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五年級人教版語文同步授課教案(通用13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調(diào)整教學策略的重要工具,能夠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靈活運用。編寫教案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選擇適合的教學策略。請大家閱讀這些教案范例,融會貫通,從中挖掘出對自己教學設(shè)計的啟示。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同步授課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夏日捉蟬的樂趣。
    3.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積累、豐富自己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萬物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是我們?nèi)祟愘囈陨娴沫h(huán)境。我們應該熱愛大自然,愛大自然就是要愛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讓我們走進臺灣女作家簡幀的散文,與作者一起感悟一下大自然中生命的奧秘。
    二、簡介作者。
    簡幀(1961—)原名簡敏幀,臺灣省宜蘭縣人,家里世代務農(nóng)。臺灣新生代的代表女作家。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曾在佛光山擔任佛經(jīng)詮釋工作,后又任聯(lián)合文學雜志社編輯。1986年后從事專業(yè)創(chuàng)作。她的散文代表作品有(水問)(空勛(胭脂盆地)(女兒紅)等。這位女性作家從現(xiàn)實生活中汲取題材,對人生和生命作不懈的求索,顯示了與現(xiàn)實精神并存的理性精神的力度。被評為“當代臺灣十二大散文名家”以及“散文二十家”之一,人稱有“奇?zhèn)b”風骨的女作家。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3.理解新詞。
    4.理清文章脈絡。
    第一部分(1-3)寫久違的蟬聲讓我感到夏天的到來。
    第二部分(4-9)回憶捉蟬的孩童時代的樂趣。
    第三部分(10)對聽蟬的獨特感受和理解。
    四、研讀課文。
    1.自由讀第一段,思考:作者寫久違的蟬聲,為什么要先寫“耳朵忙著聽車聲??”
    2.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我在什么情況下,幾次被蟬聲嚇一跳?
    3.怎么理解“夏天什么時候跨進門檻,我競?cè)徊恢?”
    4.自由朗讀4-9段,思考:從哪些句段可以看出作者喜歡“捉蟬”?
    5.選擇自己喜歡的精彩句段讀給同桌聽,并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6.相機引導學生理解重點句子。
    7.為什么說“捉得住蟬,卻捉不住蟬聲”
    8.齊讀第三部分。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六、總結(jié)全文。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同步授課教案篇二
    現(xiàn)代散文的教學,擔負的既有閱讀教學的任務,又有情感教育的使命,甚至還有與之相輔相成的寫作教學的指導。所以,我們的教學既要關(guān)注其文學表達,又要關(guān)注其思想情感,兩者不可偏廢。這篇文章就是通過特定環(huán)境下,一個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的特寫鏡頭,來表現(xiàn)父親對兒子的疼愛和兒子對父愛的感念。學習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進行細致描寫的寫法,為學生閱讀現(xiàn)代文尤其是散文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同時為寫作中如何寫人記事進行必要的指導。在此基礎(chǔ)之上,關(guān)注思想情感的表達,體會樸實的語言中所飽含的深情,通過抒寫真情的活動引導學生我手寫我心,我心抒我情。
    二、教學目標。
    根據(jù)八年級的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文本淺層的學情分析和作為名家名篇的記實散文的文本定位,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1.把握內(nèi)容,理解文章關(guān)鍵語句的含義。
    2.學習抓住人物在特定環(huán)境下的一個形象特征進行細致描寫,以及從平凡瑣事中提煉意蘊。
    豐富的寫作素材的寫法。
    3.體會樸實的語言中所飽含的深情,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三、教學過程。
    師小結(jié)。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同步授課教案篇三
    同學們,童年是純真、難忘的歲月,身處童年,你們正經(jīng)歷著人生的美好季節(jié),一切都是新鮮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你們知道一千多年前的兒童,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嗎?有許多喜愛兒童和富有童心的詩人,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作品,在他們的詩詞中,我們能清晰地看到千年以前的孩子的生活情景。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二、教學目標:
    1、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我能借助注釋,自學與同學交流,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3、我能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以及孩子們的天真可愛。
    三、教學程序:
    (一)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自由讀詩,讀正確,讀通順。
    (二)再讀古詩,了解詩意。
    自學要求:生自由組合,合作學習。
    (1)借助課文注釋、工具書或與組員探討,理解字詞,初步理解詩歌大意。
    (2)交流自己的獨到見解,從詩中你聽到了哪些動聽的聲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三)品讀古詩,想象畫面,領(lǐng)悟詩境。
