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故宮太和殿篇一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到北京故宮來游玩,我叫王xx,是你們今天導游,希望大家在游玩過程中注意安全。
你們看,坐落在首都北京故宮,是明清兩朝皇帝居住地方。那是六百年前遺留下來最完整古建筑群。從公元1046年開始興建,到1420年才建成,共用了14年時間。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有15萬平方米,有房間9900多間。四周有十多米高圍墻,墻外還有寬52米護城河。故宮分為前后兩個部分,正門為天安門,坐北朝南,和正陽門遙遙相望。前半部叫前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一般稱為三大殿。太和殿最宏偉,朝廷重大典禮,如皇帝即位、慶祝新年、宣布重要政事等等,都在太和殿舉行。后半部分叫內廷,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邊各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辦公及他后妃們居住地方。故宮內還收藏著大量歷史文物和珍貴藝術品。故宮,每天以它那豐富多彩文化藝術和雄偉壯麗古建筑藝術吸引著眾多前來觀賞游覽中外客人。
各位游客,今天玩得很不錯吧!歡迎大家下次再來。今天旅游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故宮太和殿篇二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高28米,面積2380多平方米,是故宮最大的殿堂。在湛藍的天空下,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顯得格外輝煌.殿檐斗拱,額枋,梁柱,裝飾著青藍點金和貼金彩畫。
正面是12根紅色大圓柱,金瑣窗,朱漆門,同臺基相互襯映,色彩鮮明,雄偉壯麗。
大殿正中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臺,上面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背后是雕龍屏。方臺兩旁有6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盤繞著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中央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蟠龍。
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周圍環(huán)繞著6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下面的寶座。梁枋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有行龍,升龍,降龍,多態(tài)多姿,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這條線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向南從午門到天安門延伸到正陽門,永定門,往北從神武門到地安門鼓樓,全長約8公里。
樂聲悠揚。臺基上的香爐和銅龜,銅鶴里點起檀香或松柏枝,煙霧繚繞。
故宮太和殿篇三
故宮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漢族宮殿建筑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太和殿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故宮太和殿的
導游詞
,歡迎參考!
故宮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南北中軸線的顯要位置,殿高35. 05米,面積2377平方米,共55間,72根大柱,是故宮中最高大的建筑。是故宮外廷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故宮中最高大的建筑,。太和殿也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是典型的古典建筑。
太和殿的內部及外部構造是中華民族古老智慧的結晶,在這里,除了奇異的雕梁畫棟、獨特的設計布局以及令人目不暇接的稀世珍寶外,她的堅固程度也令人嘆為觀止。自太和殿建成以來,遭遇過多次大地震,她依然像一位堅強的巨人傲然屹立,絲毫不受影響。
太和殿前有寬闊的平臺,俗稱月臺。月臺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量是古代的標準量器,二者都是皇權的象征。殿前的雙龍戲珠御路石,其珠為吉祥如意珠,雙龍之中,一個代表天帝,另一個代表帝王;殿下有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huán)以欄桿。欄桿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可呈現(xiàn)千龍吐水的奇觀。
殿內更是金碧輝煌、美輪美奐。室內外梁枋上飾以級別最高的和璽彩畫。門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紋,下部浮雕云龍圖案,接榫處安有鐫刻龍紋的鎏金銅葉。殿內金磚鋪地,七十二根罕見楠木大柱支撐整個大殿。太和殿的明間設九龍金漆寶座,寶座兩側排列6根瀝粉貼金云龍圖案的巨柱,所貼金箔采用深淺兩種顏色,使圖案突出鮮明。寶座前兩側有四對陳設:寶象、甪端、仙鶴和香亭。
