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年級語文園地三教案反思(5篇)

字號: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語文園地三教案反思篇一
    1、知道反義詞在詞義上的特點,并通過反義詞識字。
    2、初步認識近義詞。
    3、感知感嘆句與陳說句的句式特點,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積累語言。
    4、模擬“游客”和“導游”進行口語交際,提高交際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反義詞識字。
    【教學難點】
    認識近義詞,模擬“游客”和“導游”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準備】
    1、收集風景名勝地區(qū)的資料。
    2、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我的發(fā)現(xiàn)”
    1、讓同學自身先借助拼音讀一讀六組反義詞,再讀一讀學習伙伴的話,說說自身是否發(fā)現(xiàn)這幾組詞的一起點(每組的兩個詞意思相反)。
    2、師范讀,生注意聽老師的讀音。
    3、師生互讀,讀準字音。
    4、小組交流認記生字,互相檢查是否讀準字音。
    5、出示生字卡片,抽生讀字,檢驗認字情況。
    6、給生字找朋友:
    退——腿 險——臉 讀——賣 反——飯 間——簡
    7、“我說你說”——師生對說反義詞:
    ⑴ 說教材里的詞:
    補充:好——壞 新——舊 上——下 高——矮
    明——暗 開——關(guān) 來——去 前——后
    多——少 重——輕
    ⑵ 生生對說反義詞。
    二、學習“日積月累”——我會選
    1、同學自讀詞語,看能否發(fā)現(xiàn)什么。
    2、教師引導:
    ⑴ 老師站在腳室的中央。
    ⑵ 老師站在教室的中心。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否一樣?說明了什么?
    (中心與中央意思相近,是近義詞。)
    3、選詞配對,在讀一讀。
    4、擴展:你還能說出一些近義詞嗎?
    三、鞏固復習
    1、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2、對反義詞競賽:師與生對。比一比看誰對得快。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連線:
    ① 找近義詞 ② 找反義詞
    美麗 著名 正 簡單
    特別 漂亮 復雜 反
    中心 非常 買 關(guān)
    有名 中央 平安 賣
    愉快 快樂 開 危險
    二、學習“讀讀說說”
    1、出示“!”與“?!?,講解感嘆句與陳說句。
    2、讀句子,體會感嘆句與陳說句的特點。
    3、教師引導同學分析句子:
    ⑴ 前是感嘆句,后是陳說句。
    ⑵ 因為“花壇真漂亮“,所以“我要把他拍下來”。
    4、方照例句說句子:
    北京真________啊!我多么想________。
    5、 仿照例句完成第三句。
    6、 同桌互相仿說句子。
    三、學習“我會讀”
    1、同學自讀詩歌。
    2、小組互讀,比一比看誰最先背誦。
    3、小組交流:讀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想?
    四、展示臺(交流課外識字的途逕)
    1、展示課外識字效果。
    2、展示自身搜集的與本組學習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明信片。
    3、展示自身的藝術(shù)才干。
    第三課時
    一、展示資料,選擇伙伴
    1、展示自身收集的風景名勝資料,讓同學在展示出的資料中了解自身關(guān)心的風景名勝。
    2、在展示過程中選擇好自身的交流對象,組成“旅游團”。
    二、分組交流
    同學自由選擇下列交流方式:
    1、 “導游”介紹自身搜集的資料和知道的情況,“游客”提問,“導游”解答。
    2、“導游”在介紹的過程中,“游客”隨時提問,導游靈活布置介紹和答問兩方面的內(nèi)容。
    3、“游客”先提問,“導游”一一作答,然后“導游”再介紹游客沒有問到而自身認為有必要講的情況。
    三、全班交流
    1、各組推選最好的“導游”,在全班介紹風景名勝,并進行交流。
    2、各小組推選出來的“導游”互相交換到別組帶隊。
    四、總結(jié)
    1、簡單總結(jié)一下這次活動的情況,一起分享搜集資料的經(jīng)驗,交際的經(jīng)驗。
    2、評出“最受歡迎的‘導游’”,“最受歡迎的‘游客’”等。注意轉(zhuǎn)變角度,考慮怎樣看問題,想問題。
    二年級語文園地三教案反思篇二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15個生字,會寫其中的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小大人"貝當"人小言不小的那份童真,感受理發(fā)師的風趣幽默。
    教學重點:
    1、復習鞏固15個生字,會寫其中的4個生字。
    2、能有感情讀課文。
    教學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小大人"貝當"人小言不小的那份童真,感受理發(fā)師的風趣幽默。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知
    1、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1—4自然段,學習了生字寶寶,還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小貝當。小貝當和你們一樣也讀二年級,不過有許多的生字他還不認識,誰來幫幫他?
