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份參考教案案例(熱門15篇)

字號:

    教案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藍本,有助于教師明確目標和組織教學內(nèi)容。編寫教案時需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使教學更加多樣化和生動化。學習借鑒他人的教案經(jīng)驗和教學思路,可以幫助你提高教學水平。
    一年級語文份參考教案案例篇一
    師:現(xiàn)在,大家休息一下。我給大家講個故事。
    相傳,從前有十個太陽。他們每天輪流出現(xiàn)在天空,所以人們每天只看到一個太陽。有一天,十個太陽覺得太沒意思了,他們一起跑到天空。土地烤焦了,禾苗曬死了。人們沒法活了。于是,人們請來會射箭的天神來到人間。要他教訓教訓這十個太陽。
    (出示后羿射日圖)。
    你愿意當后羿,做個射日的英雄嗎?
    一年級語文份參考教案案例篇二
    1、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會寫“是、朵”等6個字。
    2、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抓住中心句“荷葉是……”,聯(lián)系學生生活經(jīng)驗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一年級語文份參考教案案例篇三
    1、認識本課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朗讀中表達出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正確、流利地朗讀。
    教學難點:立石碑的意義。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查找相關生字。
    一年級語文份參考教案案例篇四
    1.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初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2.識字12個;基本掌握聽讀識字的方法。繼續(xù)進行滲透性識字。
    3.會寫6個字;認識新筆畫:橫撇、豎折折勾。
    4.了解“小、人、木”作偏旁的變形。
    5.練習背誦課文。
    一年級語文份參考教案案例篇五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自主識字,認識本課生字,正確、工整地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老人的美好心靈。
    3、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能用重點詞語口頭造句。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本課生字,會寫要求寫的字。
    2、在朗讀的基礎上,體會老人美好的心靈。
    教學準備:
    教師:本課的生字卡片、朗讀帶。
    學生:動手制作蘋果圖形生字卡片。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直接揭題。
    1、教師板書課題。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題。
    3、出示“蘋”、“果”生字卡片,指名讀一讀。
    4、指名讀課題。
    5、齊讀課題。
    6、教師設置懸念:小朋友們,老人和蘋果樹間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讀課文《老人與蘋果樹》。
    二、自學生字。
    1、出示要求,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2、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3、教學學生無法自己拼讀的生字。
    三、熟讀課文,感知理解。
    1、教師播放課文錄音朗讀,學生認真傾聽。
    2、再次播放,學生跟著輕聲讀一讀。
    3、學生試著讀一讀課文。
    4、同學之間互相讀一讀。
    5、指名讀,其他評議。
    6、大家一起讀一讀。
    四、再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指名反饋:課文講了老人和蘋果樹間的什么故事?(盡可能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教師出示老人的圖片: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一個怎樣的老人?(學生看圖說一說)。
    3、教師:你們都有自己的爺爺奶奶,現(xiàn)在他們年紀大了,平時都做些什么呢?
    4、教師:是呀,爺爺奶奶去世了,他們辛苦了一輩子,也該好好休息了,可是這篇課文中的老人年紀也不小了,可是他卻在干什么呢?(出示老人種樹的圖片)。
    5、指名反饋。
    6、看了這幅圖,你有什么要問的嗎?(學生根據(jù)畫面的內(nèi)容質(zhì)疑)。
    7、教師導:是呀,這個老爺爺都這么老了,他種樹干什么呢?人家是怎么問他的?
    8、指名反饋,老師出示文中的句子。
    “你種這么多蘋果樹干什么呀?要等好久好久,這些樹才會結(jié)出蘋果呢,恐怕你吃不著它們的蘋果啦!”
    9、理解上面的話。
    (1)出示“著”,指導正確讀,區(qū)別多音字“著”。
    (2)大家一起讀一讀這句話。
    (3)指名說一說“好久好久”以及“恐怕”的意思。
    (4)人家覺得老爺爺不該去種樹,這是為什么呢?(學生結(jié)合句子中的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5)指導有感情朗讀這幾句話。
    10、讀文,了解老人種樹的原因。
    (1)指名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老爺爺是怎么回答的?
    (2)指名反饋。
    (3)集體讀一讀。
    (4)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老爺爺為什么要種蘋果樹?
