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蠟燭教學設計及反思(實用11篇)

字號: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蠟燭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一
    1、認識14個字,會寫8個字。
    2、練習講童話故事,學習編童話故事。
    學會生字詞,學習編童話故事。
    第一課時
    本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認讀本課的生字并學會書寫。
    生:想。
    師:對呀,讀熟了,就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了!你看,這么多字寶寶正等著我們認識他們呢!大家互相合作就能很快認識他們了,哪個小組將成為“識字冠軍隊”呢?有什么竅門嗎?請各小組的組長說說看。
    小組長1:先讀生字讀音,再讀圈有生字的句子,就能很快記住生字讀音。
    小組長2:讀讀音的時候,小組里四個人每人讀一遍,其他三個同學要幫忙糾正不正確的讀音。
    生:先把生字根據(jù)結(jié)構(gòu)分類,這樣記起來比較容易。
    師:對,老師有個建議,各小組把生字分類以后,可以兩人一組,一組記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一組記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最后再記其它的字。小組同學發(fā)言的時候,你有不同意見要提出來。
    師:現(xiàn)在我們開始學習這課的.生字。
    (各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師到各小組指導合作學習)
    第二組的學習情況
    小組長:我們把生字拼讀一遍,我先讀。請你們認真聽,等會兒糾正我讀錯的讀音。
    (其他同學認真聽)
    組員:都對了。
    小組長:請青云和昭杰讀,青云先讀,讀完昭杰讀。
    小組長:昭杰,“柔”的音序是“r”不是“l(fā)”,請跟我讀:“柔”。
    昭杰:“柔”,謝謝!
    小組長:現(xiàn)在請明文讀。
    青云:明文,請注意“燭、炸、處、紹”都是翹舌音,請跟我讀。
    明文:“燭、炸、處、紹”,謝謝你!
    師:還有一個字跟“柔”字一樣,音序也是“r”。
    小組長:現(xiàn)在,我們一起讀帶生字的句子,我們按順序輪流讀。
    師:組長,先讓小組同學劃出這些句子。其他同學讀的時候,自己一定要看自己劃的句子,并握著筆。這樣,不但可以檢查自己劃的對不對,還能準確圈出同學讀錯的地方。
    (小組輪流讀帶生字的句子)
    師:看來各小組都學完了,現(xiàn)在請各組長匯報小組學習中最易讀錯的字。
    各小組長匯報,老師板書,并請各小組長領讀易錯的字。
    蠟燭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二
    學習目標:1、感受反法西斯陣營的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
    2、體會本文真摯感人的語言。
    能力目標:透過行為領悟人性的本質(zhì)。
    情感目標:讓學生體會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重點難點:體會真情,領悟軍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誼。
    學習方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學習過程:
    二、整體感知
    1、作者簡介及背景。
    2、這是一篇戰(zhàn)地通訊,但是其中主要是記敘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嗎?
    可圍繞以下幾個問題思考:
    a.文章中的蠟燭除了實指“蠟燭”外,還有沒有其他深刻的含義?
    c.主旨:
    這篇戰(zhàn)地通訊,是一首贊美詩,一曲頌歌。贊美反法西斯同盟國各國戰(zhàn)斗的友誼,謳歌南斯拉夫人民對蘇聯(lián)紅軍的深厚感情。
    三、研讀賞析
    對德軍炮火的11次描寫
    對蠟燭的6次描寫
    對黑圍巾的4次交代
    對老婦人動作的反復描寫(3次“爬”、3次“跪”)
    2.這篇戰(zhàn)地通訊非常感人,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找出令你感動的一個片段進行交流,并且說出為什么。
    事件感人的因素:
    (1)環(huán)境危險,炮火連天——想到
    (2)年老體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
    (3)保護遺體——想到
    (4)燭光閃爍——想到
    事件感人的因素:
    1)環(huán)境危險,炮火連天——想到老婦人不顧生死。
    2)年老體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婦人力量的源泉。
    3)保護遺體——想到老婦人對烈士的感情。
    4)燭光閃爍——想到老婦人奉獻的精神。
    3.討論:作品中反復描寫戰(zhàn)爭的場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新課標第一網(wǎng)
    4.作品中如何刻畫老婦人這個人物形象的?總結(jié)概括老婦人的形象?
