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shù)學換禮物教案(優(yōu)質(zhì)14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備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它要求教師對學科知識的掌握和教學方法的熟悉。在編寫教案時,應注意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以提高教學效果。以下是一些優(yōu)秀教師分享的教案經(jīng)驗,希望能給您的教學提供一些啟示。
    大班數(shù)學換禮物教案篇一
    水果是人類生活中最常見的,也是幼兒最熟悉。通過這樣的材料讓幼兒來主動的探討和數(shù)數(shù).培養(yǎng)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數(shù)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在我選擇的“分蘋果”這個數(shù)學活動時,我是考慮到,老師們習慣于僅以幼兒認識事物是從具體到抽象這一特點為依據(jù),只強調(diào)直觀性,在活動中教師常運用教具演示,并以此為基礎講解基本的數(shù)學概念,而實際上,幼兒數(shù)學概念的形成不是通過聽老師講、看老師演示所能解決得了的,必須通過幼兒自己主動活動的.過程?!胺痔O果”我希望提供給幼兒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導,一步一步深入,使幼兒真正在操作過程中去發(fā)現(xiàn)、歸納“兩數(shù)之間的多大小”的特征。
    二、幼兒情況分析。
    大班幼兒的認知、操作、邏輯思維能力在不斷提高;同時,他們不僅僅滿足于老師所告訴的、所傳授的,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加以證實。因此,他們對操作數(shù)數(shù)比較感興趣。目前,我班幼兒已經(jīng)基本能單獨數(shù)數(shù),可能要求會比較的底,但是在對數(shù)與數(shù)之間的多大小來理解。
    三、目標確定。
    新《綱要》指出:科學教育的價值趨向不再是注重靜態(tài)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兒童的情感態(tài)度和兒童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nèi)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導幼兒向最近目標發(fā)展區(qū)發(fā)展。在接觸中發(fā)現(xiàn),大班的孩子喜歡探索,喜歡嘗試,對于動動,數(shù)數(shù),非常感興趣,于是我啟發(fā)他們在操作后進行交流和討論,積累經(jīng)驗,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分蘋果”的規(guī)律特征。因此,根據(jù)《綱要》中數(shù)學領域的目標以及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于:。
    1、讓幼兒初步的理解兩數(shù)之間的多大小.
    2、更進一步得理解數(shù)數(shù).
    對事物歸納總結(jié)的能力的提高,體驗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放在“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xiàn)、觀察比較、歸納事物的能力”,我決定從以下幾點來突破:。
    1、幼兒自己先自己來數(shù)數(shù);。
    2、教師示范引導,幫助幼兒了解每排五個的基本特征.這里,我準備卡紙水果,首先,我將20個蘋果,15個犁,10個西紅柿小朋友就會按五個五個來數(shù),然后,我再請小朋友對20個蘋果跟15個犁來進行比較.
    3、幼兒再次操作。
    四、活動準備:。
    1.一張圖,20個蘋果,15個犁,10個西紅柿,按每排5個用排列法排列。
    2.蘋果貼貼紙。
    五、教學方法。
    為實現(xiàn)本次活動目標,我采用了以下幾種方法:嘗試操作法、語言討論法。
    1、嘗試操作法:在數(shù)學教學中必須強調(diào)讓幼兒親手操作材料,在實際的操作中探索和學習,獲得有關數(shù)學概念的感性經(jīng)驗。幼兒只有在“數(shù)”的過程中,在與材料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才可能對某一數(shù)學概念屬性或規(guī)律有所體驗,才可能獲得直接的經(jīng)驗。在這個活動中,我給孩子們投放充足豐富的操作材料:20個蘋果,15個犁,10個西紅柿,按每排5個用排列法排列,讓幼兒過來進行比較蘋果跟犁多幾個,犁跟西紅柿多幾個,。
    2、語言討論法:在數(shù)學教育中,討論是一種常用的方法,但是,討論的時機選擇在操作的不同時間,就會對幼兒的具體操作及思維活動起不同的作用。因此,在活動開始時,我就引導幼兒先數(shù)數(shù)再討論,操作后再一次請幼兒討論20個蘋果跟15個梨多,就是20比15多,也就是20比15大,依次說蘋果和梨,梨和西紅柿的大小關系.
