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文案(熱門13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參考依據(jù),也是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體現(xiàn)。編寫教案時需要注重教學的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使學生的學習更加有條理和完整。小編整理了一些高效實用的教案案例,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文案篇一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借助批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一個大的進步往往是由很小的改變開始的道理,并善于從生活中去感受、發(fā)現(xiàn)美。
    3、學習抓住關(guān)鍵詞語復述文章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1、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
    2、繪聲繪色講故事。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指導學生閱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
    重點難點: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質(zhì)疑導入,激發(fā)興趣。
    1、(板書:故事)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你們都曾聽過哪些故事呢?今天,我們就自己來讀一個故事。師板書完課題,生齊讀。
    2、看到了這個題目,你們會有哪些問題?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讀課文,借助旁批看看哪些問題通過我們自己讀書就能解決,再看看我們在讀中又會產(chǎn)生哪些新問題。
    二、初讀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遇到生字,用已掌握的方法識記字音、字形。
    2、引入競賽機制,比一比哪個同學課文讀得最流利。
    3、全班齊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三、課堂小結(jié)。
    由教師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作小結(jié),布置預習內(nèi)容。
    四、布置作業(yè)。
    1、寫自己喜歡的字或詞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復習鞏固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
    2、學會繪聲繪色地講故事。
    3、體會課文所蘊含的道理。
    重點難點。
    繪聲繪色講故事。
    教學過程。
    一、查檢復習。
    1、指名認讀生字。
    2、朗讀課文。
    二、精讀理解,繪聲繪色講故事。
    1、引導學生運用已學過的抓住重點詞句的方法,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評價,梳理出有價值的問題。
    比如“臟兮兮”“協(xié)調(diào)”“煥然一新”等詞語的意思,以及問題:“街道為什么會出現(xiàn)那么大的變化?”、“小姑娘的藍裙子為什么引起這么大的變化呢?”
    2、學生再讀課文,在文中去找出問題的答案。
    3、學生匯報自己的體會。
    4、都是小結(jié):所有這一切的改變,只是因為大家的一認識:與美的事物不協(xié)調(diào)。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要求自己與美的事物協(xié)調(diào)一致的話,我們就能創(chuàng)造美,我們的本身就是美了。
    5、教方法指導學生講故事。
    (1)指導學生抓住三“不協(xié)調(diào)”和三“不對勁”來記住這個故事。
    (2)指導學生在講故事時注意努力用語言打動他人,做到繪聲繪色。
    (3)學生小組內(nèi)講故事,互相評議,比一比誰講得好。
    (4)自愿者講給全班聽。
    6、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三、作業(yè)設(shè)計。
    1、比一比,再組詞。
    喚()兩()凍()。
    煥()倆()棟()。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文案篇二
    師:相傳在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王想用十五座城池交換趙王手里的一塊美玉。這塊美玉就是和氏璧。那么,這個絕世珍寶是怎樣被人發(fā)現(xiàn)的呢?這里邊蘊含著一個凄美的故事,讓我們一起走進《和氏獻璧》吧!板書課題齊讀。
    二、學習課文:
    過渡:那第一次獻璧的情形是怎樣的?
    1、學習第一次獻璧。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的第1、2自然段,想想卞和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去獻璧的?(高興、信心,滿心歡喜)指導朗讀。
    卞和滿心歡喜地去獻璧,結(jié)果卻被鑒定為(這只是一塊普普通通的石頭)。
    師:此時的卞和,心情又是怎樣的?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急切)請你用急切的心情來讀一讀卞和說的話。(指名讀,男女生讀)師:卞和的急切解釋頂撞了厲王,厲王大怒,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左腳。失去了左腳的卞和,心情是怎樣的?(失望、傷心、難受)為什么?過渡:雖然失去了左腳的卞和傷心、失望、難受,但是他沒有改變獻璧的決心。
    2、學習第二次獻璧。
    師:于是在武王登上王位后他又去獻璧,玉匠又是怎么說的?誰來讀一讀。
    (出示:玉匠不屑地說:“這不過是塊普通的石頭?!?。
    師:“不屑”是什么意思?誰能帶著不屑的語氣再讀讀這句話?師:就是玉匠這不屑的一句話讓卞和失去了右腳。
    師:失去了雙腳的卞和,(生接讀:捧著那塊石頭淚流滿面)。
    他想:(生接讀:這無價之寶難道真的要永遠被埋沒嗎?)。
    3、學習第三次獻璧。
    師:請你默讀課文5、6、7自然段,思考:第三次獻璧與前兩次有什么不同?
