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畫粽子美術教案(熱門20篇)

字號:

    教案不僅是教學的基本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參考。教案應該體現個性化教學的理念,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教案的編寫需要結合教材和教學情境進行個性化設計。
    端午節(jié)畫粽子美術教案篇一
    同學們:我們國家有哪些節(jié)日?這是什么?(課件)。
    1、粽葉的選用:廣州人包粽子多用箬葉,選表面光滑軟韌的較好。汕頭人包粽子多用竹葉,粽子有竹葉的清香味,但要煮軟再用。
    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從安徽黃山采下的箬葉,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稱"徽州伏箬"。
    2、粽餡的調味:咸肉粽要先將新鮮的豬肉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生抽拌勻反復揉擦至調味品滲入豬肉再包。
    3、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夾生現象。咸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后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水重新滾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粽過程中不要。
    4、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熱取出。吃時打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二、欣賞《包粽子》。
    2、聽賞《包粽子》,歌曲告訴了我們什么?
    3、請大家跟著歌曲唱一唱;
    4、創(chuàng)編動作,跟著歌曲進行表演。
    三、欣賞《歡樂的夜晚》(絲弦重奏)。
    2、請大家聽賞一首樂曲《歡樂的夜晚》。
    3、感受到時什么情緒?這樂曲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演奏的形式又是什么?
    4、再欣賞一遍,請大家模仿一下樂器的演奏形式,感受歡快的心情。
    四、小結。
    端午節(jié)畫粽子美術教案篇二
    認知領域:了解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它起源于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后發(fā)展成集游戲節(jié)慶、體育鍛煉、健康預防于一體的民間節(jié)令。
    創(chuàng)造領域:學會利用身邊易得材料有創(chuàng)意地制成自己喜愛的端午節(jié)用品:用紙折疊造型;紙盒、紙板、竹片組合等綜合造型;碎花布、彩色線縫制造型。
    情感領域:通過實踐和體驗,感悟我國勞動人民用勤勞的雙手和豐富的想像力過著有深遠意義的端午節(jié);激發(fā)學生對民族文化的繼承和熱愛,樹立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端午節(jié)畫粽子美術教案篇三
    據統(tǒng)計端午節(jié)的名稱在我國全部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jié)日別名之最。如有端午節(jié)、端五節(jié)、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重午節(jié)、天中節(jié)、夏節(jié)、五月節(jié)、菖節(jié)、蒲節(jié)、龍舟節(jié)、浴蘭節(jié)、粽子節(jié)等等。
    2、關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說法許多,誰能告知大家?
    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
    a、紀念屈原,據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立刻劃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合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予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漸漸進展成為龍舟競賽?!磥?,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靶Τ彰烀?,不能洗得直臣冤?!?BR>    b、迎濤神,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jié)。
    (一)端午節(jié)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
    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
    (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系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發(fā)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端午節(jié)畫粽子美術教案篇四
    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chuàng)造,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和廢舊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和開展其他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因此我設計了廣告《粽子》活動,因為正值端午時節(jié),孩子們都品嘗過粽子,對粽子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廣告具有讓幼兒展示自己的機會,廣告的設計是千變萬化的,沒有統(tǒng)一模式的,我為幼兒提供了各種紙盒、舊掛歷、碎布、廢舊盆、顏料等多種材料,引導幼兒用多種材料,充分想象,運用剪、貼、撕、畫等多種手段進行廣告設計,激發(fā)幼兒對廣告設計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
    1、學習運用各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制作方法為粽子設計廣告,鞏固對粽子的認識。
    2、能大膽創(chuàng)意設計廣告,增強美感的體驗。
    3、在設計粽子廣告的過程中,激發(fā)對廣告設計的興趣,培養(yǎng)同伴間的合作能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1、幾張有代表性的廣告設計。
    2、各種紙盒、舊掛歷、碎布、廢舊盆、顏料等多種材料。
    1、導題。
    1)端午節(jié)馬上要到了,超市里進了一批新鮮的粽子,可是沒人買,怎么辦?
    2)我們可以怎樣幫助他們?(引出設計廣告)。
    2、入題。
    1)你看過廣告嗎?看過什么廣告?
