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總結,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以期今后改進和發(fā)展。在寫一篇完美的總結之前,我們需要明確總結的目的和對象??偨Y可以讓我們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發(fā)現(xiàn)自身的潛力。
我的家風為題篇一
歷史上的達官貴人、名門望族都會有自己的家訓、家風,而且還要經(jīng)常誦讀,以示后人。如今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已經(jīng)不再有文字性的家訓、家風,更談不上誦讀了。所謂的家風,也只能從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得來。
西方有一句教育格言:“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媽媽對這句話深信不疑,所以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
“百孝順為先”。媽媽經(jīng)常教導我們,為人父母生養(yǎng)孩子很辛苦,我們應該學會感恩父母、懂得孝道。說話、做事都要順著父母的意愿,莫要讓父母生氣。即使父母有說的不對、做的不對的地方,也要先順著,然后找合適的機會再批評、指正。媽媽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印象中從來沒有見過她與奶奶吵過架,當然更不會和我姥姥吵架。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好事不論大小,能幫助的就盡量給予幫助,壞事再小也不能做??傊瑡寢寧Ыo我們的永遠是滿滿的正能量。也許是家風熏陶的緣故,同學們都說我的言談舉止總給人一種凜然正氣的感覺,所以送我一綽號“板正哥”。為此,在小學二年級時,被評為班里唯一的一名“雷鋒好少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為了讓我們養(yǎng)成愛讀書,愛寫作的好習慣,媽媽平時不管工作多么繁忙,都會利用零碎時間坐下看書、寫作,可謂用心良苦。我想,我應該知道以后會怎么做了,那就是“放下手機、捧起書本、拿起筆桿”,做一個愛學習的人。
“榮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媽媽的處事格言也深深影響著我們要做一個與世無爭、恬然自安的人。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我們的人格。只要用心感悟,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是我們良好的家風。
我的家風為題篇二
校有校規(guī),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一問道“家風是什么?你家有什么家風?”這些問題,很多人就會傻眼了。不用擔心,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談談家風。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
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如謙虛謹慎、禮貌待人、尊老愛幼、誠實守信…而我們的家風是:勤奮好學、堅持不懈。
記得我上三年級的時候,我們開始學習寫作文,第一次接觸總會有些摸不著頭腦,不知從何下手,媽媽就一遍一遍地給我重復作文的三要素和重點,但是我還是一知半解的,最后媽媽沒有辦法就告訴我她最后的殺手锏:多讀書,積累好詞好句,多看多聽多觀察。
起初我還是不喜歡看書,覺得枯燥無味,總是應付了事,但是我看到媽媽爸爸每天再忙都會抽出時間不厭其煩地看些書籍,甚至還有我訂閱的雜志,然后把一些精彩地片斷說給我聽,告訴我文中寫得好地片斷,好在什么地方讓我學習,而且每天都未間斷過,這就深深地吸引我的好奇心,每次寫完作業(yè)后我也嘗試著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書籍,從書中體會讀書的樂趣,去享受出色的小作者如何把一篇作文寫得出神入化,格格不入地,不斷從中積累好詞好句,還給我?guī)聿簧俚貑l(fā),漸漸地我就養(yǎng)成了讀書的好習慣,結合老師每次地指導,慢慢地學會如何去寫好一篇作文,再也不會摸底不著頭腦抓耳撓腮了,我現(xiàn)在的書籍足足有三個書柜了呢!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yǎng)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希望家家戶戶都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讓家風幫助我們學會做人的道理,在社會中形成良好的風氣!
我的家風為題篇三
老舍先生曾經(jīng)這樣寫道:“我真正的老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BR> 我總是喜歡把母親比做月亮??赡芫売谀赣H的名字,也可能緣于母親的寧靜。感受最貼切的,是母親對我的教育和引導,就像月光籠罩黑夜般照亮我成長的路。
母親是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任老師。她的善良無私,她的蕙質蘭心,在我生命的里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跡。
我小時候有個壞毛病,就是每次吃飯碗底都要剩些飯。母親教導我說:“碗底一定要扒干凈!人生的受用是有數(shù)的,要細水長流,不能浪費。世界上的資源是人類共有的,你在浪費,有人還在挨餓呢!”母親還說:“每粒糧食都是汗水換來的,不管什么東西,只要能用的就不扔掉,只要能吃的就不浪費?!甭犃四赣H的話,直到現(xiàn)在,我吃過的碗底都是干干凈凈的,并且這個習慣在我兒子身上也得到了延續(xù)。
“善似青松惡似花,青松冷淡不如花;有朝一日濃。
霜降。
只見青松不見花?!边@是小的時候母親常教我念的一首詩。母親總是說:“善良的人是快樂的!”
記得有年夏天晚上我和母親在江邊散步,一位五十多歲的阿姨向我們問路,她問變壓器廠家屬院怎么走,我就給她仔細說了路線。而母親卻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那阿姨既然是本地口音,又騎著自行車,還帶一小男孩,怎么會不認識路呢?說著就拉我一塊又追了上去,一打聽方才知道是這么回事:阿姨的兒子兒媳都在外地打工,她一人在家?guī)O子。下午,她小孫子和鄰居小孩鬧了矛盾,結果對方家長打了她小孫子一巴掌,還找到家里罵了她一通,她受了欺侮越想越氣又沒人傾訴,晚飯后帶小孫子到江邊散心,卻不想因為過度生氣,造成大腦暫時缺血迷失了家的方向。當?shù)弥加懈哐獕?,母親很不放心,就一路勸導一直把她送到了家門口。在回家的路上,母親對我說:“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很多不期而遇的事,在最困難時都會渴望有人能伸手拉一把,伸出援助的手是簡單的事,也是件快樂的事?!?BR> 母親喜歡讀書。她常對我說:書是最忠實的朋友!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會兒,父母的工資都不高,買書訂雜志是我家每個月必有的一項開支。每個星期日,母親都會帶著我和哥哥去新華書店給我們買各種書籍,并且要求我們寫。
讀書筆記。
記得有一次她和爸爸談論起一部小說里精彩的情節(jié),深深吸引了我,禁不住跑到母親單位圖書室去借了那本書——我此生拜讀的第一本小說《夜幕下的哈爾濱》從那時起,我就愛上了閱讀87版電視劇《紅樓夢》熱播那會兒,我還是個初中生,母親把她珍藏的一套《紅樓夢》拿出來送給我,讓我學習之余閱讀,并且每晚陪著我看這部電視劇,結合著書中描述的情節(jié),從人物入手給我講解我不能理解的片斷,讓我領略了名著的魅力,也為我的人生增添了精神食糧。
“傳家有道惟存厚。”母親離開我七年了,她留下的家風就像一本線裝書,古樸經(jīng)典,信手翻閱,齒頰留香,讓我受用一生!
我的家風為題篇四
今年9月,我已是七臺河市第六小學三年級學生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從爸爸媽媽身上學到了很多與人為善的道理。
“媽媽,我?guī)湍⑼氚?”做完功課,我會主動幫家里分擔家務。
“奶奶,您坐我這兒吧!”在公交車上,我會主動給老人讓座。
“小同學,我扶你起來吧!”在校園里,看到跌倒的低年級同學,我會主動上前幫助。
……。
“互助友愛”是爸爸媽媽常和我說的一句話。一次,看到電視里正播放有關家風的節(jié)目,我問爸爸:“咱家的家風是啥?”爸爸略加思索,回答我的還是這四個字。
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告訴我,做人要有一顆友善的心。他們是這么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去年冬季的一天,一向在零食上對我嚴加管束的爸爸媽媽竟然帶我去了大超市,讓我隨心所欲地挑選覺得好吃的東西??粗徫镘嚴锪宅槤M目的小面包、沙琪瑪、威化餅干,我高興得直蹦,這回可以大飽口福了??蓻]想到,買完東西后,媽媽卻告訴我,這些都是送給福利院小朋友的禮物。
當時,我特別失望,心想:“為啥要給那些不認識的小朋友買這么多好吃的?”