    六、教學流程:。
    根據(jù)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本活動的目標要求,我設計了以下幾方面的環(huán)節(jié):。
    1、通過對水果的興趣進行談話,激發(fā)幼兒活動積極性;。
    4、幼兒再次操作;。
    5、游戲活動,擴展思路加深印象。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shù)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shù)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shù)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大班數(shù)學換禮物教案篇二
    新年的腳步悄悄地走向我們,一天我會聽到龍龍在說:“爸爸媽媽昨天帶我去親戚家做客了,做客前爸爸媽媽會去超市買很多禮物?!逼渌⒆勇牭搅艘布娂姳硎疽踩ビH戚家做客了,也買了很多禮物。在他們交流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對購買禮物非常感興趣,并且有的幼兒還可以說出具體的購物過程,再加上大二班的小朋友開了家“河馬超市”,我們的孩子非??释匠欣镉H自體驗購物的`感受。于是,我就創(chuàng)設了為熊貓奶奶購買禮物的情景,從中既能讓幼兒體驗到購物的樂趣,又能讓幼兒了解合理安排錢幣的重要性。
    1、通過購買禮物這一活動,初步嘗試合理安排錢幣的方法。
    2、體驗購物的樂趣。
    1、談話導入:新年馬上就要到了,熊貓奶奶邀請我們?nèi)プ隹汀?BR>    4、交流分享:你買了什么禮物,為什么買這份禮物?一共用了多少錢?
    5、師總結(jié):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一定要合理安排錢幣,有多少錢用多少錢,不要超支。
    大班數(shù)學換禮物教案篇三
    1、關注情感體驗,適度引發(fā)幼兒對死亡的情緒體驗。
    2、學習用感恩、祝福的心來面對親友、寵物的死亡。
    繪本獾的禮物、相關課件。
    一、引起動機:故事「獾的禮物」。
    有一只年紀很老的獾,是許多動物們的好朋友。他知道自己就快要死了,可是他并不害怕,還常常告訴朋友們在他死的時候不要為牠難過!
    有一天獾沒有出來跟大家說早安,大家都知道:獾死了!大家都非常傷心、非常難過。土撥鼠覺得好孤單,他把毯子都哭濕了。大家都不知道沒有了獾要怎麼過下去?。大家常聚在一起,說的都是和獾有關的事情。土撥鼠最會剪紙,他告訴大家獾是如何教牠學會剪紙的;青蛙也告訴大家,獾是如何教他學會溜冰的。
    就這樣,森林里的動物們都會想起獾以前教牠們學東西的事情。而且他們還常常利用自己學會的事情互相幫助,這是獾留給他們的禮物,他們不再傷心哭泣了,反而一講到獾都會很快樂,想要謝謝獾,留給大家這麼好的禮物!
    二、討論與分享:
    1、獾死了,森林里的小動物本來很難過、很傷心,后來為什么會變快樂了呢?
    (因為想到獾以前教他們學會好多東西,很感謝獾?。?。
    3、你曾經(jīng)有過面對親人死亡的經(jīng)驗嗎?那時候你有什麼感覺?
    你會用那一種方法想念他呢?
    是用悲傷的方法一直流眼淚?
    還是去想他曾經(jīng)教過你、幫助過你的事情,并感謝他呢?
    三、角色扮演:
    1、請小朋友一起來扮演故事「獾的禮物」。
    2、若時間不夠亦可只扮演(在獾死之后,小動物們對獾的想念和感謝之處),讓小朋友練習說出感恩的話語。
    四、延伸活動:「好友的感恩」人若總是在失去后才知感恩和珍貴,實在有些可惜,所以希望小朋友從現(xiàn)在開始就能懂得感恩身邊親友的好,尤其是身邊的同學喔!
    1、可全班或分組進行,每天以一位小朋友為感恩的對象,其他小朋友輪流說出對他感謝的話。
    2、在分享之前可先引導小朋友想一想:該位小朋友對自己的幫助是什麼?
