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導游實習報告(模板18篇)

字號:

    報告的語言應該簡練、明確,避免使用復雜的術語和詞匯,以便讀者易于理解。在報告的撰寫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報告的整體結構和邏輯關系。希望這些范文能夠幫助到大家,在寫報告時有所啟發(fā)和借鑒。
    廬山導游實習報告篇一
    1、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
    2、認識土壤的地理分布規(guī)律及其野外觀測技。
    3、認識植被的地理分布規(guī)律和常見植物的識別。
    4、認識常見地質現(xiàn)象和巖石、礦物的野外的識。
    5、認識常見地貌類型,掌握其特征和形成的原因。
    11月9日牿嶺—飛來石—如琴湖—錦繡谷—天橋—仙人洞—龍首崖。
    11月10日牯嶺—女兒城—含鄱口—三逸鄉(xiāng)冰窖—五老峰—廬山植物園。
    11月11日牯嶺大月山水庫剪刀峽好漢坡。
    廬山,位于中國江西省北部,東經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緯29度26分29度41分,面積302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地帶面積500平方公里。北瀕一瀉千里的長江,南襟煙波浩渺的鄱陽湖,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險峻與秀麗剛柔相濟,素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廬山地處中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qū)域,面江臨湖,山高谷深,具有鮮明的山地氣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年平均相對濕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溫度16.9攝氏度,夏季極端最高溫度32攝氏度。良好的氣候和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使廬山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
    廬山長約25公里,寬約20公里,最高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牯嶺街1167米,高出四周平原約1440米,屬中山類型,。廬山的地形成因是斷裂隙起的斷塊山,周圍斷層頗多,特別是東南部和西北部,呈東北—西南走向的斷層規(guī)模較大,由于這種斷層塊構造而形成的山體,故多奇峰峻嶺,懸崖峭壁,千姿百態(tài),山地的周圍則滿布著斷崖峭壁,峙谷幽深。
    廬山有獨特的第四紀冰川遺跡,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種地貌類型,有地質公園之稱。廬山也是中國古代教育基地和宗教中心。1996年12月江西廬山風景名勝區(qū)作為自然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廬山是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全國風景名勝區(qū)、世界遺產地我國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景觀、我國首批世界地質公園,是世界級名山。風景區(qū)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山體面積282平方公里,由于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及亞熱帶山地氣候特征,土壤和植被垂直分帶明顯等特征,也就成為了一個各高校都首選的自然地理野外實習地點。
    (一)廬山的形成。
    廬山的形成經歷了復雜而又漫長的過程,山體也由時代不同的巖石組成。它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峨的孤立形山系。但是在上升之前它曾經也經歷過了沉降的過程。
    大約在10—23億年前,即前震旦紀二疊紀時,本區(qū)處于淺海至濱海環(huán)境,并發(fā)生緩慢的沉降,沉積物厚達5000米,沉積巖層有長石石英砂巖、石英砂巖、沙礫巖、礫巖、石灰?guī)r、頁巖和凝灰?guī)r等。當然在總的沉降過程中,也有幾次的上升,過程如下:前震旦紀呂梁運動上升為陸地,后下沉晚奧陶世上升后下沉志留紀末至泥盆紀早期上升(加里東運動)泥盆紀中期至二疊紀下沉。
    中生代燕山運動時,從上二疊紀至白堊紀廬山發(fā)生斷裂上升而成為陸地晚白堊紀廬山周圍斷裂下沉接受沉積,沉積物厚達數(shù)百米第三紀歷史地區(qū)微弱上升第四紀直到現(xiàn)在強烈上升,并使廬山成為斷塊山,山體受到剝蝕,但是廬山周圍相對下沉,而且產生鄱陽湖。廬山斷裂上升量最大是在山體的中南部,向東北方是西南方遞減,所以廬山的高度也同樣中南部喂最高。
    (二)廬山的地層。
    本區(qū)地層分布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廬山主要由震旦紀及前震旦紀地層組成,山體中部出露最寬向東北部和西部收斂,以九奇峰,仰天坪一節(jié)為界,廬山地層分為南、北兩部。南部主要由出露前震旦紀雙橋山群,廬山最高峰漢陽峰為前震旦紀噴出交流紋巖組成,因受風化,故呈圓渾狀,北部出露震旦系統(tǒng)南沱組。
    (三)廬山巖石的類型和特征。
    廬山的巖石主要有兩種類型:沉積巖和變質巖。
    1、沉積巖:沉積巖主要有長石石英砂巖、石英砂巖、沙礫巖、礫巖、石灰?guī)r、頁巖和凝灰?guī)r。其中,礫巖最為常見。在環(huán)湖路的蘆林冰磧泥剖面中,礫巖居多,大小混雜,但磨圓度均較好。其構造有層理構造和層面構造,主要受河流和風力作用影響而形成。
    2、變質巖:廬山的變質巖主要由沉積巖經過區(qū)域變質作用形成大理巖、石英巖、板巖、片巖、片麻巖、角閃巖等,片巖居多。其結構有等粒變晶結構、斑狀變晶結構、鱗片變晶結構等,構造多為板狀構造、千枚狀構造、片狀構造、塊狀構造,特點是呈塊型或片型,片巖層理分明。
    廬山是由北東南西走向斷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斷塊山,平面呈腎型,中部寬向東北是西南逐漸收窄。山體內的褶皺、斷層、個單斜構造地貌都很明顯,此外,還有尚在爭論中的第四紀山岳冰川地貌。
    (一)構造地貌。
    廬山主要是在中生代燕山期形成,組成廬山的地層由沉積到剝蝕。廬山的構造、巖性和新構造運動對山體及次一級地貌的形成起著控制作用。主要構造為東北西南方向即褶曲的延伸方向,受來自西北東南的擠壓力。完成后,內力作用見效,外力作用增強,從燕山運動到新構造運動,主要受外力作用,既破壞又建設。廬山大致從九奇峰仰天坪一線為界,分為南北兩段。九奇峰一帶發(fā)育一系列逆掩斷層,同時又受巖性影響,在地貌上出現(xiàn)奇峰林立,谷嶺相對的現(xiàn)象。
