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紅樓讀后感(優(yōu)質(zhì)13篇)

字號:

    讀后感是讀者通過與書籍的互動,對其內(nèi)涵、觀點和立意進行思考和評價的一種形式。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讀后感呢?首先,要全面地了解閱讀材料的主題和內(nèi)容,做到心中有數(shù)。其次,要深入思考閱讀所得,思考作者想表達的意義和觀點,并結(jié)合自己的觀察和感受進行分析。最后,要用準確、簡潔、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讀后感,盡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以下是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供大家欣賞和學習,希望對大家寫作有所幫助。
    夢回紅樓讀后感篇一
    輕合書頁,拂去眼角滑落的淚珠;回憶情節(jié),有事一篇難忍的傷心淚流。
    在泣什么呢?是為賈寶玉、林黛玉的有緣無分、生死相隔,還是為俏丫頭晴雯含冤而終太多太多的離別傷感,為誰流淚已不再重要,心中明白便好。
    從小就知道的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僅僅,因為她屬于高中必讀書籍之類,變不情愿地捧起這厚厚的一本,翻開,閱讀,但只一眼,我便被她吸引,對她情迷,突然有了種不枉高中行的念頭。下課不再與人聊天,甚至廁所都懶得去了,只為多看個一兩頁,回到家不再立刻上床睡覺,卻是做了書蟲,只為她熬至深夜,也在這深夜中讓心情跌宕起伏。其中的兒女情長雖顯小氣,卻正對了心思細膩、情感豐富的我的胃口。其中水做的女子也叫會了我很多女生本應(yīng)有的品質(zhì)。
    孤傲卻不乖戾的林黛玉教會我做人不卑不亢,要懂得矜持。但她淚盡而逝的結(jié)局也同樣告訴我,要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藏著于人于己都不利沒到頭來也是害人也害己,只會落得個香消玉殞。嫻雅有的人心的薛寶釵告訴我要對人好,人家才會對你好,真心的替人著想才會深受大家的喜愛,同樣,她也讓我明白,與一個沒有共同理想與興趣并且不愛自己的人在一起,結(jié)局的凄涼可想而知:獨守空閨,抱恨終身,最終淪為封建禮教的犧牲品。八面玲瓏、精明強干又甜嘴的鳳姐讓我了解做事情要面面俱到的重要,但她的殘忍狠毒也告訴我人在做,天在看,到頭來只會是“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下場。品說了幾位有身份的人物,咱再來談?wù)勥@主角們身邊的丫鬟們。
    紅樓中人物多,丫鬟數(shù)量更是不少,光伺候?qū)氂竦木陀辛邆€,其中我最愛的是襲人和晴雯。她們倆個性迥異,自然結(jié)局也迥異,襲人生性溫順,深得主子們的贊賞與喜愛更是寶玉離不開的人之一她謙遜有道,忍讓友愛,與小姐們丫鬟們都處理的極好。這樣的好人緣真是我做夢都想得到的??!雖不生得十分標致,卻也耐看,十分難得好女子。晴雯釋迦佛有一個生于封建禮數(shù)的叛逆者,天性直率,個性且無所顧忌,她并沒有因?qū)氂袷侵髯佣t虛,忍讓他的無理,而是以理反駁。卻因長得太好看而被寶玉的母親認為是“狐媚子”,怕她帶壞了寶玉,變趕了出去,病死在自家炕頭上。
    這一結(jié)局也引得我好久的傷心?!都t樓夢》中的任務(wù),真是讓人說個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的,我也不敢再班門弄斧了,還是回去,再將《紅樓夢》稟著呼吸用心感受吧。
    夢回紅樓讀后感篇二
    第一次讀《紅樓夢》時,我還是個小孩子。故事里的林黛玉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不是因為喜歡她,相反的,我從內(nèi)心十分討厭這位整天哭哭啼啼,做事刻薄,說話尖銳的小心眼。我覺得這樣的人不值得賈寶玉對她癡戀一生。
    等我長大點了,我又重新拿起《紅樓夢》。這時,我才慢慢明白黛玉的詩,黛玉的夢,黛玉的淚。重新讀描寫她與寶玉的第一次見面時的場景時,心里生出好些感觸:初見時黛玉在心里說的一名何等眼熟到如此,寶玉脫口而出的這個妹妹我曾見過。這一問一答注定了這癡情的千古絕唱。
    再讀,再品。黛玉多愁的淚也有了源頭。從小寄人籬下的她,小心翼翼,害怕別人對她的嘲笑。她沒有勇氣如史湘云,醉臥芍藥叢中的青石凳上,卻總是嚴嚴實實裹著一床紅綾子被;她沒有心氣如薛寶釵,寫出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云。她只愿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黛玉的離去,讓我一直難以釋懷。黛玉深愛著寶玉,他們有著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結(jié)連理枝的愿望,希望白頭偕老。卻又無奈上天讓黛玉在心上人與另一個女人的良辰吉時,一面是洞房花燭,一面是生死離別。黛玉是苦的,有那么多的有情人終成眷屬,在愛的人的注視下離去。她卻只能焚稿斷情魂歸離恨天。黛玉輸了,敗了,而勝者是那與她心上人結(jié)下金玉良緣的薛寶釵??墒牵煊裼衷谀睦镙斄四?,她的才情誰能比擬?她的一顰一笑何人能及?只能怪她生存的社會太黑,黑得如墨。黛玉的淚也只能反射它的黑。
    黛玉也是幸運的。世界與封建的黑暗沒有玷污這位珠仙子,她一直高傲純凈,她可以繼續(xù)做自己,繼續(xù)純潔清高,就如她的詩質(zhì)來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濁陷渠溝!
