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磨礪和挫折使我們更加堅韌,更加成熟。首先,我們要明確通過閱讀這些總結(jié)范文,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共通點和相似之處,從中學(xué)習(xí)到更多的經(jīng)驗和智慧。
冬至節(jié)初二篇一
傍晚,我和弟弟早早的來到了外婆家,想與他們共同度過這溫馨的一夜。外公外婆也正樂呵呵的迎接我們呢!
該吃晚飯了,外婆端來兩碗赤豆糯米飯,笑著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我聽了,急忙拿起勺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心想:我一定要快快長大!弟弟也想早點長大,一邊夸飯香,一邊埋頭“苦干”哩。
吃完飯,我開始聽外公講有關(guān)冬至的傳說,“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jīng)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lǐng),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還有,在江南水鄉(xiāng),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xí)俗。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BR> “百鬼夜行,午夜12點鬼門開,晚上記得早點回家睡覺哦!”外婆也插了一句,弟弟嚇得毛骨悚然,搞得全家哈哈大笑?!膀_你的啦!”外婆笑著說?!安贿^,也應(yīng)該早點睡,添歲嘛!”在全家的笑聲之中,我想起了杜甫的《小至》: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xiāng)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第二天醒來,是冬至節(jié),太陽開始回來了,春天也越來越近……。
冬至節(jié)初二篇二
20冬至?xí)r間:12月22日12:47:55,農(nóng)歷年十一月(大)十二。
冬至?xí)r間:月21日18:44:07,農(nóng)歷年十一月(大)廿三。
2015年冬至吃什么?
北方人吃餛飩和餃子。
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對于有著“好吃不如餃子”習(xí)俗的其他北方人來說,也普遍有冬至吃餃子和餛飩的風(fēng)俗。
在超市銷售冷凍制品專區(qū)可以看到,冷柜里擺滿了狀元、哈好妹、灣仔碼頭等各種品牌的速凍餃子和餛飩。不同地方的人們對餛飩的稱呼還不一樣,比如廣東人把餛飩稱為云吞,湖北人則稱之為包面,江西人稱其清湯,四川人稱抄手。河南人在冬至這天,要吃“捏凍耳朵”。原來,吃“捏凍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餃子的俗稱,據(jù)說是吃了餃子后,可以讓人們在寒冷的冬天里,不會被凍掉耳朵。
廣東人吃冬至肉。
對廣東人來說,冬至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jié)日,甚至比春節(jié)還重要得多,所以,廣東人有句話叫“冬至大過年”。
據(jù)介紹,冬至這天,大多數(shù)廣東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fēng)俗。其中,燒臘就是廣東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傳統(tǒng)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準備一桌大魚大肉、臘肉臘腸,談笑風(fēng)生地吃一頓,以祈求來年能鴻運當頭,大吉大利。有些廣東人還有在冬至這天向親朋好友送臘肉的習(xí)俗。為此,各家超市精心設(shè)置了紅紅火火的臘味坊,里面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臘肉、臘腸、臘鴨、火腿、咸肉、熏肉等,不僅有散裝的,還有袋裝的,讓市民各取所需。為了吸引市民購買,有的超市還派出工作人員,在超市外面擺起臘味品攤檔,向過路的市民銷售臘肉制品。
泉州人“冬節(jié)不回家無祖”
每年農(nóng)歷十一月中旬,約當公歷11月22日(或前、后一天),是冬至節(jié),又稱冬節(jié)。冬至為24個節(jié)氣之一,特別為人們所重視,泉州人稱冬至為“冬節(jié)小年兜”,其重視程度似稍為遜色,但過節(jié)時同樣很隆重。
在惠安,冬節(jié)除祭祖外,還有一些清明節(jié)同樣的習(xí)俗,如可于是日前后十大內(nèi)上山掃墓獻錢,修墳遷地也百無忌諱。
冬至節(jié)初二篇三
清楚了冬至具體時間,我們來看看冬至未來幾年冬至是哪天。
冬至是哪天。
20冬至?xí)r間:12月22日12:47:55,農(nóng)歷2015年十一月(大)十二。
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18:44:07,農(nóng)歷2016年十一月(大)廿三。
冬至?xí)r間:12月22日06:22:38,農(nóng)歷20十一月(大)十六。
冬至?xí)r間:12月22日12:19:18,農(nóng)歷20十一月(小)廿七。
冬至?xí)r間:12月21日18:02:12,農(nóng)歷20十一月(小)初七。
冬至?xí)r間:12月21日23:59:09,農(nóng)歷20十一月(大)十八。
2022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05:48:01,農(nóng)歷2022年十一月(小)廿九。
2023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11:27:09,農(nóng)歷2023年十一月(大)十一。
2024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17:20:20,農(nóng)歷2024年十一月(大)廿一。
2025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23:02:48,農(nóng)歷2025年十一月(大)初一。
2026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04:49:55,農(nóng)歷2026年十一月(大)十四。
2027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10:41:50,農(nóng)歷2027年十一月(大)廿五。
2028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16:19:19,農(nóng)歷2028年十一月(小)初五。
2029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22:13:45,農(nóng)歷2029年十一月(大)十七。
2030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04:09:13,農(nóng)歷2030年十一月(大)廿八。
2031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09:55:07,農(nóng)歷2031年十一月(小)初九。
2032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15:55:29,農(nóng)歷2032年十一月(小)十九。
2033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21:45:32,農(nóng)歷2033年十一月(大)三十。
2034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03:33:30,農(nóng)歷2034年十一月(小)十二。
2015冬至具體時間是12月22日12:47:55,農(nóng)歷2015年十一月十二星期二。大家不要忘了哦。
冬至節(jié)初二篇四
由于蘇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吳國的都城,吳國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襲周代歷法把冬至作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蘇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遺俗,而每年冬至夜的“菜單”更是考究,延續(xù)著淵遠的吳地風(fēng)情,形成了與其他城市不一樣的獨特意義。
在古城蘇州的大街小巷的超市內(nèi),冬釀酒堆得像座“小山”。一年只釀造一次的冬釀酒,桂花香郁、甘甜爽口。蘇州自古有句俗話,冬至不喝冬釀酒是要凍一夜的。
“老蘇州”們回到家,桌上擺好的“圓夜飯”不僅豐盛更是有“意思”,無論是冷盆熱炒還是魚肉牲禽,都換了雅名成了“吉祥菜”,“元寶”(蛋餃)、“團圓”(肉圓)、“雞”(撲撲騰),“金鏈條”(粉條)、“如意菜”(黃豆芽)、“吃有余”(魚)等,形色相似,處處滲透著姑蘇傳統(tǒng)節(jié)慶的喜氣和寓意。
自古太湖地區(qū)盛產(chǎn)稻米,用糯米粉制成各種糕團更是當?shù)仡H具特色和最常見的點心。圓圓的冬至團更是席間的必備點心,據(jù)說在蘇州,一月元宵,二月二撐腰糕,三月青團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餡團子,六月二十四謝灶團,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團,九月初九重陽糕,十月蘿卜團,十一月冬至團,十二月桂花豬油糖年糕,吃完十二道點心,新一年又來臨。
據(jù)說,蘇州人冬至還有吃餛飩的習(xí)俗。相傳吳越春秋一宴上,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吳王沒胃口,美女西施就進御廚房包出一種畚箕式點心獻給吳王。吳王一口氣吃了一大碗,連聲問道:“此為何種點心,如此鮮美?”西施想:這昏君渾渾噩噩混沌不開,便隨口應(yīng)道:“混沌。”為了紀念西施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蘇州人便把它定為冬至節(jié)的應(yīng)景美食。
“冬至進補,春天打虎”,是廣泛流傳于吳地的民間俗語。蘇州人從冬至這天起也開始啟動大進補,也形成了秋后食羊肉的最高峰。馳名中外的吳中藏書羊肉店的羊肉生意更是一下子興旺了不少。一家小型藏書羊肉店的老板透露,冬至里他的羊肉店可賣出八只羊,對食者而言,無論是燒、燜、燉、煮,都是既享口福又補身體,實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冬至節(jié)初二篇五
冬至(wintersolstice),又稱為“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是中國農(nóng)歷中一個重要節(jié)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起源于春秋時期;中國古代使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時間在每年公歷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冬至日時,太陽直射地面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北京時間12月22日12時48分,中國迎來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冬至”。
冬至吃什么食物。
1、羊肉。
冬天有兩次吃羊肉的大日子,一為立冬,一為冬至。羊肉中豐富的脂肪、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和鈣、鐵、磷等營養(yǎng)成分,有著益腎養(yǎng)肝、御寒祛濕的功效。因而蘇州人堅信,一碗羊湯帶來的溫暖,足以抵擋一冬的嚴寒。
2、湯圓。
冬至吃湯圓,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團,冬至吃湯團又叫“冬至團”。湯圓的皮就是糯米粉制成,糯米粉白色,可養(yǎng)肺,適合“白色養(yǎng)肺”的五色進補。
3、餛飩。
冬至吃餛飩,夏至吃面條,這是民間根據(jù)時令形成的一種飲食習(xí)慣。相傳,蘇州人冬至吃餛飩是為了紀念大美女西施。還有一說,漢朝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lǐng),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4、餃子。
每年農(nóng)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各大超市商場等餃子賣的都很“俏”。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為什么冬至這天要吃餃子呢。據(jù)說這種習(xí)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5、赤豆粥。
粥為我國傳統(tǒng)飲食方法之一,我國民間素有冬至吃赤豆粥、臘月初八吃“臘八粥”、臘月二十五吃“八寶粥”的習(xí)俗。在天寒地凍的嚴冬,一碗暖徹全身的熱粥,既可祛寒,又給營養(yǎng),若在其中加入一些入藥食物,還有療疾之效,可謂好處多多。
冬至節(jié)初二篇六
今天是冬至,看到桌子上一盤盤香噴噴的餃子時,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包餃子的情形。
那時,我正坐在書桌前看書,老媽突然走過來說:“張妞,快幫媽媽包幾個餃子,我這會兒有些忙不開了?!薄安涣?,我還想看書呢?!蔽亦街?,不太情愿??衫蠇寘s說:“你不會是膽小了吧?”我反駁道:“哼,不就是包個餃子嗎,我才不怕呢!”