當我們來到礦區(qū)文化宮門前集合時,我看到很多叔叔阿姨身穿紅色馬甲,上面印著心手合一的圖案和“黨員志愿者”的字樣。
一位阿姨摸著我的頭說:“你現(xiàn)在也是小志愿者啦!”說完,遞給我一件紅色馬甲。然后,爸爸幫我把紅馬甲套在身上。
在去福利院的路上,媽媽對我說:“我們今天去看望的,都是因為各種原因而不能和自己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的小朋友,咱們把這些好吃的送給他們,讓他們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你說好不好?”聽媽媽這么一說,我心里的疙瘩解開了。
那天,我們給福利院的小伙伴送去了禮物,還給他們包餃子,和他們一起做游戲,我還為他們演唱了一首自己最喜歡的歌曲《蟲兒飛》。看著小伙伴們臉上洋溢的笑容,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開心。
后來,爸爸媽媽還帶我參加了清冰雪、撿垃圾等公益活動,我也和爸爸媽媽一起把不用的衣物、故事書、畫報等捐獻給貧困山區(qū)的小伙伴,在互助友愛中分享著快樂。
我的家風為題篇五
姥爺在我記憶中一直是生活不能自理的,需要家人來照顧。而媽媽和爸爸照顧得很是周到,端飯喂飯、翻身洗澡……24小時總要有一個人伺候。無輪他們有多忙,爸媽都會無微不至的把姥爺照顧好,從未嫌棄、從未煩躁、從未抱怨。奶奶生病時爸爸不離不棄的守候在旁邊。他說奶奶這輩子受了很多苦,老了就愿守著這個兒子,所以他不能離開。爸爸讓我們都做好自己的事情,有空就?;貋矶嗯闩隳棠獭P?,就是在有生之年的悉心陪伴。
家風是父母的一言一行,它伴著我從懵懂無知到成熟自立。良好的家風是心中的一種信念,伴我幸??鞓返某砷L。
擁有善心,善良待人。
記得有個夏天,細雨綿綿好幾天,一個渾身淤泥且濕漉漉的小姑娘出現(xiàn)在我們家樓下,善良的媽媽發(fā)現(xiàn)了她,可憐小女孩獨自在外面又遭雨淋又無暖,趕緊把她帶回家給她沖了個熱水澡,并把我的舊衣服找出來給她包好,還請她和我們一起吃早飯。十歲的我很是不懂媽媽為什么對她那么好,我們與她素不相識。可媽媽說,她可能是跟家人走散了,既然我們遇到了她,我們就不能坐視不管。媽媽用行動告訴了我,無論對待何人都要知其難處,盡力幫助。
家風正則家業(yè)興,家風壞則家業(yè)敗。古今中外,有多少優(yōu)秀的家風值得我們去推崇和學習,同時,要繼承和發(fā)揚我們的好家風。
我理解我的家風就是善待他人,百善孝為先。這就是我的家風家訓,體現(xiàn)了尊重和孝文化。我要把家風銘記于心,同時也要去傳承和發(fā)揚它們。
我的家風為題篇六
“互助友愛”是爸爸媽媽常和我說的一句話。一次,看到電視里正播放有關家風的節(jié)目,我問爸爸:“咱家的家風是啥?”爸爸略加思索,回答我的還是這四個字。
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告訴我,做人要有一顆友善的心。他們是這么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去年冬季的一天,一向在零食上對我嚴加管束的爸爸媽媽竟然帶我去了大超市,讓我隨心所欲地挑選覺得好吃的東西??粗徫镘嚴锪宅槤M目的小面包、沙琪瑪、威化餅干,我高興得直蹦,這回可以大飽口福了??蓻]想到,買完東西后,媽媽卻告訴我,這些都是送給福利院小朋友的禮物。
當時,我特別失望,心想:“為啥要給那些不認識的小朋友買這么多好吃的?”
我的家風為題篇七
家風家訓征文:我的家風(一)。
家風――誠信。
家風二――善良。
家風三――勤儉節(jié)約。
我的家庭將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家風家訓征文:我的家風(二)
我家的家風,只能用兩個字來代替――嚴格。也正是這個家風,讓我學會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讓我走向了成功之道,讓我終生受益。
做事,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去做?!罢J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這句名言經(jīng)常被媽媽當口頭禪。每次寫完作業(yè)拿給父母檢查的時,若是由于自已的粗心做錯了,必定會把我的耳朵聽出老繭來才肯罷休。
我的家風為題篇八
記得在__年春節(jié)期間,看到央視記者做過一項非常有意義的調查,他們在大江南北,對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都會問“您的家風是什么?”不同的人回答當然也是千差萬別的。看著每一期調查,雖然沒有記者采訪我家,但是我也開始自問自己,我家的家風是什么?帶著這個疑問,我去問了年近八旬的奶奶,奶奶告訴了我,我家的家風是什么。
奶奶給我講了個她們時代的故事,在我爸爸和我爸爸兄弟都很小的時候,由于社會正處于貧窮時期,食物極度匱乏,爸爸的爸爸,也就是我的爺爺要養(yǎng)活好幾個孩子,更是難上加難,爺爺經(jīng)常早出晚歸,才能勉強糊口,別說吃好的了,能有點填肚子的食物就不錯了,奶奶說,現(xiàn)在的孩子不知道啥叫餓,你爺爺那會不知道啥叫飽,爺爺常常為了讓爸爸和他的兄弟們能多少補充點營養(yǎng),會把攢下的白面給他們吃,自己吃的是粗糧,在那個時代里,白面可是奢侈品,有一次,爸爸問爺爺,你怎么不吃白面呀?爺爺對他的孩子說,我胃不好,不愛吃白面,吃了不舒服,給你們吃!爸爸和他的兄弟們那會太小了,不會理解爺爺?shù)囊馑嫉?最后爺爺因為天天吃那些粗糧,得了胃癌去世了,后來爸爸和他的兄弟們知道了那句話的真相!奶奶講完這個故事后,我眼睛濕潤了,我理解了愛怎么樣傳承的,無私的愛無關歲月苦難,無關時間空間!
聽完這個故事,我也想起了在自己成長歲月里發(fā)生在身邊的家事,讓我逐漸得領悟了自己家的家風。這些年每年三十兒,爸爸都會去邀請一個人過年的左右鄰居,親朋好友,即使陌生人,會真誠的把他們邀請到家里來一起過年,我很是不理解,大過年的,本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不是家人坐在一起好像不自在,爸爸最后看出了我這點想法,他告訴我“在一起圖個熱鬧,多雙筷子的事,人要有愛心”隨著歲月的積淀,越來越理解爸爸的話,不管在哪里,不論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心中有愛,相信愛是可以傳遞的,就像我家每年三十兒都有不是家人的親人來我家吃飯,和他們一起微笑,碰杯,已經(jīng)成了一種習慣,今年也不例外!
后來我又問媽媽,我家的家風是什么?媽媽因為不善言語,并不能準確表達她的理解,但是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印在我成長的記憶里,媽媽在家總是全家第一個起床的人,睡的總是最晚的一個,以前爸爸上班,我上學,她總是按時給我們做好每一頓飯,從來不會怨言,不會煩惱,每一次她都是全家最后一個吃飯的人,她的淳樸、善良多少植根在兒女的心里。
聽完那個時代的故事,回憶起成長中的事,我逐漸理解了我們的家風是什么,爺爺用有限的生命詮釋了無私的愛,并把愛傳遞給我了我的爸爸、媽媽,爸爸,她他們用行為教導我們做一個善良的人,傳承那歲月沉淀下來的精神之光!
我的家風為題篇九
老舍先生曾經(jīng)這樣寫道:“我真正的老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BR> 我總是喜歡把母親比做月亮??赡芫売谀赣H的名字,也可能緣于母親的寧靜。感受最貼切的,是母親對我的教育和引導,就像月光籠罩黑夜般照亮我成長的路。
母親是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任老師。她的善良無私,她的蕙質蘭心,在我生命的里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跡。
我小時候有個壞毛病,就是每次吃飯碗底都要剩些飯。母親教導我說:“碗底一定要扒干凈!人生的受用是有數(shù)的,要細水長流,不能浪費。世界上的資源是人類共有的,你在浪費,有人還在挨餓呢!”母親還說:“每粒糧食都是汗水換來的,不管什么東西,只要能用的就不扔掉,只要能吃的就不浪費。”聽了母親的話,直到現(xiàn)在,我吃過的碗底都是干干凈凈的,并且這個習慣在我兒子身上也得到了延續(xù)。
“善似青松惡似花,青松冷淡不如花;有朝一日濃霜降,只見青松不見花?!边@是小的時候,母親常教我念的一首詩。母親總是說:“善良的人是快樂的!”
