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范文(19篇)

字號:

    家庭是人們生活中最溫暖的港灣,是人們心靈的歸宿。結(jié)構(gòu)要清晰,可以采用分段或標題的方式,使得整篇總結(jié)更具層次感。在這里,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總結(jié)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篇一
    小學生作文大全。
    屈原眼看著祖國的淪陷,心如刀割[注:內(nèi)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樣。],變身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人們還拿出飯團,雞蛋等食物,丟盡江里,說是讓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咬屈大夫的身體了。死后,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便被人們定為端午節(jié),以此來紀念屈原。
    [1][2]下一頁。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篇二
    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重要民間節(jié)日之一,紀念的是愛國大詩人屈原。但是我們家鄉(xiāng)―蘇州的端午節(jié)卻與其它地方不同,所紀念的是春秋時期吳國名將―伍子胥,因為他是我們蘇州古城的締造者。紀念伍子胥的端午節(jié)是家鄉(xiāng)一年一度最為盛大的民間節(jié)日,雖然有些活動與其它地方的端午活動并無太大區(qū)別,但其細節(jié)卻體現(xiàn)著蘇州特有的水鄉(xiāng)風情。例:喝雄黃酒是為了驅(qū)邪消災;佩掛香袋、探采百草是為了防御疾病增強健康;懸掛鐘馗像可以鎮(zhèn)宅驅(qū)邪;而掛菖蒲則是蘇州每家每戶都要做的事,在端午前的農(nóng)貿(mào)市場,人們把艾草、菖蒲、蔥、大蒜,這類有味道的植物用紅紙綁成一束,手提此物的市民拿回家去掛在自家門上已構(gòu)成端午前一道獨特的風景。
    還有一件重要而又熱鬧的事就是賽龍舟。據(jù)說賽龍舟當初是因為人們要去尋找屈原的尸體;而我們家鄉(xiāng)的端午龍舟競賽歷史比祭祀屈原還早了200多年。在端午那天,從古胥門環(huán)城河萬年橋到新市橋的水面上展開了龍舟競賽,河的兩邊是人山人海的觀看者,那歡呼雀躍的吶喊聲,激動人心、鹿死誰手的競賽畫面讓我懂得了團結(jié)就是力量,只要齊心協(xié)力,堅持不懈,成功一定是屬于他們的。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篇三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家鄉(xiāng)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jié)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jié)的習俗。
    端午節(jié)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jié)日,每到端午節(jié)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先用新鮮的竹葉來縛粽,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栗蓉,棗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燒雞,蛋黃,干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
    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氣,散發(fā)著一種特有的蒸粽香。將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fā)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最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粽子。端午節(jié)除了吃粽子還有懸艾葉,每到端午節(jié)的早晨各家門上都懸掛上綠色的艾葉,傳說艾葉是可以避邪去病的。
    我和奶奶上山采來了艾葉,把艾葉插到門上,直到現(xiàn)在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習俗還是沒有改變,只是現(xiàn)在的粽子都是直接從市場上買來的,比原來方便很多并且選擇的品種也多。我還聽家長說,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著石頭跳進了淚羅江。當?shù)匕傩章牭竭@個消息后,劃船去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尸體,就在淚羅江上劃龍船,丟粽子,引開魚蝦。
