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教案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編寫教案時要注意教學過程的層次性和連貫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參考學習。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一
《質數(shù)和合數(shù)》這一課內容比較抽象,很難結合生活實例或具體情境來教學,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另外,到本節(jié)課為止,已經出現(xiàn)了因數(shù)、倍數(shù)、奇數(shù)、偶數(shù)、質數(shù)、合數(shù)等概念,有些概念學生容易混淆,如學生往往把質數(shù)和奇數(shù),合數(shù)和偶數(shù)的概念弄混,教學時應注意讓學生辨析這些概念。
1、理解質數(shù)和合數(shù)的概念。
2、能熟練判斷質數(shù)與合數(shù),能夠找出100以內的質數(shù)。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體驗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發(fā)展過程,進一步完善學生對自然數(shù)的分類方法的掌握,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重點:理解質數(shù)、合數(shù)的含義,能正確快速地判斷一個數(shù)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難點:能運用一定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判斷、感悟質數(shù)合數(shù)。
一、導入新課。找出1~20各數(shù)的因數(shù)。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1只有1個因數(shù),其余的數(shù)都有2個以上因數(shù);2,3,5,7,11,13,17,19這些數(shù)的因數(shù)都只有1和它本身;……。)。
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就與一個數(shù)因數(shù)的個數(shù)有關。
二、新授。
探究一:認識質數(shù)和合數(shù)。
師:請同學們按照因數(shù)的個數(shù),將這些數(shù)分分類。
(學生可能回答:將1,2,3,5,7,11,13,17,19分為一類,它們的因數(shù)都是1和它自己本身,其余的.數(shù)分為一類;將1,4,9,16分為一類,它們的因數(shù)個數(shù)都是奇數(shù)個,其余的分為一類,它們的因數(shù)個數(shù)都是偶數(shù)個;……)。
師:同學們都說得非常好,請打開課本翻到第14頁,請你按照它的方法分一分。
(學生可能回答:2是質數(shù),它的因數(shù)只有1和2;3是質數(shù),它的因數(shù)只有1和3;2,3,5,7,11,13,17,19都是質數(shù),它們的因數(shù)都只有1和它們本身;……。)。
師:1是質數(shù)嗎?
(學生回答:1是質數(shù),它的因數(shù)只有1和它本身;1不是質數(shù),1的因數(shù)只有1個,質數(shù)有2個因數(shù);……。)。
(學生可能回答:4是合數(shù),除了1和4以外,2也是4的因數(shù);6是合數(shù),除了1和6以外,6的因數(shù)還有2和3;……。)。
師:1是合數(shù)嗎?
(學生可能回答:1不是合數(shù),它只有1個因數(shù)1。)。
小結:1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師:你還能找出其他的質數(shù)和合數(shù)嗎?
(學生舉例并說明理由)。
探究二:找出100以內的質數(shù),做一個質數(shù)表。(課本p14例1。)。
(媒體出示圖表)。
師:你有什么好方法?
(學生回答:先把偶數(shù)去掉,它們除了1和本身外,一定還有因數(shù)2(教師提示2是質數(shù),不能去掉);除了5以外,個位是5,0的數(shù)先去掉;……。)。
(學生可能回答:50的倍數(shù),51的2倍是102,超過100了。)。
(學生制作100以內的質數(shù)表。)。
三、練習。
(課本p16∕練習四第一、二題。)。
四、小結:
1、一個數(shù),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作質數(shù)(或素數(shù))。
2、一個數(shù),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作合數(shù)。
3、1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五、作業(yè)。
p16第三、四、五題。
附板書設計:
質數(shù)與合數(shù)。
因數(shù)個數(shù)。
11個。
自然數(shù)質數(shù)(素數(shù)):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shù)。2個。
合數(shù):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shù)。2個以上。
1既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二
1.理解質數(shù)、合數(shù)的概念和判斷方法,能靈活選擇方法判斷一個數(shù)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2.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比較、猜想驗證、歸納總結出質數(shù)、合數(shù)的含義。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體驗從特殊到一般的認知發(fā)展過程,進一步完善學生對自然數(shù)的分類方法的掌握,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1.掌握質數(shù)與合數(shù)的概念。
2.熟練記憶100以內的質數(shù)。
一、復習導入。
1.什么叫奇數(shù)?什么叫做偶數(shù)?
是2的倍數(shù)的數(shù)叫做偶數(shù),不是2的倍數(shù)的數(shù)叫做奇數(shù)。最小的奇數(shù)是1,最小的偶數(shù)是0。
2.請說一說20和5的因數(shù)各有哪些?
有的數(shù)的因數(shù)個數(shù)多,有的數(shù)因數(shù)個數(shù)少。一個數(shù)最小的因數(shù)是1,最大的因數(shù)是它本身。
【設計意圖】。
通過練習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讓學生明白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個數(shù)是有多有少的,初步讓學生知道按因數(shù)的個數(shù)分類怎么分。
二、探究新知。
1.找出1~10各數(shù)的因數(shù)。
1的因數(shù)有:1。
2的因數(shù)有:1,2。
3的因數(shù)有:1,3。
4的因數(shù)有:1,2,4。
5的因數(shù)有:1,5。
6的因數(shù)有:1,2,3,6。
7的因數(shù)有:1,7。
8的因數(shù)有:1,2,4,8。
9的因數(shù)有:1,3,9。
10的因數(shù)有:1,2,5,10。
2.按因數(shù)的個數(shù)分,你可以分成幾類?
只有一個因數(shù):1。
只有兩個因數(shù):2、3、5、7。
有兩個以上個因數(shù):4、6、8、9、10。
3.明確概念:一個數(shù),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做質數(shù)(或素數(shù))。如2,3,5,7都是質數(shù)。一個數(shù),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做合數(shù)。4,6,15,49都是合數(shù)。
注意:
1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4.100以內的質數(shù)表。
5.100以內質數(shù)順口溜。
2和3,5和7,11、13又17。
19、23、29、31,37和41。
43、47、53、59、61,67和71。
73、79、83、89、97。
【設計意圖】。
通過質數(shù)表和順口溜讓學生熟練記住100以內的質數(shù)。
6.想一想:最小的質數(shù)和最小的合數(shù)分別是多少?
三、課堂練習。
1.判斷下面說法是否正確?
(1)所有的偶數(shù)都是合數(shù)。
(2)所有的奇數(shù)都是質數(shù)。
(3)3的所有倍數(shù)都是合數(shù)。
(4)一個合數(shù),最少有3個因數(shù)。
(5)1既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2.將下面各數(shù)分別填入指定的圈里。
2737415861738395。
11143347576287999。
3.思維訓練。
兩個質數(shù),和是9,積是多少?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三
【】。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并掌握質數(shù)、合數(shù)的概念,并能進行正確的判斷。
2、過程與方法:采用探究式學習法,通過觀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驗證-分類、比較-抽象-歸納總結-鞏固。提高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概括能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究的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體驗與探究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新,感受數(shù)學文化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
【:
1.掌握質數(shù)、合數(shù)的概念。
2.正確地判斷一個數(shù)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課件。
一、導入新課:
1.導入課題:前面我們學習了奇數(shù)和偶數(shù)。那么自然數(shù)還有沒有其他的分法?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質數(shù)與合數(shù)”(板書課題)。
2.說出自己的學號、爸爸、媽媽、爺爺或奶奶的年齡,老師判斷這個數(shù)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3.激發(fā)興趣。
二、探究新知。
1.說出1~20各數(shù)的因數(shù)。(課件出示,開火車的形式)。
2.觀察思考這些數(shù)的因數(shù)的個數(shù)一樣多嗎?(生:不一樣)。
3.師:你能把這些數(shù)按因數(shù)的個數(shù)進行分類嗎?(學生討論,分類)。
4.學生報結果(學生完成表格)。
5.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特點,歸納概念。
一個數(shù),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做質數(shù)(或素數(shù))。
一個數(shù),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做合數(shù)。
(3)師:1既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6.最小的質數(shù)是幾?有沒有最大的質數(shù)?最小的合數(shù)是幾?有沒有最大的合數(shù)?
7.展示老師和學生制作的思維導圖。
8.判斷自己的學號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三、自學例1:
1.指名匯報預習的結果。
2.質疑。
3.找質數(shù)的方法是:篩選法。
4.修改自己圈的質數(shù)。
5.出示質數(shù)歌。
四、智慧大闖關:
1.判斷下面的數(shù)字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1)全年12個月,大月有31天,小月是30天,平年2月是28天,閏年2月是29天。
(2)五(1)班上學期有52人,這學期又轉來1名學生,現(xiàn)在共53人。
2.下面的說法正確嗎?說一說你的理由。
(1)所有的奇數(shù)都是質數(shù)。()。
(2)所有的偶數(shù)都是合數(shù)。()。
(3)在1,2,3,4,5,…中,除了質數(shù)以外都是合數(shù)。()。
(4)兩個質數(shù)的和是偶數(shù)。()。
3.猜數(shù)。
4.猜一猜老師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1)是奇數(shù),但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2)比最小的質數(shù)大1。
(3)比最小的合數(shù)大2。
(4)10以內最大的奇數(shù)。
(5)是奇數(shù),但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6)10以內既是奇數(shù),又是合數(shù)。
(7)和第6個數(shù)相同。
(8)10以內最大的質數(shù)。
(9)10以內最大的偶數(shù)。
(10)和第一個數(shù)相同。
(11)是最小的偶數(shù)。
5.數(shù)學游戲。
五、數(shù)學文化:
結合數(shù)學文化進行思想教育。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四
下面是某一地區(qū)的`平面圖。
1、用數(shù)對標出環(huán)球大廈和購物中心的位置。
2、圖中(11,4)表示的位置是()。
3、()和()在同一行上。
4、小明從公園門口出來,到書店該怎樣走?
(1)獨立完成解答。
(2)集體評講。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五
1、練習三第5題。
(1)理解題意,明白“行”“列”表示的意思。
(2)根據(jù)(x,5)這個數(shù)對,說說x表示的是列數(shù)還是行數(shù)?
根據(jù)這個數(shù)對能確定什么?它表示的可能是哪個班?
(3)在小組中說說第(3)小題。
這里的x,可能表示哪些數(shù)?為什么?
2、完成練習三第6題。
(1)理解題意,明確鮮花和綠色植物都應放在方格線的交點上。
(2)在小組中設計交流。
(3)展示作業(yè),匯報結果。
你能用數(shù)對描述一下自己設計的擺放位置嗎?
你覺得自己設計的如何?優(yōu)點是什么?
互相評價:設計是否合理?是否美觀?
3、完成練習三第7題。
平移后頂點位置的數(shù)對什么變化樂,什么沒變?(第一個數(shù)變了,第二個數(shù)沒變)。
第一個怎么變化的?
獨立在書上方格中完成第(3)小題。
在小組中完成第(4)小題。
說說順次連接四個點得到了什么圖形?
4、完成練習三第8題。
理解題意,簡單介紹國際象棋的棋盤。
棋盤上的列車行分別用什么表示?
用g2表示白王,和數(shù)對表示的方法相同嗎?
完成第(2)小題的填空。
在小組中互相說說黑車從c6~c2,是怎樣前進的?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六
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理解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難點是用除法意義理解分數(shù)意義。讓學生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理解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會用分數(shù)來表示兩數(shù)相除的商,能運用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在引入課題之前,先復習舊知。課件呈現(xiàn)幾道簡單的口算提,以喚醒學生對整數(shù)除法的記憶,為探索新知做鋪墊。在探索新知的時候,先呈現(xiàn)分蛋糕的題材,“把1個蛋糕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分得多少個”有了剛才的復習知識進行鋪墊、遷移,很容易能用算式1/3來計算,學生很快說出1/3,這時我會再提問:“為什么是1/3?”“你是怎么分的?”學生用準備的圓片分一分;接著出示:把3塊月餅平均分給4人,每人分得多少塊?學生又拿出學具自主探究,再演示。學生一步步經歷了分的過程,對分數(shù)的意義能理解得更好了,也就明白了為什么是3/4。
當用分數(shù)表示整數(shù)除法的商時,用除數(shù)作分母,用被除數(shù)作分子。反過來,一個分數(shù)也可以看作兩個數(shù)相除??梢岳斫鉃榘选?”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也可以理解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1份。也就是說,分數(shù)和除法之間的關系的理解、建立過程,實質上是與分數(shù)意義的拓展同步的。
教學之后,再來反思自己的教學,發(fā)現(xiàn)在小學階段,學生腦海里的數(shù)學知識應當是抽象與具體哭互相轉換的數(shù)學知識。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七
1.使學生理解質數(shù)、合數(shù)的意義,會判斷一個數(shù)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勇于實踐、探索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
質數(shù)和合數(shù)的概念。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一個數(shù)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邊長1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小組合作表格。
2.學具準備:小字本。
【教學過程】。
一、探究發(fā)現(xiàn),總結概念:
學生動手在小字本上畫一畫。
生1:能拼成2個,橫著和豎著。
生2:不對,橫著和豎著是一樣的。
師:你拼出的長方形長是幾?寬邊呢?
生3:長是3,寬是1。拼成3×1的形狀。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填寫表格。
正方形個數(shù)。
拼出長方形的個數(shù)。
長×寬。
3
1
3×1。
2、師:這樣的四個小正方形能拼出幾個不同的長方形?
學生動手畫一畫。學生各自獨立思考后舉手回答。并填寫表格。
【突破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有兩種拼法?!?。
3、師:同學們再想一下,如果有12個這樣的小正方形,你能拼出幾個不同的長方形?