記得有年夏天晚上我和母親在江邊散步,一位五十多歲的阿姨向我們問路,她問變壓器廠家屬院怎么走,我就給她仔細說了路線。而母親卻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那阿姨既然是本地口音,又騎著自行車,還帶一小男孩,怎么會不認識路呢?說著就拉我一塊又追了上去,一打聽方才知道是這么回事:阿姨的兒子兒媳都在外地打工,她一人在家?guī)O子。下午,她小孫子和鄰居小孩鬧了矛盾,結果對方家長打了她小孫子一巴掌,還找到家里罵了她一通,她受了欺侮越想越氣又沒人傾訴,晚飯后帶小孫子到江邊散心,卻不想因為過度生氣,造成大腦暫時缺血迷失了家的方向。當?shù)弥加懈哐獕?,母親很不放心,就一路勸導一直把她送到了家門口。在回家的路上,母親對我說:“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很多不期而遇的事,在最困難時都會渴望有人能伸手拉一把,伸出援助的手是簡單的事,也是件快樂的事?!?BR> 母親喜歡讀書。她常對我說:書是最忠實的朋友!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會兒,父母的工資都不高,買書訂雜志是我家每個月必有的一項開支。每個星期日,母親都會帶著我和哥哥去新華書店給我們買各種書籍,并且要求我們寫讀書筆記。記得有一次她和爸爸談論起一部小說里精彩的情節(jié),深深吸引了我,禁不住跑到母親單位圖書室去借了那本書——我此生拜讀的第一本小說《夜幕下的哈爾濱》。從那時起,我就愛上了閱讀。87版電視劇《紅樓夢》熱播那會兒,我還是個初中生,母親把她珍藏的一套《紅樓夢》拿出來送給我,讓我學習之余閱讀,并且每晚陪著我看這部電視劇,結合著書中描述的情節(jié),從人物入手給我講解我不能理解的片斷,讓我領略了名著的魅力,也為我的人生增添了精神食糧。
“傳家有道惟存厚。”母親離開我七年了,她留下的家風就像一本線裝書,古樸經(jīng)典,信手翻閱,齒頰留香,讓我受用一生!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我的家風為題篇十
俗語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良好的家風就像是一位合格的導師,通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引導著我們,這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在我們家有三風:善良之風,孝順之風,勤儉之風。
我家的善良之風。姥爺曾經(jīng)告訴過我:“善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一種行為”。記得有一年夏天,我們小區(qū)新搬來了一戶人家,我經(jīng)常會遇到他們家三個孩子在小區(qū)的樹下玩耍??纱笙奶斓乃麄兙谷淮┲L衣長褲,光著腳丫,也沒人過問。我看他們這不堪的樣子,心里想:他們的生活和我相比,實在差的太大了。我回家跟媽媽說要捐些物品給他們,媽媽聽后拍手叫好,并提議讓我跟我的小伙伴兒們一起,發(fā)動捐助。隨后我們把衣服、鞋子還有些食品,一起給他們送了過去。他們高興得不得了,而我們心里也美滋滋的。
我家的孝順之風。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順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傳統(tǒng)美德。在家里,我會孝順爸爸媽媽,會在課余的時間幫他們干點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他們生病的時候,我會盡力地照顧他們;爸爸累了,我會給他沏一壺好茶,陪他聊天;媽媽累了,我會給她捶捶背,倒點熱水泡泡腳。我孝敬我的爸媽是因為他們的言傳身教,因為他們對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就是事事關心,時時掛念。這種美德滋養(yǎng)著我的心田,讓我受益匪淺。
我家的勤儉之風。周恩來總理曾經(jīng)說過:“沒有勤儉就沒有積累,沒有積累,就沒有將來?!蔽覀兗仪趦€節(jié)約的宗旨就是: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能少花,不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能多花。比如我要買學習用品或課外書籍時,爸媽總是給我足夠的錢,讓我可以挑選實用的學習用品和喜歡的書籍。在我知道同學新買的玩具也想要買的時候,他們會教育我: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不要和同學比吃穿玩,要多交流學習。
這就是我的家風故事。長輩們給我留下了這寶貴的精神財富,我一定會將它傳承下去。
我的家風為題篇十一
“百孝順為先”。媽媽經(jīng)常教導我們,為人父母生養(yǎng)孩子很辛苦,我們應該學會感恩父母、懂得孝道。說話、做事都要順著父母的意愿,莫要讓父母生氣。即使父母有說的不對、做的不對的地方,也要先順著,然后找合適的機會再批評、指正。媽媽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印象中從來沒有見過她與奶奶吵過架,當然更不會和我姥姥吵架。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好事不論大小,能幫助的就盡量給予幫助,壞事再小也不能做??傊?,媽媽帶給我們的永遠是滿滿的正能量。也許是家風熏陶的緣故,同學們都說我的言談舉止總給人一種凜然正氣的感覺,所以送我一綽號“板正哥”。為此,在小學二年級時,被評為班里唯一的一名“雷鋒好少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為了讓我們養(yǎng)成愛讀書,愛寫作的好習慣,媽媽平時不管工作多么繁忙,都會利用零碎時間坐下看書、寫作,可謂用心良苦。我想,我應該知道以后會怎么做了,那就是“放下手機、捧起書本、拿起筆桿”,做一個愛學習的人。
“榮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媽媽的處事格言也深深影響著我們要做一個與世無爭、恬然自安的人。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我們的人格。只要用心感悟,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是我們良好的家風。
我的家風為題篇十二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家風傳承立德》。家風究竟是什么?“家風,是建立在中華文化之根上的集體認同,是每個個體成長的精神足印;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xiàn)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對家族的傳承,民族的發(fā)展都起到重要影響。.教育我們先做人,后成“家”?!凹摇背闪宋胰松闹该鳠?。總是停留在原點時,耳邊響起一段話“慢慢的,你會養(yǎng)成另外一種心情對付過去的事:就是能夠想到而不再驚心動魄,能夠從客觀的立場分析前因后果,做將來的借鑒,以免重蹈覆轍。
一個人惟有敢于正視現(xiàn)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憶侵蝕。我相信你逐漸會學會這一套,越來越堅強的?!蹦晟佥p狂時,想要放棄追求學業(yè),覺得過于辛苦。父母這樣說“唯有藝術和學問從來不辜負人;花多少勞力,用多少苦功,拿出多少忠誠和熱情,就得到多少收獲與進步?!辈饺爰磳⒊杉視r,面對催婚狀況?!叭巳硕加腥秉c,談戀愛的男女雙方都如此。問題不在于找一個全無缺點的對象,而是要找一個雙方缺點都能各自認識,各自承認,愿意逐漸改,同時能彼此容忍的伴侶。
”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我的母親只是千萬個家庭父母中的一位,但是她卻在我的成長歷程中,讓我懂得了母性的偉大不在于理智,而在于那種直覺的感情。家庭是社會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重視家庭建設,首先要解決的是建立一個什么樣的家庭的問題。“家之興替,在于禮義,不在于富貴貧賤”,給一個家庭留下正確的價值觀、財富觀、生活方式,往往比留下金錢權利更為重要。重視家庭建設應該是抽出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樹立怎樣的家風、制定怎樣的家訓,與配偶、子女、親朋好友、甚至是身邊的工作人員多溝通,統(tǒng)一思想、達成共識。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的家風為題篇十三
依稀還記得,那是一個驕陽似火的夏天,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使地面滾燙滾燙的。知了在樹上不停地叫著:“知――了,知――了……”好像在說:“太熱了!實在是太熱了!”大黃狗呆在樹下,伸著長長的舌頭,“呼呼”地喘著粗氣?;ú輼淠径嫉拖铝祟^,半點精神。家中,爸爸塞給了我三十幾元錢,讓我出門去買個西瓜,看著屋外火辣辣的太陽,我有些猶豫。但是父命難違,我只好無奈的出門去買西瓜。
