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讀數寫數教案(模板17篇)

字號:

    教案是對教學過程進行規(guī)劃和組織的關鍵工具,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編寫教案前,教師需要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需求。深化教學改革的教案范文,推動教學工作不斷創(chuàng)新。
    一年級數學讀數寫數教案篇一
    師:在數數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從1開始,一個一個地數,每個物體都要數到,不能重復,也不能遺漏。(課件演示)。
    數到最后一個物體所對應的數,就是數物體的結果。一共9個小龍蝦。
    師:當然,數數的時候,除了可以一個一個的數,也可以2個2個的數,如果你熟練的話,還可以3個3個的數,4個4個的數,5個5個的數。(課件)。
    師:
    比如數這些氣球時,我們除了可以1個1個的數(課件展示)。
    也可以2個2個的數,和我一起來數:2個、4個、6個、8個、10個;(課件展示)。
    當然還可以5個5個的數,我們一起來數:5個、10個.
    再看這些小棒,我們可以1根1根的數,還可以10根10根的數;
    師:你有沒有發(fā)現,哪種數法更節(jié)省時間呢?
    對!每次數的個數越多,數的時間就越短。
    相信在你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一定會經常用到多個多個的方法。
    好了!今天微課的內容就這些,再見!
    請認真觀看視頻內容,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復觀看,學習后,請把自己的收獲,以語音作業(yè)的形式發(fā)布到手機啪啪。
    一年級數學讀數寫數教案篇二
    2、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進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練習三3—6題。
    過程與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tài)度。
    熟練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
    學具準備:學具卡片。
    一、復習:
    請學生用自己手中的學具平均分,先給同位說說,再說給大家聽聽。
    要求說說把幾個分成了幾份,每份是幾。
    二、練習:
    第3題:
    分一分,說一說。
    請學生用學具表示梨,動手分一分,
    然后說說分的過程,
    最后填空:一共有()個梨。平均放進3個盤里,
    每盤放()個。
    第4題:
    圈一圈,說一說。
    先請學生仔細觀察圖,說說圖意,
    提出問題:可以分給幾只小兔?
    請學生自己圈一圈,填空,集體訂正。
    說說是怎樣圈的,圈的結果怎樣。
    問:除了圈一圈,還可以用什么方法?
    引導學生思考還可以用想乘法。
    一年級數學讀數寫數教案篇三
    教科書第7~8頁例1、例2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能借助2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類推出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
    2初步建立位置值的概念。
    3讓學生經歷數學學習的全過程,從中產生數學學習的成功體驗和熱愛數學學習的情感。
    【教學重點】。
    能借助2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類推出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臺。
    學具:小棒、計數器。
    【教學過程】。
    引入。
    教師拿出一捆零3根小棒用雙面膠貼在黑板上。
    教師:這里有多少根小棒?
    學生:13根。
    教師:在你們的計數器上撥出13。
    學生撥后,抽學生回答是怎樣撥的,教師在小棒下面對應出現算珠圖(如右圖),要求學生解釋左邊的1顆算珠表示什么,右邊的3顆算珠又表示什么,然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這個算珠圖的理解是:十位上的算珠與個位上的算珠表示的大小是不一樣的,十位上的1顆算珠表示一個十,個位上的1顆算珠表示一個一。
    教師:能把這個數寫下來嗎?說一說你寫的數左邊的數字表示什么,右邊的數字又表示什么。
    學生在算珠圖下面寫數,并說每個數字表示什么。
    教師:這些是我們在20以內數的認識中學到的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就用這些知識來學習100以內的數的讀寫。
    教師板書課題。
    1、教學例1。
    在13根小棒的右邊貼出2捆零3根小棒。
    教師:這是多少根小棒?
    學生:23根。
    教師:根據前面的經驗,如果要把這23根小棒撥在計數器上,你認為應該怎樣撥?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引導學生說出應該在十位上撥2顆算珠,個位上撥3顆算珠。因為十位上的2顆算珠表示2個十,個位上的3顆算珠表示3個一。
    教師:這個同學講得有道理嗎?老師也贊成他的意見,現在同學們看清自己計數器上的十位和個位,自己撥一撥。
    學生自己撥。
    老師在小棒圖下面對應出現算珠圖(如右圖),并讓學生說說左邊的2顆算珠表示什么,右邊的3顆算珠又表示什么。
    教師:你能用寫13的方法把這個數寫下來嗎?
    學生自己寫,抽一個學生在黑板上對著算珠圖寫出來(如左圖),并讓他說一說寫的數左邊的數字表示什么,右邊的數又表示什么。在寫出23之后,反過來讓學生對照算珠圖思考,23中的2表示什么,3又表示什么,加深學生對位置值的理解。
    教師:那又該怎么來讀這個數?
    按照讀13的已有經驗,讓學生讀23。
    同桌相互討論。
    引導學生討論后,讓學生發(fā)現這樣的一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1:這兩幅圖上的數都是兩位數;個位上的數都表示幾個一,十位上的數都表示幾個十。
    學生2:個位上的數字都是3,都表示3個一。
    學生3:這兩個數的大小是不一樣的,十位上的數字不同,表示的意思也不相同。13中的1在十位上,表示1個十,3在個位上,表示3個一;23中的2在十位上,表示2個十,3在個位上,表示3個一。
    讓學生讀寫33,43,53,63,73,83,93并分別說一說十位的數表示什么,個位上的數又表示什么,進一步鞏固學生對位置值的理解。
    2、教學例2。
    教師出示例2的算珠圖(如右圖所示)。
    教師:比較黑板上的這兩幅圖,你發(fā)現它們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引導學生回答。
    學生1:這兩個圖都表示的是兩位數,都是由個位和十位組成的。
    學生2:這兩個數都是由3和4組成的,但是3和4的位置不一樣。
    教師:第一個圖表示的數是多少?第二個圖表示的數是多少?
    學生:第一個圖表示的是34,第二個圖表示的是43。
    學生說,老師在黑板上對應的位置寫數(如右圖)。
    教師這時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討論和交流,利用讀寫的經驗來分析34和43中3和4位置不一樣,各自表示的大小也不一樣。并讓學生利用比較的方法來說圖,34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個十;4在個位上,表示4個一。43中的4在十位上,表示4個十;3在個位上,表示3個一。強調同樣的數字在不同的位置的不同意義,同時也讓學生深刻理解位置值的重要性。
    教師:像這樣的`數你還能找出哪些?
