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教學交流和互動的基礎。編寫教案時,教師應該明確教學目標,確保學生的學習效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學習吧。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打電話”(綜合應用)的探究,初步感受運籌思想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學習在問題情境中應用優(yōu)化思想解決問題。
3.指導學生用畫圖、表格等方式發(fā)現(xiàn)事物隱含的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推理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畫圖、列表等方式探究“打電話”省時的最優(yōu)方案。
教學難點:通過圖表的方式發(fā)現(xiàn)“打電話”隱含的規(guī)律。
教學準備:課件、題卡、彩筆、圓形和方形磁性板。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拉近距離。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主題。
師:生活中經常遇到緊急事件需要電話通知,你們都打過電話嗎?
生:打過。
師:其實,打電話是很有學問的喲!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打電話中的數(shù)學問題。(板書課題:打電話)。
二、活動探究建構方法:
活動一:開放探究體驗方法。
師:這不,王老師就遇到了這樣一件突發(fā)事件,請看:
(出示:王老師周日下午接到校長電話,要求她通知班上的7名舞蹈隊員周一穿好演出服,準備演出。若打電話通知,每分鐘通知一人,需要多少分鐘?)。
師:從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師:怎樣通知呢?請同學們幫王老師設計一個通知方案看一看需要多長分鐘?活動之前請同學們看清以下要求:
呈現(xiàn)溫馨小貼士:
(1)畫圖表示設計的通知方案??梢杂?、2、3、4、5、6、7代表需要通知的7名同學。
(2)看一看需要多長時間?
(3)整理自己的思路,組織好語言,做好交流準備。
(學生活動,老師收集不同的設計方法準備展示)。
活動二:對比分析優(yōu)化方法。
師:同學們都有了自己的方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方案,請設計師登臺講解。
(學生講解,依次板書:逐一通知、分組通知、)。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誰打電話的時間長”的情境,體會到生活中存在著需要用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去解決的問題,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利用已有知識,經歷探索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
3、正確掌握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利用已有知識解決未知問題。
教學難點:
怎樣轉化成已有知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2、提出數(shù)學問題——怎樣才能知道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3、列算式。
8.54÷0.7=45÷7.2=。
二、探索發(fā)現(xiàn)。
1、比較這兩道算式與前面所學內容的不同點,明確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
2、組內討論,合作交流,整理填表。
3、匯報方法。
(1)把元化成角:85.4÷7450÷72。
(2)把除數(shù)和被除數(shù)同時擴大10倍,變成。
85.4745072。
(3)重點討論方法二,匯報表格內容。
解決目的:使除數(shù)的小數(shù)變成整數(shù)。
解決依據(jù):利用商不變的性質。
以誰為標準:除數(shù)。
注意事項:除數(shù)被除數(shù)必須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shù)。
4、小結。補充書上內容。
三、解決問題。
1、森林醫(yī)生。
2、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3、解決實際問題。
書p65(4)(5)。
四、拓展練習。
小競賽。
反思:
本節(jié)課我按照教材的內容呈現(xiàn),分為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幾大模塊,引導學生逐步地、循序漸進地得出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在強調把未知化為已知的同時強調了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究的過程,如自行討論、合作填表、自行總結等。對于學生易發(fā)生混淆的情況,如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都化成整數(shù),或以被除數(shù)為標準等,課堂上都進行了強化訓練,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解決。生動的小情景劇,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到本節(jié)課要解決的問題上來;豐富的練習題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鞏固了所學知識,能把所學內容轉化為運算技能,進行實踐應用。特別是最后的小競賽,把大家的熱情集中了,使本節(jié)課在高潮中結束。
本課設計的不足之處是,表格內容過多,學生填起來比較繁瑣,浪費時間。另外學生匯報的方法有些單一,應進一步引導其發(fā)散思維,尋求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三
1、知道打電話是日常交際的重要形式,打電話要注意講文明、有禮貌。
2、知道打電話的一般步驟,通話時能做到口齒清楚、內容集中、語言簡潔,能使用禮貌用語。
3、初步學會獨立打電話和接電話。
1課時。
一、猜謎語引入,激發(fā)興趣。
二、聽課文前半部分錄音。
1、思考:錄音中是誰給誰打電話?
三、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四、幫助王林打電話,練習打電話基本技能。
1、四人一組,分工表演。
2、推薦優(yōu)秀者示范表演,指名表演。
3、評議表演情況。
五、自定內容,分配角色打電話。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四
這是一首意境優(yōu)美、極富想象的兒童詩。全詩以對話的形式,講述了天空的美麗及青蛙和星星的可愛。詩中把星星、青蛙擬人化,還以同樣的方式寫出天空的樣子,這樣寫,貼近兒童的心靈,體現(xiàn)了兒童天真、善良、親和大自然的天性。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青”、“金”、“不”、“太”、“了”、“用”“女”七個一類生字,認識三個偏旁“月”“人”“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著分角色演一演。
3、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體會青蛙與星星的內心情感。感受天空的美麗,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1、識字教學。
2、分角色朗讀課文。
多媒體、頭飾、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步了解課文大意,識字教學。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打過電話么?打電話的時候你是怎么說的?誰愿意給大家表演一下?你們表演得真不錯!你們知道青蛙給誰打電話了嗎?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2、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本課的一類字和二類字,分別用符號來標識。
三、識字教學。
1、認讀13個生字,說說你認識哪個生字,是怎么記住的。
2、學習6個一類字,通過各種形式學習與識記,掌握識字的基本方法。注意“青”的下邊月的撇變成豎;“太”和大區(qū)別比較。
3、指導書寫?!敖稹钡淖中沃攸c強調。
4、認識三個偏旁“女”“月”“人”。月作偏旁撇要變成豎;人作偏旁撇、捺距離要遠些。
第二課時。
1、復習鞏固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一、復習生字。
1、開火車讀一讀生字卡片。
2、做猜字游戲。
3、小老師指讀。
4、摘蘋果游戲。
二、理解課文大意,指導分角色朗讀。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聽一聽、劃一劃。
2、學生自由練讀。
3、分角色朗讀,將朗讀指導與學習課文相結合。
三、完成課后練習。
1、“讀一讀,說一說這樣的詞語”。比一比,看哪個小組說的既多又好。
亮晶晶的金燦燦的紅彤彤的……。
2、“找一找,讀一讀”。練習讀好帶有語氣詞的句子。
第三課時。
1、復習鞏固生字。
2、朗讀課文。
3、完成說話練習“想一想,說一說”。
一、課前小測驗:聽寫生字,看哪組最棒。
二、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文。
三、“想一想,說一說”
1、請同學分別扮演月亮、星星、太陽、飛船,小熊、小鳥、小魚、小青蛙。先分別介紹自己,介紹天空的情況或者地面的情況。,再試著問一問。
2、根據(jù)書上的內容,配對模擬打電話??梢员硌?,做動作。
作業(yè)設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青蛙星星。
問答。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五
1.認識“打、話”等12個生字,會寫“青、用”等六個漢字。
2.認識“月、人”兩個偏旁。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呢、吧”等語氣詞的讀法。
4.激發(fā)學生的想像力,體會青蛙與星星的內心情感。
1.多種方式認識生字,并學會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感悟青蛙與小星星的內心世界,感受大自然的。
青蛙與星星圖片多媒體課件。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小青蛙閑著沒事,給它的好朋友打了個電話。
2.課題中有兩個今天要認識的生字朋友,(畫上標識),跟老師讀讀這兩個字,讀讀課題。
3.析題、導入:根據(jù)課題你能猜出課文講的是什么事嗎?它們都說了些什么呢?你們想知道嗎?(想知道),老師也特別想知道,那么翻開語文書吧(56頁)。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
這是一首非常有趣又不失優(yōu)美的詩歌,現(xiàn)在老師把它讀給大家聽,但是老師有聽讀要求。
認真聽老師讀課文,聽后能簡單說說青蛙問了什么?星星回答了什么?(指名簡單匯報)。
2.學生自由讀文,初步認識生字。
除了課題中的兩個生字朋友,我們還要認識八個生字朋友,它們就藏在課文中,現(xiàn)在你就來讀讀課文,找出生字,畫上你喜歡的符號。
3.借助拼音把生字多讀幾遍。
4.老師把這些生字連同它們的朋友請到了大屏幕上,并且抹去了拼音,看看你還認識嗎?
(找一名小老師領讀男女生賽讀)。
5.你還能給哪個生字找個新朋友?
6.現(xiàn)在老師把生字的朋友也帶走了,只剩下了生字,看看誰還認識?
7.聰明的`你們這么快就記住了這么多生字朋友,有什么好辦法嗎?咱們交流一下。
(大屏幕出示)。
歸類識字:吧呀語氣詞娃媽女字旁。
加一加:大——太月——用日—陽。
減一減:媽——女(女同學起立,認識女字)。
8.現(xiàn)在我們把生字朋友送回家,來讀讀課文,看看這些生字在課文中是什么意思?
誰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
提出聽讀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聽他讀的字音是不是準確,有沒有丟字、多字和讀錯的地方。
三、寫字指導。
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生字朋友,在這些生字中有三個是我們既會認又會寫的字(字卡出示),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來寫其中的一個“用”字。
1.先拿出小手,邊說說它的筆畫名稱,邊在空中寫寫這個字。
3.現(xiàn)在老師就按你們的指導寫寫這個字。
4.翻開練習本寫兩個。
四、遷移延伸,生字搬新家。
看看你是否還能夠叫出它們的名字?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六
1.愿意在模擬打電話的情境中與家人分享幼兒園里的開心事。
2.嘗試用點、線、圓圈等有控制地將一份點與另一個點連接起來。
愿意在模擬打電話的情境中與家人分享幼兒園里的開心事。
嘗試用點、線、圓圈等有控制地將一份點與另一個點連接起來。
粘有爸爸媽媽和寶寶頭像的色紙、抹布、水彩筆若干。
老師家的電話裝好了,老師想給好朋友打電話,給誰打呢,給毛老師還是朱阿姨打呢?
1.出示毛老師和朱阿姨的頭像,選擇一個給她裝電話。(以毛老師為例)。
2.先給毛老師家裝電話,把毛老師的頭像貼到紙上,然后畫個圈表示電話裝好了。
3.模擬打電話,為什么沒有聲音呢?(哦!原來是電話線沒有連接好。)教師示范添畫電話線的過程。(小小電話線,走呀走呀,轉個圈,走呀走呀,轉個圈……走到誰的家門前?……對!走到毛老師家門前?。?。
4.喂喂喂,電話打通啦!毛老師正在教她的小寶寶怎么做一個好寶寶呢。老師要和毛老師說說在幼兒園過得真開心。
2.教師指導操作要點,畫圈和電話線。
讓幼兒回到座位,在教師帶領下再次練習畫電話線的過程(徒手,邊念兒歌邊用手做出畫電話線的動作)并結束活動。(小朋友們,喜歡和爸爸媽媽打電話嗎?幼兒園里面開心嗎?可以一起拍拍手宣泄自己的情感。哇,有這么多開心事,我們還有很多開心事沒有說完對不對?那就和身邊的好朋友,和客人老師說一說好嗎?)。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中開設電話亭的游戲滿足幼兒打電話的興趣,克提供人物頭飾或動物頭飾,扮演角色進行通話。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能用自己的嗓音進行簡單歌唱《打電話》,并根據(jù)圖片和教師的指導,替換部分歌詞。
2、能夠記憶歌詞,感受歌曲節(jié)奏。
3、能夠大膽地歌唱,享受并樂于參加集體歌唱活動。
4、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1、兩個小朋友通話的音頻。
2、ppt圖片4張,分別為幼兒園圖片、動物園圖片、游樂園圖片、家的圖片各一張。
3、教師熟練唱好歌曲《打電話》。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播放音頻,請回答“他們在干什么?”教師提問,“你們平時經常大電話嗎?,你們喜歡打電話嗎?,你們打電話時都是怎么打招呼的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打電話的好嗎?”
