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清明的感想(專業(yè)15篇)

字號:

    寫總結(jié)是對已有知識的鞏固和巧妙運用,也是對自己學(xué)習(xí)能力的一種檢驗。總結(jié)要全面而具體,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概括上??偨Y(jié)范文中展示的成功經(jīng)驗和教訓(xùn)都值得我們借鑒和吸收。
    八年級清明的感想篇一
    轉(zhuǎn)眼間,家鄉(xiāng)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祭掃活動臨近了。
    在我的家鄉(xiāng)安溪,清明節(jié)祭掃是十分重要的。于家,它代表著我們這些后輩對于祖先的感恩和懷念;于國,它讓我們這些后人從心底緬懷先烈,永遠不會忘記先烈們的犧牲奉獻,在特殊的一年,我們更是要緬懷那些偉大而無私的獻出生命的醫(yī)護工作者們。
    今天,我主要說說家里的祭掃活動。
    在清明節(jié)這天,我跟隨著自己的家人一起回到了家鄉(xiāng)安溪。由于我是第一次參加清明節(jié)祭掃活動,我在回來之前便向爺爺了解了祭掃活動,做足了工作。我知道要祭掃的是太奶奶,參加祭掃活動是爺爺?shù)男值芙忝煤退麄兏髯缘募胰?,而且,我也知道了家鄉(xiāng)安溪祭掃活動的過程以及對應(yīng)的風(fēng)俗習(xí)慣。
    清明節(jié)一早,我們驅(qū)車來到一個小土坡前,據(jù)說太奶奶的墓就在半山腰上,我們需要徒步前進。以前沒有公墓,所以人們會找一個風(fēng)水好的地方,太奶奶的墓就在一個風(fēng)水寶地,但是位置比較遮蔽,要是不仔細看還真發(fā)現(xiàn)不了有一塊墓。
    我們來到墓前時,大伯、二伯、爺爺和五叔就已經(jīng)開始除草了。雖然在別人看來,這是一項十分簡單的工作,但真正做起來時,才能發(fā)掘除草真的不容易。當(dāng)鋤完草時,大伯、二伯、爺爺和五叔就都已經(jīng)大汗淋漓,渾身都已經(jīng)濕透了。
    很快,所有人就都到齊了,這時候祭掃活動才算真正的開始了。長輩們將紙錢灑在了太奶奶的墓上,小輩們則找了一個平坦的地方燒起了剩余的紙錢。接著我的奶奶把提前買好的貢品給拿了出來,貢品種類豐富,有水果、蛋糕、餅干和豆干。接著所有人拿著自己的香,依次來到太奶奶的墓前,給太奶奶祈拜,祈求可以得到太奶奶的保佑,整個過程非常安靜,所有人都十分虔誠和認真,沒有人大聲講話。
    最后,奶奶將祭品平均分給祭拜的所有人,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得到太奶奶的遮護。在新的一年里,學(xué)業(yè)進步、步步高升、身體健康,好運接連降臨在所有人的身上。這就算清明節(jié)祭掃活動正式結(jié)束了,眾人輪流下山。
    通過這次特殊的清明節(jié),我明白了:如今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你負重前行,這些人都無比的偉大,我們所有人都應(yīng)當(dāng)對這些偉大的先人致以崇高的敬意,更不能忘了先人的付出。
    八年級清明的感想篇二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雖然不曾下雨,路上行人卻是不少。隨著人流,我走進公墓,這生與死的交界地。
    頓時,仿佛一切都變得異常安靜。一種肅靜的氣氛壓抑得我著實難受,心頭涌上種種不安。驀地,一個個井然矗立著的墓碑赫然闖入我的視線,心中一驚,仿佛見到了死神。
    一陣風(fēng)迎面而來,我不由得打了個冷戰(zhàn)。凄清,冷冰的事實,深深地震撼了我,讓我清楚地了解:生命來得突然,去得也此般匆匆??謶终紦?jù)了我的心房。佇立園中,沉重逐漸取代恐懼。生命是如此突然與短暫,來不及后悔,趕不上回味。
    記得隔壁的舅媽說過:"當(dāng)一個人活著的日子可以數(shù)得過來時,才會知道活著就是好。什么是累什么是無奈全是活得不耐煩的人的夢話!"當(dāng)時,我覺得這只不過是一種情緒的宣泄。而今,面對如此多的逝者,我才恍然大悟:當(dāng)死神臨近時,才知道活著就是一種精彩。
    我不能對未來許下承諾,因為生命中有太多無法預(yù)料的挫折;我無法對生命立下保證,因為生命中有太多飛來橫禍。我能做到的,僅僅是珍視現(xiàn)在的擁有。想著,思索著……我走出了公墓,隨著人流。
    八年級清明的感想篇三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清明》是大家從小就開始背的一首詩,相信大家已經(jīng)對這首詩再熟悉不過了。清明節(jié)是祭祖、掃墓的節(jié)日,也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其中之一。
    清明節(jié)也叫踏青節(jié),并且大多數(shù)人都會在這一天回到家鄉(xiāng)去掃墓、祭祖。關(guān)于清明節(jié)的起源,還有一個傳說呢。據(jù)說清明節(jié)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也仿效,在那一天祭祖掃墓,慢慢的就成為了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fēng)俗。本來,寒食節(jié)與清明節(jié)是兩個不同的節(jié)日,到了唐朝,因為時間關(guān)系,所以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了清明節(jié)。一般是在新歷的四月五日。
    清明節(jié)大約始于周代,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jié)氣,清明一到,氣溫就升高,正是春耕播種的好時節(jié),以前還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諺語。