    引導學生找出像45和54,67和76這些數字相同但大小不一樣的數。
    教師:從中你知道些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同樣的數字(0除外)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大小。如果學生不能說出0除外,教師作適當的引導。
    引導學生從已有經驗入手:10個一是一十,要在十位上撥1顆算珠;10個十是一百,就應該在百位上撥1顆算珠。
    教師:現在請你們在計數器上撥一撥。
    學生在計數器上撥一百。
    教師在黑板上出現算珠圖。(如右圖)。
    教師:誰愿意到黑板上來寫一寫這個數?
    抽一名學生到黑板上來對著算珠圖寫數。并對照著算珠圖說一說每個數字所表示的意思。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寫數和讀數,你能說一說我們剛才是怎樣寫數讀數的嗎?
    學生討論后,引導學生回答:寫數和讀數,都應該從高位開始。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指導學生說出,和原來的計數器比,多了一個百位。并且這些數位的排列是從右邊起第1位是個位,第2位是十位,第3位是百位。
    教師隨學生的回答板書。
    教師:在我們目前學過的這幾個數位中,最高位是哪一位?
    學生:百位。
    教師:隨著我們今后認識的數越來越大,認識的數位會越來越多。
    教科書第8頁課堂活動。
    先由教師做示范,教師說一個數,學生寫;或教師寫一個數,學生讀,再由同桌的兩個學生模仿進行。
    教師: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學生回答略。
    一年級數學讀數寫數教案篇四
    1.讓學生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
    2.能正確地讀、寫出100以內的各數。
    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的意義,能正確讀、寫出100以內數。
    教學準備課件、計數器、磁鐵小棒。
    1、數數。
    (1)一個一個地數,從34數到50。
    (2)十個十個地數,從20數到100。
    2、口答。
    (1)十個一是(),十個十是()。
    (2)6個十和3個一組成()。
    (3)78里面有()個十和()個一。
    (4)從右邊起,第一位是(),第二位是()。
    1.教學例4。
    (1)創(chuàng)設情景,導出小女孩的`話我買了24枝鉛筆。
    (3)接著請學生在計數器上撥珠表示24。邊撥邊敘述:2個十在十位上撥2顆珠,4個一在個位上撥4顆珠。
    (5)教師出示4捆和2根小棒(即42根小棒),用同樣的方法完成以上過程。當學生寫出并讀出42以后,讓學生對比24與42中的4、2的意義,加深對不同數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的理解。
    2.教學例5。
    (1)第一行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讀給同桌的同學聽,最后集體訂正。
    (2)第二行第1題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十位上有4顆珠子,個位上一個也沒有,試問:這個數該怎么寫呢?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40,并強調當個位上一個也沒有時,要用0占位。
    (3)第二行第2、3題讓學生嘗試,讀給同桌的同學聽,最后集體訂正。
    (4)思考:若這些數個位上不寫0行嗎?為什么?
    3.教學例6。
    (2)學生在計數器上表示。
    (3)讓學生翻開課本,嘗試寫出100,并輕聲讀一讀。
    引導學生說出:先在百位上寫1,十位和個位上都寫0,讀作一百。
    (4)請學生對著數位表,同桌的互說,從右邊起,第一、二、三位各是什么數位?每個數位上的數各表示什么?然后在書上填空。
    (5)引導學生概括出小精靈聰聰說的話:讀數和寫數,都應從高位起。
    (6)教師小結:讀數、寫數都應從高位起,即從左邊起,這與說數位的順序正好相反,個位或十位上一個也沒有寫數時要寫0占位。
    4.看書質疑。
    5.課間操活動--快樂時刻。
    1.讀數--做一做的第1題。
    2.寫數--做一做的第2題。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讀數寫數)讀數、寫數的規(guī)律是什么?(讀數和寫數,都應從高位起)。
    2.請你用100以內的數說一句話。
    3.思考題:君君在計數器上撥了5粒算珠表示一個數,她可能撥了哪個數?
    板書設計。
    一年級數學讀數寫數教案篇五
    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熟練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2、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并記住10個一是一十,10個十是一百。
    三、教學過程:
    (一)數數:
    1、全班從100倒數到1。
    2、抽簽數數。
    (二)數的組成:
    3、學生看小棒,說數的'組成。
    4、學生看計數器,說數的組成。
    5、學生看數字卡片,說數的組成。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如:學生說24,讀作二十四。
    (四)課中小休,教師講童話故事《團結力量大》。
    (五)書面練習:
    1、想一想,在填數:
    29、---、31、---、33、---、35、---、37。
    64、66、68、---、72、---、---、---、---。
    60、65、70、---、80、---、---、---、---。
    2、45里有()個十和()個一組成教學反思:
    90里有()個十和()個一組成。
    64里有()個十和()個一組成。
    76里有()個十和()個一組成。
    29里有()個十和()個一組成。
    3、30讀作:八十六寫作:
    45讀作:九十七寫作:
    79讀作:六十寫作:
    55讀作:一百寫作:
    數數、數的組成、讀數、寫數練習課二。
    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熟練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2、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并記住10個一是一十,10個十是一百。
    3、培養(yǎng)學生數感。
    三、教學過程:
    (一)數數:
    1、全班從38數到61。
    2、全班10個10個數,從10數到100。
    3、全班20個20個數,從20數到100。
    4、指名數數,注意過九的數。如:59下一個數是多少?或前一個數是多少?
    5、教師擺小棒,問:19加一根是多少?29加一根是多少?39呢?一直讓學生數下去。
    (二)相同的數在不同數位所表示不同的意思:
    師拿出計數器。
    問:24怎么表示?為什么這樣表示?(因為24里有2個十和4個一)。
    那42又怎么表示?為什么這樣表示?(因為42里有4個十和2個一)。
    那么24里的2和42里的2有什么不同?(24里的2表示2個十,而42里的2表示2個一)。
    對!同樣的一個數字,在不同的數位上就表示不同的意思了。如果2在百位上呢?(就表示2個百)。
    恩!在個位上表示有幾個一,在十位上表示有幾個十,在百位上表示有幾個百。
    (三)會概數,培養(yǎng)學生數感:
    體會100粒大米有多少,100根小棒有多少,那么50大概又有多少。你可以爍爍我們身邊存在的數嗎?(讓學生體驗數學就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
    如:100粒大米有多少?
