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日記三年級(匯總16篇)

字號:

    總結能幫助我們發(fā)現問題并尋找改進的方法。怎樣寫一篇完美的總結,這是我們需要思考和學習的問題。通過范文的學習,我們可以發(fā)現總結的寫作并非固定的套路,而是要因材施教。
    數學日記三年級篇一
    新的學期已經過倆月了,在這學期了我們學習了好多的知識:有除法、乘法,觀察物體、年月日、認識千米和噸、平移和旋轉我最喜歡的是年月日這一單元。
    在沒學這一單元之前,我對年月日了解的很少,僅僅從大人的談話里聽到一點,如一年有12個月,其他的就不知道了。學習了年月日之后我知道了許多關于年月日的'知識:一年有12個月,1、3、5、7、8、10、12這七個月是大月,每月有31天;4、6、9、11這四個月是小月,每月有30天;二月的天數不固定,平年2月28天,全年有365天,閏年2月29天全年有366天。閏年是4年出現一次,即年份是4的倍數的那一年是閏年,否則是平年,如果年份是整百、整千的數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一年有四個季度,1、2、3月是第一季度,4、5、6月是第二季度,7、8、9月是第三季度10、11、12月是第四季度。當然還有別的知識。
    短短的一個單元,我學到了好多知識,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開闊了視野。使我認識到學習數學的重要,也使我更愛數學這門功課了。
    數學日記三年級篇二
    一天下午,我想玩哥哥的電腦,哥哥想考考我,說:“我給你一把20厘米的.尺子,用5分鐘把客廳的周長量出來,我就給你玩。”我聽后想,這么簡單的題也來考我,真是小菜一碟,但看著這么大的客廳,只用20厘米的尺子量,那要量多久?。?BR>    我想起老師教我們的估量法--用步子量。長我走了28步,我用尺子量了我的步子,一步是20厘米,長大約是:28×20=560厘米。我再走寬,走了20步,寬大約是:20×20=400厘米,那么客廳的周長大約是:(560+400)×2=2000厘米。
    我把方法和答案告訴哥哥,哥哥說:“不錯,你這種方法很好,答案基本也算對了”。
    數學日記三年級篇三
    今天我在做題的時候,發(fā)現了一道有趣的邏輯推理題,你們都知道什么是推理吧!像福爾摩斯、名偵探柯南這些可都是推理界的大名人呢!柯南可是我崇拜的英雄。
    今天,我也要當福爾摩斯,柯南。跟著我,一起去探索吧!
    我先把它們三個的信息列出來了。
    小周:不是戰(zhàn)士,不知道是比戰(zhàn)士年齡大還是年齡小。
    小陳:比戰(zhàn)士大,不是戰(zhàn)士。
    小吳:不是職員,比職員大。
    然后我想既然小周、小陳都不是戰(zhàn)士,那么小吳一定是戰(zhàn)士。我又想既然小吳是戰(zhàn)士,也就是說戰(zhàn)士比職員大,而小陳比戰(zhàn)士大,所有只有小周了,小周是職員。最后我利用排除法確定了小陳就是老師。
    邏輯不僅好玩還能鍛煉思維,我喜歡遇輯。
    數學日記三年級篇四
    一天,數學王國里來了一位新成員,那就是——小數點。
    因為小數點的個頭太小了,大家都叫它小數點,小數點反復給大家糾正道:“我叫小數點,不叫小不點”。
    就在他們在討論的時候,尊敬的國王來了,國王說道:“誰能把32變成3.2,誰就是這屆的數字冠軍”。
    每一位符號和數字紛紛都嘗試了,但它們都失敗了。這時候,小數點說:“我來試試。”它跳到了3和2的中間,剎那間,32變成了3.2,其他的都為小數點鼓掌。
    國王看到這一幕高興的宣布道:“這一屆的數字冠軍就是小數點?!?BR>    “等一等”這時,數字里最大的數字9跑來說。國王問:“你要干什么?”9說:“我比小數點要大得多,讓我也來試試。說完,它也跳到了3和2的中間,結果呢,32也剎那間變成了392,9在3和2中間鉆來穿去,不一會兒,9就累得筋疲力盡,但是,32還是變成3.2。”
    最后,大家信任了小數點,把它高高舉起。
    數學日記三年級篇五
    今天早上起來,媽媽給我做的早餐是粽子,我看它尖尖的樣子,好可愛,把它翻來覆去地看,發(fā)現不管從哪個方向看,每個面都是三角形。這是什么立體圖形呢?我知道的立體圖形有長方體,正方體和球,但它都不是這幾類呀!帶著一顆好奇心,跑到廚房問媽媽。媽媽說:自己上網去查。
    我狼吞虎咽地吃完早餐,就上網搜索。終于知道它是一個三棱錐。我又好奇,粽子為什么要包成三棱錐,而不是正方體或長方體呢?難道粽子也怕摔跤嗎?于是我問又去問媽媽,為什么粽子要包成三角形呢?媽媽告訴我,這樣才會包的更緊跟結實,不容易散掉。原來包粽子也是利用了數學中的原理——-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媽媽還讓我觀察生活中哪些利用了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我想了想,有我最心愛的自行車,它有個三角形支撐架,還有我照相機三腳架,從陽臺望出去的高壓線支架等等。
    三角形在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發(fā)揮了自己最大的本領——穩(wěn)定性。
    它的特性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方便,輕松,安全……。
    數學日記三年級篇六
    在暑假的有一天,我在家里寫作業(yè)。我先把一個作業(yè)寫完了。然后寫到了數學的寫豎式,我想:如果隨便出題寫豎式,很容易重復。所以要想辦法,又好記又不會重復。我想呀想,終于想到了一個又好記又不會重復的辦法。就是11乘11、12乘12,21乘12,22乘22以此類推.