    由構造(褶皺和斷層)所控制的山脊主要有5列,由南向北,高度逐漸降低,山脊之間為谷地,主要有4列,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北東南西走向。
    1、褶皺構造地貌分述如下:
    (1)五老峰單面山: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斷層陷落于山南,平均高1358米。
    (2)大月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構造控制,走向北東南西,主要由石英巖組成。高1453米。
    (3)虎背嶺單面山:它是虎背嶺倒轉背斜背翼斷餡厚殘留的南翼,成為單斜層及單面山。
    (4)東谷(又稱中谷):蓮谷向斜谷,受牯嶺向斜所控制,位于女兒城北側,兩谷地本來向同一方向延伸,但因為受剪刀峽斷層的錯東的錯東影響,故使蓮谷向東北傾斜,而東谷向西南傾斜。
    (5)王家坡向斜西北為大馬頸背斜:大馬頸向西南延伸為虎背嶺背斜。虎背嶺背斜與東谷向斜之間發(fā)育了與大校廠相應的西谷次成谷和牯牛嶺次成山。
    1、冰蝕地貌。
    (1)、冰斗:大坳冰斗等。
    (2)、冰川谷:大校場等。
    (3)、羊背石:如琴湖旁的羊背石。
    (4)、冰窖:東谷等。
    2、冰磧地貌。
    (1)、終磧壟:如花寺內。
    (2)、側磧:如裁縫嶺側磧。
    (3)、漂礫:如西谷的“飛來石”。
    廬山地處我國亞熱帶東部季風區(qū)域,氣候狀況受到大范圍氣候狀況的制約,具有鮮明的季風氣候。以牯嶺為參照系,年平均氣溫為11、5℃,比同緯度平原地區(qū)年平均氣溫低5~6℃,與北京年平均氣溫11、6℃幾乎相等,這相當于牯嶺緯度向北推移10°。盛夏時,長江中下游河谷和鄱陽湖盆地一片熱浪,而廬山雖處于這片夏熱中心,卻與"長江火爐"形成鮮明對照。牯嶺7月份平均氣溫為22、6℃,比山下九江、星子低7℃,這與自由大氣氣溫垂直遞減(0、6℃/100米)基本相符合,在相同天氣狀況下,夏日午后最熱的時刻,牯嶺氣溫比九江低10℃,比星子低7、8℃。牯嶺極端只有32℃,故而有"清涼世界"的美譽。有趣的是,牯嶺的英譯文kuling便是從英語cooling(清涼)一詞演變而來的。廬山是一座中山,與周圍平原地區(qū)相比較,卻具有山地氣候特色,表現(xiàn)出夏短冬長,春遲秋早的四季特色。牯嶺的四季,同山下九江、星子相比,夏季短85天,7月進初夏,季節(jié)開始落后一個半月,"走走過場"便悄然而去了;冬季早早"叩響山門",提前一個月來臨,延后一個月遲遲不愿結束,冬季幾乎比山下長兩個月;春季姍姍來遲,三月桃花四月開,明媚的春光常常伴隨著云霧,使春光神"半抱琵琶半掩面";天高云淡的秋季,云霧偏少,顯現(xiàn)廬山真面目的機會增多,和九江,星子相比,秋季的來去都提前一個月左右,而秋季的長短差別不明顯。冬日的廬山,仿佛是聳立在江湖間的一座瓊島。牯嶺1月份多年平均氣溫為—0、1℃,極端最低氣溫,也曾在水銀柱—16、8℃的刻度上停留過。
    廬山由于山地自然條件的復雜性,許多植物比平原更有條件保存下來。為保存古老類型,如鵝掌楸、擦木、大血藤、紫樹等和引進新的植物種類,提供了有利條件。早在本世紀之初,中國植物學奠基人之一的胡先嘯教授,便對廬山的植物社會進行過調查;秦仁昌、陳封懷等教授也相繼作過研究。他們三人于1934年在廬山建立了中國第一座正規(guī)的、供研究的植物園廬山植物園。從國內外相繼引種3千余種植物,總數(shù)達到3000余種。
    廬山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qū)域,東部常綠闊葉林亞區(qū)域,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植被上顯示出由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向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過渡特征。廬山植物有兩大特色:一是杜鵑花種類繁多,植物園已建成擁有300余種杜鵑花的國際友誼杜鵑園;二是裸子植物豐富,植物園擁有裸子植物260余種,被稱為松、杉、檜、柏的活標本園,為中國之冠。
    廬山植物區(qū)系中,中國特有成分,目前已知的主要有:青錢柳、大血藤、八角蓮、鵝掌楸、血水草、牛鼻栓、杜仲、喜樹、香果樹、長年蘭等。其它殘遺種,裸子植物中有銀杏、金錢松、柳杉、三尖杉、粗榧等;被子植物中尚有連香樹、楓香、玉蘭、糙葉樹等。從以上概述,可以看出廬山植物區(qū)系成分豐富、起源古老和南北植物區(qū)系成分交匯過渡特征。
    廬山植被的分布規(guī)律。
    廬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帶是常綠闊葉林,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熱狀況的垂直分異,深刻地制約著植被的垂直分布,由山麓到山頂?shù)姆植家?guī)律是:常綠闊葉林常綠及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
    廬山導游實習報告篇二
    2、實習內容:廬山土壤地帶性分布;廬山非地帶性土壤;廬山土壤的分布規(guī)律。
    3、實習路線:8月2日下午:廬山牯嶺街——大月山簡易公路——植物園——含鄱口。8月3日上午:廬山會址——回龍路1000米處。下午:黃龍寺、三寶樹簡易公路。土壤植物綜合實習。
    一、土壤形成的自然條件。
    第四紀以來的新構造運動,使廬山沿著斷裂上升為目前相對高度達1000~1400米的山地,為土壤垂直地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廬山在氣候上處于中亞熱帶的北緣,這決定了本區(qū)植被土壤垂直帶譜的性質;地貌和水文條件對土壤的形成和發(fā)育也起著一定的作用,影響到局部地區(qū)土壤發(fā)育的方向,形成某些非地帶性的土壤。
    二、主要土壤類型。
    (一)垂直地帶性土壤。
    1、紅壤:
    廣泛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帶,植被為常綠闊葉林,馬尾松以及灌叢草本。成土母質主要為花崗巖、片麻巖、石英砂巖等殘積和殘積坡積物。從紅壤的顆粒組成來看,各層次間質地相當均勻,說明成土過程當中有紅壤化的性質。
    2、黃壤:
    黃壤分布于山麓地形比較低平的部位,或發(fā)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質上,山地黃壤分布在900或800米以下的地帶,局部地區(qū)可達1000米左右。二者母質大都為花崗巖、砂巖、混合巖及第四紀風積物。
    3、山地黃棕壤:
    分布于海拔800(900)~1200米地帶的各種母質上,植被為常綠、落葉混交林,或灌木、草本,現(xiàn)以三寶樹簡易公路500米,海拔980米和三寶樹簡易公路100米,海拔930米這兩處的土壤剖面為例。
    野外土壤調查記錄表3。
    日期:20xx年8月3日(陰、雨、晴)調查人:張雅蕓
    土坑編號:00-3土坑類型:對照剖面。
    土坑地點:三寶樹簡易公路100米海拔930米地形部位:山麓。
    土壤名稱:山地黃棕壤地下水位:低。
    母質:沖積物+砂巖指示動植物:毛竹子、灌叢、草木。