    100顆黃豆呢?
    自己體會100張紙大概有多厚?50呢?
    100個人大概有多少?
    估計年齡等等。
    (四)小結:
    身邊的數有很多,只要小朋友們善于觀察發(fā)現,就會知道我們身邊到處都有數學(數學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
    一年級數學讀數寫數教案篇六
    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初步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2、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
    三、教學重點:初步正確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特別注意過九的數。
    四、教學難點: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五、教具準備:計數器、數字卡片。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數數:從100倒數到1。
    從35起,五個五個地數到80。
    從10起,十個十個數到100。
    從50起,二個二個數到64。
    2、教師出示數字卡片,學生快速說出數的組成。
    3、復習數位表:
    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個、十、百)對!有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有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
    那么怎么樣用計數器表示17?(指名回答,并上來撥珠子)。
    對!因為17由1個十和7個一組成,所以在十位沙上撥7,在個位上撥1。(并指名回答這樣寫和讀17這個數,可指名上來板書)。
    (二)導入:
    剛才表示的.數都是20以內的數,如果是20以上的數又應該怎樣表示呢?誰知道21這樣用計數器表示?(學生討論,教師指名回答)。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21由2個十和1個一組成,所以在十位上撥2,在個位上撥一,寫作:21讀作:二十一)。
    其實20以上數的讀寫和20以內數的讀寫是一樣的。
    (三)新課:
    1、教學例四:想一想應該怎么樣用計數器表示24?(指名回答)。
    想:24由2個十和4個一組成,所以在十位上撥2,在個位上撥4。
    寫作:24讀作:二十四。
    2、教學例五:
    (1)教師撥珠子:十位4顆,個位3顆。
    請問珠子表示的數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書:寫作:43全班齊讀十位是4,個位是3,所以讀作四十三。
    讀作:四十三。
    (2)另外2個圖也如上教法。
    3、練習鞏固:
    (1)接撥珠子,分別用指名答、開火車答、全班齊答等方式。
    (2)教師讀數,學生聽數并動手寫數,再全班對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說數,另一個人在聽寫本上寫數,要求寫數和讀數都要寫出來。每人說3個數。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的讀數和寫數。(板書:讀數、寫數)其實方法和20以內數的讀寫都是一樣的。不知道小朋友們是否都熟練掌握了100以內數的讀寫呢?好我們現在來做練習。
    (五)做34頁:學生獨立完成,再指名回答,全班對答案。可以請小朋友到黑板板書出來。(教師注意說明容易錯的地方)。
    (六)板書設計:
    寫作:171915212440。
    讀作:十七十九十五二十一二十四四十。
    二、教學目標:1、進一步使學生能熟練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2、進一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3、進一步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
    三、教學重點:正確熟練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特別注意過九的數。
    四、教學難點: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五、教具準備:計數器、數字卡片。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開火車數數。從15起,5個5個數到100,從48起,2個2個數到78。
    2、全班齊數數。從100倒數到78,從10起,10個10個數到100。
    1、小游戲:分組抽簽讀數。
    (1)數出尾數是0的數來。
    (2)數出尾數是5的數來。
    (3)數出個位和十位數字相同的數來。
    (4)數出個位是9的數來。
    剛才我們用各種方法數數,可以2個2個數,5個5個數,10個10個數,還可以順著數,倒著數,說明小朋友們對100以內數的數法掌握得很好,小朋友們真聰明!
    2、教師說數,學生寫數,要求寫出寫法和讀法。
    (二)新授:
    1、教師在計數器個位上一個一個地撥,撥到9時問再撥一個是多少?是10)十由幾個一組成?(板書:10個一是十)。
    那么10個一是十,應該這樣表示?
    教師在計數器十位上一個一個地撥,撥到9時問再撥一個是多少?是100)一百由幾個十組成?(板書:10個十是一百)。
    10個十是一百,應該這樣表示?
    我們看計數器上的珠子表示一百有什么特征?(百位上只有一顆珠子,個位和十位都沒有珠子)。
    2、指名回答,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教師板書:百位十位個位)。
    誰知道這樣讀寫100?(注意個位和十位上沒有數,所以用0占位)。
    指名上黑板板書,要求100的讀法和寫法都寫出來。(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讀數和寫數都要從高位起)。
    百位十位個位。
    寫作:100。
    讀作:一百。
    (三)練習鞏固:
    1、學生獨立完成35頁第2題,指名上黑板寫數,全班對答案。
    2、教師指導學生看圖,再獨立完成36頁第4題。
    (四)板書設計:
    10個一是一十百位十位個位。
    10個十是一百寫作:100。
    讀作:一百。
    一年級數學讀數寫數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
    2、能正確地讀、寫出100以內的各數。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能正確地讀、寫出100以內的各數。
    教學準備:
    計數器1個、小棒100根、鉛筆24枝、投影片。
    教學過程:
    1、數數。
    (1)一個一個地數,從27數到50,從85數到100。
    (2)十個十個地數,從30數到60,從20數到100。
    2、看題口答。
    (1)()個一是一十,十里面有()個一。
    (2)()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個十。
    (3)個十和2個一組成()。
    (4)十和5個一組成()。
    (5)75里面有()個十和()個一。
    3、教師報數,學生擺小棒。
    16、25、50、68、
    1、教學例4。
    (1)出示計數器。
    十
    位
    個
    位
    教師:計數器從右邊起,第一位叫個位,第二位。
    叫十位,并在計數器分別貼上。
    (2)教師出示2捆鉛筆和4枝鉛筆。
    這里共有幾枝鉛筆?(有24枝),有幾個十枝和幾個一枝。(2個十枝和4個一枝)。
    學生回答后,教師分別把2捆鉛筆和4枝鉛筆分別掛在十位和個位上,接著問:計數器上應該怎樣表示呢?啟發(fā)學生說出2捆鉛筆表示2個十,在十位上撥2顆珠子,4枝鉛筆表示4個一,在個位上撥4個珠子表示。
    寫數時,要先寫十位,再寫個位。十位上是幾,就寫幾;個位是幾,就寫幾,這個數寫作24。
    讀數時,先讀十位數,再讀個位數。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十;個位是幾,就讀幾,這個數讀作二十四,學生跟讀兩遍。
    2、教學例5。
    (1)第一行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讀給同桌同學聽,教師巡視指導。
    (2)第二行第1題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十位上有4個珠子,個位上一個也沒有,試問:這個數該怎么寫?學生回答后,教師強調,這個數十位上是4,就寫4,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寫0。因此寫作:40讀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題讓學生嘗試,說給同桌的同學聽。教師提問個別同學,集體訂正。
    3、教學例6。
    (1)出示10捆小棒與計數器。
    提問:這里一共有幾捆小棒?幾個10?10個十是多少?
