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我們進步的階梯,它能夠幫助我們更有目標地向前發(fā)展。語言要準確、清晰,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表達。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啟發(fā)和參考。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一
教師是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德、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墩撜Z》作為我國古代經典文獻之一,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思想和導向。通過對《論語》心得的體會和思考,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師的角色與使命,從而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
首先,《論語》中孔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這句話強調了教師的道德責任以及教育的方向性。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榜樣和引導者,首先需要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只有品德高尚的教師,才能在言傳身教中真正起到激勵和教育的作用。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時刻反思自己的行為和言論,力爭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則,不僅關注學生在學業(yè)方面的進步,更要著力培養(yǎng)他們的良好品德和價值觀。
其次,《論語》中提到了教師應當盡心盡力教育學生,使其能夠全面發(fā)展。孔子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耙馕吨鴮W生要有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與吃苦耐勞的精神,并且要敢于向知識淵博的人請教。教師要以身作則,注重自己的學習提升,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望和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幫助他們全面發(fā)展,從而促進學生成長與進步。
第三,《論語》中的孔子提出了教育的方法與原則,對于教師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他說:“溫故而知新?!焙粲踅處熞匾晫W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回顧和總結,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記憶力,更可以鞏固知識點,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孔子還提到了“不懈怠,不荒唐”、“有恒產者,其行勤則不廢”,意味著教師要有堅持品質和毅力,才能做到持之以恒,達到教育的目標。
第四,《論語》中還提到了教書育人的重要性??鬃诱f:“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边@句話告訴我們,教師教育學生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汗水,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備課準備,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實踐能力。同時,教師也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進程,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只有將教育事業(yè)視為畢生的追求和責任,才能夠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最后,《論語》中提到了教師的修養(yǎng)??鬃诱f:“巧言令色,鮮矣仁?!边@是告誡教師要以真誠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不要為了追求表面的功利或者取悅而虛假作態(tài)。教師要有真誠和善良的品質,既要關心學生的學業(yè)進步,又要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只有真心去關愛學生,才能夠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和諧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總之,《論語》通過孔子的言行舉止、教育思想和原則,為我們明確了教師的角色與使命。教師作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應該以德行為根本,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素質,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與途徑,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做到言傳身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師的職責,為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男乱淮龀鰬械呢暙I。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二
《論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文化遺產,在歷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論語》不僅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圍內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被稱為東方的《圣經》。我讀論語的時間不長,也沒有通篇詳細的讀,但是卻在字里行間已經被孔子深深的感動,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他的一生甚至都沒有一部自己的著作,僅憑著學生們記錄他言行的這部《論語》就能讓我們如此受用終生。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這樣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涉及政治、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和道德修養(yǎng)等各方面,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就要有積極的心態(tài),明確的目標,靠堅持不懈地努力行動來獲取成功,這是天地自然社會賦予人類亙古不變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終極目標、整體主題。而這些,卻是孔子給我們的啟示。
一、要勤學善悟,學以致用。
高,才能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事半功倍;得“悟”就會豁然開朗,對新問題有新的辦法,而不是束手無策。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于“學以致用”?!暗轮恍蓿瑢W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币簿褪钦f,品德不去修養(yǎng),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于死記書本,而在于應用,在于實踐,在于“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知識。
二、愛人猶如愛己,敬人猶如敬己。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币馑际侵冈诩揖托㈨樃改?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F代人一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為什么自己付出了什么,卻很少去思考。有的人唯我至上,目空一切,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有的人出口就臟話粗話,不管他人接受不接受。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如果自己心中沒有了別人,就難得到別人的尊重,特別是生活中諸多不如意的人,憂患多于歡樂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自尊自愛,因此我們任何時候都要保持一顆真誠的心,真心贊揚他人,真心對待他人,真心接受他人的好意,要以德抱怨,以直抱怨,用論語精神指導我們的行為。在日常工作中,真心對待每一位前來辦事的市民,對所提出的問題要一一解答,為市民提供快捷服務、便利服務、微笑服務。
三、以正確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觀。
每個人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墩撜Z》的精華之一就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tài)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tài)度是,承認現實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陷的態(tài)度。在處世之道中,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隱含著就是“在其位要謀其政”。在我們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做好本職工作是前提。社會是一所大的學校,要想在工作中有所作為,真正勝任本職工作,就要多聽、多看、多思、謹言慎行,以自己的身體力行結合別人的間接經驗才會使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孔子所言的“修以安百姓”那樣的一種高尚的信仰、情懷和社會坦蕩,作為我們一個普通人的認識沒有能力顧及,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始于足下,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好份內的事,那么整個集體就是一個和諧的集體,是一個積極向上的集體。
四、生活中正確對待自己的得與失。
出了抗議:我本是兄弟,憑什么人們都踩著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說,因為你只經過四刀就走上了領導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了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心中常常自覺不自覺的與他人凡事做比較時,其前提就是自己是否有可比性,比較方法是否有科學和理性。通過比較應該是發(fā)現差距而產生壓力和動力,因有了鑒別而便于定位和確定目標,其目標應是催人向上,奮發(fā)有為,這樣比起來我想內心就平和多了,怨氣自然就少了。常言道,你有你的快樂,我有我的開心,知足常樂!孔子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睂⒀酃夥砰L遠些,你才會收獲更多。
讀《論語》,讓我們領悟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學習的正確認識,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一種心態(tài),一種融入在現實生活中的理性道德??傊?,《論語》從多種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作為兩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們今人有許多共同之處,其中的許多思想是當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要做到“古為今用”。我們今天也常會說,天時、地利、人和是國家興旺、事業(yè)成功的基礎,特別是在我們努力創(chuàng)造和諧社會的今天,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顯得尤為重要。有時間就去讀一讀《論語》吧。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三
7月5日,學校組織我們進行了論語講座,通過學習,使我看到了自己身上許多的缺點。
《論語》告訴我們學習要“溫故知新”、“學而時習之”、“學而思”,這樣才能“為師矣”,而現在我因各種原因疏于學習新知識,對以前學過的舊知識更是很難做到“傳而習”,所以常常會感到非常的慚愧,作為一個老師,更應當做一個精進好學的人。學習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主動學習,一種是被動學習。只有知道自己不知的人才會主動去學習,而自我感到什么都知的人往往會放棄學習,或采取一種在某種壓力之下被動學習。主動學習時學習的知識會博學,被動學習時學習內容會有局限性。學習的方式有很多,尤其是在當今發(fā)達社會,網絡、傳統教育、自學等,不管采取何種方式,總是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不少未知領域或溫故了舊的知識。
蘇格拉底曾說過:“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闭嬲恼軐W家,一生孜孜以求的是生命的意義,他們把這種意義看得比生命本身還重要。在對人生的不斷反省中,他們認識了生命的價值。在教學中我們要常常這樣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正是在不斷的反思中,我們得以及時學習,及時修改自己的教學行為。生活也是如此。反思后則奮進,發(fā)現問題則深思,存在問題就修改,找到經驗就升華。反思的真諦就在于我們要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恕”這個字?!八 保礊椤澳悴灰獜娙怂y,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假如他人給你造成傷害,你也應該盡量寬容?!痹诮逃凸芾韺W生時,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鬃咏逃龑W生時很少疾言厲語,他通常是用和緩的,因循利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夫子教學的態(tài)度,也是儒家的教學態(tài)度。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對于學生的錯誤行為,教師不能只是嚴厲斥責,而是從學生長遠發(fā)展角度,采取了寬容的態(tài)度,這樣一方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另一方面也給學生留下了自省的空間和主動改過的機會,為學生的未來撐起了一片晴空。
寬容作為一種處世智慧是一種教育的境界,需要我們不斷地開闊眼界與胸懷提高自身修養(yǎng)。要尊重理解學生,并給以臺階,既要讓學生下得了臺,又要讓學生登得更高。這樣學生還會還老師一個驚喜,師生間更多了一種默契,達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因為寬容,老師給了學生足夠的理解和尊重,給了學生一個改過的機會與過程,也贏得學生的感激之心和敬重之情。寬容能驅走怨恨,寬容能帶來親情,能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融洽的氛圍。寬容也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它的教育力量常常超出我們的想象。
任何偉大的事業(yè),成于堅持不懈,毀于半途而廢。做為教師要讓學生樹立適合自己的志向,就要因材施教,敢于坦露自己的心聲。無論是“率而對曰”的子路,還是“春服即成,浴于沂,詠而歸”的曾皙,都敢于真誠地表露自己的內心世界。學生年齡小可能沒有很深的體會,而做教師的是有這種體會的。那么,做教師的有責任領好學生的每一步。讓學生從無知到有知,從初級到高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四
孔子被后世尊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他將畢生精力貢獻于教育工作,敏而好學,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重視道德修養(yǎng),是一位盡職的好教師,成為后世教師學習的楷模?!墩撜Z》中很多篇章都可以看到孔子對師德修養(yǎng)的相關論述,帶給后世為師者莫大的啟示,作為教育工作者看后受益匪淺,感觸頗深。
1.立志有恒,加強修養(yǎng)。
孔子強調立志在道德修養(yǎng)中的重要作用。他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因此,教師不僅要自身,還要教育學生確立崇高志向,樹立人生理想,作為個人努力的方向。
孔子的道德修養(yǎng)過程,帶給我們啟示:人的道德修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取得的成績也不是容易的事,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guī)范,而不是勉強去做。你想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要教出合格的學生,這也非一朝一夕的事,要經過長時間的鍛煉和知識的積累。
2.自省自克,改過遷善。
道德貴在自覺,孔子特別強調從自我做起。他說,“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要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人無完人,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要隨時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檢查,及時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以免再次范錯誤,這樣就會起到自我監(jiān)督的作用??鬃诱J為,道德準則和規(guī)范是公共利益的體現,對個人起約束作用,因此,需要克制自我,生活中沒有不犯錯誤的人,關鍵是看對待錯誤的態(tài)度,你及時發(fā)現錯誤或者別人給你指出錯誤,你能懸崖勒馬,知錯就改,不斷地完善自我,升華自我。
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教師要盡自己的社會職責,應重視自身的學習修養(yǎng),掌握廣博的知識,具有高尚的品德,這是教書育人的前提條件??鬃诱f“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鬃幼叩侥睦铮瑢W到哪里,并且“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他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論語?述而》)。每個人不是一出生就知天下,都是要經過不同階段的教育,學到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后,要活到老學到老,這才體現了人的一生的價值。
4.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孔子對學生的教育,不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教師都要通過嚴以責己,以身作則來感化學生?!捌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充分說明了身教的重要性。的確,如果教師能做到以身示范,雖沒有言語的說教,仍然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學生的一生。如果遇到一位好教師,那么他的學生將一生受益,也許會輝煌一生,如果遇到一個不認真負責的教師,他的學生也許就會默默無聞一生,直到老也一事無成。
5.愛護學生,無私無隱。
愛護學生、關心學生是一個教師成功的必須具備的條件。孔子說:“仁者愛人”、“智者知人”《論語?顏淵》)。教師要隨時關心學生品德、學業(yè)的增進以及學生們的生活與健康狀況,和學生要建立深厚的情誼。不溺愛、不袒護學生,這才是教師對學生真正的愛呀。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教師無私奉獻,無以回報。
6.相信學生,鼓勵學生。
孔子對學生充滿期望,他說“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者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論語?子罕》)這里包含了青年人超過老年人、學生超過教師、長江后浪推前浪的發(fā)展觀點。
教師應該相信學生的潛能,認為學生可以超過教師,鼓勵學生??鬃诱f“當仁不讓于師”。(《論語?衛(wèi)靈公》),面臨著實行仁德的事情,可以不必對老師謙讓。這里包含著在仁德和正義面前師生一律平等的思想以及“吾愛吾師,更愛真理”(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所言)的觀點。師生都是平等的,學生的觀點正確可以反駁老師,甚至學生可以嚴厲地批評教師,而教師也要虛心接受學生的意見和批評,這才體現了平等的師生觀。
7.不斷學習,努力創(chuàng)新。
孔子認為教師要講究教學方法,善于啟發(fā)學生的心智。“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教師必須自己經常溫習故業(yè),融會貫通,做到有新的領悟、新的體會、新的發(fā)現,才能勝任教學工作。教師不僅給學生以知識,還要使學生獨立求知,獨立思考,并能做一個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這樣才算是好的教師。
教師首先得加強自身的素質的提高和知識的積累,在假期和業(yè)余時間不斷充電,才能滿足學生求知欲望。提高業(yè)務素質和教學能力,才能教出一批又一批有用的新時代合格人才。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五
