我從來把小數不看作一回事的。結果我一做,咦?好簡單呀!我一口氣把它做完了。媽媽說:做的不錯,可我要檢查一下。我下面的任務當然是去玩電腦了。不一會兒,媽媽走了出來,說粗心了吧?有錯題的哦。我好郁悶呀,我細看了看,原來是粗心時把得數寫錯了。我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媽媽問我,知道小數的意義嗎?我說知道,小數是由整數部分、小數部分和小數點組成。當測量物體時往往會得到的不是整數的數,所以古人就發(fā)明了小數來補充整數。小數是十進制分數的一種特殊表現(xiàn)形式。媽媽說,不錯,記住以后不要粗心嘍。我說好,我一定會加油的。
在生活中一定有許多數學問題,只要我們細細觀察,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做到的。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篇一
摘要:
小學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學中,教師有必要使用多變的策略豐富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探討了幾種常用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讓學生分組討論,在爭論中碰出思想的火花;使用多種形式的鼓勵,從精神鼓勵到物質獎勵,再到榮譽肯定,不拘形式,讓學生都能感覺到尊重和肯定;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還可以適當地使用多媒體教學。
關鍵詞: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策略
課堂教學始終是教學的主陣地,教師應該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課堂教學上,而不是依靠大量的家庭作業(y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更不應該總是把家長綁架在一起,把本來屬于教師的責任向家長分擔。課堂教學固不可少,但是因為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課堂教學容易陷入單調和重復中,讓很多學生對學習產生厭煩心理,以至于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那么,如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成效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善于調動各種手段,豐富教學的方式方法,以期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本文中,筆者將介紹幾個常用的教學小策略,和同仁一起探討。
一、讓學生碰出火花
小學生正處于學習的“較真”階段,他們總是堅持自己是對的,甚至是錯了也不認錯,總要駁倒對方。對于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其積極的一面。碰撞難免會出火花,這種學習的積極性和認真性應該得到肯定和支持。教師要善于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要善于利用學習的形勢。對于那些表現(xiàn)為固執(zhí)堅持己見的學生,教師要引導他們使用合理的論據,形成清晰的線索分明的論證過程,從而實現(xiàn)“堅持己見”到“據理力爭”的轉變。這樣,盡管他們會對最終的答案存在不同結果,但是在這個小組討論的過程中,他們獲得了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課堂上的小組討論可以進行小組內討論和小組間的辯論形式,小組內的討論要求同,最終形成統(tǒng)一意見,而小組間的辯論則是存異,指出對方的紕漏,樹立自己的觀點。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無論課堂怎樣激烈,學生們的思維怎樣碰撞,又是如何地各抒己見,仁者見仁,但是到了最后,教師都要進行總結概括,還要進行方法性的引導,避免學生陷入個人情感的對抗中。
二、多種多樣的鼓勵方式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任何學習都不能離開學習興趣的參與。一位心理學家曾說過:“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意念和勝利的欣慰,便會激發(fā)追求無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睂W生來說,教師的一點點鼓勵,一次的肯定,一次表揚,都是他成功的標志,這種成功的意念和力量也就是學生興趣的源泉,他們能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而鼓勵則是保持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興趣最好的催化劑。在小學教育階段,教師應該尤其多給予學生鼓勵,可以在教室里進行公開的口頭表揚,也可以讓學生站到講臺上接受大家的掌聲,還可以把優(yōu)秀的試卷或者作業(yè)張貼在教室里,這些都屬于精神獎勵。當然,我們也還可以進行物質獎勵,把學習本、橡皮、圖書等作為獎品。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象征符號化的榮譽獎勵,比如頒發(fā)錦旗。
