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民族小學三年級教案(通用12篇)

字號:

    教案中應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內容的詳細說明。教案的設計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和特長,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和積極性。以下是一些教育專家分享的教案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啟示和思路。
    我們的民族小學三年級教案篇一
    1.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1.學生查找與課文有關的資料,預習課文。
    2.教師準備好相關的圖片、道具和生字詞的卡片
    3.準備生字書寫的多媒體演示。
    導入新課
    1.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出示資料袋中的圖片)瞧,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他們分別是哪個民族的,讓他們自我介紹一下吧!安排幾位學生戴上相關民族的頭飾,學生簡單介紹這些民族的資料。
    教師相機出示相關詞語: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
    2.順勢切入,初讀課文
    清晨,這些來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著朝陽,踩著露珠,蹦蹦跳跳,高高興興地朝同一個地方走去,他們要去哪呀?(我們的民族小學)對,那可是一個充滿歡笑,美麗而可愛的地方,今天咱們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證你們去了就舍不得離開。
    提出讀書要求:自己小聲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
    趣味識字
    1.出示帶生字的詞語:坪壩傣族阿昌族德昂族,摔交穿戴招引蝴蝶孔雀舞銅鈴粗壯鳳尾竹
    2.指名讀,正音。
    3.開火車,練讀。
    4.做游戲鞏固字詞。
    a、貼字游戲:教師出示圖片,請小朋友根據圖片找到和圖片有關的生詞。
    (例:傣族姑娘的圖片下就可以貼傣族孔雀舞)
    b、玩找字游戲:抽出生字,教師讀生字,小朋友找到相應的卡片貼在黑板上。
    5.同桌相互聽讀課文,在讀中鞏固識字。
    朗讀感悟
    1.學生逐段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同桌間互相說說讀了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2.組織朗讀比賽,你最喜歡讀哪段,讀出你的感情來。
    朗讀感悟
    1.讀讀說說,學習第一自然段。
    a、自讀感悟
    請同學們輕聲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根據下列提示展開想象,讀后交流描述:
    早晨,同學們來上學了,我好象看到了這樣的情景: 。
    學生讀后交流描述。
    b、指導朗讀:早晨的校園多美啊,你喜歡這時的校園嗎?那么就把你的喜歡的情感用你的朗讀來表達出來吧。
    學生自讀自練,指名交流。
    2.讀讀說說演演,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a、你喜歡這所民族小學嗎?
    分組討論交流,引導學生說出喜歡的理由,如:上課時民族小學的學生讀課文非常好聽,下課時他們盡情嬉戲,非常快樂等等。
    b、這讀書的聲音究竟有多好聽啊?找出課文中的句子說一說。
    引導學生理解窗外十分安靜一句,體會正因為同學們讀書的聲音非常好聽,所以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不飛了,猴兒也來了。
    c、情景表演:幾個小朋友分別扮演樹枝、鳥兒、蝴蝶、猴子,請它們做評委,其他小朋友感情朗讀第二、三自然段,如果讀得好的話,它們就如課文所示,圍攏過來靜靜地聆聽。
    引導學生口述,再朗讀該部分。
    3 、讀讀畫畫,學習第三自然段。
    a、同桌互讀。
    b、聯系前面的課文,帶著你的感情,放飛你的想象,畫畫你腦海里的民族小學。
    復習生字
    1.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通過已學過的生字幫助鞏固新學生字,如提土旁加平還讀png,蟲字旁加胡依然讀h。注意滲透偏旁表義的思想。
    2.邊用課件演示要求寫的十二個字,邊指導書寫。
    我們的民族小學三年級教案篇二
    1、感知、理解詩歌的內容,知道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
    2、嘗試用甜美、自豪的聲音朗誦詩歌,感受詩歌所表現的民族自豪感。
    3、激發(fā)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
    多媒體課件。
    1、引出課題,引導幼兒感受“祖國真大”。
    t: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張圖嗎?它是哪個國家的地圖?(出示圖片)。
    t:你們看看它的形狀像什么?(出示公雞的圖片)。
    t:今天老師請了一位小導游,你們看它是誰?(出示小蝴蝶圖片)。
    t:今天小蝴蝶要帶我們去旅游啦!你們準備好了嗎?我們一起跟著小蝴蝶到我們祖國的北方去看一看吧?。ǔ鍪竞w往北方的圖片)。
    t:這時候北方是什么季節(jié)?(出示大雪紛飛的圖片)。
    t:下雪的冬天可以做些什么事呢?(出示滑雪圖片)。
    t:我們剛剛觀賞了北方的風景,現在你們想去祖國的哪里呢?
