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教案及反思大全(22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備課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進度。在設計教案時,教師應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注意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和緊湊性。教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不斷進行反思和調整,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青花瓷教案及反思篇一
    活動目標:
    1、了解青花瓷的主要特征,知道青花瓷是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藝術,感受其典雅高貴的美。
    2、嘗試用多種花紋裝飾青花瓷,畫面有規(guī)律。
    活動準備:
    1、青花瓷器實物、圖片或課件。
    2、白色紙筒、pvc管、糊滿白色紙漿的瓶子、蛋糕盤、藍色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欣賞青花瓷實物、圖片或課件,感受青花瓷的花紋美、色彩美;了解青花瓷的主要特征。
    2、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裝飾,重點指導幼兒使用有代表性的的裝飾花紋,如祥云紋等。
    3、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將花紋裝飾的豐滿、美觀,藝術性強。
    4、作品交流賞析會,請幼兒大膽與同伴分享自己的設計思路與作品。
    青花瓷教案及反思篇二
    青花瓷中華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
    1、通過觀察實物,用極限法結合借型想象,進行創(chuàng)意寫意。
    2、在看、畫、說中激發(fā)幼兒的繪畫興趣。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實物青花瓷花瓶及相應的課件。
    一、個性觀察。
    教師總結:對了,是青花瓷的花瓶。青花瓷是元代時期景德鎮(zhèn)瓷工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是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瓷器。
    2、這個青花瓷的花瓶嘴是怎么樣的?(請幼兒坐著看,站著看,從上往下垂直的看)。
    教師總結:看瓶嘴的角度一樣,所以看到的形狀不一樣。
    3、瓶頸是怎么樣的?瓶身又是怎么樣的呢?
    教師總結:原來花瓶有四部分組成,(教師邊出示課件邊總結,引導幼兒一起說)。
    二、伸縮變形,啟發(fā)想象。
    教師:青花瓷花瓶不僅好看,還會變魔術呢?想不想看看?。磕俏覀円黄饋砟铧N咒語“花瓶,花瓶,變變變”
    1、瓶頸變大。
    借助課件,勾畫花瓶的基本外形,花瓶的瓶嘴是怎么樣的呢?
    分別轉換花瓶的角度。引導想象現(xiàn)在你能把花瓶變成什么?
    2、瓶身變大。
    花瓶倒置引導想象現(xiàn)在你可以把花瓶變成什么?
    利用課件出示幼兒的成品作品以作點撥,拓展思維。
    三、創(chuàng)造作畫。
    1、教師引導幼兒作畫:可以選擇任何一個花瓶變的圖形進行作畫,也可以選取多個圖形進行做畫。
    2、在做畫過程中,教師大力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作畫,對遇到困難的幼兒給以啟發(fā)引導,解決問題,給以成功感。特別是對有獨特想法的幼兒給予肯定和鼓勵,培養(yǎng)幼兒無拘無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四、評畫。
    盡量評到每一位幼兒的作品,給孩子以不同的鼓勵。
    青花瓷這個活動是原本就有位資深的教師設計的,對于還是在豐腴羽翼的我來說壓力確實是很大。其一,我的起跑線設置的就要比平常一般的要求要高很多,不僅是從活動的設計上,還有活動的操作上;其二:這是幼兒園大家的努力結晶,我不可以辜負了這美好的努力結果;其三:幼兒園把這個難得的機會給我了,說明了對我的無比的信任和支持,在原則上我也不允許自己有什么大的差錯。在這高壓下面,領導們的鼎力支持下,“戰(zhàn)斗就拉開了序幕”。這天來聽課的老師也是巨多的,黑壓壓的一片,大班的幼兒也特別緊張,時間到了上場拉!
    先出示的是實物的青花瓷花瓶,孩子們對于漂亮的青花瓷花瓶都很感興趣,一出現(xiàn)孩子的情緒起點就很高,這也帶動了整場的教師和我自己。借助著良好的開始我馬上趁熱打鐵,對孩子進行了提問“你看到的青花瓷花瓶是什么樣子的?”接著讓孩子們以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花瓶的瓶嘴,一、動靜交替,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二、多維度的觀察實物,為寫生寫意創(chuàng)作打好基礎。教師總結:看瓶嘴的角度不一樣,看到的形狀也不一樣。由此延伸到生活中觀察任何物體從不同的角度位置看,看到的物體效果也是不一樣的。接下來的瓶頸、瓶身的觀察認識也順利的下來了。
    接著就是變魔術了,對于幼兒來說(即使是大班的幼兒也是一樣的)都是很感興趣的,對于魔術的追求也是符合幼兒的心里發(fā)展特點的。在高點上往下拓展幼兒的思維,孩子的想象力是驚人的,加上本身已經有美術素質的積累,孩子們都很得心應手。講出的都是妙語連珠,“大珠小珠落玉盤”,顆粒性又很強。于是我請幼兒上來把自己看到的變出不一樣的物體來,把物體的具體樣子比劃出來,不僅是思維,他們的語言也是驚為天人的。而且是能把生活的經驗積累反射到美術創(chuàng)意中,即使是同一個世界,孩子們看到的和我們大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樣的,再把這些所見所聞用稚嫩但是卻獨特的言語講述出來,全場的氛圍一下子就升溫了不少。