    清明節(jié)的習(xí)俗有很多,其中有掃墓:清明節(jié)的時候掃墓,就是對祖先的思敬。按長期形成的風(fēng)俗習(xí)慣,以前,北京人大多數(shù)都在清明節(jié)掃墓,但祭掃儀式并不在清明節(jié)的當(dāng)天,而是在臨近清明的“單”日舉行。傳說,只有僧人才在清明當(dāng)天祭掃墳塋。也有插柳:因為有一句古話是這樣說的“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睋?jù)說,插柳的風(fēng)俗,是為了紀念神農(nóng)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可以預(yù)報天氣。除了這些習(xí)俗,清明節(jié)的習(xí)俗還有很多。
    清明節(jié)不僅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它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活”文化遺產(chǎn)。
    八年級清明的感想篇四
    每每到清明節(jié)的時候,我們的腦海里都會出現(xiàn)一句詩句:“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鼻迕鞴?jié)一般的習(xí)俗是去掃墓,拜祭逝去的親人。
    清明節(jié)的由來是源于一個成語:割股充饑。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為了能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想方設(shè)法的去謀殺當(dāng)今的太子申生,申生被迫自殺了。而他的弟弟重耳為了避免被殺害便逃了出來,跟隨他出來的人有很多,但最后大部分都離開了他,有一位名字叫介子推的臣子非常的樸實。有一次,重耳被餓暈了,于是介子推忍著痛把他自己大腿上面的肉割了下來,并且烤熟了送給重耳吃。
    十九年后,重耳重新回到皇宮當(dāng)上了君主,就是晉文公。晉文公執(zhí)政之后對他跟他一起同甘共苦的臣子們大加封賞,可是卻偏偏落下了介子推。終于有一天,有人在晉文公的耳邊提起介子推,他這才想到,心里滿是慚愧,便請人趕緊讓他進宮來受賞,可差人去了幾次介子推還是沒有來。后來晉文公親自去到介子推的家里,可是介子推不愿意見他。有人給了一個主意:放火燒山,只留有一處逃生道,這樣子他肯定出來了??墒谴蠡鹫麩巳烊挂膊灰娊樽油瞥鰜恚缓蒙仙娇纯?,可是眼前的這一幕驚呆了所有人,介子推和母親在一棵柳樹下被燒死了。于是晉文公就把他們安葬在了這棵柳樹下。在安葬他們的時候,晉文公發(fā)現(xiàn)了一塊布,上面寫有一首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fù)清明?!庇谑牵瑥哪翘炱?,晉文公便把那天定為寒食節(jié),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清明節(jié)”。在那天全國人民都要以寒食為主,如:“清明粿、清明果、清明粑、青團、清明餅。并且禁止燒火,只能吃預(yù)先煮好的食物。
    清明節(jié)是全國人民的節(jié)日,是我們?nèi)珖嗣竦膫鹘y(tǒng)節(jié)日。清明節(jié)進行的祭拜只為了尊重祖先們,感謝一路以來賦予你生命的人。因為沒有他們就沒有你現(xiàn)在的爸爸,沒有你的爸爸也不會有你。所以清明節(jié)是一個異常重要的日子!
    無論你有多么的忙碌,也請你?;丶铱纯窗?
    八年級清明節(jié)踏青作文800字2。
    風(fēng)在耳邊呼呼的咆哮,瞇起眼睛抬頭望向眼前的大山,絲毫瞧不見土地的顏色,郁郁蔥蔥的草木統(tǒng)治了這座山。雖然視野所及之處便是樹木蒼翠的葉子,沒有絲縷清明的悲涼氣氛,反而帶著更多的生機與活力。但我知道,走進了這座山,才會發(fā)現(xiàn)這都是表象。
    及腰深的雜草。風(fēng)貼著耳根呼嘯而過,逃竄在草與草之間,閃避在人與人之間,推搡著我們邁開了腳步。碧綠的山林不走進還真不會知道還有這樣一片枯黃的翻滾著的海洋,就像老人枯黃的生命。不走進這片海洋還真不會知道還有那樣三排肅靜的石墓。它們寂靜的挺立在雜草叢間,給人一種錯覺似乎它們開天辟地時就站在那兒了,幾百年從未倒下。
    觸摸著粗糙的石面,感受著微小的石粒在指尖滾動。墓穴里老人的臉,估計也如同這般的粗糙,刀割般的皺紋深深地嵌入了眼角,松弛的皮膚像是輕輕一拉扯就會脫落一大塊。如果有生命那還不算糟,可惜沉重的石塊隔絕了一切陽光的進入,長眠于無盡的黑暗中。
    拿過三炷香,卻染得一手通紅,指腹輕輕摩挲著掌心,灑落一些紅色粉末,伴隨著飄落的煙灰,在蠟燭明亮的火光旁被新一層的蠟油所覆蓋?!鞍」?,又是一年清明……”我張著嘴想要說些什么,卻又良久無言。無意中把掌心的粉末吸入肺中,猛地咳嗽了幾聲,還是緊緊的閉上了嘴,不再言語。像是有什么東西堵在了喉嚨口,吐不出來又咽不下去。
    紙做的衣服被扔進火里,火舌一點一點卷上衣服的邊緣,一寸一寸吞噬了這件樸素的外衣,只留下一層薄薄的'紙灰隨風(fēng)飄舞?!皠e站在風(fēng)口!”忽如其來的叫喚打破了一片寂靜,但還是沒能打斷我呆呆的出神。直到好像有什么東西飄進了眼眶,伴隨著撲鼻而來的青草灼燒后的焦味。眼眶一陣陣的發(fā)癢,只好伸手不停地搓揉,不知是什么原因,竟感覺到冰涼的觸感。猛地一抹眼角,我跑離風(fēng)口,抱住妹妹微微顫抖的腦袋,安慰著:“沒事,灰吹進眼睛了。哭什么呀……”
    看著墓碑上外孫女一欄中自己熟悉的名字,迷迷糊糊好像明白了什么。世上活著的人那么多,死去的人又有那么多,可死去之后就沒人知道他了,所以,我們也只是為了證明他們曾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
    懷著這么悲傷的心情,不光是對逝去親人的思念,還有希望他們知道,世上還有人知道他曾來過,也有人會在他離開后依然記著他,念著他。
    八年級清明節(jié)踏青作文800字3。
