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蒲公英大全(16篇)

字號:

    教案的編寫過程需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教材的內(nèi)容與要求以及教學環(huán)境等因素。教案的編寫要考慮到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提高教學效益。教案的編寫需要注重學生的實際操作和參與程度。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蒲公英篇一
    1.幼兒學習運用大小不同的圓形和線條組合表現(xiàn)小雞的特征。
    2.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表現(xiàn)小雞的不同形態(tài)并大膽給小雞著色。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具備小雞形象的經(jīng)驗。
    物質準備:油畫棒,范例,大張的空白紙一張。
    1.情景導入:
    師:雞媽媽生了一個蛋,我們一起來幫助雞媽媽孵蛋,我們來看看蛋里的小雞到底長啥樣?
    師:小朋友來猜猜看蛋里的小雞是長什么樣的?(引導幼兒描述出小雞的身體、腦袋、腳、嘴的形狀樣子)。
    2.教師示范:
    師:小雞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幼:圓圓的)教師畫出小雞的身體。
    師:小朋友們想想看小雞的腦袋是什么樣子的?(幼:圓的)小雞的.腦袋可以畫在哪?
    師:小雞的腦袋可以畫在這里嗎?(教師隨意選定一,體周圍的部位)。
    教師畫出小雞的腦袋,并添上嘴巴和腳。
    師:小朋友看看,老師畫的小雞的腦袋緊緊貼著小雞的身體,那小雞的腦還可以畫在哪?
    教師指出一遠離小雞身體的部位。
    師:小雞腦袋可以畫在這里嗎?(幼:可以、不可以)。
    教師將小雞的腦袋畫在遠離身體的地方,展示給幼兒看,并總結小雞的腦袋不能畫在遠離身體的地方。
    師:小雞的腦袋可以畫在小雞身體的大圓內(nèi)嗎?(幼:可以、不可以)。
    教師示范展示,總結小雞的腦袋可以畫在緊貼著身體的部位,還可以畫在大圓內(nèi)但不可以畫在遠離身體的地方。
    師:現(xiàn)在,我們來給小雞涂上漂亮的顏色,讓小雞更漂亮。教師示范涂顏色的方法。
    師:現(xiàn)在小朋友開動自己的腦筋,動起手,自己來畫畫小雞。
    3.幼兒動手操作,教師走動指導。
    幼兒在動手繪畫時,幫助引導幼兒解決在繪畫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指導幼兒正確畫出小雞身體及腦袋的形狀,正確組合成小雞的形態(tài),避免出現(xiàn)幼兒將小雞的腦袋畫的遠離身體。
    給小雞涂色時注意指導幼兒將顏色涂抹在線條封閉區(qū)域內(nèi),并且顏色盡量涂抹均勻飽滿。
    4.教師點評幼兒繪畫作品。
    幼兒動手繪畫完成后選擇1~2張較符合本次活動目標的小雞圖畫,指出其畫得好的地方加以表揚。同時選出1~2張畫的有些不足的畫加一點評,指出其不足之處及下次改正方法。最后對于幼兒在繪畫活動過程中的行為表現(xiàn)稍微加以點評。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蒲公英篇二
    1、嘗試大膽涂鴉,愿意看看、想想、說說。
    2、體驗與同伴、老師共同游戲的樂趣。
    一、大膽涂鴉
    1、引導幼兒自主選擇蠟筆(激發(fā)幼兒大膽表述蠟筆的顏色,幫助幼兒對顏色的感知)
    2、幼兒大膽涂鴉(教師關注幼兒,鼓勵幼兒大膽地涂鴉)
    二、根據(jù)涂鴉大膽的想象表達
    結合形狀、線條、顏色、空間等線索積極大膽想象愉快表達。
    (教師借助有節(jié)律的兒歌等,梳理幼兒的零星的經(jīng)驗,同時關注幼兒的口語表達,鼓勵幼兒積極想象。)
    明明涂的是一輛車,愷愷涂了一架飛機,洋洋涂的是一朵花,梅梅涂的是一只蝴蝶......
