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教案可以提供學習的有效路徑和方法,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設計教學步驟時,要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和內容,確保教學過程的連貫性和流暢度。以下是一些教學實踐中出現的教案問題和解決方案,供大家參考。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一
要求一、二、三、四、五會讀寫。
學會讀《五指歌》,并牢記下來。
活動過程。
1、孩子我們今天來學新兒歌好不好?
2、兒歌的名字叫《五指歌》。
3、先聽老師給你們讀一遍。(出示板書)。
要求“一、二、三、四、五”會讀寫。
學會讀《五指歌》,并牢記下來。
活動過程。
1、孩子我們今天來學新兒歌好不好?
2、兒歌的名字叫《五指歌》。
3、先聽老師給你們讀一遍。(出示板書)。
4、看板書現在老師讀一句,孩子們也要跟著讀一句。
5、反復的讀幾遍,讀的時候可以加點動作。(幼兒更容易牢記)。
6、現在都認識這幾個字念一、二、三、四、五了。
7、我們現在來學著寫這幾個字,孩子們伸出手指比劃的寫。
8、先看老師把這幾個字寫在田字格里,字在田字格所占的位子。
9、和老師一起邊說邊寫。
10、我們再讀一遍《五指歌》后,拿出田字格本,一個字寫兩行。
活動結束。
1、在孩子寫字時,教師要每個幼兒把手指導。
2、寫完后,做個手指小游戲,來放松放松。
活動準備。
教師設計好的板書。
田字格在黑板上畫好。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二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一些詞語形容家人的特征,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嘗試口頭改編兒歌。
活動準備:
1.《我的家》幼兒用書第22頁。
2.小卡片、圖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1.出示幼兒用書第22頁,用小卡片遮蓋兒歌中某些詞語,例如“愛笑的”、“愛美的”、“愛吃的”、“愛哭的”。
我的家。
我的家,
有愛笑的爸爸,
有愛美的媽媽,
有愛吃的`哥哥,
還有愛哭的。
小娃娃。
2.鼓勵幼兒觀察圖畫,猜猜被遮蓋的是什么詞語。
3.請幼兒朗讀整首兒歌,感受加上形容詞后的兒歌。
4.請幼兒根據他們家中的情況,轉換橫線上的詞語,為自己的家創(chuàng)作兒歌。
5.老師幫助幼兒把他們創(chuàng)作的兒歌寫在圖畫紙上,然后請幼兒繪畫來配合兒歌。
6.完成后,請幼兒把作品帶回家,并為家人朗讀兒歌。
活動評價:
1.能用詞語來描述家人特征。
2.能口頭改編兒歌。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三
《輕輕地》是一首比較有特色的兒歌,對于幼兒來說也比較有趣,可以讓幼兒自己主動的知道不去打擾別人,創(chuàng)設一個寧靜、溫馨的家庭氛圍,通過生動形象的表演,使作品中的人物、景物鮮明可見,讓幼兒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使他們在作品的人物情感中找到自己,在感受和體驗的基礎上,逐步從情感的感染過度到對行為的主動調節(jié)。
1、通過情景表演,讓幼兒感受和體驗作品中關愛、溫馨的情感。
2、初步學習有感情地朗讀和表演。
讓幼兒感受和體驗作品溫馨、關愛的情感基調。
請班幼兒事先排演好情景表演
1.情景表演(讓幼兒初步感受作品)
(1)告訴家你剛才看到了什么?(幼兒泛講)
(2)為什么媽媽和佳佳起床時都很輕很輕呢?
2.配上兒歌再次情景表演(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和理解作品)
請你再仔細地聽一聽,看一看。
(情景表演,老師旁白配兒歌)
(1)、媽媽起床后輕輕地做了哪些事?
(2)、佳佳起床后輕輕地做了哪些事?
(3)、是什么原因媽媽和佳佳起床時都要那么輕呢?
(4)、最后媽媽看看佳佳輕輕地笑了。咦,媽媽為什么看看佳佳會笑呢?
3、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和體驗作品
(分角色表演,讓幼兒感受關愛和溫馨的情感)
(1)、老師作媽媽,幼兒作佳佳。(重點讓幼兒感受佳佳愛媽媽的情感)
(2)、幼兒作媽媽,老師作佳佳。(重點讓幼兒感受媽媽對爸爸的'關心以及對佳佳的贊揚之情)
4、讓幼兒初步學念兒歌
佳佳學媽媽樣,關心爸爸的事情可以用一首好聽的兒歌,念出來名字就叫“輕輕地”。
(1)、教師范念兒歌。
(2)、幼兒嘗試著跟念。
(3)、要求幼兒把愛爸爸、關心爸爸的感情念出來。
5、幼兒初步有感情地朗誦和表演作品
(1)、幼兒自由結伴,三個小朋友一起表演。(根據幼兒表演的情況,教師給予評價和指導)
(2)、請三位幼兒到佳佳的家里表演。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四
1、復習學過的重疊詞,如“高高的”、“大大的”、“小小的”、“甜甜的”等,進一步理解重疊詞的含義,并能正確運用這些重疊詞。
2、學習兒歌中的重疊詞,并認識詞語:藍藍的、黑黑的、深深的、密密的。
3、根據兒歌的結構特點正確運用重疊詞續(xù)編兒歌。
活動準備。
1、xxx|xx||節(jié)奏的音樂:錄音機,磁性黑板。
2、許多重疊詞和名詞的字卡。
3、11個大體操圈擺放在室內。
4、兒歌《家》的范文,并在文字邊留有空白,便于填充。
活動過程。
一、集體舞蹈《可愛的雙胞胎》,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以游戲的形式,幫助幼兒回憶,并正確運用學過的`重疊詞。
1、出示“重疊詞兄弟”,進一步理解重疊詞的含義。
引導幼兒觀察“重疊詞兄弟”,知道他們長得一模一樣,是一對雙胞胎。
指導語:“這對雙胞胎兄弟,哥哥叫重重,弟弟叫疊疊,他們倆從不分開,走在一起叫重疊詞?!?BR> 2、游戲“找重疊詞兄弟”。
讓幼兒從眾多的詞匯中找出重疊詞,幫助幼兒分辨重疊詞。
指導語:“今天來了許多重疊詞兄弟、姐妹,請小朋友把他們找出來和我們做朋友?!?BR> 3、學習運用手上的重疊詞說一句完整的話。
根據幼兒的能力做不同的要求。能力強的孩子可以要他說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話,
能力弱的孩子只要用重疊詞組詞,給予鼓勵。(如高高的樓房)。
三、學習兒歌《家》,認識兒歌中的重疊詞。
1、老師用充滿感情的聲音生動地進行配樂朗誦,請幼兒邊欣賞兒歌邊注意聽聽兒歌里都有誰的家。
欣賞后提問:這首兒歌的。
名字叫什么?兒歌里都有誰的家?他們的家在哪里?他們的家是怎樣的?
(學習新授詞匯:藍藍的、黑黑的、深深的、密密的)。
2、再次欣賞兒歌,幫助幼兒認識漢字和學習運用新授詞匯。
讓幼兒把兒歌范文里新的重疊詞找出來,并用這些重疊詞組詞,進行發(fā)散性思維訓練,如藍藍的xxx。
看誰說得最多,注意用詞的準確性。
最后,把重疊詞送回家(兒歌范文)。
四、模仿或續(xù)編兒歌。
1、幫助幼兒模仿兒歌句式續(xù)編兒歌內容,要求幼兒運用重疊詞,說清楚是怎么樣的家,這樣的家是誰的家。
鼓勵幼兒說得與眾不同,具有獨創(chuàng)性。
2、指導語:“除了兒歌里的人和動物都有家,還有什么東西有家?他們的家在哪里?他們的家是怎樣的?”
最后把幼兒續(xù)編的兒歌內容抄出來,集體進行朗讀。
(老師抄的同時,讓幼兒一個接一個說出自己續(xù)編的詩句,鼓勵幼兒聲音響亮、清楚、充滿自信心)。
五、游戲:找朋友,練習重疊詞名詞配對。
老師放音樂,讓幼兒手舉拼詞卡找與自己相應的詞匯進行配對,找到就站在場內的大體操圈內組成一對。
找好后,讓每一對朋友根據下面的節(jié)奏創(chuàng)編兒歌。
xxx|xx|xxx||xx。
藍藍的天空藍藍的湖水。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五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學習簡單的對話。
2、借助教師的語態(tài)及畫面中生動的動物形象,初步學習有表情地講述故事。
3、體驗動物們互相幫助的情感,產生愛護大自然的情感。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1、故事圖卡。
2、小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1、出示春天圖卡,引出主題。
教師:春天來了,什么花開了?(桃花、迎春花)除了它們還有其它很美麗的花兒也開了,它們是誰啊?(杏花、梨花)它們睡了一個冬天,想要感謝叫醒它們的朋友,我們去幫她們找找那個朋友吧!
2、教師引導幼兒邊看圖卡,邊聽故事,邊思考問題。
例如:教師說:“大象,是你給我們松的土嗎?”教師提問:“是不是大象松的土呢?”
是不是小羊松的土呢?小羊怎么說的?
是不是啄木鳥、小蜜蜂松的土呢?它們是怎么說的?
3、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并等待幼兒跟述故事。
教師和幼兒一起邊看圖片,邊嘗試講述故事,啟發(fā)幼兒給故事取名稱。
4、采取提問的方式,鼓勵幼兒豐富故事情節(jié)。
還有誰會給樹木松土呢?如果小朋友幫樹木松土,你愿意嗎?你會怎么樣去松土呢?
5、情景表演故事。
給幼兒分配角色并帶上頭飾,表演故事情景。
附故事:
誰松的土。
春天,杏樹開出粉紅色的花。梨樹開出白色的花。田野里多美呀。
杏樹問:“梨樹,我們開出這么美麗的花,可怎么謝謝為我們松土的朋友呀!這朋友是誰呢?”