    (5)教師小結(jié),大家一起讀課文最后一段。
    五、熟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分角色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抽讀生字卡片。
    2、學生用生字組詞,復習詞語。
    3、請小朋友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引導想象,總結(jié)全文。
    2、教師:是呀,我們假設爺爺現(xiàn)在就在我們的身邊,你們想跟爺爺說什么呢?
    3、教師:想一想這位種蘋果樹的老人聽到大家剛才說的話心情怎樣?(高興)。
    4、教師小結(jié):是呀,看到大家吃上自己種的蘋果,看到大家吃得那么開心,老人也開心極了,他也感到高興。
    6、學生自由發(fā)揮,教師小結(jié),教育學生。
    三、指導寫字。
    1、出示今天要寫的字卡片,學生認讀,并進行組詞練習。
    2、引導學生觀察其他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書寫時應該注意什么。
    3、教師強調(diào)書寫的注意點和要點及寫字雙姿。
    4、學生練習寫字,老師巡視輔導。
    5、集體反饋,評析。
    一年級語文份參考教案案例篇六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花籬笆帶給人的親切感,使學生受到健康、美好情操的陶冶。
    3、正確認讀本課19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理解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花籬笆帶給人的親切感,使學生受到健康、美好情操的陶冶。
    教學方法:通過讀一讀,畫一畫,多種形式朗讀理解課文。
    教學流程:
    一、引入新課。
    師:(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你們知道什么是圍墻嗎?你見到的圍墻是什么樣子的?(學生自由說一說)。
    師:大家見到的圍墻好多都是高高的大墻,從里面看不到外面,今天我們來學習《花籬笆》欣賞一下這特別的圍墻。(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小朋友們借助拼音自己試著讀課文。(記住要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時,用筆圈出來,多讀幾遍)。
    2、同桌之間互相檢查認生字情況。
    3、檢查生字。(用摘蘋果比賽的形式)。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同學們,今天學得真棒,現(xiàn)在讀課文,你一定會讀得很通順!快來試一試吧。
    1、師提出問題:同學們通過讀課文,我們認識了花籬笆,那你們知道花籬笆的家在哪里嗎?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導學生說出花籬笆是鄉(xiāng)村獨好的風景)。
    2、師提出問題:你喜歡花籬笆嗎?把你喜歡的地方讀給大家聽并說一說為什么?(引導學生理解2、3、4自然段,學生說到哪段就講哪段)。
    (1)講第二段時,教師自繪兩幅圖,結(jié)合圖指導朗讀,使學生體會出花籬笆帶給我們的親近感。
    (2)講第四段時,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理解畫一畫,然后讓學生說一說畫上的的內(nèi)容,評一評是否畫出花籬笆那種濃濃的鄉(xiāng)情。
    教學時,讓學生充分讀,可分行讀,分男女讀,指名讀,以讀代講,使學生體會出花籬笆帶給人的是濃濃的親情與溫馨。
    3、美麗的花籬笆我們大家都很喜歡它,讓我們帶一種喜歡的心情再美美地讀一遍課文。
    四、指導生字書寫。
    1、用生字卡片鞏固學生認字。
    2、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想怎樣記住要求會寫的這些字。(隨機點撥)。
    3、讓學生練習組詞。
    4、練習書寫。
    一年級語文份參考教案案例篇七
    學習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10個,初步學習數(shù)量詞的正確搭配。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詞語不少于13個,句子不少于2句。
    3、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并糾正用錯的數(shù)量詞。
    重點和難點:
    認識本課生字9個,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發(fā)現(xiàn)并糾正用錯的數(shù)量詞。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激趣揭題。
    1、出示:一團冰山露珠一座濃霧一顆。
    用這些字寶寶來說說句子,比比誰的詞寶寶最多。
    2、你們真了不起,把詞寶寶都用上了,在這些詞寶寶中還有一些是數(shù)量詞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數(shù)量詞”
    3、師板書課題,(個別,齊讀)(隨機學習“量”)。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聽課文錄音。聽到哪些數(shù)量詞?