馬上,我跑到廚房,準備大顯身手。拿起一張面皮,迅速放餡兒進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包了起來。呀!不好,餡兒包的太多了,我的餃子包得像一個小胖子,肚子都撐破了,擠出的餡兒像滑溜的泥鰍一樣,一個勁兒的往外溜。我就不信邪了,這個沒發(fā)揮好,下一個肯定沒問題。我又拿一張餃子皮包了起來。呀!餡兒又太少了,我包的餃子像殘兵敗將一樣,無精打采地躺著。再來一個,唉,沒等包成功,就“啪”的一下掉在了地上。
正當我坐在椅子上發(fā)呆時,老媽走過來說:“不會包了吧?我早就知道會這樣,過來,我手把手地教你包?!蔽异o下心,認真虛心地聽著老媽講,在媽媽的指導(dǎo)下,我放慢速度,左手托著餃子皮,右手用筷子夾了一筷子餃子餡,然后對折,兩手再用力一捏,就這樣,一個餃子終于包成功了。后來我又練習(xí)了好久,哈哈,真的會包啦!我包的十來個餃子,個個都精神抖擻,排成一排,像列隊的士兵,我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通過這次包餃子,我才明白,有些事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真的不容易,就說普通的包餃子,想要包好它,也需要做好多的功課呢。
冬至節(jié)初二篇七
去年的冬至已經(jīng)錯過了湯圓,因此我十分期待今年冬至的到來。盼呀盼,好不容易迎來了今年的冬至,卻沒想到還是留下了遺憾。
冬至前一天,我得到一個“驚人”的消息:明天冬至,學(xué)校沒有放假!我十分遺憾,但想到學(xué)校食堂有湯圓可以吃,又感到一絲安慰。當天晚上,有同學(xué)約我明早一起去運動,我毫不猶豫地答應(yīng)了。
冬至早晨,我一早起床就和同學(xué)們到運動場打籃球。我們打得很高興,以致忘記了時間。無意間抬起手瞄了一眼手表,忽然想起所有事情,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六點二十分鐘,過不了多久就上課了。我還沒吃湯圓呢!我們急忙奔向食堂。到了食堂,只見賣湯圓的窗口有很多人在排隊。好不容易排到我,正要刷錢,看向鍋里,只剩下湯圓湯!“阿姨,里面還有湯圓嗎?”“沒有了,你怎么到現(xiàn)在才來呢?”我百般的無奈,只能吃水餃了??吹脚旁谖仪懊娴耐瑢W(xué)們手里端著熱氣騰騰的湯圓,我垂涎三尺,后悔沒早點來吃湯圓。真遺憾!真不該先去打籃球??!
正當我后悔莫及時,電話手表響了。一看,原來是媽媽打電話來了,她告訴我,她要等到我回到家中時,煮湯圓給我吃,這一瞬間,我覺得真幸福!雖然在學(xué)校沒吃湯圓,但可以在家里吃湯圓,那也是最美好的事了。我端著我的水餃,高興地吃著,此時此刻,我不再感到遺憾,而是開心地期待著學(xué)??禳c放學(xué),讓我能夠快點回家,與家人聚在一起做湯圓、吃湯圓。
今天冬至,我又想起那個最長的夜晚,天上的星星久久地高掛在夜空中,圓圓的,一閃一閃的,多么像湯圓。這個冬至,既給我一點遺憾,又給我美好的期待,這種期待讓我感到甜蜜和幸福。
冬至節(jié)初二篇八
冬至活動真的太好玩了,我已經(jīng)迫不及待要到明年的冬至了!
上周六上午,我們班在學(xué)校的多功能廳舉辦了“回歸傳統(tǒng),幸福冬至”主題活動。多功能廳打扮的非常漂亮,有五顏六色的氣球和紅彤彤的燈籠,燈籠下面掛滿了猜謎語的紅紙條。我們大家全部都穿著唐裝,好喜慶。
冬至活動的第一個節(jié)目是表演走秀,我跟丁芮琪一組,我們做的動作是一個愛心,然后我們笑著跑下臺了。第二個節(jié)目是頒發(fā)獎狀,是發(fā)給我們班級里有參加獻愛心,捐衣服給那些住在山里面的小朋友的同學(xué)們。我們觀看了那些小朋友發(fā)來的視頻,他們笑的好開心。第三個節(jié)目是溫州童謠,我們第一小組表演的是《十二月令》,其他組的表演也都很精彩。
然后我們?nèi)嘤直硌萘撕铣堵暵蓡⒚伞?。我很喜歡這個節(jié)目,上次晨會的時候我在主持,沒有參加這個節(jié)目,所以我不知道我的位置在哪兒,顏老師就給我安排了個位子,坐在陳奕杉旁邊。節(jié)目全部表演好之后,我們就去一樓食堂包餃子做湯圓啦。
我和丁芮琪坐在一起,媽媽給我圍上了圍裙。桌子上有餃子皮、餃子餡,還有不同顏色的面團和黑色的芝麻餡。我學(xué)會了包餃子,首先拿一個餃子皮,放在手里攤平,再把餃子餡放在里面,再把餃子皮粘在一起就做好了。湯圓呢,我先把白色面團放手心里壓扁,然后放入芝麻餡,包起來,再把面團揉成一個圓,湯圓就做好了。我做了一個正方形的湯圓,但是燒出來后變成了扁的。沈語桐的弟弟做了一個熊貓湯圓,我也學(xué)著他做,可是沒有成功。最后我吃到了自己做的湯圓,因為太美味,我足足吃了兩碗,肚子都鼓起來了。
冬至活動真的太好玩了,我已經(jīng)迫不及待要到明年的冬至了。
冬至節(jié)初二篇九
刺骨的寒風(fēng)吹過我臉龐,令我不禁哆嗦一下??粗L輩們一個又一個忙活的背影,我又扭過頭去看墻上的日歷,原來,今天是冬至啊,怪不得又冷了一些,但一過冬至,春天離我們也就不遠了。
我走過窗臺,慌著那白薩薩的天空,仿佛它也在凝視著我。湯圓熱騰騰的蒸氣圍繞在人們嘴尖,順著寒風(fēng)飄向天空,溫暖了空氣更暖了人心。
聽說冬至是全球白天最短而夜里最長的一天,啊呀!看來我得大干一場了呢!