    2、(課件出示:理發(fā)店其他改口臉腮光凈笑瞇瞇好半天扶著胡子。(背景為報紙))
    3、指名讀,齊讀。
    4、課件播放小貝當?shù)母兄x話:“謝謝大家?guī)臀艺J識了這么多的詞語,時間不早了,我要去剃頭了?!?BR>    5、小結(jié)過渡:那們我們也去瞧瞧吧,請大家自由讀課文5—10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感悟內(nèi)容
    (一)自由讀5—10自然段。
    1、自由讀。
    2、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文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貝當想當大人?
    3、指名回答
    (二)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1、師出示一幅小貝當理分頭的圖片,問:文中哪自然段講小貝當理小分頭呢?
    2、指名回答并讀第5自然段。
    3、指名讀,并評析:他讀得怎么樣?
    4、小貝當?shù)男那樵鯓?(高興、驕傲)
    5、齊讀。
    6小結(jié)過渡:為了更像大人他還要理發(fā)師干什么?誰能從文中把這句話出來?
    (三)學習第6自然段。
    1、學生思考并回答,
    2、師:“他”指的誰?“臉腮光凈”是什么意思?
    3、誰再讀讀這句話,感受一下有趣的小貝當。
    4、指名讀,齊讀
    (四)學習7—10自然段。
    1、師范讀,邊聽邊思考:理發(fā)師是怎么做的?小貝當在干什么?
    2、為什么說小貝當是傻乎乎地在等呢?請看這幅圖。(課件出示文中插圖)
    3、學生回答。
    4、課件出示第8自然段的內(nèi)容,并把重點詞作上記號(好半天一個接一個一個人)
    5、指名讀,齊讀
    6、質(zhì)疑:小貝當?shù)攘四敲撮L時間,你們猜猜他心里會想什么?假如你是小貝當?shù)暮门笥?,你會對他說什么?
    7、過渡:我們接下來看看小貝當對理發(fā)師說了些什么?
    (五)學習課文9—10自然段。
    1、指名讀小貝當說的話。
    2、評析,再指名讀。
    3、理發(fā)師是怎樣回答的?
    4、學生回答,再指名讀。
    5、分角色朗讀。
    三、回歸文本,總結(jié)全文
    1、小組內(nèi)分角色朗讀全文。
    2、小組代表朗讀。
    3、他們的朗讀真精彩,不僅朗讀好而且還加上了自己的動作,那我們再看看文中哪些地方有趣?
    四、拓展延伸
    1、你們和小貝當年齡相當,你們生活也有許多有趣的事吧,先和同桌說說吧!
    2、學生試說,互說。
    3、指名說,
    4、師進行總結(jié)。
    五、生字樂園
    1、出示生字:凈半其胡
    2、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
    3、指導學生寫字
    4、師范寫“凈”字
    5、學生試寫。
    六、作業(yè):
    講一講:回去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演一演:課后找小伙伴合作,把這個有趣的故事演給大家聽。
    七、板書設(shè)計
    叫我貝當先生
    小貝當看報嘩嘩響
    (一心想理小分頭
    當大人)要刮臉
    二年級語文園地三教案反思篇三
    教學目標:
    1、了解觀察日記的格式,學會寫觀察日記,養(yǎng)成記錄生活細節(jié)的習慣。
    2、以“豆娃娃”的培育過程為例,練習動手操作,記錄培育過程。
    3、以“豆娃娃”的培育過程為載體,練習寫小的“觀察日記片段”。并試著在活動結(jié)尾,學會整合幾次的觀察內(nèi)容,寫成一篇完整的“觀察日記”。
    4、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和主動觀察生活的習慣。
    教學重點:
    在“豆娃娃”的培育過程中持之以恒地觀察、記錄、交流。
    教學難點:
    在實踐、觀察、記錄的基礎(chǔ)上,整理出一篇真實、完整、充實的觀察日記。
    教學過程:
    一、準備階段
    簡單介紹“豆娃娃”的培養(yǎng)方法。
    1、關(guān)注學生的培養(yǎng)情況,與學生交流培養(yǎng)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與問題。
    2、閱讀學生的日記片段,進行評價與鼓勵。
    3、鼓勵學生之間互相之間交流,彼此觀察對方的“豆娃娃”。
    欣賞他人的“豆娃娃”及相關(guān)日記,獲得啟示與幫助。
    把“豆娃娃”引進班級,與同學們共同欣賞、觀察、交流趣事。
    二、習作中期
    組織培養(yǎng)“豆娃娃”的活動。
    根據(jù)自己的培養(yǎng)情況,進行記錄,寫好“觀察日記片段?!?BR>    1、培養(yǎng)十天后將自己的“豆娃娃”帶到學校。
    2、彼此介紹自己的豆娃娃及在此過程中的問題及趣事。
    3、學會整合日記片段,形成相對完整、充實的日記的方法。
    4、選讀評價。
    5、作文評改。
    6、佳作欣賞。
    完成其他內(nèi)容的觀察日記。
    三、習作終期
    建議學生把“豆娃娃”帶到學校,與同學們的進行比較與交流。
    鼓勵同學們彼此參觀自由交流。
    能不能將幾次日記片段整合成一篇內(nèi)容完整、充實的日記呢?