    排灌情況:良好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圖:
    土壤利用狀況:絕對自然保護區(qū)。
    野外土壤調查記錄表4。
    日期:20xx年8月3日(陰、雨、晴)調查人:張雅蕓
    土坑編號:00-4土坑類型:對照剖面。
    土坑地點:三寶樹簡易公路500米海拔980米地形部位:山麓。
    土壤名稱:山地黃棕壤地下水位:低。
    母質:坡積物指示動植物:純柳杉林。
    排灌情況:良好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圖:
    土壤利用狀況:絕對自然保護區(qū)。
    由表3和表4可知,山地黃棕壤全剖面呈較強的酸性反應。有機質全氮量含量較高。這說明,山地黃棕壤,隨氣候的冷濕,生物小循環(huán)的速度減緩,水解性酸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少,代換性酸明顯降低,代換量不高,吸收性復合體不飽和度達80%以上。土壤酸度以活性鋁為主。
    4、山地棕壤。
    分布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植被為落葉闊葉林,由于森林植被遭受破壞,目前大都成為灌叢草類,母質主要為砂巖,板巖的坡積物,局部地區(qū)以風積物為主?,F(xiàn)以大月山去五老峰小路旁的土壤剖面為例。
    野外土壤調查記錄表5。
    日期:20xx年8月6日(陰、雨、晴)調查人:張雅蕓
    土坑編號:00-5土坑類型:主要剖面。
    土坑地點:大月山去五老峰小路旁50米,海拔200米處地形部位:山麓。
    土壤名稱:山地棕壤地下水位:低。
    母質:坡積物指示動植物:黃山松、灌木、草本。
    排灌情況:良好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圖:
    土壤利用狀況:絕對自然保護區(qū)。
    由表5可知,山地棕壤的特點是:有機質含量較高;粘粒下移現(xiàn)象不甚明顯;由于山地降水較多,物質有一定的淋溶,土壤呈微酸性反應,土壤代換量不高,吸收復合體不飽合;代換性酸比前述土壤均低;吸收性鈣的含量遠比前述土壤為多。
    (二)、非地帶性土壤。
    1、山地草甸土。
    這類土壤分布于山地比較平緩地段,植被為茂密的山地草甸群落。在生長季節(jié)中,土溫并不過低,草本植物生長高大而旺盛,不論地表或地下,都積累了大量的有機質,因此,土壤形成的生草過程旺盛,但由于暖濕的生長季節(jié)不長,土壤經常保持濕潤,有機質分解緩慢,較深的土層,積聚了大量的有機質,形成暗黑色或灰色的腐殖質層。現(xiàn)以大月山水庫下游海拔1100米處的土壤剖面為例。
    野外土壤調查記錄表6。
    日期:20xx年8月6日(陰、雨、晴)調查人:張雅蕓
    土坑編號:00-6土坑類型:主要剖面。
    土坑地點:大月山去五老峰小路旁50米,海拔200米處地形部位:水庫下游。
    土壤名稱:山地草甸土地下水位:高。
    母質:坡積物指示動植物:灌木、莎草、箭竹。
    排灌情況:周期性滯水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圖:
    土壤利用狀況:絕對自然保護區(qū)。
    由表6可知,山地草甸土的粉砂粒和粘粒含量均較高,特別是表層,隨深度增加,粘粒下降,這可能由于表中礦物粘化過程相當快,但小于1微米的粘粒含量,除表屋外,均較其它土壤偏低。
    2、山地沼澤土。
    該土類分布于地勢平坦、低洼,容易積水之處,其有機質含量較高,粉砂粒含量也較高,粘粒也有一定的含量,心土常年或一年中有一段時期積水,土壤有機質分解程度較強,呈酸性反應;水解性酸較高,且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少。
    3、古紅土。
    古紅土在我們8月2號實習的那個點上有出現(xiàn),它分布在海拔1088米處,植被為針闊混交林和灌木草叢。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廬山地殼運動抬升的結果。第三世紀來,廬山氣候濕熱,風化殼粘粒含量高,較粘重,擋水效果明顯,水只能從土壤裂隙、植物根系流動,形成還原環(huán)境,氧化鐵還原,三價鐵還原為二價鐵,二價鐵溶解性強,二價鐵流去,顏色變淡,初步的網紋層為白色。另外,在1000多米還有網紋層,說明這是廬山在抬升過程當中形成的。
    野外土壤調查記錄表i。
    日期:20xx年8月2日(陰、雨、晴)調查人:張雅蕓
    土坑編號:00-i土坑類型:主要剖面。
    土坑地點:大月山簡易公路去植物園小路50米海拔1088米處。地形部位:山麓。
    土壤名稱:棕壤+埋藏古紅土地下水位:低。
    母質:坡積物+古紅土指示動植物:松木、灌木、草本。
    排灌情況:良好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圖:
    土壤利用狀況:絕對自然保護區(qū)。
    由表i可知古紅土的典型特征是有網紋層。
    三、土壤的垂直分布規(guī)律。
    廬山在“中國土壤區(qū)劃”中,屬于中國紅壤及黃壤帶中的華中山地紅壤、山地黃壤和山地棕色森林地區(qū)。400米以下山麓及山麓以外的丘陵和沉積階地為紅壤和黃壤分布區(qū)域;400--1200米之間山坡地帶,為黃壤和棕壤的分布區(qū)域;在1000米以上的山地,為山地棕壤和亞高山草甸土分布區(qū)域。
    廬山導游實習報告篇三
    旅客朋友們好!我是高英利,你今天的導游??梢越形腋邔?。這一天我將陪你參觀廬山瀑布,這是主要的景點。希望大家都能開心的度過這一天。
    廬山瀑布歷史悠久。歷代許多文人騷客都在此題詩題詞,歌頌其雄偉壯麗,給廬山瀑布帶來了極高的聲譽。最著名的自然是唐代詩人李白的《廬山瀑布》,它已成為千古絕唱。
    廬山聳立在長江平原和鄱陽湖的中下游,懸崖峭壁,瀑布林立。俞少世云:“長江南岸,廬山風景被拉出;懸崖峭壁,陡崖飛瀑,奇峰怪嶺,云霧繚繞。”瀑布是廬山的一大奇觀。
    最著名的瀑布是三疊泉,被稱為廬山第一奇觀。俗話說“不到三迭泉,不算廬山客人”。三疊泉瀑布的水從大岳山上流出,緩緩流了一會兒,穿過五老峰的背面,穿過山川,折成三疊,故名三疊泉瀑布。
    站在三疊泉瀑布前的觀景石臺上,抬頭望去,卻見那近百米長的白蓮,掛在大石頭上的北崖口,白蓮懸在空中,三疊分明,正如古人所說:“上如浮云曳,中如碎石滅冰,下如玉龍走潭。”但是在水花里,十幾米遠還是感覺濕濕的。
    此刻,每個人都可以享受他們的樂趣。玩完記得在門口集合。不要在景點亂扔垃圾或煙頭。玩得開心。
    廬山導游實習報告篇四
    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蘆林湖畔的一個林木扶疏的花園,它占地面積達10000多平方米。這里面也有一棟特殊的別墅,就是蘆林一號,說它特殊,是因為它曾經是毛澤東工作和居住過的地方。這幢建筑人稱“蘆林別墅”,因為其房號是1號,所以也叫“蘆林一號”,現(xiàn)在已辟為博物館,供人們參觀。
    讓我們沿著這林蔭道往里走。大家可能已經感覺出來了,這里是一個山水相映、奇花名木薈萃的大花園。