太和殿不愧是故宮第一殿,更是中華民族的珍寶。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建成,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初名為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改為太和殿。今天所見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頂與眾多宮殿頂上的裝飾不同,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殿頂?shù)恼购痛辜股系难b飾,不僅使用了黃彩琉璃瓦制作的裝飾物,而且殿頂?shù)拇辜公F是唯一十樣俱全的?!敖痂幍睢闭股系难b飾物,名叫“鴟吻”,是用13塊中空的黃彩琉璃瓦件拼成的,它是傳說中“龍生九子”中的一位“龍子”,傳說是由于這一龍子能噴浪成雨,所以將它裝飾在屋頂?shù)恼箖啥耍℃?zhèn)火之意。除殿頂上的一條正脊外,在兩層重檐上,各有四條垂脊,每一條垂脊上均有仙人和形象各異的走獸裝飾;八條垂脊上,共有88個仙人走獸的裝飾。但每條垂脊上的裝飾物都是一樣的。宮殿垂脊獸的裝飾,是有嚴格等級區(qū)別的,只有“金鑾殿”頂上垂脊獸十樣俱全?!爸泻偷睢奔啊氨:偷睢眲t只有九樣,其他宮殿的垂脊上雖然也有走獸,但是都要按級別遞減。
太和殿是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筑物,建筑規(guī)制之高,裝飾手法之精,堪列中國古代建筑之首。它金壁輝煌,殿宇莊嚴,也的確擔當?shù)闷鹑藗儗λ木把雠c向往。那恢宏的氣勢與偉大的建筑結構,充分顯示了帝王的尊嚴與建造者的聰明才智。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漢族宮殿建筑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xx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后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xx年)建成,稱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上承重檐廡殿頂,下坐3層漢白玉臺階,采用金龍和璽彩畫,屋頂仙人走獸多達11件,開間11間,均采用最高形制。為中國現(xiàn)存最大木構架建筑之一,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為乾隆皇帝的御筆,現(xiàn)存的牌匾為復制品。原件在袁世凱稱帝時被換下,已佚。
最大的宮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故宮內最大的宮殿。明代時,它名為奉天殿、皇極殿;到了清代改稱為太和殿。它經歷過三次火災和一次兵災,現(xiàn)在可見的是清朝所建的宮殿。太和殿面積為二千三百七十七平方米;從地面到脊吻的起架最高,達三十五點五米。
最高等級的殿宇形式:五脊四坡廡殿頂,黃瓦重檐;梁楣彩畫用的是金龍"和璽彩畫";就連角檐垂脊上仙人身后的小獸數(shù)量也最多,用了十個。殿內頂棚全是金龍圖案的井口天花,正中有口銜寶珠的浮雕蟠龍藻井。
萬龍競舞的磅礴氣勢:殿的中央設楠木鏤空透雕龍紋的金漆基臺,上設九龍金漆寶座,寶座背后有雕龍金漆屏風;寶座兩側又有六根貼金盤龍大柱,東側三根金柱的龍首向西朝著寶座張望,西側三根金柱的龍首向東朝著寶座張望,使整個大殿萬龍競舞,從而營造出捍衛(wèi)寶座的氣氛。
七十二根大柱:太和殿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共有七十二根大柱支撐其全部重量,其中頂梁大柱最粗最高,直徑為一米零六,高為十二米七零。明代用的是楠木,采自川、廣、云、貴等地;清代重建后,用的是松木,采自東北三省的深山之中。
四千七百一十八塊金磚:太和殿內地面共鋪二尺見方的大金磚四千七百一十八塊。但是金磚并不是用黃金制成,而是在蘇州特制的磚。其表面為淡黑、油潤、光亮、不澀不滑。蘇州一帶土質好,燒工精,燒成之后達到"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程度,方可使用。
登基大典之地:明清兩朝共有24個皇帝在這里登基,宣布即位詔書。
朝賀之處:皇帝每逢生日也即萬壽節(jié)、冊立皇后、以及元旦、冬至等節(jié)日,還有派將出征、賜安和金殿傳臚之時,都要在這里舉行大典或儀式,接受文武白官的朝賀。
看過"
故宮太和殿篇四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萬全旅行社的導游,我叫趙xx,大家叫我趙導游就行了。今天,我們要去列入世界遺產的一座宮殿——北京故宮。
各位游客,現(xiàn)在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氣勢雄偉的古代宮殿—故宮了。大家看這四面就是宮墻,而且宮墻四面都建有高大的城門,南為午門也就是故宮正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這四個“門”的角樓都是風格獨特、造型綺麗的。
現(xiàn)在請跟我一起去故宮中最大的宮殿太和殿看看!這里是明、清皇帝召見百官、發(fā)號施令、舉行慶典的地方。全殿面闊11間,進深5間,外有廊柱,殿內外共立72根大柱。殿高35米,殿內凈空高達14米,寬63米,面積2377平方米,為全國最大的木構大殿。
規(guī)劃嚴整,氣魄宏偉,極為壯觀,這就是我國的故宮。無論在平面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都屬無與倫比的杰作。它標志著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顯示著500余年前我國在建筑藝術上的卓越成就。
現(xiàn)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或自行參觀,我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持故宮環(huán)境。
這次的參觀結束了,參觀完了故宮,大家一定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吧!讓我們一起保護它吧!