    課件出示句子:卞和捧著那塊石頭,在楚山腳下一連痛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雙眼淚盡,血都流了出來。
    指名讀這句話,找出表示卞和動作的詞。
    師:請你做一做“捧”的動作。將“捧”換成“拿”可以嗎?為什么?師:那么我們讀的時候該怎么讀呢?請你來讀一讀。
    師:哪個呢?(痛哭)“痛哭”說明卞和哭得怎樣?(哭得十分傷心、傷心到了極點)那哪些詞句表現(xiàn)了他傷心到了極點?(一連、直、三天三夜)。
    師:是啊,他是多么地傷心啊!直哭得(生接讀:雙眼淚盡,血都流了出來)那你能不能試著讀一讀這個句子呢?(指名讀句子)過渡:讀到這,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卞和為什么哭得這么悲傷吧。課件出示: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師:誰會讀這個句子?(指名讀,齊讀)你能告訴我這一句話的意思嗎?沒關(guān)系,老師給一點提示,你可以在課文中找到相應的句子。誰找到了?(生讀)這是卞和說的話。
    課件出示:寶玉,卻被說成是普通的石頭;堅貞之士,卻被說成是騙子,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
    師:現(xiàn)在你知道卞和悲傷的原因了嗎?(生答)那堅貞之士指的是誰呢?(卞和)。
    師:孩子們,你們認為,這句話該用什么語氣來讀呢?(傷心)請你來讀一讀。(指名讀)。
    師引讀:是啊,事實被扭曲,是比砍去雙腳更令人痛心的事啊!卞和悲傷地說:(生讀)。
    師引讀:忠貞被誣蔑,受到侮辱和殘害,內(nèi)心的痛苦無人訴說,卞和無比悲愴地回答:(生讀)。
    師引讀:雙腳被砍,內(nèi)心早已被割碎,心痛不已的卞和,泣不成聲地回答:(生讀)。
    師:(課件出示)文王聽到了回報,便叫玉匠整治那塊石頭。經(jīng)過仔細打磨,玉匠把一塊溫潤澄凈的美玉呈獻上來,在場的人都驚呆了。于是,文王下令將這塊價值連城的美玉命名為“和氏璧”。
    三、總結(jié)、升華。
    師:卞和冒著生命危險三次獻璧,他的故事確實感人肺腑、催人淚下。你能用一個詞語來贊揚卞和這種可貴的精神嗎?(永不放棄、堅持不懈、忠心耿耿、堅貞)。
    師:卞和獻出的僅僅是一塊玉嗎?還有什么?(忠貞)這也是人最寶貴的品質(zhì)啊!
    課件出示:
    卞和獻出的不只是價值連城的和氏璧,他獻出是更是自己的_______。
    四、拓展延伸。
    師:學到這兒,課文中的那個人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有話想對他說嗎?指名同學說一說。
    五、作業(yè)布置:
    1、收集帶有“玉”的成語,了解它們的意思。
    2、同學間互相推薦有關(guān)和氏璧的故事讀一讀。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文案篇三
    學習目標:
    1、學習默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讀懂課文內(nèi)容,體會母愛的無私和無價,懂得主動幫助父母做事。
    3、培養(yǎng)獨立的閱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
    教學過程:
    一、設(shè)疑激趣。
    認識賬單,引入新課。
    1、出示各種發(fā)票、收據(jù)。
    2、這些記載著錢或貨物出入事項的單子,就叫賬單。(板書:賬單)。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可以輕輕地讀,也可以大聲地誦讀,碰到難讀的詞語或句子可以先畫出來然后反復地讀,讀到自己認為滿意了,有收獲了,再停下來。
    2、“小記者”采訪收獲。
    2、剛才老師看到很多同學都畫了下面這些詞語,誰有信心把這些詞語讀好?