《論語》作為我國古代經典文獻,對于我們的教育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一名教師,我曾多次深入閱讀《論語》,對其中的哲學思想和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于我的教學思路和方式也產生了很多影響和啟示。今天,我希望可以分享一下我的體會和感悟,探討《論語》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和價值。
第二段: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論語》的主要作者,他的教育思想貫穿于全書之中。他非常注重學生的人格修養(yǎng)和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認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他提倡以“仁”作為教育的核心理念,希望學生能夠在實踐中體驗仁愛之心,以此來培養(yǎng)出一代又一代的“仁者”。
第三段:教師的角色。
在《論語》中,孔子提出了很多關于教師角色和責任的思考,他強調教育的目標在于讓學生“自立、自強”而非僅僅是提供知識將其傳授。教師需要成為學生身旁的引路人,幫助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體驗到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教師需要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成為學生的榜樣和激勵。
第四段:教學方法。
孔子的教育思想并非停留在理論層面,他在教育實踐中也有很多具體而實用的方法和技巧。例如,他強調教育應該依照學生的能力和特點來確定,還提出“說一次、練十次、思百次”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不斷練習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所學的知識。此外,他的“克己復禮”、“觀察力”的方法也可以應用于我們的教學實踐中。
第五段:結論。
通過閱讀《論語》,我不僅對古代智慧文化產生了更多的興趣和研究,同時也得到了很多教育上的啟示。《論語》中孔子所倡導的“仁愛”、“修身”的教育理念,以及他提出的一系列教學方法和技巧,都對我們的教育教學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我們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的人格修養(yǎng)和道德品質培養(yǎng),同時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以成為學生成功的榜樣和引領者。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六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和總結,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現代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認真學習、深入研究《論語》,結合現代教育理論,探索如何將孔子的教育思想運用到實際教育中去。
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重視平時學習。
孔子強調:“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告訴我們,在學習上,只有勤奮不懈,不斷地溫習、練習,才能真正掌握知識,成為優(yōu)秀的人才。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也應該注重平時的教育,不僅要注重傳授知識,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只有讓學生從小就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匾晫v史文化的研究。
在《論語》中,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告訴我們,在教育工作中,要經常溫習歷史文化,并將其應用到實際中去。只有了解并研究歷史文化,才能更好地傳承和發(fā)揚中華文化。同時,我們也要教育學生要注重對歷史文化的學習和研究,讓他們明白傳統文化對于現代社會的重要性,從而更好的傳承和發(fā)展。
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薄⒅貍€性與差異的發(fā)掘。
孔子在《論語》中說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边@句話告訴我們,個性與差異是每個人的獨特魅力,應該得到尊重和發(fā)掘。在教育工作中,我們不能簡單地要求學生按照我們預設的標準進行學習和表達,而應該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允許并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特點和潛力。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信心和自尊心。
五、“不知生,焉知死?”——教育要有人文情懷。
孔子曾經在《論語》中說過:“不知生,焉知死?”這句話反映了他的人文情懷和對生命的思考。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懷著人文情懷來教育學生,讓學生注重身心健康,學會珍惜生命。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注重對學生情感、心理的關注和引導,培養(yǎng)學生愛國、愛民族的情感,樹立一種積極向上、關愛他人的情懷。
六、結語。
《論語》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它充滿了思想智慧和人文情懷,啟迪和引領了幾千年來的教育實踐。在當今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應該認真學習《論語》,結合新的教育理論,更好地將孔子的教育思想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建設美好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七
第一段:導引論語教學的意義和作用(200字)。
論語是我國古代儒家學派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包含了豐富的人生智慧和道德規(guī)范。在教育實踐中,論語是我們培養(yǎng)學生正確價值觀和道德觀的教材之一。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刻認識到論語教學的意義和作用。首先,論語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使他們具備健康的心態(tài)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其次,論語教學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做一個有道德、有責任心的社會主體。
第二段:論語教學的方法與策略(200字)。
在論語教學的過程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維。我通過讓學生分析和討論論語中的經典語錄和案例,引導他們思考問題的本質和背后的道理。同時,我還采用情景模擬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其中,體驗論語中的道德困境和積極選擇。通過這些方法,學生不僅能夠理解論語中的哲理,更能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第三段:論語教學的價值和意義(200字)。
論語教學使學生能夠學習到和發(fā)現其中蘊含的深刻人生智慧,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和積極的人生觀。論語教學使學生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互惠互利和共同進步的重要性,培養(yǎng)他們做一個有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的人。論語教學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力和決策能力,使他們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正確處理各種道德困境和人際關系。此外,論語教學還能夠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使他們能夠追求真理、追求卓越。
第四段:論語教學的有效性與挑戰(zhàn)(300字)。
然而,論語教學也面臨著一些挑戰(zhàn)。首先,有些學生可能對古文辭句的理解難度較大,需要更多的指導和輔導。其次,論語中的某些觀點和案例在現代社會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爭議,教師需要耐心地引導學生評判和思考。此外,論語的內容繁雜,不同章節(jié)又有不同的主題和目的,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安排和講解。然而,盡管面臨這些挑戰(zhàn),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論語教學仍然能夠帶給學生深刻的啟示和價值觀的積淀。
第五段:總結(300字)。
總的來說,論語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古代智慧和文化,更重要的是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做有道德、有責任心的社會主體。論語教學需要教師具備豐富的知識、智慧和耐心,通過合適的方法和策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學習。盡管面臨一些挑戰(zhàn),我們應該相信,通過論語教學,我們能夠培養(yǎng)出更加健康、積極和有品質的人才。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八
我是一名初中教師,在工作中不斷努力探索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和知識。我深感作為教師,要時刻提醒自己做一個為學生示范的榜樣。因此,我日常生活中對于孔子的《論語》有著深入的研讀和思考。通過閱讀《論語》獲得的體會,不僅影響了我的教學方式,更讓我在教育教學中成為了學生的引路人,下面我將與大家分享我在與孔子心靈的交流中所得出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作為一名教師,《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箴言深深觸動著我??鬃又v究持之以恒的學習態(tài)度,有著追求知識和進步的決心和毅力。我認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必須要有持續(xù)不斷的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教育理念。每一次備課、講課、總結教學經驗,都是對自己知識和能力的再提升,也是對學生的尊重和責任。每個教師都應該時刻保持求知的態(tài)度,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職業(yè)能力。
其次,《論語》中的“有教無類”的觀念啟發(fā)了我對于學生的教育方式??鬃犹岢虿氖┙蹋鶕W生的特點和需求制定具體的教育措施。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關注每個學生的不同需求,努力為每個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服務。我嘗試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靈活運用課堂教學、小組討論等方式,為學生打破傳統的學習模式,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
第三,《論語》教給我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教學過程中,我意識到了教學環(huán)境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因此,我時刻關注課堂環(huán)境和教學設備的改善與完善。我保持著對教具的購置和使用的關注,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現代科技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只有提供一個舒適、有趣和多樣化的學習環(huán)境,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第四,《論語》中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鄙钌钣绊懥宋覍τ诮處熃巧恼J識??鬃诱J為每個人身邊都有值得學習的人,只要我們用心去發(fā)現和傾聽,就能成就更好的自己。我常常和同事進行教學交流,互相借鑒經驗和教學方法,共同進步。同時,在日常教學中,我也經常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尊重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最后,《論語》給了我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即“教學相長”??鬃拥牡茏佣寄軓乃砩蠈W到不同的東西,得到不同程度的啟發(fā)和教益。我深深認同孔子在教學方面的理念,我相信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我能夠使他們收獲知識的同時,我自己也會從他們的眼中看到更多的東西,不斷成長和進步。
通過與《論語》的溝通和理解,我在教師這個角色中收獲了許多。我明白持之以恒的態(tài)度是成功的基石;個性化教育是解放學生潛能的鑰匙;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現代科技設備是學習的助推器;與他人互相交流和學習是不斷進步的動力;而教與學相長則是教師成長和進步的源泉。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繼續(xù)遵循這些教育原則,努力成為學生身邊的卓越教師,為他們的成長助力。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九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其思想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歷史。而《論語》則是孔子的弟子及其門人對他言論和行為的記錄,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經典。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受《論語》的啟發(fā),通過深入學習和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孔子的思想對于教師的重要性。本文將從“師德師風”、“教書育人”、“啟發(fā)思維、培養(yǎng)興趣”、“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堅持創(chuàng)新、保持進取”這五個方面,來探討《論語》對于教師的指導意義。
首先,作為一名教師,首要的是樹立正確的師德師風。這一點在《論語》中得到了明確的強調??鬃诱f:“德不孤,必有鄰?!币馑际钦f,道德是不會獨立存在的,而是需要我們與他人共同來實踐的。作為教師,我們必須秉持著高尚的品德,為人師表,做學生的榜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影響學生,塑造學生的人格,使學生不僅僅是在課堂上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一種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其次,在教書育人方面,《論語》中也給出了很多具體的指導。比如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彼嬖V我們要不斷地溫故知新,不斷地學習進步,才能夠成為一位合格的教師。作為教師,我們要不斷地學習和研究新的教育理論和方法,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同時,《論語》中還強調了教育應該貼近實際生活??鬃诱f:“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他鼓勵學生要在實踐中學習,要與社會互動,要遠離書本,走出課堂,才能夠真正地把知識變成能力,把理論變成實踐。
第三,《論語》中強調了教育要注重啟發(fā)思維,培養(yǎng)興趣??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彼麖娬{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的重要性。作為教師,我們要教會學生如何思考,如何觀察,如何分析,而不僅僅是灌輸知識給他們。同時,我們還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引導學生發(fā)掘、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學習,愿意主動積極地參與進來。
第四,《論語》中著重強調了教師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鬃诱f:“以德報怨,以直報怨報不怨。”他告訴我們,當學生行為不端時,我們要以德報怨,不能跟學生計較,而要用愛心去教育他們。同時,我們要學會傾聽學生的聲音,了解他們的需要,關心他們的成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
最后,《論語》中鼓勵教師要堅持創(chuàng)新,保持進取??鬃诱f:“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強調了積極思考與主動學習的重要性。作為教師,我們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斷向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同時,我們還要敢于嘗試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勇于面對挑戰(zhàn)和困難,不斷突破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模式。
總之,《論語》是一本對于教師有著重要指導意義的書籍。通過深入學習和實踐,《論語》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師的角色和使命,明確了怎樣做一名合格的教師。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師德師風,不斷學習進步,注重啟發(fā)思維、培養(yǎng)興趣,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堅持創(chuàng)新、保持進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地在教育中發(fā)揮自己的作用,為學生成長成才做出更大的貢獻。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十
《論語》是中國古代的一部經典文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關于教育和教師的論述,深刻地揭示了古代的教育理念。作為現代教師,我們應該深入研讀《論語》,從中獲得教育智慧和發(fā)展方向。
第二段:教師的身份與責任。
孔子認為,教師是道德的楷模,應該在言傳身教中培養(yǎng)學生的品行和道德修養(yǎng)。教師應該具備高尚的人格,以身作則,以言傳身教引導學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另外,教師還要擔負起啟發(fā)學生思考的重責,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教師的責任不僅僅是教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品德。
第三段:教育的目標與方法。
孔子認為,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德才兼?zhèn)?。教育不能只關注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發(fā)展學生的道德倫理和真知灼見。孔子主張“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認為,學生應該持之以恒地進行學習和實踐,通過不斷的練習和思考,才能達到真正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啟發(fā)式教學和討論式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考能力。只有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才能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自我完善。
第四段:教師的修養(yǎng)與自我提升。
孔子強調教師的修養(yǎng)和自我提升。他認為,教師應該具備博學多識的知識儲備,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同時,教師應該持之以恒地自我反省和思考,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與教育理念。教師還應該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和教育方法,以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和學生的需求。只有教師不斷提升自身,才能引導學生在知識社會中獲得競爭力,成為有用之才。