    孩子們的語言畢竟是不成熟的,于是我給孩子們的語言打上了一層蠟,馬上另一層光輝就熠熠發(fā)亮了。課堂上是互動的,這個活動上,不僅是我和孩子們的互動,還有下面教師和幼兒的互動(聽課教師的掌聲鼓勵對孩子來說是最大的激勵手段了),還有我和聽課教師的互動,在第二次的花瓶變魔術中就和我們下面的教師一起互動了起來,頓時全場的聚光燈都在閃爍,可以說是全場的氛圍升到了極致。最后的評畫在我們一位老教師的協(xié)助下更是把這個活動推上了一個高潮。
    青花瓷教案及反思篇三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中國傳統(tǒng)紋樣裝飾特點,感受青花瓷的色調美和紋樣美。
    2、嘗試運動連續(xù)的線條或者花紋設計一件青花紋樣的花瓶。
    3、知道青花瓷是中國人發(fā)明的,增強民族自豪感。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人手一只藍色記號筆、一張印有花瓶的白紙。
    3、古典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今天肖老師帶來了什么?(花瓶)。
    2、師:你們知道花瓶有哪些部分組成嗎?(瓶口、瓶頸、瓶身、瓶底)。
    3、師:老師這里有很多花瓶,請你看一看它們有什么共同點?(都有藍色的花紋)它們的底色呢?(白色)。
    4、師:那你們知道這種藍色的花紋白色底的花瓶是什么花瓶嗎?它們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青花瓷花瓶,因為我們中國古代的人把藍色叫做青色,所以叫青花瓷花瓶,它是我們中國人發(fā)明的哦。
    二、觀看ppt,欣賞并了解青花瓷裝飾花紋的特點。
    1、師:你們喜歡這種青花瓷花瓶嗎?那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4、總結:每個青花瓷花瓶的花紋都是不一樣的,都是設計師們精心設計的,都有他們自己的想法,這樣我們的花瓶才會更美。
    三、小小設計師。
    1、師:今天我請我們小朋友來當設計師,我們一起來設計青花瓷花瓶哦。
    3、師:我請一些小設計師上來介紹一下自己設計的美麗的花紋。
    4、師:每位設計師的想法都很不錯哦,現(xiàn)在我請你們來自己進行真正的創(chuàng)作啦!
    1、師:小設計師們,完成的作品請拿上來展示哦。
    2、師:請你說一說你設計了什么花紋,它是如何組合、排列的呢?
    活動反思:
    本節(jié)課是由書上的裝飾花瓶課我改編而成的,經過了反復的修改而成。在試上的時候有兩個花瓶對比,因為光線問題,一個花瓶幼兒總說是黑色的,所以之后我把那個花瓶換了一個。在之后的活動中,我知道要注重引導幼兒花瓶的瓶身上的花紋可以顯眼一點,是重點,瓶口、瓶頸、瓶底都可以是連續(xù)的一圈花紋,孩子們都看出來了,也可以是有規(guī)律的一大一小,或者1212規(guī)律的花紋,就是瓶身,引導的時候他們懂得,然后因為我請幾個孩子上來自己設計花瓶的.,請上來的設計的都是細氣的小花紋,導致在之后的設計中,很多孩子整個花瓶設計的花紋都比較細氣,沒有大塊的那種大氣花紋,比較統(tǒng)一。然后因為只有藍色勾線筆這個工具,所以上色也是用它,有的孩子可能沒有這個意識,上色的孩子較少,我發(fā)現(xiàn)上色的那些作品更加的好看,更加的效果好,下次會注意,這次活動對我有很大的幫助。
    青花瓷教案及反思篇四
    活動目標:
    1、欣賞青花瓷的花紋裝飾及其獨特的色彩搭配,感受青底白花的美。
    2、理解中心對稱這一構圖方法。
    3、在觀察交流的基礎上學習用不同的線條或圖案來設計和裝飾青花瓷盤。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有相關青花瓷的認知經驗。
    2、物質準備:青花瓷圖片、紙盤、藍色筆、濕毛巾、報紙、《青花瓷》音樂等。
    活動過程:
    1、參觀“青花瓷展覽會”
    通過參觀“青花瓷展覽會”的形式出示青花瓷圖片,引導幼兒欣賞其花紋裝飾及色彩搭配。
    2、以“變魔術”形式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引導語:今天老師帶來個神奇的魔術,你們看,這是一張白色的紙盤,變變變,變出了美麗的青花瓷盤。
    師:今天我們就要來創(chuàng)作美麗的青花瓷,等下小朋友們跟著我一起來變魔術哦!
    3、教師講解示范青花瓷盤畫法。
    (1)先裝飾青花瓷盤盤心:盤心可以畫任何你喜歡的東西或圖案。
    (2)再畫盤邊花紋:邊上的花紋可以是各種各樣的線條,如,波浪線、折線、彈簧線、螺旋線等,也可以是各種小圖案,如,三角形、心形、小的花朵等等。
    (3)要求幼兒在繪畫時邊上的花紋和圖案一定要有規(guī)律的一一排好隊,確保圍繞盤心花紋進行中心對稱構圖。
    4、提出繪畫要求。
    (1)先構思,再動手創(chuàng)作。
    (2)繪畫時不弄臟衣服、桌面。
    (3)動腦筋,創(chuàng)作與從不同的作品。
    (4)將創(chuàng)作好的作品放到中間的報紙上展示。
    5、幼兒自主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6、作品展示在作品墻、交流評價。
    教學反思。
    青花瓷是最富有古代中國濃郁氣息的瓷器,青花瓷的主色調為藍色和白色,圖案有山水,鳥獸,人物等,栩栩如生。青花瓷的圖案設計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且都是運用中心對稱的原理設計。通過讓幼兒圖片觀察青花瓷盤和動手設計青花瓷盤,使幼兒在活動中能夠初步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對中國民間工藝產生興趣,并且懂得用有規(guī)律的花紋裝飾、設計盤子,培養(yǎng)其審美情趣和表現(xiàn)力。
    青花瓷教案及反思篇五
    活動目標:
    1.嘗試漏印花瓶,并在此過程中學習漏印紙版畫的方法。
    2.在活動中體驗自主表現(xiàn)和創(chuàng)作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鏤空的花和花瓶、海綿拓包、水粉、調色盤、抹布。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今天,我?guī)砹艘环荻Y物,你想看看嗎?
