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數數教學反思一年級(精選14篇)

字號: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數數教學反思一年級篇一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在實際的教學中,讓數學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有比較重要的意義。
    1、激活封存的記憶,對學生已有經驗進行歸納與引伸。
    “每一位學生并非上學后才接觸數學,也不僅僅是在學校中才接觸數學,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會碰到各種數學問題,從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數學認識,這些數學知識雖然是非正規(guī)的、不系統(tǒng)的,有的概念是模糊的,不清楚的,甚至錯誤的,但對學生來說是生動有趣和真實的,是學校中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必要基礎。”我們不能夠把學生看作一張白紙,這就決定了對小學數學學習的基本方法是對經驗現(xiàn)象的歸納與引伸。
    《數數、數的組成》這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上,學會數數,能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課程標準的理念,在教學設計時我充分考慮到了一年級孩子的特點,以活動為主線組織教學,使孩子們更愛學。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是《數學課程標準》的重要精神,結合生活實際設計活動,使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緊密相連,讓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學習數學。數學的學習建立在學生日常生活經驗基礎上,對他們學好數學有積極意義。
    本節(jié)課教學伊始,我設計了與學生進行課前交流,了解了大部分學生能夠口頭數數,并且激發(fā)了他們學習數數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選用了生活中常見的玉米和大豆的種子,旨在體現(xiàn)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動手操作,在反復點數的過程中,建立起數的概念,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有效地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索、主動構建的學習方式。
    在師生互動中完成了對已有經驗的歸納與引伸。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斷出現(xiàn)一些錯誤,笑聲、掌聲不斷,這些錯誤在我們成人眼中簡直是幼稚的、沒有道理的,但對小學生來說,它們是美麗的錯誤,課堂本身就是可以允許學生犯錯誤的場所,這樣的課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課堂。
    2、讓整個教學過程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之中,打通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的聯(lián)系。
    “生活中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教育資源,一旦教師將生活中的教育資源與書本知識兩者融通,學生就可能感受到書本知識的學習的意義和作用,就有可能深深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與價值,就有可能增強自己學習的興趣與動機,學習就有可能是一項樂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動了?!北竟?jié)課的教學,從課前數數談話導入到數生活中的種子,到游戲中的估計糖的數量,無處不與學生的生活世界相聯(lián)系,學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無盡的教育財富,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學生最豐富的學習資源。
    最后,在整個教學設計中,體現(xiàn)了學習方式的變革。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數學,是“標準”中提倡的學習方式。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講得多,占用的時間多。而現(xiàn)在,以活動為主,讓學生自己探究,合作學習,孩子們是多么的快樂。而且學生在嘗試中會有所發(fā)現(xiàn),在討論中會明白道理,在合作中能享受成功,在質疑中能發(fā)展自我。
    數數教學反思一年級篇二
    這一節(jié)課,是100以內數的認識,是在20以內數的認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的數,另外大部分學生都有口頭數數的經驗,但這種數數大都屬于唱數的水平,學生對100以內數的概念并不都是很清楚。