    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船,吃粽子的習俗延續(xù)到今天。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篇四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桃,初五插艾……”每當念起這些兒時的歌謠,我就會想起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來。
    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咸味的和甜味的。奶奶和爺爺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水少泡著,洗干凈碼好。粽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黑豆沙、糯米、蜜桃、臘腸、火腿等,煮熟。然后在奶奶和爺爺?shù)囊魂囲`巧的忙碌之后,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著蒸籠轉(zhuǎn),等待粽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長大了念書才知道,包粽子的習俗和我國歷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jù)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后,群眾為了不讓水里的魚咬著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于是,為了保護并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后來有了更為熱鬧的“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jié)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xiàn)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風俗。蘊涵著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國,發(fā)展于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jié)日。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篇五
    端午節(jié)的晚上,人們聚在一起嘗棕子呢?那又香又香的粽子你一個我一個,但我最愛吃的是紅棗餡的`,有些人家還放鞭炮,可熱鬧了,天空好像是五彩繽紛的,真美??!粽子包好了,我們就在炕上吃粽子,那情景一輩子也忘不了。村里的人們一邊吃粽子一邊還唱著家鄉(xiāng)民歌。聽著小曲兒、吃著粽子,別提多美了。
    吃完粽子,我們就去親戚家嘗粽子,別人也給我們送了很多粽子。過端午節(jié),就好像過年似的。家里的人還打麻將,又唱又笑。村里村外可熱鬧了,小孩們玩耍的別提多高興了,這就是我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篇六
    說起端午節(jié)還要從屈原說起。屈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提了許多對國家有益的政策,但是遭到一些貴族的反對。后來屈原被趕出都城流放邊疆。在流放中他還寫了許多好詩。屈原看到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在5月5日寫下了絕筆《懷沙》投江而亡。楚國百姓聽說屈原死后非常傷心,有位漁夫拿出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投進江里,說是讓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咬屈原的尸體了。人民見后紛紛效仿,后來為怕飯團被蛟龍所食,人們又想出用粽葉包飯團,外纏五彩線繼而發(fā)展成今天過節(jié)時吃的粽子。
    民間過端午還有各式各樣的活動比如賽龍舟、佩香囊、掛艾葉。香囊中有許多中藥,可以祛瘟辟邪還有好問的香味。自家門前掛上艾葉可以驅(qū)除蚊蠅、凈化空氣。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不但能吃到好吃的粽子還能佩戴好看的香囊,又有歷史故事聽,真是太有趣了。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篇七
    “端午節(jié),粽飄香”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快到了,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粽子、賽龍舟。聽大人說:“端午節(jié)所有活動都和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有關”。