第五段:教師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他們的言行對學生的形成有著巨大的影響。教師應該用正確的言行來引導學生,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同時,教師應該耐心傾聽學生的聲音,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惑,給予他們信任和支持,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發(fā)揮潛能。教師應該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幫助他們成為有責任感和擔當精神的公民。
結尾:
《論語》中關于教育和教師的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意義,它提醒我們作為現代教師應該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應該不斷地反思和提升自己,以更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引導他們德才兼?zhèn)?,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和?chuàng)造力的人才。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履行好教師的職責,為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做出貢獻。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十一
第一段:引言(100字)。
《論語》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是對儒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而作為教師,我們亦應將其融入到教學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通過閱讀《論語》,我們可以從中汲取智慧和啟示,理解教師的職責和使命,從而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
第二段:教師的人格魅力(200字)。
《論語》中有許多關于教育教學的箴言,其中一個重要的觀點是提倡以德育人。教師應該以身作則,以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和仁愛的態(tài)度來影響學生。例如,“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教導我們要正義正心,而不是僅僅追求個人利益。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時刻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質,在言行中展現自己的人格魅力,以此激勵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第三段:教師的修養(yǎng)與教學藝術(300字)。
《論語》提出了許多有關教育教學的原則和方法,并強調“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告訴我們,作為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師的修養(yǎng)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的細節(jié)之處。例如,孔子強調“溫故而知新”,這提示我們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方法。此外,教師還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學習興趣,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第四段:教師的言傳身教(300字)。
《論語》中有很多關于教育的經典語句,如“教而不授,亦誣”、“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等。這告訴我們,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當把學生作為主體,啟發(fā)他們的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此外,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到言傳身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學生。教師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去示范正確的行為和價值觀。
第五段:總結(200字)。
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時刻關注自身的修養(yǎng)和教學能力的提高。通過閱讀《論語》,我們可以汲取其中的智慧和啟示,理解教師的職責和使命。教師不僅要具備專業(yè)知識和教學能力,更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養(yǎng)。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影響學生,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有道德情操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通過努力提升自己,我們將能夠在教育教學領域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做出貢獻。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十二
步入不惑之年的我一直以來都沒有很好的讀過《論語》,之前對《論語》的了解,僅僅限于中學課本上學到的“溫故而知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了解的只是鳳毛麟角。寒假里通過拜讀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我對《論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雖不能說大徹大悟,但也觸動了心靈。
于丹《論語中的道理是樸素的,溫暖的。她的解說沒有我想象中的.高談闊論,也不像現在的個別學者那樣咬文嚼字,弄一些專業(yè)術語、新名詞來嚇唬人以顯示自己的成就??础墩撜Z》,仿佛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所有的道理都被于丹娓娓道來,那樣一種從容謙仰的態(tài)度正是儒家所提倡的,所追求的。
于丹《論語》這本書中穿插了很多簡短但耐人回味的小故事,令我感觸頗深。老和尚背姑娘過河的故事讓我理解了“仁者不憂”的境界;國王尋找哲學問題答案的故事讓我明白如何做一個仁愛之人;網球明星和女孩買頭花的故事告訴我應該以開闊的心胸去面對生命中的缺憾;茶師為了最有尊嚴的死法求教的故事更讓我看到了心靈勇敢的力量……這樣的小故事于丹還給我們講了很多很多,有些會讓我們受益終身。
于丹在《論語》中告訴我們,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所謂“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
在《論語》中,孔子告訴他的學生應該怎樣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這種思想傳承下來,對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文人詩人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子貢曾經問老師:“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假如一個人很貧賤,但他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這怎么樣?老師說,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叫做“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更高的境界是,一個人不僅安于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這是多高的驕傲啊!一個人能夠不被富足的生活蠱惑,又能在貧賤中保持著做人的尊嚴和內心的快樂。這樣一種儒家思想傳承下來,使我們歷史上又出現了很多內心富足的君子。
讀《論語》,使我心曠神怡,讓我感受到了《論語》是一碗心靈雞湯,可以加強氣質修養(yǎng)、凈化思想心靈;是一壇千年好酒,醇香甜美;是一股涓涓清泉,看似無味,卻是越品味越濃。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十三
教師論語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言行錄,記錄了他晚年期間對于教育和道德的思考與總結。這本書闡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對于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通過研讀教師論語,我深刻領悟到了教師應具備的素質和職責,也認識到了教育的真正意義。下面,我將簡要分享我在教師論語中的體會和感悟。
二、教師的自我修養(yǎng)。
在《論語·為政第二十》中,孔子說:“君子貞而不諒。朋友誨誨,亂離誘離,道義而已矣?!边@句話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教師應該保持自身品德的高尚和純正;二是教師應通過道德和倫理引導學生,使他們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和引路人,只有自身具備了高尚的品質和道德,才能夠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準,成為學生敬愛和崇拜的對象。
三、教師的教育方式。
在《論語·微子第十三》中,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強調了教師的教育方式應該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為目標。教育并不是簡單地灌輸知識,而是要通過教師的指引和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共同體驗知識的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過程。而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具備廣博的知識背景和深入的學科理解,不僅能夠溫故知新,還要能夠掌握當代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
四、教師的責任和擔當。
在《論語·雍也第二十一》中,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是一句非常有教育智慧的話。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和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樂趣。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啟蒙者,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榜樣作用,通過自己的熱情和行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只有讓學生愛上學習并樂在其中,才能培養(yǎng)出更多有創(chuàng)造力和能力的人才。
五、教師的職業(yè)追求。
在《論語·陽貨第五十五》中,孔子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边@句話強調了教師應具備廣博的知識和全面的素質,時刻追求自身的進步和提高。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必須時刻保持學習的狀態(tài),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和教育能力。同時,教師也應該在教育的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反思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實現自我提升和職業(yè)成長。只有不斷追求進步,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創(chuàng)造更多的教育價值。
結語。
通過研讀和領悟教師論語,我對教育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具備高尚的品德和道德,通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樂趣,不斷自我完善和提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推動社會進步和發(fā)展。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十四
七月八號,我們論語學習班的'老師們走進了古色古香的有濃郁學習氛圍的河南大學,開始為期十天的學習,聆聽了河大教授們的精彩講授。短暫的十天學習雖然已經結束,但通過在河大這十天的學習,讓我有很大的收獲。通過學習使我對孔子有了正確、全面的了解,使我深刻領會了儒家精神,感受了儒家精神的博大精深,令我受益匪淺。以下結合平時的教學工作,簡單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教學理念方面。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教育植根于愛”。愛學生是一名教師必備的職業(yè)道德。孔子真不愧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兩千多年前的他就提出了這一觀點??鬃訌娬{“仁愛”,孔子認為一個品行高尚的人,內心一定是充滿愛的。反映在教學理念上就是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孔子就是這樣的典范,當孔子的學生冉伯牛生病時,孔子親自前去探視,握住冉伯牛的手為他感到惋惜和悲傷,當孔子的愛徒顏回去世時,孔子悲痛地說道:“天喪予!天喪予!”正因為孔子如此愛學生,因此孔子才能是一位非常執(zhí)著的教師,孔子對學生是一種傾其所有、竭盡全力的愛。用現在的觀點闡述就是: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惡語相向,而應該懷揣一顆更熱烈、更執(zhí)著的愛去感化他們、教育他們。在對學生的愛中播撒自己的教育智慧。教師只有在教學理念上不斷充實自己,才能在教師這一職業(yè)生涯中走得更長,走得更遠。
二、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方面。
孔子被后世尊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他非常注重道德修養(yǎng),是一位盡職盡責的好教師。他為后世的教師樹立了典范。他提出“修己以安人”,孔子把修養(yǎng)身心放在很重要的地位,這對當前提高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鬃诱f:“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敝v的就是每一位教師要做到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因為教師的品行,一舉一動,世界觀和價值觀都會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中留下深深的印跡。因此不管教師的學問有多高,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做學生的表率。要用自己的言行為學生樹立一個榜樣。
孔子說:“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笨鬃诱J為一個斤斤計較物質生活的人,是不會有遠大志向的。這對于教師來說,也很有意義。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一味把“享受”和“利”放在頭等地位的老師,怎能靜下心來鉆研教學工作呢?教師對物質享受要看得淡一些,要像顏回一樣,要“安貧樂道”,要將弘揚教育事業(yè)做為自己的人生追求,而不以穿不上漂亮的衣服,吃不到美味佳肴,開不上名牌轎車而感到羞恥。
三、教學方法上。
孔子在教學方法上很注重啟發(fā)學生,能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開啟學生的思維??鬃诱f:“不憤不啟,不排不發(fā)?!毕茸寣W生遇到困難,當學生有求知的動機時,再啟發(fā)他??鬃釉诮虒W中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善于啟發(fā)誘導學生。他的這種循序漸進的教育方法,真正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的確是我們現在教師所學習的榜樣。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避免滿堂灌,不要提一些毫無價值的問題,向40分鐘要質量,要讓課堂真正成為開啟學生智慧和思維的大門。
另外,孔子還注重因材施教,孔子認為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只有了解了這些“材”,教師才能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這一點對于教師來說也很有學習意義。
四、學無止境。
此次開封之行不僅學習了《論語》,還聆聽了王利鎖教授解毒的老子和陶淵明的經典文章和思想價值體系。趙國權教授、馬進舉教授和胡山林教授都對論語和儒家思想進行了深入地解讀,讓我感到了自己知識的淺薄,使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學無止境。教師要活到老,學到老。要把學習當成終身的事情,要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今后在自己的生活和教育工作中,要繼承和發(fā)揚《論語》和儒家思想的精髓之處,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養(yǎng),改進教學方法,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爭做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
此次開封之行不僅學習了《論語》,還聆聽了王利鎖教。
授解毒的老子和陶淵明的經典文章和思想價值體系。趙國權教授、馬進舉教授和胡山林教授都對論語和儒家思想進行了深入地解讀,讓我感到了自己知識的淺薄,使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學無止境。教師要活到老,學到老。要把學習當成終身的事情,要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十五
《論語》所反應的是孔子從生活中演繹出來的為人處世的經驗和他對弟子的教導。經過兩千多年歷史淬煉的經典著作值得一代代人去重溫,為一代代人去閱讀賞鑒。這就是:中國古代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鑒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鬃诱J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幸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fā)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幸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于第一位的??鬃釉唬骸暗茏?,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孔子還認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季氏》)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那么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也就是說,只有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贊許你為仁人了??梢姟叭省辈皇窍忍炀陀械模呛筇臁靶奚怼?、“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樸、語言謙虛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即:“恭、寬、信、敏、惠”(《陽貨》)。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說,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孔子說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其三,做人要重視修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是否溫習了呢?強調從自身出發(fā)修養(yǎng)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fā)展。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據在于德,憑籍在于仁,活動在于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為什么強調做人要全面發(fā)展呢?這里體現了孔子對人的社會性的認識,以及個人修養(yǎng)的相互制約作用,他說:“舉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泰伯》)即:詩歌可以振奮人的精神,禮節(jié)可以堅定人的情操,音樂可以促進人們事業(yè)的成功。所以,對于個人修養(yǎng)來說,全面發(fā)展顯得極為重要。