    課堂上從學生的認識基礎出發(fā),在開始先讓學生猜一猜,再讓學生實際數一數,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估計意識,又讓學生在實際中經歷了數數的過程,使學生初步體會到數是數出來的,當學生數出不同的結果的時候,出現(xiàn)了認知上的沖突,激發(fā)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求知欲。這時我并沒有對學生數數的結果進行簡單的評價,而是讓學生再一起認真的數一遍,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明顯增強,數數的認真程度也明顯提高,從而自然而然的進入了新知識的學習。
    本節(jié)課圍繞教學目標,設計了形式多樣層次不同的活動,使學生從始至終處于活動之中,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動手操作,讓學生自己動手數準備好的小棒,從而在數的過程中突破幾十九后面一個是多少。還讓學生明白了數數可以一個一個的數,也可以一十一十地數。一十一十地數會讓我們的數數速度加快。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較高,但是課堂的組織較差,忽視了一部分學生的學習,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多向其他老師學習。
    數數教學反思一年級篇三
    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這節(jié)課是讓學生學習100以內數的數法和組成,在教讓學學設計時,我從學生,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生在動手、動腦、動口中學習新知識。
    1、注意培養(yǎng)學生數感和估數意識
    讓學生建立數感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任務之一。在這節(jié)課中,我利用3l頁的牧羊圖,學生數出的'100根小棒以及36頁練習中的“百球圖”等現(xiàn)實素材,創(chuàng)設一些培養(yǎng)學生建立數感的活動,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并親身體驗出它比以前學過的數20大得多。同時。也讓他們了解體會在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數,從而培養(yǎng)學生估計意識。
    2、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掌握數的概念
    數的認識由20以內擴展到100以內,數目增多了,增大了,內涵更豐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于是我在這節(jié)課中加強了學生的觀察、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做”數學中掌握這些概念。比如為了讓學生數出數量是100的物體,我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充分操作學具,用他們自己理解的方法數出數量是100的物體。明確100的基數含義,同時讓學生在數小棒的過程中對計數單位“一”“十”“百”有一個感性認識。
    3、小組合作學習,體驗成功的喜悅
    整個課堂教學我以小組活動的形式為主,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給學生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使他們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發(fā)展,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體現(xiàn)個性的良好時機,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4、練習可以出一些變式題。
    數數教學反思一年級篇四
    認數,孩子們是拿手的。對于20以內的數,孩子們已經爛熟于心了。今天,將帶領孩子們認識100以內的數。數變大了,難免會出現(xiàn)認知障礙,所以,小棒來解圍。
    課堂上,小棒的功能不容忽視。我為孩子們準備了學具袋中的小棒,有一捆的,也有單根的。通過擺小棒的操作,孩子們能更好地感知兩位數的基本組成方法。比如23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這樣抽象的提問,孩子們也許一下子接受不了,但是只要擺一擺小棒,孩子們通過直觀的操作,就能輕松地理解:23是由2個十和3個一組成的。孩子們獲得了這樣的'認知后,繼續(xù)擺24和29,興致更高了。再次擺小棒,我覺得既能鞏固孩子們對兩位數組成方法的認識,又能為接下來的數數活動留出問題空間。
    數數,100以內,我知道孩子們都能熟練、流利地數出來,但是孩子們也許從來未思考過幾十九增加1到幾十之間的關系,之前的學習經驗可能也只是機械地記憶,并不是深刻的認識。所以,幾十九添上1是多少,是今天百以內數認識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要讓孩子們從本質上去理解“滿十進一”的原理。于是,我讓孩子們先擺出29根小棒,再添上1根,然后提問孩子們:現(xiàn)在是幾根?有些機靈的孩子能馬上知道是30根,但也不乏一些孩子遇到了思維障礙,遲遲不能回答,還在數,這正是由本到質的節(jié)點。我提醒孩子們將零散的10根小棒數一數,再問:能捆成一捆嗎?這么一問,似乎所有的孩子都能恍然大悟了。解決了這個問題,再來理解39添1,49添1……孩子們順暢了許多,直至99添1,又是對孩子們的一次思維沖浪,關鍵在于理解10個十是多少?我和孩子們還是利用了擺小棒,以最直觀的方式獲得計數的原理,形成完整的認識。結果證明,效果很不錯!
    小棒解圍,孩子們喜歡,我也喜歡!