    (出示難讀的詞:小彼得索取報酬如愿以償羞愧萬分躡手躡腳小心翼翼怦怦直跳)。
    指名讀全班讀。
    3、引導學生讀課文前面的導語。
    生自由讀后指名匯報。
    小黑板出示,明確閱讀要求(1)讀讀課文,了解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2)想想媽媽為什么寫的都是“0芬尼”;(3)小彼得看到媽媽的賬單是怎么想的。
    三、研究賬單,感受母愛的無價。
    過渡:讓彼得如愿以償?shù)氖且环葙~單,讓彼得羞愧萬分的也是一份賬單,這究竟是兩份怎樣的賬單呢?我們先來研讀彼得的賬單。
    1、學習彼得的賬單。
    a、出示彼得賬單。
    b、請你仔細看這份賬單的每條款項,一條一條讀,你覺得能讀好了就舉手。
    指名朗讀。
    出示句式:我覺得他是一個()的孩子,因為他()。
    師:懂事的彼得的確幫大人做了不少事,那他為什么會想到向媽媽索取報酬的呢?讀一讀一二自然段,相信一定能找到答案。
    生自由讀。
    指名學生回答。
    過渡:媽媽看了這份賬單,什么話也沒說。晚上,小彼得如愿以償?shù)氐玫搅怂膱蟪辍5瑫r,他也發(fā)現(xiàn)了一份媽媽寫給他的賬單。媽媽的賬單上到底寫了些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研讀“媽媽的賬單”。
    a、(出示媽媽的賬單)同學們,誰愿意來讀一讀。那么多人想讀,你先練一練,讀好了,再展示給大家聽。
    b、指導朗讀,適當評價。
    是啊!多么不一樣的賬單啊!十年,媽媽把彼得漸漸地拉扯大,她給了彼得十年的幸福生活,卻只要——(生回答)十年里,媽媽每天照料著彼得的一日三餐,仍然只要——(生回答)當彼得生病的時候,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卻只要——(生回答),媽媽把所有的愛,所有的牽掛都給了小彼得,還是只要——(生回答)。小朋友,這難道僅僅是一張薄薄的賬單嗎?這是一份()的賬單,這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母愛呀!一份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母愛呀!
    a先在四人小組里說說。
    b生匯報。
    師:是啊!媽媽的帳單讓小彼得羞愧萬分。
    出示:羞愧萬分。正因為羞愧萬分,他才會——,他才會——(呈現(xiàn)課始的詞語)誰能把小彼得羞愧萬分的心情讀出來?(指名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聽出來了嗎?誰能讓大家感受到不僅羞愧,而且羞愧萬分呢?舉手的一起來。
    c、彼得手拿媽媽這份愛的賬單,心中百感交集地讀了起來,讀著讀著,許多往事?lián)砩闲念^,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十年里媽媽親手洗的衣服是那樣干凈,舒適;十年里,媽媽的懷抱是那樣的溫暖;十年里,媽媽每天做的飯菜都是那么可口;他想起了很多很多成長中的故事。讓我們也跟著小彼得回憶成長中媽媽給予我們的愛吧!
    d,學生進行說話訓練:。
    當(),媽媽().
    e、讀到這兒,你一定明白了,板書:無私無價((根據(jù)學生說的讓學生上臺板書)。
    f、你能替他深情地讀讀這份賬單嗎?
    指導感情朗讀。
    四、聯(lián)系生活,熏陶情感。
    1、學到這里,你一定有許許多多的話想對大家說,讓我們把心底的話大聲說出來,出示:
    媽媽平時為自己做的事:
    我想對媽媽說:
    2、若給課文換個題目,你想換什么?(如《愛的賬單》《無價的賬單》《可貴的賬單》《無法償還的賬單》等)。
    3、總結(jié)深化:
    媽媽的賬單不僅讓小彼得變懂事了,也讓同學們變懂事了。它讓我們懂得了媽媽的愛是獻給兒女最溫暖、最深沉、最偉大的愛,讓我們永遠銘記這份愛的賬單。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文案篇四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能借助注釋和插圖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說出詩中描繪的景象。
    教學重點:有感情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能借助注釋和插圖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說出詩中描繪的景象。
    教學過程:
    一、單元導讀導入。
    1、本單元學習的主題是什么?
    2、本單元學習的要求是什么?