    3、若沒有或想不出來,可由老師先分享,并鼓勵小朋友繼續(xù)努力觀察,下次再說。
    在教學中讓幼兒創(chuàng)編詩歌時,幼兒要根據(jù)已有的聲音經(jīng)驗想到動物的叫聲,再根據(jù)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想象動物躲藏時的動作和地方。這對幼兒的思維和語言組織能力都是一個考驗,幼兒在創(chuàng)編詩歌時對聲音和地方能創(chuàng)編自如,但在動物躲藏時的動作許多幼兒都忽略了,只是簡化成了一個"躲"字,而不是"鉆""跳""飛"等形象動詞。
    本次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詩歌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在活動中老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并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去擴展幼兒的經(jīng)驗,激發(fā)幼兒對聲音的興趣,提高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講述能力。
    大班數(shù)學換禮物教案篇四
    目標:在二等分的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愛媽媽和長輩的情感,幼教大班數(shù)學教案-分禮物。
    初步嘗試把圖形或物體等分成兩份,知道部分小于原來的那一份,原來的那一份大于部分。
    準備:幼兒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背景圖、幾何圖形紙4張、剪刀漿糊、巧克力糕、糖、巧克力、筆、抹布。
    過程:小朋友很喜歡自己的媽媽,媽媽也有自己的媽媽,媽媽的媽媽叫什么?爸爸也有自己的媽媽,爸爸的媽媽叫什么?爸爸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把自己的孩子養(yǎng)大,幼兒教案《幼教大班數(shù)學教案-分禮物》。
    熊媽媽有兩張圓形紙,兩張圓形紙一樣大。她拿一張給兩只小熊,要小熊把圓形紙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一份給奶奶,一分給外婆。
    小朋友猜一猜,兩只小熊用什么辦法分這張紙?幼兒講述
    講解:小熊把紙對折后打開,中間有一根折線,沿著折線剪成兩分,再放在一起比一比,兩份是不是一樣大?再拿其中的一份和原來的一份比,分出來的一份比原來的小。
    熊媽媽還有四張漂亮的紙片,熊媽媽請小熊把每張紙片都分成一樣大小的兩分,一份送給奶奶,一份送給外婆。請幼兒示范剪好后粘貼在背景圖上。小朋友想不想幫小熊一個忙。幼兒操作,老師指導,動作快的'幼兒在形上加根線再等分。
    熊媽媽又拿出小螃蟹的畫,小螃蟹畫了什么形?幼兒說一說。熊媽媽請小熊用看一看加一根線的辦法,把圖形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熊媽媽有四粒糖,四粒糖怎么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熊媽媽有八粒巧克力,八粒巧克力怎么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熊媽媽有一塊巧克力,一塊巧克力怎么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幼兒講述,老師按照其中的一種方法切糕。
    熊媽媽把兩塊巧克力糕給小熊吃,兩只小熊一起說,問小熊說什么?送給奶奶外婆吃。
    大班數(shù)學換禮物教案篇五
    1、復習5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
    2、進一步理解兩個部分數(shù)的交換關系,培養(yǎng)分析、推理能力、思維的靈敏性。
    各種各樣的賀卡、鉛筆、賀卡若干。
    1、新年老人悄悄地來了,我們跟著新年老人的腳步,進入了20xx年,你們開心嗎?
    2、新年老人要和我們來做個碰球游戲,你們高興嗎?交代你的球和我的球合起來是幾。
    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
    嘿!嘿!我的2球碰幾球?
    3、新年老人還給我們帶來了禮物呢!教案網(wǎng)我們一起來摸一摸。你們看!是什么呀?
    賀卡!只要你把賀卡上面的算式題都做出來,新年老人就把賀卡送給你了!
    4、小組活動。
    交代活動規(guī)則,幼兒操作。
    出示放大的幼兒的操作材料,請幼兒講講是怎么完成這份作業(yè)的。
    我意識到本次活動有不足之處。在整個活動中,一個環(huán)節(jié)接著一個環(huán)節(jié)過渡時,都是由老師提出問題,沒能體現(xiàn)幼兒的主動性,在語言組織中,不夠精煉。這是以后教學需要改進的地方。
    大班數(shù)學換禮物教案篇六
    1、在情境中嘗試閱讀各類盒子包裝廣告,猜測盒中物品名稱、用途。
    2、能夠按不同的方法為包裝盒分類并學習用表格記錄分類結(jié)果。
    3、體驗通過送禮物傳遞關愛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類盒子,貨架,空白表格。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帶上生日帽]師:小朋友,你們看看,周老師和平時有什么不一樣?(幼:帶了生日帽)為什么要戴生日帽呢?(幼:老師要過生日了)。
    師:你們猜對了,我馬上要過生日了??墒?,到現(xiàn)在,我都還沒有收到禮物呢,你們愿不愿意送生日禮物給我啊?(幼:愿意)。
    (二)通過閱讀盒子包裝信息,挑選合適的禮物。
    師:你們看,那里的貨架上擺著各種各樣的禮物,請你們不要打開盒子,為我挑選一件合適的禮物。挑選好后請帶著你的禮物回到座位上。
    (三)介紹自己挑選的'禮物。
    師:我發(fā)現(xiàn)有的小朋友為我選了許多的牛奶,誰能告訴我這些都是什么口味的牛奶啊?(引導幼兒觀察包裝廣告,了解相關信息)。
    師:有的小朋友為我選了鞋子,我們看看上面的圖畫,你覺得這是一雙什么鞋子?我穿合適嗎?(如果不合適請這位小朋友再為我挑選一份禮物。)。
    (四)介紹自己的分類方式。
    師:謝謝你們?yōu)槲宜偷亩Y物,這么多禮物堆在這里,為了整理我把這些禮物分一下類,你們看,是按照什么分成幾類?(幼:按用途分成兩類)那請你們幫我把禮物放到合適的貨架上面吧。
    (五)統(tǒng)計每類禮物的數(shù)量。
    師:我們來檢查一下,你們的禮物是不是都放對了。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數(shù)數(shù)不同種類的禮物分別有幾樣。[示范記錄在統(tǒng)計表中]。
    師:什么禮物選的人最多啊?什么禮物選的最少?
