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溫度的讀書心得(熱門18篇)

字號:

    總結是一種思維的整理和歸納,有助于提高我們的思考能力。此外,還需注意以下是一些優(yōu)秀總結范文的分享,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最有溫度的讀書心得篇一
    “不是木錘的擊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得鵝卵石美輪美奐……”翻開《教育的溫度》扉頁,迎面邂逅泰戈爾的詩句,心被打動。后來看到作者在書中說,當他第一次讀到這句話的時候,他的眼睛都濕潤了,內心波瀾壯闊。這句充滿詩情畫意的語言,閃耀著生命的哲理,概括了人生,也概括了教育,上善若水,是親切而溫煦的。
    林格是當代有廣泛影響的教育專家,曾經(jīng)走遍全國各地上千所市縣,深入上千所學校進行調研,被稱作是“用腳做學問的人”。他既有深厚的教育素養(yǎng),也有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更有一種連天接地的理論高度,從而讓他的文字具有極生動的表現(xiàn)力,充滿了激蕩人心的力量。
    當然,這是一本講述如何做教育的書,可是這絕不是一本僅僅講述教育的書,它同時也是一本有關生命哲學、啟迪人的心靈,促進人自我成長的著作。全書66篇,每篇的內容都不長,主題不一,仿佛是作者的隨思隨想,隨感隨悟,內涵卻又一脈相連,都在告訴我們如何做教育,如何讀書,如何成長,如何做一個優(yōu)質的人。在林格老師心中,教育是溫暖的,也是美好的。
    對于教育,林格老師有很多精辟的論述。在家庭教育中,他說:“養(yǎng)樹養(yǎng)根,養(yǎng)人養(yǎng)心?!薄梆B(yǎng)育一個孩童,乃至蓄養(yǎng)自己的精神靈魂,卻是一段持久的關照歷程,它需要你不斷傾盡心力,以一顆不斷上進、開放的心,來體味生命這種東西,才能最終孕養(yǎng)出一個豐富的生命靈魂。”對于學校教育,他說:“教育的真諦是讓陽光照進心間”“教育唯一的目的是喚醒人的自覺”,“教育的目標是強大孩子的內心”在教育的過程中,讓人懂得關心、合作,等待,從而喚醒人的自覺心,進而塑造強大的內心。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學生們小學要上6、7節(jié)課,孩子的時間有大半是在學校度過,是與老師相處,所以老師的陪伴顯得至關重要。但陪伴得是有質量的陪伴,如果你只是陪著,而沒有讓學生感受到,那就沒有意義。那什么是有質量的陪伴呢?我認為就是關注學生的身和心,關注他們的學校生活,在校學習情況,能夠滿足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學習過程中的需要,并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學生,讓每個學生感到自己是珍貴的存在。老師應該在各個方面讓學生們感到教師都在關注他們,都在身邊陪伴他們,并給他們溫暖,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我們的學校是他們的母校,是有溫度有故事的學校。(馮俊如)。
    最有溫度的讀書心得篇二
    五年前,我懷著滿腔熱情踏上了大河這片沃土,從此成了一名光榮的鄉(xiāng)村教師。我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用心教育我的學生,將我的青春奉獻在這里,成為一名學生喜愛的.老師。剛踏上工作崗位,干什么都特別有激情。一開始工作就教一年級語文而且?guī)О嘀魅?,面對這樣一群剛踏進小學大門的小朋友是特別需要耐心和活力的。因此,每堂課我都用心備課,課上安排了很多小游戲,可以看得出孩子們學得很快樂。還不時地收到了學生們給我寫的小紙條,說喜歡我。這讓我工作起來更帶勁。除了上課,課下有關班級、學生的事我也很用心。為了讓學生們愉快地度過小學階段第一個兒童節(jié),我親手用卡紙為我們班參加節(jié)目的二十幾位同學每人做了一套服裝,每一套都傾注了我的用心,孩子們穿著獨一無二的六一禮服在臺上盡情展示著自己的風采,最后,我們班的《時裝秀》獲得了表演一等獎。
    還記得教二年級時,我們班有一位叫趙x宇的孩子,他是一個很特別的學生。平時上課時,他總是動個不停,不是左顧右盼,就是玩自己的東西,連一塊橡皮擦他都能玩一節(jié)課。但是,他在看課外書時卻是格外安靜。有一次上美術課時,我讓學生畫一畫自己的愿望,他畫了一個蛋糕,旁邊寫上了一行潦草的字跡“我想要一本課外書?!彼募彝ゲ⒉桓辉?,爸媽離婚后,爸爸就在外務工,由體弱多病的爺爺奶奶在家照看,也沒怎么給他買過課外書,雖然他的畫不漂亮,字也不好看,但是我卻被他感動了。于是當天我就發(fā)了一個朋友圈,希望有誰能夠滿足這個農村留守兒童的小小愿望。當天下午,我的朋友就把幾本課外書送到了我的手上,并寫上了她的溫暖話語,希望能夠激勵這個孩子。第二天,當我把課外書送到他手上時,他臉上的笑容比花兒還燦爛。雖然后來他不在我們班上了,但希望他能夠一直熱愛讀書!
    回憶當初的溫暖瞬間,這一幕幕都記憶猶新,我想那時的我應該也算是一位溫暖的教師吧!但不知何時起,我也成了孩子眼中嚴肅的教師,上課總是板著臉的教師,我和孩子們之間有了距離,現(xiàn)在他們上五年級了,這種距離感越來越強。他們不再向我吐露心聲,上課不再那么活躍,課下也不再與我親近。我暗自思考:我還是他們曾經(jīng)喜歡的老師嗎?曾經(jīng)對教育的那份激情,對學生的那份熱愛都去哪兒了?于是,某一天中午,我向學生說出了我的心聲,希望還能做回曾經(jīng)的曾老師,希望孩子們還是一如既往地喜歡我。孩子們也被我感動了,都紛紛上來同我擁抱。他們那一顆顆跳動的心是那么清晰,那么溫暖。我想以后我也不該吝嗇我的擁抱了,我要多多溫暖我的學生。
    讀完此書,我想要做就要做一位有溫度的教師,要做就要做孩子喜歡的教師。路曼曼其修遠兮,在未來的教育之路上,我定會不忘初心,溫暖前行!