師:我看到許多同學不用畫就已經知道了。(指名說一說)并填寫表格。
師:看表格,第三列與第一列有什么關系?
生:3和1是3的因數(shù)?!?BR> 師:第三列改為正方形個數(shù)的因數(shù)。
學生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會越多。
師:確定嗎?(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生:剛才四個正方形能排出兩個,如果用5個正方形只能排出1個。
師:一個例子就把你們剛才的結論給否定了。多有說服力的反例!
5、師:同學們,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有時只能拼出一種,有時拼出的長方形不止一種,你覺得當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是什么的時候,只能拼一種?(學生思考著,之后,相互之間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學生舉例:3,5,11,13,17……。
師:這些數(shù)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學生舉例:4、6、8、9、10、12、14、15……。
師:說得完嗎?(生:說不完。)。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掌握2、5倍數(shù)的特征以及奇數(shù)和偶數(shù)的概念。
2、能夠運用這些特征進行判斷。
3、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2、奇數(shù)和偶數(shù)的概念。
教學過程:
1、復習:根據(jù)所學的因數(shù)和倍數(shù)知識,運用自己的座號說一句完整的話。如:我的座號是5,5是30的因數(shù)或5是1的倍數(shù)。
同座互說。
指名說。
同學們,我們先去看一場電影,座位號是多少的同學應該從雙號入口進。
2、游戲。
(1)座號是2的倍數(shù)的同學起立。
(2)座號是5的倍數(shù)的同學起立,老師分別將2的倍數(shù)座號寫在黑板左邊,5的倍數(shù)座號寫在黑板右邊。
3、引入:2的倍數(shù)和5的倍數(shù)有哪些特征呢?今天進行研究(板書課題:2、5倍數(shù)的特征)。
1、觀察:左邊集合圈里的2的倍數(shù)座號有什么特點?(個位上是0,2,4,6,8。)。
2、舉出幾個2的倍數(shù),看看符不符合這個特點?學生隨口舉例。
學生口答后,老師板書:個位上是0,2,4,6,8的數(shù)都是2的倍數(shù)。
3、奇數(shù)和偶數(shù)。
出示課件:2的倍數(shù)的數(shù),這些數(shù)的個位上的數(shù)有什么特點?
個位上是0、2的數(shù),都是2的倍數(shù)。
自然數(shù)中,是2的倍數(shù)的數(shù)叫做偶數(shù)(0也是偶數(shù)),不是2的倍數(shù)的數(shù)叫做奇(ji)數(shù)。
老師指出:自然數(shù)中,是2的倍數(shù)的數(shù)叫做偶數(shù),不是2的倍數(shù)的數(shù)叫做奇數(shù)。習慣上稱它們單數(shù)、雙數(shù)。
4、練習:完成課本做一做,出示課件。
下列數(shù)中,哪些是奇數(shù),哪些是偶數(shù)?
33983559880123。
3678808910006555656881。
奇數(shù)有:33,355,123,8089,655,881。
偶數(shù)有:98,988,0,3678,1000,5656。
2、學生自己動手在課本上找出5的倍數(shù)。
在下表中找出5的倍數(shù),并涂上顏色??纯从惺裁匆?guī)律。
個位上是___或___的數(shù),是5的倍數(shù)。
板書:個位上是0或者5的數(shù),都是5的倍數(shù)。
3、練習:完成課本做一做,出示課件。
下面哪些數(shù)是2的倍數(shù)?哪些數(shù)是5的倍數(shù)?哪些數(shù)既是2的倍數(shù)也是5的倍數(shù)?
243567909915。
6075106130521280。
2的倍數(shù):24,90,60,106,130,280。
5的倍數(shù):35,90,15,60,75,130,280,
既是2的倍數(shù)也是5的倍數(shù):90,60,130,280。
做完這道題,你有什么收獲?
重點指出。
個位上是0的數(shù)它既是2的倍數(shù)又是5的倍數(shù).
現(xiàn)在問題怎么解決呢?兩位同學都想得到它們?
提問:2的倍數(shù)有哪些?5的倍數(shù)呢?60和90是什么數(shù)?
談話:今天,我們主要研究了什么?下面的時間,我們就圍繞這些知識來練習幾道題。
1、選出兩張數(shù)字卡片,按要求組成一個數(shù)。
(1)組成的數(shù)是偶數(shù);。
(2)組成的數(shù)是5的倍數(shù);。
(3)組成的數(shù)既是2的倍數(shù)又是5的倍數(shù);。
2、用0、2、5三個數(shù)字組成一個三位數(shù)。
(1)。組成的數(shù)是2的倍數(shù);。
(2)。組成的數(shù)是5的倍數(shù)。
3、把下表中4的倍數(shù)涂上顏色。
4、下面的判斷對嗎?說說你的理由。
(1)個位上是2、4、6的數(shù),都是2的倍數(shù)。
(2)個位上是1、3、5、7、9的數(shù)都是奇數(shù)。
(3)在全部自然數(shù)里,不是奇數(shù)就是偶數(shù)。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5的倍數(shù):15、30、50、65,,,,個位上是0或5的數(shù)(偶數(shù))是2的倍數(shù):個位上是0、2、4、6、8的.數(shù)(奇數(shù))不是2的倍數(shù)個位上是1、3、5、7、9的數(shù)2的倍數(shù)5的倍數(shù)作業(yè)紙:在5的倍數(shù)中畫“”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掌握質數(shù)和合數(shù)的意義。
2、熟記20以內質數(shù),能較快地、準確地辯識一個常見數(shù)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3、通過探究質數(shù)和合數(shù)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能力。
數(shù)學思考:
1、透過實際箱裝飲料罐的排列方式,感知生活中有數(shù)學。
2、能對現(xiàn)實生活中箱裝飲料罐的數(shù)字信息作出合理解釋。
情感與態(tài)度:
1、由簡單、實際的生活例子開始,減少學習時遇到太過抽象,無法理解的情況,以增加學習信心。
2、在形式多樣的練習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具學具:
cai、投影儀、學習單2張,學號數(shù)字卡。
教學過程:課前談話。
如果讓你給來聽課的老師分類,你想怎樣分?(按性別分成男和女兩組,按年齡分年青和年長兩組…)也就是說按不同的標準分有不同的分法。
一、生活實例引入。
1、觀察生活:
(1)師:日常生活中,一箱飲料通常都是排在長方體的紙箱中。
請你猜猜看:通常一箱飲料的總數(shù)量會是些什么數(shù)?(生猜:偶數(shù)、奇數(shù)……)。
師:真是這樣的嗎?
(2)老師這里拍攝了一些箱裝飲料的照片,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每箱飲料共有多少瓶?是怎樣排列的?用算式表示。
教師出示4張不同數(shù)量裝箱的照片:板書:9=3×3。
9瓶啤酒、12瓶可樂、12=3×4。
15瓶牛奶、24瓶雪碧15=3×5。
24=4×6。
學生觀察并說一說:9瓶啤酒排成3行3列,9=3×3……。
(師板書在黑板右側)。
2、實際數(shù)量的多種排列方法,分析可行性:
這些數(shù)量裝在一個長方體紙箱中,還可以怎樣排?(學生說出盡可能多的排列方法,老師補充前面板書。)。
板書:9=3×3=1×9。
12=3×4=2×6=1×12。
15=3×5=1×15。
24=4×6=3×8=2×12=1×24。
提問:你覺得哪種排列方式,實際生活中采用的可能性最小?(請一學生在黑板上勾一勾。)。
為什么?(不便攜帶……)。
3、比較質疑,引入新課:
板書:13=1×13學生思考,同桌說一說。
17=1×17(師板書在黑板左側)。
19=1×19。
你還能舉出幾個這樣的數(shù)嗎?
據(jù)學生回答:20以內的質數(shù)。(這樣的數(shù)還有很多)。
二、探究原因:
(一)、探究質數(shù)意義:
1、想一想:為什么右邊的數(shù)量可以排成多行多列,而左邊的數(shù)量不能排成多行多列呢?
(評:這個問題抓住了實質,它是本節(jié)課的核心和關鍵,非常具有思考價值,學生的思維被充分地調動起來。)。
四人小組討論(相機提示:跟這些數(shù)的約數(shù)有關。仔細觀察左邊這些數(shù)的約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匯報:(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
整理揭示:象這樣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shù)的數(shù)叫“質數(shù)”。
(cai輔助逐步演示。)。
2:1、2。
3:1、3。
5:1、5。
7:1、7。
11:1、11。
13:1、13。
17:1、17。
19:1、19。
……。
2、再舉幾個質數(shù),并說明理由。
(評:適時鞏固應用,加深理解概念。)。
(二)、探究合數(shù)。
1、用質數(shù)判斷合數(shù):右邊這些數(shù)也是質數(shù)嗎?(不是)為什么?
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shù)。
揭示:象這樣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shù)的數(shù),叫“合數(shù)”。
(cai輔助逐步演示)。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
一、把同樣多的'用線連起來。(12分)。
二、看圖填一填。(45分,每格3分。)。
1、
(1)小鳥在小狗的面。
(2)小狗在老鼠的()面。
(3)老鼠在小狗的()面。
2、
(1)小狗跑在最()面,
小象跑在最()面。
(2)小象跑在小牛的()面,小狗跑在小兔的()面。
(3)小兔跑第(),它的后面還有()個,前面還有()個。
3、
3(1)小花的左邊是(),右邊是()。
(2)丁一的左邊是(),右邊是()。
(3)一共有()個小朋友。
三、看圖說一說,填一填。(44分,每格4分)。
(1)老鼠往()走()格,再往()走()格可以吃。
到蛋糕。
(2)馬往()走()格,再往()走()格可以到達。
小鳥家,馬一共走了()格。
(3)蝴蝶往()走()格,可以吃到蛋糕。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一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使學生經歷數(shù)數(shù)的過程,體驗數(shù)的發(fā)展;初步認識計數(shù)單位“萬”,能說出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的數(shù)位順序。
使學生通過聯(lián)系實際等活動,初步理解萬以內數(shù)的實際含義,了解萬以內數(shù)的組成,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shù)。
使學生學會用數(shù)描述身邊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yǎng)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用數(shù)的觀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種現(xiàn)象的意識和能力,初步體驗量化的思想,促進數(shù)感的發(fā)展。
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增強同學之間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意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感受身邊的數(shù)據(jù)。
師:我們以前認識過哪些數(shù)?你還記得哪些有關數(shù)的知識?能大聲的說給同學們聽嗎?
其實在我們身邊還有更多,更大這樣的數(shù),你瞧:(多媒體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圖。)。
這是老師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你呢?(請學生匯報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并展示。)。
二、認識計數(shù)單位“萬”
1、故事競猜:課件出示故事畫面。
森林里小豬、小熊、小猴比賽數(shù)數(shù),大象當裁判。它們從989開始數(shù),比比誰先數(shù)到5000。
小熊是這樣數(shù)的:989、990、991、992、993……。
小猴是這樣數(shù)的:989、990、1000、、3000……。
(1)小朋友你猜猜誰先數(shù)到5000?為什么?數(shù)數(shù)都可以怎樣數(shù)?
(2)你能像小猴這樣繼續(xù)數(shù)下去嗎?試試看。
(4)今天學了“萬”你覺得應該怎樣補充數(shù)位順序表?
(5)讀數(shù)位順序表。從右往左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
2、感知“一萬”。
問:你們在平時的生活當中用過“萬”這個計數(shù)單位嗎?你們覺得萬這個計數(shù)單位大不大呢?你知道“一萬”究竟有多少嗎?我們來看看吧。
a、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十八屆雅典奧運會上,我國女子長跑運動員邢慧娜獲得了女子10000米跑的冠軍。你知道她圍著體育場的跑道跑了多少圈嗎?(25圈)(課件二)。
b、我們學校有多少人?(1036)想象一下,一萬人大約有多少?(10個我們學校這么多人。)(課件三)。
c、一張紙非常薄,10張紙疊起來大約厚1毫米。一萬張紙疊起來有多厚呢?(1米)(課件四)。
d、如果每秒數(shù)一個數(shù),連續(xù)不停的數(shù),數(shù)到一萬,大約需要多長時間?(3小時,就是同學們從上早自習起到第三節(jié)課下課那么長的時間。)(課件五)。
3、認、讀、寫萬以內的數(shù)。
剛才聽你們讀起這些數(shù)時都那么流利,真不錯。那你們是怎么讀的呢?
(1)認、讀、寫幾千幾百幾十幾。
教師一次在計數(shù)器上撥出3個百、6個十和5個一。問:這個數(shù)是多少?試著讀一讀。再問:你是怎樣讀的?再在千位上撥上2個千。問:這個數(shù)是多少?試著讀一讀。再問:你是怎樣讀的?(千位上的“2”讀作“二千”,百上的“3讀作“三百”,十位上的“6”讀作“六十”,個位上的“5”讀作“五”。)學生齊讀一遍。
學生嘗試寫數(shù)。(一生板演,并講解:千位上寫2,百位上寫3,十位上寫6,個位上寫5。)。
學生試讀寫,一生匯報,一生板演。
(2)認、讀、寫萬以內中間有0的數(shù)。
a、去掉百位上所有的珠(3個千、7個十、6個一)。
問:這個數(shù)是怎樣組成的?你能讀出它是多少嗎?(強調:百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要讀作“零”。)你能寫出來嗎?(一生板演)。
b、去掉十位上所有的珠(3個千、6個一)。
問:這個數(shù)是由什么組成的?應該怎樣讀?
