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小學大班教案社會(通用15篇)

字號:

    編寫教案時,教師還應該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學效果。教案應該符合現代教育理念和教學規(guī)范,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此處提供的教案范文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教案的結構和設計要點。
    參觀小學大班教案社會篇一
    1、認識小學校舍和各種設施,了解小學生在校的一些主要活動,減少對小學的陌生感。
    2、激發(fā)做小學生的美好愿望。
    活動前與小學做好聯系。
    1、參觀前的談話。
    教師提出參觀要求:
    “找一找小學與我們幼兒園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小學生在學校里做些什么?”
    (1)、參觀小學的環(huán)境設施,引導幼兒交流。
    “操場上有些什么?可以干什么?”
    “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的.廁所在哪兒?怎樣區(qū)別?”
    “小學教室里的桌子、椅子是怎樣排放的?講臺有什么作用?”
    (2)、幼兒觀看小學生上課、做眼保健操等。
    (3)、幼兒與小學生交談。
    “小學里有沒有游戲?”“中午怎么吃飯的?”“有沒有睡覺?”
    “值日生做些什么事情?”“每天有作業(yè)嗎?”
    (4)、小學教師向幼兒介紹小學的情況。
    3、參觀后灘話。
    (1)、幼兒說說自己的觀后感,教師傾聽幼兒的感受。
    (2)、教師幫幼兒總結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之處,激發(fā)幼兒上小學的愿望。
    參觀小學大班教案社會篇二
    1、通過實地參觀,讓幼兒初步了解服裝的制作和生產程序。
    2、引導幼兒尊重勞動。
    1、聯系一家服裝廠。
    2、一位裁縫叔叔。
    一、教師交代活動目的及注意事項。
    幼:注意安全;講禮貌……師:對,我們出去時除了講禮貌,還要注意安全,特別是進入車間時不可亂動東西,要跟好隊伍并在指定地點觀看。
    二、了解幼兒對服裝制作的理解情況。
    叔叔:現在你們來到了什么地方?是干什么的?
    幼:服裝廠,是做衣服的。
    叔叔:誰知道我們身上穿的衣服是怎樣做出來的,要用到哪些工具或機器?今天叔叔就帶你們參觀一下我們的服裝廠,向以們介紹一下衣服到底是怎樣做出來的。
    三、參觀服裝廠(按照制作流程參觀)。
    1、裁剪室。
    (1)看樣間師:你們看到什么?
    幼:一塊一塊的紙板;紙板的形狀都不一樣……師:它們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用?讓我們一起問問裁縫叔叔吧!
    幼:叔叔是怎樣用剪刀來裁剪布料的呀?
    叔叔:先將樣板放在多層的布料上沿著樣板剪下(裁縫叔叔操作),這樣就能剪出標準的布料了,而且還可以一次剪出好幾層,這就是樣板的好處。
    2、參觀縫紉室。
    幼:布料剪好之后接下來該干什么了?
    叔叔:下一步就是進行縫紉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3、參觀剪線叔叔:你們看,一條褲子做好了,接下來要做什么呢?
    幼:要燙褲叔叔:不,先要把褲子上的線頭剪干凈,我們一起看看阿姨是怎樣剪線頭的。(教師帶領幼兒有序地觀看工人剪線)。
    4、參觀包裝室叔叔:等裁剪、縫紉、剪線的程序完成后,我們的.衣服或褲子也就做好了,最后要進行包裝。我們去包裝室看看叔叔、阿姨們的包裝過程吧。(介紹包裝方法和注意事項)。
    四、小結。
    師:我們穿在身上的衣服、褲子要經過這么多的程序才完成,多不容易!所以,我們要愛惜自己的衣物。最后謝謝叔叔讓我們學到了這么多的本領。(相互道別)。
    參觀小學大班教案社會篇三
    為了讓孩子了解小學生活,做好入學前的準備,特制訂參觀小學活動方案:
    20xx年6月8日。
    參觀楓橋鎮(zhèn)小,了解小學生生活。
    1、讓幼兒熟悉小學環(huán)境,初步了解小學生生活和學習情況,消除陌生感,激發(fā)幼兒爭當小學生的愿望。
    2、通過找出小學與幼兒園不一樣的地方,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
    3、提高幼兒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為幼兒進入小學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質。
    1、事先與楓橋鎮(zhèn)小聯系好參觀事宜;(孟)。
    2、活動前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常規(guī)教育;(大班班主任)。
    1、參加班級:楓幼大班年段。
    2、人員分工:黃劍文負責錄像和照相,
    大一班:小一班老師1+中一班老師1+大一班老師2,
    大二班:小二班老師1+中二班老師1+大二班老師2,
    大三班:小三班老師1+中三班老師1+大三班老師2,
    大四班:中四班老師1+大四班老師3。
    8點到塑膠場地集合,幼兒隨帶水、小黃帽,8點10分準時出發(fā)。
    二、教師向幼兒安全教育,提出參觀要求。
    2、幼兒進入小學,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遵守活動規(guī)則。
    (1)到了小學要緊跟著你的帶隊老師,不能夠落隊,更不能夠單獨一個人去活動;在參觀過程中要仔細看,不離開隊伍。
    (2)參觀活動時不擁擠、不準大聲喧嘩,影響小學生學習,保持安靜。
    (3)愛護學校里的花草樹木,不摘花,不踩草坪。
    (4)注意幼兒的文明禮貌行為,不能夠隨便動哥哥姐姐的東西。
    3、交代參觀內容,提出參觀要求。
    (1)告訴幼兒要參觀小學,看小學生上課以及如何開展課間活動;。
    (2)要求幼兒要像小學生一樣認真聽講,不能夠影響小學生上課。
    三、參觀小學,初步了解小學的環(huán)境設施、作息時間、活動內容等與幼兒園不同。
    1、看校牌,知道小學的校名。(8點50分)。
    3、課間活動時,可以和小學的哥哥姐姐一起游戲,也可以和小學里的老師、小學生交流談話。
    4、帶幼兒參觀學校環(huán)境:認識與了解教室、操場、多功能教室、計算機教室、廁所等具體位置,了解各場所的用途。知道這些地方是小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9點30分)。
    5、參觀一年級的小學生是怎樣上課的,讓幼兒對小學生該怎樣學習有所了解,激發(fā)幼兒進入小學的愿望。分組到班級聽課——請幼兒觀察:小學生的教室里有些什么?課桌椅是怎樣放的?小學生帶些什么物品。(看小學生的書包里都裝了些什么)(10點10分)。
    注意:看學生上課之前教師請幼兒觀察:(10點)。
    a、上課鈴聲響了代表什么?小學生怎么樣準備的?學習用品怎樣放置?