    3)(師小結廣告的特點)噢,廣告上面的東西就是要讓別人買的東西,廣告的顏色很鮮艷,廣告設計的方法也不一樣。
    4)那么你們準備如何來設計這張粽子的廣告,請小朋友與同桌的小朋友討論一下(幼兒分組進行討論)討論好以后,就可以請小朋友動手操作了。(幼兒自由選擇材料)。
    5)幼兒進行操作,教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進行分工。
    3、結束。
    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廣告。
    活動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在導入部分時間過長主線有點偏離,可以將廣告紙直接呈現讓孩子們能看到廣告的內容,直接在將廣告的類型和作用引導出來,在廣告的類型上老師應該給予一定的小結這樣可以讓幼兒更了解。在指導時沒有及時觀察到幼兒設計廣告的位置比較單一。在幼兒操作時教師出現“教學冷藏”,老師不可以只是巡視嘴巴一定要不停地說,要及時給幼兒提供幫助、應巡視中教師引導幼兒畫面中的不足。
    端午節(jié)畫粽子美術教案篇五
    致詞:
    首先我們非常感謝各位家長從百忙之中抽空來參加我們今天的親子活動,謝謝你們對我們工作的支持!期末將至,我們將期末親子活動與我國的傳統(tǒng)美食——粽子相結合,讓孩子們知道粽子的制作方法,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和體驗勞動的樂趣。臨近期末了,我們歡聚在一起開展了以“老師孩子家長齊動員、團團圓圓迎端午”為主題的親子活動,本次親子活動是“包粽子”。接下來我來介紹一下今天的活動的流程:
    (一)欣賞包粽子過程,家長與幼兒一起包粽子。
    1、先欣賞包粽子的過程:(事先找一個家長代表示范)示范語:“將葦葉3~4片(窄的用4~5片)一葉搭一葉地排好,折成三角形兜,用左手拿住,右手抓一些濕米放入,再放上2~3個大棗或是紅豆,再抓一些濕米放入,然后再抓些濕米添平,把葉子包裹起來,包嚴包密,用棉線捆好”
    2、在包粽子前注意事項:
    (1)、請家長帶幼兒去洗手,在制作的過程中應注意衛(wèi)生。
    (2)、因地制宜,安排好幼兒家長的座位。
    (3)、家長幼兒教師一起包粽子(播放喜慶的音樂,體驗濃濃的溫馨氛圍)。
    (4)、場地整理(自由洗手)負責人:李老師、各位家長代表。
    (二)做親子游戲《猜爸爸媽媽》【煮粽子時間】:
    目標:加深親子依戀之情,培養(yǎng)孩子熱愛自已父母的情感。
    準備:小椅5-6把,蒙眼巾5-6條。
    玩法:幼兒5-6人,蒙眼坐成一排,父母分別走到幼兒面前,主持人說出此人特征,如發(fā)式,衣著,由幼兒猜出自已的爸爸媽媽。
    注意:
    1、猜不著時可以讓幼兒聽被猜人的聲音。
    2、猜對時可由父母對孩子做親昵的動作,以表示獎勵。
    (三)欣賞幼兒在園的活動照片,讓家長更多的了解幼兒在園的情況。并引導幼兒給爸爸媽媽捶捶背、說說悄悄話。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安靜的和爸爸媽媽一起欣賞一下,平時你們在幼兒園的表現,好不好?在欣賞的過程中小朋友們可以幫自己的爸爸媽媽捶捶背、說說悄悄話哦!但是了要保持安靜哦!
    (四)幼兒與家長共享美味的粽子。(引導幼兒喂爸爸媽媽吃,并說聲:爸、媽您辛苦了?。?。
    師:哦!我們可以先喂自己的爸爸媽媽先吃,可以與同伴分享。
    在品嘗的過程中可以對爸爸媽媽說:你辛苦了!