    最有溫度的讀書心得篇三
    教育,是人生之大事,國家之大事。教育,關系著人的發(fā)展,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人類的進步。王芳校長認為: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活動。我們追求深一度的教育就是要求學校的活動有視野,有深度,往前邁一步,再邁一步,盡量抵及教育的核心,讓教育變得有溫度、有深度、有內涵。
    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yǎng)人?對于任何一所培訓機構、任何一個教育人來說,對這個根本問題的作答是不可回避的。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體現(xiàn)著一所培訓機構的教育信仰,也直接決定著一所學校的教育走向。教育因著眼于人生命的全面成長而更加善良,也使學校教育有了應有的溫度。
    如果說當今教育還有什么嚴重問題,那就是我們把分數(shù)還看得太重太重,把人看得太輕太輕,冰冷的分數(shù)有時冰冷了人的成長環(huán)境。
    課程是孩子的一日三餐,是學校教育理念的基本載體。沒有與教育哲學相應的課程,所有的教育主張都只是一種宣示,而無法成為教育的堅守。在您的心目中,什么樣的學校才是好學校。
    王芳校長認為好學校是一個讓人感覺到溫暖的地方。他真誠的希望,教育離人近些再近些,離功利遠些再遠些。做有良心的校長,辦有溫度的教育。
    教育就像一杯茶一樣,應該是溫暖的。教育的溫度源自教育的本質:心靈的對話。教育是用人格塑造人格,用情操陶冶情操。教育不應該是刻板的教學和冰冷的規(guī)訓。
    我們老師應該帶著一顆有溫度的心去教書育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心靈被呵護,自尊心被保護,教育的本質不就是讓孩子健康的成長嗎?我們老師要常常微笑,因為微笑是最讓人溫暖的東西之一,它像一縷陽光照亮學生心靈。
    教育有溫度,不僅溫暖孩子,也要溫暖家長。在我們早期的教育案例中,有孩子接受我們教育后,父母復婚的;有家長獲得自由后,創(chuàng)業(yè)改變家庭收入的;有母子反目到親子關系完全好轉的;有因偷竊準備送進少管所的孩子幫助母親承包魚塘成為自食其力勞動者的。這就是我們追求的有溫度的教育,一個好的教育,不僅孩子獲得成長,家長同樣獲得成功。
    最有溫度的讀書心得篇四
    有愛、有溫度的房子,才是家。同樣,有愛、有溫度的校園,才是學生溫暖的家。一個有愛、有溫度的老師,才是溫暖的老師。而我,想成為這樣溫暖的老師。
    《做有溫度的教育》一書,是我?!懊姥肭嗄杲處煶砷L工作室”為學員推出的人手一冊的一本好書,此書作者方華老師,以深厚的語言功底向我們談了他的教育觀。這本書中話題涉及豐富,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為師、為學、為人的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我覺得我要想做好現(xiàn)在的本職工作,就得向他學習,尤其要好好看看他的書,這對今后的工作一定有幫助。
    記得書中有這么一段話——“教育是愛”的事業(yè),愛學生是老師的天職,老師要學會管控自己的情緒,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認可,接納與愛,老師的愛才有意義和價值。
    于是,我嘗試著改變一些,課堂上語氣盡量溫和點,微笑多一點......不得不說,的確有些改變,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那本學期的一節(jié)隨堂課,當天有雷校長、李金彩老師來聽的我上的——《刷子李》這堂課,學生的積極活躍出乎我的意料,一改往日的死氣沉沉,我十分驚喜,也萬分意外!雷校長告訴我,這一定跟你上課時的儀態(tài)有關,因為這一堂課,我的臉上始終掛著微笑。
    是啊,在學生眼里,老師的微笑對他們而言,是接納、是鼓勵、是贊許。在這之下,誕生的不僅僅是學生的調皮,更是他們的自信,是他們對自己的肯定,自然而然反饋給老師的,便是積極和主動。權衡利弊,微笑一下又有何妨?多些微笑,少些狹隘,相信在與孩子分享微笑的日子里,他們也會變得慷慨大方,真誠善良。
    我希望能按書上的要求,去嘗試做一做。我也希望能通過書上的習得,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成為一個溫暖的老師,成為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
    最有溫度的讀書心得篇五
    近日讀方華校長的《做有溫度的教育》一書,其實有些感同身受。不管是方校長提到的教育是什么,還是在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上,還是在講述做有溫度的鄉(xiāng)村教育上,他的很多理念和想法其實和我們還是有不謀而同的地方的。然而,對于我來說,很多理念還達不到方華校長的高度,從方華校長的一篇篇文章中也只能感悟到一些,有些內容真正要做起來或進行改變確實還存在很多的困難。
    只有真正把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溫暖,才有溫度?!皽嘏币辉~,讓我想到了我們學校的那句“讓我們溫暖的綻放”。怎么讓教育變得有溫度,讓學生在教育中感受到溫暖,我想,不是簡單的喊句口號而已,而是應該在屬于自己學校的教育理念下,給孩子更多可能的實踐,讓教育不再是簡簡單單的教育,而是如方校長所言:“教育還應有一些更深、更長遠的看不見、摸不著、一時發(fā)現(xiàn)不了甚至永遠都無法量化和具體化的東西?!?BR>    在方校長的很多篇文章中都提到了王崧舟老師的那句:教育當以慈悲為懷。慈悲應從心起,教育也是如此。而現(xiàn)在的很多時候,教育變得有些急功近利,變得有些讓人看不清楚。我想,對于教育,確實應該靜下心來好好想想,怎樣才是好的教育,怎樣的教育才是真正對學生有用并能影響學生的教育。
    教育是成長的過程,而成長需要時間。教育會像種子一樣,埋在人的心里,等到溫度、濕度、養(yǎng)分等條件適宜時,就會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
    另外,在方校長的文章中我似乎看到了我們敘事者團隊的`影子。“有希望就有動力,有風景就會行走。讓教師知道前方還有更好的風景并且不是他們一個人在行走,這樣,教師的職業(yè)倦怠或許就不會來得比較早、比較急?!蔽覀兊膱F隊也是如此,正是因為有了一群人在共同行走,才造就了現(xiàn)在的敘事者望亭團隊,才有了為之共同努力的動力。
    當然,方校長的很多文章都是站在了校長的角度在思考與評述,對于我來說還是有很多觸及不到的地方,也還有許多值得思考的地方。不管如何,我想,做有溫度的教育是我們需要追尋的目標,也是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付諸實踐并為之努力的事情。愿,我們的教育有愛、有溫度。
    最有溫度的讀書心得篇六
    細細地品讀這本書,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我參加工作時間不長,但經(jīng)常會思考一些關于教育的問題。韓愈說的“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常常在耳旁響起,可時代發(fā)展到今日,教師不能只是“教書匠”,更應是心靈的“引路人”。“授人以魚,更應授人以漁”,諸如此類至理名言,更是隨處可見,可是,現(xiàn)在的學生到底要的是怎樣的教育呢?我也一直在思索著。