比如,在一次口算比賽中,我隨手拿起一個小木棍,并說:“這就是勝利的錦旗,只有又快又準確地算出所有試題才可以得到它。”結果,學生興致勃勃地算了起來,其中的一個平時很調皮的男孩得到了第一名,當他把小木棍拿在手里的時候,我分明感覺到他在拿著一面紅旗。他媽媽后來跟我說,他回家就很高興,說他得了第一名,一個晚上都手舞足蹈的??梢?,獎勵并不局限于形式,也和物質的多寡沒有絲毫聯(lián)系,卻能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濃厚興趣。
三、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計算教學是重點,也是學生數學學習水平重要的體現(xiàn)。在很多家長看來,數學課的主要內容就是學會算數。因此,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小學數學成績最有效的方法。
良好的計算習慣一是注意力集中,小學生思維雖然靈活卻過于發(fā)散,很難集中注意力。而計算對于小學生來說無疑是高水平的腦力活動,如果不能集中注意力的話就很難得出正確的答案。同時,注意力也離不開耐心的訓練,教師可以建議家長在家里幫助孩子鍛煉耐心,充分利用一些兒童思維訓練的書籍,使孩子在游戲的過程中受到耐心訓練,從而培養(yǎng)他們注意力的持久性。二是獨立完成。許多小學生對于自己不夠自信,自己算出來了還要問其他同學,一看自己和別人的不一樣就立刻否定了自己的答案,這是小學生缺乏自信的表現(xiàn)。這種情況下,教師和家長都要善于鼓勵學生,肯定他取得的每一點進步,讓他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三是要養(yǎng)成養(yǎng)成自覺檢查、驗算和有錯必改的習慣。不能夠獨立完成計算的學生往往沒有驗算的環(huán)節(jié),算完就忙著和他人對答案,在答案不同的情況下,又很容易地否定自己,這也和他沒有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有關。如果學生能夠養(yǎng)成復查和驗算的習慣,就能認真地核對自己的每一個步驟,從嚴密的計算中找到自信。
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加強書寫格式的指導,規(guī)范的書寫格式可以表達學生的運算思路和計算方法、步驟,防止錯寫漏寫數字和運算符號。在這一方面,教師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為學生做出表率,為學生良好的示范,在板書的時候不要亂畫亂寫,保持整潔,在寫到計算步驟的時候也要嚴格地按照計算規(guī)范來,不可以因為自己是教師就可以在黑板上任意揮灑,這些小細節(jié)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給學生帶來不好的示范作用。
四、適當利用多媒體教學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多媒體教學憑借其集聲音、文字、圖像和視頻于一體的優(yōu)勢,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大大彌補了自制教具的局限性。多媒體教學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仍然有許多專家在討論多媒體的使用,筆者對此也持比較保守的態(tài)度,多媒體教學能夠給我們帶來多少利好。當然,我們不能否認多媒體教學的積極作用,筆者只是不贊同過度夸大多媒體教學,如果每堂課都毫無節(jié)制地使用多媒體,會使小學生失去了對它的興趣,而且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反而會因為教師的缺位而分散。適當使用多媒體才能物盡其用,才能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否則,可能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葉瀾.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9).
[2]張紹英.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若干基本途徑[j].中學數學,(8).
[3]波利亞.數學與猜想[m].科學出版社,.