    小朋友們把自己涂的畫用一個小故事講給大家聽。
    挖掘藝術活動的無限創(chuàng)意,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力和培養(yǎng)幼兒良好個性。在此過程中,重點研究創(chuàng)意藝術活動在幼兒園主題教學中設計與實施問題。同時,作為延伸性工作,嘗試初步總結創(chuàng)意藝術活動與幼兒園主題教學的相互關系。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能力和個性方面的作用,并且創(chuàng)造有特色、園本化的主題教學。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蒲公英篇三
    1、通過看看、說說、畫畫的不同活動形式,引導幼兒體驗美術課的快樂。
    2、培養(yǎng)幼兒的均勻涂色和大膽添畫的能力。
    1、圖片:汽車
    2、油畫棒、畫稿。
    一、導入
    教師通過變魔術,變出不同樣子的汽車玩具,讓幼兒觀察。
    二、展開
    1、提問幼兒:汽車都有哪些部分組成?
    幫助幼兒總結,共有四部分:車頭、車身、車尾和車輪。
    2、出示范畫,請小朋友們觀察小汽車缺少了哪一部分?
    3、教師示范:我為汽車添畫車輪。
    在畫完第一個車輪后,請小朋友們思考:在畫第二個車輪時應該注意什么?
    向幼兒講解:第二個車輪一定要和第一個車輪一樣大、一樣圓,
    注意車輪與汽車整體的比例,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否則汽車就不能在馬路上平穩(wěn)的駕駛。
    4、請幼兒為汽車添畫車輪。
    (1)指導幼兒的作畫姿勢和握筆姿勢。
    (2)提示幼兒添畫的車輪要一樣大、一樣圓。
    (3)為小汽車圖顏色。
    5、教師點評
    小結:只有兩個車輪畫的一樣大、一樣圓的小汽車跑的才會快。
    三、結束
    請幼兒收好畫筆后,一起玩開汽車的游戲。
    整個活動每個環(huán)節(jié)圍繞目標環(huán)環(huán)相扣,積極引導孩子觀察思考,激發(fā)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從整個活動情況來看,本次活動并不成功,似乎對于多數(shù)幼兒來說偏難,沒有達成體現(xiàn)整體美的目標。小班的孩子動手操作訓練還有待加強。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蒲公英篇四
    1、熟練運用搓、團的方法制作小紙球,繼續(xù)鞏固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
    2、喜歡參加手工粘貼活動。
    1、背景圖:蘋果樹媽媽;
    2、蘋果(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皺紋紙條(紅、黃、綠紙條若干);膠水、抹布若干;
    一、引發(fā)興趣,導入課題。
    蘋果樹媽媽想請小朋友給蘋果寶寶穿上漂亮的衣服。
    二、討論、示范。
    1、引導幼兒找出與蘋果顏色相似的紙條。
    教師:"你想給蘋果寶寶穿上什么顏色的衣服?用什么顏色的紙條?"(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蘋果的顏色有紅的、黃的、綠的;紅蘋果用紅色的紙條做衣服,黃蘋果用黃色的紙條做衣服,綠蘋果用綠色的紙條做衣服。
    2、引導幼兒復習搓團紙球,學習用膠水粘貼紙球。
    教師:怎樣給蘋果寶寶把漂亮顏色的衣服穿上去呢?
    教師示范講解粘貼的方法:先找出與蘋果顏色相似的紙條搓小紙球,搓好后用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捏住紙球,輕輕蘸膠水,然后貼在蘋果寶寶身上,搓好一個紙球,貼一個紙球。
    三、提出創(chuàng)作要求:為蘋果寶寶穿上漂亮顏色的衣服。
    教師:找出與蘋果相似顏色紙條搓成紙球,捏住紙球輕輕蘸膠水,然后貼蘋果寶寶外圈,再粘蘋果寶寶中間。