梨樹回答不出來,就問大象:“是你給我們松的土嗎?”大象說:“我會澆水,不會松土。問問別的朋友吧!”
梨樹問小羊:“是你給我們松的土嗎?”小羊說:“我只會拔草,不會松土。”
梨樹問啄木鳥:“是你給我們松的土嗎?”啄木鳥說:“我會捉害蟲,給樹木看病,不會松土?!?BR> 梨樹又問小蜜蜂。小蜜蜂說:“我只會采蜜傳花粉,不會松土?!?BR> 那么究竟是誰給梨樹、杏樹松的土呢?
這時,一條蚯蚓從土里鉆出來。大象說:“噢,我想起來啦!是這位朋友給你們松的土?!?BR> 杏樹、梨樹感謝蚯蚓,把花瓣灑在地上,表示對蚯蚓的感謝。
語言教育中班兒歌教案。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六
老師本領是一首夸贊老師的兒歌,可以從小培養(yǎng)幼兒尊敬師長的良好品質,要讓幼兒能夠真正的融入幼兒園,開始學習新的知識,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1、學念兒歌,并嘗試仿遍兒歌。
2、敢于在集體面前聲說話,表達自己的意思。
1、老師做示范用的畫筆、畫紙。
2、供幼兒仿編用的圖片若干。
3、幼兒用書第一冊第四頁
1、談話導入活動孩子們,你們喜幌師嗎?為什么喜幌師?你們知道老師都會些什么嗎?
2、老師現場畫畫,請幼兒說老師畫的是什么?長得什么樣?有什么特點、
(1)畫出小熊、突出他的圓耳朵,小兔子突出她的短尾巴。
(2)老師畫的好不好?本領不?請孩子們夸夸老師吧!
(3)老師把小朋友夸老師的話練成一個兒歌:我的老師本領,樣樣東西都會畫。
3、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1)老師說兒歌,幼兒傾聽,讓幼兒熟悉兒歌的模式畫只小熊圓耳朵,畫只小兔短尾巴
(2)你們猜一猜老師還會畫什么?(幼兒說出它的特點,老師畫出,讓幼兒將它編成一句兒歌,然后集體說一遍兒歌,多說幾個。)
(3)師幼共同將編出的'兒歌朗讀一遍。
4、出示圖片(全是有特點的小動物圖片)公雞、小鴨。
(1)請幼兒觀察他們的特征(從體形、聲音、愛吃的食物)
(2)請幼兒按兒歌的句型說一種動物,老師迅速畫出來,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
如:畫只公雞喔喔叫、畫只小鴨嘎嘎嘎……
5、師幼共同朗誦兒歌對照老師畫好的動物,師幼一起朗誦兒歌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七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產生學唱新歌的興趣。
2、讓幼兒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動重點:幼兒學會唱這首歌曲。
活動難點:讓幼兒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鋼琴。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律動:《手指歌》、《摘果子》。
《學做解放軍》。
練聲:《小樹葉》、《小雪花》。
二、基本部分。
1、教師通過提問,引出課題。
教師:小朋友們,前幾天我們在家里玩了三天,那你們知道是過什么節(jié)日嗎?(元旦)。
(幼兒回答)。
教師:那過新年的時候,你們心情怎么樣呀?是不是覺得很開心呢?
(喜洋洋呀,幸福的生活甜又香。)。
2、引出歌曲。
教師:好的,這節(jié)課老師要教小朋友一首新的歌曲,歌曲就是說人們過新年的樣子,歌曲的名字叫《過新年》,我們先一起來聽一聽這首歌曲吧。
3、教師范唱歌曲。
(幼兒回答)。
教師:除了放鞭炮和鑼鼓,過新年還怎么樣呀?(唱歌跳舞)開心嗎?歌曲里是怎么說的?(唱歌跳舞多歡暢)這樣的生活幸福嗎?歌曲里是怎么說的呢?(幸福生活甜又香)。
4、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學習歌曲。
教師:那現在請小朋友跟著老師的一起來唱一唱這首歌曲吧!
(幼兒學唱)。
教師:小朋友們唱的真好聽,再來一遍吧。
三、活動結束。
復習歌曲《小雪花》。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八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詩歌的內容,大概知道新年的特殊意義,體驗新年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2、學習專心地傾聽同伴的發(fā)言。
3、初步嘗試仿編詩歌,發(fā)展與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配套磁帶。
2、《幼兒畫冊》。
3、學習新詞:遨游。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圍繞“什么是新年”展開討論。
討論:你覺得什么是新年?你為什么喜歡新年?
2、組織幼兒欣賞詩歌。
(1)第一遍欣賞詩歌后,讓幼兒知道詩歌的名稱,了解詩歌的內容。
(2)第二遍欣賞詩歌時,教師邊朗誦邊出示圖片,請幼兒說說星星、月亮太陽是怎么回答的,并學一學他們說話的口吻(如細聲、大聲、高聲)。
(3)帶領幼兒完整地欣賞詩歌,引導幼兒以自己的里解說說新年到底是什么。教師以“×××小朋友說……”
3、師幼共同仿編詩歌《新年》并朗誦。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的內容,能講出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2、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教育幼兒不亂扔瓜皮果殼,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以及生活衛(wèi)生習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活動準備:
圖書一本。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出示圖片,老婆婆摔交的圖片)問:圖上有誰?她怎么拉?怎么會這樣的?(鼓勵幼兒大膽發(fā)揮想象,說出自己的想法)。
二、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一遍。提問:
1、你聽到故事里說了些什么?
2、人民為什么叫他瓜瓜?
3、瓜瓜他是怎樣吃西瓜的?吃完西瓜后他又是怎樣做的?
4、結果發(fā)生了什么事?
三、教師再次完整地講述一遍。(邊看圖邊講故事)提問:
1、瓜瓜有沒有吃到外婆的西瓜?為什么?
2、后來,外婆摔了一跤后,瓜瓜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呢?
四、引導幼兒邊看圖邊講述故事。
五、討論:
1、你喜歡瓜瓜嗎?為什么?
2、如果你是瓜瓜,你會怎樣做?
3、出示有關這方面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說一說圖中的小朋友誰是對的?誰是錯的?錯在哪兒?應該怎樣做?(教育幼兒不要亂扔垃圾,做一個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孩子。)。
語言教育中班兒歌教案2活動目標:
1、能感受故事的有趣,知道自然界動物的多樣性。
2、學習詞匯:又輕又快、蹦蹦跳跳。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磁性教具:數字卡及相關動物的腳的圖。
2、配套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1、游戲“猜猜它是誰”,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圖片(畫有小雞腳)。
提問:猜猜它是誰?有幾只腳?它是怎樣走路的?(學習詞匯:又輕又巧)大家來學一學。
(2)分別出示小兔、螳螂、螃蟹的圖片,步驟同(1)。
2、教師講故事,引起幼兒數蜈蚣腳的興趣。
提問:小蜈蚣知道自己有多少腳嗎?為什么小雞、小兔、螳螂、螃蟹都數不清蜈蚣的腳?