顯然,學習《論語》,就是蕩滌我們的思想浮塵,升華我們的道德因子?!白鍪孪茸鋈恕保磺袕男奚砹⒌麻_始。誠然,誠以為人,誠以立業(yè),誠以威國。誠實守信是文明社會不可缺少的道德規(guī)范,也是社會行為導向和價值取向的重要體現。才能推動經濟社會健康和諧發(fā)展?!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加強學習是現在的首要的任務;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領會學習與思考的辯證法很重要,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和才干,必須認真讀書并進行思考,兩者不可偏廢,即“學以治之,思以精之”。我對學習方法的理解,核心在一個“悟”字,自我修煉、自我思考、自我循環(huán)、自我完善過程求的就是一個“悟”。能“悟”,才能提高,才能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事半功倍;得“悟”,就會豁然開朗,對于新問題就會有辦法,而不是束手無策。當然這也是我對自己的要求。要使自己學習后的藍天更加遼闊,還要及時總結,總結是提高的基礎。我在學習和工作當中,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定期對自己所感所悟進行梳理和提煉,包括關聯性的思考,才能使自己不斷溫故舊學、收獲新知識??傊?,這次學習讓我體味人生要“言寡尤,行寡悔”般淡定從容,要做到心靈的勇敢,要讓生命提升效率泛出光芒。手捧一顆心來,無愧于人、無愧于崗位,永遠保持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牢記使命,不負重托,奮力拼搏,演繹精彩。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十六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師的責任。近日,我閱讀了《論語》,其中的一些關于教育和教師的論述引起了我的思考。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些我對《論語》中教師的論述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教師的德行。
《論語》中強調了教師的德行和品格對學生的影響??鬃釉f:“吾道一以貫之”。這句話告誡教師應以高尚的品德來影響學生。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不斷追求道德的完美,做一個學生心中的榜樣。只有以身作則,我們才有資格要求學生塑造良好的品格。
第三段:教育的目標。
《論語》中的教師論述還提到了教育的目標??鬃釉f:“敬為至上”。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教師,我們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如何讀書、寫字和計算,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如何做一個有道德、有責任感的人。
第四段:教學方法。
《論語》中還有一些有關教學方法的論述。孔子認為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因材施教。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個性和能力,提供合適的教學方法和環(huán)境。教育應該是個體化的,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適當的關注和培養(yǎng)。此外,教師還應該注重啟發(fā)思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而不是簡單地灌輸知識。
第五段:教師的修養(yǎng)。
最后,《論語》還提到了教師的修養(yǎng)??鬃诱J為教師應該是學無止境的,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我們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學問和修養(yǎng),持續(xù)更新自己的知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地教育學生,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來適應變革的社會和學科知識的更新。
總結:
通過閱讀《論語》中關于教師的論述,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和使命。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品德的引路人。我們應該不斷追求道德的完美,以高尚的品德來影響學生。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提供個體化的教學方法和環(huán)境。同時,教師要持續(xù)學習、不斷進步,提高自身的學問和修養(yǎng)。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真正合格的教師,為學生成長成才盡一份責任和貢獻。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十七
學習了于丹的《論語》心得使我受益非淺。于丹對《論語》從七個方面進行了拆講與分析。先我就從作為一名普通的角度就于丹《論語》心得談談自己的感想。
一、天地人之道。
孔子說:“天人合一”。于丹解釋說這種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諧。我們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我們的和諧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應該是教師與學生的和諧。我覺得教師很學生是相輔相成的一個組合,而不是對立的組合。這就是我們學習這本書后,我們應該追求的和諧。
孔子教育學生時態(tài)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我們作為一名技校的老師,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扎實的學習功底。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我們的學生的時候能夠心態(tài)平和的教育學生,而且要對我們自己的學生有信心。能夠發(fā)自內心的肯定我們的學生。
于丹在《論語》心得中提到了“怒”和“仁”,并對其進行了解釋。談到“怒”指得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說自己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強迫給別人干。我們在自己的工作、生活、教學中也許已經遇到過類似的事情,我們怎么處理的?我在教學工作中有過這樣錯誤的認識我是老師,你是學生。所以我不想干的事讓你來干?,F在看到這樣的一個“怒”字。我不僅對自己有這種思想而覺得不該。這是沒有正確理解“教師”這個名詞的結果。而“仁”解釋是“關愛別人,就是仁;了解別人,就是智?!碑斂吹竭@里我不敢問自己我對別人做到“仁”了嗎?我只問自己對自己工作、教育的對象做到“仁”了嗎?我真的從心里關愛我的學生嗎?真的做到了解每一個學生嗎?我認真的審視并認真反省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爭取在以后的工作中以天地人之道的中和諧的思想完成教育教學工作。
二、心靈之道。
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彼砸粋€老師的心靈思想直接影響一批學生的思想觀念。于丹在“心靈之道”中這樣說道:“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而且要用內心的淡定與坦然彌補遺憾?!币虼宋覀冊谂c學生接觸的時候要先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不要把自己不良的情緒傳染給學生。平靜自己煩躁的心情,于丹是這寫到的“當不幸降臨了,的方法就是讓它盡快的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BR> 不僅我們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還要把這種好的心態(tài)傳播出去教育學生在今天這么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比歷任何一個時期更加重要。要使學生明白在這個時代無論做什么都要有一個坦蕩蕩的胸懷。
三、處世之道。
現在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是相對獨立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我們如何和自己周圍的人相處呢?如何適應這樣的社會?于丹在“論語”心得中是這樣說的:“無論對朋友還是對領導,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掌握好親疏的分寸。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該保有最美的境界。”
除了有正確的交際觀點,我們在為人處世上還要自我做起。在與別人交談或評價他人時要先考慮一下自己是否有資格去評價他人。所以我們在為人處世上應該時時刻刻要遵循于丹“論語”心得中提出的“多思、多想、多聽、多看、謹言、慎行”。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少說多做,做事要積極,說話要謹慎。在遇到問題和處理問題時說話要用腦子,做事要考慮后果。用這種“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處世心態(tài)要約束自己要求自己。并貫穿到教學中去,使學生能從自己的觀念中提前適應社會。無論以后在社會中做什么工作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真正做到在其位,謀其政。
四、君子之道。
于丹在“論語”心得中就孔子提出的“君子”談了自己的三點認識,她認為作為君子要具備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是做一個善良的人,不怨天、不尤人。第二種境界是無恒產而有恒心。第三種境界是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首先是第一種境界,我認為做一個善良的人不只是“君子”應具有的境界。而且還是我們?yōu)槿说母荆鋈说臉藴???赡芪覀儫o法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但是于丹告訴我們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要讓我們的有限生命在苛責外在的世界中度過。另外不要只一味的抱怨外界的環(huán)境,我們自己的身上也需要這種“苛責”。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十八
論語是中國古代儒家學派的重要著作,也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借鑒論語中的智慧,能夠增進教師素養(yǎng),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論語中所體現的價值觀與當代教育的目標有很多契合之處,如追求真理、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等。因此,借助論語的智慧,教師可以更好地為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娜瞬拧?BR> 第二段:博學多才、力爭上游。
論語中,對于學習的重要性有著深刻的理解和強調??鬃釉f:“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強調了持續(xù)學習的重要性。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也需要保持持續(xù)學習的態(tài)度和基本功。只有保持學習的熱情和好奇心,教師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此外,論語還提倡廣泛學習,多才多藝,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這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一種鞭策和激勵。
第三段:師道尊嚴、以身作則。
在論語中,老師的形象被賦予了崇高的地位,孔子曾說:“君子不器。”這句話表達了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和仰慕。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時刻保持師道尊嚴,不僅要注重自身的修養(yǎng)和教學水平,更要注重以身作則,成為學生的榜樣。通過親身實踐和言傳身教,教師們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待學習的熱情和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
第四段:以德為先、注重人文關懷。
論語中對于德行的重視有著深刻的闡述??鬃釉鴱娬{:“君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边@句話無疑給了教師們很大的啟示。作為一名德行高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把德育擺在首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關懷,教師們可能塑造以尊重、關懷和協作為核心的友善氛圍。
第五段:啟發(fā)思考、引導發(fā)展。
在論語中,有關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思考的觀點也是不可忽視的??鬃訌娬{:“教訓有嚴,道得有功,反是之不侍者也?!边@句話告訴我們,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不僅僅是灌輸知識。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通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教師不僅能夠幫助他們在學業(yè)上取得進步,更能夠培養(yǎng)他們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批判思維的未來領袖。
總結:
論語教師的心得體會,恰如其分地融合了古代中國哲學的智慧與當代教育的需求。教師可以通過學習論語,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以更好地引導學生成長。為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德育、啟發(fā)思考,塑造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如此,論語不僅能夠讓老師們成為更好的教育者,更能夠為學生打開一扇扇追求真理的大門。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十九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深體會到教育并非一項易事。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個體差異、家庭背景等因素,都使得教學變得復雜多樣。然而,正是在這種復雜性中,我意識到如何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的重要性。在論語中,孔子對于教育有著獨到的見解,這對于教師的角色和心態(tài)有著深遠的引導作用。
第二段:教師角色的自律和自省。
在論語中,我們可以找到很多關于教育與教師角色的指導??鬃诱f:“君子不器。”這句話讓我深思。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智慧與品德的人,而不僅僅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作為君子,教師應該不斷自律自省,不斷追求提升自我,在言行和做事上都要做到以身作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教育學生的同時,給他們正確的引導。
第三段:教師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
孔子強調了以身作則的重要性:“上好下好,下學上達。”這句話告訴我們,教師的品德教育遠勝于一切理論知識。孔子以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學生,用心去教育學生,相信學生會有所感悟。作為教師,我們要拋開以往的教育方式,注重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獨立思考能力,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第四段:與學生的平等互動。
在論語中,孔子注重師生之間的平等互動:“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边@句話告訴我們,教師應該與學生保持平等的對話,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思想,耐心傾聽他們的問題和想法。這樣,學生才會更愿意和教師進行交流,勇于提問和思考。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鼓勵他們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并在爭論中培養(yǎng)他們的思辨能力。
第五段:教師的責任與使命。
教師的使命是偉大而崇高的??鬃诱f:“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边@句話勉勵著我們,作為教師,要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我們要將人格的養(yǎng)成放在教育的首位,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質和正確的道德觀念,讓他們成為有擔當、有情懷的人,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總結:通過深入研讀論語,我對作為一名教師所擔負的責任和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在學科知識上對學生言傳身教,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把握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yǎng)出有責任感、有擔當、有智慧的新一代,為社會的發(fā)展做出重要貢獻。這是一個既有挑戰(zhàn)又有意義的工作,我會堅守初心、砥礪前行,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者。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二十
《教師論語》作為中國古代經典之一,深受教育界人士的推崇。它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言傳身教的教育理念和處世智慧。這些經典的教育思想,不僅對孔子時代的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對后世的教育教學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在閱讀和研究《教師論語》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蘊含的智慧和對教育的深刻思考,特此做出以下的體會總結。
第二段:關于治學篇。
《教師論語》中的治學篇告訴我們要以誠相待,以德為基礎。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率先垂范,通過自己的行為和品德來影響和激勵學生。只有學生看到教師身體力行地踐行這些價值觀,才會更加愿意去尊重和學習。同時,《教師論語》還強調教學的重要性,強調“學而時習之”、“不學而知”是不可取的。這讓我意識到,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同時重視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遵守道德規(guī)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第三段:關于為人篇。
《教師論語》中的為人篇教導我們要以仁心待人,要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權益。這對于教師來說尤為重要。作為教師,我們需要關注學生的個人感受和需求,了解他們的家庭背景和學習能力,給予他們個性化的照顧和引導。同時,教師還應該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和理解,用耐心和關愛去引導學生,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和挫折。通過教學和照顧,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感受到師生之間的情感紐帶,建立起彼此之間的互信和尊重。
第四段:關于見賢思齊篇。
《教師論語》中的見賢思齊篇告訴我們要向優(yōu)秀學者和先賢們學習,同時也要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和思考。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學術研究,增加專業(yè)知識和教育理念,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同時,我們也需要與同行進行學術交流和思想碰撞,從中吸取借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鼓勵學生發(fā)展自己的獨特才能和思考方法,在學習中不斷擴展自己的視野,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疑問。
第五段:關于致遠篇。
《教師論語》中的致遠篇告訴我們要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作為教師,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要引領學生成為有責任感和社會價值觀的公民。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們能夠在未來的社會中發(fā)揮自己的獨特價值。同時,教師自身也應該不斷追求進步,勇于接受挑戰(zhàn),不斷擴展自己的教育視野和影響力。只有以高遠的目標去引導學生,我們才能夠在教育事業(yè)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總結:
通過閱讀和研究《教師論語》,我深切感受到了其中蘊含的教育智慧和對教育事業(yè)的深刻關懷。治學、為人、見賢思齊、致遠等諸多篇章,都給我提供了很多思考和啟發(fā)。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時刻謹記這些智慧原則,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道德修養(yǎng),引領學生成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社會棟梁。只有持之以恒地追求學習和進步,才能更好地為學生的成長和社會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一
