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繪畫活動教案(模板18篇)

字號:

    教案的編寫應注重教學過程的設計和管理,以確保教學順利進行。教案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以下教案范文通過合理的結構和教學設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中班繪畫活動教案篇一
    活動目標:
    1、了解國際兒童節(jié)的痛苦來歷。
    2、提高繪畫興趣,畫出世界各國的兒童的主要膚色以及五官特征。
    3、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4、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8開鉛畫紙橫放(或16開),油畫棒。
    活動過程:
    2、師生共同討論各國幼兒發(fā)色、膚色、五官特點等。
    3、幼兒作畫,畫出各洲各國小朋友一起慶六一,注意畫出不同的膚色及五官特點。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提示幼兒將畫畫大。
    5、師生欣賞作品,評價。
    中班繪畫活動教案篇二
    一、教學內容:
    歌曲《小小花傘》。
    二、教學目標:
    1、啟發(fā)學生用輕快、活潑的歌聲表達歌曲《小小花傘》的愉悅歡快的情緒,歌唱各族兒童的的大團結。
    2、學唱此歌曲的譜。
    三、教材分析:
    《小小花傘》以兩個不同民族的學生“共撐一把小花傘”為題材,象征著我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歌曲采用頗有畬族的民族音調風格的旋律創(chuàng)作而成,親切動聽,形象生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我們偉大的祖國有56個民族,莊老師要看看你們班對民族了解多少?知道多少個民族?哪個同學先來說說,說不完整的其他同學來補充?!?BR>    2、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3、出示56個民族掛圖,讓學生大略了解一下。
    4、師生討論民族音樂的特點,代表作。如:藏族——《青藏高原》。
    蒙古——《我是草原小騎手》。
    新疆——《掀起了你的蓋頭來》……。
    5、教師介紹畬族,引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畬族音樂。介紹服飾等一些生活習慣。
    6、重點介紹畬族人民酷愛唱山歌,教師示范唱山歌。
    7、揭示課題——畬族兒童喜愛唱的歌曲《小小花傘》。
    8、聆聽錄音,感受山歌特點。問題:歌曲的中心思想,想表達的感情?
    9、學生回答問題,教師補充。
    10、教師提問:“歌曲中反復出現(xiàn)的語氣詞‘哈?!鞘裁匆馑?”
    11、學生回答,教師舉例子,我們成功的時候都喜歡說‘耶’,那么同樣‘哈嚕’的意思是成功的喜悅。
    12、學習歌曲。
    出示兩句較難的節(jié)奏,學生練習。
    13、再次播放音樂,學生跟唱曲調。
    14、鋼琴伴奏,學唱譜,教師重點講解反復練習。
    15、套上歌詞演唱。
    16、結束。
    中班繪畫活動教案篇三
    1、嘗試用多種材料裝飾水果,感受作品的美感。
    2、與同伴友好合作、共同解決問題,體驗快樂和成功感。
    3、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水果,多種裝飾材料(軟管、紙杯、塑料瓶、彩帶、絲帶……)。
    一、欣賞作品、講講議議:
    1、出示部分幼兒于家長一起制作的水果娃娃。
    請這些幼兒介紹一下如何做的?用的'什么材料?
    2、啟發(fā)思考:我們還可以用哪些材料來打扮水果娃娃?
    二、幼兒操作:
    1、找個好朋友一起打扮。
    2、重點觀察:幼兒使用材料情況?
    遇到困難如何解決的?
    三、交流分享:
    你的水果娃娃是用什么材料打扮的?怎么制成的?
    中班繪畫活動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能用簡單的線條圖案裝飾畫傘。
    2、激發(fā)幼兒幫助他人的情感。
    3、激發(fā)幼兒喜歡裝飾的美術活動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感受色彩對比。
    活動準備:
    水彩筆,畫紙,若干雨傘的圖片,音樂伴奏。
    活動過程:
    1、欣賞雨傘圖片。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幅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是什么?(雨傘)。
    你們喜歡雨傘嗎?(喜歡)老師也很喜歡這些雨傘,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些傘是什么顏色的,上面都有什么花紋。
    (教師與幼兒一同欣賞)。
    2、雨傘的用途。
    師:剛才我們看到了許多漂亮的小花傘,你們知道雨傘都有哪些用途嗎?