    清明節(jié)到了,我跟媽媽都會到外婆的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dāng)我踏上這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云,感受著這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fēng),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里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么樣的。老老的房子里,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shù)靥稍诠撞睦?。于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并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后,瞅著躺在棺材里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背著我到處走,走出這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這間只點著一根發(fā)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里,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這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外婆講這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這時的我并不清楚外婆講了什么,但這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這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于是外婆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蔽倚乓詾檎?,麻利地吃完飯后,真的`在飯桌上發(fā)現(xiàn)了一塊糖。這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guān)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犊厥┥峤o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盡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shù)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后又馬上爬起來。家里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于是,我似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似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似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dāng)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shù)靥稍谶@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這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沖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似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么去搖外婆這只發(fā)冷的手,也搖不醒她。于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清明節(jié)啊,清明節(jié),總是讓我們這么的思念親人!
    八年級清明節(jié)踏青作文800字4。
    “最美人間四月天,深度梨花開滿園。梨山漫步賞花海,靜享花開踏詩行?!苯裉烨迕鞴?jié)放假,我們一家子來到長臺鎮(zhèn)賀新深渡村,游賞梨花山。
    早晨,一切都是急匆匆的,急匆匆起床,急匆匆早飯,急匆匆上車,急匆匆出發(fā)……弄得許多事兒都忘了,但這些客觀原因都影響不了我們的出行腳步,俗話說“一日之計在于晨”,美好的心情要從早晨開始!
    “深渡村”地形如其名,一路上崎嶇陡峭,剛剛結(jié)束“山路十八彎”,又要開始“陡峭型滑坡”了。雖說那兒的路不好,但路旁的風(fēng)景真可謂是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啊!俯眼望去,一大片金燦燦的油菜花,陽光普照下來,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躲在那片黃金一般的花叢中,我們都分不清哪兒是陽光,哪兒是油菜花了!山崖上還有我們從未見過的“稀有品種”粉色淡紫色的映山紅,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媽媽還恨不得要下去采摘呢!經(jīng)過險峻的山路,我們終于到了最終目的地深渡梨花山。
    我們激動地跳下車,敞開胸懷去擁抱那漫山遍野的梨花,可是剛走進大門,迎接我們的卻是一條長長的泥路,只有穿越這條泥路,才能真正到達我們向往的梨山。雖然,坐車已經(jīng)讓我頭暈?zāi)垦#珵榱藢崿F(xiàn)我們的目標,無論經(jīng)歷多少艱辛,我也要勇往直前。
    我們一路向前,太陽、白云、小鳥似乎都在為我們加油呢!擦擦汗,喘口氣,喝點兒水繼續(xù)前進,向著我們的目的地進軍。噢耶!終于到了,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去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漫山遍野的梨花,把大地裝扮得像一座座連綿起伏的雪山。微微的春風(fēng)拂過,不時就會聞到一陣淡淡的清香。走近觀察,潔白如雪的梨花在清風(fēng)中搖曳著她那婆娑的身影,分外耀眼。潔白的五片花瓣,環(huán)繞著或紫、或黃色的纖巧的花蕊,就這樣嬌柔、淡雅!突然,我發(fā)現(xiàn)不遠處有一排排的箱子擺放在那里,爸爸告訴我,那是蜜蜂的家,難怪花海中,有許多蜜蜂唱著歌在辛勤地采蜜呢。美麗的花海外加勤勞的蜜蜂,多么如詩如畫的景象呀!我們在花海中穿梭著,一會兒聞聞花香,一會兒看看美景,有的花兒含苞待放;有的已經(jīng)綻開了純潔無邪的笑臉;有的……多么美的小世界呀,我怎能不拍照留念呢!