    1、師提出自學要求,進行品讀理解。
    (1)練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每讀一句想象到哪些美好的畫面?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2)把想象到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形象、賦予它美好的情感并流暢地描述出來。
    2、交流感受,練習朗讀。
    以“詩中描述的兒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樣?你覺得詩人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寫的”,有感情地朗讀。
    全班交流。允許有自己的感受。對學生不正確的認識要恰當?shù)剡M行引導。
    (四)結(jié)合學生的積累,拓展閱讀。
    1、交流已經(jīng)背誦積累下來的寫兒童生活的古詩詞。
    2、拓展閱讀楊萬里其他寫兒童生活的詩。
    舟過安仁閑居初夏午睡起。
    宋楊萬里宋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梅子留酸軟齒牙,
    收篙停棹坐船中。芭蕉分綠與窗紗。
    怪生無雨都張傘,日長睡起無情思,
    不是遮頭是使風。閑看兒童捉柳花。
    (五)作業(yè)。
    1、有感情地背誦默寫《稚子弄冰》。
    2、以“散落在詩詞里的童年”為主題畫張手抄報。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同步授課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2.讀課文,從中感受中國地質(zhì)隊員的拳拳愛國心和獻身精神。
    3.體會環(huán)境描寫對烘托人物形象以及情感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1.用簡潔語言說說課文大意。
    2.學習科學家為科學,為祖國,為人民勇于探索,甘于獻身的精神。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課前預習,查找有關(guān)南極的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欣賞南極風光,引入課題。談話導入(出示課件)。
    神秘的南極不僅美麗,而且還蘊藏著許多礦藏資源。這些深藏的資源等待我們的科考隊員去發(fā)掘它。讓我們隨著科學考察隊員的足跡到南極去看一看。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老師要求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閱讀課文。
    2運用自己學過的批讀方式,寫出自己的感受。
    3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讀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并說出感受。
    2概述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
    四細讀課文,加深感悟。
    1“我”考察的文森峰是什么樣的地方?找出有關(guān)語句。
    出示課件:重點語句生細細品讀。
    (1)文森峰,沒有人煙,沒有生命,人稱“死亡地帶”。那里山勢險峻,海拔高度為5140米。
    (2)即使夏季,氣溫都在零下40攝氏度左右,因而終年被冰雪覆蓋。
    2讀后討論:既然是考察,作者為什么要花這么多筆墨來描寫“文森峰”這個死亡地帶?
    (南極環(huán)境惡劣考察隊員的工作條件艱難等襯托作用)。
    3思考:全文圍繞哪個中心詞來寫?(驕傲)。
    4那么,誰驕傲?祖國為什么而驕傲?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反饋。
    (1)“我”是第一個登上南極的女科學家。
    (2)“我”在艱難環(huán)境里,以事業(yè)為重,以理想為榮。
    (3)“我”克服困難發(fā)現(xiàn)鐵礦戰(zhàn)友們登上文森峰。
    (4)無私奉獻的精神。
    5有感情地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交流談體會)。
    五總結(jié)。
    師:文森峰這個死亡地帶,沒有人煙、沒有生命,山勢險峻,終年冰雪覆蓋,冰原隨時可能吞沒地質(zhì)隊員的生命。但是當面對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時,南極科學考察的隊員不畏艱難險阻,心中始終裝著的是祖國,想著的是為國爭光。所以我們要高呼——驕傲吧,祖國!
    六延伸。
    讀文后,你有什么話想說?(提示:可以對科考隊員說,可以對南極說,可以對祖國說。)。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同步授課教案篇五
    教學要求:通過理解課文,學習魯迅先生愛憎分明、為被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質(zhì)。從內(nèi)容中體會思想。練習給各段加小標題,并說出第一部分和后面幾部分的聯(lián)系。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初步練習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在學習過程中。
    教學難點:注意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構(gòu)想:教學中要根據(jù)預習要求布置預習,使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教學可從檢查預習開始,了解學生對每段主要講了什么是否有所理解。本課篇幅較長,要突出理解的重點和難點,對于含義比較深的重點詞句,一定要指導學生準確理解。
    教具準備:投影片、錄音帶。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板書課題。
    2、從課題看,作者是誰?與魯迅有什么關(guān)系?
    3、簡介:魯迅及當時時代背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1)思考:想一想課文講了魯迅先生哪幾件事?
    (2)回答問題。
    a、在追悼會上。
    b、談《水滸傳》。
    c、談“碰壁”
    d、救助車夫。
    e、關(guān)心女傭。
    2、默讀課文,把不懂的地方畫下來。
    三、學習課文內(nèi)容。
    1、初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2、指讀課文第1段。思考:這一段若分為三層,應怎樣分層?你能說初每層的意思嗎?