3、再次欣賞故事。
出示如下圖示,鼓勵幼兒與教師共同講述,并學做夸張動作。
(動物圖片)(數字)。
小雞小兔螳螂螃蟹蜈蚣。
4、討論:蛇、老鼠、烏龜、蝴蝶、大象各有幾只腳。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十
一、引出主題。
(若當天正好在下雨)師:小朋友們聽,外面在干什么呀?(回答)
(若當天沒有下雨)教師出示下雨的圖片,師:小朋友們看,這是怎么了?(回答)嗯,下雨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兒歌,它的題目叫《春雨》,說說看叫什么?(集體回答后請個別小朋友站起來回答)
二、第一遍。
教師念兒歌,幼兒欣賞,結束后幼兒回答:1.這首兒歌的題目是什么?2.請你說說在這首兒歌中,你聽到了什么?(幼兒回答后出示圖片)
三、第二遍。
教師念兒歌,幼兒欣賞,結束后幼兒回答:在這首兒歌中你還聽到了什么?(幼兒回答后出示圖片)
四、第三遍。
教師念兒歌,幼兒欣賞,結束后幼兒回答:你能根據剛剛老師念的兒歌把你聽到的東西排一下順序嗎?(幼兒邊回答邊調整圖片的`順序)
五、第四遍。
教師與幼兒一起念兒歌,師:能干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念這首兒歌
六、第五遍。
七、創(chuàng)編。
八、活動反思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十一
1.了解一些蔬菜的外形特征,并能大膽講述。
2.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并嘗試簡單的創(chuàng)編。
3.萌發(fā)喜愛蔬菜的美好情感。
蔬菜ppt。
一、了解蔬菜外形特征。
1.小朋友我們在菜場看到好多種蔬菜,誰來告訴我,你看到過哪些形狀、什么顏色的蔬菜?(幼兒討論)。
2.你能用一句好聽的話說說你喜歡的蔬菜的樣子嗎?(如:番茄紅、青菜青)。
二、學習兒歌理解內容。
2.提問:番茄頭上綠色的葉子象什么?(綠帽子)紫茄子的衣服是怎么樣的?(茄子皮剝不掉)蘿卜的葉子象什么?(頭發(fā))黃玉米上長了什么?(胡子)。
3.教師示范整首兒歌。
4.幼兒學念兒歌。
5.嘗試創(chuàng)編。還有哪些蔬菜也可以編到我們的兒歌里?將幼兒創(chuàng)編的兒歌記錄下來,集體念念兒歌。
三、打扮蔬菜參加舞會。
2.幼兒分組裝扮蔬菜,一起隨音樂舞蹈。
兒歌:《蔬菜的打扮》。
紅番茄戴著綠帽子;紫茄子穿著緊身衣;
白蘿卜留著綠長發(fā);黃玉米留著長胡須。
活動的一開始,我請幼兒說說自己熟悉的蔬菜的顏色和外形,讓幼兒對蔬菜有一個鞏固的認識,再者是為第三環(huán)節(jié)的創(chuàng)編做好鋪墊。第二環(huán)節(jié)學習兒歌環(huán)節(jié),我出示四種幼兒熟悉的蔬菜,請他們觀察蔬菜的`打扮,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運用擬人的方式來學習兒歌??墒沁@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可能對教師所說的“打扮”不能理解,我反復引導他們從蔬菜的顏色、形狀、來說夸一夸蔬菜的打扮,教師的引導花費了較長的時間,也使得我比較心急,出現一些不適當的引導。而在幼兒念兒歌的環(huán)節(jié),我沖沖請幼兒念2遍后就進行下一環(huán)節(jié)了?;A沒有打好,最后請幼兒把自己喜歡熟悉的蔬菜創(chuàng)編到兒歌中去時,幼兒在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就顯得比較吃力?;顒咏Y束環(huán)節(jié),為了結合活動主題,讓孩子感受到活動的樂趣,我為孩子提供了一些輔助材料:帽子、眼鏡、嘴巴等請幼兒把蔬菜打扮的更漂亮一起去參加舞會。
本次活動由于考慮不是很周全,在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當孩子說出自己喜歡的蔬菜時,教師應該出示蔬菜圖片,讓幼兒能有直觀的感受,而不是教師簡單的簡筆畫,這是不能代替的,最后的環(huán)節(jié)也應該提供更多的各種蔬菜請幼兒參與打扮一起參加舞會,而不是只有4個蔬菜,能力弱,動作慢的孩子就不能參與了。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十二
1、讓幼兒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jié),并了解教師的意義,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2、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印象,運用多種手段映出簡單情節(jié),促進幼兒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3、讓幼兒了解幼兒園各類工作人員的勞動內容和工作態(tài)度,培養(yǎng)幼兒尊敬他們的情感。
1、幼兒園工作人員的照片、做記者證,紅花的紙、繪畫的筆。
2、布置“我們幼兒園的老師”照片展,認識了解每一位工作人員。
一、通過參觀“我們幼兒園的老師”照片展,使幼兒初步了解幼兒園各工作人員的勞動內容和工作態(tài)度,激發(fā)幼兒尊敬、熱愛他們的'情感。
1、幼兒自由結伴參觀,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響亮的聲音相互介紹自己熟悉的老師。
2、師生互相介紹老師,激發(fā)幼兒尊敬、熱愛老師的情感。
二、教師提供紙筆等豐富的材料,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繪畫出簡單情節(jié),從而了解教師節(jié)的意義。
1、幼兒根據生活經驗,繪畫出和老師在一起的各種簡單情節(jié),體驗老師的辛苦。
2、運用提問法,引導幼兒說出9月10日是教師節(jié)。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十三
1、能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并嘗試將自己的感受到的老師本領編在兒歌里。
2、能大膽在同伴面前較連貫地講述班級老師的本領。
3、喜歡老師,產生愛老師的情感。
1、教師做示范用的彩筆、大畫紙。
2、響板、抒情的背景音樂。
3、《老師本領大》語言cd。
4、幼兒學習資源?第4頁。
1、以談話的形式,引發(fā)幼兒講述的興趣。
討論:你喜歡老師嗎?為什么?老師有哪些本領?
2、老師展示自己的本領,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1)老師現場展示繪畫本領,幼兒觀察說出老師畫的什么?小動物長什么樣?如:“小熊圓耳朵”“小兔短尾巴”等。
(2)幼兒夸夸老師畫畫的'本領,學習詩句“我的老師本領大,樣樣東西都會畫”。
3、幼兒學習兒歌,并有表情朗誦。
(1)老師和幼兒說說兒歌中的小熊和小兔的可愛形象,并引導幼兒做一做動作,同時用不同的聲音表現。如小熊是粗粗的聲音,小兔是輕輕的聲音,夸獎老師是自豪的聲音。
(2)請幼兒想象并試試朗誦的不同辦法,如可以配上響板,用快板方式朗誦,也可配上音樂朗誦。
4、幼兒交流自己感受,并將老師的本領編在兒歌里。請小朋友交流老師還會畫什么?老師除了畫畫還有哪些本領,如:唱歌、跳舞、講故事等,請小朋友將自己的發(fā)現變成短小的一句話,如“我的老師本領大,唱歌就像百靈鳥”等。
5、閱讀幼兒學習資源,進一步理解兒歌內容,學習仿編兒歌。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十四
《公雞頭,母雞頭》兒歌有一點小小的繞口,也考驗了幼兒的語言功底,可以讓幼兒認識更多的品種,讓幼兒能夠通過有趣的兒歌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1、練習發(fā)準:公雞、母雞、黃豆等字音;并認讀漢字“公雞頭、母雞頭”。
2、能聽懂并理解簡單的游戲規(guī)則,初步學習簡單的仿編游戲兒歌。
3、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共同參與猜測和判斷的游戲活動。
1、紙制的手指玩偶公雞頭、母雞頭幼兒人手兩個。
2、黃豆、紅豆、紐扣等小物品若干。
3、漢字卡:太陽、公雞、自己、寶寶、幼兒園、珍珍、公雞頭、母雞頭。
一、復習活動
1、復習朗讀聽讀識字兒歌《天亮了》、《好寶寶》、《上幼兒園》。
要求幼兒跟著錄音機里的叔叔阿姨一起朗讀。
2、游戲《找寶寶》,復習認讀所學過的漢字:太陽、公雞、自己、寶寶、幼兒園、珍珍。
二、出示手指玩偶(面有母雞頭和公雞頭的漢字)。
1、問:“咦!它是誰呀?”教師以玩偶的口吻與幼兒相互問好,例如教師:“我詩雞頭,小朋友們好!”幼兒回答:“公雞頭好!”接著,公雞頭和母雞頭分別與個別幼兒問好,教師及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發(fā)音。(一起認讀漢字公雞頭、母雞頭)告訴幼兒下面我們來玩游戲《猜猜黃豆在哪頭》。
2、教師邊念游戲兒歌,邊表演動作,最后伸出兩個拳頭,青幼兒猜猜黃豆在哪頭。游戲進行2-3遍。
教師帶領幼兒學習游戲兒歌,啟發(fā)幼兒和教師一起邊念兒歌邊表演動作。重點帶領幼兒練習:公雞、母雞、黃豆的'發(fā)音,先集體練,再個別練。
三、教師邊示范邊向幼兒介紹游戲規(guī)則。
1、必須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兒歌結束后伸出兩只拳頭請同伴猜黃豆在哪只手里。
2、猜的小朋友,必須用手指對方的手說:“黃豆、黃豆在這頭(在那頭)?!?BR> 3、猜對了,就將黃豆交給對方,交換角色,重新游戲。若猜錯了,游戲繼續(xù)進行。
四、教師分別與幼兒表演“公雞頭、母雞頭”的游戲活動,糾正不正確的發(fā)音,助幼兒掌握游戲的玩法。
五、幼兒與家長兩兩結伴游戲。
每人發(fā)一顆黃豆(紅豆或者紐扣),拿到物品的先作為表演者與同伴一起玩“公雞頭、母雞頭”的游戲活動。提醒幼兒按規(guī)則交換角色。最后,請出兩對幼兒分別上臺來表演,培養(yǎng)幼兒在集體面前膽表演的能力。
六、教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游戲兒歌中的部分內容,不斷提高游戲的難度。
(結束活動)請家長將幼兒創(chuàng)編的兒歌記錄下來明天交給老師。
公雞頭、母雞頭
公雞頭,母雞頭,黃豆黃豆在哪頭?
在這頭,在那頭,請你猜猜在哪頭?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十五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主要內容,感受詩歌里動物的有趣,中班語言兒歌教案。
2、引導幼兒想象詩歌展示的畫面,培養(yǎng)幼兒對詩歌的興趣。
3、教育幼兒要有正確的姿勢。
小花貓、螃蟹、小白鵝、蝦、鳥、烏鴉圖片。
一、開始部分。
1、出示相應圖品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老師這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兒歌的名字叫《學好樣》,仔細聽老師念一遍,老師示范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2、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么?兒歌里說了什么?你喜歡誰?為什么?
3、老師再次有表情地朗誦地一遍兒歌,邊根據兒歌內容出示相關動物圖片。
4、老師根據兒歌內容提問:
(1)走路為什么要學小花貓?不學小螃蟹?
(2)坐著為什么要學小白鵝?不學大青蝦坐的樣子?
(3)為什么唱歌要學百靈鳥?小烏鴉唱歌好聽嗎?
5、幼兒學念兒歌:跟念——幼兒集體念——師幼對念兒歌——分男女念兒歌。
6、幼兒邊念兒歌邊自由表演兒歌內容。
三、結束部分。
1、評價幼兒上課情況。
2、復習兒歌《吹泡泡》,要求幼兒有表情地念兒歌。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十六
2.體驗邊手工粘貼邊念兒歌的樂趣;。
3.樂意用普通話大膽、清楚地朗誦兒歌。
用普通話大膽、清楚的朗誦兒歌。
注意個別孩子在邊手工粘貼邊念兒歌的困難。
1.盤子一個。
2.各種水果。
3.梨子、葡萄、橘子、綠蘋果、紅柿子等剪好的'圖片大盤子圖片幼兒人手一份。
4.膠水,紙巾。
5.秋天的音樂。
1.聽秋天的音樂入活動室。
2提問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秋天),
3.教師總結:其實秋天就像是一只大盤子。
4.幼兒學說詩歌。
5.把手中的水果圖片按照詩歌內容,變說詩歌,邊貼到大盤子圖片上(這個步驟由幼兒來完成)。
這個過程注意孩子做手工粘貼時不要把衣服弄臟,旁邊放有紙巾的目的是讓孩子沾去多余的膠水。
附:
秋天果子多(詩歌)秋天像只大盤子盛滿各種甜果子綠蘋果紅柿子黃澄澄的大梨子串串葡萄賽珠子像燈籠的是橘子秋天是只果盤子人人喜歡吃果子。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十七
1、能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并嘗試將自己的感受到的老師本領編在兒歌里。
2、能大膽在同伴面前較連貫地講述班級老師的本領。
3、喜歡老師,產生愛老師的情感。
1、教師做示范用的彩筆、大畫紙。
2、響板、抒情的背景音樂。
3、《老師本領大》語言cd。
4、幼兒學習資源?第4頁。
1、以談話的形式,引發(fā)幼兒講述的興趣。
討論:你喜歡老師嗎?為什么?老師有哪些本領?