    八年級清明節(jié)踏青作文800字5。
    一年前的清明節(jié),我、爸爸和爺爺還有幾個親戚一起去祭祖。
    這是我第一次去掃墓。早就聽說清明節(jié)有寒食、掃墓、踏青等習(xí)俗,于是滿懷好奇地跟著家人來到了墓地。到了老太爹的墳?zāi)骨埃覀儙讉€人下了車,開始掃墓。這時,我發(fā)現(xiàn)二姑奶嘴里好像在嘟噥著些什么,就走近好奇地聽了聽,原來二姑奶在對祖先說話呢,她說燒太陽能啊,汽車啊,衣服啊和家具之類的東西給祖先們,讓他們在天堂里好好享用。說著說著,二姑奶哭了,嘴里說些思念太爺之類的話。此刻,我看見大人們的眼角閃爍著淚珠,但都強忍著沒有流下來,這說明大家都很思念自己去世的親人,非常希望他們能夠在天堂里幸福美滿。
    看著大人在燒紙,我想:我要拿根樹枝再叉一些樹葉燒掉。于是,我就真的這樣干了。誰知,就在我剛要完成“計劃”時,被爸爸發(fā)現(xiàn)了,他嚴肅地對我說道:“不行,千萬不可以這樣做!”我問:“為什么?”爸爸說:“你這是對祖先的不尊重!我們是來祭祀祖先的,不是來玩的,要玩的話等祭祖結(jié)束的時候再給你時間玩,但一定要保證不能點火,哪怕是個小火苗?!甭犃税职值脑挘宜贫嵌攸c了點頭。
    用來祭祖的紙燒到差不多的時候,我們應(yīng)該磕頭了,爸爸第一個磕頭,然后是我,接著是其他親人,最后一個磕頭的人是二姑奶,她邊磕嘴里還邊念叨著:“爸,我們今天給你送好東西來了,請您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康快活,保佑兒子事業(yè)有成,保佑重孫子學(xué)習(xí)進步。”原來,磕頭也是要說話的,下一次來祭祖的時候,我也要學(xué)著說上一些祝福的話。
    到了下一個祖先墳前,爸爸還拿出了酒瓶,繞著墳?zāi)罐D(zhuǎn)了一個圓圈灑酒,一連灑了好幾圈,幾乎把一瓶酒全灑完了。我又好奇地問爸爸:“爸爸,你為什么祭祀上一個祖先時不灑酒呢?”爸爸說:“因為上一個祖先不太喜歡喝酒,生前連酒都不怎么碰,所以就不用灑酒了?!迸?,原來祭祖還有這么多講究!
    這就是我第一次掃墓的經(jīng)歷。但是,今年清明的風(fēng)太大了了,所以我就沒有跟爸爸去掃墓。
    八年級清明節(jié)踏青作文800字。
    八年級清明的感想篇五
    人們常說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但今年的清明是沒有雨的,燦爛的陽光灑在街道上,四月的微風(fēng)吹來了深深的思念。三年前,爺爺就是在這樣春光無限的季節(jié)里,悄悄地永遠離開了我們。
    路邊的油菜花一片金黃,金燦燦的花朵點綴著復(fù)蘇的土地。我沿著熟悉卻又陌生的小路,來到了爺爺家的門前,推開那已經(jīng)破舊的小木門,同時也打開了我塵封已久的記憶。
    邁進屋里,屋子前面的土地因為沒有人打理,已經(jīng)雜草叢生。我想再像以前一樣呼喊爺爺,激動地告訴他我來了,可到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我知道,爺爺不在了,沒有人會再親切地回應(yīng)我了。
    曾記得,也是在這個小院子里,我推開小木門,大聲喊“爺爺!”隨即屋里就傳來爺爺?shù)幕貞?yīng),他從屋里探出頭來,看見我們,笑得像一個小孩子。我飛速奔向他,好久不見,有一堆話想告訴他。現(xiàn)在回想起來,越發(fā)覺得,當(dāng)我呼喊親人的時候,有人來回應(yīng)我,這是何等的幸福。
    爺爺常坐的木椅還在屋前放著,已經(jīng)落上了一層厚厚的灰,它好像一直在默默守候著,倔強地等待著主人的到來。
    夏天,爺爺就坐在這把木椅上和奶奶一起拿蒲扇扇風(fēng)乘涼。夏夜的蟬鳴和夜空中的星星相應(yīng)著。冬日,爺爺扶著奶奶坐在木椅上曬太陽,聊聊天。沒有什么多么高遠的話題,僅僅是生活中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我在院子里噼里啪啦的點著從小賣部買的小鞭炮。現(xiàn)在明白了那就叫歲月靜好。
    印象特別深刻的是,當(dāng)我放完一盒鞭炮,爺爺笑著和奶奶說:“五塊錢就這么沒有了?!庇仔〉奈抑划?dāng)是玩笑話罷了?,F(xiàn)在想起來,他騎著三輪車,要多走好遠的路去縣城買胃藥,只為了縣城診所里的藥比村里的便宜一塊錢。時至今日,我才明白爺爺笑里的無奈,后悔自己的幼稚。
    直到五年級,爺爺悄聲無息地離開了我們,他是在睡夢中走的。就像他生前一樣,沒有給子女增添一點麻煩。那是我第一次經(jīng)歷親人的離開。爸爸打開通訊錄,可是爺爺?shù)奶柎a,怎么打也再沒有人接了。院子里曬太陽的老人的身影只有孤單一個了。再也沒有人騎著三輪車,載著奶奶趕集了。再也沒有人拿著饅頭票領(lǐng)著我去兌饅頭了。我吃過許多糖,也都沒有爺爺從口袋中掏出來的糖甜。
    爬過一段段崎嶇的山路,路上秀美的風(fēng)景我也看不到了,眼前只有一幕幕對爺爺?shù)幕貞洠瑩]之不去。
    爺爺一直在我心中,不只是清明。