    t:這次小蝴蝶要帶我們去祖國的南方啦!(出示南方圖片)。
    t:我們看看南方的十月是什么樣的景色?
    t:在這么溫暖的季節(jié)里,你會做些什么事呢?
    t:那我們看看南方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游泳圖片)。
    t:現在,小蝴蝶要帶小朋友們去一個特別的地方,睜大眼。
    睛看好咯!
    t:這里的人們在干什么?
    欣賞詩歌《我們的祖國真大》,配上抒情的背景音樂,讓幼兒感受詩歌內容。
    t: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好聽的詩歌,這首詩歌就是描述了剛才所看到的場景,一起來聽一聽吧!
    t:你最喜歡詩歌中的哪句呢?
    t:現在跟著老師一起把這首好聽的詩歌說一說吧!
    t:學習了這首詩歌,你是喜歡南方還是北方?為什么?
    t:今天小朋友們跟著蝴蝶飛去了美麗的地方,還學習了一首好聽的詩歌,你們開心嗎?
    t:我們的祖國有很多美麗的地方,小朋友們有機會還可以去其它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下次我們再一起來分享大家的旅游經歷吧!
    我們的民族小學三年級教案篇三
    讀了幾遍課文后,逐漸有了感覺,對其中的“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學校,都都成了好朋友?!边@句話很感興趣,我覺得這便是文章的一條主線,也是“文眼”所在。從“不同”(不同的穿戴、不同的語言、不同的住所等等)走到學校著個(美麗、和諧……快樂的地方),大家便形成了很多的相同(同間教室、同學習、同游戲、同歡唱等),這是多么美妙的事。
    通過這樣的一條線牽引,讓孩子們進行充分的朗讀來體會對“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讓孩子們通過品詞析句體會漢語言的美,更加深孩子們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設計補充題: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是:。(有彈性的問題能更好地發(fā)揮會孩子的想象力并激發(fā)學習興趣。)。
    第一課時。
    1、借助課文的注音,結合以往的經驗,通過獨立自主地學習,正確地讀準繩子,并能結合語境理解字詞。
    2、在指認和書寫中,學生能迅速無誤地讀準和寫對十二個生字。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課前了解并收集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相關資料(包括:文字和圖片)。
    2、準備詞語卡片、田字格和小黑板。
    3、學生課前預習課文。
    重點:能讀認書寫繩子并能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
    難點:能準確無誤地認讀與書寫生字并能結合語境理解生字詞。
    教學過程:
    1、提問,回答。問:你們是哪一所小學的學生?(答:我們是赤溪小學的小學生。)板書:“我們”和“小學”)。
    2、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一所富有特色的小學——我們的民族小學。(板書:“民族”,與之前的“我們”、“小學”構成本課的課題。)。
    3、大家接下來要參觀的是——(生讀課題),是呀,我們將要走進一個美妙的地方,那就是——(生讀課題)。
    1、這所小學到底什么樣?有什么特別之處呢?大家親自去瞧瞧吧。(請自由讀文,有生字的和較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師巡回指導。
    3、哪些字詞是較有難度的,請你來提醒大家吧。(生自選句段朗讀,師正音并幫助理解。)。
    4、你最想把哪部分讀給大家聽?好好展現自己吧。
    5、你讀懂了什么?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a、:著重指導:戴、蝴、蝶、雀、舞。
    b、師范寫。
    c、:學生臨摹,練寫,師巡回指導。
    3、通過“詞語連句”的方式鍛煉運用。
    板書:(略)。
    我們的民族小學三年級教案篇四
    本課是第一單元的第二課,本單元以“愛國”為主題,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祖國真大,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2、認識7個字,學寫6個字。并能積累語言,選擇喜歡的詞說話。
    3、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詩歌,使學生了我們的祖國真大,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1、學習生字、新詞。
    2、了解祖國真大。
    借助本課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我們的祖國真大”是本課的難點。
    教法:誦讀法。
    學法:比較法欣賞法。
    課件:
    2課時。
    1、出示中國各地美景圖。
    2、這節(jié)課,我們就學習第2課《我們的祖國真大》。板書課題,重點講解“真”,表達驕傲的心情。齊讀。
    1、自讀詩歌。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自由讀詩歌,注意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遇到你認為難讀的字多讀幾遍,不認識的字做個記號。
    2、小組一人一句合作讀。合作讀的過程中,互相幫助糾正讀錯的字音。選一小組匯報讀。
    1、選擇自己喜歡的詩句反復讀。
    2、學生自由讀。讀后討論:你認為祖國有多大?你有什么感受?