    各位請注意!在我們前進方向的左邊,有一個鐵制件,看上去并不起眼,可那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古物,等會兒返回時我再向大家作詳細介紹。
    我們面前的這幢建筑就是蘆林一號,是專為毛澤東設計建造的。1959年毛澤東上廬山,臨別時講過一句話:“過兩年我還會再來的?!奔热凰€要來,為他另建一棟別墅自然就非常必要。這棟房子就是在1961年,毛澤東第二次上廬山之前竣工的。它坐東朝西,建筑面積為2700平方米,石材與混凝土結構,單層平頂,其堅固程度非同一般。我們正處在建筑物的西面,迎面是一個八角亭,與外廊相連,呈45°傾斜,亭高約7米,內頂以八角的對角線構成藻井,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碧波清澄的蘆林湖離這里不遠,這為酷愛游泳的毛澤東提供了便利條件,1961年夏末秋初他在廬山住了一個月,這里是他辦公的地方,幾乎每天中午他都要去蘆林湖游泳。蘆林湖是1955年筑壩建橋而成的高峽人工湖,處在玉屏峰和新洲蜂之間,湖的面積為13萬平方米,蓄水量為120萬立方米。
    接下來請大家到里面去參觀。這是一棟四合院式的建筑,中間有個約340平方米的矩形天井花園,四周是內走廊,長廊與天井之間以大型玻璃窗相隔,當年毛澤東在這里時,常在長廊里散步。別墅里面有些房間還保持了當年毛澤東在此工作時的原樣,請看,這是會客室,還有毛澤東臥室、餐廳、中央政治局會議廳、衛(wèi)士室等。
    這幢建筑在1984年被辟為廬山博物館,館內的藏品十分豐富。我們可以瀏覽一下各個展室:蔣介石和宋美齡在廬山用過的物品展室,這是繪有“蔣”字的特制餐具,為蔣介石所專用,這是宋美齡用過的象牙柄扇。另外還有黨和國家領導人題詠廬山的真跡展室;歷代名人在廬山隱居、題詠、游歷蹤跡展室;廬山植物、昆蟲標本展室;廬山地質演變展室等。
    游客們,在這個展室里有幾幅非同尋常的繪畫作品,這是五百羅漢圖中的幾幅仿制品,雖為仿制,但也能讓我們品味到真品的風格。請看這幅羅漢圖,畫上羅漢的雙眼炯炯有神,神奇的是無論我們站在哪個位置,他的眼睛都在隨著你轉,在向你注目而視。五百羅漢圖是“足以重山靈”的繪畫真品,屬國家一級藏品。這批絕妙佳作,說起來還有一段來歷。那是清康熙年間,當時尚是少年的金世楊登游廬山,對廬山風光非常喜愛,樂而忘返,發(fā)誓“他日必以名跡酬山靈”。30年過去,金世楊步入宦海,出任蘇州布政使。無意間得知浙江人許從龍善畫山水人物,于是重金延請許大師畫五百羅漢圖。歷六七年時間,許大師繪制成二百幅,然后許從龍精心裝裱,完工后,分裝為八箱,運抵廬山棲賢寺保存。此圖每幅寬5尺、長14尺余,構思奇妙,畫面精美。所畫羅漢像大者三四尺,小者尺許,或行坐于山海木石之上,或笑語于鳥獸魚龍之間,毫發(fā)纖細,端嚴清凈,形態(tài)各異,姿態(tài)萬千,令人觀之不倦,肅然起敬。自問世以后,人們爭相瞻禮,一睹為快。該圖后因寺僧為避兵禍而匿藏于山洞,年久霉破散逸,現(xiàn)僅存112幅,收藏于這個博物館內。
    大書法家王羲之的“鵝”字很有名氣。這里也展出了一個大“鵝”字,傳說是王羲之的手跡,這個字倒是很耐看,它結構嚴謹,字形瀟灑,而且上面還有歷代名人如蘇軾、米芾等數(shù)十人的題字。
    游客們,參觀完蘆林一號后,還是原路返回。
    我們又看到了這個鐵構件,這是一個殘存實物,名叫“璇璣玉衡”,原是屬于廬山著名道觀太平宮的東西。太平宮,背倚老君崖,面對株嶺,九十九峰羅列其前。太平宮原名廬山使者廟,亦名九天使者廟,建于唐玄宗開元十九年(731年)。至宋太宗太平興國(976—983年)中,詔令廟易名為太平興國觀,宣和六年(1124年),宋徽宗又升觀為宮,正式命名為太平宮。據(jù)宋史記載,宋朝時為安置罷退的大臣各閑員,特在一些宮觀中設置使、提舉、提點和管勾等官職,坐食俸祿而不管事,號為“祠祿官”。廬山太平宮因地位高,故也設置了祠祿官。當時的太平宮幾經拓置,已成為廬山規(guī)模最大、最負盛名的道觀,被譽為道教“詠真第八洞天”。但后來日漸中落,唯明嘉靖年間(1522-1566)有一次較大規(guī)模的復興。璇璣玉衡是一個復雜的科學儀器,太平宮制造此物,與當時它再次復興的背景有關。
    請看,現(xiàn)存放在此的璇璣玉衡分上下兩截,是生鐵鑄成的。下截如覆甑的下端,直徑6l厘米、高46厘米。上截推之可轉。下端邊沿有兩道弦紋,近底邊鑄有直書橫置陽文“歲次癸未七月口日匠人張文造”等字樣。有人據(jù)此,認為是明嘉靖二年(1523年),由匠人張文所造。說明此物制造于太平宮明代復興之時,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有專家認為還有待進一步證實。
    據(jù)報道,甘肅省張巨湘先生曾破譯了廬山的璇璣玉衡,并繪制出了復原草圖。按照他的復原草圖,璇璣玉衡應為三截,殘存實物為中下兩截,上截已不復存在。下截為底座,上面標有八卦、十二時辰、五行方位等,起地盤作用;中截為“鐵菱角”,起著樞紐軸承作用;上截可能是玉制的,由于其不存在,所以玉的痕跡也就無從看到。此物為一方形物體,背心中處應有一孔,正好與“鐵菱角”上端之圓柱相配。方形物體套于其上,水平方向的四個圓柱,推之可轉動。方形物體上面有一直徑為84厘米的圓,等分為四象,古代用以表示天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星象,每一象七宿,總計二十八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青龍表示東方,朱雀表示南方,白虎表示西方,玄武表示北方。在青龍與朱雀兩象之間繪有北斗星的位置。據(jù)此復原的草圖可粗略判斷,這個璇璣玉衡為“正天之器”,通過運轉,既可審定時刻,又可觀測星宿??赡苁钱斈晏綄m中道人在施食臺上煉丹時,用以窺測星宿,厘定時刻的。這與漢代以來普遍認為璇璣玉衡是渾天儀前身的說法大致吻合。該物民國初猶保存完好,1938年日軍擾亂太平宮時遭破壞,它是太平宮中最有代表性的文物。
    廬山導游實習報告篇五
    2、實習內容:廬山土壤地帶性分布;廬山非地帶性土壤;廬山土壤的分布規(guī)律。
    3、實習路線:8月2日下午:廬山牯嶺街——大月山簡易公路——植物園——含鄱口。8月3日上午:廬山會址——回龍路1000米處。下午:黃龍寺、三寶樹簡易公路。土壤植物綜合實習。
    一、土壤形成的自然條件。
    第四紀以來的新構造運動,使廬山沿著斷裂上升為目前相對高度達1000~1400米的山地,為土壤垂直地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廬山在氣候上處于中亞熱帶的北緣,這決定了本區(qū)植被土壤垂直帶譜的性質;地貌和水文條件對土壤的形成和發(fā)育也起著一定的作用,影響到局部地區(qū)土壤發(fā)育的方向,形成某些非地帶性的土壤。
    二、主要土壤類型。
    (一)垂直地帶性土壤。
    1、紅壤:
    廣泛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帶,植被為常綠闊葉林,馬尾松以及灌叢草本。成土母質主要為花崗巖、片麻巖、石英砂巖等殘積和殘積坡積物。從紅壤的顆粒組成來看,各層次間質地相當均勻,說明成土過程當中有紅壤化的性質。
    2、黃壤:
    黃壤分布于山麓地形比較低平的部位,或發(fā)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質上,山地黃壤分布在900或800米以下的地帶,局部地區(qū)可達1000米左右。二者母質大都為花崗巖、砂巖、混合巖及第四紀風積物。