    每到農(nóng)歷五月初五這天家鄉(xiāng)的人們都會包粽。我們家包粽子高手是奶奶,看似簡單,包起來卻很難;要浸糯米(糯米要用溫水浸泡一天)、洗葦葉、泡花生,然后把粽葉卷成漏斗形,放上材料,三個角要捏緊用手和嘴配合把繩子捆綁牢固;一個可愛精致的粽子就完成了,終于可以上鍋蒸了。雖然現(xiàn)在包粽子對我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定要跟奶奶好好學發(fā)揚這種手工工藝。
    說到端午節(jié),就不能不提賽龍舟了。每年的五月初一,人們就抬著龍舟下水,初二、初三在光明港河里排練,初五那一天各地的龍舟都來光明港參加龍舟比賽;河里的龍舟奮勇向前,爭當?shù)谝?,場面非常壯觀。岸上的人們一邊吃著粽子,一邊為各自的龍舟隊吶喊、助威!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幸福地笑容。
    吃著家鄉(xiāng)的粽子,看著精彩的龍舟比賽,心里頭甜滋滋。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篇八
    太陽就像天空中的火,在五月燃燒著大地??諝庵袕浡t棗、紅豆沙、蛋黃、竹葉的香味。哦!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來了。
    上海夏天充滿浪漫。端午節(jié)的晚上,河的兩岸都是星星。我們沿著河岸漫步,享受一切美麗的事物。母親建議熄滅河燈。端午節(jié)晚上是點燈的最佳時間。大家雙手贊同。夜幕降臨,河邊擠滿了人。那天,這條河太美了,我們立刻被這里的夜晚迷住了。河兩岸柔和的燈光映在河上,搖曳閃爍,像水面上的絲帶,寬闊的河水在夜色下蕩漾著銀色的波浪。波光粼粼的河上早已放出許多河燈,河燈閃爍時有一種說不出的韻味。聽老人說,河燈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表達思想的方式,河燈是為了紀念端午節(jié)的屈原而設置的。
    看著這條河里的河燈,整個世界似乎都被它們照亮了.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篇九
    端午節(jié),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jié)日。屈原在楚國做官,楚國大臣都陷害他,把他驅(qū)逐出境,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出了《離騷》、《九歌》等千古絕唱。楚國滅亡后,屈原抱石投汨羅江而死。附近村民趕來撈尸體,怕屈原的尸體被魚蝦吃掉,就把飯團投入江中。后來,就發(fā)展成了吃粽子、賽龍舟。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睜開睡得朦朧的雙眼,洗漱后,開始寫作業(yè)。我寫了很長時間,就有些昏昏欲睡。這時,我聞見空氣中有一種異香——那香味撲鼻而來,使原本昏昏欲睡的'我猛地精神起來,我停下手中的筆,順著香味找去,原來是媽媽在煮粽子!媽媽給我盛了一個,我打開粽葉,一股米香直達肺腑。
    我咬了一口,果然是美味無比,我狼吞虎咽幾口就吃完了,爸爸也過來了,也贊嘆這粽子好吃。不一會,我們就把煮的粽子吃完了。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篇十
    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jié)也不例外,最重要地是,今年我要趁這個機會,跟奶奶學習包粽子。
    首先我們要準備的東西有:糯米、精肉、花生、細繩、粽葉和調(diào)羹等,東西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包了。
    只見奶奶先拿起一張粽葉,熟練地將粽葉卷成漏斗形。我認真地觀察著,簡直太簡單了嘛,還沒等奶奶教我,我就急不可待地包起來了??墒堑任易约壕淼臅r候,看似簡單的事情,無論我怎么卷,就是不成樣子,我有點不耐煩了。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做一件事情,要認真地去做,剛開始做不好,這是正常的,只要你堅持下去,就一定有好結(jié)果?!甭牭侥棠痰脑?,我非常羞愧,臉紅得似蘋果。我重新坐到餐桌邊,奶奶又耐著性子對我說:“天豪,別著急,左手拿住粽葉,用食指和中指夾住粽葉,再用右手將它卷成一個漏斗形?!蹦棠桃贿呏v解一邊示范。在她的再三指導下,我終于將粽葉折成漏斗形了。接著,開始放糯米、精肉,最后,奶奶教我將粽葉層層包裹、穿過粽子,用細繩打成一個結(jié),這樣,一個不太似樣的粽子終于在我手中“誕生”了,我興奮不已。奶奶還告訴我其他粽子的形狀和品種,在奶奶的鼓勵下,我又接二連三地包了好幾個。
    接著,奶奶將粽子放進鍋里開始煮,等到屋子里飄滿了粽子的清香時,我知道我們包的粽子新鮮出爐啦。我迫不及待地找到我包的.粽子(奶奶給我做了記號),津津有味地吃著,感覺有一種成就感。