    3、全班交流,加深理解。
    我們習慣把祖國分成南方和北方,同學們也分成兩部分,坐在南邊的讀“南方”這一部分,坐在北邊的讀“北方”這一部分,我們比比哪組讀得好。練習讀。分南北兩個組比賽讀課文。(多媒體課件)。
    4、齊讀第三句話,驕傲的心情邊讀邊想,我們的祖國有多大。我和爸爸去南方(??冢?,坐了三天火車才到?!薄拔液蛬寢屓ァ?,坐了好久飛機才到。以此說明中國之大。(多媒體課件)。
    1、對比:我們的祖國和別的國家比大小。介紹拿來的照片。
    2、帶著自豪之情朗讀詩歌。
    1、搜集祖國各地的圖片進行展示。
    2、小練筆:仿寫句子。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1、把詩歌讀給爸爸、媽媽聽。
    2、預習快樂讀書屋一《家》。
    板書設計:
    我們的祖國真大。
    北方飄雪花。
    南方開鮮花。
    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圍著火爐吃西瓜。
    我們的民族小學三年級教案篇五
    《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一篇抒情散文。在教學時,我讓學生了解我們各族兒童的團結友愛和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
    這樣的情感要讓學生自己去領會,自己去感受。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去學習,自主討論,自己感悟,給學生心靈放飛的權利,培養(yǎng)了學生的悟性、靈性。在第一課時,我就出示了各民族人民的有關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上少數民族人民的特點,孩子們普遍都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對于他們的服飾,印象更為深刻。與此同時,我讓孩子們念念這些少數民族的名稱,在認識這些民族的同時,也為隨后開展的深入理解課文鋪墊了基礎。
    在學習課文時,課文中并沒有寫孩子們是怎樣上課的,我抓住這一點,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說民族小學的同學們上課時的情景。孩子們各抒己見,十分踴躍,有的說:“他們聽得目不轉睛?!庇械恼f:“他們積極舉手發(fā)言,還受到了老師的表揚。”有的說:“他們把課文讀得又整齊又動聽?!?BR>    這一課中我的教學設計比較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但我也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語言有時還顯得有些繁瑣。其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提問語言、過渡語言、激勵語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教師多加錘煉,精心準備。這樣,才能在課堂上調動起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在課堂上快樂地學習!
    我們的民族小學三年級教案篇六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戲、招引、熱鬧、古老、銅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www.喜歡的部分。
    4、了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感和贊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5、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通過對詞句的理解,了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贊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2~3課時。
    生字卡片、搜集的資料(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少數民族的資料,)。
    一、揭示課題。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哪你知道有多少個民族嗎?
    把你搜集到的有關資料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我們各民族之間團結友愛是一家,今天我們一起去。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在課文,勾畫出我們要認的生字。
    2、把課文中帶拼音的生字多讀幾遍。
    3、再劃出這些生字帶的詞多讀幾遍。
    4、同桌同學互相讀一讀。
    5、認讀生字卡片和生詞。
    6、大聲的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默讀課文,看看課文都寫了寫什么內容?
    四、細讀課文,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1、作者是懷著什么樣的感情寫著篇文章的,
    你是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的?
    2、先分組討論,再全班交流。
    3、作者是懷著自豪和贊美的感情寫的。
    4、作者為什么會產生自豪的感情呢?(美、團結)。
    5、分別找出描寫學校美,各民族同學團結的句子和段落。讀中體會。
    6、課文中在什么情況小寫下動物的,為什么寫它們?