    b、觀察小學生的坐姿。
    c、老師提問后,學生怎樣舉手發(fā)言的?是如何注意聽講的?
    四、參觀結束,各班教師點名。幼兒與小學里的老師、哥哥姐姐們告別,安全回到幼兒園。(10點30分)。
    五、回到幼兒園后的延伸活動:
    2、表達與創(chuàng)造:把自己在小學里看到的、聽到的、印象最深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
    參觀小學大班教案社會篇四
    1、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講述入小學前的擔憂,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2、激發(fā)愿意做個小學生的愿望。
    3、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2、ppt:離園倒計時;蘿拉的擔心;小學生解答錄像。
    3、了解幼兒入學前的一些困惑。
    一、活動導入。
    (圖片:離園倒計時)師:看,這是什么?
    追問:離園倒計時記錄上記錄的數字代表什么意思?
    回應:是呀,還有41天,我們大一班的小朋友就要背起書包上學堂,成為一名光榮的小學生了。
    二、說說報名的小學。
    歸納提升:是呀,你們報名的小學各不相同,有的是洛川學校、有的是華陰路小學、有的是……,并且,你們喜歡小學的理由也不一樣,有的是喜歡……、有的是喜歡……、有的是喜歡……,但是,不論你去了哪所小學,都能在那里學到更多的本領,讓自己變得更加聰明。
    三、我的擔心。
    2、(ppt)教室講述蘿拉不愿上學的故事。
    3、師:現在你們知道為什么蘿拉總說自己還太小不愿去上學了嗎?
    歸納提升:原來呀,蘿拉是怕自己學不好數學和寫字,怕穿校服的樣子不好看,還怕自己孤孤單單一個人吃午飯,小小的蘿拉居然有這么多的擔心!
    4、你們和蘿拉一樣,也快要上小學了。你們有些什么擔心的'事情嗎?
    5、師:請你們把自己所擔心的事情,用畫筆畫在紙上,等一會和好朋友一起交流。
    四、分享交流解決問題的經驗。
    歸納提升:如果你擔心的問題是有關生活方面的,比如:吃飯、早起、和好朋友交往等請放在生活一欄里。
    如果你的擔心是關于學習方面的,比如:考試成績、作業(yè)、下課十分鐘、競選隊長等請放在學習一欄里。
    如果你擔心的是關于安全方面的,比如:遇到壞人、活動時有危險等請放在安全一欄里。
    回應:你們的小眼睛真厲害,通過觀察圖片上的文字和圖畫,都看懂了老師要表達的意思。那么現在就請你們根據自己畫的擔心的內容,為它找一個合適的擺放位置。
    生活類:
    1、上學怎樣不遲到?
    (1)生生互動。
    (2)預設小結:晚上整理好書包,準備好學習用品,堅持早睡早起,養(yǎng)成好習慣,還可以請小鬧鐘來提醒自己早早起,抓緊時間穿衣服、洗臉刷牙、吃早飯,這些都是讓我們上學不遲到的好方法。
    2、再也見不到幼兒園的好朋友和老師了。
    (1)追問:好朋友有這樣的擔心,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解決?
    (2)預設小結:雖然小朋友離開了幼兒園,以后再見到好朋友和老師的機會會變少,不過沒關系,我們可以互相留下電話號碼,常常保持聯系。而且到了小學,你會遇到更多的老師,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3、小學的飯菜,我吃不下該怎么辦?
    (1)追問:遇到自己不喜歡吃的飯菜,你會怎么做?
    (2)預設小結:農名伯伯辛勤種出來的糧食,我們一定要愛惜。但如果因為身體的原因實在吃不下,也可以和小學老師說一聲,請老師幫忙處理。
    學習類:
    (1)同伴間互動。
    (2)小學生介紹辦法:我們每天有一節(jié)自習課,在自習課上我們可以抓緊時間做完作業(yè),回家先做作業(yè)再玩。
    (3)預設小結:對啊,不管是在學校里還是在家里,我們都要抓緊時間。
    2、怎樣才能取得好成績?