    合上書,閉上眼,一個消瘦蒼白的女子慢慢在黑暗中消逝,癡癡地唱著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
    這本書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夢回紅樓讀后感篇三
    我最喜歡的名著是《紅樓夢》,這本書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展示了賈府的由興到衰,更妙的是故事的開始以一個美好的神話為首,為這部古典名著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jīng)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一曲《枉凝眉》唱盡了人間悲歡。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都t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曹雪芹筆觸下所創(chuàng)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
    尤其是黛玉葬花更深深地打動了我,林黛玉有著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jié)正是她自尊的體現(xiàn),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紅樓夢》中她葬花的一段情節(jié),是她的個性體現(xiàn)的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薄霸竷z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捧凈土掩風流。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BR>    世俗之人難以理解她的心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面對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后的情景,無法釋懷,又潸潸淚下。
    《紅樓夢》不愧是經(jīng)典名著,讀后讓人久久不能平靜,感人至深。
    夢回紅樓讀后感篇四
    我一直以為紅樓夢的結(jié)局是家道中落,就沒有起來了,才明白,那句歷史名言的意義—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個大家族的情況正是如此,只要香火不滅,便是春風吹又生,東山再起就只是后人的努力了。
    花未來的錢,享受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經(jīng)濟學說這事美國傳過來的,看了紅樓夢,才明白,古人開始知道這樣做了,賈家之所以會破敗,所以家?guī)焯澘?,王熙鳳在乎面子,東拼西湊,甚至動用未來的錢,就像那誰說的,各大王爺可能也有這種情況,這種情況卻不能遇到一點點意外。否則,對一個家庭就是大大的打擊。
    不知道為什么,很喜歡林黛玉,不喜歡薛寶釵,可能是因為我自己和林黛玉很像,都是憂慮者,單這位主卻比我更加敏感,所以我也能感受到那種心情,雖然很多道理那么講,但有時候。確實是想得太多了,哪怕是喜歡她的賈寶玉,后來在她面前小心翼翼,怕不經(jīng)意間傷害了她,襲人也是如此,對林黛玉的這種敏感嫉妒心很害怕,明知道賈寶玉喜歡林黛玉,也不希望林黛玉做他的主子,而結(jié)局林黛玉也沒有成為他的主子,她也離開了賈府,嫁給了另外一個人,不得不承認的是,林黛玉確實很有才,但這種有才確實太過于悲觀主義那種,從她寫的那些詩中就可以看出。如果把世上憂愁的人排個順序的話,林黛玉稱第二。
    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一個大家族不外乎如此,為了錢,家族中的人,家族中的下人,都會想方設(shè)法的去從庫里要錢,某些時候,也得去幫助下親戚或者祖上的朋友什么的。出多入少,家族也就會漸漸地敗落下來,賈府的情況亦是如此,不管賈政如何的廉潔,但他不打理家務(wù),就不能杜絕這些情況的出現(xiàn),就算他打理家務(wù),也不能杜絕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家族中,敗類或多或少是有的,一個家族如此,何況一個國家呢,每當聽到什么xx之類的,以前是相當痛恨,現(xiàn)在也漸漸地看淡了,我無法阻止那樣的情況出現(xiàn),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不去做那樣的事情。
    賈寶玉之所以會神志不清,和尚說是:避禍,了塵緣,所以黛玉死了,寶玉痛不欲生,然后夢一場。最后大徹大悟,遁入龍空門。如果寶玉失竊,寶玉完好,黛玉可能不會那么早死,或許結(jié)局會不一樣,就我來講,事情長得想的想得很清楚,非常容易,但做到很難,如果還有一點點希望的華,沒希望,肯定是連想都不敢想。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夢回紅樓讀后感篇五