[4]郎正松.中學課程輔導[j].教育研究,(14).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篇二
探究性教學是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是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習能力的一種方法。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是通過在課堂上重建一個新的師生關系,即“學生為主,老師為輔”,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獲得自我體驗的一個過程。為了順應素質教育與新課程的理念要求,本文就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中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初步探討。
一、“探究性教學”幾點思考的特征
1.主動參與性。探究性教學是一個師生一起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該教學過程不僅包括師生合作,還包括學生間的合作以及其他形式的合作。探究性教學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取決于學生的參與情況,只有學生主動投入精力,課堂教學才會變得有趣。
2.平等合作性。在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中學生與教師處于平等地位,由于這個階段的學生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他們會對老師進行各種問題的提問。而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無論是怎樣的問題都不能拒絕回答,應該鼓勵學生進行大膽想象,促使他們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
3.獨立實踐性。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的目的在于有效解決教與學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獨立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二、對“探究性教學”應用策略的深入探尋
1.提高教師的探究性教學理論水平。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活動的展開,需要一定的理論依據作為支撐。探究性教學是在21世紀新課改后得到大范圍普及與應用的,但是教師的一些相關培訓卻遠遠落后于探究性教學的研究進程,導致探究性教學的實際實施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只有在充分掌握探究性教學相關理論的基礎上,努力提高數學教師的探究性教學實踐水平,減少探究性教學的盲目性,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在實際社會實踐中,可以多利用當地的社會資源對教師進行系統(tǒng)化、專業(yè)化的培訓,也可組織探究性教學示范課活動、探究性交流活動,讓每一名教師都能深入理解探究性教學這一新理念。
2.發(fā)揮教師在探究性教學中的引領作用。在小學數學探究性活動中,必須認清學生是主體、教師是輔助的事實。實施探究性教學中,教師必須轉變固有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教給學生,引領學生去探索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思維,并在探究性教學活動結束后,引領學生對整個教學內容進行回顧、思考與總結,教師自身也要反思這場探究性教學活動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例如,在探究性教學活動開始前,教師可以提醒學生進行一些相關資料的收集,向學生示范探究性教學活動所采取的方法與對策;在探究性教學活動進行中,教師可進行巡視,在必要時向學生提供幫助與指導;此外,還需要注意,教師介入探究性教學活動時應選擇恰當的時機,介入不可過早也不可過晚。介入過早,將會使學生喪失自主發(fā)現(xiàn)并探索問題的機會:介入過晚,則不僅浪費課堂教學時間,也會影響探究性教學任務的有效完成。
3.選擇科學合理的探究性教學內容
(1)探究性教學內容應具有一定的新穎性、趣味性。實踐表明,那些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一定新穎性、趣味性的探究內容,可以充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學習動機,有助于學生快速進入自主探究學習的狀態(tài)。
例如,在探究“打折與優(yōu)惠”時,可以要求學生以數學活動小組為單位,由數學活動小組組長組織組員于周末去有折扣的商店了解原價與折后價間的關系,并了解商店打折的原因。通過調查,他們會發(fā)現(xiàn)在日常的生活中還蘊含著許多數學知識,經過此次探究性活動,數學教師可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交流社會調查體會,并自編自答與“打折銷售”相關的數學應用題,這樣更易于滲透知識。利用兒童愛玩的天性,把一些趣味活動融入課堂教學會使學生充分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因此,教師應向學生多提供一些這方面的活動平臺,以兒童活動為主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自主探索、主動思考的空間,使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真正能得到發(fā)展。
(2)探究性教學內容應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要確保學生經過探索后,可以得到正確答案,而不是學生通過若干步驟探索后,最終得出錯誤的答案,或得不出答案。例如,學習“15+26=?”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就準備好小棒子,首先,讓學生在第一排擺上1捆和5根,在第二排擺上2捆和6根,捆與捆相對,根與根相對,教師可通過分組討論,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5根和6根和為11根,從11根里再取出10根成為一捆和整捆小棒放在一起,那么單根就只有1根,整捆就有4捆了,這時再啟發(fā)學生運用算理進行計算,1捆為10個單根,4捆為40個單根,和1個單根加起來就是41。將這樣類似的方法運用到教學中,將會使教學內容顯得通俗易懂,這對于引發(fā)學生進行積極思考,促進教學目標的完成有大有幫助。