    讀幾篇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導評價。
    三批結(jié)合,進行批改。
    將優(yōu)秀作文進行展覽。
    鼓勵生活中進行這樣的觀察。
    嘗試著按照老師的方法培養(yǎng)“豆娃娃”
    以日記的形式記錄自己的實踐過程及觀察所得。
    與老師共同分享實踐的收獲。
    四、習作延伸
    可以小組間交流、觀察、欣賞日記片段。
    學會處理已有的素材、找到合適的過度方法,寫出完整的觀察日記。
    借鑒、修改完善作文。
    批后修改。
    閱讀優(yōu)秀作文
    留心生活,記錄生活。
    幫學生創(chuàng)設(shè)學生一個生活場景,學會有意識的觀察。
    邊做邊寫,有生活,有內(nèi)容,真實而不失生動。
    老師的建議與鼓勵是他們堅持并不斷并有所進步的動力。
    互相學習,也是互相鼓勵的過程,在關(guān)注中更加注意自己的實踐與記錄。
    檢驗同學們的實踐成果,激發(fā)彼此學習、交流的愿望。
    通過彼此觀察、彼此交流、閱讀能受到啟發(fā)、拓寬思路、學會評價。
    搜集信息,處理信息,讓內(nèi)容變得更科學、更有條理、更豐富。
    讀文指導,給予方向。
    批后改,是一種個別指導,更有針對性。更有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
    為下次習作打好精神基礎(chǔ)
    觀察生活,記錄生活,讓生活變得有痕跡。
    二年級語文園地三教案反思篇四
    一、文本教學解讀
    語文園地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園地,指向于學生語言的積累與運用。共安排了六個板塊的內(nèi)容: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寫話、展示臺、日積月累和我愛閱讀,內(nèi)容與編排形式符合二年級學生學習的特點,旨在讓學生借助各板塊的學習獲得語文學習經(jīng)驗的生長。
    “識字加油站”包含三個部分:三組以興趣愛好為主題的詞串;三個孩子活動的情境圖,圖中有提示“我會踢足球,還會拉二胡”;11個需要認讀的生字。其中,情境圖為學生理解詞語的輔助材料。這一部分的教學,我們可以充分發(fā)揮詞語所提供的情境指導學生認讀生字,并把這些活動與學生的生活加以聯(lián)系,讓學生在言語活動中輕松識記生字詞。
    “字詞句運用”包含兩個部分:比一比,填一填;讀一讀,想一想,用加點的詞語說句子。這一部分與本單元的閱讀課文緊密關(guān)聯(lián)?!皥@一圓、只一支、進一近、帶一戴”都是在平時學習中學生容易搞混的?!耙贿叀贿叀痹诒締卧摹恫軟_稱象》《一封信》中都有出現(xiàn)。教學這一部分,我們應注重從課內(nèi)向課外拓展,構(gòu)建言語形式與學生日常生活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
    “寫話”包含兩個部分:寫話的要求和幾張可愛的玩具圖片。同時有兩個提示:一是要寫在方格紙上,二是標點符號要占一格。這是二年級上冊教材中第一個寫話板塊,這部分的教學應注重孩子寫話能力的培養(yǎng),為三年級的習作打下基礎(chǔ)。
    “展示臺”包含一組詞、一組成語和一句名人名言,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在平時學習中注重積累的好習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除了理解這些詞語、句子的意思,更要讓學生認識到平時學習中積累的重要性。