    蠟燭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三
    1.學習生字詞,能聯(lián)系課文具體內(nèi)容進行解釋,并能結(jié)合表演深入體會“輕輕地”“從容地”“鎮(zhèn)定地”等詞語的內(nèi)涵。
    2.能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有條理地復述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2.教師繼續(xù)板書:伯諾德夫人、雅克、杰奎琳。引導學生朗讀,提問:誰發(fā)現(xiàn)了這3個人的關系?以此了解:他們是親密的一家人,為了把德國強盜趕出自己的祖國——法國,都參加了秘密情報的傳遞工作。
    3.教師出示課文中的詞語:秘密、絕密、絕妙;危機、厄運;從容、鎮(zhèn)定。教師組織學生朗讀,并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具體內(nèi)容解釋“絕妙”“危機”“厄運”的意思。
    4.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提示: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課文中詞語的意思,把課文讀懂。
    5.組織學生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解釋:
    (1)絕妙:伯諾德夫人把裝著絕密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插在一個燭臺上,擺在顯眼的桌子上,騙過了敵人。妙在情報藏得隱蔽,令敵人意想不到。教師點撥:你從“終于”這個詞語中體會到些什么?(這個絕妙的主意凝聚了伯瑙德夫人的智慧)
    (2)危機:德國軍官點燃了蠟燭,萬一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秘密就會暴露,情報站就會遭到破壞,他們一家三口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教師點撥:“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边@里“似乎”說明了什么?(實際上危機并沒有真正過去)
    (3)厄運:那就是蠟燭會很快燒到金屬管處,就會自動熄滅,秘密就暴露了,他們一家三口的生命也許就要結(jié)束了。
    教師點撥:在危機和厄運面前,一般人會有什么反應?而伯諾德夫人一家是怎樣對待的?他們又是怎樣化險為夷的?請同學們再讀課文。
    1.請學生自己練習復述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機面前從容應對、化險為夷的經(jīng)過。然后組織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可以提供句式幫助學生復述得更加有條理:當?shù)臅r候,他(她)
    (怎么做的)。
    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復述進行扼要的板書:點燃——吹熄;端走——奪回;重新點燃——端上樓。引導學生根據(jù)板書,練習有條理地復述故事,要求用上恰當?shù)?、準確的詞語,如:輕輕地、從容地、鎮(zhèn)定地……教師對學生在復述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解決,對于出現(xiàn)的精彩之處及時給予肯定,以便讓學生講述得更加流暢、準確。
    1.假如將這個扣人心弦的故事編成劇本來演出的話,你認為可以安排幾個場景?引導學生討論,并申述自己的理由。教師可以建議學生重點設計三個場景:伯瑙德夫人與敵人周旋、雅克與敵人周旋、杰奎琳與敵人周旋。
    2.假如請你來做導演,每一場戲該怎么演?認真閱讀課文,注意中心人物的動作、表情、語言、心理活動,然后設計表演的要領??梢砸龑W生先閱讀第三自然段,圈畫出伯瑙德夫人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
    4.在學生“導演”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表演,并引導學生根據(jù)課文的描述,特別是重點的詞句,進行更深入的體會,真切地感受到危險、緊張以及人們的機智與勇氣。
    1.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結(jié)合課文,具體談一談自己的切身感受。
    2.教師總結(jié)、點撥。
    蠟燭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四
    半截蠟燭
    2課時
    教學目標
    [智育目標]: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素質(zhì)發(fā)展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準備
    學生活動設計
    學生小組活動
    教
    學
    過
    程
    一、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半截蠟燭
    教師質(zhì)疑:課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么事?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通過朗讀課文,大家解決了哪些疑問?
    3.學生交流。
    4.本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講清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況。
    三、再次讀課文,重點學習字詞。
    1.明確要求: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順語句,讀通全文;邊讀邊用圈畫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詞,并通過聯(lián)系上下問或查字典解決。
    2.檢查自學情況。
    讀準字音。
    檢查詞義掌握情況。
    3.討論主要內(nèi)容。
    4.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第一段(1-2):伯諾德夫人把裝有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
    第二段(3):一名德國軍官點燃了藏有情報的蠟燭,伯諾德夫人取出一盞油燈,吹滅了蠟燭,暫時避免了一場危機。
    第三段(4-5):大兒子杰克想結(jié)搬柴生火之際拿走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但沒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兒杰奎林在萬分危急關頭借口上漏稅繳拿走裝有情報的蠟燭,避免了一場危機。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四、課堂練習
    1.寫字練習。
    2.用鋼筆描紅、臨寫。
    3.抄寫詞語。
    一、學習第一段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學生質(zhì)疑:絕密、絕妙。
    3.教師質(zhì)疑:伯諾德夫人是怎樣對待絕密情報的收藏工作的?為什么這樣做?