糯米粉呢,是湯圓的一種原材料好的,奶奶將他們慢慢地與水攪拌著,奶奶總是在這種時候說不能心急,而我卻還是胡亂揉兩下就開始包餡結(jié)果一下水就全部散開了。奶奶則與我不同,一步一步將它們?nèi)喑擅鎴F,手法嫻熟,她輕笑了下,左手一張右手一合搓圓完事了,并且再三囑咐我不能再心急了,心急吃不熱豆腐。
湯圓總算也是煮好了。我奮力吃著每一粒湯圓,像餓極了的猛獸看見稀有獵物時,狼吞虎咽,結(jié)果,我被湯圓燙傷了,這事我又想到奶奶的不要心急,任何事都要慢慢來,哪怕是在吃湯圓上。周圍的長輩也彼此說說笑笑地坐下了,掛滿笑臉的他們彼此的心又更近了。
我的奶奶她非常疼愛我,她總是把最好的給我,就連湯圓也要最大最甜的。當然,我也絲毫沒有客氣,從他手上一個又一個的接過,他見我這般模樣,也滿意笑笑,但似乎臉上如深溝般的皺紋又多了一條,看到這我的心在隱隱作痛著,但似乎,我又更愛奶奶了。
其樂融融的我們,似乎寒冷的冬至也開始溫暖起來。
白晝的時間真的太短太短,沒來得及與所有人好招呼,它就已經(jīng)自己悄咪咪的躲起來,準備去世界的另一端開始他的新工作了。
冬至雖寒冷,但有湯圓,溫暖人心;冬至雖短暫,但依舊過的開心;冬至雖難得,但畢竟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相信下一個冬至更加熱鬧。
冬至節(jié)初二篇十
冬至?xí)r間:月22日12:47:55,農(nóng)歷年十一月(大)十二。
冬至?xí)r間:2012月22日07:03:01,農(nóng)歷年十一月(大)初一。
關(guān)于冬至。
冬至為節(jié)日的傳統(tǒng),可以朔源到周代。當時國家即有于此日祭祀神鬼的活動,以求其庇佑國泰民安。到了漢代,冬至正式成為一個節(jié)日,皇帝于這一天舉行郊祭,百官放假休息,次日吉服朝賀。這個規(guī)矩,其后一直沿襲。魏晉以冬至賀儀“亞以歲朝”,并有臣下向天子獻鞋襪禮儀,表示迎福踐長;唐、宋、元、明、清各朝都以冬至和元旦并重,百官放假數(shù)日,并進表朝賀(《東京林華錄》、《帝京景物略》等),特別是在南宋,冬至節(jié)日氣氛比過年更濃,因而有“肥冬瘦年”之說法。由上可見,由漢及清,從官方禮儀來講,說冬至是“亞歲”,乃至“大過年”,絕非虛話。究其原因,主要是對周朝以農(nóng)歷十一月初一為歲首之傳統(tǒng)的承襲,因冬至日總在十一月初一前后。
冬至,是我國農(nóng)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jié)的習(xí)俗。冬至俗稱“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jīng)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冬至節(jié)初二篇十一
夜色朦朧,但一間屋子里散發(fā)出點點燈光伴著歡聲笑語——今天是中國的傳統(tǒng)佳節(jié),冬至。
冬至佳節(jié),雖只身在學(xué)校,沒有家人的陪伴,但在學(xué)校里,卻有另一番的風(fēng)味與溫馨。有老師的關(guān)懷,同學(xué)的寒暄,還有家長們送進學(xué)校里的餃子和糍粑。面前的餃子,陣陣香氣撲鼻,縷縷白霧升起,不由地,它擾亂了我是的心思,心中飄起絲絲縹緲的溫馨。
這是來初中后第一次的冬至,因為有些同學(xué)從家長那里聽到了關(guān)于我們晚上有餃子吃的風(fēng)聲,于是我們從晚飯起就開始“饞涎”夜點的餃子,甚至有同學(xué)為了餃子特地的少吃了一些飯。我們在這個傍晚尤其的興奮,教室里洋溢著節(jié)日的特殊氣息,每個人都對餃子翹首以盼。晚上還有晚自習(xí),可是我們早已聽不進去老師到底在講些什么了,腦子里飄蕩著餃子兩個字。
老師剛說下課,我們便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奔出教室,我們恨不得下一秒就到了餐廳。有些有“抑制力”的女生也迫不及待地和同伴談?wù)撈痫溩訒窃鯓?。到餐廳門口,我們便遠遠的聞到了那餃子特有的香氣,一下子勾起了我們的味蕾。我們趕緊搶著位置坐下,狼吞虎咽地吃起了碗中的餃子。
鼻尖彌漫著縷縷餃子的香氣,面前的餃子散發(fā)著勾引人心的味道,還有溫馨與愛的氣息,甚是令人陶醉。輕輕咬開如月牙般的餃子的外皮,只覺得一股濃郁的湯汁溢滿了我的口腔。低頭看餃子,只見餃子里是用肉和玉米包起來的,飽滿的餃子餡。顧不上什么禮節(jié),我三兩口便吃掉了一個胖嘟嘟的餃子,雖后便是一個又一個。周圍站著的家長,正關(guān)懷地看著我們吃餃子哩!三兩下的時間里,我的面前便只剩下了一碗清湯,我舔舔嘴唇,有種不知足的感覺。盡管只剩下了一碗清湯,可我鼻尖飄蕩著的餃子的香氣久久不散。
也許,那天我吃的餃子味道并不是的,可我的心越吃越暖——大概是因為這餃子里包含著的,是家長們對孩子深深的愛,是關(guān)懷,是溫馨。只覺得,我難忘,那抹餃子的香氣,難忘那絲溫暖與愛。
冬至節(jié)初二篇十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夜幕降臨了,我和媽媽急匆匆地往家走,我摸著咕咕叫的肚子問媽媽:“今天吃什么呀?”
媽媽說:“餃子?!?BR> “餃子?今天又不過年,為什么吃餃子?”
“今天是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
“噢,我知道,冬至吃餃子還是為了紀念東漢醫(yī)圣張仲景,傳說他用餃子治好了老百姓被凍傷的耳朵。”
“是的,今天咱們也包餃子了,咱們趕緊回去吃吧”。媽媽催促著我。
回到家,我便驚呆了,滿滿一桌子的餃子,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脫下鞋,洗好手,飛一般地沖向桌子,用“無影神筷”將餃子一個個地放進碗里,又一個個送入口中,這時我看到了桌子上的可樂,唉!如果媽媽讓我喝可樂的話,這個節(jié)日就過得完美了,我不時望著可樂,一個勁地咽口水,媽媽好像注意到了我的渴望,她笑著說:“冬至大如年,今天就允許你喝一次吧!”太好了,我急忙打開可樂,咕嚕咕嚕地喝了起來,平時我要是這樣的話,非被媽媽一頓碎碎念不可。
看著我喝著飲料,爸爸的酒癮也被勾起了,來了句“餃子就酒越吃越有”,媽媽然后又對爸爸說:“也允許你喝一次酒。”爸爸聽到這話,興奮得歡呼起來,迅雷不及掩之勢拿出了酒瓶。我們一起干杯,喊道:“冬至快樂!”
“酒”足飯飽后,媽媽提醒我們:“從今天開始數(shù)九了,咱們要多添加衣服呀!”“噢,數(shù)九是從冬至這一天開始的呀!”我恍然大悟。爸爸問我:“你會唱九九歌嗎?”我當然會唱: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節(jié)初二篇十三
今夜是冬至夜。三九嚴寒,外面寒氣徹骨。我家里卻溫暖如春,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
“吃了湯圓大一歲”。今晚要吃湯圓了,這是冬至的傳統(tǒng)習(xí)俗,而且媽媽又特赦,批準我和表妹、表弟可以一起搓湯圓。我們高興得在大廳里歡呼雀躍。
只見媽媽先打來幾勺白花花的湯圓粉,接著加了些溫水與湯圓粉一起用力和面,把湯圓和成了一團。我用手一捏,覺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軟滑有彈性。我們照著媽媽和奶奶的樣子,有模有樣地揪些小面團,先把小面團搓成一長條,接著把長條分成寸長的一段段,然后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兩手輕輕揉搓,一個小圓子的湯圓就誕生了。
水開了,我們把一個個潔白的小圓子放進鍋里,一個個湯圓像愛睡的小娃娃靜靜地躺在鍋底。不一會兒,水又開了,湯圓像一個個打著哈欠、調(diào)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來。媽媽連忙把火力關(guān)小,個個湯圓在鍋里不斷地翻滾著。又過了一會兒,湯圓皮軟了,熟了。
一碗碗熱騰騰的湯圓出鍋了,上面還撒著用白糖、芝h和花生磨成的糖料,頓時,我的眼睛亮了,嗅覺也靈了,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圓圓胖胖的湯圓往嘴邊送,太燙了,又連忙擱回碗里,可是實在又饞得很,只好翻來覆去地把那個湯圓左吹右吹,待它稍稍涼了,又忍不住地往嘴里送,一口咬下去。那湯圓色澤潔白,滋潤香甜,爽滑軟糯,不粘筷,不粘牙,味道太美了!表妹和表弟也在一旁皺著眉頭,閉著眼,大張著口,唏噓唏噓地狼吞虎咽,真是太甜蜜了!
吃湯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可惜爸爸卻獨自一人在外地出差,今晚我更想念他了。
冬至,顧名思義——深冬已至。相傳這是整個冬天中最冷的一天,也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冬至,據(jù)說還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晝夜的長短,清晰察覺;天氣的寒冷,感覺尤甚。
每當?shù)搅硕欤搅诉@樣的節(jié)氣,行于風(fēng)雨中,總感覺“冰”如影隨形。想逃,卻無處遁跡。走到室外,我不得不將生命的銳氣,青春的豪情與沖勁,在這寒涼蕭瑟的冬日里,斂聚起來,積攢成團,封存體內(nèi)。泰然,從容,平靜得沒有一絲表情。
盡管,我無法強迫自己去發(fā)自內(nèi)心地喜歡冬天,只能將自己包得厚一點,蓋得嚴實一些。但是,冬天總會過去的,只是需要時間,需要忍耐。就如每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總有太多不喜歡面對的事。你只能面對、接納,卻無法逃避。事實上,寒苦雖不受人待見,但生命,想要蛻變就必須接受如此這般的冶煉過程……!
春天的盎然,體現(xiàn)了生命的力量;。
夏季的熾熱,展示了生命的強大;。
而秋冬的寒涼,則是對生命的歷練?!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那荒寂蒼涼上的香韻,之所以沁人心脾,引人發(fā)省,彌久難忘,就在乎梅花它那傲然于冰雪清朗之骨。
冬天的模樣就是這樣,人生的本質(zhì)也是如此。何必畏懼?何必惆悵?何必感慨?雪萊說過:“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寒冷總要過去,苦難終會消失,溫暖終會來到,天空總會光明!