    教師把10捆小棒捆成一大捆,掛在百位上邊。
    問一百該怎么寫呢?
    引導學生說出:先在百位上寫1,十位與個位上都寫0這個數寫作100讀作一百。
    (2)教師告訴學生計數器上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4、小結。
    寫數、讀數都要從高位起,按數位順序寫,個位或十位上一個也沒有寫數時要寫0占位。
    1、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提問個別同學:該如何寫數,你是怎么想的?集體訂正。
    2、游戲:接通電話(投影出現)。
    一年級數學讀數寫數教案篇八
    教學內容:教科書34~35頁。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地、熟練地讀寫100以內的數。
    2、結合具體事物,使學生感受100以內數的意義,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3、進一步嘗試用自主探索的方法獲得新知。
    教學難點:數位的意義。
    教具準備:計數器、數位板、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1、十個十是(),一百里面有()個一。
    2、6個一和3個十組成()。
    3、7個十和6個一組成()。
    4、89里面有()個十和()個一。
    5、62里面有()個一和()個十。
    1、教學例4:
    (2)學生在計數器上撥珠表示24。邊撥邊敘述:2個十在十位上撥2顆柱,4個一在各位上撥4顆珠。
    (4)教師再擺出42根小棒,用同樣的`方法完成以上過程。當學生寫出并讀出42以后,讓學生對比24與42中的4、2的意義,加深對不同數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的理解。
    2、教學例5:
    (2)例5下面一組數的教學過程與上面一組數大體相同,應強調的是:當個位上一個也沒有時,要用0占位。
    3、教學例6:
    (3)學生在課本上嘗試寫出一百,并輕聲讀一讀。
    (4)教師在黑板上展示100的寫法,讓學生將自己寫的和老師寫的比一比,看誰寫得整潔、美觀。對寫得不美觀的在練習本上再寫一次。
    (5)請學生對著數位表,同位互相說一說,從右邊起,第一、二、三位各是什么數位?每個數位上的數各表示什么?然后在數上填空。
    (6)讓學生再回頭看例6、例6中自己寫的數,并讀一讀,然后想一想,寫數和讀數是從哪邊(左邊和右邊)開始的?最后引導學生概括出小精靈聰聰說的話:讀書和寫數,都應從高位起。使學生感知自己說的和小精靈聰聰說的一樣,體驗自己在概括知識方面獲得的一個小小的成功。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訂正。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布置:
    板書設計:
    讀作:
    課后小結:
    一年級數學讀數寫數教案篇九
    一、讀數:
    184020:()1567009:()。
    6302050:()50060003:()。
    2060800:()4302000:()。
    二、寫數:
    八萬九千二百三十:()。
    五百零三萬四千:()。
    二十五萬零七百:()。
    一百萬零五十:()。
    四千三百零二萬三千五百:()。
    六萬八千零一:()。
    三、寫數:
    九百萬、四十萬、六萬、五千組成的數是()。
    三千萬、五萬、七百組成的數是()。
    八千萬、九十組成的數是()。
    四、用0,0,0,9,8,7,6這七個數字按要求組成七位數。
    1、讀三個0:()。
    2、讀一個0:()。
    3、讀兩個0:()。
    4、所有的0都不讀:()。
    五、10個一萬是();10個一千萬是()。一百萬有10個();10個()是一百萬。一億里面有()個萬。
    六、800500600這個數的最高位是()位,它是()位數?!?”表示8個(),“5”表示()個(),“6”表示()。
    七、在數位順序表中,從個位起,萬位是第()位,億位是第()位。百萬位的右邊是()位,百萬位的左邊是()位。一個六位數的最高位是()位;最高位是千萬位的數是()位數。
    一年級數學讀數寫數教案篇十
    1、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學會分類的方法。
    2、學生通過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
    4、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學會簡單分類
    一、創(chuàng)設情景 探究新知
    1、感知分類
    出示例1
    你們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樣分類呢?
    揭示課題, 生活中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板書課題:分類)
    2、鞏固發(fā)展 體驗分類
    按形狀來分一分,怎樣記錄分的結果呢?
    討論匯報。
    板演分法。
    還可以怎么分?
    二、鞏固提升 發(fā)散創(chuàng)新
    1、課件出示練習七1、2、3題,學生集體完成。
    三、課堂小結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哪些知識?這些知識對你有什么幫助?
    四、板書設計:
    分類
    生活中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就叫分類。
    按形狀來分一分
    按顏色來分一分
    一年級數學讀數寫數教案篇十一
    《認識時間》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的學習內容。這一內容是學生在上學期學習了“認識鐘表”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鐘表及時間的一些知識,知道如何看整時和半時。而本節(jié)課則是教學用“ 5 分 5 分數”的方法來認讀時間,并通過實際的操作知道 1 時 =60 分。學生通過觀察和自己的動手過程來感受時間,使他們在觀察與操作過程中,經歷和感受時針與分針的運動情況,從而構建學生的時間觀念,這就構成本堂課的主要任務,學生在熟悉喜愛的生活情境中和操作活動中認時間、表示時間,切實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獲得輕松、愉快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1 、會正確讀、寫鐘面上的幾時幾分,知道 1 時 =60 分。
    2、 在認、讀、寫的活動過程中,讓學生感受蘊含的時間觀念。
    3、 通過時間與生活聯系的事例,讓學生體驗時間的寶貴,進行良好生活習慣的教育。
    時、分的認識。
    幾時幾分的認讀。
    教具――多媒體課件,時鐘模型;學具――小鐘。
    同學們,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小朋友,想認識她嗎? (課件出示婷婷的錄像)
    師:看一看婷婷在干什么?