    近來我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紅樓夢》,讀完以后,讓我對它又有了重新的認識。
    在書中,人物的性格塑造一大特色是正邪交賦,善惡相兼。正中我們常說的'人無完人一樣。它一般來說不表現(xiàn)純粹的“善”人與純粹的“惡”人。它的“正面人物”并非一切皆“善”,它的“反而”人物關(guān)非一切皆“惡”。
    書中的主人翁賈寶玉與林黛玉,無疑是寄寓了作者的初步民主主義理想的人物,是作者塑造的正面人物,肯定人物,但是,作者又表現(xiàn)了他們性格中非理想的、非下面的方面,非肯定的方面??陀^地、全面的寫出了人物性格的正反側(cè)面的多樣化。
    作者筆下的賈寶玉,他擯棄功名利祿,既不“留意于孔孟之間”,也不“委身于經(jīng)濟之道”,不但不“留意”不“委身”于此,而且對此予以激烈的抨擊,每遇人勸他讀孔孟之書,“談些仕途經(jīng)濟的學問”,他就“只筆批駁誚謗”,說熱衷于“讀書上進”的都是“入了國賊祿死之流”。他背叛他的階級,他的父祖為他選定的人生道路,寧受死打也不回頭,然而他只希望“每日只和姊妹丫頭們一處,或讀書,或?qū)懽?,或彈琴下琪,作來吟詩……”?BR>    林黛玉也是一個性格多樣化的人物,她孤立無依傍的少女,向敵對的社會環(huán)境挑戰(zhàn)追求和捍衛(wèi)自己的愛情,表現(xiàn)得那樣勇敢剛強,可又那樣膽怯脆弱。
    在書中,我感受到了人性格的復(fù)雜化,多樣化,它真是文學史上的里程碑。
    夢回紅樓讀后感篇六
    “開辟鴻蒙,誰為情種?都只為風月情濃。奈何天,傷懷日,寂寥時,試遣愚衷。”
    認識《紅樓夢》這本書時是在我三、四年級的時候,當時老師讓我們多了解四大名著,而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便一眼喜歡上了。
    夢紅樓?!耙怀罕M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焙雎勔慌右髟?,聽了便覺得愁腸寸斷?;厥淄?,一女子站在樹下,細看,可謂是“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面厴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姣喘微微。閑靜如姣花照水,行動如若柳扶風。
    心較比甘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游絲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如此悲傷之詩,從她口中念出,體現(xiàn)了她的孤寂苦悶之情?;叵胗洃浿兴谠峄ㄖ昂蛯氂癜l(fā)生了誤會,才獨自一人來此葬花,表達她的悲傷憂愁之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林黛玉的難過悲涼的情緒,繼而夢醒時分,憂愁久久不能散去。
    紅樓之夢,深刻之至。我雖然為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悲涼愛情故事所惋惜,但這也是那時時代必然發(fā)生之事,敢問世間有多少相愛的可以真正在一起,當時的社會本質(zhì)有多么的腐朽,封建的制度,黑暗的官場,險惡的人心,腐朽的社會,這都是這本書揭露的現(xiàn)象。此書是以清朝為背景所編寫的,顯示了社會背景,揭露了社會本質(zhì)。《紅樓夢》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圍繞事關(guān)賈府家事利益的賈寶玉人生道路而展開的一場封建道路與叛逆者之間的激烈斗爭為情節(jié)主線,以賈寶玉和林黛玉這對叛逆者的悲劇為主要內(nèi)容,通過對以賈府為代表的封建家族沒落過程的生動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種種黑暗和腐朽,進一步指出了封建社會已經(jīng)到了“運終權(quán)盡“的末世,并走向覆滅的歷史趨勢,實為名著之作。
    雖夢紅樓,但紅樓夢,不過終究是一場夢啊。
    夢回紅樓讀后感篇七
    題記: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望,那一紙?zhí)煜?看,那半世繁華;品,那盛世煙花;聽,那絲竹沙啞。原來,時光無聲也叫人害怕。白駒過隙,已過千年,回首依稀可見城門下的廝殺。
    寧教天下人負我,休叫我負天下人!曹操雖被后人稱為“奸雄”,可他也只是為了心中的夢,平亂世,定天下。那一夜,血色染紅天空,你我對視一笑,不枉多年來的努力,這三國終歸一人,這江山對你來說終是夢。抬首望天穹,盛世煙花,浮生若夢,雍容背后,是嘆不盡的寒。
    她與他前世的宿命,她為他流盡了淚只為報答涌泉之恩?;w花謝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似乎可見黛玉垂死時,無人問津。她恨寶玉辜負自己,卻無可奈何,那一口鮮血既是葬花,也是埋葬了自己全部的真心。暴雨曾是他畢生的溫暖,而那份田、甜淪為了苦澀。倒不如說《紅樓》是林黛玉做的一個癡心夢。
    說《三國》,談《紅樓》,尖頂之上,你我笑看風云變幻,把酒言歡,而后,攜手共看海天一色!