    《做有溫度的教育》一書,用非常平實的語言向我們闡述了他對教育的獨特感悟和思考。書中,方華老師一再強調,“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教育最需要耐心”,“教育是給孩子更多可能”,“教育,應該給學生一個美麗的期待”把孩子們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讓老師、學生在愛中接受教育,我不由的為方華老師的觀點鼓掌。是啊,教育確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本書也提出了大量的教育現(xiàn)象和問題,以及針對這些現(xiàn)象和問題提出了自己多年工作經(jīng)驗總結出的解決方案和采取策略。我從未見過方老師本人,但是通過這本書,我發(fā)現(xiàn)他有大量的實踐、閱讀、思考、寫作經(jīng)驗。
    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一個人的高度,通過這本書,讓我看到了方老師的教育高度,方老師對教育的獨特見解。下面我來具體談談做為一個新教師閱讀本書后的感觸:
    一、幫助我解決了許多問題和困惑。
    上崗后,無論是做為一個班主任還是做為一個語文老師,我都遇到了許多問題,可以說大部分問題在校長和其他老師的幫助下我都陸續(xù)解決了,但是還有些問題沒有得到恰好的答案,而這本書給了我很好的解答。同時,本書也把我教育工作中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想法更直接的呈現(xiàn)在了我的眼前,讓我豁然開朗。
    二、它是我現(xiàn)階段教育事業(yè)的指路明燈。
    做為一個新教師,我在摸索中慢慢前行,《我的教育觀:三“風”一體》一文讓我對弋陽教育的反展形態(tài)有了更深的了解,讓我確立了做為一個新老師該努力的'方向,而《辦好教育需要靜下來》讓我重新審視自己這一年的的教學工作,雖已而立之年由于業(yè)務不熟卻多有浮躁,閱讀本文讓我明白我需要靜下心來給學生和自己重新定位。
    《讓底線成為教育的起點》讓我深入明白了教育的價值同時也讓我懂得了教師該具有何種職業(yè)操守。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孩子會打洞”教師的職業(yè)操守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能培養(yǎng)出什么類型的學生,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教師都起著主導作用;《教育,應給學生一個美麗的期待》方老師用自己真實的教學經(jīng)歷讓我認識到了自己教育中的錯誤,對于“成功”一詞的定位錯誤,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過的錯一而再的重復。
    我們應該在不斷的改正錯的教育觀念和行為中實現(xiàn)一個教師的成長,教育者做為一定程度的“公眾人物”更應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我們應該用最正確客觀的言行來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三觀”。
    三、糾正了我一些錯誤觀念。
    原來我認為家校合作是做給社會看的成分更多,葛溪鄉(xiāng)小學多次成功組織了家校合作活動,如“冬日‘三送'進百村”“百名教師齊攜手,共創(chuàng)家校一家親”、“集體家訪”等活動,由于自己的認識不到位,這些活動大都積極卻被動的參與其中,從未對其主動參與和思考活動的意義,現(xiàn)在通過《“獨行俠”做不好教育》這篇文章我了解了它存在的意義,更明白了在家校合作中教師所應該扮演的角色,家校合作工作是用不同的方式減輕老師平時在工作中學生帶來的煩惱和心累,辛苦一陣子,輕松每一天。
    四、看到了一個鄉(xiāng)村教師的事業(yè)希望。
    做為鄉(xiāng)村教師中的一員《做有溫度的鄉(xiāng)村教育》這章節(jié)讓我看到了一個教育局局長對鄉(xiāng)村教師的關注,看到了一個教育局局長想盡各種辦法來對鄉(xiāng)村教育的政策扶持?!多l(xiāng)村教育薄弱是因為沒有獲得應有的待遇》一文將鄉(xiāng)村教育存在的問題透徹的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對應的解決策略,這些都讓我這個鄉(xiāng)村教師看到了事業(yè)希望。
    最有溫度的讀書心得篇七
    當我一拿到“美央青年教師成長工作室”為我們推薦的學員必讀書——《做有溫度的教育》這本書時,便心生歡喜。“溫度”——多么溫暖的字眼,那么,怎樣的教育才是有溫度的呢?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豁然開朗,明白了很多。它仿佛一盞明燈,告訴我該如何前行。
    五年前,我懷著滿腔熱情踏上了大河這片沃土,從此成了一名光榮的鄉(xiāng)村教師。我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用心教育我的學生,將我的`青春奉獻在這里,成為一名學生喜愛的老師。剛踏上工作崗位,干什么都特別有激情。一開始工作就教一年級語文而且?guī)О嘀魅?,面對這樣一群剛踏進小學大門的小朋友是特別需要耐心和活力的。因此,每堂課我都用心備課,課上安排了很多小游戲,可以看得出孩子們學得很快樂。還不時地收到了學生們給我寫的小紙條,說喜歡我。這讓我工作起來更帶勁。除了上課,課下有關班級、學生的事我也很用心。為了讓學生們愉快地度過小學階段第一個兒童節(jié),我親手用卡紙為我們班參加節(jié)目的二十幾位同學每人做了一套服裝,每一套都傾注了我的用心,孩子們穿著獨一無二的六一禮服在臺上盡情展示著自己的風采,最后,我們班的《時裝秀》獲得了表演一等獎。
    還記得教二年級時,我們班有一位叫趙x宇的孩子,他是一個很特別的學生。平時上課時,他總是動個不停,不是左顧右盼,就是玩自己的東西,連一塊橡皮擦他都能玩一節(jié)課。但是,他在看課外書時卻是格外安靜。有一次上美術課時,我讓學生畫一畫自己的愿望,他畫了一個蛋糕,旁邊寫上了一行潦草的字跡“我想要一本課外書?!彼募彝ゲ⒉桓辉#謰岆x婚后,爸爸就在外務工,由體弱多病的爺爺奶奶在家照看,也沒怎么給他買過課外書,雖然他的畫不漂亮,字也不好看,但是我卻被他感動了。于是當天我就發(fā)了一個朋友圈,希望有誰能夠滿足這個農村留守兒童的小小愿望。當天下午,我的朋友就把幾本課外書送到了我的手上,并寫上了她的溫暖話語,希望能夠激勵這個孩子。第二天,當我把課外書送到他手上時,他臉上的笑容比花兒還燦爛。雖然后來他不在我們班上了,但希望他能夠一直熱愛讀書!
    回憶當初的溫暖瞬間,這一幕幕都記憶猶新,我想那時的我應該也算是一位溫暖的教師吧!但不知何時起,我也成了孩子眼中嚴肅的教師,上課總是板著臉的教師,我和孩子們之間有了距離,現(xiàn)在他們上五年級了,這種距離感越來越強。他們不再向我吐露心聲,上課不再那么活躍,課下也不再與我親近。我暗自思考:我還是他們曾經(jīng)喜歡的老師嗎?曾經(jīng)對教育的那份激情,對學生的那份熱愛都去哪兒了?于是,某一天中午,我向學生說出了我的心聲,希望還能做回曾經(jīng)的曾老師,希望孩子們還是一如既往地喜歡我。孩子們也被我感動了,都紛紛上來同我擁抱。他們那一顆顆跳動的心是那么清晰,那么溫暖。我想以后我也不該吝嗇我的擁抱了,我要多多溫暖我的學生。
    讀完此書,我想要做就要做一位有溫度的教師,要做就要做孩子喜歡的教師。路漫漫其修遠兮,在未來的教育之路上,我定會不忘初心,溫暖前行!