教師是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品德、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墩撜Z》作為我國古代經典文獻之一,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思想和導向。通過對《論語》心得的體會和思考,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師的角色與使命,從而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
首先,《論語》中孔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這句話強調了教師的道德責任以及教育的方向性。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榜樣和引導者,首先需要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只有品德高尚的教師,才能在言傳身教中真正起到激勵和教育的作用。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時刻反思自己的行為和言論,力爭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則,不僅關注學生在學業(yè)方面的進步,更要著力培養(yǎng)他們的良好品德和價值觀。
其次,《論語》中提到了教師應當盡心盡力教育學生,使其能夠全面發(fā)展。孔子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耙馕吨鴮W生要有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與吃苦耐勞的精神,并且要敢于向知識淵博的人請教。教師要以身作則,注重自己的學習提升,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望和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幫助他們全面發(fā)展,從而促進學生成長與進步。
第三,《論語》中的孔子提出了教育的方法與原則,對于教師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他說:“溫故而知新?!焙粲踅處熞匾晫W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回顧和總結,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記憶力,更可以鞏固知識點,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孔子還提到了“不懈怠,不荒唐”、“有恒產者,其行勤則不廢”,意味著教師要有堅持品質和毅力,才能做到持之以恒,達到教育的目標。
第四,《論語》中還提到了教書育人的重要性??鬃诱f:“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边@句話告訴我們,教師教育學生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汗水,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備課準備,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實踐能力。同時,教師也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進程,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只有將教育事業(yè)視為畢生的追求和責任,才能夠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最后,《論語》中提到了教師的修養(yǎng)??鬃诱f:“巧言令色,鮮矣仁?!边@是告誡教師要以真誠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不要為了追求表面的功利或者取悅而虛假作態(tài)。教師要有真誠和善良的品質,既要關心學生的學業(yè)進步,又要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只有真心去關愛學生,才能夠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和諧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總之,《論語》通過孔子的言行舉止、教育思想和原則,為我們明確了教師的角色與使命。教師作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應該以德行為根本,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素質,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與途徑,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做到言傳身教。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師的職責,為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男乱淮龀鰬械呢暙I。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二
《論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文化遺產,在歷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論語》不僅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圍內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被稱為東方的《圣經》。我讀論語的時間不長,也沒有通篇詳細的讀,但是卻在字里行間已經被孔子深深的感動,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他的一生甚至都沒有一部自己的著作,僅憑著學生們記錄他言行的這部《論語》就能讓我們如此受用終生。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這樣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涉及政治、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和道德修養(yǎng)等各方面,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就要有積極的心態(tài),明確的目標,靠堅持不懈地努力行動來獲取成功,這是天地自然社會賦予人類亙古不變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終極目標、整體主題。而這些,卻是孔子給我們的啟示。
一、要勤學善悟,學以致用。
高,才能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事半功倍;得“悟”就會豁然開朗,對新問題有新的辦法,而不是束手無策。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于“學以致用”?!暗轮恍蓿瑢W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币簿褪钦f,品德不去修養(yǎng),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于死記書本,而在于應用,在于實踐,在于“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知識。
二、愛人猶如愛己,敬人猶如敬己。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币馑际侵冈诩揖托㈨樃改?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F代人一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為什么自己付出了什么,卻很少去思考。有的人唯我至上,目空一切,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有的人出口就臟話粗話,不管他人接受不接受。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如果自己心中沒有了別人,就難得到別人的尊重,特別是生活中諸多不如意的人,憂患多于歡樂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自尊自愛,因此我們任何時候都要保持一顆真誠的心,真心贊揚他人,真心對待他人,真心接受他人的好意,要以德抱怨,以直抱怨,用論語精神指導我們的行為。在日常工作中,真心對待每一位前來辦事的市民,對所提出的問題要一一解答,為市民提供快捷服務、便利服務、微笑服務。
三、以正確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觀。
每個人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墩撜Z》的精華之一就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tài)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tài)度是,承認現實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陷的態(tài)度。在處世之道中,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隱含著就是“在其位要謀其政”。在我們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做好本職工作是前提。社會是一所大的學校,要想在工作中有所作為,真正勝任本職工作,就要多聽、多看、多思、謹言慎行,以自己的身體力行結合別人的間接經驗才會使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孔子所言的“修以安百姓”那樣的一種高尚的信仰、情懷和社會坦蕩,作為我們一個普通人的認識沒有能力顧及,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始于足下,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好份內的事,那么整個集體就是一個和諧的集體,是一個積極向上的集體。
四、生活中正確對待自己的得與失。
出了抗議:我本是兄弟,憑什么人們都踩著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說,因為你只經過四刀就走上了領導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了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心中常常自覺不自覺的與他人凡事做比較時,其前提就是自己是否有可比性,比較方法是否有科學和理性。通過比較應該是發(fā)現差距而產生壓力和動力,因有了鑒別而便于定位和確定目標,其目標應是催人向上,奮發(fā)有為,這樣比起來我想內心就平和多了,怨氣自然就少了。常言道,你有你的快樂,我有我的開心,知足常樂!孔子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睂⒀酃夥砰L遠些,你才會收獲更多。
讀《論語》,讓我們領悟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學習的正確認識,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一種心態(tài),一種融入在現實生活中的理性道德??傊?,《論語》從多種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作為兩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們今人有許多共同之處,其中的許多思想是當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要做到“古為今用”。我們今天也常會說,天時、地利、人和是國家興旺、事業(yè)成功的基礎,特別是在我們努力創(chuàng)造和諧社會的今天,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顯得尤為重要。有時間就去讀一讀《論語》吧。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三
7月5日,學校組織我們進行了論語講座,通過學習,使我看到了自己身上許多的缺點。
《論語》告訴我們學習要“溫故知新”、“學而時習之”、“學而思”,這樣才能“為師矣”,而現在我因各種原因疏于學習新知識,對以前學過的舊知識更是很難做到“傳而習”,所以常常會感到非常的慚愧,作為一個老師,更應當做一個精進好學的人。學習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主動學習,一種是被動學習。只有知道自己不知的人才會主動去學習,而自我感到什么都知的人往往會放棄學習,或采取一種在某種壓力之下被動學習。主動學習時學習的知識會博學,被動學習時學習內容會有局限性。學習的方式有很多,尤其是在當今發(fā)達社會,網絡、傳統教育、自學等,不管采取何種方式,總是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不少未知領域或溫故了舊的知識。
蘇格拉底曾說過:“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闭嬲恼軐W家,一生孜孜以求的是生命的意義,他們把這種意義看得比生命本身還重要。在對人生的不斷反省中,他們認識了生命的價值。在教學中我們要常常這樣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正是在不斷的反思中,我們得以及時學習,及時修改自己的教學行為。生活也是如此。反思后則奮進,發(fā)現問題則深思,存在問題就修改,找到經驗就升華。反思的真諦就在于我們要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恕”這個字?!八 保礊椤澳悴灰獜娙怂y,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假如他人給你造成傷害,你也應該盡量寬容?!痹诮逃凸芾韺W生時,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鬃咏逃龑W生時很少疾言厲語,他通常是用和緩的,因循利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夫子教學的態(tài)度,也是儒家的教學態(tài)度。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對于學生的錯誤行為,教師不能只是嚴厲斥責,而是從學生長遠發(fā)展角度,采取了寬容的態(tài)度,這樣一方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另一方面也給學生留下了自省的空間和主動改過的機會,為學生的未來撐起了一片晴空。
寬容作為一種處世智慧是一種教育的境界,需要我們不斷地開闊眼界與胸懷提高自身修養(yǎng)。要尊重理解學生,并給以臺階,既要讓學生下得了臺,又要讓學生登得更高。這樣學生還會還老師一個驚喜,師生間更多了一種默契,達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因為寬容,老師給了學生足夠的理解和尊重,給了學生一個改過的機會與過程,也贏得學生的感激之心和敬重之情。寬容能驅走怨恨,寬容能帶來親情,能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融洽的氛圍。寬容也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它的教育力量常常超出我們的想象。
任何偉大的事業(yè),成于堅持不懈,毀于半途而廢。做為教師要讓學生樹立適合自己的志向,就要因材施教,敢于坦露自己的心聲。無論是“率而對曰”的子路,還是“春服即成,浴于沂,詠而歸”的曾皙,都敢于真誠地表露自己的內心世界。學生年齡小可能沒有很深的體會,而做教師的是有這種體會的。那么,做教師的有責任領好學生的每一步。讓學生從無知到有知,從初級到高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四
孔子被后世尊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他將畢生精力貢獻于教育工作,敏而好學,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重視道德修養(yǎng),是一位盡職的好教師,成為后世教師學習的楷模?!墩撜Z》中很多篇章都可以看到孔子對師德修養(yǎng)的相關論述,帶給后世為師者莫大的啟示,作為教育工作者看后受益匪淺,感觸頗深。
1.立志有恒,加強修養(yǎng)。
孔子強調立志在道德修養(yǎng)中的重要作用。他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因此,教師不僅要自身,還要教育學生確立崇高志向,樹立人生理想,作為個人努力的方向。
孔子的道德修養(yǎng)過程,帶給我們啟示:人的道德修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取得的成績也不是容易的事,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guī)范,而不是勉強去做。你想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要教出合格的學生,這也非一朝一夕的事,要經過長時間的鍛煉和知識的積累。
2.自省自克,改過遷善。
道德貴在自覺,孔子特別強調從自我做起。他說,“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wèi)靈公》)。要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
人無完人,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要隨時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檢查,及時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以免再次范錯誤,這樣就會起到自我監(jiān)督的作用??鬃诱J為,道德準則和規(guī)范是公共利益的體現,對個人起約束作用,因此,需要克制自我,生活中沒有不犯錯誤的人,關鍵是看對待錯誤的態(tài)度,你及時發(fā)現錯誤或者別人給你指出錯誤,你能懸崖勒馬,知錯就改,不斷地完善自我,升華自我。
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教師要盡自己的社會職責,應重視自身的學習修養(yǎng),掌握廣博的知識,具有高尚的品德,這是教書育人的前提條件??鬃诱f“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鬃幼叩侥睦铮瑢W到哪里,并且“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他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論語?述而》)。每個人不是一出生就知天下,都是要經過不同階段的教育,學到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后,要活到老學到老,這才體現了人的一生的價值。
4.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孔子對學生的教育,不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教師都要通過嚴以責己,以身作則來感化學生?!捌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論語?子路》),充分說明了身教的重要性。的確,如果教師能做到以身示范,雖沒有言語的說教,仍然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學生的一生。如果遇到一位好教師,那么他的學生將一生受益,也許會輝煌一生,如果遇到一個不認真負責的教師,他的學生也許就會默默無聞一生,直到老也一事無成。
5.愛護學生,無私無隱。
愛護學生、關心學生是一個教師成功的必須具備的條件。孔子說:“仁者愛人”、“智者知人”《論語?顏淵》)。教師要隨時關心學生品德、學業(yè)的增進以及學生們的生活與健康狀況,和學生要建立深厚的情誼。不溺愛、不袒護學生,這才是教師對學生真正的愛呀。學生對知識的渴望,教師無私奉獻,無以回報。
6.相信學生,鼓勵學生。
孔子對學生充滿期望,他說“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者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論語?子罕》)這里包含了青年人超過老年人、學生超過教師、長江后浪推前浪的發(fā)展觀點。
教師應該相信學生的潛能,認為學生可以超過教師,鼓勵學生??鬃诱f“當仁不讓于師”。(《論語?衛(wèi)靈公》),面臨著實行仁德的事情,可以不必對老師謙讓。這里包含著在仁德和正義面前師生一律平等的思想以及“吾愛吾師,更愛真理”(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所言)的觀點。師生都是平等的,學生的觀點正確可以反駁老師,甚至學生可以嚴厲地批評教師,而教師也要虛心接受學生的意見和批評,這才體現了平等的師生觀。
7.不斷學習,努力創(chuàng)新。
孔子認為教師要講究教學方法,善于啟發(fā)學生的心智。“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教師必須自己經常溫習故業(yè),融會貫通,做到有新的領悟、新的體會、新的發(fā)現,才能勝任教學工作。教師不僅給學生以知識,還要使學生獨立求知,獨立思考,并能做一個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這樣才算是好的教師。
教師首先得加強自身的素質的提高和知識的積累,在假期和業(yè)余時間不斷充電,才能滿足學生求知欲望。提高業(yè)務素質和教學能力,才能教出一批又一批有用的新時代合格人才。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五
