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一英語課前演講小故事(大全8篇)

字號:

    范文為教學(xué)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初一英語課前演講小故事篇一
    無論春天有多么遠(yuǎn),我亦心坦然,今生有書相伴,亦無怨……獨處幽居,泡上一杯“萬綠叢中一點紅”,捧起一本“人類進(jìn)步的階梯”,插上一支“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靜靜地享受其中的韻味,有一種“舉茶邀名著,對花成三人”的靜謐與和諧。
    書亦人生,人生亦書。
    讀書好似隱居,避開與世俗的紛爭,避開與世俗的喧嚷;避開與世俗的格格不入,獨處林中小屋,獨自享受書中的靜之美麗,靜之馨香,靜之沉醉,是一件多么令人向往的事!
    讀書好似與人聊天。每一本書都是作者思想的精華和升華?!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焙妹溃髡邔⑦@些內(nèi)心和思想全部交付于你,任由你閱讀,任由你評論;任由你思考。你還有什么孤獨呢?你擁有那么多朋友,你的思想已完全成為書中思想的精粹。
    春天讓世界上所有的生靈有了希望,恢復(fù)了蓬勃的生機(jī)。春風(fēng)里最耀眼的明星,就是那些花草樹木,大自然的產(chǎn)物。百花爭春,唯有迎春最先開放,報告春的喜訊。我卻獨愛那些不知名的小野花。小路旁,田野里。雖然很不起眼,也不美麗高貴,但我就是喜歡?;蛟S,連我自己都說不出原因。草兒,在土地上冒出了點點綠,那些樹木,更是乘著春天的大好時機(jī)吐出了嫩綠的新芽。
    綠色,這生命最基本的色素。春天,生命的起源。春天,是綠色的。
    『紅色的夏天』
    夏天,頭頂上那火紅的太陽變得格外勤勞,紅得無法形容。強(qiáng)烈的陽光如火焰般射到地面上,簡直想把生靈熏烤至死。
    紅色,這滾燙的血液的火焰。夏天,燃燒著生靈的火焰。夏天,是紅色的。
    『彩色的秋天』
    彩色,這生命的神奇。秋天,生命的歡呼。秋天,是彩色的。
    『白色的冬天』
    冬天的使者,是雪。雪美的,無法形容,只是她太皮,愛玩捉迷藏,偶爾下得大點。一夜。第二天,一看,整個兒被白雪覆蓋。卻也殺死了細(xì)菌,凈化了空氣。
    白色,這圣潔的色素。冬天,這夢幻的世界。冬天,是白色的。
    蒼天賜予了人類一筆寶貴而又美麗的財富——這多姿多彩的四季。
    初一英語課前演講小故事篇二
    同學(xué)們:
    大家好!
    按照慣例,這次輪到我來做“課前三分鐘演講”,下面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曾看過這樣一段話:小鳥說:我從天空中飛過,但天空中沒有留下我的痕跡。泰戈爾說,天空中沒有留下我的痕跡,但我已飛過。同樣的狀況,卻有兩種不同的態(tài)度,相信后者的態(tài)度更能贏得大家的認(rèn)可。其實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他笑,他就會向你露出笑臉,你對它哭,那么你最終只會收獲沮喪的心情。
    相反的,正如我們熟知的林肯先生,在遭受24歲經(jīng)商失敗,26歲愛人死去,27歲精神崩潰,中年時代多次競選參議員和副總統(tǒng),卻均以失敗告終,可面對如此多的打擊與磨難,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而是以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應(yīng)對這些不如意,最終他成為美國第十六任總統(tǒng),正是這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讓林肯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
    相信,假若沒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摔殘肢體的桑蘭,高位截肢的張海迪,生命中沒有光明與黑暗的海倫凱勒,他們同樣不會有燦爛的人生,也就不會贏得世人的尊重與贊美。
    親愛的朋友們,雖然我們無法預(yù)知下一秒會發(fā)生怎樣的事情,但相信只要我們持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我們的生活將一直是快樂的。所以,即使有一千個理由哭泣,也要為自己找出一萬個理由微笑,這樣,我們的生活就會充滿更多的陽光和快樂。
    我的演講結(jié)束,謝謝大家!