    夢回紅樓讀后感篇八
    想不到的紅樓事,剪不斷的紅樓情。
    記得當初看完了《紅樓夢》后,我就一直想寫點什么,但我自知文化不高,不敢玷污文學。真要寫點什么的時候,沒想到是以這種形式。
    對于《紅樓夢》重拍,我一直就不接受,可是個人意愿無法改變導(dǎo)演行動。雖然感到不舒服,但是我一直保持沉默;直到看見那些負面新聞一連接一連地出現(xiàn),各種言論也塵囂而上。我堅決反對用這種不嚴肅的形式重拍《紅樓夢》,還沒有開拍,就已經(jīng)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美女選秀。這些美女在銀幕上不斷地出現(xiàn),裸露在全球觀眾的眼球里,還有什么內(nèi)涵可言?每人也展示了自己的節(jié)目,但我從她們的臉上看到的只是喜怒哀樂,并不是那種發(fā)自內(nèi)在的氣質(zhì)或品德之類的東西,在她們身上我找不到某種特別的神韻。我還是大膽地宣傳,《紅樓夢》已被當初的演員演到極致了,沒有人能代替,再重演只不過是丑化文化。紅樓已成夢!往日的所有已在我們腦海里成為永恒不可磨滅的記憶。如果新《紅樓夢》真播出后,我想觀眾更多的是帶著看鬧劇的眼光和心態(tài)去看新版紅樓,對里面的人物評頭論足,那么誰會關(guān)注曹先生所寫代表的目的又是什么?這完全是一場浮躁走的秀罷了。結(jié)束吧,什么事都要適可而止。
    有人說:“曹雪芹給了林黛玉靈魂,陳曉旭給了林黛玉血肉?!币苍S吧!正是這一場紅樓選秀,才真表現(xiàn)出陳曉旭是獨一無二的“林妹妹”!所見閨英閣秀,皆未有稍及上曉玉者。真想抵制那些無知的人,告誡她們只是在當一個‘時代’的小丑,她們在把經(jīng)典當娛樂再把娛樂當經(jīng)濟。紅樓夢本就應(yīng)該隨著林妹妹的仙逝,冷月葬花魂般地成為記憶!“千紅一哭(窟),萬艷同悲。(杯)”,娛樂界對《紅》的一舉一動正牽制我們的神經(jīng),紅樓是一部經(jīng)典文學,可他們不惜重資在瑰麗的名著上炒作文章。經(jīng)典是不可顛覆,藝術(shù)是有靈魂的.,作秀怎么能也攀上“藝術(shù)”兩個字了?我們應(yīng)珍惜存量不多的文化精品,不要糟蹋了文學,不要輕視文化,這是一部不朽的名著。
    在這商業(yè)利益泛濫的中國,不覺警惕:要保護中國文化,真的很難了。像《紅樓夢》重拍只會將中國的藝術(shù)變成一種庸俗的商業(yè)行為。他們的行為根本與普及紅學、發(fā)掘名著沒有關(guān)系。
    我一直不了解張紀中先生為什么要重拍紅樓,是想攀比?可能你并不知道初衷會演澤成今天這樣的局面,也許你有更多我不想知道的想法,但我只是知道有些東西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超越的。放眼觀看,真真是勞民傷財。但現(xiàn)在娛樂界“緋聞”已成為一種經(jīng)濟,炒作越厲害收入越多,像某個網(wǎng)絡(luò)紅人所講的:“罵吧,罵得越厲害,證明我越紅。”。藝術(shù)是有靈魂的,要全心演澤它很難,如果今天的新聞是真的,這是一種對藝術(shù)的玷污。才貌雙全的人廖廖幾,要演紅樓夢中人至少她是個——品德高尚者。我知道,我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扭轉(zhuǎn)這些人的步伐。這種現(xiàn)象似一個時代藝術(shù)的變更,漸漸趨向另一種申美觀,好像有人特別用心將名著用超女的形式來演播。
    夢回紅樓讀后感篇九
    紅樓夢斷,何處是香丘?天雨天晴皆不是,唯馳遠方舟。一個寶玉帶光彩,一個黛玉美如畫。你說這紅樓有多悲?唱到英雄皆流淚。你看那紅樓滿園有情人,人間凡塵皆似水,癡男怨女悲情美!!