    然后我就成功的把作業(yè)寫好了。
    緊接著又到了第二天,我去做了三年級下冊的數學應用題,里面有一道題是這樣的:在一個減法算是中,被減數、減數、差的合是八十我先是想36-36=0、99-72=27......直到最后我算到40-40=0我才發(fā)現這道題很簡單!
    一個月后媽媽又讓我去啊光老師家學奧數,因為在哪兒學習奧數的人很多只能考試,考的好的去,學考的不好的不能去,然后我就去考試了。
    到了啊光老師家時我隨便找了個位置坐下,過了一會兒人到齊了。我們就開始考試了。里面有一道題,可難住我了。題目是:奶奶有28個雞蛋,奶奶家還養(yǎng)了一只雞,如果雞一天生一個雞蛋,奶奶一天燒3個蛋,這些蛋夠奶奶燒?我算了一會兒,原來用28除以2就可以了.
    數學日記三年級篇七
    有一個題目是四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五邊形的內角和是外少?六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n邊形的內角和是多少?我和爸爸同時開始答題,時間過2分鐘了,我迅速地說“四邊形的內角和是360,五邊開形的內角和是540°。六邊形的內角和是720°。n邊形的內角和是(n-2)·180度。
    我一說完,爸爸立即對我贊不絕口,連連豎起大拇指,笑著說道:“兒子你太棒了?!?BR>    經過這件事情,我不僅得到了爸爸的表揚,同時也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
    數學日記三年級篇八
    今天,我去鄉(xiāng)下舅姥姥家里玩。舅姥姥家里有一個養(yǎng)雞場。一群群黑的,白的,灰的,黃的雞……看得我眼花繚亂。我好奇地文舅姥姥:“有多少只呀?”舅姥姥詭異地笑了一笑,朝著雞群說:“你自己數吧?!?BR>    我找來幾個竹筐子罩住小雞后再數,這個辦法果然有效,幾個筐里罩著的小雞的只數分別是29只、18只、21只、17只、32只、23只。然后把它們加起來看看一共有多少只就可以了。我剛剛學會了用小括號來列式計算簡便一點。列式:(29+21)+(18+32)+(17+23)=50+50+40=140。
    我很快就完成了舅姥姥給我的數雞任務,舅姥姥笑得直點頭,連連夸我的數學學得很好呢!原來學好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很多疑問很多難題,還可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數學日記三年級篇九
    數學——-我又愛恨,你們呢?不管怎樣,我也要有“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的斗志和決心。
    聽老師說,畫三角形的高有點難,現在又是網課學習,我能學會嗎?