故宮太和殿篇五
游客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故宮。大家還記得我嗎?對,我就是上次帶大家去頤和園和兵馬俑的金牌小導游—董xx。來到故宮大家肯定都會去太和殿保和殿,這種皇權集中的地方游覽。但今天呢,我們要另辟蹊徑,去看一下故宮里面文化氣息最濃郁的地方。
大家看,這就是午門。也是紫禁城的正門。午門的名字跟十二地支,有著很大的關系,并且它凹字型的建筑風格,是中國的`陰陽文化與皇權結合的體現(xiàn)。
過了午門,我們首先看到的呢就是故宮里面唯一的河流,它從故宮的西北方向流來,在羅經天盤中,西北方向屬于乾位代表天,所以呀這條河流就叫做金水河。河上的那五座石橋代表的則是天下人都恪守精神法則—三綱五常。
來,大家接著跟我走???,這就是故宮里面最大的石頭--云龍階石,它有二百多噸重。上面刻畫著九五之尊,九五這組數(shù)字,正是來自于咱們的《周易》。
大家看見那座巫山了嗎?景山。就是當年崇禎皇帝上吊的地方。老北京城在東南西北中五個地方,都放置了一個鎮(zhèn)物。景山呢就是中央那個鎮(zhèn)物。
說了這么多,大家對這幾個地方都有了解。所以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兩個小時后到午門集合,祝你們游覽快樂!bye!
故宮太和殿篇六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漢族宮殿建筑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后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上承重檐廡殿頂,下坐3層漢白玉臺階,采用金龍和璽彩畫,屋頂仙人走獸多達11件,開間11間,均采用最高形制。為中國現(xiàn)存最大木構架建筑之一,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為乾隆皇帝的御筆,現(xiàn)存的牌匾為復制品。原件在袁世凱稱帝時被換下,已佚。
太和殿是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筑物。它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長64米,寬37米,建筑面積2377.00o,高26.92m,連同臺基通高35.05m,為紫禁城內規(guī)模最龐大也是最。殿前有寬闊的平臺,稱為丹陛,俗稱月臺。月臺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龜、鶴為長壽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量是古代的標準量器,二者都是皇權的象征。殿下為高8.13m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huán)以欄桿。欄桿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可呈現(xiàn)千龍吐水的奇觀。
其建筑規(guī)制之高,裝飾手法之精,堪列中國古代建筑之首。而太和殿之上為建筑形式最高的重檐廡殿頂,屋脊兩端安有高3.40m、重約4300k賴拇笪牽在中國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裝飾有一些小獸,這些小獸排列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按照建筑等級的高低而有數(shù)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宮太和殿上的裝飾(共有10個),這在中國宮殿建筑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顯示了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第一個飾物是一個騎鳳仙人,相傳原是南朝齊明王,后修道升仙。仙人之后是十個小獸: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斗牛、行什。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個走獸。這里有嚴格的等級界限,只有金鑾寶殿(太和殿)才能十樣齊全。中和殿是七個、保和殿是九個。其它殿上的小獸按級遞減。天安門上也只是九個小獸。
故宮太和殿篇七
10月4日早上,我們先坐地鐵4號線再轉1號線來到了天安門,今日我們去參觀故宮博物館。