    ——題記。
    “若是真情留不住,淵淵愁苦誰傾訴?!币粋€人在池畔,漫步著,思索著,人間的愁緒似乎都在這兒了。我頓頓步,指著池里,該如何面對一切呢?人間似乎只有惡,沒有善了。
    我從書包里拿出一本書,名為《紅樓》,封面有些殘損了,卻難以掩蓋它的藝術(shù)價值。我慢慢地打開了它。
    那穿著大紅箭袖的男子抽噎著,也不知為何。我上前看了看,額頭戴著的二龍搶珠金抹額顯現(xiàn)出他的年輕、別有雅致。我明白了。我對他言:“你本男兒,為何薄情多?”他道:“詩中有畫自細賞;書中有言,怡情慢品嘗。”我啞口無言。
    人間降善,他是善的。溫柔,自信,向往自由,好與女人玩鬧,喜歡欣賞女性之美。
    他的善,有些叛逆,有些不注名利,活得很灑脫。
    其實賈府的公子爺也和我一樣,和我們現(xiàn)代人一樣,煩惱多得來不及清理。時常被父親打罵的他,還是這般的頑皮,像沒有長大的孩子。賈母最愛他了,因為他善良,與眾不同。像新一代的小孩,永遠也不服輸。包括賈府的沒落讓他無路可走,更是對未經(jīng)世面的公子哥極大的挑戰(zhàn)。
    這紅樓,真的是個夢。就只是個夢,卻難成真?!凹僮髡鏁r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闭l能知真假?甄寶玉即使再像,都不是賈寶玉,誰有賈寶玉一樣的經(jīng)歷?誰有過他這般的癡情?誰有過他這樣的不懂事卻又恨這世間?唯有林黛玉有此經(jīng)歷。“甄”一定是真嗎?“賈”又一定是假嗎?若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只從片面的想法去決定結(jié)果,而不去探尋更深的道理,便永遠難知真假。
    “共賞夕霞無限美,晴空千鶴已南飛。只聞閨中萬般笑,又論寒雪踏霜梅。”在那個混亂的年代背景里,有一個安靜祥和的地方,大家嬉鬧著,有傷心也有開心。金陵十二釵,身上貼著的詩風雅韻,無憂無慮地、盡情地吟詩作對,飲茶書畫,沒有煙火戰(zhàn)壕,只有煙花三月。桃李天下,多少真情都融在此書中,任風雨洗禮,時光變遷,終不換那似水的人與地方。
    他站在河岸旁,臨走前他對我說:“你我素未相識,遍地花紅酒香,怎敵陌人之良?望君珍重?!?BR>    我對他說:“這一生,一定要讓某些人難忘你,以及你的故事。”
    他只留了一句:“我的一切,豈是你們這些人能懂。若我不寂寞,天能奈我何。”
    我晃了晃神,從池旁離開,想著那些話。
    晚上我大夢了一場,夢到我也出家了,還與他成為了同門師兄弟,從此共拂塵灰。今夜的夢,并非偶然,因為我很愛那些場景,太愛。此夢,是善的。它告訴了我什么是真情真意,什么是樂哉人生,也讓我努力去尋找何為永生難忘之友,怎么遠離何為虛偽小人。
    并非只有女子如水,善良之人也似水,細膩,溫和,我們只不過被別人的小缺點蒙蔽了,找不見如水的人,交不到似水般的心。而我,在《紅樓》中找到了。
    夢回紅樓讀后感篇十
    《紅樓夢》的文字善于騰挪跌宕,波瀾起伏,不但大的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是如此,在許多局部描寫中也處處表現(xiàn)出這種特色來。在描寫了王熙鳳出場后,賈母即命“帶黛玉去見兩個舅舅去”,而結(jié)果是賈赦說:“連日身上不好,見了姑娘彼此傷心,暫且不忍相見?!辟Z政也因今天“齋戒”去了,故都沒見著。在禮規(guī)上,兩位舅父大人是必須見的,但在文章上如果一個個見面伺候,敘說一番,則不但文字枯燥,而且這兩次舅甥的暗談,文字上也是很不好寫的,結(jié)果作者采用避難就易,避實就虛的方法,既做到了理之所必見,又避免了實見時描敘的困難。而且這里的虛見又和前后必須要有的實見相互配合,使文章的氣勢顯得抑揚頓挫,波瀾起伏。
    此后,作者用了相當多的文字寫黛玉從寧府回到榮府的一路所見,回榮府后王夫人與黛玉的談話,黛玉與賈母一起進餐,等等。賈府的面貌與生活習慣也都一一寫來,作者的筆鋒似乎已從寫人物出場轉(zhuǎn)向?qū)Z府其他方面的描繪去了。然而這一切的描寫,恰恰是作者在為另一個更高潮的人物出場作鋪墊,因此,當吃完飯,賈母命令其他人“你們?nèi)グ伞?,只剩下她和黛玉二人之后,剛要說幾句話時,“只聽見外面一陣腳步響,丫鬟來報道:‘寶玉來了’?!边@樣,小說掀起了這次人物出場的最高潮。作者這樣安排寶玉的出場是經(jīng)過精心設(shè)計的,在一般情況下,整天在“內(nèi)幃廝混”的賈寶玉,當林黛玉一進賈府時,是馬上就會碰面的,然而作者卻偏偏打發(fā)他今天“往廟里還愿去”了,一直拖到晚飯后其他人都不在場了,才讓他回家。這種安排,有兩點用意,一是要讓寶、黛二人單獨相會(唯一的賈母在場是當時條件下所不可避免的)。寶、黛最后才相見,就可以把其他該寫的人和事都寫了,然后集中筆墨來寫此二人的相會,以掀起最后的高潮;遣散的人,是為了不發(fā)生其他干擾,避免分散讀者的注意力,以突擊這書中的二位主角,這有如舞臺上為突出主要人物而時常使用的“凈場”手法一樣。這樣做的結(jié)果,就能有力地加強二人的形象,在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強烈的藝術(shù)效果。
