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是一條不斷總結的旅程。在寫總結時,我們可以引用一些權威的資料和數據,增強總結的可信度和說服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三體有感篇一
在暑假里,我讀了《三體》這部科幻小說。作者是中國科幻小說的里程碑人物劉慈欣。
《三體》摘得了世界科幻的最高獎項——雨果獎。整個故事大氣恢宏,天體物理知識與曲折的情節(jié)完美結合,看完讓人大呼過癮的同時,也會掩卷沉思。
當兩個世界用光年來表示距離時,我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樹葉上一顆晶瑩的露珠,轉瞬即逝,都是微不足道的。
除了曲折的劇情,小說中對人性的討論更加引人入勝。
當地球eto的精神領袖葉文杰向地球那個遙遠的、未知的陌生世界發(fā)出電磁波,讓三體文明來取代地球文明時,她對人類或說是人性的絕望在我的腦中久久揮之不去。身為大學教授的父親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紅衛(wèi)兵活活批斗而死,不肯低頭成為了紅衛(wèi)兵拼命武斗的理由。自己在生產建設兵團看見大興安嶺的數目被身邊的一個個團員鋸倒,自以為找到知音卻被背叛入獄……他所遭受的這些重創(chuàng)我沒有經歷過,更無法去想象。經歷了這些事情,他終于在一個血色清晨背叛了人類。單純并不困難,困難的是你經歷了許多事,還能保持單純。
文中有一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瘋狂面前,理智顯得是軟弱無力的。很多人本是十分理性的,但在瘋狂面前都選擇了放棄,但羅輯沒有。他本是一名嘩眾取寵的大學教授,卻在聯合國大會上被選為面壁者。頂著巨大的壓力,運用自己的智慧,他終于悟出了黑暗森林理論,創(chuàng)建了黑暗森林威懾,用這種幾乎是同歸于盡的方法成功威懾住了三體入侵者,維護了人類的尊嚴,是地球避免受到三體人的侵占。之后又作為地球的“執(zhí)劍人”保護地球五十一年,幾乎是被奉為神靈,卻在最后被控訴多年前隊黑暗森林威懾進行的實驗毀滅了一顆恒星,毀滅了一個文明。我不由得感嘆人性的善變。當別人需要你時,可能會盡其全力去奉承你,對你客客氣氣,當你失去了作用時,你就成了一顆沒用的棋子。另外,羅輯在這里被控訴毀滅了一個文明,那么,我們是否有權利去剝奪一個生命呢?生命是不可侵犯的,尊重和愛護生命是一個文明或一個有良知的人的道德底線。
人類之所以能延續(xù)到今天,不僅是因為科技的發(fā)展,還有愛。愛就是人的人性,這點在主角程心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的兩次抉擇:不暴露三體文明的位置與讓星環(huán)城想太陽系聯邦政府和太陽系聯合艦隊投降,都是她的人性的體現。
然而,她的選擇,一次讓人類面臨被三體文明侵占的的危險,另一次讓人類失去制造光速飛船,躲避黑暗森林打擊的機會??雌饋硎浅鲇谌诵缘倪x擇卻導致了悲劇的結果,是不是他的選擇錯了呢?我想不是,人沒有任何選擇是正確的,因為你永遠無法知道另一個選擇是否正確。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蔽闹械倪@句話十分經典,沒錯。在末日戰(zhàn)役中,太陽系聯邦三個艦隊5000多艘恒星級戰(zhàn)艦,為了展示所謂人類的尊嚴與力量,全部出動去攔截三體文明一個小小的探測器,這就像是高射炮打蚊子一樣,小題大做??烧侨祟惖陌谅c對三體文明的輕視,試5000多艘星際戰(zhàn)艦被一個大小不如三體艦隊十分之一大小的探測器毀滅,而且還是采用人類海戰(zhàn)最古老的方式——撞。人類因為傲慢而失去了太陽系防御的全部力量。驕傲是最可怕的陷阱,而這個陷阱往往是自己挖下的。在我們的學習與生活中,對好成績的自滿,對夸獎的驕傲,有時會使人摔一個大跤。謙虛而不是自我是最好的姿態(tài)。
《三體》中還有許多經典而富有哲理的話?!敖o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薄皼]有永恒的敵人或同志,只有永恒的責任?!薄八劳鍪俏ㄒ灰蛔肋h亮著的燈塔,不管你向哪里航行,最終都得轉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會逝去,只有死神永生?!?BR> 讀一讀《三體》,不僅是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其中蘊含的哲理與對人性的思考,感受其中深深地韻味,你一定會被吸引的。
讀三體有感篇二
第一次完整看完全集,早就聽過什么圣母婊之類的謾罵,程心是整個人類的縮影,無所謂對錯,謾罵是把人類太當成必然的存在,就如歌頌現在目力所及的宇宙,人類的存在就是一個奇跡一樣,可事實如此嗎。站在目前所處的時間長度上,人類可能遠遠達不到地球恐龍所存在的長度,生命和空寂并不是宇宙的專屬。一花一世界,上帝創(chuàng)世,還是混沌劈世也罷,都顯示一種無法言說的惶恐的自我安慰而已。宇宙是什么,什么又是空間和時間的完美詮釋,空間和時間之外到底是什么。大爆炸學說,坍塌和膨脹假說等等紛繁復雜的假設理論,就現在觀測到一點點支持證據,又說明什么,我們所知的只不過是大漩渦中的一點亂流,觀測到的也僅僅是是亂流中的一種假象,這就是我們所知的,但未知的就是無窮的超越一切的所想和所知。
欠歷史一個誠摯的答案,一直是人類極力逃避的不懈努力,遺忘的記憶催促著襁褓中的人類,在藍色水地相間的星球上代代生息繁衍遞傳,翻看歷史篇章,貌似都是一種種轟轟烈烈及跌宕起伏的傳承回顧,一種榮耀和刻骨的基因樂章。實際都不是,每個存在的現在沒有所稱黑暗與光明的徹底區(qū)別,現在人類正走向后人類時代,能否跨過關卡走向下一個能繼續(xù)的未來還是未知,最終還在于人類,但時間會給出客觀真實的所在答案。在廣闊的空間和時間里,存不存在并不重要,只是在我們的角度,大多數人就要在激動惶恐不安中度日,正如20xx世界末日謠傳那樣,瘋狂了就像末日真的來臨一樣,還有每一次的瘟疫戰(zhàn)爭等等,好像黑暗時代到來一樣,如天塌一般,缺少這個物種的世界從來就是大多數人不敢想象的噩夢,一直以來流傳認為是造物主或者神的子民,與眾不同。世界是有上帝、神和佛等等一切超自然存在的,但實際上他們也只是另一個世界微不足道的存在而已,角度不同,錯覺引起著這個心智匱乏世界的思維擾動。
三體是一本歷史書,是另一個世界的歷史縮影,可惜歷史真的很像,沒有絲毫軌跡的改變,記憶深處的苦難,流淌出來的是書寫的控訴和抗爭,這一切都沒變化,只是因為這是時間岔路而已,最終匯合點還是一樣。在本書中,貌似很多酷酷的理論展現,如果觀看過去影視和科學方面相關書籍,貌似沒什么特別新意,只不過是一種深刻加了歷史刻印的復制解說,至于所謂噱頭那般超越,彈冠相慶新的時代開啟,只能說無知的大多數倒是事實,但就是這樣一種創(chuàng)作,在一個長期思想禁錮的專制到另一個巔峰專制的思想禁錮時期,是特別難能可貴的。即使目前所描述的超越過去幾千年總和的現在,也從來沒有真正的思想啟蒙,只是為了群體生存的一種吶喊,但要走的更遠,這是一種瓶頸,或者一種走向徹底黑暗的詛咒。
思想是閱歷的畫卷,作者留下了他的歷史記憶和文字畫面,可我們每個人的畫面怎樣點綴,沒有答案可鑒。也許未來與你何干,會是一種絕妙答復。
讀三體有感篇三
《三體》講的是上世紀60年代,紅岸基地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突破,發(fā)現了三體文明,未料引來了三體文明的追殺,人類利用了黑森林法則打敗了三體,卻把自己給暴露了,太陽系最終成了一個什么樣子呢?我曾經對結局有1000種設想,可劉慈欣的天馬行空卻突破了我思維的局限。它與那些平淡無奇的正義,永遠都會勝利的結局不同,將前面設下的種種伏筆,全部像肥皂泡一般一個一個戳破,給了人們一個顛覆想象的終局。
這本書是劉慈欣的巔峰之作,因為這本書有著文學小說的哲理,也有著科學小說的無限想象,正是這樣的組合,造就了三體的輝煌。在無限想象的同時,其小說的科學性也毫不匱乏,如無工質核聚變發(fā)動機、伽瑪射線、兩億級的恒星級核彈、強互作用力材料、維度攻擊、引力波、中微子通信、黑域、水滴、光速曲率發(fā)動機......更讓人嘆服的是故事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有很多讓你無法想象的地方,如:大低谷后,如同天堂的超信息時代,隨之發(fā)生的末日戰(zhàn)役,人類被逼入了絕境,可黑暗森林系統就像救世主一般挽救了人類,在人類沉浸在歡樂和喜悅之中時,水滴卻摧毀了黑暗森林系統,在人類陷入絕望的第2次之時,在末日戰(zhàn)役逃出的太陽系的藍色空間號和萬有引力號,看見執(zhí)劍繼承人是一位柔弱的女性時,開啟了引力波系統......太多太多的知識點和故事情節(jié)讓人眼花繚亂,讀完巜三體》后我覺得這才真是一本配得上雨果獎最高獎的科幻小說。
我引用了魯迅先生《無題》當中的一句話,“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在黎明前的那個黑暗的年代,魯迅先生對未來社會有著美好憧憬。這部巜三體》也同樣描述的是一個極為黑暗的時代,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樣一個極為黑暗的時代,卻影響了整個虛構世界的發(fā)展。
讀三體有感篇四
仰望星空,感受浩瀚無窮的星際,一直地,我們試著努力摘得繁星的奧秘,但是無盡的浩渺卻還是沒留下我們的一絲足跡。此刻,心中不禁對未來惆悵不已。偶然的機會,閱讀了《三體》,得到了一份釋然。