我們第一個看到的是端門,端門城樓中間掛著一幅很大很大的毛主席畫像,左右兩邊各是一行字,一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另一個是“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第二道門是午門,媽媽說這個地方是以前砍頭的地方,很多的人被皇帝在這里砍了頭。第三道門是太和門,里面有太和殿,是皇帝搞慶?;顒拥牡胤?,也是故宮最高最大的一個殿。再進去就是皇帝的后宮,很多東西都是用金子做的,其中有一個叫儲秀宮的,聽說是慈禧太后住過的,爸爸說這個慈禧太后非常壞,她只知道吃喝玩樂。
還有一個御花園,里面的樹非常的大,都已經有幾百年了,還有很多假山,假山上有亭子,很多人在上面拍照。還看到了用整塊石頭刻成的九條龍,這個有200噸重,還有古代的電話機。
故宮太和殿篇八
今天,北京天氣非常寒冷,但我心情非常激動,因為我要去游覽故宮了。
導游帶我們來到故宮后門,開始了我們的故宮之行,我們從神武門出發(fā),來到御花園,那里保存了一棵棵古樹,有松柏樹、楓樹,其中有一棵楓樹已經有三百多年歷史了。因為在冬天,所以一棵棵龍棗樹全部都光禿禿的。御花園有二座假山,假山是由一塊塊太湖石組成的,每個石頭表面光滑,可形狀卻凹凸不平。
參觀完御花園,來到儲秀宮,那里是慈禧太后當貴妃時住的,也是慈禧太后為光緒皇帝選妃的地方。那里面的東西都是完整的,真讓人不可思義。
接著我們來到了太和殿,也就是金鑾殿,大廳有七十二根柱子,其中有六根是纏龍大柱,大廳的中央是龍座,太和殿是宮中最大的宮殿也是皇帝和大臣們商量國事的地方?;实叟e行重大的活動的地方。
故宮是明朝永樂四年到永樂十八年建成共用了十四年,有八千七百多間房子,這些房子全是用木頭建的,房檐雕刻著精美的花紋。體現(xiàn)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我們來到了金水橋,走出了武門,結束了故宮之游。
故宮讓我增長了很多知識,故宮真宏偉
故宮太和殿篇九
故宮太和殿導游詞
作文
怎么寫?許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了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范文,歡迎閱讀。
因為故宮濃縮著五千年的輝煌和古老的文化,所以他早就是我心中的游覽勝地,今年暑假我終于美夢成真。
到了北京我和爸爸媽媽就乘車來到了天安門,穿過天安門,過了午門舉世聞名的太和殿就映入眼簾,太和殿氣勢磅礴、金碧輝煌,五顏六色的琉璃瓦如一條條長龍排列的十分整齊。彎彎的房角都刻成了怪獸,四個向上翹起的屋檐把太和殿顯得雄偉壯觀,走向太和殿七十二個大紅柱雕龍畫鳳顯示了封建王權的建筑風格。金燦燦的房頂體現(xiàn)出中國古代皇帝的威嚴與地位。這座大殿遠望雖然莊嚴、肅穆,但漂亮的外觀又使人感到異常的單調和沉重,我的心情徒然暗淡。不知為什么我仿佛覺得有一群傀儡似地太監(jiān)恭敬的站立在兩旁,香爐里香煙裊裊上升,皇帝在殿內居高而坐。故宮這座這座象征古代王權的建筑,一磚一瓦都侵透著“家天下”的意味。遙想當年君王面南而坐,群臣面北而跪,其威風遠非白金漢宮可以比擬的。
下午,我們除了前門,我站在天安門回望太和光芒,這樣宏偉的建筑群、這樣井然有序的布局、這樣的莊嚴肅穆,不能不令人驚嘆,希望這次故宮之旅能成為我永恒的記憶。
北京有一座城中之城,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紫禁城,現(xiàn)在人們叫它故宮。故宮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有五百多年歷史。
經過了幾小時顛簸,我們終于來到了故宮。抬頭一看,那高高的城墻把故宮緊緊圍住,為這座雍容華貴的宮殿增添了幾分別致。我們來到故宮的第一個門――端門。聽說清代時候,文武大臣上朝覲見皇帝時,就要在端門前,把自己的官服整理端正,然后才可進見皇上。所以我很自然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和帽子。
一座高高的城墻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我抬起頭仰望,這城墻大概有二十多米高吧,城門上寫著兩個大字“午門”。據(jù)說這是以前人們把犯人拉出午門斬首指的就是這個門,我看著午門兩個字心里有點發(fā)毛。
我們到了故宮的三大殿第一殿:太和殿,這是當時皇上面見文武大臣的殿。
故宮第二殿是:保和殿,這是皇上親自監(jiān)考的地方,誰中了狀元就能從這里騎馬掛花去游北京長安大街。
最后一個大殿是中和殿,那里是皇上休息的地方。
我們就這樣興趣盎然地沿著故宮中軸線游覽著,等走出故宮北門時已是中午了,故宮真大??!