    (擋雨,遮太陽,擋風)。
    師:小朋友真棒,為了獎勵你們,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吧。
    3、故事:
    (給他送雨衣,給他打傘...)。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真聰明呀,想到了這么多的辦法幫助小熊。我們現(xiàn)在就送給他一把漂亮的`小雨傘吧。
    4、幼兒作畫。
    5、作品分析。
    師:請幾個小朋友上來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說一說送給小熊的是一把什么樣的雨傘。
    活動結束:
    小結:剛才小熊看到我們小朋友送給他的雨傘,特別高興,要跟我們小朋友說:謝謝!小朋友應該怎么說呀?(不用謝)我們小朋友真的很懂禮貌呀。小熊說要帶我們一起出去玩,你們開心嗎?走嘍,我們跟著小熊一起出發(fā)吧。
    活動反思:
    這節(jié)課孩子們很感興趣,回答問題特別的積極,小花傘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他們都比較了解,但是沒有特意的去觀察過傘上的花紋,在我的帶領下,孩子們可以認真的去發(fā)現(xiàn),雨傘上面的花紋,注意雨傘的顏色,活動進行得很順利。
    最后讓孩子們自己作畫,裝飾小花傘這個環(huán)節(jié),他們都很配合,由于快樂詩畫上有畫雨傘這節(jié)課,畫雨傘對他們來說并不難,裝飾雨傘比較新穎,他們之前沒有做過,整節(jié)課下來,我感覺孩子們完成的還是不錯的。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總結經(jīng)驗教訓,繼續(xù)努力的。
    中班繪畫活動教案篇五
    預設目標:
    1、通過觀察樂樂熊的表情、動作,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感受小花傘的用處多。
    活動準備:
    大圖書一本。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樂樂熊在熊貓商店買了一把小花傘,你們猜猜他買小花傘用來作什么?
    (在閱讀前讓幼兒自由發(fā)言,引起幼兒聯(lián)想,調動幼兒興趣與注意力。同時為后面的故事內容做鋪墊)。
    2、t:小花傘的用處可真多呀!
    二、觀察故事圖片,理解故事內容。
    1、引導寶寶看第二幅圖片。
    t:火辣辣的'太陽出來啦,樂樂熊怎么了?做了什么事?(促動幼兒觀察樂樂熊的表情和動作)。
    t:火辣辣的太陽出來啦,樂樂熊熱的滿頭大汗,于是他用小花傘擋住了火辣辣的太陽。
    t:我們也一起來撐起小花傘擋擋太陽吧?。ㄗ鰮蝹愕膭幼?,知道傘可以遮太陽)。
    2、觀察第三幅圖片。
    t:樂樂熊來到了哪里?(河邊)它在想什么呢?(通過故事畫面上的空白點留給幼兒想象思考和空間。)。
    t:(請寶寶們看后面一頁)原來樂樂熊要做什么事?它把小花傘當成了什么?
    t:我們也撐傘過河啦!
    3、根據(jù)表情,尋找圖片。
    t:哇,樂樂熊生氣了!請寶寶找找,哪幅圖畫了樂樂熊生氣的樣子?(請幼兒說出頁碼)。
    你怎么看出來的?(畫面上有火的符號,在引導孩子觀察的基礎上,可告訴他符號的含義:“樂樂熊氣得火冒三丈”)。
    (根據(jù)你說我找的方式讓幼兒找出相應畫面,促動幼兒仔細觀察畫面)。
    t:樂樂熊為什么生氣?。?BR>    t:原來大灰狼在追小兔呀。樂樂熊氣得火冒三丈,它用傘狠狠的打大灰狼。
    t:后來又怎么樣了呢?(了解畫面之間的聯(lián)系及畫面的含義)。
    三、增強體驗。
    完整欣賞故事。
    中班繪畫活動教案篇六
    活動設想:
    針對幼兒的年齡特征,在本次課題中沒有涉及太難的環(huán)節(jié),謎語的導入更能激發(fā)幼兒對本堂課的興趣,也能促使幼兒精力更加集中。復習原本學過的知識,是為了能使幼兒對本堂課的學習印象更為深刻,學起新知識也不會太難接受。在裝飾手法上,我用了簡單的棉簽畫的手法,這樣對于幼兒水平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大多數(shù)幼兒都可以達成目標,剪貼對于該年齡段孩子的要求也并不是很高,所以預期是可以完成的,最后固定“傘柄”這一步驟,稍微有些難度,需要老師的更多指導。完成的作品效果很好,幼兒看著自己的作品會很開心,因此也很樂于參與我們的藝術活動,也愿意在以后的課程中多參與動手的活動。這對于我們老師以及幼兒都是很好的鍛煉。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折、剪、粘貼的方法制作美麗的“花傘”。
    2、學習與同伴相互合作,協(xié)調的進行傘面的彩繪裝飾。
    3、幼兒能夠自信的展示自己的作品“美麗的花傘”。
    活動準備:
    1、彩色卡紙數(shù)張;
    2、剪刀數(shù)把;
    3、水粉顏料;
    4、棉簽;
    5、調色盒;
    6、皺紋紙;
    7、膠水;
    8、膠帶;
    9、吸管。
    活動過程:
    1、導入:
    謎語1:一朵花,真奇怪。晴天不開,雨天開。
    教師:是什么呢?小朋友猜一猜。(傘)。
    謎語2:小帳篷,圓又圓,雨天滿街走,晴天家中閑。
    教師:這個謎語又是在說什么呢?小朋友們好好想一想。
    (還是傘)。
    教師:這兩個謎語都是在說什么呢?(都是傘)。
    教師拿出傘用來展示。
    (表揚鼓勵幼兒的積極表現(xiàn))。
    2、復習有關傘的知識:
    a、傘的用途:傘是做什么用的?