《三體‖》閱讀完后,我的心情波瀾起伏。作者帶給了我嶄新的宇宙世界,這個世界是如此的新奇、奇幻和不可思議。外星人出現了,竟然還氣勢沖沖地向地球出發(fā),人類猝不及防,還被告知高頓科技已被智子阻礙得無法向前,危機感瞬間籠罩了整個人類世界。在這陰霾中,人類摸黑前行,制定了“面壁計劃”。殊不知,這計劃竟成了人類前進的`絆腳石,竟有三個面壁者在三體艦隊入侵的危機中,堅信人類必然滅亡的事實。而后的兩個世紀中,經歷了大低谷的人類世界科技開始迅速發(fā)展,在三體艦隊入侵一戰(zhàn)中找到了生機&;…&;…作者的想象中不僅有天馬行空的新科技技術,更有燒腦般的極具邏輯性的劇情,不知不覺的在讀者的腦海中建立了一個新的世界,令人震撼。
危機感以一太陽系為圈,散落在星際,從四周向人類蔓延而來。文明程度遠低于三體艦隊的人類,進行大規(guī)模的科技制造,人類的生活又陷入了一片黑暗中。資源耗盡,沒有糧食,民不聊生,竟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這時候,作者站在當時的角度,以當時人的心境得出:此刻活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一句“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引人深思。作者精練的文筆,以及別樣的思考方式令人感嘆不已。
在《三體‖》中,整部書都存在著一種危機感,一種家園被奪,文明被覆滅的強烈危機感。在這沉重的氣氛中,我看到的并非是絕望,而是火光濤濤下頑強生長的小草,即使火勢很大,也要享受那燃燒的壯烈。最終人類文明還是頑強地存活了下來。
現實生活中不是也是如此嗎?在美國的亞拉巴馬州恩特曾穎鎮(zhèn)的公共廣場上矗立著一座高大的紀念碑,碑身的正面有這樣一行金色的大字:深深感謝象鼻蟲在繁榮經濟方面所做的貢獻。象鼻蟲是北美洲地區(qū)棉花田里的一種害蟲,1910年,一場特大象鼻蟲災害狂潮般地席卷了亞拉巴馬州的棉花田,蟲子所到之處,棉花毀于一旦,那是一幅無比驚心動魄的慘相。災后當然要重建。亞拉巴馬州是美國主要的產棉區(qū),那里的人們世世代代種棉花??涩F在,象鼻蟲災害使人們認識到僅僅種棉花是不行了。如果僅僅種棉花,爆發(fā)了象鼻蟲災害,一年的收成就都沒有了。于是,開始在棉花田里套種玉米、大豆、煙葉等農作物。盡管棉花田里還有象鼻蟲,但根本不足為患。棉花和其他農作物的長勢都很好,結果,收成良好,亞拉巴馬州的經濟從此走上了繁榮之路,人們的生活逐漸富足。
泰國的sirivat大叔,泰國人稱“三明治大叔”。大叔在97年危機前曾經是泰國明星經紀人和投資基金經理,不僅擁有自己證券經紀公司,還活躍在若干房地產豪華公寓樓項目中。然而就在48歲那一年,這位曾經風光無限,一天進賬上千萬泰銖的泰國投資明星,卻在一夜間欠下近10億泰銖的債務,傾家蕩產。就在大家預測他將以第n位跳樓的末路土豪身份再次成為新聞頭條時,大叔卻像圣斗士星矢一樣爬了起來,開始上街賣三明治。灰頭土臉的大叔把裝三明治的箱子掛在脖子上,沿街叫賣。第一天用了整整6個半小時賣掉了20個。之后的十幾年中,大叔被追債,被嘲笑,還被當作無證攤販抓進去過若干次,但他依然不放棄。到今天,sirivat品牌系列每天僅三明治就能賣掉10萬多個,產品種類還擴展至零食、健康飲品和咖啡店等等。
危機感其實無處不在,活在當下,并敢于向前,才能像《三體‖》的人類一樣走出大低谷,像恩特曾穎鎮(zhèn)的人們一樣走上繁榮之路,像泰國的sirivat大叔一樣重奪輝煌。每個人都應當如此。
讀三體有感篇五
《三體》是劉慈欣寫的一部科幻大作。這個假期,我在這浩翰無垠的宇宙中遨游,收益頗多。
文中最令我揪心的場面,便是地球遭到三體第一次攻擊時,數千艘星際戰(zhàn)艦毀于一旦。只剩下七艘戰(zhàn)艦逃亡成功,他們都想去到別的世界,可惜能源不足,無法進行遠航。于是人們都要搶奪其它戰(zhàn)艦的物資以便自己能夠逃亡。更令人膽寒的是他們竟然在同一時間都產生了這個可怕的想法,為了搶奪資源,甚至要殲滅其他同類。在這浩瀚宇宙空間中,殘酷的生存法則會讓人喪失心智、理性,以至于人類為了自身利益會不顧一切,甚至殺人。
于是,很多人會問:利益的誘惑那么大,怎么去避免呢?其實,這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任何人可以避免利益的誘惑,這關鍵在于我們能不能在生活中抗拒這種誘惑。
首先,我們不能把自身看得太重,宇宙不可能因為沒有“我”就停止擴張。其次,不能癡迷于金錢、名利、虛榮。社會上那些行賄受賄的人,雙方都是因為克制不住對利益的渴望而發(fā)生這種行為的。更有甚者,為了利益而摧殘生命的行為更是多如牛毛。這就是在人類心中隱藏的那份獸性,它一但被激發(fā),就會使人如野獸一樣“茹毛飲血”。
劉慈欣在《三體》中給了我們一道選擇題:“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痹S多人覺得“失去人性”更加“劃算”。因為它只是“失去很多”,而失去獸性就“失去一切”了。但“失去很多”,它失去的是精神,失去的是心中的理性。這就代表失去了人性,我們就失去了精神上的信仰。“失去獸性”,那就“失去一切”,失去的是欲望、物質、利益,當然,也有可能是擁有獸性的人殘害你而失去生命。但只要我們信念不變,我們的精神依舊存在,它有屬于它的萬丈光芒!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你會如何選擇呢?
讀三體有感篇六
當葉文潔對國家與世界的未來徹底放棄了希望,她按下了決定人類文明存亡的發(fā)射按鈕,想依托她所信仰的三體文明來拯救這個岌岌可危的世界。然而,三體文明不過是在無解的三星系統無數次的摧毀之下,只想為自己文明留下最后種子的可憐人。它揭開了救世主的面紗,全副武裝向著遙遠的太陽系進軍。單純而遲鈍的人類似乎終于明悟,在廣闊的宇宙之中暗藏的無限殺機,在羅輯咒語生效的一瞬最終被殘忍的從美好中撕扯出來――黑暗森林法則。在羅輯的理論之下,宇宙中各文明之間相互敵對,發(fā)現對方文明后無需判斷善惡直接予以毀滅。人類對于星際之外再無幻想,只得惶惶終日,保護自己免遭滅絕文明的打擊。
《三體》中嚴密而緊湊的構思,讓我看到了一個黑暗而沉重的宇宙圖景,然而,在此之外,我卻還能從中望見我最喜歡的美好。無數的戰(zhàn)士為拯救脆弱的人類文明,將自己的一切都獻身其中,盡管或許會背負著罵名,他們卻依舊堅定著自己的信念。
我總是幻想著章北海的模樣,我知道他是一名海軍與太空軍戰(zhàn)士,潔白而毫無瑕疵的軍裝可以很好的襯托出他袖長的身姿,我看不清他的面容,但我想那定是俊朗無比的,可唯獨他那雙眼睛是一個難題,因為他的眼眸如同一泉深潭,無人可以將它看穿。其實我對他也許并談不上是喜歡,但他對于人類與地球毫無保留的愛卻深深震撼到了我,我想我難以在人類的進程中看到如同他這般的人物了。章北海仿佛將自己與地球融為了一體,他果敢而富含謀略,狠辣卻又包含著溫情,他在“自然選擇號”上用父親般的慈愛對待著船上那些早已沒有家庭概念的現代人們,讓其余人覺得,似乎這個男人就是自己在茫茫宇宙中的唯一依靠了。然而,章北海的犧牲是他的宿命,他盡管早已預料到其余的飛船會為了生存而殺死自己與船上的其他人,可當他最終要下決定的一刻,他原以為自己早已消磨去的柔情,卻最終讓自己走向了生命盡頭。他最后時刻對著艦長東方延緒所說的話語,成為了全書中唯一讓我淚目的情節(jié)。
“沒關系,都一樣的?!?BR> 我終于明白,這個男人無論披著怎樣威嚴而至高的外衣,他終究還是一名善良的大男孩。他也許早就做好了犧牲自己的準備,但他卻不舍得讓“自然選擇號”上的其他人隨著他一起犧牲。他奮進全力為他人爭取機會,但他最后還是明白了,無論是“自然選擇號”上的人們,還是已被視為敵人的那些人們,都是地球與自己最后寄予希望的未來,誰留了下來并不重要,因為每一個結局,都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不得不談的還有羅輯,這個我深愛的人物。他玩世不恭,似乎地球的命運托付在了自己的手上,都與自己無關,他只想像其他的普通人一樣,與自己最愛的親人生活在一起,與世隔絕,無需承擔任何事情。然而當一切的美好都在一瞬間被奪走,他終于收起了玩笑的面孔,盡管這一切都是被迫的,但他不得不開始尋找抵抗三體文明的密匙。在墜入冰層融化的深湖的一瞬間,他眼前柔和的星夜變得面目猙獰,成為了他永恒的噩夢,他終于明白了宇宙的最終奧秘,而故事也就在此正式地拉開帷幕了。
他如今的表現似乎并沒有讓人敬佩的理由,但當他支撐著自己垂危的病軀,在黑暗之中展開了與三體文明的對峙,我終于發(fā)現了羅輯身上屬于勇者的一面,并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他成為了人類最強有力的武器。然而我還是看見了一個我最不喜的現象,就是人們對于羅輯給地球帶了的短暫和平似乎并不感謝,而是懼怕羅輯隨時要讓地球與三體文明兩敗俱傷的抉擇。在羅輯交出自己權力的一瞬,我被他所震撼。這些年為了有效的威懾三體文明,他必須讓自己保持著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依靠眼神來給予千萬光年外那個文明的無上壓力。他所需要忍受的孤獨與誤解是我無法想象與理解的,可他就這么過來了,似乎他的這一生就只剩下了只一個使命,我不知道,他又是如何從一個對地球毫無依戀的人,最終成為了這個延續(xù)人類文明生命的心臟。
霍金也曾發(fā)出不要試圖探索星際文明的警告,但我還是明白,這一步是我們必然要到達的,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仰望星空,去祈禱這個世界不是如此的黑暗。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讀三體有感篇七
回看的時候看到這句話,我想,如果老劉沒有一個這么清閑的工作,而是每日奔波于柴米油鹽,恐怕也無法創(chuàng)造出《三體》這樣的作品吧。現實的引力啊,太重了。
本來看完《智子》那一章都差點emo了,下一章《蟲子》則把讀者情緒給拉了回來。蟲子從來就沒有被真正戰(zhàn)勝過!
