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塊奶酪教學設計一等獎(七篇)

字號: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一塊奶酪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一
    1.會認“誘、舔”等11個字。
    2.根據文中螞蟻隊長的語言、動作描寫,體會人物當時的心理,并練習情感朗讀。
    3.明白命令的發(fā)布者,本身要有很強的紀律性,能擋住誘惑,以身作則,才能使命令更好地施行。
    重點:根據文中螞蟻隊長的語言、動作描寫,體會它當時的心理,明白故事蘊含的道理,并進行情感朗讀。
    難點:發(fā)揮想象,演一演這個故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在二年級上冊,我們學習了匈牙利的民間故事《狐貍分奶酪》,今天我們在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一塊奶酪》(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練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把它圈出來,遇到難讀的句子用橫線畫下來,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根據上下文來猜猜意思。
    2.檢查預習,指導學生把字音讀準。后鼻音:強;鼻音聲母n:惱;多音字:shào稍息(口令);shāo稍微(略微的意思)。
    3.全班交流識字方法:熟字加偏旁:誘、強、稍、豫、跺、執(zhí),熟字換偏旁:舔——添惱——腦。
    4.出示詞語鞏固識字:嘀咕、誘人、淌口水、舔一下、毅力、堅強、紀律、拽著、犯罪、禁令、惱火、稍息、嗅嗅、猶豫、跺腳、合攏、聚集、執(zhí)行
    理解詞語
    嘀咕:小聲說,私下里說。猶豫:拿不定主意。
    誘人:吸引人。嗅嗅:聞。執(zhí)行:實施;實行。
    三、品讀課文,體會心理
    1.默讀課文,說一說,你喜歡這位螞蟻隊長嗎?理由是什么?(從文中找出關于螞蟻隊長動作和語言描寫的句子,劃上橫線,體會螞蟻隊長當時的心理,并在旁邊作批注,寫出你對螞蟻隊長的看法、觀點)。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全班討論交流。(老師點撥、引導、總結)
    螞蟻隊長的語言描寫:
    a.發(fā)布命令(語氣堅定、干脆)
    “今天搬運糧食,只許出力,不許偷嘴。誰偷了嘴,罰掃地三天?!?BR>    “照樣罰掃地三天。”(“照樣”就是照著螞蟻隊長自己發(fā)布的命令來做,顯示出螞蟻隊長以身作則,起帶頭作用。重讀“照樣”,讀出螞蟻隊長以身作則的決心。)
    b.出現誘惑(一點兒掉在地上的奶酪渣)
    “丟掉,實在太可惜;趁機吃掉它,又要犯偷嘴的禁令。怎么辦呢?(讀出猶豫的語氣)。
    “休息一會兒!”(讀出思考的語氣)。
    “大家分散開,哪里涼快就到哪里休息。”(讀出較強的命令的語氣)。
    “注意啦,全體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轉!齊步—走!”
    “立—定!原地休息!”(讀出強烈的命令的語氣)。
    c.戰(zhàn)勝誘惑(語氣堅定)
    “注意啦,全體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轉!齊步—走!”(讀出戰(zhàn)勝誘惑,下定決心的語氣)。
    “這點兒奶酪渣是剛才弄掉的,丟了可惜,你吃掉它。執(zhí)行命令!”