學生試讀,指名匯報,強調: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xù)兩個0,只讀一個零。
學生嘗試寫數(shù),一生板演。
練習:師寫出6003,讓學生說一說它的組成和讀法。
獨立練習p17第2題(強調:末尾的0不讀)。
問:像這樣的萬以內的數(shù),你們在生活中遇見過嗎?把你們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跟你小組的同學說一說、讀一讀。
請幾生匯報:1202,6078,,6008,2260,2200,2000。讀一讀。
小結萬以內數(shù)的讀法與寫法。
三、練一練。
1、p18d3。
2、發(fā)散練習:按要求寫數(shù)。
(1)4個千和9個百組成的數(shù)是()。
(2)4個千和9個十組成的數(shù)是()。
(3)4個千和9個一組成的數(shù)是()。
(4)1個萬、6個千、4個百和8個一組成的數(shù)是()。
(5)寫一個比3205小的四位數(shù)。
(6)寫一個比9080大的四位數(shù)。
(7)寫一個最接近10000的四位數(shù)。
(8)寫一個比7839小2000的數(shù)。
(9)寫一個比6045大5的數(shù)。
(10)組數(shù)游戲:請你用0、6、0、1組成四位數(shù)并讀一讀,寫一寫。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二
轉眼到了20xx年,在大城市高級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我想家了,便決定回去看看,看一下家鄉(xiāng)的變化,了解一下家鄉(xiāng)的現(xiàn)狀,順便完成導師布置的論文。
回家的路順暢又便捷,從大城市到自己的家鄉(xiāng),飛機一路飛到我家。一下飛機,呦,家鄉(xiāng)的變化可真大有啊,高高的摩天大廈里要什么有什么,就連一天不出來呆在里面都行,一排排華麗的街燈,氣派的大型廣場。。。。大城市里有的這都有,生活水平與大城市里沒有什么區(qū)別了。
走進老家一看,一套豪華的別墅映入眼簾,里面高檔的布置,就連自己的親人穿的衣服都是高科技材料制成的,可以防雪、防雨,一年四季穿都行,是世界上最高級、最時尚的。
寬廣的機場停放著一架架龐大的飛機。街道里人山人海,接踵磨肩的人來來往往穿行在繁華的城市中。商店里的百貨琳瑯滿目,人們盡情選購。
交通運輸四通發(fā)達,人們可以乘坐航天飛機飛上太空,穿梭在星際之中,沉醉在月光里。
人們的食物更加多樣化,中、西方食物一應懼全。還有很多新式的太空食品,進入人民的生活。
家鄉(xiāng)人都會兩種語言,他們的身體越來越健康,精神生活越來越豐富。
后的家鄉(xiāng)真的不同與往日,20年后的人民生活也會越來越富有。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三
童年,像一條絡繹不絕的小溪,緩緩地流在我的心里。在這條小溪里,既有歡樂的笑聲,也有傷心的眼淚,但記得最深的,要數(shù)童年時我做過的一件傻事。
那是我四歲的時候。有一天上午,外婆正在廚房里炒菜,發(fā)覺鹽沒有了,頓時手足無措。為什么呢?因為家里只剩下我一個人,如果她自己出去,丟下我一個人在家,又不知會發(fā)生什么事?所以感到不安。這時候我看穿了外婆的難處,自告奮勇地對外婆說:“我?guī)湍グ邀}買回來?!薄澳?”外婆疑惑地看著我?!皩?我還去過幾次了呢!”(事實上我并沒有去過)外婆無奈地點了點頭。
很快,我就從小賣部買回了鹽,正高興著自己能為大人做事了,孰不知一不留神踩中了地上的香蕉皮。頓時摔了一跤,鹽袋落在地上摔破了,白花花的鹽撒滿了一地,我立刻慌了手腳,心想:鹽掉在地上弄臟了,得趕快把這個壞消息告訴給外婆聽。
剛來到院子門口,就看見隔壁的王奶奶正在洗米。我頓時靈機一動,心想:既然米可以用水洗干凈,那么鹽一定也可以洗干凈。想到這里,我立即向王奶奶借了一個水盆。來到大街上把鹽裝進水盆里,往大院的水龍頭跑去。
水很快就把盆子裝滿了,我使勁地搖了搖盆子,然后把手伸進去攪動一下。孰知盆子里空空如也,我十分驚慌,也顧不得盆子,立刻向家里跑去。
回到家里,我把事情的經過講給外婆聽。還未說完,外婆已經捧腹大笑起來。她摸了摸我的頭,笑盈盈地說:“傻孩子,鹽并不像米那樣洗得干凈的,它是遇水即溶的?!闭f完又大笑起來。
從這件事中,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凡事皆要三思而后行。
七彩的童年里,我們天真純潔、快樂悲傷。傻傻無知的我們做過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趣事。默然回首童年,一件件趣事從眼前閃過,而那些有趣的畫面卻定格在那次事件。那一次,叔叔帶回來一只螃蟹,我和妹妹高興極了??梢徊涣羯?,小螃蟹就出逃了,飛快地爬到一處角落。我和妹妹到處尋找,終于在那個角落發(fā)現(xiàn)了那只螃蟹,我倆決定左右夾擊,可螃蟹好像聽得懂我說的一樣,在我跳起來和時候,螃蟹小哥往旁邊移了幾步,不僅害得我撲了個空,還讓我因重心不穩(wěn)在落地時摔倒在地,頓時我腦袋昏昏沉沉,半天才清醒過來。
這時,我發(fā)現(xiàn)身邊有一個小網(wǎng),于是拿起小網(wǎng),又和妹妹去捉螃蟹了。這次,螃蟹小哥躲在兩個水桶中的夾縫里。這種地方易守難攻,哈哈,這下螃蟹小哥沒法躲了!可惜小網(wǎng)不能用了。我伸手在夾縫里左摸一下,右摸一下,螃蟹卻夾了一下我的手指。我疼得哇哇直叫,螃蟹也便這樣順著我的手指甩了出去。這只螃蟹真狡猾!
雖然小螃蟹被甩了出去,但是它暴露在陽光下的空地上了。沒有了藏身之處了,抓住它簡直易如反掌。我悄悄地繞到螃蟹的背后,用小網(wǎng)迅速地套住了螃蟹。這次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把它捉住了。經過一天的戰(zhàn)斗,螃蟹終于被我擒拿住了,我興奮極了,妹妹也在一旁高興地叫好。
童年是一顆顆星星,閃爍著童真與童趣;童年是一朵朵白云,承載著希望與歡樂;童年是一朵朵正在生長的花苞,待放著精彩與燦爛??每個人都有童年,但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樂趣,而這是我的童年中一個有趣的片斷!
童年是幸??鞓返?,一件件趣事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我的嘴角不禁揚了起來。
“收試卷!”隨著老師洪亮的命令,小隊長們迅速收起隊員的試卷,交給老師。
下課了,同學們都在對答案:“這次品社卷可真難!第4小題你選的是什么?”“------?!?BR> 我突然看見閨蜜,便走了過去,只見她雙手合十,閉著眼睛,嘴巴一動一動地,不知在說些什么,倒像唐僧在念緊箍咒!
我小心翼翼地問:“嘿!欣欣,你------在干啥子呢?”
欣欣一轉頭,看見是我,便哭喪著臉說:“哎呀!好煩哪!我的品社要不及格啦!”
一向是“學霸”的我松了口氣:“怎么了?”
“我------我真是腦子短路了!”欣欣自責道,“我把墨西哥的首都寫成了------寫成了倫------敦。”
我聽完,使勁憋住笑,安慰道:“那又不至于不及格,你急什么!”
欣欣不好意思地臉紅了:“呃,我語文沒學好哦!”
我一聽這話,越發(fā)感到驚奇:“你語文不好跟品社有什么關系?”
“最后一題思考題20分吶!讓我們思考社會以下現(xiàn)狀的利弊,我就只是在腦子里‘思考’了一下,啊哈哈,呵呵?!毙佬啦缓靡馑嫉乜嘈Φ馈?BR> “哈哈哈哈------”我再也憋不住了,“你真是------好笑!”
欣欣一把捂住我的嘴:“你不許跟別人說!”
真是有趣!
童年里經歷的趣事還數(shù)也數(shù)不完,一陣陣歡笑聲伴著成長的足跡,揮灑在心中,為人生添了無盡的光彩,我愛這燦爛的童年!
射門!快點!,加油!耶!,是哪個地方這么熱鬧?原來是一群八多歲的孩子在這片空地上賽足球賽啊!
只見他們把書包、外衣和棒球帽分別分成兩堆堆起來做球門,正熱火朝天的拉著陣勢賽足球呢。在旁邊玩耍的小朋友們也被那熱鬧的場景吸引過來了,一位悠閑的叔叔也坐在石凳上,正籌備好好賞析一下這場精彩的足球賽。
只見那個守門員一動不動的盯著那個黑白相間的足球,他戴著一雙皮手套,連膝蓋受傷了也毫不在乎。守門員后面的那個球員仿佛是替補的守門員,他一心想讓自己早點上場,好撲入幾個險球。
這個時候,石凳上已經坐滿了觀看球賽的人。一個頭上扎著蝴蝶結的小姑娘因為個子太矮,就站在石凳上看的津津有味,目不轉睛。一只討人喜歡的小白狗也跟著他的主人來到了現(xiàn)場,只須看見一個球進了,就圍著主人又蹦又跳,仿佛也在為球員們加油喝彩。有個小孩子看得最認真,而且還時不時地拍手喊好球、好球!
賽場上,球賽正進行到了高潮,球員們你來我往,互不相讓。這個時候,一個紅隊球員想把球傳給他的另一個球友,就在球快速滾動的時候,一個藍隊隊員眼疾手快,中途把球截住了,趁守門員不注意,使出吃奶的勁兒把球踢進球門,耶!中了!隊員們頓時歡呼雀躍。
再看坐在石凳上的那個大個子叔叔忽然低下頭沉思起來,不知曉他是否想起了自己童年時賽足球的趣事。
童年,那是青石板上的陣陣歡笑。
放學后,青石板上便聚集了四五個孩子,我也在其中?;叵肫饋?,當時那些玩不膩的游戲,現(xiàn)在看來竟是那么的幼稚。經過小小的商議,我成了醫(yī)院藥房發(fā)藥的“護士”,另外幾個伙伴也當上了“醫(yī)生”、“病人”。趁著“病人”看病時,我連忙去找“藥”。我摘下幾朵小野花,做成“中草藥”,我把沙土包在樹葉里,就是“感冒清熱顆粒”;我把細樹枝截成小塊,樹枝就變成了“止痛片”。這時,“病人”來了?!拔乙脦灼雇雌!薄安∪恕闭f?!昂?,六片止痛片,一日三次,一次一片,太疼的時候可以吃兩片?!蔽乙贿呉槐菊浀貒诟乐?,一邊把藥遞給她……就這樣,我們在青石板上歡笑著,扮演著人生中不同的角色。也許,現(xiàn)在那青石板上,還回蕩著我那句叮囑呢!