哇他真的太懂小說了,這是倒數第二章,看完這章,誰能忍住不看第二部?。。?BR> 齊家屯啊,葉文潔的心靈歸宿,不知道當她重新站上雷峰塔時,會不會懷念那時的生活,也許那是她除了父親外,唯一愛過的地方,唯一一個可以像孩子一樣作答的地方。
讀三體有感篇八
自《三體》第一部問世至今,已經很多年了,我是一直久聞其大名,卻一直不敢觸碰。為啥呢?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當年的我不是那么喜歡看書,其二是怕看不懂。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確實書中的很多內容沒有看懂。
幸虧這次書友會活動,我開始了《三體》的閱讀,越讀越覺得好看,越看越入迷。以前,看很多書,看到一大半就基本知道了情節(jié)走向,而《三體》不看到最后,根本就不知道結局,甚至很多情節(jié)都是那么不可思議,細細品味下來,卻又在情理之中。
書中兩大主人公羅輯、程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被人類寄予救世主的期盼之后,兩人迥異的表現,源于人生經歷和性格的不同。而且,我覺得作者在起名時便留下了伏筆。羅輯不就是“邏輯”么,思維縝密,邏輯性強,才能在關鍵時刻沉著冷靜,力挽狂瀾,給人類贏得了暫時的安寧。程心可以理解為“誠心”,真誠善良,富有愛心,才會一次次做出了“錯誤”的選擇。這里的“錯誤”是加雙引號的,很多人認為程心是人類公敵,我有不同的看法。她沒有行使執(zhí)劍人的職責,“萬有引力”號不是發(fā)出了信號了么,最終三體世界毀滅了,人類也不過是茍延殘喘,太陽系最終難逃毀滅的命運。程心不想做,是因為她明白這是兩敗俱傷的結局。
《三體》是一本偉大的著作,它向我們展現了波瀾壯闊的宇宙畫面,弱肉強食的黑暗森林,變幻莫測的人類內心,凡此種種,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期待《三體》電影的上映,期待走進三體世界。
讀三體有感篇九
1967年,文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與此同時,距離地球四光年外的半人馬座,一個被人稱作“三體”的文明正苦苦掙扎。由于“三體問題”的無解,他們在三顆無規(guī)則運行的太陽的逼迫下,不得不逃離母星。
葉文潔在文革期間失去了父親和妹妹,母親背叛家庭。葉文杰因此淪落到大興安嶺。在這里,葉文杰因代人抄寫一封信被批判為反動派。因此,她進入了紅岸基地工作。一個初夏的黃昏,基地領導楊衛(wèi)林向葉文杰講述了紅岸工程的真實情況——探索外星生命。
終于,人類收到了外星世界的消息。葉文杰成立了地球三體組織。研究納米技術的汪淼偶然認識了《三體》游戲。在目睹了數個文明的毀滅后,汪淼發(fā)現了《三體》游戲其實是三體組織用于招募人才的。所謂三體組織,其實是一個準備全球起義的反人類組織。但一切都晚了,三體世界用兩枚質子,輕而易舉地鎖死了人類科學,三體遠征開始了。
與此同時,四光年外的三體世界成功地將九維結構展開成二維,并完成電路蝕刻。四枚智子誕生了,兩枚被發(fā)射向地球。帶來一則消息,你們是蟲子,從此人類所有的科學技術一覽無遺地暴露在三體人面前。人類的末日悄然來臨。葉文潔在雷達峰上眺望落日,輕聲說出:“這是人類的日落?!?BR> 對于外星文明是否存在,目前還是一個很大的疑問。即使不存在,在宏觀的宇宙中,正如智子所說,人類文明真的也僅僅像蟲子一樣渺小。一樣的微不足道。宇宙中的一切文明、生命都是如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宇宙中的一切是平等的。
所以,在整個宇宙中,人類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只有戰(zhàn)勝了這個敵人,人類才有可能團結一致,才有可能一起擊敗共同的敵人,地球也會因此更加美好。
讀三體有感篇十
“豁然天地通,倏忽人事終。
萬物不能去,一一入畫中。
執(zhí)劍止兵戎,乘舟墮寒空。
當時傳音處,再無夕陽紅。”
一場革命給葉文潔的心理留下了無法治愈的創(chuàng)傷,也使得她做出向三體文明發(fā)送信號的決定,致使地球的位置被暴露,繼而宇宙發(fā)生顛覆性的變化,最后一切消失殆盡。
《三體》第一曲,由于經歷過一場革命,深知人性的黑暗面,葉潔文對于同類已產生絕望,遂以太陽為天線,將地球的地理坐標暴露給了外星球文明。經歷了上百次毀滅而后重生的三體文明收到了訊息,其中一員起初勸阻葉的進一步行動并講述了自己的文明歷程,然而命運的齒輪終究還是選擇繼續(xù)它的轉動。
《三體》觸到了我的未曾想到,告訴了我什么是我的想說說不出,它在對于人類如何與環(huán)境,與自身和平共處上的試圖表達,使我們更加的認識到目前相處模式上存在的這些弊端;或許人類的文明只是這個宇宙中微不足道和最為薄弱的,放眼宇宙看來有那么一絲絲的諷刺和可笑,人類在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以后終究走向何處。
還記得那句話嗎?“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讀三體有感篇十一
晚上望著廣闊的天空,我都會想象在距離我們4.25光年的三體世界發(fā)生的趣事。
因為我剛讀完劉慈欣的《三體》,對那個三體世界很好奇。讀完這部小說,覺得那個想象與現實結合在一起的文學世界,在我的大腦里產生了獨特的趣味兒。在這部小說中,我最敬佩三個人:艦長張北海、艦隊長老丁儀和面壁者羅輯,因為他們沒有用精神勝利法與三體抗爭,而是用像一招致命的日本劍道見法與三體斗爭,每個人都給了三體一記重擊。
就像大人們說正在因失敗而哭泣的小孩子一樣:“別空想,別哭,不然啥事也干不成。”但很多人都在空想中錯過機會,從而沒有辦好事,我覺得這就是在飄忽不定,時高時低的劇情后面的道理,讓我們去重新了解這個世界的秘密。
劉慈欣是個沉穩(wěn)機智的人,他的書可以讓人有不同的感受,對我們(包括大人)都有一定的啟發(fā),所以我們要多看這種書,做個沉穩(wěn)機智的人。不能向權勢低頭,要保持自己的觀點。不要自欺欺人,為了自己的虛榮心做一些愚蠢的事。
讀三體有感篇十二
作為一個資深的科幻愛好者,如果有人要我推薦科幻作品,那么《三體》三部曲一定是我的首選。從地球往事開始到黑暗森林再到死神永生,無與倫比的想象,一本比一本更加讓人驚嘆。直接用第三部“死神永生”作為這次寫作的'標題是因為我覺得沒有比它更適合闡述這三部曲梭描繪的綺麗的想象和深邃的思想了??苹米骷彝鯐x康曾評價這本書為“對歷史和現實的一次思想實驗,將人類的靈魂暴露于冷酷的星空中,遙遠的異世界如夢如幻,卻像一面鏡子,更深刻地映照出人類自身。一部比現實更真實、比神話更空靈的科幻小說。”
對我而言,這部小說更是對想象力極限的挑戰(zhàn),宏偉的背景下渲染著各式各樣瑰麗的小科幻,而這些小科幻,對整體文章又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一部寫的是物理學家汪淼從發(fā)現自己所拍攝的照片上顯示有倒計時開始,后來警方找他合作,他按照警方給他的網址進入了一個叫做“三體”的游戲,并成功發(fā)現游戲中三體世界的規(guī)律,潛入地球三體叛軍中,協助警方抓獲三體叛軍為止。而這,并不意味著結束,作者很巧妙地在三體叛軍最高統帥葉文潔的自述中刻畫了她的一生,文中寫的人沒有好壞,只有信仰的不同,葉文潔是個普通的人,經歷過文革,因為表現出對天文學高超的研究被調到當時探索是否有外星生命的紅岸基地,卻偶然發(fā)現半人馬星座上有智能生命,然后利用發(fā)射臺發(fā)出了對地球來說相當于毀滅文書的信息“到地球來吧,我將幫助你們得到它?!庇螒蛑械娜w世界便是真實三體世界的影子,它們承受著極端混亂的氣候折磨,汪淼看到的倒計時便是三體艦隊到達地球的倒計時,而此時,三體世界派出的兩粒一維“智子”已經鎖死了人類的科學。以懸疑開始,以更大的懸念結束,人物刻畫細致入微,汪淼刻板又聰明,警官史強大大咧咧又勇敢果斷,葉文潔平靜的外表下隱藏著為信仰犧牲一切的堅定,隨著故事圖景的慢慢展開,一幅宏大的宇宙畫面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贊嘆的同時不由得讓人心生敬畏。