    (五)節(jié)目表演《感恩的心》。
    端午節(jié)畫粽子美術教案篇六
    1、織紀律,檢查學具。
    2、聽一聽:
    師:講述屈原的故事(配音),使學生了解在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有一位偉大的詩人及他感人至深的故事。
    3、讀一讀:
    朗誦屈原的著名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加深屈原在孩子們心中的形象,同時也加深對端午節(jié)的深刻理解。
    4、提出作業(yè)要求:
    讓學生集體合作創(chuàng)作一條大龍船的制作。
    5、老師示范制作一個大龍船的部件折法。
    6、放背景音樂,學生制作大龍船部件,老師巡回指導。
    7、集體完成大龍船拼接。
    端午節(jié)畫粽子美術教案篇七
    結束語:今天,我們要再次感謝各位家長從百忙中抽空來參加這次的親子活動,因為有了你們的參與,使我們這次活動倍感溫馨,也更加有意義!在這里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和美!也祝愿我們的孩子身體健康、快樂成長?。ù蟠a頭鎮(zhèn)中心幼兒園)。
    端午節(jié)畫粽子美術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大師作品及古琴樂曲,了解端午節(jié)與屈原的關聯,感受屈原的愛國精神與不屈的性格。
    2、讓幼兒集體合作創(chuàng)作一條大龍船的制作,讓幼兒感受集體的力量時無窮的。
    教學重難點:
    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精神,讓幼兒集體合作創(chuàng)作一條大龍船的制作。
    教具準備:
    1、有關屈原的故事或圖片資料。
    2、龍舟的圖片資料。
    3、剪刀、彩色紙等手工工具。
    學具準備:剪刀、彩色紙等手工工具。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復備幼兒活動復備。
    1、織紀律,檢查學具。
    2、聽一聽:
    師:講述屈原的故事(配音),使幼兒了解在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有一位偉大的詩人及他感人至深的故事。
    3、讀一讀:
    朗誦屈原的著名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加深屈原在孩子們心中的形象,同時也加深對端午節(jié)的深刻理解。
    4、提出作業(yè)要求:
    讓幼兒集體合作創(chuàng)作一條大龍船的制作。
    5、老師示范制作一個大龍船的部件折法。
    6、放背景音樂,幼兒制作大龍船部件,老師巡回指導。
    7、集體完成大龍船拼接。
    8、教師小結:展示幼兒完成的大龍船作品。
    a、靜息。
    b、聽一聽:講述屈原的故事(配音),使幼兒了解在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有一位偉大的詩人及他感人至深的故事。
    c、讀一讀:朗誦屈原的著名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d、幼兒認真聽老師布置作業(yè)要求。
    e、跟老師學習折大龍船部件。
    f、幼兒制作大龍船部件。
    g、集體完成大龍船拼接。
    h、展示作品。
    端午節(jié)畫粽子美術教案篇九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自主積累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們在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來歷,培養(yǎng)學生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以及了解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來歷的興趣,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滲透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認識15個生字,會寫8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境法、游戲法、小組合作法。
    生字卡片、掛圖。
    教學過程:
    1、師動情講述屈原的故事。
    2、板題揭題。
    3、說說你對粽子有多少了解?
    1、學生自由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標出來。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會生字。(問老師、問同學、聯系上下文)。
    3、再讀課文,鞏固剛剛學會的生字。
    4、標出課文自然段,指名分段讀課文。
    5、指名評價,糾正讀音。
    1、小老師帶讀生字。
    2、齊讀帶拼音的生字。
    3、開火車認讀不帶拼音的生字。
    4、猜字游戲。
    1、開火車讀生字。
    2、找朋友游戲鞏固識字。
    3、學生互相介紹幾個難字的記憶方法。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指名分段讀課文,正音。
    3、小組比賽讀課文。
    4、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背誦。
    1、學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我國還有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
    1、開火車讀生字卡。
    2、踩地雷游戲。
    1、出示“方、工、快”。
    (1)、認讀。開火車讀。齊讀。
    (2)、擴詞。
    (3)、記字形。指導書寫。
    2、出示“信、作、偉、住、伴”。
    (1)讀一讀,找規(guī)律。
    (2)擴詞。
    (3)指導書寫。
    3、學生練寫。
    1、在這課你學到了哪些詞語?