    最有溫度的讀書心得篇八
    方華說:“做教育,有時波瀾不驚,有時候如十面埋伏;有人看似閑庭信步,有人卻身處驚濤駭浪之中。愛、慢、欲,是他的教育三字經(jīng)”。
    教育是“愛”的事業(yè)。愛不是只愛聽話的學生,愛自己喜歡的學生,而是愛全部的學生。接納所有的學生,我們當老師的不僅教學生知識還要了解孩子的家庭環(huán)境,我們要從幫助學生的角度看問題,關心孩子的生活,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對她是充滿真誠的愛,從而拉近師生距離。在前者關系建立基礎上再引導孩子學習,我深信只有孩子愛上老師才會喜歡這門課,老師在教育中應盡最大的可能去幫助學生,引導喚醒,激發(fā)每個學生不斷成長。
    教育是慢的藝術。方華老師說,教育是慢的藝術,我們是讓孩子接受18歲的教育,還是享受80歲的教育呢。讀到這里我在反思自己經(jīng)常會說“怎么這么簡單的問題你們都聽不懂呢”。教育是靜等花開,是潤物細無聲。因此課堂我再也不害怕孩子學不會,相信只要孩子態(tài)度端正,教師慢慢引導,正如方華老師所說“教育的真正價值好似給種子澆適量的水,施所需之肥,與陽光,雨露等自然力量一起幫助種子生長”。
    教育是“欲”的體現(xiàn)。教育是讓學生有“欲”?!敖逃皇墙陶d,也不是給予,而是復雜而又充滿創(chuàng)造性的個性化工作”這一句話再次敲醒我,我們一節(jié)課并不是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并讓學生會做題就達到目標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包括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每節(jié)課堂氛圍寬松,激發(fā)孩子求知欲,尊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敢想敢說。讓學生對知識、文化充滿好奇,甚至著魔,相信長期這樣下去學生就有學習動力,就無需我們苦口婆心的告誡、勸說、甚至威逼了。
    愛是教育的起點,慢是教育的規(guī)律,欲是教育的條件。老師只有慢下來,對學生才會有真正的幫助,相信孩子只有被愛包圍著,孩子成長才是快樂的,只有點燃孩子心中對未知的欲望,我們的教育才會真正有效。
    最有溫度的讀書心得篇九
    一、在教學過程中,做一名教師就要不斷踐行終身學習。就像老話所說,“要給學生一碗水,老師需要有一桶水”,所以要想教好學生,教師必須要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所謂言傳身教,就是老師要用良好的品質和態(tài)度在生活中去影響學生,熏陶他們。
    二、作為教師,“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日后工作與生活需要等各種能力。通過有邏輯有體系地呈現(xiàn)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在課堂上開展討論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與合作能力等。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的目的是育人,教育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而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做人。正如著名教育家雅斯貝爾斯所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要讓學生成其為“人”,作為教師,要做有情懷的教師,為他們提供有溫度的教育。有人說,教育是"一個不完美的大孩子領著一群不完美的小孩子一起追求完美的過程"。這是教師應該具備的教育情懷,這是一個教師走向神圣的三尺講臺最基本的前提,越是暫時還不夠出色的學生,可能越是平時缺少愛的雨露滋潤的學生,越更需要教師的尊重、理解與關愛。教師要懂得錦上添花,更要會雪中送炭。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豐富善感的心靈比出色的成績更重要。有多少個學生,至少就應有多少把尺子。
    三、飽含愛的教育才是有溫度的教育,才能使學生成為“人”,也才能把學生培養(yǎng)成有教育情懷的未來的老師,才能把有溫度的教育傳遞下去?!耙惠呑幼鼋處煟惠呑訉W做教師?!边@應該成為我們每位教師的追求。我相信只要每個教師都擁有濃郁的教育情懷,均立志做有溫度的教育,那么學校就成了學生心中最美麗的風景,教室就是學生生活中充溢著溫馨的樂園,教育就將時時處處都是百花競彩的春天。
    四、要做有溫度的教育,教師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用心和行動去關愛每一位學生。在教育活動中,教師所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由于各方面因素影響,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并不一致,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需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個性,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切不可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區(qū)別對待。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帶著一顆有溫度的心去教書育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心靈被呵護,自尊心被保護,他們自然而然地會感覺到溫暖。
    五、要做有溫度的教育,教師的“笑”是不可缺少的,要在學生面前常常面帶微笑,因為笑是最能讓人感覺到溫暖的東西之一,正如《做有溫度的教育》這本書里提到的那樣“課堂會因微笑而美麗,教育會因微笑而溫暖”。
    最后,我想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下自己的感悟——“包含愛的教育才算真正有溫度的教育?!?BR>    最有溫度的讀書心得篇十
    人們常說,不讀書的人只有一種人生,愛讀書的人可以有成千上百種人生。讀書人跟著書中人物走進一種種獨特的人生,品味各色各樣的生活。今年的春節(jié)比較特殊,由于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緣故,我一直宅家門看書。每一本書都有它的溫度,每一本書都可以溫暖我心。在此期間我認真閱讀了方華老師寫的《做有溫度的教育》,并做了詳細的筆記,給我的教育道路指明了方向,解決了成長的疑惑。
    今天再次翻閱筆記,寫下感悟。
    非常欣賞書中方老師的三個觀點:
    身在教育圈看教育,也深知我們教育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只有真正把學生看成活生生的人,教育才能溫暖,才有溫度。故而在教書路上不僅僅“教書”更要“育人”。育人先育心,從心靈入手,從方法引導入口,從合作分享開始。育人需要結合德育教育、每周一課少先隊活動課團課、每月主題教育活動.......
    育人關鍵在教己。英國學著貝奈特說,唯一真正的教育者就是教育了自己的人。蘇霍姆林斯基也說:喚起人實行自我教育的教育,乃是一種真正的教育。疫情當前,“教師搖身一變成為主播,家長搖身一變成班主任,學生成為手機之王”,沒有一定的自主能力,自律能力,不知不覺間就會與能自主教育的人拉開距離了。這不僅僅說教師要有“教己”的能力,學生也要養(yǎng)成“教己”的自主學習能力啊。
    作為一名教師,非常認同方老師說的一番話:“教己”是要有積極、健康的學習心態(tài),要有不斷修正、糾錯的能力,要有正確、健康的價值觀。其次才是要有知識、技能、交流的素養(yǎng)。當然教育工作者還要有主動擔當?shù)穆殬I(yè)意識。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在育人路上,要清楚認識學生和我們成人一樣有喜好、有情緒、有選擇、有惰性,且自控力還不如成人。所以,我們除了要對學生講對錯、是非外,還應該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情感、興趣、喜好等角度來思考教育,教導孩子學會學習,學會做一個合格的公民。
    方老師說,真正“教己”不是非得學校組織外出培訓學習,而是在“八小時之外”自我學習。我們時間花在哪里,我們的著力點在哪,成果就在哪。我們的行動在哪,成長就在哪。優(yōu)秀教師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不斷自我診斷,自我學習,自我完善而成的。只愿我們都能一路成長。