    數數教學反思一年級篇五
    學生數100以內的數比較容易。但隨便給出一個兩位數,讓其說出數的'組成,一部分同學答不出來。我在處理這個教學難點時,充分利用教具鉛筆和計數器,把抽象的東西變的形象直觀,易于理解。學習35這個數時,先出示兩捆四根鉛筆,讓學生報出數,然后拿出計數器,把兩捆鉛筆掛在十位上,表示兩個十,在十位上撥兩個珠子,把四根鉛筆掛在個位上,表示四個一,在個位上撥四個珠子。學生看著計數器寫出數字,結合教具鉛筆,很容易理解十位上的3表示3個十,個位上的5表示5個一。從而,教給學生一個兩位數十位上是幾,就表示幾個十,個位上是幾,就表示幾個一。對學生這樣講了以后,教學效果不錯。
    數數教學反思一年級篇六
    《新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弊寣W生通過學習過程建立數感,這是《新課標》中強調和重視的問題之一。數感是一種學習數學的基本素養(yǎng),它是數的意義和有效計算等數學教學活動的基礎,是數學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的一座橋梁。《新課標》中將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作為一個重要的目標,在不同學段中都有著明確的要求,這是數學課程改革的方向和需要,也符合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
    100以內數的認識是基于學生已學的20以內數的基礎之上的教學,而《數數、數的組成》這個內容是為學生學習100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做好鋪墊,也是為了體現(xiàn)數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我強調從學生已有的基礎出發(fā),從已學的20以內數為出發(fā)點,利用生活中常見物品分類、數數等,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數數,數的組成這一課的重點在于讓學生理解并能熟練地說出數的組成,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字的含義,能將數字形象化。難點就在進位。
    一、《數數、數的組成》教學過程
    1、數數教學中,我借助小棒進行數數,出示圖片:19根小棒,讓學生說出這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說:1個十9個一組成19。問:19添上1是多少?學生答:9加1等于10,10加10等于20。接著帶著學生一起數20 以后的數,當遇到29時,問:29添上1是多少?······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讓學生體會到9添1是10,強調滿十進一的思想,注重學生學習數數的方法。從中讓學生發(fā)現(xiàn)10個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幾個十。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地學習,實現(xiàn)個性化發(fā)展。
    2、當學生掌握了數數的方法后,我讓學生結合書本上的百羊圖數一數,看看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又快又準的數出圖上有多少只羊,進一步讓學生感受一百到底有多少,初步建立數感。
    3、口答大比拼,說一些數讓學生來數一數和猜一猜,通過這樣教學過程,讓學生體會到數的順序和數的組成。在課堂上設置小組比賽搶答的過程,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4、鞏固練習,層層遞進。
    (1)出示小棒,看看組成了數幾?進一步鞏固數的組成。
    (2)數數:有兩個兩個的數,五個五個的數,十個十個的數,發(fā)揮多樣數的過程。
    (3)判斷對錯。突出學生的學困點。
    二、教學反思
    整堂課難點進行了突破,但是重點并不突出。
    1、在數百羊圖時,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猜一猜、估一估,所以學生對于100的大小不是很敏感。在這個部分可以讓學生說說:為什么不是10只或者20只,讓學生感受到10有多少,20有多少,100又有多少。這樣對于學生的數感建立很有幫助。
    2、數數的過程過于單一,在新授部分沒有進行多樣數,以至于在鞏固練習時,學生們遇到了困難,無法很快的回答出答案。在口答大比拼時:就可以進行小組競賽,一組一組的數,有一個一個數的,有兩個兩個數的,有五個五個數的,有十個十個數的,有倒著數的,有分段數的。通過這樣的過程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調動了全班同學的學習氣氛,并且重點進行了突破。
    3、判斷題可以改成猜一猜,讓學生猜一猜這個數是多少。又把重難點進一步的突破了。
    我找到了自己本課的不足。因此,以后的課堂中還需要多思考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合理性,注意時間的分配,題型的搭配,利用有效的時間讓學生更快更好的消化當堂所學的內容。
    數數教學反思一年級篇七
    又是一輪的課旅,又是一次收獲學習的時期。本次課旅,我們大班級部的課程是選擇的科學課《數數的本領》。我們上的雖然是一節(jié)成熟課,但是上好這節(jié)課,還是值得好好研究的。
    看了吳老師的視屏課,我的感想很多。吳老師的教學活動相當精彩。吳老師的課沒有半句話是不必要的,可見她的教學態(tài)度是多么嚴謹,活動中孩子們和觀看教師的陣陣發(fā)自內心的歡笑聲又說明了吳老師上課是多么的幽默。聽完這節(jié)課感覺活動非常成功,并且很有意義。所以我在翻版這節(jié)課的時候我還是比較有壓力的,但是我也相信我能夠完成好!