    7、你喜歡這所學校嗎?談談你的感受。
    8、把你喜歡的部分讀一讀,背下來。
    五、指導生字書寫。
    1、認讀要寫的生字,口頭組詞。
    2、按字的結構給生字分類,記憶生字。
    3、觀察生字的寫法,哪一筆重要,哪幾個字難寫。
    4、重點指導“戴”“雀”“舞”。
    六、作業(yè)。
    生字組詞、抄寫句子。
    七、綜合性學習。
    提出活動的內容、要求以及記錄活動的方式??捎形淖謹⑹?、填表格。
    我們的民族小學三年級教案篇七
     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我們的民族小學》,下面將從設計理念、教材解讀、教學方法、教學預設幾個方面來進行的說課。
     在新課標指導下,我本著“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的真實基礎為教學起點,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為目標,力求為學生創(chuàng)設愉悅、輕松、自主、開放的學習空間和語文實踐環(huán)境,引導學生立足文本語言,凸現語文本體,在濃濃的語文味中弘揚人文,積淀精神;努力實現“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fā)展”的教學理想。下面,我就“以人為本、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先來談談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我們的民族小學》是魯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第五冊第一組教材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文章描寫我國西南邊疆地區(qū)的一所民族小學,在學校里,各民族的小學生身著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裝點得絢麗多彩;古老的銅鐘,還有鳳尾竹,更增添了學校的鄉(xiāng)村氣息和民族特色。來自不同民族的學生,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國的大家庭里,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孩子們課上認真讀書,課下盡情玩耍,連小動物也來聆聽讀書和來看熱鬧,可見對孩子們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羨慕。這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體現了學校團結的氛圍,反映了學校的歡樂、祥和氣氛。課文中就詞句的理解,以學習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導學生讀到這里對所提示的內容要進行思考。本文對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作了提示:“我好像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學們向小鳥打招呼,向老師問好,向國旗敬禮。課文層次清楚,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再寫課上和課下,最后以自豪贊美的感情點題: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課文中詞句的理解,以學習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導學生讀到這里對所提示的內容要進行思考。除對學校美麗與團結的描寫是本文的特點外,在語言表達上也很有特色。作者把狀語前置,給人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呈現畫面的能力也更強。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教學我安排兩課時來完成,下面,我就具體說說第一課時的目標和重難點:
     教學目標: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正處于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的過渡時期這一實際,我確定以下四個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戲、招引、熱鬧、古老、銅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豪和贊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4、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
     難點: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基于對教材這樣的理解,本課我遵循“以學定教、以人為本、以讀帶講”的基本思路,在語文教學中,要講究訓練的科學性,體現訓練的層次性。我設計以下手段:
     富的想象,使下課后的熱鬧與上課時的安靜形成強烈的對比。
     2、加強讀的具體指導,我們不贊成純技巧的朗讀指導,但是我們認為建立在文章內容基礎上的朗讀技巧的指導還是必要的。注意讀的層次變化,從自由讀到指名讀,加強讀的評價,再齊讀,再指導。在反復朗讀中,引導感悟,激發(fā)情感。
     3、加強學法指導。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通過圈劃,讓學生理清文章思路;通過讀,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表現文章的.思想感情;通過比較句子,促進語感。
     研究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學法,為了體現我的設計理念,我預設了以下環(huán)節(jié)
     這樣的設計教師在極短的時間內抓住學生的心神,釋放學生的心智潛能。以“一石擊水”之勢,激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興趣,自然引出下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
     2、交流,學習生字
     課件出示:指名讀,難讀的詞語多讀幾遍。
     再次理解課題:出示民族小學“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由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還有漢族的”隨機提問:在這樣的學校上課,感覺怎么樣?奠定情感基調,順利進入下文學習。
     理清思路:上學的路上上課下課
     1、讀一讀第一自然段,你從哪兒感受到小朋友的快樂。
     2、學生自由讀
     3、交流
     重點交流: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
     “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BR>     4、想象訓練:讓學生閉眼想象這一情景引導學生圍繞“當同學們碰見小鳥時會怎樣向它們打招呼?碰見老師又是怎樣問好的?經過國旗時,又是怎樣做的呢?”這些問題展開想象,重現生活中的真實場景。這里的拓展想象在學生閱讀感悟有所沉淀內化時,順勢拓展新的閱讀內容,讓學生有宣泄、展現自己情感與能力的空間。
     2、引導學生在書中邊找到相關的語句邊讀邊把它劃下來,再通過我的引導,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在學生讀出安靜的味道來后,緊接著請學生思考“為什么校園里這么安靜?”