    二、理清故事情節(jié),引入編排課本劇程序。
    1.學生深入讀課文,弄清故事情節(jié)。
    2.指導學生用圖畫和文字表現(xiàn)故事情節(jié)。
    3.指導編排課本劇。
    三、第一場的編排。
    1.默讀課文,思考:這場戲的中心人物是誰?應該怎樣演好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的句子,圈出關鍵詞語,反復朗讀。
    3.學生交流怎樣表演。
    4.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布置準備工作。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默寫詞語。
    設計意圖
    教
    后
    反
    思
    因為是語文,因為是母語,孩子對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點。像《半截蠟燭》,孩子讀過一兩遍后普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智、勇敢和鎮(zhèn)靜,甚至他們的愛國精神。因此教師就應該基于這樣的起點來實施課堂教學。我在“初讀,整體感知”和“再讀,重點感悟”這兩塊的處理上,只是想引導孩子準確簡潔地表述內(nèi)容,反饋孩子對文本的整體把握情況;接著通過孩子的感情朗讀、教師點撥使孩子關注“外緊內(nèi)急”,旨在為孩子個性化體驗人物渲染萬分危急的斗爭背景。在“三讀,自主探究”這一主要塊面上,通過“說、讀、講、演”的方法理解、感悟、運用語言文字?;诖?,學生對人物的體驗確實超出其對人物的原有認識,或更豐滿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對整個二戰(zhàn)期間的法國人民的斗爭也有了總體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個性得到了張揚;孩子也悟到了一些體驗的方法,比如聯(lián)系上下文,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將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蠟燭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五
    1、在故事情節(jié)中理解詞句的含義。
    2、在具體細節(jié)中體會人物的品質(zhì)。
    3、在導演劇本中習得語言的精妙。
    1、能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基礎上,說出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2、通過朗讀課文,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一、導入課題,了解二戰(zhàn)資料
    師:中國的漢字最有想像力,看屏幕上的兩個字(投影出示:戰(zhàn)爭)看到這兩個字你的腦海里會想像到什么?生交流。
    1、交流收集的二戰(zhàn)資料:
    師:這些數(shù)字是那么地觸目驚心。而侵略者的行徑同樣激起了被侵略國家人民的極大仇恨。從老人到孩子,他們都參加了反法西斯的斗爭。
    2、導入,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理解故事內(nèi)容
    生交流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三、深入閱讀,體會人物語言
    師:下面讓我們再來大聲讀讀課文,看看為了保護這半截蠟燭,伯諾德夫人一家是怎樣做的?找出相關的句子,劃下來。(生讀課文,交流。)
    1、伯諾德夫人的表現(xiàn):
    投影出示:
    伯諾德夫人(急忙取出一盞油燈)太對不起了,先生們,忘了點燈。瞧,這燈亮些,可以把這個昏暗的小蠟燭熄了。
    (吹熄了蠟燭。)
    師:母親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生答)她為什么這么焦急?(生答)
    投影出示:
    蠟燭點燃了,萬一燒到金屬管,將意味著(),意味著(),意味著()。
    師:是啊,蠟燭搖曳著,發(fā)出微弱的光,此時的蠟燭仿佛成了這個屋子中最可怕的東西。盡管母親內(nèi)心焦急,但當時的語氣又是怎樣的?生答。
    師:哪位同學帶著平靜的語氣來讀讀母親的話?指名讀。
    板書:
    勇敢,機智
    師指導學生讀出母親的勇敢與機智。
    2、兒子的表現(xiàn):
    師:蠟燭被吹熄了,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可輕松的心情并沒有持續(xù)多久,蠟燭又一次被點燃了。面對越來越危急的情況,伯諾德夫人的兒子又有了怎樣的表現(xiàn)呢?自由讀描寫杰克的語句。
    (生讀課文交流。)
    投影出示:
    杰克(若無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燭臺)天真冷。先生們,我去柴房抱些柴來生個火吧。
    師:以天冷為由也想把這半截蠟燭轉(zhuǎn)移到安全的地方,可是沒有成功。你覺得杰克的表現(xiàn)怎樣?師板書:
    勇敢、鎮(zhèn)定、從容。
    師:(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生答。
    師:能說說什么是若無其事嗎?生答。
    師:在敵人的面前裝著不在意的樣子有多難呀,可是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子漢,杰克在危險到來的時候如此從容、冷靜。他的表現(xiàn)讓我想起了巴頓將軍的一句話:誰都害怕戰(zhàn)爭,但只有懦夫才會讓自己的恐懼戰(zhàn)勝責任感。你能帶著對他的敬佩之情讀讀杰克的話嗎?生讀。師評價。
    師:那請同學們再設想一下:杰克去柴房后還會不會再回來?
    蠟燭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六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能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說說泊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4、通過朗讀課文的訓練,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1、板書課題:23 半截蠟燭
     3、教師質(zhì)疑:課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么事?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通過朗讀課文,大家解決了哪些疑問?
     3、學生交流。
     4、本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講清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況。
     1、明確要求: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順語句,讀通全文;邊讀邊用圈畫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詞,并通過聯(lián)系上下問或查字典解決。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準字音。
     (2)檢查詞義掌握情況。
     3、討論主要內(nèi)容。
     4、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第一段(1- 2):伯諾德夫人把裝有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
     第二段(3 ):一名德國軍官點燃了藏有情報的蠟燭,伯諾德夫人取出一盞油燈,吹滅了蠟燭,暫時避免了一場危機。
     第三段(4-5):大兒子杰克想結(jié)搬柴生火之際拿走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但沒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兒杰奎林在萬分危急關頭借口上漏稅繳拿走裝有情報的蠟燭,避免了一場危機。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1、寫字練習。
     2、用鋼筆描紅、臨寫。
     3、抄寫詞語。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學生質(zhì)疑:絕密、絕妙。
     3、教師質(zhì)疑:伯諾德夫人是怎樣對待絕密情報的收藏工作的?為什么這樣做?