    要翻版這次活動,首先要吃透原教師的設計意圖,理解活動目標,熟悉活動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因此,我借助網絡資源,在網上繼續(xù)觀摩吳老師的這一節(jié)精彩的教學活動。將原執(zhí)教者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甚至每一句話都進行剖析,她為什么要提這個問題?她是怎么問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之后的小結語她是怎么說的,過度語是如何設計的等等。在一句句的理解基礎上將之轉變內化為自己的思維、轉變成自己的語言。我也給孩子們準備了教具(ppt),為的就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增加孩子的積極性!
    這節(jié)課完整的上完,自己也在不停地反思中。有的地方還是處理的不夠搭檔,比如說在說面包有幾種的時候,這個就沒有處理好。其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數學課就要老師的語言精練準確,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就是忽略了這一點,所以有點點小亂,但是在我的引導下,最終還是有孩子能夠回到我的思路上的。(這是比較慶幸的)
    整節(jié)課感覺自己還是可以的,但是還是需要多研究多思考。這樣才能上好一節(jié)比較成功的課。
    數數教學反思一年級篇八
    新的學期開始了,新一輪的'教研活動拉開了帷幕。今天我上了一節(jié)數學課,這一節(jié)課,將認數范圍由20以內擴展到100以內,這是認數教學的第二個階段。所以本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正確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能正確數出100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能根據提供的素材,通過對100以內的數的認識,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和動手操作演示合作交流的能力。本節(jié)課通過充分動手操作,讓學生體會數是數出來的。在課前我了解了絕大部分學生口頭數數的能力,從反映出來的情況看,學生的數數能力很好,所以我把這一節(jié)課的例題大膽的改為習題來完成的。因此,我從學生的認知基礎和生活經驗出發(fā),為學生提供學生熟悉的數量是100的實物小棒,培養(yǎng)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實際數出物體個數的過程中,體會數是數出來的。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特點,力求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所以我安排了自由給同桌出題的空間自主探索,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式。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引導學生充分動手操作,在反復點數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百以內數的概念,培養(yǎng)數感,并借助這個過程,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索、主動發(fā)現(xiàn)、自主建構知識的學習方式。
    這節(jié)課有一些細節(jié)的地方還可以處理的更周到一些。經過我課后的反復思量和同事們的建議,現(xiàn)在把這些內容簡單的整理一下:
    1、表揚性語言用的比較少,表揚的形式單一,沒有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有效的表揚。有時就是表揚起來也有些生硬,不自然。課堂教學上,缺少了點藝術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2、小組合作學習,整個課堂教學我以小組活動的形式為主,想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功能,給學生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使他們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發(fā)展,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自我、體現(xiàn)個性的良好時機,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由于年級低水平有限學生不會合作學習不會交流,這也是我下一步要重點訓練的。
    3、練習題可以出一些變式題甚至是一些拔高題就更好了。
    4、在備課的同時我對備學生這一環(huán)節(jié)顯得缺陷了很多。
    5、在課的設計上不夠巧妙和缺少科學性。
    我認為一節(jié)課要想上好是不容易的事,有問題不要僅,重要的是我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前進和不斷的探索,我相信有領導和同事們的幫助,我會很快的找到成功的……..