《論語》作為我國古代經典文獻,對于我們的教育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一名教師,我曾多次深入閱讀《論語》,對其中的哲學思想和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于我的教學思路和方式也產生了很多影響和啟示。今天,我希望可以分享一下我的體會和感悟,探討《論語》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和價值。
第二段: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論語》的主要作者,他的教育思想貫穿于全書之中。他非常注重學生的人格修養(yǎng)和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認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他提倡以“仁”作為教育的核心理念,希望學生能夠在實踐中體驗仁愛之心,以此來培養(yǎng)出一代又一代的“仁者”。
第三段:教師的角色。
在《論語》中,孔子提出了很多關于教師角色和責任的思考,他強調教育的目標在于讓學生“自立、自強”而非僅僅是提供知識將其傳授。教師需要成為學生身旁的引路人,幫助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體驗到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教師需要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成為學生的榜樣和激勵。
第四段:教學方法。
孔子的教育思想并非停留在理論層面,他在教育實踐中也有很多具體而實用的方法和技巧。例如,他強調教育應該依照學生的能力和特點來確定,還提出“說一次、練十次、思百次”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不斷練習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所學的知識。此外,他的“克己復禮”、“觀察力”的方法也可以應用于我們的教學實踐中。
第五段:結論。
通過閱讀《論語》,我不僅對古代智慧文化產生了更多的興趣和研究,同時也得到了很多教育上的啟示。《論語》中孔子所倡導的“仁愛”、“修身”的教育理念,以及他提出的一系列教學方法和技巧,都對我們的教育教學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我們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的人格修養(yǎng)和道德品質培養(yǎng),同時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以成為學生成功的榜樣和引領者。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六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和總結,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現代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認真學習、深入研究《論語》,結合現代教育理論,探索如何將孔子的教育思想運用到實際教育中去。
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重視平時學習。
孔子強調:“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告訴我們,在學習上,只有勤奮不懈,不斷地溫習、練習,才能真正掌握知識,成為優(yōu)秀的人才。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也應該注重平時的教育,不僅要注重傳授知識,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只有讓學生從小就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薄匾晫v史文化的研究。
在《論語》中,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告訴我們,在教育工作中,要經常溫習歷史文化,并將其應用到實際中去。只有了解并研究歷史文化,才能更好地傳承和發(fā)揚中華文化。同時,我們也要教育學生要注重對歷史文化的學習和研究,讓他們明白傳統文化對于現代社會的重要性,從而更好的傳承和發(fā)展。
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薄⒅貍€性與差異的發(fā)掘。
孔子在《論語》中說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边@句話告訴我們,個性與差異是每個人的獨特魅力,應該得到尊重和發(fā)掘。在教育工作中,我們不能簡單地要求學生按照我們預設的標準進行學習和表達,而應該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允許并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特點和潛力。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有助于增強學生的信心和自尊心。
五、“不知生,焉知死?”——教育要有人文情懷。
孔子曾經在《論語》中說過:“不知生,焉知死?”這句話反映了他的人文情懷和對生命的思考。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懷著人文情懷來教育學生,讓學生注重身心健康,學會珍惜生命。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注重對學生情感、心理的關注和引導,培養(yǎng)學生愛國、愛民族的情感,樹立一種積極向上、關愛他人的情懷。
六、結語。
《論語》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它充滿了思想智慧和人文情懷,啟迪和引領了幾千年來的教育實踐。在當今教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應該認真學習《論語》,結合新的教育理論,更好地將孔子的教育思想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建設美好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七
第一段:導引論語教學的意義和作用(200字)。
論語是我國古代儒家學派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包含了豐富的人生智慧和道德規(guī)范。在教育實踐中,論語是我們培養(yǎng)學生正確價值觀和道德觀的教材之一。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刻認識到論語教學的意義和作用。首先,論語教學能夠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使他們具備健康的心態(tài)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其次,論語教學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標準和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做一個有道德、有責任心的社會主體。
第二段:論語教學的方法與策略(200字)。
在論語教學的過程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維。我通過讓學生分析和討論論語中的經典語錄和案例,引導他們思考問題的本質和背后的道理。同時,我還采用情景模擬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其中,體驗論語中的道德困境和積極選擇。通過這些方法,學生不僅能夠理解論語中的哲理,更能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第三段:論語教學的價值和意義(200字)。
論語教學使學生能夠學習到和發(fā)現其中蘊含的深刻人生智慧,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和積極的人生觀。論語教學使學生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互惠互利和共同進步的重要性,培養(yǎng)他們做一個有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的人。論語教學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判斷力和決策能力,使他們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正確處理各種道德困境和人際關系。此外,論語教學還能夠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使他們能夠追求真理、追求卓越。
第四段:論語教學的有效性與挑戰(zhàn)(300字)。
然而,論語教學也面臨著一些挑戰(zhàn)。首先,有些學生可能對古文辭句的理解難度較大,需要更多的指導和輔導。其次,論語中的某些觀點和案例在現代社會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爭議,教師需要耐心地引導學生評判和思考。此外,論語的內容繁雜,不同章節(jié)又有不同的主題和目的,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安排和講解。然而,盡管面臨這些挑戰(zhàn),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論語教學仍然能夠帶給學生深刻的啟示和價值觀的積淀。
第五段:總結(300字)。
總的來說,論語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古代智慧和文化,更重要的是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他們做有道德、有責任心的社會主體。論語教學需要教師具備豐富的知識、智慧和耐心,通過合適的方法和策略,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學習。盡管面臨一些挑戰(zhàn),我們應該相信,通過論語教學,我們能夠培養(yǎng)出更加健康、積極和有品質的人才。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八
我是一名初中教師,在工作中不斷努力探索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和知識。我深感作為教師,要時刻提醒自己做一個為學生示范的榜樣。因此,我日常生活中對于孔子的《論語》有著深入的研讀和思考。通過閱讀《論語》獲得的體會,不僅影響了我的教學方式,更讓我在教育教學中成為了學生的引路人,下面我將與大家分享我在與孔子心靈的交流中所得出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作為一名教師,《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箴言深深觸動著我??鬃又v究持之以恒的學習態(tài)度,有著追求知識和進步的決心和毅力。我認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必須要有持續(xù)不斷的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教育理念。每一次備課、講課、總結教學經驗,都是對自己知識和能力的再提升,也是對學生的尊重和責任。每個教師都應該時刻保持求知的態(tài)度,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職業(yè)能力。
其次,《論語》中的“有教無類”的觀念啟發(fā)了我對于學生的教育方式??鬃犹岢虿氖┙蹋鶕W生的特點和需求制定具體的教育措施。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關注每個學生的不同需求,努力為每個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服務。我嘗試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靈活運用課堂教學、小組討論等方式,為學生打破傳統的學習模式,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造力。
第三,《論語》教給我一個很重要的道理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教學過程中,我意識到了教學環(huán)境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因此,我時刻關注課堂環(huán)境和教學設備的改善與完善。我保持著對教具的購置和使用的關注,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現代科技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只有提供一個舒適、有趣和多樣化的學習環(huán)境,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第四,《論語》中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鄙钌钣绊懥宋覍τ诮處熃巧恼J識??鬃诱J為每個人身邊都有值得學習的人,只要我們用心去發(fā)現和傾聽,就能成就更好的自己。我常常和同事進行教學交流,互相借鑒經驗和教學方法,共同進步。同時,在日常教學中,我也經常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尊重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
最后,《論語》給了我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即“教學相長”??鬃拥牡茏佣寄軓乃砩蠈W到不同的東西,得到不同程度的啟發(fā)和教益。我深深認同孔子在教學方面的理念,我相信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我能夠使他們收獲知識的同時,我自己也會從他們的眼中看到更多的東西,不斷成長和進步。
通過與《論語》的溝通和理解,我在教師這個角色中收獲了許多。我明白持之以恒的態(tài)度是成功的基石;個性化教育是解放學生潛能的鑰匙;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現代科技設備是學習的助推器;與他人互相交流和學習是不斷進步的動力;而教與學相長則是教師成長和進步的源泉。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將繼續(xù)遵循這些教育原則,努力成為學生身邊的卓越教師,為他們的成長助力。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九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其思想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歷史。而《論語》則是孔子的弟子及其門人對他言論和行為的記錄,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經典。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受《論語》的啟發(fā),通過深入學習和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孔子的思想對于教師的重要性。本文將從“師德師風”、“教書育人”、“啟發(fā)思維、培養(yǎng)興趣”、“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堅持創(chuàng)新、保持進取”這五個方面,來探討《論語》對于教師的指導意義。
首先,作為一名教師,首要的是樹立正確的師德師風。這一點在《論語》中得到了明確的強調??鬃诱f:“德不孤,必有鄰?!币馑际钦f,道德是不會獨立存在的,而是需要我們與他人共同來實踐的。作為教師,我們必須秉持著高尚的品德,為人師表,做學生的榜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影響學生,塑造學生的人格,使學生不僅僅是在課堂上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一種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其次,在教書育人方面,《論語》中也給出了很多具體的指導。比如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彼嬖V我們要不斷地溫故知新,不斷地學習進步,才能夠成為一位合格的教師。作為教師,我們要不斷地學習和研究新的教育理論和方法,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同時,《論語》中還強調了教育應該貼近實際生活??鬃诱f:“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他鼓勵學生要在實踐中學習,要與社會互動,要遠離書本,走出課堂,才能夠真正地把知識變成能力,把理論變成實踐。
第三,《論語》中強調了教育要注重啟發(fā)思維,培養(yǎng)興趣??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彼麖娬{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的重要性。作為教師,我們要教會學生如何思考,如何觀察,如何分析,而不僅僅是灌輸知識給他們。同時,我們還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引導學生發(fā)掘、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學習,愿意主動積極地參與進來。
第四,《論語》中著重強調了教師要尊重學生,關心學生??鬃诱f:“以德報怨,以直報怨報不怨。”他告訴我們,當學生行為不端時,我們要以德報怨,不能跟學生計較,而要用愛心去教育他們。同時,我們要學會傾聽學生的聲音,了解他們的需要,關心他們的成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
最后,《論語》中鼓勵教師要堅持創(chuàng)新,保持進取??鬃诱f:“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強調了積極思考與主動學習的重要性。作為教師,我們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斷向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學習,勇于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同時,我們還要敢于嘗試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勇于面對挑戰(zhàn)和困難,不斷突破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模式。
總之,《論語》是一本對于教師有著重要指導意義的書籍。通過深入學習和實踐,《論語》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師的角色和使命,明確了怎樣做一名合格的教師。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師德師風,不斷學習進步,注重啟發(fā)思維、培養(yǎng)興趣,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堅持創(chuàng)新、保持進取。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地在教育中發(fā)揮自己的作用,為學生成長成才做出更大的貢獻。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十
《論語》是中國古代的一部經典文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其中,關于教育和教師的論述,深刻地揭示了古代的教育理念。作為現代教師,我們應該深入研讀《論語》,從中獲得教育智慧和發(fā)展方向。
第二段:教師的身份與責任。
孔子認為,教師是道德的楷模,應該在言傳身教中培養(yǎng)學生的品行和道德修養(yǎng)。教師應該具備高尚的人格,以身作則,以言傳身教引導學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另外,教師還要擔負起啟發(fā)學生思考的重責,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教師的責任不僅僅是教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品德。
第三段:教育的目標與方法。
孔子認為,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德才兼?zhèn)?。教育不能只關注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發(fā)展學生的道德倫理和真知灼見。孔子主張“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他認為,學生應該持之以恒地進行學習和實踐,通過不斷的練習和思考,才能達到真正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啟發(fā)式教學和討論式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考能力。只有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才能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自我完善。
第四段:教師的修養(yǎng)與自我提升。
孔子強調教師的修養(yǎng)和自我提升。他認為,教師應該具備博學多識的知識儲備,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同時,教師應該持之以恒地自我反省和思考,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與教育理念。教師還應該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和教育方法,以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和學生的需求。只有教師不斷提升自身,才能引導學生在知識社會中獲得競爭力,成為有用之才。
第五段:教師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他們的言行對學生的形成有著巨大的影響。教師應該用正確的言行來引導學生,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同時,教師應該耐心傾聽學生的聲音,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惑,給予他們信任和支持,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發(fā)揮潛能。教師應該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幫助他們成為有責任感和擔當精神的公民。