    3、接下來,讓我們走入第一課的學習,一起齊讀課題《古詩三首》。
    二、學習古詩《三衢道中》。
    1、我們先來學習第三首古詩《三衢道中》,它是一首7言絕句,它的詩人是宋代的曾幾,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2、解詩題。
    《三衢道中》“三衢”借助注釋,指的是三衢山?!暗乐小甭飞?。在三衢山游玩路上看到的風景。
    3、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學生練讀,教師相機講解“得”字。
    4、讀出斷句,抑揚頓挫。
    6、這些景物有哪些特點呢?請你結(jié)合注釋,試著說一說。
    7、結(jié)合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說說《三衢道中》這首詩寫了怎樣的景象。指導朗讀。
    8、嘗試背誦。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文案篇五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相關(guān)詞語。重點指導書寫、識記“胃、剛”兩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正確把握“答”、“應”、“骨”、“幾”多音字的讀音。
    3.通過口語練習,讓學生了解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和過程的同時,獲得語言概括能力的訓練。
    4.通過讀課文,初步了解牛胃的特殊構(gòu)造及功能。
    5.培養(yǎng)學生遇事冷靜,相互幫助的處事哲理。
    教學重點:結(jié)合文本理解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過程。
    教學難點:通過口語練習,鍛煉學生的口語概括能力。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外出旅行嗎?哪位同學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去過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指名說)。
    師:同學們?nèi)ミ^的地方可真多,可謂是見多識廣。今天吳老師也帶著同學們?nèi)ヒ粋€神秘的地方旅行,請同學們打開課文第10課。
    二、揭題。
    1.齊讀課題。
    2.引導學生理解、區(qū)分“旅游”和“旅行”。(旅行重在“行”,主要指到處行走。旅游重在“游”,主要指觀光、游玩。)。
    3.引導學生在讀課題后質(zhì)疑:讀完課題后,你想提出什么問題?(指名說。預設(shè)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誰在牛肚子里旅行?為什么會在牛肚子里旅行?怎樣在牛肚子里旅行?)。
    4.指名說說是誰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是小蟋蟀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結(jié)合圖片指名讓學生寫寫“蟋蟀”,并說說識記方法。
    過渡: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共同解決同學們提出的另外兩個問題。
    三、學習課文。
    (一)整體感知,快速把握。
    1.請同學們快速地把課文看一遍,然后說說哪些小節(jié)講到了這兩個問題。
    2.指名說說自己找到的信息。(1-7小節(jié)講紅頭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8-18小節(jié)講紅頭在牛肚子里旅行的過程。)。
    過渡語:同學們讀書很認真,下面我們先來探討紅頭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探究原因。
    1.請三名學生表演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發(fā)現(xiàn)問題。(指名說說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
    2.學習多音字“答”。
    課件出示多音字“答”,指導學生朗讀。
    3.探究原因。
    同桌進行口語練習(用課件出示“因為,所以”的句式,讓學生說說紅頭到牛肚子旅行的原因。)。
    過渡語:對于紅頭來說,這次旅行純屬意外。紅頭是怎樣進行這次意外的旅行的?下面我們一起合作朗讀課文的8-20小節(jié)。
    (三)再讀課文,了解旅行過程。
    1.提出合作讀書的要求:
    (1)女同學讀紅頭說的話,男同學讀青頭說的話,老師讀旁白。
    (2)邊讀邊思考:青頭是怎樣幫助紅頭的?
    2.全班交流學習收獲。
    (1)課件出示多音字,學習多音字,相機指導書寫“應”,指導理解相關(guān)詞語。
    (2)指名說說青頭是怎樣幫助紅頭的?
    a.指名說。
    b.結(jié)合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相關(guān)內(nèi)容,引導學生品讀感悟。
    (3)口語練習:由于得到青頭的幫助,紅頭順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紅頭的旅行路線是怎樣的?請與同桌合作完成下列練習。
    紅頭從________走到________,又從________來到了________。最后,在牛________的時候,隨著________。
    (過渡語:牛到底有幾個胃?我們一起來看看畫面。)。
    (4)指名結(jié)合畫面內(nèi)容完成以下口語練習。
    牛共有________胃,前________,只有________。
    四、歸納小結(jié)。
    1.初步了解科普童話小品的文學體裁。
    師:課文用童話的形式,通過紅頭在牛肚子旅行的經(jīng)歷,向我們介紹了牛胃的特殊構(gòu)造及功能,這樣的體裁就是科普童話小品。
    2.概括分析,明曉事理。
    紅頭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可以說是一次意外,如果沒有得到青頭的幫助,它也不可能順利地從牛肚子里出來。從他們身上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悟?(預設(shè)學生的回答:相互幫助,團結(jié)友愛,遇事冷靜不慌張)。
    是啊。不論我們遇到什么樣的事,都不能緊張,一定要發(fā)揮聰明才智,冷靜處理好事情。更重要的是學會互相幫忙,共同解決困難。請記住:團結(jié)就是力量。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文案篇六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帶來了什么心愛的禮物,誰來說說自己的禮物是什么時候,誰送給你的?