    預設小結: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yè)、有問題及時請教老師、同學和爸爸媽媽,只要你努力,就會取得好成績的。
    (1)小學生介紹:下課以后可以喝水、小便,和好朋友說說話,不過要注意安全。
    (1)同伴間討論。
    (2)小學生隊長回應:除了學習好,還要遵守好小學生的行為規(guī)則,很重要的是小干部要為班級、同學做好事,愿意幫助大家,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歡迎。
    安全類:
    1、遇到壞人,怎么辦?
    (1)生生互動。
    (2)預設小結:萬一遇到壞人,千萬要冷靜,想辦法找老師或爸爸媽媽來幫忙,如果有機會要撥打110,向警察叔叔求助。
    參觀小學大班教案社會篇五
    一、活動目標:
    (一)通過帶幼兒參觀青年路小學讓幼兒進一步了解小學生活,消除陌生感,激發(fā)幼兒進入小學學習的愿望。
    (二)提高幼兒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為幼兒進入小學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質。
    二、活動時間:
    20__年5月7號——5月9日(下午5:45—6:30)。
    5月7日:大一班、大二班。
    5月8日:大三班、大四班。
    5月9日:大五班、大六班。
    三、活動內容:參觀__路小學,了解小學生生活。
    四、參加人員及分工:
    (一)參加人員:全體大班幼兒、教師和家長。
    (二)人員分工:
    組織集合隊伍:各班班長。
    大門口驗證:___、___。
    五、活動準備:
    1、聯系小學、確定具體參觀時間。
    2、利用小教研討論參觀小學安全教育內容。
    3、發(fā)放“大班參觀小學活動”邀請卡,告知家長具體活動事宜。
    4、活動前談話,加強幼兒安全教育、禮貌教育。
    六、活動過程安排:
    1、幼兒在家長的帶領下從幼兒園走到小學,提醒家長注意交通安全,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不東張西望,按時到達指定地點集合。
    2、家長憑邀請卡和接送卡進入校園。
    3、幼兒進入小學,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遵守活動規(guī)則。
    (1)在參觀過程中要仔細看,不離開隊伍。
    (2)不能大聲說話,不隨地亂扔垃圾。
    (3)愛護學校里的花草樹木,不摘花,不踩草坪。
    (4)參觀時,兩名教師在幼兒隊伍的一前一后,提醒幼兒和家長走樓梯時一個跟著一個,不推也不擠,靠著右邊走。
    4、帶幼兒參觀學校環(huán)境:認識與了解教室、操場、多功能教室、計算機教室、廁所的具體位置,知道這些地方是小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
    5、請一年級的老師為家長和孩子們講解入小學的準備及注意事項。
    6、與小學里的老師告別,由家長帶領幼兒安全回家。
    7、活動結束后的延伸活動:
    (1)表達與交流:你在小學里看到了些什么?該怎樣做個小學生。
    (2)表達與創(chuàng)造:把自己在小學里看到的、聽到的、印象最深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繪畫或口述日記等)。
    參觀小學大班教案社會篇六
    1.了解小學生學習,活動的場所和學習常規(guī)。
    2.觀察小學生下課,活動的情況,會主動訪問小學生,自己提問,了解小學生活動的有關情況。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1.與附近小學聯系好參觀事宜。重點看一年級的語文、數學課。
    2.事先請幼兒在"小學生采訪表"上畫自己想知道的關于上小學的'問題。
    1.引發(fā)幼兒參觀小學的愿望。
    (1)談話:還有一學期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yè)了,將要到哪里學習呢?
    (2)啟發(fā)幼兒交流自己想要了解的有關小學的內容。
    訪問時要注意什么?
    2.組織幼兒參觀前的談話內容,在參觀過程中向幼兒提供幫助。
    (1)找找校牌,知道校名。
    (2)訪問操場上的老師,了解個場所的用途。
    (3)組織觀看小學生上課。
    (4)鼓勵幼兒訪問下課的小學生,了解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并把得到的答案用繪畫的方式記錄在采訪表上。
    3.組織幼兒回園交流。
    提問:你參觀了什么學校?知道了哪些內容?你發(fā)現幼兒園與小學有什么不同?
    參觀過程中遇到困難了嗎?誰幫助了呢?解決了什么問題?
    參觀小學大班教案社會篇七
    一、社會背景:
    再過幾天世博會馬上就要在上海召開了,這是我們每個上海人的驕傲。而我們的寶寶也是其中的一員,為此我們在過去的一年中已相繼開展了一系列的關于世博的活動。比如:認識世博吉祥物海寶,了解中國館的外觀,畫畫世博會的標志等等。而這兩天新聞里、廣播里、報紙上、網上都在談論世博園試運營的情況。雖然,我們的政府在這之前做了大量的準備,但是,在試運營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人太多,找不到廁所,亂扔垃圾,參觀者對世博會參觀要求不明確等。這時,我就想到了如果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去參觀世博園,肯定也會遇到這些問題。那么,作為教師如何把這些信息傳達給孩子呢?讓我們的孩子在參觀的時候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呢?于是,我就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意在將世博精神"精彩世博,文明先行"內化給孩子,讓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爭做世博小主人。
    二、幼兒經驗:
    幼兒作為社會人,他們的社會性認識、情感和行為的發(fā)生發(fā)展,依賴于所處的環(huán)境和經驗,因此生活性和實踐性是社會活動的兩大要點,在設計社會性活動過程中,我反思了以往的教學設計,平時我們很多時候都是選擇一些與幼兒現實生活有關的故事、兒歌等教學手段來對孩子進行教學,讓孩子懂得同伴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團結友愛,學會分享等等。因此,我在設計本次活動的`時候,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了在參觀過程中與幼兒最為相關的兩個話題:
    1、如果在參觀時與家人走散了該怎么辦?