     5、出示句子:在你認為重要的.句子下面畫上著重號。
     為了情報的安全,她想了很多辦法,但始終放心不下。最后,她終于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把裝有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然后把它插在一個燭臺上。由于蠟燭擺在顯眼的桌子上,反而騙過了前來搜查的德軍。
     指名朗讀,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1、學生深入讀課文,弄清故事情節(jié)。
     2、指導學生用圖畫和文字表現(xiàn)故事情節(jié)。
     3、指導編排課本劇。
     1、默讀課文,思考:這場戲的中心人物是誰?應該怎樣演好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的句子,圈出關鍵詞語,反復朗讀。
     3、學生交流怎樣表演。
     4、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默寫詞語。
    蠟燭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七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23課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重點理解“絕密”“絕妙”“厄運”等詞。
    3、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能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說清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4、通過朗讀課文,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指導學生認真朗讀,通過對伯諾德一家人從容鎮(zhèn)靜的動作、神情、語言、心理描寫去體會一家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準備]
    1、cai課件。
    2、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相關圖片、音像資料。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讀通句子,了解課文大意,把握課文內(nèi)容。
    2、教學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伯諾德夫人一家三口的使命,并理解伯諾德夫人藏絕密情報的絕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2、通過朗讀感悟,感受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yōu)樽鎳?、為和平而舍生忘死的精神?BR>    3、通過品味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的描寫,走進人物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學習刻畫人物心理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朗讀感悟伯諾德夫人一家人的動作、神情、語言及心理活動的有關語句,體會他們的機智勇敢。
    [課前交流]
    一、了解戰(zhàn)爭。
    1、交流:同學們,戰(zhàn)爭伴隨著人類的文明史。你能說說你對戰(zhàn)爭的看法嗎?
    二、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1、交流:你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嗎?
    3、小結(jié):這是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宏大、破壞性最強、傷亡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武裝戰(zhàn)爭。1940年5月,德國納粹只用短短的三個星期就閃電般地占領了法國。今天,就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在法國這塊國土上。
    三、了解法國人民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
    1、面對著“國破山河碎”,面對著兇殘的法西斯劊子手,法國人民把艱苦卓絕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轉(zhuǎn)入地下。不管環(huán)境多么恐怖,道路多么遙遠,斗爭多么艱難,他們,都不曾放棄!在淪陷區(qū),他們秘密傳遞情報,出其不意地打擊強盜。不斷遭受游擊隊打擊的德國強盜,變本加厲地展開了血腥的鎮(zhèn)壓與殺戮,他們采用地毯式搜捕、嚴密排查情報人員;他們高喊著“寧可錯殺一萬也不漏過一個”的強盜論調(diào),絕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鮮血,染紅了法國的大地;槍聲,遮掩了法國的天空……法國,籠罩著死一般的沉寂。但是,在這死寂的背后,不屈的暗流涌動著,就連一向柔弱的婦女和孩子,也帶著滿腔的仇恨投入了敵后的情報傳遞。他們,在自己的國土上,用熱血譜寫了一曲曲震撼人心、大智大勇的壯歌!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1、引:有這樣的一家三口,也參加了這樣極度危險的工作?,F(xiàn)在就讓我們把目光定格在這戶普通的法國家庭,聆聽這個真實而又驚心動魄的故事。
    2、齊讀課題,指點:這是發(fā)生在法國淪陷區(qū)的一個故事,氣氛非常緊張,環(huán)境十分恐怖,讀出這種感覺。
    3、理解、讀好:絕密情報。
    (1)引:這一家三口是母親伯諾德夫人,兒子杰克,小女兒杰奎琳。他們都參加了秘密情報的傳遞。伯諾德夫人的任務是藏好絕密情報。
    (2)指點:這是非常機密、絕對不能被敵人發(fā)覺的情報,讀好它!
    (3)學生讀詞。
    4、理解、讀好:絕妙主意。
    (1)交流:為了完成任務,更為了打擊德國強盜,趕走侵略者,伯諾德夫人怎么保護這絕密情報?(要點:情報藏在小金屬管內(nèi);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燭臺擺在顯眼的桌子上。)
    (2)小結(jié):最危險的地方往往可能最安全。這真是一個絕妙主意。
    (3)引讀:一起為這個主意拍案叫絕!……一起為這個主意暗暗喝彩!……
    二、品讀感悟保護蠟燭的重要。
    2、速讀課文。
    3、反饋,讀段,示段。
    4、指導朗讀。
    (1)引:一旦秘密暴露,后果將不堪設想!你能將這可怕的后果讀出來嗎?
    (2)學生自練。
    (3)指讀,點評。
    a 這是伯諾德夫人暗暗著急的話,輕一點兒,慢一點兒,千萬別讓敵人察覺!再讀一讀!
    b 這關系著一家三口活生生的三條人命哪,后果嚴重!你來!
    c 這關系著情報站的存亡,關系著所有情報員的安危,后果相當嚴重!請你來!
    d 這極可能會影響到整個法國戰(zhàn)局!一起讀!
    5、小結(jié):是啊,半截蠟燭中藏著的秘密一旦暴露,整個情報站會遭到徹底破壞,就連法國戰(zhàn)局都極有可能受到影響,同時也意味著一家三口生命的結(jié)束。太緊張了!這里不是戰(zhàn)場,但比戰(zhàn)場更嚴峻!