我朝著水果店的方向奔去。這時,我忽然聽見了一陣吆喝聲:“賣西瓜嘍!又香又甜的.大西瓜嘍!快來買啊,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不要錯過呀……”我停下了腳步,看了看,原來是一位老爺爺再買西瓜呀!西瓜攤上聚集了許多買主,我也湊了過去,挑起西瓜來家風家訓征文1000字:我的家風家風家訓征文1000字:我的家風。這時,我看了看周圍的人,發(fā)現(xiàn)老爺爺根本沒有注意到我。頓時,我的心中冒出了一個邪惡的想法:反正沒人注意我,我不如把這個西瓜拿走吧!還可以把西瓜錢省下呢!想著,我便把西瓜抱在懷中,偷偷地溜出人群,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快地朝家中奔去。
屋外,大雪紛紛揚揚地下著。那一片片雪花在空中舞動著各種姿勢,或飛翔,或盤旋,或直直的快速墜地,鋪落在地面上,就好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我和爸爸一人撐著一把傘,走出了家門,向新華書店的方向走去。
“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大概二十幾分鐘過去了,我和老爸終于來到了新華書店的大門口。在剛要進去的時候,突然,一個十分“火熱的焦點”吸引住了我:一位衣衫襤褸、白發(fā)蒼蒼、年過半百的老人跪在新華書店的大門口,向著周圍路過的人乞討,可是許多人都視而不見,只是裝作什么也看見,見了這些人的舉動,我的心不免打了個寒顫。于是,我拿了三個硬幣,放入了老人那個破舊不堪的鐵碗,硬幣落入了鐵碗,發(fā)出了好幾聲清脆的“當啷”,“當啷”聲。
記得還有一次,爸爸和媽媽一起帶我去飯店里面去吃飯。
我的家庭將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我的家風為題篇十四
我們的家只是一個普通平凡的家庭,有快樂也有憂愁,但總體快樂占據(jù)主導地位。想想大概是家風的引導調節(jié)作用吧。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每個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家風是塑造孩子行為的無形力量,它融合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通過各種家庭生活方式和交往形式潛移默化的教育著孩子。它就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一種無字的典籍,形成了最直接、最經(jīng)常的教育。
它也同樣存在在我的生活中。我家的家風和家訓能概括為“孝、儉、勤”三個字,雖然簡單普通,可是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是孝。我的老爸老媽都很孝順,沒有住在一起,所以他們堅持每天都給幾位老人打電話,除了經(jīng)常的身體問候,還會聊聊身邊的趣事兒,從而讓他們不覺得孤單。從小他們就用行動教育我,在父母面前我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端茶送水、添飯加衣等,養(yǎng)成關心孝順父母的好習慣。
其次是儉。小時候,祖父就常常將“節(jié)儉興家,浪費可恥”掛在嘴邊。飯桌上的剩飯剩菜會放到下餐繼續(xù)吃,決不允許隨意倒掉,除非變質。而我們吃飯應該規(guī)規(guī)矩矩坐在桌子上,不許亂跑或者三心二意或者狼吞虎咽,這樣就不會養(yǎng)成灑米飯的壞習慣。他們穿的衣服不被穿破是絕對不會被扔掉的,有時候甚至縫縫補補地又穿上了。
最后是勤。勤于我就是勤奮好學,于其他人就是勤勤懇懇。我沒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樣過上一種一放學就全身解放的生活,放學意味著有一種學習的開始,不過這種學習是自我學習,這是在父母長期的嚴厲要求下形成的,通過我在學業(yè)上的取得的成績還是要感謝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每天不僅對我嚴格要求,對于他們自己也是毫不松懈。家庭境況在他們的努力下越來越好,可是他們并不因此滿足于現(xiàn)狀而止步不前,而是更加努力,不斷制定更高的目標。
我們的家就是在這樣好的作風下變得越來越好的,這樣的家風不高大上但卻實實在在。相信中國正是有了無數(shù)像這樣的好家風才醞釀了博大的華夏文化,才有這幾千年的生命力。
我的家風為題篇十五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不錯,我的家鄉(xiāng)確實就是以孝當先,個個人家的子女長大后首當其沖的一件事是:就是孝敬老人、父母。
幸運的我有個哥哥,哥哥是怎樣孝敬爸爸媽媽的舉動,我都一點一點的記在腦海里。
還記得我九歲的時候,哥哥已經(jīng)畢業(yè)了,并且掙到了錢。果不其然,哥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孝敬爸媽。那天,哥哥從上海回來,興沖沖的'告訴我們一家,說掙到錢了。我們都為哥哥高興。
當天,哥哥開著新車帶著爸媽去了南通的老天寶黃金店,說的就是為媽媽買黃金,就當就是孝敬媽媽。因為:以前沒那么富裕,現(xiàn)如今社會條件改變了,當然要“炫耀”一番啦。哥哥給媽媽精挑細選的耳環(huán)與戒指,媽媽整天跟別人炫耀說“唉呀,我兒子有出息了,都懂得孝敬我們啦!”這些一點一滴我都記在腦海里,等到我長大的那一天,像哥哥那樣孝敬父母。也許,那一天,我將做的比哥哥還要好。
也許,“孝”這個字說簡單也不為簡單,說不容易,也并不是那么的苛刻。孝,不過就是陪陪老人,孝敬父母;孝,不過就是為父母端上一杯溫暖的茶;孝,不過就是為了父母而送上一句噓寒問暖的話語。我想,再也沒有什么事比孝敬父母更為重要的了。
不過如此,“孝”這個字永遠刻在我的心頭。
我的家風為題篇十六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家風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潛移默化,耳濡目染,她滲進我的血液,她影響我的心靈。
吃團年飯和家里宴請親朋好友,父母都教我如何打招呼并且熱情招待;爺爺奶奶來了,父母總是想法做幾個好吃的菜,而且最好吃的菜總是在爺爺奶奶面前。仔。
細想想,這不也是我家的家風嗎?孝敬長輩,明禮謙讓。
細心品味,我們全家人在一起的時候,父母經(jīng)常對我們說:“細飲水長流,人勤地多產(chǎn),坐吃山也空。”是呀,誠實勞動,勤勤懇懇,是我家的本色。從來聽不到父母評價鄰里是非,也從不爭討親朋得失。他們只是認真做事,認真做人。這也是我家的家風:坦坦蕩蕩做人,勤勤懇懇做事。
我家的家風樸實無華,但正是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的傳統(tǒng)美德:厚德載物,勤懇做事,中庸做人。
家訓,家教,無不是家風的體現(xiàn)。好的家風是一代又一代健康成長的保證,好的家風是社會和諧進步的正能量。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個人的言行,體現(xiàn)家庭的素養(yǎng)。小家塑造大家,大家塑造國家,國家影響世界。讓我們攜起手來,用千家萬戶淳正的家風,為中華民族早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努力奮斗。
我的家風為題篇十七
同學們,你們一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吧?可你們知道什么能稱之為家風嗎?家風又稱門風,指家族的傳統(tǒng)、規(guī)范及習俗,是給家中后人樹立的價值準則,代表了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名人的家風吧。
體壇明星姚明的家風十分簡單實在。問起父母對姚明影響最大的事,他笑著答道:我父母告訴我要誠實。不管大事還是小事都要說真話,說實話,不能說空話,說大話。
是待人寬容大度。有一次,我在跑步比賽時,一個同學使勁撞了我一下,我重重的摔在了地上,腰部、手部都受傷了,一個勁的'流血,腰部的傷還總被褲子碰到,非常疼。我準備找那個同學算賬,媽媽卻對我說:就那一點擦傷,算不了什么。我依然不服氣:憑什么呀,是他撞的我,又不是我撞的他,為什么不能找他算賬?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實際上做人的道理就在于胸懷,只有擁有了寬廣的胸懷才能體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輕松和愉悅,雨果也曾經(jīng)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聽了媽媽的話,余怒未消的我心里豁然開朗,正是這件事讓我體會到了——寬容。
良好的家風人人都有,我們要發(fā)揚、保留自己的家風,讓它永不磨滅!