2、老師展示自己的本領,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1)老師現場展示繪畫本領,幼兒觀察說出老師畫的什么?小動物長什么樣?如:“小熊圓耳朵”“小兔短尾巴”等。
(2)幼兒夸夸老師畫畫的本領,學習詩句“我的老師本領大,樣樣東西都會畫”。
3、幼兒學習兒歌,并有表情朗誦。
(1)老師和幼兒說說兒歌中的小熊和小兔的可愛形象,并引導幼兒做一做動作,同時用不同的聲音表現。如小熊是粗粗的聲音,小兔是輕輕的聲音,夸獎老師是自豪的聲音。
(2)請幼兒想象并試試朗誦的不同辦法,如可以配上響板,用快板方式朗誦,也可配上音樂朗誦。
4、幼兒交流自己感受,并將老師的本領編在兒歌里。請小朋友交流老師還會畫什么?老師除了畫畫還有哪些本領,如:唱歌、跳舞、講故事等,請小朋友將自己的發(fā)現變成短小的一句話,如“我的老師本領大,唱歌就像百靈鳥”等。
5、閱讀幼兒學習資源?第4頁,進一步理解兒歌內容,學習仿編兒歌。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十八
1、理解兒歌內容,初步學會朗誦整首兒歌。
2、感受兒歌幽默的情趣,學習詞:扮、樂、滑、摔。
事先告知配班老師如何扮老公公出場、白眉毛、白胡子及相關兒歌的圖片。
一、情景問答,引出題意。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客人。你們看,他是誰?
2、為什么他是老公公?
3、老公公要為我們跳個舞,我們歡迎他表演吧?。ɡ瞎珓傄?,滑一滑、摔一跤、一摸胡子不見了。)
4、教師忙扶起老公公問:“老公公,您沒事吧?”老公公邊摸掉胡子邊說:“沒事沒事!”
5、引導幼兒發(fā)現老公公的'胡子不見了,引出題意。
二、教師朗誦兒歌。
1、引導幼兒說一遍題目,并請幼兒說說“扮”是什么意思?
2、教師朗誦兒歌一遍,幼兒仔細傾聽。。
3、請幼兒說說:剛才你從歌曲中聽到了什么?
4、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說圖片中的事,并引導幼兒用兒歌中的語句說一說。
三、幼兒學兒歌。
1、請幼兒跟隨老師邊看圖片邊念兒歌。
2、請個別幼兒單獨看圖片朗誦兒歌。
3、引導幼兒一起看圖朗誦兒歌。
四、兒歌表演。
1、請幼兒觀看教師如何化裝成老公公,并請幼兒相互化裝成小老公公。
2、引導幼兒跟隨教師邊念兒歌邊表演。
3、請幼兒相互表演兒歌一遍。
五、小結
今天的兒歌有趣嗎?你們學會了嗎?開心嗎?請你們回家后表演給爸爸媽媽看,好嗎?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十九
1、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按數字大小排隊和邊點數邊朗誦的方法。
2、感受兒歌帶來的.趣味性。
準備:小雞圖片、1—7數字卡片。
關鍵點:學習邊點數邊朗誦的方法。
1、出示小雞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有誰?它們在干什么?
2、交代學習兒歌的要求。
1、教師完整朗誦兒歌。
2、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1)兒歌名稱叫什么?
(2)媽媽買了幾只雞?我給小雞起了什么名字?
(3)你們會數嗎?請幼兒邊點圖片邊數數。
(4)啊呀,小雞走散了,怎么辦?
(5)你能用不同的方法來數數嗎?
1、帶領幼兒輕聲學念兒歌。
2、以多種形式練習兒歌。
1、介紹游戲的玩法和要求。
2、請幼兒八人一組進行游戲,一人扮演雞媽媽,其他幼兒扮演小雞,體驗兒歌帶來的樂趣。
3、小結:表揚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小朋友。
一二三四五六七,
媽媽買了七只雞。
我給小雞取名字,
小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小七,
它們一下都走散。
一個東來一個西,
于是再也認不出,
誰是小七、小六、小五、小四、小三、小二、小一。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二十
故事內容、兒歌范例。
一、問讓幼兒說說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天氣怎么樣?
二、講述故事:冬天到了,西北風呼呼地吹,樹上的.葉子落了,地上的草變枯黃了,天氣真冷啊!大公雞,喔喔叫天天起得早。它請小鳥早早起,小鳥說:“太冷了,太冷了,我只能鉆在鳥窩里?!彼埿∝i早早起,小豬說:“太冷了,太冷了,我要睡懶覺?!彼垖殞氃缭缙穑瑢殞氃缭缇推饋砹?,在院子里又跑有跳,做早操。大公雞說:“你真是個勇敢的小寶寶?!?BR> 三、提問
四、學念兒歌:
冬天來到了,北風呼呼叫。
小鳥鉆進窩,小主睡懶覺。
我們小寶寶,天天起得早。
跑跑又跳跳,身體暖和了。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二十一
兒歌對于幼兒來說很有吸引力,朗朗上口,可以讓幼兒學習到很多知識,又不復雜,《蹦蹦跳》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小詩,符合中班幼兒的理解水平。詩歌語言簡練,富有節(jié)奏,通過簡短的幾句,把小動物的動作形象地描繪了出來。整首詩歌讀來朗朗上口,從中可感受到生動的游戲趣味,帶給幼兒一種活潑美好的精神感受。
1、引導幼兒感受并理解詩歌,并能用恰當的語言、動作表現自己的理解。
2、鼓勵幼兒模仿詩歌句型說一名話,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象。
3、培養(yǎng)幼兒樂意傾聽別人講述的習慣。
1、電腦課件《蹦蹦跳》
2、青蛙、白兔、袋鼠、麻雀頭飾若干個。
一、談話入課題。讓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動物,并介紹它形象的動作特征。
師:"小朋友,聽說你們都很喜歡小動物,是嗎?那請你與好朋友交流交流,你都喜歡哪些小動物?它會做些什么動作?"
二、欣賞詩歌。結合播放課件,讓幼兒理解、感受詩歌。
1、播放課件"蹦跳"中"青蛙捉蟲"的一段。
(1)看!誰來了?在干什么?它是怎樣捉害蟲的?
(2)啟發(fā)幼兒模仿青蛙蹦蹦跳動作,邊學說"小青蛙,蹦蹦跳,捉害蟲,吃個飽"。
2、播放課件"蹦跳"中"小兔采蘑菇"的一段。
(1)師:"小白兔,蹦蹦跳,在干什么呢?"引導幼兒膽表達自己所觀察到的情景。
(2)讓幼兒仔細觀察,小白兔跳到山前干什么,跳到山后干什么?
(3)師幼一起學做小白兔,邊念邊跳"小白兔,蹦蹦跳,跳到山前采蘑菇,跳到山后吃青草。"
3、師:"看,還有誰也在蹦蹦跳,它們蹦蹦跳在做什么呀?"。播放課件"袋鼠、麻雀蹦蹦跳"的一段。
(1)唷,原來是誰在蹦蹦跳?
(2)教師模仿小袋鼠頭一伸一縮,讓幼兒說說袋鼠袋袋里的小寶寶在干什么?
然后模仿練習"袋鼠,蹦蹦跳,袋袋里的`小寶寶,探頭又探腦。"
(3)小麻雀,蹦蹦跳在干嗎呢?請個別幼兒模仿練習"小麻雀,跳到枝頭唱個歌,跳到地上做做操"的動作,然后集體模仿練習。
4、播放"兒歌"鈕內容,借與兒歌相關的四個動物畫面,助幼兒記憶兒歌。
引導幼兒邊看動畫邊同老師一起朗誦詩歌。
三、兒歌表演。請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戴上,說到哪種動物,就請戴該頭飾的幼兒進行表演。根據幼兒興趣,可互換角色頭飾再繼續(xù)詩歌表演。
四、仿編活動。
1、會蹦蹦跳的動物還有好多好多,你知道還有誰也會蹦蹦跳呢?在幼兒討論后,播放"動物"鈕的內容,讓幼兒觀看。
2、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以蹦蹦跳為線索,編一句與該動物有關的話。
3、請幼兒自由組合四人合作,模仿所學《蹦蹦跳》仿編詩歌,并進行交流。
五、開放活動。
1、播放"游泳"鈕的內容,讓幼兒觀看這些動物在干什么,是否可用蹦蹦跳來講它們的動作,讓幼兒思考該用啥恰當的話來描述它們的活動內容。
2、請幼兒膽說說自己仿編的有關游泳的詩歌,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
六、延伸活動。激發(fā)幼兒繼續(xù)進行仿編的熱情。
自然中的動物,它們有的會蹦蹦跳,有的會游呀游,有的會飛,有的會爬,小朋友們可要仔細觀察,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動作,為它們編出好聽的話,相信小朋友都是很能干的。
蹦蹦跳
小青蛙,蹦蹦跳,捉害蟲,吃個飽。
袋鼠,蹦蹦跳,袋袋里的小袋鼠,探頭又探腦。
小麻雀,蹦蹦跳,枝頭跳跳唱個歌,地上跳跳做做操。
小白兔,蹦蹦跳,跳到山前采蘑菇,跳到山后吃青草。
1234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一
要求一、二、三、四、五會讀寫。
學會讀《五指歌》,并牢記下來。
活動過程。
1、孩子我們今天來學新兒歌好不好?