    “日積月累”編排的是一首古詩《小兒垂釣》,旨在引導學生積累經(jīng)典詩文。教學時應重在朗讀指導,要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使學生能夠?qū)⑦@首古詩讀正確、讀通順,盡量做到有韻律;能熟練地背誦,并能對照插圖感受古詩中的童趣。
    “我愛閱讀”編排的是一篇小故事《王二小》。這篇故事講述的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chǔ)上,教師應引導學生體會到王二小犧牲自己、對抗敵人的勇敢品質(zhì)。
    二、教學活動設(shè)計
    教學目標:
    1.歸類識記9個詞語,認讀11個生字。
    2.能辨別四組同音字的意思差異,能用“一邊……一邊……”的句式說話。
    3.能在方格里寫幾句話介紹自己喜歡的玩具,并正確、規(guī)范地使用標點符號。
    4.能積累詞語和名人名言,養(yǎng)成平時注重積累的好習慣。
    5.能背誦古詩《小兒垂釣》。
    6.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故事《王二小》,感受閱讀的快樂。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一識字加油站
    1.活動一:認識新朋友。
    讀準生字。自由讀、同桌互讀、指讀。
    提示:注意“彈、鋼、蕩”韻母中前后鼻音的區(qū)分;“捏、泥”聲母是鼻音;“環(huán)”的意思可結(jié)合事物理解;“鐵、滑”是會意字,其余都是形聲字。
    2.活動二:找到好朋友。
    將短語分成兩部分:第一排動詞,第二排名詞。打亂順序,分別認讀。上下兩排詞語連線。
    提示:在學生連線的基礎(chǔ)上,采用分組讀、師生讀等方式練讀詞串。
    3.活動三:稱贊小能人。
    說一說:
    我會……我會……我還會……
    他(她)會……他(她)會……他(她)還會……
    提示:在別的小朋友說的時候,注意認真聽。
    板塊二字詞句運用
    1、活動一:火眼金睛。
    (1)讀一讀,比一比。區(qū)別“園一圓、只一支、進一近、帶一戴”。
    要點:同音字。字音相同,字形不同。其中“園一圓、進一近”這兩組字字形相近。
    園:形聲字。指種植蔬菜、瓜果、樹木的地方:菜園、果園。也可指供人游覽娛樂的地方:公園、游樂園。圓:會意字。①圓形:圓周、圓規(guī)。②完備;周全:圓滿。③使圓滿;使周全:圓夢、自圓其說。④貨幣單位,也作“元”。
    只:會意字。本義是鳥一只。①單獨的:只身、只字。②量詞:兩只手、三只雞。支:“支”是“枝”的本字??梢宰髁吭~,用于計桿狀物品,如:一支筆、一支槍;用于計隊伍等,如:一支軍隊;用于計歌曲、樂曲等,如:一支歌、兩支樂曲。
    進:會意字。甲骨文字形為小鳥的腳趾。鳥腳只能前進不能后退,故用以表示前進,與“退”相對。近:形聲字。本義為距離短?,F(xiàn)在還指時間上的不長久,如“近來”;兩個人關(guān)系親密,稱為“親近”。
    帶:象形字。本義指大帶、束衣的腰帶。因為帶子為長條的,所以“帶”字引申為“圍繞”?!皫А弊鲃釉~時意為攜帶。戴:形聲字。①加在頭或身體的部位上:戴帽、戴手套。②尊敬;擁護:愛戴、擁戴。
    (2)填一填。自主完成書上填空,教師巡視指導。
    提示:提醒書寫占格,促進習慣養(yǎng)成。
    (3)說一說。為什么要填這個字?
    提示:可結(jié)合字義采用兒歌的形式引導。如:花園門票要十元,小小圓桌圓又圓。
    (4)練一練。通過課外延伸,加以鞏固。
    要點:了解字義,辨別選擇。
    2、活動二:說話練習。
    (1)讀一讀。
    提示:可逐句朗讀提問:①曹沖聽了這個問題后,一邊看大象,一邊在干什么呢?②你能用“爸爸一邊……一邊……”說說自己的爸爸嗎?③老師寫字時,同學們在做什么?你能用“一邊……一邊……”說一句話嗎?