2、熟悉歌曲并學唱歌曲。
(1)教師有感情地配合動作表演泛唱歌曲《打電話》一遍,提問幼兒他們在哪里。
(2)驗證幼兒的答案,再唱一遍,并出示幼兒園ppt圖片。
(3)教師領唱,幼兒跟唱一遍后,教師帶領幼兒加上動作表演,一齊歌唱一遍。
(4)把幼兒分成兩個部分,“兩個小娃娃呀,正在打電話呀”這一部分大家一起合唱,后面一個部分部分幼兒分別唱“喂,喂,喂,你在哪里呀”,后一部分唱“喂,喂,喂,我在幼兒園”,然后交換進行。
3、改編歌詞。
(1)放映動物園ppt圖片,提問幼兒,“這是哪里呀?”,“如果小娃娃在動物園,那他們會怎么打電話呢?”,“先聽一聽老師是怎么唱的?!苯處熓痉逗?,帶領幼兒歌詞一遍。
(2)出示游樂園和家的ppt圖片,請幼兒根據(jù)圖片自己改編歌詞,并大聲歌唱。
4、延伸活動。
提問幼兒,“小娃娃還有可能在哪里呢?”請幼兒發(fā)揮想象,自由改編歌唱。
鼓勵幼兒回家與家人一起歌唱。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八
2、揭題:打電話。
3、談打電話。
(1)導語:同學們一定都打過電話,電話使人們的交流變得方便快捷,打電話的時候最需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呢?(盡量地節(jié)約時間。)。
(3)這么一點兒事,如果有人打電話打了兩個多小時,你們信不信?讓我們一起欣賞相聲《打電話》。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瀏覽課文,了解相聲的主要內容。
(1)學生自由瀏覽課文。
(2)交流:這段相聲說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簡要了解相聲的特點。
(1)讓我們再讀課文,看它與我們以往學習的課文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學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教學中不一定要給學生一個標準的答案,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理解隨機引導概括,比如:相聲是兩個人說的,其實還有一個人說的單口相聲和多個人說的群口相聲;相聲的語言很幽默,引人發(fā)笑;相聲不僅是說,還要唱)。
(3)教師簡要總結:通俗易懂,如話家常;幽默、風趣、夸張。
三、細讀感悟,獲得啟示。
3、師生共同交流、歸納打電話的年輕人的特點。
(1)說話繞圈子。
“喂,你貴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張呀。哎呀,我沒聽呃,不是老張,是老劉呀。呃,不是老劉?”“是耗子呀。這人外號叫耗子?!?BR> (2)明知故說。
“對,是我,我找小王講話,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3)沒話找話。
“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嗎?學習嗎?不學習呀。開會嗎?不開會?!?BR> (4)廢話連篇。
“票價八毛一張的,我買了兩張,一塊六。是一塊六,我給了他五塊,他找了我三塊四?!?BR> 4、聯(lián)系生活的具體情境,思考:如果生活中說話啰唆,會有什么后果?
5、你從這段相聲中獲得了什么啟發(fā)?(交流,小結:打電話要抓住要點,簡潔明了,這樣不僅節(jié)約時間,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是文明行為的表現(xiàn)。)。
四、學中尋樂,表演相聲。
1、導學:相聲是用來表演的,如果我們像平時朗讀課文那樣讀出來,就沒有相聲的味道了,下面就讓我們來演一演。
2、學生自由選擇表演伙伴進行演練。
3、指名上臺表演,進行集體評價。
4、導學:下面,我們來聽聽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郭啟儒的相聲選段。之后老師要請大家談一談,人家為什么表演得那么有意思。
5、師生共同總結。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九
內容與要求:
1、借助小老鼠打電話的游戲情景理解歌曲內容,初步學唱歌曲。
2、感受歌曲歡快、有趣的特點,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環(huán)境與材料創(chuàng)設:
節(jié)奏卡片、kt板制作的電話本、小老鼠、大花貓圖片、鋼琴。
教學過程。
一、律動:小手小腳。
1、出示節(jié)奏卡。
主要提問:卡片上的小手小腳告訴你什么秘密?
2、聽音樂玩節(jié)奏(新授歌曲的背景音樂)。
師:我們一起聽著音樂,看著路牌去散步。
設計意圖:熟悉歌曲旋律。
二、新授歌曲:
(一)情景導入,引發(fā)興趣。
師:(出示小老鼠手偶)“唉,又到了星期天,我一個人在家,好孤單呀!”
主要提問:1、小老鼠為什么不高興?
2、你能幫他想一個快樂起來的好辦法嗎?
設計意圖:幼兒生活經驗回顧,激發(fā)幼兒幫助與關愛的情感。
(二)理解歌曲內容。
1、歌曲第一段。
主要提問:(1)小老鼠用了什么好辦法?找朋友來做什么?
(2)要打電話給朋友,首先要知道什么呀?
(3)小老鼠打了一個什么電話號碼?(翻開“電話本”驗證:5432678)。
總結:這么多的數(shù)字小老鼠都能記住,原來他是用了快快慢慢地有節(jié)奏念的辦法記牢。
2、語言節(jié)奏:
教師以小老鼠身份示范電話語言。
主要提問:(“嘟---嘟---”)電話接通了,小老鼠會對朋友說什么呢?(幼兒自由講述)。
朋友又會怎么回答小老鼠呢?
3、集體演唱第一段。
師:我們幫助小老鼠一起給他的朋友打電話吧,打電話的時候要注意用禮貌用語哦。(設計意圖:引發(fā)幼兒回憶歌詞)。
4、學唱歌曲第二段。
師:叮咚,門鈴響了,當小老鼠高高興興地打開門一看,驚呆了,門口站著的是只大花貓。
主要提問:怎么會是大花貓來了呢?
大花貓如果進了老鼠家,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教師演唱歌曲第二段。
總結:原來小老鼠沒有看清電話號碼是誰的就撥了,我們打電話的時候一定要看好電話本,電話號碼別撥錯。
5、幼兒完整演唱。
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電話》,我們一起幫小老鼠打電話。
6、嘗試改編。
師:小老鼠沒有找到朋友,還是很孤獨,我們再幫小老鼠找找其他的朋友好嗎?(翻閱《電話本》嘗試數(shù)字部分的改編)。
三、延伸。
師:電話本上還有許多小老鼠的朋友,老師把他放在音樂區(qū),小朋友可以去幫小老師約他的朋友。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十
1、激發(fā)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
2、讓學生認真傾聽他人發(fā)言,學會交流,培養(yǎng)表達、應對能力。
3、培養(yǎng)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
4、培養(yǎng)大方有禮貌的說話態(tài)度。
師生活動。
1、播放兩個小朋友打電話互相問候的動畫片。
2、學生觀看動畫片。
1、告訴學生打電話可以說的內容。學生認真聽,明確打電話的要求。
2、提出要求:語言規(guī)范,態(tài)度大方、有禮貌。
3、組織學生兩人一組開始玩打電話的游戲,并在組長的帶領下在大組內展示。
4、學生進入游戲狀態(tài),并在組內進行評價。
1、每組選派兩名代表在班內表演“打電話”的游戲,其他同學觀看表演,進行評議。
2、評出最佳3組給予獎勵。
3、啟發(fā)學生說出更新穎的話題,把語言說得更規(guī)范。
4、再次評比,老師對有創(chuàng)意的學生發(fā)創(chuàng)新獎。
鼓勵學生在家里給親人或朋友打電話。
從學生觀看動畫片導入,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帶入情境,從而產生交際的欲望,使學生呈現(xiàn)出最佳的交際狀態(tài)。
給學生玩的時間,激發(fā)學生參與交際的興趣,促進雙向互動的活動氛圍。
給學生展示個性的空間,滿足學生的表演欲望,鍛煉學生大膽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性意識。
把學生學到的知識引入生活之中,使口語交際生活化。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十一
周老師今天所執(zhí)教的《打電話》這節(jié)課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的綜合應用。是繼“烙餅問題”、“沏茶問題”“等候時間”之后又一次向學生滲透運用運籌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教材的素材是學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合唱隊在假期接到一個緊急任務,老師要打電話“盡快”通知到15名隊員。讓學生幫助老師設計一個打電話的方案,并從中尋找最優(yōu)的.方案。通過這個實踐與綜合應用,旨在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以及優(yōu)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畫圖的方式發(fā)現(xiàn)事物隱含的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
《打電話》這堂課,周老師是結合學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從具體情境問題出發(fā),設計一個打電話的方案,通過畫圖等方式并從中尋找最優(yōu)的方案,發(fā)現(xiàn)打電話中隱含的數(shù)學規(guī)律?!洞螂娫挕纷寣W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優(yōu)化;通過畫圖等方式發(fā)現(xiàn)事物隱含的規(guī)律;讓學生初步體驗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周老師教學設計獨具匠心,很會把握教材、挖掘教材,變枯燥的數(shù)學為快樂的數(shù)學,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學習知識。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知識由外到內的轉移和傳遞,而是學生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因此,學生在探索過程中不是被動的接受者,相反,應主動地建構知識的意義。周老師的這節(jié)課是從讓學生探索打電話盡快通知15人的最佳方案開始,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索欲望。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觀察、分析、歸納,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進而應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最終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化。
周老師的教學素養(yǎng)很高,教學語言簡潔樸實,數(shù)學語言表述精準,教學風格靈活機智,評價學生及時到位。這些優(yōu)點一直也是我要努力的。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用口訣、字謎等方法會認本課10個字,會寫7個二類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進行表演。學會如何打電話。
2.過程與方法:隨文識字會集中識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小青蛙與小星星對家的愛,進而感受家的溫馨與美好。
教學重點:
1.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記憶生字。
2.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想象天上與水里的美妙。
教學難點:
1.筆畫較多的“青”、“金”字的書寫與記憶。
2.“亮晶晶”、“金燦燦”、“紅彤彤”等疊詞的初步認識。
教學準備:
1.要求會認字的生字卡片集復習前課生字的字卡。
2.小青蛙打電話的圖片或者掛圖。
3.青蛙及星星的頭飾。
教學流程備注。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自己讀課文,用筆把會認的字和會寫的字分別用不同的記號畫下。
二.再讀課文,識記生字、加深理解課文內容。
(1)會認字都在課文的哪一句話中,找出來讀一讀。
(2)用領讀、齊讀、開火車讀等方式將字讀熟。
力圖將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在讀文的過程中加深對生字的理解與記憶,并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分段學習,加深理解課文內容。
(一)學習第一段。
第一段著重于對朗讀的指導?!拔?!喂——”聲音要大,第二個“喂”字聲音延長。
(二)學習第二段。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字。讀詞卡。學生讀課文并思考:
1.讀本段,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你都知道了什么,并一起匯報學習收獲。(為自主學習打基礎,教師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可以一個人先說知道了什么,說完后另一個人補充,或者把對課文的理解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2.著重引導:
(1)“天上美”,“美”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2)通過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精美畫面或圖畫,使學生對“金燦燦、紅彤彤、亮晶晶”等詞有直觀的感受,引導學生說一說這些詞的特點,看他們還知道哪些此類型的詞。
(3)想象天上除了太陽、晚霞、月亮等課文中描寫的事物以外,還有哪些美好的事物?(讓學生盡情地表達,發(fā)揮想象力,此部分是教學的重點。)。
(4)指導朗讀。小星星的語氣應該是自豪、滿足的,邀請青蛙是真摯和急切的。
(三)學習第三段。
1.讀一讀小青蛙的話,它說話時的神態(tài)和動作會是什么樣的?說一說這一段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2.著重:
(1)理解和體會“水里和天上是一樣的呀!”這句話。
(2)想象水里會是什么樣的呢?
二、想一想,說一說。
三、表達?打電話你是小青蛙,你怎么向小星星介紹你的家呢?
(1)指導朗讀。
(2)引導學生聯(lián)想到家的美好與溫暖,愛自己的家。
(3)分角色朗讀課文。
(4)分角色表演讀。(不要求表演的動作相同。)。
第三課時。
一、讀一讀,說一說這樣的詞語。
(一)說一說這些字都有哪些特點?(都是口字旁,與語氣有關)。
(二)找一找它們藏在課文中的什么地方。
(三)把它們所在的整句話讀一讀。
引導學生看清圖意。選擇自己喜歡的對象回答,發(fā)揮想象力,以鼓勵為主。
二、練習接打電話。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中學生打、接電話的經驗,總結出打電話時的注意事項。
(1)打電話前先想好說什么。
(2)電話號碼要撥準。
(3)要把話說清楚。我是誰、誰、什么事、間、點等。
(4)真聽對方講話。
(5)要使用文明用語。要引導學生自己說出這些注意的事項,若有遺漏,教師可設計幾個情境幫助學生掌握打電話的要領。比如:教師給一名學生打電話,向大家展示學生的電話號碼,撥號時故意將號碼撥錯,讓大家發(fā)現(xiàn)并找出第一條注意事項。
2.找兩名同學通電話,同學們看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
3.同桌之間打電話。
4.一名同學可任意選擇某個同學或者老師,做打電話的游戲。
5.回家后試著給好朋友或親戚打個電話。
教學目標:
1.認識“打、話”等12個生字,會寫“青、用”等六個漢字。
2.認識“月、人”兩個偏旁。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呢、吧”等語氣詞的讀法。
4.激發(fā)學生的想像力,體會青蛙與星星的內心情感。
教學重點:
1.多種方式認識生字,并學會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感悟青蛙與小星星的內心世界,感受大自然的。
教學準備:
青蛙與星星圖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小青蛙閑著沒事,給它的好朋友打了個電話。
2.課題中有兩個今天要認識的生字朋友,(畫上標識),跟老師讀讀這兩個字,讀讀課題。
3.析題、導入:根據(jù)課題你能猜出課文講的是什么事嗎?它們都說了些什么呢?你們想知道嗎?(想知道),老師也特別想知道,那么翻開語文書吧(56頁)。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
這是一首非常有趣又不失優(yōu)美的詩歌,現(xiàn)在老師把它讀給大家聽,但是老師有聽讀要求。
認真聽老師讀課文,聽后能簡單說說青蛙問了什么?星星回答了什么?(指名簡單匯報)。
2.學生自由讀文,初步認識生字。
除了課題中的兩個生字朋友,我們還要認識八個生字朋友,它們就藏在課文中,現(xiàn)在你就來讀讀課文,找出生字,畫上你喜歡的符號。
3.借助拼音把生字多讀幾遍。
4.老師把這些生字連同它們的朋友請到了大屏幕上,并且抹去了拼音,看看你還認識嗎?