故宮博物院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有機會你去細細賞玩。
故宮太和殿篇一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到北京故宮來游玩,我叫王xx,是你們今天導游,希望大家在游玩過程中注意安全。
你們看,坐落在首都北京故宮,是明清兩朝皇帝居住地方。那是六百年前遺留下來最完整古建筑群。從公元1046年開始興建,到1420年才建成,共用了14年時間。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有15萬平方米,有房間9900多間。四周有十多米高圍墻,墻外還有寬52米護城河。故宮分為前后兩個部分,正門為天安門,坐北朝南,和正陽門遙遙相望。前半部叫前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一般稱為三大殿。太和殿最宏偉,朝廷重大典禮,如皇帝即位、慶祝新年、宣布重要政事等等,都在太和殿舉行。后半部分叫內廷,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邊各有東六宮和西六宮,是皇帝辦公及他后妃們居住地方。故宮內還收藏著大量歷史文物和珍貴藝術品。故宮,每天以它那豐富多彩文化藝術和雄偉壯麗古建筑藝術吸引著眾多前來觀賞游覽中外客人。
各位游客,今天玩得很不錯吧!歡迎大家下次再來。今天旅游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故宮太和殿篇二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高28米,面積2380多平方米,是故宮最大的殿堂。在湛藍的天空下,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顯得格外輝煌.殿檐斗拱,額枋,梁柱,裝飾著青藍點金和貼金彩畫。
正面是12根紅色大圓柱,金瑣窗,朱漆門,同臺基相互襯映,色彩鮮明,雄偉壯麗。
大殿正中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臺,上面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背后是雕龍屏。方臺兩旁有6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盤繞著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中央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蟠龍。
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周圍環(huán)繞著6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下面的寶座。梁枋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有行龍,升龍,降龍,多態(tài)多姿,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這條線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向南從午門到天安門延伸到正陽門,永定門,往北從神武門到地安門鼓樓,全長約8公里。
樂聲悠揚。臺基上的香爐和銅龜,銅鶴里點起檀香或松柏枝,煙霧繚繞。
故宮太和殿篇三
故宮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漢族宮殿建筑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太和殿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故宮太和殿的
導游詞
,歡迎參考!
故宮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南北中軸線的顯要位置,殿高35. 05米,面積2377平方米,共55間,72根大柱,是故宮中最高大的建筑。是故宮外廷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故宮中最高大的建筑,。太和殿也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是典型的古典建筑。
太和殿的內部及外部構造是中華民族古老智慧的結晶,在這里,除了奇異的雕梁畫棟、獨特的設計布局以及令人目不暇接的稀世珍寶外,她的堅固程度也令人嘆為觀止。自太和殿建成以來,遭遇過多次大地震,她依然像一位堅強的巨人傲然屹立,絲毫不受影響。
太和殿前有寬闊的平臺,俗稱月臺。月臺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量是古代的標準量器,二者都是皇權的象征。殿前的雙龍戲珠御路石,其珠為吉祥如意珠,雙龍之中,一個代表天帝,另一個代表帝王;殿下有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huán)以欄桿。欄桿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可呈現(xiàn)千龍吐水的奇觀。
殿內更是金碧輝煌、美輪美奐。室內外梁枋上飾以級別最高的和璽彩畫。門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紋,下部浮雕云龍圖案,接榫處安有鐫刻龍紋的鎏金銅葉。殿內金磚鋪地,七十二根罕見楠木大柱支撐整個大殿。太和殿的明間設九龍金漆寶座,寶座兩側排列6根瀝粉貼金云龍圖案的巨柱,所貼金箔采用深淺兩種顏色,使圖案突出鮮明。寶座前兩側有四對陳設:寶象、甪端、仙鶴和香亭。