結尾:
《論語》中關于教育和教師的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意義,它提醒我們作為現代教師應該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應該不斷地反思和提升自己,以更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引導他們德才兼?zhèn)?,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和?chuàng)造力的人才。只有如此,我們才能履行好教師的職責,為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做出貢獻。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十一
第一段:引言(100字)。
《論語》是我國古代文化的瑰寶,是對儒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而作為教師,我們亦應將其融入到教學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通過閱讀《論語》,我們可以從中汲取智慧和啟示,理解教師的職責和使命,從而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
第二段:教師的人格魅力(200字)。
《論語》中有許多關于教育教學的箴言,其中一個重要的觀點是提倡以德育人。教師應該以身作則,以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和仁愛的態(tài)度來影響學生。例如,“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教導我們要正義正心,而不是僅僅追求個人利益。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時刻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質,在言行中展現自己的人格魅力,以此激勵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第三段:教師的修養(yǎng)與教學藝術(300字)。
《論語》提出了許多有關教育教學的原則和方法,并強調“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告訴我們,作為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教師的修養(yǎng)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的細節(jié)之處。例如,孔子強調“溫故而知新”,這提示我們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方法。此外,教師還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學習興趣,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第四段:教師的言傳身教(300字)。
《論語》中有很多關于教育的經典語句,如“教而不授,亦誣”、“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等。這告訴我們,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當把學生作為主體,啟發(fā)他們的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此外,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到言傳身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學生。教師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去示范正確的行為和價值觀。
第五段:總結(200字)。
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時刻關注自身的修養(yǎng)和教學能力的提高。通過閱讀《論語》,我們可以汲取其中的智慧和啟示,理解教師的職責和使命。教師不僅要具備專業(yè)知識和教學能力,更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養(yǎng)。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影響學生,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有道德情操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通過努力提升自己,我們將能夠在教育教學領域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做出貢獻。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十二
步入不惑之年的我一直以來都沒有很好的讀過《論語》,之前對《論語》的了解,僅僅限于中學課本上學到的“溫故而知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了解的只是鳳毛麟角。寒假里通過拜讀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我對《論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雖不能說大徹大悟,但也觸動了心靈。
于丹《論語中的道理是樸素的,溫暖的。她的解說沒有我想象中的.高談闊論,也不像現在的個別學者那樣咬文嚼字,弄一些專業(yè)術語、新名詞來嚇唬人以顯示自己的成就??础墩撜Z》,仿佛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所有的道理都被于丹娓娓道來,那樣一種從容謙仰的態(tài)度正是儒家所提倡的,所追求的。
于丹《論語》這本書中穿插了很多簡短但耐人回味的小故事,令我感觸頗深。老和尚背姑娘過河的故事讓我理解了“仁者不憂”的境界;國王尋找哲學問題答案的故事讓我明白如何做一個仁愛之人;網球明星和女孩買頭花的故事告訴我應該以開闊的心胸去面對生命中的缺憾;茶師為了最有尊嚴的死法求教的故事更讓我看到了心靈勇敢的力量……這樣的小故事于丹還給我們講了很多很多,有些會讓我們受益終身。
于丹在《論語》中告訴我們,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所謂“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
在《論語》中,孔子告訴他的學生應該怎樣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這種思想傳承下來,對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文人詩人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子貢曾經問老師:“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假如一個人很貧賤,但他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這怎么樣?老師說,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叫做“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更高的境界是,一個人不僅安于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這是多高的驕傲啊!一個人能夠不被富足的生活蠱惑,又能在貧賤中保持著做人的尊嚴和內心的快樂。這樣一種儒家思想傳承下來,使我們歷史上又出現了很多內心富足的君子。
讀《論語》,使我心曠神怡,讓我感受到了《論語》是一碗心靈雞湯,可以加強氣質修養(yǎng)、凈化思想心靈;是一壇千年好酒,醇香甜美;是一股涓涓清泉,看似無味,卻是越品味越濃。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十三
教師論語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言行錄,記錄了他晚年期間對于教育和道德的思考與總結。這本書闡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對于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鑒意義。通過研讀教師論語,我深刻領悟到了教師應具備的素質和職責,也認識到了教育的真正意義。下面,我將簡要分享我在教師論語中的體會和感悟。
二、教師的自我修養(yǎng)。
在《論語·為政第二十》中,孔子說:“君子貞而不諒。朋友誨誨,亂離誘離,道義而已矣?!边@句話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是教師應該保持自身品德的高尚和純正;二是教師應通過道德和倫理引導學生,使他們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和引路人,只有自身具備了高尚的品質和道德,才能夠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準,成為學生敬愛和崇拜的對象。
三、教師的教育方式。
在《論語·微子第十三》中,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句話強調了教師的教育方式應該以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為目標。教育并不是簡單地灌輸知識,而是要通過教師的指引和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共同體驗知識的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過程。而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具備廣博的知識背景和深入的學科理解,不僅能夠溫故知新,還要能夠掌握當代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以更好地指導學生的學習。
四、教師的責任和擔當。
在《論語·雍也第二十一》中,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是一句非常有教育智慧的話。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和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樂趣。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啟蒙者,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榜樣作用,通過自己的熱情和行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只有讓學生愛上學習并樂在其中,才能培養(yǎng)出更多有創(chuàng)造力和能力的人才。
五、教師的職業(yè)追求。
在《論語·陽貨第五十五》中,孔子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边@句話強調了教師應具備廣博的知識和全面的素質,時刻追求自身的進步和提高。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必須時刻保持學習的狀態(tài),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和教育能力。同時,教師也應該在教育的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反思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實現自我提升和職業(yè)成長。只有不斷追求進步,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創(chuàng)造更多的教育價值。
結語。
通過研讀和領悟教師論語,我對教育工作的意義和價值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具備高尚的品德和道德,通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樂趣,不斷自我完善和提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推動社會進步和發(fā)展。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十四
七月八號,我們論語學習班的'老師們走進了古色古香的有濃郁學習氛圍的河南大學,開始為期十天的學習,聆聽了河大教授們的精彩講授。短暫的十天學習雖然已經結束,但通過在河大這十天的學習,讓我有很大的收獲。通過學習使我對孔子有了正確、全面的了解,使我深刻領會了儒家精神,感受了儒家精神的博大精深,令我受益匪淺。以下結合平時的教學工作,簡單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教學理念方面。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教育植根于愛”。愛學生是一名教師必備的職業(yè)道德。孔子真不愧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兩千多年前的他就提出了這一觀點??鬃訌娬{“仁愛”,孔子認為一個品行高尚的人,內心一定是充滿愛的。反映在教學理念上就是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孔子就是這樣的典范,當孔子的學生冉伯牛生病時,孔子親自前去探視,握住冉伯牛的手為他感到惋惜和悲傷,當孔子的愛徒顏回去世時,孔子悲痛地說道:“天喪予!天喪予!”正因為孔子如此愛學生,因此孔子才能是一位非常執(zhí)著的教師,孔子對學生是一種傾其所有、竭盡全力的愛。用現在的觀點闡述就是: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惡語相向,而應該懷揣一顆更熱烈、更執(zhí)著的愛去感化他們、教育他們。在對學生的愛中播撒自己的教育智慧。教師只有在教學理念上不斷充實自己,才能在教師這一職業(yè)生涯中走得更長,走得更遠。
二、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方面。
孔子被后世尊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他非常注重道德修養(yǎng),是一位盡職盡責的好教師。他為后世的教師樹立了典范。他提出“修己以安人”,孔子把修養(yǎng)身心放在很重要的地位,這對當前提高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鬃诱f:“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敝v的就是每一位教師要做到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因為教師的品行,一舉一動,世界觀和價值觀都會在學生幼小的心靈中留下深深的印跡。因此不管教師的學問有多高,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做學生的表率。要用自己的言行為學生樹立一個榜樣。
孔子說:“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笨鬃诱J為一個斤斤計較物質生活的人,是不會有遠大志向的。這對于教師來說,也很有意義。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一味把“享受”和“利”放在頭等地位的老師,怎能靜下心來鉆研教學工作呢?教師對物質享受要看得淡一些,要像顏回一樣,要“安貧樂道”,要將弘揚教育事業(yè)做為自己的人生追求,而不以穿不上漂亮的衣服,吃不到美味佳肴,開不上名牌轎車而感到羞恥。
三、教學方法上。
孔子在教學方法上很注重啟發(fā)學生,能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開啟學生的思維??鬃诱f:“不憤不啟,不排不發(fā)?!毕茸寣W生遇到困難,當學生有求知的動機時,再啟發(fā)他??鬃釉诮虒W中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善于啟發(fā)誘導學生。他的這種循序漸進的教育方法,真正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的確是我們現在教師所學習的榜樣。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避免滿堂灌,不要提一些毫無價值的問題,向40分鐘要質量,要讓課堂真正成為開啟學生智慧和思維的大門。
另外,孔子還注重因材施教,孔子認為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只有了解了這些“材”,教師才能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這一點對于教師來說也很有學習意義。
四、學無止境。
此次開封之行不僅學習了《論語》,還聆聽了王利鎖教授解毒的老子和陶淵明的經典文章和思想價值體系。趙國權教授、馬進舉教授和胡山林教授都對論語和儒家思想進行了深入地解讀,讓我感到了自己知識的淺薄,使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學無止境。教師要活到老,學到老。要把學習當成終身的事情,要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今后在自己的生活和教育工作中,要繼承和發(fā)揚《論語》和儒家思想的精髓之處,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養(yǎng),改進教學方法,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爭做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
此次開封之行不僅學習了《論語》,還聆聽了王利鎖教。
授解毒的老子和陶淵明的經典文章和思想價值體系。趙國權教授、馬進舉教授和胡山林教授都對論語和儒家思想進行了深入地解讀,讓我感到了自己知識的淺薄,使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學無止境。教師要活到老,學到老。要把學習當成終身的事情,要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十五
《論語》所反應的是孔子從生活中演繹出來的為人處世的經驗和他對弟子的教導。經過兩千多年歷史淬煉的經典著作值得一代代人去重溫,為一代代人去閱讀賞鑒。這就是:中國古代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鑒意義。
其一,做人要正直磊落??鬃诱J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幸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fā)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幸避免災禍的人遲早要跌跟斗。
其二,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一。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于第一位的??鬃釉唬骸暗茏?,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孔子還認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季氏》)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那么怎樣才能算仁呢?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也就是說,只有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贊許你為仁人了??梢姟叭省辈皇窍忍炀陀械模呛筇臁靶奚怼?、“克己”的結果。當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樸、語言謙虛的人接近于仁德。同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即:“恭、寬、信、敏、惠”(《陽貨》)。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說,對人恭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孔子說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其三,做人要重視修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是否溫習了呢?強調從自身出發(fā)修養(yǎng)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fā)展。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述而》)即:志向在于道,根據在于德,憑籍在于仁,活動在于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那么孔子為什么強調做人要全面發(fā)展呢?這里體現了孔子對人的社會性的認識,以及個人修養(yǎng)的相互制約作用,他說:“舉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泰伯》)即:詩歌可以振奮人的精神,禮節(jié)可以堅定人的情操,音樂可以促進人們事業(yè)的成功。所以,對于個人修養(yǎng)來說,全面發(fā)展顯得極為重要。