    這幅畫和我們平時畫的有什么不一樣呢?
    猜猜它是用什么工具來創(chuàng)作的?(出示漏印紙版畫的材料和工具)。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玩的游戲――漏印瓶花。
    二、玩漏印,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能力。
    現(xiàn)在,我想請問一下,應該先印花瓶還是花?為什么?
    誰愿意來試試?(個別幼兒操作)。
    我拍的方法和他不一樣,你看,
    剛才老師是怎樣印花瓶的?
    今天,我們每一位小朋友都是小藝術家,你也來創(chuàng)造一瓶你喜歡的花。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交代規(guī)則:
    1.印花和花瓶的時候,要設計好它們擺放的位置;
    2.印的時候不能讓紙版移動;
    3.盡量保持桌面的干凈、整潔。
    四、欣賞、分享作品。
    你最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么?
    五、延伸活動。
    出示大花瓶圖片。
    看,下次活動課,我們一起來用漏印的方法合作完成這個大花瓶好不好?
    青花瓷教案及反思篇六
    2、認識字卡二?;顒訙蕚渥挚ǎ荷炷憷c笑三。
    1、導入:教師與幼兒互動,做手指律動。
    2、講解字卡小朋友,今天老師要給你們講一個,中國小朋友和外國小朋友聯(lián)歡的故事。
    (1)在一個天氣晴朗的上午,我們少年宮的小朋友,應邀去電視臺和外國小朋友聯(lián)歡,今天的節(jié)目可真精彩??!瞧,我們少年宮的小朋友穿著解放軍叔叔的服裝,手里拿著槍,嘴里喊著沖啊,多神奇?。ǔ鍪荆簺_。這就是沖,手拿槍從中間沖下來。)。
    (2)外國的小朋友也表演了一個小品,讓臺下的小朋友笑彎了腰,(出示:笑。這就是笑,笑的小朋友都露出了小牙。)。
    (3)外國的小朋友非常友好,還專門給中國的小朋友帶來了一盒精美的小點心(出示:點。這就是點,四個小黑點,小點心非常好吃。)。
    (4)最后,中國的小朋友和外國的小朋友合唱起了歌,伸出小手拍一拍(出示:伸。這就是伸,伸出你的小手)。
    (5)我們互相交流,你就成了我的朋友,(出示:你。老師和幼兒同時指字卡“小”,說“你”是好孩子。你是我的好朋友,就是你)。
    3、游戲環(huán)節(jié)為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這一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幼兒園識字教案。
    把字卡作為飛機票,教師口里念著“點豆豆,點豆豆,點到豆豆吃豆豆,點到誰誰就起來回答字”,然后請小朋友來回答老師手中字卡上的字,回答對了就給他一張“飛機票”。這樣既能把孩子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又能維持課堂秩序,不至于教室里亂哄哄的。
    然后老師當飛機,載著拿到飛機票的小朋友去他們想去的地方,當然這些都是虛擬的,一系列動作都在教室里完成。
    4、讀書環(huán)節(jié)現(xiàn)在小朋友們拿出我們的書,一個一個的讀,速度要慢,不要太快(老師說開始,領著小朋友們指讀課文)。
    青花瓷教案及反思篇七
    活動目標:
    1、欣賞不同形狀、不同花紋的青花瓷花瓶,感受青花瓷花瓶的美。
    2、運用多種形式裝飾青花瓷花瓶,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1、準備不同形狀花紋的實物青花瓷花瓶及相應的課件。
    2、白色卡紙剪成的花瓶形狀、藍色水彩筆、藍色顏料、藍色蠟光紙,剪刀、藍印花布、膠水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青花瓷花瓶實物、圖片,初步感受青花瓷的美。
    (一)欣賞花瓶,感受花瓶上的圖案美、花紋美。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花瓶,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幼兒自由欣賞)。
    2、(幼兒坐下后)提問:這些花瓶漂亮嗎?哪兒漂亮?
    (教師從三個方面進行小結)。
    3、瓶身上有什么?有哪些圖案?
    4、瓶頸上有什么?
    5、瓶口上有什么?
    (他喜歡這個花瓶,那你喜歡哪個呢?除了有漂亮的圖案,你還看到了什么么圖形和線條?)(對了,龍代表權威,古時候的人喜歡在瓷器上畫上龍和風,表示龍鳳吉祥。)(這是牡丹花,寓意著富貴。一幅美麗的海底世界圖真漂亮。這些小草是怎么排列的?)小結:花瓶上可以裝飾漂亮的圖案、吉祥的花紋,用不同線條進行組合,還可以畫出有故事情節(jié)的畫兒。
    (二)觀察花瓶,尋找這些花瓶的共同特征。
    1、小朋友們再仔細觀察這些花瓶,他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每只花瓶上都有圖案、花紋,這些圖案、花紋是什么顏色的?