    三、一讀,整體把握一家三口與敵人周旋的方法。
    1、引:偏偏有那么一天夜晚,屋子里闖進了三個德國軍官,并順手點燃了蠟燭。燭焰搖曳,母子三人的心一下子就被揪緊了,保護這半截蠟燭成了他們的首要任務。在危急關頭,三人分別想出了不同的辦法。讀讀文章3-7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他們保護蠟燭的方法。
    2、學生讀文,教師巡回了解情況。
    3、反饋,相機板書:獻燈滅蠟燭;搬柴移蠟燭;請求帶蠟燭。
    5、學生自由練說,反饋評點。
    (1)比較簡潔了,但還不夠精煉!
    (2)能將復雜的故事用精煉的語言表達出來,將長文讀短了,你真會讀書!
    四、二讀,自主體悟一家三口的機智勇敢。
    1、引:面對著即將到來的危險,母子三人還能想出巧妙的辦法,保護蠟燭,保護情報,你覺得他們怎么樣?(機智勇敢)
    2、自主閱讀:你是從哪些關鍵語句體會到的?認真讀讀文章,自己圈圈劃劃。如果有疑惑,可以與小組同學討論討論;如果有精彩的發(fā)現(xiàn),也可以放聲讀一讀課文。
    五、以讀為主,品悟伯諾德夫人的殷勤安排。
    2、交流反饋。
    預設一:“急忙”——為了搶時間,為了保護孩子,多么勇敢,多么機智!
    a 還不夠快!兩個孩子蒼白的臉色可千萬不能讓德國強盜發(fā)現(xiàn)!
    b 真快!確實要抓緊時間,別讓德軍看出兩個孩子蒼白的臉。一定要讓蠟燭早一點兒熄滅,哪怕只是一秒!多冷靜呀?。?BR>    預設二:“輕輕”——急而不慌,鎮(zhèn)定自若!多么勇敢!
    a 真輕呀!就連狡猾的敵人也根本沒有察覺!
    b 還不夠輕!德國強盜可是非常狡猾的,一絲絲的異常都會引起他們的懷疑?。?BR>    預設三:“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BR>    a 你讀出了一位表面殷勤巴結(jié)德國強盜的家庭婦女,強盜被麻痹了,根本不會有任何覺察!學著他的樣子,一起來讀一讀伯諾德夫人說的話。
    b 還不夠殷勤,不夠友好,千萬別讓德軍起疑心。
    c 聽出來了,你確實是非常佩服這位機智勇敢的母親!
    (3)齊讀:讓我們把對伯諾德夫人的崇敬送入句子,讀一讀!
    六、讀議結(jié)合,品悟杰克的主動服務。
    2、示段,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3、指生朗讀,點評體會。
    (1)聽出來了,面對如此兇暴的德國強盜,杰克還能如此從容、冷靜,確實是了不起的小英雄!
    (2)杰克心急如焚,為什么還會“慢慢地站起來”?是呀,杰克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否則,任何一個微小的動作也會招來滅頂之災。你也能讀好嗎?試一試!
    4、齊讀:多令人感動!帶著這種感動,一起讀!
    5、一唱三嘆,品悟環(huán)境的危急。
    (1)交流:燭焰搖曳,發(fā)出微弱的光。此時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東西。為什么?(蠟燭越來越短,燭光越來越微弱,暗示著秘密就要暴露,一家三口的生命已越來越危險,情況緊急?。ㄟ@還暗示著情報站就要遭到徹底破壞,所有情報員的安危就在這一剎那間,情況萬分危急?。?BR>    (2)小結(jié)交流:是呀,此時此刻,不僅僅是蠟燭越來越短,而是情報站越來越危險,所有情報員的生命將越來越危急!你最想用哪些詞來形容?(千鈞一發(fā)、迫在眉睫、十萬火急、危在旦夕……)
    (3)回旋朗讀。
    a 多可怕呀!你來讀!
    b 定時炸彈已經(jīng)進入倒計時,我們似乎聽到了那扣人心弦的滴答作響,你來讀!
    c 伯諾德夫人的心已提到了嗓子眼上,你來讀!
    d 呼吸都緊張了,空氣都凝固了,一起來!
    七、潛心會文,探究杰奎琳的巧妙請求。
    1、引:就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小女兒杰奎琳請求德國軍人,讓她帶著蠟燭上樓睡覺,她成功了,我們也如釋重負。為什么杰奎琳會成功呢?她的請求巧妙在哪兒呢?請你認真讀讀這段,學著剛才的樣子,抓一抓杰奎琳說的話,做的事,靜下心來好好思考思考,你從哪些詞語看出她的請求巧妙。
    2、學生自由朗讀。
    3、交流反饋。
    (1)燭焰搖曳,發(fā)出微弱的光——這微弱的光可有可無,拿走蠟燭就很自然,請求拿走蠟燭的時機是多么巧妙呀?。苈?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真會讀書?。?BR>    (2)杰奎琳先向司令官(三個強盜中權(quán)利最大的)請求,再一一向幾位軍官道過晚安后再上樓,以免節(jié)外生枝,真巧妙?。▽ο笄擅睿?BR>    (3)杰奎琳說了短短的23個字,雖然簡短,但說清了要蠟燭的原因:因為天晚要睡覺,因為天黑要蠟燭,要求合情合理,怎么能拒絕呢?方法真巧妙!