太和殿不愧是故宮第一殿,更是中華民族的珍寶。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建成,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初名為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改為太和殿。今天所見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頂與眾多宮殿頂上的裝飾不同,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殿頂?shù)恼购痛辜股系难b飾,不僅使用了黃彩琉璃瓦制作的裝飾物,而且殿頂?shù)拇辜公F是唯一十樣俱全的?!敖痂幍睢闭股系难b飾物,名叫“鴟吻”,是用13塊中空的黃彩琉璃瓦件拼成的,它是傳說中“龍生九子”中的一位“龍子”,傳說是由于這一龍子能噴浪成雨,所以將它裝飾在屋頂?shù)恼箖啥耍℃?zhèn)火之意。除殿頂上的一條正脊外,在兩層重檐上,各有四條垂脊,每一條垂脊上均有仙人和形象各異的走獸裝飾;八條垂脊上,共有88個仙人走獸的裝飾。但每條垂脊上的裝飾物都是一樣的。宮殿垂脊獸的裝飾,是有嚴格等級區(qū)別的,只有“金鑾殿”頂上垂脊獸十樣俱全?!爸泻偷睢奔啊氨:偷睢眲t只有九樣,其他宮殿的垂脊上雖然也有走獸,但是都要按級別遞減。
太和殿是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筑物,建筑規(guī)制之高,裝飾手法之精,堪列中國古代建筑之首。它金壁輝煌,殿宇莊嚴,也的確擔當?shù)闷鹑藗儗λ木把雠c向往。那恢宏的氣勢與偉大的建筑結構,充分顯示了帝王的尊嚴與建造者的聰明才智。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漢族宮殿建筑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xx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后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xx年)建成,稱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上承重檐廡殿頂,下坐3層漢白玉臺階,采用金龍和璽彩畫,屋頂仙人走獸多達11件,開間11間,均采用最高形制。為中國現(xiàn)存最大木構架建筑之一,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為乾隆皇帝的御筆,現(xiàn)存的牌匾為復制品。原件在袁世凱稱帝時被換下,已佚。
最大的宮殿: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故宮內最大的宮殿。明代時,它名為奉天殿、皇極殿;到了清代改稱為太和殿。它經歷過三次火災和一次兵災,現(xiàn)在可見的是清朝所建的宮殿。太和殿面積為二千三百七十七平方米;從地面到脊吻的起架最高,達三十五點五米。
最高等級的殿宇形式:五脊四坡廡殿頂,黃瓦重檐;梁楣彩畫用的是金龍"和璽彩畫";就連角檐垂脊上仙人身后的小獸數(shù)量也最多,用了十個。殿內頂棚全是金龍圖案的井口天花,正中有口銜寶珠的浮雕蟠龍藻井。
萬龍競舞的磅礴氣勢:殿的中央設楠木鏤空透雕龍紋的金漆基臺,上設九龍金漆寶座,寶座背后有雕龍金漆屏風;寶座兩側又有六根貼金盤龍大柱,東側三根金柱的龍首向西朝著寶座張望,西側三根金柱的龍首向東朝著寶座張望,使整個大殿萬龍競舞,從而營造出捍衛(wèi)寶座的氣氛。
七十二根大柱:太和殿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共有七十二根大柱支撐其全部重量,其中頂梁大柱最粗最高,直徑為一米零六,高為十二米七零。明代用的是楠木,采自川、廣、云、貴等地;清代重建后,用的是松木,采自東北三省的深山之中。
四千七百一十八塊金磚:太和殿內地面共鋪二尺見方的大金磚四千七百一十八塊。但是金磚并不是用黃金制成,而是在蘇州特制的磚。其表面為淡黑、油潤、光亮、不澀不滑。蘇州一帶土質好,燒工精,燒成之后達到"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程度,方可使用。
登基大典之地:明清兩朝共有24個皇帝在這里登基,宣布即位詔書。
朝賀之處:皇帝每逢生日也即萬壽節(jié)、冊立皇后、以及元旦、冬至等節(jié)日,還有派將出征、賜安和金殿傳臚之時,都要在這里舉行大典或儀式,接受文武白官的朝賀。
看過"
故宮太和殿篇四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萬全旅行社的導游,我叫趙xx,大家叫我趙導游就行了。今天,我們要去列入世界遺產的一座宮殿——北京故宮。
各位游客,現(xiàn)在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氣勢雄偉的古代宮殿—故宮了。大家看這四面就是宮墻,而且宮墻四面都建有高大的城門,南為午門也就是故宮正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這四個“門”的角樓都是風格獨特、造型綺麗的。
現(xiàn)在請跟我一起去故宮中最大的宮殿太和殿看看!這里是明、清皇帝召見百官、發(fā)號施令、舉行慶典的地方。全殿面闊11間,進深5間,外有廊柱,殿內外共立72根大柱。殿高35米,殿內凈空高達14米,寬63米,面積2377平方米,為全國最大的木構大殿。
規(guī)劃嚴整,氣魄宏偉,極為壯觀,這就是我國的故宮。無論在平面布局,立體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偉、堂皇、莊嚴、和諧,都屬無與倫比的杰作。它標志著我國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顯示著500余年前我國在建筑藝術上的卓越成就。
現(xiàn)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或自行參觀,我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持故宮環(huán)境。
這次的參觀結束了,參觀完了故宮,大家一定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吧!讓我們一起保護它吧!