    (擋雨、遮太陽、裝飾、演出跳舞的道具等等。)。
    b、傘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傘面、傘骨和傘柄)。
    教師根據(jù)幼兒說出的名稱,指向對應的部分,也可請幼兒到前面邊說邊指出。
    c、傘的種類有哪些?
    (長柄傘、折疊傘:折疊傘又分兩折傘和三折傘、裝飾傘:油紙傘)。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答案展示相對應的傘。
    d、復習像傘一樣的蘑菇。
    教師:小朋友們還認識很多像傘一樣的蘑菇,對不對?那你還記得它們的名字嗎?說一說?
    (香菇、平菇、柳松菇等等)。
    教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記得那么多的像傘一樣的蘑菇呀。
    e、欣賞像傘一樣的其他各類植物。
    教師:大自然中還有很多像傘一樣的花花草草,小朋友們想不想認識一下它們呢?
    (為幼兒播放像傘一樣的植物圖片,并簡單介紹)。
    3、學習制作“美麗的花傘”:
    a、展示范例。
    “合攏的傘”、“撐開的傘側面”、“撐開的傘正面”教師邊展示范例,邊問幼兒這是什么時候的傘?并用傘擺出相對應的樣子,供幼兒能夠更直觀的辨別不同角度的三的樣子。
    不同形狀的.傘以及不同顏色和不同裝飾的傘的范例,請幼兒一一欣賞。
    b、示范制作方法。
    第一步:畫出要制作的傘的外形。
    第二步:用剪刀沿著外輪廓剪下來。
    第三步:用準備好的皺紋紙、彩色紙片、水粉顏料等材料給傘或傘面進行裝飾。
    第四步:為裝飾完傘面的“花傘”裝上“傘柄”(吸管),把吸管的一頭剪開用膠帶固定在“傘面”上,也可以直接固定。
    4、幼兒制作“美麗的花傘”:
    教師示范完成后,請幼兒制作“美麗的花傘”。
    (建議合作完成,好處在于,能夠鍛煉幼兒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
    教師播放一些美麗的傘的圖片,供幼兒欣賞參考,并來回巡視指導。
    5、展示作品:
    幼兒制作完成后,教師請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勵幼兒自信大膽的給同伴介紹自己的杰作。比比看誰的“美麗的花傘”最有創(chuàng)意,最漂亮等等。
    中班繪畫活動教案篇七
    1、在體驗各種食品味道的基礎上,大膽地設計與食物味道相匹配的表情。
    2、欣賞各種豐富有趣的xx表情,激發(fā)幼兒大膽地想象并創(chuàng)作個性化的表情,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
    3、在與同伴的互動中體驗創(chuàng)意美術活動帶來的快樂。
    1、各種味道的食品及相關圖片。
    3、各種豐富有趣的xx表情課件,xx消息提示聲以及一段歡快的背景音樂。
    一、品嘗美食,表達感受。
    1、品嘗美食,說一說。教師打開xx消息提示音,導入語:聽,這是什么聲音?
    小結:原來是我的xx好友給我發(fā)消息啦,她邀請我們一起去參加生日part呢,她還給我們準備了自助餐。那自助餐里都有哪些好吃的東西呢?這些食品又是什么味道的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嘗一嘗,說一說吧。
    2、看食物圖片,演一演。
    師:這些食品你們以前都吃過嗎?你能用一個表情把你品嘗到的.味道告訴大家嗎?
    二、欣賞各種各樣的xx表情,感知表情的豐富有趣。
    1、欣賞xx表情中簡單的表情圖,感知五官的變化與表情之間的聯(lián)系。
    師:請小朋友學一學各種表情,在同伴表演時,仔細看看他臉上的五官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2、欣賞夸張有趣的xx表情,感知表情的多樣化及趣味性。
    師:猜猜每種表情可能會是吃了哪種味道的食物呢?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三、自選食物圖片,創(chuàng)意設計與食物味道相匹配的表情。
    1、幼兒自選喜歡的食物圖片,教師提出創(chuàng)作要求。
    師:小朋友,請你先選一種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圖片藏在娃娃的衣裙下面,想一想如果你吃了這種食物會有怎樣的表情,最后給娃娃設計有趣的表情。
    2、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分享同伴作品,玩猜一猜的游戲。
    教師請幼兒互相欣賞同伴的作品,根據(jù)其設計的表情猜測他可能品嘗的食物,最后請設計表情的小朋友揭開娃娃的衣裙看下面藏著的圖片來進行驗證。
    中班繪畫活動教案篇八
    活動目標:
    1.能夠畫出螃蟹的主要特征及其簡單的`生活環(huán)境。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繪畫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不同的螃蟹圖片、背景音樂、記號筆、油畫棒、繪畫紙。
    活動重點:
    尋找螃蟹的主要特征。
    活動難點:
    探索螃蟹的表現(xiàn)方法。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螃蟹)師拿出螃蟹模型念兒歌:
    我是一只,大螃蟹,兩個大鉗,八條腿,眼一瞇呀,腳一伸,爬呀爬呀,爬回家!