    螞蟻隊長的動作描寫:
    a.那塊奶酪實在太大了,他左抬抬不起,右搬搬不動,只好叫來七八只小螞蟻當助手。(重讀“太大了”,顯示出奶酪大,重讀“只好”顯示出螞蟻隊長會想辦法,有組織能力。)
    b.螞蟻隊長叼著奶酪的一角往前拽著,也許是用力過猛,一下就把那個角拽掉了。(“拽”是拉、拖,牽引的意思。重讀“拽”體顯出螞蟻隊長在用力地運奶酪。)
    c.他低下頭,嗅嗅那點兒奶酪渣子,味道真香!(從“低下頭”、“嗅嗅”顯示出奶酪很香,螞蟻隊長很想吃。)
    d.可是,他猶豫了一會兒,終于一跺腳(“猶豫”是拿不定主意的意思?!耙欢迥_”顯示出螞蟻隊長戰(zhàn)勝誘惑,下定決心,不吃奶酪渣。)
    4.螞蟻隊長為什么讓年齡最小的螞蟻吃掉奶酪渣,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四、演讀故事,練習鞏固
    1.師生合作,分角色表演。
    2.課堂練習:讀文中螞蟻隊長的話,讀出祈使句命令的語氣。
    一塊奶酪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二
    1、認識本課“誘、舔”等11個生字,認識多音字“處、稍”,培養(yǎng)主動識字的習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螞蟻隊長以身作則、嚴守紀律的美好品質,教育學生要自覺遵守集體紀律。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螞蟻隊長以身作則、嚴守紀律的美好品質。
    教育學生要自覺遵守集體紀律。
    【】
    1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平時見過螞蟻嗎?誰能把你見到的螞蟻的樣子或螞蟻的一次活動說一說?(課件出示1)成群的螞蟻、螞蟻覓食等圖片。
    2、螞蟻隊長帶領自己的隊伍,辛勤地工作,他們和睦相處,生活非常幸福。在他們的生活中還發(fā)生過許多動人的故事。
    3、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課件出示2)一塊奶酪(學生齊讀課題)
    (板書:一塊奶酪)
    二、初讀課文,質疑感知。
    1、自由默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讀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把自己新學到的生字詞讀給同桌聽一聽
    (課件出示3新詞:)
    宣布處罰誘人舔一下強大犯禁令稍息猶豫跺腳聚到
    開火車讀,指名讀。
    師生共同糾正:
    注意:翹舌音“處”,前鼻音“舔、犯、禁”,后鼻音“強”。
    另外,注意多音字“處”,在本文中讀“chǔ”,組詞為“處罰”,還有一個讀音是“chù”,組詞是“到處”。多音字“稍”,在本文中讀“shào”,組詞為“稍息”,還有一個讀音是“shāo”,組詞是“稍微”。
    學以致用,(課件出示4)給下面的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稍:shāoshào處:chùchǔ
    (這雙鞋子有點小,稍()微再大一些就好了。
    (體育課上,老師喊口令:“稍()息,立正1
    ③犯了錯就該受到處()罰。
    ④這里到處()是石頭。
    (2)在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
    (課件出示5生字)宣處誘舔強犯禁稍豫跺聚
    形聲字結構特點:“誘、豫、跺、舔”都是形聲字,可以根據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方法識記。
    熟字比較法:外—處,范一犯。
    一塊奶酪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三
    1、認識“宣、誘”等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處、稍”。
    2、默讀課文,能了解課文大意,結合課文內容對螞蟻隊長做出簡單的評價。
    1、默讀課文,能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梳理課文主要內容。
    2、能對螞蟻隊長做出簡單的評價,并結合課文內容闡述自己的理由。
    能對螞蟻隊長做出簡單的評價,并結合課文內容闡述自己的理由。
    一、談話導入,設疑激趣
    1、板書課題,齊讀。提問:二年級時,我們學過哪個關于奶酪的故事?
    是啊,在《狐貍分奶酪》這個故事里,為了從小熊兄弟的手里騙走這塊美味的奶酪,狐貍可真是費盡心機哪!
    2、教師引導:奶酪的味道到底怎么樣呢?我們一起來品味品味吧。
    出示句子:
    ①奶酪多誘(yòu)人??!抬著它,不要說吃,單是聞聞,都要淌(tǎng)口水。
    ②他低下頭,嗅(xiù)嗅那點兒奶酪渣子,味道真香!
    指導學生朗讀,感受奶酪的美味。
    3、設疑激趣:看到這么香的奶酪,小螞蟻們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我們一起到課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明確要求,自學課文。
    (1)教師引導: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正文前面有一段學習提示,請大家自由讀一讀,看看提示中,給我們提出了怎樣的學習要求。
    (2)關注學習提示,明確自學要求:
    第一遍,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第二遍,完成“學習提示”的第一項要求: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圍繞一塊奶酪講了一件什么事。
    (3)學生按要求自學。
    2、學習字詞。
    (1)認讀含有生字的詞語和句子。
    宣(xuān)布誘(yòu)人猶豫(yù)跺(duò)腳
    處(chǔ)罰稍(shào)息
    ①小螞蟻們嘴叼著它,要做到不趁機舔(tiǎn)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yì)力,多強(qiáng)的紀律性啊!
    ②盯著那一點兒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螞蟻隊長想:丟掉,實在太可惜;趁機吃掉它,又要犯(fàn)不許偷嘴的禁(jìn)令。怎么辦呢?
    ③當他們重新聚(jù)到奶酪旁邊時,螞蟻隊長命令年齡最小的一只螞蟻:“這點兒奶酪渣是剛才弄掉的,丟了可惜,你吃掉它吧!”
    (2)小組交流,自主識記生字。
    如:熟字加一加:誘=言字旁+秀;跺=足字旁+朵;等等。
    (3)多音字“處”“稍”據詞定音。
    出示“處”字兩種讀音的字典義項,引導學生發(fā)現:“處”在“處罰、處理”等詞語中讀chǔ;在“別處、到處”等詞語中讀chù。
    強調“稍”在“稍息”中讀shào,在其他詞語中都讀shāo。
    3、梳理故事內容。
    (1)問題引導,簡述大意。
    教師提問:故事主要寫誰?他們在干什么?結果怎樣?