    生:起床、吃早餐、上學、上課。
    師:她什么時間起床?你是怎么認的?
    她什么時間吃早餐呢?怎么認的呢? (學生一一口答)
    師:婷婷上學和上課的時間你們都會認嗎?跟你同位的小朋友說一說。(學生互相說一說)
    歸納:分針指著 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分針指著6,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半。
    ( 2 )是幾時幾分呢?誰會認?(學生嘗試認讀,并指導寫出 9:15)
    ( 3 )分針指著 3 ,為什么不是 3 分,而是 9 時 15 分呢? (學生嘗試說) 我們來看看鐘面上是怎么走的。 (課件演示)
    師歸納:分針走了幾小格就是幾分。
    ( 4 )分針指著數字 3 是 15 分 (出示鐘面模型) ,分針指著其他的數字是多少分,你們知道嗎?同位互相說說,并在書上填出來。(學生先討論,再獨立填,然后集體反饋,教師板書在黑板上)
    ( 1 ) (指著模型)分針走了一圈是多少分?分針走了一圈的時候時針走了多少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課件演示) 。
    ( 2 )時針走了多少?它們所用的時間是相等的,可以用什么符號表示?
    板書: 1 時 =60 分
    除了能認幾時整、幾時半,我們還會認幾時幾分了。為我們的進步鼓掌!
    1 .小游戲
    小游戲――“我來撥鐘你們說”
    看分針指的數字,你能很快地說出是幾分嗎? (師生互動)
    你們自己想玩這個游戲嗎?自己撥一個,請同位的同學說一說。 (生生互動)
    2 .婷婷特別喜歡參加學校里的活動。老師給她拍了幾張照片,想看看嗎? (課件出示:跳舞―― 2:40,捏橡皮泥――3:05)
    師:她在什么時刻參加什么活動? (學生說)
    這兩個時刻你們還會寫嗎? (學生獨立寫,重點指導 3:05的寫法,集體反饋。)
    3 .撥一撥,說一說
    ( 1 )這是少兒臺的電視節(jié)目單(課件出示) ,婷婷最喜歡看這個時間的節(jié)目,是什么呢? (課件出示有時刻 2:55的鐘面) 同學們請你猜一猜。
    ( 2 )你們喜歡看什么節(jié)目呢?在小鐘面上撥出來,讓你的小伙伴猜一猜。
    4 .連線
    ( 1 )電視節(jié)目這么好看,有幾只小動物也想來看呢。可是小動物還沒找到自己的座位,請同學們幫助他們找一找,要求動物身上的時刻和座位上的時刻一樣。(課件出示小動物身上的鐘面和凳子上面的時刻)
    ( 2 )拿出作業(yè)紙,自己找一找、連一連。
    ( 3 )小狗怎么沒有座位???這兒還有一個空位置,誰能說出它的時間?(學生說,課件出示并完成連線)
    同學們,今天我們了解了婷婷的學習和生活。你們喜歡跟她交朋友嗎?我們不僅跟她交上朋友,還要向婷婷學習珍惜時間,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附:板書設計
    認 識 時 間
    1時=60分 2時40分 3時5分
    2:40 3:05
    用“ 5 分 5 分數”的方法認識時刻
    師: (課件出示圖片) 婷婷現在在干什么呢?
    生: 做操。
    師: 這是婷婷做操的時間 (出示鐘面 9:15) ,你們還會認嗎?是幾時幾分呢?
    生 1 : 9 時 15 分。
    師:你還會認這個時刻,真了不起!
    生 2 :還可以說 9 點一刻。
    師:你還知道 9 點一刻呀,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媽媽跟我說的。
    師:你是怎么認的呢?
    生 1 :時針走過了 9 ,就是 9 時多了。
    生 2 :分針走 1 大格是 5 分,走 2 大格是 10 分,走 3 大格就是 15 分了。
    師:可我看到了分針指著 3 啊,為什么不是 3 分而是 9 時 15 分呢?我們來看看鐘面上是怎么走的。 (課件演示)
    師:分針怎么走的啊?
    生 1 :分針走了 15 下。
    生 2 :分針走了 15 個小格。
    師:分針走一小格是 1 分,那么分針走了 15 個小格,就是 15 分。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重組:結合婷婷做操的情境引出認時刻的教學。在認 9時15分這個時刻時,我給了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讓他們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嘗試著認時刻。孩子們各人說著各人認時刻的方法,當老師肯定他們認對了的時候,學生的喜悅之情真是無法言喻。
    師: (指著模型) 分針走了一圈是多少分?分針走了一圈的時候時針走了多少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演示) 。
    師:時針走了多少?它們所用的時間是相等的,可以用什么符號表示?