我的家風為題篇一
歷史上的達官貴人、名門望族都會有自己的家訓、家風,而且還要經(jīng)常誦讀,以示后人。如今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已經(jīng)不再有文字性的家訓、家風,更談不上誦讀了。所謂的家風,也只能從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得來。
西方有一句教育格言:“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媽媽對這句話深信不疑,所以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
“百孝順為先”。媽媽經(jīng)常教導我們,為人父母生養(yǎng)孩子很辛苦,我們應該學會感恩父母、懂得孝道。說話、做事都要順著父母的意愿,莫要讓父母生氣。即使父母有說的不對、做的不對的地方,也要先順著,然后找合適的機會再批評、指正。媽媽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印象中從來沒有見過她與奶奶吵過架,當然更不會和我姥姥吵架。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好事不論大小,能幫助的就盡量給予幫助,壞事再小也不能做??傊瑡寢寧Ыo我們的永遠是滿滿的正能量。也許是家風熏陶的緣故,同學們都說我的言談舉止總給人一種凜然正氣的感覺,所以送我一綽號“板正哥”。為此,在小學二年級時,被評為班里唯一的一名“雷鋒好少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為了讓我們養(yǎng)成愛讀書,愛寫作的好習慣,媽媽平時不管工作多么繁忙,都會利用零碎時間坐下看書、寫作,可謂用心良苦。我想,我應該知道以后會怎么做了,那就是“放下手機、捧起書本、拿起筆桿”,做一個愛學習的人。
“榮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媽媽的處事格言也深深影響著我們要做一個與世無爭、恬然自安的人。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我們的人格。只要用心感悟,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是我們良好的家風。
我的家風為題篇二
校有校規(guī),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一問道“家風是什么?你家有什么家風?”這些問題,很多人就會傻眼了。不用擔心,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談談家風。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
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如謙虛謹慎、禮貌待人、尊老愛幼、誠實守信…而我們的家風是:勤奮好學、堅持不懈。
記得我上三年級的時候,我們開始學習寫作文,第一次接觸總會有些摸不著頭腦,不知從何下手,媽媽就一遍一遍地給我重復作文的三要素和重點,但是我還是一知半解的,最后媽媽沒有辦法就告訴我她最后的殺手锏:多讀書,積累好詞好句,多看多聽多觀察。
起初我還是不喜歡看書,覺得枯燥無味,總是應付了事,但是我看到媽媽爸爸每天再忙都會抽出時間不厭其煩地看些書籍,甚至還有我訂閱的雜志,然后把一些精彩地片斷說給我聽,告訴我文中寫得好地片斷,好在什么地方讓我學習,而且每天都未間斷過,這就深深地吸引我的好奇心,每次寫完作業(yè)后我也嘗試著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書籍,從書中體會讀書的樂趣,去享受出色的小作者如何把一篇作文寫得出神入化,格格不入地,不斷從中積累好詞好句,還給我?guī)聿簧俚貑l(fā),漸漸地我就養(yǎng)成了讀書的好習慣,結合老師每次地指導,慢慢地學會如何去寫好一篇作文,再也不會摸底不著頭腦抓耳撓腮了,我現(xiàn)在的書籍足足有三個書柜了呢!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從中養(yǎng)成了許多好品質,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希望家家戶戶都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家風,讓家風幫助我們學會做人的道理,在社會中形成良好的風氣!
我的家風為題篇三
老舍先生曾經(jīng)這樣寫道:“我真正的老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BR> 我總是喜歡把母親比做月亮??赡芫売谀赣H的名字,也可能緣于母親的寧靜。感受最貼切的,是母親對我的教育和引導,就像月光籠罩黑夜般照亮我成長的路。
母親是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任老師。她的善良無私,她的蕙質蘭心,在我生命的里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跡。
我小時候有個壞毛病,就是每次吃飯碗底都要剩些飯。母親教導我說:“碗底一定要扒干凈!人生的受用是有數(shù)的,要細水長流,不能浪費。世界上的資源是人類共有的,你在浪費,有人還在挨餓呢!”母親還說:“每粒糧食都是汗水換來的,不管什么東西,只要能用的就不扔掉,只要能吃的就不浪費?!甭犃四赣H的話,直到現(xiàn)在,我吃過的碗底都是干干凈凈的,并且這個習慣在我兒子身上也得到了延續(xù)。
“善似青松惡似花,青松冷淡不如花;有朝一日濃。
霜降。
只見青松不見花?!边@是小的時候母親常教我念的一首詩。母親總是說:“善良的人是快樂的!”
記得有年夏天晚上我和母親在江邊散步,一位五十多歲的阿姨向我們問路,她問變壓器廠家屬院怎么走,我就給她仔細說了路線。而母親卻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那阿姨既然是本地口音,又騎著自行車,還帶一小男孩,怎么會不認識路呢?說著就拉我一塊又追了上去,一打聽方才知道是這么回事:阿姨的兒子兒媳都在外地打工,她一人在家?guī)O子。下午,她小孫子和鄰居小孩鬧了矛盾,結果對方家長打了她小孫子一巴掌,還找到家里罵了她一通,她受了欺侮越想越氣又沒人傾訴,晚飯后帶小孫子到江邊散心,卻不想因為過度生氣,造成大腦暫時缺血迷失了家的方向。當?shù)弥加懈哐獕?,母親很不放心,就一路勸導一直把她送到了家門口。在回家的路上,母親對我說:“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很多不期而遇的事,在最困難時都會渴望有人能伸手拉一把,伸出援助的手是簡單的事,也是件快樂的事?!?BR> 母親喜歡讀書。她常對我說:書是最忠實的朋友!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會兒,父母的工資都不高,買書訂雜志是我家每個月必有的一項開支。每個星期日,母親都會帶著我和哥哥去新華書店給我們買各種書籍,并且要求我們寫。
讀書筆記。
記得有一次她和爸爸談論起一部小說里精彩的情節(jié),深深吸引了我,禁不住跑到母親單位圖書室去借了那本書——我此生拜讀的第一本小說《夜幕下的哈爾濱》從那時起,我就愛上了閱讀87版電視劇《紅樓夢》熱播那會兒,我還是個初中生,母親把她珍藏的一套《紅樓夢》拿出來送給我,讓我學習之余閱讀,并且每晚陪著我看這部電視劇,結合著書中描述的情節(jié),從人物入手給我講解我不能理解的片斷,讓我領略了名著的魅力,也為我的人生增添了精神食糧。
“傳家有道惟存厚。”母親離開我七年了,她留下的家風就像一本線裝書,古樸經(jīng)典,信手翻閱,齒頰留香,讓我受用一生!
我的家風為題篇四
今年9月,我已是七臺河市第六小學三年級學生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從爸爸媽媽身上學到了很多與人為善的道理。
“媽媽,我?guī)湍⑼氚?”做完功課,我會主動幫家里分擔家務。
“奶奶,您坐我這兒吧!”在公交車上,我會主動給老人讓座。
“小同學,我扶你起來吧!”在校園里,看到跌倒的低年級同學,我會主動上前幫助。
……。
“互助友愛”是爸爸媽媽常和我說的一句話。一次,看到電視里正播放有關家風的節(jié)目,我問爸爸:“咱家的家風是啥?”爸爸略加思索,回答我的還是這四個字。
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告訴我,做人要有一顆友善的心。他們是這么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去年冬季的一天,一向在零食上對我嚴加管束的爸爸媽媽竟然帶我去了大超市,讓我隨心所欲地挑選覺得好吃的東西??粗徫镘嚴锪宅槤M目的小面包、沙琪瑪、威化餅干,我高興得直蹦,這回可以大飽口福了??蓻]想到,買完東西后,媽媽卻告訴我,這些都是送給福利院小朋友的禮物。
當時,我特別失望,心想:“為啥要給那些不認識的小朋友買這么多好吃的?”