    (1)學習第一層,“我”當時對魯迅先生是怎樣的認識?
    (2)學習第二層,“我”在萬國殯儀館的禮堂里看到什么?
    (3)學習第三層,講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3、自學課文第2段。
    (1)各自朗讀第二段,想一想這段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從中體會到什么。
    (2)這段主要講一件什么事?
    (3)“我”是怎么讀《水滸傳》的?聽到“我”張冠李戴地亂說的?是什么意思?
    (4)聽了伯父這句話,“我”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罵還難受?(伯父好像是開了一句玩笑,就使“我”從此讀書就不再馬馬虎虎了。)。
    (5)從這件事,你覺得魯迅先生怎么樣?
    4、練習朗讀第二段。
    四、總結(jié)課文。學習了這兩段課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第二課時。
    學習過程。
    一、熟讀全文。熟讀課文,想想課文一、二段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繼續(xù)學習課文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重視學生閱讀時不同的感受)。
    2、提出自學要求,自學第3段學習第三段,
    (1)事情是由什么引起的?
    (2)魯迅先生是怎樣談起“碰壁”的?把魯迅說的話找出來讀一讀。
    (3)“四周圍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把鼻子碰扁了”?
    (4)從魯迅開玩笑說的這句話中,從中體會到什么?
    (5)“恍然大悟”?“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為什么哈哈大笑?
    (6)練習有感情的朗讀第三段。
    (7)指名分角色朗讀。
    3、提出自學要求,自學第4段學習第四段。
    (1)這段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魯迅是怎樣幫助受傷的黃包車夫的?找出讀讀,體會到什么?
    (3)幫助受傷車夫后,魯迅的心情怎樣?小聲把寫魯迅心情的這段話讀讀。
    (4)這時候魯迅可能在想些什么?
    (5)從魯迅當時的表情、動作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6)練習有感情的朗讀第四段。
    4、學習第五段,指名讀這段。
    (1)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2)女傭阿三的話講了哪兩個方面的意思?
    (3)說明了什么?
    三、總結(jié)全文。魯迅先生為什么受到那么多的人的愛戴?魯迅先生是個怎樣的人?
    第三課時。
    一、熟讀全文。
    1、學生分小組熟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幾件小事?
    2、同位倆互相說說幾件小事的內(nèi)容。
    二、領(lǐng)會表達。
    1、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
    2、討論給各部分加上小標題,再說說第一部分和后面的幾部分有什么聯(lián)系。
    3、“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從課文中再找出一些有含義的句子讀一讀,說說體會。
    4、讀有關(guān)段落,思考: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表現(xiàn)在哪里?(結(jié)合二、三、四段的內(nèi)容說明。)。
    5、“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這句話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
    6、練習概括中心思想(出示投影)。
    這篇課文通過回憶魯迅先生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幾件小事,說明魯迅先生是個的人,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課文中有四個字組成的詞要比較多,如“張冠李戴”,找一找,抄寫下來,并選其中的兩個造句。
    作業(yè)設(shè)計。
    1、完成思考練習1、2題。
    2、查找有關(guān)魯迅先生的資料。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同步授課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能正確漂亮的讀寫。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文中對話,讀出相應的語氣,背誦課文第4、5段。
    3、能抓住課文的關(guān)鍵詞句,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并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了解人物內(nèi)心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激發(fā)學生對革命先烈的敬仰和懷念。
    教學重點:
    體會通過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來表現(xiàn)人物內(nèi)心的方法。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guān)江姐的資料。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聽《紅梅贊》,初步了解江姐。
    1、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歌,注意它的歌詞,你知道它的名字嗎?
    課件1:(放錄音)。
    師:《紅梅贊》是歌劇《江姐》中的主題曲,它借梅花迎寒開放的無私無畏來歌頌江姐為了革命勝利毫不屈服、英勇獻身的斗爭精神,它是為歌頌江姐寫的一首歌。江姐不僅成為了特定時代的流行曲,而且走進了小說,走上了銀屏,她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請用心閱讀有關(guān)江姐的簡單介紹。
    2、(出示課件2:江姐生平簡介)。
    師:同學們請注意江姐被害的日子,1949年11月14日。新中國成立初期,并沒有全國解放,逃亡盤踞在四川重慶的國民黨殘余,知道末日就要來臨,便展開了對革命者殘酷的瘋狂屠殺。本文從小說《紅巖》中截取了江姐臨刑前的一個片段,為我們刻畫了一個革命者的光輝形象。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了解大概內(nèi)容。
    1、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易錯的地方多練讀幾遍,指名分段讀。
    2、學習生字詞。
    (1)學生分段讀,老師及時指正、評價。
    (2)齊讀生字詞,抽認生字詞卡。
    (3)記憶字形,口頭對比組詞。
    滓擬綱銬簽。
    宰似鋼烤臉。
    3、了解文章大概內(nèi)容。
    師:課文寫了臨刑前江姐都做了哪些事?