    學生回答問題,并把答案串成故事大意:螞蟻隊長帶領小螞蟻們把一塊奶酪搬進洞里。
    (2)事件梳理,細化內容。
    ①默讀思考。在搬運奶酪的過程中,螞蟻隊長做了哪些事情?
    ②全班交流。引導學生根據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進行梳理。
    起因:宣布禁令。
    經過:發(fā)現奶酪;拽掉奶酪一角;支開同伴;命令最小的螞蟻吃奶酪渣。
    結果:干活勁頭更足,奶酪很快搬進洞里。
    (3)自主練說,全班交流。
    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把每部分的內容串連起來,說清楚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角色表演,體會心理
    1、師生合作表演課文第1—3自然段。
    (1)師生合作表演。
    請一名學生扮演螞蟻隊長,一名學生扮演小螞蟻,其余學生扮演其他螞蟻,教師讀旁白。
    (2)師生共同評議。
    引導學生從文中畫出相應依據,從語氣、動作、神態(tài)等方面進行評價。
    (3)根據評議再次表演。
    2、學生自主表演課文第4—13自然段。
    (1)小組合作表演。
    ①從文中畫出提示語氣、動作、神態(tài)的詞句。
    ②分角色表演。
    ③從語氣、動作、神態(tài)等方面進行評議、修改,再表演。
    (2)上臺展示表演。
    請一至兩組學生上臺展示表演,其他小組學生欣賞評議。
    3、教師采訪,各抒心聲。
    教師采訪時,適時出示相應語段,學生根據扮演的角色說說內心想法。
    四、聚焦人物,交流品評
    1、教師出示學習提示第二項要求:說一說,你喜歡文中的螞蟻隊長嗎?理由是什么?
    2、學生簡要交流對螞蟻隊長的評價。
    預設一:我喜歡螞蟻隊長,因為盡管他很想吃奶酪渣,還是以身作則,遵守不貪嘴的禁令。
    預設二:我喜歡螞蟻隊長,因為他愛護弱小,讓最小的螞蟻吃掉美味的奶酪渣。
    預設三:我不喜歡螞蟻隊長,因為他發(fā)布指令時過于威嚴,不夠親切。
    3、學生默讀課文,畫出相關詞句,借以佐證自己的評價,教師提示學生可重點關注螞蟻隊長的言行和內心活動。
    4、學生交流,闡述理由。
    五、小結學法,推薦閱讀
    1、小結學法。
    教師提示:學習童話故事,可以根據角色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通過角色表演來體會人物內心,加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
    2、推薦閱讀。
    一本無人翻閱的書,因為一只小小螞蟻的到來,而讓整本書里的文字全都變成了會走路的字,走進王一梅的童話《書本里的螞蟻》,你會發(fā)現一只另類的螞蟻,一個嶄新的世界。
    一塊奶酪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四
    1.會認9個生字,掌握多音字“處、稍”。
    2.能根據要求獨立閱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感受螞蟻隊長的心理變化過程,學習螞蟻隊長堅守原則的品質和領導才能。
    1.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感受螞蟻隊長的心理變化過程,學習螞蟻隊長堅守原則的品質和領導才能。
    螞蟻搬食物的視頻,多媒體課件。
    1課時
    一、情境導入
    1.播放視頻:畫面中描述的是一個小螞蟻發(fā)現了一塊奶酪,這塊奶酪非常大,比螞蟻大20倍,于是小螞蟻召喚同伴過來一起搬奶酪,幾十只螞蟻都過來了,它們用自己的方式搬起奶酪,準備運回住所……
    2.視頻播放完后,師提問: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呢?
    3.學生各抒己見。
    4.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螞蟻搬奶酪的童話故事——《一塊奶酪》。學生齊讀課題,師板書。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3.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聲音洪亮、正確流利、同學愛聽。
    4.檢查朗讀,以小組匯報的形式,匯報時可自定齊讀人數,也可以選一名同學代表本組朗讀,聽后其他同學隨機評價。
    5.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礎上,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這篇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隊長帶領小螞蟻搬奶酪的故事。)
    三、品讀感悟
    (一)學習第1—3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第1—3自然段。說一說這一部分講了什么。這一部分是事情的起因。講螞蟻隊長集合好隊伍搬運糧食,并定下規(guī)矩,螞蟻們很積極地投入到搬運中。
    2.螞蟻隊長集合的時候,定了什么規(guī)矩?