     3、過渡:是呀,多么安靜的校園呀,下課后的校園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下節(jié)課學習。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學語文,留下什么?楊再隋說得好,留下語言印象。這里,我通過扎扎實實讀文字,品文字,悟方法,努力給學生留下深刻的語言印象。
     1.觀察:學生自主觀察每個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書寫:教師重點指導“戴”、“舞”、“蝶”、“雀”字的寫法。
     3.展示:小組內互相展示自己寫的字。4.評價:自評、互評
     板書設計:我們的民族小學上學的路上:快樂上課:安靜下課
    我們的民族小學三年級教案篇八
    兩節(jié)課連上,學習完了。從質疑課題入手抓了兩個對話話題,引領學生走進課文。一是為什么是民族小學?二是為什么是我們的民族小學?包含怎樣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學習來解決第一個問題。學生們很容易地找到。各個不同的民族、絢麗多彩的民族服裝、不同的語言。這些都是民族特色。依然沿用帶學生讀的方式引領學生走進語言文字中。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語言本身就在激發(fā)學生的想象,美景、真情融入其中。第一次出現了泡泡語提示的讀文章想畫面的訓練點,我好像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立體地讀文字,應該說這是我最欣賞的讀文方式。課堂上積極表現,入境學文的有呂明昊、吳晟榕、法忠鴻等。應該說還有多數的沉默者。第二部分上課與下課的學習,用兩個詞語來概括,學生自讀找出。安靜,很快就有學生找出了。熱鬧,兩個學生回答后才有一個正確的。安靜是本小節(jié)學習的重點。金學總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但總能出其不意地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當談到教室里安靜時,他隨口就說出:教室里安靜了,那學生怎么讀課文?。看驍嗔私虒W順暢的思路,卻不得不欣賞他思維的活躍。順勢引導,同學們,咱們都來讀讀描寫上課的句子,看你能找到安靜嗎?學生們再讀,充分感受到民族小學的學生們學習的投入、專注,進而體會他們內心的'沉靜。這鬧中更顯其靜。當然窗外的安靜則更襯托出民族小學的學生們投入的學習狀態(tài)。畫出句子,在師生、生生反復的朗讀中,一半的學生已經達到了熟讀成誦的目標。
    直接抒情的最后一部分,還是回歸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充分體會學生們對自己學校的自豪與贊美之情。因為臨近下課,學生們浮躁了許多,略顯倉促。
    我們一直倡導語文的文意兼得,在上課中還是忽略了一點。晚上,法忠鴻打來電話詢問:老師,我有一個題不會,課文中,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些小動物呢?多好的一個文意兼得的訓練點,自己在上課時居然給忽視了。這個補丁還是要補上的。又一次引導,讀文,找出課文中寫到的小動物,與我們的學校比較,突出民族小學的特點。感受學生們讀書的投入和有聲有色。還有課余生活的豐富多彩。由此感覺到,備課永遠是上課的準備。關注文本,深入解讀文本,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
    我們的民族小學三年級教案篇九
    1、會認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戴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贊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4、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搜集有關我國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2、教師準備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磁帶,圖片資料、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激發(fā)興趣。
    1、播放《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師生跟著邊拍手邊唱。
    3、讓學生介紹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飾、風俗等。
    4、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飾和風俗習慣?請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文字資料,介紹自己了解的其他民族的情況。
    5、根據學生介紹情況,教師利用課后資料袋中的圖片,著重引導學生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況,并相機出示詞語: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
    二、揭示課題,初讀課文。
    1、早晨,這些來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小路上走來,他們都高興地朝著同一個方向走去。他們要去哪呢?我們也跟著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板書:我們的民族小學)。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畫出生字詞。
    三、趣味識字。
    1、出示詞語: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敬禮、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戲、招引、熱鬧、古老、銅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指名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全體讀、)
    2、游戲鞏固生字。
    貼字游戲:教師讀生字,學生找出相應的卡片貼到黑板上畫的智慧樹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認游戲,看誰認得的生字多。
    3、著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字的書寫。
    四、整體朗讀感知。
    思考:民族小學的美體現在哪里?你喜歡哪一段就重點朗讀哪一段。
    五、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朗讀第一段,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結合課文插圖,說說民族小學的孩子是怎樣上課的?