    四、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找出相似色紙條。
    2、紙球搓得均勻。
    3、輕輕蘸膠水。
    4、保持桌面干凈。
    五、展示作品,結束活動。
    請粘貼好的幼兒把蘋果寶寶送給蘋果樹媽媽,說一說你的蘋果寶寶是什么顏色的。
    孩子們第一次接觸到油畫棒,主要是給孩子們建立油畫棒的使用常規(guī)。在此基礎上讓他們按照自己意愿給蘋果涂上顏色。從活動中能看出孩子們對繪畫的興趣較高,都積極地想讓老師看看他們的完成情況。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蒲公英篇五
    1、大膽地運用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涂色練習。
    2、能用多種方法包扎“糖果”。
    各類糖紙、糖果、剪刀、膠水、紙巾、橡皮、常規(guī)用品、學生每人帶一顆糖果。
    一、引入主題
    1、同學之間友好的互贈糖果,吃糖果。在音樂聲中,學生們把自己帶來的糖果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并可以說一句祝福的話。
    2、糖果吃掉了,還剩下什么呢?(糖紙)讓學生們把剛剛剝下的糖紙整理平整。
    3、看一看,糖紙好看嗎?想一想,糖紙好看在哪里?有各種各樣的顏色,美麗有趣的花紋圖案。
    二、幼兒欣賞和觀察糖果的包裝
    1、欣賞各種包裝的糖果。糖果都有哪些包裝?包扎、捆扎、粘貼。
    2、欣賞各種糖紙(平面、展開的)
    三、幼兒動手制作
    1、剛才好朋友送你的糖果已經(jīng)被吃掉了,現(xiàn)在我們自己來設計包裝一顆糖果回贈給你的好朋友吧?。阌泻芏嗯笥训脑?,可以多設計一些)
    2、學生設計制作。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大膽涂色,嘗試包扎糖果。比比誰的糖紙最漂亮,誰的包的糖果最精美。
    3、展示、回贈。
    在制作糖紙活動中,我會允許孩子們多制作幾張?zhí)羌?,完成后,再開一個“糖果寶寶服裝發(fā)布會”,讓孩子們體驗活動的樂趣。而第二個活動包扎糖果,我會鼓勵孩子們先嘗試用一種方式包扎糖果,交流后再用學到的喜歡的方法試一次,及時反饋,鞏固所學,也更好地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xiàn)能力。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蒲公英篇六
    1、在《美麗的小花園》美術活動中,能夠剪出各種不同花邊的花朵。
    2、愿意創(chuàng)造出不同花邊的花朵,能摸索出大小花的剪法。
    3、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剪刀、彩紙若干
    一、花朵
    1、你見過的花朵——“你見過的花朵,它們的花瓣都是什么形狀的呢?都有幾片花瓣呢?”(幼兒泛談)
    2、出示作品——“你們都用蠟筆畫過美麗的花朵了,今天我們要換一個方式畫畫,我們要用手工紙和剪刀來剪出美麗的花瓣來?!?教師出示作品)
    二、制作
    1、看看、說說“這是我的美麗的小花園,好看嗎?你們喜歡嗎?”
    “我花園里的花朵,它們的花瓣都是什么形狀的呢?都有幾片花瓣呢?”(幼兒觀察,泛講)“這些花瓣,都是一刀剪下來的,今天我們就來學學用小剪刀剪出美麗的花朵來?!?BR>    1)一張正方形的紙,折成三角形的形狀,然后在對折成三角形的形狀。
    2)在三角形二條直角邊相交的這個角處,離角一段距離的地方用剪刀剪出花瓣的造型。
    “你們仔細看看,我的有些花朵它很大,有的很小,有的花瓣很多、有的花瓣卻很少。我是怎么剪出來的呢?誰來猜猜看?”(幼兒猜想)
    重點難點:
    1)怎么讓花瓣多一點?
    在折疊三角形的時候,次數(shù)要多。次數(shù)越多花瓣就越多。但是在三折后,三角形的折法不能對折,而是要將一條閉合的短短的邊折向斜邊。
    2)怎么讓花朵大一點?