    (六)為禮物分類并用記錄表的形式記錄分類結(jié)果。
    師:除了這個方法,你們還有其它分類方法嗎?老師為你們提供了這些禮物的圖片,請你們兩個小朋友一組,商量一下,可以按什么方式分成幾類,擺放好后在空白記錄紙上用合適的符號記錄下來。
    (七)介紹自己的分類方式,活動結(jié)束。
    師:誰來介紹一下你們是按照什么分類的?有哪幾組是用的一種辦法?
    師:謝謝你們送了我那么多禮物,還為我整理好禮物,周老師今天也有禮物送給你們,看是什么?(糖果)請享用吧!
    大班數(shù)學換禮物教案篇七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引導幼兒尊重、關心長輩和身邊的人,尊重他人勞動及成果。”教育無處不在,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我們教師應該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資源,讓教育源于生活,回歸生活。
    “金色的秋天”主題正在開展中,秋天有著各種各樣的水果、蔬菜、農(nóng)作物……孩子們喜歡它們的形狀、顏色,對這些豐收的東西都充滿了好奇和想象。于是我選取這些材料讓孩子們剪、切、畫、貼等,充分發(fā)揮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他們制作出各種不同的“禮物”,讓他們在制作的過程中享受著快樂。同時,也進一步的萌發(fā)孩子們對夜里工作的人的感恩之情。
    1。能根據(jù)材料的特征,運用剪、切、拼貼、畫、固定、連接等方法制作“禮物”。
    2。發(fā)展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進一步萌發(fā)對夜里工作者的感恩之情。
    能根據(jù)材料的外形特征,運用剪、切、拼貼、畫、固定、連接等方法制作“禮物”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已閱讀過繪本《夜里什么人不睡覺》;知道夜里有許多工作的人,以及他們的辛苦工作是為了給大家的生活帶來美好與幸福;區(qū)角活動中制作過一些作品。
    2。物質(zhì)準備:
    (1)粘貼組1:各種豆類、染色的米、染色的稻草稈、稻谷等;粘貼組2:各種不同形狀、顏色的葉子;水果組:蘋果、橘子、柚子、青棗、梨、金桔等;蔬菜組:紅、白蘿卜、青瓜、菜椒、茄子、洋蔥、南瓜、葉類蔬菜等;農(nóng)作物組:玉米、地瓜、馬鈴薯、豆莢類等。
    (2)收集以前大班幼兒制作的優(yōu)秀作品。
    (3)輔助材料:色紙、水彩筆、大小黑筆、各色即時貼、剪刀、橡皮泥、塑料刀、牙簽、白乳膠、紙板若干。
    (4)作品展板,《感恩的心》《雨的印記》音樂。
    (5)畫有“列車員、飛行員、船長、水手、醫(yī)生、護士、警察、出租車司機、消防員、工廠上夜班的工人、加油站工人、收費站收費員、印刷工人、送牛奶的人、清潔工人、在網(wǎng)上查找資料的老師”背景圖。
    3。場地布置:
    (一)出示背景圖,談話引入
    幼:畫圖畫、制作卡片、制作禮物…
    通過直觀展現(xiàn)夜里各行各業(yè)工作者的背景圖切入,能很好地渲染氣氛,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欣賞優(yōu)秀作品,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
    1。師:這些作品是以前大哥哥大姐姐們制作的,漂亮嗎?請認真仔細觀察,都用了些什么材料制作了什么?選擇你喜歡的跟同伴輕聲說一說。
    2。交流:你喜歡哪幅作品?用了什么材料制作出了什么?
    (三)介紹材料,提出制作要求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秋天收獲的東西,我知道,小朋友們很想為夜里不睡覺辛勤工作的人制作“禮物”了是嗎?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些什么材料!
    2。分組介紹材料。(拎出一組為重點做示范,引導幼兒根據(jù)材料的特征制作禮物,激發(fā)其想象。)
    師:小朋友,快看!這根地瓜長得像什么?我們可以給它添上什么才能讓它更像××?
    小結(jié):哇,小朋友們真愛動腦筋!我們可以用很多不同的材料組合在一起,讓制作的禮物更漂亮!