    我?guī)е苫螅睦锵袷逯坏跬按蛩?七上八下的心心情,開始了學習畫三角形的高之旅。
    我把書上的例題看了一遍,接著把老師發(fā)過來的網課目不轉睛地看了一遍。覺得畫三角形高和老師上學期講的畫垂線一樣——殊途同歸。我在心里竊喜。
    首先我就來回憶一下做垂線的四部曲——-一靠(用三角尺的一條直接變靠進已知直線,并直角邊與已知直線完全重合)。二移(沿著已知直線的軌道移動三角板,讓另外一條直角邊經過一已知點。老師說過,注意不能脫軌喲!三畫(經過已知點畫一條直線,這條直線就是所畫已知直線的垂線)。四標(標上小7,垂直的標志)
    通過學習這道題我才明白,原來數學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難,對于學習數學,我信心滿滿。
    我相信,只要你上課認真聽講,認真思考,一切都不是問題。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數學日記三年級篇十
    我是一個資深的吃貨。據說真正的吃貨不僅會品世間之美味,還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暑假到了,我終于可以磨練廚藝了。于是,我叫上手藝不錯的爸爸一起去菜場里買菜。今天,我打算要做一盤美味的紅燒水潺。
    到了海鮮水產的攤位,我挑了一些新鮮的水潺放入了袋子,抬頭問道:“老板,這一袋水潺幾元錢?”叔叔二話不說就把這袋水潺放在秤上仔細稱了稱,笑了笑對我說道:“五兩,正好半斤,8塊錢?!卑职炙斓馗读隋X。
    這時,我突然想起了在書上的成語:半斤八兩。想到這,我的腦海里浮現出了大問號:同樣是半斤,為什么一個是五兩一個是八兩呢?我馬上拉了拉爸爸的手,貼著他的耳朵問了這個心中的疑惑。爸爸耐心地對我說:“古代的時候中一斤合十六兩,半斤等于八兩,而半斤八兩這個成語現在多比喻彼此差不多,不相上下。”“那爸爸為什么古代的時候是一斤十六兩,而現代社會是一斤十兩呢?”“這里面還有一個典故呢!秦始皇在統(tǒng)一度量恒前,各個諸侯國之間的重量單位都各不相同,那時,李斯為了避免統(tǒng)一各個諸侯國后,在實行中會出現問題而被遭到秦始皇的罪責,就決定把‘天下公平’這四個字的筆畫數作為標準重量單位,你來數數看,這四個字有多少筆畫?”我數了數,一共16筆畫!爸爸接著說:“李斯就這樣規(guī)定了一斤等于十六兩?!?BR>    “回家之后,你再查查現在的一斤十兩的來源?!卑职忠馕渡铋L地說道。“好的,但是我還是需要蔥,爸爸等等我?!蔽荫R上奔到了買蔥的攤位,向阿姨要了點兒蔥,我大概比劃了一下,阿姨裝了一袋的蔥給我問:“夠不夠?”我用手托了托袋子,不多不少,估摸著半斤都不到,我跟阿姨說:“半斤都不到的蔥,能不能送我呢?”阿姨笑著說道:“好的`,這些蔥都送你了!但是你得買點其他的蔬菜,這蔥就順帶送你了?!庇谑?,我又挑了一些時令的小蔬菜搭配著,可以另制一盤菜肴。
    果不其然,我燒得紅燒水潺贏得了外公外婆媽媽的連連稱贊。爸爸提示我還有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我趕忙查起了資料。原來現在的質量單位是1959年調整過的,即一斤等于10兩,所以現在的5兩和古代8兩是一樣的,都為半斤。
    現在,我終于清楚地明白半斤八兩的奧秘了!我發(fā)現生活里藏著各種各樣的知識,吸引著我們探索數學更多的奧秘呢!
    數學日記三年級篇十一
    今天,我們學習了有余數的除法。
    余數表示什么?余數表示剩下的,按要求沒有分完的.。有余數的除法有兩大特點:1、商乘除數加余數等于被除數。2、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有余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第一步試商,想除數和幾相乘最接近被除數,那么商就是幾。第二步相乘,把除數和商相乘,算出總數里共分走了多少。第三步相減,用被除數減去商與除數的乘積。第四步相比,將余數與除數比一比,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學了有余數的除法,在生活中我們就可以算分不夠的東西了,媽媽買了16個蘋果,我們3個人分,每個人分了5個,還余1個。
    我學會了算有余數的除法,心里很高興,但也得感謝我的數學老師,是她教會了我們。
    數學日記三年級篇十二
    數學就是0到9,數學就是加減乘除,數學就是abcd……。我家就有六個和數學相關的故事,因為我們家有六口人。
    弟弟20xx年1月14日5點46分出生,他每次都是用哭聲來告訴媽媽,媽媽能從哭聲里辨別弟弟的需要,每隔1小時,他發(fā)出哭聲,就該給他換尿布了,每隔2—3小時他發(fā)出哭聲,就該給他喂奶了,現在他已經4個多月了,他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寶寶。
    每當回到老家,我就愛數奶奶籃子里的雞蛋,那次我數了100個,我問奶奶這是幾只雞下的蛋,奶奶說:“5只,每只雞每天下一顆蛋?!蔽乙凰氵@100個雞蛋5只雞20天下的蛋,我又一算如果一個蛋1元錢,那這100只雞蛋的收入就是100元,一個月奶奶賣雞蛋的收入就是150元。站在旁邊的爺爺聽了說你幫我算個題吧!雞兔共49只,100個爪子地上跑,幾只兔子幾只雞?我左思右想,兔子的腳是雞腳的二倍,兔子肯定是1只,那雞就是48只,我把這個答案告訴了爺爺,爺爺說:“你真厲害!”