    (二)學習第4—12自然段。
    1.默讀這一部分,回答:在搬運奶酪的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意外?
    2.當奶酪被拽掉一角后,螞蟻隊長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小螞蟻們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找出相關的句子。
    螞蟻隊長:
    ①心理變化歷程:心里七上八下——惱火——猶豫——決定
    ②行為:盯著奶酪渣子——下令休息——讓大家分散開——下令小螞蟻走到草叢中——下令小螞蟻們回來——命令年齡最小的螞蟻吃掉奶酪小螞蟻:放下奶酪,卻不走開——依舊不動,眼睛望著別處,心卻牽掛著奶酪渣子。
    3.思考,螞蟻隊長為什么命令年齡最小的螞蟻吃掉奶酪渣?
    4.你認為螞蟻隊長這樣的處理方式好嗎?
    (三)學習第12自然段。
    1.齊讀第12自然段。
    2.思考:為什么大家干活勁頭比剛才更足了?
    3.你喜歡這位螞蟻隊長嗎?理由是什么?提示:螞蟻隊長在誘惑面前,能夠堅守原則,并靈活應變,有領導才能,想出方法,讓大家干活的勁頭更足了。
    四、深入畫面,分角色表演
    1.自由組合,7—8人為一組練習分角色表演。提示:練習的時候,注意認真研究文本,注意螞蟻隊長的心理變化過程,演好螞蟻隊長和小螞蟻的神態(tài)表情。
    2.請兩組同學匯報表演。
    3.點評。
    五、拓展延伸
    1.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呢?想一想,然后說一說吧。
    2.回家后把《一塊奶酪》這個童話故事講給父母聽。
    3.課外搜集有趣的童話故事,讀一讀。
    11一塊奶酪
    心里七上八下——惱火——猶豫——決定
    一塊奶酪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五
    1.同學們,我們在哪個班呀?對,我們三(1)班是一個團體,我們的班長同學,我想問問你,作為班長你要給其他同學起什么作用呢?(作為班長在嚴格要求自己,要給同學們做榜樣作用)在大自然中,生物也有自己的團體螞蟻就是這樣的生物,它們也有隊長,也有紀律,也有人的公正和貪婪。今天我們來學習由一塊奶酪引發(fā)的故事。(板書,齊讀課題)
    2.正音:奶酪
    3.出示圖片奶酪和螞蟻,讓同學說說,看到這些圖片,你的腦海里形成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誰來說說?
    【設計意圖】通過類比的方式由班級里的班長引出螞蟻隊長的這一形象,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熱情。同時,可以利用此機會培養(yǎng)班長成為更好的班級助手。
    1.那么課文圍繞一塊奶酪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注意要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思考,課文圍繞一塊奶酪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出示生字
    ①指名讀(表揚)
    ②開火車讀(組詞)
    ③指導多音字
    3.檢查自讀情況
    教師出示:螞蟻們一起搬運(一塊奶酪),螞蟻隊長不小心弄掉了一塊,經過激烈的心理斗爭,螞蟻隊長讓(年齡最小的螞蟻)吃掉了這塊奶酪。
    【設計意圖】讓學生默讀童話,并且明確默讀要求是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讀懂課文,理清課文內容,認識生字。
    【過渡語】通過同學們的預習,以及剛才的默讀思考我相信同學們都對課文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接下來老師要問題大轟炸啦,你們做好準備迎接挑戰(zhàn)了嗎?
    1.螞蟻隊長宣布了一條怎樣的禁令?可以看出什么?
    (今天搬運糧食,只許出力,不許偷嘴。誰偷了嘴,就要受到處罰。)
    (只許,不許,處罰等詞語可以看出螞蟻隊長是一位嚴格公正的領導。)
    2.一只螞蟻嘀咕了什么?說明了什么?
    (要是偷嘴的是您呢?)
    (說明螞蟻們有點不信任螞蟻隊長。)
    3.聽到螞蟻的嘀咕聲螞蟻隊長是怎樣回答的呢?
    (照樣受到處罰。)
    (照樣一詞說明螞蟻隊長能以身作則,不搞特殊化。)
    4.當他們搬運一塊大奶酪時,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螞蟻隊長叼著奶酪的一角往前拽著,也許是用力過猛一下就把那個角拽掉了。)
    5.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渣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認真閱讀6-12自然段完成下面表格。
    奶酪剛掉下時?