    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不但學會了包粽子,還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能放棄的道理。真是一個讓我快樂的端午節(jié)??!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篇十一
    小時候,每當家里人將屋外曬的干粽葉收進來時,我就知道端午節(jié)快到了。我會數(shù)著日子等家里人用這粽葉包出香噴噴的粽子。
    端午之前,母親會上街買最新鮮的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如:糯米、紅蜜棗等。有時候,家里還會包一些肉餡的粽子,但次數(shù)極少,好像打我記事以來就只吃過兩次。
    端午到了,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和奶奶忙得不亦樂乎,她們可都是包粽子的行家,所以,包粽子的事兒由她們?nèi)珯?quán)負責。
    如果,她們包的是紅豆餡的粽子,她們會先將糯米、紅豆清洗干凈,然后將糯米和紅豆混合在一起,用粽葉包裹成一個個棱角分明的“三角形”。如果是肉餡的粽子,她們就會先將五花肉切碎然后與糯米混合。在媽媽和奶奶的巧手下,那些散落的粽葉和糯米不一會兒的功夫就成了一個個色、香、味俱全的粽子。
    粽子包完了,母親會在不同餡的粽子上做上不同的記號,然后放入大鍋中煮,由于家里人比較多,所以媽媽和奶奶每次都會做很多粽子。有時,家里那口鍋需要三鍋才夠。因為每次煮粽子都會費很多時間,所以我和姐姐會用僅剩的一些材料依葫蘆畫瓢的多做一些小粽子,但每次做的都不如母親和奶奶做的那樣美觀。
    粽子煮好了,我們幾個小孩子一窩蜂的擁上去搶肉餡的粽子。很快,一鍋粽子被我們大大小小的十來個人“清理”的一干二凈。接著又煮了第二鍋,這一鍋是留著吃飯時吃的,而最后一鍋則是留著后幾天我們當零食吃的。
    五年級:xxx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篇十二
    心如糯米,越粘越緊。情如粽葉,越煮越香?!庇忠粋€端午節(jié)即將來臨,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都會無比思念長眠在地下的姥姥。
    記得小時候,每到端午節(jié),姥姥就開始忙碌起來了,她早早起床去購買包粽子用的艾葉。于是,整個早上全家人在姥姥的帶領下圍坐在一起,包粽子、話家常。大家一邊包粽子,一邊傾聽著姥姥為我們講那個熟悉卻百聽不厭的故事,于是我們明白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更認識了一個偉大的人物——屈原。
    端午節(jié)又名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它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的忌日。說是公元278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咬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吃著甜甜糯糯的粽子,品著綿長厚重的中華文化,我知道姥姥想讓我有屈原一樣的傲骨和情懷。
    姥姥還有個拿手絕活——做香包。我是她的第一個孫子,她對我分外疼惜,每年都會親手給我做各式各樣的香包。在我的記憶中,似乎沒有重樣的。奶奶手非常巧,會做各種形狀,其中有馬、蛇、豬、兔子、老虎、大熊貓;太陽,月亮,星星;還有各種花形的、心型的。她無論做什么都像什么,每一個都是栩栩如生,可漂亮了。雖然我是男生,并不喜歡香包散發(fā)的那種味道,但因為是姥姥親手縫的,所以我就視為最好的禮物。
    每到端午節(jié),姥姥總是笑盈盈地給我腰間佩戴各種香包,腕上系上五彩絲線,說是辟邪。吃著她親手為我剝開的散發(fā)著竹葉清香的粽子,還有糖糕、雞蛋……我的心里別提有多美啦!大家看著我全身掛滿了各種各樣的香包,笑我臭美,我反而更得意了,還可勁地炫耀我的這些“寶貝”。
    粽葉飄香,香包傳情。那一個個粽子、一串串香包都藏著姥姥濃濃的愛,就算回憶褪色,姥姥對我的愛卻是無法抹去的,她將永遠珍藏在我幼小的心底。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篇十三
    “咚,咚,咚咚咚……”
    一陣鼓聲伴著下課鈴聲傳出?!巴饷嬗腥藙濤堉郏 辈恢l先喊起的,一批愛湊熱鬧的同學們朝門外涌去。高的、矮的、胖的、瘦的,一個個趴在欄桿旁,湊熱鬧。
    彎曲的河流,一叢綠草邊緣,“嘩”地竄出一個龍頭。黃色的鹿角,橙色的獅子頭,在河水的襯托下顯得十分耀眼。
    一根手指指向草叢,一個尖細的聲音傳出:“看看看!龍舟在那兒呢!”不一會兒,一條條長長的,五彩繽紛的龍身緩緩出現(xiàn),水中劃出一道道明顯的波紋?!斑?,咚。咚,咚”,鼓聲越來越響,鼓手越敲越起勁?!凹佑?!”打頭的中年人大喊,水手們有力地劃著。
    “嘩啦,嘩啦?!?BR>    幾十把木槳劃過水面,激起一波透澈的水花。木槳前后劃動著,水手們不時給自己鼓氣:“嘿咻!嘿咻!”“加油哦!”