當我們來到礦區(qū)文化宮門前集合時,我看到很多叔叔阿姨身穿紅色馬甲,上面印著心手合一的圖案和“黨員志愿者”的字樣。
一位阿姨摸著我的頭說:“你現(xiàn)在也是小志愿者啦!”說完,遞給我一件紅色馬甲。然后,爸爸幫我把紅馬甲套在身上。
在去福利院的路上,媽媽對我說:“我們今天去看望的,都是因為各種原因而不能和自己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的小朋友,咱們把這些好吃的送給他們,讓他們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你說好不好?”聽媽媽這么一說,我心里的疙瘩解開了。
那天,我們給福利院的小伙伴送去了禮物,還給他們包餃子,和他們一起做游戲,我還為他們演唱了一首自己最喜歡的歌曲《蟲兒飛》。看著小伙伴們臉上洋溢的笑容,那一刻,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開心。
后來,爸爸媽媽還帶我參加了清冰雪、撿垃圾等公益活動,我也和爸爸媽媽一起把不用的衣物、故事書、畫報等捐獻給貧困山區(qū)的小伙伴,在互助友愛中分享著快樂。
我的家風為題篇五
姥爺在我記憶中一直是生活不能自理的,需要家人來照顧。而媽媽和爸爸照顧得很是周到,端飯喂飯、翻身洗澡……24小時總要有一個人伺候。無輪他們有多忙,爸媽都會無微不至的把姥爺照顧好,從未嫌棄、從未煩躁、從未抱怨。奶奶生病時爸爸不離不棄的守候在旁邊。他說奶奶這輩子受了很多苦,老了就愿守著這個兒子,所以他不能離開。爸爸讓我們都做好自己的事情,有空就?;貋矶嗯闩隳棠獭P?,就是在有生之年的悉心陪伴。
家風是父母的一言一行,它伴著我從懵懂無知到成熟自立。良好的家風是心中的一種信念,伴我幸??鞓返某砷L。
擁有善心,善良待人。
記得有個夏天,細雨綿綿好幾天,一個渾身淤泥且濕漉漉的小姑娘出現(xiàn)在我們家樓下,善良的媽媽發(fā)現(xiàn)了她,可憐小女孩獨自在外面又遭雨淋又無暖,趕緊把她帶回家給她沖了個熱水澡,并把我的舊衣服找出來給她包好,還請她和我們一起吃早飯。十歲的我很是不懂媽媽為什么對她那么好,我們與她素不相識。可媽媽說,她可能是跟家人走散了,既然我們遇到了她,我們就不能坐視不管。媽媽用行動告訴了我,無論對待何人都要知其難處,盡力幫助。
家風正則家業(yè)興,家風壞則家業(yè)敗。古今中外,有多少優(yōu)秀的家風值得我們去推崇和學習,同時,要繼承和發(fā)揚我們的好家風。
我理解我的家風就是善待他人,百善孝為先。這就是我的家風家訓,體現(xiàn)了尊重和孝文化。我要把家風銘記于心,同時也要去傳承和發(fā)揚它們。
我的家風為題篇六
“互助友愛”是爸爸媽媽常和我說的一句話。一次,看到電視里正播放有關家風的節(jié)目,我問爸爸:“咱家的家風是啥?”爸爸略加思索,回答我的還是這四個字。
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告訴我,做人要有一顆友善的心。他們是這么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去年冬季的一天,一向在零食上對我嚴加管束的爸爸媽媽竟然帶我去了大超市,讓我隨心所欲地挑選覺得好吃的東西??粗徫镘嚴锪宅槤M目的小面包、沙琪瑪、威化餅干,我高興得直蹦,這回可以大飽口福了??蓻]想到,買完東西后,媽媽卻告訴我,這些都是送給福利院小朋友的禮物。
當時,我特別失望,心想:“為啥要給那些不認識的小朋友買這么多好吃的?”
我的家風為題篇七
家風家訓征文:我的家風(一)。
家風――誠信。
家風二――善良。
家風三――勤儉節(jié)約。
我的家庭將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家風家訓征文:我的家風(二)
我家的家風,只能用兩個字來代替――嚴格。也正是這個家風,讓我學會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讓我走向了成功之道,讓我終生受益。
做事,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去做?!罢J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這句名言經(jīng)常被媽媽當口頭禪。每次寫完作業(yè)拿給父母檢查的時,若是由于自已的粗心做錯了,必定會把我的耳朵聽出老繭來才肯罷休。
我的家風為題篇八
記得在__年春節(jié)期間,看到央視記者做過一項非常有意義的調查,他們在大江南北,對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都會問“您的家風是什么?”不同的人回答當然也是千差萬別的。看著每一期調查,雖然沒有記者采訪我家,但是我也開始自問自己,我家的家風是什么?帶著這個疑問,我去問了年近八旬的奶奶,奶奶告訴了我,我家的家風是什么。
奶奶給我講了個她們時代的故事,在我爸爸和我爸爸兄弟都很小的時候,由于社會正處于貧窮時期,食物極度匱乏,爸爸的爸爸,也就是我的爺爺要養(yǎng)活好幾個孩子,更是難上加難,爺爺經(jīng)常早出晚歸,才能勉強糊口,別說吃好的了,能有點填肚子的食物就不錯了,奶奶說,現(xiàn)在的孩子不知道啥叫餓,你爺爺那會不知道啥叫飽,爺爺常常為了讓爸爸和他的兄弟們能多少補充點營養(yǎng),會把攢下的白面給他們吃,自己吃的是粗糧,在那個時代里,白面可是奢侈品,有一次,爸爸問爺爺,你怎么不吃白面呀?爺爺對他的孩子說,我胃不好,不愛吃白面,吃了不舒服,給你們吃!爸爸和他的兄弟們那會太小了,不會理解爺爺?shù)囊馑嫉?最后爺爺因為天天吃那些粗糧,得了胃癌去世了,后來爸爸和他的兄弟們知道了那句話的真相!奶奶講完這個故事后,我眼睛濕潤了,我理解了愛怎么樣傳承的,無私的愛無關歲月苦難,無關時間空間!
聽完這個故事,我也想起了在自己成長歲月里發(fā)生在身邊的家事,讓我逐漸得領悟了自己家的家風。這些年每年三十兒,爸爸都會去邀請一個人過年的左右鄰居,親朋好友,即使陌生人,會真誠的把他們邀請到家里來一起過年,我很是不理解,大過年的,本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不是家人坐在一起好像不自在,爸爸最后看出了我這點想法,他告訴我“在一起圖個熱鬧,多雙筷子的事,人要有愛心”隨著歲月的積淀,越來越理解爸爸的話,不管在哪里,不論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心中有愛,相信愛是可以傳遞的,就像我家每年三十兒都有不是家人的親人來我家吃飯,和他們一起微笑,碰杯,已經(jīng)成了一種習慣,今年也不例外!
后來我又問媽媽,我家的家風是什么?媽媽因為不善言語,并不能準確表達她的理解,但是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印在我成長的記憶里,媽媽在家總是全家第一個起床的人,睡的總是最晚的一個,以前爸爸上班,我上學,她總是按時給我們做好每一頓飯,從來不會怨言,不會煩惱,每一次她都是全家最后一個吃飯的人,她的淳樸、善良多少植根在兒女的心里。
聽完那個時代的故事,回憶起成長中的事,我逐漸理解了我們的家風是什么,爺爺用有限的生命詮釋了無私的愛,并把愛傳遞給我了我的爸爸、媽媽,爸爸,她他們用行為教導我們做一個善良的人,傳承那歲月沉淀下來的精神之光!
我的家風為題篇九
老舍先生曾經(jīng)這樣寫道:“我真正的老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BR> 我總是喜歡把母親比做月亮??赡芫売谀赣H的名字,也可能緣于母親的寧靜。感受最貼切的,是母親對我的教育和引導,就像月光籠罩黑夜般照亮我成長的路。
母親是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任老師。她的善良無私,她的蕙質蘭心,在我生命的里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跡。
我小時候有個壞毛病,就是每次吃飯碗底都要剩些飯。母親教導我說:“碗底一定要扒干凈!人生的受用是有數(shù)的,要細水長流,不能浪費。世界上的資源是人類共有的,你在浪費,有人還在挨餓呢!”母親還說:“每粒糧食都是汗水換來的,不管什么東西,只要能用的就不扔掉,只要能吃的就不浪費。”聽了母親的話,直到現(xiàn)在,我吃過的碗底都是干干凈凈的,并且這個習慣在我兒子身上也得到了延續(xù)。
“善似青松惡似花,青松冷淡不如花;有朝一日濃霜降,只見青松不見花?!边@是小的時候,母親常教我念的一首詩。母親總是說:“善良的人是快樂的!”