    數數教學反思一年級篇九
    整堂課難點進行了突破,但是重點并不突出。
    1、在數百羊圖時,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猜一猜、估一估,所以學生對于100的大小不是很敏感。在這個部分可以讓學生說說:為什么不是10只或者20只,讓學生感受到10有多少,20有多少,100又有多少。這樣對于學生的數感建立很有幫助。
    2、數數的過程過于單一,在新授部分沒有進行多樣數,以至于在鞏固練習時,學生們遇到了困難,無法很快的回答出答案。在口答大比拼時:就可以進行小組競賽,一組一組的數,有一個一個數的,有兩個兩個數的,有五個五個數的,有十個十個數的,有倒著數的,有分段數的。通過這樣的過程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調動了全班同學的學習氣氛,并且重點進行了突破。
    3、判斷題可以改成猜一猜,讓學生猜一猜這個數是多少。又把重難點進一步的突破了。
    我找到了自己本課的不足。因此,以后的課堂中還需要多思考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合理性,注意時間的分配,題型的搭配,利用有效的時間讓學生更快更好的消化當堂所學的內容。
    數數教學反思一年級篇十
    讓學生初步感知100有多少,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引出課題。
    邊擺小棒邊數數,讓學生在操作中體會到十的形成,學會數100以內的數,通過操作突破本課難點,數數時接近整十數到整十數的過渡。
    以競賽形式練習數數,使得課堂氣氛熱烈,愉快。孩子的學習興趣高漲,知識在有趣的活動中得到鞏固。
    數數時,接近整十數到整十數的過渡和數的組成的教學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我還是借助小棒,讓學生直觀形象地認清數的組成,同時從接近整十的數到整十數過渡的數數也合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學,從而達到一舉兩得的教學效果。
    “對口令數數”主要是讓學生脫離小棒數數,使學生對100以內數的概念由直觀認識上升到抽象認識。
    “鞏固練習”的安排主要是為了強化本課的難點:數的組成。
    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試圖通過數20以內的數過渡到數100以內各數,安排了一疊作業(yè)本和一瓶彈珠,讓學生整體感知100這個數到底有多少。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我并沒有展示給學生看這疊作業(yè)本就是100本,這瓶彈珠就有100顆,導致這些教具都變得多余。因此,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目標性不強。
    這個環(huán)節(jié)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各種感官協(xié)同活動,它們在觀察中思維,在思維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體到抽象,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合作學習,師生合作,生生合作貫穿教學全過程,注意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培養(yǎng)了孩子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營造平等,互助的學習氛圍。
    數數時接近整十數到整十數的過和數的組成的教學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我還是借助小棒,讓學生直觀認清35里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學生學習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同時讓學生邊擺小棒邊從接近整十數數到整十,把新的一個十捆成一捆,讓學生形象地感知這個整十數,難點基本上突破了。
    對口令數數更讓學生對數100以內的數增加了興趣,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學得還不錯。
    這節(jié)課重在動手操作和數數,對于練習的設計就顯得單薄而缺乏層次感。
    總之,本節(jié)課最大的不足在于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目標落實還不夠到位,有點“蜻蜓點水”。本學期我們一直在講“科學解讀教材,準確把握教學目標”,顯然我在這方面需要好好努力。
    數數教學反思一年級篇十一
    本節(jié)課教學內容是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里的“數數和數的組成”,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各數的認識這一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學會數100以內的數,體會數是數出來的,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新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讓他們在動口、動手、動腦的數學活動中學會新知。
    本節(jié)課是利用“百羊圖”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的,我先引導學生數出10只羊、20只羊,讓學生有一個比較直觀的感知,再讓學生估一估這幅圖上的羊有多少只,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知到100有多少,并體會出100要比20多得多。在此過程中學生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數,從而培養(yǎng)了他們估計的意識。在做課后練習“數皮球”這幅圖時,也是先指名讓多位學生來估一估,再設法數出皮球的數量,讓所學知識既得到鞏固,又得到發(fā)展。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去數小棒,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和空間,進而突破數數時接近整十數到整十數的過渡這一難點,教師在此過程中擔任的只是組織者與引導者的角色。在教學數的組成時,也是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活動,在操作中思考,并獲取新知,這樣既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組織學生進行動手操作時,有些地方我認為須進一步改進,如要調控好活動的時間、秩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操作習慣等等。只有讓每位學生都認認真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教學才會起到好效果。
    數數教學反思一年級篇十二