就像作者自己說的,零道德的宇宙文明完全可能存在,有道德的人類文明如何在這樣一個宇宙中生存?《三體》的第二部為我們揭示了“黑暗森林”法則,作者開篇便借助主人公羅輯正在研究的宇宙社會學提出猜疑鏈和技術爆炸,隨著故事的發(fā)展,后來才揭曉這兩個概念,猜疑鏈即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的善和惡,也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自己是善還是惡,相對于另一個文明而言也是這樣;技術爆炸則是文明進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見得是一致的,可能在短時間內發(fā)生爆炸,而接觸更高級的文明可能會促使這種爆炸從而超越更高級的文明。因此得出黑暗森林結論:宇宙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潛藏其中竭力讓自己不被發(fā)現,如果發(fā)現了別的文明,能做的只有開槍消滅之。如果一個文明暴露自己,那將很快被消滅。羅輯找到了控制三體艦隊的方法,如果三體艦隊不停止對地球的攻占,他將把三體星球的銀河坐標向整個宇宙公布,最后,三體世界不得不妥協,只要羅輯一秒鐘握著控制器,他們一秒鐘不敢入侵。全書揭示了殘酷冰冷的黑暗森林法則,宇宙中潛藏著各種文明,地球文明更是岌岌可危,從第一部人類文明和三體世界倆個文明過渡到第二部全宇宙范圍內更宏大的圖景,震撼以及零道德文明的徹骨寒意是對作者天馬行空的想象的最好詮釋。如果說第二部只用黑暗森林法則隱寫了宇宙中的其他文明,那么第三部便正面描述了文明之間的沖突。文章以女科學家程心的兩次決定貫穿全文,當時羅輯必須找到能接替他的執(zhí)劍人,程心當選后從羅輯手中接過控制器的那一刻,三體世界留在太陽系的武器便開始進攻地球,而程心對于毀滅一個文明的恐懼讓她扔掉了手中的控制器,三體世界占領地球,并讓全部人類遷往澳大利亞。一艘原來逃亡太空的飛船引爆了開關,三體世界被毀,三體艦隊撤離,人類重新回歸家園。
程心原來的上司維德欲研制曲率驅動飛船被程心制止,后來被證實程心這次的決定斷了人類存活得可能性,最后以地球的毀滅結束。文章中也有很多令人驚嘆的想象以及深刻的思想,一個極限的環(huán)境會對人類的思想造成什么影響,而這種影響反過來會造成什么樣的行為?在描述從地球逃逸在外太空生存的幾艘飛船時,作者寫道他們?yōu)榱松婊ハ喙魮寠Z對方飛船上的資源并食用對方船員的尸體,文中后來指出在當時的情況下,人類已經失去了原先的道德標準,而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新的外太空的艦隊文明,這是對人性在極限情況下天馬行空的想象,讓人驚嘆,引人深思。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作者對于維數這個長盛不衰而又讓人難以理解的話題的詮釋,作者以一種將人畫到紙上的魔法比喻三維世界到二維世界的坍塌,從而引申出宇宙間各文明斗爭中威力最大的武器是維度武器,地球就是被維度武器(二向箔)攻擊從三維變到二維而滅亡的,就好像地球被壓扁成了一張紙。
人類文明如果有性別,那一定是女性,不管是葉文潔堅定地向三體世界發(fā)送引來人類殺身之禍的信息,還是程心兩次決定所導致的大部分人類的滅亡,我更覺得她們是人類文明的最佳縮影。我無法斷言程心的決定是對或錯,全世界選擇的她,而她則是全世界的代言人,文中有句話說“弱小和無知都不是生存的最大障礙,傲慢才是,除此之外,只剩運氣?!比祟愑袗?,人類有自己的道德體系,而同時人類傲慢地用自己的道德體系去假想也適用于宇宙的道德體系,程心懼怕毀滅另一個文明而扔掉手中的控制器時,以及放棄光速飛船時,再者企圖用自己的道德標準去審判星艦文明,但是整個宇宙是黑暗而殘酷的,人類幼稚的傲慢最終葬送了自己,扼殺了延續(xù)。
個體的命運如此讓扼腕,但個體在文明面前,卻微不足道;文明的毀滅是如此的讓人顫栗,但文明在時間面前,不過滄海一粟;時間是如此的無情和永恒,但時間在宇宙的終結時,也已經黯然失色;宇宙的終極命運無可爭議的壓倒一切,然而文明在此刻卻綻放出強大的生命尊嚴;在眾多文明當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生命,更是以小小的責任感,讓文明的火種跨過時間與空間的尺度,把驕傲標注到了宇宙之上。正如文中所討論的一樣,大自然最不自然的地方正是它最自然的地方,隨著時間的流逝,宇宙終會到期,回歸運動的聲音響起了,有文明號召大家把從大宇宙中偷的質量歸還給大宇宙,讓宇宙得以坍縮之后重生,不知是誰發(fā)出的,不知有誰能聽到,更不知有誰能做到,歸還質量,藏起記憶,攜起火種,然后在每一棵樹下點起和平的篝火。
事物都是相對的,即使放眼宇宙的寬度,也處處可見人性道德。書籍是心靈的窗口,如果我們不能真的飛上太空,至少可以借助想象讓我們翱翔宇宙,站得更高,視野也會更寬廣,而這樣一部涵蓋了從奇點到宇宙邊界,跨越了從白堊紀到未來億萬年的小說,其思想的深度和廣度,已經可以稱為新的中國神話。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但是人類不思考,上帝連發(fā)笑都不屑。對于這樣一部能夠讓人深思的文章,我想以文中那句讓我久久不能釋懷的話作為結束“我需要一塊二向箔,清理用?!?BR> 讀三體有感篇十三
《三體》是劉慈欣寫的一部科幻大作。這個假期,我在這浩翰無垠的宇宙中遨游,收益頗多。
文中最令我揪心的場面,便是地球遭到三體第一次攻擊時,數千艘星際戰(zhàn)艦毀于一旦。只剩下七艘戰(zhàn)艦逃亡成功,他們都想去到別的世界,可惜能源不足,無法進行遠航。于是人們都要搶奪其它戰(zhàn)艦的物資以便自己能夠逃亡。更令人膽寒的是他們竟然在同一時間都產生了這個可怕的想法,為了搶奪資源,甚至要殲滅其他同類。在這浩瀚宇宙空間中,殘酷的生存法則會讓人喪失心智、理性,以至于人類為了自身利益會不顧一切,甚至殺人。
于是,很多人會問:利益的誘惑那么大,怎么去避免呢?其實,這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任何人可以避免利益的誘惑,這關鍵在于我們能不能在生活中抗拒這種誘惑。
首先,我們不能把自身看得太重,宇宙不可能因為沒有“我”就停止擴張。其次,不能癡迷于金錢、名利、虛榮。社會上那些行賄受賄的人,雙方都是因為克制不住對利益的渴望而發(fā)生這種行為的。更有甚者,為了利益而摧殘生命的行為更是多如牛毛。這就是在人類心中隱藏的那份獸性,它一但被激發(fā),就會使人如野獸一樣“茹毛飲血”。
劉慈欣在《三體》中給了我們一道選擇題:“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痹S多人覺得“失去人性”更加“劃算”。因為它只是“失去很多”,而失去獸性就“失去一切”了。但“失去很多”,它失去的是精神,失去的是心中的理性。這就代表失去了人性,我們就失去了精神上的信仰。“失去獸性”,那就“失去一切”,失去的是欲望、物質、利益,當然,也有可能是擁有獸性的人殘害你而失去生命。但只要我們信念不變,我們的精神依舊存在,它有屬于它的萬丈光芒!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你會如何選擇呢?