(找一名小老師領讀男女生賽讀)。
5.你還能給哪個生字找個新朋友?
6.現(xiàn)在老師把生字的朋友也帶走了,只剩下了生字,看看誰還認識?
7.聰明的你們這么快就記住了這么多生字朋友,有什么好辦法嗎?咱們交流一下。
(大屏幕出示)。
歸類識字:吧呀語氣詞娃媽女字旁。
加一加:大——太月——用日—陽。
減一減:媽——女(女同學起立,認識女字)。
8.現(xiàn)在我們把生字朋友送回家,來讀讀課文,看看這些生字在課文中是什么意思?
誰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
提出聽讀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聽他讀的字音是不是準確,有沒有丟字、多字和讀錯的地方。
三、寫字指導。
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生字朋友,在這些生字中有三個是我們既會認又會寫的字(字卡出示),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來寫其中的一個“用”字。
1.先拿出小手,邊說說它的筆畫名稱,邊在空中寫寫這個字。
3.現(xiàn)在老師就按你們的指導寫寫這個字。
4.翻開練習本寫兩個。
四、遷移延伸,生字搬新家。
看看你是否還能夠叫出它們的名字?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意境優(yōu)美、極富想象的兒童詩。全詩以對話的形式,講述了天空的美麗及青蛙和星星的可愛。詩中把星星、青蛙擬人化,還以同樣的方式寫出天空的樣子,這樣寫,貼近兒童的心靈,體現(xiàn)了兒童天真、善良、親和大自然的天性。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青”、“金”、“不”、“太”、“了”、“用”“女”七個一類生字,認識三個偏旁“月”“人”“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著分角色演一演。
3、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體會青蛙與星星的內心情感。感受天空的美麗,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識字教學。
2、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多媒體、頭飾、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shù):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步了解課文大意,識字教學。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打過電話么?打電話的時候你是怎么說的?誰愿意給大家表演一下?你們表演得真不錯!你們知道青蛙給誰打電話了嗎?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2、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本課的一類字和二類字,分別用符號來標識。
三、識字教學。
1、認讀13個生字,說說你認識哪個生字,是怎么記住的。
2、學習6個一類字,通過各種形式學習與識記,掌握識字的基本方法。注意“青”的下邊月的撇變成豎;“太”和大區(qū)別比較。
3、指導書寫?!敖稹钡淖中沃攸c強調。
4、認識三個偏旁“女”“月”“人”。月作偏旁撇要變成豎;人作偏旁撇、捺距離要遠些。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復習鞏固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
1、開火車讀一讀生字卡片。
2、做猜字游戲。
3、小老師指讀。
4、摘蘋果游戲。
二、理解課文大意,指導分角色朗讀。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聽一聽、劃一劃。
2、學生自由練讀。
3、分角色朗讀,將朗讀指導與學習課文相結合。
三、完成課后練習。
1、“讀一讀,說一說這樣的詞語”。比一比,看哪個小組說的既多又好。
亮晶晶的金燦燦的紅彤彤的……。
2、“找一找,讀一讀”。練習讀好帶有語氣詞的句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復習鞏固生字。
2、朗讀課文。
3、完成說話練習“想一想,說一說”。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小測驗:聽寫生字,看哪組最棒。
二、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文。
三、“想一想,說一說”
1、請同學分別扮演月亮、星星、太陽、飛船,小熊、小鳥、小魚、小青蛙。先分別介紹自己,介紹天空的情況或者地面的情況。,再試著問一問。
2、根據(jù)書上的內容,配對模擬打電話??梢员硌荩鰟幼?。
作業(yè)設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青蛙星星。
問答。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十三
走進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感受語文的獨特魅力活動目標:
1.激發(fā)學生學語文愛語文的興趣。
2.積累語文知識,豐富語文素養(yǎng)。
3.鼓勵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養(yǎng)成自主培養(yǎng)語文讀寫能力的習慣。
詞語典故、成語積累、知識面拓展。
生活需要語文,語文調劑生活。我們生活離不開語文,語文是人們進行交流的工具。你口中講的語言,手下寫的文字,都屬于語文。在生活中不僅僅起到交流工具的作用,更是調劑生活、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進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感受語文的獨特魅力。
要求:
把學生分為四個組,每組從“酸”、“甜”、“苦”、“辣”、“咸”中任選一題,任選代表回答,分數(shù)多者獲勝。
酸
1、“大珠小珠落玉盤”所形容的是什么樂器的彈奏聲?
a、琵琶b、古箏c、揚琴
2、“臥薪嘗膽”說的是:
a、夫差b、范蠡c、管仲d、勾踐
3、《史記》中的“世家”是給什么人作的傳?
a、皇帝b、諸侯王c、貴族d、重臣
4、什么時候適合用“七月流火”來形容?
a、炎炎夏日b、夏去秋來c、春去夏來d、秋去冬來
甜
1、神話《白蛇傳》中“白娘娘盜仙草”盜的是:
a、人參b、冬蟲夏草c、靈芝
2、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樣追逐太陽的?
a、駕車b、騎馬c、奔跑d、飛行
3、李清照的《如夢令》里的“綠肥紅瘦”是描寫什么季節(jié)的景象?
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
4、“名花解語”是用來形容什么的?
a、女子非常美麗b、花艷麗c、花通人性d、美女善解人意
苦
1、《西游記》中的火焰山位于:
a、甘肅b、新疆c、青海
2、“初出茅廬”中的“茅廬”本意是指誰的的住處?
a、劉備b、諸葛亮c、司馬光d、司馬遷
3、我們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卻喜歡在人前賣弄的人叫:
a、半截劍b、半段槍c、半面d、半瓶醋
4、“汗流浹背”的典故出自西漢周勃,他“汗流浹背”的原因是:
a、衣服穿得太多b、勞動太賣力氣c、打仗拼死廝殺d、答不出皇帝的問題
辣
1、維納斯是希臘神話中的
a、智慧女神b、愛神和美神c、自由女神
2、屈原是春秋時代哪國人?
a、吳國b、楚國c、越國d、齊國
3、古代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中的"御"是:
a、下棋b、種花c、武術d、駕車
4、文學史上,有四部《變形記》,其中寫人變成甲蟲遭遇的那一部的作者是
a、阿普列尤斯b、契訶夫c、奧維德d、卡夫卡必答題二(每題20分)
從“東”“南”“西”“北”中任選一題回答,分數(shù)高者獲勝:附:趣味語文題
東
1、下面這幅對聯(lián)概括了哪位先人的一生
刪詩書,定禮樂,創(chuàng)儒學,傳經藝,師表萬世。
贊周禮,寫春秋,立杏壇,育才德,桃李三千。
2、按意思猜成語:
最遙遠的地方南
1、下面這副對聯(lián)是說誰的事跡?
收三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二愿;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內變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按意思猜成語:
最荒涼的地方西
1、下面這副對聯(lián)是說誰的?
2、按意思猜成語:
最昂貴的稿費
北
1、郭沫若在濟南的一位詞人紀念堂里題了這樣一副對聯(lián)。請問,這位詞人是誰?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
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
2、按意思猜成語:
最高的巨人
中
1、下面這副對聯(lián)是說誰的?
豪氣壓群雄,能使力士脫靴,貴妃捧硯;
仙才媲美,不讓參軍俊逸,開府清新。
2、按意思猜成語:
最反常的天氣風險題:
列出二十分、三十分、四十分、五十分四種題型,每組學生任選一題,答對了得相應分數(shù),答錯了要扣掉相應分數(shù)。
二十分題
1、“曰”字加一畫能變成九個字,請把其中的七個寫出來。
2、數(shù)字猜成語12345609
3、成語“驚弓之鳥”的“鳥”指什么鳥?
三十分題
1、“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話是誰留給誰的遺言?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十四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受電話鈴聲,熟悉歌曲,體驗打電話的樂趣。
2、學會在電話中有禮貌的打招呼。
活動準備:人手一只手機、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新年快到了,我們給森林里的小動物打電話問候一下好嗎?
二、在情境中猜想、表達、欣賞。
1、給小狗打電話(在情境中感受歌曲)。
2、給小兔打電話。
師:再看看電話本上還有誰的電話?
3、給小熊打電話。
4、給老師打電話。
師:我也想和你們打電話。我的號碼是:xxxx。
重點:關注打電話的基本禮貌問候語,鼓勵孩子大膽的表達。
三、延伸:待會我們回教室給其他好朋友打電話問候一下好嗎?
四、應用規(guī)律。
1、既然大家都發(fā)現(xiàn)了這一規(guī)律,那么5分鐘可以通知多少人?6分鐘、7分鐘呢?組織學生在小組中進行交流探討,然后匯報。
2、老師要通知50位學生來學校舉行活動,如果用打電話的方式,最少需要多少分鐘?
五、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十五
2、揭題:打電話。
3、談打電話。
(1)導語:同學們一定都打過電話,電話使人們的交流變得方便快捷,打電話的時候最需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呢?(盡量地節(jié)約時間。)。
(3)這么一點兒事,如果有人打電話打了兩個多小時,你們信不信?讓我們一起欣賞相聲《打電話》。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瀏覽課文,了解相聲的主要內容。
(1)學生自由瀏覽課文。
(2)交流:這段相聲說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簡要了解相聲的特點。
(1)讓我們再讀課文,看它與我們以往學習的課文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學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教學中不一定要給學生一個標準的答案,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理解隨機引導概括,比如:相聲是兩個人說的,其實還有一個人說的單口相聲和多個人說的群口相聲;相聲的語言很幽默,引人發(fā)笑;相聲不僅是說,還要唱??)。
(3)教師簡要總結:通俗易懂,如話家常;幽默、風趣、夸張。
三、細讀感悟,獲得啟示。
3、師生共同交流、歸納打電話的年輕人的特點。
(1)說話繞圈子。
“喂,你貴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張呀。哎呀,我沒聽??呃,不是老張,是老劉呀。呃,不是老劉?”“是耗子呀。這人外號叫耗子?!?BR> (2)明知故說。
“對,是我,我找小王講話,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BR> (3)沒話找話。
“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嗎?學習嗎?不學習呀。開會嗎???不開會?!?BR> (4)廢話連篇。
“票價八毛一張的,我買了兩張,一塊六。是一塊六,我給了他五塊,他找了我三塊四?!?BR> 4、聯(lián)系生活的具體情境,思考:如果生活中說話啰唆,會有什么后果?
5、你從這段相聲中獲得了什么啟發(fā)?(交流,小結:打電話要抓住要點,簡潔明了,這樣不僅節(jié)約時間,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是文明行為的表現(xiàn)。)。
四、學中尋樂,表演相聲。
1、導學:相聲是用來表演的,如果我們像平時朗讀課文那樣讀出來,就沒有相聲的味道了,下面就讓我們來演一演。
2、學生自由選擇表演伙伴進行演練。
3、指名上臺表演,進行集體評價。
4、導學:下面,我們來聽聽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郭啟儒的相聲選段。之后老師要請大家談一談,人家為什么表演得那么有意思。
5、師生共同總結。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畫圖的方式,使學生找到打電話的最優(yōu)方法。
2、滲透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借助圖形解決問題的意識;。
3、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以及優(yōu)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
4、感受猜想與驗證的重要性。體會理論上的最優(yōu)與實踐中的最優(yōu)的區(qū)別。
教學重點:理解打電話的各個方案并從中優(yōu)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學難點:讓學生通過畫圖的方式發(fā)現(xiàn)事物隱含的規(guī)律。
一、談話引入。
1、六一兒童節(jié)快到了,為了慶祝我們的節(jié)日,學校組織了一個15個人的合唱隊。星期天,李老師接到學校緊急通知,要合唱隊的15人去參加演出,怎么可以盡快地通知到這15個隊員呢?”同學們幫忙想想辦法吧!
2、學生匯報想法。(師引導)。
3、小結入題,板書課題。
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這個問題,我們假設每一次通話要一分鐘,每個學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計一下你最少要幾分鐘?(學生可自由猜測)。
二、探究新知。
先讓學生想想都有哪些通知的方法?這里有必要引導學生說出兩大種方法:平均分組和不平均分組。
2、教師巡視,參與討論,了解情況。
3、反饋。學生分別說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你剛才比較了幾種方法?(設計意圖:讓學生把各種方法都列出來,再作比較,經歷優(yōu)化的過程)。
三、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這的確是個好辦法,這個方案,你們發(fā)現(xiàn)有什么規(guī)律嗎?
2、你能找你的方法向大家介紹一下嗎?
四、應用規(guī)律。
1、既然大家都發(fā)現(xiàn)了這一規(guī)律,那么5分鐘可以通知多少人?6分鐘、7分鐘呢?組織學生在小組中進行交流探討,然后匯報。
2、老師要通知50位學生來學校舉行活動,如果用打電話的方式,最少需要多少分鐘?