    2、學生自由回答聽到的數(shù)量詞。
    3、輕輕獨獨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正確。
    三、讀課文,學生字。
    1、生嘗試讀課文。
    2、生小組學習生字:瓶——后鼻音正音;艘——平舌音;茶——筆畫指導;糕——聯(lián)系字義識記。
    3、生交流識字情況。
    4、游戲鞏固生字:叫號游戲。
    5、輕輕讀讀第一,二小節(jié),要求把課文讀正確。注意“一”字的讀音變化。
    6、生自讀課文一、二節(jié)。
    7、生接龍讀課文一、二節(jié)。
    8、選你喜歡的節(jié)再讀讀。
    9、指名讀課文。
    10、男女生對讀,挑戰(zhàn)度。
    11、出示課后兩句話,自己試著讀讀。注意“一”字的讀音變化。
    12、生讀句子(個別讀,齊讀)。
    13、師:真是——引讀課文最后一節(jié)。(隨機學習:搭、配)。
    14、齊讀課文。
    四、課后作業(yè)。
    有一個小弟弟把數(shù)量詞給用錯了,我們來幫他改一改,再連起來說一說號嗎?
    一年級語文份參考教案案例篇八
    1、能學寫鉛筆字,認識先里頭后封口的筆順規(guī)則.。
    2、口語交際訓練,培養(yǎng)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復習,出示;同、向、扁.。
    說說這3個字的筆順規(guī)則,并按規(guī)則每人寫一個字。
    (2)出示:日。
    問:這樣全包圍的字,該怎樣寫呢?筆順規(guī)則是什么?
    (3)師范寫“月”。
    3、練習。
    (1)生練習書寫“日”,體會所寫的筆順規(guī)則。
    (2)以此規(guī)則類推到“四、田”上,請學生板書這兩個字的筆順。
    (3)其他學生仿照練習。
    (4)師巡視指導。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學生作業(yè),提出表揚。
    (2)共同存在的問題給予提出,井指導學生進行矯正性練習。
    二、教學第四題。
    1、出示掛圖。問:圖上畫了什么?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到別人家做客,在門口該怎樣做?見到主人該怎樣說?
    受到主人的招待該怎樣說?跟主人告別時該怎樣說?
    4、你能連起來說說嗎?
    自由說、同座位互說、指名說。
    5、自由組合來表演“做客”。
    6、評選取最好的組合。
    教學后記:學生學會怎樣做一個好客人,怎樣做一個好客的人。
    一年級語文份參考教案案例篇九
    3、小朋友說得太好了,小山村的景色真美,古時候有位詩人也看到了這美麗的景色,十分喜愛,就把這里的美景寫成了一首詩。(出示古詩)。
    二、借助拼音,初讀古詩。
    1、請小朋友看大屏幕自己來讀讀這首小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把生字線內(nèi)的十二個生字寶寶在古詩中圈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讀準字音。
    3、檢查:(1)游戲摘果子。對數(shù)字。
    (2)朗讀古詩。
    三、借助畫面,誦讀古詩。
    1、小朋友朗讀得那么認真,老師都聽入迷了,眼前仿佛就看見了那座美麗的山村。
    我也忍不住想念一念,歡迎嗎?
    2、小朋友可以親閉上眼睛一邊讀一邊想,誰讀得越仔細,眼前看到的景物就越多越美,自己小聲讀一讀,試試看。
    3、誰告訴老師,你在讀的時候都看見了那些景物呢?你是讀哪一行詩看到的?(課堂交流。)。
    4、這個小山村遠嗎?你從哪里知道的。
    5、指導朗讀整首詩。
    四、小結(jié),課后延伸。
    2、布置作業(yè):(1)給古詩配一幅插圖。
    (2)找一找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這些生字寶寶。
    (讓學生選擇其一作為本節(jié)課的作業(yè))。
    一年級語文份參考教案案例篇十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完成“日積月累”,引導學生積累七字成語,豐富學生的詞匯積累。
    2、通過和大人一起讀書的活動,鞏固拼音,提高閱讀能力,并激發(fā)讀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積累七字成語,豐富學生的詞匯積累。
    教學難點:
    鼓勵學生合作、交流、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教學過程:
    一、我愛積累。
    1、導語:同學們,你們學過了哪些數(shù)字?讓我們一起數(shù)一數(shù)。你們知道哪些帶有數(shù)字的詞語呢?(學生自由交流)漢字很豐富,不僅有帶數(shù)字的四字詞語,還有帶數(shù)字的七字成語呢!讓我們一起去積累吧!