    (1)把未寫完的討論提綱塞到床鋪下。
    (2)梳妝打扮。
    (3)與難友告別,鼓勵勇敢斗爭。
    三、小結(jié)。
    師:從上刑場前,江姐的所說、所做、所思中,我們將看到一位具有什么品格的革命女性呢?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
    四、布置作業(yè)。
    1、朗讀全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生字詞,同桌互改。
    2、說說江姐了臨刑前做了哪些事?
    二、細讀課文,解讀人物。
    1、小組討論學習,分析人物性格。
    2、指名匯報,學生補充,老師板書。
    (1)出示藏提綱的相關(guān)語句。(課件3)“這時,江姐正伏在桌子上……像平常一樣梳著她的頭?!?BR>    從“不慌不忙”中,充分體現(xiàn)了江姐的機智,勇敢,考考慮事情周密。
    板書:機智、考慮事情周密。
    (2)出示江姐臨刑前梳妝打扮的相關(guān)句段。(課件4)“江姐梳好頭……像要去赴什么隆重的典禮似的?!?BR>    可以烘托出江姐對生活的熱愛和愿為崇高理想獻身的精神。
    板書:熱愛生活、獻身理想。
    指導讀。試填詞背誦。
    (3)出示與難友話別的相關(guān)語句。(課件5)。
    “江姐抬起頭來,像對自己,也像對著大家說:“要勇敢一些!每一個革命者,當他面臨著最后考驗的時候,都應該臉不變色,心不跳!”
    “最后的考驗”指的是什么?
    體會到江姐的鎮(zhèn)定,寧死不屈。
    板書:勇敢、寧死不屈。
    我們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這段話呢?練習朗讀。讀出鎮(zhèn)定,堅毅。
    三、梳理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
    齊讀開頭與結(jié)尾。
    師:(課件6)以“轉(zhuǎn)移”為名,暗殺革命者??梢?,國民黨_知道自己走上了窮途末路,來日不多,內(nèi)心無比_______。
    再次齊讀最后一段,讀出革命者堅信革命必勝的信心來。
    四、拓展閱讀,體會品質(zhì),抒發(fā)心聲。
    1、師:同學們,渣滓洞中的敵人為了獲取機密,對牢房里的每一個同志都進行了非人的折磨,吊人木架,老虎凳,電椅子,煤火爐,手銬腳鐐,竹簽子等刑具,把他們折磨的死去活來。據(jù)說,江姐一個多月來,在獄中經(jīng)受了七次酷刑,每次都被折磨的昏過去??墒撬紤{著堅強的意志,憑著對黨的無限忠誠硬挺過來的。江姐鋼鐵般的;;鼓舞著集中營的同志們與敵人進行不屈不撓地斗爭他們和江姐一起等待黎明的到來,等著勝利的槍聲??墒菃市牟】竦臄橙藚s在解放軍的炮火快攻克重慶的時候,當集中營大的同志們就要與親友團聚的時候,在他們逃離的前一天晚上,將關(guān)在牢里的1000多名共產(chǎn)黨員殺害在革命勝利的前夕。
    2、(課件7)同學們,書讀到這,你想對江姐,對那些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說些什么呢?把你的感受寫下來吧。
    3、聽紅梅贊,再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yè)。
    1、寫讀后感。
    2、讀小說紅巖。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同步授課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積累詞匯;。
    2.熟讀課文,學會抓住重要線索復述故事;。
    3.理清蘇武出使匈奴遭遇的三個故事之間的關(guān)系,重點解讀“牧羊”部分,體會語言,感受人物的形象,受到感染,內(nèi)化語言。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樂于將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思路:
    前二十分鐘。
    (一)教學目標:
    1.激發(fā)興趣,熟讀課文;。
    2.學生質(zhì)疑,了解相關(guān)歷史背景。
    教學過程:
    1.自我介紹,一兩句話,既簡潔,又能引發(fā)學生對你的好感。
    2.導入: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歷涌現(xiàn)了無數(shù)杰出的愛國英雄,你幅圖畫的是我國歷史文化長河中的一個經(jīng)典的故事——板書課題。這個故事廣為傳誦,人們根據(jù)它創(chuàng)作了戲劇、歌曲、古典樂曲等藝術(shù)作品,為什么蘇武牧羊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讀課文,走進故事。
    3.學生自讀課文。分兩步走;。
    1)讀第一遍,練習將課文讀通順,做到響亮正確流利。
    2)同學們讀得很認真,鱸鄉(xiāng)小學的的同學讀書的習慣真好。課文哪幾節(jié)具體寫了蘇武牧羊的?還有幾節(jié)分別寫了什么?再讀課文。