五、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十七
這個語文園地共有五項內容,分別是:復習同偏旁的字、讀詞語、比較形近字、讀句記句和讀兒歌。第一課時完成前3部分:“我會認”、“我會讀”、“比比寫寫”。通過“我會認”中復習同偏旁的字,讓學生用歸類認讀的方式加深記憶?!拔視x”,是通過讀了詞語練習,讓學生鞏固以前學過的生字,積累詞語。“比比寫寫”是引導學生仔細辨認,把字看清楚。“讀讀說說”則是通過讀句子,了解“嗎,呢,吧”的用法,會用它們說疑問句。“我會讀”是通過瑯瑯上口的兒歌讓學生感知大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
二、設計理念。
1、學習方式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性,讓學生在讀中學,游戲中學習,合作中學習,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學習方式,讓身體更多的器官參與學習,從而獲得學習中的樂趣與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2、要珍視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審美樂趣。
3、“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在學生獲得語文知識的過程中,關心學生的內心需求;在充分注重學生差異性的同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個性特點及其能力表現(xiàn)的不同形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健康地發(fā)展。
三、教學目標。
1、運用偏旁歸類的方法鞏固識字,積累詞語。
2、辨認六組形近字,并正確書寫。
3、了解“嗎、呢、吧”的用法,練習用它們說疑問句,發(fā)展語言。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養(yǎng)語感。
四、課前準備:掛圖、蘋果圖、蘋果、小黑板。
第1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語文園地”去玩幾個有趣的游戲。
二、我會認。
1、小朋友,你們瞧,小兔、小猴、小狗正忙著摘蘋果呢!我們一起去幫他們摘,好么?
2、出示蘋果樹貼圖(樹上貼三種蘋果:紅蘋果、黃蘋果、青蘋果三種蘋果背面貼著帶有“亻、口、言”的字,在蘋果樹的下面貼出分別寫著“亻、口、言”的三個筐)。樹上的蘋果可真多,我們趕快去幫他們吧。
a.哪個小朋友愿意上臺來摘蘋果?并把它貼到相應的筐上。
b.當一當小老師帶大家認一認這字。
c.找出三組字各組的字形特點(小組讀――全班讀)。
3、擴展練習:這棵樹還會長出哪些蘋果?引導學生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帶有這三個偏旁的字,鼓勵在生活中識字。
三、我會讀。
1.剛才我們幫小動物摘了蘋果,它們可感謝大家了,還非要送了大家一些蘋果。
2.出示裝蘋果的筐(筐里裝滿了蘋果,正面寫上詞語)。
a、我們來看一看它們送給我們的蘋果吧(學生自由練讀)。
b、合作讀:你能跟你的小伙伴說說都有哪些蘋果嗎?
c、個別讀:現(xiàn)在我要把這些蘋果送出去了,只要你能讀準它,就能得到它哦。
4、擴展練習:你能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詞來說一句話嗎?
四、比比寫寫。
1、小黑板出示六組形近字,請大家自己讀一讀,認一認這些字,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a、自由練讀。
b、匯報(這些字長得都很像)。
可以用組詞的方式來識記。
2、指導書寫。
a、寫字前,你有什么要提醒自己和大家的嗎?(握筆、寫字姿勢;把字寫的端正、整潔。)。
b、把你認為最美的字給你的小伙伴展示一下。
五、小結。
第二課時。
一、讀句說句比賽。
引入: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到語文園地里痛快地玩了一節(jié)課。這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到語文園地參加兩項比賽吧!
1、指導讀句子。
a、出示三句話,教師范讀。
b、指名讀。
2、讀了這三句話,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
a、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b、同桌互相讀讀、問問。
3、說句子比賽。
a、小組合作,用“嗎、呢、吧”分別說句子‘。
b、匯報并比賽。
c、評議:“嗎、呢、吧”是否用得準確,說話時否體現(xiàn)出問問的語氣。
d、鼓勵說得不理想的學生再試一次。
二、我會讀(朗讀比賽)。
1、教師范讀《天上的小白羊》,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
2、交流感受:聽了朗讀,你好象看見了什么?
3、學生自由朗讀: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圈出不會讀、讀不好的字。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各自遇到的困難,互幫互學。
5、指名讀,評議。
6、教師指導朗讀,重點指導“站、躺、涼、肥、才”五個字及多音字“看”,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讀出與白云交流的語氣。
7、朗讀比賽(個別比――男女賽讀)。
8、擴展練習:天上的白云有時像成群的`小白羊,有時又像什么呢?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十八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對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認識。
2.提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快樂。
活動準備:
1.圖形一幅、紙制小路(上有鏤刻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
2.小白兔頭飾一個,內裝有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多個的“魔術箱”一個。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題故事:小白兔的新房。
引導幼兒說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
二、復習圖形。
出示“魔術箱”
師:(媽咪媽咪轟)變,你們看,老師變出的是什么圖形?
幼:圓形。
師:它是什么樣的呢?(幼回答)。
依次變出正方形、三角形并提問。
師:小朋友真聰明,全部都答對了。
三、游戲:鋪路。
1.另外一名老師扮演小白兔打電話給老師道謝,并要求幫助。
2.擺出各種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
師:小朋友,你們看到了嗎?這里有很多不同的形狀,請你們把圓形材料放進圓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進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進正方形的坑里,直到把所有坑全填平!(教師邊講角邊示范)。
3.幼兒操作,要求幼兒根據(jù)坑的形狀,大小尋找相應的材料。
四、結束部分。
讓幼兒扮小兔并沿著鋪好的路跳著去探望受傷的小白兔。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十九
學會用普通話進行打電話交談,能把話聽清楚說明白。
了解打電話的方法,打電話時,說話簡潔明了,有禮貌。
激發(fā)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鍛煉口語交際的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引導學生在情景中發(fā)揮想象練習打電話,培養(yǎng)口語交際的能力;
指導學生打電話時說話簡潔明了,解決打電話中遇到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交際的靈活性。
一、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口語交際《我給星星打電話》。首先請大家回憶一下,接電話的時候先要說什么?回憶日常打電話的情景。總結,使學生明白聽別人說話時要認真聽,聽清楚。出示:聽清楚。
2、啟發(fā)誘導,學生了解常用的打電話的方法。
a誰會打電話?告訴我們怎樣打好嗎?
b指名回答,師小結:拿起話筒聽到“嘟——”的撥號音就撥電話號碼;如果聽到“嘟嘟嘟”的忙音,就放下稍微等一下再撥號。
1、創(chuàng)設情景。我們的老朋友樂樂最近認識了一個新朋友,看他是誰?(出示:小星星)樂樂昨天給星星打了個電話,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都聊了些什么?讓我們一起去看書吧!
2、學生自由讀書上的對話。
3、原來他們的對話沒有說完,那么請小朋友們開動腦筋想想,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4、范例引路,弄清打電話的說話要求。
1)樂樂:我上一年級了!學到了很多知識,想和你交流一下,你能到我家來玩嗎?星星:我一定來。樂樂:那太好了!再見!星星:再見!
2)聽完對話后,交流打電話時的說話要求,老師點撥,使學生明確:打電話時,說話要簡潔明了,有禮貌,撥通電話后,先問好,打完電話要說再見。
5、同桌合作,發(fā)揮想象力表演給星星打電話,教師巡視指導。同桌準備好后,請學生上臺表演,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按照“說明白、話簡潔、有禮貌”的標準,表演完后評一評。
6、師生合作創(chuàng)設星星不在家的情境,小組討論:給星星打電話該怎么說?
三、拓展訓練。
2、給同學打電話。
3、給外地的爸爸打電話。
4、給奶奶打電話問候。
四、課堂延伸。
1、打電話帶來了很多方便,情況緊急的時候,我們要打那些電話呢?
2、全班交流,使學生了解“119”火警、“120”急救電話、“110”報警電話、“114”查號臺。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二十
《金色的草地》記敘了一個小男孩由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金色的草地會變顏色,到開始注意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最后與蒲公英成為朋友的經過。課文語言通俗,內容淺顯易懂。學生要通過讀課文,體驗發(fā)現(xiàn)自然奧秘的樂趣,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1.學會“色、草、片、變、發(fā)、并、而、怎”8個生字,會認“英、釣、注、意、觀、察、便、張”8個生字,認識偏旁“又”。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選擇喜歡的部分背誦。
3.讀懂課文內容,培養(yǎng)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1.識字寫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部分。
2.體會第1自然段的發(fā)現(xiàn)與第2自然段的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同,增強觀察自然的意識。
鄂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教材是以“發(fā)現(xiàn)”為話題組織材料的?!督鹕牟莸亍繁痪幦诉@個單元,編者的意圖也旨在讓學生從小男孩由偶然的無意發(fā)現(xiàn)到主動去觀察、發(fā)現(xiàn)的行為中受到啟示,對身邊的事物產生好奇心,發(fā)現(xiàn)欲,從而去發(fā)現(xiàn)身邊的科學,實踐身邊的科學。根據(jù)新課標理念“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及“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結合本課和本單元編排的特點,我應用了“以學生為主體,以質疑研讀為主線,以自主發(fā)展為靈魂”的教學思想設計本課,力圖通過圍繞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探究性讀書,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驗,受到啟發(fā)教育,達成學習目標,并從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質疑釋疑的能力。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詞;品讀感悟第1自然段內容;指導書寫部分生字“色、草、片、變”。)
一、創(chuàng)境引新,激趣導入
1.導言: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金色的草地》一課的生字詞,還和一個小男孩一起發(fā)現(xiàn)了一片金色的草地。(相機課件出示:一片蒲公英開放變成金黃色的畫面。)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草地印象如何呢?(學生答)讓我們打開書帶著對草地的贊美和喜愛,自由讀這課第1自然段。
2.設疑激趣:這片草地不僅美,還很有趣呢!小男孩發(fā)現(xiàn)什么有趣呢?想不想知道?讓我們趕快讀讀第2自然段吧!
二、自主探究,讀悟質疑
1.學生自由朗讀第2自然段。
2.說說小男孩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相機(在背景圖上)板書:早上綠色
中午金色
傍晚綠色
3.課件出示早、中、晚草地顏色變化的三個句子,自主讀悟。
(1)誰來讀讀早上草地變化的句子?讓老師能聽出小男孩喜歡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
指名讀、評議、再指名讀、小組比賽讀。
(2)中午、傍晚草地顏色又是怎么變化的?自由讀讀吧!
(3)誰又愿意讀讀中午、傍晚草地變化的句子?你想讀哪句就讀哪句?
指幾名學生讀,相機評比讀,讀出蒲公英的神奇,再挑戰(zhàn)讀。
(4)老師和男、女生合作讀這三個句子。
4.課件出示草地顏色隨時間變化的畫面,學生觀察后,自由暢談感受。‘
5.質疑:讀了句子看了畫面,你有什么疑問嗎?
老師歸納問題出示:這是怎么回事呢?學生齊讀問題。
6.這是一片美麗而神奇的草地,讓我們連起來讀讀這段吧!讀出你的體會,齊讀第2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解決疑難
2.小組合作學習。
(1)把自己讀懂的內容與小組的學習伙伴交流交流。
(2)詞語質疑,組內嘗試解決。
3.匯報交流。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結合畫面和手勢理解詞語“合攏”、“攥成”、“張開”。
a.老師用手勢動作演示這三個詞表達的意思,相機板書(簡筆畫圖),指導學生朗讀相關句子。
b.誰能上臺用黑板上的蒲公英演示“合攏”、“攥成”、“張開”?
指名演示后,利用課件再現(xiàn)蒲公英開合特寫情境,加深詞語理解。
4.自由朗讀蒲公英的花瓣開合的三個句子,了解草地變色的原因。(再指名讀、評議讀、引讀)
5.大家讀得這么好,如果加上動作、表情再讀讀一定更棒。指名加動作、表演讀。
6.這段寫得真好,你喜歡嗎?愿意把它背下來嗎?
7.比一比,誰背得快。背時可做動作表演背。(自由背,指名比賽背)
四、激發(fā)情感,體驗樂趣。
1.哦!原來草地顏色的變化是由蒲公英的開合引起的呀!那你們喜歡這神奇的蒲公英嗎?(學生答)
小男孩更喜歡,讓我們帶著對蒲公英的喜愛齊讀最后一自然段吧!
2.討論交流:為什么它和我一起睡覺,也和我一起起床?再讀最后一自然段。
3.比一比,誰讀得好,背得快。
五、回歸整體,升華感受
1.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2.你想夸夸小男孩嗎?
(要引導學生學習小男孩留心觀察自然,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的精神。)
六、識字與寫字,拓展延伸。
1.出示“發(fā)、并、而、怎”,指名讀,齊讀。
2.指導認識“又”字旁。
3.交流怎么記住這幾個字?
4.仔細觀察這幾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說說寫好它們,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老師范寫“怎”。
6.學生描紅、練寫。
7.布置課外實踐活動。
(1)節(jié)假日,請爸爸、媽媽帶你到大自然中去,看看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2)拓展閱讀《有趣的發(fā)現(xiàn)》。
七、自選段落,背誦積累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打電話”(綜合應用)的探究,初步感受運籌思想以及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學習在問題情境中應用優(yōu)化思想解決問題。
3.指導學生用畫圖、表格等方式發(fā)現(xiàn)事物隱含的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推理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畫圖、列表等方式探究“打電話”省時的最優(yōu)方案。
教學難點:通過圖表的方式發(fā)現(xiàn)“打電話”隱含的規(guī)律。
教學準備:課件、題卡、彩筆、圓形和方形磁性板。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拉近距離。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主題。
師:生活中經常遇到緊急事件需要電話通知,你們都打過電話嗎?