    2.有位小朋友她的寶貝可多了,你想不想看看是些什么?就讓我們大家把課文打開,看看都有什么。
    二、初步感知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用自己的方法識記生字。
    2.教師抽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卡片。
    禮物發(fā)芽懂得一套書。
    精彩寄托果斷滋潤。
    (2)理解詞語。
    漸漸指針精美。
    期盼幼小博大。
    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同桌互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教師范讀,指導學生讀出長短句的停頓。教師重點指導第三節(jié)。
    3.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說說為什么喜歡這一小節(jié)?
    4.組織學生討論詩歌描述的畫面、內(nèi)容和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重點指導:
    我收到了哪些禮物?
    我從一粒種子生根發(fā)芽,讀懂了哪些自然?(種子在春天會生根發(fā)芽,生長時需要陽光,水。植物給大地帶來了綠色,可以吸收有害氣體,釋放出氧氣。)。
    看到小雞漸漸長大,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小雞是那么可愛,只要對它們好,它們也會對你友好。它們和人一樣,都是有感情的。生命是可貴的,動物長大是多么不容易呀,我們要保護動物。)。
    看著手表的指針不停的跳動,我懂得了什么?(時間就這樣不停歇,當你玩的時候,它就從你的身邊悄悄溜走了。我們要珍惜時間。)。
    為什么說世界是博大和精彩的?能把你知道的精彩的事講給大家聽嗎?
    為什么說小小禮物寄托著親人的關(guān)愛和期盼?你收到過親人什么禮物?
    5.仿照課文前四自然段寫一段話。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文案篇七
    文本細讀: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主要向人們介紹了坐落在奧登賽的安徒生公園的情況。向人們介紹了童話之外的相關(guān)知識。內(nèi)容的安排,意在引導學生在大量的閱讀安徒生的童話作品之后,借助網(wǎng)絡、書籍等查找、搜集資料,進一步全面了解安徒生,認識安徒生。教材的文本只是提供的一方面或幾方面的點,教學時應大量的補充。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9個生字,會正確書寫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閱讀,搜集整理材料使學生進一步的了解安徒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查找資料使學生深入了解安徒生這個人。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學生準備:查找的資料,自學生字遇到不懂的記下來。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打開書142頁。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字典等。
    2、用課件出示文中的生詞,指明讀,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白樺”、“毛茸茸”、“銅雕”等詞語可以利用圖片進行理解。
    如:“疏疏落落”、“幻想”、“描繪”、“請悠”、等詞語可以結(jié)合詩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對于其他詞語可以師生共同解決。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三、品讀文本,感悟文本。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讀完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印象或看法。
    3、引導學生抓住自己觀點的支撐點,即文中語言文字的`品位與理解。
    a:你認為歐登塞美嗎?從文中的語句中找出來?