    3)議論以下課文還寫了寫什么?出使、受辱、拒降、牧羊、回國。
    4)分節(jié)讀課文,隨機指導。
    4.簡單介紹西漢與匈奴的情況(有地圖,歷史書上肯定有)及蘇武出使的意義,讀好第一小節(jié);介紹旌節(jié)(字形范寫,介紹含義)。
    四十分鐘。
    教學目標:
    1.學習抓住(概括)重點詞語,理清線索復述故事內(nèi)容,發(fā)展能力;。
    2.重點解讀“蘇武牧羊”部分,體會語言,感受蘇武的愛國精神與力量,受到感染,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發(fā)展語言。
    教學過程:
    一、學習抓住詞語復述課文內(nèi)容。
    1.出示兩組詞語(組):
    突然翻臉寧死不受辱抽刀自盡。
    派人翻臉怒目圓睜痛罵叛逆。
    ——讀詞。
    ——提示:有的詞是老師根據(jù)課文概括出來的。
    ——每組詞語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讀課文2.3節(jié),練習運用這些詞組簡要復述故事部分。
    ——幾個學生復述后,教師鼓勵并指導讀。
    ——提示方法:讀故事性的文章,我們可以找出重點詞語(或者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概括幾個重要詞語),抓住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就可以將故事復述清楚。
    2.生練習抓重點詞語,復述蘇武牧羊的內(nèi)容。
    1)學生讀課文,摘抄詞語(提示格式),告訴學生蘇武的表現(xiàn)的詞語可以不止兩個,教師巡視指導。
    2)展示學生的作業(yè),引導學生討論確定重點詞語,表揚優(yōu)點。
    參考:又生一計心堅如鐵毫不動搖忍受折磨。
    生死置之度外盼望回國。
    3)學生再讀課文,練習復述。
    4)交流復述,評價鼓勵為主。(學生講到“心生一計”要學生將“計”講明等,注意連貫,但不能簡單讀書)。
    二、重點讀懂“蘇武牧羊”,受到感染,發(fā)展語言。
    1.教師導語引入:匈奴王十分狡猾,先說蘇武參與內(nèi)亂威逼蘇武,不成;后用勸降利誘蘇武依然不成;最后又生毒計……(激情一點)。
    3.出示第五小節(jié)。
    4.學生讀課文:要求學生一句一句認真讀,體會,想想你能體會到什么?(學生讀,教師巡導)。
    5.交流:
    ——蘇武以旌節(jié)為伴,(兩處),體會到什么?
    ——句子:蘇武頑強地忍受……取暖。
    ——幻燈突出來(換色)。
    ——感情朗讀。
    ——想象他還遭遇了哪些折磨?
    ——聯(lián)系“旌節(jié)”,練習朗讀。
    ——最后一句:——出示插圖,觀察大雁,理解對中國人的文化意義。
    ——理解蘇武的內(nèi)心;聯(lián)系“毒計”體會蘇武的痛苦與頑強。
    ——朗讀句子。
    ——整體朗讀第五節(jié)。
    三、(機動)情景練筆。
    1.過渡:教師朗讀最后一節(jié)。
    2.穿插一副回國的插圖,看圖觀察。
    3.蘇武的內(nèi)心在說些什么?如果你是迎接隊伍中的一個,你會在心里說些什么?選擇一個寫幾句話。
    4.交流。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同步授課教案篇八
    1.認識11個生字。借助字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有關(guān)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母親對兒子的特殊母愛。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全面認識母愛;。
    2.激勵學生在生活中時時處處注意磨煉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從生活自理的角度,為人生奠基。
    【教學準備】媒體資源。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當你生病的時候,你是怎么辦的,是自己一個人去醫(yī)院看病還是由父母陪同你一起去呢?(學生討論回答)可是有這樣一位母親,她在兒子生病發(fā)燒時卻忍心讓他獨自一個人去醫(yī)院看病。這位母親為什么會這樣做呢?我們一起學習這篇課文,看看誰先找到其中的原因。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通過查工具書,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教師播放課文朗讀,進一步學習課文。
    3.引導學生質(zhì)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三、再讀課文,重點感悟。
    1.在朗讀過程中思考:哪些句子最讓你感動,為什么?