    2、在參觀世博會之前要做好哪些準備?從而來引出,我們應該如何"文明觀博"的問題。基于以上的考慮,我制作了活潑生動、直觀形象的ppt課件,以及將活動室的一角布置成了觀博的長廊,這樣就能幫助幼兒進入到真實情景教學的過程中,意在鼓勵幼兒根據自身經驗,展開豐富的想象,讓幼兒大膽地講述,大膽地猜測:設身處地商討多種解決問題的辦法,然后讓幼兒親自去實踐,去感知該如何"文明觀博"。
    1、在看看、說說中,初步了解觀博之前的基本準備。
    2、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幫助別人的辦法。
    3、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1、重點:通過鴨寶寶走散、兔姐姐淋雨,知道在觀博之前要做好準備。
    2、難點:在小動物觀博遇到困難時,能商討多種辦法,幫助小動物解決困難。
    1、幼兒:對世博會有初步的了解2、教師:ppt課件的制作3、道具:玩具海寶、小花傘4、環(huán)境:觀博長廊(各種世博館的圖片)活動過程:
    一、談談觀博:
    1、寶寶們,再過8天在我們上海有個跟海寶有關的會要開,你們知道是什么會嗎?
    二、準備觀博:
    (2)(出示鴨寶寶哭的ppt圖片):鴨寶寶,怎么哭了呢?(幼兒想象各種哭的原因)(3)(ppt說出鴨寶寶哭的原因):怎么會走散了?(幼兒想象各種走散的原因:世博公園人太多了;沒有牽好媽媽的手;沒有聽媽媽的話亂跑了……)(4)(教師繼續(xù)提問):那走失了怎么辦呢?你們有什么辦法幫鴨寶寶找到媽媽呢?(幼兒想象出各種解決困難的辦法:站在原地等媽媽;找警察叔叔;打電話給媽媽……)(5)(觀看嘟嘟用的辦法):嘟嘟是用了什么好辦法?(聯系幼兒園的小廣播,同時,可以學學禮貌用語:謝謝你,不用謝)小結過渡:嘟嘟真聰明,想了個這么好的辦法幫助鴨寶寶,我們寶寶以后去參觀世博公園的時候,可不能和爸爸媽媽走散了,一定要牽好爸爸媽媽的手。萬一走散了,我們也不要害怕,因為今天我們已經想了好多辦法了,可以用嘟嘟的這個好辦法,當然也可以用剛剛我們想到的好辦法,求助大人或者是站在原地等爸爸媽媽來找你。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里產生的言語活動,離開了特定的環(huán)境就無法進行。生活給口語交際提供了活的源泉,精心創(chuàng)設符合交際的情景,利于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教學中我把日積月累中的內容與口語交際進行有機地整合,并遵循低年級學生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借助大量的圖片把語言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起來,并充分利用文中的詞語,讓每一個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感受語文的樂趣。生活的再現,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情緒也會因此變得高漲起來,參與的積極性會被激發(fā)出來。實現生生、師生、人景互動,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語言技能,體現口語交際的得體性。
    參觀小學大班教案社會篇八
    活動目標:
    1、了解銀行是可以存儲、轉帳等功能。
    2、體驗和老師、同伴一起參觀銀行的快樂。
    3、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在開展活動之前,通過某種渠道與銀行聯系,告訴之參觀的時間、內容以及當天的活動安排讓銀行人員做好幼兒在銀行參觀的準備。
    2、幼兒自制“辛苦了”的蠟筆畫、水壺、濕紙巾、毛巾、紙杯、錐形筒(交通旗)。
    3、做好參觀前的安全教育,禮貌教育和紀律,提出參觀銀行的注意事項。如:有禮貌、有秩序、安靜、專心聽銀行人員解說。
    活動過程:
    一、7:40—8:00幼兒來園。
    1、早上來園穩(wěn)定幼兒情緒,做好準備工作(上廁所、檢查衣服、所帶物品)。2、8:00—8:30幼兒活動前準備,教師集合清點人數并講解安全方面的要求并重復提醒。3、8:30出發(fā)前準備工作,整理儀表及隨身攜帶物品。4、8:50準時出發(fā),老師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二、去銀行路途中。
    1、老師組織幼兒排整齊隊伍,并要求每個人以開“火車”的拉好,注意個別行動能力差或調皮的幼兒。