    (引導學生用美的感情讀出來)。
    b:小公園里有那些事物與安徒生有聯(lián)系?從文中的語句去找,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小組交流指導學生進行感情朗讀。
    c:讀完文本的最后一段談談你的感想?學生交流。
    4、整體回顧全文,美讀中品位始終所蘊涵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資料整理。
    板塊三:。
    學生根據(jù)資料,總結(jié)、展示安徒生的長篇游記。
    最后談談寫一寫《我心中的安徒生》《我最崇敬的人》。
    回家以后給父母講一講安徒生的故事。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文案篇八
    這節(jié)課是三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乘法的第一節(jié)課《螞蟻做操》------學習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不進位)。
    主要學習目標: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借助點子圖這一直觀模型,理解乘法豎式每一步的含義,進一步體會算法多樣化。
    3.在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學會表達自己的想法,逐步養(yǎng)成認真傾聽、善于思考的好習慣。
    本節(jié)課教學流程如下:
    創(chuàng)設(shè)情境,探索新知。
    1.找數(shù)學信息,提出問題。
    2.解決問題,說清算理、算法。
    3.小結(jié),揭示課題。
    練習檢測,鞏固提升。
    1.找錯。
    2.豎式計算。
    3.解決問題。
    收獲:
    1.數(shù)學語言的準確性、規(guī)范性。
    12×4=48。
    豎式中每一步的含義:12分成10和2,用4分別去乘個位上的2和十位上的1。4乘個位上的`2得8,4乘十位上的1是4個十,4寫在十位上。
    2.算理的明晰。
    結(jié)合點子圖,理解豎式中每一步的含義。
    3.關(guān)注所有學生。
    選擇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算法時,不僅僅要關(guān)注對《螞蟻做操》教學會診上臺這位學生的評價,臺下學生的做法也不容忽視,要有意識地生生互動。
    4.不糾正孩子,用正確的語言去強調(diào)。
    當學生出現(xiàn)錯誤時,教師做的不是反復去糾正,而是用正確的語言、自己的話去強調(diào)。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文案篇九
    style="color:#125b86">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首位能整除)的驗算,包括沒有余數(shù)的和有余數(shù)的。
    2、通過具體的問題,理解驗算的方法和意義。
    重點難點:
    理解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驗算方法及意義。
    教學流程。
    一、口算題。
    1、第三題第(1)小題,學生完成;。
    2、完成后校對反饋,并且說出口算的算法。
    二、沒有余數(shù)的除法驗算的問題。
    1、出示例題圖,觀察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并結(jié)合問題1進行詳細解讀;。
    2、如何解決第一個問題,用什么方法計算?在學生引導下列式;。
    3、計算,得到答案(鼓勵口算并且說一下口算過程:“36÷3,先算3÷3=1,再算6÷3=2,是12”)。
    4、如何驗證計算的正確?講述:一般而言在遇到除法驗算的時候我們一般用乘法驗算。誰會驗算?12×3=36,并且理解一下,每一個數(shù)字在乘法中的意義,這道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5、出示一道題目64÷2并要求驗算,上隨堂本。注意橫式上改寫什么,在反饋的時候重點查。
    6、在做完這兩道題目之后,從乘法、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入手,引出驗算的第一種情形:商×除數(shù)=被除數(shù)。(引導學生,教師不說出)。
    7、快速口算55÷5并且驗算,學生說。
    8、完成第三題第(2)小題的口算,并且說說為什么能算的這么快。
    三、有余數(shù)的除法驗算的問題。
    1、接著出示問題,65元可以買多少塊冰欺凌,還剩多少元?
    2、學生列出算式,得到答案,這回要求學生自己檢查橫式,看看有沒有錯誤。
    3、你會驗算嗎?分兩步進行,先從意義出發(fā),理解21×3=63(元)表示的意義是買冰欺凌花去的錢,再加上剩下的2元才是一共得錢;再用豎式表示理解:商×除數(shù)+余數(shù)=被除數(shù)。
    4、運用已經(jīng)學習過的知識進行甄別,完成第一題的題目,回答問題的模式:“96是第二行的積,32是第一行的商,第二行和第一行可以用來互相驗算”
    5、你能根據(jù)我的算式再說出一組像這樣的式子嗎?