冬至節(jié)初二篇十四
冬至?xí)r間在12月21日,祭掃時間一般在冬至前后,在12月19、20、21日是祭掃的高峰日。
2020冬至祭掃應(yīng)該注意什么。
祭祖和掃墓還是要心誠為好,對走路中或站立時遇到的墳,要有恭敬之心,勿用腳去碰墓碑之類的,在這樣的場所要多有嚴肅莊重的態(tài)度為好。其他鄰居的墓碑前面不要隨意觸碰占據(jù)。
不要去太偏僻的.地方因為是祭祖,所以是難免會去一些很少有人去的地方,最好是依據(jù)常走的路線行走為好,勿要在偏僻的地方踏青,一來是安全問題,再者是易粘惹邪氣。
選擇掃墓的時間最好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象天未亮或剛亮或是傍晚時分或太陽將下時,都是不可以去掃墓的。因為此時抵抗力最弱,是不利掃墓人的,一般是在上午十點到下午三點間為好。
面對先輩的墓地,必定要好好清理雜草,好好添上一些松土,掃除墓前的雜物,清洗下,墓碑。把整個墓地弄得煥然一新,外觀上更加飽滿,心中默念,寄希望九泉之下的先輩保佑后代富貴昌盛。
去掃墓的人,如果是身體虛弱或病中或是額頭發(fā)黑,則表示時運較低,若能不去為掃墓最好;若一定要去,可隨身佩戴玉器或玉佛等護身符為好。
掃墓的路線講究:去掃墓和回來的路最好不能重復(fù),不要走回頭路,掃墓完成后離開時不要回頭看。
掃墓歸來的清洗手段一般掃墓完成后,大多數(shù)人感覺身體有點氣虛和乏力。建議回家之前去商場等人多的地方逛一圈,吸取一點人氣陽氣,或者去公共浴室泡澡去除身上陰氣邪氣,進入家門之前最好,跨下火盆。用黃草紙燒一堆火,依次跨越。
冬至節(jié)初二篇十五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jīng)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的時間來了,它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xí)俗。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zhuǎn)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因此要慶賀。冬至過節(jié)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不同的地方習(xí)俗有不同的傳說。
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jīng)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lǐng),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在江南水鄉(xiāng),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和糯米飯的習(xí)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qū)避疫鬼,防災(zāi)祛病。
冬至經(jīng)過數(shù)千年發(fā)展,形成了獨特的節(jié)令食文化。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為年節(jié)食品。曾較為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餛飩拜冬等。
較為普遍的有冬至吃餛飩的風(fēng)俗。早在南宋時,臨安人就在冬至吃餛飩,開始是為了祭祀祖先,后逐漸盛行開來,民間有“冬至餛飩夏至面”之說。餛飩發(fā)展至今,更成為名號繁多,制作各異,鮮香味美,遍布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餛飩名號繁多,江浙等大多數(shù)地方稱餛飩,而廣東則稱云吞,湖北稱包面,江西稱清湯,四川稱抄手,新疆稱曲曲等等。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tǒng)習(xí)俗,在江南尤為盛行?!皽珗A”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制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還有不少地方,在冬至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習(xí)俗,因為冬至過后天氣進入最冷的時期,中醫(y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有功效,民間至今有冬至有進補的習(xí)俗。
在我國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tǒng),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后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后,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lián)絡(luò)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倍凉?jié)祖先,在臺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個內(nèi)容豐富的節(jié)日,據(jù)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jīng)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
冬至吃什么?
冬至吃水餃。
每年農(nóng)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边@種習(xí)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冬至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習(xí)俗據(jù)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xí)俗?,F(xiàn)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江南“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xiāng),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xí)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qū)避疫鬼,防災(zāi)祛病。
北京“餛飩”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jīng)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lǐng),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河南“捏凍耳朵”
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xí)俗。以后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面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滕州羊肉湯。
冬至吃羊肉的習(xí)俗據(jù)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xí)俗。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F(xiàn)山東滕州一帶冬至家家都要喝羊肉湯。
臺灣糯糕。
在我國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tǒng),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后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后,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lián)絡(luò)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jié)祖先,在臺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蘿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臺州擂圓。
浙江臺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節(jié)氣,在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肴和食物,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禱祖先保佑全家人來年一切平安如意。然后全家人歡樂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其中吃“冬至圓”(擂圓,又叫硬擂圓、翻糙圓)是臺州的老傳統(tǒng),擂圓取圓圓潤潤、團圓之意。
澳門“做冬”
“冬至大過年,家家食湯圓。先生不放假,學(xué)生唔俾錢”——澳門民謠。
澳門,人們在冬至日一般要祭祖,還要到墳?zāi)骨皰旒?,俗稱“掛冬”。所以紅街市旁邊燒臘店的生意明顯較平日好,有燒臘店和雞檔負責(zé)人對記者說,冬至有不少人買燒雞、燒肉等應(yīng)節(jié)食品拜神。
廣東湯圓。
冬至節(jié)那天,廣東不少地方都有祭拜祖先的習(xí)俗,除各家各戶具備酒肉三牲、果品、湯圓祭拜外,還有在宗桐祭祖的,祭祖由宗族統(tǒng)一舉辦,往往是舉行一些殺豬宰牛,演戲酬神等,追念先祖的儀式,如宣讀族譜,講述家史之類。
蘇州釀酒。
姑蘇地區(qū)對冬至這一節(jié)氣非常重視,姑蘇地區(qū)有俗語云:“冬至如大年”。傳統(tǒng)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姑蘇百姓在冬至夜暢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鹵牛肉、鹵羊肉等各式各樣的鹵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qū)寒,更是寄托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愿。
江西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產(chǎn),也是福建人的傳統(tǒng)小吃、福建人祭祀時的供品。麻滋陰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
冬至節(jié)初二篇十六
2022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05:48:01,農(nóng)歷2022年十一月(小)廿九。
2023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11:27:09,農(nóng)歷2023年十一月(小)初十。
2024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17:20:20,農(nóng)歷2024年十一月(大)廿一。
2025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23:02:48,農(nóng)歷2025年十一月(大)初二。
2026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04:49:55,農(nóng)歷2026年十一月(大)十四。
2027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10:41:50,農(nóng)歷2027年十一月(大)廿五。
2028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16:19:19,農(nóng)歷2028年十一月(大)初六。
2029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22:13:45,農(nóng)歷2029年十一月(大)十七。
2030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04:09:13,農(nóng)歷2030年十一月(大)廿八。
2031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09:55:07,農(nóng)歷2031年十一月(大)初九。
2032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15:55:29,農(nóng)歷2032年十一月(小)十九。
2033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21:45:32,農(nóng)歷2033年十一月(小)初一。
2034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03:33:30,農(nóng)歷2034年十一月(小)十二。
2035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09:30:21,農(nóng)歷2035年十一月(小)廿三。
2036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15:12:20,農(nóng)歷2036年十一月(大)初五。
2037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21:07:11,農(nóng)歷2037年十一月(小)十五。
冬至節(jié)初二篇十七
今日冬至。據(jù)說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huán)開始,是大吉之日。我的冬至日一如平常的過。不過還是有點不同往日的感覺。老媽的眼睛湊巧在今天動手術(shù),我不能守在她的身旁,全由弟弟們照管。
雖然弟弟說手術(shù)沒什么大的風(fēng)險,這兩日我的心里還是有點忐忑不安。早上上班,和先生一道驅(qū)車到行程過半的時候突然想起竟把手機落在了家里,真是慌中出亂。我驚詫著說出后先生竟然哈哈大笑,叫我趕緊要多吃些核桃補補腦子。我說我吃得還少嗎?怎么還是這般二呢?先生慢慢把車往路旁邊靠。我說:“不必再回去拿了吧?就過一星期沒有手機的日子,反正有電腦,不耽誤聯(lián)系的?!彼f:“那怎么行?”我們便返回。我笑著問他:“你還笑得這樣開心,你怎么就不生氣得把我罵一頓呢?”“為什么要罵呢?再罵你你就更二了。”無語。
上午,我守候著老媽在北京那邊手術(shù)的消息,弟弟在微信里近乎全程直播。幸好,一切順利!先是由護士傳達的,然后是主刀醫(yī)生親口說的。那就好!我吃完午飯,根本就不能像平常那樣還小睡一會兒,就一直興奮著。我忍不住一直在心里慶幸和感恩。還是在今年春天,我陪同老媽從縣醫(yī)院到省醫(yī)院看眼睛,醫(yī)生們一致說老媽患的是目前醫(yī)界尚沒有辦法治愈的一種眼病,還說很有可能她會慢慢失明。那陣子我真的很難過,也有些絕望,我不能想象,目前并不算太年老的母親眼睛不能看見對她對我們來說那將是一種怎樣的日子。慶幸的是弟弟們都在北京工作,慶幸的是他們沒有輕信之前醫(yī)生的權(quán)威之言。老媽自己從家族遺傳的角度分析,似乎已經(jīng)接受自己會失明的宿命。大弟弟命令老媽一定要去北京再度檢查。
還好啊,北京的醫(yī)院就是不一般,跟大弟原本就頗為熟悉的醫(yī)生肯定地說,近兩年剛從國外引進的一項技術(shù)可以治這種眼病,手術(shù)安全有效。今日老媽順利完成了手術(shù),我不禁想到:這豈止是我老媽一個人的福氣,將是好多類似病患的福音。我還想到:人只要能活著,不必早早地絕望,說不定哪天就迎來命運的轉(zhuǎn)機。下午,陽光朗照,我滿懷興奮之情,與孩子們一同“大話西游”,真是淋漓暢快(今日上的一課剛好是《西游記》的節(jié)選文字)!剛宣布下課,一名叫徐燦的女孩趕緊跑過來,目光閃閃地說:“老師,我一看到你就開心?!蔽一貞?yīng)道:“老師一看到你也就開心?!蓖砩?,我在給自己弄著晚飯,正在聆聽先生嘮嘮叨叨的囑托,女兒用微信傳過來一張圖片:她與小伙伴們開心地圍坐在桌旁,桌子上滿是他們?nèi)嗤瑢W(xué)親手包好的餃子。
我用語音回復(fù)女兒:“你們這個冬至日過得不錯啊!”一邊吃著晚飯一邊看著電視,今日的兩則新聞更是讓人周身溫暖:四川一名警察叔叔用自己的雙腿做沙發(fā)讓一位迷路的高齡老太太倚靠著休息;南京一位年輕的警察自己坐到地上,讓在交通事故中受傷的大姐長時間靠在自己的懷里不致受凍,一直等到救護車趕到。我感動于城市堅冰般的馬路上演繹著一幕幕如此溫情的故事!冬至,真是大吉之日!愿世間所有的好人自今日始,每一天都過得暖心!