    3、山地黃棕壤:
    分布于海拔800(900)~1200米地帶的各種母質上,植被為常綠、落葉混交林,或灌木、草本,現(xiàn)以三寶樹簡易公路500米,海拔980米和三寶樹簡易公路100米,海拔930米這兩處的土壤剖面為例。
    野外土壤調查記錄表3。
    日期:20xx年8月3日(陰、雨、晴)調查人:張雅蕓
    土坑編號:00-3土坑類型:對照剖面。
    土坑地點:三寶樹簡易公路100米海拔930米地形部位:山麓。
    土壤名稱:山地黃棕壤地下水位:低。
    母質:沖積物+砂巖指示動植物:毛竹子、灌叢、草木。
    排灌情況:良好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圖:
    土壤利用狀況:絕對自然保護區(qū)。
    野外土壤調查記錄表4。
    日期:20xx年8月3日(陰、雨、晴)調查人:張雅蕓
    土坑編號:00-4土坑類型:對照剖面。
    土坑地點:三寶樹簡易公路500米海拔980米地形部位:山麓。
    土壤名稱:山地黃棕壤地下水位:低。
    母質:坡積物指示動植物:純柳杉林。
    排灌情況:良好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圖:
    土壤利用狀況:絕對自然保護區(qū)。
    由表3和表4可知,山地黃棕壤全剖面呈較強的酸性反應。有機質全氮量含量較高。這說明,山地黃棕壤,隨氣候的冷濕,生物小循環(huán)的速度減緩,水解性酸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少,代換性酸明顯降低,代換量不高,吸收性復合體不飽和度達80%以上。土壤酸度以活性鋁為主。
    4、山地棕壤。
    分布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植被為落葉闊葉林,由于森林植被遭受破壞,目前大都成為灌叢草類,母質主要為砂巖,板巖的坡積物,局部地區(qū)以風積物為主。現(xiàn)以大月山去五老峰小路旁的土壤剖面為例。
    野外土壤調查記錄表5。
    日期:20xx年8月6日(陰、雨、晴)調查人:張雅蕓
    土坑編號:00-5土坑類型:主要剖面。
    土坑地點:大月山去五老峰小路旁50米,海拔200米處地形部位:山麓。
    土壤名稱:山地棕壤地下水位:低。
    母質:坡積物指示動植物:黃山松、灌木、草本。
    排灌情況:良好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圖:
    土壤利用狀況:絕對自然保護區(qū)。
    由表5可知,山地棕壤的特點是:有機質含量較高;粘粒下移現(xiàn)象不甚明顯;由于山地降水較多,物質有一定的淋溶,土壤呈微酸性反應,土壤代換量不高,吸收復合體不飽合;代換性酸比前述土壤均低;吸收性鈣的含量遠比前述土壤為多。
    (二)、非地帶性土壤。
    1、山地草甸土。
    這類土壤分布于山地比較平緩地段,植被為茂密的山地草甸群落。在生長季節(jié)中,土溫并不過低,草本植物生長高大而旺盛,不論地表或地下,都積累了大量的有機質,因此,土壤形成的生草過程旺盛,但由于暖濕的生長季節(jié)不長,土壤經常保持濕潤,有機質分解緩慢,較深的土層,積聚了大量的有機質,形成暗黑色或灰色的腐殖質層?,F(xiàn)以大月山水庫下游海拔1100米處的土壤剖面為例。
    野外土壤調查記錄表6。
    日期:20xx年8月6日(陰、雨、晴)調查人:張雅蕓
    土坑編號:00-6土坑類型:主要剖面。
    土坑地點:大月山去五老峰小路旁50米,海拔200米處地形部位:水庫下游。
    土壤名稱:山地草甸土地下水位:高。
    母質:坡積物指示動植物:灌木、莎草、箭竹。
    排灌情況:周期性滯水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圖:
    土壤利用狀況:絕對自然保護區(qū)。
    由表6可知,山地草甸土的粉砂粒和粘粒含量均較高,特別是表層,隨深度增加,粘粒下降,這可能由于表中礦物粘化過程相當快,但小于1微米的粘粒含量,除表屋外,均較其它土壤偏低。
    2、山地沼澤土。
    該土類分布于地勢平坦、低洼,容易積水之處,其有機質含量較高,粉砂粒含量也較高,粘粒也有一定的含量,心土常年或一年中有一段時期積水,土壤有機質分解程度較強,呈酸性反應;水解性酸較高,且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少。
    3、古紅土。
    古紅土在我們8月2號實習的那個點上有出現(xiàn),它分布在海拔1088米處,植被為針闊混交林和灌木草叢。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廬山地殼運動抬升的結果。第三世紀來,廬山氣候濕熱,風化殼粘粒含量高,較粘重,擋水效果明顯,水只能從土壤裂隙、植物根系流動,形成還原環(huán)境,氧化鐵還原,三價鐵還原為二價鐵,二價鐵溶解性強,二價鐵流去,顏色變淡,初步的網紋層為白色。另外,在1000多米還有網紋層,說明這是廬山在抬升過程當中形成的。
    野外土壤調查記錄表i。
    日期:20xx年8月2日(陰、雨、晴)調查人:張雅蕓
    土坑編號:00-i土坑類型:主要剖面。
    土坑地點:大月山簡易公路去植物園小路50米海拔1088米處。地形部位:山麓。
    土壤名稱:棕壤+埋藏古紅土地下水位:低。
    母質:坡積物+古紅土指示動植物:松木、灌木、草本。
    排灌情況:良好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圖:
    土壤利用狀況:絕對自然保護區(qū)。
    由表i可知古紅土的典型特征是有網紋層。
    三、土壤的垂直分布規(guī)律。
    廬山在“中國土壤區(qū)劃”中,屬于中國紅壤及黃壤帶中的華中山地紅壤、山地黃壤和山地棕色森林地區(qū)。400米以下山麓及山麓以外的丘陵和沉積階地為紅壤和黃壤分布區(qū)域;400--1200米之間山坡地帶,為黃壤和棕壤的分布區(qū)域;在1000米以上的山地,為山地棕壤和亞高山草甸土分布區(qū)域。
    廬山導游實習報告篇六
    今天,是放暑假的第一天,我們家可真忙呀!媽媽忙著收拾衣服和牙膏;我呢,一邊收拾吃的和用的東西,爸爸則拿來了幾年沒有的旅行箱,我們把東西放進去,可是東西太多,一個箱子不夠用,我又想起了媽媽學校發(fā)的旅行包,忙把東西往里裝,終于都收拾好了,對了,我還沒告訴你我們要干什么呢?我們明天就要到廬山旅行了,這可真象大搬家。
    到了這一天,我們帶著東西向媽媽的學校艱難的走去,因為這個旅游活動是媽媽的學校組織的,我們在那等車。坐了汽車,坐火車,又坐汽車,終于到了旅館。
    這就要去爬山了,開始是用車把我們帶到山的一半兒,剩下的自己爬,可在車上比爬還難受,一共轉了三百六十五個彎兒。一下車,我辦的第一件事就是吐,哎呀,可真暈呀!我慢慢的好了,我們才開始爬。一會兒,到了險的地方,我就手腳并用向上爬,到了不險的地方,我就飛快地向上跑,??!終于到頂了,我高興得跳了起來,爸爸和媽媽也非常高興。
    我們下山了,石級水淋淋的,我自然感覺到了清涼,開始到了平臺地區(qū),那里的石頭奇形怪狀,美麗極了,有的像豬八戒,有的像仙女,還有的像獅子......