    3、小結:這些花瓶都是白色的底藍色的花所以叫青花瓷花瓶。青花瓷是元代時期景德鎮(zhèn)瓷工創(chuàng)造發(fā)明,是我們中華民族珍貴的瓷器。
    二、出示課件,了解青花瓷花瓶的生產過程。
    1、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景德鎮(zhèn)去看一看,看看叔叔們是怎么制作青花瓷花瓶的?
    2、瞧,這就是美麗的景德鎮(zhèn),漂亮的青花瓷花瓶整整齊齊的排列在場地上。
    3、青花瓷花瓶制作過程。(如果有幼兒舉手就請1位幼兒說一說,哦你是這樣認為的,到底是怎樣制作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淘煉胎土。工人叔叔先要在瓷土中淘洗出大部分雜質,這樣燒成的瓷器才會堅致細膩白潤。
    (2)制胚。淘洗好的瓷土制成各種形狀的花瓶放置晾干。
    (3)繪畫。
    a、提問:叔叔在干什么?
    b、提問:叔叔畫出了什么?
    c、等花瓶干燥后,用青花料繪制圖案。
    (4)罩釉。把已經畫好紋飾的'瓷胚外面罩上一層釉水。
    (5)燒制。最后就是將罩釉后的瓷胚經高溫燒制,釉下的青花料就呈現(xiàn)出美麗的藍色。這樣美麗的青花瓷花瓶就制作好了。
    三、討論創(chuàng)作材料、幼兒創(chuàng)作。
    1、今天我們也來當一回設計師,來設計青花瓷花瓶。
    2、你準備怎樣設計你的花瓶呢?(幼兒自由回答)。
    3、那你們花瓶上的圖案、花紋是什么顏色的呢?
    小結:對,因為我們的青花瓷花瓶就是白色的底藍色的花。
    4、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花瓶、記號筆、蠟光紙、顏料、油畫棒等材料。請你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設計青花瓷花瓶。注意,你的設計要有創(chuàng)意呦!(幼兒操作,教師指導。)5、設計好的小朋友可以把你的作品送到前面的展臺上還可以去參觀一下別的小朋友的作品。
    四、展示分享評價作品。
    談話:瞧,小朋友們設計的花瓶真漂亮!大家快來欣賞呀!(幼兒圍繞在老師身旁)喲,這只花瓶真特別,是那位設計師設計的?請你來介紹一下自己的花瓶。(邀請2~3位幼兒)我們把這些漂亮的花瓶放到教室里,讓更多的小伙伴們來觀賞吧!
    活動反思。
    這節(jié)教學活動給人的強烈感受是趣味盎然、充滿魅力。教師定位于以幼兒為主體,使幼兒在主動的觀察和討論中,由對花瓶形狀的粗淺認識,逐步了解花瓶的結構和變化,感受花瓶的神奇,利用多媒體手段,讓幼兒主動獲取信息,體驗創(chuàng)作的樂趣。整個活動體現(xiàn)了以下特點:
    1、選擇了一個有價值的切入點。這個活動源于幼兒生話,深受大班幼兒的喜愛。該活動以花瓶為載體,引導幼兒想象,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找到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切入口。
    2、提供了一個富有童趣的材料。教師巧妙利用多媒體材料,使幼兒很快掌握作畫花瓶的要領,動態(tài)層次的花瓶變化,不僅使作品生動有趣,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幼兒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萌發(fā)作畫的愿望和興趣。
    3、設計了一個層次清晰的活動過程?;顒舆^程條理分明、層次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步推進、水到渠成。在整個活動中,幼兒主動觀察、討論、發(fā)現(xiàn)、感受、創(chuàng)作,每個幼兒在活動中都得到了一種新的藝術體驗和快樂,受到一次美的熏陶。自我欣賞作品使幼兒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感?;ハ嘈蕾p作品又使幼兒繪畫水平得到共同提高。這無一不是教師精心設計的結果。幼兒自始至終興趣濃厚,活動安排從頭到尾圍繞中心,這也是本次活動的成功之處。
    青花瓷教案及反思篇八
    1.欣賞不同造型的青花瓷,了解其紋樣裝飾的特點,感受作品的色調和紋樣美。
    2.學習用不同的線條和青花來設計裝飾青花瓷物品。
    3.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瓶子、葫蘆、紙杯、玻璃紙若干。
    2.藍色記號筆人手一個。
    3.《青花瓷》純音樂。