    2、途中,幼兒不得推擠、掉隊,過馬路時,將錐形筒(交通旗)放在馬路中,讓幼兒安全的過馬路,之后將錐形筒(交通旗)撤走,可以在途中唱歌,教幼兒認識路途中的.各種職業(yè)場所。遇到有休息的場所時,讓幼兒休息,并讓幼兒去上廁所、喝自帶水壺的茶水,并檢查幼兒是否出汗,出了汗的幼兒用毛巾搽汗。
    三、到達目的地——銀行。
    1、銀行人員接待,老師組織幼兒向工作人員問好,并請銀行工作人員介紹銀行的總體概括。
    2、在銀行人員的帶領的帶領下,到每個區(qū)域進行參觀并告訴不同窗口有不同的作用,如詳細告訴各個窗口的具體功能,并告訴幼兒辦理業(yè)務的顧客必須排號等候辦理業(yè)務,不允許插隊。讓幼兒了解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排隊,理解認同并能遵守排隊的規(guī)則。
    3、組織幼兒向忙碌的工作人員送上親手畫的“辛苦了”的蠟筆畫,然后倒水給忙碌的工作人員喝。
    4、工作人員將準備好的紅包,發(fā)送給幼兒,讓他們傳播節(jié)約,儲蓄、勞動的好品格。
    5、分散活動,讓幼兒與辦理業(yè)務的人員進行交流,培養(yǎng)幼兒的社交能力。
    6、讓幼兒提出不懂的問題,工作人員給予解釋與回答。
    四、結束參觀銀行。
    2、表揚幼兒在參觀銀行時能遵守秩序,聽工作人員安排。”但也有個別的幼兒也有不乖得地方,希望改進喲,竟然小朋友們這么乖,那老師下次帶你們去參觀你們即將踏入的小學。"。
    活動延伸:
    回幼兒園后進行角色扮演,家長來園接幼兒時,向父母建議,讓他們帶上孩子到銀行親自體驗一下存蓄。
    活動反思。
    20xx年11月15日上午9:00——11:00大一班的老師們帶領幼兒走進龍華支行光大銀行舉辦的“小小銀行家”光大銀行進行參觀,了解銀行的基本操作流程,并在銀行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親身,體驗了atm機的存款、取款過程。
    本次活動旨在讓孩子們了解基礎的金融知識,通過在銀行營業(yè)大廳開展互動游戲模擬理財,點鈔等豐富多彩的方式,培養(yǎng)孩子們從小理財的意識。
    本班總人數28人,參加活動的有21位幼兒。早上9:10,活動正式開始。為了讓孩子們體驗“銀行家”的樂趣,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文明禮儀。光大銀行航姐姐,帶領我們的孩子來到網點大廳,首先讓他們認識多媒體自助終端等自助設備、體驗其功能和使用;再在自助服務區(qū)體驗存取款,通過叫號機取號,排隊體驗現場開卡等服務。孩子們通過體驗銀行服務,對銀行業(yè)務有了初步認識,而且整個活動現場洋溢著溫馨、快樂的氣氛。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孩子們開展了“我是點鈔小能手”體驗活動,在一片“沙沙”聲中,小手麻利點鈔,小手真能干。通過這次活動,不僅幫助小朋友們增加對錢幣知識的了解,還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理財觀念和理財意識。
    參觀小學大班教案社會篇九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初步了解幾種記錄方法,閱讀欣賞記錄的方式,感知記錄在我們生活學習中的作用。
    2、大膽在集體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自制圖書一份、泥人作品3份、問題延伸(打印)、幼兒記錄紙一份、投影儀等。
    教學重難點:
    了解、閱讀、欣賞各種記錄的方法,并感知記錄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課時:
    1課時(30分鐘)。
    教育理論依據:
    活動過程:
    (一)說說身邊的記錄(找找、說說記錄的不同方法)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不同的記錄方法。孩子們,你們知道有哪些呢?你也可以在我們教室里找找(氣象角、新聞角、種植角、離園倒計時、點心區(qū)記錄等)。
    (二)觀看各種記錄(了解并掌握各種記錄的方式方法)。
    小結:象這些記錄,通常包括有圖片形式和文字形式的記錄。
    小結:怎么樣的才是圈?所以,同樣是個圓,卻有許多的不同,以后你們記錄也好,做東西也好,要想辦法讓別人一看就明白。
    我說個關鍵字吧:”從左到右的'第3個泥人在干什么?從哪看出來的呢?