    2、把這些詞。
    語抄在你的采蜜本上。
    1、詞語游戲。送鮮花入瓶。
    2、跟同學講一講吃粽子的來歷?;ハ嘣u一評。
    3、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背誦。
    端午節(jié)畫粽子美術教案篇十
    教師:端午節(jié)用品的圖片或課件資料。
    學生:收集相關資料、實物、圖片。制作紙制彩棕、彩蛋、香包的各種彩色紙(稍微硬一些)、彩色布、香艾葉草和各種彩色線。美工刀、顏料、鉛筆。
    教學過程】。
    (1)導人:教師點評學生上節(jié)課"端午節(jié)模仿秀"優(yōu)秀作品,并提出:希望在道具上有所創(chuàng)新。如:掛飾"香包、彩棕",彩蛋游戲的裝飾與創(chuàng)作。
    (2)認知:
    a·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并通過教師示范了解用彩色紙制作彩棕的一般方法;讓學生了解彩線繞結方法及串接方法。
    b·讓學生口述彩棕的制作過程,分小組討論用彩色紙制作彩棕的一般方法;討論彩線繞結方法及串接方法。
    (3)實踐:。
    進行彩棕制作:學生2一4人一小組,先討論如何制作出形態(tài)可愛、五彩續(xù)紛的彩棕,再動手制作。
    要求分工合理,體現團結協作的精神。
    (4)感悟:。
    學生通過討論,進一步了解涉及端午節(jié)其他用品的制作技法,討論制作彩蛋和香包的制作小技巧。
    (5)創(chuàng)新:。
    a·結合課本知識,設計制作出形態(tài)新穎的彩棕,教師可提示在彩棕的棱角上變化,在各面上進行變化或更簡易地制作出形形色色的彩棕。并能夠加人自己的創(chuàng)作風格設計香包、彩蛋。制作過程中可放民樂烘托氣氛。
    b·小組討論,還可以運用哪些方法制作出別具一格的彩棕、香包和彩蛋?給自已設計制造出的彩棕和香包、彩蛋命名。
    c·將自己設計制造出的彩棕和香包做出各種申結造型,小組l間進行交流,組織一個交易會,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并開展相互贈送彩棕和香包、彩蛋活動。
    (6)拓展:。
    a·參觀博物館或是網絡資料了解中國民間各地彩棕、香包的制作特色和濃郁的民族風情。
    b·讓學生嘗試一下在計算機上設計制作形態(tài)各異的彩棕、香包和彩蛋,通過網絡發(fā)送傳情。
    c·讓學生對自己設計滿意的作品,用簡短的文字進行說明。
    (7)總結:。
    教師從學生作業(yè)中選出有創(chuàng)新的作或交易會。
    端午節(jié)畫粽子美術教案篇十一
    2、板書課題,學習“端、粽”和這兩個字的偏旁。
    二、認讀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1、教師指導學生認讀生詞。
    2、學生認讀生字。
    三、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總會”說明了什么?
    2、“盼著”又說明了什么?
    五、學寫生字“午、節(jié)、葉、米、分”
    1、觀察字形結構。
    2、師范寫生書空。
    3、描紅練寫。
    端午節(jié)畫粽子美術教案篇十二
    一、教師出示幼兒用書中劃龍舟的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知道圖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嗎?什么節(jié)日人們會舉行劃龍舟比賽呢?(引導幼兒知道是端午節(jié)。)二、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與習俗。
    1、教師: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嗎?
    2、教師請幼兒說一說。
    3、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了解端午節(jié)的由來。
    4、教師: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劃龍舟呢?教師講述劃龍舟的來歷。
    5、教師: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初了吃粽子、劃龍舟之外,還有什么風格習慣嗎?教師展示艾草圖片,讓幼兒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2、他為什么要跳江自殺呢?
    3、人們?yōu)槭裁匆兆?、吃包子和劃龍舟?
    原來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我們國家古代的一位偉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一心為國家大事擔憂,眼看著國家就要面臨災難卻無法挽救,于是整天憂心忡忡,不久,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就跳江自殺了!但是他的尸體一直都沒有找到!他自殺的時候剛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們就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jié),在端午節(jié)要賽龍舟、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趕跑河里的魚蝦,怕他們吃掉屈原的尸體,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飽魚蝦,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體!由此可見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與愛戴的人啊四、請幼兒說說自己過端午節(jié)的經歷。
    教師:馬上就是端午節(jié)了,我們家里都已將開始包粽子了,你們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準備呢?
    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們都要包粽子和包子。包粽子要用粽葉和糯米,根據個人的口味,人們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豬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紅棗,做成甜粽子!