童年,那是串串沙灘上的腳印。
“這應該是塊玉吧?”我赤著腳,站在沙灘上,拿著一塊潔白如玉的石子問爸爸?!安皇?,這是小石頭?!蔽疫€不死心,彎著腰,手撐著膝蓋,一邊四下張望,一邊時不時地向前走幾步。突然,我像撿著了珍寶一樣,俯身撿起了一塊紅色的石子,把它舉到了爸爸的眼前?!斑@總是塊紅寶石了吧!”爸爸看著我,笑了笑:“自己猜?!蔽倚南?,這肯定是塊紅寶石,爸爸老騙我……沙灘上留下了我的腳印,也留下了我的天真爛漫。
而今,那些被我當作草藥的野花,看成寶玉的石子,都隨著時間地流逝而消逝了,可童年的快樂不會被我遺忘,它將永存于我的心間。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四
一我會寫(8分)。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竟如此奇妙。
二我的積累(36分)。
1.我會查字典(3分)。
“楚王想侮(wu)辱晏子”這句話中的“侮”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學字母,再查音節(jié)();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畫?!拔辍蔽視M詞()()。
2.我會讀拼音寫詞語(4分)。
weifengdaozeiaixiaoganju。
3.我會把詞語補充完整(6分)。
不()代價了()指掌安()樂業(yè)。
面不()色完好()()腦汁。
4.我會組詞(4分)。
梁()詣()陪()侮()。
粱()指()賠()悔()。
5.我會選擇正確的讀音(4分)。
造詣(yizhi)烏賊(zheizei)說謊(fanghuang)淮南(huaifai)。
6.我會把下列對聯(lián)寫完整(4分)。
(1)地滿紅花紅滿地,()。
(2)(),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3)翠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
(4)池邊柳樹()。
7.假如你看到自己的班級因為小強隨手亂丟果皮被扣分,你會對他說:()。
8.我會選詞填空(4分)。
強盛尊重欺騙侮辱威風。
祖國貧窮落后時,外國人常在華僑面前耍(),有時甚至()他們;如今祖國()了,華僑挺直了腰桿,得到了()。
9.我來做句子(5分)。
(1)楚王說:“實話實說,我不生氣?!?改為轉述句)。
(2)一位老人在生死關頭,舍己為人,他的心靈多么高尚啊。(改為反問句)。
(3)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處長的身體。(縮句)。
(4)()西瓜()躺在()地上。
(5)大象的耳朵拍到了人的肩膀。(改為比喻句)。
三我的閱讀感悟(24分)。
1.按原文填空。(4分)。
(1)梁國楊氏之子九歲,()。
(2)兒應聲答曰:()。
2.我最近讀了一本課外書,現(xiàn)在來做一張讀書卡片。(5分)。
時間書名作者主人公讀后我想說。
(二)。
感恩節(jié)的前夕,美國芝加哥的一家報紙編輯部向一位小學女教師約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貧寒的孩子畫的圖畫,圖畫的內容是:想感謝的東西。
孩子們高興地在白紙上描畫起來。女教師猜想這些貧民區(qū)的孩子們想要感謝的東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數(shù)孩子會畫上餐桌上的火雞或冰淇淋等。
當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畫時,她吃了一驚,他畫的是一只手。
是誰的手?這個抽象的表現(xiàn)使她迷惑不解。孩子們也紛紛猜測。一個說:“這準是上帝的手?!绷硪粋€說:“是農夫的手,因為農夫喂了火雞?!?BR> 這是你的手老師孩子小聲答道。
她回想起來了,在放學后,他常常拉著他黏糊糊的小手,送這個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窮,父親常喝酒,母親體弱多病,沒工作,小道格拉斯破舊的衣服總是臟兮兮的。當然,她也常拉別的孩子的手??蛇@只老師的手對小道格拉斯卻有非凡的意義,他要感謝這只手。
1.在文中找出一句話做題目。()(2分)。
2.給56段加上合適的標點符號。(3分)。
3.女教師讓孩子們以()為內容畫一幅畫。(2分)。
4.用“-------”畫出你體會最深的句子。(2分)。
5.根據(jù)短文內容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2分)。
6想象小道格拉斯作畫時的內心活動,請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寫出他想說出的話。(4分)。
四我的快樂習作(30分)。
題目:我選自己當()。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五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正方體、掌握正方體的特征。
2、通過觀察比較弄清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3、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空間概念。
認識正方體的特征。
理清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正方體教具、課件。
(一)復習導入。
1、回憶長方體的特征,請學生用語言進行描述。
教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一種特殊的立體圖形。(板書課題:正方體)
(二)新課講授。
探索正方體的特征。
1、想一想。正方體具有什么特征呢?我們在研究時應該從哪方面去思考?(也應該從面、棱、頂點這三個方面去考慮)
2、合作學習。
學生根據(jù)手中的正方體學具,小組合作探究。
3、集體交流。
(1)組:正方體有6個面,6個面大小都相等,6個面都是正方形。
(2)組:正方體有12條棱,正方體的12條棱的長度相等。
(3)組:正方體有8個頂點。請學生到講臺前,手指正方體模型,按“面、棱、頂點”的特征有序地數(shù)一數(shù),摸一摸,其他同學觀察思考。
教師問:怎樣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正方體?
4、教學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老師出示一個正方體教具。請學生討論:它是不是一個長方體?
學生充分討論,集體交換意見。
學生甲組:這個物體的六個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長方體。
學生乙組:長方體6個面是對面的面積相等,而這個物體是6個面的面積相等,所以我們也認為它不是長方體。
學生丙組:我們組有不同意見,因為我們認為它的6個面雖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長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它的12條棱也包括每組4條棱長度相等;6個面面積相等,也包括了相對的面面積相等這些條件,所以我們認為它是長方體。
教師:我們把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做正方體或者叫立方體。
(三)課堂作業(yè)。
1、教材第20頁的“做一做”。
2、教材第21――22練習五的第4、5、8、9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大家有什么收獲?(學生暢所欲言談收獲,教師將學生的發(fā)言進行總結)
(五)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六
1、長方體有( )個面,( )個點,( )條棱長。相對的面( ),每個面都是( )形,特殊情況有( )個面是正方形;棱長分為( )、( )和( ),各有( )條。長方體最少有( )個面是長方形。
2、長方體最多有( )個相對面是正方形,最多有( )個面的完全相同。
3、正方體有( )個面,這些面都是( )形,( )個點,( )條棱長。它所有的棱長都( )。
4、要焊接一個長10cm,寬8 cm,高6 cm的長方體框架,要準備10cm,8 cm,6 cm的鐵絲各( )條。
5、最少用( )個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個較大的正方形。
6、最少用( )個棱長是1厘米的正方體可以拼成一個較大的正方體。
7、一個長方體中,如果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是6厘米,3厘米,3厘米,那么它( )個面是正方形,正方體的面積是( );有( )個面的面積相等,這些面的面積都是( )。
8、把兩個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 )厘米.
(2)要焊接一個棱長6厘米的正方體框架。最少要鐵絲多少厘米?
(4)一個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是60厘米,它的一個面的面積是多少?
1、長方體或正方體的( ),叫做它的表面積。
2、正方體是由( )個完全相同的( )圍成的立體圖形,正方體有( )條棱,它們的長度都( ),正方體有( )個頂點。
3、因為正方體是長、寬、高都( )的長方體,所以正方體是( )的長方體。
4、相交于一個頂點的( )條棱,分別叫做長方體的( )、( )、( )。
5、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必須知道長方體的( )。
6、一個正方體的表面是54平方厘米,那么一個面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棱長是( )厘米。
7、長方體的長、寬、高都擴大2倍,那么表面就擴大( )倍。
8、正方體的棱長擴大3倍,表面積擴大( )倍。
(1)長方體的長是5厘米,高是4厘米,寬是3厘米.求它的表面積與棱長總和.
(2)正方體的棱長是6厘米。求它的表面積與棱長總和.
(3)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是60厘米。它的棱長是多少厘米?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個長方體的游泳池,長20米,寬18米,水深2.5米。
(1)游泳池的占地面積有多大?如果沿水池走1圈,要走多少米?
(2)在四壁和底面抹水泥,求抹水泥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3、做一個長方體的浴缸(無蓋),長8分米,寬4分米,高6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
米的玻璃?如果每平方分米玻璃4元錢,至少需要多少錢買玻璃?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七
一、填空:
1、5.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5立方米=()升;。
24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10.01升=()毫升。
2、圓柱的上、下兩面都是()形,而且大小(),圓柱的側面沿高展開是()形或()形,它的一邊是圓柱的(),相鄰的另一邊是圓柱的()。
3、圓柱的高有()條,圓錐的高有()條。
4、一個圓錐的底面積是40平方厘米,高12厘米,體積是()。
5、一個圓柱的底面半徑是3分米,高2分米,它的側面積是()平方分米,表面積是()平方分米,體積是()立方分米。
6、一個圓柱的底面周長6.28厘米,高是3厘米,它的體積是()立方厘米。
7、用一張長4.5分米,寬2分米的長方形紙,圍成一個圓柱形紙筒,它的側面積是()。
8、一個圓柱形油桶,側面展開是一個正方形,已知這個油桶的底面半徑是10厘米,那么油桶的高是()厘米。
9、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等底等高,如果圓柱的體積是24立方分米,那么圓錐的體積是()立方分米;如果圓錐的體積是24立方分米,那么圓柱的體積是()立方分米;如果它們的體積相差24立方分米,那么圓錐的體積是()立方分米,圓柱的體積是()立方分米。
10、把棱長為2分米的正方體木塊,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圓錐的體積是()立方分米。
11、在一個高24厘米的圓錐形量杯里裝滿了水,如果將這些水倒入與它底面積相等的圓柱形量杯中,水面高()厘米。
12、一根長4米,橫截面半徑為2分米的圓柱形木料截成同樣長的4段,表面積比原來增加()平方分米。
13、把一個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個扇形,然后切開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表面積比原來增加了200平方厘米。已知圓柱高20厘米,圓柱的體積是()立方厘米。
二、判斷:
1、圓柱的體積是圓錐的3倍。()。
2、圓錐的體積等于圓柱體積的13,圓柱與圓錐一定等底等高。()。
3、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體積都可用底面積×高來表示。()。
4、一個圓錐與一個長方體等底等高,那么圓錐的體積等于長方體體積的13。()。
5、長方形繞著一條邊轉動所產生的圖形是圓柱。()。
6、圓錐頂點到底面上任意一點的距離就是它的高。()。
數(shù)學是一門基礎學科,被譽為科學的皇后。對于我們的廣大小學生來說,數(shù)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以后的學習,小學頻道特地為大家整理了北師大版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試卷,希望對大家有用!
一、填空。(1×33=33分)。
1.把圓柱的側面沿高剪開,得到一個(),這個()的長等于圓柱底面的(),寬等于圓柱的(),所以圓柱的側面積等于()。
2.被除數(shù)一定,除數(shù)和商成()比例。
3.3:4=6:8,如果第一個比的后項加3,那么第二個比的后項應該加()才能使等式成立。
4.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25倍,這幅圖的比例尺是()。
5.圓錐的高一定,它的體積與底面積成()比例。
6.415平方厘米=()平方分米4.5立方米=()立方分米。
2.4立方分米=()升()毫升4070立方分米=()立方米。
3分米40厘米=()厘米325立方米=()立方分米。
7.將4個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平方分米,體積是()立方分米。
8.一個圓柱底面半徑2分米,側面積是113.04平方分米,這個圓柱體的高是()分米。
9.一根長20厘米的圓鋼,分成一樣長的兩段,表面積增加20平方厘米,原鋼材的體積是()立方厘米。
10.一個圓柱的底面周長是12.56厘米,高是6厘米,那么底面半徑是()厘米,底面積是()厘米,側面積是()厘米,體積是()厘米。
11.底面積85立方厘米、高是12厘米的圓錐的體積是()立方厘米,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是()立方厘米。
12.把一個圓柱體鋼坯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體,要削去1.8立方厘米,未削前圓柱的體積是()立方厘米。
速度/(千米/時)100505。
時間/時1251020。
13.在右表中,相關聯(lián)的量是()和(),()隨著()的變化而變化,()是一定的,因此,時間和速度成()比例。
三、選擇題:
1、右圖中的正方體、圓柱和圓錐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下面哪句話是正確的?()。
a、圓柱的體積比正方體的體積小一些。
b、圓錐的體積是正方體的13。
c、圓柱體積與圓錐體積相等。
3、圓柱的底面半徑和高都乘3,它的體積應乘()。a、3b、6c、9d、27。
c、表面積變了,體積沒變d、表面積沒變,體積變了。
四、圖形計算:
1、根據(jù)條件求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單位:厘米)。
2、根據(jù)條件求圓錐的體積。(單位:厘米)。
五、生活中的應用:
1、一個圓柱形玻璃缸(如圖)的底面積是3平方分米。這個玻璃缸可以存多少升水?
4、用鐵皮制成一個高是5分米,底面周長是12.56分米的圓柱形水桶(沒有蓋),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鐵皮?若水桶里盛滿水,可裝水多少千克?(1升水重1千克)。
6、把一個體積是282.6立方厘米的鐵塊熔鑄成一個底面半徑是6厘米的圓錐形機器零件,求圓錐零件的高?(列方程解答)。
7、如圖,一個圓柱高8厘米,如果它的高增加2厘米,那么它的表面積將增加25.12平方厘米,求原來圓柱的體積。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八
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例2及做一做。
1、根據(jù)《標準》提出的“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的要求,在加法的教學中按照先估算,再計算的順序,以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并結合例2,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的思想。
2、能進行三位數(shù)的加法,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1、本節(jié)內容涉及到兩次進位及三位數(shù)之間的加法,這些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讓學生獨立計算、口算、估算等方式來對這些內容進行重點教學。
2、本班學困生多,在學習時,引導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和學習計算方法;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討論和交流。
3、通過對加法計算的教學,使學生養(yǎng)成謹慎仔細的辦事態(tài)度;三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法計算是學生學習的障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計算法則,會筆算三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法。
2、學會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3、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掌握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1、列豎式計算:
59+77。
85+68。
59+89。
問:誰還記得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法列豎式時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嗎?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989+112。
問:不用筆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嗎?你是怎么想的?
1、估算。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把數(shù)字轉化成整百整千的數(shù)字進行計算,很快估計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數(shù),這也是一種估算的方法。下面讓我們再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數(shù)。
爬行類376兩棲類284。
師:你能估計出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嗎?
四人小組討論,要求每人都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方法。
師:376最靠近哪個整百的數(shù)字?(400)。
師:284最靠近哪個整百的數(shù)字?(300)。
問: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大約一共有多少種?(700)。
問:如果精確計算,你認為會比700多還是比700少呢?為什么?