    活動過程。
    一、帶領幼兒到美工室。
    師:孩子們,看,今天我們來到哪里上課了呀!在上課之前老師先帶領你們來欣賞一下我們的美工室作品,好不好。
    二、按要求作畫。
    師:你們剛才說了很多很多,那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畫一畫呀!但是在畫之前老師是有要求的,今天我們統(tǒng)一都用青花和各種線條來裝飾你的作品,你自己看怎樣布局合理,我們比比看,最后誰畫的漂亮,好不好。
    三、自主挑選物品,進行作畫。
    1.教師:剛才老師說的你們都聽明白了嗎?好,現(xiàn)在你可以去挑選你自己喜歡的物品,開始進行創(chuàng)作。
    2.教師巡視,指出錯的地方。
    四、幼兒作品展示。
    1.師:孩子們都畫好了嗎?那現(xiàn)在把你的筆放下,跟著老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你們的作品,好不好。
    師:你們覺得誰畫的好看呢!請幼兒說一說。
    2.教師對幼兒的`評價進行小結。
    五、帶領幼兒將物品帶到教師,結束本次活動。
    師:好了,孩子們,我們一起把我們的物品帶到教室讓更多的人來欣賞,好不好。
    活動反思。
    青花瓷是最富有古代中國濃郁氣息的瓷器,青花瓷的主色調為藍色和白色,圖案有山水,鳥獸,人物等,栩栩如生。青花瓷的圖案設計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且都是運用中心對稱的原理設計。通過讓幼兒圖片觀察青花瓷盤和動手設計青花瓷盤,使幼兒在活動中能夠初步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對中國民間工藝產生興趣,并且懂得用有規(guī)律的花紋裝飾、設計盤子,培養(yǎng)其審美情趣和表現(xiàn)力。
    青花瓷教案及反思篇九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白話文的小編精心為您帶來了大班美術教案及教學反思《青花瓷》7篇,如果能幫助到您,小編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1、欣賞、跟讀詩歌——青蛙寫詩,鞏固欣賞、跟讀常規(guī)。
    2、結合詩歌內容,形象地認識標點符號。
    3、認度字詞:首、詩、句號、省略。
    1、《幼兒聽讀游戲識字》每人一冊、錄音機、磁帶。
    2、大范例、相應的大小字卡、常規(guī)字條。
    幼兒表演舞蹈《小青蛙》。
    1、提問舞蹈名稱。
    2、幼兒討論:小青蛙有什么本領。
    教師小結:一只青蛙一年能消滅許多害蟲,是莊稼的好朋友,小青蛙需要小朋友的保護。
    3、談話:青蛙有捉害蟲的本領,還有寫詩的本領哪(出示字卡;青蛙寫詩),幼兒認讀一遍,“我們一起來聽聽青蛙寫的詩吧?!?BR>    4、欣賞詩歌——青蛙寫詩。
    (1)幼兒聽音樂傳書。
    (2)出示欣賞常規(guī)字條,放錄音欣賞兩遍。
    (3)讓幼兒說說:青蛙寫的詩是怎樣的。
    5、跟讀詩歌——青蛙寫詩。
    (1)出示跟讀常規(guī)字條,放錄音跟讀兩遍。
    (2)教師根據詩歌內容提問:小蝌蚪說什么?小泡跑說什么?一串水珠說什么?并出示相應的“,”、“?!?、“……”卡。
    (3)聽音樂收書。
    6、逐一出示字卡,讓幼兒認讀。
    7、出示大范例,讓幼兒找找新認識的字寶寶,并數數大范例里有幾個逗號、幾個句號、幾個省略號。
    8、教師與幼兒共同朗讀大范例。
    9、游戲:大家都來跳跳。
    (1)聽音樂傳字卡。
    (2)教師念兒歌“池塘邊,真熱鬧,大家都來跳一跳,青蛙媽媽來點名,點到誰,誰就跳?!闭f完兒歌,“青蛙媽媽”說出一個字寶寶,小朋友就手拿相應字寶寶跳跳,邊跳邊說“我?guī)А磷謱殞毺惶?。”游戲數次?BR>    (3)聽音樂收字卡。
    1、教師簡單小結。
    2、幼兒聽音樂學青蛙跳出活動室。
    1、學習兒歌,學認字詞寒冷冬天受傷脖子雙,并能用“雙”組詞。
    2、通過學習培養(yǎng)幼兒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小朋友馬上要上小學了,在生活中肯定會遇到在幫助的情況,怎樣幫別人最好呢?同時為豐富幼兒的詞匯而設計了此活動。
    :大范例(要學的新字詞用紅色的筆寫)字卡以及字義圖片錄音機磁帶幼兒用書及人手一支鉛筆自制神秘袋(里面放一些幼兒喜歡的禮物和字卡)。
    一、開始部分。
    復習已學過的字詞(游戲神秘袋)。
    師:神秘袋真奇妙,里面的東西要不要?