    (4)杰奎琳帶著商量的口吻“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向德軍司令官嬌聲請求,表達多巧妙呀!怎樣才是“嬌聲請求”?(嬌滴滴的,嬌弱的,惹人憐愛的……)指名朗讀。
    4、引導:同學們,杰奎琳表面上彬彬有禮,但她心里絕不是這樣想的。一家三口的心里都極度痛恨德國強盜,但為了保護蠟燭中的秘密,為了帶走蠟燭,他們只能殷勤巴結(jié),主動服務,只能違心地與強盜道過晚安。這是忍辱負重!
    5、齊讀杰奎琳的表現(xiàn)。
    6、引導:說來也巧,司令官正好有一位與杰奎琳差不多大的小女兒;更巧的是,在杰奎琳踏上最后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有驚無險的背后,透露出的,是一家三口保護蠟燭時的機智勇敢、沉著冷靜。
    7、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八、總結(jié)升華。
    2、交流:熱愛祖國、熱愛民族,向往自由、向往幸福,正義的力量。
    3、回讀一家三口與德軍的對話。
    (1)引:同學們,我們從一家三口的語言、動作感受到了他們的大智大勇。這就是他們與德軍周旋時說的話。暫且讓老師先當回英雄,讀這一家三口的話,你們呢,暫時委屈一下,讀德軍的話。
    (2)師生分角色朗讀。
    (3)交流:你們覺得,德軍是怎樣的人?(兇惡,像野獸……)
    (4)介紹:老師并不完全這樣認為。德軍少校說的這句話,老師反復地讀了好多遍,讀著讀著,就總覺得他雖然身處異國,征戰(zhàn)沙場,但也在思念著家鄉(xiāng),想念著親人。他多希望能早日回家看看那嬌小可愛的孩子呀!多希望這可怕的戰(zhàn)爭能早日結(jié)束!他仿佛在說:戰(zhàn)爭,不是軍人的錯!
    (5)讓我們再次讀一讀這三組對話。男生讀軍人,女生讀一家三口的話。
    4、小結(jié):其實,這只是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的一個小小的縮影。為了爭取民族解放,許許多多的普通人民,經(jīng)歷了無數(shù)個這樣的驚心動魄,譜寫了一篇篇可歌可泣的生命樂章。在我國反抗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戰(zhàn)爭中,也出現(xiàn)了這樣的小英雄,放牛娃王二小、小兵張嘎、小英雄雨來……他們也一樣留在民族解放的里程碑上,也一樣活在我們的心中。所以,讓我們牢牢地記住它——半截蠟燭,因為這是智慧、勇敢、忠誠的母子三人誓死保護的秘密;讓我們用全部的身心牢牢地記住它——半截蠟燭,因為這是法國救亡運動中的一線生機;讓我們用滾燙的鮮血牢牢地記住它——半截蠟燭,因為它是全世界正義力量的最強音!
    九、延伸拓展。
    1、認真讀課文中關于一家三口表現(xiàn)的語句,把劇本中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提示填寫完整,課后與同學合作表演。
    (1)引:這個一波三折、險象環(huán)生的故事已深深地烙在每個人的心中,相信你一定很想演一演這個真實感人的故事。老師已經(jīng)把這個故事根據(jù)獨幕劇的形式改編成劇本了,不過,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提示語沒有填寫完整。請你認真讀課文中關于一家三口表現(xiàn)的語句,把劇本中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提示填寫完整。
    (2)學生讀文填寫,交流反饋。
    (3)課后與同學合作表演。
    2、搜集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小英雄的故事,準備故事交流會。
    [板書設計]
    半截蠟燭
    伯諾德夫人?? “殷勤”獻燈滅蠟燭
    周旋???? 杰克???????? “主動”搬柴移蠟燭???? 大智大勇
    杰奎琳?????? “巧妙”請求帶蠟燭
    蠟燭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八
    1、學習課文,了解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險的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2、體會伯諾德夫人一家在險境中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及心理活動,感悟他們在與敵人斗爭時的沉著、勇敢、和機敏,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增進愛國熱情。
    體會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以及心理活動的細節(jié)描寫,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
    一、復習導入:(2分鐘)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對半截蠟燭這篇課文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誰來說說這半截蠟燭有什么特別之處?(裝有情報)
    2、是呀!正是這與眾不同的半截蠟燭,引發(fā)了一場沒有硝煙而又驚心動魄的戰(zhàn)斗。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一精彩的戰(zhàn)斗過程.
    二、出示教學目標:(1分鐘)
    1、學習課文,了解伯諾德夫人一家是怎樣跟德軍周旋的。
    2、體會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以及心理活動的細節(jié)描寫,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質(zhì)。
    三、自學導航:(10分鐘)
    請同學們?yōu)g覽課文3-7自然段,完成練習:
    1、說說伯諾德夫人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用曲線畫出描寫伯諾德夫人心理活動的句子,用直線畫出描寫她動作神情的句子。體會人物的特點。
    2、想想大兒子杰克又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體會人物的特點。
    3、找出小女兒杰奎琳的語言、動作的句子,想想從中反映了人物的什么特點?