(376不到400,284不到300,所以它們的和肯定不到700)。
2、筆算。
師:請同學們列豎式做精確計算,看看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
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
教師強調: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在計算到前一位的時候不能忘記加進位1。
學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數(shù)量關系,形成問題,并列豎式解決問題。
2、做一做:課本18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九
人教版課文以主題來安排單元課文,一個單元一個主題。
以往我在處理教材的時候總想著面面俱到,結果很累,效果不佳。上學期期末大會胡校在大會上也提醒我們要去整合教材,要努力給自己減負,避免重復無效。于是我開始嘗試找側重點,每篇課文定個側重方向。
第二課《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是篇訪談錄,對話體,理清課文內容后我側重分角色朗讀;
第四課《我的“長生果”》是略讀課文,文辭優(yōu)美,我計劃以積累詞句為主。
這個單元有個綜合性學習活動,我分散在每課課后作業(yè)一項項完成,旨在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完成去體驗。
希望這種意識能帶來更好的效果。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一
《質數(shù)和合數(shù)》這一課內容比較抽象,很難結合生活實例或具體情境來教學,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另外,到本節(jié)課為止,已經出現(xiàn)了因數(shù)、倍數(shù)、奇數(shù)、偶數(shù)、質數(shù)、合數(shù)等概念,有些概念學生容易混淆,如學生往往把質數(shù)和奇數(shù),合數(shù)和偶數(shù)的概念弄混,教學時應注意讓學生辨析這些概念。
1、理解質數(shù)和合數(shù)的概念。
2、能熟練判斷質數(shù)與合數(shù),能夠找出100以內的質數(shù)。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體驗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發(fā)展過程,進一步完善學生對自然數(shù)的分類方法的掌握,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重點:理解質數(shù)、合數(shù)的含義,能正確快速地判斷一個數(shù)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難點:能運用一定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判斷、感悟質數(shù)合數(shù)。
一、導入新課。找出1~20各數(shù)的因數(shù)。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1只有1個因數(shù),其余的數(shù)都有2個以上因數(shù);2,3,5,7,11,13,17,19這些數(shù)的因數(shù)都只有1和它本身;……。)。
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就與一個數(shù)因數(shù)的個數(shù)有關。
二、新授。
探究一:認識質數(shù)和合數(shù)。
師:請同學們按照因數(shù)的個數(shù),將這些數(shù)分分類。
(學生可能回答:將1,2,3,5,7,11,13,17,19分為一類,它們的因數(shù)都是1和它自己本身,其余的.數(shù)分為一類;將1,4,9,16分為一類,它們的因數(shù)個數(shù)都是奇數(shù)個,其余的分為一類,它們的因數(shù)個數(shù)都是偶數(shù)個;……)。
師:同學們都說得非常好,請打開課本翻到第14頁,請你按照它的方法分一分。
(學生可能回答:2是質數(shù),它的因數(shù)只有1和2;3是質數(shù),它的因數(shù)只有1和3;2,3,5,7,11,13,17,19都是質數(shù),它們的因數(shù)都只有1和它們本身;……。)。
師:1是質數(shù)嗎?
(學生回答:1是質數(shù),它的因數(shù)只有1和它本身;1不是質數(shù),1的因數(shù)只有1個,質數(shù)有2個因數(shù);……。)。
(學生可能回答:4是合數(shù),除了1和4以外,2也是4的因數(shù);6是合數(shù),除了1和6以外,6的因數(shù)還有2和3;……。)。
師:1是合數(shù)嗎?
(學生可能回答:1不是合數(shù),它只有1個因數(shù)1。)。
小結:1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師:你還能找出其他的質數(shù)和合數(shù)嗎?
(學生舉例并說明理由)。
探究二:找出100以內的質數(shù),做一個質數(shù)表。(課本p14例1。)。
(媒體出示圖表)。
師:你有什么好方法?
(學生回答:先把偶數(shù)去掉,它們除了1和本身外,一定還有因數(shù)2(教師提示2是質數(shù),不能去掉);除了5以外,個位是5,0的數(shù)先去掉;……。)。
(學生可能回答:50的倍數(shù),51的2倍是102,超過100了。)。
(學生制作100以內的質數(shù)表。)。
三、練習。
(課本p16∕練習四第一、二題。)。
四、小結:
1、一個數(shù),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作質數(shù)(或素數(shù))。
2、一個數(shù),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作合數(shù)。
3、1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五、作業(yè)。
p16第三、四、五題。
附板書設計:
質數(shù)與合數(shù)。
因數(shù)個數(shù)。
11個。
自然數(shù)質數(shù)(素數(shù)):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shù)。2個。
合數(shù):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shù)。2個以上。
1既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二
1.理解質數(shù)、合數(shù)的概念和判斷方法,能靈活選擇方法判斷一個數(shù)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2.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比較、猜想驗證、歸納總結出質數(shù)、合數(shù)的含義。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體驗從特殊到一般的認知發(fā)展過程,進一步完善學生對自然數(shù)的分類方法的掌握,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1.掌握質數(shù)與合數(shù)的概念。
2.熟練記憶100以內的質數(shù)。
一、復習導入。
1.什么叫奇數(shù)?什么叫做偶數(shù)?
是2的倍數(shù)的數(shù)叫做偶數(shù),不是2的倍數(shù)的數(shù)叫做奇數(shù)。最小的奇數(shù)是1,最小的偶數(shù)是0。
2.請說一說20和5的因數(shù)各有哪些?
有的數(shù)的因數(shù)個數(shù)多,有的數(shù)因數(shù)個數(shù)少。一個數(shù)最小的因數(shù)是1,最大的因數(shù)是它本身。
【設計意圖】。
通過練習找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讓學生明白一個數(shù)的因數(shù)的個數(shù)是有多有少的,初步讓學生知道按因數(shù)的個數(shù)分類怎么分。
二、探究新知。
1.找出1~10各數(shù)的因數(shù)。
1的因數(shù)有:1。
2的因數(shù)有:1,2。
3的因數(shù)有:1,3。
4的因數(shù)有:1,2,4。
5的因數(shù)有:1,5。
6的因數(shù)有:1,2,3,6。
7的因數(shù)有:1,7。
8的因數(shù)有:1,2,4,8。
9的因數(shù)有:1,3,9。
10的因數(shù)有:1,2,5,10。
2.按因數(shù)的個數(shù)分,你可以分成幾類?
只有一個因數(shù):1。
只有兩個因數(shù):2、3、5、7。
有兩個以上個因數(shù):4、6、8、9、10。
3.明確概念:一個數(shù),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做質數(shù)(或素數(shù))。如2,3,5,7都是質數(shù)。一個數(shù),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做合數(shù)。4,6,15,49都是合數(shù)。
注意:
1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4.100以內的質數(shù)表。
5.100以內質數(shù)順口溜。
2和3,5和7,11、13又17。
19、23、29、31,37和41。
43、47、53、59、61,67和71。
73、79、83、89、97。
【設計意圖】。
通過質數(shù)表和順口溜讓學生熟練記住100以內的質數(shù)。
6.想一想:最小的質數(shù)和最小的合數(shù)分別是多少?
三、課堂練習。
1.判斷下面說法是否正確?
(1)所有的偶數(shù)都是合數(shù)。
(2)所有的奇數(shù)都是質數(shù)。
(3)3的所有倍數(shù)都是合數(shù)。
(4)一個合數(shù),最少有3個因數(shù)。
(5)1既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2.將下面各數(shù)分別填入指定的圈里。
2737415861738395。
11143347576287999。
3.思維訓練。
兩個質數(shù),和是9,積是多少?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三
【】。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并掌握質數(shù)、合數(shù)的概念,并能進行正確的判斷。
2、過程與方法:采用探究式學習法,通過觀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驗證-分類、比較-抽象-歸納總結-鞏固。提高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概括能力,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究的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體驗與探究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新,感受數(shù)學文化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
【:
1.掌握質數(shù)、合數(shù)的概念。
2.正確地判斷一個數(shù)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課件。
一、導入新課:
1.導入課題:前面我們學習了奇數(shù)和偶數(shù)。那么自然數(shù)還有沒有其他的分法?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質數(shù)與合數(shù)”(板書課題)。
2.說出自己的學號、爸爸、媽媽、爺爺或奶奶的年齡,老師判斷這個數(shù)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3.激發(fā)興趣。
二、探究新知。
1.說出1~20各數(shù)的因數(shù)。(課件出示,開火車的形式)。
2.觀察思考這些數(shù)的因數(shù)的個數(shù)一樣多嗎?(生:不一樣)。
3.師:你能把這些數(shù)按因數(shù)的個數(shù)進行分類嗎?(學生討論,分類)。
4.學生報結果(學生完成表格)。
5.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特點,歸納概念。
一個數(shù),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做質數(shù)(或素數(shù))。
一個數(shù),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shù),這樣的.數(shù)叫做合數(shù)。
(3)師:1既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6.最小的質數(shù)是幾?有沒有最大的質數(shù)?最小的合數(shù)是幾?有沒有最大的合數(shù)?
7.展示老師和學生制作的思維導圖。
8.判斷自己的學號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三、自學例1:
1.指名匯報預習的結果。
2.質疑。
3.找質數(shù)的方法是:篩選法。
4.修改自己圈的質數(shù)。
5.出示質數(shù)歌。
四、智慧大闖關:
1.判斷下面的數(shù)字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1)全年12個月,大月有31天,小月是30天,平年2月是28天,閏年2月是29天。
(2)五(1)班上學期有52人,這學期又轉來1名學生,現(xiàn)在共53人。
2.下面的說法正確嗎?說一說你的理由。
(1)所有的奇數(shù)都是質數(shù)。()。
(2)所有的偶數(shù)都是合數(shù)。()。
(3)在1,2,3,4,5,…中,除了質數(shù)以外都是合數(shù)。()。
(4)兩個質數(shù)的和是偶數(shù)。()。
3.猜數(shù)。
4.猜一猜老師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1)是奇數(shù),但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2)比最小的質數(shù)大1。
(3)比最小的合數(shù)大2。
(4)10以內最大的奇數(shù)。
(5)是奇數(shù),但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6)10以內既是奇數(shù),又是合數(shù)。
(7)和第6個數(shù)相同。
(8)10以內最大的質數(shù)。
(9)10以內最大的偶數(shù)。
(10)和第一個數(shù)相同。
(11)是最小的偶數(shù)。
5.數(shù)學游戲。
五、數(shù)學文化:
結合數(shù)學文化進行思想教育。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四
下面是某一地區(qū)的`平面圖。
1、用數(shù)對標出環(huán)球大廈和購物中心的位置。
2、圖中(11,4)表示的位置是()。
3、()和()在同一行上。
4、小明從公園門口出來,到書店該怎樣走?
(1)獨立完成解答。
(2)集體評講。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五
1、練習三第5題。
(1)理解題意,明白“行”“列”表示的意思。
(2)根據(jù)(x,5)這個數(shù)對,說說x表示的是列數(shù)還是行數(shù)?
根據(jù)這個數(shù)對能確定什么?它表示的可能是哪個班?
(3)在小組中說說第(3)小題。
這里的x,可能表示哪些數(shù)?為什么?
2、完成練習三第6題。
(1)理解題意,明確鮮花和綠色植物都應放在方格線的交點上。
(2)在小組中設計交流。
(3)展示作業(yè),匯報結果。
你能用數(shù)對描述一下自己設計的擺放位置嗎?
你覺得自己設計的如何?優(yōu)點是什么?
互相評價:設計是否合理?是否美觀?
3、完成練習三第7題。
平移后頂點位置的數(shù)對什么變化樂,什么沒變?(第一個數(shù)變了,第二個數(shù)沒變)。
第一個怎么變化的?
獨立在書上方格中完成第(3)小題。
在小組中完成第(4)小題。
說說順次連接四個點得到了什么圖形?
4、完成練習三第8題。
理解題意,簡單介紹國際象棋的棋盤。
棋盤上的列車行分別用什么表示?
用g2表示白王,和數(shù)對表示的方法相同嗎?
完成第(2)小題的填空。
在小組中互相說說黑車從c6~c2,是怎樣前進的?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六
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理解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難點是用除法意義理解分數(shù)意義。讓學生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理解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會用分數(shù)來表示兩數(shù)相除的商,能運用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在引入課題之前,先復習舊知。課件呈現(xiàn)幾道簡單的口算提,以喚醒學生對整數(shù)除法的記憶,為探索新知做鋪墊。在探索新知的時候,先呈現(xiàn)分蛋糕的題材,“把1個蛋糕平均分給3個人,每人分得多少個”有了剛才的復習知識進行鋪墊、遷移,很容易能用算式1/3來計算,學生很快說出1/3,這時我會再提問:“為什么是1/3?”“你是怎么分的?”學生用準備的圓片分一分;接著出示:把3塊月餅平均分給4人,每人分得多少塊?學生又拿出學具自主探究,再演示。學生一步步經歷了分的過程,對分數(shù)的意義能理解得更好了,也就明白了為什么是3/4。
當用分數(shù)表示整數(shù)除法的商時,用除數(shù)作分母,用被除數(shù)作分子。反過來,一個分數(shù)也可以看作兩個數(shù)相除??梢岳斫鉃榘选?”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也可以理解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1份。也就是說,分數(shù)和除法之間的關系的理解、建立過程,實質上是與分數(shù)意義的拓展同步的。
教學之后,再來反思自己的教學,發(fā)現(xiàn)在小學階段,學生腦海里的數(shù)學知識應當是抽象與具體哭互相轉換的數(shù)學知識。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七
1.使學生理解質數(shù)、合數(shù)的意義,會判斷一個數(shù)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概括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勇于實踐、探索的學習品質。
【教學重點】。
質數(shù)和合數(shù)的概念。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一個數(shù)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邊長1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小組合作表格。
2.學具準備:小字本。
【教學過程】。
一、探究發(fā)現(xiàn),總結概念:
學生動手在小字本上畫一畫。
生1:能拼成2個,橫著和豎著。
生2:不對,橫著和豎著是一樣的。
師:你拼出的長方形長是幾?寬邊呢?
生3:長是3,寬是1。拼成3×1的形狀。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填寫表格。
正方形個數(shù)。
拼出長方形的個數(shù)。
長×寬。
3
1
3×1。
2、師:這樣的四個小正方形能拼出幾個不同的長方形?
學生動手畫一畫。學生各自獨立思考后舉手回答。并填寫表格。
【突破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有兩種拼法?!?。
3、師:同學們再想一下,如果有12個這樣的小正方形,你能拼出幾個不同的長方形?