讀三體有感篇一
在暑假里,我讀了《三體》這部科幻小說。作者是中國科幻小說的里程碑人物劉慈欣。
《三體》摘得了世界科幻的最高獎項——雨果獎。整個故事大氣恢宏,天體物理知識與曲折的情節(jié)完美結合,看完讓人大呼過癮的同時,也會掩卷沉思。
當兩個世界用光年來表示距離時,我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樹葉上一顆晶瑩的露珠,轉瞬即逝,都是微不足道的。
除了曲折的劇情,小說中對人性的討論更加引人入勝。
當地球eto的精神領袖葉文杰向地球那個遙遠的、未知的陌生世界發(fā)出電磁波,讓三體文明來取代地球文明時,她對人類或說是人性的絕望在我的腦中久久揮之不去。身為大學教授的父親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紅衛(wèi)兵活活批斗而死,不肯低頭成為了紅衛(wèi)兵拼命武斗的理由。自己在生產建設兵團看見大興安嶺的數目被身邊的一個個團員鋸倒,自以為找到知音卻被背叛入獄……他所遭受的這些重創(chuàng)我沒有經歷過,更無法去想象。經歷了這些事情,他終于在一個血色清晨背叛了人類。單純并不困難,困難的是你經歷了許多事,還能保持單純。
文中有一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瘋狂面前,理智顯得是軟弱無力的。很多人本是十分理性的,但在瘋狂面前都選擇了放棄,但羅輯沒有。他本是一名嘩眾取寵的大學教授,卻在聯合國大會上被選為面壁者。頂著巨大的壓力,運用自己的智慧,他終于悟出了黑暗森林理論,創(chuàng)建了黑暗森林威懾,用這種幾乎是同歸于盡的方法成功威懾住了三體入侵者,維護了人類的尊嚴,是地球避免受到三體人的侵占。之后又作為地球的“執(zhí)劍人”保護地球五十一年,幾乎是被奉為神靈,卻在最后被控訴多年前隊黑暗森林威懾進行的實驗毀滅了一顆恒星,毀滅了一個文明。我不由得感嘆人性的善變。當別人需要你時,可能會盡其全力去奉承你,對你客客氣氣,當你失去了作用時,你就成了一顆沒用的棋子。另外,羅輯在這里被控訴毀滅了一個文明,那么,我們是否有權利去剝奪一個生命呢?生命是不可侵犯的,尊重和愛護生命是一個文明或一個有良知的人的道德底線。
人類之所以能延續(xù)到今天,不僅是因為科技的發(fā)展,還有愛。愛就是人的人性,這點在主角程心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的兩次抉擇:不暴露三體文明的位置與讓星環(huán)城想太陽系聯邦政府和太陽系聯合艦隊投降,都是她的人性的體現。
然而,她的選擇,一次讓人類面臨被三體文明侵占的的危險,另一次讓人類失去制造光速飛船,躲避黑暗森林打擊的機會??雌饋硎浅鲇谌诵缘倪x擇卻導致了悲劇的結果,是不是他的選擇錯了呢?我想不是,人沒有任何選擇是正確的,因為你永遠無法知道另一個選擇是否正確。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蔽闹械倪@句話十分經典,沒錯。在末日戰(zhàn)役中,太陽系聯邦三個艦隊5000多艘恒星級戰(zhàn)艦,為了展示所謂人類的尊嚴與力量,全部出動去攔截三體文明一個小小的探測器,這就像是高射炮打蚊子一樣,小題大做??烧侨祟惖陌谅c對三體文明的輕視,試5000多艘星際戰(zhàn)艦被一個大小不如三體艦隊十分之一大小的探測器毀滅,而且還是采用人類海戰(zhàn)最古老的方式——撞。人類因為傲慢而失去了太陽系防御的全部力量。驕傲是最可怕的陷阱,而這個陷阱往往是自己挖下的。在我們的學習與生活中,對好成績的自滿,對夸獎的驕傲,有時會使人摔一個大跤。謙虛而不是自我是最好的姿態(tài)。
《三體》中還有許多經典而富有哲理的話?!敖o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薄皼]有永恒的敵人或同志,只有永恒的責任?!薄八劳鍪俏ㄒ灰蛔肋h亮著的燈塔,不管你向哪里航行,最終都得轉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會逝去,只有死神永生?!?BR> 讀一讀《三體》,不僅是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其中蘊含的哲理與對人性的思考,感受其中深深地韻味,你一定會被吸引的。
讀三體有感篇二
第一次完整看完全集,早就聽過什么圣母婊之類的謾罵,程心是整個人類的縮影,無所謂對錯,謾罵是把人類太當成必然的存在,就如歌頌現在目力所及的宇宙,人類的存在就是一個奇跡一樣,可事實如此嗎。站在目前所處的時間長度上,人類可能遠遠達不到地球恐龍所存在的長度,生命和空寂并不是宇宙的專屬。一花一世界,上帝創(chuàng)世,還是混沌劈世也罷,都顯示一種無法言說的惶恐的自我安慰而已。宇宙是什么,什么又是空間和時間的完美詮釋,空間和時間之外到底是什么。大爆炸學說,坍塌和膨脹假說等等紛繁復雜的假設理論,就現在觀測到一點點支持證據,又說明什么,我們所知的只不過是大漩渦中的一點亂流,觀測到的也僅僅是是亂流中的一種假象,這就是我們所知的,但未知的就是無窮的超越一切的所想和所知。
欠歷史一個誠摯的答案,一直是人類極力逃避的不懈努力,遺忘的記憶催促著襁褓中的人類,在藍色水地相間的星球上代代生息繁衍遞傳,翻看歷史篇章,貌似都是一種種轟轟烈烈及跌宕起伏的傳承回顧,一種榮耀和刻骨的基因樂章。實際都不是,每個存在的現在沒有所稱黑暗與光明的徹底區(qū)別,現在人類正走向后人類時代,能否跨過關卡走向下一個能繼續(xù)的未來還是未知,最終還在于人類,但時間會給出客觀真實的所在答案。在廣闊的空間和時間里,存不存在并不重要,只是在我們的角度,大多數人就要在激動惶恐不安中度日,正如20xx世界末日謠傳那樣,瘋狂了就像末日真的來臨一樣,還有每一次的瘟疫戰(zhàn)爭等等,好像黑暗時代到來一樣,如天塌一般,缺少這個物種的世界從來就是大多數人不敢想象的噩夢,一直以來流傳認為是造物主或者神的子民,與眾不同。世界是有上帝、神和佛等等一切超自然存在的,但實際上他們也只是另一個世界微不足道的存在而已,角度不同,錯覺引起著這個心智匱乏世界的思維擾動。
三體是一本歷史書,是另一個世界的歷史縮影,可惜歷史真的很像,沒有絲毫軌跡的改變,記憶深處的苦難,流淌出來的是書寫的控訴和抗爭,這一切都沒變化,只是因為這是時間岔路而已,最終匯合點還是一樣。在本書中,貌似很多酷酷的理論展現,如果觀看過去影視和科學方面相關書籍,貌似沒什么特別新意,只不過是一種深刻加了歷史刻印的復制解說,至于所謂噱頭那般超越,彈冠相慶新的時代開啟,只能說無知的大多數倒是事實,但就是這樣一種創(chuàng)作,在一個長期思想禁錮的專制到另一個巔峰專制的思想禁錮時期,是特別難能可貴的。即使目前所描述的超越過去幾千年總和的現在,也從來沒有真正的思想啟蒙,只是為了群體生存的一種吶喊,但要走的更遠,這是一種瓶頸,或者一種走向徹底黑暗的詛咒。
思想是閱歷的畫卷,作者留下了他的歷史記憶和文字畫面,可我們每個人的畫面怎樣點綴,沒有答案可鑒。也許未來與你何干,會是一種絕妙答復。
讀三體有感篇三
《三體》講的是上世紀60年代,紅岸基地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突破,發(fā)現了三體文明,未料引來了三體文明的追殺,人類利用了黑森林法則打敗了三體,卻把自己給暴露了,太陽系最終成了一個什么樣子呢?我曾經對結局有1000種設想,可劉慈欣的天馬行空卻突破了我思維的局限。它與那些平淡無奇的正義,永遠都會勝利的結局不同,將前面設下的種種伏筆,全部像肥皂泡一般一個一個戳破,給了人們一個顛覆想象的終局。
這本書是劉慈欣的巔峰之作,因為這本書有著文學小說的哲理,也有著科學小說的無限想象,正是這樣的組合,造就了三體的輝煌。在無限想象的同時,其小說的科學性也毫不匱乏,如無工質核聚變發(fā)動機、伽瑪射線、兩億級的恒星級核彈、強互作用力材料、維度攻擊、引力波、中微子通信、黑域、水滴、光速曲率發(fā)動機......更讓人嘆服的是故事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有很多讓你無法想象的地方,如:大低谷后,如同天堂的超信息時代,隨之發(fā)生的末日戰(zhàn)役,人類被逼入了絕境,可黑暗森林系統就像救世主一般挽救了人類,在人類沉浸在歡樂和喜悅之中時,水滴卻摧毀了黑暗森林系統,在人類陷入絕望的第2次之時,在末日戰(zhàn)役逃出的太陽系的藍色空間號和萬有引力號,看見執(zhí)劍繼承人是一位柔弱的女性時,開啟了引力波系統......太多太多的知識點和故事情節(jié)讓人眼花繚亂,讀完巜三體》后我覺得這才真是一本配得上雨果獎最高獎的科幻小說。
我引用了魯迅先生《無題》當中的一句話,“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在黎明前的那個黑暗的年代,魯迅先生對未來社會有著美好憧憬。這部巜三體》也同樣描述的是一個極為黑暗的時代,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樣一個極為黑暗的時代,卻影響了整個虛構世界的發(fā)展。
讀三體有感篇四
仰望星空,感受浩瀚無窮的星際,一直地,我們試著努力摘得繁星的奧秘,但是無盡的浩渺卻還是沒留下我們的一絲足跡。此刻,心中不禁對未來惆悵不已。偶然的機會,閱讀了《三體》,得到了一份釋然。
《三體‖》閱讀完后,我的心情波瀾起伏。作者帶給了我嶄新的宇宙世界,這個世界是如此的新奇、奇幻和不可思議。外星人出現了,竟然還氣勢沖沖地向地球出發(fā),人類猝不及防,還被告知高頓科技已被智子阻礙得無法向前,危機感瞬間籠罩了整個人類世界。在這陰霾中,人類摸黑前行,制定了“面壁計劃”。殊不知,這計劃竟成了人類前進的`絆腳石,竟有三個面壁者在三體艦隊入侵的危機中,堅信人類必然滅亡的事實。而后的兩個世紀中,經歷了大低谷的人類世界科技開始迅速發(fā)展,在三體艦隊入侵一戰(zhàn)中找到了生機&;…&;…作者的想象中不僅有天馬行空的新科技技術,更有燒腦般的極具邏輯性的劇情,不知不覺的在讀者的腦海中建立了一個新的世界,令人震撼。