    端午節(jié)畫粽子美術教案篇十三
    1.知道端午節(jié)的日期,了解端午節(jié)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喜歡和老師、小朋友一起玩玩、嘗嘗,共享節(jié)日的快樂。
    粽子、雞蛋、艾蒿、荷包、五彩線、端午圖片。
    1.談話導入,引出端午的由來。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談談端午的習俗。
    (1)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凈化環(huán)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2)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劃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后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劃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們怕河里的魚蝦把他的尸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里喂魚。
    (3)佩香包:端午節(jié)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驅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4)五彩繩:在端午節(jié)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學習兒歌《五月五》。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關于端午節(jié)的兒歌--《五月五》。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1)觀察粽子的外形和顏色。
    師: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2)認識粽葉。
    師: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fā)出來的,它叫粽葉。
    (3)幼兒品嘗。
    (4)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請小朋友共同品嘗端午食品。
    本活動設計,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從而激發(fā)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又因為中國民族的文化源遠流長,而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故本活動設計通過包粽子、看圖片、采艾草、做龍舟、賽龍舟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從而使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端午節(jié)畫粽子美術教案篇十四
    目標:
    1、在看看、說說、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節(jié)。
    2、養(yǎng)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的表達。準備:課件、磁帶、錄音機。
    重點:養(yǎng)成仔細傾聽的習慣,能用語言清楚連貫的表達。難點:看看、說說、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節(jié)。
    過程:
    1、小朋友你們吃過粽子嗎?
    小結:猜了那么多,都很有可能哦,到底是個什么故事呢?我們來看看。
    1、聽故事,觀看ppt1、2、3。
    (在密密的樹林里——也就不能把找來的故事講給小朋友們聽了。怎么辦呢?)。
    ——這位奶奶有個非常大的本領是什么呀?
    ——可奶奶不能說話了,那怎么辦呢?你有什么好辦法嗎?(幼兒討論)。
    ——看看老奶奶是怎么做的。
    2、聽故事,觀看ppt4。
    (老奶奶決定把一個個故事——誰就會講故事了。)。
    ——奶奶是怎么做的呢?
    小結;原來奶奶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誰吃了粽子,誰就能講故事。
    ——粽子是做好了,可是要有人來吃,誰會來呢?讓我們繼續(xù)聽下去。
    3、出示松鼠卡片,觀看ppt5、6、7。(吱吱吱、吱吱吱,——一個勁兒地叫“吱吱吱”)。
    ——誰來了?小松鼠來干什么,小松鼠吃了粽子講出故事了嗎?
    小結:小松鼠吃了粽子,可是“吱吱吱”的講不出來——接下來來還會有誰來呢?讓我們繼續(xù)聽下去。
    4、出示狐貍卡片,觀看ppt8、9、10(哩哩哩、哩哩哩,來了一只小狐貍——一個勁兒叫:“哩哩哩……”
    ——誰來了?小狐貍來干什么,小狐貍吃了粽子能講出故事來嗎?
    小結:小狐貍吃了粽子,“哩哩哩”的講不出來。
    5、觀看ppt11。
    (接著,又來了百靈鳥、小白兔和小猴子,他們吃了粽子有。
    了故事可是也不會說,怎么辦呢?)。
    ——小動物雖然吃了粽子,但它們不會講話,講不出故事,怎么辦呢?真著急。你有什么辦法嗎?(幼兒討論)。
    6、觀看ppt12、13。
    (小松鼠,小狐貍——扔下竹籃拼命逃。)。
    ——動物們找到了誰?
    ——小姑娘為什么要逃跑???(因為小動物們一高興就沖了上去,吱吱吱,哩哩哩,嘰嘰嘰叫個不停。小姑娘嚇壞了)。
    7、觀看ppt14、15、16。
    (糟糕!——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
    ——小姑娘嚇跑了,動物們用了什么好辦法把小姑娘引來?(動物們用蘑菇引來了小姑娘)。
    8、觀看ppt17、18、19、20。
    (美麗的小姑娘——那個也是故事呦)。
    很多幼師經常抱怨上課難,幼兒不容易理解。
    不管是新手,還是有經驗的幼師們都多少有過同感!
    在“百度”搜索“好老師淘寶店”即可看到本店,歡迎您與我們聯系。
    端午節(jié)畫粽子美術教案篇十五
    本次主題活動內容豐富有趣,活動效果好。首先,幼兒的參與很積極認真,通過談話“端午節(jié)的風俗和來歷”、折紙“粽子香袋”、毛線編制“長命縷”、積塑搭建等等活動使幼兒對端午節(jié)這個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同時也發(fā)展了動手能力,感受了節(jié)日的快樂氣氛。
    其次,家長們在活動中也非常的配合,紛紛拿來了香袋等端午節(jié)特有的物品,還特地請假來參加此活動,使活動的開展很順利。
    端午節(jié)畫粽子美術教案篇十六
    我們一起包粽子。
    活動前言: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了,記得小時候的時候,端午節(jié)的頭天,奶奶就開始忙了,泡江米,買蜜棗,洗粽子葉,到了端午節(jié)的那天,肯定能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來看看小朋友們都是如何迎接端午節(jié)吧,通過此活動可以讓孩子們更加深刻的了解端午節(jié)的風俗及來歷,加深孩子們對端午節(jié)的印象!