    八年級清明的感想篇六
    今天一早,天空就下起了毛毛細雨,天和地之間都被一層濃濃的大霧籠罩住。
    我們家族一行人冒著細雨,興致勃勃地往山上去祭祖。上山時有些人抬著一只大燒豬,也有人拿大炮竹、小炮竹等等……小朋友們可開心啦!跑著上去,地很滑,我一不小心就滑了一跤,上到墓地時,我已經(jīng)滿頭大汗,上氣不接下氣了。當(dāng)我走到山邊往下一看,看不見盡頭。
    在彎彎曲曲的小路上,人們還陸陸續(xù)續(xù)地走上來,有些人走了一會兒,就停下來休息。等全部人都上來了,大人們就把祭品擺好,還用白色的紙條粘在墓地的四周。我不知道這些是什么東西,但我覺得很有趣,很好玩。
    連串的炮竹聲過后,我們簡單收拾好東西,就沿著上山的路下山了。
    奶奶告訴我明天是清明節(jié),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有一個重要習(xí)俗,那就是要吃楊柳攤餅。于是爺爺就去河邊折來幾根楊柳枝,楊柳枝上像長滿了嫩綠的小葉子,中間還有像小毛毛蟲一樣的小花。我和媽媽把嫩葉小心地摘下來,放到碗里。摘到一碗的時候,奶奶說:夠了。
    奶奶把摘下來的小葉子洗干凈,留著第二天做攤餅。
    第二天早晨,我還沒起床的時候,就問到了一陣香味。睜開眼睛一看,奶奶已經(jīng)把一盤香噴噴的楊柳攤餅放在床頭小桌子上,金黃的攤餅里躲著一片片嫩綠的小楊柳葉子,我顧不上洗臉刷牙,就迫不及待地偷偷撕了一塊放到嘴里。哇,真香呀!我真想坐在床上就把一盤攤餅全部吃掉。
    清明節(jié)的下午,我和大伯、堂姐一起去登云龍山。
    到了山腳下,我們拾級而上,邊走邊欣賞風(fēng)景。我看到了紫色、白色不知名的小花,它們只有五角硬幣大小,與高大的山峰比起來,顯得那樣渺小。但它仍綻開燦爛的笑臉,仿佛在歡迎我們到來。小花真頑強,我要向它學(xué)習(xí),想到這里,我加快了腳步向上攀登。
    春風(fēng)暖洋洋的,不一會兒,我汗流浹背。終于到達山頂了,徐州的美景盡收眼底。
    在綠色的懷抱里,我們都開心地笑了。這個清明節(jié)過得真有意義!
    八年級清明的感想篇七
    以前年紀小,老年人不主張小孩去上墳祭掃。今年,清明我有幸與爸爸去公墓祭奠太爺、太奶,寄上一份晚輩的深深緬懷。
    清明時節(jié)早上,我便與爸爸早早地起來,驅(qū)車來到爺爺家接爺爺奶奶。從樓上取出準備好的供品、鮮花、紙元錢和冥幣。于是,我們四個人便啟程去北鎮(zhèn)廖屯公墓。
    早晨,晴朗的天氣,雖沒有詩中描寫的紛紛細雨,但有涼涼的春風(fēng)吹拂。我平時也沒有起床這么早,穿的比較單薄,不時地打一個寒顫,我好久沒出遠門了,一路上我沒一絲困意。奶奶又對我和爸爸講述了已故太爺太奶的音容笑貌,陳年往事。我聽得特起勁。過去的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的了,其中的生活艱辛,對于生于九零后的我可能沒能全部理解,但通過奶奶將近一小時的講述,我腦海里浮現(xiàn)了許多情景,使我就、覺得,太爺、太奶依舊活在我們身邊。
    一路上,爸爸將車開得平穩(wěn),也許是心情沉重的原因吧。一個小時,我們來到了公墓的山腳下的空地中停滿了大小的車,行人手持鮮花,絡(luò)繹不絕。遠遠地就聞到燒冥幣的味道。偶爾,驚聞刺耳的爆竹,嫩綠的小草從土里像衛(wèi)士一樣肅穆地站在那里。有些公墓上已擺好鮮花與供品。人們忙著祭祀先人,各個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紅紅的。
    我們四人找到太爺?shù)墓?,擺好供品,鮮花和香爐。爸爸教我點好三柱香并行了跪拜禮。我的思緒便隨著爸爸點好的紙錢飄逸。由于紙錢多,爺爺又用木棍撥弄著紙堆,怕燒不盡,收不到。爸爸站起向公墓院子四周扔了一些燃燒著的紙錢,同時說:“我爺爺、奶奶腿腳不好,你們(注:你們指孤魂野鬼)別跟他們搶。”我的眼淚差一點流下來?;馃煤芡缴系娘L(fēng)不時的將紙灰吹起,烘烤著我,我通身暖和。這暖和好比是來自太爺?shù)膿肀?。我心里默記著……我學(xué)著爸爸的樣子也去將紙元錢點燃,我雖沒能說上幾句話,但我內(nèi)心對太爺還是挺想念的,也許是血濃與水的緣故吧!我主動拿著掃把將公墓小院打掃一番。
    八年級清明的感想篇八
    這是我最期待的一個節(jié)日!因此我記得最牢。
    每年的清明,家里特別熱鬧。清明那天,家族里那些很久沒見叔公嬸婆都會在這時趕來,那些遠在海外的親戚親友也會在這時回來,帶上他們的小孩,給一個安靜了許久的家?guī)砀嗟幕盍?。每?dāng)這時,我們這些小孩也會學(xué)著大人們串串門,走訪走訪,敘敘友情。
    清明的中午,是大人們最忙乎的時候!準備祭祀用的物品,裝在盤子里,豐富極了。我們小孩跟隨著大人們來到祠堂里,像個小大人一樣學(xué)著祭拜祖先。等到一切禮節(jié)完成之后,我們就迫不及待地收拾牲品回家了。然后坐在餐桌前等待大人們端上來的“美味佳肴”,一頓“狼吞虎咽”,直到肚子撐著才肯離席。