    2.小組內(nèi)交流,無法解決的問題留待進一步閱讀時解決。
    教師點撥:
    (1)“時間艱澀地流動,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疼痛地收縮成一團?!?BR>    因為擔心孩子,心疼孩子,所以覺得時間的流動艱難緩慢。母親等待獨自看病的兒子歸來,“度日如年”,足見愛子真情。
    (2)“我知道應該不斷地磨煉他,在這個過程中,也磨煉自己?!?BR>    讓孩子獨自去看病,是對孩子的考驗。在這個過程中,母親飽受擔心與痛苦的折磨,所以說也是對母親自己的考驗。
    (3)“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時的冷漠??傆幸惶欤阋x我遠去,獨自面對生活。我預先能幫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張路線圖,它也許不那么準確,但聊勝于無?!?BR>    這段話講的是母親這樣做的目的,即培養(yǎng)孩子的生存能力,學會生活?!翱谑谝粡埪肪€圖”,文中指告訴兒子看病的程序。我們可以進一步體會到,“路線圖”泛指面對生活、面對困難種種應對的辦法,指生存的能力,生活的能力。這是做父母的責任。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同步授課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
    1、認識課后生字,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詞典理解“雪上加霜、按圖索驥”等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愛。
    3、培養(yǎng)學生鍛煉自我,自立自強,能感受愛,回報愛。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片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沐浴著父母的愛長大,父親是你的陽光,母親是你的月亮,你是父母的希望;我們滋潤著人間真情成長,多少次帶著幸福的感覺進入夢鄉(xiāng),多少回含著感動地淚花暢想未來。父母的愛是慈祥的笑容,親切的話語,熱情的鼓勵,嚴格的要求。請看大屏幕,一同欣賞一組畫面。(播放課件)。
    師:欣賞了這組畫面,你有什么感受?(請三名學生談感受)。
    師:是啊,媽媽都是愛孩子的,媽媽的愛就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媽媽的愛是最無私的、偉大的??墒?,有這樣一位母親,面對生病的兒子,做過多年醫(yī)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給兒子找藥治病,反而逼著孩子獨自去醫(yī)院看病,你覺得這是個什么樣的媽媽?(生談看法)我們就一起走進20課《學會看病》去了解這位母親。(生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
    師:請看自讀提示。(指名讀提示)。
    (生按自讀提示自讀自劃,師巡視,了解自讀情況)。
    三、品悟母愛內(nèi)心,感悟母愛真諦。
    師:找到描寫母親心理句子的同學請舉手,你找到什么句子,母親當時的心情怎樣?
    四、拓展總結(jié)。
    師: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有沒有類似的經(jīng)歷和感受呢?(生逐一回答。)師:是呀,“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路是靠自己走出來的。無論是“精彩極了”的鼓勵表揚,還是“糟糕透了”的鞭策批評;無論是和風細雨的諄諄教導,還是言辭犀利的告誡警告,其實這都是對我們的愛,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感謝這位用心良苦的母親,她不僅磨練了孩子,也讓我們學會理解父母的愛。這位母親就是文中的作者——畢淑敏。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同步授課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用“模仿、顯然”造句。
    2、理清課文層次,給課文分段。
    3、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4、體會船長在危急中果斷處理問題的方法,教育學生懂得遇到危險情況要沉著冷靜,果斷處理。
    教學重點、難點:
    1、通過抓住關(guān)鍵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感悟表現(xiàn)孩子處境危險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讀。
    2、學習船長的智慧,冷靜的處事方法。
    教具準備: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談話導入。
    1、師:課前老師已布置大家閱讀了《跳水》這個故事,你對故事有了哪些了解?
    (學生紛紛發(fā)言,各抒已見)。
    2、課文是怎樣記敘這個故事的呢?老師要請同學來讀讀課文,注意要讀得正確流利。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理一理: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記敘的?
    (1)個人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2)小組內(nèi)交流,這個故事的發(fā)展過程是怎樣的?
    三、精讀課文,體驗感悟。
    1、學習第4―6自然段。
    (1)師:這篇課文的人物有很多,不知同學們能否找出來?