生:打過。
師:其實,打電話是很有學問的喲!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打電話中的數(shù)學問題。(板書課題:打電話)。
二、活動探究建構方法:
活動一:開放探究體驗方法。
師:這不,王老師就遇到了這樣一件突發(fā)事件,請看:
(出示:王老師周日下午接到校長電話,要求她通知班上的7名舞蹈隊員周一穿好演出服,準備演出。若打電話通知,每分鐘通知一人,需要多少分鐘?)。
師:從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師:怎樣通知呢?請同學們幫王老師設計一個通知方案看一看需要多長分鐘?活動之前請同學們看清以下要求:
呈現(xiàn)溫馨小貼士:
(1)畫圖表示設計的通知方案??梢杂?、2、3、4、5、6、7代表需要通知的7名同學。
(2)看一看需要多長時間?
(3)整理自己的思路,組織好語言,做好交流準備。
(學生活動,老師收集不同的設計方法準備展示)。
活動二:對比分析優(yōu)化方法。
師:同學們都有了自己的方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方案,請設計師登臺講解。
(學生講解,依次板書:逐一通知、分組通知、)。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誰打電話的時間長”的情境,體會到生活中存在著需要用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去解決的問題,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利用已有知識,經歷探索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轉化的數(shù)學思想。
3、正確掌握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小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利用已有知識解決未知問題。
教學難點:
怎樣轉化成已有知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2、提出數(shù)學問題——怎樣才能知道誰打電話的時間長。
3、列算式。
8.54÷0.7=45÷7.2=。
二、探索發(fā)現(xiàn)。
1、比較這兩道算式與前面所學內容的不同點,明確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
2、組內討論,合作交流,整理填表。
3、匯報方法。
(1)把元化成角:85.4÷7450÷72。
(2)把除數(shù)和被除數(shù)同時擴大10倍,變成。
85.4745072。
(3)重點討論方法二,匯報表格內容。
解決目的:使除數(shù)的小數(shù)變成整數(shù)。
解決依據(jù):利用商不變的性質。
以誰為標準:除數(shù)。
注意事項:除數(shù)被除數(shù)必須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shù)。
4、小結。補充書上內容。
三、解決問題。
1、森林醫(yī)生。
2、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3、解決實際問題。
書p65(4)(5)。
四、拓展練習。
小競賽。
反思:
本節(jié)課我按照教材的內容呈現(xiàn),分為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幾大模塊,引導學生逐步地、循序漸進地得出除數(shù)是小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在強調把未知化為已知的同時強調了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究的過程,如自行討論、合作填表、自行總結等。對于學生易發(fā)生混淆的情況,如被除數(shù)和除數(shù)都化成整數(shù),或以被除數(shù)為標準等,課堂上都進行了強化訓練,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解決。生動的小情景劇,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的注意力馬上集中到本節(jié)課要解決的問題上來;豐富的練習題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鞏固了所學知識,能把所學內容轉化為運算技能,進行實踐應用。特別是最后的小競賽,把大家的熱情集中了,使本節(jié)課在高潮中結束。
本課設計的不足之處是,表格內容過多,學生填起來比較繁瑣,浪費時間。另外學生匯報的方法有些單一,應進一步引導其發(fā)散思維,尋求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化。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三
1、知道打電話是日常交際的重要形式,打電話要注意講文明、有禮貌。
2、知道打電話的一般步驟,通話時能做到口齒清楚、內容集中、語言簡潔,能使用禮貌用語。
3、初步學會獨立打電話和接電話。
1課時。
一、猜謎語引入,激發(fā)興趣。
二、聽課文前半部分錄音。
1、思考:錄音中是誰給誰打電話?
三、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四、幫助王林打電話,練習打電話基本技能。
1、四人一組,分工表演。
2、推薦優(yōu)秀者示范表演,指名表演。
3、評議表演情況。
五、自定內容,分配角色打電話。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四
這是一首意境優(yōu)美、極富想象的兒童詩。全詩以對話的形式,講述了天空的美麗及青蛙和星星的可愛。詩中把星星、青蛙擬人化,還以同樣的方式寫出天空的樣子,這樣寫,貼近兒童的心靈,體現(xiàn)了兒童天真、善良、親和大自然的天性。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青”、“金”、“不”、“太”、“了”、“用”“女”七個一類生字,認識三個偏旁“月”“人”“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著分角色演一演。
3、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體會青蛙與星星的內心情感。感受天空的美麗,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1、識字教學。
2、分角色朗讀課文。
多媒體、頭飾、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步了解課文大意,識字教學。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打過電話么?打電話的時候你是怎么說的?誰愿意給大家表演一下?你們表演得真不錯!你們知道青蛙給誰打電話了嗎?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2、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本課的一類字和二類字,分別用符號來標識。
三、識字教學。
1、認讀13個生字,說說你認識哪個生字,是怎么記住的。
2、學習6個一類字,通過各種形式學習與識記,掌握識字的基本方法。注意“青”的下邊月的撇變成豎;“太”和大區(qū)別比較。
3、指導書寫?!敖稹钡淖中沃攸c強調。
4、認識三個偏旁“女”“月”“人”。月作偏旁撇要變成豎;人作偏旁撇、捺距離要遠些。
第二課時。
1、復習鞏固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一、復習生字。
1、開火車讀一讀生字卡片。
2、做猜字游戲。
3、小老師指讀。
4、摘蘋果游戲。
二、理解課文大意,指導分角色朗讀。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聽一聽、劃一劃。
2、學生自由練讀。
3、分角色朗讀,將朗讀指導與學習課文相結合。
三、完成課后練習。
1、“讀一讀,說一說這樣的詞語”。比一比,看哪個小組說的既多又好。
亮晶晶的金燦燦的紅彤彤的……。
2、“找一找,讀一讀”。練習讀好帶有語氣詞的句子。
第三課時。
1、復習鞏固生字。
2、朗讀課文。
3、完成說話練習“想一想,說一說”。
一、課前小測驗:聽寫生字,看哪組最棒。
二、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文。
三、“想一想,說一說”
1、請同學分別扮演月亮、星星、太陽、飛船,小熊、小鳥、小魚、小青蛙。先分別介紹自己,介紹天空的情況或者地面的情況。,再試著問一問。
2、根據(jù)書上的內容,配對模擬打電話??梢员硌?,做動作。
作業(yè)設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青蛙星星。
問答。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五
1.認識“打、話”等12個生字,會寫“青、用”等六個漢字。
2.認識“月、人”兩個偏旁。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呢、吧”等語氣詞的讀法。
4.激發(fā)學生的想像力,體會青蛙與星星的內心情感。
1.多種方式認識生字,并學會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感悟青蛙與小星星的內心世界,感受大自然的。
青蛙與星星圖片多媒體課件。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小青蛙閑著沒事,給它的好朋友打了個電話。
2.課題中有兩個今天要認識的生字朋友,(畫上標識),跟老師讀讀這兩個字,讀讀課題。
3.析題、導入:根據(jù)課題你能猜出課文講的是什么事嗎?它們都說了些什么呢?你們想知道嗎?(想知道),老師也特別想知道,那么翻開語文書吧(56頁)。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
這是一首非常有趣又不失優(yōu)美的詩歌,現(xiàn)在老師把它讀給大家聽,但是老師有聽讀要求。
認真聽老師讀課文,聽后能簡單說說青蛙問了什么?星星回答了什么?(指名簡單匯報)。
2.學生自由讀文,初步認識生字。
除了課題中的兩個生字朋友,我們還要認識八個生字朋友,它們就藏在課文中,現(xiàn)在你就來讀讀課文,找出生字,畫上你喜歡的符號。
3.借助拼音把生字多讀幾遍。
4.老師把這些生字連同它們的朋友請到了大屏幕上,并且抹去了拼音,看看你還認識嗎?
(找一名小老師領讀男女生賽讀)。
5.你還能給哪個生字找個新朋友?
6.現(xiàn)在老師把生字的朋友也帶走了,只剩下了生字,看看誰還認識?
7.聰明的`你們這么快就記住了這么多生字朋友,有什么好辦法嗎?咱們交流一下。
(大屏幕出示)。
歸類識字:吧呀語氣詞娃媽女字旁。
加一加:大——太月——用日—陽。
減一減:媽——女(女同學起立,認識女字)。
8.現(xiàn)在我們把生字朋友送回家,來讀讀課文,看看這些生字在課文中是什么意思?
誰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
提出聽讀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聽他讀的字音是不是準確,有沒有丟字、多字和讀錯的地方。
三、寫字指導。
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生字朋友,在這些生字中有三個是我們既會認又會寫的字(字卡出示),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來寫其中的一個“用”字。
1.先拿出小手,邊說說它的筆畫名稱,邊在空中寫寫這個字。
3.現(xiàn)在老師就按你們的指導寫寫這個字。
4.翻開練習本寫兩個。
四、遷移延伸,生字搬新家。
看看你是否還能夠叫出它們的名字?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六
1.愿意在模擬打電話的情境中與家人分享幼兒園里的開心事。
2.嘗試用點、線、圓圈等有控制地將一份點與另一個點連接起來。
愿意在模擬打電話的情境中與家人分享幼兒園里的開心事。
嘗試用點、線、圓圈等有控制地將一份點與另一個點連接起來。
粘有爸爸媽媽和寶寶頭像的色紙、抹布、水彩筆若干。
老師家的電話裝好了,老師想給好朋友打電話,給誰打呢,給毛老師還是朱阿姨打呢?
1.出示毛老師和朱阿姨的頭像,選擇一個給她裝電話。(以毛老師為例)。
2.先給毛老師家裝電話,把毛老師的頭像貼到紙上,然后畫個圈表示電話裝好了。
3.模擬打電話,為什么沒有聲音呢?(哦!原來是電話線沒有連接好。)教師示范添畫電話線的過程。(小小電話線,走呀走呀,轉個圈,走呀走呀,轉個圈……走到誰的家門前?……對!走到毛老師家門前?。?。
4.喂喂喂,電話打通啦!毛老師正在教她的小寶寶怎么做一個好寶寶呢。老師要和毛老師說說在幼兒園過得真開心。
2.教師指導操作要點,畫圈和電話線。
讓幼兒回到座位,在教師帶領下再次練習畫電話線的過程(徒手,邊念兒歌邊用手做出畫電話線的動作)并結束活動。(小朋友們,喜歡和爸爸媽媽打電話嗎?幼兒園里面開心嗎?可以一起拍拍手宣泄自己的情感。哇,有這么多開心事,我們還有很多開心事沒有說完對不對?那就和身邊的好朋友,和客人老師說一說好嗎?)。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中開設電話亭的游戲滿足幼兒打電話的興趣,克提供人物頭飾或動物頭飾,扮演角色進行通話。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能用自己的嗓音進行簡單歌唱《打電話》,并根據(jù)圖片和教師的指導,替換部分歌詞。
2、能夠記憶歌詞,感受歌曲節(jié)奏。
3、能夠大膽地歌唱,享受并樂于參加集體歌唱活動。
4、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1、兩個小朋友通話的音頻。
2、ppt圖片4張,分別為幼兒園圖片、動物園圖片、游樂園圖片、家的圖片各一張。
3、教師熟練唱好歌曲《打電話》。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播放音頻,請回答“他們在干什么?”教師提問,“你們平時經常大電話嗎?,你們喜歡打電話嗎?,你們打電話時都是怎么打招呼的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打電話的好嗎?”
2、熟悉歌曲并學唱歌曲。
(1)教師有感情地配合動作表演泛唱歌曲《打電話》一遍,提問幼兒他們在哪里。
(2)驗證幼兒的答案,再唱一遍,并出示幼兒園ppt圖片。
(3)教師領唱,幼兒跟唱一遍后,教師帶領幼兒加上動作表演,一齊歌唱一遍。
(4)把幼兒分成兩個部分,“兩個小娃娃呀,正在打電話呀”這一部分大家一起合唱,后面一個部分部分幼兒分別唱“喂,喂,喂,你在哪里呀”,后一部分唱“喂,喂,喂,我在幼兒園”,然后交換進行。
3、改編歌詞。
(1)放映動物園ppt圖片,提問幼兒,“這是哪里呀?”,“如果小娃娃在動物園,那他們會怎么打電話呢?”,“先聽一聽老師是怎么唱的?!苯處熓痉逗?,帶領幼兒歌詞一遍。
(2)出示游樂園和家的ppt圖片,請幼兒根據(jù)圖片自己改編歌詞,并大聲歌唱。
4、延伸活動。
提問幼兒,“小娃娃還有可能在哪里呢?”請幼兒發(fā)揮想象,自由改編歌唱。
鼓勵幼兒回家與家人一起歌唱。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八
2、揭題:打電話。
3、談打電話。
(1)導語:同學們一定都打過電話,電話使人們的交流變得方便快捷,打電話的時候最需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呢?(盡量地節(jié)約時間。)。
(3)這么一點兒事,如果有人打電話打了兩個多小時,你們信不信?讓我們一起欣賞相聲《打電話》。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瀏覽課文,了解相聲的主要內容。
(1)學生自由瀏覽課文。
(2)交流:這段相聲說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簡要了解相聲的特點。
(1)讓我們再讀課文,看它與我們以往學習的課文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學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教學中不一定要給學生一個標準的答案,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理解隨機引導概括,比如:相聲是兩個人說的,其實還有一個人說的單口相聲和多個人說的群口相聲;相聲的語言很幽默,引人發(fā)笑;相聲不僅是說,還要唱)。
(3)教師簡要總結:通俗易懂,如話家常;幽默、風趣、夸張。
三、細讀感悟,獲得啟示。
3、師生共同交流、歸納打電話的年輕人的特點。
(1)說話繞圈子。
“喂,你貴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張呀。哎呀,我沒聽呃,不是老張,是老劉呀。呃,不是老劉?”“是耗子呀。這人外號叫耗子?!?BR> (2)明知故說。
“對,是我,我找小王講話,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3)沒話找話。
“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嗎?學習嗎?不學習呀。開會嗎?不開會?!?BR> (4)廢話連篇。
“票價八毛一張的,我買了兩張,一塊六。是一塊六,我給了他五塊,他找了我三塊四?!?BR> 4、聯(lián)系生活的具體情境,思考:如果生活中說話啰唆,會有什么后果?