    (2)說一說。用“一邊……一邊……”自主造句。
    提示:注意學生說的句子的合理性。(行為主體可以同時做的兩件事)
    板塊三寫話
    課前準備:每人帶一個最心愛的玩具。
    1.活動一:說一說,猜一猜。
    先不要拿出自己的玩具,通過自己的介紹讓別人來猜一猜你的玩具是什么。
    (1)用一句話概括自己玩具的特征:我的玩具很()。
    提示:可以用“有趣、可愛、漂亮”等詞語來概括一下玩具的基本特征。
    (2)討論:要想讓別人猜到玩具是什么,可以介紹些什么?
    要點:介紹清楚玩具的顏色、外形、質(zhì)感等。
    (3)向同桌介紹自己的玩具的顏色、外形,讓同桌猜一猜。
    要點:要按一定的順序來介紹。
    (4)介紹玩法:有些玩具可能看上去不起眼,可是很好玩,所以介紹玩具時,我們還可以介紹它的玩法。
    (5)在玩這個玩具的過程中有沒有發(fā)生過什么有趣的事,可以跟大家說一說。
    3.活動二:寫一寫。
    (1)將剛才說的話寫在方格紙上。
    要點:每個段落前空兩格,每個標點符號要占一格。
    (2)教師巡視,指導格式。
    板塊四展示臺
    1.活動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欣賞積累卡。
    提示:可以將書上積累卡做成一個精美的圖片展示出來。
    (2)讀一讀。
    要點:讀準詞語,讀通句子。
    (3)比一比,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要點:積累卡的內(nèi)容有兩字詞語、四字詞語、名人名言。其中兩字詞語滲透著自然變化:第一組都是云朵,第二組都是氣候,第三組都是水域,三組詞語所表現(xiàn)的形態(tài)不同,但都與“水”有關(guān)聯(lián);四字詞語都與春天有關(guān),表現(xiàn)出春天勃勃的生機;名人名言與讀書有關(guān),點出了讀書的重要性。
    (4)記一記。熟讀成誦。
    2.活動二:制作積累卡。
    (1)讀第7課《媽媽睡了》,嘗試做一個詞語積累卡。
    (2)課后制作,開展評比。
    板塊五日積月累
    1.活動一:圖文對照,看一看,說一說。
    問:圖片上有什么人?圖中的孩子坐在哪里?在做什么?
    猜:后邊的大人在干什么?釣魚的孩子回答大人的問話了嗎?
    提示:切合圖意和詩意,能讓學生大致了解詩的意思。
    2.活動二:讀古詩。
    (1)教師逐句范讀,學生跟讀。
    要點:注意詩句節(jié)奏。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提示:可以加上動作,揣摩稚子的心理。
    3.活動三:賽詩會。
    提示:可以用表演的方法來朗讀古詩,看誰朗讀得流利,表演得形象。
    板塊六我愛閱讀
    1.活動一:讀故事。
    要點:借助拼音讀通故事。
    2.活動二:講故事。師生合作講故事,教師讀教材中的故事,中間作停頓。
    提示:引導學生想象,補充人物語言或心理活動。例如: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敵人對王二小說什么?王二小聽了敵人的話,心里想什么?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時,敵人會想什么?八路軍發(fā)現(xiàn)王二小光榮犧牲時,會說什么?
    師生合作講完故事后,可以問:你們喜歡王二小嗎?讓學生簡單說說感受。
    提示:這個故事講的是一位小英雄的故事。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如:《小英雄雨來》《小兵張嘎》。
    二年級語文園地三教案反思篇五
    【我的發(fā)現(xiàn)】
    這是一項引導同學自主發(fā)現(xiàn)組詞規(guī)律的練習,重點引導同學探索和發(fā)現(xiàn)兩組詞,雖一字之差,但詞性和詞意卻大不相同。教學時要放手讓同學去觀察、議論、鼓勵同學發(fā)表個人見解,從而使同學體驗發(fā)現(xiàn)的快樂,感受漢語的豐富。引導發(fā)現(xiàn)時不必用準確的術(shù)語來表述,同學用自身的話大致說清詞語之間的關(guān)系即可。
    過程建議:
    1、讀一讀,辨一辨,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拓展延伸,加強積累。你還能說出這樣的詞語嗎?
    飲水——( ) 錄音——( )
    電影——( ) 會議——( )
    【日積月累】
    這局部包括三項內(nèi)容:“讀讀認認”、“我會填”和“我會讀”。其中“讀讀認認”是讓同學鞏固反義詞,并通過反義詞識字,加強積累?!拔視睢笔前藗€偏正式短語,要求同學在搭配詞語中體會用詞的準確性,對詞語的意思,教師不必作過多的解釋。“我會讀”目的是積累古詩詞,受到保守文化的熏陶。
    〖讀讀認認
    過程建議:
    1、同學借助拼音讀讀不認識的字,仔細觀察每組里兩個字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2、運用自身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再讀這些字,交流識字方法。
    3、采取多種游戲方式說反義詞。
    4、拓展練習:生活中你還發(fā)現(xiàn)有哪些這樣的反義詞?