冬至節(jié)初二篇一
傍晚,我和弟弟早早的來到了外婆家,想與他們共同度過這溫馨的一夜。外公外婆也正樂呵呵的迎接我們呢!
該吃晚飯了,外婆端來兩碗赤豆糯米飯,笑著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我聽了,急忙拿起勺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心想:我一定要快快長大!弟弟也想早點長大,一邊夸飯香,一邊埋頭“苦干”哩。
吃完飯,我開始聽外公講有關(guān)冬至的傳說,“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jīng)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lǐng),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還有,在江南水鄉(xiāng),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xí)俗。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BR> “百鬼夜行,午夜12點鬼門開,晚上記得早點回家睡覺哦!”外婆也插了一句,弟弟嚇得毛骨悚然,搞得全家哈哈大笑?!膀_你的啦!”外婆笑著說?!安贿^,也應(yīng)該早點睡,添歲嘛!”在全家的笑聲之中,我想起了杜甫的《小至》: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xiāng)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第二天醒來,是冬至節(jié),太陽開始回來了,春天也越來越近……。
冬至節(jié)初二篇二
20冬至?xí)r間:12月22日12:47:55,農(nóng)歷年十一月(大)十二。
冬至?xí)r間:月21日18:44:07,農(nóng)歷年十一月(大)廿三。
2015年冬至吃什么?
北方人吃餛飩和餃子。
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對于有著“好吃不如餃子”習(xí)俗的其他北方人來說,也普遍有冬至吃餃子和餛飩的風(fēng)俗。
在超市銷售冷凍制品專區(qū)可以看到,冷柜里擺滿了狀元、哈好妹、灣仔碼頭等各種品牌的速凍餃子和餛飩。不同地方的人們對餛飩的稱呼還不一樣,比如廣東人把餛飩稱為云吞,湖北人則稱之為包面,江西人稱其清湯,四川人稱抄手。河南人在冬至這天,要吃“捏凍耳朵”。原來,吃“捏凍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餃子的俗稱,據(jù)說是吃了餃子后,可以讓人們在寒冷的冬天里,不會被凍掉耳朵。
廣東人吃冬至肉。
對廣東人來說,冬至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jié)日,甚至比春節(jié)還重要得多,所以,廣東人有句話叫“冬至大過年”。
據(jù)介紹,冬至這天,大多數(shù)廣東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fēng)俗。其中,燒臘就是廣東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傳統(tǒng)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準備一桌大魚大肉、臘肉臘腸,談笑風(fēng)生地吃一頓,以祈求來年能鴻運當頭,大吉大利。有些廣東人還有在冬至這天向親朋好友送臘肉的習(xí)俗。為此,各家超市精心設(shè)置了紅紅火火的臘味坊,里面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臘肉、臘腸、臘鴨、火腿、咸肉、熏肉等,不僅有散裝的,還有袋裝的,讓市民各取所需。為了吸引市民購買,有的超市還派出工作人員,在超市外面擺起臘味品攤檔,向過路的市民銷售臘肉制品。
泉州人“冬節(jié)不回家無祖”
每年農(nóng)歷十一月中旬,約當公歷11月22日(或前、后一天),是冬至節(jié),又稱冬節(jié)。冬至為24個節(jié)氣之一,特別為人們所重視,泉州人稱冬至為“冬節(jié)小年兜”,其重視程度似稍為遜色,但過節(jié)時同樣很隆重。
在惠安,冬節(jié)除祭祖外,還有一些清明節(jié)同樣的習(xí)俗,如可于是日前后十大內(nèi)上山掃墓獻錢,修墳遷地也百無忌諱。
冬至節(jié)初二篇三
清楚了冬至具體時間,我們來看看冬至未來幾年冬至是哪天。
冬至是哪天。
20冬至?xí)r間:12月22日12:47:55,農(nóng)歷2015年十一月(大)十二。
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18:44:07,農(nóng)歷2016年十一月(大)廿三。
冬至?xí)r間:12月22日06:22:38,農(nóng)歷20十一月(大)十六。
冬至?xí)r間:12月22日12:19:18,農(nóng)歷20十一月(小)廿七。
冬至?xí)r間:12月21日18:02:12,農(nóng)歷20十一月(小)初七。
冬至?xí)r間:12月21日23:59:09,農(nóng)歷20十一月(大)十八。
2022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05:48:01,農(nóng)歷2022年十一月(小)廿九。
2023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11:27:09,農(nóng)歷2023年十一月(大)十一。
2024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17:20:20,農(nóng)歷2024年十一月(大)廿一。
2025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23:02:48,農(nóng)歷2025年十一月(大)初一。
2026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04:49:55,農(nóng)歷2026年十一月(大)十四。
2027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10:41:50,農(nóng)歷2027年十一月(大)廿五。
2028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16:19:19,農(nóng)歷2028年十一月(小)初五。
2029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22:13:45,農(nóng)歷2029年十一月(大)十七。
2030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04:09:13,農(nóng)歷2030年十一月(大)廿八。
2031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09:55:07,農(nóng)歷2031年十一月(小)初九。
2032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15:55:29,農(nóng)歷2032年十一月(小)十九。
2033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21:45:32,農(nóng)歷2033年十一月(大)三十。
2034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03:33:30,農(nóng)歷2034年十一月(小)十二。
2015冬至具體時間是12月22日12:47:55,農(nóng)歷2015年十一月十二星期二。大家不要忘了哦。
冬至節(jié)初二篇四
由于蘇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吳國的都城,吳國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襲周代歷法把冬至作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蘇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遺俗,而每年冬至夜的“菜單”更是考究,延續(xù)著淵遠的吳地風(fēng)情,形成了與其他城市不一樣的獨特意義。
在古城蘇州的大街小巷的超市內(nèi),冬釀酒堆得像座“小山”。一年只釀造一次的冬釀酒,桂花香郁、甘甜爽口。蘇州自古有句俗話,冬至不喝冬釀酒是要凍一夜的。
“老蘇州”們回到家,桌上擺好的“圓夜飯”不僅豐盛更是有“意思”,無論是冷盆熱炒還是魚肉牲禽,都換了雅名成了“吉祥菜”,“元寶”(蛋餃)、“團圓”(肉圓)、“雞”(撲撲騰),“金鏈條”(粉條)、“如意菜”(黃豆芽)、“吃有余”(魚)等,形色相似,處處滲透著姑蘇傳統(tǒng)節(jié)慶的喜氣和寓意。
自古太湖地區(qū)盛產(chǎn)稻米,用糯米粉制成各種糕團更是當?shù)仡H具特色和最常見的點心。圓圓的冬至團更是席間的必備點心,據(jù)說在蘇州,一月元宵,二月二撐腰糕,三月青團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餡團子,六月二十四謝灶團,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團,九月初九重陽糕,十月蘿卜團,十一月冬至團,十二月桂花豬油糖年糕,吃完十二道點心,新一年又來臨。
據(jù)說,蘇州人冬至還有吃餛飩的習(xí)俗。相傳吳越春秋一宴上,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吳王沒胃口,美女西施就進御廚房包出一種畚箕式點心獻給吳王。吳王一口氣吃了一大碗,連聲問道:“此為何種點心,如此鮮美?”西施想:這昏君渾渾噩噩混沌不開,便隨口應(yīng)道:“混沌。”為了紀念西施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蘇州人便把它定為冬至節(jié)的應(yīng)景美食。
“冬至進補,春天打虎”,是廣泛流傳于吳地的民間俗語。蘇州人從冬至這天起也開始啟動大進補,也形成了秋后食羊肉的最高峰。馳名中外的吳中藏書羊肉店的羊肉生意更是一下子興旺了不少。一家小型藏書羊肉店的老板透露,冬至里他的羊肉店可賣出八只羊,對食者而言,無論是燒、燜、燉、煮,都是既享口福又補身體,實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冬至節(jié)初二篇五
冬至(wintersolstice),又稱為“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是中國農(nóng)歷中一個重要節(jié)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起源于春秋時期;中國古代使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時間在每年公歷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冬至日時,太陽直射地面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北京時間12月22日12時48分,中國迎來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冬至”。
冬至吃什么食物。
1、羊肉。
冬天有兩次吃羊肉的大日子,一為立冬,一為冬至。羊肉中豐富的脂肪、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和鈣、鐵、磷等營養(yǎng)成分,有著益腎養(yǎng)肝、御寒祛濕的功效。因而蘇州人堅信,一碗羊湯帶來的溫暖,足以抵擋一冬的嚴寒。
2、湯圓。
冬至吃湯圓,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團,冬至吃湯團又叫“冬至團”。湯圓的皮就是糯米粉制成,糯米粉白色,可養(yǎng)肺,適合“白色養(yǎng)肺”的五色進補。
3、餛飩。
冬至吃餛飩,夏至吃面條,這是民間根據(jù)時令形成的一種飲食習(xí)慣。相傳,蘇州人冬至吃餛飩是為了紀念大美女西施。還有一說,漢朝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lǐng),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4、餃子。
每年農(nóng)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各大超市商場等餃子賣的都很“俏”。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為什么冬至這天要吃餃子呢。據(jù)說這種習(xí)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5、赤豆粥。
粥為我國傳統(tǒng)飲食方法之一,我國民間素有冬至吃赤豆粥、臘月初八吃“臘八粥”、臘月二十五吃“八寶粥”的習(xí)俗。在天寒地凍的嚴冬,一碗暖徹全身的熱粥,既可祛寒,又給營養(yǎng),若在其中加入一些入藥食物,還有療疾之效,可謂好處多多。
冬至節(jié)初二篇六
今天是冬至,看到桌子上一盤盤香噴噴的餃子時,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包餃子的情形。
那時,我正坐在書桌前看書,老媽突然走過來說:“張妞,快幫媽媽包幾個餃子,我這會兒有些忙不開了?!薄安涣?,我還想看書呢?!蔽亦街?,不太情愿??衫蠇寘s說:“你不會是膽小了吧?”我反駁道:“哼,不就是包個餃子嗎,我才不怕呢!”