師:我看到許多同學不用畫就已經知道了。(指名說一說)并填寫表格。
師:看表格,第三列與第一列有什么關系?
生:3和1是3的因數(shù)?!?BR> 師:第三列改為正方形個數(shù)的因數(shù)。
學生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會越多。
師:確定嗎?(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生:剛才四個正方形能排出兩個,如果用5個正方形只能排出1個。
師:一個例子就把你們剛才的結論給否定了。多有說服力的反例!
5、師:同學們,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有時只能拼出一種,有時拼出的長方形不止一種,你覺得當小正方形的個數(shù)是什么的時候,只能拼一種?(學生思考著,之后,相互之間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學生舉例:3,5,11,13,17……。
師:這些數(shù)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學生舉例:4、6、8、9、10、12、14、15……。
師:說得完嗎?(生:說不完。)。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掌握2、5倍數(shù)的特征以及奇數(shù)和偶數(shù)的概念。
2、能夠運用這些特征進行判斷。
3、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2、奇數(shù)和偶數(shù)的概念。
教學過程:
1、復習:根據(jù)所學的因數(shù)和倍數(shù)知識,運用自己的座號說一句完整的話。如:我的座號是5,5是30的因數(shù)或5是1的倍數(shù)。
同座互說。
指名說。
同學們,我們先去看一場電影,座位號是多少的同學應該從雙號入口進。
2、游戲。
(1)座號是2的倍數(shù)的同學起立。
(2)座號是5的倍數(shù)的同學起立,老師分別將2的倍數(shù)座號寫在黑板左邊,5的倍數(shù)座號寫在黑板右邊。
3、引入:2的倍數(shù)和5的倍數(shù)有哪些特征呢?今天進行研究(板書課題:2、5倍數(shù)的特征)。
1、觀察:左邊集合圈里的2的倍數(shù)座號有什么特點?(個位上是0,2,4,6,8。)。
2、舉出幾個2的倍數(shù),看看符不符合這個特點?學生隨口舉例。
學生口答后,老師板書:個位上是0,2,4,6,8的數(shù)都是2的倍數(shù)。
3、奇數(shù)和偶數(shù)。
出示課件:2的倍數(shù)的數(shù),這些數(shù)的個位上的數(shù)有什么特點?
個位上是0、2的數(shù),都是2的倍數(shù)。
自然數(shù)中,是2的倍數(shù)的數(shù)叫做偶數(shù)(0也是偶數(shù)),不是2的倍數(shù)的數(shù)叫做奇(ji)數(shù)。
老師指出:自然數(shù)中,是2的倍數(shù)的數(shù)叫做偶數(shù),不是2的倍數(shù)的數(shù)叫做奇數(shù)。習慣上稱它們單數(shù)、雙數(shù)。
4、練習:完成課本做一做,出示課件。
下列數(shù)中,哪些是奇數(shù),哪些是偶數(shù)?
33983559880123。
3678808910006555656881。
奇數(shù)有:33,355,123,8089,655,881。
偶數(shù)有:98,988,0,3678,1000,5656。
2、學生自己動手在課本上找出5的倍數(shù)。
在下表中找出5的倍數(shù),并涂上顏色??纯从惺裁匆?guī)律。
個位上是___或___的數(shù),是5的倍數(shù)。
板書:個位上是0或者5的數(shù),都是5的倍數(shù)。
3、練習:完成課本做一做,出示課件。
下面哪些數(shù)是2的倍數(shù)?哪些數(shù)是5的倍數(shù)?哪些數(shù)既是2的倍數(shù)也是5的倍數(shù)?
243567909915。
6075106130521280。
2的倍數(shù):24,90,60,106,130,280。
5的倍數(shù):35,90,15,60,75,130,280,
既是2的倍數(shù)也是5的倍數(shù):90,60,130,280。
做完這道題,你有什么收獲?
重點指出。
個位上是0的數(shù)它既是2的倍數(shù)又是5的倍數(shù).
現(xiàn)在問題怎么解決呢?兩位同學都想得到它們?
提問:2的倍數(shù)有哪些?5的倍數(shù)呢?60和90是什么數(shù)?
談話:今天,我們主要研究了什么?下面的時間,我們就圍繞這些知識來練習幾道題。
1、選出兩張數(shù)字卡片,按要求組成一個數(shù)。
(1)組成的數(shù)是偶數(shù);。
(2)組成的數(shù)是5的倍數(shù);。
(3)組成的數(shù)既是2的倍數(shù)又是5的倍數(shù);。
2、用0、2、5三個數(shù)字組成一個三位數(shù)。
(1)。組成的數(shù)是2的倍數(shù);。
(2)。組成的數(shù)是5的倍數(shù)。
3、把下表中4的倍數(shù)涂上顏色。
4、下面的判斷對嗎?說說你的理由。
(1)個位上是2、4、6的數(shù),都是2的倍數(shù)。
(2)個位上是1、3、5、7、9的數(shù)都是奇數(shù)。
(3)在全部自然數(shù)里,不是奇數(shù)就是偶數(shù)。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5的倍數(shù):15、30、50、65,,,,個位上是0或5的數(shù)(偶數(shù))是2的倍數(shù):個位上是0、2、4、6、8的.數(shù)(奇數(shù))不是2的倍數(shù)個位上是1、3、5、7、9的數(shù)2的倍數(shù)5的倍數(shù)作業(yè)紙:在5的倍數(shù)中畫“”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九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掌握質數(shù)和合數(shù)的意義。
2、熟記20以內質數(shù),能較快地、準確地辯識一個常見數(shù)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
3、通過探究質數(shù)和合數(shù)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能力。
數(shù)學思考:
1、透過實際箱裝飲料罐的排列方式,感知生活中有數(shù)學。
2、能對現(xiàn)實生活中箱裝飲料罐的數(shù)字信息作出合理解釋。
情感與態(tài)度:
1、由簡單、實際的生活例子開始,減少學習時遇到太過抽象,無法理解的情況,以增加學習信心。
2、在形式多樣的練習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具學具:
cai、投影儀、學習單2張,學號數(shù)字卡。
教學過程:課前談話。
如果讓你給來聽課的老師分類,你想怎樣分?(按性別分成男和女兩組,按年齡分年青和年長兩組…)也就是說按不同的標準分有不同的分法。
一、生活實例引入。
1、觀察生活:
(1)師:日常生活中,一箱飲料通常都是排在長方體的紙箱中。
請你猜猜看:通常一箱飲料的總數(shù)量會是些什么數(shù)?(生猜:偶數(shù)、奇數(shù)……)。
師:真是這樣的嗎?
(2)老師這里拍攝了一些箱裝飲料的照片,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每箱飲料共有多少瓶?是怎樣排列的?用算式表示。
教師出示4張不同數(shù)量裝箱的照片:板書:9=3×3。
9瓶啤酒、12瓶可樂、12=3×4。
15瓶牛奶、24瓶雪碧15=3×5。
24=4×6。
學生觀察并說一說:9瓶啤酒排成3行3列,9=3×3……。
(師板書在黑板右側)。
2、實際數(shù)量的多種排列方法,分析可行性:
這些數(shù)量裝在一個長方體紙箱中,還可以怎樣排?(學生說出盡可能多的排列方法,老師補充前面板書。)。
板書:9=3×3=1×9。
12=3×4=2×6=1×12。
15=3×5=1×15。
24=4×6=3×8=2×12=1×24。
提問:你覺得哪種排列方式,實際生活中采用的可能性最小?(請一學生在黑板上勾一勾。)。
為什么?(不便攜帶……)。
3、比較質疑,引入新課:
板書:13=1×13學生思考,同桌說一說。
17=1×17(師板書在黑板左側)。
19=1×19。
你還能舉出幾個這樣的數(shù)嗎?
據(jù)學生回答:20以內的質數(shù)。(這樣的數(shù)還有很多)。
二、探究原因:
(一)、探究質數(shù)意義:
1、想一想:為什么右邊的數(shù)量可以排成多行多列,而左邊的數(shù)量不能排成多行多列呢?
(評:這個問題抓住了實質,它是本節(jié)課的核心和關鍵,非常具有思考價值,學生的思維被充分地調動起來。)。
四人小組討論(相機提示:跟這些數(shù)的約數(shù)有關。仔細觀察左邊這些數(shù)的約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匯報:(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
整理揭示:象這樣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約數(shù)的數(shù)叫“質數(shù)”。
(cai輔助逐步演示。)。
2:1、2。
3:1、3。
5:1、5。
7:1、7。
11:1、11。
13:1、13。
17:1、17。
19:1、19。
……。
2、再舉幾個質數(shù),并說明理由。
(評:適時鞏固應用,加深理解概念。)。
(二)、探究合數(shù)。
1、用質數(shù)判斷合數(shù):右邊這些數(shù)也是質數(shù)嗎?(不是)為什么?
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shù)。
揭示:象這樣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約數(shù)的數(shù),叫“合數(shù)”。
(cai輔助逐步演示)。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
一、把同樣多的'用線連起來。(12分)。
二、看圖填一填。(45分,每格3分。)。
1、
(1)小鳥在小狗的面。
(2)小狗在老鼠的()面。
(3)老鼠在小狗的()面。
2、
(1)小狗跑在最()面,
小象跑在最()面。
(2)小象跑在小牛的()面,小狗跑在小兔的()面。
(3)小兔跑第(),它的后面還有()個,前面還有()個。
3、
3(1)小花的左邊是(),右邊是()。
(2)丁一的左邊是(),右邊是()。
(3)一共有()個小朋友。
三、看圖說一說,填一填。(44分,每格4分)。
(1)老鼠往()走()格,再往()走()格可以吃。
到蛋糕。
(2)馬往()走()格,再往()走()格可以到達。
小鳥家,馬一共走了()格。
(3)蝴蝶往()走()格,可以吃到蛋糕。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一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使學生經歷數(shù)數(shù)的過程,體驗數(shù)的發(fā)展;初步認識計數(shù)單位“萬”,能說出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的數(shù)位順序。
使學生通過聯(lián)系實際等活動,初步理解萬以內數(shù)的實際含義,了解萬以內數(shù)的組成,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shù)。
使學生學會用數(shù)描述身邊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yǎng)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用數(shù)的觀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種現(xiàn)象的意識和能力,初步體驗量化的思想,促進數(shù)感的發(fā)展。
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增強同學之間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意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感受身邊的數(shù)據(jù)。
師:我們以前認識過哪些數(shù)?你還記得哪些有關數(shù)的知識?能大聲的說給同學們聽嗎?
其實在我們身邊還有更多,更大這樣的數(shù),你瞧:(多媒體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圖。)。
這是老師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你呢?(請學生匯報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并展示。)。
二、認識計數(shù)單位“萬”
1、故事競猜:課件出示故事畫面。
森林里小豬、小熊、小猴比賽數(shù)數(shù),大象當裁判。它們從989開始數(shù),比比誰先數(shù)到5000。
小熊是這樣數(shù)的:989、990、991、992、993……。
小猴是這樣數(shù)的:989、990、1000、、3000……。
(1)小朋友你猜猜誰先數(shù)到5000?為什么?數(shù)數(shù)都可以怎樣數(shù)?
(2)你能像小猴這樣繼續(xù)數(shù)下去嗎?試試看。
(4)今天學了“萬”你覺得應該怎樣補充數(shù)位順序表?
(5)讀數(shù)位順序表。從右往左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
2、感知“一萬”。
問:你們在平時的生活當中用過“萬”這個計數(shù)單位嗎?你們覺得萬這個計數(shù)單位大不大呢?你知道“一萬”究竟有多少嗎?我們來看看吧。
a、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十八屆雅典奧運會上,我國女子長跑運動員邢慧娜獲得了女子10000米跑的冠軍。你知道她圍著體育場的跑道跑了多少圈嗎?(25圈)(課件二)。
b、我們學校有多少人?(1036)想象一下,一萬人大約有多少?(10個我們學校這么多人。)(課件三)。
c、一張紙非常薄,10張紙疊起來大約厚1毫米。一萬張紙疊起來有多厚呢?(1米)(課件四)。
d、如果每秒數(shù)一個數(shù),連續(xù)不停的數(shù),數(shù)到一萬,大約需要多長時間?(3小時,就是同學們從上早自習起到第三節(jié)課下課那么長的時間。)(課件五)。
3、認、讀、寫萬以內的數(shù)。
剛才聽你們讀起這些數(shù)時都那么流利,真不錯。那你們是怎么讀的呢?
(1)認、讀、寫幾千幾百幾十幾。
教師一次在計數(shù)器上撥出3個百、6個十和5個一。問:這個數(shù)是多少?試著讀一讀。再問:你是怎樣讀的?再在千位上撥上2個千。問:這個數(shù)是多少?試著讀一讀。再問:你是怎樣讀的?(千位上的“2”讀作“二千”,百上的“3讀作“三百”,十位上的“6”讀作“六十”,個位上的“5”讀作“五”。)學生齊讀一遍。
學生嘗試寫數(shù)。(一生板演,并講解:千位上寫2,百位上寫3,十位上寫6,個位上寫5。)。
學生試讀寫,一生匯報,一生板演。
(2)認、讀、寫萬以內中間有0的數(shù)。
a、去掉百位上所有的珠(3個千、7個十、6個一)。
問:這個數(shù)是怎樣組成的?你能讀出它是多少嗎?(強調:百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要讀作“零”。)你能寫出來嗎?(一生板演)。
b、去掉十位上所有的珠(3個千、6個一)。
問:這個數(shù)是由什么組成的?應該怎樣讀?