    幼:要。
    (老師用手從口袋里摸出東西,吸引小朋友,交替摸出字卡,以達到復習已學的字詞目的)。
    二、基本部分。
    1、欣賞兒歌,引入課題。
    提問:兒歌中的天鵝它在哪里做什么?(在寒冷的公園里過冬)。
    它怎么了?(翅膀受傷了,很孤單)。
    小朋友怎樣幫助它的?(變成一只天鵝跟它作伴)。
    1、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及培養(yǎng)思維的流暢性。
    2、通過活動讓幼兒理解“木”字作偏旁的字一般都與樹木有關,初步認識漢字的結構特點。
    3、培養(yǎng)幼兒學習漢字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發(fā)展幼兒思維反應的靈活性。
    (一)柳樹、桃樹、松樹、楓樹等的圖片若干;“柳樹、桃樹、松樹、楓樹”的大字卡一套;自制(柳樹、桃樹、松樹、楓樹)多媒體圖片;森林、桌椅、李、橘的大字卡一套,一個很大的木字;自制小珍珠若干;自制兒歌大掛圖一幅。
    (二)、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理解了一些木字旁的字。
    師:請小朋友們看幾棵樹,然后說一說它們都是些什么樹?(柳樹、桃樹、楓樹、松樹)。
    1、師:小朋友們都能很快的說出這些樹的名稱,那是因為每棵樹都有不同的樣子,接下來,老師要給小朋友們猜謎語,謎底就是這些樹中的一種,看看誰先猜出來。
    謎語:什么樹愛梳麻花辨兒(柳樹)。
    什么樹愛掛亮寶石(桃樹)。
    什么樹愛搖小紅旗(楓樹)。
    什么樹愛舉小寶塔(松樹)。
    幼兒猜對后將原來掩著的謎底翻過來,帶領幼兒朗讀。
    2、分組讀:“伸長脖子”朗讀游戲。
    教師拿著字寶寶帶領幼兒熟悉,每到一組幼兒面前,故意將字寶寶離幼兒一段距離,要求幼兒不能離開座位可以伸展身體地讀,在讀的過程中轉換聲音的大小來吸引幼兒朗讀的興趣。
    3、找到字寶寶的共同的地方,引出它們是一些與“木”字有關的字寶寶。
    師:請小朋友們仔細的看一看,這些字寶寶之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提示:這些字寶寶里藏著一個相同的字)引出“木字”,教師手拿木字讓其從黑板后緩緩而出。
    老師總結:中國的漢字可真有趣,今天咱們學的字都以“木”字為偏旁,而且這些字都和“木”字有關。
    4、請幼兒在花瓣桌上找一找,找出已經學過的和木字有關的字,并讀出來。
    1、游戲:連線。請幼兒把字寶寶和相應的圖片用線連起來。
    2、游戲:撈珍珠。請幼兒站在椅子上扮演潛水員下海撈珍珠,打撈珍珠前先把字寶寶讀對了,然后“潛水”撈珍珠。兒歌:我是小小潛水員,勇敢的潛水員,不怕風,不怕浪,來把珍珠撿。
    3、游戲:開火車。邊念兒歌:我們的火車快快開,不要你把車票買,只要你把字寶寶讀出來。讀對的幼兒就請他上車。
    1、通過欣賞,初步了解青花瓷的特點及發(fā)展史。
    2、喜歡青花瓷,激發(fā)對中國國粹藝術的贊美之情。
    1、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可見的青花瓷器,以及青花瓷器的圖片。
    2、多媒體課件《青花瓷》的發(fā)展歷史。
    3、記號筆及自制的帽子,圍巾,扇子,小包。(幼兒操作材料)。
    4、《青花瓷》背景音樂。時裝表演音樂。
    一、導入部分。
    那就是瓷器。
    你們見過瓷器嗎?在那見過?是什么樣子的?
    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幾樣,你們想不想看?
    二。初步欣賞青花瓷器,交流、討論了解青花瓷器。
    1、展示收集的實物青花瓷器。
    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碗、盤子、勺子、花盆)這些都是我們在平時經常能看到了。它們有稱生活用瓷。
    2、展示青花瓷瓶的圖片。
    提問,這是什么?(瓶,盤子)這些瓶子,盤子上面的花紋很漂亮,大多用來給人們觀看,欣賞,因此有叫觀賞用瓷。
    提問:這些瓷器都是什么顏色的?底色是什么樣的?
    誰知道它們叫什么嗎?(青花瓷)。
    三觀看課件,進一步了解青花瓷的發(fā)展史師:青花瓷上的藍色是用一種天然然料配成顏料用毛筆描畫在做成形狀的瓷坯上,再涂上一層能起到保護作用的透明的釉,經過1300多度約高溫燒制而成的,變成現(xiàn)在這些美麗的青花藍色,所以這些瓷器的名稱叫做青花瓷器。
    提問:看到青花瓷裝飾的瓷器有什么感覺?(漂亮、美麗)。
    四引導幼兒進一步欣賞青花瓷器。
    提問:青花瓷器上的花紋、圖案都一樣嗎?你能找出一些圖案來嗎?
    青花瓷器的形狀是什么樣的?
    教師:青花瓷上精美的圖案,有龍、鳥、花、山、水、魚等,都是人們根據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及自己的想像描畫上去的,另外還利用傳統(tǒng)的花邊對瓷瓶進行整齊的,有規(guī)則的裝飾,一般在瓶口、瓶頸、底部裝飾花邊,中間描畫主要圖案。
    五擴展性教學,青花圖案還可以裝飾在什么東西上面?