2、兒歌的名字叫《五指歌》。
3、先聽老師給你們讀一遍。(出示板書)。
要求“一、二、三、四、五”會讀寫。
學會讀《五指歌》,并牢記下來。
活動過程。
1、孩子我們今天來學新兒歌好不好?
2、兒歌的名字叫《五指歌》。
3、先聽老師給你們讀一遍。(出示板書)。
4、看板書現在老師讀一句,孩子們也要跟著讀一句。
5、反復的讀幾遍,讀的時候可以加點動作。(幼兒更容易牢記)。
6、現在都認識這幾個字念一、二、三、四、五了。
7、我們現在來學著寫這幾個字,孩子們伸出手指比劃的寫。
8、先看老師把這幾個字寫在田字格里,字在田字格所占的位子。
9、和老師一起邊說邊寫。
10、我們再讀一遍《五指歌》后,拿出田字格本,一個字寫兩行。
活動結束。
1、在孩子寫字時,教師要每個幼兒把手指導。
2、寫完后,做個手指小游戲,來放松放松。
活動準備。
教師設計好的板書。
田字格在黑板上畫好。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二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一些詞語形容家人的特征,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嘗試口頭改編兒歌。
活動準備:
1.《我的家》幼兒用書第22頁。
2.小卡片、圖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1.出示幼兒用書第22頁,用小卡片遮蓋兒歌中某些詞語,例如“愛笑的”、“愛美的”、“愛吃的”、“愛哭的”。
我的家。
我的家,
有愛笑的爸爸,
有愛美的媽媽,
有愛吃的`哥哥,
還有愛哭的。
小娃娃。
2.鼓勵幼兒觀察圖畫,猜猜被遮蓋的是什么詞語。
3.請幼兒朗讀整首兒歌,感受加上形容詞后的兒歌。
4.請幼兒根據他們家中的情況,轉換橫線上的詞語,為自己的家創(chuàng)作兒歌。
5.老師幫助幼兒把他們創(chuàng)作的兒歌寫在圖畫紙上,然后請幼兒繪畫來配合兒歌。
6.完成后,請幼兒把作品帶回家,并為家人朗讀兒歌。
活動評價:
1.能用詞語來描述家人特征。
2.能口頭改編兒歌。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三
《輕輕地》是一首比較有特色的兒歌,對于幼兒來說也比較有趣,可以讓幼兒自己主動的知道不去打擾別人,創(chuàng)設一個寧靜、溫馨的家庭氛圍,通過生動形象的表演,使作品中的人物、景物鮮明可見,讓幼兒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使他們在作品的人物情感中找到自己,在感受和體驗的基礎上,逐步從情感的感染過度到對行為的主動調節(jié)。
1、通過情景表演,讓幼兒感受和體驗作品中關愛、溫馨的情感。
2、初步學習有感情地朗讀和表演。
讓幼兒感受和體驗作品溫馨、關愛的情感基調。
請班幼兒事先排演好情景表演
1.情景表演(讓幼兒初步感受作品)
(1)告訴家你剛才看到了什么?(幼兒泛講)
(2)為什么媽媽和佳佳起床時都很輕很輕呢?
2.配上兒歌再次情景表演(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和理解作品)
請你再仔細地聽一聽,看一看。
(情景表演,老師旁白配兒歌)
(1)、媽媽起床后輕輕地做了哪些事?
(2)、佳佳起床后輕輕地做了哪些事?
(3)、是什么原因媽媽和佳佳起床時都要那么輕呢?
(4)、最后媽媽看看佳佳輕輕地笑了。咦,媽媽為什么看看佳佳會笑呢?
3、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和體驗作品
(分角色表演,讓幼兒感受關愛和溫馨的情感)
(1)、老師作媽媽,幼兒作佳佳。(重點讓幼兒感受佳佳愛媽媽的情感)
(2)、幼兒作媽媽,老師作佳佳。(重點讓幼兒感受媽媽對爸爸的'關心以及對佳佳的贊揚之情)
4、讓幼兒初步學念兒歌
佳佳學媽媽樣,關心爸爸的事情可以用一首好聽的兒歌,念出來名字就叫“輕輕地”。
(1)、教師范念兒歌。
(2)、幼兒嘗試著跟念。
(3)、要求幼兒把愛爸爸、關心爸爸的感情念出來。
5、幼兒初步有感情地朗誦和表演作品
(1)、幼兒自由結伴,三個小朋友一起表演。(根據幼兒表演的情況,教師給予評價和指導)
(2)、請三位幼兒到佳佳的家里表演。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四
1、復習學過的重疊詞,如“高高的”、“大大的”、“小小的”、“甜甜的”等,進一步理解重疊詞的含義,并能正確運用這些重疊詞。
2、學習兒歌中的重疊詞,并認識詞語:藍藍的、黑黑的、深深的、密密的。
3、根據兒歌的結構特點正確運用重疊詞續(xù)編兒歌。
活動準備。
1、xxx|xx||節(jié)奏的音樂:錄音機,磁性黑板。
2、許多重疊詞和名詞的字卡。
3、11個大體操圈擺放在室內。
4、兒歌《家》的范文,并在文字邊留有空白,便于填充。
活動過程。
一、集體舞蹈《可愛的雙胞胎》,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以游戲的形式,幫助幼兒回憶,并正確運用學過的`重疊詞。
1、出示“重疊詞兄弟”,進一步理解重疊詞的含義。
引導幼兒觀察“重疊詞兄弟”,知道他們長得一模一樣,是一對雙胞胎。
指導語:“這對雙胞胎兄弟,哥哥叫重重,弟弟叫疊疊,他們倆從不分開,走在一起叫重疊詞?!?BR> 2、游戲“找重疊詞兄弟”。
讓幼兒從眾多的詞匯中找出重疊詞,幫助幼兒分辨重疊詞。
指導語:“今天來了許多重疊詞兄弟、姐妹,請小朋友把他們找出來和我們做朋友?!?BR> 3、學習運用手上的重疊詞說一句完整的話。
根據幼兒的能力做不同的要求。能力強的孩子可以要他說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話,
能力弱的孩子只要用重疊詞組詞,給予鼓勵。(如高高的樓房)。
三、學習兒歌《家》,認識兒歌中的重疊詞。
1、老師用充滿感情的聲音生動地進行配樂朗誦,請幼兒邊欣賞兒歌邊注意聽聽兒歌里都有誰的家。
欣賞后提問:這首兒歌的。
名字叫什么?兒歌里都有誰的家?他們的家在哪里?他們的家是怎樣的?
(學習新授詞匯:藍藍的、黑黑的、深深的、密密的)。
2、再次欣賞兒歌,幫助幼兒認識漢字和學習運用新授詞匯。
讓幼兒把兒歌范文里新的重疊詞找出來,并用這些重疊詞組詞,進行發(fā)散性思維訓練,如藍藍的xxx。
看誰說得最多,注意用詞的準確性。
最后,把重疊詞送回家(兒歌范文)。
四、模仿或續(xù)編兒歌。
1、幫助幼兒模仿兒歌句式續(xù)編兒歌內容,要求幼兒運用重疊詞,說清楚是怎么樣的家,這樣的家是誰的家。
鼓勵幼兒說得與眾不同,具有獨創(chuàng)性。
2、指導語:“除了兒歌里的人和動物都有家,還有什么東西有家?他們的家在哪里?他們的家是怎樣的?”
最后把幼兒續(xù)編的兒歌內容抄出來,集體進行朗讀。
(老師抄的同時,讓幼兒一個接一個說出自己續(xù)編的詩句,鼓勵幼兒聲音響亮、清楚、充滿自信心)。
五、游戲:找朋友,練習重疊詞名詞配對。
老師放音樂,讓幼兒手舉拼詞卡找與自己相應的詞匯進行配對,找到就站在場內的大體操圈內組成一對。
找好后,讓每一對朋友根據下面的節(jié)奏創(chuàng)編兒歌。
xxx|xx|xxx||xx。
藍藍的天空藍藍的湖水。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五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學習簡單的對話。
2、借助教師的語態(tài)及畫面中生動的動物形象,初步學習有表情地講述故事。
3、體驗動物們互相幫助的情感,產生愛護大自然的情感。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1、故事圖卡。
2、小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1、出示春天圖卡,引出主題。
教師:春天來了,什么花開了?(桃花、迎春花)除了它們還有其它很美麗的花兒也開了,它們是誰啊?(杏花、梨花)它們睡了一個冬天,想要感謝叫醒它們的朋友,我們去幫她們找找那個朋友吧!
2、教師引導幼兒邊看圖卡,邊聽故事,邊思考問題。
例如:教師說:“大象,是你給我們松的土嗎?”教師提問:“是不是大象松的土呢?”
是不是小羊松的土呢?小羊怎么說的?
是不是啄木鳥、小蜜蜂松的土呢?它們是怎么說的?
3、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并等待幼兒跟述故事。
教師和幼兒一起邊看圖片,邊嘗試講述故事,啟發(fā)幼兒給故事取名稱。
4、采取提問的方式,鼓勵幼兒豐富故事情節(jié)。
還有誰會給樹木松土呢?如果小朋友幫樹木松土,你愿意嗎?你會怎么樣去松土呢?
5、情景表演故事。
給幼兒分配角色并帶上頭飾,表演故事情景。
附故事:
誰松的土。
春天,杏樹開出粉紅色的花。梨樹開出白色的花。田野里多美呀。
杏樹問:“梨樹,我們開出這么美麗的花,可怎么謝謝為我們松土的朋友呀!這朋友是誰呢?”
梨樹回答不出來,就問大象:“是你給我們松的土嗎?”大象說:“我會澆水,不會松土。問問別的朋友吧!”