    關于讀書聯(lián)盟,真是越看越欣喜,多希望我校的領導也看到這本書,好抱團一起閱讀。如果一名老師都不愛閱讀,他又如何教會學生閱讀?方老師說推進區(qū)域閱讀是推動全民閱讀的基礎,只有教育者和青少年真正愛上閱讀,對全民閱讀的期待才有可能實現(xiàn)。
    閱讀是一個人內心的獨白,是一個人靜心的沉思,但閱讀也需要同行的鼓勵、同伴的分享。我們可以采用靜讀、閑讀、細讀、精讀和群讀、伴讀、互讀等各種方式,只為堅持閱讀。
    打造“書香校園”可以參考方老師的“三四式平臺”。“三”是指形成三級平臺,即縣級、片區(qū)級和校級閱讀平臺?!八摹笔侵该鞔_讀書聯(lián)盟的四項目標:一是喚醒與激發(fā)聯(lián)盟成員的讀書意識;二是培養(yǎng)教師的讀書習慣,培育讀書氛圍;三是通過閱讀提升教師和家長的教育專業(yè)素質;四是打造書香校園,營造全民閱讀的氛圍和生態(tài)。
    在校級閱讀平臺操作中,鼓勵教師和家長一起閱讀,學校可以組織“教師進行每月一推薦(好書),每雙月一互動,每季一詩會(為您讀詩),每學期一展示,每半年一論壇,每年一評選(讀書人家,最美育人家庭,最美閱讀人等),每書一體會(一文一體會,一書一體會,一學習一體會),每活動一交流”等活動,抱團閱讀,我相信這樣的閱讀活動能讓學校走得更遠更好。抱團閱讀,能讓教師精神世界更豐富,學校生活更精彩。
    推及學生活動,我相信學生看到我們老師如此積極努力讀書,他們也會加入我們的“抱團讀書”,“書香校園”便指日可待。
    尊重教育。教師之間需要相互尊重,師生之間需要相互尊重,家校之間需要尊重,校社之間需要尊重。有怎樣的心態(tài)就有怎樣的教育觀,有怎樣的教育觀就會教出怎樣的人。我們工作者應以真心換家長真情,以熱愛工作換工作熱情。家校合作才能贏未來,尊重教育、尊重學校、尊重老師,尊重孩子=尊重我們的未來。
    接納教育。教育的真正價值好似給種子澆適量的水、施所需之肥,與陽光、雨露等自然力量一起幫助種子生長。鄉(xiāng)村孩子,就像一顆顆種子一樣,這些種子良莠不齊,有些發(fā)芽較快,成長較快,而有個別種子遲遲不愿意“發(fā)芽”,這時候我們要有耐心,給予他適合的水分、空氣、陽光,溫度,等待他慢慢“出芽”。
    就如接納我們鄉(xiāng)村的孩子不是“優(yōu)等生”,明白我所教育的孩子至少三分之二并不是別人眼中的“好孩子”“優(yōu)秀的孩子”,他們只是一個普通人,他們的學習跟不上進度,作業(yè)沒法按時上交,上交的作業(yè)錯誤百出,甚至有時會調皮搗蛋惹我生氣,可他們一個個都是那么淳樸,那么善良,總是在不知不覺間讓人心懷溫暖。
    也許我接納一個個獨特的他們。同時更要引導、激勵他們學會做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將來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鄉(xiāng)村教育需要“關愛”,需要“關注”,需要更多的“光”,愿真心扎根鄉(xiāng)村教育的教育工作者,真誠努力改善鄉(xiāng)村教育,為鄉(xiāng)村教育帶來更多美好。
    最有溫度的讀書心得篇十一
    人們常常說,人與人之間,尤其相愛的人之間,應該互相了解和理解,最好做到彼此透明,心心相印。史懷澤卻在《我的青少年時代》中說,這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任何人也無權對別人提出這種要求?!安粌H存在著肉體上的羞恥,而且還存在著精神上的羞恥,我們應該尊重它。心靈也有其外衣,我們不應脫掉它?!比缤瑢τ谏系鄣纳衩匾粯?,對于他人靈魂的神秘,我們同樣不能像看一本屬于自己的書那樣去閱讀和認識,而只能給予愛和信任。每個人對于別人來說都是一個秘密,我們應該順應這個事實。相愛的人們也只是“在黑暗中并肩行走”,所能做到的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辛夷塢:別鉆進青春的死胡同,并互相感受到這種努力,互相鼓勵,而“不需要注視別人的臉和探視別人的心靈”。
    讀著這些精彩無比的議論,我無言而折服,它們使我瞥見了史懷澤的“敬畏生命”倫理學的深度。凡是有著深刻而豐富的內心生活的人,必然會深知一切精神事物的神秘性并對之充滿敬畏之情,史懷澤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他看來,一切生命現(xiàn)象都是世界某種神秘的精神本質的顯現(xiàn),由此他提出了敬畏一切生命的主張。在一切生命現(xiàn)象中,尤以人的心靈生活最接近世界的這種精神本質。因而,他認為對于敬畏世界之神秘本質的人來說,“敬畏他人的精神本質”乃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以互相理解為人際關系的鵠的,其根源就在于不懂得人的心靈生活的神秘性。按照這一思路,人們一方面非??粗貏e人是否理解自己,甚至公開索取理解。至少在性愛中,索取理解似乎成了一種最正當?shù)男袨?,而指責對方不理解自己則成了最嚴厲的譴責,有時候還被用作破裂前的最后通牒。另一方面,人們又非常踴躍地要求理解別人,甚至以此名義強迫別人袒露內心的一切,一旦遭到拒絕,便斥以缺乏信任影評:《傲慢與偏見》你用什么激勵愛情。在愛情中,在親情中,在其他較親密的交往中,這種因強求理解和被理解而造成的有聲或無聲的戰(zhàn)爭,我們見得還少嗎可是,仔細想想,我們對自己又真正理解了多少一個人懂得了自己理解自己之困難,他就不會強求別人完全理解自己,也不會奢望自己完全理解別人了。
    在最內在的精神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愛并不能消除這種孤獨,但正因為由己及人地領悟到了別人的孤獨,我們內心才會對別人充滿最誠摯的愛。我們在黑暗中并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圣路上,無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個圣地,因為我們無法向別人甚至向自己說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樣的。然而,同樣的朝圣熱情使我們相信,也許存在著同一個圣地。作為有靈魂的存在物,人的偉大和悲壯盡在于此了。
    最有溫度的讀書心得篇十二
    課堂是神圣的,它不能被忽視或者敷衍;面對它,我們需要充滿信心但不能有半點驕傲或矯情,更不能隨意。而一名教師,經(jīng)過多長時間的歷練可以著書立說,闡述自己的教育信念、傳播自身的教育經(jīng)驗?原本我認為很難,但暑假閱讀了《做有溫度的教育》一書,認識了王兮老師,驚嘆,幾年的時間就夠了。
    這位從教僅十年的教師,經(jīng)歷過教學過程中的各種挫敗,曾有得過且過混日子的念頭。到其他學校支教過,在教育教學的道路上彷徨過。四年前加入朱永新先生倡導的“新教育”團隊之中,一下子找到了做教師的感覺,短短幾年的時間,在班本課程建設、家?;?、推廣閱讀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也為新教師的成長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
    為孩子一生成長負責,這句話說起來很簡單,但要真正落到實處是很不容易的。長遠如此渺茫,現(xiàn)實又是如此骨感,使得很多教師和家長在面對當下和未來的抉擇時,不約而同地將目光關注到了當下,關注到了即可能夠看到的“成效”。班級的學科平均分是否超過了其他班,自己孩子的學科成績是否具有領先地位,這是教師和家長在短時間內可以看到的“成效”,也是他們鞭策和激勵孩子最為重要的法寶。無論是老師還是父母,都在乎分數(shù)以及孩子依據(jù)分數(shù)所占據(jù)的位置,至于孩子的道德、人格、情感等方面的涵養(yǎng),很多教師和家長并不重視,或者說缺少這些方面養(yǎng)育的意識和辦法。雖然孩子可以考出很高的分數(shù),但卻沒有學會如何去面對變故和挫折,更沒有教會孩子去了解人,了解人性。
    王兮深受新教育基本理念的影響。關注人的生存狀態(tài),關注人的發(fā)展空間;教給學生一輩子真正有用的東西;關注孩子的自我發(fā)展,關注孩子的精神狀態(tài);通過閱讀來實現(xiàn)師生與人類崇高精神對話,等等,都對她原有的教育經(jīng)驗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也讓她找到了自身成長道路上的一盞燈。在新教育理念的引領下,她將目光關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關注每個孩子的不同家庭背景和學習特點,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表現(xiàn),引導他們從學會做人開始,開展對生命、對自然、對社會的關注和思考,努力提升孩子們的道德素養(yǎng),探索如何通過自己的教學為孩子們的長遠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讓學生能夠在校園里面抬起頭來走路和歡唱,輕松愉悅、溫暖舒心。因為這樣的實踐,她所看到的不再僅僅是整個班級的學生,而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每個人都是那樣的獨特,那樣富有創(chuàng)造潛力,那樣的生機勃勃,這使得她時刻不敢怠慢,唯恐因為自己的些許失誤給孩子的成長帶來負面的影響。這樣的執(zhí)著探索,讓她發(fā)現(xiàn)了一片新天地,也贏得了學校和家長的支持。大家意識到,教育,原來是可以有不同的樣貌的,孩子的成長,不應該局限于一種路徑??粗趵蠋煹慕虒W實錄,想著教育、課堂可以是這么美這么有趣。