    4、引導體會: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這句話,用橫線畫下來,課后抄寫在積累本上。
    5、下課了,同學們怎樣盡情地玩耍?如果你也在其中,你想和他們玩什么游戲?
    6、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來上課、交朋友說明了什么?
    7、學習第四自然段:這所民族小學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一邊讀一邊想象,拿起彩筆,畫出你腦海里的民族小學。
    六、加深體會,比賽朗讀。
    1、學了課文,你覺得民族小學美在哪些地方?你能用自己的朗讀來表現出這些美嗎?指導體驗朗讀:
    景色美:通過看圖體會朗讀。
    衣著美:指名一學生穿戴上一套白族服飾展現在同學面前,接受大家的贊美后,用高興、自豪的語調朗讀。
    行為美:結合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這句子和學生平時的禮儀生活經驗,引導學生用發(fā)自內心的真誠、友好、光榮的語調朗讀。
    朗讀美:如何讀得連小動物都被吸引住了。
    2、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選擇你喜歡的部分參加朗讀比賽,先在小組進行,再選出代表參加。
    七、課后積累。
    1、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2、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下來。
    八、布置綜合性學習。
    可以用文字敘述,就像寫簡短的日記;可以填表格;可以用畫圖的形式注意邊記錄邊整理資料,準備和同學交流。
    教學反思:
    巧用體驗移情朗讀。
    朗讀是任何一門語言課都非常重視培養(yǎng)的一種能力,它是任何一個沒有語言障礙的人都應具備的一種能力,一堂沒有瑯瑯讀書聲的語文課無疑是充滿遺憾的,因此,培養(yǎng)學生通過朗讀形成一定的語感一直是我們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這一節(jié)語文課的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用自豪、贊美的感情來朗讀是理解課文內容的關鍵。剛開始,我用提問的形式問學生:那些民族小學的同學們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去學校的?我們應該用怎樣的感情來讀?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較淺,加上生活區(qū)域與時空和課文所寫的內容有差距,因此對課文所寫內容沒有多少感受,所以朗讀起來感情并沒有真正表達出來。
    如何引導呢?看到一名學生帶來的一套白族服裝,我靈機一動,馬上在她耳邊耳語了一番,請她套上這套服裝。當她再次出現在全班同學面前時,立刻傳來一片贊嘆聲,我看到,自豪與喜悅也漾在了她的臉上。我馬上提議:你能用現在的心情來朗讀課文的'片斷嗎?她有了新的朗讀體會,果然讀得聲情并茂。接著,我又讓在坐的全體同學用剛才發(fā)自內心的贊嘆體驗來朗讀課文,他們也讀得入情入境。由此我感悟到,指導朗讀,除了可以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再現教材的有關形象,引導學生理解教材所描寫的事物,激發(fā)學生和作者產生情感的共鳴,能讀出文章的意境外,還可以巧用學生的體驗,進行移情朗讀,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審美的樂趣,從而培養(yǎng)語感。
    我們的民族小學三年級教案篇十
    設計意圖:
    讀了幾遍課文后,逐漸有了感覺,對其中的“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學校,都都成了好朋友?!边@句話很感興趣,我覺得這便是文章的一條主線,也是“文眼”所在。從“不同”(不同的穿戴、不同的語言、不同的住所等等)走到學校著個(美麗、和諧……快樂的地方),大家便形成了很多的相同(同間教室、同學習、同游戲、同歡唱等),這是多么美妙的事。
    通過這樣的一條線牽引,讓孩子們進行充分的朗讀來體會對“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讓孩子們通過品詞析句體會漢語言的美,更加深孩子們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設計補充題: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是:。(有彈性的問題能更好地發(fā)揮會孩子的想象力并激發(fā)學習興趣。)。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借助課文的注音,結合以往的經驗,通過獨立自主地學習,正確地讀準繩子,并能結合語境理解字詞。
    2、在指認和書寫中,學生能迅速無誤地讀準和寫對十二個生字。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課前了解并收集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相關資料(包括:文字和圖片)。
    2、準備詞語卡片、田字格和小黑板。
    3、學生課前預習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讀認書寫繩子并能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
    難點:能準確無誤地認讀與書寫生字并能結合語境理解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入。
    1、提問,回答。問:你們是哪一所小學的學生?(答:我們是赤溪小學的小學生。)板書:“我們”和“小學”)。
    2、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一所富有特色的小學——我們的民族小學。(板書:“民族”,與之前的“我們”、“小學”構成本課的課題。)。
    3、大家接下來要參觀的是——(生讀課題),是呀,我們將要走進一個美妙的地方,那就是——(生讀課題)。
    (二)自學、初讀。
    1、這所小學到底什么樣?有什么特別之處呢?大家親自去瞧瞧吧。(請自由讀文,有生字的和較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師巡回指導。
    3、哪些字詞是較有難度的,請你來提醒大家吧。(生自選句段朗讀,師正音并幫助理解。)。
    4、你最想把哪部分讀給大家聽?好好展現自己吧。
    5、你讀懂了什么?