    3。提出制作要求:
    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認真看一看、想一想這個材料像什么?最合適做什么漂亮的禮物;做的時候可以用我們學過的剪、切、畫、拼接、粘貼等方法來制作,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作品;用剪刀、牙簽時口不向著別人;禮物做完后可以向好朋友介紹介紹。
    師:希望每個小朋友都能做出漂亮的禮物!小朋友們有信心嗎?
    (四)播放音樂《雨的印記》,幼兒制作,教師觀察指導
    重點:引導并鼓勵幼兒根據(jù)材料的特征發(fā)揮想象,大膽使用輔助材料運用剪、切、畫、拼貼、粘貼等方法制作禮物。
    (五)展示、欣賞作品
    1。集體欣賞、交流。
    師:哇!小朋友做的禮物真漂亮!誰愿意把你的禮物跟大家分享分享,請說說你用什么材料做了什么禮物?你想把禮物送給誰?(請個別幼兒介紹禮物)
    2。播放音樂《感恩的心》,“贈送”禮物。
    教師:夜里工作的人們真辛苦,我們感謝他們辛勤的付出,使我們的生活變得那么美好!讓我們一起把我們制作的禮物送給他們吧!
    (六)收拾材料,結(jié)束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有序的分類收拾材料。
    延伸活動:在區(qū)域活動中投放水果、蔬菜、農(nóng)作物、葉子、豆類等材料,讓幼兒再次通過剪、切、畫、拼接、粘貼的方法進行制作,進一步體驗用不同材料進行制作的樂趣。
    本次活動是《夜里什么人不睡覺》的'延伸活動,美術制作—《我們的禮物》?;顒又胁捎昧苏勗捯搿ぐl(fā)想象—自主操作—交流分享—成果展示等教學策略,整合“金色的秋天”主題的開展,引導幼兒運用秋天的蔬菜、水果、農(nóng)作物、種子、葉子等材料進行制作。在活動中老師只用一些簡練的引導語如:“××長得像什么?給它添上什么讓它更像××?”“看一看、想一想這個材料像什么?最合適做什么禮物?”引發(fā)孩子思考,充分發(fā)揮其想象。
    在制作“禮物”過程中,為幼兒創(chuàng)設動腦、動手的平臺進行剪剪、切切、畫畫、拼拼、貼貼等方法制作漂亮的禮物,配著背景音樂在相對輕松的氛圍中自主探索,最后,在《感恩的心》音樂的烘托下給夜里不睡覺辛勤工作的人們贈送“禮物”,進一步萌發(fā)幼兒的感恩之情,在整個活動中真正讓幼兒達到了“欣賞美—感受美—創(chuàng)作美”的目的。
    大班數(shù)學換禮物教案篇八
    1、能細致觀察和捕捉人物的主要特征,并加以表達。
    2、知道禮物的含義,嘗試真誠地制作和贈送禮物。
    一、討論導入,理解禮物的含義
    ——喜歡禮物嗎?為什么?
    ——禮物代表什么呢?
    二、捕捉特征,繪制禮物
    ——幼兒尋找對象,開始做畫。
    教師觀察幼兒對人物特征的捕捉。
    ——(反轉(zhuǎn)畫板)來猜猜畫的是誰?
    請幼兒來說說自己猜出來的嘉賓,并說出猜出的原因
    如:有幼兒很難猜出的畫像,請作者來介紹,大家一起修改,協(xié)助幼兒一起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小結(jié):畫人物時要先看臉型,再看發(fā)型,最后看五官和衣著,尋找與眾不同的地方。
    三、美化作品,準備禮物
    ——現(xiàn)在,你們覺得可以把畫像作為禮物送給客人了嗎?為什么?
    —— 什么可以讓禮物變漂亮?
    ——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辦法來美化作品,體現(xiàn)自己的心意和對客人的尊重。
    四、送禮
    ——送禮物吧,怎樣可以讓別人樂意接受你的禮物
    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時逢新年佳節(jié),隨著孩子們的年齡增加越來越多地參與到節(jié)日的主要活動中,如:走親訪友、家庭聚會或者參加party。孩子們經(jīng)常會接受禮物或贈送禮物,但,我們發(fā)現(xiàn):
    1、孩子們對接受禮物習以為常,卻很少由自己向別人贈送禮物。
    2、孩子們覺得禮物都是買來的,貴的就是好的禮物。
    3、孩子們在接送禮物時顯得拘束或扭捏,尤其是面對比較陌生的客人時,缺乏自然的態(tài)度和方法。
    大班數(shù)學換禮物教案篇九
    1.能根據(jù)畫面內(nèi)容列出相應的算式,感知加法算式表達的數(shù)量關系。
    2.懂得關愛他人。
    課件、操作紙
    1.情景導入
    我們幼兒園也為他們準備了好些東西,想不想去看看?