    清明那天的重頭戲登臺了。我們整個家族的老老小小,一大群的,相邀一起,提著瓶瓶袋袋,煙花彩帶,一路浩浩蕩蕩,直奔山上。沿途還能欣賞最原味的美景你也可以投稿,呼吸著山上新鮮的空氣,拖拉機在不平坦的山路上行駛,到處都能看到人們在忙著給自己的祖先燒香。
    八年級清明的感想篇九
    清明節(jié)那天,天灰蒙蒙的,我站在曾祖父的墳前,心里像灌了鉛一樣沉重。
    聽著鳥兒那悲戚的叫聲,看著那已經(jīng)開滿野花的墳頭,我的眼淚不由得大滴大滴的滴落下來?;腥婚g,我的眼前出現(xiàn)了曾祖父那高大的身影。他滿臉皺紋,依然那么慈祥。我撲向他,可是哪里還有他老人家的影子,只有一座孤墳。我呆呆地站在那里,心中涌起曾祖父在世時的一件件往事。
    從我懂事那時候起,曾祖父就一直很疼我。夏天的晚上,他一邊用扇子給我趕蚊子,一邊指著天上的星星教我數(shù)數(shù)。我學(xué)著他的樣子,胡亂的指著天空數(shù)著:“一,二,三,四,五……”天上的'星星調(diào)皮地眨著眼睛望著我們,好像羨慕我有這樣一位好曾祖父。漸漸地,我睡著了,于是,曾祖父輕輕地拍著,哼著小曲:“好寶寶,睡覺覺?!蔽以谶@溫柔聲中進入了甜蜜的夢鄉(xiāng)。
    上小學(xué)時,曾祖父對我的學(xué)習(xí)也很關(guān)心,每次我做作業(yè)時,他總要坐在我身邊,瞇著眼睛看著我寫字。有一次曾祖父給我說:“靚兒長大一定會考上好大學(xué)的?!睆拇宋冶阆露Q心要好好學(xué)習(xí),不辜負曾祖父對我的期望,考上大學(xué),帶曾祖父去北京。可是就在那年,曾祖父卻悄然離世了。我再也見不到那和藹可親的曾祖父了,他也和我去不了北京了。我也只能在那孤獨的墳頭來思念他了。
    我想念你了,曾祖父。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八年級清明的感想篇十
    古人云: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是清明節(jié),我又想起唐代大詩人杜牧的經(jīng)典名句。今天沒有像往年一樣下雨,暖暖的春風(fēng)吹在身上,給人絲絲暖意。
    寫完作業(yè),我和媽媽去逛商場,到了買飲料的地方,看到許多人的推車里、籃子里都放了許多罐頭,我十分不解,問媽媽。媽媽說:“應(yīng)該是罐頭降價了吧!”我點了點頭。但問了服務(wù)員阿姨后,知道媽媽的回答是錯誤的,罐頭根本沒降價,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只聽有人說了一句:“媽媽給閨女買罐頭!”我高興極了,心想:以后每逢清明都可以吃罐頭了!
    第二天,我們回了老家——去給奶奶上墳。走在墓地里,一陣陣悲涼涌上心頭。我看到大人們將買了的紙錢用手劃開,呈一個花形,紙紙上印滿了金幣、紙錢……,在奶奶的墳旁,看著燒掉的紙變成灰被風(fēng)吹到了天上,我想:為死去的親人燒紙,就是要給他們送錢,將自己的哀思化為美好的祝愿,將祝福帶給死去的親人,這就是人們美好的遐想吧!
    我站在奶奶的墳旁,望著遠處的桃花、杏花、梨花……都含苞欲放,光禿禿的柳樹枝上也長出了嫩綠的柳條,無不迸發(fā)出春天的活力!深吸一口氣,如同吮吸著春天的甘露,沁人心脾?。?BR>    人人都說“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而這個清明節(jié)是陽光燦爛的,不過風(fēng)很大。清明節(jié)常常有這些習(xí)俗,如帶柳條、插柳枝、掃墓、踏青、吃青餃等等。
    我查找了資料,有一個清明節(jié)的傳說是這樣的:有一次重耳在山上餓了,介子推就把腿上的肉割下來給他吃,重耳非常感謝介子推,答應(yīng)一定要報答他。后來,重耳當(dāng)了郡主,他已經(jīng)把介子推的事忘了。有一次他想起介子推的事,就派兵去找他,可介子推把門緊緊地關(guān)著。
    背著母親逃到棉山上,重耳的一個兵說:“郡主,我們?nèi)纥c火,一面不點火,介子推準會走出來的。”重耳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派了一些兵去點火,大火燒了三天,介子推不但沒走出來,而且躺在一棵被燒焦的大柳樹下。重耳很傷心,就隨手摘下一根柳枝做成圈帶在頭上,他告訴手下的兵,這一天只能吃寒食,不能把食物用火燒,并把這一天定為“清明節(jié)”。
    八年級清明的感想篇十一
    天陰沉沉的,小雨淅淅瀝瀝地飄著。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我望著窗外的蒙蒙細雨,不免有些傷感。
    昨天媽媽就買來紙錢、紙、蠟燭和線香準備去祭奠外公。
    到外婆家后和小舅媽他們匯合。我們沿著彎彎曲曲又略帶泥濘的小路來到外公墳前,點燃香。一縷縷青煙飄向天空直至消失不見,我們拿著香口中說著一些讓外公保佑我們的話。插好香,我們又將外公墳前的雜草除盡,開始燒紙錢,做完這些我們下山了。路邊的映山紅開得正艷,這一叢,那一簇,可漂亮了!