    有趣的故事還在進行,我每次寫作業(yè)速度慢,而且質量不高,爸爸在我寫作業(yè)完成時給我講了一個故事,一節(jié)課按45分鐘計算,一個班如果有45個人,如果有一個學生,上課時搗亂1分鐘,那么在這一分鐘之內有45個學生都被影響,(數學日記)每個人一分鐘加起來就是45分鐘,哎呀!這不算不知道,一算嚇死人!時間就這么寶貴,不允許我們去浪費。正在這時,檢查數學作業(yè)的媽媽叫我過去,媽媽指著一道數學題說:“如果媽媽今年a歲,爸爸比媽媽大了5歲,n年后,爸爸比媽媽大多少歲?”我頓時明白了,無論過多少年,爸爸比媽媽始終大5歲。
    數學就這么有趣,一天24小時,一周7天,一個月有4周,一年就有52周零一天,一年四季365天,這時多么有趣的數字呀!愿快樂每一天!
    數學日記三年級篇十三
    我一看到題目,心想:太簡單了,我動動手指就可以寫完。
    應該是這樣10÷3=3瓶……1瓶
    3÷3=1瓶
    10+3+1=14瓶
    我反復問老師:我明明對了呀,怎么不對呢?
    哦!數學思維題不能看表面,要多動腦,多觀察。要不,怎么叫奧數題了。從這道題,我又總結一條規(guī)律——奧數題一定有陷井。
    小小喝汽水里也有這么多的學問。我們解決這類問題一般不需要復雜的計算,只要通過我們的靈感與機智就就能得到答案。
    老師,我又漲知識啦!
    數學日記三年級篇十四
    暑假的一天下午,爸爸和往常一樣帶我去“俠克體育公園”打籃球。剛到球館,爸爸的一位隊友叔叔就過來打招呼了??吹轿遥迨迮呐奈业念^笑咪咪地問:“小楊樹,馬上四年級了吧?叔叔給你出一個數學題怎么樣?”
    “好啊”。我嘴上答應著,心里卻害怕極了,擔心答不出來太丟臉。
    叔叔已經開始出題目了:“小軍平均一分鐘投7個球,小新每分鐘平均投4個球,投了12分鐘之后,小新提高命中率平均每分鐘投8個球,小軍平均每分鐘只投4個球,問多少分鐘后小平和小明投進的個數相同?”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我腦子里一片空白,借爸爸給我擦汗的同時,我趕緊向爸爸求救。這時,一旁的叔叔又笑咪咪的摸了摸我的頭說:“小家伙,別緊張,這個題目對三年級的小朋友來說還是有點難度的,叔叔告訴你,答案是9。小軍每分鐘平均比小平多投進3個,一共投了12分鐘,也就是12×3=36(個),后來小新每分鐘平均比小明多投4個,那36個球要投幾分鐘呢?36÷4=9(分鐘),要9分鐘才能追上?!?BR>    通過這件事,我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是無處不在。以后,我更加努力學好數學。
    數學日記三年級篇十五
    今天,數學作業(yè)有一道題是要稱一雙鞋子的重量。于是,我便去找媽媽要“秤”。媽媽說她沒有“秤”。怎么辦呢?不過,俗語說:“世上無難事”。我想,一定有辦法的。于是,我開動了自己聰明的腦袋,想出了:自制天平。
    我把空月餅盒的紙皮一塊塊相應地剪下來,拿來透明折盒膠紙,把其中一塊紙皮折成一個正的三角體,貼好放在臺面上。另一塊紙皮做天平的左右盤,平衡地放在三角體的頂上。然后在家里找來一些已標有重量的東西作砝碼。如:媽媽新買回來的牙膏,唇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克的都有。激動人心的稱鞋子活動開始了。我將鞋子放在自制天平的左邊,“物品砝碼”便放在右邊,重量放至兩邊平衡為好。然后把砝碼重量相加的和就是我鞋子的重量了。剛好86克。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完成數學作業(yè)了。媽媽知道后對我贊不絕口。
    還開玩笑地對我說:“古代有聰明的曹沖稱象,現代就有聰明的晗晗稱鞋呢!”說完,大家便哈哈地笑起來了。原來,生活上處處都有“秤”呢!