    嘿嘿,我是大螃蟹,瞧我長得多神氣。請你們仔細看看我長得什么樣。
    二、幼兒觀察、尋找特征。
    師:螃蟹有一個身體、八條腿、兩個大鉗子,走起路來橫著爬。
    1.請你來學學螃蟹走路的樣子。
    幼兒一起模仿,請個別幼兒來表演。
    2.出示圖片:
    今天大螃蟹帶來了許多他們好看的照片,請你們看。
    幼兒進行觀察討論,各種不同的螃蟹的特征,個別幼兒進行講述。
    三、幼兒操作。
    師:你們會給大螃蟹拍照片嗎?我們一起來試試看,比一比哪個小朋友拍的照片最好看。照相的時候是不是有背景的?我們畫得時候啊也要有背景,你們喜歡螃蟹在哪里就畫哪里。
    幼兒自己繪畫,教師進行指導,要求幼兒盡量表現(xiàn)出螃蟹的主要特征,同時注意畫面的整潔。
    四、結束活動。
    幼兒講解自己的作品和大家分享自己創(chuàng)意。
    中班繪畫活動教案篇九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繪畫興趣,激發(fā)幼兒愛自然、愛動物的情感。
    2、培養(yǎng)幼兒的繪畫表現(xiàn)力和想象力。
    3、引導幼兒在認識熊貓?zhí)卣鞯幕A上,畫出可愛的熊貓。。
    活動準備:
    1、示范畫。
    2、畫紙、油畫棒人手一份。
    3、熊貓圖片
    活動過程:
    1、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它是誰???(出示熊貓圖片)我們的熊貓客人長什么樣子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2、我們的熊貓客人身上都長了什么呢?(請幼兒說說)
    3、教師小結:教師根據(jù)幼兒所說內容進行小結。
    1、熊貓的頭長的什么樣呢?(圓圓的)熊貓長了一個圓圓的頭。熊貓圓圓的頭上有什么呢?(兩只眼睛、兩只圓圓的耳朵還有鼻子)
    教師小結:熊貓長了一個圓圓的頭,圓圓的頭上有兩只眼睛、兩只耳朵還有一個小小的鼻子)
    我們一起來說說:熊貓長了一個圓圓的頭,圓圓的頭上有兩只眼睛、兩只耳朵還有一個小小的鼻子。
    2、熊貓的身子是怎么樣的?(胖胖的,圓圓的)身子兩邊有什么(手)企鵝的身體下面有什么?(一雙腳)。
    教師小結:熊貓的身子長的胖胖的,圓圓的,身子兩邊有手,身子下面有一雙腳。
    3、熊貓全身都長滿了什么呢?(毛)熊貓身上的`毛長的一樣嗎?(不一樣)哪里不一樣?(有的白色,有的黑色)哪里是白色的?哪里是黑色的?(引導幼兒說說)
    教師小結:熊貓全身長滿了毛,它的耳朵、眼圈、四肢都是黑色的,而頭、胸、背都是白色的。
    4、你們知道熊貓喜歡吃什么嗎?(竹子)今天呢?老師就請小朋友來畫可愛的熊貓。
    1、老師示范熊貓的畫法。
    小結:先畫熊貓的圓圓的頭、在畫上比頭大的身體,注意身體畫的長一點,最后在畫熊貓的耳朵,眼睛、鼻子、手和腳。
    2、重點引導幼兒畫熊貓的眼圈。
    小朋友可以畫出不同動作的熊貓寶寶,畫好了可以添畫太陽,小草、小花。小熊貓喜歡吃的竹子。
    引導幼兒用正確的姿勢作畫。指導幼兒添畫,掌握涂色方法和技巧,做到畫面整潔。同時知道能力弱的小朋友大膽用筆作畫。
    展示幼兒作品,教師引導幼兒從色彩運用、添畫、涂色方面評價,表揚畫得好的、有進步的幼兒。
    活動延伸:
    老師把小朋友的作品展現(xiàn)在墻群上,請小朋友回家的時候和自己的爸爸媽媽說一說自己畫的小熊貓。
    范畫。 2、畫紙、油畫棒人手一份。 3、熊貓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熊貓圖片,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1、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它是誰???出示熊貓圖片我們的熊貓客人長什么樣子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2、...