    在剪花瓣的時候,離尖角越遠花瓣則越大,離尖角越近在花瓣越小。
    “這樣的花朵是怎么剪出來的呢?”(空心的花朵)“我們在剪完紙頭后,剩下來的這片紙頭也可以剪出花朵來?!?教師演示,將剩下的紙頭剪出花朵來。)
    2、試試、做做“我們現(xiàn)在就動手來試一試,要記住重要的地方。你折的三角形次數(shù)越多花瓣就越多,剪的長短不一樣,花瓣大小就不一樣?!?BR>    教師帶幼兒一起剪花瓣。
    “我們都剪出了第一朵小花了對嗎?那現(xiàn)在就請你們自己嘗試著動手試試,你想剪出什么樣的花瓣,在用小剪刀剪之前,請你先畫一畫,等一下就沿著你畫的直線剪。”
    活動延伸:
    “你們都剪了很多花朵出來了,今天啊請你們先把這些花兒放在抽屜里,因為下節(jié)課的時候,我們要把這些花朵黏貼的畫紙上,然后在用蠟筆來裝飾我們的花園?!?BR>    在今天的活動中孩子們很是感興趣,他們能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中。在剪貼小花的過程中有些孩子們很會動腦筋,他們先將一張紙畫好圓形,再將幾張紙疊在一起剪出好幾個圓形,可是有些孩子們在剪出細細的花瓣時出現(xiàn)困難,不能剪得細細的,而且出現(xiàn)粗細不一樣,容易剪斷。在制作大樹的時候大多數(shù)孩子能折出扇子形狀貼在樹上當樹葉,但也有個別孩子折得太大了,顯得不怎么協(xié)調(diào)。另外有的`孩子在布局方面還不怎樣合理,還需進一步的引導。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蒲公英篇七
    春天,草兒青青,花兒盛開,彩色的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美麗極了。在上周的活動中,幼兒學習了手印裝飾蝴蝶,對美麗的蝴蝶充滿了濃厚的興趣,而本節(jié)活動就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學習用對角折的方法折出美麗的蝴蝶,并粘貼到花叢中。
    1.激發(fā)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引導幼兒學習用對角折的方法折出美麗的蝴蝶,并粘貼到適當位置。
    引導幼兒學習用對角折的方法折出美麗的蝴蝶。解決方法:教師示范指導。
    幼兒能學會對折的圖標,并根據(jù)圖示完成作品。解決方法:教師引導提示。
    幼兒用書“蝴蝶飛飛”;彩色折紙;膠水;棉棒;教師范畫;折紙圖示;折紙成品—蝴蝶;上周活動中幼兒的作品。
    (一)開始部分:以談話的方式導入活動,出示上周作品。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畫,這是誰畫的?你們畫的是什么?你喜歡蝴蝶嗎?”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教師范畫“老師也做了一只蝴蝶,你們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嗎?”
    (1)提示幼兒按步驟看圖示折紙。
    (2)幼兒折紙時,教師巡回指導。
    4.引導幼兒將折好的蝴蝶貼到指定位置。 “蝴蝶折好了,應該貼到哪?”“那一面應該朝上?”
    5.請幼兒粘貼
    (1)提醒蘸膠水時要適量。
    (2)提醒幼兒粘得反正。
    (三)結束部分:請幼兒分組拿著作品到前面,其余幼兒評價,教師總結。 “誰做得好?哪里好?”
    (四)延伸活動:請幼兒到美工區(qū)將粘好的作品進行添畫。
    此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設計緊湊,符合幼兒的需要,課堂中,我嘗試了新的教學方法,比較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但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第一:本節(jié)課是美術課,課堂中不單單是傳授孩子繪畫方面的技能,而應該讓他們知道有關蝴蝶的更多知識。第二:范畫時,示范完蝴蝶的撕法后,應該把示范的蝴蝶拿過去,不應該展示在后面的背景上,這樣,孩子操作時,可讓他們自己充分想象,還可以怎么做,從而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
    總之,本次教學活動從設計到展示,我收益非淺,尤其在活動后的反思中認識到每次活動都是一次藝術的創(chuàng)造,相信在不斷的學習和反思中,對小班幼兒的課堂教學我會把握的更好。一節(jié)課不過二十分鐘,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留給上課的、聽課的人的思索都會很多,我作為執(zhí)教者,對這節(jié)課還是回味無窮,因為它讓我成熟了很多。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蒲公英篇八
    1、嘗試大膽的使用曲線繪畫小蟲,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2、了解小雞簡單的生活習性,懂得愛護小動物。
    畫頁、油畫棒經(jīng)驗準備:了解小雞簡單的生活習性如:小雞吃什么。
    1、激發(fā)興趣,引出活動。
    “咯咯噠,今天我真高興呀!“是誰在唱歌呀?(出示小雞)。
    小雞為什么這么高興呀?(有許多小蟲吃,出示小蟲)小蟲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一起討論:小蟲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呢?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xiàn)。
    2、出示畫面引發(fā)幼兒繪畫興趣。
    出示畫頁,以游戲的口吻激發(fā)幼兒繪畫的興趣,“小雞和他的朋友正在草地上做游戲呢,玩得都餓了,肚子餓得咕咕直叫,到處找蟲子吃,請你們快給他們畫些蟲子吧!”