    在《做有溫度的教育》這本書中,王兮老師用很大的篇幅介紹了她的班本課程實踐,這也是我很感興趣之所在。王兮在書中介紹了她創(chuàng)建的兩類班本課程,一類是貫穿整個學年的班本主題課程,另一類是根據(jù)學生的成長特點而設置的微課程。
    貫穿整個學年的主題課程,需要有時間來保證。王兮老師看中了每天早晨20分鐘的早讀時間。根據(jù)“新教育”所提出的晨誦課程的建議,構建起了適合本班學生成長需求的“晨誦課程”。希望通過晨誦,養(yǎng)成一種與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習誦、領略優(yōu)美的母語,感受詩歌所傳達的感恩、優(yōu)美與音樂感。之所以會選擇詩歌,一方面是因為大多數(shù)的兒童詩都短小精悍、活潑生動、淺顯易懂,符合孩子們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詩歌本身所描述的大都是自然的景色、四季的變化、動物和植物的奇妙等,有助于幫助學生借助詩歌這一媒介來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生活,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學一年級的晨誦課程,王兮老師精心準備了金波、林煥章、高洪波、羅大里等人的系列詩作,以5-10首詩歌為一組,形成九個不同單元的課程系列。在書中,她向大家詳細介紹了晨誦課程的開設情況,以及學生們的表現(xiàn),讀來特別讓人感動。而三年級的孩子,以泰戈爾的《飛鳥集》中的部分詩篇作為學習的內容,看上去似乎有點難度,但孩子們的理解力依然讓人驚嘆。
    王兮所探索的班本主題課程不僅僅局限在晨誦,還有繪本的“讀寫繪課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繪本對他們的精神世界的成長和豐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讓孩子自己去閱讀繪本,和在老師的引導下閱讀、講述故事的內容,談自己的感受、用彩筆繪制自己的想法有很大的不同,后者可以讓孩子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特別重要的是,繪本中所蘊含的那些關于勇氣、友誼、愛、善良、智慧、美德等人類共同的話題,是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所繞不開的重要話題,學生的想象力、閱讀能力以及品德修養(yǎng)等,都會通過這樣的課程得以培育。這種以繪本為載體,通過閱讀、畫畫和寫作三者相融合的學習方式,能讓真實的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讓眼睛和心靈結合起來,讓藝術和生活結合起來。
    班級所開設的微課程,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說《筆記大自然》微課程,讓孩子們在學校的小花園里,去發(fā)現(xiàn)平時熟視無睹的植物中所蘊含的各種細節(jié)和美妙;《生命》微課程,讓學生了解生命的起源,男生和女生的區(qū)別,以及植物世界以及動物世界的男生和女生;《甲骨文》微課程,通過對漢字起源以及演變的探究,讓學生理解漢字的形成特點,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文化意義,體會文字之美、文化之美;《吟誦》微課程,喚醒那些湮沒于歷史之中的聲音之美,尋找那些根植于我們靈魂深處的根;《經(jīng)濟學》微課程,則讓孩子認識金錢,懂得一些財經(jīng)素養(yǎng),從小養(yǎng)成正確的金錢觀……這類課程的特點是這種體驗,讓孩子們在身體力行之中有所感悟和發(fā)現(xiàn),給學生創(chuàng)設學科知識之外豐富多彩的生活,讓孩子們的生命在課程中拔節(jié)。
    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教育,家庭教育不容忽視,但很多家庭不僅沒有能夠給孩子創(chuàng)設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為孩子的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還經(jīng)常以“愛”的名義對孩子施加各種傷害。絕大多數(shù)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不良行為都與不恰當?shù)募彝ソ逃嘘P。
    在這個過程中,王兮老師看到了家長們的轉變,充分感受到了家長對自己工作的支持,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調動……做這些事情的確很累,但很多事情都是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這比每天花費大量時間來做“消防隊員”,為班級里此起彼伏的問題“滅火”要有意義、有價值的多了。
    愛能幫助別人進步,也能完善自己。當家長們感受到了老師對孩子的這份赤誠之心,感受到了老師所付出的這份愛的時候,他們也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幫助教師。這正應了那句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蹦愀冻隽藧?,收獲的必然是滿滿的愛!做這樣擁有赤誠之心的教師,真好!
    做溫暖的教育者,是一種教育理想與情懷,也給我們教育一線的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會多讀經(jīng)典涵養(yǎng)自己、多學習,多反思,勇于實踐,敢于創(chuàng)新,不斷提高自己成為一個溫暖的教育者的能力,向溫暖的教育者的行列邁進。陶妙如老師是在用心做教育,做溫暖的教育、智慧的教育。正如陶老師所說:“用正直塑造形象,用真愛美化心靈,用寬容對待周圍的人。這是讓自己整個人生動而富有吸引力的法則?!痹囅?,我們都像陶老師在教育上面如此用心,我們的教育又何愁沒有發(fā)展,保持一種向上的姿態(tài),前行!
    最有溫度的讀書心得篇十三
    當我一拿到“美央青年教師成長工作室”為我們推薦的學員必讀書——《做有溫度的教育》這本書時,便心生歡喜?!皽囟取薄嗝礈嘏淖盅郏敲?,怎樣的教育才是有溫度的呢?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豁然開朗,明白了很多。它仿佛一盞明燈,告訴我該如何前行。
    五年前,我懷著滿腔熱情踏上了大河這片沃土,從此成了一名光榮的鄉(xiāng)村教師。我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用心教育我的學生,將我的青春奉獻在這里,成為一名學生喜愛的老師。剛踏上工作崗位,干什么都特別有激情。一開始工作就教一年級語文而且?guī)О嘀魅危鎸@樣一群剛踏進小學大門的小朋友是特別需要耐心和活力的。因此,每堂課我都用心備課,課上安排了很多小游戲,可以看得出孩子們學得很快樂。還不時地收到了學生們給我寫的小紙條,說喜歡我。這讓我工作起來更帶勁。除了上課,課下有關班級、學生的事我也很用心。為了讓學生們愉快地度過小學階段第一個兒童節(jié),我親手用卡紙為我們班參加節(jié)目的二十幾位同學每人做了一套服裝,每一套都傾注了我的用心,孩子們穿著獨一無二的六一禮服在臺上盡情展示著自己的風采,最后,我們班的《時裝秀》獲得了表演一等獎。
    還記得教二年級時,我們班有一位叫趙x宇的孩子,他是一個很特別的學生。平時上課時,他總是動個不停,不是左顧右盼,就是玩自己的東西,連一塊橡皮擦他都能玩一節(jié)課。但是,他在看課外書時卻是格外安靜。有一次上美術課時,我讓學生畫一畫自己的愿望,他畫了一個蛋糕,旁邊寫上了一行潦草的字跡“我想要一本課外書?!彼募彝ゲ⒉桓辉?,爸媽離婚后,爸爸就在外務工,由體弱多病的爺爺奶奶在家照看,也沒怎么給他買過課外書,雖然他的畫不漂亮,字也不好看,但是我卻被他感動了。于是當天我就發(fā)了一個朋友圈,希望有誰能夠滿足這個農村留守兒童的小小愿望。當天下午,我的朋友就把幾本課外書送到了我的手上,并寫上了她的溫暖話語,希望能夠激勵這個孩子。第二天,當我把課外書送到他手上時,他臉上的笑容比花兒還燦爛。雖然后來他不在我們班上了,但希望他能夠一直熱愛讀書!