危機感以一太陽系為圈,散落在星際,從四周向人類蔓延而來。文明程度遠低于三體艦隊的人類,進行大規(guī)模的科技制造,人類的生活又陷入了一片黑暗中。資源耗盡,沒有糧食,民不聊生,竟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這時候,作者站在當時的角度,以當時人的心境得出:此刻活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一句“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引人深思。作者精練的文筆,以及別樣的思考方式令人感嘆不已。
在《三體‖》中,整部書都存在著一種危機感,一種家園被奪,文明被覆滅的強烈危機感。在這沉重的氣氛中,我看到的并非是絕望,而是火光濤濤下頑強生長的小草,即使火勢很大,也要享受那燃燒的壯烈。最終人類文明還是頑強地存活了下來。
現實生活中不是也是如此嗎?在美國的亞拉巴馬州恩特曾穎鎮(zhèn)的公共廣場上矗立著一座高大的紀念碑,碑身的正面有這樣一行金色的大字:深深感謝象鼻蟲在繁榮經濟方面所做的貢獻。象鼻蟲是北美洲地區(qū)棉花田里的一種害蟲,1910年,一場特大象鼻蟲災害狂潮般地席卷了亞拉巴馬州的棉花田,蟲子所到之處,棉花毀于一旦,那是一幅無比驚心動魄的慘相。災后當然要重建。亞拉巴馬州是美國主要的產棉區(qū),那里的人們世世代代種棉花??涩F在,象鼻蟲災害使人們認識到僅僅種棉花是不行了。如果僅僅種棉花,爆發(fā)了象鼻蟲災害,一年的收成就都沒有了。于是,開始在棉花田里套種玉米、大豆、煙葉等農作物。盡管棉花田里還有象鼻蟲,但根本不足為患。棉花和其他農作物的長勢都很好,結果,收成良好,亞拉巴馬州的經濟從此走上了繁榮之路,人們的生活逐漸富足。
泰國的sirivat大叔,泰國人稱“三明治大叔”。大叔在97年危機前曾經是泰國明星經紀人和投資基金經理,不僅擁有自己證券經紀公司,還活躍在若干房地產豪華公寓樓項目中。然而就在48歲那一年,這位曾經風光無限,一天進賬上千萬泰銖的泰國投資明星,卻在一夜間欠下近10億泰銖的債務,傾家蕩產。就在大家預測他將以第n位跳樓的末路土豪身份再次成為新聞頭條時,大叔卻像圣斗士星矢一樣爬了起來,開始上街賣三明治。灰頭土臉的大叔把裝三明治的箱子掛在脖子上,沿街叫賣。第一天用了整整6個半小時賣掉了20個。之后的十幾年中,大叔被追債,被嘲笑,還被當作無證攤販抓進去過若干次,但他依然不放棄。到今天,sirivat品牌系列每天僅三明治就能賣掉10萬多個,產品種類還擴展至零食、健康飲品和咖啡店等等。
危機感其實無處不在,活在當下,并敢于向前,才能像《三體‖》的人類一樣走出大低谷,像恩特曾穎鎮(zhèn)的人們一樣走上繁榮之路,像泰國的sirivat大叔一樣重奪輝煌。每個人都應當如此。
讀三體有感篇五
《三體》是劉慈欣寫的一部科幻大作。這個假期,我在這浩翰無垠的宇宙中遨游,收益頗多。
文中最令我揪心的場面,便是地球遭到三體第一次攻擊時,數千艘星際戰(zhàn)艦毀于一旦。只剩下七艘戰(zhàn)艦逃亡成功,他們都想去到別的世界,可惜能源不足,無法進行遠航。于是人們都要搶奪其它戰(zhàn)艦的物資以便自己能夠逃亡。更令人膽寒的是他們竟然在同一時間都產生了這個可怕的想法,為了搶奪資源,甚至要殲滅其他同類。在這浩瀚宇宙空間中,殘酷的生存法則會讓人喪失心智、理性,以至于人類為了自身利益會不顧一切,甚至殺人。
于是,很多人會問:利益的誘惑那么大,怎么去避免呢?其實,這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任何人可以避免利益的誘惑,這關鍵在于我們能不能在生活中抗拒這種誘惑。
首先,我們不能把自身看得太重,宇宙不可能因為沒有“我”就停止擴張。其次,不能癡迷于金錢、名利、虛榮。社會上那些行賄受賄的人,雙方都是因為克制不住對利益的渴望而發(fā)生這種行為的。更有甚者,為了利益而摧殘生命的行為更是多如牛毛。這就是在人類心中隱藏的那份獸性,它一但被激發(fā),就會使人如野獸一樣“茹毛飲血”。
劉慈欣在《三體》中給了我們一道選擇題:“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痹S多人覺得“失去人性”更加“劃算”。因為它只是“失去很多”,而失去獸性就“失去一切”了。但“失去很多”,它失去的是精神,失去的是心中的理性。這就代表失去了人性,我們就失去了精神上的信仰。“失去獸性”,那就“失去一切”,失去的是欲望、物質、利益,當然,也有可能是擁有獸性的人殘害你而失去生命。但只要我們信念不變,我們的精神依舊存在,它有屬于它的萬丈光芒!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你會如何選擇呢?
讀三體有感篇六
當葉文潔對國家與世界的未來徹底放棄了希望,她按下了決定人類文明存亡的發(fā)射按鈕,想依托她所信仰的三體文明來拯救這個岌岌可危的世界。然而,三體文明不過是在無解的三星系統無數次的摧毀之下,只想為自己文明留下最后種子的可憐人。它揭開了救世主的面紗,全副武裝向著遙遠的太陽系進軍。單純而遲鈍的人類似乎終于明悟,在廣闊的宇宙之中暗藏的無限殺機,在羅輯咒語生效的一瞬最終被殘忍的從美好中撕扯出來――黑暗森林法則。在羅輯的理論之下,宇宙中各文明之間相互敵對,發(fā)現對方文明后無需判斷善惡直接予以毀滅。人類對于星際之外再無幻想,只得惶惶終日,保護自己免遭滅絕文明的打擊。
《三體》中嚴密而緊湊的構思,讓我看到了一個黑暗而沉重的宇宙圖景,然而,在此之外,我卻還能從中望見我最喜歡的美好。無數的戰(zhàn)士為拯救脆弱的人類文明,將自己的一切都獻身其中,盡管或許會背負著罵名,他們卻依舊堅定著自己的信念。
我總是幻想著章北海的模樣,我知道他是一名海軍與太空軍戰(zhàn)士,潔白而毫無瑕疵的軍裝可以很好的襯托出他袖長的身姿,我看不清他的面容,但我想那定是俊朗無比的,可唯獨他那雙眼睛是一個難題,因為他的眼眸如同一泉深潭,無人可以將它看穿。其實我對他也許并談不上是喜歡,但他對于人類與地球毫無保留的愛卻深深震撼到了我,我想我難以在人類的進程中看到如同他這般的人物了。章北海仿佛將自己與地球融為了一體,他果敢而富含謀略,狠辣卻又包含著溫情,他在“自然選擇號”上用父親般的慈愛對待著船上那些早已沒有家庭概念的現代人們,讓其余人覺得,似乎這個男人就是自己在茫茫宇宙中的唯一依靠了。然而,章北海的犧牲是他的宿命,他盡管早已預料到其余的飛船會為了生存而殺死自己與船上的其他人,可當他最終要下決定的一刻,他原以為自己早已消磨去的柔情,卻最終讓自己走向了生命盡頭。他最后時刻對著艦長東方延緒所說的話語,成為了全書中唯一讓我淚目的情節(jié)。
“沒關系,都一樣的?!?BR> 我終于明白,這個男人無論披著怎樣威嚴而至高的外衣,他終究還是一名善良的大男孩。他也許早就做好了犧牲自己的準備,但他卻不舍得讓“自然選擇號”上的其他人隨著他一起犧牲。他奮進全力為他人爭取機會,但他最后還是明白了,無論是“自然選擇號”上的人們,還是已被視為敵人的那些人們,都是地球與自己最后寄予希望的未來,誰留了下來并不重要,因為每一個結局,都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不得不談的還有羅輯,這個我深愛的人物。他玩世不恭,似乎地球的命運托付在了自己的手上,都與自己無關,他只想像其他的普通人一樣,與自己最愛的親人生活在一起,與世隔絕,無需承擔任何事情。然而當一切的美好都在一瞬間被奪走,他終于收起了玩笑的面孔,盡管這一切都是被迫的,但他不得不開始尋找抵抗三體文明的密匙。在墜入冰層融化的深湖的一瞬間,他眼前柔和的星夜變得面目猙獰,成為了他永恒的噩夢,他終于明白了宇宙的最終奧秘,而故事也就在此正式地拉開帷幕了。
他如今的表現似乎并沒有讓人敬佩的理由,但當他支撐著自己垂危的病軀,在黑暗之中展開了與三體文明的對峙,我終于發(fā)現了羅輯身上屬于勇者的一面,并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他成為了人類最強有力的武器。然而我還是看見了一個我最不喜的現象,就是人們對于羅輯給地球帶了的短暫和平似乎并不感謝,而是懼怕羅輯隨時要讓地球與三體文明兩敗俱傷的抉擇。在羅輯交出自己權力的一瞬,我被他所震撼。這些年為了有效的威懾三體文明,他必須讓自己保持著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依靠眼神來給予千萬光年外那個文明的無上壓力。他所需要忍受的孤獨與誤解是我無法想象與理解的,可他就這么過來了,似乎他的這一生就只剩下了只一個使命,我不知道,他又是如何從一個對地球毫無依戀的人,最終成為了這個延續(xù)人類文明生命的心臟。
霍金也曾發(fā)出不要試圖探索星際文明的警告,但我還是明白,這一步是我們必然要到達的,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仰望星空,去祈禱這個世界不是如此的黑暗。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讀三體有感篇七
回看的時候看到這句話,我想,如果老劉沒有一個這么清閑的工作,而是每日奔波于柴米油鹽,恐怕也無法創(chuàng)造出《三體》這樣的作品吧。現實的引力啊,太重了。
本來看完《智子》那一章都差點emo了,下一章《蟲子》則把讀者情緒給拉了回來。蟲子從來就沒有被真正戰(zhàn)勝過!