    邊上,幾十人同學的臉上洋溢著笑,還不時地雙手擊掌。呵,他們居然也容入了“龍舟現(xiàn)場”。
    后面兩棟樓的走廊邊,多多少少也有一些高個子、矮個子的同學,倚在墻角,正在欣賞端午前的景致。也有一根根手指躍過欄桿,指向那條耀眼、閃亮的龍舟。
    鼓手雙手緊抓木棒,有力地敲著大鼓?!斑?,咚”,木棒不時地在空中劃過一條完美的“拋物線”。
    端午節(jié),你可曾回家和親人共度端午?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篇十四
    又是一年的端午,空氣中彌漫這糯米和艾葉的香氣,清香寧神,層層的霧氣掩映著熱鬧的氣息。
    猶記幾千年前,那位詩人抱石投入了汨羅江,人們紛紛劃船尋找,龍舟,粽香在節(jié)日里傳承下來。今天的端午是否還似當年那樣,龍舟馳騁,糯米粽香。
    是否還記得,那一年手包粽葉,糯米在手中回旋,慢慢的繞成一個又一個喜人的粽子,蒸籠的青煙彌漫,江南小鎮(zhèn)的細雨朦朧,誰手持艾葉,一曲離散,吹盡了斷橋的哀愁,喝盡了那一杯三生三世的雄黃酒。
    說到端午,應該有不少人記得五色線,小小的絲線在手腕腳腕上繞來繞去,繞成一個個五彩的結(jié),小孩子戴上去格外的喜人辟邪的說法也在其中流傳下來,下雨天時拿下來順著河水流走,總少不了雨天的詩意。
    我還記得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必須是要吃粽子的,那芭蕉葉包裹著的糯米,層層的香氣縈繞在鼻翼之間,小心翼翼的剝開粽葉,生怕是破壞了粽子的形狀,糯米的軟糯香氣與粽葉的清香混合在一起,令人久久回味,一口咬下去,便是無窮回味。
    南方的很多地方或許還留有著端午佩香囊的行為,這香囊里有著朱砂,雄黃和香藥,外包絲布不僅樣子玲瓏奪目,而且也是清香四溢,有著祈福安康避邪驅(qū)瘟之意,在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jié)成一串,也是精巧至極。
    手包粽子,手采艾草只有親手才能體會到端午的樂趣。粽香、五色線、艾葉、賽龍舟。這本是端午節(jié)最常見的習俗,如今卻能見的幾個又有誰人能知,連那粽子也都是超市里的各色粽粽子的品種也是五花八門,各色粽子爭奇斗艷,卻也失去了曾經(jīng)的那種手包粽子的歡樂,民俗在漸漸淡去,哪個才是我們想要的節(jié)日。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篇十五
    我喜歡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例如紅紅火火的春節(jié),熱鬧非凡的元宵,登高賞菊的重陽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jié)。
    記得端午節(jié)那天,清晨,陽光明媚,萬里無云。我正要出門,卻被媽媽攔住了,她從架子上拿下一個圓乎乎的、像鼓著腮幫子的癩蛤蟆一樣的東西,她說:“這是香囊,據(jù)說戴上它能辟邪哦!”我湊近一聞,一股熏人的香氣撲鼻而來,我連忙戴上它,心想:我能萬事如意、大吉大利啦!
    晚上,我們一大家子人邊吃飯,邊聊天。媽媽告訴我:“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關于端午節(jié)還有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眿寢屨f完,就夾起一個粽子,讓我咬了一大口,那粽子的清香在我的身體里汩汩流淌,真美味??!