    (三)鞏固、書寫。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a、:著重指導:戴、蝴、蝶、雀、舞。
    b、師范寫。
    c、:學生臨摹,練寫,師巡回指導。
    3、通過“詞語連句”的方式鍛煉運用。
    板書:(略)。
    我們的民族小學三年級教案篇十一
    《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第五課第一組教材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通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課文層次清楚,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再寫課上和課下,最后以自豪贊美的感情點題: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課文中詞句的理解,以學習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導學生讀到這里對所提示的內容要進行思考。
    除對學校美麗與團結的描寫是本文的特點外,在語言表達上也很有特色。作者把狀語前置,給人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呈現畫面的能力也更強。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以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難點是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學情分析】。
    三年級是第二學段的起始段,本篇課文是本冊教材的第一組課文中的第一篇,學生處于低年級和中年級兩個年段語文學習的接口處,要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來幫助學生盡快適應中年級的語文學習,逐步完成由低年級向中年級的學習過渡,讓學生初步養(yǎng)成較為穩(wěn)定的學習習慣,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和語文積累,從而提升語文學習的能力。如何給第二學段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yǎng)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則是我們作為教師應著力思考的問題。
    在教學中,我們除了注重學生個性成長,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外,還應重視學生在寫字姿勢、讀書習慣、發(fā)言的積極響亮等學習習慣方面的培養(yǎng)。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將字詞教學的重心向詞語過渡,將字典引入日常教學,重視對詞語的理解,將段的教學不斷加強,學會略讀、默讀等讀書方法,引導學生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對讀書進行積累,特別應以課內帶動課外閱讀的積累。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際!”為此,我們要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主動地、富有個性化地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此文轉于網.]的語文學習興趣和信心,增加積累,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2、請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久別的校園如今給你的感受怎樣?誰來夸一夸我們的校園?
    3、總結:
    是啊,我們的校園處處充滿了生機,明亮的窗戶,寬敞的教室,美麗的校園花壇,還有我們在操場上留下的歡聲笑語……無不勾起我們對學校喜愛之情,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我們的民族小學》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和學生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聯系生活談對學校的印象及情感,無疑對學生的情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讓學生說一說,夸一夸,主動參與,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為學生與文本的有效對話奠定了基礎,這也是學生進入閱讀課文的興趣中國之所在。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學生自由讀文:
    師:下面請同學們立起課本,擺好讀書姿勢,自由大聲地把課文讀兩遍,爭取把每個字音讀準確,每個句子讀通順。讀書過程中,我就在你們身邊,有困難,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隨時和我打招呼,我愿意為你們服務。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讓學生自覺能動地學習,有個性地學習,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擺脫“牽著學生走”的課堂教學模式,讓老師彎下身子,構建“跟著學生走”的課堂教學模式,同時又具體要求學生,實際上是告訴學生學習方法及培養(yǎng)孩子學習習慣。
    2、識字:
    師:請同學們找出“款、傣、昌、昂、跤”等字在文中所在的句子。
    (通過找漢字所在的句子,引導學生結合具體語境,隨文本內容識字。)。
    三、指導寫字。
    1、觀察:
    學生自主觀察每個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書寫:
    教師重點指導“戴”、“舞”、“蝶”、“雀”字的寫法。
    3、展示:
    小組內互相展示自己寫的字。
    4、評價:
    自評、互評。
    設計意圖:識字和寫字在中年級仍然是一塊重要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此文轉于網().]獨立識字的能力,教給孩子們一些識字的方法,引導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適合的方法識字,尊重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逐步養(yǎng)成獨立識字的能力。寫字時,做到頭正、身正、臂開、腳平放,手離筆尖一寸,眼離本子一寸,胸離桌邊一拳,及時糾正寫字姿勢。