5、你從這段相聲中獲得了什么啟發(fā)?(交流,小結:打電話要抓住要點,簡潔明了,這樣不僅節(jié)約時間,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是文明行為的表現(xiàn)。)。
四、學中尋樂,表演相聲。
1、導學:相聲是用來表演的,如果我們像平時朗讀課文那樣讀出來,就沒有相聲的味道了,下面就讓我們來演一演。
2、學生自由選擇表演伙伴進行演練。
3、指名上臺表演,進行集體評價。
4、導學:下面,我們來聽聽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郭啟儒的相聲選段。之后老師要請大家談一談,人家為什么表演得那么有意思。
5、師生共同總結。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九
內容與要求:
1、借助小老鼠打電話的游戲情景理解歌曲內容,初步學唱歌曲。
2、感受歌曲歡快、有趣的特點,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環(huán)境與材料創(chuàng)設:
節(jié)奏卡片、kt板制作的電話本、小老鼠、大花貓圖片、鋼琴。
教學過程。
一、律動:小手小腳。
1、出示節(jié)奏卡。
主要提問:卡片上的小手小腳告訴你什么秘密?
2、聽音樂玩節(jié)奏(新授歌曲的背景音樂)。
師:我們一起聽著音樂,看著路牌去散步。
設計意圖:熟悉歌曲旋律。
二、新授歌曲:
(一)情景導入,引發(fā)興趣。
師:(出示小老鼠手偶)“唉,又到了星期天,我一個人在家,好孤單呀!”
主要提問:1、小老鼠為什么不高興?
2、你能幫他想一個快樂起來的好辦法嗎?
設計意圖:幼兒生活經驗回顧,激發(fā)幼兒幫助與關愛的情感。
(二)理解歌曲內容。
1、歌曲第一段。
主要提問:(1)小老鼠用了什么好辦法?找朋友來做什么?
(2)要打電話給朋友,首先要知道什么呀?
(3)小老鼠打了一個什么電話號碼?(翻開“電話本”驗證:5432678)。
總結:這么多的數(shù)字小老鼠都能記住,原來他是用了快快慢慢地有節(jié)奏念的辦法記牢。
2、語言節(jié)奏:
教師以小老鼠身份示范電話語言。
主要提問:(“嘟---嘟---”)電話接通了,小老鼠會對朋友說什么呢?(幼兒自由講述)。
朋友又會怎么回答小老鼠呢?
3、集體演唱第一段。
師:我們幫助小老鼠一起給他的朋友打電話吧,打電話的時候要注意用禮貌用語哦。(設計意圖:引發(fā)幼兒回憶歌詞)。
4、學唱歌曲第二段。
師:叮咚,門鈴響了,當小老鼠高高興興地打開門一看,驚呆了,門口站著的是只大花貓。
主要提問:怎么會是大花貓來了呢?
大花貓如果進了老鼠家,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教師演唱歌曲第二段。
總結:原來小老鼠沒有看清電話號碼是誰的就撥了,我們打電話的時候一定要看好電話本,電話號碼別撥錯。
5、幼兒完整演唱。
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電話》,我們一起幫小老鼠打電話。
6、嘗試改編。
師:小老鼠沒有找到朋友,還是很孤獨,我們再幫小老鼠找找其他的朋友好嗎?(翻閱《電話本》嘗試數(shù)字部分的改編)。
三、延伸。
師:電話本上還有許多小老鼠的朋友,老師把他放在音樂區(qū),小朋友可以去幫小老師約他的朋友。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十
1、激發(fā)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
2、讓學生認真傾聽他人發(fā)言,學會交流,培養(yǎng)表達、應對能力。
3、培養(yǎng)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
4、培養(yǎng)大方有禮貌的說話態(tài)度。
師生活動。
1、播放兩個小朋友打電話互相問候的動畫片。
2、學生觀看動畫片。
1、告訴學生打電話可以說的內容。學生認真聽,明確打電話的要求。
2、提出要求:語言規(guī)范,態(tài)度大方、有禮貌。
3、組織學生兩人一組開始玩打電話的游戲,并在組長的帶領下在大組內展示。
4、學生進入游戲狀態(tài),并在組內進行評價。
1、每組選派兩名代表在班內表演“打電話”的游戲,其他同學觀看表演,進行評議。
2、評出最佳3組給予獎勵。
3、啟發(fā)學生說出更新穎的話題,把語言說得更規(guī)范。
4、再次評比,老師對有創(chuàng)意的學生發(fā)創(chuàng)新獎。
鼓勵學生在家里給親人或朋友打電話。
從學生觀看動畫片導入,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帶入情境,從而產生交際的欲望,使學生呈現(xiàn)出最佳的交際狀態(tài)。
給學生玩的時間,激發(fā)學生參與交際的興趣,促進雙向互動的活動氛圍。
給學生展示個性的空間,滿足學生的表演欲望,鍛煉學生大膽進行口語交際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性意識。
把學生學到的知識引入生活之中,使口語交際生活化。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十一
周老師今天所執(zhí)教的《打電話》這節(jié)課是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的綜合應用。是繼“烙餅問題”、“沏茶問題”“等候時間”之后又一次向學生滲透運用運籌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教材的素材是學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合唱隊在假期接到一個緊急任務,老師要打電話“盡快”通知到15名隊員。讓學生幫助老師設計一個打電話的方案,并從中尋找最優(yōu)的.方案。通過這個實踐與綜合應用,旨在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以及優(yōu)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畫圖的方式發(fā)現(xiàn)事物隱含的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
《打電話》這堂課,周老師是結合學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從具體情境問題出發(fā),設計一個打電話的方案,通過畫圖等方式并從中尋找最優(yōu)的方案,發(fā)現(xiàn)打電話中隱含的數(shù)學規(guī)律?!洞螂娫挕纷寣W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優(yōu)化;通過畫圖等方式發(fā)現(xiàn)事物隱含的規(guī)律;讓學生初步體驗運籌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周老師教學設計獨具匠心,很會把握教材、挖掘教材,變枯燥的數(shù)學為快樂的數(shù)學,引導學生步步深入,學習知識。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知識由外到內的轉移和傳遞,而是學生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因此,學生在探索過程中不是被動的接受者,相反,應主動地建構知識的意義。周老師的這節(jié)課是從讓學生探索打電話盡快通知15人的最佳方案開始,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索欲望。讓學生在探索活動中觀察、分析、歸納,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進而應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最終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化。
周老師的教學素養(yǎng)很高,教學語言簡潔樸實,數(shù)學語言表述精準,教學風格靈活機智,評價學生及時到位。這些優(yōu)點一直也是我要努力的。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用口訣、字謎等方法會認本課10個字,會寫7個二類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進行表演。學會如何打電話。
2.過程與方法:隨文識字會集中識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小青蛙與小星星對家的愛,進而感受家的溫馨與美好。
教學重點:
1.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記憶生字。
2.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想象天上與水里的美妙。
教學難點:
1.筆畫較多的“青”、“金”字的書寫與記憶。
2.“亮晶晶”、“金燦燦”、“紅彤彤”等疊詞的初步認識。
教學準備:
1.要求會認字的生字卡片集復習前課生字的字卡。
2.小青蛙打電話的圖片或者掛圖。
3.青蛙及星星的頭飾。
教學流程備注。
第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自己讀課文,用筆把會認的字和會寫的字分別用不同的記號畫下。
二.再讀課文,識記生字、加深理解課文內容。
(1)會認字都在課文的哪一句話中,找出來讀一讀。
(2)用領讀、齊讀、開火車讀等方式將字讀熟。
力圖將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在讀文的過程中加深對生字的理解與記憶,并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分段學習,加深理解課文內容。
(一)學習第一段。
第一段著重于對朗讀的指導?!拔?!喂——”聲音要大,第二個“喂”字聲音延長。
(二)學習第二段。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字。讀詞卡。學生讀課文并思考:
1.讀本段,同桌之間相互說一說你都知道了什么,并一起匯報學習收獲。(為自主學習打基礎,教師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可以一個人先說知道了什么,說完后另一個人補充,或者把對課文的理解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2.著重引導:
(1)“天上美”,“美”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2)通過使用powerpoint制作的精美畫面或圖畫,使學生對“金燦燦、紅彤彤、亮晶晶”等詞有直觀的感受,引導學生說一說這些詞的特點,看他們還知道哪些此類型的詞。
(3)想象天上除了太陽、晚霞、月亮等課文中描寫的事物以外,還有哪些美好的事物?(讓學生盡情地表達,發(fā)揮想象力,此部分是教學的重點。)。
(4)指導朗讀。小星星的語氣應該是自豪、滿足的,邀請青蛙是真摯和急切的。
(三)學習第三段。
1.讀一讀小青蛙的話,它說話時的神態(tài)和動作會是什么樣的?說一說這一段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2.著重:
(1)理解和體會“水里和天上是一樣的呀!”這句話。
(2)想象水里會是什么樣的呢?
二、想一想,說一說。
三、表達?打電話你是小青蛙,你怎么向小星星介紹你的家呢?
(1)指導朗讀。
(2)引導學生聯(lián)想到家的美好與溫暖,愛自己的家。
(3)分角色朗讀課文。
(4)分角色表演讀。(不要求表演的動作相同。)。
第三課時。
一、讀一讀,說一說這樣的詞語。
(一)說一說這些字都有哪些特點?(都是口字旁,與語氣有關)。
(二)找一找它們藏在課文中的什么地方。
(三)把它們所在的整句話讀一讀。
引導學生看清圖意。選擇自己喜歡的對象回答,發(fā)揮想象力,以鼓勵為主。
二、練習接打電話。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中學生打、接電話的經驗,總結出打電話時的注意事項。
(1)打電話前先想好說什么。
(2)電話號碼要撥準。
(3)要把話說清楚。我是誰、誰、什么事、間、點等。
(4)真聽對方講話。
(5)要使用文明用語。要引導學生自己說出這些注意的事項,若有遺漏,教師可設計幾個情境幫助學生掌握打電話的要領。比如:教師給一名學生打電話,向大家展示學生的電話號碼,撥號時故意將號碼撥錯,讓大家發(fā)現(xiàn)并找出第一條注意事項。
2.找兩名同學通電話,同學們看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
3.同桌之間打電話。
4.一名同學可任意選擇某個同學或者老師,做打電話的游戲。
5.回家后試著給好朋友或親戚打個電話。
教學目標:
1.認識“打、話”等12個生字,會寫“青、用”等六個漢字。
2.認識“月、人”兩個偏旁。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呢、吧”等語氣詞的讀法。
4.激發(fā)學生的想像力,體會青蛙與星星的內心情感。
教學重點:
1.多種方式認識生字,并學會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感悟青蛙與小星星的內心世界,感受大自然的。
教學準備:
青蛙與星星圖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師:小青蛙閑著沒事,給它的好朋友打了個電話。
2.課題中有兩個今天要認識的生字朋友,(畫上標識),跟老師讀讀這兩個字,讀讀課題。
3.析題、導入:根據(jù)課題你能猜出課文講的是什么事嗎?它們都說了些什么呢?你們想知道嗎?(想知道),老師也特別想知道,那么翻開語文書吧(56頁)。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
這是一首非常有趣又不失優(yōu)美的詩歌,現(xiàn)在老師把它讀給大家聽,但是老師有聽讀要求。
認真聽老師讀課文,聽后能簡單說說青蛙問了什么?星星回答了什么?(指名簡單匯報)。
2.學生自由讀文,初步認識生字。
除了課題中的兩個生字朋友,我們還要認識八個生字朋友,它們就藏在課文中,現(xiàn)在你就來讀讀課文,找出生字,畫上你喜歡的符號。
3.借助拼音把生字多讀幾遍。
4.老師把這些生字連同它們的朋友請到了大屏幕上,并且抹去了拼音,看看你還認識嗎?