    我問:“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粽子呢?”爸爸回答:“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屈原。因為他的國家滅亡了,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國家被打敗,但自己卻無能為力,所以就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到汨羅江里自殺了。一位漁夫見了很是感動,就把竹筒里的米撒了下去,說是不想讓江里的魚蝦吃屈大夫的尸體。后來,就變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甭犕?,我終于體會到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的萬般無奈了。
    第二天,我們來到濠河邊看龍舟比賽。爺爺說:“古時候,劃龍舟是為了撈到屈原的尸體,后來,就變成了賽龍舟的習俗?!边@么說著,迎面駛來一條真龍般的龍舟,它雖然寬大約只有一米,可長卻有十多米。一些人在后面擊鼓,那聲音如雷轟鳴、震耳欲聾,一些人在前面劃船,雖然已經(jīng)汗流浹背了,可還在拼命向前劃,真精彩?。?BR>    回到家后,我突然想到:屈原之所以被人們牢記在心,是因為他對祖國貢獻很大。我也只有現(xiàn)在努力學習,長大以后才能報效祖國。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篇十六
    在周五,我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把我在休息日的安排全部寫了下來。
    1.在周五,把我的英語作業(yè)寫完,吃飯、睡覺。
    2.在周六,把我的數(shù)學和語文寫完,把全部的作業(yè)都寫完之后,看書,吃飯、睡覺。
    3.哈哈,終于可以好好的玩兩天啦!周日,在家里吃著零食,看著電視(要適量),下午,下樓和朋友一下玩。吃飯、睡覺。
    4.接下來就是星期一了,也是我們放假的最后一天,所以,姐姐帶著我去看電影,哈哈……好開心那,就在那一天,我要一天都在外面玩,因為要開學了嘛,好好放輕松。
    這就是我的“休息安排表”,把我的休息時間都寫在了下面,因為這樣可以讓我更好的去完成它。
    安排是安排完了,接下來就要做了,在第一天,也就是周五的下午,因為我的英語最好,不費吹灰之力就搞定了它。那在地二天呢,我也是按照我的安排表做的,這不過太超出在我想象的范圍內(nèi)了,因為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時間,所以,我就多讀了一些書。在第三天,我還是按照安排表來完成的,媽媽給我買了好多的零食,我也沒有多么的貪吃,只是把二分之一吃了,呵呵……接下來就該地四天了,也是我的最后一天。雖然這一天還沒有到來,但是我就已經(jīng)可以想象出,明天是多么的美好!
    我的端午節(jié)就在這個子寫作業(yè)又有娛樂中結(jié)束了,但是我非常開心。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篇十七
    端午節(jié)到了,每到到我接我們都有一個習俗,那要是家家都要吃粽子。粽子和美味,也分為很多種不同類型的粽子。粽子有三角形的,有長方形的,有肉餡的,也有糖和豆子餡的,但無論是什么餡的粽子,都很美味,都有自己家的獨有的風味。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們每個人都要過端午節(jié)。
    在端午節(jié),除了吃粽子以外,我們還可以劃龍舟,劃龍舟也是一個非常好玩的娛樂項目。記得上一年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一早上,我們便將粽子作為早餐來吃。中午的時候,我們便一起去逛街,端午節(jié)很熱鬧,在大街小巷里,都會看到許許多多賣粽子的人們,可不亦樂乎。
    到了下午,我們便去了劃龍舟比賽的地區(qū),那里有許許多多強壯的青年參加比賽,還有不少的人圍觀,看著那些人,我的興趣頓時也起來了。我拉著媽媽的手,便擠進了人群,只見參賽的人換上了一套比賽服,他們露出那強壯無比的肌肉,拿起劃槳,準備就緒。
    在龍舟的最末尾,還有一個打鼓的人,只在比賽開始的時候,我們圍觀的人們頓時驚叫起來,非常大聲,我們看著他們激情澎湃,看著他們不斷的劃水,青年們就是那么強壯有力,我們應該像他們那么煥發(fā)青春的斗志。