馬上,我跑到廚房,準備大顯身手。拿起一張面皮,迅速放餡兒進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包了起來。呀!不好,餡兒包的太多了,我的餃子包得像一個小胖子,肚子都撐破了,擠出的餡兒像滑溜的泥鰍一樣,一個勁兒的往外溜。我就不信邪了,這個沒發(fā)揮好,下一個肯定沒問題。我又拿一張餃子皮包了起來。呀!餡兒又太少了,我包的餃子像殘兵敗將一樣,無精打采地躺著。再來一個,唉,沒等包成功,就“啪”的一下掉在了地上。
正當我坐在椅子上發(fā)呆時,老媽走過來說:“不會包了吧?我早就知道會這樣,過來,我手把手地教你包?!蔽异o下心,認真虛心地聽著老媽講,在媽媽的指導(dǎo)下,我放慢速度,左手托著餃子皮,右手用筷子夾了一筷子餃子餡,然后對折,兩手再用力一捏,就這樣,一個餃子終于包成功了。后來我又練習(xí)了好久,哈哈,真的會包啦!我包的十來個餃子,個個都精神抖擻,排成一排,像列隊的士兵,我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通過這次包餃子,我才明白,有些事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真的不容易,就說普通的包餃子,想要包好它,也需要做好多的功課呢。
冬至節(jié)初二篇七
去年的冬至已經(jīng)錯過了湯圓,因此我十分期待今年冬至的到來。盼呀盼,好不容易迎來了今年的冬至,卻沒想到還是留下了遺憾。
冬至前一天,我得到一個“驚人”的消息:明天冬至,學(xué)校沒有放假!我十分遺憾,但想到學(xué)校食堂有湯圓可以吃,又感到一絲安慰。當天晚上,有同學(xué)約我明早一起去運動,我毫不猶豫地答應(yīng)了。
冬至早晨,我一早起床就和同學(xué)們到運動場打籃球。我們打得很高興,以致忘記了時間。無意間抬起手瞄了一眼手表,忽然想起所有事情,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六點二十分鐘,過不了多久就上課了。我還沒吃湯圓呢!我們急忙奔向食堂。到了食堂,只見賣湯圓的窗口有很多人在排隊。好不容易排到我,正要刷錢,看向鍋里,只剩下湯圓湯!“阿姨,里面還有湯圓嗎?”“沒有了,你怎么到現(xiàn)在才來呢?”我百般的無奈,只能吃水餃了??吹脚旁谖仪懊娴耐瑢W(xué)們手里端著熱氣騰騰的湯圓,我垂涎三尺,后悔沒早點來吃湯圓。真遺憾!真不該先去打籃球??!
正當我后悔莫及時,電話手表響了。一看,原來是媽媽打電話來了,她告訴我,她要等到我回到家中時,煮湯圓給我吃,這一瞬間,我覺得真幸福!雖然在學(xué)校沒吃湯圓,但可以在家里吃湯圓,那也是最美好的事了。我端著我的水餃,高興地吃著,此時此刻,我不再感到遺憾,而是開心地期待著學(xué)??禳c放學(xué),讓我能夠快點回家,與家人聚在一起做湯圓、吃湯圓。
今天冬至,我又想起那個最長的夜晚,天上的星星久久地高掛在夜空中,圓圓的,一閃一閃的,多么像湯圓。這個冬至,既給我一點遺憾,又給我美好的期待,這種期待讓我感到甜蜜和幸福。
冬至節(jié)初二篇八
冬至活動真的太好玩了,我已經(jīng)迫不及待要到明年的冬至了!
上周六上午,我們班在學(xué)校的多功能廳舉辦了“回歸傳統(tǒng),幸福冬至”主題活動。多功能廳打扮的非常漂亮,有五顏六色的氣球和紅彤彤的燈籠,燈籠下面掛滿了猜謎語的紅紙條。我們大家全部都穿著唐裝,好喜慶。
冬至活動的第一個節(jié)目是表演走秀,我跟丁芮琪一組,我們做的動作是一個愛心,然后我們笑著跑下臺了。第二個節(jié)目是頒發(fā)獎狀,是發(fā)給我們班級里有參加獻愛心,捐衣服給那些住在山里面的小朋友的同學(xué)們。我們觀看了那些小朋友發(fā)來的視頻,他們笑的好開心。第三個節(jié)目是溫州童謠,我們第一小組表演的是《十二月令》,其他組的表演也都很精彩。
然后我們?nèi)嘤直硌萘撕铣堵暵蓡⒚伞?。我很喜歡這個節(jié)目,上次晨會的時候我在主持,沒有參加這個節(jié)目,所以我不知道我的位置在哪兒,顏老師就給我安排了個位子,坐在陳奕杉旁邊。節(jié)目全部表演好之后,我們就去一樓食堂包餃子做湯圓啦。
我和丁芮琪坐在一起,媽媽給我圍上了圍裙。桌子上有餃子皮、餃子餡,還有不同顏色的面團和黑色的芝麻餡。我學(xué)會了包餃子,首先拿一個餃子皮,放在手里攤平,再把餃子餡放在里面,再把餃子皮粘在一起就做好了。湯圓呢,我先把白色面團放手心里壓扁,然后放入芝麻餡,包起來,再把面團揉成一個圓,湯圓就做好了。我做了一個正方形的湯圓,但是燒出來后變成了扁的。沈語桐的弟弟做了一個熊貓湯圓,我也學(xué)著他做,可是沒有成功。最后我吃到了自己做的湯圓,因為太美味,我足足吃了兩碗,肚子都鼓起來了。
冬至活動真的太好玩了,我已經(jīng)迫不及待要到明年的冬至了。
冬至節(jié)初二篇九
刺骨的寒風(fēng)吹過我臉龐,令我不禁哆嗦一下??粗L輩們一個又一個忙活的背影,我又扭過頭去看墻上的日歷,原來,今天是冬至啊,怪不得又冷了一些,但一過冬至,春天離我們也就不遠了。
我走過窗臺,慌著那白薩薩的天空,仿佛它也在凝視著我。湯圓熱騰騰的蒸氣圍繞在人們嘴尖,順著寒風(fēng)飄向天空,溫暖了空氣更暖了人心。
聽說冬至是全球白天最短而夜里最長的一天,啊呀!看來我得大干一場了呢!