    生:可以用等號表示。( 教師板書: 1時=60分 )
    師:你們的小鐘面上也是這樣的嗎?自己撥一撥,看一看吧。邊撥邊觀察,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了多少。
    師:看分針指的數字,你能很快地說出對應的是幾分嗎?( 教師撥鐘學生認)認得真快!你們自己想玩這個游戲嗎?自己撥一個,請同位的同學說一說。( 學生相互開展活動 )
    師:這是少兒臺的電視節(jié)目單 (課件出示) ,婷婷最喜歡看這個時間的節(jié)目,是什么呢?(課件出示有時刻 2:55的鐘面) 同學們請你猜一猜。( 生猜,并說說如何認的)
    師:你們喜歡看什么節(jié)目呢?在小鐘面上撥出來,讓你的小伙伴猜一猜吧。(學生活動 )
    一年級數學讀數寫數教案篇十二
    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主要使學生能正確讀寫100以內的數,理解數位的意義和順序,對學生來說,初次接觸讀數,不知道讀數應該用漢字寫,所以引導時,問學生平時是怎么讀的,就怎么用漢字寫下來。
    課本中設計的例題中的三個數都是很特殊的數:40、27、33。40個位為零,33個位與十位數字相同,并且40+33+27=100,最后再讀寫100。先教寫、讀40,問這個數在計數器上怎么表示,即十位上撥4顆珠子,個位上一顆珠子也不撥,那么寫數時,可結合一年級上學期學習20以內的數的寫數(一年級上冊學習20以內數的認識時,還沒有正式的學習寫數,學生會寫20以內的數,但還不明白寫數的含義),讓學生試著寫出40,然后展示,此時在學生寫對時,要及時的給予表揚,寫錯時,也要及時的引導應該怎么寫,如40,計數器的十位上有4顆珠子,應該在十位上寫4;個位上一顆珠子也沒有,應該寫0,接著引導學生寫27、33。最后總結出寫數的規(guī)則:寫數要從高位起,十位上有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幾;個位上有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當個位上一個計數單位也沒有時,就寫0占位。然后是教學生讀數,讀數對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有的學生很可能會寫成“四零”,讓有不同意見的學生加以補充,邊引導、邊總結出讀數的規(guī)則:讀數要從高位起,十位是幾就讀幾十,個位是幾就讀幾,個位上的0不讀,其中一百讀作:一百,十位和個位上的0都不讀。
    總之,通過本節(jié)課讓學生用多種方式表示數,直觀地感受數位、數位上的數的含義,進而讓學生掌握讀寫100以內的數的方法。
    一年級數學讀數寫數教案篇十三
    1.在“數學樂園”的一系列活動中,復習鞏固10以內數的順序,序數和基數;鞏固10的組成,10以內的加減法計算。
    3.在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分析數據,提取數學信息的能力,形成簡單的統計觀念。
    1.激趣。
    師:同學們,認識他們嗎?(cai播放1~9九個數字娃娃的小動畫)
    數字娃娃今天特地邀請我們班同學到數學樂園參加游戲比賽。有沒有興趣?
    生:有?。?!
    師:數字娃娃說,只要闖過他們擺的迷宮,大家就可以進數學樂園。敢不敢接受挑戰(zhàn)?
    生:敢?。?!
    2.觀察迷宮,明確規(guī)則。
    師:數學娃娃擺了一個什么樣的迷宮呢?
    生:有1到9個數字,有兩個出口。
    師:按照什么順序才能走出迷宮呢?誰知道?
    學生發(fā)言(按照從1到9的順序)。
    師:指給大家看看吧。
    (一個學生上臺劃出路線圖,展示給學生。)
    師:對。只有按照從1到9的順序,才能走出迷宮見到數字娃娃。如果不按順序,就會被困在迷宮里,也到不了數學樂園了。
    3.獨立闖迷宮,展示成果。
    師:誰有不同方法路線走出迷宮?把它劃在自己的課本上。看看自己最多能找出幾條路。
    (學生在自己課本上用筆劃出路線,教師觀察學生操作情況。)
    師:走出迷宮的同學請舉手。到這里來指給大家看看吧。
    (學生到黑板上劃一劃,說一說。)
    師: 誰和他不一樣?來。
    (學生劃出不同路線圖。)
    4.肯定方法的多樣,闖出迷宮。
    師: 大家找到了這么多條路,都能順利走出迷宮。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都是按照從1到9的順序。數字娃娃要帶大家去數字樂園了。走吧。
    師:請大家閉上眼睛,一起從1數到9……到了。(cai出示“數學樂園”畫面)
    進數學樂園還要有門票的。怎么辦呢?
    生:有!??!
    師:屏幕上出現哪兩個數字,就說一個關于它們的組成。比如2,6。
    生:2和6組成8。
    師:還能怎么說?
    生:6可以分成2和4。
    師:都可以。
    師:我們來“開火車”。哪列“火車”順利到站,他們小組就可以拿到門票?!靶』疖嚕?BR>    生(齊接兒歌):“……開起來,一開開到我這來。”
    (cai隨機出現一組組的兩個數字)
    學生用開火車的形式一個接一個說數的組成。
    (游戲順利完成的,卡片以小組為單位發(fā)到各個學生手中。)
    1.寫算式。
    學生用水彩筆在空白卡片上寫一個算式,不寫得數。
    2.同桌互換。
    把寫有算式的卡片和同桌互換。
    3.驗門票,進樂園。
    學生按小組,挨個讀出門票上的算式,說得數,投入寫有對應數字的票箱,其余學生做裁判。計算正確投遞正確的學生進入“數學樂園”。
    1.教師發(fā)指令,選拔學生。
    師:同學們經過這么多考驗,終于順利來到數學樂園了。等不及要參加游戲比賽了吧?
    可是,比賽規(guī)定只要十個男同學,十個女同學。怎么辦呢?還是考考大家,通過考驗了才能參加比賽。
    師:請同學們坐整齊了,聽到口令作出反應,又快又對的就能參加比賽。準備好了嗎?
    一年級數學讀數寫數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標:1、在看一看、數一數、說一說的活動中,讓初入學的孩子了解學校生活,滲透思品教育。
    2、在數1-——10各數的過程中,讓學生初步體驗教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fā)兒童學習數學的最初步熱情。
    3、讓兒童在數數過程中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以感受老師和同學之間的親切,克服陌生感,產生愉悅感。
    教學重點:使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能用帶數字的一句話表現出來。
    教學過程:
    老師這里也有一所美麗的校園圖,你們還想不想看看?
    學生觀察:這所校園有些什饃?同學們在干什麼?
    觀察后同桌交流。在全班交流。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1——10]
    學生小組交流后在全班交流。
    小朋友們說的很好,原來呀,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有數,到處有數學。
    課后記:
    一單元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1、通過直觀形象的,生動有趣的數數活動,讓兒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或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達到能認識、讀、寫10以內的數,會用10以內的數表示生活中物體的個數,會用第幾表示物體的順序和位置,并能在同學之間交流。
    2、讓兒童認識10以內的數的大小,認識符號〉〈和=的含義,能用符號和詞語表示10以內數的大小,在比較事物大小,多少,高矮的過程中,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
    3、在具體的情景和活動中,初步體驗加法和減法的含義,能用自己的理解的方法正確計算10以內的加法減法,結合計算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經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計算過程。
    4、注意數字,符號。算式的規(guī)范書寫,培養(yǎng)兒童認真看,認真算,認真寫的良好習慣。
    5、-讓兒童經歷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獲得一些初步數學活動的經驗與初步解決問題的方法。
    22課時
    1、10以內數的認識
    第一課時
    4——5頁1——5的認識例1——例3
    1、對1——5各數感性的認識
    2、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
    3、初步體驗數學來源與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
    教學重點:1、邊擺邊數數
    2、由抽象的數到物體可一表示什麼
    二、教學例1
    (1)出示圖,看圖,用數字說一句話
    (2)想一想,你能按照一定的順序說說圖意嗎?