    58÷5=11……3。
    四、獨立完成除法的驗算。
    1、完成第二題的剩下一題,并且請學生板演;。
    2、關(guān)注豎式中驗算的部分,并且說清楚所用的原理是:商×除數(shù)+余數(shù)=被除數(shù);。
    五、全課總結(jié)。
    1、本節(jié)課學習了哪些知識?(要重點訓練學生說)。
    2、課堂作業(yè):補充p2。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文案篇十
    1、了解山溝里的孩子們起早貪黑地去上學的情景,感受他們學習的'艱難,學習他們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
    2、理清段落結(jié)構(gòu),能將課文分為兩個部分。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4、學會本課9個生字。
    能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含義,體會“金鑰匙”,“理想的燦爛的黎明”的含義。
    錄像帶生字卡片。
    布置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安排]3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趣導入。
    1、師:學習新課之前,我們來看一段錄像。
    2、播放《渴望》片斷。
    3、學生談觀后感想。
    4、師:文中的孩子是怎樣上學的呢?(出示課題:山溝里的孩子)。
    二、檢查預讀,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語句流暢。不容易讀好的語句做上記號,多讀幾遍。)(師巡視指導)。
    2、同桌互讀正字音。(生字詞、不容易讀好的地方)。
    3、指名讀文。(個人讀,小組讀)。
    (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chǔ)上,在小組內(nèi)訂正生字的讀音,激發(fā)起學生思維積極參與。)。
    三、自主感悟,小組討論。
    1、師:那么,山溝里的孩子每天是怎樣上學的?請大家?guī)е@個問題再認真地把課文讀一讀。
    2、學生自讀自悟,圈點批注。
    (習慣好,終身受益。老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讓學生邊讀邊想,邊動筆標記,養(yǎng)成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2、小組合作學習: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3、小組代表發(fā)言。
    4、師:這些問題相信大家只要再課文多讀幾遍,就一定能找到答案。
    (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讀書的體會和存在的問題,,解決了相對簡單的問題,學生也對課文有了更全面的理解,這樣在全班的交流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就會是相對深刻的,對課文的認識也是相對全面的。學生的學習也就有了層次,有了深度。)。
    四、識記生字。
    1、師:下面,我來考考大家對本課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2、出示生字詞。(指名讀,齊讀,互相提醒)。
    3、師示范:罩、匙、貌、勤的寫法。
    4、生在本子上書寫。(一個寫一個,師巡視)。
    (把識字過程放在合作、自主、探究的氣氛中,學生互教互學,合作交流。全班只解決難記的幾個字,提醒學生生字的學習不忘方法,允許學生識字的方法五花八門,有利于學生思維的開闊。)。
    五、課后延伸。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文案篇十一
    1.結(jié)合“電影院”的具體情境,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有進位)的計算方法。
    2.對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有進位)能進行估算和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在學習及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豐富的情感體驗,感知數(shù)學的價值,增進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課堂實錄】。
    同學們看過電影嗎?喜歡看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電影院看一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師:認真觀察,說一說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生:我知道要組織500人去看電影;還知道電影院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
    師: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生1:500人看電影,電影院的座位夠嗎?
    生2:這個電影院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真棒!請大家解決第一個問題,并把自己的想法說給組內(nèi)的小伙伴聽。
    (教師巡視并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去。)。
    (二)引導探究。
    1.估一估。
    師:電影院的座位夠嗎?你們是怎樣估算的?哪個小組的同學來匯報一下?
    (1)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nèi)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
    (2)學生組內(nèi)討論時,教師參與到小組中,傾聽學生的不同見解,對學生的各種策略做到心中有數(shù),再組織學生匯報,全班交流。
    生1:20×25=500。假如是20排,每排25個座位,能坐500人;那么有21排,每排26個座位,能坐的人數(shù)大于500,所以夠。
    生2:20×26=520。假如20排,每排26個座位,能坐520人,520大于500,所以夠。
    生3:21×25=525。因為20排,每排25個座位,就能坐500人,再加上一排25人是525人,525大于500,所以夠。
    師:通過交流,我們又學到了許多估算的方法?,F(xiàn)在,我們再來解決第二個問題。
    2.算一算。
    師:這個電影院一共有多少個座位?請同學們獨立列式,解決問題。
    (1)學生自主探索,獨立解決。
    (2)組內(nèi)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說給組內(nèi)的小伙伴聽。
    (3)小組長匯報,教師講評。
    師小結(jié):請大家觀察以上幾種算法,掌握用豎式計算的方法,特別是用豎式計算時,同學們要注意進位的算法。
    3.趣味練習。
    師:我為同學們準備了幾道題,想看一看大家的計算水平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不是又有新的提高。
    (1)試一試。
    24×285×3635×43。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講評,教師重點指出:5×36除了用口算方法以外,還可以交換乘數(shù)的位置后用豎式計算。)。
    (2)搶算(教師讀算式,學生搶答。)。
    6×3016×7030×127×90。
    60×725×6035×2050×12。
    生1:洗完手立即把水龍頭關(guān)掉。
    生2:看到有浪費水的現(xiàn)象及時勸阻,并講明原因。
    (4)算一算。
    38×1232×1661×3438×25。
    56×2437×1842×2818×23。
    師: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
    a.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然后小組長組織在組內(nèi)核對,并作好記錄。
    b.小組長匯報組員的完成情況。
    c.教師巡視并指導個別學生,針對共性問題,組織集體講評。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文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列出是否算式,探索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嘗試并學習估算;在具體的情境中,能運用乘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過程與方法: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體驗算法多樣化,并能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在具體的情境和實踐活動中,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初步感知乘法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發(fā)現(xiàn)給定事物中隱含的簡單規(guī)律。
    教學重點:
    理解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計算方法,能正確地計算。能運用乘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計算方法,能正確地計算。能運用乘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第1課時。
    螞蟻做操。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探索并掌握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在具體情境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交流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學會用豎式計算乘法。
    教學難點:
    如何理解豎式乘法運算每一步的具體含義。
    教學方法:
    嘗試教學法,講解法。
    教學準備:
    點子圖,多媒體電腦,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出示情境圖,導入新課。
    二、探索新知。
    1、請學生獨立看圖,先自己說說圖意,再給同桌講一講;。
    2、誰愿意根據(jù)題中的信息提出乘法問題?誰能完整地說給大家聽?