    今天我和姥姥去菜場買菜,來到賣魚的攤位前,姥姥買了一條鯽魚,一共6.6元,姥姥先付給買菜的人7元,接著又遞給他1角。我奇怪地問:“姥姥為什么給他1毛?”姥姥說:“接著看下去。”只見買菜的人找給姥姥5角。我恍然大悟,原來7-6.6=0.4(元)=4角,這樣就要找4個壹角的硬幣,比較麻煩;但是姥姥的方法就比較簡單:7+0.1-6.6=0.5元=5角,這樣就只要找1個伍角的硬幣,這樣在交易過程中就方便多了。
    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所以我要學好數學,學以致用。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例如:買菜啦!買文具啦!量布等等,都需要用到數學。這個學期,老師教了一個新知識,是小數的乘法和除法。這個知識,可幫了我大忙啊!
    昨天晚上,我媽媽一起去買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媽媽買了4.5斤,本應該付錢8.1元??墒菭I業(yè)員粗心大意,不知道怎么算的,算成了9元錢。還好我利用了這個學期新教的知識,在腦子里算過一便后,馬上糾正了營業(yè)員的'失誤。
    不僅營業(yè)員阿姨夸我聰明,這么小都會小數乘除法了,而且在回家的路上,媽媽還表揚我,給她省了0.9元,并且學過的知識能在生活中活用。
    記得有一次,媽媽為了鞏固我學過的長方形正方形的知識,特地出了一道題:“把兩個長8厘米,寬6厘米的長方形拼成一個大長方形,這個大長方形的周長可能是什么?”
    我拿出一張草稿紙,先畫出了這樣的圖形:計算到的周長是:4x8=32(厘米)2x6=12(厘米)32+12=44(厘米),我馬上對媽媽說:“我算出來啦!等于44厘米”??蓩寢屨f:“還有一種辦法呢?!庇谑俏矣衷诓莞迳袭嬃似饋怼E?,原來還可以這樣拼,周長就不一樣了,2×8=16(厘米)4×6=24(厘米)16+24=40(厘米)。
    看來媽媽又該對我說:“思考問題一定要認真??!”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來到超市買東西。當我們買完所有的東西后,剛要離開,我看貨架上正好擺著牛奶,于是我讓媽媽買些牛奶,媽媽同意了??墒牵瑒傋邘撞轿揖涂吹截浖苌蠑[著一箱箱的牛奶。同樣的品牌同樣的重量,里面有12瓶,每箱21.6元。到底買一箱,還是買一瓶?我猶豫了。突然,我的腦筋一轉有了,只要比較一下。于是,我開始算起來:零賣如果買12瓶,每瓶2.5元,就要30元;而整箱的只賣21.6元,少了8.4元,所以我決定買整箱的。
    數學日記三年級篇十六
    一個明朗的早晨,陽光照在我家陽臺上,衣服曬著曬著就干了,陽光照在了我的書桌上,陽光照在我家正在打掃的掃地機器人上。
    媽媽喊住正在一旁玩耍的我:“芊芊,我來考考你,掃地機器人打掃客廳需要多少分鐘?”
    我頓時來了興致,低頭思索片刻,回答道:我先算出客廳的面積再除以每分鐘掃地機器人打掃客廳的時間。”
    媽媽微笑地點頭,接著問:“那你怎么得到客廳的面積和掃地機器人的每分鐘掃地面積呢?”
    我指著地上的瓷磚說:“客廳地面有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瓷磚組成,我用軟尺量出瓷磚邊長:邊長=100厘米=1米,瓷磚的面積等于1平方米。而地上有20塊瓷磚和5塊半瓷磚,客廳地面面積=5×4+2+0.5=22.5平方米。接著,我用軟尺量掃地機器人的寬度30厘米,用秒表測量機器人每移動一米需要4秒。我知道了,機器人每分鐘掃地面積=60÷4×1×0.3=4.5平方米,所以客廳打掃時間=22.5÷4.5=5分鐘?!蔽易孕诺卣f。媽媽開心地說:“芊芊你真棒,三年級下冊的知識掌握的不錯嘛!”
    啊,我們的數學多么奇妙,多么有趣,還有很多秘密等著我們去思考,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和一個愛思考的大腦,就一定能在平時生活中有所發(f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