學生試讀,指名匯報,強調: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xù)兩個0,只讀一個零。
學生嘗試寫數(shù),一生板演。
練習:師寫出6003,讓學生說一說它的組成和讀法。
獨立練習p17第2題(強調:末尾的0不讀)。
問:像這樣的萬以內的數(shù),你們在生活中遇見過嗎?把你們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跟你小組的同學說一說、讀一讀。
請幾生匯報:1202,6078,,6008,2260,2200,2000。讀一讀。
小結萬以內數(shù)的讀法與寫法。
三、練一練。
1、p18d3。
2、發(fā)散練習:按要求寫數(shù)。
(1)4個千和9個百組成的數(shù)是()。
(2)4個千和9個十組成的數(shù)是()。
(3)4個千和9個一組成的數(shù)是()。
(4)1個萬、6個千、4個百和8個一組成的數(shù)是()。
(5)寫一個比3205小的四位數(shù)。
(6)寫一個比9080大的四位數(shù)。
(7)寫一個最接近10000的四位數(shù)。
(8)寫一個比7839小2000的數(shù)。
(9)寫一個比6045大5的數(shù)。
(10)組數(shù)游戲:請你用0、6、0、1組成四位數(shù)并讀一讀,寫一寫。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二
轉眼到了20xx年,在大城市高級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我想家了,便決定回去看看,看一下家鄉(xiāng)的變化,了解一下家鄉(xiāng)的現(xiàn)狀,順便完成導師布置的論文。
回家的路順暢又便捷,從大城市到自己的家鄉(xiāng),飛機一路飛到我家。一下飛機,呦,家鄉(xiāng)的變化可真大有啊,高高的摩天大廈里要什么有什么,就連一天不出來呆在里面都行,一排排華麗的街燈,氣派的大型廣場。。。。大城市里有的這都有,生活水平與大城市里沒有什么區(qū)別了。
走進老家一看,一套豪華的別墅映入眼簾,里面高檔的布置,就連自己的親人穿的衣服都是高科技材料制成的,可以防雪、防雨,一年四季穿都行,是世界上最高級、最時尚的。
寬廣的機場停放著一架架龐大的飛機。街道里人山人海,接踵磨肩的人來來往往穿行在繁華的城市中。商店里的百貨琳瑯滿目,人們盡情選購。
交通運輸四通發(fā)達,人們可以乘坐航天飛機飛上太空,穿梭在星際之中,沉醉在月光里。
人們的食物更加多樣化,中、西方食物一應懼全。還有很多新式的太空食品,進入人民的生活。
家鄉(xiāng)人都會兩種語言,他們的身體越來越健康,精神生活越來越豐富。
后的家鄉(xiāng)真的不同與往日,20年后的人民生活也會越來越富有。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三
童年,像一條絡繹不絕的小溪,緩緩地流在我的心里。在這條小溪里,既有歡樂的笑聲,也有傷心的眼淚,但記得最深的,要數(shù)童年時我做過的一件傻事。
那是我四歲的時候。有一天上午,外婆正在廚房里炒菜,發(fā)覺鹽沒有了,頓時手足無措。為什么呢?因為家里只剩下我一個人,如果她自己出去,丟下我一個人在家,又不知會發(fā)生什么事?所以感到不安。這時候我看穿了外婆的難處,自告奮勇地對外婆說:“我?guī)湍グ邀}買回來?!薄澳?”外婆疑惑地看著我?!皩?我還去過幾次了呢!”(事實上我并沒有去過)外婆無奈地點了點頭。
很快,我就從小賣部買回了鹽,正高興著自己能為大人做事了,孰不知一不留神踩中了地上的香蕉皮。頓時摔了一跤,鹽袋落在地上摔破了,白花花的鹽撒滿了一地,我立刻慌了手腳,心想:鹽掉在地上弄臟了,得趕快把這個壞消息告訴給外婆聽。
剛來到院子門口,就看見隔壁的王奶奶正在洗米。我頓時靈機一動,心想:既然米可以用水洗干凈,那么鹽一定也可以洗干凈。想到這里,我立即向王奶奶借了一個水盆。來到大街上把鹽裝進水盆里,往大院的水龍頭跑去。
水很快就把盆子裝滿了,我使勁地搖了搖盆子,然后把手伸進去攪動一下。孰知盆子里空空如也,我十分驚慌,也顧不得盆子,立刻向家里跑去。
回到家里,我把事情的經過講給外婆聽。還未說完,外婆已經捧腹大笑起來。她摸了摸我的頭,笑盈盈地說:“傻孩子,鹽并不像米那樣洗得干凈的,它是遇水即溶的?!闭f完又大笑起來。
從這件事中,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凡事皆要三思而后行。
七彩的童年里,我們天真純潔、快樂悲傷。傻傻無知的我們做過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趣事。默然回首童年,一件件趣事從眼前閃過,而那些有趣的畫面卻定格在那次事件。那一次,叔叔帶回來一只螃蟹,我和妹妹高興極了??梢徊涣羯?,小螃蟹就出逃了,飛快地爬到一處角落。我和妹妹到處尋找,終于在那個角落發(fā)現(xiàn)了那只螃蟹,我倆決定左右夾擊,可螃蟹好像聽得懂我說的一樣,在我跳起來和時候,螃蟹小哥往旁邊移了幾步,不僅害得我撲了個空,還讓我因重心不穩(wěn)在落地時摔倒在地,頓時我腦袋昏昏沉沉,半天才清醒過來。
這時,我發(fā)現(xiàn)身邊有一個小網(wǎng),于是拿起小網(wǎng),又和妹妹去捉螃蟹了。這次,螃蟹小哥躲在兩個水桶中的夾縫里。這種地方易守難攻,哈哈,這下螃蟹小哥沒法躲了!可惜小網(wǎng)不能用了。我伸手在夾縫里左摸一下,右摸一下,螃蟹卻夾了一下我的手指。我疼得哇哇直叫,螃蟹也便這樣順著我的手指甩了出去。這只螃蟹真狡猾!
雖然小螃蟹被甩了出去,但是它暴露在陽光下的空地上了。沒有了藏身之處了,抓住它簡直易如反掌。我悄悄地繞到螃蟹的背后,用小網(wǎng)迅速地套住了螃蟹。這次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把它捉住了。經過一天的戰(zhàn)斗,螃蟹終于被我擒拿住了,我興奮極了,妹妹也在一旁高興地叫好。
童年是一顆顆星星,閃爍著童真與童趣;童年是一朵朵白云,承載著希望與歡樂;童年是一朵朵正在生長的花苞,待放著精彩與燦爛??每個人都有童年,但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樂趣,而這是我的童年中一個有趣的片斷!
童年是幸??鞓返?,一件件趣事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我的嘴角不禁揚了起來。
“收試卷!”隨著老師洪亮的命令,小隊長們迅速收起隊員的試卷,交給老師。
下課了,同學們都在對答案:“這次品社卷可真難!第4小題你選的是什么?”“------?!?BR> 我突然看見閨蜜,便走了過去,只見她雙手合十,閉著眼睛,嘴巴一動一動地,不知在說些什么,倒像唐僧在念緊箍咒!
我小心翼翼地問:“嘿!欣欣,你------在干啥子呢?”
欣欣一轉頭,看見是我,便哭喪著臉說:“哎呀!好煩哪!我的品社要不及格啦!”
一向是“學霸”的我松了口氣:“怎么了?”
“我------我真是腦子短路了!”欣欣自責道,“我把墨西哥的首都寫成了------寫成了倫------敦。”
我聽完,使勁憋住笑,安慰道:“那又不至于不及格,你急什么!”
欣欣不好意思地臉紅了:“呃,我語文沒學好哦!”
我一聽這話,越發(fā)感到驚奇:“你語文不好跟品社有什么關系?”
“最后一題思考題20分吶!讓我們思考社會以下現(xiàn)狀的利弊,我就只是在腦子里‘思考’了一下,啊哈哈,呵呵?!毙佬啦缓靡馑嫉乜嘈Φ馈?BR> “哈哈哈哈------”我再也憋不住了,“你真是------好笑!”
欣欣一把捂住我的嘴:“你不許跟別人說!”
真是有趣!
童年里經歷的趣事還數(shù)也數(shù)不完,一陣陣歡笑聲伴著成長的足跡,揮灑在心中,為人生添了無盡的光彩,我愛這燦爛的童年!
射門!快點!,加油!耶!,是哪個地方這么熱鬧?原來是一群八多歲的孩子在這片空地上賽足球賽啊!
只見他們把書包、外衣和棒球帽分別分成兩堆堆起來做球門,正熱火朝天的拉著陣勢賽足球呢。在旁邊玩耍的小朋友們也被那熱鬧的場景吸引過來了,一位悠閑的叔叔也坐在石凳上,正籌備好好賞析一下這場精彩的足球賽。
只見那個守門員一動不動的盯著那個黑白相間的足球,他戴著一雙皮手套,連膝蓋受傷了也毫不在乎。守門員后面的那個球員仿佛是替補的守門員,他一心想讓自己早點上場,好撲入幾個險球。
這個時候,石凳上已經坐滿了觀看球賽的人。一個頭上扎著蝴蝶結的小姑娘因為個子太矮,就站在石凳上看的津津有味,目不轉睛。一只討人喜歡的小白狗也跟著他的主人來到了現(xiàn)場,只須看見一個球進了,就圍著主人又蹦又跳,仿佛也在為球員們加油喝彩。有個小孩子看得最認真,而且還時不時地拍手喊好球、好球!
賽場上,球賽正進行到了高潮,球員們你來我往,互不相讓。這個時候,一個紅隊球員想把球傳給他的另一個球友,就在球快速滾動的時候,一個藍隊隊員眼疾手快,中途把球截住了,趁守門員不注意,使出吃奶的勁兒把球踢進球門,耶!中了!隊員們頓時歡呼雀躍。
再看坐在石凳上的那個大個子叔叔忽然低下頭沉思起來,不知曉他是否想起了自己童年時賽足球的趣事。
童年,那是青石板上的陣陣歡笑。
放學后,青石板上便聚集了四五個孩子,我也在其中?;叵肫饋?,當時那些玩不膩的游戲,現(xiàn)在看來竟是那么的幼稚。經過小小的商議,我成了醫(yī)院藥房發(fā)藥的“護士”,另外幾個伙伴也當上了“醫(yī)生”、“病人”。趁著“病人”看病時,我連忙去找“藥”。我摘下幾朵小野花,做成“中草藥”,我把沙土包在樹葉里,就是“感冒清熱顆粒”;我把細樹枝截成小塊,樹枝就變成了“止痛片”。這時,“病人”來了?!拔乙脦灼雇雌!薄安∪恕闭f?!昂?,六片止痛片,一日三次,一次一片,太疼的時候可以吃兩片?!蔽乙贿呉槐菊浀貒诟乐?,一邊把藥遞給她……就這樣,我們在青石板上歡笑著,扮演著人生中不同的角色。也許,現(xiàn)在那青石板上,還回蕩著我那句叮囑呢!