    賈寶玉的出場,還有一個獨特之處是,他剛一露面,“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之后,又進去換了另一副裝束打扮出來。除衣飾的不同外,第一次主要描寫了他的面、色、鬢、眉、鼻、睛等外貌特征。第二次則寫到了他“轉(zhuǎn)盼多情,語言若笑;天然一段風韻,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完全是傳神之筆了。在古代小說中,使其主人公只這樣出場亮相的,可說是十分少有的。賈寶玉這個藝術(shù)形象給讀者的印象如此深刻,是和作者對他初次上場時運用的這種著意刻劃的獨特手法分不開的。
    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作者寫這些人物的出場,有的先,有的后,有的是本來在場的,有的是賈母叫人去“請”出來的,有的是黛玉去拜見的,有的是自己趕來的,有的是單個到來,有的是多人出來,有的寫得詳,有的寫得略。有實寫,有虛寫,文章變化多姿,而又合情合理,都體現(xiàn)了作者精密的藝術(shù)匠心。
    第二,作者對第一次出場的人物,善于用簡潔的筆墨準確描繪其形態(tài)外貌,又深刻揭示其性格特征,給人以不可磨滅的印象,使人物的基本特性在第一次露面時,就深深扎在讀者的腦海中。
    如迎春、探春、惜春、雖然“其釵環(huán)裙襖,三人皆是一樣的裝束”,可是迎春的“溫柔沉默,觀之可親”,探春的“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見之忘俗”,寥寥數(shù)語,就已概括出這二人的整個性格特征。
    至于其他主要人物就更是這樣了。文中王熙鳳的出場,描寫的非常出色。作者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她的外貌。先總寫她“彩鎊輝煌”,“恍若神妃仙子”,而后細寫她頭上戴的,綰的;項上帶的,裙邊系的;上身穿的,下身著的及外面罩的。真是滿身珠光寶氣,闊綽絕倫;遍體花團錦簇,艷麗無比。這身穿戴,配上她那“丹鳳三角眼”,“柳葉吊梢眉”的俏麗相貌,風騷、苗調(diào)的體態(tài),威而不露的神情,再加上丫頭、婆子,眾星捧月似地前呼后擁,這位年輕、風流、得勢、有權(quán)的主兒,就從文中活脫脫地站了出來。
    再看她的言談舉止,一聲“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人未到,笑先聞,已初步展示了她放任的性格。這王熙鳳,不出則已,一出則“喧賓奪主”,看她,攜了黛玉的手,就那么細細打量起來,故作驚嘆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三句話,于夸贊黛玉嬌美容顏,同情黛玉不幸身世之中,蘊含著對賈母不失時機的阿諛逢迎。這王熙風不僅會說,還很會做。她感情極豐富,而目變化迅速,說著、哭著,賈母一制止,立刻就“轉(zhuǎn)悲為喜”,自我解嘲,說自己勾起老祖宗傷心,該打。作品通過這樣很精煉的外形描寫和一件小事,就把王熙鳳這個人物由表到里的主要特點十分精確地勾畫出來了。
    夢回紅樓讀后感篇十一
    誰能阻隔時間的長河。
    紅樓夢,夜半做,
    不曉得塵世間起起落落。
    月無痕,夜無邊,
    往事悠悠在枕邊。
    流光年,似畫卷,
    不了解世間悲歡離合,
    因此不想錯過。
    不懂得世間愛恨情仇,
    因此難以割舍。
    我心已疲倦?yún)s仍停留在那年,
    紅樓的香氣依稀在浮現(xiàn)。
    我用雙眼卻望不到邊。
    一場夢境,倒映一場人生。
    紅樓這場夢刻在我的心中!
    夢回紅樓讀后感篇十二
    笑者,情之美好。人乃有情眾生,紅樓一干人皆是情種冤孽,隨了神瑛侍者下凡而來。寶黛之愛最是讓人動容,他們的知己情更讓人羨慕,同對功名不屑。寶玉讓黛玉撫琴,黛玉打趣道不愿對牛彈琴,寶玉笑道鐘子期不一定也認琴譜,言下之意教人深念。寶釵撲蝶,多么青春美好可入畫兒的景兒。湘云醉臥,真真讓人憐愛。探春起社,何其風流雅致。香菱學詩,只為純真的追求與喜愛。李紈教子,對于亡夫婦道的忠守……此之種種,皆乃情耳。
    哭者,乃命運之作弄。寶黛既兩心相愛,何必有金玉之說?迎春與世無爭,為何偏嫁中山狼?探春精明能干,為何竟遠嫁一去不歸?妙玉清高孤潔,為何終陷泥沼中?香菱本是閨閣小姐,為何卻由主變仆?晴雯心比天高,為何身為下賤,因讒失命?諸多為何,諸多不如意,盡了黛玉一生淚,也惹了木兒的眼淚。
    讀罷紅樓夢,再讀佛書,感觸愈深。恁多忘不了,正是“我執(zhí)”的表現(xiàn)啊。功名、金銀、嬌妻、兒孫,皆是過眼云煙,虛幻不真,終難抓住,只落得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何必太過執(zhí)著?木兒曾作詩曰:“勘破無明幾人往,古今哭笑戲一場?!焙坪朴钪妫Cr間,無非上演了一場又一場戲罷,留名者故有,遺忘者又何其多。你方唱罷我登臺,一部紅樓終結(jié)了,另有他部紅樓上演哉!