    〖我會填
    過程建議:
    1、回憶所學課文,小組內(nèi)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詞語。
    2、全班交流,啟發(fā)同學說說還可以填什么詞語,鼓勵大家發(fā)表不同意見。
    3、選擇自身喜歡的短語說一句或幾句話,教師鼓勵創(chuàng)新。
    創(chuàng)設(shè)情景說話:風光秀麗的黃山__________;
    絡(luò)繹不絕的汽車__________。
    〖我會讀
    過程建議:
    1、同學借助拼音自讀詩歌。
    2、練習給詩配畫:你覺得該畫什么?(有條件的還可以看錄像)
    3、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同學進行對讀或扮演讀。
    4、欣賞民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
    【口語交際】
    這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夸家鄉(xiāng)”,是對本組專題的深化和延伸。可與綜合性學習活動結(jié)合起來進行,也可以與展示活動同時進行。課前要讓同學聯(lián)系學過的課文,自身通過觀察、咨詢或查閱資料,了解家鄉(xiāng)有哪些風景名勝、物產(chǎn)、名人以和家鄉(xiāng)近年來有哪些變化等等,培養(yǎng)同學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交際準備:
    同學搜集的關(guān)于家鄉(xiāng)的文字和圖片資料;把同學分成若干交際小組。
    過程建議:
    1、匯報展示、討論交流:
    ⑴ 展示并向同學介紹自身搜集到的有關(guān)家鄉(xiāng)的資料(文字、繪畫、照片等)。同學間相互交流資料內(nèi)容和獲取經(jīng)過。
    ⑵ 把內(nèi)容相近的歸為一個組,互相交流,說說對對方資料的看法和感受。
    2、充沛“對話”,夸夸家鄉(xiāng):
    ⑴ 小組合作或派代表用自身喜歡的形式向全班介紹自身眼中的家鄉(xiāng)。其他組可向介紹者提問或作補充說明。
    ⑵ “導游”“推銷員”介紹自身搜集的資料和知道的情況,“游客”提問,“導游”“推銷員”解答。
    3、寫一寫:
    ⑴ 把自身介紹的內(nèi)容和口語交際中聽到的有關(guān)內(nèi)容加以綜合,組成一段夸夸家鄉(xiāng)的話寫下來。也可以給自身畫的畫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話,還可以用連環(huán)畫的形式寫話。
    ⑵ 寫好后讀一讀,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展示臺】
    本次“展示臺”以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為主題,內(nèi)容和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教材舉了兩個例子,一是在詞語接龍游戲中展示自身積累的詞語,二是展示自身收集的反映家鄉(xiāng)變化的照片。教學時,可利用教材中學習伙伴的話激發(fā)同學展示的興趣和愿望,充沛展示自身各方面的才干和學習效果。
    1、讓同學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題目進行詞語接龍練習,看哪組接得長。
    2、教師再選擇兩個詞語讓同學用“開火車”的形式做詞語接龍游戲。 如“生活”“美好”。
    3、展示反映家鄉(xiāng)變化的照片開自身畫的畫。辦一期夸家鄉(xiāng)的專欄。
    4、展示、交流在《葡萄溝》一課后安排同學們準備的其他資料或?qū)W習效果。
    【寬帶網(wǎng)】
    這次“寬帶網(wǎng)”是對本組專題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展示了我國民族和行政區(qū)劃的知識。其目的一是讓同學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在服飾、生活習慣等方面都有自身的鮮明特點;二是讓同學通過查閱地圖了解我國的行政區(qū)劃和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地理位置。
    1、演示局部民族圖片或錄像,創(chuàng)設(shè)情境:你知道畫面上的人是哪個民族的嗎?你是根據(jù)什么知道的?
    2、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展示自身找到的資料,說一說自身知道的民族的生活習慣,并說說是怎樣了解到的。
    3、出示“中國地圖”,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4、從地圖上找到四個直轄市和兩個特別行政區(qū)。
    5、同桌互相說一說,你還知道哪個省在什么地方。
    6、欣賞《愛我中華》歌曲,激發(fā)同學對祖國的熱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