    回到外婆家開始包清明果,外婆準備的餡還挺多。有咸菜筍絲、有粉干蘿卜絲、有……開始包了?!跋葘⑴疵讏F取一塊揉圓,再用大拇指轉(zhuǎn)出一個坑,將餡放入,最后包好時再揉一下壓扁,在底下放一張柚子葉?!蓖馄盘咸喜唤^的傳授著。躍躍欲試的姐姐開始動手了,可誰知包了個“屁股開花”。我也準備包了,按照外婆的步驟包下來,嘿!包的還真不錯,我得意極了。經(jīng)過我們的努力,一個個可愛的清明果包好啦!外婆把它們放進鍋里蒸,十五分鐘后一鍋清香怡人的清明果出鍋了!
    我們一家圍著大圓桌熱熱鬧鬧地吃著親手包的清明果,不知誰大喊一聲:“下冰雹啦!快來看!”我們一窩蜂的涌出去,棋子大的冰雹劈頭蓋臉的下著。不一會兒冰雹停了,又下起了蒙蒙細雨,我站在窗旁不禁想起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望著窗外刷刷下的雨,這首詩回蕩在我的耳際。
    八年級清明的感想篇十二
    古人說: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春。
    當(dāng)我想起唐代詩人這首詩時就讓人不禁的想到清明的場景。是??!清明節(jié)到。
    清明節(jié)是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的節(jié)日。當(dāng)他們?nèi)胪翞榘彩且惠呑泳徒Y(jié)束剩下的就是我們這些后人對他們的緬懷而。就是這個節(jié)日給我們緬懷的機會。4月5日是清明節(jié)大約始于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歷史。清明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節(jié)氣清明一到萬物復(fù)蘇氣溫身高正是春耕大好時節(jié)。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上墳時抬頭偶望,千碑林立這就是彰顯我們不忘祖先的標桿。在這時也不免勾起心中的些許愁緒,不免感嘆生死。
    姥姥說清明情,年頭就好。而今年的清明就不怎么清。這和環(huán)境有直接的關(guān)系。但是它不會違背自然規(guī)律他終會跟隨春來到人間。
    看!帶有些許露珠的柳樹枝,出現(xiàn)微微的綠意,嫩柳枝折斷后有奇異的'芬芳。這,就是春的味道吧!小草也從泥土中鉆出來,換身新衣裳。這就是春的容貌吧!氣溫回升,不用在穿厚厚的棉衣,不會因寒冷而感冒,這就是春的性格吧。
    清明節(jié)到,春就不遠。生機盎然,綠色動力。
    八年級清明的感想篇十三
    陽春四月,正是踏春出游的好時光。俗話說的好:“清明前后,點瓜種豆”,說明清明時節(jié),萬物更新,春意正濃,油城景象必定給力,不讓我們失望。我們一家人隨著春游的熱潮,到各處踏春,油城無處不飛花,清明時節(jié)玉柳斜,讓我給大家一一道來。
    長長的廣利河穿過東營,流淌在家門口,沒走幾步,就來到了第一處景點—新區(qū)會展中心公園。一進公園,便有了新發(fā)現(xiàn),公園中出現(xiàn)了不少野餐隊伍,有的扛著帳篷,支在地上,往里打氣;有的搭起燒烤架烤肉;還有的孩子做游戲,放風(fēng)箏,個個忙得不亦樂乎。
    在廣利河邊,河水在陽光下銀光閃閃,微波中蕩漾著黃色、綠色、紅色……讓人心曠神怡。湖面游人蕩著小船劃來劃去;有的孩子乘著皮艇在河中游弋;還有的大人乘著木舟在水中行駛……別有一番景色。河邊的巖石十分奇特,有的幾塊堆砌在一起,仿佛一只大烏龜在岸邊休憩;有的長條橫條搭成山洞;還有的像老虎下山、猴子撈月。石山上開放不少讓人叫不上名的野花,粉紅的、深紫色的,和路旁的大柳樹、松樹相伴,畫面更生動了!我小試身手,從一條蘆葦小道爬上假山,身邊荊棘盤繞,一不留神,碰上荊棘,就有好戲看了:褲子被它勾住,用手去拉,又被小刺劃傷,在爬山時,好幾次出現(xiàn)這樣的險況。不過,當(dāng)我爬上終點的時候,那種痛苦便無影無蹤了。站在山頂,瞭望遠方,一幅現(xiàn)代版的《清明上河圖》展現(xiàn)眼前,美不勝收的清明時節(jié)。
    最終,我們來到了森林公園,呦!來這里踏春的人們更舒適了,架起遮陽傘,鋪上帆布,支起帳篷,擺上收音機,真有一派休閑無事一身輕的景象。清明時節(jié)從古至今就有插柳的習(xí)俗,正當(dāng)清明,柳條隨風(fēng)舞動,柳芽、柳絮掉了一地,好像鋪了一層美麗的綠色地毯。我們各折了一根柳條,盤在頭上。我還多折了幾支,編成了各種形狀,套在頭上,掛在胸前,圈在腰上。哈哈,柳枝兒給我們帶來不少樂趣。
    八年級清明的感想篇十四