    (3)按照數字順序從1說道5
    三、教學例2
    (1)擺學具數數
    學生一邊擺一邊說,從1到5
    92)在黑板上寫1——5,請學生在黑板上數字上面百圓
    (2)老師指圓,學生說數,
    問:3個圓片用幾表示?5個圓片呢???
    老師指數字,學生說圓片。
    問:3用幾個圓片表示?4呢?
    四、教學例3
    剛才用數字2表示2個圓片,2還可以表示什麼?
    看書5頁例3
    2可以表示任何個數使的物體。
    說說3、4、5可以表示什麼?
    全班交流
    五、課堂活動
    6頁1題
    課后記:
    第二課時
    1、進一步鞏固1——5的認識
    2、初步感知1——5各數的聯系,變化,感悟數序
    3、初步學會用手指比,劃,涂,寫1-5
    4、操作分小棒,親身體驗探索數的分解的多樣性。
    教學重難點;規(guī)范書寫1-5各數
    一、談話引入
    昨天我們學習了1——5個,小朋友們能用手來表示嗎?
    二、教學例4
    1、看書例4,共右個要求:比,劃,讀,寫,想想,你認為小手和小嘴怎樣分工最
    合適?
    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
    2、根據手和嘴的分工,完成例4
    自己練習后小組交流
    3、書上有這樣一句話,1添上1是2,2添上1是3,……….你能用手指表示嗎?
    4、教學在田字格里面規(guī)范書寫
    91)讓學生說1——5的形狀
    (3)老師示范,學生書空
    (4)學生練習
    三、課堂活動
    1、6頁1,寫數
    2、6頁3,圈一圈,寫一寫。
    出示這些圖,引導學生看懂題意。
    3、下面用5根小棒分成2堆,看誰的方法多。
    獨立操作后全班交流。
    四、課堂練習
    12頁1、2
    課后記:
    第三課時
    1、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感悟一個也沒有用0表示。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索0在直尺上表示起點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主動探索的良好習慣。
    4、正確書寫0
    5、能聯系生活實際應用。
    1、0在直尺上表示起點。
    2、正確書寫0
    一、談話引入
    防飛前是幾個?用數字幾表示?放飛后小朋友沒有氣球了,用用什麼表示呢?這就要用到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的數字“0”(板書)
    二、教學例1
    (2)原來有幾條魚?現在呢?
    (4)原來有3條魚,用幾表示?現在一條也沒有,用幾表示?
    三、教學例2
    1、出示直尺圖
    觀察:直尺上有什麼?0在什麼地方?0在直尺上表示什麼?
    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小結:直尺上開始這一段叫起點,用0表示,也就在直尺上,0表示起點。
    四、教學例3
    1、老師示范書寫0
    2、學生書空
    五、課堂活動
    1、8頁1——2
    2、老師出示放大的方格圖、引導學生認識方格,0在這里表示什麼?
    從左3往右數,你發(fā)現了什麼?
    還可以怎樣看?
    老師:從左往右,從上往下,依次多1,從右往左,依次少1
    3、12頁3
    課后記:
    第4課時
    教學內容:9頁比較大小,例1——例2
    教學目標:1、認識=、〈、〉,并會正確使用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具有辨證唯物思想。
    教學重難點:比一比的方法。
    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
    你能用那些數字表示圖中的小動物和花?學生數并且填在書上
    學生用學具擺花兒和動物,并且比較多少。
    小組交流后學生匯報自己的擺法和結果
    怎樣更容易看出物品的多少?
    今天,我們要學會一個一個對著擺的方法來比較物品的多少?
    二、探索
    1、比較同樣、多
    動手操作;一個一個對著擺花和蜜蜂,觀察,你發(fā)現了什麼?
    2、比較多與少
    動手操作:一個一個對著擺蜻蜓和蜜蜂,你發(fā)現了什麼?
    3、觀察討論
    4〉33〈4,你發(fā)現了什麼?
    小結:蜻蜓比蜜蜂多,4大于3,蜜蜂比蜻蜓少,3小于4
    花兒和蜻蜓的比較方法一樣,你會嗎?
    練習:(1)擺3個圓,5個三角形,比較大小
    一年級數學讀數寫數教案篇十五
    1,讓學生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
    2,能正確地讀、寫出100以內的各數。
    教具準備。
    計數器1個小棒100根鉛筆24枝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數數。
    (1)一個一個地數,從27數到50,從85數到100。
    (2)十個十個地數,從30數到60,從20數到100。
    2、看題口答。
    (1)個一是一十,十里面有()個一。
    (2)()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個十。
    (3)6個十和2十一組成()。
    (4)2個十和5個一組成()。
    (5)75里面有()個十和()個一。
    3、教師報數,學生擺小棒。
    16,25,50,68。
    二、新授。
    (1)出示計數器。
    教師;計數器從右邊起,第一位叫個位,第二位叫十位,并在計數器上分別貼上“十位”、“個位”。
    (2)教師出示2捆鉛筆和4枝鉛筆。
    這里共有幾枝鉛筆?(有24枝),有幾個十枝和幾個一枝。(2個十枝和4個一枝)。
    學生回答后,教師分別把2捆鉛筆和4枝鉛筆分別掛在十位和個位上,接著問:“計數器上應該怎樣表示呢?”
    寫數時,要先寫十位,再寫個位,十位上是幾,就寫幾;個位上是幾,就寫幾,這個數寫作“24”。
    讀數時,先讀十位數,再讀個位敷。十位上是幾,就讀幾十;個位上是幾,就讀幾,這個數讀作二十四,學生跟讀兩遍。
    1、教學例3。
    (1)第一行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讀給同桌的同學聽,教師巡視指導。
    (2)第二行第1題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十位上有4十珠子。個位上一個也沒有,試問;這個數該怎么寫呢?學生回答后,教師強調,“這個數十位上是4,就寫4,個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寫0”。因此寫作:“40”讀作“四十”。
    (3)第二行第2、3題讓學生嘗試,說給同桌的同學聽。教師提問個別同學,集體訂正。
    2、教學例4。
    (1)出示10捆小棒與計數器。
    提問:這里一共有幾捆小棒?幾個10?10個十是多少?