故宮太和殿篇五
游客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故宮。大家還記得我嗎?對,我就是上次帶大家去頤和園和兵馬俑的金牌小導游—董xx。來到故宮大家肯定都會去太和殿保和殿,這種皇權集中的地方游覽。但今天呢,我們要另辟蹊徑,去看一下故宮里面文化氣息最濃郁的地方。
大家看,這就是午門。也是紫禁城的正門。午門的名字跟十二地支,有著很大的關系,并且它凹字型的建筑風格,是中國的`陰陽文化與皇權結合的體現(xiàn)。
過了午門,我們首先看到的呢就是故宮里面唯一的河流,它從故宮的西北方向流來,在羅經天盤中,西北方向屬于乾位代表天,所以呀這條河流就叫做金水河。河上的那五座石橋代表的則是天下人都恪守精神法則—三綱五常。
來,大家接著跟我走???,這就是故宮里面最大的石頭--云龍階石,它有二百多噸重。上面刻畫著九五之尊,九五這組數(shù)字,正是來自于咱們的《周易》。
大家看見那座巫山了嗎?景山。就是當年崇禎皇帝上吊的地方。老北京城在東南西北中五個地方,都放置了一個鎮(zhèn)物。景山呢就是中央那個鎮(zhèn)物。
說了這么多,大家對這幾個地方都有了解。所以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兩個小時后到午門集合,祝你們游覽快樂!bye!
故宮太和殿篇六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為漢族宮殿建筑之精華,東方三大殿之一。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宮)南北主軸線的顯要位置,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后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今殿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稱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屢遭焚毀,多次重建。上承重檐廡殿頂,下坐3層漢白玉臺階,采用金龍和璽彩畫,屋頂仙人走獸多達11件,開間11間,均采用最高形制。為中國現(xiàn)存最大木構架建筑之一,太和殿匾額“建極綏猷”匾,為乾隆皇帝的御筆,現(xiàn)存的牌匾為復制品。原件在袁世凱稱帝時被換下,已佚。
太和殿是紫禁城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筑物。它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長64米,寬37米,建筑面積2377.00o,高26.92m,連同臺基通高35.05m,為紫禁城內規(guī)模最龐大也是最。殿前有寬闊的平臺,稱為丹陛,俗稱月臺。月臺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龜、鶴為長壽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量是古代的標準量器,二者都是皇權的象征。殿下為高8.13m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huán)以欄桿。欄桿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可呈現(xiàn)千龍吐水的奇觀。
其建筑規(guī)制之高,裝飾手法之精,堪列中國古代建筑之首。而太和殿之上為建筑形式最高的重檐廡殿頂,屋脊兩端安有高3.40m、重約4300k賴拇笪牽在中國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裝飾有一些小獸,這些小獸排列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按照建筑等級的高低而有數(shù)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宮太和殿上的裝飾(共有10個),這在中國宮殿建筑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顯示了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第一個飾物是一個騎鳳仙人,相傳原是南朝齊明王,后修道升仙。仙人之后是十個小獸: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狎魚、獬豸、斗牛、行什。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個走獸。這里有嚴格的等級界限,只有金鑾寶殿(太和殿)才能十樣齊全。中和殿是七個、保和殿是九個。其它殿上的小獸按級遞減。天安門上也只是九個小獸。
故宮太和殿篇七
10月4日早上,我們先坐地鐵4號線再轉1號線來到了天安門,今日我們去參觀故宮博物館。