    四、交流探討(15分鐘)
    1、當?shù)萝婞c燃蠟燭后,伯諾德夫人是怎么想的?怎樣做的?又是怎樣說的呢?
    出示句子:(1)“伯諾德夫人知道……同時也意味著他們一家三口生命的結(jié)束。”指名讀,理解句子意思,體會伯諾德夫人對祖國的熱愛與忠誠。點出重點詞指名讀。
    出示句子(2)“她看著兩個臉色蒼白……把蠟燭吹熄。”指名讀,現(xiàn)在你從伯諾德夫人的言行中又體會到什么呢?(鎮(zhèn)定機智、臨危不懼)抓住哪些詞讀好?(急忙,輕輕)
    2、引讀過渡:一場危機似乎過去了?!八坪酢笔鞘裁匆馑??能去掉嗎?為什么?
    出示句子:(3)這時候,大兒子杰克慢慢地站起來,“天真冷……”屋子里頓時暗了許多。
    指名讀。你體會到什么?(大兒子杰克的機智)把你的體會告訴大家好嗎?
    出示句子:在斗爭的最后時刻,他從容地搬回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著。指名讀:從這句你又感受到什么?讓我們再次聆聽你的朗讀,分享你朗讀的感受。
    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即將到來的厄運是什么呢?指名說。
    3、這一段中還有哪些句子讓你體會到氣氛的緊張?
    出示句子:燭焰搖曳,發(fā)出微弱的光,此時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東西。
    大兒子杰克與德軍的周旋真是驚心動魄呀!指名學生通過朗讀把緊張的氣氛讀出來。
    這時候小女兒杰奎琳用她的聰明才智保住這半截蠟燭,保住了情報,化驗為夷。
    4、我們來分角色朗讀第六自然段,同桌練練
    5、評價“嬌聲”(嬌聲讀好了有什么作用?)
    五、課堂練習6分鐘)小組同學合作,將故事演一演。
    六、小結(jié):(1分鐘)多么了不起的一個家庭!一家三口懷著對祖國的熱愛,在這場戰(zhàn)斗中憑著他們的鎮(zhèn)定與機智最終戰(zhàn)勝了敵人,真讓人敬佩。
    七、課堂作業(yè):(5分鐘)
    練筆:課文中運用了大量心理描寫,對人物的心理活動進行了細膩地刻畫,當杰奎琳把蠟燭拿上樓去,一家三口心里又會怎樣想呢?展開想象的翅膀,選擇一個人物,寫出他(她)此時的內(nèi)心獨白。
    板書設計:6半截蠟燭
    伯諾德夫人:換油燈吹熄臨危不懼
    杰克:搬柴火端起從容鎮(zhèn)靜}巧妙周旋
    杰奎琳:去睡覺端走聰明過人熱愛祖國
    蠟燭教學設計及反思篇九
    1、知識與技能: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能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說說泊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朗讀課文的訓練,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理解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2、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敏、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23半截蠟燭
    3、教師質(zhì)疑:課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么事?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通過朗讀課文,大家解決了哪些疑問?
    3、學生交流。
    4、本文圍繞“半截蠟燭”寫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講清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況。
    三、再次讀課文,重點學習字詞。
    1、明確要求: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字音,讀順語句,讀通全文;邊讀邊用圈畫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詞,并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解決。
    2、檢查自學情況。
    (1)讀準字音。
    (2)檢查詞義掌握情況。
    3、討論主要內(nèi)容。
    4、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第一段(1— 2)伯諾德夫人把裝有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
    第二段(3 )一名德國軍官點燃了藏有情報的蠟燭,伯諾德夫人取出一盞油燈,吹滅了蠟燭,暫時避免了一場危機。
    第三段(4—5)大兒子杰克想結(jié)搬柴生火之際拿走裝有情報的半截蠟燭,但沒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兒杰奎林在萬分危急關頭借口上漏稅繳拿走裝有情報的蠟燭,避免了一場危機。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1、寫字練習。
    2、用鋼筆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一段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學生質(zhì)疑:絕密、絕妙。
    3、教師質(zhì)疑:伯諾德夫人是怎樣對待絕密情報的收藏工作的?為什么這樣做?
    4、絕密的情報要用絕妙的辦法來收藏。伯諾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絕妙的主意”妙在哪里?
    5、出示句子:在你認為重要的句子下面畫上著重號。
    為了情報的安全,她想了很多辦法,但始終放心不下。最后,她終于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把裝有情報的小金屬管]藏在半截蠟燭中,然后把它插在一個燭臺上。由于蠟燭擺在顯眼的桌子上,反而騙過了前來搜查的德軍。
    指名朗讀,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二、理清故事情節(jié),引入編排課本劇程序。
    1、學生深入讀課文,弄清故事情節(jié)。
    2、指導學生用圖畫和文字表現(xiàn)故事情節(jié)。
    3、指導編排課本劇。
    三、第一場的編排。
    1、默讀課文,思考:這場戲的中心人物是誰?應該怎樣演好這一角色?