    教師把10擁小棒捆成一大捆,掛在百位上邊。
    問一百該怎么寫呢?
    引導學生說出;先在百位上寫“1”,十位與個位上都寫“0”這個數寫作“100”讀作“一百”。
    (2)教師告訴學生計數器上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就是百位。
    3、小結。
    寫數、讀數都要從高位起,按數位順序寫,個位或十位上一個也沒有寫數時要寫“0”占位。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2題(課本第37頁)。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提問個別同學:該如何寫數,你是怎么想的?集體訂正。
    2、做游戲:接通電話。
    四、布置作業(yè)。
    一年級數學讀數寫數教案篇十六
    1、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2、在數學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培養(yǎng)合作意識。
    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媒體課件、桃子卡片、圓片、學生準備圓片、小棒
    師生活動
    備注
    一、課前導入。
    二、教學新課。
    三、鞏固練習。
    四、小結。
    同學們,新的學期又開始了,在新的學期里,我們將一起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本領,解決新的問題。
    1、讓學生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1)、出示桃子圖片,讓學生隨意分。
    小朋友手里都有6個桃子,你能把它們分成兩份嗎?小朋友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自己動手分。
    (2)、展示學生分的成果。
    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分的呢?
    學生會有很多種分發(fā),教師用媒體課件都展示出來。
    (3)、發(fā)現“平均分”。
    讓小朋友發(fā)表意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有兩種分法的每一份都是相同的。
    小朋友們都發(fā)現了有兩種分法與別的不同,那么我們就仔細來觀察這兩種分法:我們發(fā)現這兩種分法的每一份的數目都是相同的。我們把這樣的每一份都一樣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讓學生和教師共同讀幾遍。
    教師接著演示:把4個桃子分成左邊2個,右邊2個,引導學生說出這是平均分。并連貫說:“把4個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2個?!?BR>    2、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1)、教師出示幾種物體的分法,讓學生說說是不是平均分。
    (2)、如果是平均分,分成里幾份,每份有幾個?
    3、讓學生動手平均分。
    (1)、讓學生小組合作將手中的8個圓片平均分,并互相說說平均分成幾份,每一份分得幾個。
    (2)、發(fā)表意見。
    (3)、表揚說的好的小朋友。
    4、動手操作。
    (1)、教師提出意見,讓學生邊操作,邊說出結果。
    有8個桃子,每只小猴子分得2個,可以分給幾只猴子呢?
    (2)、讓學生動手,找學生演示。
    (3)、連起來說說。
    (4)、在書上填寫出來。
    1、完成“試一試”的題目。
    (1)、讓學生相互合作,邊操作邊得出結果,填寫在書上。
    (2)、集體訂正。
    2、完成“想想做做”的題目。
    (1)、完成第一題。
    說出哪種是平均分,并說出理由。
    (2)、完成第2題。
    教師讀題目,讓學生先圈一圈,再填寫。
    填寫后讀一讀。
    (3)、完成第3題。
    這道題目不讓學生動手操作,看學生能否回答出。
    回答后教師出示教具演示。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什么樣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本節(jié)課是讓學生發(fā)現什么叫做平均分的,所以有些學會已經掌握了平均分的含義,而有些學生卻不十分理解。
    一年級數學讀數寫數教案篇十七
    教科書34~35頁。
    1、能夠正確地、熟練地讀寫100以內的數。
    2、結合具體事物,使學生感受100以內數的意義,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3、進一步嘗試用自主探索的方法獲得新知。
    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數位的意義。
    計數器、數位板、數字卡片。
    一、復習:
    1、十個十是( ),一百里面有( )個一。
    2、6個一和3個十組成( )。
    3、7個十和6個一組成( )。
    4、89里面有( )個十和( )個一。
    5、62里面有( )個一和( )個十。二、學習讀數、寫數:
    1、 教學例4:
    (2) 學生在計數器上撥珠表示24。邊撥邊敘述:2個十在十位上撥2顆柱,4個一在各位上撥4顆珠。
    (3) 在數位板上用數字卡片擺出24,并讀出來。提問:“2在哪個數位上?4在哪個數位上?”
    (4) 教師再擺出42根小棒,用同樣的方法完成以上過程。當學生寫出并讀出42以后,讓學生對比24與42中的“4”、“2”的意義,加深對不同數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的理解。
    2、 教學例5:
    (1) 學生獨立寫出例5中上面一組數,寫完后輕聲讀一讀。教師將寫得又整潔又美觀的學生作業(yè) 進行展示,并抽出其中一個數(如67)提問:6在哪個數位上?它表示什么?7呢?”
    (2) 例5下面一組數的教學過程 與上面一組數大體相同,應強調的是:當個位上一個也沒有時,要用0占位。
    3、 教學例6:
    (1) 讓學生利用計數器撥珠。先一個一個地撥,在個位上撥9顆珠后提問:“再撥上一顆是幾顆?”“10個一是非顛倒多少?怎樣用計數器上的珠子表示?”
    (2) 在十位上,一個一個地撥,撥出9顆后提問:“這9顆珠表示多少?”“再撥一顆表示幾個十?”“10個十怎樣用計數器上的珠子表示?怎樣讀寫?”
    (3) 學生在課本上嘗試寫出一百,并輕聲讀一讀。
    (4) 教師在黑板上展示100的寫法,讓學生將自己寫的和老師寫的比一比,看誰寫得整潔、美觀。對寫得不美觀的在練習本上再寫一次。
    (5) 請學生對著數位表,同位互相說一說,從右邊起,第一、二、三位各是什么數位?每個數位上的數各表示什么?然后在數上填空。
    (6) 讓學生再回頭看例6、例6中自己寫的數,并讀一讀,然后想一想,寫數和讀數是從哪邊(左邊和右邊)開始的?最后引導學生概括出小精靈聰聰說的話:“讀書和寫數,都應從高位起。”使學生感知自己說的和小精靈聰聰說的一樣,體驗自己在概括知識方面獲得的一個小小的成功。三、練習:35頁做一做1、2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訂正。
    四、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