(找一名小老師領讀男女生賽讀)。
5.你還能給哪個生字找個新朋友?
6.現(xiàn)在老師把生字的朋友也帶走了,只剩下了生字,看看誰還認識?
7.聰明的你們這么快就記住了這么多生字朋友,有什么好辦法嗎?咱們交流一下。
(大屏幕出示)。
歸類識字:吧呀語氣詞娃媽女字旁。
加一加:大——太月——用日—陽。
減一減:媽——女(女同學起立,認識女字)。
8.現(xiàn)在我們把生字朋友送回家,來讀讀課文,看看這些生字在課文中是什么意思?
誰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
提出聽讀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聽他讀的字音是不是準確,有沒有丟字、多字和讀錯的地方。
三、寫字指導。
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生字朋友,在這些生字中有三個是我們既會認又會寫的字(字卡出示),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來寫其中的一個“用”字。
1.先拿出小手,邊說說它的筆畫名稱,邊在空中寫寫這個字。
3.現(xiàn)在老師就按你們的指導寫寫這個字。
4.翻開練習本寫兩個。
四、遷移延伸,生字搬新家。
看看你是否還能夠叫出它們的名字?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意境優(yōu)美、極富想象的兒童詩。全詩以對話的形式,講述了天空的美麗及青蛙和星星的可愛。詩中把星星、青蛙擬人化,還以同樣的方式寫出天空的樣子,這樣寫,貼近兒童的心靈,體現(xiàn)了兒童天真、善良、親和大自然的天性。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青”、“金”、“不”、“太”、“了”、“用”“女”七個一類生字,認識三個偏旁“月”“人”“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著分角色演一演。
3、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體會青蛙與星星的內心情感。感受天空的美麗,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1、識字教學。
2、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多媒體、頭飾、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shù):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步了解課文大意,識字教學。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打過電話么?打電話的時候你是怎么說的?誰愿意給大家表演一下?你們表演得真不錯!你們知道青蛙給誰打電話了嗎?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2、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本課的一類字和二類字,分別用符號來標識。
三、識字教學。
1、認讀13個生字,說說你認識哪個生字,是怎么記住的。
2、學習6個一類字,通過各種形式學習與識記,掌握識字的基本方法。注意“青”的下邊月的撇變成豎;“太”和大區(qū)別比較。
3、指導書寫?!敖稹钡淖中沃攸c強調。
4、認識三個偏旁“女”“月”“人”。月作偏旁撇要變成豎;人作偏旁撇、捺距離要遠些。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1、復習鞏固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
1、開火車讀一讀生字卡片。
2、做猜字游戲。
3、小老師指讀。
4、摘蘋果游戲。
二、理解課文大意,指導分角色朗讀。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聽一聽、劃一劃。
2、學生自由練讀。
3、分角色朗讀,將朗讀指導與學習課文相結合。
三、完成課后練習。
1、“讀一讀,說一說這樣的詞語”。比一比,看哪個小組說的既多又好。
亮晶晶的金燦燦的紅彤彤的……。
2、“找一找,讀一讀”。練習讀好帶有語氣詞的句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復習鞏固生字。
2、朗讀課文。
3、完成說話練習“想一想,說一說”。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小測驗:聽寫生字,看哪組最棒。
二、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文。
三、“想一想,說一說”
1、請同學分別扮演月亮、星星、太陽、飛船,小熊、小鳥、小魚、小青蛙。先分別介紹自己,介紹天空的情況或者地面的情況。,再試著問一問。
2、根據(jù)書上的內容,配對模擬打電話??梢员硌荩鰟幼?。
作業(yè)設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青蛙星星。
問答。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十三
走進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感受語文的獨特魅力活動目標:
1.激發(fā)學生學語文愛語文的興趣。
2.積累語文知識,豐富語文素養(yǎng)。
3.鼓勵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養(yǎng)成自主培養(yǎng)語文讀寫能力的習慣。
詞語典故、成語積累、知識面拓展。
生活需要語文,語文調劑生活。我們生活離不開語文,語文是人們進行交流的工具。你口中講的語言,手下寫的文字,都屬于語文。在生活中不僅僅起到交流工具的作用,更是調劑生活、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進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感受語文的獨特魅力。
要求:
把學生分為四個組,每組從“酸”、“甜”、“苦”、“辣”、“咸”中任選一題,任選代表回答,分數(shù)多者獲勝。
酸
1、“大珠小珠落玉盤”所形容的是什么樂器的彈奏聲?
a、琵琶b、古箏c、揚琴
2、“臥薪嘗膽”說的是:
a、夫差b、范蠡c、管仲d、勾踐
3、《史記》中的“世家”是給什么人作的傳?
a、皇帝b、諸侯王c、貴族d、重臣
4、什么時候適合用“七月流火”來形容?
a、炎炎夏日b、夏去秋來c、春去夏來d、秋去冬來
甜
1、神話《白蛇傳》中“白娘娘盜仙草”盜的是:
a、人參b、冬蟲夏草c、靈芝
2、在“夸父逐日”中,“夸父”是怎樣追逐太陽的?
a、駕車b、騎馬c、奔跑d、飛行
3、李清照的《如夢令》里的“綠肥紅瘦”是描寫什么季節(jié)的景象?
a、晚春b、盛夏c、初秋d、寒冬
4、“名花解語”是用來形容什么的?
a、女子非常美麗b、花艷麗c、花通人性d、美女善解人意
苦
1、《西游記》中的火焰山位于:
a、甘肅b、新疆c、青海
2、“初出茅廬”中的“茅廬”本意是指誰的的住處?
a、劉備b、諸葛亮c、司馬光d、司馬遷
3、我們常把那些一知半解,卻喜歡在人前賣弄的人叫:
a、半截劍b、半段槍c、半面d、半瓶醋
4、“汗流浹背”的典故出自西漢周勃,他“汗流浹背”的原因是:
a、衣服穿得太多b、勞動太賣力氣c、打仗拼死廝殺d、答不出皇帝的問題
辣
1、維納斯是希臘神話中的
a、智慧女神b、愛神和美神c、自由女神
2、屈原是春秋時代哪國人?
a、吳國b、楚國c、越國d、齊國
3、古代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中的"御"是:
a、下棋b、種花c、武術d、駕車
4、文學史上,有四部《變形記》,其中寫人變成甲蟲遭遇的那一部的作者是
a、阿普列尤斯b、契訶夫c、奧維德d、卡夫卡必答題二(每題20分)
從“東”“南”“西”“北”中任選一題回答,分數(shù)高者獲勝:附:趣味語文題
東
1、下面這幅對聯(lián)概括了哪位先人的一生
刪詩書,定禮樂,創(chuàng)儒學,傳經藝,師表萬世。
贊周禮,寫春秋,立杏壇,育才德,桃李三千。
2、按意思猜成語:
最遙遠的地方南
1、下面這副對聯(lián)是說誰的事跡?
收三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二愿;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內變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按意思猜成語:
最荒涼的地方西
1、下面這副對聯(lián)是說誰的?
2、按意思猜成語:
最昂貴的稿費
北
1、郭沫若在濟南的一位詞人紀念堂里題了這樣一副對聯(lián)。請問,這位詞人是誰?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
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采有后主遺風
2、按意思猜成語:
最高的巨人
中
1、下面這副對聯(lián)是說誰的?
豪氣壓群雄,能使力士脫靴,貴妃捧硯;
仙才媲美,不讓參軍俊逸,開府清新。
2、按意思猜成語:
最反常的天氣風險題:
列出二十分、三十分、四十分、五十分四種題型,每組學生任選一題,答對了得相應分數(shù),答錯了要扣掉相應分數(shù)。
二十分題
1、“曰”字加一畫能變成九個字,請把其中的七個寫出來。
2、數(shù)字猜成語12345609
3、成語“驚弓之鳥”的“鳥”指什么鳥?
三十分題
1、“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句話是誰留給誰的遺言?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十四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受電話鈴聲,熟悉歌曲,體驗打電話的樂趣。
2、學會在電話中有禮貌的打招呼。
活動準備:人手一只手機、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新年快到了,我們給森林里的小動物打電話問候一下好嗎?
二、在情境中猜想、表達、欣賞。
1、給小狗打電話(在情境中感受歌曲)。
2、給小兔打電話。
師:再看看電話本上還有誰的電話?
3、給小熊打電話。
4、給老師打電話。
師:我也想和你們打電話。我的號碼是:xxxx。
重點:關注打電話的基本禮貌問候語,鼓勵孩子大膽的表達。
三、延伸:待會我們回教室給其他好朋友打電話問候一下好嗎?
四、應用規(guī)律。
1、既然大家都發(fā)現(xiàn)了這一規(guī)律,那么5分鐘可以通知多少人?6分鐘、7分鐘呢?組織學生在小組中進行交流探討,然后匯報。
2、老師要通知50位學生來學校舉行活動,如果用打電話的方式,最少需要多少分鐘?
五、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十五
2、揭題:打電話。
3、談打電話。
(1)導語:同學們一定都打過電話,電話使人們的交流變得方便快捷,打電話的時候最需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呢?(盡量地節(jié)約時間。)。
(3)這么一點兒事,如果有人打電話打了兩個多小時,你們信不信?讓我們一起欣賞相聲《打電話》。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瀏覽課文,了解相聲的主要內容。
(1)學生自由瀏覽課文。
(2)交流:這段相聲說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簡要了解相聲的特點。
(1)讓我們再讀課文,看它與我們以往學習的課文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學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教學中不一定要給學生一個標準的答案,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理解隨機引導概括,比如:相聲是兩個人說的,其實還有一個人說的單口相聲和多個人說的群口相聲;相聲的語言很幽默,引人發(fā)笑;相聲不僅是說,還要唱??)。
(3)教師簡要總結:通俗易懂,如話家常;幽默、風趣、夸張。
三、細讀感悟,獲得啟示。
3、師生共同交流、歸納打電話的年輕人的特點。
(1)說話繞圈子。
“喂,你貴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張呀。哎呀,我沒聽??呃,不是老張,是老劉呀。呃,不是老劉?”“是耗子呀。這人外號叫耗子?!?BR> (2)明知故說。
“對,是我,我找小王講話,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BR> (3)沒話找話。
“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嗎?學習嗎?不學習呀。開會嗎???不開會?!?BR> (4)廢話連篇。
“票價八毛一張的,我買了兩張,一塊六。是一塊六,我給了他五塊,他找了我三塊四?!?BR> 4、聯(lián)系生活的具體情境,思考:如果生活中說話啰唆,會有什么后果?
5、你從這段相聲中獲得了什么啟發(fā)?(交流,小結:打電話要抓住要點,簡潔明了,這樣不僅節(jié)約時間,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是文明行為的表現(xiàn)。)。
四、學中尋樂,表演相聲。
1、導學:相聲是用來表演的,如果我們像平時朗讀課文那樣讀出來,就沒有相聲的味道了,下面就讓我們來演一演。
2、學生自由選擇表演伙伴進行演練。
3、指名上臺表演,進行集體評價。
4、導學:下面,我們來聽聽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郭啟儒的相聲選段。之后老師要請大家談一談,人家為什么表演得那么有意思。
5、師生共同總結。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畫圖的方式,使學生找到打電話的最優(yōu)方法。
2、滲透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借助圖形解決問題的意識;。
3、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以及優(yōu)化思想在生活中的應用。
4、感受猜想與驗證的重要性。體會理論上的最優(yōu)與實踐中的最優(yōu)的區(qū)別。
教學重點:理解打電話的各個方案并從中優(yōu)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學難點:讓學生通過畫圖的方式發(fā)現(xiàn)事物隱含的規(guī)律。
一、談話引入。
1、六一兒童節(jié)快到了,為了慶祝我們的節(jié)日,學校組織了一個15個人的合唱隊。星期天,李老師接到學校緊急通知,要合唱隊的15人去參加演出,怎么可以盡快地通知到這15個隊員呢?”同學們幫忙想想辦法吧!
2、學生匯報想法。(師引導)。
3、小結入題,板書課題。
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這個問題,我們假設每一次通話要一分鐘,每個學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計一下你最少要幾分鐘?(學生可自由猜測)。
二、探究新知。
先讓學生想想都有哪些通知的方法?這里有必要引導學生說出兩大種方法:平均分組和不平均分組。
2、教師巡視,參與討論,了解情況。
3、反饋。學生分別說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你剛才比較了幾種方法?(設計意圖:讓學生把各種方法都列出來,再作比較,經歷優(yōu)化的過程)。
三、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這的確是個好辦法,這個方案,你們發(fā)現(xiàn)有什么規(guī)律嗎?
2、你能找你的方法向大家介紹一下嗎?
四、應用規(guī)律。
1、既然大家都發(fā)現(xiàn)了這一規(guī)律,那么5分鐘可以通知多少人?6分鐘、7分鐘呢?組織學生在小組中進行交流探討,然后匯報。
2、老師要通知50位學生來學校舉行活動,如果用打電話的方式,最少需要多少分鐘?