記得有年夏天晚上我和母親在江邊散步,一位五十多歲的阿姨向我們問路,她問變壓器廠家屬院怎么走,我就給她仔細說了路線。而母親卻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那阿姨既然是本地口音,又騎著自行車,還帶一小男孩,怎么會不認識路呢?說著就拉我一塊又追了上去,一打聽方才知道是這么回事:阿姨的兒子兒媳都在外地打工,她一人在家?guī)O子。下午,她小孫子和鄰居小孩鬧了矛盾,結果對方家長打了她小孫子一巴掌,還找到家里罵了她一通,她受了欺侮越想越氣又沒人傾訴,晚飯后帶小孫子到江邊散心,卻不想因為過度生氣,造成大腦暫時缺血迷失了家的方向。當?shù)弥加懈哐獕?,母親很不放心,就一路勸導一直把她送到了家門口。在回家的路上,母親對我說:“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很多不期而遇的事,在最困難時都會渴望有人能伸手拉一把,伸出援助的手是簡單的事,也是件快樂的事?!?BR> 母親喜歡讀書。她常對我說:書是最忠實的朋友!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會兒,父母的工資都不高,買書訂雜志是我家每個月必有的一項開支。每個星期日,母親都會帶著我和哥哥去新華書店給我們買各種書籍,并且要求我們寫讀書筆記。記得有一次她和爸爸談論起一部小說里精彩的情節(jié),深深吸引了我,禁不住跑到母親單位圖書室去借了那本書——我此生拜讀的第一本小說《夜幕下的哈爾濱》。從那時起,我就愛上了閱讀。87版電視劇《紅樓夢》熱播那會兒,我還是個初中生,母親把她珍藏的一套《紅樓夢》拿出來送給我,讓我學習之余閱讀,并且每晚陪著我看這部電視劇,結合著書中描述的情節(jié),從人物入手給我講解我不能理解的片斷,讓我領略了名著的魅力,也為我的人生增添了精神食糧。
“傳家有道惟存厚。”母親離開我七年了,她留下的家風就像一本線裝書,古樸經(jīng)典,信手翻閱,齒頰留香,讓我受用一生!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我的家風為題篇十
俗語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良好的家風就像是一位合格的導師,通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引導著我們,這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在我們家有三風:善良之風,孝順之風,勤儉之風。
我家的善良之風。姥爺曾經(jīng)告訴過我:“善不是一種學問,而是一種行為”。記得有一年夏天,我們小區(qū)新搬來了一戶人家,我經(jīng)常會遇到他們家三個孩子在小區(qū)的樹下玩耍??纱笙奶斓乃麄兙谷淮┲L衣長褲,光著腳丫,也沒人過問。我看他們這不堪的樣子,心里想:他們的生活和我相比,實在差的太大了。我回家跟媽媽說要捐些物品給他們,媽媽聽后拍手叫好,并提議讓我跟我的小伙伴兒們一起,發(fā)動捐助。隨后我們把衣服、鞋子還有些食品,一起給他們送了過去。他們高興得不得了,而我們心里也美滋滋的。
我家的孝順之風。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順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傳統(tǒng)美德。在家里,我會孝順爸爸媽媽,會在課余的時間幫他們干點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他們生病的時候,我會盡力地照顧他們;爸爸累了,我會給他沏一壺好茶,陪他聊天;媽媽累了,我會給她捶捶背,倒點熱水泡泡腳。我孝敬我的爸媽是因為他們的言傳身教,因為他們對我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就是事事關心,時時掛念。這種美德滋養(yǎng)著我的心田,讓我受益匪淺。
我家的勤儉之風。周恩來總理曾經(jīng)說過:“沒有勤儉就沒有積累,沒有積累,就沒有將來?!蔽覀兗仪趦€節(jié)約的宗旨就是: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能少花,不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能多花。比如我要買學習用品或課外書籍時,爸媽總是給我足夠的錢,讓我可以挑選實用的學習用品和喜歡的書籍。在我知道同學新買的玩具也想要買的時候,他們會教育我: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不要和同學比吃穿玩,要多交流學習。
這就是我的家風故事。長輩們給我留下了這寶貴的精神財富,我一定會將它傳承下去。
我的家風為題篇十一
“百孝順為先”。媽媽經(jīng)常教導我們,為人父母生養(yǎng)孩子很辛苦,我們應該學會感恩父母、懂得孝道。說話、做事都要順著父母的意愿,莫要讓父母生氣。即使父母有說的不對、做的不對的地方,也要先順著,然后找合適的機會再批評、指正。媽媽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印象中從來沒有見過她與奶奶吵過架,當然更不會和我姥姥吵架。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好事不論大小,能幫助的就盡量給予幫助,壞事再小也不能做??傊?,媽媽帶給我們的永遠是滿滿的正能量。也許是家風熏陶的緣故,同學們都說我的言談舉止總給人一種凜然正氣的感覺,所以送我一綽號“板正哥”。為此,在小學二年級時,被評為班里唯一的一名“雷鋒好少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為了讓我們養(yǎng)成愛讀書,愛寫作的好習慣,媽媽平時不管工作多么繁忙,都會利用零碎時間坐下看書、寫作,可謂用心良苦。我想,我應該知道以后會怎么做了,那就是“放下手機、捧起書本、拿起筆桿”,做一個愛學習的人。
“榮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媽媽的處事格言也深深影響著我們要做一個與世無爭、恬然自安的人。
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心靈,塑造我們的人格。只要用心感悟,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是我們良好的家風。
我的家風為題篇十二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家風傳承立德》。家風究竟是什么?“家風,是建立在中華文化之根上的集體認同,是每個個體成長的精神足印;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xiàn)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對家族的傳承,民族的發(fā)展都起到重要影響。.教育我們先做人,后成“家”?!凹摇背闪宋胰松闹该鳠?。總是停留在原點時,耳邊響起一段話“慢慢的,你會養(yǎng)成另外一種心情對付過去的事:就是能夠想到而不再驚心動魄,能夠從客觀的立場分析前因后果,做將來的借鑒,以免重蹈覆轍。
一個人惟有敢于正視現(xiàn)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憶侵蝕。我相信你逐漸會學會這一套,越來越堅強的?!蹦晟佥p狂時,想要放棄追求學業(yè),覺得過于辛苦。父母這樣說“唯有藝術和學問從來不辜負人;花多少勞力,用多少苦功,拿出多少忠誠和熱情,就得到多少收獲與進步?!辈饺爰磳⒊杉視r,面對催婚狀況?!叭巳硕加腥秉c,談戀愛的男女雙方都如此。問題不在于找一個全無缺點的對象,而是要找一個雙方缺點都能各自認識,各自承認,愿意逐漸改,同時能彼此容忍的伴侶。
”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我的母親只是千萬個家庭父母中的一位,但是她卻在我的成長歷程中,讓我懂得了母性的偉大不在于理智,而在于那種直覺的感情。家庭是社會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重視家庭建設,首先要解決的是建立一個什么樣的家庭的問題。“家之興替,在于禮義,不在于富貴貧賤”,給一個家庭留下正確的價值觀、財富觀、生活方式,往往比留下金錢權利更為重要。重視家庭建設應該是抽出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樹立怎樣的家風、制定怎樣的家訓,與配偶、子女、親朋好友、甚至是身邊的工作人員多溝通,統(tǒng)一思想、達成共識。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的家風為題篇十三
依稀還記得,那是一個驕陽似火的夏天,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使地面滾燙滾燙的。知了在樹上不停地叫著:“知――了,知――了……”好像在說:“太熱了!實在是太熱了!”大黃狗呆在樹下,伸著長長的舌頭,“呼呼”地喘著粗氣?;ú輼淠径嫉拖铝祟^,半點精神。家中,爸爸塞給了我三十幾元錢,讓我出門去買個西瓜,看著屋外火辣辣的太陽,我有些猶豫。但是父命難違,我只好無奈的出門去買西瓜。