此外,探究性教學內容不能太過復雜,一定不能超出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即探究性教學中學生應能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付出一定的努力后,可以基本理解或解決問題。探究性教學內容太難,將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樂趣,降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積極性;探究性教學內容太容易,學生的學習止步不前,探究性教學也失去了其價值。
4.注重對探究教學過程的評價。
在探究性教學活動中,不同的學生面對同一個問題,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探究結果,對于那些達不到教學要求的探究結果,教師不能全盤否定,要尊重學生的多樣性,給予學生肯定。即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得出了有偏差或大相徑庭的結論,教師也不應該嚴厲地批判學生,而應把這個看成學生積極探究后所得出的結果,并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如筆者在教學“解決問題的策略”單元中有這樣一道題:商南新村新蓋的3幢樓房共住了42戶。照這樣計算,這個新村25幢這樣的樓房共住了多少戶?這時筆者給他們提出以下問題:“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知道哪個條件?這個條件題目有沒有告訴我們?再根據哪個條件來求?”此時讓學生自己帶著問題去分析自己錯誤的原因。探究性教學中,教師不應急著指出學生的錯誤,應給與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錯誤、找出原因。另外,探究結果出來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在與同伴交流過程中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達到共同促進的目的。
5.不斷改進探究性教學的方法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出探究問題。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講故事、做游戲或多媒體播放等多種方式來向學生呈現(xiàn)一個問題情境,這些問題情境往往具有新穎性、趣味性、可思索性、現(xiàn)實性等特點,以此來吸引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
(2)確定探究目標,指明探究方向。數學是一門實用型的學科,除了能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外,它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該認清探究性教學所要達成的目的,向學生指出探究性活動的方向,而不只是拋出問題,讓學生茫然不解。
(3)培養(yǎng)探究技能,注重實踐能力。在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中,一個學生若不具備相應的探究性學習能力,那么這場教學過程也無法取得實質性的成果。因此,探究性教學中,應該重視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能力,譬如觀察能力、推理能力等,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探究技能水平。
在素質教育的時代,小學數學探究性教學對以往教學模式提出了挑戰(zhàn),強調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中心,是學習的主動參與者。教師應把學生看成是一個發(fā)展中的人,積極引導學生去參與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篇三
大家一定知道高斯,也一定知道他算出從1加到100是多少,今天,我有一個數學題,要和大家一起討論。
有一天,我正在玩耍,突然想起了一道題:201+202+203+......+300是多少?我拿起紙和筆開始算,201+202是403,403+203是606…...實在太難算了,我又想:201和202它們只要把200去掉,下面的不就是1+2+3+.…..+100了嗎?我們知道了1+2+3+……+100是5050,那下面的不就有100個200了嗎,20000+5050,就是25050,我以為是對的,就不管他了。
后來,從我200×100就是20000,拿上數學課那兒知道:1+2+3+4:1+4=5,2+3=5,一共有4個數字,拿4/2=2,2再乘5=10,我算了一下,是對的,我又自己做:2+3+4+5,2+5=7,3+4=7,有4個這樣的數,4/2=2,2×7=14,我又驗算:2+3=5,5+4=9,9+5=14,呀!是對的。
我又想起了我算201+202+203……的那題,我驗算一下:201+300=501,202+209=501,有100個這樣的501,然后就是100/2=50,50×501=25050,嘿!是對的,我又掌握了一種簡便算法!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篇四
今天,我跟著奶奶去菜場買菜。奶奶說:“今天要考考你,會不會自己去買樣你喜歡吃的菜。”奶奶給了我20元錢,要看看我的表現(xiàn)?!氨WC完成任務?!蔽易孕诺卣f。于是,我邊走邊看,來到蔬菜區(qū)。這時,我看到一個阿姨在賣白白嫩嫩的新鮮蘑菇。我想:家里還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湯吃。于是,我問賣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錢一斤?”那位阿姨笑瞇瞇地對我說:“小朋友,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買幾斤呀?”“阿姨,我只要買半斤?!蔽蚁耄?除2等于3.5元,20減3.5等于16.5元。想著想著,我便一張20元錢的'紙鈔了給阿姨,并提示她還要找我16.5元。我又來到肉類區(qū),看到一個叔叔在賣肉,便問:“叔叔,條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薄澳俏屹I一斤?!蔽矣窒耄?6.5減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遞給了那個叔叔。
當我從菜場出來,奶奶看到我手中既有葷又有素和6.5元時,笑著對我說:“學會買菜了!”