    初一英語課前演講小故事篇三
    這兩天,我們學(xué)了《陋室銘》與《愛蓮說》兩篇文章。《陋室銘》通過詩人對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描寫,“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等名句表達(dá)了作者要保持高尚節(jié)操的愿望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而《愛蓮說》的作者以蓮自喻,借抒寫愛蓮之情,表達(dá)自己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人生態(tài)度,婉轉(zhuǎn)的批判了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fēng)。這兩篇文章,都讓我思考頗深。
    當(dāng)下,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人人都在對金錢的憧憬和對未來的期盼中茍延殘喘,向往著有房有錢有車的“三有”生活,為成為高富帥,白富美而努力奮斗,哪怕跨越道德底線,也在所不惜。金錢,充斥著人們的雙眼;欲望,吸吮著道德的血液;利益,咬噬著善良的血液。如今的人們,就像是那膽小的蝸牛,沒事時,閑散緩慢的爬著,餓了就啃片葉子,困了就在殼里睡一覺,遇到危險時,就縮進(jìn)殼里不敢出來,過著“蝸居”般的生活,當(dāng)他們身處逆境時,卻也總是抱怨命運的不公,他們何曾想過我們的先哲: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劉禹錫不得志而寫《陋室銘》,他們中的哪一個不是歷盡磨難才作出這些千古絕唱的呢?“陋室”因為主人的“德馨”而不簡陋,而我們并沒有居在陋室,德行難道不該更好嗎?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品行不端的人?都是欲望在作祟。現(xiàn)在的人已沒有了古人的閑情雅致,沒有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氣節(jié),更沒有周敦頤淡泊名利的君子品質(zhì),猶如行尸走肉,了無生機(jī)。
    蓮,那潔身自好的花之君子,正直不阿,豁達(dá)開朗,清澈純潔。蓮花的品質(zhì),就是做人的道德標(biāo)準(zhǔn)。謙虛,廉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與那淤泥形成鮮明的對比。我們應(yīng)當(dāng)以此為基線做人,不讓社會上的腐敗現(xiàn)象,世俗風(fēng)氣,玷污自己高尚的情操和純潔的心靈。其實,這個社會上的君子少之又少,每個人都想成為君子,過那世外桃源的生活,可說的容易,做起來難,即使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桃花源,恐怕也被那人性的無情和世俗紛爭給壓榨得奄奄一息了吧!
    英國著名女作家薩拉這樣認(rèn)為:生活是一條美麗而曲折的幽徑,路旁有采花的麗蝶,累累的美果,但我們很少去停留觀賞,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趕到我們幻想中更加美麗的豁然開朗的大道,然而在前進(jìn)的路途中,卻逐漸樹影凄涼、花蝶匿跡、果實無存,最后終于發(fā)覺自己已然到達(dá)一個荒漠。生活不是個結(jié)果,而是個過程,人們總是因為向往著更好的生活而忽略了其它,到了荒漠后,人們才猛然醒悟,真正的生活就是路上那些美麗的花朵和累累的果實,可惜自己卻錯過了,反而向著那不可能的美好一路狂奔,錯過了許多許多,情親、友情、愛情。生活過得好不好,取決于內(nèi)心,占有欲很強(qiáng),便總是不滿足,最后身形俱傷。生活、人生或頹廢,或精彩,為何?只因?qū)θ松膽B(tài)度不一樣,樂觀的心態(tài)使自己的人生精彩絕倫,然而有些人卻惶惶不可終日,最后郁郁而終。而我希望像蓮花一樣生活,出自于淤泥而不被污染,像蓮花一樣生活,像它的品質(zhì)一樣生活,像它如此正直獨立一樣生活。