    2、課件出示“日積月累”中的詞語。
    3、學生在小組內(nèi)合作試著認讀七字成語。
    4、班內(nèi)指名讀詞,教師正音。
    5、多種形式讀成語,讀中感悟,了解其含義。(教師領讀、同桌賽讀、班內(nèi)搶讀、開火車讀。)“一年之計在于春”是中國勞動人民在千百年的生產(chǎn)實踐中總結(jié)出來的一條經(jīng)驗。指一年的計劃要在春天考慮安排。比喻凡事要早做打算,開頭就要抓緊。它強調(diào)了春季在一年四季中所占的重要位置。“一日之計在于晨”意思是在早晨要做好一天的打算。比喻對要做的事應該及早地做出準備。也比喻要珍惜清晨的大好時光?!耙淮绻怅幰淮缃稹币馑际且淮鐣r間和一寸長的黃金一樣昂貴。比喻時間十分寶貴。“寸金難買寸光陰”意思是一寸黃金也難以買到一寸光陰。形容時間非常寶貴,應當珍惜。
    二、我愛讀書。
    1、導語:讀書使人進步,讀書讓人快樂。讓我們一起讀書好嗎?
    2、導讀:我們一起讀書得做到什么呢?
    3、學生討論后明確:大家一起讀書時,盡量保持安靜,不打擾他人,向他人請教問題時要小聲。
    4、課件出示“和大人一起讀”內(nèi)容——《小松鼠找花生》。
    5、師生一起讀。
    (1)過渡:靜靜地讀書,美美地享受。這種感覺好嗎?你從《小松鼠找花生》這個故事中得到了哪些收獲?也可以談談讀了這個故事的感受。
    (2)學生自由交流讀書的收獲或感受。
    一年級語文份參考教案案例篇十一
    活動目的】:
    通過本次德育活動課,使學生對文明禮貌用語有一個認識和了解,同時體會文明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會正確運用禮貌用語,,從自我培養(yǎng)學生從現(xiàn)在做起做起,從—點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養(yǎng),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活動準備】:
    1、收集禮貌用語和平時這方面做得好的典型事例。
    2、排練快板《假如》、文明禮貌操、文明禮貌兒歌、歌曲等節(jié)目。
    3、布置教室。
    活動過程】:
    英文歌《hellosong》導入。
    主持人出場。
    男:好孩子,志氣高。
    女:講文明,懂禮貌。
    男:歡歡喜喜進學校,見到老師行個禮,
    女:見到同學問聲好,大家夸我有禮貌,
    合:我們是新世紀的小學生,我們是合格的小公民。讓我們從小講文明,講禮貌。一(1)班《文明禮儀伴我成長》主題班會現(xiàn)在開始?。ü恼疲?。
    男:自古以來,我們中國就是一個禮儀之幫。請聽中/英文故事版的:《孔融讓梨》。
    女:從我們踏入校門那一刻開始,老師就教育我們要做一名有禮貌的好孩子。小伙伴們,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的禮貌用語,你知道它們嗎?(點同學回答)。
    1、我知道“您好”是禮貌用語。
    2、我知道“請”是禮貌用語。
    3、老師“謝謝”也是禮貌用語。
    4、“沒關系”也是禮貌用語。一年級文明懂禮貌主題班會教案。
    5、我知道“對不起”是禮貌用語。
    6、“打擾”也是禮貌用語。
    7、我知道“再見”是禮貌用語。
    男:說得太好了,那我們來看看在水族學校里的學生們是怎樣講文明懂禮貌的呢?(播放:水族學校之文明禮儀)。
    男:準備好了嗎?。。。。(開始游戲)。
    女:同學們他倆棒不棒?
    男:我也很棒的!
    女:怎么說?
    you立即說出去,做了錯事要賠禮,說聲sorry對不起。打擾別人要有禮,excuseme放頭句,禮貌用語常使用,文明少年就是你。
    男:小鳥渴望藍天。
    女:小苗渴望甘泉。
    男:葵花渴望太陽。
    女:露珠渴望鮮花。
    男:心愿與行規(guī)是兄弟。
    女:禮儀與追求是姐妹。!