    2、找出反映中心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的句子,圈出關鍵詞語,反復朗讀。
    3、學生交流怎樣表演。
    4、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布置準備工作。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默寫詞語。
    板書設計
    蠟燭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
    (一)知識與能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說一說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是怎樣與德軍周旋的。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借助對文本的理解和依托文本的語言訓練,讓學生初步感知伯諾德夫人一家鎮(zhèn)定、勇敢的高貴品質(zhì)。
    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脈絡,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2、指導學生認真朗讀,通過對伯諾德一家人從容鎮(zhèn)靜的動作、神情、語言、心理描寫的句子,初步感受他們是如何與德軍周旋的。
    教學難點:
    借助對文本的理解和依托文本的語言訓練,讓學生初步感知伯諾德夫人一家鎮(zhèn)定、勇敢的高貴品質(zhì)。
    教學準備:
    學生搜集理解“二戰(zhàn)”的有關材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課前交流,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上課前我們先來看看這些畫面(ppt出示二戰(zhàn)畫面,相機簡介二戰(zhàn))。
    3、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小結(jié):是啊。戰(zhàn)爭是殘酷的。因為戰(zhàn)爭,許多人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今天就讓我們跟隨戰(zhàn)爭的煙火一起來到二戰(zhàn)時期法國的一戶普通的人家里去感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
    4、板書課題、齊讀,教學“截”。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關于這半截蠟燭的故事就像一本連環(huán)畫,這本連環(huán)畫一共有三幅圖,你能到課文中找一找這三幅圖嗎?每幅圖分別是哪幾個自然段?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快速地朗讀課文,畫出相關的句子,并試著用一句話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圈畫相關的詞句。
    3、這三幅圖的主人翁分別是誰?(指名回答,相機板書)
    4、每幅圖由哪幾個自然段組成?(指名回答)
    5、選擇你喜歡的圖,讀一讀,并想想:每幅圖主要講什么事?(指名回答,相機板書)
    6、上到這,你能用一句話來概括課文的主演內(nèi)容嗎?
    7、ppt出示填空題:課文圍繞半截蠟燭這一線索主要寫了____(什么時間)____(誰)____(怎么樣的)半截蠟燭被點燃的情況下千方百計地____的故事。
    三、精讀感悟,體會情感
    1、在這特殊的時間里,伯諾德夫人一家參加了秘密情報的傳遞工作,他們是為了___(學生回答后,相機出示第一自然段)。
    2、如果你是一個遭受欺凌的法國人,你會怎樣讀這句話?
    3、指名讀,相互評價。
    4、為了把強盜的德國人趕出自己的國家,伯諾德夫人的任務是____,她想到了一個____。(根據(jù)回答,出示:把裝著情報的小金屬藏在半截蠟燭內(nèi),然后插在一個燭臺上。)
    5、這個主意“妙”在哪里呢?(指名回答)
    6、學生討論,回答。
    四、課堂小結(jié)
    伯諾德夫人和她的孩子能化險為夷嗎?
    蠟燭教學設計及反思篇十一
    1、初步了解劇本這種文學形式,領悟其是怎樣通過人物對話來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
    2、通過合作演一演劇本,閱讀感悟劇本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情等描寫,感受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智勇敢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重點:初步了解劇本的語言特點,指導學生在演一演劇本的過程中感受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智、勇敢和鎮(zhèn)靜。
    難點:讓學生在演劇本的語言實踐中自覺融入到劇情當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1、板書課題:半截蠟燭
    2、默讀課前導語,了解什么叫“劇本”。
    1、自由認真讀課文,思考:劇本與我們平常學的寫人記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呢?反饋交流
    2、了解劇本里故事發(fā)生的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
    3、了解劇本里講到的人物:伯諾德夫人和她的兒子杰克、女兒杰奎琳。
    4、了解劇情:為了保住半截蠟燭中的秘密情報,伯諾德夫人一家在危急關頭與德軍巧妙周旋,取得最后的勝利。
    1、學生討論如何演好劇本。
    2、指導試演課文其中一段:學生小組合作試演;指名上臺演;指導學生利用括號里的提示語演好人物,并補寫提示語。
    4、指導學生演好伯諾德夫人鎮(zhèn)定自若的樣子。
    5、伯諾德夫人的辦法失敗了,蠟燭又被點著了,此時此刻,杰克會在心里想些什么呢?
    6、了解“潛臺詞”,并演好杰克。
    7、杰克端走蠟燭沒成功,那小女兒杰克琳是怎么樣和敵人斗智的呢?學生討論、演一演。
    從保護半截蠟燭的整個過程來看,你覺得伯諾德一家怎么樣?
    1、續(xù)編“劇本”:屋外的風漸漸小了,三個德國軍官走遠了,杰奎琳端著熄滅了的蠟燭從樓梯上下來。伯諾德一家這個時候又有什么精彩的對話呢?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當一回編導續(xù)寫劇本,注意劇本的特點。
    2、演劇本:有興趣的同學課間演一演該劇本。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