    中班繪畫活動教案篇十
    最近班里的孩子對“房子”產生了無窮的興趣,各種各樣的“房子”成為了孩子們議論的對象,孩子們對于房子的熱切程度超乎我們的想象。我們還和孩子一起畫了房子,孩子們的房子都離不開傳統(tǒng)的“煙囪模式”。孩子們已處于二十一世紀,周邊的環(huán)境也無不體現(xiàn)出新時代的樣式,可孩子的世界總停留于過去。我們因致力改變現(xiàn)狀,所以設計了這個活動,讓孩子們能有獨特的思維、見解與創(chuàng)新能力。
    1、讓幼兒根據(jù)小動物們的要求,設計出有趣的房子。
    2、培養(yǎng)幼兒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
    3、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1、和幼兒人數(shù)相等的16開白紙、馬克筆。
    2、小兔、小松鼠、蝴蝶、等圖片。
    一、導入活動,激起幼兒興趣,引出課題“房子”
    1、老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幾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
    幼兒:小兔、小松鼠、蝴蝶、。
    2、老師:咦,你們到我們班來有什么事嗎?
    二、引導幼兒講述房子特征。
    1、老師:小動物們,你們都喜歡什么樣的房子呢?
    師模仿小動物的聲音說:
    小兔:小朋友,你們知道我最喜歡吃什么嗎?你們就用我吃的東西做房子吧。
    蝴蝶:我最喜歡聞香味了,我想有一棟能發(fā)出香味的房子。
    小松鼠:我喜歡到松樹上采果子,我想要一座樹房子。
    :我最喜歡去旅行,我想帶上一座跟我去旅行的房子。
    2、老師:小朋友,你們聽清楚小動物的要求嗎?它們要的房子可不一樣,小動物們你們也別著急啊,我們班的小朋友可熱心了,都會幫助你們設計房子的,你們先休息一下吧。
    3、老師提問:剛才,小動物們要我們做什么呀?(設計房子)小朋友見過什么樣的房子。(高高的、矮矮的……)他們的.屋頂有什么不一樣(尖、圓頂、斜頂)房子上還有什么(門和窗)門和窗是什么樣子的?(方、圓、半圓)小朋友見過這么多的房子,可是小動物的房子都是有要求的,小兔子,用它最喜歡吃的東西做房子,小朋友想一想它最喜歡吃什么(蘑菇等)用這些東西給它設計房子吧。
    (用同樣的提問方法引導幼兒說出:小松鼠、蝴蝶、要設計的房子)。
    三、幼兒繪畫,教師巡回輔導。
    四、請先畫好的的幼兒給客人老師說一說設計的房子。
    五、請全班的小朋友分別把設計的房子送給喜歡的小動物。
    我覺得這篇教案設計的很好,房子是很普遍的,小朋友都有見過,而且都能大膽的繪畫出來,但這篇教案就跟別的繪畫房子的教案不一樣的,它充分的發(fā)揮了小朋友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很不錯!
    中班繪畫活動教案篇十一
    1.會根據(jù)七星瓢蟲的特點,按一定的順序畫,并會均勻涂色。
    2.動手實踐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3.喚發(fā)對動物、對大自然的熱愛,從而樹立尊重自然,愛護昆蟲的思想感情。
    會根據(jù)七星瓢蟲的特點,按一定的順序畫,并會涂上恰當?shù)念伾?BR>    按一定的順序畫不同動態(tài)的七星瓢蟲。
    ppt課件、七星瓢蟲圖、繪畫紙、畫筆、蠟筆。
    一、欣賞與討論
    (一)看圖,讓幼兒數(shù)一數(shù)這個瓢蟲身上有幾個小圓點,幾個大的,幾個小的,都長在哪里。
    (二)看七星瓢蟲身上有幾種顏色,都是些什么顏色。
    二、畫結構
    1.畫身子,畫一個大圓。
    2.畫頭部,形成另一個小半圓 ;
    3.畫觸角;
    4.畫背部,也就是把大圓從脖子到尾部一分為二畫一條直線;
    5.分布背部圓點,對稱的裝飾性強;
    6.上色,注意色彩的明暗過渡,深紅/大紅/橘色/桔黃色過渡。
    三、分辨深淺色
    (一) 瓢蟲生活在葉子上,瓢蟲是小小的、紅色的,葉子是大大的、綠色的,很美麗,在圖畫上只有大紅和翠綠,顏色太少,怎樣使合并這兩種顏色。
    (二)找出合適的紅色涂上。
    (三)涂上恰當?shù)木G色
    四、觀察后修改
    (一) 注意瓢蟲造型,認真判別位置,腿的方向要向后身體兩邊各三條腿,頭部和尾部沒有腿,提醒幼兒注意黑點的數(shù)量和對稱。
    (二) 引導幼兒按畫面已有的瓢蟲的大小、位置確定畫面安排。
    (三)用黑色筆畫好輪廓、涂好黑色后再去涂其他色。
    (四) 先用紅色蠟筆涂瓢蟲的翅膀,鼓勵幼兒選用各種紅色,并注意畫面上的深淺配合。
    爸爸媽媽一起上網(wǎng)查找七星瓢蟲生活習性的資料,投放到圖書角,供孩子們閱讀,豐富幼兒的知識面。
    對于這節(jié)手工課,總的來說大部分幼兒都能獨立完成得很好,基本都能自己按照步驟圖來完成作品,也能懂得七星瓢蟲是益蟲,就是在延伸游戲的時候,我選擇在室內進行,沒能讓幼兒自主的發(fā)掘幼兒的玩法.我應該把游戲延伸到戶外進行,讓幼兒自由發(fā)揮玩法。
    中班繪畫活動教案篇十二
    1、培養(yǎng)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以看看、說說、畫畫的形式,初步學畫長頸鹿的基本特征及動態(tài)。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了解長頸鹿的生活常識。
    1、圖片—長頸鹿。
    2、圖畫紙—可愛的長頸鹿。
    3、油畫棒、水彩筆。
    一、導入。
    出示圖片,引導觀察長頸鹿的.外形特征。
    二、展開。
    1。說說,畫畫。
    (1)長頸鹿身體與頭部的定位。
    老師演示:恐龍蛋放在黑板的當中,鵝蛋想離它遠一些該放哪兒呢?