    回憶當初的溫暖瞬間,這一幕幕都記憶猶新,我想那時的我應該也算是一位溫暖的教師吧!但不知何時起,我也成了孩子眼中嚴肅的教師,上課總是板著臉的教師,我和孩子們之間有了距離,現(xiàn)在他們上五年級了,這種距離感越來越強。他們不再向我吐露心聲,上課不再那么活躍,課下也不再與我親近。我暗自思考:我還是他們曾經(jīng)喜歡的老師嗎?曾經(jīng)對教育的那份激情,對學生的那份熱愛都去哪兒了?于是,某一天中午,我向學生說出了我的心聲,希望還能做回曾經(jīng)的曾老師,希望孩子們還是一如既往地喜歡我。孩子們也被我感動了,都紛紛上來同我擁抱。他們那一顆顆跳動的心是那么清晰,那么溫暖。我想以后我也不該吝嗇我的擁抱了,我要多多溫暖我的學生。
    讀完此書,我想要做就要做一位有溫度的教師,要做就要做孩子喜歡的教師。路曼曼其修遠兮,在未來的教育之路上,我定會不忘初心,溫暖前行!
    最有溫度的讀書心得篇十四
    當我一拿到“美央青年教師成長工作室”為我們推薦的學員必讀書——《做有溫度的教育》這本書時,便心生歡喜。“溫度”——多么溫暖的字眼,那么,怎樣的教育才是有溫度的呢?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豁然開朗,明白了很多。它仿佛一盞明燈,告訴我該如何前行。
    五年前,我懷著滿腔熱情踏上了大河這片沃土,從此成了一名光榮的鄉(xiāng)村教師。我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用心教育我的學生,將我的青春奉獻在這里,成為一名學生喜愛的老師。剛踏上工作崗位,干什么都特別有激情。一開始工作就教一年級語文而且?guī)О嘀魅?,面對這樣一群剛踏進小學大門的小朋友是特別需要耐心和活力的。因此,每堂課我都用心備課,課上安排了很多小游戲,可以看得出孩子們學得很快樂。還不時地收到了學生們給我寫的小紙條,說喜歡我。這讓我工作起來更帶勁。除了上課,課下有關班級、學生的事我也很用心。為了讓學生們愉快地度過小學階段第一個兒童節(jié),我親手用卡紙為我們班參加節(jié)目的二十幾位同學每人做了一套服裝,每一套都傾注了我的用心,孩子們穿著獨一無二的六一禮服在臺上盡情展示著自己的風采,最后,我們班的《時裝秀》獲得了表演一等獎。
    還記得教二年級時,我們班有一位叫趙x宇的孩子,他是一個很特別的學生。平時上課時,他總是動個不停,不是左顧右盼,就是玩自己的東西,連一塊橡皮擦他都能玩一節(jié)課。但是,他在看課外書時卻是格外安靜。有一次上美術課時,我讓學生畫一畫自己的愿望,他畫了一個蛋糕,旁邊寫上了一行潦草的字跡“我想要一本課外書?!彼募彝ゲ⒉桓辉?,爸媽離婚后,爸爸就在外務工,由體弱多病的爺爺奶奶在家照看,也沒怎么給他買過課外書,雖然他的畫不漂亮,字也不好看,但是我卻被他感動了。于是當天我就發(fā)了一個朋友圈,希望有誰能夠滿足這個農村留守兒童的小小愿望。當天下午,我的朋友就把幾本課外書送到了我的手上,并寫上了她的溫暖話語,希望能夠激勵這個孩子。第二天,當我把課外書送到他手上時,他臉上的笑容比花兒還燦爛。雖然后來他不在我們班上了,但希望他能夠一直熱愛讀書!
    回憶當初的溫暖瞬間,這一幕幕都記憶猶新,我想那時的我應該也算是一位溫暖的教師吧!但不知何時起,我也成了孩子眼中嚴肅的教師,上課總是板著臉的教師,我和孩子們之間有了距離,現(xiàn)在他們上五年級了,這種距離感越來越強。他們不再向我吐露心聲,上課不再那么活躍,課下也不再與我親近。我暗自思考:我還是他們曾經(jīng)喜歡的老師嗎?曾經(jīng)對教育的那份激情,對學生的那份熱愛都去哪兒了?于是,某一天中午,我向學生說出了我的心聲,希望還能做回曾經(jīng)的曾老師,希望孩子們還是一如既往地喜歡我。孩子們也被我感動了,都紛紛上來同我擁抱。他們那一顆顆跳動的心是那么清晰,那么溫暖。我想以后我也不該吝嗇我的擁抱了,我要多多溫暖我的學生。
    讀完此書,我想要做就要做一位有溫度的教師,要做就要做孩子喜歡的教師。路曼曼其修遠兮,在未來的教育之路上,我定會不忘初心,溫暖前行!(曾莉)。
    最有溫度的讀書心得篇十五
    生命中出現(xiàn)過,或者將要出現(xiàn)很多很多的人,父母親人同學老師朋友。有時覺得那么多人可以依賴,那么多人在自己身邊??墒窃谝股钊遂o,在晚上的最后一盞燈也被熄滅,在你覺得這個城市只有你才醒著的時候,或者僅僅是在與喧囂與吵鬧格格不入的那一瞬間,突然地,就發(fā)現(xiàn)其實只是自己一個人啊。周圍是人山人海,可你的靈魂卻只有自己一人相依。
    從前第一次參加了親戚的葬禮,第一次發(fā)現(xiàn)死亡它其實離自己那么那么近,甚至夜晚的時候躺在單人床上時不敢關燈,生怕自己那么閉上眼就真的死去了,自己好像還有那么多的事沒有做過,沒有試過。還害怕有那么一天父母也會離開,從小一起生活的長輩也會離開。那種恐懼無法言語盡述,不知道你有沒有過經(jīng)歷,或者也許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經(jīng)歷過吧。但好在,不知不覺地,慢慢長大了也就不再那樣的怕了?!跋嗑垭x開都有時候,沒有什么會永垂不朽”歌里這么唱,也許是這樣的吧。
    每個人都是孤獨的。就算找到了志趣相投的朋友,就算默契高的驚人,也無非如書中描寫的“在黑暗中并肩而行”罷。我們的目的地終將不同,因為連我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目的地到底在哪里。
    你也許聽古典音樂交流莫扎特貝多芬巴赫,你讀晦澀的文學哲學思想理論,你思考學習研究。可是你也不知道這樣的精神生活是不是你想要的,是不是離心中的圣地更加近一步。但也許也只是滿足自己“讓自己看起來精神境界變得更高”的愿望吧。靈魂注定孤獨,沒有什么能夠改變。
    只有自己能夠拯救自己,只有自己的心能夠指引自己,只有自己的靈魂能夠帶著自己走向那個所謂的圣地。
    只要有了自己的追求。
    讀周老這樣一本充滿哲理意味的書,很多地方不懂,很多地方難懂。理解很淺,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理解了。
    最有溫度的讀書心得篇十六
    實話說我對“教育”二字的理解不那么深刻,但是讀完此書讓我領悟到教育是人與人之間傳遞溫度的事業(yè),教師有溫度,學生才會有溫度。在王兮老師的《做有溫度的教育》中,實話說我對“教育”二字的理解不那么深刻,但是讀完此書讓我領悟到教育是人與人之間傳遞溫度的事業(yè),教師有溫度,學生才會有溫度。在王兮老師的《做有溫度的教育》中,王老師注重了成長環(huán)境的溫度、管理的溫度、課堂溫度、德育溫度、活動溫度等等,在所有的教育互動中均注重了一種人文的關懷。在書中我學習到了:
    (一)要想建設好班級,首要任務就是贏得家長的信賴。