通過這次考驗,我感到我們的生活中躲藏著許多數學奧秘,學會數學的本領真的很重要。而且,我們應該不驕傲,要努力地學習和掌握更多的數學本領,才能夠學以致用,解決身邊的問題。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篇五
每年春節(jié),相信大家有收到不少的壓歲錢吧?現(xiàn)在,就讓我給大家講講“壓歲錢里的學問”吧!
媽媽告訴我:“錢存在銀行里,在固定的時間內,會像媽媽生小孩似的,生出許多小錢來呢!這個小錢被大家稱為利息?!蔽疫€是不理解,錢不就是錢嗎,怎么還叫做利息呢?“那,什么是利息?”我繼續(xù)問媽媽。媽媽解釋道:“銀行的存款利息都是按照年化利率計算的,假如定期存款一年期利率為1.75%,意思就是把100元錢存入銀行,一年后就可以獲得1.75元的利息,總額就變成100+1.75=101.75(元)了。”
按照家鄉(xiāng)的習俗,上學前和學生時代都可以獲得長輩的壓歲錢哦!那我就來算一算,等到大學畢業(yè)時,我總共可以獲得多少壓歲錢吧。計算公式是:本金×年利率×存期+本金=本息。今年我共獲得了5700元,那么存一年的本息是:5700×1.75%×22+5700=7894.5(元)。以5700為平均每年得到的壓歲錢來計算,總共會有5700×1.75%×(1+2+3+…21)+5700×22=148442.25(元)。
我剛算完,媽媽還告訴我,不同的銀行,不同的存期,年利率都不一樣,第一年產生的利息可以成為第二年的本金,但是這樣計算起來會更加復雜。聽著媽媽這樣介紹,我感覺很迷惘,看來只有繼續(xù)學好數學,才能把生活中的這些數學問題統(tǒng)統(tǒng)解惑了。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篇六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有許許多多的數學知識。例如有三角形、植樹問題、位置與方向只要我們細細觀察,多多去想。現(xiàn)在就讓我給大家詳細講一下三角形吧。
在這周的星期二,爸爸帶我去了宿舍樓下打籃球。爸爸問我:你知道籃球板支架是什么形的嗎?三角形是怎么來的呢?我說支架是三角形的。但不知道三角形是怎么來的?爸爸說: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首尾相連組成的封閉圖形叫做三角形。三條直線所圍成的圖形叫平面三角形。我會意的點點頭。
在周三,我要回廣州了。在機場里,我看見有個賣小木制品的地方。我看見部分東西都帶有三角形,如:小房子的房檐,自行車的的三腳架,古時侯的相機的三條支架圍成了個三角形可是標價太貴,我沒舍得買??墒强吹竭@些小物品,我的心里又有了一個疑問,為什么它們都帶有三角形呢?哦,是原來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三角形可以使它們更堅固。出機場后,我又發(fā)現(xiàn)三角形了。是一個小女孩疊的小帽子我坐在爸爸派的車上,一遍遍想著那天學到的知識。就覺得很開心。
你說,我是不是個很愛觀察的'小女孩呢?只要你們細細觀察,多多去想。數學原來就這么簡單,你也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篇七
素質教育提倡各科教學都要體現(xiàn)出“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觀念,基礎階段的教育更是如此。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充分體現(xiàn)“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這一觀念,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重視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及其實踐能力的提高等。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新教材的實踐者,只有具備與之相適應的新觀念,才能充分地、準確地理解新課程的理念,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領會教材編者的意圖,才能使自己在教學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雖然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已經深入到了廣大教師的心中,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多年的應試教育使學生習慣了跟隨教師的思維,他們成了學習的機器,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師的灌輸,缺乏主觀能動性,更沒有創(chuàng)造性。這種習慣與新課程標準倡導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提高他們的素質是背道而馳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真正樹立學生是教學主體的觀念,在課堂上充分關注學生,并尊重和關心他們,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數學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以最佳的狀態(tài)投入到數學學習中。
二、教師要營造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教學氛圍
創(chuàng)新是一種較為復雜的腦力活動,它是我們發(fā)現(xiàn)新知識、新問題、新方法的過程。在小學數學學習中,學生是創(chuàng)新的主體,沒有學生的參與,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就像無源之水、無根之木,無從談起。而在輕松、自然、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學習,會產生好奇心,激發(fā)自己的求知欲,進而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要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讓他們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展開想象、開闊思維,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自己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為學生營造創(chuàng)新學習的課堂氣氛需要教師從以下幾點做起,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實行的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只能是配角和觀眾。