    老師相信你們,請行動吧!快速瀏覽課文。
    (板書:孩子猴子水手船長)。
    (2)師:(出示課件1。邊放課件邊解說)有一天,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一艘帆船正往回航行,水手們正悠閑地站在甲板上欣賞著美麗的大海。瞧,一只猴子出來了,正和水手們?nèi)?,可事隔一會兒,這里卻發(fā)生了讓人心驚肉跳的事。
    (3)(出示課件2:一個孩子搖搖晃晃地站在桅桿的頂端)。
    師:同學們,你們的神態(tài)、語言已經(jīng)告訴我,你們都感到這個孩子的處境太危險了。
    師:請打開書本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里哪幾個自然段描寫這個孩子處境很危險,找到了可以大聲告訴同學們。
    (4)師:現(xiàn)在請大家小聲讀文,邊讀邊畫出這三個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描寫了小孩子處境危險,找到后可以和同桌議一議。
    師:找得十分準確,請再讀課文中描寫男孩處境危險的句子,試一試你用什么方法理解這些句子。
    (5)師:思考好了,請找自己的學習伙伴交流、討論。
    (學習小組討論,教師參與其中的二、三個小組學習討論)。
    (6)師:現(xiàn)在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預設(shè)1:若學生抓住文中關(guān)鍵詞““放開繩子”,搖搖擺擺”,“走上橫木”,感受到孩子處境十分危險時,教師可抓住時機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guān)聯(lián)詞“只要……就”這段話,更深層的感悟到“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會跌到甲板上,摔個粉碎?!备w會到孩子處境的危險,并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文。
    預設(shè)2:若學生只抓住了正面描寫的句子,沒有發(fā)現(xiàn)“這時候,甲板上的人都在望著……全都嚇呆了”這個側(cè)面描寫的句子時,引導學生再讀文,抓住“嚇呆”一詞,從中感悟這些經(jīng)歷許多困難的水手已被眼前情境(太危險的情境)嚇得不知如何是好,只知道傻站著,更深入感悟了孩子的處境太危險了。
    (7)師:同學們把剛才對課文的感悟用朗讀的方式再現(xiàn)出來,就更棒了!
    (生朗讀師引導學生對朗讀情況進行評價。)。
    師:用什么樣的語氣讀更能夠表現(xiàn)出孩子的處境危險呢?
    (引導:語速再快一點、聲稍高一些,突出重點詞語。生練讀文。)。
    師:你們讀文的技巧掌握得真好,太令老師欣賞了!
    (8)師:我知道此時你們非常想救這個孩子,誰有好辦法?
    (學生各抒己見,進一步體會當時情況的危急。)。
    師:大家的辦法,到底行不行呀,為什么呢?我現(xiàn)在不替你們作評判,因為學習原本就是個從不會到會的過程。請再讀描寫孩子處境危險的句子。
    師:那個孩子摔到甲板上了嗎?
    2、理解文中第7、8自然段。
    師:誰救了他?請同桌一起讀7、8自然段,把能作為你的理由的句子劃下來。
    (同桌讀書討論,生匯報。)。
    師:請自己讀讀描寫父親和水手的句子,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師:能把你們的體會有感情的朗讀出來嗎?
    四、暢談收獲,拓展延伸。
    1、師:學習本課后,你有哪些收獲?(生交流)。
    2、拓展練習:孩子被救上來后,船長、水手、孩子又會說些什么?說一說,再寫下來。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同步授課教案篇十一
    1、運用綜合的識字方法,認識12個生字,寫好7個生字。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合作識字的能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童年的純真和無知,體會成長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7個生字詞,滲透性識字。
    【教學方法】講讀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具準備】課件、掛圖。
    【教學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談話導入。
    1.揭示課題。
    2.齊讀課題。
    3.你們見到過夜晚的景色嗎?夜晚的景色是什么樣的?