五、聯(lián)系生活,拓展延伸。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十七
這個語文園地共有五項內容,分別是:復習同偏旁的字、讀詞語、比較形近字、讀句記句和讀兒歌。第一課時完成前3部分:“我會認”、“我會讀”、“比比寫寫”。通過“我會認”中復習同偏旁的字,讓學生用歸類認讀的方式加深記憶?!拔視x”,是通過讀了詞語練習,讓學生鞏固以前學過的生字,積累詞語。“比比寫寫”是引導學生仔細辨認,把字看清楚。“讀讀說說”則是通過讀句子,了解“嗎,呢,吧”的用法,會用它們說疑問句。“我會讀”是通過瑯瑯上口的兒歌讓學生感知大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
二、設計理念。
1、學習方式改變傳統(tǒng)的單一性,讓學生在讀中學,游戲中學習,合作中學習,讓學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學習方式,讓身體更多的器官參與學習,從而獲得學習中的樂趣與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2、要珍視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審美樂趣。
3、“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在學生獲得語文知識的過程中,關心學生的內心需求;在充分注重學生差異性的同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個性特點及其能力表現(xiàn)的不同形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健康地發(fā)展。
三、教學目標。
1、運用偏旁歸類的方法鞏固識字,積累詞語。
2、辨認六組形近字,并正確書寫。
3、了解“嗎、呢、吧”的用法,練習用它們說疑問句,發(fā)展語言。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養(yǎng)語感。
四、課前準備:掛圖、蘋果圖、蘋果、小黑板。
第1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語文園地”去玩幾個有趣的游戲。
二、我會認。
1、小朋友,你們瞧,小兔、小猴、小狗正忙著摘蘋果呢!我們一起去幫他們摘,好么?
2、出示蘋果樹貼圖(樹上貼三種蘋果:紅蘋果、黃蘋果、青蘋果三種蘋果背面貼著帶有“亻、口、言”的字,在蘋果樹的下面貼出分別寫著“亻、口、言”的三個筐)。樹上的蘋果可真多,我們趕快去幫他們吧。
a.哪個小朋友愿意上臺來摘蘋果?并把它貼到相應的筐上。
b.當一當小老師帶大家認一認這字。
c.找出三組字各組的字形特點(小組讀――全班讀)。
3、擴展練習:這棵樹還會長出哪些蘋果?引導學生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帶有這三個偏旁的字,鼓勵在生活中識字。
三、我會讀。
1.剛才我們幫小動物摘了蘋果,它們可感謝大家了,還非要送了大家一些蘋果。
2.出示裝蘋果的筐(筐里裝滿了蘋果,正面寫上詞語)。
a、我們來看一看它們送給我們的蘋果吧(學生自由練讀)。
b、合作讀:你能跟你的小伙伴說說都有哪些蘋果嗎?
c、個別讀:現(xiàn)在我要把這些蘋果送出去了,只要你能讀準它,就能得到它哦。
4、擴展練習:你能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詞來說一句話嗎?
四、比比寫寫。
1、小黑板出示六組形近字,請大家自己讀一讀,認一認這些字,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a、自由練讀。
b、匯報(這些字長得都很像)。
可以用組詞的方式來識記。
2、指導書寫。
a、寫字前,你有什么要提醒自己和大家的嗎?(握筆、寫字姿勢;把字寫的端正、整潔。)。
b、把你認為最美的字給你的小伙伴展示一下。
五、小結。
第二課時。
一、讀句說句比賽。
引入: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到語文園地里痛快地玩了一節(jié)課。這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到語文園地參加兩項比賽吧!
1、指導讀句子。
a、出示三句話,教師范讀。
b、指名讀。
2、讀了這三句話,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
a、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b、同桌互相讀讀、問問。
3、說句子比賽。
a、小組合作,用“嗎、呢、吧”分別說句子‘。
b、匯報并比賽。
c、評議:“嗎、呢、吧”是否用得準確,說話時否體現(xiàn)出問問的語氣。
d、鼓勵說得不理想的學生再試一次。
二、我會讀(朗讀比賽)。
1、教師范讀《天上的小白羊》,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
2、交流感受:聽了朗讀,你好象看見了什么?
3、學生自由朗讀: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圈出不會讀、讀不好的字。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各自遇到的困難,互幫互學。
5、指名讀,評議。
6、教師指導朗讀,重點指導“站、躺、涼、肥、才”五個字及多音字“看”,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讀出與白云交流的語氣。
7、朗讀比賽(個別比――男女賽讀)。
8、擴展練習:天上的白云有時像成群的`小白羊,有時又像什么呢?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十八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對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認識。
2.提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快樂。
活動準備:
1.圖形一幅、紙制小路(上有鏤刻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
2.小白兔頭飾一個,內裝有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多個的“魔術箱”一個。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題故事:小白兔的新房。
引導幼兒說出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
二、復習圖形。
出示“魔術箱”
師:(媽咪媽咪轟)變,你們看,老師變出的是什么圖形?
幼:圓形。
師:它是什么樣的呢?(幼回答)。
依次變出正方形、三角形并提問。
師:小朋友真聰明,全部都答對了。
三、游戲:鋪路。
1.另外一名老師扮演小白兔打電話給老師道謝,并要求幫助。
2.擺出各種形狀不同的幾何圖形。
師:小朋友,你們看到了嗎?這里有很多不同的形狀,請你們把圓形材料放進圓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進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進正方形的坑里,直到把所有坑全填平!(教師邊講角邊示范)。
3.幼兒操作,要求幼兒根據(jù)坑的形狀,大小尋找相應的材料。
四、結束部分。
讓幼兒扮小兔并沿著鋪好的路跳著去探望受傷的小白兔。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十九
學會用普通話進行打電話交談,能把話聽清楚說明白。
了解打電話的方法,打電話時,說話簡潔明了,有禮貌。
激發(fā)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鍛煉口語交際的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引導學生在情景中發(fā)揮想象練習打電話,培養(yǎng)口語交際的能力;
指導學生打電話時說話簡潔明了,解決打電話中遇到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交際的靈活性。
一、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口語交際《我給星星打電話》。首先請大家回憶一下,接電話的時候先要說什么?回憶日常打電話的情景。總結,使學生明白聽別人說話時要認真聽,聽清楚。出示:聽清楚。
2、啟發(fā)誘導,學生了解常用的打電話的方法。
a誰會打電話?告訴我們怎樣打好嗎?
b指名回答,師小結:拿起話筒聽到“嘟——”的撥號音就撥電話號碼;如果聽到“嘟嘟嘟”的忙音,就放下稍微等一下再撥號。
1、創(chuàng)設情景。我們的老朋友樂樂最近認識了一個新朋友,看他是誰?(出示:小星星)樂樂昨天給星星打了個電話,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都聊了些什么?讓我們一起去看書吧!
2、學生自由讀書上的對話。
3、原來他們的對話沒有說完,那么請小朋友們開動腦筋想想,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4、范例引路,弄清打電話的說話要求。
1)樂樂:我上一年級了!學到了很多知識,想和你交流一下,你能到我家來玩嗎?星星:我一定來。樂樂:那太好了!再見!星星:再見!
2)聽完對話后,交流打電話時的說話要求,老師點撥,使學生明確:打電話時,說話要簡潔明了,有禮貌,撥通電話后,先問好,打完電話要說再見。
5、同桌合作,發(fā)揮想象力表演給星星打電話,教師巡視指導。同桌準備好后,請學生上臺表演,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按照“說明白、話簡潔、有禮貌”的標準,表演完后評一評。
6、師生合作創(chuàng)設星星不在家的情境,小組討論:給星星打電話該怎么說?
三、拓展訓練。
2、給同學打電話。
3、給外地的爸爸打電話。
4、給奶奶打電話問候。
四、課堂延伸。
1、打電話帶來了很多方便,情況緊急的時候,我們要打那些電話呢?
2、全班交流,使學生了解“119”火警、“120”急救電話、“110”報警電話、“114”查號臺。
小學語文打電話教案篇二十
《金色的草地》記敘了一個小男孩由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金色的草地會變顏色,到開始注意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最后與蒲公英成為朋友的經過。課文語言通俗,內容淺顯易懂。學生要通過讀課文,體驗發(fā)現(xiàn)自然奧秘的樂趣,增強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1.學會“色、草、片、變、發(fā)、并、而、怎”8個生字,會認“英、釣、注、意、觀、察、便、張”8個生字,認識偏旁“又”。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選擇喜歡的部分背誦。
3.讀懂課文內容,培養(yǎng)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1.識字寫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部分。
2.體會第1自然段的發(fā)現(xiàn)與第2自然段的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同,增強觀察自然的意識。
鄂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教材是以“發(fā)現(xiàn)”為話題組織材料的?!督鹕牟莸亍繁痪幦诉@個單元,編者的意圖也旨在讓學生從小男孩由偶然的無意發(fā)現(xiàn)到主動去觀察、發(fā)現(xiàn)的行為中受到啟示,對身邊的事物產生好奇心,發(fā)現(xiàn)欲,從而去發(fā)現(xiàn)身邊的科學,實踐身邊的科學。根據(jù)新課標理念“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及“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結合本課和本單元編排的特點,我應用了“以學生為主體,以質疑研讀為主線,以自主發(fā)展為靈魂”的教學思想設計本課,力圖通過圍繞發(fā)現(xiàn),引導學生探究性讀書,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驗,受到啟發(fā)教育,達成學習目標,并從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質疑釋疑的能力。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詞;品讀感悟第1自然段內容;指導書寫部分生字“色、草、片、變”。)
一、創(chuàng)境引新,激趣導入
1.導言: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金色的草地》一課的生字詞,還和一個小男孩一起發(fā)現(xiàn)了一片金色的草地。(相機課件出示:一片蒲公英開放變成金黃色的畫面。)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草地印象如何呢?(學生答)讓我們打開書帶著對草地的贊美和喜愛,自由讀這課第1自然段。
2.設疑激趣:這片草地不僅美,還很有趣呢!小男孩發(fā)現(xiàn)什么有趣呢?想不想知道?讓我們趕快讀讀第2自然段吧!
二、自主探究,讀悟質疑
1.學生自由朗讀第2自然段。
2.說說小男孩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相機(在背景圖上)板書:早上綠色
中午金色
傍晚綠色
3.課件出示早、中、晚草地顏色變化的三個句子,自主讀悟。
(1)誰來讀讀早上草地變化的句子?讓老師能聽出小男孩喜歡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
指名讀、評議、再指名讀、小組比賽讀。
(2)中午、傍晚草地顏色又是怎么變化的?自由讀讀吧!
(3)誰又愿意讀讀中午、傍晚草地變化的句子?你想讀哪句就讀哪句?
指幾名學生讀,相機評比讀,讀出蒲公英的神奇,再挑戰(zhàn)讀。
(4)老師和男、女生合作讀這三個句子。
4.課件出示草地顏色隨時間變化的畫面,學生觀察后,自由暢談感受。‘
5.質疑:讀了句子看了畫面,你有什么疑問嗎?
老師歸納問題出示:這是怎么回事呢?學生齊讀問題。
6.這是一片美麗而神奇的草地,讓我們連起來讀讀這段吧!讀出你的體會,齊讀第2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解決疑難
2.小組合作學習。
(1)把自己讀懂的內容與小組的學習伙伴交流交流。
(2)詞語質疑,組內嘗試解決。
3.匯報交流。
(1)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結合畫面和手勢理解詞語“合攏”、“攥成”、“張開”。
a.老師用手勢動作演示這三個詞表達的意思,相機板書(簡筆畫圖),指導學生朗讀相關句子。
b.誰能上臺用黑板上的蒲公英演示“合攏”、“攥成”、“張開”?
指名演示后,利用課件再現(xiàn)蒲公英開合特寫情境,加深詞語理解。
4.自由朗讀蒲公英的花瓣開合的三個句子,了解草地變色的原因。(再指名讀、評議讀、引讀)
5.大家讀得這么好,如果加上動作、表情再讀讀一定更棒。指名加動作、表演讀。
6.這段寫得真好,你喜歡嗎?愿意把它背下來嗎?
7.比一比,誰背得快。背時可做動作表演背。(自由背,指名比賽背)
四、激發(fā)情感,體驗樂趣。
1.哦!原來草地顏色的變化是由蒲公英的開合引起的呀!那你們喜歡這神奇的蒲公英嗎?(學生答)
小男孩更喜歡,讓我們帶著對蒲公英的喜愛齊讀最后一自然段吧!
2.討論交流:為什么它和我一起睡覺,也和我一起起床?再讀最后一自然段。
3.比一比,誰讀得好,背得快。
五、回歸整體,升華感受
1.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2.你想夸夸小男孩嗎?
(要引導學生學習小男孩留心觀察自然,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的精神。)
六、識字與寫字,拓展延伸。
1.出示“發(fā)、并、而、怎”,指名讀,齊讀。
2.指導認識“又”字旁。
3.交流怎么記住這幾個字?
4.仔細觀察這幾個字在田字格的位置,說說寫好它們,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5.老師范寫“怎”。
6.學生描紅、練寫。
7.布置課外實踐活動。
(1)節(jié)假日,請爸爸、媽媽帶你到大自然中去,看看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
(2)拓展閱讀《有趣的發(fā)現(xiàn)》。
七、自選段落,背誦積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