    (請個別幼兒演示)。
    (2)請幼兒在圖畫紙上為恐龍蛋與鵝蛋定位——畫出長頸鹿頭與身體的不同位置。
    引導幼兒學習用2只蛋(恐龍蛋和鵝蛋)的方法定位畫出長頸鹿的頭和身體。
    重點注意長頸鹿脖子的長短適中。
    2。教師示范(邊說邊畫)。
    (1)以變魔術的形式將鵝蛋變形,畫出長頸鹿頭上的眼睛、嘴巴、耳朵和角。
    (提示:定位時方向不同)。
    (2)用二根“電話線”連接鵝蛋與恐龍蛋。
    (提示:一邊寬、一邊窄)。
    (3)恐龍蛋變形——畫出長頸鹿的四肢與尾巴。
    (4)找找長頸鹿還缺什么?(衣服)。
    3。教師小結長頸鹿的特征,并提出要求。
    1。畫長頸鹿,要求不同方位,不同動態(tài)。
    2。長頸鹿和誰在一起,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并畫下來。
    四、活動講評。
    1。你認為哪只長頸鹿畫得最象?為什么?(說出特征)。
    2。介紹自己畫的長頸鹿在干什么?
    中班繪畫活動教案篇十三
    1.欣賞繪畫作品,感受媽媽的美,并積極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情感。
    2.嘗試調出柔和、溫暖的色彩,運用多種方式創(chuàng)作媽媽的肖像。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材料投放:音樂《搖籃曲》,水溶性炫彩棒,素描紙或彩色卡紙,媽媽肖像底板。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引導幼兒在甜美、舒心的音樂旋律中,感受媽媽的溫柔和愛撫。
    引導語:夜晚,星星和月亮出來了,藍天像一個搖籃,輕輕地搖著星寶寶,星寶寶睡著了,花園是搖籃,搖著花寶寶,花寶寶睡著了。媽媽的手是搖籃,搖著小寶寶,小寶寶睡著了。
    (二)鼓勵幼兒積極用語言描述媽媽,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情感。
    提問:你的媽媽長什么樣子?她喜歡穿什么顏色的.衣服?你最喜歡媽媽和你一起做什么?
    小結:媽媽在寶貝眼里是最美的,媽媽喜歡各種顏色的漂亮衣服、裙子。寶貝們都喜歡和媽媽一起玩。
    引導語:這是畫家馬蒂斯畫的《坐在窗前的婦女》。馬蒂斯擅長畫人物,這幅畫上畫的是一位媽媽。
    提問:這幅畫上都有些什么?都用了哪些顏色?她看起來讓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小結:這幅畫上的媽媽坐在房間里,媽媽身上穿著黃色的衣服,戴著橙色的帽子,給人感覺很溫暖。
    (一)引導幼兒憑著感覺,找出適合描繪媽媽的顏色。
    引導幼兒將內心深處的情感調動起來,找出描繪媽媽的顏色。
    幼兒自己動手調出柔和的顏色。
    (二)注意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白色在顏色調和中不可或缺的作用,白色能使各種彩色變幻出朦朧、柔和的色調。
    引導幼兒依據(jù)自身的經(jīng)驗和感覺,選取顏色在媽媽肖像底板上描繪媽媽的發(fā)型,添加媽媽的五官和表情;背景色的選擇應和描繪媽媽的顏色形成對比。
    (一)將幼兒畫作逐一展示,師幼共同欣賞。
    (二)引導幼兒從色彩、線條上說說最喜歡哪一幅畫中的媽媽。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后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于啟發(fā)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中班繪畫活動教案篇十四
    1.能夠畫出螃蟹的主要特征及其簡單的生活環(huán)境。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繪畫能力。
    各種不同的螃蟹圖片、背景音樂、記號筆、油畫棒、繪畫紙。
    尋找螃蟹的主要特征。
    探索螃蟹的表現(xiàn)方法。
    師: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螃蟹)師拿出螃蟹模型念兒歌:
    我是一只,大螃蟹,兩個大鉗,八條腿,眼一瞇呀,腳一伸,爬呀爬呀,爬回家!