    2.幫食堂的叔叔阿姨準備吃的(復習6的組成)
    (播放課件)我們一看都有些什么?(蛋糕、披薩——點心;雪碧、橙汁——飲料;蘋果——水果)
    師:咦,蛋糕怎么只有一塊,面包也只有兩個?我記得紅十字會的叔叔阿姨說每樣都要準備6份的,知道紅十字會嗎?它是一個社會救助團體,就是說哪里有難,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磥硎程美锏氖迨灏⒁烫α耍覀円黄鹚麄兒脝??每樣都要6份。
    蛋糕有幾個?還需要幾個?(幾和幾合起來是6),(依次復習10的組成,最后將10的組成完整地讀一遍)
    3.出示服裝——看圖編6的加法
    師:我們再去看看,還準備了什么?(播放課件:服裝)
    1)看圖找出服裝的不同點
    我們來仔細看看,這些衣服都一樣嗎?哪里不同?(顏色:4粉2黃;袖子:長袖3短袖3;蝴蝶結(jié):紅的2白的4;大?。?大5?。?BR>    2)幼兒探索操作——邊講述邊列出算式
    師:誰愿意來試試?(教師將幼兒編的算式寫在白板上,并讓幼兒說說算式中的數(shù)字所表示的含義)
    師:除了這個算式外,你還能列出其他6的加法算式嗎?(方法同上,教師在寫算式時注意將互換的算式放在一起)
    幼兒集體朗讀6的加法算式。
    3)觀察理解互換規(guī)律
    引導幼兒觀察這些算式題,找出互換規(guī)律
    師:在這些算式中藏著一個小秘密?看誰能先找出來。(教師可引導幼兒觀察1+5=6、5+1=6這兩個算式)
    3.破譯密碼看禮物(復習鞏固6以內(nèi)的加減)
    師:聽說還給災區(qū)的小朋友準備了禮物呢,想不想去看看?(播放課件)哇,好多禮物奧,唉,每個禮物盒上還有編號呢,想不想看看里面是什么禮物?(教師點擊1號禮物盒,發(fā)出“請輸入密碼”的聲音)看來老師們想考考你們,看看你們在幼兒園的本領學的怎么樣?老師將密碼都藏在桌上這些算式題中,只要你算出這些題目,然后把答案按從上往下的順序輸進去,就能打開禮盒,拿到禮物了。操作卡上有編號,粉色紙上的題目稍微簡單點,藍色紙上的呢,稍微難一點,你可以自己選擇。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請個別幼兒說己的答案,教師幫助他輸入密碼,依次驗證結(jié)果。
    一開始請2個幼兒報答案和密碼,然后3號至5號禮盒呢請所有破譯改密碼的一起念答案。
    :哇,你們真棒,所有的禮盒都打開了。嗨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禮物,都是——學習用品。
    師:我們幼兒園的老師、阿姨真細心,還為災區(qū)的小朋友準備了學習用品,怕他們因為暴雨影響學習呢。
    對我們幼兒園準備的這些禮物,滿意嗎?恩,我相信災區(qū)的小朋友也會很喜歡的。
    大班數(shù)學換禮物教案篇十
    1.在游戲的情景中,樂意為自己的熊朋友選擇禮物,并說說與禮物相關的經(jīng)驗。
    2.感受與熊一起游戲的快樂。
    1.經(jīng)驗準備:主題背景—熊的`故事。
    2.材料準備:多媒體—小熊的家禮物若干。
    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一.問題導入:
    1.我們已經(jīng)聽過“三只熊”的故事了,三只熊為什么不喜歡小姑娘?