梨樹問小羊:“是你給我們松的土嗎?”小羊說:“我只會拔草,不會松土。”
梨樹問啄木鳥:“是你給我們松的土嗎?”啄木鳥說:“我會捉害蟲,給樹木看病,不會松土?!?BR> 梨樹又問小蜜蜂。小蜜蜂說:“我只會采蜜傳花粉,不會松土?!?BR> 那么究竟是誰給梨樹、杏樹松的土呢?
這時,一條蚯蚓從土里鉆出來。大象說:“噢,我想起來啦!是這位朋友給你們松的土?!?BR> 杏樹、梨樹感謝蚯蚓,把花瓣灑在地上,表示對蚯蚓的感謝。
語言教育中班兒歌教案。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六
老師本領是一首夸贊老師的兒歌,可以從小培養(yǎng)幼兒尊敬師長的良好品質,要讓幼兒能夠真正的融入幼兒園,開始學習新的知識,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1、學念兒歌,并嘗試仿遍兒歌。
2、敢于在集體面前聲說話,表達自己的意思。
1、老師做示范用的畫筆、畫紙。
2、供幼兒仿編用的圖片若干。
3、幼兒用書第一冊第四頁
1、談話導入活動孩子們,你們喜幌師嗎?為什么喜幌師?你們知道老師都會些什么嗎?
2、老師現場畫畫,請幼兒說老師畫的是什么?長得什么樣?有什么特點、
(1)畫出小熊、突出他的圓耳朵,小兔子突出她的短尾巴。
(2)老師畫的好不好?本領不?請孩子們夸夸老師吧!
(3)老師把小朋友夸老師的話練成一個兒歌:我的老師本領,樣樣東西都會畫。
3、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1)老師說兒歌,幼兒傾聽,讓幼兒熟悉兒歌的模式畫只小熊圓耳朵,畫只小兔短尾巴
(2)你們猜一猜老師還會畫什么?(幼兒說出它的特點,老師畫出,讓幼兒將它編成一句兒歌,然后集體說一遍兒歌,多說幾個。)
(3)師幼共同將編出的'兒歌朗讀一遍。
4、出示圖片(全是有特點的小動物圖片)公雞、小鴨。
(1)請幼兒觀察他們的特征(從體形、聲音、愛吃的食物)
(2)請幼兒按兒歌的句型說一種動物,老師迅速畫出來,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
如:畫只公雞喔喔叫、畫只小鴨嘎嘎嘎……
5、師幼共同朗誦兒歌對照老師畫好的動物,師幼一起朗誦兒歌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七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產生學唱新歌的興趣。
2、讓幼兒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動重點:幼兒學會唱這首歌曲。
活動難點:讓幼兒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鋼琴。
活動過程:
一、活動開始。
律動:《手指歌》、《摘果子》。
《學做解放軍》。
練聲:《小樹葉》、《小雪花》。
二、基本部分。
1、教師通過提問,引出課題。
教師:小朋友們,前幾天我們在家里玩了三天,那你們知道是過什么節(jié)日嗎?(元旦)。
(幼兒回答)。
教師:那過新年的時候,你們心情怎么樣呀?是不是覺得很開心呢?
(喜洋洋呀,幸福的生活甜又香。)。
2、引出歌曲。
教師:好的,這節(jié)課老師要教小朋友一首新的歌曲,歌曲就是說人們過新年的樣子,歌曲的名字叫《過新年》,我們先一起來聽一聽這首歌曲吧。
3、教師范唱歌曲。
(幼兒回答)。
教師:除了放鞭炮和鑼鼓,過新年還怎么樣呀?(唱歌跳舞)開心嗎?歌曲里是怎么說的?(唱歌跳舞多歡暢)這樣的生活幸福嗎?歌曲里是怎么說的呢?(幸福生活甜又香)。
4、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學習歌曲。
教師:那現在請小朋友跟著老師的一起來唱一唱這首歌曲吧!
(幼兒學唱)。
教師:小朋友們唱的真好聽,再來一遍吧。
三、活動結束。
復習歌曲《小雪花》。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八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詩歌的內容,大概知道新年的特殊意義,體驗新年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2、學習專心地傾聽同伴的發(fā)言。
3、初步嘗試仿編詩歌,發(fā)展與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配套磁帶。
2、《幼兒畫冊》。
3、學習新詞:遨游。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圍繞“什么是新年”展開討論。
討論:你覺得什么是新年?你為什么喜歡新年?
2、組織幼兒欣賞詩歌。
(1)第一遍欣賞詩歌后,讓幼兒知道詩歌的名稱,了解詩歌的內容。
(2)第二遍欣賞詩歌時,教師邊朗誦邊出示圖片,請幼兒說說星星、月亮太陽是怎么回答的,并學一學他們說話的口吻(如細聲、大聲、高聲)。
(3)帶領幼兒完整地欣賞詩歌,引導幼兒以自己的里解說說新年到底是什么。教師以“×××小朋友說……”
3、師幼共同仿編詩歌《新年》并朗誦。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的內容,能講出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2、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教育幼兒不亂扔瓜皮果殼,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以及生活衛(wèi)生習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活動準備:
圖書一本。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出示圖片,老婆婆摔交的圖片)問:圖上有誰?她怎么拉?怎么會這樣的?(鼓勵幼兒大膽發(fā)揮想象,說出自己的想法)。
二、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一遍。提問:
1、你聽到故事里說了些什么?
2、人民為什么叫他瓜瓜?
3、瓜瓜他是怎樣吃西瓜的?吃完西瓜后他又是怎樣做的?
4、結果發(fā)生了什么事?
三、教師再次完整地講述一遍。(邊看圖邊講故事)提問:
1、瓜瓜有沒有吃到外婆的西瓜?為什么?
2、后來,外婆摔了一跤后,瓜瓜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的呢?
四、引導幼兒邊看圖邊講述故事。
五、討論:
1、你喜歡瓜瓜嗎?為什么?
2、如果你是瓜瓜,你會怎樣做?
3、出示有關這方面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說一說圖中的小朋友誰是對的?誰是錯的?錯在哪兒?應該怎樣做?(教育幼兒不要亂扔垃圾,做一個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孩子。)。
語言教育中班兒歌教案2活動目標:
1、能感受故事的有趣,知道自然界動物的多樣性。
2、學習詞匯:又輕又快、蹦蹦跳跳。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磁性教具:數字卡及相關動物的腳的圖。
2、配套幼兒畫冊。
活動過程:
1、游戲“猜猜它是誰”,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圖片(畫有小雞腳)。
提問:猜猜它是誰?有幾只腳?它是怎樣走路的?(學習詞匯:又輕又巧)大家來學一學。
(2)分別出示小兔、螳螂、螃蟹的圖片,步驟同(1)。
2、教師講故事,引起幼兒數蜈蚣腳的興趣。
提問:小蜈蚣知道自己有多少腳嗎?為什么小雞、小兔、螳螂、螃蟹都數不清蜈蚣的腳?