    大家牽掛奶酪又不開時
    支開螞蟻后
    命令最小的螞蟻吃掉奶酪渣時
    6.螞蟻隊長命令最小的一只螞蟻吃掉奶酪渣,這個做法大家支持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支持。大家又干起活來了,勁頭比剛才更足奶酪一會兒就被搬進洞里去了。)
    7.你們知道螞蟻們?yōu)槭裁锤蓜鸥懔藛幔?BR>    8.你喜歡螞蟻隊長嗎?理由是?找出相關語句。
    喜歡:發(fā)布指令,紀律嚴明,一視同仁,關心弱小,以身作則,嚴于律己,愛護同伴
    不喜歡:過于威嚴,不夠親切
    【設計意圖】教師設計關鍵問題,層層遞進引導學生讀懂故事,讓學生以問題挑戰(zhàn)的形式進行學習,并且借鑒了謝老師的表格形式教學,讓學生完成了本課的重難點。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述了一位以身作則的螞蟻隊長的故事。螞蟻隊長下令“搬運糧食,只許出,不許偷嘴。誰偷了嘴,就要受到處罰?!碑敶蠹引R心協(xié)力搬運一塊誘人的奶酪時,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大家都非??释玫侥汤以?,包括螞蟻隊長。最后螞蟻隊長通過了考驗,命令一位小螞蟻吃掉了奶酪。螞蟻隊長以身作則,嚴于律己,說到做到的精神感動了大家,大家的干勁更足了。
    1.角色扮演(改寫成小話劇,演一演)
    2.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情節(jié)
    3.閱讀童話《格林童話》
    一塊奶酪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六
    1、會認本課“宣、誘”等9個生字,認識多音字“處、稍”,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重點)
    2、默讀課文,能了解課文大意,結合課文內容對螞蟻隊長做出簡單的評價。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蟻王以身作則,關愛弱小的品質。(重點、難點)
    學會文中的生字新詞,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準確感受螞蟻隊長面對奶酪時的心理變化過程。
    在閱讀、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體會螞蟻隊長嚴于律己,愛護幼小的品質,了解螞蟻群體團結合作的精神。懂得具有遵守紀律、嚴于律己的美好精神品質的重要意義,學習螞蟻們的優(yōu)秀品質。
    1課時
    課件
    一、導入新課
    導入類型:謎語導題,激發(fā)興趣。
    質疑課題:
    1、問題交流:你知道這是什么昆蟲嗎?
    (1)學生自由交流。
    (2)教師評議并小結:昆蟲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節(jié)肢動物,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動物群體,在所有生物種類(包括細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過50%,它們的蹤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直到21世紀初,人類已知的昆蟲有100余萬種,但仍有許多種類尚待發(fā)現。昆蟲是節(jié)肢動物中最多的一類動物,最常見的有蝗蟲、蝴蝶、蜜蜂、蜻蜓、蒼蠅、草蜢、蟑螂等。昆蟲不但種類多,而且同種的個體數量也十分驚人。昆蟲的分布面之廣,沒有其他綱的動物可以與之相比,幾乎遍及整個地球。分有不同的種類。多數昆蟲可以做標本和珍貴的藥材,是人類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資源。(課件出示昆蟲圖片)
    2、提出謎語:“集體勞動好榜樣,通力合作終日忙,山林花間勤往返,儲備糧食防饑荒?!保ù颉ハx)引導學生邊讀邊根據謎面的提示,試著猜出謎底。
    3、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明確謎底是螞蟻。(課件出示螞蟻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4、同學們,你平時見過螞蟻嗎?誰能把你見到的螞蟻的樣子或螞蟻的一次活動說一說?(對學生發(fā)言進行評價的同時引導學生根據對謎語的理解,簡單說說螞蟻都具有勤勞、團結的精神。)
    5、螞蟻隊長帶領自己的隊伍,辛勤地工作,他們和睦相處,生活非常幸福。在他們的生活中還發(fā)生過許多動人的故事。
    6、談話過渡:今天我們學習的這則童話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勤勞、團結的小螞蟻。同學們想不想知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請趕快打開課本,翻到第11課吧。
    7、板書課題(一塊奶酪),引導學生讀題,指導讀準“奶酪”(“奶”的聲母是鼻音,“酪”的聲母是邊音)。
    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看到“奶酪”的感受(特別想吃、感覺非常誘人……)。教師適時激趣:不光你們想吃,小螞蟻們見到奶酪也會饞得流口水呢。孩子們,小螞蟻們面對這樣美味的奶酪,他們會有怎樣有趣的反應呢?接下來讓我們到童話故事中去一探究竟吧!