    嘿嘿,我是大螃蟹,瞧我長得多神氣。請你們仔細看看我長得什么樣。
    師:螃蟹有一個身體、八條腿、兩個大鉗子,走起路來橫著爬。
    1.請你來學學螃蟹走路的樣子。
    幼兒一起模仿,請個別幼兒來表演。
    2.出示圖片:
    今天大螃蟹帶來了許多他們好看的照片,請你們看。
    幼兒進行觀察討論,各種不同的螃蟹的特征,個別幼兒進行講述。
    師:你們會給大螃蟹拍照片嗎?我們一起來試試看,比一比哪個小朋友拍的照片最好看。照相的時候是不是有背景的?我們畫得時候啊也要有背景,你們喜歡螃蟹在哪里就畫哪里。
    幼兒自己繪畫,教師進行指導,要求幼兒盡量表現(xiàn)出螃蟹的主要特征,同時注意畫面的`整潔。
    幼兒講解自己的作品和大家分享自己創(chuàng)意。
    中班繪畫活動教案篇十五
    1、讓幼兒觀察各種圖案的`傘,認識傘的特點,初步感受傘不同圖案的美。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裝飾漂亮的傘面。
    3、體驗裝飾傘的快樂、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實物雨傘、課件、傘面、蠟筆、水彩筆、雙面膠、即時貼、皺紋紙、海面紙、各種亮片等。
    【活動過程】。
    1、用歌曲《小雨傘》導入活動。
    (1)剛才我們唱的是什么歌?
    (2)下雨的時候我們會用到什么?
    (3)你見過的雨傘是什么樣子的?
    2、讓幼兒觀察實物雨傘。
    (1)引導幼兒觀察傘的結構。
    (2)欣賞雨傘的不同圖案。
    3、展示課件雨傘。
    ――這里還有更多漂亮的雨傘,我們一起來看看。
    4、制作小花傘。
    (1)小朋友想不想擁有一把屬于自己的漂亮的小雨傘呢?
    (2)展示制作小傘用的材料。
    ――要怎么裝飾這把傘面,才會漂亮呢?
    (3)請個別幼兒來裝飾。
    5、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1)介紹桌上的裝飾材料。
    (2)制作完了,將所有材料工具收拾放好。
    6、欣賞評價幼兒的作品。
    教學反思。
    《小花傘》是節(jié)繪畫課,目的就是通過活動知道傘的基本形狀并進行裝飾。在進行活動之前,對于這節(jié)活動課實際上有兩種方案,第一種是教師事先畫好傘的形狀,讓幼兒對傘面進行涂色,第二種方案是讓幼兒自己動手用彩色筆對傘面涂色。前一種方案著重于用各種材料進行裝飾,后一種方案如何畫傘面對幼兒是一種挑戰(zhàn)。
    在活動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有些幼兒在雨傘上面涂顏色的時候,不那么大膽,但是在我的鼓勵和指導下,他們很快學會了咋樣涂顏色的方法,結果,他們模范我?guī)淼母鞣N各樣的雨傘,自己動手畫出來把自己喜歡的雨傘。
    這次的活動是讓幼兒親子畫傘,而原先第一種設想讓幼兒裝飾傘也是一個很好的活動,可以在區(qū)角活動中讓幼兒嘗試。
    中班繪畫活動教案篇十六
    在觀察公雞的過程中,了解公雞的主要特征,初步運用二至三種顏色有規(guī)律的間隔排列配色。
    繪畫工具。
    畫出公雞的主要特征。
    有規(guī)律的間隔排列涂色。
    1、看看大公雞。
    “有只大公雞很想和我們做朋友,所以它特地把自己打扮了一番,讓我們來看看,大公雞是不是特別的漂亮?”