    勤勞、智慧的中國人很早就創(chuàng)造出了這么美麗的青花瓷器,你們喜歡青花瓷器嗎?(喜歡)因為它是我們的傳統(tǒng)工藝品,現(xiàn)在的人們也很了不起,他們把青花圖案運用到各種裝飾中去。(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欣賞青花運用到的各種物品的裝飾。
    六幼兒設計青花瓷器今天我還請來幾位神秘嘉賓(幼兒手拿畫好的扇子,小包,圍巾,帽子隨音樂時裝表演激發(fā)幼兒繪畫的興趣)我們小朋友也很棒,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了很多美麗的青花瓷器,下面,請你們來大顯身手,用漂亮的圖案,整齊的花紋也來設計一個自己的青花瓷器吧。
    (1)介紹工具。
    (2)幼兒開始作畫。教師指導。
    幼兒隨音樂展示自己的作品。
    青花瓷作為中國的藝術瑰寶,是中國文化的象征。我結合本次活動主題“中國風、中國夢”以及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并發(fā)展了此次活動。
    《指南》中對于幼兒藝術領域的解讀中,提出了支持幼兒藝術表現(xiàn)的途徑和方法,教師要引導幼兒“感受與欣賞”、“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所以在活動過程中我采用了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遞進的方法進行教學。
    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出示青花瓷的碗、瓷杯和瓷盤等實物,引導幼兒初步感受青花瓷的花瓶,了解青花瓷的顏色特點。
    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利用課件出示了更多漂亮的青花瓷圖片,引導幼兒進一步欣賞,感受青花瓷的美。并用語言表述他們對青花瓷美的感受。
    在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通過提供豐富多樣的材料,支持幼兒進行藝術的創(chuàng)作,在幼兒的操作過程中,我積極參與到孩子們的活動中去、去挖掘、去發(fā)現(xiàn)孩子活動中的閃光點。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青花瓷展示秀,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藝術展示的機會。
    1、在觀察和交流的基礎上學習用不同的線條和圖案來設計和裝飾青花瓷。
    2、欣賞青花瓷,觀察紋飾,感受青花瓷的美。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各種青花瓷、藍色記號筆、幼兒操作材料、視頻。
    一、了解青花瓷——回憶和繪畫,回憶青花瓷的特點和花紋。
    1、今天我們要參觀青花瓷展覽,在參觀之前,想問一下小朋友們,什么叫青花瓷?(青花瓷是藍色的花紋,白色的底。而藍色也叫做青色,所以我們把白底青色花紋的瓷器叫做青花瓷。)。
    2、請朋友上來畫一畫你見過的青花瓷的花紋。
    小結:你們畫了不同的花紋,有的是花朵、樹枝、葉子,這些是來源于大自然的花紋;那么我們還有其他什么花紋(ppt),有山水風景、傳說故事,這些是來源于人們表達美好的愿望。
    二、參觀青花瓷展——觀察并交流青花瓷花紋的規(guī)律。
    1、接下來我們來參觀青花瓷展咯(幼兒上前參觀)。
    2、青花瓷上的花紋有哪些特點,設計師們是怎么設計的?
    3、如果讓你設計一個青花瓷,你如何設計?
    小結:設計青花瓷有很多方法,比如重疊法、對稱法、間隔法等等。有的從上往下畫,有的從里往外畫,有的從外往里畫,還有從左往右畫或者從右往左畫。
    三、幼兒設計、繪畫——幼兒嘗試用不同的線條和圖案設計青花瓷。
    1、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創(chuàng)作。
    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們來當小小設計師,設計一只漂亮的青花瓷,看看哪個設計師能設計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2、幼兒繪畫,教師指導:重點指導幼兒有規(guī)律地裝飾花紋和圖案。
    四、活動延伸——引導幼兒欣賞青花瓷,進一步感受青花瓷的美。
    (播放視頻)下面我們來看一段視頻,看看青花瓷究竟是怎么制作的。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首先通過欣賞,豐富學生相關青花瓷的經驗,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情趣,同時能夠了解青花瓷的基本器形與紋飾,并能夠運用水彩筆、馬克筆等工具進行繪畫表現(xiàn)。
    第一節(jié)課向同學們介紹了青花瓷的基本知識,其中包括器形特點、紋飾特點等知識點,第二節(jié)課的時候學習開始進行青花瓷的繪畫,先剪出所需器形,再在器形上描繪上紋飾外形,第三節(jié)課的時候講解色彩裝飾方法。
    在這次課上,通過曾經被拍賣的元青花《谷鬼子下山罐》來吸引學生的興趣,為什么可以賣出創(chuàng)記錄的價格,其中紋飾占了很大的作用,讓學生們對青花的紋飾產生興趣。我認為這個設計的還可以,學生大都很感興趣,想要去了解紋飾特點,興趣盎然的上了一節(jié)課。
    在上色方式上講了幾種基礎的上色方法:平涂、漸變、點線面介紹、顏色反襯。
    上色環(huán)節(jié)是個難點,需要學生通過練習才能真正了解紋飾中色彩的變化,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很難讓學生在一節(jié)課的的時間內能夠完整的感受青花瓷的魅力。
    本游戲適用于期末復習階段,用以檢測課外識字情況。
    1、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2、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布置教室,將桌椅按照班內小組數分為對應的若干組,分別排列在教室的各個角落。學生們各自準備好識字袋,將識字袋中搜集到的廣告、商標牌、自制的生字卡等等識字內容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匯總(去掉重復內容),并將這些識字內容按序擺放在桌子上。每四人小組選派一位“超市引導員”(即能正確快速認讀所有生字、詞語內容的同學當選)。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由選擇超市的一個柜臺進行游戲。游戲要求同一小組的學生能正確朗讀桌上的識字材料,(可以是齊讀,也可以是一人讀一個詞)。此時,“超市引導員”就進行認真地評判。