    廬山可真漂亮,我想肯定還有比這更漂亮的地方吧,以后得讓爸爸媽媽帶我去更多的地方玩!
    廬山導游實習報告篇七
    各位團友:
    大家好!
    黃龍?zhí)段挥趶]山三寶樹風景區(qū),是匡廬瀑布群中以秀美纖柔為其特色瀑布。風景名勝黃龍?zhí)毒坝^:由石門澗上來,步行一段路,便可到黃龍?zhí)?、烏龍?zhí)丁?BR>    兩潭相鄰,各有千秋。黃龍?zhí)队纳睢㈧o謐,古木掩映的峽谷間,一道溪澗穿繞石壘而下,銀色瀑布沖擊成暗綠色的深潭。靜坐潭邊,聽古道落葉、宿鳥鳴澗,自然升起遠離塵世、超凡脫俗之感。大雨初過,隆隆不盡的悶雷回蕩在密林之中。
    黃龍?zhí)队纳睢㈧o謐,古木掩映的峽谷間,一道溪澗穿繞石壘而下,銀色瀑布沖擊成暗綠色的深潭。靜坐潭邊,聽古道落葉、宿鳥鳴澗,自然升起遠離塵世、超凡脫俗之感。
    黃龍?zhí)镀俨家孕?、幽見長,大概不是正午時分,黃龍?zhí)镀俨际遣惶珪艿疥柟庹丈涞?,因此,潭邊瀑下之石塊崖壁上,青苔遍布,把小澗打扮得一片綠色,襯托著飛流而下的雪白透明的瀑布,更使黃龍?zhí)讹@得格外幽靜、深秀和清涼。另外,黃龍?zhí)镀俨寂赃呥€有一些石刻。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黃龍山谷中有兩條桀驁不馴的黃龍、烏龍時常爭斗,引動山洪暴發(fā),周圍百姓無法安居樂業(yè)。后徹空禪師云游至此,運用法力將二龍分別鎮(zhèn)在黃龍?zhí)丁觚執(zhí)吨小?BR>    廬山導游實習報告篇八
    各位旅客,大家好,歡迎來到遠近聞名的廬山風景名勝區(qū)觀光。我是今天為你們服務的導游,我姓馬名穎瑤,大家可以叫我小瑤姐姐。不過要注意衛(wèi)生哦!希望能給你們帶來美好的一天!
    你們看!這就是世界聞名的廬山!美麗嗎?現(xiàn)在就讓我來介紹介紹廬山吧!
    廬山位于中國中都江西省九江市南,北瀕長江,東接鄱陽湖。山體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全山共有90座山峰,最高山峰為大漢陽峰,海拔1473.4米群峰間散布著許多壑谷巖洞,瀑布﹑溪澗。
    廬山風光以奇,秀,險,雄聞名于世,素有國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
    廬山不但素有國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而且還是我國的明珠之一。
    廬山水氣繚繞的萬頃江湖,使廬山夏日清涼,雨水充沛。早晨,一層層濃郁的云霧覆蓋著廬山﹔一遍遍幼細的雨露灌溉著花草﹔一陣陣柔和的微風呼喚著各種小生命。青松在濃郁的云霧中,在幼細的雨露中,在柔和的微風下,挺直而生。那郁郁蔥蔥的綠葉堅硬、挺拔,就像我們的人格和意志。山間的水流又是那樣的清澈,就像我們的心靈。周圍的艷花給山間的`水流織了一個樸素的花環(huán),綠樹倒映在水流間,讓這座山披上了綠色的圍巾。就像進入了一個美麗的仙境。
    既然我們來到了廬山,那旅客們,你可知道廬山古有神仙之廬的傳說嗎?
    據(jù)說,匡俗在廬山尋道求仙的事跡,為朝廷所獲悉。于是,周天子屢次請他出山相助,匡俗其人無影無蹤。有人說他成仙去了,自然是無稽之談。后來人們美化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稱為神仙之廬并說廬山這一名稱就是這樣出現(xiàn)的。因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稱匡山,或稱匡廬。到了宋朝為了避宋太祖趙匡胤匡字的忌諱,而改稱康山。
    廬山導游實習報告篇九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們今天要去廬山,廬山有很多美麗的景觀,有神秘莫測的云霧;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還有郁郁蒼蒼的樹林……現(xiàn)在離廬山風景區(qū)還有一個小時,請大家休息休息。
    現(xiàn)在到了廬山風景區(qū),請大家下車。大家都知道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廬山有三百天是有云霧的,只有六十天沒有云霧。宋朝的蘇軾在廬山上的西林寺墻壁上曾寫過《題西林壁》:“橫看成林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贝蠹艺驹趶]山的山腳下可以觀看山上的云霧。
    現(xiàn)在我們將要去壯麗的三蝶泉,要走四千多步,請大家不要掉隊?,F(xiàn)在到了三蝶泉,著名詩人李白曾在這游玩過,留下了詩句——《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贝蠹姨ь^向上看,這瀑布仿佛變成了銀河,從九天之外落下來。聽,那水聲轟隆隆,像雷聲一樣???,這濺起的水花在太陽的照射下顯得更加美麗了。
    廬山不但云霧和瀑布美麗,而且山林更美麗。現(xiàn)在,我?guī)Т蠹胰バ蕾p廬山的樹林。廬山的樹林跟我們馬路旁邊的樹是一樣的`,樹上有綠色的果子,在秋天這些果子會變黑,掉到了地上。樹上的落葉也會飄到地上,腳踩上去軟綿綿的,像金色的地毯。
    看完了風景秀麗的廬山,我們的游程就結束了。希望大家能喜歡這美麗的廬山。
    廬山導游實習報告篇十
    親愛的訪客:
    大家好!歡迎來到風景秀麗的廬山。這次旅行我將帶你去參觀廬山。我姓劉,是中國旅行社的導游。請叫我劉導。訪客進入后請做以下工作:1.不亂扔垃圾,隨地吐痰;2.不亂涂;3.有孩子的成年人要看好自己的孩子;4.保護自己的財產;5.認旗避免迷路?,F(xiàn)在讓我們來看看風景如畫的廬山。
    廬山以其壯麗、陌生、危險和美麗而聞名。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旅游價值,被譽為“匡廬天下第一”。與雞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稱為四大避暑勝地。
    今天下午大家一定都很累了,都想拍照休息一下。晚飯后,我們將安排看電影《廬山戀》。
    廬山導游實習報告篇十一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小導游蔣昊達,在沒開始之前,我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有誰記得唐代達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也許說名字大家不知道,但內容大家都知道。
    廬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屹立在長江南岸,潘陽湖的西北,南接星子縣,北鄰九江市,廬山雖非五岳之列,卻有“廬岳”之稱。自古就有磅礴500里奇秀甲東南的贊譽。廬山不但山高,而且景色秀麗,可以說是:春山如夢,夏山如滴秋山如醉,冬山如玉。 大家可以在游覽過程中慢慢體會。
    請大家注意幾條事項:
    一、景區(qū)道路崎嶇不平,要注意安全;
    二、注意防火,把小孩帶好。
    歡迎大家下次再來!