    居在陋室,心如靜蓮,生活本該如此。
    初一英語課前演講小故事篇四
    親愛的老師,同學(xué)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摔碎的牛奶瓶》。
    十幾歲的桑德斯經(jīng)常為很多事情發(fā)愁。他常常為自己犯過的錯誤自怨自艾;交完考試卷以后,常常會半夜里睡不著,害怕沒有考及格。他總是想那些做過的事,希望當(dāng)初沒有這樣做;總是回想那些說過的話,后悔當(dāng)初沒有將話說得更好。
    一天早上,全班到了科學(xué)實驗室。老師保羅·布蘭德威爾博士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邊上。大家都坐了下來,望著那瓶牛奶,不知道它和這堂生理衛(wèi)生課有什么關(guān)系。
    過了一會,保羅·布蘭德威爾博士突然站了起來,一巴掌把那牛奶瓶打碎在水槽里,同時大聲叫道:“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BR>    然后他叫所有的人都到水槽旁邊,好好地看看那瓶打翻的牛奶。
    能做到的,只是把它忘掉,丟開這件事情,只注意下一件事。”
    大道理: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積極的去面對下一件事情。
    初一英語課前演講小故事篇五
    親愛的同學(xué)們:
    大家好!
    顧愷之的“天工神筆”是從小練就的。他三四歲學(xué)畫畫兒,到八歲時,已成為小丹青妙手了。他家的院里、院外、墻上,以及他的手背上、腳面上,凡是能畫畫的地方,都留下過他的“杰作”。他有一次到姨家拜年,沒進(jìn)門,就用炭筆在大門上畫了一幅“五谷樂”。還有一次,為了畫畫,他挨了爸爸的一頓打。原來,他暗中端詳爸爸好多天,想給爸爸畫幅像。一天,他正在絲綢上畫畫,爸爸從外面進(jìn)來,見畫得那個難看樣兒,把他的臉打得又紅又腫。
    這天夜里,愷之做了,一個美好的夢,他夢見月亮變成了一位迷人的姑娘向他飄來。姑娘的眼睛像純凈的湖水那般光亮,瑩潔。姑娘還讓他畫眼睛。
    接著他夢見池中的蓮花都變成了一位位蓮花姑娘,都爭著讓他畫眼睛……愷之醒來,遙望碧空明月,星星在眨著眼睛。星星呀,你就是天空的眼睛嗎?你有大、有小、有明、有暗;世上人的眼睛也不都如此嗎?不同的是多一點善、惡、丑、美。眼睛呀,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心靈,最能代表人的性格特征。把天下的眼睛都納于我的筆下吧!
    從此,顧愷之看啊,畫啊,看各種各樣的眼睛,也畫各種各樣的眼睛。
    苦練多年之后,畫藝大進(jìn)。后來在他筆下,孩子們滴溜的眼睛像西湖水面上的星星;老人們深邃的眼睛像山林中一汪藍(lán)色的清潭;小伙子們閃爍的剛毅光芒的眼睛像盛著三月的太陽;而姑娘們的眼睛,則溫柔得像夏天的露珠兒,在草葉上蕩漾……愷之不到20歲就名滿京城了,當(dāng)時有個云祥和尚想修建一座輝煌的寺院,向四方募捐,可捐到的很少。正當(dāng)云祥食不甘味之時,愷之找上門,要捐一百萬錢。他只要了一面空白墻壁,日夜揮筆舞彩,一個多月后,一幅光彩照人的大壁畫完成了!