    2.今天我們也去三只熊家做客,那我們怎么做一個熊喜歡的小客人?(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大膽講述)。
    二.選禮物。
    1、(出示禮物)這里有這么多的禮物都是準備送給三只熊的,有吃的,有玩的,還有用的。
    2、你選什么禮物送給三只熊?(樂意說說與禮物相關的經(jīng)驗)。
    三.找三只熊的家。
    1、告訴幼兒三只熊的家是這樣的:綠綠的屋頂、紅紅的墻,還有藍。
    藍的門和窗。
    2、先后出示四幢房子,是不是三只熊的家?(引導幼兒觀察房子的顏色特征,找到三只熊的家)。
    3、做客送禮物。
    4、幼兒與三只熊快樂游戲。
    大班數(shù)學換禮物教案篇十一
    最近我們正在進行主題活動“我是中國娃”,一開學就碰到了許多節(jié)日,10月22日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也是敬老節(jié)。孩子們?nèi)ツ暌矃⒂^過嘉定社會福利院,大家通過照片對此還是記憶猶新,表示我們今年還要去。
    在《綱要》第三部分中有一條內(nèi)容與要求:“有同情心,樂于關心和幫助老人、殘疾人和有困難的人”?!吨改稀分幸惨罄蠋熗卣沽撕⒆訉W習的空間,為孩子的體驗性、探索性學習創(chuàng)造了條件。于是我預設了此次活動,注重情感的培養(yǎng),并運用已有的數(shù)經(jīng)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在組織形式上,嘗試孩子小組合作的學習,旨在提高他們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合作能力,并注重營造寬松的人際環(huán)境,使孩子有時間、空間去感受、表達表現(xiàn)。活動中,孩子們可以自主表達、積極思索,給予他們完整的情感體驗,我想這對他們終生發(fā)展是有利的。
    1、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情感。
    2、積極運用已有的數(shù)經(jīng)驗,嘗試小組學習,體驗合作的快樂。
    1、幻燈片: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
    2、和爸爸媽媽一起為爺爺奶奶準備的禮物(每人至少買了一樣吃的一樣用的東西);
    3、本次活動中幼兒分發(fā)禮物用的盒子20只。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
    2、教師表揚幼兒后說:這么多禮物讓我們來分一分吧!可以怎么分呢?(分類)
    二、分組討論,操作實踐:
    1、提出問題:怎么樣每個爺爺奶奶都拿到禮物呢?(幼兒討論,制定規(guī)則,教師記錄)
    2、禮物怎么送去呢,分在哪里呢?(幼兒語言表達)師:我已經(jīng)打電話問過敬老院的人了,他們那里有20位老人,這里正好有20個盒子?,F(xiàn)在把他們分給你們四個小組,可以怎么分?(其他幼兒說,個別幼兒實踐)
    3、分禮物(按照規(guī)則進行,教師觀察,如有情況隨機解決)
    三、打扮禮物盒:
    1、禮物都放進去了,可這些禮物盒------?(轉(zhuǎn)向幼兒,聽孩子的想法)那怎么樣來包裝這些禮物盒呢?(幼兒討論)
    2、幼兒操作,并互相欣賞包裝好的禮物盒。
    四、給爺爺奶奶送禮物(去敬老院)。
    大班數(shù)學換禮物教案篇十二
    1、復習對邊折、對角折等技能。
    2、有關心小班小朋友的愿望,并努力去做。
    3、發(fā)展"我是大班孩子"意識。
    1、各色手工紙(長方形、正方形)、剪刀、彩色筆、漿糊等。
    2、范例數(shù)個(過去學過的折紙作品)。
    1、展示范例,引起幼兒回憶,說出這些作品的名稱。
    2、介紹活動內(nèi)容,啟發(fā)幼兒為弟弟、妹妹送禮物的愿望。
    3、鼓勵幼兒折自己最喜歡的一件折紙玩具,折好后,送給弟弟、妹妹。
    4、活動結(jié)束,組織幼兒到小班送玩具并帶著小班小朋友玩。
    這是一節(jié)手工活動,目的是引導孩子樂意用繪畫、折紙、粘貼等多種方法制作禮物的愿望。并讓幼兒一起討論制作的方法和材料。孩子們通過討論,積極性很高。
    大班數(shù)學換禮物教案篇十三
    1、通過購買禮物這一活動,初步嘗試合理安排錢幣的方法。
    2、體驗購物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圖片、卡片。
    1、談話導入:新年馬上就要到了,熊貓奶奶邀請我們?nèi)プ隹汀?BR>    3、購買禮物
    4、交流分享:你買了什么禮物,為什么買這份禮物?一共用了多少錢?
    5、師總結(jié):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一定要合理安排錢幣,有多少錢用多少錢,不要超支。
    小朋友一起互相商量一下,看看自己有什么打算。
    大班數(shù)學換禮物教案篇十四
    1、體會故事中小熊尊敬老人的情感,萌發(fā)關愛老人的愿望。
    2、理解故事內(nèi)容,掌握形容詞:五顏六色、芳香撲鼻。
    3、能恰當?shù)剡\用形容詞描述物品或食品。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5、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了解過重陽節(jié)的習俗。
    2、物質(zhì)材料準備:故事圖片ppt課件《小熊送禮物》;重陽糕和菊花酒的圖片;五顏六色的食物,能散發(fā)香味的物品。
    3、環(huán)境場地準備:活動室擺放芳香撲鼻的花;環(huán)境中張貼五顏六色(花、服裝、墻飾等)的圖片。
    1、回顧節(jié)日,引起興趣。
    引導幼兒回顧重陽節(jié)是誰的節(jié)日,在這一天可以做些什么事?