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應當打破師道尊嚴的模式,要充分尊重學生,以平等、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位學生,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種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生能夠無拘無束,并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新能力。其次,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充分的思維空間和時間。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權威的教育教學方式嚴重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性,因此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課堂,需要教師把自己放在指導者的位置,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鼓勵他們大膽發(fā)表見解,互相交流思想,進而激活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促進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三、鼓勵學生探索多種解題思路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想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其前提和基礎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鼓勵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和實踐,探索多種解題思路,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也將運用于生活,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教學的目標之一,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能力,即讓他們通過解決一個數學問題,就有能力通過這種解題思路和方法解決其他類似的問題,進而提高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所以說,數學教師應當提倡和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和想法,提出多樣化的解題思路。另外,要想讓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需要教師的科學引導,對此,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多設置一些問題和懸念,層層遞進,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地進行探索,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中實現(xiàn)創(chuàng)新。
四、通過教師積極的評價和鼓勵引導學生不斷創(chuàng)新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接受水平都不相同,因此,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學習同樣的內容會有不同的表現(xiàn),這就要求我們小學數學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及時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反思,若一連幾名學生均未答出,表明問題可能難了,或者幾個學生均是一個層面水平,那就應采取調控措施。如果問題有難度,就應把問題分解或換個角度,降低難度;如果不是問題有難度,那就應該讓不同類型的學生回答,并講究一下回答順序,這樣,在同一個問題的答問中,不同差異的學生都能受益。同時,教師在分層教學過程中,要及時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評價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給予關注與幫助,鼓勵他們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肯定,對他們出現(xiàn)的錯誤,耐心地引導,鼓勵學生自己去改正,增強他們學習教學的信心,進而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綜上所述,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當以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為指導,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質疑,并對學生的學習做出恰當的評價,促進他們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相信通過我們教師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培養(yǎng)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
作者:孟永生工作單位:河北省隆堯縣雙碑校區(qū)
看過”五年級數學教研論文“的還看了:
五年級數學小論文篇八
在生活中,有許多的數學問題。也許是圖形的分類,可能是解方程,或許是小數知識和應用題。在這里我給大家主要講一下小數吧。
在一個周末,我媽媽帶我去公司玩。我興高采烈地和她一起去了公司。在路上我看見了一些小數,例如:加油站的油7。84/升,九毛九長壽面60。99元。街上的衣服15。5一件媽媽問我說:你把上學期學的小數說一下。我點點頭。
到了公司,我不慌不忙的打開電腦,媽媽說:先別急,你先把小數題做一下。我的臉上充滿了苦笑。??!我從來把小數不看作一回事的。結果我一做,咦?好簡單呀!我一口氣把它做完了。媽媽說:做的不錯,可我要檢查一下。我下面的任務當然是去玩電腦了。不一會兒,媽媽走了出來,說粗心了吧?有錯題的哦。我好郁悶呀,我細看了看,原來是粗心時把得數寫錯了。我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媽媽問我,知道小數的意義嗎?我說知道,小數是由整數部分、小數部分和小數點組成。當測量物體時往往會得到的不是整數的數,所以古人就發(fā)明了小數來補充整數。小數是十進制分數的一種特殊表現(xiàn)形式。媽媽說,不錯,記住以后不要粗心嘍。我說好,我一定會加油的。
在生活中一定有許多數學問題,只要我們細細觀察,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