    那第二個泥人呢?為什么?(如果有疑問,請小主人來介紹一下)。
    3、繪畫記錄作品(出示記錄紙)“我這有一張小朋友的記錄紙,讓我們看看,她在干什么?和我們平時的記錄有什么不同?——得出”云記號“(猜、討論)聽聽小主人的正確答案?!?BR>    小結:你們都猜對了,那是因為這個小朋友記錄的符號用的很清楚。而且她還使用了新的記錄方法,把她在區(qū)域活動中的整個過程都記錄了出來。我們也可以學著來試試。
    (一頁一頁地翻閱圖書):介紹主人公,它到了哪里?為什么?遇見了誰?它又怎么樣?同樣是一根線,為什么是上山和下山呢?這個線條還可以象什么?……”
    小結:很簡單的線條,卻讓人很清楚地看得明白。那我們以后在使用線條記錄的時候也要象它這樣又簡單,又清楚。
    (三)問題延伸(引出再學習的興趣)“看了這個故事老師有個任務要交給你們:(出示記錄紙)請你們今天回去后做一份計劃書,可以用各種不同的記錄方法來記錄你的一件事,但是要別人一看就明白?!?BR>    教學評析:
    1、取材有趣而來源生活:
    記錄的方法,孩子們在幼兒園的一天里會遇上許多。也會接觸到各種不同的記錄形式。幫助孩子們整理和歸納,是老師給予孩子的最好啟示。選擇繪本《失落的一角》,激發(fā)孩子們對記錄的美好興趣。也發(fā)展了孩子仔細觀察畫面的能力。
    2、環(huán)節(jié)清晰、有條理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上,設計清晰,便于執(zhí)教者層層推進,深入問題。提問中也能夠顧及到全體孩子,面廣。能夠時不同層次的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
    參觀小學大班教案社會篇十
    活動目標:
    1、了解飛機場的基本結構,知道飛機場有售票廳、候機場、機場跑道等等,了解他們的主要作用。
    2、認識飛機場的主要工作人員以及他們的工作,知道乘坐飛機的的基本流程。
    3、知道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遵守公共秩序。
    活動準備:飛機場圖片。
    活動過程:
    一、向幼兒簡單地介紹飛機場。
    二、組織幼兒看飛機場圖片。
    1、觀察機場售票處,引導幼兒觀察人們買票、定票,售貨員售票的'情況。
    教師:這是什么地方?人們在這里干什么?
    2、幼兒觀察問訊處。知道人們在這里可以查飛機起飛情況,詢問各種問題。
    3、幼兒觀察物品檢查處,旅客驗票和入口處。
    啟發(fā)幼兒思考:這是什么地方?為什么要檢查旅客的行李物品?
    告訴幼兒這是物品檢查處,旅客和行李都要經過儀器的檢查,上飛機不能攜帶刀以及其他危險物品,以確保飛機和旅客的安全。
    4、引導幼兒觀察候機廳,提問:這是什么地方?它是干什么的?人們是怎樣候機的?
    使幼兒知道這是候機廳。旅客在這里一邊休息一邊等飛機。旅客分不同的航班排隊候機。
    5、觀察飛機跑道和停機坪。引導幼兒思考:飛機跑道是干什么用的?
    停機坪是干什么用的?人們怎樣才能上飛機?
    告訴幼兒機場跑道是給飛機起飛和降落用的。停機坪上可以停飛機。人們可以通過旋梯上飛機。上下飛機時要注意安全。
    三、和幼兒談話啟發(fā)幼兒飛機場的情景。
    提問:
    1、我們看了什么地方?登機要辦理哪些手續(xù)?飛機場有哪些地方?它們是干什么用的?
    2、機場有哪些工作人員?他們做什么事情?
    飛機場有什么用?啟發(fā)幼兒講出飛機場是貨物運輸和旅客運輸的重要場所。
    參觀小學大班教案社會篇十一
    活動目標:
    1、了解飛機場的基本結構,知道飛機場有售票廳、候機場、機場跑道等等,了解他們的主要作用。
    2、認識飛機場的主要工作人員以及他們的工作,知道乘坐飛機的的基本流程。
    3、知道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遵守公共秩序。
    4、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飛機場圖片。
    活動過程:
    一、向幼兒簡單地介紹飛機場。
    二、組織幼兒看飛機場圖片。
    1、觀察機場售票處,引導幼兒觀察人們買票、定票,售貨員售票的情況。
    教師:這是什么地方?人們在這里干什么?
    2、幼兒觀察問訊處。知道人們在這里可以查飛機起飛情況,詢問各種問題。
    3、幼兒觀察物品檢查處,旅客驗票和入口處。
    啟發(fā)幼兒思考:這是什么地方?為什么要檢查旅客的行李物品?
    告訴幼兒這是物品檢查處,旅客和行李都要經過儀器的檢查,上飛機不能攜帶刀以及其他危險物品,以確保飛機和旅客的安全。
    4、引導幼兒觀察候機廳,提問:這是什么地方?它是干什么的?人們是怎樣候機的?
    使幼兒知道這是候機廳。旅客在這里一邊休息一邊等飛機。旅客分不同的航班排隊候機。
    5、觀察飛機跑道和停機坪。引導幼兒思考:飛機跑道是干什么用的?
    停機坪是干什么用的?人們怎樣才能上飛機?
    告訴幼兒機場跑道是給飛機起飛和降落用的。停機坪上可以停飛機。人們可以通過旋梯上飛機。上下飛機時要注意安全。
    三、和幼兒談話。
    啟發(fā)幼兒飛機場的情景。提問:
    1、我們看了什么地方?登機要辦理哪些手續(xù)?飛機場有哪些地方?它們是干什么用的?
    2、機場有哪些工作人員?他們做什么事情?
    飛機場有什么用?啟發(fā)幼兒講出飛機場是貨物運輸和旅客運輸的重要場所。
    活動反思。
    幼兒園科學活動強調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師的指導和自身所從事的'活動,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操作和感知,不斷發(fā)現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孩子在已知的基礎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斷嘗試中取得成功,最終獲得知識。
    參觀小學大班教案社會篇十二
    【活動目標】:
    1.體驗一分鐘的長短,知道時間的價值,初步樹立時間概念。
    2.懂得參與各項活動都要抓緊時間、珍惜時間,為入小學作準備。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若干,如珠子和繩子,套環(huán),彈珠和筷子。2、記錄表活動過程:
    一、交流:一分鐘有多長?