    四、歸還時間,指導學生熟讀課文。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生字新詞,接下來請大家再仔細地去讀課文,用心去體會,老師相信你們一定會有收獲,一定能夠把課文讀得更準確、更流利。
    設計意圖:“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笔恰墩Z文課程標準》的要求,而真正要讓每一個孩子都達到這一要求,則需要把課堂上的讀書時間歸還給每一個孩子,讓孩子們在練習中逐步提高,做到不誤讀一字,不添加一字,不少讀一字,不倒讀一字,只有這樣,才能把“正確、流利、有感情”這些要求細細地染在學生的心頭,實實在在地把課文讀好,并為讀書習慣的養(yǎng)成奠定基礎。
    五、熟讀課文,整體感知。
    1、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
    師:老師聽到你們讀書的聲音,感到一種幸福。我相信,我們每個同學經過練習,都有提高。全文共有4個小節(jié),你們喜歡讀哪兒就讀哪兒,你們愿意怎樣讀就怎樣讀,比如,同桌互讀互聽,小組比賽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學習,體現了“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個性,這樣孩子們就會樂于讀書,主動參與到讀書中去。而小組合作學習,也是對學生合作精神及意識的培養(yǎng),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差異眾多學生的教學不足,從而真正實現每個學生都能得以發(fā)展的目標。
    2、讀完全文,討論: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自讀和互讀,強化了對課文內容的感知,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打下了基礎,這是順勢而出的提問。
    第二課時。
    一、直接導入,暢談收獲。
    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推測:生字詞,讀課文,課文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讓學生暢談上節(jié)課的收獲,旨在復習舊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交流中歷練語言的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此文轉于網().]把話說完整的習慣,樹立自主學習的信心。
    二、自讀課文,感悟語言。
    1、快速瀏覽課文,你對文章哪部分內容最感興趣,為什么?
    2、生自由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巴士卡里雅曾說:“只有自由,才能學到知識?!弊寣W生自由選擇學習內容,自由選擇學習方法,是對學生閱讀個性的尊重,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閱讀的主人,創(chuàng)造活力才有可能在學生身上迸發(fā)。
    三、細讀品味,體會情感。
    我們的民族小學三年級教案篇十二
    1、知識與技能: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
    2、過程與方法: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和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感和贊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1、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以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
    2、難點是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4.教學過程。
    1.學生觀察校園。
    2.請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久別的校園如今給你的感受怎樣?誰來夸一夸我們的校園?
    3.交流總結,板書課題。
    1.學生自由讀文。
    要求:把每個字音讀準確,每個句子讀通順。讀書過程中,有困難,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隨時和我打招呼。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讓學生自覺能動地學習,有個性地學習,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擺脫“牽著學生走”的課堂教學模式,讓老師彎下身子,構建“跟著學生走”的課堂教學模式,同時又具體要求學生,實際上是告訴學生學習方法及培養(yǎng)孩子學習習慣。
    2.識字。
    找出“款、傣、昌、昂、跤”等字在文中所在的句子(通過找漢字所在的句子,引導學生結合具體語境,隨文本內容識字)。
    1.觀察:學生自主觀察每個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書寫:教師重點指導“戴”、“舞”、“蝶”、“雀”字的寫法。
    3.展示:小組內互相展示自己寫的字。
    4.評價:自評、互評。
    請學生再仔細地去讀課文,用心去體會,把課文讀得更準確、更流利。
    1.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
    比如,同桌互讀互聽,小組比賽讀。
    2.讀完全文,討論: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推測:生字詞,讀課文,課文主要內容]。
    1、快速瀏覽課文,你對哪部分內容最感興趣,為什么?
    2、生自由朗讀課文。
    1.學生找句子并品析。
    (3)指導朗讀,讀出自豪之情。
    2、細讀體味課文內容。
    3.指導朗讀。
    1.摘錄文中優(yōu)美詞句。
    2.積累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課外閱讀相關資料,完成資料袋。
    4.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記錄自己的快樂生活,為綜合性學習作鋪墊。
    5.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