哇他真的太懂小說了,這是倒數第二章,看完這章,誰能忍住不看第二部?。。?BR> 齊家屯啊,葉文潔的心靈歸宿,不知道當她重新站上雷峰塔時,會不會懷念那時的生活,也許那是她除了父親外,唯一愛過的地方,唯一一個可以像孩子一樣作答的地方。
讀三體有感篇八
自《三體》第一部問世至今,已經很多年了,我是一直久聞其大名,卻一直不敢觸碰。為啥呢?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當年的我不是那么喜歡看書,其二是怕看不懂。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確實書中的很多內容沒有看懂。
幸虧這次書友會活動,我開始了《三體》的閱讀,越讀越覺得好看,越看越入迷。以前,看很多書,看到一大半就基本知道了情節(jié)走向,而《三體》不看到最后,根本就不知道結局,甚至很多情節(jié)都是那么不可思議,細細品味下來,卻又在情理之中。
書中兩大主人公羅輯、程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被人類寄予救世主的期盼之后,兩人迥異的表現,源于人生經歷和性格的不同。而且,我覺得作者在起名時便留下了伏筆。羅輯不就是“邏輯”么,思維縝密,邏輯性強,才能在關鍵時刻沉著冷靜,力挽狂瀾,給人類贏得了暫時的安寧。程心可以理解為“誠心”,真誠善良,富有愛心,才會一次次做出了“錯誤”的選擇。這里的“錯誤”是加雙引號的,很多人認為程心是人類公敵,我有不同的看法。她沒有行使執(zhí)劍人的職責,“萬有引力”號不是發(fā)出了信號了么,最終三體世界毀滅了,人類也不過是茍延殘喘,太陽系最終難逃毀滅的命運。程心不想做,是因為她明白這是兩敗俱傷的結局。
《三體》是一本偉大的著作,它向我們展現了波瀾壯闊的宇宙畫面,弱肉強食的黑暗森林,變幻莫測的人類內心,凡此種種,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期待《三體》電影的上映,期待走進三體世界。
讀三體有感篇九
1967年,文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與此同時,距離地球四光年外的半人馬座,一個被人稱作“三體”的文明正苦苦掙扎。由于“三體問題”的無解,他們在三顆無規(guī)則運行的太陽的逼迫下,不得不逃離母星。
葉文潔在文革期間失去了父親和妹妹,母親背叛家庭。葉文杰因此淪落到大興安嶺。在這里,葉文杰因代人抄寫一封信被批判為反動派。因此,她進入了紅岸基地工作。一個初夏的黃昏,基地領導楊衛(wèi)林向葉文杰講述了紅岸工程的真實情況——探索外星生命。
終于,人類收到了外星世界的消息。葉文杰成立了地球三體組織。研究納米技術的汪淼偶然認識了《三體》游戲。在目睹了數個文明的毀滅后,汪淼發(fā)現了《三體》游戲其實是三體組織用于招募人才的。所謂三體組織,其實是一個準備全球起義的反人類組織。但一切都晚了,三體世界用兩枚質子,輕而易舉地鎖死了人類科學,三體遠征開始了。
與此同時,四光年外的三體世界成功地將九維結構展開成二維,并完成電路蝕刻。四枚智子誕生了,兩枚被發(fā)射向地球。帶來一則消息,你們是蟲子,從此人類所有的科學技術一覽無遺地暴露在三體人面前。人類的末日悄然來臨。葉文潔在雷達峰上眺望落日,輕聲說出:“這是人類的日落?!?BR> 對于外星文明是否存在,目前還是一個很大的疑問。即使不存在,在宏觀的宇宙中,正如智子所說,人類文明真的也僅僅像蟲子一樣渺小。一樣的微不足道。宇宙中的一切文明、生命都是如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宇宙中的一切是平等的。
所以,在整個宇宙中,人類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只有戰(zhàn)勝了這個敵人,人類才有可能團結一致,才有可能一起擊敗共同的敵人,地球也會因此更加美好。
讀三體有感篇十
“豁然天地通,倏忽人事終。
萬物不能去,一一入畫中。
執(zhí)劍止兵戎,乘舟墮寒空。
當時傳音處,再無夕陽紅。”
一場革命給葉文潔的心理留下了無法治愈的創(chuàng)傷,也使得她做出向三體文明發(fā)送信號的決定,致使地球的位置被暴露,繼而宇宙發(fā)生顛覆性的變化,最后一切消失殆盡。
《三體》第一曲,由于經歷過一場革命,深知人性的黑暗面,葉潔文對于同類已產生絕望,遂以太陽為天線,將地球的地理坐標暴露給了外星球文明。經歷了上百次毀滅而后重生的三體文明收到了訊息,其中一員起初勸阻葉的進一步行動并講述了自己的文明歷程,然而命運的齒輪終究還是選擇繼續(xù)它的轉動。
《三體》觸到了我的未曾想到,告訴了我什么是我的想說說不出,它在對于人類如何與環(huán)境,與自身和平共處上的試圖表達,使我們更加的認識到目前相處模式上存在的這些弊端;或許人類的文明只是這個宇宙中微不足道和最為薄弱的,放眼宇宙看來有那么一絲絲的諷刺和可笑,人類在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以后終究走向何處。
還記得那句話嗎?“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讀三體有感篇十一
晚上望著廣闊的天空,我都會想象在距離我們4.25光年的三體世界發(fā)生的趣事。
因為我剛讀完劉慈欣的《三體》,對那個三體世界很好奇。讀完這部小說,覺得那個想象與現實結合在一起的文學世界,在我的大腦里產生了獨特的趣味兒。在這部小說中,我最敬佩三個人:艦長張北海、艦隊長老丁儀和面壁者羅輯,因為他們沒有用精神勝利法與三體抗爭,而是用像一招致命的日本劍道見法與三體斗爭,每個人都給了三體一記重擊。
就像大人們說正在因失敗而哭泣的小孩子一樣:“別空想,別哭,不然啥事也干不成。”但很多人都在空想中錯過機會,從而沒有辦好事,我覺得這就是在飄忽不定,時高時低的劇情后面的道理,讓我們去重新了解這個世界的秘密。
劉慈欣是個沉穩(wěn)機智的人,他的書可以讓人有不同的感受,對我們(包括大人)都有一定的啟發(fā),所以我們要多看這種書,做個沉穩(wěn)機智的人。不能向權勢低頭,要保持自己的觀點。不要自欺欺人,為了自己的虛榮心做一些愚蠢的事。
讀三體有感篇十二
作為一個資深的科幻愛好者,如果有人要我推薦科幻作品,那么《三體》三部曲一定是我的首選。從地球往事開始到黑暗森林再到死神永生,無與倫比的想象,一本比一本更加讓人驚嘆。直接用第三部“死神永生”作為這次寫作的'標題是因為我覺得沒有比它更適合闡述這三部曲梭描繪的綺麗的想象和深邃的思想了??苹米骷彝鯐x康曾評價這本書為“對歷史和現實的一次思想實驗,將人類的靈魂暴露于冷酷的星空中,遙遠的異世界如夢如幻,卻像一面鏡子,更深刻地映照出人類自身。一部比現實更真實、比神話更空靈的科幻小說。”
對我而言,這部小說更是對想象力極限的挑戰(zhàn),宏偉的背景下渲染著各式各樣瑰麗的小科幻,而這些小科幻,對整體文章又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一部寫的是物理學家汪淼從發(fā)現自己所拍攝的照片上顯示有倒計時開始,后來警方找他合作,他按照警方給他的網址進入了一個叫做“三體”的游戲,并成功發(fā)現游戲中三體世界的規(guī)律,潛入地球三體叛軍中,協助警方抓獲三體叛軍為止。而這,并不意味著結束,作者很巧妙地在三體叛軍最高統帥葉文潔的自述中刻畫了她的一生,文中寫的人沒有好壞,只有信仰的不同,葉文潔是個普通的人,經歷過文革,因為表現出對天文學高超的研究被調到當時探索是否有外星生命的紅岸基地,卻偶然發(fā)現半人馬星座上有智能生命,然后利用發(fā)射臺發(fā)出了對地球來說相當于毀滅文書的信息“到地球來吧,我將幫助你們得到它?!庇螒蛑械娜w世界便是真實三體世界的影子,它們承受著極端混亂的氣候折磨,汪淼看到的倒計時便是三體艦隊到達地球的倒計時,而此時,三體世界派出的兩粒一維“智子”已經鎖死了人類的科學。以懸疑開始,以更大的懸念結束,人物刻畫細致入微,汪淼刻板又聰明,警官史強大大咧咧又勇敢果斷,葉文潔平靜的外表下隱藏著為信仰犧牲一切的堅定,隨著故事圖景的慢慢展開,一幅宏大的宇宙畫面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贊嘆的同時不由得讓人心生敬畏。