    初一英語課前演講小故事篇六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有個漁夫從海里撈到一顆大珍珠,愛不釋手。然而,珍珠上面有一個小黑點。漁夫想,如能將小黑點去掉,珍珠將變成無價之寶。于是,它就用刀子把黑點刮掉。可是,刮掉一層,黑點仍在,再刮一層,黑點還在,刮到最后,黑點沒了,珍珠也不復(fù)存在。
    人們往往堅持完美而扔掉了一些他們原本可以有的東西,但他們是不可能擁有完美的,雖然他們還在永遠(yuǎn)找不到完美的地方到處搜尋。
    想追求完美無缺的事物,本是無可厚非的,然而,這種愿望落空也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優(yōu)點與缺點,長處與短處,相比較而存在,即便是的,也不等于是最完美的。
    提示:高標(biāo)準(zhǔn)自然是美好的愿望,但是樓外有樓,天外有天,凡事宜從實際出發(fā)。
    一口鐘,無論你敲那一邊,它總是整體作響。人們聽到鐘聲,只知道鐘聲洪亮悠長,從來也不注意敲的是那一邊。經(jīng)常被敲的那一邊就不服氣,它總想告訴世人,主人敲的是我,是我在響。為了證明這一點,在一個晚上它努力掙碎了鐘體,讓其他三面都落在了地上,只有它仍懸掛著,它想讓人們聽到它的聲音。但它沒有想到,,碎了鐘片,任你如何敲打,也敲不出洪亮的聲音。主人只得把地上的碎片收到一起,準(zhǔn)備再鑄一口新鐘。寒風(fēng)中,只有它孤獨地掛地樹上,沒有人去理它,顯得格外冷清。
    【啟示】鐘聲洪亮悠長,是各個部分共同起作用的結(jié)果,離開鐘體的鐘片就不具有鐘體的功能,要想擁有,只有與其他碎片在一起,接受烈火考驗,重新做“鐘”才行。
    初一英語課前演講小故事篇七
    七十多年前,一對風(fēng)華正茂的青年學(xué)者,輾轉(zhuǎn)兩個多月,不遠(yuǎn)萬里,來到我們大瑤山這個“蠻荒之地”,開展社會調(diào)查研究,開創(chuàng)了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學(xué)調(diào)查研究的起點,也與大瑤山人民結(jié)下了極其深厚的生死情緣。今天,昔日的瑤山換了人間!在此,我們不禁深深懷念這兩位為民族事業(yè)奉獻(xiàn)自己畢生精力的費孝通先生和王同惠女士!
    在20__年度“感動中國”頒獎典禮上,我看到了在校大學(xué)生、“臨汾最美女孩”孟佩杰燦爛如花的笑容。在艱辛填滿的四千多個日子里,孟佩杰邊上學(xué)邊照顧癱瘓在床的養(yǎng)母,獨自一人撐起這個家,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用青春的朝氣驅(qū)趕種.種不幸;讓傳統(tǒng)的孝道充滿生活中的每個細(xì)節(jié)。孟佩杰只是一個年輕的“90后”女孩,她能夠在生活的重?fù)?dān)下用依然稚嫩的肩膀撐起她與養(yǎng)母的一片天,心系養(yǎng)母,敢于擔(dān)當(dāng),不離不棄,這讓我們很多人為之動容。青春,因擔(dān)當(dāng)而彰顯價值;青春,因擔(dān)當(dāng)而煥發(fā)精彩;青春,因擔(dān)當(dāng)而快速升華!
    確實,生活需要擔(dān)當(dāng)。我們青年人不僅僅是為自己,為家人,還要為社會和祖國負(fù)責(zé)。英國王儲查爾斯曾說:“有很多事情我們都不喜歡做,但我們不但要做,而且要做好,這叫做‘責(zé)任’?!?勇于擔(dān)當(dāng)?shù)那啻?,是成熟的?biāo)志!1919年5月4日,在民族危亡的關(guān)頭,一群青年人挺身而出,用柔弱的肩膀擔(dān)起了民族救亡的重任!這種擔(dān)當(dāng)?shù)那啻?,書寫著偉大,鐫刻著璀?這種擔(dān)當(dāng)?shù)那啻?,流芳千古,譜寫了一曲永垂不朽的詩篇!