顯然,學習《論語》,就是蕩滌我們的思想浮塵,升華我們的道德因子?!白鍪孪茸鋈恕保磺袕男奚砹⒌麻_始。誠然,誠以為人,誠以立業(yè),誠以威國。誠實守信是文明社會不可缺少的道德規(guī)范,也是社會行為導向和價值取向的重要體現。才能推動經濟社會健康和諧發(fā)展?!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加強學習是現在的首要的任務;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領會學習與思考的辯證法很重要,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和才干,必須認真讀書并進行思考,兩者不可偏廢,即“學以治之,思以精之”。我對學習方法的理解,核心在一個“悟”字,自我修煉、自我思考、自我循環(huán)、自我完善過程求的就是一個“悟”。能“悟”,才能提高,才能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事半功倍;得“悟”,就會豁然開朗,對于新問題就會有辦法,而不是束手無策。當然這也是我對自己的要求。要使自己學習后的藍天更加遼闊,還要及時總結,總結是提高的基礎。我在學習和工作當中,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定期對自己所感所悟進行梳理和提煉,包括關聯性的思考,才能使自己不斷溫故舊學、收獲新知識??傊?,這次學習讓我體味人生要“言寡尤,行寡悔”般淡定從容,要做到心靈的勇敢,要讓生命提升效率泛出光芒。手捧一顆心來,無愧于人、無愧于崗位,永遠保持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牢記使命,不負重托,奮力拼搏,演繹精彩。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十六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師的責任。近日,我閱讀了《論語》,其中的一些關于教育和教師的論述引起了我的思考。在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些我對《論語》中教師的論述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教師的德行。
《論語》中強調了教師的德行和品格對學生的影響??鬃釉f:“吾道一以貫之”。這句話告誡教師應以高尚的品德來影響學生。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不斷追求道德的完美,做一個學生心中的榜樣。只有以身作則,我們才有資格要求學生塑造良好的品格。
第三段:教育的目標。
《論語》中的教師論述還提到了教育的目標??鬃釉f:“敬為至上”。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教師,我們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如何讀書、寫字和計算,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如何做一個有道德、有責任感的人。
第四段:教學方法。
《論語》中還有一些有關教學方法的論述。孔子認為學生的發(fā)展需要因材施教。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根據學生的個性和能力,提供合適的教學方法和環(huán)境。教育應該是個體化的,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適當的關注和培養(yǎng)。此外,教師還應該注重啟發(fā)思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而不是簡單地灌輸知識。
第五段:教師的修養(yǎng)。
最后,《論語》還提到了教師的修養(yǎng)??鬃诱J為教師應該是學無止境的,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我們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學問和修養(yǎng),持續(xù)更新自己的知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地教育學生,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來適應變革的社會和學科知識的更新。
總結:
通過閱讀《論語》中關于教師的論述,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和使命。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品德的引路人。我們應該不斷追求道德的完美,以高尚的品德來影響學生。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提供個體化的教學方法和環(huán)境。同時,教師要持續(xù)學習、不斷進步,提高自身的學問和修養(yǎng)。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真正合格的教師,為學生成長成才盡一份責任和貢獻。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十七
學習了于丹的《論語》心得使我受益非淺。于丹對《論語》從七個方面進行了拆講與分析。先我就從作為一名普通的角度就于丹《論語》心得談談自己的感想。
一、天地人之道。
孔子說:“天人合一”。于丹解釋說這種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諧。我們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我們的和諧是什么?我想最根本的應該是教師與學生的和諧。我覺得教師很學生是相輔相成的一個組合,而不是對立的組合。這就是我們學習這本書后,我們應該追求的和諧。
孔子教育學生時態(tài)度是平和的,心中是有信念的。我們作為一名技校的老師,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扎實的學習功底。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我們的學生的時候能夠心態(tài)平和的教育學生,而且要對我們自己的學生有信心。能夠發(fā)自內心的肯定我們的學生。
于丹在《論語》心得中提到了“怒”和“仁”,并對其進行了解釋。談到“怒”指得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說自己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強迫給別人干。我們在自己的工作、生活、教學中也許已經遇到過類似的事情,我們怎么處理的?我在教學工作中有過這樣錯誤的認識我是老師,你是學生。所以我不想干的事讓你來干?,F在看到這樣的一個“怒”字。我不僅對自己有這種思想而覺得不該。這是沒有正確理解“教師”這個名詞的結果。而“仁”解釋是“關愛別人,就是仁;了解別人,就是智?!碑斂吹竭@里我不敢問自己我對別人做到“仁”了嗎?我只問自己對自己工作、教育的對象做到“仁”了嗎?我真的從心里關愛我的學生嗎?真的做到了解每一個學生嗎?我認真的審視并認真反省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爭取在以后的工作中以天地人之道的中和諧的思想完成教育教學工作。
二、心靈之道。
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彼砸粋€老師的心靈思想直接影響一批學生的思想觀念。于丹在“心靈之道”中這樣說道:“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而且要用內心的淡定與坦然彌補遺憾?!币虼宋覀冊谂c學生接觸的時候要先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不要把自己不良的情緒傳染給學生。平靜自己煩躁的心情,于丹是這寫到的“當不幸降臨了,的方法就是讓它盡快的過去,這樣你才會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你才會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BR> 不僅我們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還要把這種好的心態(tài)傳播出去教育學生在今天這么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比歷任何一個時期更加重要。要使學生明白在這個時代無論做什么都要有一個坦蕩蕩的胸懷。
三、處世之道。
現在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是相對獨立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我們如何和自己周圍的人相處呢?如何適應這樣的社會?于丹在“論語”心得中是這樣說的:“無論對朋友還是對領導,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掌握好親疏的分寸。距離和獨立是一種對人格的尊重,這種尊重即使在最親近的人中間也應該保有最美的境界。”
除了有正確的交際觀點,我們在為人處世上還要自我做起。在與別人交談或評價他人時要先考慮一下自己是否有資格去評價他人。所以我們在為人處世上應該時時刻刻要遵循于丹“論語”心得中提出的“多思、多想、多聽、多看、謹言、慎行”。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少說多做,做事要積極,說話要謹慎。在遇到問題和處理問題時說話要用腦子,做事要考慮后果。用這種“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處世心態(tài)要約束自己要求自己。并貫穿到教學中去,使學生能從自己的觀念中提前適應社會。無論以后在社會中做什么工作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真正做到在其位,謀其政。
四、君子之道。
于丹在“論語”心得中就孔子提出的“君子”談了自己的三點認識,她認為作為君子要具備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是做一個善良的人,不怨天、不尤人。第二種境界是無恒產而有恒心。第三種境界是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首先是第一種境界,我認為做一個善良的人不只是“君子”應具有的境界。而且還是我們?yōu)槿说母荆鋈说臉藴???赡芪覀儫o法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但是于丹告訴我們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要讓我們的有限生命在苛責外在的世界中度過。另外不要只一味的抱怨外界的環(huán)境,我們自己的身上也需要這種“苛責”。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十八
論語是中國古代儒家學派的重要著作,也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借鑒論語中的智慧,能夠增進教師素養(yǎng),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論語中所體現的價值觀與當代教育的目標有很多契合之處,如追求真理、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等。因此,借助論語的智慧,教師可以更好地為學生傳授知識、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娜瞬拧?BR> 第二段:博學多才、力爭上游。
論語中,對于學習的重要性有著深刻的理解和強調??鬃釉f:“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強調了持續(xù)學習的重要性。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也需要保持持續(xù)學習的態(tài)度和基本功。只有保持學習的熱情和好奇心,教師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此外,論語還提倡廣泛學習,多才多藝,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這對于教師來說也是一種鞭策和激勵。
第三段:師道尊嚴、以身作則。
在論語中,老師的形象被賦予了崇高的地位,孔子曾說:“君子不器。”這句話表達了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和仰慕。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時刻保持師道尊嚴,不僅要注重自身的修養(yǎng)和教學水平,更要注重以身作則,成為學生的榜樣。通過親身實踐和言傳身教,教師們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待學習的熱情和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
第四段:以德為先、注重人文關懷。
論語中對于德行的重視有著深刻的闡述??鬃釉鴱娬{:“君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边@句話無疑給了教師們很大的啟示。作為一名德行高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把德育擺在首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和思想道德修養(yǎng)。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關懷,教師們可能塑造以尊重、關懷和協作為核心的友善氛圍。
第五段:啟發(fā)思考、引導發(fā)展。
在論語中,有關啟發(fā)和引導學生思考的觀點也是不可忽視的??鬃訌娬{:“教訓有嚴,道得有功,反是之不侍者也?!边@句話告訴我們,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不僅僅是灌輸知識。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鼓勵他們獨立思考,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批判性思維。通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教師不僅能夠幫助他們在學業(yè)上取得進步,更能夠培養(yǎng)他們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批判思維的未來領袖。
總結:
論語教師的心得體會,恰如其分地融合了古代中國哲學的智慧與當代教育的需求。教師可以通過學習論語,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以更好地引導學生成長。為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德育、啟發(fā)思考,塑造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如此,論語不僅能夠讓老師們成為更好的教育者,更能夠為學生打開一扇扇追求真理的大門。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十九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深體會到教育并非一項易事。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個體差異、家庭背景等因素,都使得教學變得復雜多樣。然而,正是在這種復雜性中,我意識到如何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的重要性。在論語中,孔子對于教育有著獨到的見解,這對于教師的角色和心態(tài)有著深遠的引導作用。
第二段:教師角色的自律和自省。
在論語中,我們可以找到很多關于教育與教師角色的指導??鬃诱f:“君子不器。”這句話讓我深思。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智慧與品德的人,而不僅僅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作為君子,教師應該不斷自律自省,不斷追求提升自我,在言行和做事上都要做到以身作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教育學生的同時,給他們正確的引導。
第三段:教師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
孔子強調了以身作則的重要性:“上好下好,下學上達。”這句話告訴我們,教師的品德教育遠勝于一切理論知識。孔子以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學生,用心去教育學生,相信學生會有所感悟。作為教師,我們要拋開以往的教育方式,注重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獨立思考能力,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第四段:與學生的平等互動。
在論語中,孔子注重師生之間的平等互動:“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边@句話告訴我們,教師應該與學生保持平等的對話,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思想,耐心傾聽他們的問題和想法。這樣,學生才會更愿意和教師進行交流,勇于提問和思考。作為教師,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鼓勵他們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并在爭論中培養(yǎng)他們的思辨能力。
第五段:教師的責任與使命。
教師的使命是偉大而崇高的??鬃诱f:“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边@句話勉勵著我們,作為教師,要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我們要將人格的養(yǎng)成放在教育的首位,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質和正確的道德觀念,讓他們成為有擔當、有情懷的人,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總結:通過深入研讀論語,我對作為一名教師所擔負的責任和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在學科知識上對學生言傳身教,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把握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yǎng)出有責任感、有擔當、有智慧的新一代,為社會的發(fā)展做出重要貢獻。這是一個既有挑戰(zhàn)又有意義的工作,我會堅守初心、砥礪前行,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者。
教師學論語心得篇二十
《教師論語》作為中國古代經典之一,深受教育界人士的推崇。它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言傳身教的教育理念和處世智慧。這些經典的教育思想,不僅對孔子時代的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對后世的教育教學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在閱讀和研究《教師論語》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蘊含的智慧和對教育的深刻思考,特此做出以下的體會總結。
第二段:關于治學篇。
《教師論語》中的治學篇告訴我們要以誠相待,以德為基礎。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率先垂范,通過自己的行為和品德來影響和激勵學生。只有學生看到教師身體力行地踐行這些價值觀,才會更加愿意去尊重和學習。同時,《教師論語》還強調教學的重要性,強調“學而時習之”、“不學而知”是不可取的。這讓我意識到,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同時重視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遵守道德規(guī)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第三段:關于為人篇。
《教師論語》中的為人篇教導我們要以仁心待人,要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權益。這對于教師來說尤為重要。作為教師,我們需要關注學生的個人感受和需求,了解他們的家庭背景和學習能力,給予他們個性化的照顧和引導。同時,教師還應該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和理解,用耐心和關愛去引導學生,幫助他們克服困難和挫折。通過教學和照顧,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感受到師生之間的情感紐帶,建立起彼此之間的互信和尊重。
第四段:關于見賢思齊篇。
《教師論語》中的見賢思齊篇告訴我們要向優(yōu)秀學者和先賢們學習,同時也要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和思考。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學術研究,增加專業(yè)知識和教育理念,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同時,我們也需要與同行進行學術交流和思想碰撞,從中吸取借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鼓勵學生發(fā)展自己的獨特才能和思考方法,在學習中不斷擴展自己的視野,并勇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疑問。
第五段:關于致遠篇。
《教師論語》中的致遠篇告訴我們要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作為教師,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要引領學生成為有責任感和社會價值觀的公民。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們能夠在未來的社會中發(fā)揮自己的獨特價值。同時,教師自身也應該不斷追求進步,勇于接受挑戰(zhàn),不斷擴展自己的教育視野和影響力。只有以高遠的目標去引導學生,我們才能夠在教育事業(yè)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總結:
通過閱讀和研究《教師論語》,我深切感受到了其中蘊含的教育智慧和對教育事業(yè)的深刻關懷。治學、為人、見賢思齊、致遠等諸多篇章,都給我提供了很多思考和啟發(fā)。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時刻謹記這些智慧原則,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道德修養(yǎng),引領學生成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社會棟梁。只有持之以恒地追求學習和進步,才能更好地為學生的成長和社會的發(fā)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