    端午節(jié)畫粽子美術教案篇十七
    1、體驗民俗文化,了解端午節(jié)的由來。
    2、喜歡勞動,樂于參加家務。
    3、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4、了解節(jié)日的來歷,知道節(jié)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jié)日的活動。
    5、通過討論,激發(fā)過節(jié)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過節(jié)。
    視頻(端午節(jié)如何包粽子)粽葉細線已經弄好的粽子餡安全剪刀盆子。
    小朋友:粽子。
    小朋友:愿意。
    小朋友:可以。
    老師:小朋友們真好??墒悄銈冎罏槭裁炊宋绻?jié)要吃粽子嗎?(小朋友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回答不知道。)小朋友知不知道都沒有關系,下面來和老師一起一起看一個動畫片,大家就都知道了。
    2、觀看視頻,了解端午節(jié)由來以及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老師:看了動畫片,小朋友們知道為什么端午節(jié)會吃粽子了吧?小朋友們回家后可以講給爸爸媽媽聽聽看。下面我們再看一個視頻,看看粽子怎么包,完了小朋友們可要幫助老師喔。(放視頻)老師:小朋友們,看看那你們前面都有那些材料,現在我們就要用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來。老師先給大家示范一下。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過視頻學習及老師的示范,部分幼兒能自己摸索著包出一個大概,對于還不會或者無從下手的幼兒采用同伴幫助及老師指導,確保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老師:哇,**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學習,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
    3、結束部分,老師總結:哇,小朋友們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讓老師忍不住要流口水啦。這下老師不用擔心沒法招呼客人了。謝謝小朋友們。希望大家能度過一個愉快的端午節(jié)。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粽子香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
    告訴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包粽子吃,并給爸爸媽媽講述端午節(jié)的由來,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畫粽子美術教案篇十八
    1、練習身體側滾的動作并掌握動作要領,提高身體的靈活、協調和平衡能力。
    3、樂意參與到游戲中,感受合作游戲的快樂。
    長短不一的廢舊橫幅布若干,活動前檢查場地上是否安全,幼兒的衣著、鞋襪是否合適。
    1、創(chuàng)設“粽子王國舉行粽子展覽會”情境,帶領幼兒熱身,重點活動上肢、下肢。
    小朋友們,今天粽子王國要舉行粽子展覽會,讓我們一起去參加吧,引導幼兒隨語言提示做側身走獨木橋、跑步助跳過小河,蹲走過山洞等,進行上肢下肢及全身動作練習。
    2、創(chuàng)設“變身粽寶寶”游戲情境,引導幼兒用橫幅做粽葉、小朋友做糯米,大膽探索包粽子的方法。
    進入粽子王國有一個要求,每個人都要把自己變成粽寶寶,請你選一塊橫幅,想辦法把自己變成粽寶寶吧。
    (1)分發(fā)廢舊橫幅,人手一張,引導幼兒探索自己包粽子的方法。引導幼兒躺在粽葉的一端,用一只手把棕葉固定,然后側滾,在滾了半圈以后記得把手伸出來,然后一直側滾,直到把粽葉裹完。
    (2)創(chuàng)設情境:粽子展覽會就要開始了,可是參加活動有一個要求,包粽子速度快的選手才能參加,下面讓我們比一比吧,引導幼兒進行個人包粽子比賽。
    (3)幼兒自由包粽子,教師指導,鼓勵孩子解決游戲存在的問題。
    4、合作包粽子,介紹游戲規(guī)則。
    創(chuàng)設情境:粽子王國展覽會開始了,今天要展覽的的是夾心粽子,請粽寶寶想辦法變成夾心粽粑。
    (1)自由選擇好朋友,兩個孩子合作包夾心粽子,指導孩子從粽葉兩端向中間側滾,直到把粽葉滾完。
    (2)合作包夾心粽子。
    (3)聽音樂,玩游戲。
    5、創(chuàng)設粽子王國游玩的游戲情境,帶領幼兒進行放松活動,請幼兒互相捶打四肢,在愉快的情緒中結束游戲活動。
    端午節(jié)畫粽子美術教案篇十九
    此次活動我們以親子的形式開展,主旨在讓家長和孩子通過共同制作粽子的活動,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親情,提前感受端午節(jié)的快樂氣氛。更重要的是要孩子們在活動中感受“家”的溫暖。