3、再次欣賞故事。
出示如下圖示,鼓勵幼兒與教師共同講述,并學做夸張動作。
(動物圖片)(數字)。
小雞小兔螳螂螃蟹蜈蚣。
4、討論:蛇、老鼠、烏龜、蝴蝶、大象各有幾只腳。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十
一、引出主題。
(若當天正好在下雨)師:小朋友們聽,外面在干什么呀?(回答)
(若當天沒有下雨)教師出示下雨的圖片,師:小朋友們看,這是怎么了?(回答)嗯,下雨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兒歌,它的題目叫《春雨》,說說看叫什么?(集體回答后請個別小朋友站起來回答)
二、第一遍。
教師念兒歌,幼兒欣賞,結束后幼兒回答:1.這首兒歌的題目是什么?2.請你說說在這首兒歌中,你聽到了什么?(幼兒回答后出示圖片)
三、第二遍。
教師念兒歌,幼兒欣賞,結束后幼兒回答:在這首兒歌中你還聽到了什么?(幼兒回答后出示圖片)
四、第三遍。
教師念兒歌,幼兒欣賞,結束后幼兒回答:你能根據剛剛老師念的兒歌把你聽到的東西排一下順序嗎?(幼兒邊回答邊調整圖片的`順序)
五、第四遍。
教師與幼兒一起念兒歌,師:能干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念這首兒歌
六、第五遍。
七、創(chuàng)編。
八、活動反思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十一
1.了解一些蔬菜的外形特征,并能大膽講述。
2.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并嘗試簡單的創(chuàng)編。
3.萌發(fā)喜愛蔬菜的美好情感。
蔬菜ppt。
一、了解蔬菜外形特征。
1.小朋友我們在菜場看到好多種蔬菜,誰來告訴我,你看到過哪些形狀、什么顏色的蔬菜?(幼兒討論)。
2.你能用一句好聽的話說說你喜歡的蔬菜的樣子嗎?(如:番茄紅、青菜青)。
二、學習兒歌理解內容。
2.提問:番茄頭上綠色的葉子象什么?(綠帽子)紫茄子的衣服是怎么樣的?(茄子皮剝不掉)蘿卜的葉子象什么?(頭發(fā))黃玉米上長了什么?(胡子)。
3.教師示范整首兒歌。
4.幼兒學念兒歌。
5.嘗試創(chuàng)編。還有哪些蔬菜也可以編到我們的兒歌里?將幼兒創(chuàng)編的兒歌記錄下來,集體念念兒歌。
三、打扮蔬菜參加舞會。
2.幼兒分組裝扮蔬菜,一起隨音樂舞蹈。
兒歌:《蔬菜的打扮》。
紅番茄戴著綠帽子;紫茄子穿著緊身衣;
白蘿卜留著綠長發(fā);黃玉米留著長胡須。
活動的一開始,我請幼兒說說自己熟悉的蔬菜的顏色和外形,讓幼兒對蔬菜有一個鞏固的認識,再者是為第三環(huán)節(jié)的創(chuàng)編做好鋪墊。第二環(huán)節(jié)學習兒歌環(huán)節(jié),我出示四種幼兒熟悉的蔬菜,請他們觀察蔬菜的`打扮,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運用擬人的方式來學習兒歌??墒沁@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可能對教師所說的“打扮”不能理解,我反復引導他們從蔬菜的顏色、形狀、來說夸一夸蔬菜的打扮,教師的引導花費了較長的時間,也使得我比較心急,出現一些不適當的引導。而在幼兒念兒歌的環(huán)節(jié),我沖沖請幼兒念2遍后就進行下一環(huán)節(jié)了?;A沒有打好,最后請幼兒把自己喜歡熟悉的蔬菜創(chuàng)編到兒歌中去時,幼兒在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就顯得比較吃力?;顒咏Y束環(huán)節(jié),為了結合活動主題,讓孩子感受到活動的樂趣,我為孩子提供了一些輔助材料:帽子、眼鏡、嘴巴等請幼兒把蔬菜打扮的更漂亮一起去參加舞會。
本次活動由于考慮不是很周全,在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當孩子說出自己喜歡的蔬菜時,教師應該出示蔬菜圖片,讓幼兒能有直觀的感受,而不是教師簡單的簡筆畫,這是不能代替的,最后的環(huán)節(jié)也應該提供更多的各種蔬菜請幼兒參與打扮一起參加舞會,而不是只有4個蔬菜,能力弱,動作慢的孩子就不能參與了。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十二
1、讓幼兒知道9月10日是教師節(jié),并了解教師的意義,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2、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印象,運用多種手段映出簡單情節(jié),促進幼兒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3、讓幼兒了解幼兒園各類工作人員的勞動內容和工作態(tài)度,培養(yǎng)幼兒尊敬他們的情感。
1、幼兒園工作人員的照片、做記者證,紅花的紙、繪畫的筆。
2、布置“我們幼兒園的老師”照片展,認識了解每一位工作人員。
一、通過參觀“我們幼兒園的老師”照片展,使幼兒初步了解幼兒園各工作人員的勞動內容和工作態(tài)度,激發(fā)幼兒尊敬、熱愛他們的'情感。
1、幼兒自由結伴參觀,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響亮的聲音相互介紹自己熟悉的老師。
2、師生互相介紹老師,激發(fā)幼兒尊敬、熱愛老師的情感。
二、教師提供紙筆等豐富的材料,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繪畫出簡單情節(jié),從而了解教師節(jié)的意義。
1、幼兒根據生活經驗,繪畫出和老師在一起的各種簡單情節(jié),體驗老師的辛苦。
2、運用提問法,引導幼兒說出9月10日是教師節(jié)。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十三
1、能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并嘗試將自己的感受到的老師本領編在兒歌里。
2、能大膽在同伴面前較連貫地講述班級老師的本領。
3、喜歡老師,產生愛老師的情感。
1、教師做示范用的彩筆、大畫紙。
2、響板、抒情的背景音樂。
3、《老師本領大》語言cd。
4、幼兒學習資源?第4頁。
1、以談話的形式,引發(fā)幼兒講述的興趣。
討論:你喜歡老師嗎?為什么?老師有哪些本領?
2、老師展示自己的本領,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1)老師現場展示繪畫本領,幼兒觀察說出老師畫的什么?小動物長什么樣?如:“小熊圓耳朵”“小兔短尾巴”等。
(2)幼兒夸夸老師畫畫的'本領,學習詩句“我的老師本領大,樣樣東西都會畫”。
3、幼兒學習兒歌,并有表情朗誦。
(1)老師和幼兒說說兒歌中的小熊和小兔的可愛形象,并引導幼兒做一做動作,同時用不同的聲音表現。如小熊是粗粗的聲音,小兔是輕輕的聲音,夸獎老師是自豪的聲音。
(2)請幼兒想象并試試朗誦的不同辦法,如可以配上響板,用快板方式朗誦,也可配上音樂朗誦。
4、幼兒交流自己感受,并將老師的本領編在兒歌里。請小朋友交流老師還會畫什么?老師除了畫畫還有哪些本領,如:唱歌、跳舞、講故事等,請小朋友將自己的發(fā)現變成短小的一句話,如“我的老師本領大,唱歌就像百靈鳥”等。
5、閱讀幼兒學習資源,進一步理解兒歌內容,學習仿編兒歌。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十四
《公雞頭,母雞頭》兒歌有一點小小的繞口,也考驗了幼兒的語言功底,可以讓幼兒認識更多的品種,讓幼兒能夠通過有趣的兒歌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1、練習發(fā)準:公雞、母雞、黃豆等字音;并認讀漢字“公雞頭、母雞頭”。
2、能聽懂并理解簡單的游戲規(guī)則,初步學習簡單的仿編游戲兒歌。
3、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共同參與猜測和判斷的游戲活動。
1、紙制的手指玩偶公雞頭、母雞頭幼兒人手兩個。
2、黃豆、紅豆、紐扣等小物品若干。
3、漢字卡:太陽、公雞、自己、寶寶、幼兒園、珍珍、公雞頭、母雞頭。
一、復習活動
1、復習朗讀聽讀識字兒歌《天亮了》、《好寶寶》、《上幼兒園》。
要求幼兒跟著錄音機里的叔叔阿姨一起朗讀。
2、游戲《找寶寶》,復習認讀所學過的漢字:太陽、公雞、自己、寶寶、幼兒園、珍珍。
二、出示手指玩偶(面有母雞頭和公雞頭的漢字)。
1、問:“咦!它是誰呀?”教師以玩偶的口吻與幼兒相互問好,例如教師:“我詩雞頭,小朋友們好!”幼兒回答:“公雞頭好!”接著,公雞頭和母雞頭分別與個別幼兒問好,教師及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發(fā)音。(一起認讀漢字公雞頭、母雞頭)告訴幼兒下面我們來玩游戲《猜猜黃豆在哪頭》。
2、教師邊念游戲兒歌,邊表演動作,最后伸出兩個拳頭,青幼兒猜猜黃豆在哪頭。游戲進行2-3遍。
教師帶領幼兒學習游戲兒歌,啟發(fā)幼兒和教師一起邊念兒歌邊表演動作。重點帶領幼兒練習:公雞、母雞、黃豆的'發(fā)音,先集體練,再個別練。
三、教師邊示范邊向幼兒介紹游戲規(guī)則。
1、必須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兒歌結束后伸出兩只拳頭請同伴猜黃豆在哪只手里。
2、猜的小朋友,必須用手指對方的手說:“黃豆、黃豆在這頭(在那頭)?!?BR> 3、猜對了,就將黃豆交給對方,交換角色,重新游戲。若猜錯了,游戲繼續(xù)進行。
四、教師分別與幼兒表演“公雞頭、母雞頭”的游戲活動,糾正不正確的發(fā)音,助幼兒掌握游戲的玩法。
五、幼兒與家長兩兩結伴游戲。
每人發(fā)一顆黃豆(紅豆或者紐扣),拿到物品的先作為表演者與同伴一起玩“公雞頭、母雞頭”的游戲活動。提醒幼兒按規(guī)則交換角色。最后,請出兩對幼兒分別上臺來表演,培養(yǎng)幼兒在集體面前膽表演的能力。
六、教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游戲兒歌中的部分內容,不斷提高游戲的難度。
(結束活動)請家長將幼兒創(chuàng)編的兒歌記錄下來明天交給老師。
公雞頭、母雞頭
公雞頭,母雞頭,黃豆黃豆在哪頭?
在這頭,在那頭,請你猜猜在哪頭?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十五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主要內容,感受詩歌里動物的有趣,中班語言兒歌教案。
2、引導幼兒想象詩歌展示的畫面,培養(yǎng)幼兒對詩歌的興趣。
3、教育幼兒要有正確的姿勢。
小花貓、螃蟹、小白鵝、蝦、鳥、烏鴉圖片。
一、開始部分。
1、出示相應圖品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老師這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兒歌的名字叫《學好樣》,仔細聽老師念一遍,老師示范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2、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么?兒歌里說了什么?你喜歡誰?為什么?
3、老師再次有表情地朗誦地一遍兒歌,邊根據兒歌內容出示相關動物圖片。
4、老師根據兒歌內容提問:
(1)走路為什么要學小花貓?不學小螃蟹?
(2)坐著為什么要學小白鵝?不學大青蝦坐的樣子?
(3)為什么唱歌要學百靈鳥?小烏鴉唱歌好聽嗎?
5、幼兒學念兒歌:跟念——幼兒集體念——師幼對念兒歌——分男女念兒歌。
6、幼兒邊念兒歌邊自由表演兒歌內容。
三、結束部分。
1、評價幼兒上課情況。
2、復習兒歌《吹泡泡》,要求幼兒有表情地念兒歌。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十六
2.體驗邊手工粘貼邊念兒歌的樂趣;。
3.樂意用普通話大膽、清楚地朗誦兒歌。
用普通話大膽、清楚的朗誦兒歌。
注意個別孩子在邊手工粘貼邊念兒歌的困難。
1.盤子一個。
2.各種水果。
3.梨子、葡萄、橘子、綠蘋果、紅柿子等剪好的'圖片大盤子圖片幼兒人手一份。
4.膠水,紙巾。
5.秋天的音樂。
1.聽秋天的音樂入活動室。
2提問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秋天),
3.教師總結:其實秋天就像是一只大盤子。
4.幼兒學說詩歌。
5.把手中的水果圖片按照詩歌內容,變說詩歌,邊貼到大盤子圖片上(這個步驟由幼兒來完成)。
這個過程注意孩子做手工粘貼時不要把衣服弄臟,旁邊放有紙巾的目的是讓孩子沾去多余的膠水。
附:
秋天果子多(詩歌)秋天像只大盤子盛滿各種甜果子綠蘋果紅柿子黃澄澄的大梨子串串葡萄賽珠子像燈籠的是橘子秋天是只果盤子人人喜歡吃果子。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十七
1、能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并嘗試將自己的感受到的老師本領編在兒歌里。
2、能大膽在同伴面前較連貫地講述班級老師的本領。
3、喜歡老師,產生愛老師的情感。
1、教師做示范用的彩筆、大畫紙。
2、響板、抒情的背景音樂。
3、《老師本領大》語言cd。
4、幼兒學習資源?第4頁。
1、以談話的形式,引發(fā)幼兒講述的興趣。
討論:你喜歡老師嗎?為什么?老師有哪些本領?