糯米粉呢,是湯圓的一種原材料好的,奶奶將他們慢慢地與水攪拌著,奶奶總是在這種時候說不能心急,而我卻還是胡亂揉兩下就開始包餡結(jié)果一下水就全部散開了。奶奶則與我不同,一步一步將它們?nèi)喑擅鎴F,手法嫻熟,她輕笑了下,左手一張右手一合搓圓完事了,并且再三囑咐我不能再心急了,心急吃不熱豆腐。
湯圓總算也是煮好了。我奮力吃著每一粒湯圓,像餓極了的猛獸看見稀有獵物時,狼吞虎咽,結(jié)果,我被湯圓燙傷了,這事我又想到奶奶的不要心急,任何事都要慢慢來,哪怕是在吃湯圓上。周圍的長輩也彼此說說笑笑地坐下了,掛滿笑臉的他們彼此的心又更近了。
我的奶奶她非常疼愛我,她總是把最好的給我,就連湯圓也要最大最甜的。當然,我也絲毫沒有客氣,從他手上一個又一個的接過,他見我這般模樣,也滿意笑笑,但似乎臉上如深溝般的皺紋又多了一條,看到這我的心在隱隱作痛著,但似乎,我又更愛奶奶了。
其樂融融的我們,似乎寒冷的冬至也開始溫暖起來。
白晝的時間真的太短太短,沒來得及與所有人好招呼,它就已經(jīng)自己悄咪咪的躲起來,準備去世界的另一端開始他的新工作了。
冬至雖寒冷,但有湯圓,溫暖人心;冬至雖短暫,但依舊過的開心;冬至雖難得,但畢竟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相信下一個冬至更加熱鬧。
冬至節(jié)初二篇十
冬至?xí)r間:月22日12:47:55,農(nóng)歷年十一月(大)十二。
冬至?xí)r間:2012月22日07:03:01,農(nóng)歷年十一月(大)初一。
關(guān)于冬至。
冬至為節(jié)日的傳統(tǒng),可以朔源到周代。當時國家即有于此日祭祀神鬼的活動,以求其庇佑國泰民安。到了漢代,冬至正式成為一個節(jié)日,皇帝于這一天舉行郊祭,百官放假休息,次日吉服朝賀。這個規(guī)矩,其后一直沿襲。魏晉以冬至賀儀“亞以歲朝”,并有臣下向天子獻鞋襪禮儀,表示迎福踐長;唐、宋、元、明、清各朝都以冬至和元旦并重,百官放假數(shù)日,并進表朝賀(《東京林華錄》、《帝京景物略》等),特別是在南宋,冬至節(jié)日氣氛比過年更濃,因而有“肥冬瘦年”之說法。由上可見,由漢及清,從官方禮儀來講,說冬至是“亞歲”,乃至“大過年”,絕非虛話。究其原因,主要是對周朝以農(nóng)歷十一月初一為歲首之傳統(tǒng)的承襲,因冬至日總在十一月初一前后。
冬至,是我國農(nóng)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jié)的習(xí)俗。冬至俗稱“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jīng)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冬至節(jié)初二篇十一
夜色朦朧,但一間屋子里散發(fā)出點點燈光伴著歡聲笑語——今天是中國的傳統(tǒng)佳節(jié),冬至。
冬至佳節(jié),雖只身在學(xué)校,沒有家人的陪伴,但在學(xué)校里,卻有另一番的風(fēng)味與溫馨。有老師的關(guān)懷,同學(xué)的寒暄,還有家長們送進學(xué)校里的餃子和糍粑。面前的餃子,陣陣香氣撲鼻,縷縷白霧升起,不由地,它擾亂了我是的心思,心中飄起絲絲縹緲的溫馨。
這是來初中后第一次的冬至,因為有些同學(xué)從家長那里聽到了關(guān)于我們晚上有餃子吃的風(fēng)聲,于是我們從晚飯起就開始“饞涎”夜點的餃子,甚至有同學(xué)為了餃子特地的少吃了一些飯。我們在這個傍晚尤其的興奮,教室里洋溢著節(jié)日的特殊氣息,每個人都對餃子翹首以盼。晚上還有晚自習(xí),可是我們早已聽不進去老師到底在講些什么了,腦子里飄蕩著餃子兩個字。
老師剛說下課,我們便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奔出教室,我們恨不得下一秒就到了餐廳。有些有“抑制力”的女生也迫不及待地和同伴談?wù)撈痫溩訒窃鯓?。到餐廳門口,我們便遠遠的聞到了那餃子特有的香氣,一下子勾起了我們的味蕾。我們趕緊搶著位置坐下,狼吞虎咽地吃起了碗中的餃子。
鼻尖彌漫著縷縷餃子的香氣,面前的餃子散發(fā)著勾引人心的味道,還有溫馨與愛的氣息,甚是令人陶醉。輕輕咬開如月牙般的餃子的外皮,只覺得一股濃郁的湯汁溢滿了我的口腔。低頭看餃子,只見餃子里是用肉和玉米包起來的,飽滿的餃子餡。顧不上什么禮節(jié),我三兩口便吃掉了一個胖嘟嘟的餃子,雖后便是一個又一個。周圍站著的家長,正關(guān)懷地看著我們吃餃子哩!三兩下的時間里,我的面前便只剩下了一碗清湯,我舔舔嘴唇,有種不知足的感覺。盡管只剩下了一碗清湯,可我鼻尖飄蕩著的餃子的香氣久久不散。
也許,那天我吃的餃子味道并不是的,可我的心越吃越暖——大概是因為這餃子里包含著的,是家長們對孩子深深的愛,是關(guān)懷,是溫馨。只覺得,我難忘,那抹餃子的香氣,難忘那絲溫暖與愛。
冬至節(jié)初二篇十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夜幕降臨了,我和媽媽急匆匆地往家走,我摸著咕咕叫的肚子問媽媽:“今天吃什么呀?”
媽媽說:“餃子?!?BR> “餃子?今天又不過年,為什么吃餃子?”
“今天是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
“噢,我知道,冬至吃餃子還是為了紀念東漢醫(yī)圣張仲景,傳說他用餃子治好了老百姓被凍傷的耳朵。”
“是的,今天咱們也包餃子了,咱們趕緊回去吃吧”。媽媽催促著我。
回到家,我便驚呆了,滿滿一桌子的餃子,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脫下鞋,洗好手,飛一般地沖向桌子,用“無影神筷”將餃子一個個地放進碗里,又一個個送入口中,這時我看到了桌子上的可樂,唉!如果媽媽讓我喝可樂的話,這個節(jié)日就過得完美了,我不時望著可樂,一個勁地咽口水,媽媽好像注意到了我的渴望,她笑著說:“冬至大如年,今天就允許你喝一次吧!”太好了,我急忙打開可樂,咕嚕咕嚕地喝了起來,平時我要是這樣的話,非被媽媽一頓碎碎念不可。
看著我喝著飲料,爸爸的酒癮也被勾起了,來了句“餃子就酒越吃越有”,媽媽然后又對爸爸說:“也允許你喝一次酒。”爸爸聽到這話,興奮得歡呼起來,迅雷不及掩之勢拿出了酒瓶。我們一起干杯,喊道:“冬至快樂!”
“酒”足飯飽后,媽媽提醒我們:“從今天開始數(shù)九了,咱們要多添加衣服呀!”“噢,數(shù)九是從冬至這一天開始的呀!”我恍然大悟。爸爸問我:“你會唱九九歌嗎?”我當然會唱: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節(jié)初二篇十三
今夜是冬至夜。三九嚴寒,外面寒氣徹骨。我家里卻溫暖如春,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
“吃了湯圓大一歲”。今晚要吃湯圓了,這是冬至的傳統(tǒng)習(xí)俗,而且媽媽又特赦,批準我和表妹、表弟可以一起搓湯圓。我們高興得在大廳里歡呼雀躍。
只見媽媽先打來幾勺白花花的湯圓粉,接著加了些溫水與湯圓粉一起用力和面,把湯圓和成了一團。我用手一捏,覺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軟滑有彈性。我們照著媽媽和奶奶的樣子,有模有樣地揪些小面團,先把小面團搓成一長條,接著把長條分成寸長的一段段,然后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兩手輕輕揉搓,一個小圓子的湯圓就誕生了。
水開了,我們把一個個潔白的小圓子放進鍋里,一個個湯圓像愛睡的小娃娃靜靜地躺在鍋底。不一會兒,水又開了,湯圓像一個個打著哈欠、調(diào)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來。媽媽連忙把火力關(guān)小,個個湯圓在鍋里不斷地翻滾著。又過了一會兒,湯圓皮軟了,熟了。
一碗碗熱騰騰的湯圓出鍋了,上面還撒著用白糖、芝h和花生磨成的糖料,頓時,我的眼睛亮了,嗅覺也靈了,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圓圓胖胖的湯圓往嘴邊送,太燙了,又連忙擱回碗里,可是實在又饞得很,只好翻來覆去地把那個湯圓左吹右吹,待它稍稍涼了,又忍不住地往嘴里送,一口咬下去。那湯圓色澤潔白,滋潤香甜,爽滑軟糯,不粘筷,不粘牙,味道太美了!表妹和表弟也在一旁皺著眉頭,閉著眼,大張著口,唏噓唏噓地狼吞虎咽,真是太甜蜜了!
吃湯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可惜爸爸卻獨自一人在外地出差,今晚我更想念他了。
冬至,顧名思義——深冬已至。相傳這是整個冬天中最冷的一天,也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冬至,據(jù)說還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晝夜的長短,清晰察覺;天氣的寒冷,感覺尤甚。
每當?shù)搅硕欤搅诉@樣的節(jié)氣,行于風(fēng)雨中,總感覺“冰”如影隨形。想逃,卻無處遁跡。走到室外,我不得不將生命的銳氣,青春的豪情與沖勁,在這寒涼蕭瑟的冬日里,斂聚起來,積攢成團,封存體內(nèi)。泰然,從容,平靜得沒有一絲表情。
盡管,我無法強迫自己去發(fā)自內(nèi)心地喜歡冬天,只能將自己包得厚一點,蓋得嚴實一些。但是,冬天總會過去的,只是需要時間,需要忍耐。就如每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總有太多不喜歡面對的事。你只能面對、接納,卻無法逃避。事實上,寒苦雖不受人待見,但生命,想要蛻變就必須接受如此這般的冶煉過程……!
春天的盎然,體現(xiàn)了生命的力量;。
夏季的熾熱,展示了生命的強大;。
而秋冬的寒涼,則是對生命的歷練?!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那荒寂蒼涼上的香韻,之所以沁人心脾,引人發(fā)省,彌久難忘,就在乎梅花它那傲然于冰雪清朗之骨。
冬天的模樣就是這樣,人生的本質(zhì)也是如此。何必畏懼?何必惆悵?何必感慨?雪萊說過:“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寒冷總要過去,苦難終會消失,溫暖終會來到,天空總會光明!