    合:我們是祖國的春天,我們的人生剛剛?cè)计鸹鹧?,有了行?guī)禮儀才能有進步。請欣賞我們班自編的《禮儀操》。。。。。。
    女:(會做的一起跟著做)。
    男:在校園里,我們是文明的學生;
    女:在家庭中,我們是文明的孩子;
    (男)爺爺常說,中華是文明古國。
    (女)媽媽常講,我國是禮儀之邦。
    (合)老師教導我們,知書達禮兒時起。
    我告訴自己,文明禮貌要發(fā)揚。
    (男)學習禮儀善交往,團結(jié)同學敬師長。
    (女)主動幫助老弱殘,孝順長輩問暖寒。
    (合)禮儀知識認真學,從小養(yǎng)成好習慣。大方熱情懂禮貌,言行處處都規(guī)范。男:五一勞動節(jié)就要到了,在這七天的長假中,你是不是要和爸爸媽媽去游玩呢,下面就請三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小學生的禮儀。
    女:請聽快板《假如》。
    1:假如我是小顧客,買東西,按先后;說話時,先說請。要尊重售貨員,不給別人添麻煩,添麻煩。
    2:假如我是小乘客,上汽車,不擁擠;在車上,不搶座;車到站,他先下,和和氣氣不爭吵,不爭吵。
    3:假如我是小觀眾,看電影,看雜技,講文明,守秩序,講衛(wèi)生,不吐痰,保持安靜不起哄,不起哄。
    4:假如我是小游客,上公園,看美景,愛花木,護文物,見外賓,不圍觀,文明游客我做到,我做到。
    小記者出場:
    小記者:同學們大家好,剛才你們說的真不錯,我深受感觸.
    女:哎?您好,您是誰呀?
    小記者:我是紅領巾電視臺的小記者我姓陳,聽說你們在這里開展文明禮儀的活動,我特地來采訪一下。
    大家:好,歡迎歡迎!
    小記者采訪:
    1.小記者問:請問,你到書店買書時,怎么對營業(yè)員阿姨說話?
    xx:阿姨,我想買書架上那套《小學生作文》,請您拿給我看看,好嗎小記者:好的。你真有禮貌。
    xx:謝謝!一年級文明懂禮貌主題班會教案。
    小記者:你真棒,民警叔叔一定會夸你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3、小記者問:請問,當你不小心把別人的鉛筆盒碰到地上了,你怎么說,怎么做?
    xx:我會這樣說,對不起,我不小心把你的鉛筆盒碰到地上了,我?guī)湍銚炱饋?。小記者:嗯,你真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小記者:ok!你真是一個講文明,有禮貌的好孩子。
    女:記者同志,我們班的同學表現(xiàn)如何?
    小記者:真棒!我聽說你們班還編了一首文明禮貌兒歌,能不能說給大家聽一聽。
    女:當然,沒問題。同學們準備好了嗎?....預備起:同學們,都知道,禮貌用語記得牢。
    對待長輩要用“您”,
    早晨見面說聲“早”
    平時互相問問“好”。
    分別“再見”別忘了。
    若求人,“請”字先,
    最后別忘說謝謝,
    影響別人,“對不起”
    回答請說“沒關系”
    文明做個好孩子,
    人人夸獎數(shù)第一。
    小記者:你們真是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同學們,這次采訪就到這里,謝謝大家的配合,再見!
    男:我們是祖國的小雛鷹,
    女:文明之花在心中開放,
    男: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
    女:我們要做21世紀文明人。
    合:讓我們插上文明的翅膀,飛向藍天,飛向美好的未來。
    女:有了文明禮儀,社會才能和諧。請欣賞:文明社會和諧社會。
    (flash)。
    男:下面請班主任徐老師為這次班會作總結(jié)。
    師:同學們祝賀你們,在“文明禮儀伴我成長”活動中,我高興地看到每一個同學都能積極主動地學禮儀、用禮儀,成為講文明、講禮貌的好孩子。人們常把少年兒童比作祖國的花朵,那么,我們武漢路小學一(1)班的每一位小朋友就是綻開在我們武小的一朵朵小花,我真心希望你們這朵朵文明之花能永遠綻放。
    個禮,見了同學問聲好,老師您好,同學你早,團結(jié)友愛心一條,團結(jié)友愛心一條。
    好兒童,志氣高,講文明,講禮貌,小朋友呀咱們一定要記牢。不罵人來,不打架,果皮紙屑不亂拋。紀律要遵守,衛(wèi)生要做到,咱們從小講文明咱們從小講禮貌。
    合:武漢路小學一班“文明禮儀伴我成長”主題班會,到此結(jié)束..