    班主任老師重要的職責就是成為溝通學校、家庭的紐帶,引導家長配合學校共同做好學生教育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我們可以搭建好家長委員會班子,唯才是用。還可以將老師的教育理念傳達給父母,培訓好父母,告訴父母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更要搭建溝通平臺,用溫馨的語言讓溝通常態(tài)化。這使我感受到:所謂教育,某種程度上就是對人的服務。
    (二)讓晨讀課程熠熠生輝。
    王老師研發(fā)了低段晨誦課程:望著天空的眼睛;低段讀寫繪課程:與故事同行;中段晨誦課程:我聽見思想振翅的聲音。王老師正是用這樣的課程,讓一雙雙眼睛飛出了窗外,讓每天清晨的一首小詩與孩子們純真的心融合在一起,孩子們讀小詩,畫小詩,寫小詩,在詩意中棲居,在詩意的生活中感悟語文的魅力。在我的語文課堂上我也進行了繪本的.讀寫繪課程的實踐,在一段時間內,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識字量提高了,閱讀理解能力有了小幅度的提升,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面有了明顯的提高。本學期的晨讀課,我再次進行課程的小開發(fā),讓宋詞走近孩子們的生活,希望能學著用王老師那樣創(chuàng)新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宋3詞與孩子們學習、生活中的契合點,讓宋詞在孩子們的平日生活中熠熠生輝。
    讀完此書我覺得做教師就做有溫度的教師,做教育就做有溫度的教育。正如李鎮(zhèn)西所說,大多數(shù)老師將教師作為一個謀生的飯碗,更高尚、層次更深的就是把這種職業(yè)當成了一種虔誠的宗教信仰。在教育這條路上我希望我能做那個最虔誠的信仰者。
    最有溫度的讀書心得篇十七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思考什么才是最有效的教學,通過閱讀《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學》后我才知道,原來最有效的反思性教學需要教師掌握問課和品課藝術。
    所謂的問課,就是教師主動征詢學生、同行、家長以及自我對課堂的感受與意見,并對自己我教學進行深刻反思和深度加工,以期達到改進教學手段、完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水平,從而獲得最佳的課堂效果的一種教學形式。所謂品課就是教師以品的角度去聽別人的課,去觀別人的。課,去評別人的課,去議別人的'課。在聽,觀,評,議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可以在品課的同時,聯(lián)系自己的教學,看看自己的教學有沒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要吸取別人的長處,及時改進和完善教學,使自己的教學漸入佳境。
    我們以后的教學路還很長,“問課”應該成為我們的一門“必修課”。通過這本書,我更加清楚自己在今后怎樣去進行有效教學的研究,要多聽,多問,多學,多想,要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爭取在教學上有更大的進步。以上就是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一點知識和我的一點感受,謝謝大家。
    最有溫度的讀書心得篇十八
    一本厚厚的《靈魂的溫度》拿在手上,每讀一篇,我的眼里總是噙滿淚水,里面一個個感人的故事總是讓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在書中,我看到了一群來自天南海北的“春暉使者”,他們用熱血去融化冰冷,用真情去福潤貧瘠,用大愛無私的義舉去反哺故鄉(xiāng),真實地譜寫了一曲曲感恩之歌和奉獻之歌。讀后讓我懂得了什么才是人性的光輝以及他們的行為中所包含的“靈魂的溫度”。
    作品具體描寫了“春暉使者”鄭傳樓、陳志坤、任麗萍、杜興成、楊洪、曹以杰、高海翔、葉辛、文學強、張義恩等一批新時期參與新階段扶貧開發(fā)和新農村建設的在外鄉(xiāng)友、游子的奮斗歷程和感人事跡。而其中書的第二部“鄉(xiāng)情-----一條讓感恩之心奔流的河”最令我感動和難忘,作者給我們介紹了貴州大學學生任麗萍姐姐愛心回報家鄉(xiāng)的感人故事。
    任麗萍姐姐的家就在我們黔東南州雷山縣永樂鎮(zhèn)格益村,這是雷公山腳下的一個貧瘠山村。雖然學習、生活條件都很差,但她憑著一顆上進的心,克服重重困難,完成了初中、高中的學業(yè),并順利考上大學。成為苗寨里的第一個大學生。
    在大學里,她時刻不忘是鄉(xiāng)親們拿出自己的血汗錢幫她湊齊讀書的費用,一顆要回報故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的感恩之心始終在她腦海里縈繞。大學第二年,她采取了一個出乎意料的行動,休學一年,到家鄉(xiāng)雷山縣大山深處的掌雷小學支教,幫助那些和自己當年同樣命運的孩子們。
    這是一個比自己家還要偏遠、近乎原始的苗族村寨,條件之苦讓人難以想象。任麗萍姐姐憑著堅強的毅力,不為困難所懼,發(fā)揮自己的所長,盡心把知識傳授給孩子們,給孩子們心中撐起一片蔚藍的天!
    她的事跡被報道后,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贊譽,人們紛紛行動起來,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香港的慈善機構來了,北京的學校手拉手來了,縣政府擠出的資金到了,山寨的教學條件得到天翻地覆的改善。任麗萍姐姐心血沒有白費,她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同時她也獲得了各種榮譽。
    掩卷而思,我從任麗萍姐姐的'感人之舉中理解到了什么是“靈魂的溫度”,人活著身體就要有溫度,靈魂也就應該有溫度,而愛就是我們的溫度。只要人人都保持著愛的溫度,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溫暖,和諧社會一定會構筑起來。同時我也認識到,我還是個小學生,還做不到任麗萍姐姐的那一步,但只要在平時能嚴以律己,多做好事、善良的事、溫暖的事、有利于他人和社會的事,同樣也能體現(xiàn)出“靈魂的溫度”。有了這樣的基礎,將來掌握更多的知識,才能更好地回報家鄉(xiāng),回報社會。
    大愛無疆,愛心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