    【設計意圖】:借助多媒體課件、利用謎語創(chuàng)設趣味導入情境,不僅遵循了孩子的認知心理,激發(fā)了學生的的學習興趣,也能夠讓他們在初步感知螞蟻特點的基礎上自然引出了要學習的童話故事。
    二、初讀感知
    1、聽范讀。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宣布處罰誘人舔一下毅力很強違犯禁令稍息猶豫跺腳聚到
    (重點指導生字“處、稍”為翹舌音;前鼻音“宣、舔、犯”,后鼻音“強”等。)
    ②你認為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復讀。
    指導讀有關動作的詞語:宣布處罰舔一下稍息跺腳聚到
    ③用字擴詞:宣告、心照不宣、處分、獨處一處、誘惑、循循善誘、舔一舔、舔犢之情、強壯、自強不息、犯法、明知故犯、禁止、門禁森嚴、稍息立正、豫劇、不豫之色、聚集、聚精會神
    (2)學習多音字:稍:shāoshào處:chùchǔ
    練讀一讀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
    ①注意啦,全體都。稍息!立正!向后——轉!齊步——走!
    shāo本義為禾末,引申為略微:稍稍、稍微、稍許、稍縱即逝。
    shào軍事或體操的口令:稍息。
    ②今天搬運糧食,只許出力,不許偷嘴。誰偷了嘴,就要受到處罰。
    chǔ1>居住:穴居野處。2>存在,置身:設身處地、處心積慮、處世。3>跟別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處。4>決定,決斷:處理。5>對犯錯誤或有罪的人給予相當的懲戒:處罰、處決。6>止,隱退:處暑。
    chù1>地方:處處、處所。3>點,部分:長(cháng)處、好處。3>機關,或機關、團體、單位里的部門:辦事處、籌備處。
    練學以致用:給下面的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a、這雙鞋子有點小,稍()微再大一些就好了。(shāo)
    b、體育課上,老師喊口令:“稍()息,立正!”(shào)
    c、犯了錯就該受到處()罰。(chǔ)
    d、這里到處()是石頭。(chù)
    (3)在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
    ①形聲字結構特點:“誘、豫、跺、舔”都是形聲字,可以根據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方法識記。
    ②熟字比較法:外—處,范一犯。
    ③組詞擴展:強大自強禁止團聚
    (4)認讀生字詞(以多種形式,如猜讀、“開火車”讀等。)
    (5)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嘀咕】使人看了還想看的,吸引人的。
    【爭先恐后】心里慌亂不安,無所適從。
    【誘人】小聲說、私下里說。
    【七上八下】搶著向前,唯恐落后。
    (4)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評: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教師適時進行部分字詞的朗讀提醒,重點范讀指導生字:“誘”讀“yòu”,不要讀成了“秀”的音節(jié);“舔”讀第三聲,同時引導他們借助動作理解詞義;“禁”的韻母是前鼻音,且在文中讀第四聲;“稍”是一個多音字,在“稍息”一詞中讀第四聲,教師同時用肢體動作引導學生明確詞義。)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教學主要采取了自主學習法,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認真的自主讀文,初步掃清了文章認讀障礙,也整體感知了故事的.主要內容,更感知了故事發(fā)生的背景。
    4、再讀課文,了解內容。
    (1)出示問題:
    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這篇課文敘述了螞蟻隊長在搬運食物時發(fā)現了誘人的的奶酪,它不搞特權把奶酪讓給了最小的螞蟻。)
    (2)根據課文前的提示,學生自讀課文,完成相關問題。
    5、談話過渡:讓我們走進課文,看看它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
    【設計意圖】:“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辟|疑可以使教師更有的放矢,可以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可以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敏于發(fā)現,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
    三、研讀課文,交流展示
    1、學習課文1—3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1—3自然段,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師根據學生交流情況相機引導:
    ①螞蟻隊長向大家宣布了什么?
    課件出示:螞蟻隊長集合好隊伍,向大家宣布:“今天搬運糧食,只許出力,不許偷嘴。誰偷了嘴,就要受到處罰?!保ㄕZ言描寫。螞蟻隊長布置任務,制定規(guī)則。)(板書:螞蟻隊長布置任務制定規(guī)則)
    ②一只小螞蟻在隊列里嘀咕什么?(要是偷嘴的是您呢?)螞蟻隊長是怎么說的?(照樣要受處罰。)你從中感受到什么?(隊長宣布規(guī)則時能夠做到一視同仁,不搞特權。)
    ③課件出示:大家一聽,都來勁了,爭先恐后趕到運糧地點,搶著抬大的,搬重的,誰也不愿偷懶。
    讀一讀,互相交流:
    a、“爭先恐后”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文中指螞蟻們搶著向前,唯恐落后。)
    b、從這段話你感受到什么?(爭先恐后寫出了大家聽到蟻王不搞特權,勞動的積極性很高,爭著搶著干活。)
    c、螞蟻們?yōu)槭裁礌幭瓤趾蟮陌徇\糧食?(螞蟻們聽到螞蟻隊長說要和大家一起遵守規(guī)則,不搞特權,他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
    (3)指名朗讀課文1—3自然段,師生評議。
    (4)在搬運糧食的過程中,螞蟻隊長發(fā)現了一塊大奶酪,在搬運奶酪的過程中又會發(fā)生什么事呢?課文的那些自然段講述的是搬運奶酪的事?(4—13自然段。)
    2、學習課文4—13自然段。
    (1)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描寫螞蟻搬運奶酪的內容所在段落(4-13),同時認真朗讀課文第4-13自然段,看看:這是一塊怎樣的奶酪?螞蟻們面對奶酪時又是怎樣反應的?