    本節(jié)課是100以內數的認識的第一課時,是在學生已學20以內數的基礎之上進行教學的,并且對于100以內的數,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感性認知。在學生充分展示已有認知的基礎上進行引導,如課一開始我就請學生先說說20以內數的組成,在原有的基礎上學習新知,一步一步深入探究。接著又從學生感興趣的數小棒入手,先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學著數100根小棒,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有數數的好方法時,再請學生上臺展示。在展示數數的過程中,我不時的指導,肯定了他們10根10根數的方法后,要求他們每10根扎成一捆,最后10捆再扎成一大捆,形象地再現(xiàn)了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于是全班同學學著數小棒,再一次展現(xiàn)10捆小棒時,比較順暢地理解了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
    本節(jié)課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
    1、教師的評價較少,應對學生的回答及時表揚。
    2、這節(jié)課我講得過多,留給學生動口動思維的空間不夠多,應盡情放手讓學生獨立去完成,積極地創(chuàng)設一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氛圍。
    3、學生的語言表達還需進一步加強訓練,讓學會用簡潔的語言來描述自己的想法。
    4、拐彎處數數強調不夠,如49數到50的數數。對29個再加一個是多少?39個再加一個是多少應再多加強調。因為在課前的數數訓練中,學生基本都能數到100多,在課中忽視了這一點,而事實上,這正是學生的難點。
    所以,今后的每一堂課,我都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起點,做到心中有數,并且要落到實處。
    數數教學反思一年級篇十三
    100以內數的認識不像20以內的數那樣,一眼就看得清楚,它感覺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本節(jié)課是通過讓學生數小棒等一系列的活動,這樣以數為核心,以數為主線的思路上去培養(yǎng)、去感悟。教學中,我力求做到:
    1.通過各種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特點,我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在充分動手操作的認知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數感。先讓學生猜猜方盤里的糖果有多少個再確認,有利于提高學生對100的感知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感。
    2.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通過提出問題,誰能數100個糖果,還能數100個什么物品?學生說很多,有的說100個人、100條魚、100頭牛、100間房子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在生活中的中的積累,把這種積累經驗釋放一下,交流一下,很有價值,也體現(xiàn)了100這個數的廣泛應用。當然,學生說的這些都是生活中的事物,我們拿來所用,其實我們人身上就能找到100,手指頭人人都有,把它們結合起來,我覺得會很親切、自然,也很有趣味。再通過問學生怎么讓大家看到100個手指頭?這樣用手指頭當學具,使學生非常親切地感受到“數”就在我們身邊,甚至就在我們身上,自然地將數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
    3.充分讓學生動手操作體會數是數出來的。
    在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多次經歷數數的過程,看老師數小棒,數100個手指頭等,數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體驗,是別人不能代替的,學生必須要親自去數,所以這一過程很重要。我讓學生每桌準備一袋紅豆,讓他們共同合作,親自經歷這一過程。這樣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數出物體的個數,體現(xiàn)數是數出來的。
    整堂課氣氛活躍,我與學生融為一體,較好地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迫使我今后應繼續(xù)學習新課程、新理念,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數數教學反思一年級篇十四
    100以內數的認識不像20以內的數那樣,一眼就看得清楚,它感覺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本節(jié)課是通過讓學生數小棒等一系列的活動,這樣以數為核心,以數為主線的思路上去培養(yǎng)、去感悟。教學中,我力求做到: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特點,我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在充分動手操作的認知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數感。先讓學生猜猜方盤里的糖果有多少個再確認,有利于提高學生對100的感知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感。
    通過提出問題,誰能數100個糖果,還能數100個什么物品?學生說很多,有的說100個人、100條魚、100頭牛、100間房子等等,這些都是學生在生活中的中的積累,把這種積累經驗釋放一下,交流一下,很有價值,也體現(xiàn)了100這個數的廣泛應用。當然,學生說的這些都是生活中的事物,我們拿來所用,其實我們人身上就能找到100,手指頭人人都有,把它們結合起來,我覺得會很親切、自然,也很有趣味。再通過問學生怎么讓大家看到100個手指頭?這樣用手指頭當學具,使學生非常親切地感受到“數”就在我們身邊,甚至就在我們身上,自然地將數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
    在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多次經歷數數的過程,看老師數小棒,數100個手指頭等,數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體驗,是別人不能代替的,學生必須要親自去數,所以這一過程很重要。我讓學生每桌準備一袋紅豆,讓他們共同合作,親自經歷這一過程。這樣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數出物體的個數,體現(xiàn)數是數出來的。
    整堂課氣氛活躍,我與學生融為一體,較好地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迫使我今后應繼續(xù)學習新課程、新理念,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數數,數的組成》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