    廬山導游實習報告篇十二
    大家好,我是陳導游。首先,我要給大家猜一個謎語,看你們能不能猜出這個地方來?!帮w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睂α?,大家都猜對了,這個瀑布就在我的家鄉(xiāng)——江西廬山風景名勝區(qū)。
    廬山是1996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旅游景點豐富,比如:大天池、小天池、三疊泉、五老峰、花徑等等。其中三疊泉最美,所以我就帶大家去三疊泉。三疊泉從大月山流出,注入一級大盤石,然后再飛瀉到二級大盤石,最后噴灑到三級大盤石。水流經過三次的撞擊,就像一條白色的帶子。飛濺的水珠在陽光的折射下像一顆顆五顏六色的珍珠一樣,難怪俗話說:“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碑斎挥慰团笥褌?,你們在觀看美麗景觀的同時,也一定要注意安全,小心地滑。
    廬山有雄偉壯觀的奇峰,變化莫測的'云海,美麗多姿的瀑布和歷史悠久的古跡,希望你們有機會再來旅游。
    廬山導游實習報告篇十三
     引導語:廬山旅游攻略,廬山好玩嗎?廬山怎么怎么樣?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一一解惑,歡迎閱讀。
     各位旅客,大家好,歡迎來到遠近聞名的廬山風景名勝區(qū)觀光。我是今天為你們服務的導游,我姓馬名穎瑤,大家可以叫我“小瑤姐姐”。不過要注意衛(wèi)生哦!希望能給你們帶來美好的一天!
     你們看!這就是世界聞名的廬山!美麗嗎?現(xiàn)在就讓我來介紹介紹廬山吧!
     廬山位于中國中都江西省九江市南,北瀕長江,東接鄱陽湖。山體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全山共有90座山峰,最高山峰為大漢陽峰,海拔1473.4米群峰間散布著許多壑谷巖洞,瀑布﹑溪澗。
     廬山風光以“奇,秀,險,雄”聞名于世,素有“國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
     廬山不但素有“國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而且還是我國的明珠之一。
     廬山水氣繚繞的萬頃江湖,使廬山夏日清涼,雨水充沛。早晨,一層層濃郁的云霧覆蓋著廬山﹔一遍遍幼細的雨露灌溉著花草﹔一陣陣柔和的微風呼喚著各種小生命。青松在濃郁的云霧中,在幼細的雨露中,在柔和的微風下,挺直而生。那郁郁蔥蔥的綠葉堅硬、挺拔,就像我們的人格和意志。山間的水流又是那樣的清澈,就像我們的心靈。周圍的艷花給山間的水流織了一個樸素的花環(huán),綠樹倒映在水流間,讓這座山披上了綠色的圍巾。就像進入了一個美麗的仙境。
     既然我們來到了廬山,那旅客們,你可知道廬山古有“神仙之廬”的傳說嗎?
     據(jù)說,匡俗在廬山尋道求仙的事跡,為朝廷所獲悉。于是,周天子屢次請他出山相助,匡俗其人無影無蹤。有人說他成仙去了,自然是無稽之談。后來人們美化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稱為“神仙之廬”并說廬山這一名稱就是這樣出現(xiàn)的。因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稱匡山,或稱匡廬。到了宋朝為了避宋太祖趙匡胤匡字的忌諱,而改稱康山。
     ……
     那彌漫的云霧為廬山增添了許多迷人景色和神秘色彩。這就是廬山。讓我們再次向廬山個別!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你們來到廬山游玩。我姓邱,你們可以叫我邱導游,非常榮幸能做你們的導游。讓我陪你們游廬山,展示一下這里的魅力。
     廬山位于中國中部江西兩省九江市南,北瀕長江接潘陽湖。整個山林總面積302平方公里呢!南北長,東西窄。全山共90多座山峰最高峰為大漢陽峰,海拔1473·4米。群峰間散布有許多壑谷、巖洞、溪澗,地形復雜的樣。廬山風光以“奇、秀、險、雄”聞名世界,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規(guī)格主要有12個景區(qū),37個景點,230個景物景觀。廬山早有“神仙之廬”的傳說。廬山是一座集岡景,衛(wèi)華、宗教、教育、政治為一體的千古名山,這里是中國山水詩的搖籃。古往今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慕名登臨廬山,為其留下4000余首詩詞歌斌。我們來到東林寺,我開始介紹:“普代高僧慧遠(公元334~416年)再山中建立東林寺,開創(chuàng)了佛教中的‘凈土宗’,使廬山成為中國封建時代重要的宗教勝地。遺存至今的白鹿洞書院, 是中國古代教育扣地理的中心學府。
     廬山上還薈萃了各種風格回異的建筑杰作,包括羅馬式與哥脖式的教堂,融合東西藝術形式的拜占庭建筑,以及日本建筑和伊斯蘭清寺等,堪稱廬山風景名勝區(qū)的精華部分。廬山不但擁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風光,更有著豐厚燦爛的文化內涵?!苯又覀冇钟瘟撕脻h坡,植物圓`````游客們,今天的游覽結束,感謝大家游覽世界遺產。
    廬山導游實習報告篇十四
    大家好,歡迎來到世界文化自然遺產旅游勝地——廬山,我是導游劉表,大家叫我劉導。
    廬山位于長江邊上,鄱陽湖畔,與魅力城市九江為伴。
    形成名山、名湖、名江、名城為一體。
    是典型的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素有春如綠、夏如滴。
    秋如醉、冬如玉之說,由于水汽充足,廬山的自然奇觀很多,“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說的是廬山雄渾的瀑布,“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說的是廬山的氣候與眾不同,“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說的是廬山奇特的地貌,還有有瀑布云、佛光等自然景觀,由于地殼的變遷,廬山有第四季冰川峽谷,廬山還有很多人文景觀,既有中外別墅群,又是佛教圣地,吸引著古今中外無數(shù)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千古名句。
    現(xiàn)在我們先來說說仙人洞這一風景點,傳說是呂洞賓修道成仙的地方,他天生在懸崖絕壁上,洞內有呂洞賓的塑像,洞內深處有一點泉,洞壁上刻著“天泉洞”和“洞天玉液”,泉水清冽,入口甘甜,據(jù)說當年呂洞賓就是飲這泉水而得道。
    洞前的`石壁上長著一顆石松,下面絕壁上刻著“縱覽云飛”四個大字,毛主席曾寫下“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的詩句。
    黃龍?zhí)逗蜑觚執(zhí)?,比鄰而居,傳說呂洞賓在這里制服了兩條龍,一條黃龍,一條烏龍,潭名因此而得,潭水清澈見底,很多游客在潭里戲水,流連忘返。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靈山秀水蘊育很多的特產,“廬山雨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時飲,延年益壽法”就是朱德總司令對廬山上云霧茶的贊美,還有石魚、石雞。
    石耳,聞名遐邇。