童年,那是串串沙灘上的腳印。
“這應該是塊玉吧?”我赤著腳,站在沙灘上,拿著一塊潔白如玉的石子問爸爸?!安皇?,這是小石頭?!蔽疫€不死心,彎著腰,手撐著膝蓋,一邊四下張望,一邊時不時地向前走幾步。突然,我像撿著了珍寶一樣,俯身撿起了一塊紅色的石子,把它舉到了爸爸的眼前?!斑@總是塊紅寶石了吧!”爸爸看著我,笑了笑:“自己猜?!蔽倚南?,這肯定是塊紅寶石,爸爸老騙我……沙灘上留下了我的腳印,也留下了我的天真爛漫。
而今,那些被我當作草藥的野花,看成寶玉的石子,都隨著時間地流逝而消逝了,可童年的快樂不會被我遺忘,它將永存于我的心間。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四
一我會寫(8分)。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竟如此奇妙。
二我的積累(36分)。
1.我會查字典(3分)。
“楚王想侮(wu)辱晏子”這句話中的“侮”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學字母,再查音節(jié)();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畫?!拔辍蔽視M詞()()。
2.我會讀拼音寫詞語(4分)。
weifengdaozeiaixiaoganju。
3.我會把詞語補充完整(6分)。
不()代價了()指掌安()樂業(yè)。
面不()色完好()()腦汁。
4.我會組詞(4分)。
梁()詣()陪()侮()。
粱()指()賠()悔()。
5.我會選擇正確的讀音(4分)。
造詣(yizhi)烏賊(zheizei)說謊(fanghuang)淮南(huaifai)。
6.我會把下列對聯(lián)寫完整(4分)。
(1)地滿紅花紅滿地,()。
(2)(),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3)翠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
(4)池邊柳樹()。
7.假如你看到自己的班級因為小強隨手亂丟果皮被扣分,你會對他說:()。
8.我會選詞填空(4分)。
強盛尊重欺騙侮辱威風。
祖國貧窮落后時,外國人常在華僑面前耍(),有時甚至()他們;如今祖國()了,華僑挺直了腰桿,得到了()。
9.我來做句子(5分)。
(1)楚王說:“實話實說,我不生氣?!?改為轉述句)。
(2)一位老人在生死關頭,舍己為人,他的心靈多么高尚啊。(改為反問句)。
(3)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處長的身體。(縮句)。
(4)()西瓜()躺在()地上。
(5)大象的耳朵拍到了人的肩膀。(改為比喻句)。
三我的閱讀感悟(24分)。
1.按原文填空。(4分)。
(1)梁國楊氏之子九歲,()。
(2)兒應聲答曰:()。
2.我最近讀了一本課外書,現(xiàn)在來做一張讀書卡片。(5分)。
時間書名作者主人公讀后我想說。
(二)。
感恩節(jié)的前夕,美國芝加哥的一家報紙編輯部向一位小學女教師約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貧寒的孩子畫的圖畫,圖畫的內容是:想感謝的東西。
孩子們高興地在白紙上描畫起來。女教師猜想這些貧民區(qū)的孩子們想要感謝的東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數(shù)孩子會畫上餐桌上的火雞或冰淇淋等。
當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畫時,她吃了一驚,他畫的是一只手。
是誰的手?這個抽象的表現(xiàn)使她迷惑不解。孩子們也紛紛猜測。一個說:“這準是上帝的手?!绷硪粋€說:“是農夫的手,因為農夫喂了火雞?!?BR> 這是你的手老師孩子小聲答道。
她回想起來了,在放學后,他常常拉著他黏糊糊的小手,送這個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窮,父親常喝酒,母親體弱多病,沒工作,小道格拉斯破舊的衣服總是臟兮兮的。當然,她也常拉別的孩子的手??蛇@只老師的手對小道格拉斯卻有非凡的意義,他要感謝這只手。
1.在文中找出一句話做題目。()(2分)。
2.給56段加上合適的標點符號。(3分)。
3.女教師讓孩子們以()為內容畫一幅畫。(2分)。
4.用“-------”畫出你體會最深的句子。(2分)。
5.根據(jù)短文內容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2分)。
6想象小道格拉斯作畫時的內心活動,請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寫出他想說出的話。(4分)。
四我的快樂習作(30分)。
題目:我選自己當()。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五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正方體、掌握正方體的特征。
2、通過觀察比較弄清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3、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操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空間概念。
認識正方體的特征。
理清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正方體教具、課件。
(一)復習導入。
1、回憶長方體的特征,請學生用語言進行描述。
教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一種特殊的立體圖形。(板書課題:正方體)
(二)新課講授。
探索正方體的特征。
1、想一想。正方體具有什么特征呢?我們在研究時應該從哪方面去思考?(也應該從面、棱、頂點這三個方面去考慮)
2、合作學習。
學生根據(jù)手中的正方體學具,小組合作探究。
3、集體交流。
(1)組:正方體有6個面,6個面大小都相等,6個面都是正方形。
(2)組:正方體有12條棱,正方體的12條棱的長度相等。
(3)組:正方體有8個頂點。請學生到講臺前,手指正方體模型,按“面、棱、頂點”的特征有序地數(shù)一數(shù),摸一摸,其他同學觀察思考。
教師問:怎樣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正方體?
4、教學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老師出示一個正方體教具。請學生討論:它是不是一個長方體?
學生充分討論,集體交換意見。
學生甲組:這個物體的六個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長方體。
學生乙組:長方體6個面是對面的面積相等,而這個物體是6個面的面積相等,所以我們也認為它不是長方體。
學生丙組:我們組有不同意見,因為我們認為它的6個面雖然都是正方形,不是長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它的12條棱也包括每組4條棱長度相等;6個面面積相等,也包括了相對的面面積相等這些條件,所以我們認為它是長方體。
教師:我們把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叫做正方體或者叫立方體。
(三)課堂作業(yè)。
1、教材第20頁的“做一做”。
2、教材第21――22練習五的第4、5、8、9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大家有什么收獲?(學生暢所欲言談收獲,教師將學生的發(fā)言進行總結)
(五)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六
1、長方體有( )個面,( )個點,( )條棱長。相對的面( ),每個面都是( )形,特殊情況有( )個面是正方形;棱長分為( )、( )和( ),各有( )條。長方體最少有( )個面是長方形。
2、長方體最多有( )個相對面是正方形,最多有( )個面的完全相同。
3、正方體有( )個面,這些面都是( )形,( )個點,( )條棱長。它所有的棱長都( )。
4、要焊接一個長10cm,寬8 cm,高6 cm的長方體框架,要準備10cm,8 cm,6 cm的鐵絲各( )條。
5、最少用( )個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個較大的正方形。
6、最少用( )個棱長是1厘米的正方體可以拼成一個較大的正方體。
7、一個長方體中,如果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是6厘米,3厘米,3厘米,那么它( )個面是正方形,正方體的面積是( );有( )個面的面積相等,這些面的面積都是( )。
8、把兩個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 )厘米.
(2)要焊接一個棱長6厘米的正方體框架。最少要鐵絲多少厘米?
(4)一個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是60厘米,它的一個面的面積是多少?
1、長方體或正方體的( ),叫做它的表面積。
2、正方體是由( )個完全相同的( )圍成的立體圖形,正方體有( )條棱,它們的長度都( ),正方體有( )個頂點。
3、因為正方體是長、寬、高都( )的長方體,所以正方體是( )的長方體。
4、相交于一個頂點的( )條棱,分別叫做長方體的( )、( )、( )。
5、求長方體的表面積必須知道長方體的( )。
6、一個正方體的表面是54平方厘米,那么一個面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棱長是( )厘米。
7、長方體的長、寬、高都擴大2倍,那么表面就擴大( )倍。
8、正方體的棱長擴大3倍,表面積擴大( )倍。
(1)長方體的長是5厘米,高是4厘米,寬是3厘米.求它的表面積與棱長總和.
(2)正方體的棱長是6厘米。求它的表面積與棱長總和.
(3)正方體的棱長總和是60厘米。它的棱長是多少厘米?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個長方體的游泳池,長20米,寬18米,水深2.5米。
(1)游泳池的占地面積有多大?如果沿水池走1圈,要走多少米?
(2)在四壁和底面抹水泥,求抹水泥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3、做一個長方體的浴缸(無蓋),長8分米,寬4分米,高6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
米的玻璃?如果每平方分米玻璃4元錢,至少需要多少錢買玻璃?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七
一、填空:
1、5.4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5立方米=()升;。
24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10.01升=()毫升。
2、圓柱的上、下兩面都是()形,而且大小(),圓柱的側面沿高展開是()形或()形,它的一邊是圓柱的(),相鄰的另一邊是圓柱的()。
3、圓柱的高有()條,圓錐的高有()條。
4、一個圓錐的底面積是40平方厘米,高12厘米,體積是()。
5、一個圓柱的底面半徑是3分米,高2分米,它的側面積是()平方分米,表面積是()平方分米,體積是()立方分米。
6、一個圓柱的底面周長6.28厘米,高是3厘米,它的體積是()立方厘米。
7、用一張長4.5分米,寬2分米的長方形紙,圍成一個圓柱形紙筒,它的側面積是()。
8、一個圓柱形油桶,側面展開是一個正方形,已知這個油桶的底面半徑是10厘米,那么油桶的高是()厘米。
9、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等底等高,如果圓柱的體積是24立方分米,那么圓錐的體積是()立方分米;如果圓錐的體積是24立方分米,那么圓柱的體積是()立方分米;如果它們的體積相差24立方分米,那么圓錐的體積是()立方分米,圓柱的體積是()立方分米。
10、把棱長為2分米的正方體木塊,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圓錐的體積是()立方分米。
11、在一個高24厘米的圓錐形量杯里裝滿了水,如果將這些水倒入與它底面積相等的圓柱形量杯中,水面高()厘米。
12、一根長4米,橫截面半徑為2分米的圓柱形木料截成同樣長的4段,表面積比原來增加()平方分米。
13、把一個圓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個扇形,然后切開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體,表面積比原來增加了200平方厘米。已知圓柱高20厘米,圓柱的體積是()立方厘米。
二、判斷:
1、圓柱的體積是圓錐的3倍。()。
2、圓錐的體積等于圓柱體積的13,圓柱與圓錐一定等底等高。()。
3、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體積都可用底面積×高來表示。()。
4、一個圓錐與一個長方體等底等高,那么圓錐的體積等于長方體體積的13。()。
5、長方形繞著一條邊轉動所產生的圖形是圓柱。()。
6、圓錐頂點到底面上任意一點的距離就是它的高。()。
數(shù)學是一門基礎學科,被譽為科學的皇后。對于我們的廣大小學生來說,數(shù)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以后的學習,小學頻道特地為大家整理了北師大版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試卷,希望對大家有用!
一、填空。(1×33=33分)。
1.把圓柱的側面沿高剪開,得到一個(),這個()的長等于圓柱底面的(),寬等于圓柱的(),所以圓柱的側面積等于()。
2.被除數(shù)一定,除數(shù)和商成()比例。
3.3:4=6:8,如果第一個比的后項加3,那么第二個比的后項應該加()才能使等式成立。
4.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25倍,這幅圖的比例尺是()。
5.圓錐的高一定,它的體積與底面積成()比例。
6.415平方厘米=()平方分米4.5立方米=()立方分米。
2.4立方分米=()升()毫升4070立方分米=()立方米。
3分米40厘米=()厘米325立方米=()立方分米。
7.將4個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拼成一個長方體,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平方分米,體積是()立方分米。
8.一個圓柱底面半徑2分米,側面積是113.04平方分米,這個圓柱體的高是()分米。
9.一根長20厘米的圓鋼,分成一樣長的兩段,表面積增加20平方厘米,原鋼材的體積是()立方厘米。
10.一個圓柱的底面周長是12.56厘米,高是6厘米,那么底面半徑是()厘米,底面積是()厘米,側面積是()厘米,體積是()厘米。
11.底面積85立方厘米、高是12厘米的圓錐的體積是()立方厘米,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是()立方厘米。
12.把一個圓柱體鋼坯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體,要削去1.8立方厘米,未削前圓柱的體積是()立方厘米。
速度/(千米/時)100505。
時間/時1251020。
13.在右表中,相關聯(lián)的量是()和(),()隨著()的變化而變化,()是一定的,因此,時間和速度成()比例。
三、選擇題:
1、右圖中的正方體、圓柱和圓錐底面積相等,高也相等。下面哪句話是正確的?()。
a、圓柱的體積比正方體的體積小一些。
b、圓錐的體積是正方體的13。
c、圓柱體積與圓錐體積相等。
3、圓柱的底面半徑和高都乘3,它的體積應乘()。a、3b、6c、9d、27。
c、表面積變了,體積沒變d、表面積沒變,體積變了。
四、圖形計算:
1、根據(jù)條件求圓柱的表面積和體積。(單位:厘米)。
2、根據(jù)條件求圓錐的體積。(單位:厘米)。
五、生活中的應用:
1、一個圓柱形玻璃缸(如圖)的底面積是3平方分米。這個玻璃缸可以存多少升水?
4、用鐵皮制成一個高是5分米,底面周長是12.56分米的圓柱形水桶(沒有蓋),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鐵皮?若水桶里盛滿水,可裝水多少千克?(1升水重1千克)。
6、把一個體積是282.6立方厘米的鐵塊熔鑄成一個底面半徑是6厘米的圓錐形機器零件,求圓錐零件的高?(列方程解答)。
7、如圖,一個圓柱高8厘米,如果它的高增加2厘米,那么它的表面積將增加25.12平方厘米,求原來圓柱的體積。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八
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例2及做一做。
1、根據(jù)《標準》提出的“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的要求,在加法的教學中按照先估算,再計算的順序,以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并結合例2,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的思想。
2、能進行三位數(shù)的加法,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1、本節(jié)內容涉及到兩次進位及三位數(shù)之間的加法,這些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讓學生獨立計算、口算、估算等方式來對這些內容進行重點教學。
2、本班學困生多,在學習時,引導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和學習計算方法;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討論和交流。
3、通過對加法計算的教學,使學生養(yǎng)成謹慎仔細的辦事態(tài)度;三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法計算是學生學習的障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計算法則,會筆算三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法。
2、學會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3、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掌握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1、列豎式計算:
59+77。
85+68。
59+89。
問:誰還記得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法列豎式時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嗎?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989+112。
問:不用筆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嗎?你是怎么想的?
1、估算。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把數(shù)字轉化成整百整千的數(shù)字進行計算,很快估計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數(shù),這也是一種估算的方法。下面讓我們再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數(shù)。
爬行類376兩棲類284。
師:你能估計出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嗎?
四人小組討論,要求每人都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方法。
師:376最靠近哪個整百的數(shù)字?(400)。
師:284最靠近哪個整百的數(shù)字?(300)。
問: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大約一共有多少種?(700)。
問:如果精確計算,你認為會比700多還是比700少呢?為什么?
(376不到400,284不到300,所以它們的和肯定不到700)。
2、筆算。
師:請同學們列豎式做精確計算,看看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
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
教師強調: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在計算到前一位的時候不能忘記加進位1。
學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數(shù)量關系,形成問題,并列豎式解決問題。
2、做一做:課本18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
五年級數(shù)學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九
人教版課文以主題來安排單元課文,一個單元一個主題。
以往我在處理教材的時候總想著面面俱到,結果很累,效果不佳。上學期期末大會胡校在大會上也提醒我們要去整合教材,要努力給自己減負,避免重復無效。于是我開始嘗試找側重點,每篇課文定個側重方向。
第二課《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是篇訪談錄,對話體,理清課文內容后我側重分角色朗讀;
第四課《我的“長生果”》是略讀課文,文辭優(yōu)美,我計劃以積累詞句為主。
這個單元有個綜合性學習活動,我分散在每課課后作業(yè)一項項完成,旨在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完成去體驗。
希望這種意識能帶來更好的效果。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