    1、家長:葦葉30張、包粽線若干。
    2、園部:糯米、黑米、黍米、紅棗;蒙眼巾。
    3、音樂、視頻。
    幼兒及家長。
    活動時間:20xx年5月26日上午。
    活動地點:本班教室外走廊。
    致詞:
    首先我們非常感謝各位家長從百忙之中抽空來參加我們今天的親子活動,謝謝你們對我們工作的支持!期末將至,我們將期末親子活動與我國的傳統(tǒng)美食——粽子相結合,讓孩子們知道粽子的制作方法,增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和體驗勞動的樂趣。臨近期末了,我們歡聚在一起開展了以“老師孩子家長齊動員、團團圓圓迎端午”為主題的親子活動,本次親子活動是“包粽子”。接下來我來介紹一下今天的活動的流程:
    (一)欣賞包粽子過程,家長與幼兒一起包粽子。
    1、先欣賞包粽子的過程:(事先找一個家長代表示范)示范語:“將葦葉3~4片(窄的用4~5片)一葉搭一葉地排好,折成三角形兜,用左手拿住,右手抓一些濕米放入,再放上2~3個大棗或是紅豆,再抓一些濕米放入,然后再抓些濕米添平,把葉子包裹起來,包嚴包密,用棉線捆好”
    (1)、請家長帶幼兒去洗手,在制作的過程中應注意衛(wèi)生。
    (2)、因地制宜,安排好幼兒家長的座位。
    (3)、家長幼兒教師一起包粽子(播放喜慶的音樂,體驗濃濃的溫馨氛圍)。
    (4)、場地整理(自由洗手)負責人:李老師、各位家長代表。
    (二)做親子游戲《猜爸爸媽媽》煮粽子時間:
    目標:加深親子依戀之情,培養(yǎng)孩子熱愛自已父母的情感。
    準備:小椅5-6把,蒙眼巾5-6條。
    玩法:幼兒5-6人,蒙眼坐成一排,父母分別走到幼兒面前,主持人說出此人特征,如發(fā)式,衣著,由幼兒猜出自已的爸爸媽媽。
    注意:1、猜不著時可以讓幼兒聽被猜人的聲音。
    2、猜對時可由父母對孩子做親昵的動作,以表示獎勵。
    (三)欣賞幼兒在園的活動照片,讓家長更多的了解幼兒在園的情況。并引導幼兒給爸爸媽媽捶捶背、說說悄悄話。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安靜的和爸爸媽媽一起欣賞一下,平時你們在幼兒園的表現,好不好?在欣賞的過程中小朋友們可以幫自己的爸爸媽媽捶捶背、說說悄悄話哦!但是了要保持安靜哦!
    (四)幼兒與家長共享美味的粽子。(引導幼兒喂爸爸媽媽吃,并說聲:爸、媽您辛苦了?。?BR>    師:哦!我們可以先喂自己的爸爸媽媽先吃,可以與同伴分享。
    在品嘗的過程中可以對爸爸媽媽說:你辛苦了!
    (五)節(jié)目表演《感恩的心》。
    結束語:今天,我們要再次感謝各位家長從百忙中抽空來參加這次的親子活動,因為有了你們的參與,使我們這次活動倍感溫馨,也更加有意義!在這里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和美!也祝愿我們的孩子身體健康、快樂成長!
    端午節(jié)畫粽子美術教案篇二十
    1、讓幼兒初步了解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并了解端午節(jié)的風俗和來歷。
    2、通過實踐操作活動,感知粽子的形狀和品種,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意識。
    1、故事錄音。
    2、各種形狀的粽子,粽葉若干、米、皮筋、點心盤、毛巾等。
    一、引出話題。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jié)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活動介紹: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五月節(jié)、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jié)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jié)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嘗粽子,并講述。
    1、認識粽葉。
    師: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fā)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嘗。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1)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2)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3)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4)五月節(jié),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