    廬山樹竹花草、山澗瀑布,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匡廬奇秀甲天下”一點也不夸張。
    但是美是留給大家欣賞的,希望大家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要保護好他們,把溫馨帶走,把真愛留下。
    廬山導游實習報告篇十五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旅游從業(yè)人員,時常需要用到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員在游覽時為口頭表達而寫的講解詞。我們應該怎么寫導游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廬山導游詞,歡迎大家分享。
    各位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們,歡迎來到我國5a級景區(qū)――廬山風景名勝區(qū)。那么,在游覽廬山之前,我先做個自我介紹,我姓王,你們可以叫我王導。
    廬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塊段山。長約二十五公里,寬約十公里,綿延的九十余座山峰,猶如九疊屏風,屏蔽著江西的北大門,主峰漢陽峰,海拔一千四百七十四米。廬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一百七十一座。群峰間散布岡嶺二十六座,壑谷二十條,巖洞十六個,怪石二十二處。水流在河谷發(fā)育裂點,形成許多急流與瀑布,瀑布二十二處,溪澗十八條,湖潭十四處。
    請大家先隨我來到三疊泉。三疊泉又名三級泉、水簾泉。古人稱“匡廬瀑布,首推三疊”,譽為“廬山第一奇觀”。由大月山、五老峰的澗水匯合。從大月山流出,經過五老峰背,由北崖懸口注入大盤石上,又飛瀉到二級大盤石,再噴灑至三級盤石,形成三疊,故名;立于泉下盤石向上仰觀,但見拋珠濺玉的三疊泉宛如白鷺千片,上下爭飛,又如百幅冰綃,抖騰長空;萬斛明珠,九天飛灑。經陽光折射,五光十色,瑰麗奪目,恰似銀河九天飛來。立于“觀瀑亭”可又俯視三疊。聽瀑鳴如擊鼓,吼若轟雷,見瀑像噴晶拋珠,水灑濺玉,連垂素練,落入深谷。仰看與俯視各蔚壯觀,自成美趣,故有“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之說。
    各位可能要問,那“竹林寺”究竟是有還說沒有呢?關于這個,待會兒再說。接下來,是自由活動時間,各位可以去拍個照、買杯水之類,但不要離得太遠,要注意安全。不要隨意破壞,不要亂扔垃圾。好了,記住,下午四點半三疊泉集合,不要遲到哦!
    廬山導游實習報告篇十六
    游客朋友們請注意,我們馬上就要到廬山游玩了,玩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廬山。
    廬山地質構造復雜,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也是中國第四紀冰川學說的誕生地。廬山北部、南部、西北部的地質構造各不相同。
    各位游客們,我們先來到廬山的馬尾瀑,你們可能不知道這馬尾瀑,你們可以用十分鐘時間來欣賞這美麗壯觀的瀑布,它可是李白名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創(chuàng)作發(fā)源地。
    現(xiàn)在我們要去仙人洞,但是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廬山到處充滿了鳥語花香,這些不是特效,可是真正的生物。因為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廬山的植物有1720種,廬山的動物有很多,一共大約有2207種。
    我們來到廬山的巖洞之一-----仙人洞。這個仙人洞的風光十足,給你們四十五分鐘的時間去欣賞這里的美景。
    吃完午飯,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要注意安全,廬山里有搶人東西的猴子。
    廬山導游實習報告篇十七
    大家好!
    我的名字叫xxx,是您本次的旅行導游。很高興今天能夠與您一起領略廬山的美麗。下面,我就為大家解說風景如畫的廬山!
    廬山,地處xx省北部的鄱陽盆地,位于九江市廬山區(qū)境內,濱臨鄱陽湖畔,雄峙長江南岸,為三山五岳中三山中之一。有一種傳說,在周武王的時候,有一位方輔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騎著白色的驢子,入山煉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個空廬,人們把這個“人去廬存”的地方稱為廬山。
    現(xiàn)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廬山的節(jié)令吧,廬山的節(jié)令十分有特色:春遲、夏短、秋早、冬長。廬山氣溫,根據(jù)歷年記載最高只有32度,最低在零下16。8度,全年平均為1度,可見廬山氣溫適度,是有名的避暑山莊。歷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愛此山,世人贊美此山,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和數(shù)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蘊育了廬山無比豐厚的.,使她不僅風光秀麗,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于一身。千百年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浩如煙海的丹青和膾炙人口的篇章。
    廬山的花徑更是如仙境一般美?;◤焦珗@位于犄嶺街西南2公里處的如琴湖畔。沿著大林路步行,順路可見冰川遺跡—————冰桌世石,又叫做飛來石?;◤较鄠魇翘拼娙税拙右自佋姟洞罅炙绿一ā返牡胤健?BR>    廬山的風景無限的好,無限的美,希望能夠帶給你來好心情。
    廬山導游實習報告篇十八
    大家好,我是小導游周xx,很高興能與大家共渡這快樂時光,現(xiàn)在我們出發(fā),前往廬山風景區(qū)游覽參觀。
    我先向大家介紹一下廬山的大致情況。廬山地處江西省北部鄱陽湖盆地,九江市廬山區(qū)境內,廬山的山體呈橢圓形,長約25公里,寬約10公里,綿延的90余座山峰,猶如九疊屏風,屏蔽著江西的'北大門。
    各位游客,廬山風光以奇、秀、險、雄聞名于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美譽。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巒、噴雪鳴雷的銀泉飛瀑、瞬息萬變的云海奇觀、俊奇巧秀的園林建筑,廬山向我們展示著它的無窮魅力。在盛夏的日子里,廬山依然非常清涼,因此,這里也是久負盛名的風景名勝區(qū)和避暑游覽勝地。歷代題詩極多,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尤為著名。如今,廬山已被列為世界遺產文化景觀。
    好了,風景區(qū)已到達,現(xiàn)在就讓我們真實地體驗一下廬山迷人的景色吧!游覽中請大家注意安全,保持景區(qū)衛(wèi)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