    4、看到最細、最長,走得最快的針嗎?它叫秒針,秒針走一圈就是一分鐘。
    5、現在我們就來看著秒針轉一圈,感受一下一分鐘到底有多長。
    6、一分鐘過去了,孩子們,一分鐘時間長嗎?一分鐘其實是很短的,但是如果我們靜靜地等上一分鐘,一分鐘還是有點長的。
    二、體驗:一分鐘能干什么?
    (一)第一次游戲1、一分鐘時間,我們能干些什么呢?
    2、一分鐘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我們一起來玩?zhèn)€“和時間賽跑”的游戲吧。
    3、介紹游戲材料及玩法:桌子上有一些材料,有夾積木、穿珠子、串彩鏈,老師給你們一分鐘,你們可以自由選擇做什么事,時間到就停下。
    4、請你們把你完成的事記錄在表格里。
    5、一起交流自己在一分鐘里做的事情。
    6、同樣一分鐘,為什么每組的結果不一樣呢?
    結論:雖然時間相同,但每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較難,有的比較容易,所以結果也不同。
    結論:有的小朋友在做事時,光看別人,不抓緊時間做自己的事,所以自己完成的任務就少了。不管你做不做事,時間都會不停地走,這些小朋友就是讓時間跑掉了。
    (二)第二次游戲1、你們還想玩一次嗎?
    2、這次還是做和你剛才一樣的事,同樣給你一分鐘,看看這次結果會不會有什么不同。
    3、交流第二次游戲結果。為什么這一次比上一次完成的任務多呢?
    【總結】:
    同樣一分鐘,做事情的結果會不一樣。經??磩e人,不專心做自己的事,自己就會越慢,所以我們做事情要抓緊時間。把事情完成得又快又好。
    四、組織討論:如何珍惜時間?
    2、幼兒說說自己花費的時間。
    3、選三名幼兒,把統(tǒng)計結果公布在表格上,進行比較。
    3、誰花的時間最長?誰花的時間最短?你覺得誰最棒?為什么時間花的少就棒?
    4、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費的時間會相差那么大呢?
    5、分析慢的幼兒的原因:***怎么會花了這么多時間呢?是做什么事的時候太慢呢?
    怎樣才能快?
    6、做同樣的事情時間花得多結果會怎樣?時間花得少結果又會怎樣?
    7、與同伴比較,看誰最會抓緊時間。
    2、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你動作慢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失去很多玩和游戲的時間,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學會怎么樣?抓緊時間、珍惜時間。
    延伸活動:
    在區(qū)角投放操作材料,讓幼兒在規(guī)定時間內操作,看誰做得又快又好。
    教學反思:
    整體來看孩子們比較喜歡參加這一教學活動,也能從中知道了1分鐘的重要性,學會珍惜時間抓緊時間。可是從中也有一定的問題,在以各種方式體驗1分鐘的環(huán)節(jié)中有一個游戲要求幼兒保持一個動作1分鐘不動,有個別體力不好的小朋友沒站穩(wěn)碰到其他的小朋友了,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太近了這是老師沒有要求到位以后的工作中要注意。
    參觀小學大班教案社會篇十三
    活動目標:
    1、了解小學生學習,活動的場所和學習常規(guī)。
    2、觀察小學生下課,活動的情況,會主動訪問小學生,自己提問,了解小學生活動的有關情況。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1、與附近小學聯系好參觀事宜。重點看一年級的語文、數學課。
    2、事先請幼兒在”小學生采訪表“上畫自己想知道的關于上小學的問題。
    活動過程:
    1、引發(fā)幼兒參觀小學的愿望。
    (1)談話:還有一學期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yè)了,將要到哪里學習呢?
    (2)啟發(fā)幼兒交流自己想要了解的有關小學的內容。
    訪問時要注意什么?
    2、組織幼兒參觀前的談話內容,在參觀過程中向幼兒提供幫助。
    (1)找找校牌,知道校名。
    (2)訪問操場上的老師,了解個場所的用途。
    (3)組織觀看小學生上課。
    (4)鼓勵幼兒訪問下課的小學生,了解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并把得到的答案用繪畫的方式記錄在采訪表上。
    3、組織幼兒回園交流。
    提問:你參觀了什么學校?知道了哪些內容?你發(fā)現幼兒園與小學有什么不同?
    參觀過程中遇到困難了嗎?誰幫助了呢?解決了什么問題?