2、老師展示自己的本領,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1)老師現場展示繪畫本領,幼兒觀察說出老師畫的什么?小動物長什么樣?如:“小熊圓耳朵”“小兔短尾巴”等。
(2)幼兒夸夸老師畫畫的本領,學習詩句“我的老師本領大,樣樣東西都會畫”。
3、幼兒學習兒歌,并有表情朗誦。
(1)老師和幼兒說說兒歌中的小熊和小兔的可愛形象,并引導幼兒做一做動作,同時用不同的聲音表現。如小熊是粗粗的聲音,小兔是輕輕的聲音,夸獎老師是自豪的聲音。
(2)請幼兒想象并試試朗誦的不同辦法,如可以配上響板,用快板方式朗誦,也可配上音樂朗誦。
4、幼兒交流自己感受,并將老師的本領編在兒歌里。請小朋友交流老師還會畫什么?老師除了畫畫還有哪些本領,如:唱歌、跳舞、講故事等,請小朋友將自己的發(fā)現變成短小的一句話,如“我的老師本領大,唱歌就像百靈鳥”等。
5、閱讀幼兒學習資源?第4頁,進一步理解兒歌內容,學習仿編兒歌。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十八
1、理解兒歌內容,初步學會朗誦整首兒歌。
2、感受兒歌幽默的情趣,學習詞:扮、樂、滑、摔。
事先告知配班老師如何扮老公公出場、白眉毛、白胡子及相關兒歌的圖片。
一、情景問答,引出題意。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客人。你們看,他是誰?
2、為什么他是老公公?
3、老公公要為我們跳個舞,我們歡迎他表演吧?。ɡ瞎珓傄?,滑一滑、摔一跤、一摸胡子不見了。)
4、教師忙扶起老公公問:“老公公,您沒事吧?”老公公邊摸掉胡子邊說:“沒事沒事!”
5、引導幼兒發(fā)現老公公的'胡子不見了,引出題意。
二、教師朗誦兒歌。
1、引導幼兒說一遍題目,并請幼兒說說“扮”是什么意思?
2、教師朗誦兒歌一遍,幼兒仔細傾聽。。
3、請幼兒說說:剛才你從歌曲中聽到了什么?
4、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說圖片中的事,并引導幼兒用兒歌中的語句說一說。
三、幼兒學兒歌。
1、請幼兒跟隨老師邊看圖片邊念兒歌。
2、請個別幼兒單獨看圖片朗誦兒歌。
3、引導幼兒一起看圖朗誦兒歌。
四、兒歌表演。
1、請幼兒觀看教師如何化裝成老公公,并請幼兒相互化裝成小老公公。
2、引導幼兒跟隨教師邊念兒歌邊表演。
3、請幼兒相互表演兒歌一遍。
五、小結
今天的兒歌有趣嗎?你們學會了嗎?開心嗎?請你們回家后表演給爸爸媽媽看,好嗎?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十九
1、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按數字大小排隊和邊點數邊朗誦的方法。
2、感受兒歌帶來的.趣味性。
準備:小雞圖片、1—7數字卡片。
關鍵點:學習邊點數邊朗誦的方法。
1、出示小雞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有誰?它們在干什么?
2、交代學習兒歌的要求。
1、教師完整朗誦兒歌。
2、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1)兒歌名稱叫什么?
(2)媽媽買了幾只雞?我給小雞起了什么名字?
(3)你們會數嗎?請幼兒邊點圖片邊數數。
(4)啊呀,小雞走散了,怎么辦?
(5)你能用不同的方法來數數嗎?
1、帶領幼兒輕聲學念兒歌。
2、以多種形式練習兒歌。
1、介紹游戲的玩法和要求。
2、請幼兒八人一組進行游戲,一人扮演雞媽媽,其他幼兒扮演小雞,體驗兒歌帶來的樂趣。
3、小結:表揚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小朋友。
一二三四五六七,
媽媽買了七只雞。
我給小雞取名字,
小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五、小六、小七,
它們一下都走散。
一個東來一個西,
于是再也認不出,
誰是小七、小六、小五、小四、小三、小二、小一。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二十
故事內容、兒歌范例。
一、問讓幼兒說說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天氣怎么樣?
二、講述故事:冬天到了,西北風呼呼地吹,樹上的.葉子落了,地上的草變枯黃了,天氣真冷啊!大公雞,喔喔叫天天起得早。它請小鳥早早起,小鳥說:“太冷了,太冷了,我只能鉆在鳥窩里?!彼埿∝i早早起,小豬說:“太冷了,太冷了,我要睡懶覺?!彼垖殞氃缭缙穑瑢殞氃缭缇推饋砹?,在院子里又跑有跳,做早操。大公雞說:“你真是個勇敢的小寶寶?!?BR> 三、提問
四、學念兒歌:
冬天來到了,北風呼呼叫。
小鳥鉆進窩,小主睡懶覺。
我們小寶寶,天天起得早。
跑跑又跳跳,身體暖和了。
中班的新年兒歌教案篇二十一
兒歌對于幼兒來說很有吸引力,朗朗上口,可以讓幼兒學習到很多知識,又不復雜,《蹦蹦跳》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小詩,符合中班幼兒的理解水平。詩歌語言簡練,富有節(jié)奏,通過簡短的幾句,把小動物的動作形象地描繪了出來。整首詩歌讀來朗朗上口,從中可感受到生動的游戲趣味,帶給幼兒一種活潑美好的精神感受。
1、引導幼兒感受并理解詩歌,并能用恰當的語言、動作表現自己的理解。
2、鼓勵幼兒模仿詩歌句型說一名話,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象。
3、培養(yǎng)幼兒樂意傾聽別人講述的習慣。
1、電腦課件《蹦蹦跳》
2、青蛙、白兔、袋鼠、麻雀頭飾若干個。
一、談話入課題。讓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動物,并介紹它形象的動作特征。
師:"小朋友,聽說你們都很喜歡小動物,是嗎?那請你與好朋友交流交流,你都喜歡哪些小動物?它會做些什么動作?"
二、欣賞詩歌。結合播放課件,讓幼兒理解、感受詩歌。
1、播放課件"蹦跳"中"青蛙捉蟲"的一段。
(1)看!誰來了?在干什么?它是怎樣捉害蟲的?
(2)啟發(fā)幼兒模仿青蛙蹦蹦跳動作,邊學說"小青蛙,蹦蹦跳,捉害蟲,吃個飽"。
2、播放課件"蹦跳"中"小兔采蘑菇"的一段。
(1)師:"小白兔,蹦蹦跳,在干什么呢?"引導幼兒膽表達自己所觀察到的情景。
(2)讓幼兒仔細觀察,小白兔跳到山前干什么,跳到山后干什么?
(3)師幼一起學做小白兔,邊念邊跳"小白兔,蹦蹦跳,跳到山前采蘑菇,跳到山后吃青草。"
3、師:"看,還有誰也在蹦蹦跳,它們蹦蹦跳在做什么呀?"。播放課件"袋鼠、麻雀蹦蹦跳"的一段。
(1)唷,原來是誰在蹦蹦跳?
(2)教師模仿小袋鼠頭一伸一縮,讓幼兒說說袋鼠袋袋里的小寶寶在干什么?
然后模仿練習"袋鼠,蹦蹦跳,袋袋里的`小寶寶,探頭又探腦。"
(3)小麻雀,蹦蹦跳在干嗎呢?請個別幼兒模仿練習"小麻雀,跳到枝頭唱個歌,跳到地上做做操"的動作,然后集體模仿練習。
4、播放"兒歌"鈕內容,借與兒歌相關的四個動物畫面,助幼兒記憶兒歌。
引導幼兒邊看動畫邊同老師一起朗誦詩歌。
三、兒歌表演。請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戴上,說到哪種動物,就請戴該頭飾的幼兒進行表演。根據幼兒興趣,可互換角色頭飾再繼續(xù)詩歌表演。
四、仿編活動。
1、會蹦蹦跳的動物還有好多好多,你知道還有誰也會蹦蹦跳呢?在幼兒討論后,播放"動物"鈕的內容,讓幼兒觀看。
2、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以蹦蹦跳為線索,編一句與該動物有關的話。
3、請幼兒自由組合四人合作,模仿所學《蹦蹦跳》仿編詩歌,并進行交流。
五、開放活動。
1、播放"游泳"鈕的內容,讓幼兒觀看這些動物在干什么,是否可用蹦蹦跳來講它們的動作,讓幼兒思考該用啥恰當的話來描述它們的活動內容。
2、請幼兒膽說說自己仿編的有關游泳的詩歌,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
六、延伸活動。激發(fā)幼兒繼續(xù)進行仿編的熱情。
自然中的動物,它們有的會蹦蹦跳,有的會游呀游,有的會飛,有的會爬,小朋友們可要仔細觀察,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動作,為它們編出好聽的話,相信小朋友都是很能干的。
蹦蹦跳
小青蛙,蹦蹦跳,捉害蟲,吃個飽。
袋鼠,蹦蹦跳,袋袋里的小袋鼠,探頭又探腦。
小麻雀,蹦蹦跳,枝頭跳跳唱個歌,地上跳跳做做操。
小白兔,蹦蹦跳,跳到山前采蘑菇,跳到山后吃青草。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