    感受著風(fēng)中飄來的細雨絲,又回憶起去年的清明。
    隱約記得那是四月四月,正是清明節(jié),我們?nèi)胰艘黄鸪霭l(fā)至奶奶家,奶奶已準備好了米粉,青和餡,就等著幾雙手將它們?nèi)嗪显谝黄稹?BR>    趕到奶奶家后,已臨近中午,我們米粉,青,水放在一個盆里,開始做皮。一雙手在盆里攪拌著。如做面包一般,雙手做制成的是一團黏黏的團,只不過顏色不同。接著,一個個團被取出,放在鋪好桌布的桌子上,搓成一長條,又拿來刀把它切成一小塊的,呈球形,再用搟面杖把它壓平,形成一塊青皮,一塊塊鋪在桌上,就把皮給準備好了。
    接著,就開始做餡。豆沙餡就是外面買來的,但菜,則用肉,筍蘑菇等東西雜拌而成的,再用勺子兜一勺菜,或一勺豆沙,放進那圓形皮中,合起,將結(jié)口處捏得十分嚴密,毫無一絲漏洞。更巧妙的還是奶奶手中的工具,將放著餡的皮放在上面,輕輕一夾,一個精致的青果就嶄現(xiàn)在眼前。
    比這更重要的,自然還是祭祖到街上買個鞭炮,一束香,紙錢,菊花,來到昌化,到墳?zāi)骨?,這就開始了祭祖。
    先把菊花拿出,放在墓前,與其它的花對齊,擺放得工工整整。這時,下起了綿綿細雨,被微風(fēng)吹斜了,無情地灑落在地上,留下點點痕跡。然后,拿出一束香,將它點燃,發(fā)出了縷縷輕煙,隱隱帶著點香味,拿在手中,拜了幾拜,又將它插進盆,隨輕煙散盡,隨香味隱去。接著,將鞭拿出,點燃,只聽炮聲啪啪,湛藍的天空中蹦出幾朵火花,隨后便是一陣煙,揮散在空氣中。
    這綿綿細雨,仿佛是老天在哭泣,無盡地撒下淚水,為我們的孝心而感動,為親人的逝世而悲哀。當(dāng)然,還有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將紙錢拿出,用火燒著,眼看著紙錢被火焰吞噬,化為絲絲灰燼,想必,在另一個世界的親人,不但收到錢,還收到了一份心意吧!
    忙忙站起身,回到那溫馨的老家,只見門前已經(jīng)放上了兩株艾草,香味撲鼻。傳說,這種艾草不但能驅(qū)逐蚊蟲,還可以趕走妖魔,讓這戶人家平平安安,吉祥如意,避免災(zāi)禍。
    八年級清明的感想篇十五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边@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一首關(guān)于清明節(jié)的詩。4月4日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清明節(jié)。清明節(jié)是一個重大的節(jié)日,人們?yōu)榱思o念死去的人,都會在那天去為他們的墳前掃墓。并會緬懷那些去世的革命先輩們,繼承他們的光榮傳統(tǒng),將優(yōu)良的品質(zhì)發(fā)揚起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了,全國是統(tǒng)一放假的。家里的大人不允許我和他們一起去南山為家里死去的祖先掃墓,因此我們只能提前在家里過上一個“小清明節(jié)”啦!
    清明的前一天晚上,我家那兒有一個規(guī)定,就是要擺桌香,為的是提前紀念死去的人們。我家的桌臺是放在后面的老房子里的,在暗暗的燈光下,年邁的奶奶和祖母會將豐盛的菜肴一一擺放在桌子上,有年糕、烤雞、烤鴨、八寶菜、粽子……讓人看了就直流口水,可這時不允許吃。奶奶要在桌前插上兩支蠟燭,放好桌凳,桌邊還要分別放上一只只的碗和一對對筷子,里面要倒上均勻的酒,像是要家里請客一樣。這樣還不夠,奶奶在桌子的正前方擺上一個墊子,是專門為祭拜用的。傳說是要請地府的神仙吃飯,為的是給家里死去的人能順利投胎,并為全家人討一個吉祥。而且,擺好的桌子和凳子都不能隨意的碰,聽說是不能打擾神仙們吃飯的。晚上6點時候便可以跪在墊子上祭拜“神仙”,取下自己的愿望。
    這還不是重點呢。在家里人都紛紛祭拜好后,我們還要蹲在離桌子不遠的地方燒“金元錢”和“佛紙”,那都是祖母和奶奶利用了一年的時間疊好的。爸爸拿來一個大鍋子,里面點燃火。之后,我們將“金元錢”和“佛紙”扔進火里,邊扔邊祈禱。聽奶奶說,燒“金元錢”和“佛紙”是為了給地府的神仙送“錢”,也是為了給自己討一個平安。
    燒完了“金元錢”和“佛紙”后才可以收拾桌子上的東西,家里人一起團圓吃飯。
    吃完了飯后,我們都要揍在一起,坐在一張大的方桌旁,剪“票兒紙”。在掃墓的時候是必須把“票兒紙”插在祖先墓上的。
    雖然這個清明節(jié)我沒有同家人一起去南山掃墓,可在家里過的“小清明節(jié)”卻依然寄托了我對去世的人們的懷念。我被那樂融融的歡樂氣氛感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