    2、說說大公雞。
    1.雞冠。
    “大公雞的雞冠是什么顏色的?”(紅色)。
    “所以我們通常叫做它紅公雞,紅雞冠上有一朵什么顏色的.花朵?(灰色)紅配灰,一深一淡多漂亮?!?BR>    2.雞身。
    “大公雞在深黃的身上戴著什么顏色的項鏈?”(黃配綠也很好看)。
    3.雞翅。
    “雞翅上有幾種顏色?它們是怎樣排列的?”(從里向外間隔排列)。
    4.尾羽。
    “尾羽上的顏色又是怎樣排列的?”(從左到右間隔排列)。
    5.雞腿。
    “雞腿和爪子的顏色也配的很好看,又深又有淺。”
    3、畫畫小公雞。
    “小公雞要來和我們做朋友,我們都把他們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吧。”
    中班繪畫活動教案篇十七
    1、接觸世界名畫,對畫中表現(xiàn)的形和色感興趣,并初步理解作品的內容。
    2、大膽想像,積極表達自己的感受。
    名畫《哈里昆狂歡節(jié)》一幅,大班幼兒美術作品一幅。
    1、介紹米羅,引發(fā)興趣。
    2、出示名畫,引導欣賞。
    教師與幼兒共同欣賞名畫《哈里昆狂歡節(jié)》兩三分鐘,并互相交流。然后,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發(fā)言,表達對畫中形和色的感受。
    師:你在畫上看到了什么?它們在做什么?
    幼:它們好像在開跳舞會(唱歌會、聯(lián)歡會)……。
    師:對呀,這幅畫的名字就叫《狂歡節(jié)》,說的就是動物們在唱歌、跳舞、做游戲,在開聯(lián)歡會呢!
    師:這幅畫的顏色也很好看,你喜歡哪些顏色?為什么?這幅畫用的最多的顏色是什么?為什么?(幼兒說出自己對不同顏色的理解)。
    幼:有點兒紅的顏色,因為這種顏色看上去很高興,所以米羅爺爺就用了這個顏色。
    幼:因為是在房間里,很暖和,所以來羅爺爺就用了有點兒紅的顏色。
    幼:我看了這幅畫想跳舞。
    幼:我覺得這幅畫很有趣。
    師:你們看懂了大畫家的畫,真了不起!以后我們再來看、再來說,看看今天看和明天看的感覺有什么了一樣,明天看和后天看的感覺有什么不一樣。
    3、觀賞幼兒作品,激發(fā)自信心。
    師:你覺得這幅畫什么地方很好看?猜猜是誰畫的?這幅畫是大班小朋友自己畫的。我們小朋友也能畫出這么好看的畫。只要用心學,我相信你們長大了他能成為像米羅爺爺一樣的大畫家。
    活動選擇了畫家米羅的超現(xiàn)實主義作品。米羅是一位“用幼兒的眼睛看世界”的超現(xiàn)實主義國家,他的作品洋溢著孩子式的快樂氣氛,具有稚氣的幻想和天真的幽默感。所以,他的作品完全能引起幼兒的共鳴,適合幼兒欣賞?!犊駳g節(jié)》這幅作品描寫動物唱歌、跳舞、游戲,很貼近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
    美術欣賞的一般規(guī)律就是以形和色入手,因為繪畫本身就是通過形和色來表達情意的。再者,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他們觀察世界從直觀感受出發(fā)。所以在欣賞中,教師首先引導幼兒感受作品的形,設計了第一層提問“看到了什么,它們在做什么”。第二層提問“這么多動物在一起干什么”,將欣賞提升到了對作品內容初步理解的層面上,并引出了作品的名稱《狂歡節(jié)》。接下來,又引導幼兒感受作品的色。這對中班幼兒來說是個難點,這樣設計能讓幼兒在感受形和內容的基礎上感受色會更容易些,也更有益于培養(yǎng)幼兒美術欣賞的能力。通過教師有序地引導,遵循欣賞規(guī)律,幼兒在整個欣賞活動中能積極表達自己的欣賞感受。
    中班繪畫活動教案篇十八
    1、培養(yǎng)幼兒對魚感興趣,喜歡觀察魚。
    2、能用簡單的方法作畫,會選用不同色彩涂色。
    1、多次觀察欣賞金魚或海洋世界各類魚。談談魚的初淺知識。
    2、印好魚的圖案,上有魚鱗的花紋,宜用較大紙幅,示范用的已經(jīng)涂好顏色的彩色魚。
    3、各種顏色蠟筆。
    1、引導談話。
    (1)提問:你們看過魚嗎?喜歡他們嗎》他們身上有什么?
    (2)出示示范圖案:講講這條魚的身上有哪些美麗的顏色。
    (3)出示未圖色的魚的圖案,讓幼兒2張圖畫上的'魚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未圖色的畫不如涂過色的美。
    2、示范與講解。
    (1)給每片魚鱗涂上美麗的顏色,提示幼兒盡量順著一個方向來回涂,使顏色均勻。
    (2)要給魚寶寶穿上花衣服,就要用不同的顏色。涂滿1片魚鱗后,換一支蠟筆。
    3、幼兒涂色。
    (1)提醒幼兒盡量將一種顏色涂在1片魚鱗中,不涂到邊線外。
    (2)啟發(fā)個別能力差的幼兒掉換蠟筆,選擇不同的顏色。
    在角落活動中,可繼續(xù)進行圖色,待積累一定數(shù)量的彩色魚后,師生合作把兩條魚對貼,并粘在繩子上,穿掛在室內,是很好的裝飾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