就像作者自己說的,零道德的宇宙文明完全可能存在,有道德的人類文明如何在這樣一個宇宙中生存?《三體》的第二部為我們揭示了“黑暗森林”法則,作者開篇便借助主人公羅輯正在研究的宇宙社會學提出猜疑鏈和技術爆炸,隨著故事的發(fā)展,后來才揭曉這兩個概念,猜疑鏈即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的善和惡,也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為自己是善還是惡,相對于另一個文明而言也是這樣;技術爆炸則是文明進步的速度和加速度不見得是一致的,可能在短時間內發(fā)生爆炸,而接觸更高級的文明可能會促使這種爆炸從而超越更高級的文明。因此得出黑暗森林結論:宇宙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潛藏其中竭力讓自己不被發(fā)現,如果發(fā)現了別的文明,能做的只有開槍消滅之。如果一個文明暴露自己,那將很快被消滅。羅輯找到了控制三體艦隊的方法,如果三體艦隊不停止對地球的攻占,他將把三體星球的銀河坐標向整個宇宙公布,最后,三體世界不得不妥協,只要羅輯一秒鐘握著控制器,他們一秒鐘不敢入侵。全書揭示了殘酷冰冷的黑暗森林法則,宇宙中潛藏著各種文明,地球文明更是岌岌可危,從第一部人類文明和三體世界倆個文明過渡到第二部全宇宙范圍內更宏大的圖景,震撼以及零道德文明的徹骨寒意是對作者天馬行空的想象的最好詮釋。如果說第二部只用黑暗森林法則隱寫了宇宙中的其他文明,那么第三部便正面描述了文明之間的沖突。文章以女科學家程心的兩次決定貫穿全文,當時羅輯必須找到能接替他的執(zhí)劍人,程心當選后從羅輯手中接過控制器的那一刻,三體世界留在太陽系的武器便開始進攻地球,而程心對于毀滅一個文明的恐懼讓她扔掉了手中的控制器,三體世界占領地球,并讓全部人類遷往澳大利亞。一艘原來逃亡太空的飛船引爆了開關,三體世界被毀,三體艦隊撤離,人類重新回歸家園。
程心原來的上司維德欲研制曲率驅動飛船被程心制止,后來被證實程心這次的決定斷了人類存活得可能性,最后以地球的毀滅結束。文章中也有很多令人驚嘆的想象以及深刻的思想,一個極限的環(huán)境會對人類的思想造成什么影響,而這種影響反過來會造成什么樣的行為?在描述從地球逃逸在外太空生存的幾艘飛船時,作者寫道他們?yōu)榱松婊ハ喙魮寠Z對方飛船上的資源并食用對方船員的尸體,文中后來指出在當時的情況下,人類已經失去了原先的道德標準,而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新的外太空的艦隊文明,這是對人性在極限情況下天馬行空的想象,讓人驚嘆,引人深思。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作者對于維數這個長盛不衰而又讓人難以理解的話題的詮釋,作者以一種將人畫到紙上的魔法比喻三維世界到二維世界的坍塌,從而引申出宇宙間各文明斗爭中威力最大的武器是維度武器,地球就是被維度武器(二向箔)攻擊從三維變到二維而滅亡的,就好像地球被壓扁成了一張紙。
人類文明如果有性別,那一定是女性,不管是葉文潔堅定地向三體世界發(fā)送引來人類殺身之禍的信息,還是程心兩次決定所導致的大部分人類的滅亡,我更覺得她們是人類文明的最佳縮影。我無法斷言程心的決定是對或錯,全世界選擇的她,而她則是全世界的代言人,文中有句話說“弱小和無知都不是生存的最大障礙,傲慢才是,除此之外,只剩運氣?!比祟愑袗?,人類有自己的道德體系,而同時人類傲慢地用自己的道德體系去假想也適用于宇宙的道德體系,程心懼怕毀滅另一個文明而扔掉手中的控制器時,以及放棄光速飛船時,再者企圖用自己的道德標準去審判星艦文明,但是整個宇宙是黑暗而殘酷的,人類幼稚的傲慢最終葬送了自己,扼殺了延續(xù)。
個體的命運如此讓扼腕,但個體在文明面前,卻微不足道;文明的毀滅是如此的讓人顫栗,但文明在時間面前,不過滄海一粟;時間是如此的無情和永恒,但時間在宇宙的終結時,也已經黯然失色;宇宙的終極命運無可爭議的壓倒一切,然而文明在此刻卻綻放出強大的生命尊嚴;在眾多文明當中的一個微不足道的生命,更是以小小的責任感,讓文明的火種跨過時間與空間的尺度,把驕傲標注到了宇宙之上。正如文中所討論的一樣,大自然最不自然的地方正是它最自然的地方,隨著時間的流逝,宇宙終會到期,回歸運動的聲音響起了,有文明號召大家把從大宇宙中偷的質量歸還給大宇宙,讓宇宙得以坍縮之后重生,不知是誰發(fā)出的,不知有誰能聽到,更不知有誰能做到,歸還質量,藏起記憶,攜起火種,然后在每一棵樹下點起和平的篝火。
事物都是相對的,即使放眼宇宙的寬度,也處處可見人性道德。書籍是心靈的窗口,如果我們不能真的飛上太空,至少可以借助想象讓我們翱翔宇宙,站得更高,視野也會更寬廣,而這樣一部涵蓋了從奇點到宇宙邊界,跨越了從白堊紀到未來億萬年的小說,其思想的深度和廣度,已經可以稱為新的中國神話。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fā)笑,但是人類不思考,上帝連發(fā)笑都不屑。對于這樣一部能夠讓人深思的文章,我想以文中那句讓我久久不能釋懷的話作為結束“我需要一塊二向箔,清理用?!?BR> 讀三體有感篇十三
《三體》是劉慈欣寫的一部科幻大作。這個假期,我在這浩翰無垠的宇宙中遨游,收益頗多。
文中最令我揪心的場面,便是地球遭到三體第一次攻擊時,數千艘星際戰(zhàn)艦毀于一旦。只剩下七艘戰(zhàn)艦逃亡成功,他們都想去到別的世界,可惜能源不足,無法進行遠航。于是人們都要搶奪其它戰(zhàn)艦的物資以便自己能夠逃亡。更令人膽寒的是他們竟然在同一時間都產生了這個可怕的想法,為了搶奪資源,甚至要殲滅其他同類。在這浩瀚宇宙空間中,殘酷的生存法則會讓人喪失心智、理性,以至于人類為了自身利益會不顧一切,甚至殺人。
于是,很多人會問:利益的誘惑那么大,怎么去避免呢?其實,這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任何人可以避免利益的誘惑,這關鍵在于我們能不能在生活中抗拒這種誘惑。
首先,我們不能把自身看得太重,宇宙不可能因為沒有“我”就停止擴張。其次,不能癡迷于金錢、名利、虛榮。社會上那些行賄受賄的人,雙方都是因為克制不住對利益的渴望而發(fā)生這種行為的。更有甚者,為了利益而摧殘生命的行為更是多如牛毛。這就是在人類心中隱藏的那份獸性,它一但被激發(fā),就會使人如野獸一樣“茹毛飲血”。
劉慈欣在《三體》中給了我們一道選擇題:“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痹S多人覺得“失去人性”更加“劃算”。因為它只是“失去很多”,而失去獸性就“失去一切”了。但“失去很多”,它失去的是精神,失去的是心中的理性。這就代表失去了人性,我們就失去了精神上的信仰。“失去獸性”,那就“失去一切”,失去的是欲望、物質、利益,當然,也有可能是擁有獸性的人殘害你而失去生命。但只要我們信念不變,我們的精神依舊存在,它有屬于它的萬丈光芒!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你會如何選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