    3、幼兒繪畫,教師進行指導。
    在幼兒繪畫過程中,教師指導幼兒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坐姿,對于不敢繪畫的幼兒,老師可運用平行指導的方法,對于能力強的幼兒教師可鼓勵為小雞們多畫些蟲子。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蒲公英篇九
    活動目標:
    1、大膽地運用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涂色練習。
    2、能用多種方法包扎“糖果”。
    活動準備:
    各類糖紙、糖果、剪刀、膠水、紙巾、橡皮、常規(guī)用品、學生每人帶一顆糖果。
    活動過程:
    一、引入主題。
    1、同學之間友好的互贈糖果,吃糖果。在音樂聲中,學生們把自己帶來的糖果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并可以說一句祝福的話。
    2、糖果吃掉了,還剩下什么呢?(糖紙)讓學生們把剛剛剝下的糖紙整理平整。
    3、看一看,糖紙好看嗎?想一想,糖紙好看在哪里?有各種各樣的顏色,美麗有趣的花紋圖案。
    二、幼兒欣賞和觀察糖果的包裝。
    1、欣賞各種包裝的糖果。糖果都有哪些包裝?包扎、捆扎、粘貼。
    2、欣賞各種糖紙(平面、展開的)。
    三、幼兒動手制作。
    1、剛才好朋友送你的糖果已經(jīng)被吃掉了,現(xiàn)在我們自己來設計包裝一顆糖果回贈給你的好朋友吧!(你有很多朋友的話,可以多設計一些)。
    2、學生設計制作。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大膽涂色,嘗試包扎糖果。比比誰的糖紙最漂亮,誰的包的糖果最精美。
    3、展示、回贈。
    活動反思:
    在制作糖紙活動中,我會允許孩子們多制作幾張?zhí)羌垼瓿珊?,再開一個“糖果寶寶服裝發(fā)布會”,讓孩子們體驗活動的樂趣。而第二個活動包扎糖果,我會鼓勵孩子們先嘗試用一種方式包扎糖果,交流后再用學到的喜歡的方法試一次,及時反饋,鞏固所學,也更好地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xiàn)能力。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蒲公英篇十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清、晴、眼”等十二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青、清、氣、晴、情、請、生”等七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自主識字,正確區(qū)分青、清、晴、請、情,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3.了解青蛙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了解青蛙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準備:生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生:小青蛙。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新朋友吧!(教師板書:《小青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配樂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思考你聽到的青蛙是什么樣的?
    2、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同時用曲線在文中標出生字詞。
    (2)同桌交流,再讀課文,借助拼音掃除字詞障礙。(自讀、小組讀、分段讀)。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清、晴、眼、睛、保、護、害、事、情、請、讓、病”指名讀。
    (2)開火車讀,小組競賽讀,評出最佳認字小組。
    2、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7個生字:“青、清、氣、晴、情、請、生”,指名認讀、領讀。
    (2)教師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學生書空。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文詳解。
    1、初讀課文。
    師:全班齊讀課文,課文有幾句話?文章的主人公是誰?
    生:文章有3句話,文章的主人公是小青蛙。
    2、深讀課文,解析文章主旨。
    師:讀第一句話,你知道小青蛙是什么樣子的?
    生:小小的,大眼睛。
    師:誰還能補充一下生活中了解到的青蛙的樣子?
    生:身穿綠衣裳,白肚皮,四條腿,大眼睛,呱呱的叫。
    師:讀文章第二句,你知道了什么?
    生:小青蛙吃害蟲,保護禾苗,是益蟲。
    師:你還知道哪些益蟲?
    生:貓頭鷹、蜻蜓、啄木鳥、壁虎……。
    師:讀文章第三句,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小青蛙?
    生:我們應該保護小青蛙。
    3、課文小結。
    同學們剛才說的很棒,青蛙是益蟲,是我們?nèi)祟惖呐笥?,我們應該保護它,也就是保護我們的大自然。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蒲公英篇十一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蠟筆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順著一個方向平涂。
    2、嘗試通過空手練習的過程,逐步較自如地運用蠟筆。
    3、在活動結束后,收拾自己的蠟筆并擺放到相應的位置。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人手一冊。人手一盒蠟筆。
    2、一張已經(jīng)完成涂色活動的紅花。范畫一張。
    活動過程:
    1、討論三八婦女節(jié)送給媽媽的禮物。
    2、幼兒觀察紅花的涂色方法。
    教師:大家看看,這么漂亮的紅花是怎么變出來的呢?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紅花涂得有無出邊框、是否順著一個方向等特點。(使幼兒觀察并知道給花涂色盡量注意不要涂出邊框,要順著一個方向涂)。
    3、幼兒嘗試進行涂色活動。
    幼兒嘗試空手練習近平涂的方法。
    教師:我們也用自己的手做蠟筆,涂一涂,要注意順著一個方向。(幼兒在桌上空手練習近平涂的.方法)。
    討論:怎樣涂色好看?(選擇朝一個方向涂色,順著橫向、豎向涂色都可以)。
    幼兒嘗試進行涂色。
    教師:媽媽最喜歡紅紅的花朵了,我們大家來給媽媽花紅花吧!