    可嘆者,為那些紅樓奇女子。顰兒,木兒憐惜才情滿腹的你。寶姐姐,木兒理解心熱情冷的你。云兒,木兒喜愛豪爽無拘的你。元春,木兒明白無奈入宮門的你。迎春,木兒難忘丫鬟吵架時卻在一旁悠然看太上感應(yīng)篇的你。探春,木兒欣賞積極有男兒氣的你。惜春,木兒亦不忘唯伴古佛青燈的你。妙玉,木兒仰慕高潔的你??汕洌緝禾巯г缡诺哪?。李紈,木兒敬佩恪守婦道的你……然此些美好女兒,美好青春年華,終碎在了美麗的大觀園,怎不教人嘆息哉!
    可念者,紅樓夢便是一部世間百態(tài),每個人都是主角,不論婆子小廝,還是公子小姐。好一個“不入紅門,不知苦海深”,這與佛又不約而合,人世無非一“苦”字耳。整日價為甚勞碌,終究得到了甚么?所有美好之情,美好之人,美好之物,便如夢一般,醒了甚么都沒了。爭耐世人仍在夢中難醒轉(zhuǎn),可念可念!
    寶黛既兩心相愛,何必有金玉之說?只為金玉只說最般配。最不般配的就是鮮花和牛糞。
    迎春與世無爭,為何偏嫁中山狼?只為父母眼光狹淺。偏右自己不能做主。好比今日劉志軍。
    妙玉清高孤潔,為何終陷泥沼中?只為空無一技養(yǎng)身,雖清高但無剛烈之性。皮囊雖美,與俗人眠。
    香菱本是閨閣小姐,為何卻由主變仆?只為水雖大終究漫不過船,澗底松耳。
    晴雯心比天高,為何身為下賤?只為才高八斗,德薄一紙。古語命比紙薄。
    夢回紅樓讀后感篇十三
    秦可卿,是紅樓夢里最美的名字,其他的不是玉就是釵,不是云就叫春,都比較俗氣,單單這個可字,就讓人想起可人,可愛,可親等等,透露一種討人喜歡的意思。卿字也不錯,香港有本電影叫卿本佳人,這四個字出自二十四史里唐代李延壽的北史:“卿本佳人,奈何作賊?”知識淵博的曹雪芹自然不會不知道,說明能用這個卿字的人,必須是美人才對。當然曹雪芹是不是對人物的結(jié)局另外有深意那就不可知了。許多諧音紅學家對這個名字做了很多聯(lián)想,如情可輕,情可傾,情可禽,秦克清等等,叫人浮想聯(lián)翩,但動機值得懷疑。
    秦可卿不但名字取的好,人也長的好。對秦可卿的外貌作者都是通過側(cè)面來介紹,集中在第五回。首先是紅樓夢十二支曲子中,秦可卿的曲子是“好事終”,畫梁春盡落香塵,擅風情,秉月貌。。??梢娗厥情L的很美的,而且是擅弄風情,屬于那種比較性感迷人的哪一類。其次是第五回借賈母之口說素知那秦氏是極妥當?shù)娜?,因他生得裊娜纖巧,行事又溫柔和平,乃重甥中第一個得意之人。通過第三方,而且是德高望重的賈母的官方發(fā)布,給人強烈的印象。第三是介紹秦可卿父親時說他有個抱養(yǎng)的女兒生得形容裊娜,性格風流。至于怎么個風流,書中就一直不再提起,再出場時,秦可卿已經(jīng)病了,而且病入膏肓。最后通過對秦可卿房間的擺設(shè),通過她生活中的側(cè)面來反映她的情趣。第五回秦可卿接待安排寶玉到她房間里睡覺,通過寶玉的角度可以看出秦可卿的性感,嫵媚。剛到房間便聞到一股細細的香甜,寶玉便眼餳骨軟,入房就看到墻上掛著海棠春睡圖,然后看到的是武則天的寶鏡,趙飛燕的金盤,西施浣過的紗衾,紅娘抱過的鴛枕,先不說,叔叔到侄媳婦房間里睡覺是不是合乎倫理,但通過這些可以看出一個長相一般,或生活邋遢的婦人是不可能有這樣的房間擺設(shè)的。
    秦可卿的人際關(guān)系好。一是她自己說,王熙鳳去看望病重的秦可卿,她強笑道:……他敬我,我敬他,從來沒有紅過臉,就是一家子的長輩同輩之中,除了嬸子不用說,別人也從無不疼我的,也從無不和我好的。二是通過別人說,賈母認為秦可卿行事溫柔和平,乃重甥中第一個得意之人。秦可卿死后,作者寫道:。。。那長一輩的想他素日孝順,平輩的想他素日的和睦親密,下一輩的想他素日慈愛,以及家中仆從老小想他素日憐貧惜賤,愛老慈幼之恩,莫不悲號痛哭。。。秦可卿以一個營繕司抱養(yǎng)女的身份嫁入賈家,能迅速融入這個大家庭中,可見她是個情商很高的人,能正確認識自己,隱忍負重,取得大家的信任,同時她又能正確的認識別人,察言觀色,盡可能的照顧大家的情緒,上上下下都很喜歡她。