    端午節(jié)就是那么有趣,不僅僅有好吃的粽子吃,還有好看的劃龍舟比賽看。端午節(jié),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開心,有的人會做粽子慶祝端午節(jié),我們則是觀賞劃龍舟。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活力滿滿的節(jié)日??!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篇十八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龍舟節(jié)、粽子節(jié)。每到端午節(jié),我們?nèi)ニ幍昀锟梢再I到各種形狀的香囊,也能自己動手做。聽奶奶說把香囊掛在身上可以驅(qū)蟲防病,還有很多人在自己家門口掛上一束艾草,據(jù)說這樣也可以驅(qū)除蚊蠅、消除病毒。
    端午節(jié)還有個故事。楚國有一位詩人叫屈原,五月初五那天,他因受冤屈跳入汨羅江。百姓們?yōu)榱俗岕~蝦不要來吃他,在江上邊劃船邊扔大米。為了防止大米被魚蝦吃掉,就把大米包進粽葉里,于是吃粽子、賽龍舟就成為了端午節(jié)的習俗。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很多地方會舉辦龍舟賽,鼓聲喧天,熱鬧非凡。
    去年端午節(jié)的那天,奶奶一大早就開始忙碌,餐桌上擺滿了前一天準備好的糯米、紅棗、醬肉。想到美味撲鼻的粽子,我卷起袖子洗干凈手,興致勃勃地拉上奶奶開始包粽子。奶奶包粽子很專業(yè),我還沒看清楚步驟,她已經(jīng)包完一個了。我照著奶奶的樣子,先把粽葉卷成一個錐子形狀,再把糯米填進錐子里直到鋪平,夾一塊肥瘦適宜的醬肉嵌進糯米里,最后再把粽葉包起來用棉繩扎成三角就大功告成了。包粽子可比吃粽子難多了,我手忙腳亂地包完第一個,抬頭一看奶奶已經(jīng)包完好幾個了。奶奶鼓勵我說:“你已經(jīng)很棒了,你爸爸都不一定有你包得好看呢!”我聽完,心里其實還挺得意的。
    包完最后一片粽葉,糯米和醬肉也剛好用完,奶奶把所有的粽子放進鍋里煮,慢慢的香味開始冒出來,我眼巴巴地望著蒸鍋,等待美味的粽子出爐。
    端午節(jié)的習俗很多,但最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是吃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它不僅讓我享用了美食,更體會了勞動的價值。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篇十九
    隨著夏季的熱風,我們迎來了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古代大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相傳在遠古時期屈原對楚懷王忠心耿耿,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鑲王因聽信讒言將屈原流放,最后,自沉汨羅江。百姓們?yōu)榱瞬蛔岕~蝦吃他的尸體,所以,將飯團用葉子包起來扔進江里,演變成今日的吃粽子;百姓們還帶著自家的小船在江中尋找,打撈他的尸體,變成里現(xiàn)在的劃龍舟比賽。
    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習俗,比如:綁五彩繩,插艾草,喝雄黃酒……而我,最喜歡吃粽子這個習俗了。
    每到端午節(jié)這一天,媽媽總會用糯米包我最喜歡的粽子。媽媽先用兩片粽葉卷成一個漏勺形狀,再放一些糯米進去,因為我喜歡吃蜜棗粽子,所以,叫媽媽放進去一顆蜜棗在中間,然后,再用糯米蓋上,最后,在用粽葉的另一端封口,然后,用繩子綁好。好啦,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現(xiàn)在,只需要放進鍋里煮一會兒就好了??墒?,看著容易做著難,在媽媽手中那么聽話的粽葉和糯米在我手中忽然就變的不聽話了。我無論怎么卷都卷不成漏勺那種形狀,最后,在媽媽的幫助下卷了一個漏勺,開始放米了,本以為會簡單的一件事,但是,卻那么難。要不就是米從下面漏了,要不就是米放多了罩不住,過了好一會兒我才包了一個似粽非粽的粽子。當最后吃著自己的勝利品時,心里那才叫一個開心。
    端午節(jié)是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要發(fā)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