    如今,安逸舒適的生活,卻使有些青年人淡薄了自己的責(zé)任意識,他們不體恤父母的辛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他們盡情玩樂,大把大把地花錢!他們浪費時間,花費精力,狂熱地追逐那些所謂的青春偶像,把叛逆當(dāng)時尚,游手好閑,碌碌無為!青春啊,不是供人觀賞的海市蜃樓,而是一段實實在在的承擔(dān)責(zé)任的時光!
    青春之路,絢麗而崎嶇;而責(zé)任,就像天空中閃爍的星星,無時無刻,盯著你,等待你去承擔(dān)??墒?,責(zé)任,不是把節(jié)水的廣告貼滿大街小巷,而是將水龍頭及時擰緊;不是與同學(xué)打架一決雌雄為能事,而是在有人遇到困難時挺身而出;不是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口號喊遍全世界,而是為之發(fā)憤圖強(qiáng),努力拼搏!
    少年強(qiáng)則國強(qiáng),青年人為國效勞的重任,不是一句激情的口號,不是一篇呼吁的文章,而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在這條路上,我們不僅會遇到外部的阻礙,還會有自己內(nèi)心的動搖。要克服這一切,需要我們擁有堅韌與智慧,付出辛勤和汗水,敢于挑戰(zhàn),勇于擔(dān)當(dāng)。這,才是我們青年人的本色!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負(fù)眾望,成為可堪大用、能負(fù)重任的棟梁之材!
    世界是我們的,希望寄托在我們身上。青春年華,勇于擔(dān)當(dāng),無悔人生!
    初一英語課前演講小故事篇八
    親愛的同學(xué)們:
    大家好!
    顧愷之的“天工神筆”是從小練就的`。他三四歲學(xué)畫畫兒,到八九歲時,已成為小丹青妙手了。他家的院里、院外、墻上,以及他的手背上、腳面上,凡是能畫畫的地方,都留下過他的“杰作”。他有一次到姨家拜年,沒進(jìn)門,就用炭筆在大門上畫了一幅“五谷樂”。還有一次,為了畫畫,他挨了爸爸的一頓打。原來,他暗中端詳爸爸好多天,想給爸爸畫幅像。一天,他正在絲綢上畫畫,爸爸從外面進(jìn)來,見畫得那個難看樣兒,把他的臉打得又紅又腫。
    這天夜里,愷之做了,一個美好的夢,他夢見月亮變成了一位迷人的姑娘向他飄來。姑娘的眼睛像純凈的湖水那般光亮,瑩潔。姑娘還讓他畫眼睛。
    接著他夢見池中的蓮花都變成了一位位蓮花姑娘,都爭著讓他畫眼睛……愷之醒來,遙望碧空明月,星星在眨著眼睛。星星呀,你就是天空的眼睛嗎?你有大、有小、有明、有暗;世上人的眼睛也不都如此嗎?不同的是多一點善、惡、丑、美。眼睛呀,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心靈,最能代表人的性格特征。把天下的眼睛都納于我的筆下吧!
    從此,顧愷之看啊,畫啊,看各種各樣的眼睛,也畫各種各樣的眼睛。
    苦練多年之后,畫藝大進(jìn)。后來在他筆下,孩子們滴溜的眼睛像西湖水面上的星星;老人們深邃的眼睛像山林中一汪藍(lán)色的清潭;小伙子們閃爍的剛毅光芒的眼睛像盛著三月的太陽;而姑娘們的眼睛,則溫柔得像夏天的露珠兒,在草葉上蕩漾……愷之不到20歲就名滿京城了,當(dāng)時有個云祥和尚想修建一座輝煌的寺院,向四方募捐,可捐到的很少。正當(dāng)云祥食不甘味之時,愷之找上門,要捐一百萬錢。他只要了一面空白墻壁,日夜揮筆舞彩,一個多月后,一幅光彩照人的大壁畫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