    幼兒嘗試進行涂色活動。教師在幼兒涂色過程中,注意提醒幼兒朝一個方向涂色,引導他們正確使用蠟筆。
    4、樂意送禮物并說祝福的話。
    教師:呀,小朋友做的紅花多美呀,我們今天就把媽媽的禮物帶回家,送給媽媽吧。
    接著,鼓勵幼兒回家送禮物并說出自己心中祝福的話,可以讓幼兒與同伴先交流一下。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蒲公英篇十二
    1、喜歡畫水粉畫。
    2、觀察整只西瓜與切開的西瓜,并畫出其特征。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4、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一只西瓜、一把刀、紙、毛筆、顏料(綠、黑、紅、黃)。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幼兒自由講述。
    師:今年兔媽媽地里的西瓜豐收了,你們知道西瓜是什么樣子的嗎?(引導幼兒說出形狀、顏色、花紋及摸上去的感覺)。
    2、幼兒觀察西瓜。
    師:兔媽媽還送給我們一只大西瓜,我們來看看西瓜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圓圓的、綠綠的、上面有黑色花紋、摸上去滑滑的)。
    3、觀察切開的西瓜。
    師托起一塊切開的西瓜引導幼兒觀察切開的西瓜是什么樣的?
    二、畫西瓜。
    1、師示范。
    師:兔媽媽要請我們來種西瓜,老師先來種一個。
    2、幼兒操作,師指導。
    師:兔媽媽還要種好多好多的西瓜,我們一起來幫它種吧。
    三、品嘗西瓜。
    師:兔媽媽的西瓜地里這么多的西瓜,你們想吃嗎?我們一起來吃吧。
    本次活動中大部分幼兒都能按一定的順序畫西瓜,畫出半圓形切片西瓜。在提出繪畫要求的環(huán)節(jié),要求太多,與講解示范重復,沒有突出要求重點。指導重難點不突出,在點畫西瓜籽可以用棉簽,這樣幼兒衣服、手指不容易臟,衛(wèi)生。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蒲公英篇十三
    1、學習畫人物半身像。
    2、用簡單的形狀線條畫出媽媽的頭像。
    準備。
    1、蠟筆若干盒。
    2、教師示范畫一張。
    內(nèi)容與指導。
    1、教師出示一張已畫好的媽媽示范畫,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老師手中畫上有什么呀?
    幼:媽媽。
    2、教師引導幼兒產(chǎn)生想畫媽媽情感,并講解畫個種形狀的過程。
    師:小時候都是媽媽給我?那我們一起來畫一畫吧!“教師畫出媽媽的半身像,并說出特征和提醒幼兒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1)、不能在紙上亂畫,不能把紙折起來。
    (2)、可以用你自己喜歡的顏色來涂在畫好的媽媽各各部位并提醒幼兒認真畫五官。
    4、幼兒自由畫畫,教師在旁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五官及頭的大小的擺放。
    5、教師小結?;顒咏Y束。
    教學反思:
    優(yōu)點是孩子們在提到喜歡媽媽什么時,都比較活躍,氣氛比較熱烈。因為孩子們對自己的媽媽印象比較深,所以老師與孩子的互動性比較強。
    美中不足是在畫畫過程中,孩子的畫具缺的比較多,這主要是我準備不充分,因此影響了活動的最終效果,所以一個活動之前的'準備對于一個活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好好準備每一個活動對于我們教師來說更是必不可少的。這樣的準備也是寬泛的,不僅僅指教學具的準備,更包括每一個問題,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步驟的準備。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蒲公英篇十四
    1.有良好的繪畫興趣。
    2.遷移已有經(jīng)驗,能夠用線條來表現(xiàn)節(jié)節(jié)蟲。
    3.能大膽選用自己喜歡的顏色涂顏色。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1.節(jié)節(jié)蟲的范圖。
    2.紙、油畫棒。
    1、欣賞范圖節(jié)節(jié)蟲,激發(fā)幼兒的制作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
    教師:這些結節(jié)節(jié)蟲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了解節(jié)節(jié)蟲的動作形態(tài)。
    2、提出活動的要求。