    2、講述故事,了解故事主要內(nèi)容。
    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出示ppt課件,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
    師幼共同小結(jié):我們要關愛老人、尊敬老人,不僅僅要關愛自己的爺爺奶奶,也包括周圍所有的老人。
    3、欣賞禮物,理解詞匯意思。
    欣賞故事中的禮物——重陽糕和菊花酒的圖片,想一想可以用什么詞匯描述它們。
    幫助幼兒理解“五顏六色”“芳香撲鼻”的意思。
    請幼兒說說生活中哪些東西是“五顏六色”的,哪些東西是“芳香撲鼻”的。
    4、情境表演,給爺爺奶奶送禮物。
    幼兒自由合作,自由表現(xiàn)。
    請個別小組的幼兒在集體面前進行表演。
    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到了,媽媽準備了一大盒的禮物,讓小熊給奶奶送去。小熊打開盒子一看,盒子里面有許多重陽糕和一壇菊花酒,重陽糕做成高高的寶塔形狀,裝扮得五彩斑斕,漂亮極了,打開酒壇子,只見金黃色的菊花酒芳香補鼻。小熊高興地鼓起掌:“好啊,好啊!奶奶一定會喜歡的?!?BR>    小熊提起盒子,興沖沖地出了門,走過小村口,來到山前,遠遠地看見山羊爺爺緩緩地走過來。小熊急忙迎上前去,大聲地打招呼;“山羊爺爺,您好!”山羊爺爺抬頭一看:“哦,是小熊啊,你這是上哪里去啊?”“今天是重陽節(jié),媽媽讓我給奶奶送禮物,您看…”小熊一邊說,一邊打開盒子:“山羊爺爺,您也吃一塊重陽糕吧?!鄙窖驙敔斅N著胡子搖著頭笑著說:“爺爺不吃,爺爺不吃?!闭f著,他低下頭一看又說:“喲,這糕點做得五顏六色,可真是漂亮?!毙⌒苷f:是啊,這是媽媽做的,媽媽說重陽節(jié)是老人的節(jié)日,那也是您的節(jié)日,您可得嘗一塊!“山羊爺爺推辭不過,只得吃了塊糕,一邊贊嘆重陽糕做得好吃,一邊夸獎小熊真是一個尊敬老人的好孩子,他樂呵可地笑著,心里高興極了。
    告別了山羊爺爺,小熊繼續(xù)往前走,走出去沒多遠,就看見牛奶奶,馬爺爺、雞奶奶、豬爺爺……好多爺爺奶奶三三兩兩,有說有笑地從山上走下來。原來他們一大早去登山,現(xiàn)在正回來。小熊想,這些爺爺奶奶恐怕還沒有吃早飯呢,小熊急忙迎上去說:“爺爺奶奶們好,你們登山累了,來吃一塊重陽糕吧?!币贿呎f一邊將重陽糕分分給爺爺奶奶們。大家都夸小熊是一個有禮貌、尊敬老人的好孩子。
    小熊終于來到奶奶家門口。他掀開盒子一看;哎呀!只剩一塊糕了,怎么辦呢?小熊正在抓耳撓腮的時候,奶奶已經(jīng)站在小熊跟前。
    “小熊,你在發(fā)什么愣?”奶奶笑呵呵地問。
    “奶奶,老人節(jié)快樂!媽媽讓我給你送重陽糕來,可是…”小熊急得眼淚都流出來了。
    “可是什么呀?”奶奶笑呵呵地掀開蓋子。
    “哦!媽媽讓你提這么大個盒子,怎么送這么小一塊蛋糕給奶奶呢?”奶奶依舊笑呵呵地說。
    “不是,媽媽裝了滿滿一盒子重陽糕,我在路上碰到好多爺爺奶奶,都送給他們了。不過媽媽還準備了菊花酒,好香好甜,您嘗嘗吧。”
    “好,奶奶一定嘗!我的小熊長大了,學會有禮貌了,尊敬老人了?!蹦棠绦呛堑卣f。
    “奶奶,你不責怪我了?”小熊驚喜地撲到奶奶懷里,還撒嬌地說:“那些爺爺奶奶也都夸我是一個有禮貌、尊敬老人的好孩子?!?BR>    “對,要做一個有禮貌、尊敬老人的好孩子。這才是你和媽媽送給奶奶最好的禮物。”說著,奶奶一手拎著盒子,一手牽著小熊走進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