    雖然秦可卿在紅樓夢中出場的機會非常少,但憑著這三好,足以看出曹雪芹是很喜歡這個角色的,有點象錢鐘書眼中的唐曉芙,秦可卿也足以在讀者心目中樹立一個美好的形象了。
    當然,秦可卿還有許多讓人感興趣的地方。
    首先,秦可卿是怎么死的??梢钥隙ǖ氖恰耙鶈侍煜銟恰倍皇乾F(xiàn)在市面上紅樓夢中的“死封龍禁尉”。看過八七版電視紅樓夢或?qū)t樓夢稍有研究的人都會認同秦可卿是吊死在天香樓上。第五回中秦可卿判詞前面的那幅畫是,一座高樓,有一個美人懸梁自盡。而在描述秦可卿的曲子的第一句是:畫梁春盡落香塵。第五回中的判詞,唱曲,畫冊是曹雪芹對紅樓夢所有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概括的總綱,高度概括了每個人物最后的命運和性格長相特點,是總領(lǐng)全局的,后面的所有回目都是對第這些總綱的展開。其他所有人物的歸宿都沒有跳出這個總綱,所以秦可卿的死也不例外,另外,賈母的丫頭鴛鴦吊死的時候迷幻之中遇到秦可卿傳授她上吊的方法也可以印證。而病死則是作者后期受他人的影響而做的修改,但修改的不徹底,留下了許多痕跡。不管是吊死還是病死,都是因為她和公公的事情敗露,羞愧而死。因為寧國府的焦大一次在酒后就大聲囔囔,養(yǎng)小叔子養(yǎng)小叔子,扒灰的扒灰,而在賈府私塾中金榮也曾對秦可卿的弟弟秦鐘說了許多不干不凈話。由此可以看出,秦可卿和賈珍之間的關(guān)系從老到小都已經(jīng)知道了。
    其次,秦可卿到底是不是荒淫。秦可卿的判詞“情天情?;们樯?,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BR>    封建倫理認為,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書中我們看不出秦可卿有多么風流淫蕩,而一個淫蕩的人也不可能在賈府立足,更不可能被以賈母,王熙鳳為代表的老封建所接收,所以秦可卿的淫更多是被逼無奈的被淫,“造釁開端實在寧”秦可卿得到這樣的評價實際上是因為寧國府的賈珍所迫。賈珍在寧國府是說一不二無惡不作的實際掌權(quán)者,他可以讓下人當著大家的面,朝他兒子臉上吐吐沫,可見賈蓉的地位很低,而霸占漂亮兒媳婦也就順理成章了。由此我們也可以解釋很多現(xiàn)象,比如秦可卿死后為什么那么榮光,就是因為秦可卿在賈珍心目的地位決定的。而秦可卿的兩個丫頭,瑞珠觸柱而死,寶珠愿作義女從此出家再不愿意回賈府,都是因為,她們深知秦可卿和賈珍的丑事,而害怕報復(fù)的無奈選擇。
    第三秦可卿到底是什么出生,作家劉心武考證秦可卿的原型是康熙皇帝廢太子胤礽之女,是為了躲避政治迫害而隱藏在賈府的一個政治間諜,最后被賈元春在皇帝面前告密而揭露,大作家講的有理有據(jù)。但凡沾上政治的邊都很乏味,所以我更愿意相信秦可卿只是普通的營繕司秦業(yè)的養(yǎng)女。秦業(yè)就是情孽,所以兒子叫秦鐘(情種),兒女也多情,自古多情空余恨,冰雪聰明的秦可卿身上其實是紅樓中所有人物的一個化身,她身上的情是圍繞這部小說的又一線索,她的結(jié)局是賈府的一個縮影,不然秦可卿預(yù)言賈府最后的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盛筵必散的結(jié)局怎么都一一得到了印證呢!
    作者:蔡國忠。
    公眾號:南湖文學。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