我朝著水果店的方向奔去。這時,我忽然聽見了一陣吆喝聲:“賣西瓜嘍!又香又甜的.大西瓜嘍!快來買啊,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不要錯過呀……”我停下了腳步,看了看,原來是一位老爺爺再買西瓜呀!西瓜攤上聚集了許多買主,我也湊了過去,挑起西瓜來家風家訓征文1000字:我的家風家風家訓征文1000字:我的家風。這時,我看了看周圍的人,發(fā)現(xiàn)老爺爺根本沒有注意到我。頓時,我的心中冒出了一個邪惡的想法:反正沒人注意我,我不如把這個西瓜拿走吧!還可以把西瓜錢省下呢!想著,我便把西瓜抱在懷中,偷偷地溜出人群,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快地朝家中奔去。
屋外,大雪紛紛揚揚地下著。那一片片雪花在空中舞動著各種姿勢,或飛翔,或盤旋,或直直的快速墜地,鋪落在地面上,就好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我和爸爸一人撐著一把傘,走出了家門,向新華書店的方向走去。
“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大概二十幾分鐘過去了,我和老爸終于來到了新華書店的大門口。在剛要進去的時候,突然,一個十分“火熱的焦點”吸引住了我:一位衣衫襤褸、白發(fā)蒼蒼、年過半百的老人跪在新華書店的大門口,向著周圍路過的人乞討,可是許多人都視而不見,只是裝作什么也看見,見了這些人的舉動,我的心不免打了個寒顫。于是,我拿了三個硬幣,放入了老人那個破舊不堪的鐵碗,硬幣落入了鐵碗,發(fā)出了好幾聲清脆的“當啷”,“當啷”聲。
記得還有一次,爸爸和媽媽一起帶我去飯店里面去吃飯。
我的家庭將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我的家風為題篇十四
我們的家只是一個普通平凡的家庭,有快樂也有憂愁,但總體快樂占據(jù)主導地位。想想大概是家風的引導調節(jié)作用吧。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在每個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家風是塑造孩子行為的無形力量,它融合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通過各種家庭生活方式和交往形式潛移默化的教育著孩子。它就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一種無字的典籍,形成了最直接、最經(jīng)常的教育。
它也同樣存在在我的生活中。我家的家風和家訓能概括為“孝、儉、勤”三個字,雖然簡單普通,可是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是孝。我的老爸老媽都很孝順,沒有住在一起,所以他們堅持每天都給幾位老人打電話,除了經(jīng)常的身體問候,還會聊聊身邊的趣事兒,從而讓他們不覺得孤單。從小他們就用行動教育我,在父母面前我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端茶送水、添飯加衣等,養(yǎng)成關心孝順父母的好習慣。
其次是儉。小時候,祖父就常常將“節(jié)儉興家,浪費可恥”掛在嘴邊。飯桌上的剩飯剩菜會放到下餐繼續(xù)吃,決不允許隨意倒掉,除非變質。而我們吃飯應該規(guī)規(guī)矩矩坐在桌子上,不許亂跑或者三心二意或者狼吞虎咽,這樣就不會養(yǎng)成灑米飯的壞習慣。他們穿的衣服不被穿破是絕對不會被扔掉的,有時候甚至縫縫補補地又穿上了。
最后是勤。勤于我就是勤奮好學,于其他人就是勤勤懇懇。我沒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樣過上一種一放學就全身解放的生活,放學意味著有一種學習的開始,不過這種學習是自我學習,這是在父母長期的嚴厲要求下形成的,通過我在學業(yè)上的取得的成績還是要感謝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每天不僅對我嚴格要求,對于他們自己也是毫不松懈。家庭境況在他們的努力下越來越好,可是他們并不因此滿足于現(xiàn)狀而止步不前,而是更加努力,不斷制定更高的目標。
我們的家就是在這樣好的作風下變得越來越好的,這樣的家風不高大上但卻實實在在。相信中國正是有了無數(shù)像這樣的好家風才醞釀了博大的華夏文化,才有這幾千年的生命力。
我的家風為題篇十五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不錯,我的家鄉(xiāng)確實就是以孝當先,個個人家的子女長大后首當其沖的一件事是:就是孝敬老人、父母。
幸運的我有個哥哥,哥哥是怎樣孝敬爸爸媽媽的舉動,我都一點一點的記在腦海里。
還記得我九歲的時候,哥哥已經(jīng)畢業(yè)了,并且掙到了錢。果不其然,哥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孝敬爸媽。那天,哥哥從上海回來,興沖沖的'告訴我們一家,說掙到錢了。我們都為哥哥高興。
當天,哥哥開著新車帶著爸媽去了南通的老天寶黃金店,說的就是為媽媽買黃金,就當就是孝敬媽媽。因為:以前沒那么富裕,現(xiàn)如今社會條件改變了,當然要“炫耀”一番啦。哥哥給媽媽精挑細選的耳環(huán)與戒指,媽媽整天跟別人炫耀說“唉呀,我兒子有出息了,都懂得孝敬我們啦!”這些一點一滴我都記在腦海里,等到我長大的那一天,像哥哥那樣孝敬父母。也許,那一天,我將做的比哥哥還要好。
也許,“孝”這個字說簡單也不為簡單,說不容易,也并不是那么的苛刻。孝,不過就是陪陪老人,孝敬父母;孝,不過就是為父母端上一杯溫暖的茶;孝,不過就是為了父母而送上一句噓寒問暖的話語。我想,再也沒有什么事比孝敬父母更為重要的了。
不過如此,“孝”這個字永遠刻在我的心頭。
我的家風為題篇十六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家風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潛移默化,耳濡目染,她滲進我的血液,她影響我的心靈。
吃團年飯和家里宴請親朋好友,父母都教我如何打招呼并且熱情招待;爺爺奶奶來了,父母總是想法做幾個好吃的菜,而且最好吃的菜總是在爺爺奶奶面前。仔。
細想想,這不也是我家的家風嗎?孝敬長輩,明禮謙讓。
細心品味,我們全家人在一起的時候,父母經(jīng)常對我們說:“細飲水長流,人勤地多產(chǎn),坐吃山也空。”是呀,誠實勞動,勤勤懇懇,是我家的本色。從來聽不到父母評價鄰里是非,也從不爭討親朋得失。他們只是認真做事,認真做人。這也是我家的家風:坦坦蕩蕩做人,勤勤懇懇做事。
我家的家風樸實無華,但正是中華民族數(shù)千年的傳統(tǒng)美德:厚德載物,勤懇做事,中庸做人。
家訓,家教,無不是家風的體現(xiàn)。好的家風是一代又一代健康成長的保證,好的家風是社會和諧進步的正能量。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個人的言行,體現(xiàn)家庭的素養(yǎng)。小家塑造大家,大家塑造國家,國家影響世界。讓我們攜起手來,用千家萬戶淳正的家風,為中華民族早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努力奮斗。
我的家風為題篇十七
同學們,你們一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吧?可你們知道什么能稱之為家風嗎?家風又稱門風,指家族的傳統(tǒng)、規(guī)范及習俗,是給家中后人樹立的價值準則,代表了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名人的家風吧。
體壇明星姚明的家風十分簡單實在。問起父母對姚明影響最大的事,他笑著答道:我父母告訴我要誠實。不管大事還是小事都要說真話,說實話,不能說空話,說大話。
是待人寬容大度。有一次,我在跑步比賽時,一個同學使勁撞了我一下,我重重的摔在了地上,腰部、手部都受傷了,一個勁的'流血,腰部的傷還總被褲子碰到,非常疼。我準備找那個同學算賬,媽媽卻對我說:就那一點擦傷,算不了什么。我依然不服氣:憑什么呀,是他撞的我,又不是我撞的他,為什么不能找他算賬?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實際上做人的道理就在于胸懷,只有擁有了寬廣的胸懷才能體驗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輕松和愉悅,雨果也曾經(jīng)說過:‘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聽了媽媽的話,余怒未消的我心里豁然開朗,正是這件事讓我體會到了——寬容。
良好的家風人人都有,我們要發(fā)揚、保留自己的家風,讓它永不磨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