    3、誰愿意解答她剛才提出的問題?
    師板:12×4=48(只)。
    指名說算法。
    4、用點子圖引導學生討論算法,匯報算法。
    (1)讓學生在點子圖上圈一圈,算一算。
    (2)匯報不同的思考過程。
    要求學生說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5、乘法豎式的學習。
    (1)讓學生嘗試用豎式。
    (2)學生方法交流。
    (3)師講解乘法豎式的簡寫寫法及每步的含義。
    三、拓展應用。
    1、圈一圈,算一算。
    14×2=12×3=。
    讓生獨立完成,指名說出圈法。
    2、填表。
    大車限乘客30人,小車限乘客10人。
    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后,再填寫表格。
    集體訂正。
    四、總結(jié)。
    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兩、三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乘法的?
    學生獨立看圖,先自己說說圖意,再給同桌講一講;。
    同桌互相提問題。
    指名根據(jù)題意,提問題。
    指名列式。
    學生嘗試口算。
    指名說算法。
    生在點子圖上圈一圈,算一算。
    指名匯報。
    12。
    ×4。
    48。
    學生嘗試用豎式計算。
    生交流不同的方法。
    指名說每步的含義。
    五、作業(yè)設(shè)計。
    53頁第2題。
    板書設(shè)計:
    螞蟻做操。
    12×4=48。
    12。
    ×4。
    48。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教案文案篇十三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禮物嗎?誰能向同學們介紹介紹,你在什么時候收到過親人送的什么禮物?(學生交流)。
    2、師小結(jié):當你過生日時,當你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時……,家人都會滿懷關(guān)愛和期盼地送上一份禮物。這些禮物,寄托著親人的關(guān)愛和期盼。我們的學習小伙伴冬冬也和你們一樣,收到過很多親人的禮物。她把自己的感受寫成了一首小詩,題目就是《禮物》,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小作者收到了什么禮物?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1、學生自由讀文,要求正確流利,困難的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互評,然后再讀課文。
    3、把自己讀得最滿意的地方讀給全班同學聽聽。
    (三)、再讀課文,初步體驗。
    1、默讀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分小組合作解決,篩選出難解之疑。
    3、小組匯報學習結(jié)果。
    (四)、品讀課文,體會發(fā)現(xiàn)。
    1、讀一讀:
    (1)自由讀文,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
    (2)小組朗讀,并派代表在班上讀。
    (3)班級賽讀,評選班級“朗讀能手”。
    2、說一說:
    (3)、讓我們齊讀課文最后一段,體會親人的關(guān)愛之情。
    (4)你覺得家人對你還會期待些什么?
    3、背一背:
    鼓勵學生把自己喜歡的部分背下來,評選“背誦能手”。
    (五)、仿寫詩歌,積淀語言。
    2、師生交流。
    3、讓我們仿照課文1—4自然段作詩。
    4、自己練說,小組內(nèi)說,指名說,教師相機指導。
    5、學生自由作詩。
    6、評選班級“小詩人”。
    (六)、作業(yè)超市,自主選擇。
    任選以下兩項作業(yè)內(nèi)容,獨立完成。
    1、摘抄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讀一讀,背一背詩歌。
    3、收集的有關(guān)親情的文章或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