    一年級語文份參考教案案例篇十二
    :本課是兒童進入小學學習繪畫的初始課,小朋友們在幼兒園時已學習了一些較為簡單的簡筆畫,此課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感性地認識點、線、面,使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更好地豐富畫面。為了不使學生對作畫感到乏味,教材以游戲的方式進行,看誰畫得點、線種類多,誰畫得美,讓每一位同學都因自己畫下的形象和涂出的顏色感到興奮和愉悅。
    1、認識什么是繪畫中的點線面
    2、嘗試運用點線面裝飾畫面
    :感受不同的點線面帶給自己的感受并運用
    :畫出許多不同的點線面組合
    1、請2至3名同學上臺在黑板上畫(如:房子,樹木、花等)
    2、同學們共同評畫,說說哪幅漂亮,為什么?
    3、通過評畫,了解畫畫要加花紋才好看。
    4、明確什么是花紋——點、線、面。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點
    1、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組好象沙子的點和一組用小旗組成的.點,問:它們是不是點?
    2、引用從人在飛機上往下看的圖片,從中引導學生明白點的定義。(點可以通過把許多不同的圖形縮小,組合變化而成)
    3、通過“舉手判斷”的游戲活動,鞏固學生對點的認識。
    有大有小
    不同形象
    4、請同學們說說你還能用什么變成點(喜歡吃的?用的?玩的?…)
    并由個別同學上臺畫一畫。
    5、師生共同評畫。
    6、看圖片,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并從中引導學生用色,使點變得更加漂亮。
    一年級語文份參考教案案例篇十三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流利地背誦課文。
    3、讀認生字,利用分析法和聯(lián)想法記憶生字。
    4、體會小溪變化的原因,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思。
    教學重點:掌握7個生字的音、形、意。
    教學難點:了解小溪的變化與動物行為變化的相互關系。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投影器。
    教學方法:自學、探究、合作。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同學們,昨天我們都被春天的景色迷住了,就是因為春天中有美麗的顏色、悅耳的聲音和感人至深的微笑——池塘在笑,小溪也在笑,它們怎么會笑呢?讓我們今天帶著這個問題來學習《小溪笑了》這篇課文。
    二、學習生字。
    1、請學生們試讀課文,找出文中不認識的字。
    著往醫(yī)生仔細都。
    溪扔屑豬些臭病。
    2、請學生根據(jù)拼音試讀這些生字,然后老師訂正。
    3、結(jié)合上述情況,指出應注意的生字。
    著、都、病、
    4、跟老師認讀這些生字,特別注意剛才指出的幾個。
    5、學生練習讀。
    6、檢查。老師點同學認出所出示的生字卡片,并及時訂正。
    7、你記住這些字的讀音了嗎?想不想和它們成為親密的朋友?那么就有必要記住它們。
    8、進行自學,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字形。注意對難字指導。
    9、學生練習寫,教師具體指導。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流利地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感情地讀課文。
    4、體會小溪變化的原因,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思。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感情地讀課文。
    教學難點:了解小溪的變化與動物行為變化的相互關系。
    教學過程:
    一、導語。
    1、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課文的生字,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
    3、學生觀看燈片投影,說說這四幅圖的情景。
    圖一、一條河水清清的小溪,正唱著歌快樂的流向遠方。
    圖二、小兔、小豬、小猴正往小溪里丟垃圾,溪水變得黑黑的。
    圖三、動物們聚在一起商量解決的辦法。大家都互相提醒著不要再往河里扔垃圾。
    圖四、小溪又唱著動聽的歌流向遠方。
    這幾幅額頭畫是本篇課文所反映的內(nèi)容。請同學們試讀課文,想想小溪開始是怎樣?
    4、請同學們讀第一段,你認為在讀第一段時應該怎么讀?(高興的心情)。
    5、分小組讀,看哪組讀得,
    6、小溪后來變成了什么樣的了?是什么原因?