    大膽的畫線條,用圓等來表現(xiàn)節(jié)節(jié)蟲的各種形態(tài)。
    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來為節(jié)節(jié)蟲涂顏色。
    3、幼兒自由活動,教師邊鼓勵幼兒大膽繪畫。
    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我做了相應得改變,我改成了手工繪畫,讓孩子貼節(jié)節(jié)蟲,然后再給節(jié)節(jié)蟲畫上眼睛和腳,孩子興趣很濃厚,平常上課不太認真的羅景陽等小朋友,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遵守老師交待的要求,作品完成得比較好。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蒲公英篇十五
    1、熟練運用搓、團的方法制作小紙球,繼續(xù)鞏固認識紅、黃、綠三種顏色。
    2、喜歡參加手工粘貼活動。
    活動準備。
    1、背景圖:蘋果樹媽媽;。
    2、蘋果(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皺紋紙條(紅、黃、綠紙條若干);膠水、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發(fā)興趣,導入課題。
    蘋果樹媽媽想請小朋友給蘋果寶寶穿上漂亮的衣服。
    二、討論、示范。
    1、引導幼兒找出與蘋果顏色相似的紙條。
    教師:“你想給蘋果寶寶穿上什么顏色的衣服?用什么顏色的紙條?”(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蘋果的顏色有紅的、黃的、綠的;紅蘋果用紅色的紙條做衣服,黃蘋果用黃色的紙條做衣服,綠蘋果用綠色的紙條做衣服。
    2、引導幼兒復習搓團紙球,學習用膠水粘貼紙球。
    教師:怎樣給蘋果寶寶把漂亮顏色的衣服穿上去呢?
    教師示范講解粘貼的方法:先找出與蘋果顏色相似的紙條搓小紙球,搓好后用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捏住紙球,輕輕蘸膠水,然后貼在蘋果寶寶身上,搓好一個紙球,貼一個紙球。
    三、提出創(chuàng)作要求:為蘋果寶寶穿上漂亮顏色的衣服。
    教師:找出與蘋果相似顏色紙條搓成紙球,捏住紙球輕輕蘸膠水,然后貼蘋果寶寶外圈,再粘蘋果寶寶中間。
    四、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找出相似色紙條。
    2、紙球搓得均勻。
    3、輕輕蘸膠水。
    4、保持桌面干凈。
    五、展示作品,結束活動。
    請粘貼好的幼兒把蘋果寶寶送給蘋果樹媽媽,說一說你的蘋果寶寶是什么顏色的。
    活動反思:
    孩子們第一次接觸到油畫棒,主要是給孩子們建立油畫棒的使用常規(guī)。在此基礎上讓他們按照自己意愿給蘋果涂上顏色。從活動中能看出孩子們對繪畫的興趣較高,都積極地想讓老師看看他們的完成情況。
    小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蒲公英篇十六
    活動目標:
    1.有良好的繪畫興趣。
    2.遷移已有經(jīng)驗,能夠用線條來表現(xiàn)節(jié)節(jié)蟲。
    3.能大膽選用自己喜歡的顏色涂顏色。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節(jié)節(jié)蟲的范圖。
    2.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1、欣賞范圖節(jié)節(jié)蟲,激發(fā)幼兒的制作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
    教師:這些結節(jié)節(jié)蟲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了解節(jié)節(jié)蟲的動作形態(tài)。
    2、提出活動的要求。
    大膽的畫線條,用圓等來表現(xiàn)節(jié)節(jié)蟲的各種形態(tài)。
    用自己喜歡的顏色來為節(jié)節(jié)蟲涂顏色。
    3、幼兒自由活動,教師邊鼓勵幼兒大膽繪畫。
    活動反思:
    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我做了相應得改變,我改成了手工繪畫,讓孩子貼節(jié)節(jié)蟲,然后再給節(jié)節(jié)蟲畫上眼睛和腳,孩子興趣很濃厚,平常上課不太認真的羅景陽等小朋友,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遵守老師交待的要求,作品完成得比較好。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