    二、認識生字,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2、找出生字,讀一讀,認一認。
    3、出示詞語。
    膽子勇敢原來從此睡覺散步。
    4、分段指名讀課文。
    三、理解課文。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
    3、理解。
    (1)我膽子小。
    (2)媽媽給我講勇敢的故事,我還是怕黑。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總結(jié)。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有感情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分組開火車讀課文。
    2、學生有感情地齊讀全文。
    3、識記生字,積累詞匯。
    4、抽讀本課生字卡片。
    5、開火車進行擴詞。
    6、反饋識字情況,交流識記方法。
    7、出示詞語花籃。
    (1)指名讀,齊讀。
    (2)你還喜歡課文里的哪些詞語,說一說,再抄到“花籃”中。
    (3)比一比誰積累的詞語多。
    二、認識偏旁,書寫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認讀。
    2、分類識記,指導書寫。
    (1)獨體字:再。
    (2)左右結(jié)構(gòu):晚外。
    (3)上下結(jié)構(gòu):笑爸色看。
    3、學生書空。
    4、教師板演示范。
    5、學生仿寫,教師巡視指導。
    三、書寫展示、評議。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同步授課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課文具體的語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貴的東西?!备形蜃髡呔唧w生動的描述。
    3.原是缺水之苦,而作者卻具體生動地描述了水給村里人帶來了快樂,體會這種寫的好處。
    4.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貴,激發(fā)珍惜水資源的情感。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以樂襯苦的反襯寫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圖片導入。
    2、板書課題。
    二、感悟描寫,體悟情感。
    1、默讀課文,看課文中水給作者留下什么印象?(可以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
    2、出示:水是村里最珍貴的東西。
    3、找出文章中描寫水珍貴的句子。可以邊讀邊畫出相關(guān)句子,可以用概括性的詞語寫出自己的感受。
    (1)出示:只有在下雨的日子……吃來自天空的水。
    (2)指名讀,并結(jié)合自己生活實際談談為什么說水珍貴。
    (3)一場雨帶給孩子們歡樂,讓他們有了這樣久逢甘露的心情,你認為他們?yōu)槭裁磿@樣做?帶著這份痛快、喜悅讀這段。
    (4)你在雨天的時候是怎么做的?為什么他會這樣,他們的做法讓我意外之余更多的是感受到哪里的人民對水的——。
    (5)自由讀這段話,說說你的感受。
    (6)出示:母親用一把大鎖……象征著、幸福和痛快。
    (7)從這句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從哪里看出水的珍貴。
    (8)出示:從頭頂傾注而下……一滴也沒有被浪費掉。
    (9)指名讀這段話,通過想象你感受到了什么?
    (10)這是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久旱逢霖的感覺,如果讓你用一個詞語形容,你會用那個詞語?帶著這種感情讀這段。
    (11)出示母親的話:你們真是餓壞了?為什么用“餓”而不用“渴”?
    5、文章中給村里人帶來了“苦”,可作者卻具體生動的描述水給村里人帶來的“樂”,以樂襯托苦,更加襯托出水的珍貴。這種寫法叫做反襯。
    三、指導生字。
    (1)出示“勺”
    (2)觀察生字,指出生字注意的部分。
    (3)老師范寫,學生描紅、臨寫、互評。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同步授課教案篇十三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文章記敘了毛主席1948年_之交住在花山村時的幾件事,表現(xiàn)了毛主席熱愛群眾、關(guān)心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懷。
    文章依次記敘了三件事:讓警衛(wèi)員把到別處碾米的群眾請回來;派警衛(wèi)員給碾米群眾送去茶水;毛主席來到碾米群眾中交談并幫群眾推碾子。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體會文章記敘的順序;二是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從毛主席關(guān)心群眾生活、處處為群眾利益著想的思想作風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從具體事件的記敘中,表現(xiàn)人物思想品質(zhì)的寫法。
    二、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毛主席的革命情懷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3.初步學習通過具體事件表現(xiàn)人物思想品質(zhì)、按一定順序?qū)懙谋磉_方法。
    三、教學建議。
    23_毛主席在花山。
    1.要求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說出文章中講了毛主席在花山的哪幾件事??梢笥帽容^簡練的話語概括出幾件事情。在讀懂課文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討論從毛主席在花山的幾件事中體會到了什么。要引導學生從具體的事實內(nèi)容出發(fā),認真仔細地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體會作者敘述的順序。
    從文字表面看,文章主要記敘了毛主席在花山村的三件事,敘述順序很清楚??蛇M一步讓學生理解這三件事為什么要按這樣的順序安排。讓警衛(wèi)員把群眾請回來碾米,不要影響群眾正常生活,表現(xiàn)了主席對群眾的關(guān)心。進而派警衛(wèi)員每天給碾米群眾送去茶水,表現(xiàn)主席對群眾的體貼、愛護。最后毛主席來到群眾中,親手給群眾遞去茶水、幫群眾推碾子,表現(xiàn)了主席深入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的作風。三件事在思想感情的表達上是層層深入、步步推進的。同時這樣的敘述順序也符合一般的事理發(fā)展過程,這樣的分析可以使學生體會到文章的敘述順序,要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的需要來安排。
    3.本文是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
    作者具體寫了毛主席在花山時的三件事,體現(xiàn)了毛主席的熱愛人民、關(guān)心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高尚品質(zhì)。用具體事件體現(xiàn)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質(zhì)是小學生應該掌握的一種表達方法。在閱讀中應該讓學生加以體會。
    4.課外可讓學生練寫一篇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
    題目自擬,要求寫自己所熟悉的人,以《毛主席在花山》為例,要通過具體事件的記敘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品質(zhì),防止空洞說教或作鑒定式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