    (小兔、小豬、小猴正往小溪里丟垃圾)。
    7、這部分應該怎么樣讀?(讀出不滿)。
    8、讀到這里,你心里有什么感受?請說說。
    9、那怎么樣才能變回原樣呢?(先找原因,再治理)。
    10、動物們怎么樣做?
    11、結(jié)果怎樣?
    12、讓我們帶著高興的心情來讀這一段。學生試讀這一部分。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分小組進行朗讀比賽。評出優(yōu)勝者,進行鼓勵。
    四、學完這篇課文,你想對身邊的小朋友們說些什么樣?
    (鼓勵學生發(fā)言)。
    五、全文小結(jié):
    本文主要寫小溪前后變化,旨起我們思索——這是什么原因?原來是動物們不保護環(huán)境造成的。在生活中由于人們不注意保護環(huán)境的惡果造成的。想一想,你見到的有哪些,請同學們說一說,看誰說得好。
    一年級語文份參考教案案例篇十四
    一、復習檢查。
    2、指名背誦課文。
    二、分析、記憶字形。
    1、出示以下生字,讓學生找出它的形近字:
    井——升刻——該外——處。
    比較每組生字有什么不同講給大家聽。
    實踐活動:課外讀有關毛主席的故事,利用活動課交流。
    板書設計:
    吃水的困難。
    引水進村}事情發(fā)展順序。
    解決困難。
    一年級語文份參考教案案例篇十五
    一、揭示課題。
    2、今天我們就學課文《吃水不忘挖井人》,學習了這篇課文,相信你一定會受到啟發(fā)的。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指名讀,檢查朗讀情況。(正音:“吃水”“瑞金”“沙洲壩”等)。
    3、齊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4、自由讀課文,畫出要掌握的生字,掌握生字的讀音。
    三、解題引入,整體把握。
    1、自己讀課題,講講題目的意思。
    2、細讀課文回答以下問題:
    (1)寫誰吃水不忘挖井人?這個挖井人是誰?
    (2)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3、毛主席為什么帶領戰(zhàn)士和鄉(xiāng)親挖井,鄉(xiāng)親們又是怎樣表達對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的?帶著這個問題,深入學習。
    四、讀聽結(jié)合,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有幾句話?
    (1)讀講第一句,(指一名)其他同學聽辨他說得對不對。把表示地點的詞(“瑞金”“沙洲壩”)畫下來。
    (2)讀講第二句,其他同學聽辨。畫出表示地點的詞(“江西”)。
    (3)練習說話:說說“瑞金、沙洲壩、江西”三個地點有什么關系。
    2、老師講背景,學生細聽。
    毛主席在江西瑞金,發(fā)動和依靠群眾,建立紅色根據(jù)地,領導人民鬧翻身,求解放,為勞苦大眾謀幸福,在這期間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下面講的故事就是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時候發(fā)生的事。
    五、讀想結(jié)合,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動筆畫幾句話。
    2、毛主席在那兒住的時候看到什么?哪句寫著呢?再細讀這兩句話思考這個問題。
    (1)從“很遠”這個詞看出什么?(畫出這個詞)。
    (2)想象,沒有水吃,會有哪些困難?結(jié)合這兩句話來想象。
    (3)毛主席會怎么想呢?
    3、那么毛主席是怎么做的?讀第三句講一講。
    (1)“帶領”是怎么做?畫上這個詞。
    (2)想象挖井時會受哪些累?
    4、為什么毛主席要帶領戰(zhàn)士和鄉(xiāng)親們挖井?(處處為人民著想,為人民群眾解除疾苦)。
    小結(jié):這一自然段有三句話,前兩句寫毛主席挖井的原因是沙洲壩沒有井,吃水到很遠的地方去挑,后一句寫毛主席帶領戰(zhàn)士和鄉(xiāng)親挖了一口井。朗讀這句時,要讀好剛才畫出的詞,體會這兩句的順序。
    5、看圖,這就是井挖好之后,人們終于能喝著清涼甘甜的水后,那興奮激動的場面:
    (1)毛主席和鄉(xiāng)親們在干什么?
    (2)想象他們之間會說什么?(練習說話)。
    過渡:毛主席這樣關心人民,那么沙洲壩的鄉(xiāng)親又是怎么做的?
    作業(yè):寫本課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