    學生交流,課件出示:奶酪多誘人?。√е?,不要說吃,單是聞聞,都要淌口水。小螞蟻們嘴叼著它,要做到不趁機舔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力,多強的紀律性?。。ò鍟喊l(fā)現奶酪十分誘人)
    ①這段話主要寫了什么?(這段話寫出了這塊奶酪很吸引人。)
    ②“誘人”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誘人。)
    下文“單是聞聞,都要淌口水和要做到不趁機舔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力,多強的紀律性??!”都是為了強調奶酪的味道很好,很吸引人。所以誘人的意思就是奶酪的味道很香,很吸引人,讓人無法拒絕。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先找到這個詞語,然后讀詞語的前面的句子和后面的句子,把能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要遵循詞不離句的原則。
    (2)在搬運奶酪的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奶酪掉了一小塊。)
    ①課件出示:螞蟻隊長叼著奶酪的一角往前拽著,也許是用力過猛,一下就把那個角拽掉了。盯著那一點兒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螞蟻隊長想:丟掉,實在太可惜;趁機吃掉它,又要犯不許偷嘴的禁令。怎么辦呢?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會兒!”
    ②這段話主要描寫了什么?(螞蟻隊長的心理活動。寫出面對這點奶酪渣蟻王左右為難,不知道該怎么辦?)
    ③“七上八下”是什么意思?(形容心里慌亂不安,無所適從的感覺;也指零落不齊或紛亂不齊。)誰能用上這個詞語說個句子?(聽到期中考試我只考了八十多分的消息,我心里直七上八下的,不知老師會怎樣批評我。)
    “七上八下”是描寫心理活動的詞語。在平時的學習中你見到過這樣的詞語嗎?(學生交流,教師引導像這樣的詞語還有:心急如焚心亂如麻心猿意馬忐忑不安)
    ④課文中還有描寫螞蟻隊長這種心理活動的詞句或段落嗎?
    這時,奶酪旁邊只有螞蟻隊長,他偷個嘴,誰也看不見。他低下頭,嗅嗅那點兒奶酪渣子,味道真香!可是,他猶豫了一會兒,終于一跺腳:“注意啦,全體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轉!齊步——走!”(“猶豫、終于”寫出了蟻王激烈的思想斗爭。)(板書:獨享奶酪猶豫再三)
    螞蟻隊長為什么兩次下了同樣的命令?他想干什么?(螞蟻隊長第一次下命令是想讓螞蟻們離開,自己吃了這點兒奶酪渣,因為他實在抵制不了美食的誘惑。可是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他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決定把這點兒奶酪渣留給年齡最小的螞蟻吃。從這里可以看出螞蟻隊長具有抵制誘惑的勇氣,能夠以身作則,也反映了螞蟻隊長關愛弱小的品質。)
    ⑤螞蟻隊長是怎么做的?(蟻王以命令的形式讓小螞蟻吃掉這塊奶酪渣。)你是從哪里知道的?(小螞蟻們從四面八方的草叢里走攏來了。當他們重新聚到奶酪旁邊時,蟻王命令一只最小的小螞蟻:“這點兒奶酪渣是剛才弄掉的,丟了可惜,你吃掉它。執(zhí)行命令!”)(板書:關愛弱小執(zhí)行命令)
    ⑥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第6-12自然段,了解事情的經過。在朗讀中表現出螞蟻隊長“七上八下”的心理活動,在朗讀中表現出對螞蟻隊長堅持原則、關心幼小的品質。(板書:遵守規(guī)則)
    (3)齊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大家又干起活來了,勁頭比剛才更足,奶酪一會兒就被搬進洞里去了。”鼓勵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教師評議并小結。(板書:激勵大家干勁十足)
    3、小組合作,探究交流:
    (1)在這件事中,你感觸最深的是什么?(引導學生圍繞第4-12自然段進行交流,體會螞蟻隊長和蟻群嚴格的紀律性。)
    (2)回顧全文,體味感悟。
    ①你喜歡這位螞蟻隊長嗎?(我喜歡螞蟻隊長,因為他能以身作則,關愛弱小。)你喜歡這群小螞蟻嗎?為什么?(再次體會蟻群嚴格的紀律性。)(板書:以身作則關愛弱?。?BR>    ②假如你是螞蟻隊長,你會對蟻群說些什么?又會怎么做?