我們第一個看到的是端門,端門城樓中間掛著一幅很大很大的毛主席畫像,左右兩邊各是一行字,一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另一個是“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第二道門是午門,媽媽說這個地方是以前砍頭的地方,很多的人被皇帝在這里砍了頭。第三道門是太和門,里面有太和殿,是皇帝搞慶?;顒拥牡胤?,也是故宮最高最大的一個殿。再進去就是皇帝的后宮,很多東西都是用金子做的,其中有一個叫儲秀宮的,聽說是慈禧太后住過的,爸爸說這個慈禧太后非常壞,她只知道吃喝玩樂。
還有一個御花園,里面的樹非常的大,都已經有幾百年了,還有很多假山,假山上有亭子,很多人在上面拍照。還看到了用整塊石頭刻成的九條龍,這個有200噸重,還有古代的電話機。
故宮太和殿篇八
今天,北京天氣非常寒冷,但我心情非常激動,因為我要去游覽故宮了。
導游帶我們來到故宮后門,開始了我們的故宮之行,我們從神武門出發(fā),來到御花園,那里保存了一棵棵古樹,有松柏樹、楓樹,其中有一棵楓樹已經有三百多年歷史了。因為在冬天,所以一棵棵龍棗樹全部都光禿禿的。御花園有二座假山,假山是由一塊塊太湖石組成的,每個石頭表面光滑,可形狀卻凹凸不平。
參觀完御花園,來到儲秀宮,那里是慈禧太后當貴妃時住的,也是慈禧太后為光緒皇帝選妃的地方。那里面的東西都是完整的,真讓人不可思義。
接著我們來到了太和殿,也就是金鑾殿,大廳有七十二根柱子,其中有六根是纏龍大柱,大廳的中央是龍座,太和殿是宮中最大的宮殿也是皇帝和大臣們商量國事的地方?;实叟e行重大的活動的地方。
故宮是明朝永樂四年到永樂十八年建成共用了十四年,有八千七百多間房子,這些房子全是用木頭建的,房檐雕刻著精美的花紋。體現(xiàn)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我們來到了金水橋,走出了武門,結束了故宮之游。
故宮讓我增長了很多知識,故宮真宏偉
故宮太和殿篇九
故宮太和殿導游詞
作文
怎么寫?許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了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范文,歡迎閱讀。
因為故宮濃縮著五千年的輝煌和古老的文化,所以他早就是我心中的游覽勝地,今年暑假我終于美夢成真。
到了北京我和爸爸媽媽就乘車來到了天安門,穿過天安門,過了午門舉世聞名的太和殿就映入眼簾,太和殿氣勢磅礴、金碧輝煌,五顏六色的琉璃瓦如一條條長龍排列的十分整齊。彎彎的房角都刻成了怪獸,四個向上翹起的屋檐把太和殿顯得雄偉壯觀,走向太和殿七十二個大紅柱雕龍畫鳳顯示了封建王權的建筑風格。金燦燦的房頂體現(xiàn)出中國古代皇帝的威嚴與地位。這座大殿遠望雖然莊嚴、肅穆,但漂亮的外觀又使人感到異常的單調和沉重,我的心情徒然暗淡。不知為什么我仿佛覺得有一群傀儡似地太監(jiān)恭敬的站立在兩旁,香爐里香煙裊裊上升,皇帝在殿內居高而坐。故宮這座這座象征古代王權的建筑,一磚一瓦都侵透著“家天下”的意味。遙想當年君王面南而坐,群臣面北而跪,其威風遠非白金漢宮可以比擬的。
下午,我們除了前門,我站在天安門回望太和光芒,這樣宏偉的建筑群、這樣井然有序的布局、這樣的莊嚴肅穆,不能不令人驚嘆,希望這次故宮之旅能成為我永恒的記憶。
北京有一座城中之城,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紫禁城,現(xiàn)在人們叫它故宮。故宮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有五百多年歷史。
經過了幾小時顛簸,我們終于來到了故宮。抬頭一看,那高高的城墻把故宮緊緊圍住,為這座雍容華貴的宮殿增添了幾分別致。我們來到故宮的第一個門――端門。聽說清代時候,文武大臣上朝覲見皇帝時,就要在端門前,把自己的官服整理端正,然后才可進見皇上。所以我很自然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和帽子。
一座高高的城墻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我抬起頭仰望,這城墻大概有二十多米高吧,城門上寫著兩個大字“午門”。據(jù)說這是以前人們把犯人拉出午門斬首指的就是這個門,我看著午門兩個字心里有點發(fā)毛。
我們到了故宮的三大殿第一殿:太和殿,這是當時皇上面見文武大臣的殿。
故宮第二殿是:保和殿,這是皇上親自監(jiān)考的地方,誰中了狀元就能從這里騎馬掛花去游北京長安大街。
最后一個大殿是中和殿,那里是皇上休息的地方。
我們就這樣興趣盎然地沿著故宮中軸線游覽著,等走出故宮北門時已是中午了,故宮真大??!
故宮博物院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有機會你去細細賞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