冬至節(jié)初二篇十四
冬至?xí)r間在12月21日,祭掃時間一般在冬至前后,在12月19、20、21日是祭掃的高峰日。
2020冬至祭掃應(yīng)該注意什么。
祭祖和掃墓還是要心誠為好,對走路中或站立時遇到的墳,要有恭敬之心,勿用腳去碰墓碑之類的,在這樣的場所要多有嚴肅莊重的態(tài)度為好。其他鄰居的墓碑前面不要隨意觸碰占據(jù)。
不要去太偏僻的.地方因為是祭祖,所以是難免會去一些很少有人去的地方,最好是依據(jù)常走的路線行走為好,勿要在偏僻的地方踏青,一來是安全問題,再者是易粘惹邪氣。
選擇掃墓的時間最好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象天未亮或剛亮或是傍晚時分或太陽將下時,都是不可以去掃墓的。因為此時抵抗力最弱,是不利掃墓人的,一般是在上午十點到下午三點間為好。
面對先輩的墓地,必定要好好清理雜草,好好添上一些松土,掃除墓前的雜物,清洗下,墓碑。把整個墓地弄得煥然一新,外觀上更加飽滿,心中默念,寄希望九泉之下的先輩保佑后代富貴昌盛。
去掃墓的人,如果是身體虛弱或病中或是額頭發(fā)黑,則表示時運較低,若能不去為掃墓最好;若一定要去,可隨身佩戴玉器或玉佛等護身符為好。
掃墓的路線講究:去掃墓和回來的路最好不能重復(fù),不要走回頭路,掃墓完成后離開時不要回頭看。
掃墓歸來的清洗手段一般掃墓完成后,大多數(shù)人感覺身體有點氣虛和乏力。建議回家之前去商場等人多的地方逛一圈,吸取一點人氣陽氣,或者去公共浴室泡澡去除身上陰氣邪氣,進入家門之前最好,跨下火盆。用黃草紙燒一堆火,依次跨越。
冬至節(jié)初二篇十五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jīng)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的時間來了,它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xí)俗。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zhuǎn)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因此要慶賀。冬至過節(jié)源于漢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不同的地方習(xí)俗有不同的傳說。
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jīng)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lǐng),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在江南水鄉(xiāng),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和糯米飯的習(xí)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qū)避疫鬼,防災(zāi)祛病。
冬至經(jīng)過數(shù)千年發(fā)展,形成了獨特的節(jié)令食文化。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為年節(jié)食品。曾較為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餛飩拜冬等。
較為普遍的有冬至吃餛飩的風(fēng)俗。早在南宋時,臨安人就在冬至吃餛飩,開始是為了祭祀祖先,后逐漸盛行開來,民間有“冬至餛飩夏至面”之說。餛飩發(fā)展至今,更成為名號繁多,制作各異,鮮香味美,遍布全國各地,深受人們喜愛的著名小吃。餛飩名號繁多,江浙等大多數(shù)地方稱餛飩,而廣東則稱云吞,湖北稱包面,江西稱清湯,四川稱抄手,新疆稱曲曲等等。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tǒng)習(xí)俗,在江南尤為盛行?!皽珗A”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制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還有不少地方,在冬至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習(xí)俗,因為冬至過后天氣進入最冷的時期,中醫(y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有功效,民間至今有冬至有進補的習(xí)俗。
在我國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tǒng),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后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后,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lián)絡(luò)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倍凉?jié)祖先,在臺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個內(nèi)容豐富的節(jié)日,據(jù)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jīng)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
冬至吃什么?
冬至吃水餃。
每年農(nóng)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边@種習(xí)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冬至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習(xí)俗據(jù)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xí)俗?,F(xiàn)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江南“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xiāng),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xí)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qū)避疫鬼,防災(zāi)祛病。
北京“餛飩”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jīng)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lǐng),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河南“捏凍耳朵”
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xí)俗。以后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面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滕州羊肉湯。
冬至吃羊肉的習(xí)俗據(jù)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xí)俗。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F(xiàn)山東滕州一帶冬至家家都要喝羊肉湯。
臺灣糯糕。
在我國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tǒng),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后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后,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lián)絡(luò)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jié)祖先,在臺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蘿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臺州擂圓。
浙江臺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節(jié)氣,在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肴和食物,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禱祖先保佑全家人來年一切平安如意。然后全家人歡樂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其中吃“冬至圓”(擂圓,又叫硬擂圓、翻糙圓)是臺州的老傳統(tǒng),擂圓取圓圓潤潤、團圓之意。
澳門“做冬”
“冬至大過年,家家食湯圓。先生不放假,學(xué)生唔俾錢”——澳門民謠。
澳門,人們在冬至日一般要祭祖,還要到墳?zāi)骨皰旒?,俗稱“掛冬”。所以紅街市旁邊燒臘店的生意明顯較平日好,有燒臘店和雞檔負責(zé)人對記者說,冬至有不少人買燒雞、燒肉等應(yīng)節(jié)食品拜神。
廣東湯圓。
冬至節(jié)那天,廣東不少地方都有祭拜祖先的習(xí)俗,除各家各戶具備酒肉三牲、果品、湯圓祭拜外,還有在宗桐祭祖的,祭祖由宗族統(tǒng)一舉辦,往往是舉行一些殺豬宰牛,演戲酬神等,追念先祖的儀式,如宣讀族譜,講述家史之類。
蘇州釀酒。
姑蘇地區(qū)對冬至這一節(jié)氣非常重視,姑蘇地區(qū)有俗語云:“冬至如大年”。傳統(tǒng)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姑蘇百姓在冬至夜暢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鹵牛肉、鹵羊肉等各式各樣的鹵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qū)寒,更是寄托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愿。
江西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產(chǎn),也是福建人的傳統(tǒng)小吃、福建人祭祀時的供品。麻滋陰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
冬至節(jié)初二篇十六
2022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05:48:01,農(nóng)歷2022年十一月(小)廿九。
2023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11:27:09,農(nóng)歷2023年十一月(小)初十。
2024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17:20:20,農(nóng)歷2024年十一月(大)廿一。
2025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23:02:48,農(nóng)歷2025年十一月(大)初二。
2026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04:49:55,農(nóng)歷2026年十一月(大)十四。
2027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10:41:50,農(nóng)歷2027年十一月(大)廿五。
2028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16:19:19,農(nóng)歷2028年十一月(大)初六。
2029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22:13:45,農(nóng)歷2029年十一月(大)十七。
2030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04:09:13,農(nóng)歷2030年十一月(大)廿八。
2031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09:55:07,農(nóng)歷2031年十一月(大)初九。
2032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15:55:29,農(nóng)歷2032年十一月(小)十九。
2033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21:45:32,農(nóng)歷2033年十一月(小)初一。
2034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03:33:30,農(nóng)歷2034年十一月(小)十二。
2035年冬至?xí)r間:12月22日09:30:21,農(nóng)歷2035年十一月(小)廿三。
2036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15:12:20,農(nóng)歷2036年十一月(大)初五。
2037年冬至?xí)r間:12月21日21:07:11,農(nóng)歷2037年十一月(小)十五。
冬至節(jié)初二篇十七
今日冬至。據(jù)說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huán)開始,是大吉之日。我的冬至日一如平常的過。不過還是有點不同往日的感覺。老媽的眼睛湊巧在今天動手術(shù),我不能守在她的身旁,全由弟弟們照管。
雖然弟弟說手術(shù)沒什么大的風(fēng)險,這兩日我的心里還是有點忐忑不安。早上上班,和先生一道驅(qū)車到行程過半的時候突然想起竟把手機落在了家里,真是慌中出亂。我驚詫著說出后先生竟然哈哈大笑,叫我趕緊要多吃些核桃補補腦子。我說我吃得還少嗎?怎么還是這般二呢?先生慢慢把車往路旁邊靠。我說:“不必再回去拿了吧?就過一星期沒有手機的日子,反正有電腦,不耽誤聯(lián)系的?!彼f:“那怎么行?”我們便返回。我笑著問他:“你還笑得這樣開心,你怎么就不生氣得把我罵一頓呢?”“為什么要罵呢?再罵你你就更二了。”無語。
上午,我守候著老媽在北京那邊手術(shù)的消息,弟弟在微信里近乎全程直播。幸好,一切順利!先是由護士傳達的,然后是主刀醫(yī)生親口說的。那就好!我吃完午飯,根本就不能像平常那樣還小睡一會兒,就一直興奮著。我忍不住一直在心里慶幸和感恩。還是在今年春天,我陪同老媽從縣醫(yī)院到省醫(yī)院看眼睛,醫(yī)生們一致說老媽患的是目前醫(yī)界尚沒有辦法治愈的一種眼病,還說很有可能她會慢慢失明。那陣子我真的很難過,也有些絕望,我不能想象,目前并不算太年老的母親眼睛不能看見對她對我們來說那將是一種怎樣的日子。慶幸的是弟弟們都在北京工作,慶幸的是他們沒有輕信之前醫(yī)生的權(quán)威之言。老媽自己從家族遺傳的角度分析,似乎已經(jīng)接受自己會失明的宿命。大弟弟命令老媽一定要去北京再度檢查。
還好啊,北京的醫(yī)院就是不一般,跟大弟原本就頗為熟悉的醫(yī)生肯定地說,近兩年剛從國外引進的一項技術(shù)可以治這種眼病,手術(shù)安全有效。今日老媽順利完成了手術(shù),我不禁想到:這豈止是我老媽一個人的福氣,將是好多類似病患的福音。我還想到:人只要能活著,不必早早地絕望,說不定哪天就迎來命運的轉(zhuǎn)機。下午,陽光朗照,我滿懷興奮之情,與孩子們一同“大話西游”,真是淋漓暢快(今日上的一課剛好是《西游記》的節(jié)選文字)!剛宣布下課,一名叫徐燦的女孩趕緊跑過來,目光閃閃地說:“老師,我一看到你就開心?!蔽一貞?yīng)道:“老師一看到你也就開心?!蓖砩?,我在給自己弄著晚飯,正在聆聽先生嘮嘮叨叨的囑托,女兒用微信傳過來一張圖片:她與小伙伴們開心地圍坐在桌旁,桌子上滿是他們?nèi)嗤瑢W(xué)親手包好的餃子。
我用語音回復(fù)女兒:“你們這個冬至日過得不錯啊!”一邊吃著晚飯一邊看著電視,今日的兩則新聞更是讓人周身溫暖:四川一名警察叔叔用自己的雙腿做沙發(fā)讓一位迷路的高齡老太太倚靠著休息;南京一位年輕的警察自己坐到地上,讓在交通事故中受傷的大姐長時間靠在自己的懷里不致受凍,一直等到救護車趕到。我感動于城市堅冰般的馬路上演繹著一幕幕如此溫情的故事!冬至,真是大吉之日!愿世間所有的好人自今日始,每一天都過得暖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