    預設:也會對螞蟻們嚴格紀律,自己不能犯禁令,管理別人,首先要管好自己。
    4、選擇其中一個小螞蟻,發(fā)揮想象,以小螞蟻的身份改編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教學環(huán)節(jié)力求在學生充分研讀的基礎上,自主感悟,自覺內化,理解和感受文本所承載的價值內涵,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人格熏陶。
    四、課文主旨。
    這篇課文敘述了螞蟻隊長在搬運食物時抵制奶酪渣的誘惑,不搞特權,把奶酪渣讓給了年齡最小的螞蟻的事,贊揚了螞蟻隊長以身作則,關愛弱小的品質。
    五、課堂小結:
    這篇課文是一個童話故事。講的是蟻王帶領自己的隊伍搬運糧食的事。讓我們體會出了蟻王以身作則、嚴守紀律的美好品質。教育了我們要關愛弱小。
    六、主題延伸:
    1、學會服務,關愛他人。請為自己設定一個目標,關愛身邊的人或動物,開始行動吧!
    2、可愛的螞蟻隊長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只有懂得遵守紀律、嚴于律己的人,才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也才能夠成為一名真正有魅力的領袖!請聯(lián)系生活說一說對于“遵守紀律、嚴于律己”重要意義的理解(也可以說說不遵守紀律、不嚴于律己會造成怎樣的后果)。
    引導積累關于“遵守紀律、嚴于律己”的名言警句:
    (1)不要過分地醉心于放任自由,一點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處與危險實在不少。——克雷洛夫
    (2)在危險關頭,要拯救大家的生命,所有的人就得立即絕對服從一個人的意志?!鞲袼?BR>    七、推薦閱讀:
    本文推薦閱讀《花花》《誰是森林小天使》
    (一)閱讀《花花》思考:
    山羊老師告訴花花哪四個字?花花是怎么做的?
    (二)閱讀《誰是森林小天使》思考:
    烏鴉為什么能成為“森林小天使”?你從烏鴉身上學到了什么?
    八、當堂檢測
    建議使用榮德基課件中的“當堂檢測”做訓練。
    一塊奶酪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七
    1、自學生字,收集螞蟻搬食物的資料。(學生)
    2、教學相關課件。(教師)
    1、認識11個生字。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螞蟻隊長和螞蟻們的美好品質。
    3、學習螞蟻大家庭同心協(xié)力,關心幼小的美好品質,并受到啟發(fā)。
    體會螞蟻隊長表現出的美好品質。
    一、問題導入(用時:5分鐘)
    (1)、同學們,你們見過螞蟻搬運食物嗎?
    (2)、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螞蟻隊長,看看它是怎樣帶領螞蟻隊伍搬運食物的?(板書課題)
    1)、學生交流螞蟻搬運食物的情景。
    2)、齊讀課題,質疑。
    讀了題目,你會提出哪些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讀識字(用時:15分鐘)
    1、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把生字圈起來。
    2、認讀生字和帶生字的詞語。
    3、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1)、易讀錯的字。
    犯(fàn)跺(duò)豫(yù)
    2)、讀一讀帶生字的詞語。
    3)、自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4)、學生齊讀課題。
    給加點的字注音。
    誘人()聚集()
    猶豫()宣布()
    禁止()舔食()
    三、研讀感悟(用時:15分鐘)
    1、自讀課文第1~3自然段,思考:
    (1)螞蟻隊長下達了什么命令?
    (2)螞蟻們是怎么做的呢?
    2、研讀第4~9自然段,思考:螞蟻隊長和螞蟻們對掉在地上的奶酪渣是什么態(tài)度?
    3、齊讀最后一段。
    1)、讀第1段螞蟻的命令。
    2)、從“爭先恐后、搶著、不愿”等詞體現了螞蟻遵守紀律,同心協(xié)力的品質。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隊長:丟掉——太可惜;吃掉——犯禁令(矛盾)
    4)、“勁頭比剛才更足”螞蟻隊長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地品質更加激勵螞蟻們齊心協(xié)力地搬運食物。
    4、仿寫詞語。
    爭先恐后(含反義詞)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面八方(含數字)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歡這只螞蟻隊長嗎?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課堂小結(用時:5分鐘)
    學生再讀課文,說說課文對你的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