    參觀小學大班教案社會篇十四
    活動目標:
    1、了解銀行是可以存儲、轉帳等功能。
    2、體驗和老師、同伴一起參觀銀行的快樂。
    3、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在開展活動之前,通過某種渠道與銀行聯系,告訴之參觀的時間、內容以及當天的活動安排讓銀行人員做好幼兒在銀行參觀的準備。
    2、幼兒自制“辛苦了”的蠟筆畫、水壺、濕紙巾、毛巾、紙杯、錐形筒(交通旗)。
    3、做好參觀前的安全教育,禮貌教育和紀律,提出參觀銀行的注意事項。如:有禮貌、有秩序、安靜、專心聽銀行人員解說。
    活動過程:
    一、7:40-8:00幼兒來園。
    1、早上來園穩(wěn)定幼兒情緒,做好準備工作(上廁所、檢查衣服、所帶物品)2)、8:00-8:30幼兒活動前準備,教師集合清點人數并講解安全方面的.要求并重復提醒3)、8:30出發(fā)前準備工作,整理儀表及隨身攜帶物品。4)、8:50準時出發(fā),老師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二、去銀行路途中。
    1、老師組織幼兒排整齊隊伍,并要求每個人以開“火車”的拉好,注意個別行動能力差或調皮的幼兒。
    三、到達目的地--銀行。
    1、銀行人員接待,老師組織幼兒向工作人員問好,并請銀行工作人員介紹銀行的總體概括。
    2、在銀行人員的帶領的帶領下,到每個區(qū)域進行參觀并告訴不同窗口有不同的作用,如詳細告訴各個窗口的具體功能,并告訴幼兒辦理業(yè)務的顧客必須排號等候辦理業(yè)務,不允許插隊。讓幼兒了解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排隊,理解認同并能遵守排隊的規(guī)則。
    3、組織幼兒向忙碌的工作人員送上親手畫的“辛苦了”的蠟筆畫,然后倒水給忙碌的工作人員喝。
    4、工作人員將準備好的紅包,發(fā)送給幼兒,讓他們傳播節(jié)約,儲蓄、勞動的好品格。
    5、分散活動,讓幼兒與辦理業(yè)務的人員進行交流,培養(yǎng)幼兒的社交能力。
    6、讓幼兒提出不懂的問題,工作人員給予解釋與回答。
    四、結束參觀銀行。
    活動延伸:
    回幼兒園后進行角色扮演,家長來園接幼兒時,向父母建議,讓他們帶上孩子到銀行親自體驗一下存蓄。
    參觀小學大班教案社會篇十五
    為了讓孩子了解小學生活,做好入學前的準備,特制訂參觀小學活動方案:
    活動時間:20xx年6月8日。
    活動內容:參觀楓橋鎮(zhèn)小,了解小學生生活。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熟悉小學環(huán)境,初步了解小學生生活和學習情況,消除陌生感,激發(fā)幼兒爭當小學生的愿望。
    2、通過找出小學與幼兒園不一樣的地方,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
    3、提高幼兒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為幼兒進入小學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質。
    活動準備:
    1、事先與楓橋鎮(zhèn)小聯系好參觀事宜;(孟)。
    2、活動前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常規(guī)教育;(大班班主任)。
    參加班級及人員分工:
    1、參加班級:楓幼大班年段。
    2、人員分工:黃劍文負責錄像和照相,
    大一班:小一班老師1+中一班老師1+大一班老師2,
    大二班:小二班老師1+中二班老師1+大二班老師2,
    大三班:小三班老師1+中三班老師1+大三班老師2,
    大四班:中四班老師1+大四班老師3。
    活動過程安排:
    8點到塑膠場地集合,幼兒隨帶水、小黃帽,8點10分準時出發(fā)。
    二、教師向幼兒安全教育,提出參觀要求。
    2、幼兒進入小學,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遵守活動規(guī)則。
    (1)到了小學要緊跟著你的帶隊老師,不能夠落隊,更不能夠單獨一個人去活動;在參觀過程中要仔細看,不離開隊伍。
    (2)參觀活動時不擁擠、不準大聲喧嘩,影響小學生學習,保持安靜。
    (3)愛護學校里的花草樹木,不摘花,不踩草坪。
    (4)注意幼兒的文明禮貌行為,不能夠隨便動哥哥姐姐的東西。
    3、交代參觀內容,提出參觀要求。
    (1)告訴幼兒要參觀小學,看小學生上課以及如何開展課間活動;。
    (2)要求幼兒要像小學生一樣認真聽講,不能夠影響小學生上課。
    三、參觀小學,初步了解小學的環(huán)境設施、作息時間、活動內容等與幼兒園不同。
    1、看校牌,知道小學的校名。(8點50分)。
    2、參觀小學的課間操。(8點55分)。
    3、課間活動時,可以和小學的哥哥姐姐一起游戲,也可以和小學里的老師、小學生交流談話。
    4、帶幼兒參觀學校環(huán)境:認識與了解教室、操場、多功能教室、計算機教室、廁所等具體位置,了解各場所的用途。知道這些地方是小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9點30分)。
    5、參觀一年級的小學生是怎樣上課的,讓幼兒對小學生該怎樣學習有所了解,激發(fā)幼兒進入小學的愿望。分組到班級聽課——請幼兒觀察:小學生的教室里有些什么?課桌椅是怎樣放的?小學生帶些什么物品。(看小學生的書包里都裝了些什么)(10點10分)。
    注意:看學生上課之前教師請幼兒觀察:(10點)。
    a、上課鈴聲響了代表什么?小學生怎么樣準備的?學習用品怎樣放置?
    b、觀察小學生的`坐姿。
    c、老師提問后,學生怎樣舉手發(fā)言的?是如何注意聽講的?
    四、參觀結束,各班教師點名。幼兒與小學里的老師、哥哥姐姐們告別,安全回到幼兒園。(10點30分)。
    五、回到幼兒園后的延伸活動:
    2、表達與創(chuàng)造:把自己在小學里看到的、聽到的、印象最深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