    2、若三位學生互幫互助能夠將這些識字內容都讀正確,“超市引導員”獎勵給該小隊三張獎券(每人一張),然后四人小隊再到其余柜臺繼續(xù)進行游戲認讀。
    3、若三位學生對其中的某些識字內容感到困難,不能認讀,“超市引導員”就及時地帶領他們正確認讀三遍,并扣除一張獎券(即得兩張獎券),碰到一處困難扣一張獎券。以此類推,若困難達到三處或以上,即不得獎券。
    4、小組逛遍超市的五個柜臺之后,便累計獲得獎券的總數,匯報給老師。
    5、最后老師將票數匯總,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各一名。該游戲既能系統(tǒng)檢查反饋小朋友課外學習認字的情況,又能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競賽方式感受到了合作學習的樂趣與強烈的集體意識。
    “我們去購物咯!”一聲歡呼表達了孩子們多少興奮的心情。一個爸爸,一個媽媽,還有一個是孩子,他們手牽著手,兜里揣著六元錢,邊走邊討論著購物計劃?!敖裉熘荒苜I兩元錢的東西?!眿寢屨f。“我們有六元錢,只要不超過就行了。”爸爸說?!拔覀儼彦X正好用光,好嗎?”孩子也有自己的主意?!安恍?,錢要省著點用?!眿寢尯芄?jié)約。爸爸和孩子都不說話了,看來這個媽媽還挺有威力的。
    來到了超市里,有的小家庭忙著看標價,有的忙著找自己喜歡的食物,還有的輕車熟路地拿了籃子慢慢逛。有的一會兒就解決了問題,每人一樣東西,很公平,有的還在爭論到底買什么,有的則跑來跑去找不到自己要買的東西。
    漸漸地大家都集中到了收銀臺前,排著隊。他們把籃子交給收銀員,媽媽拿袋子,爸爸付錢,孩子在一旁看著。拿了東西和收銀條,媽媽還不忘記向阿姨要吸管,因為他們買了酸奶。錢算得正好,沒有超出預算,還有幾毛錢的零找。這個家庭還算成功。
    咦?怎么回事,有個收銀員在叫一個孩子簽名字。原來是他們東西拿得太多了,錢不夠了,阿姨要重新算?!笆遣皇呛⒆幽玫臇|西太多了?都拿貴的怎么行?”老師在一旁提出了疑問?!笆前职诌@個東西也要,那個東西也要,不肯放掉,偏要拿。”媽媽告狀了。“那為什么爸爸不簽名,還要孩子簽?”“這個爸爸不合格?!薄斑@樣做爸爸怎么行?”周圍的人都議論起來。爸爸低下了頭。看來當爸爸也不好當啊。
    回園的路上,有個孩子興奮地跳來跳去。“伊伊,好好走路?!眿寢尨舐曊f?!熬褪前?,你這個孩子怎么那么不聽話?”爸爸也幫著腔。伊伊只好老老實實地走路了。看得一旁的老師竊笑。
    來源:網絡整理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
    content_2();。
    青花瓷教案及反思篇十
    1.欣賞不同造型的青花瓷,了解其紋樣裝飾的特點,感受作品的色調和紋樣美。
    2.學習用不同的線條和青花來設計裝飾青花瓷物品。
    3.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1.瓶子、葫蘆、紙杯、玻璃紙若干。
    2.藍色記號筆人手一個。
    一、帶領幼兒到美工室。
    師:孩子們,看,今天我們來到哪里上課了呀!在上課之前老師先帶領你們來欣賞一下我們的美工室作品,好不好。
    二、按要求作畫。
    師:你們剛才說了很多很多,那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畫一畫呀!但是在畫之前老師是有要求的,今天我們統(tǒng)一都用青花和各種線條來裝飾你的作品,你自己看怎樣布局合理,我們比比看,最后誰畫的漂亮,好不好。
    三、自主挑選物品,進行作畫。
    1.教師:剛才老師說的你們都聽明白了嗎?好,現(xiàn)在你可以去挑選你自己喜歡的物品,開始進行創(chuàng)作。
    2.教師巡視,指出錯的`地方。
    四、幼兒作品展示。
    1.師:孩子們都畫好了嗎?那現(xiàn)在把你的筆放下,跟著老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你們的作品,好不好。
    師:你們覺得誰畫的好看呢!請幼兒說一說。
    2.教師對幼兒的評價進行小結。
    五、帶領幼兒將物品帶到教師,結束本次活動。
    師:好了,孩子們,我們一起把我們的物品帶到教室讓更多的人來欣賞,好不好。
    青花瓷是最富有古代中國濃郁氣息的瓷器,青花瓷的主色調為藍色和白色,圖案有山水,鳥獸,人物等,栩栩如生。青花瓷的圖案設計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且都是運用中心對稱的原理設計。通過讓幼兒圖片觀察青花瓷盤和動手設計青花瓷盤,使幼兒在活動中能夠初步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對中國民間工藝產生興趣,并且懂得用有規(guī)律的花紋裝飾、設計盤子,培養(yǎng)其審美情趣和表現(xiàn)力。
    青花瓷教案及反思篇十一
    設計意圖:
    青花瓷以其突出的歷史風格和獨特的藝術特色被譽為是中國的“國瓷”,是中國文化的象征。同時青花瓷這一課題也是大班上學期十月份主題我是中國人中的內容,由于我們的孩子對青花瓷不熟悉,因此,本次活動我從青花瓷盤入手,通過欣賞傳統(tǒng)青花瓷盤,以觀察交流為基礎,通過提問、討論,引導幼兒認識青花瓷,了解其特點,營造出一種藝術氛圍。再通過引導幼兒自主操作,在白色紙盤上裝飾青花圖案,繪制具有民間工藝特色的青花瓷,從中感受青花瓷盤獨特的簡約之美,并激發(fā)幼兒對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熱愛之情。
    活動目標:
    1.欣賞不同造型的青花瓷盤,了解其紋樣裝飾特點,感受作品的色調和紋樣美。
    2.理解中心對稱這一構圖方法。(難點)3.在觀察交流的基礎上學習用不同的線條或圖案來設計和裝飾青花瓷盤。(重點)活動準備:
    1.青花瓷盤實物及圖片若干。
    2.紙盤、藍色記號筆人手一份。
    3.《青花瓷》純音樂。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活動。
    1.帶領幼兒進入事先布置好的青花瓷商店,導入活動。
    師:寶貝們,老師最近發(fā)現(xiàn)了一家很特別的商店,讓我?guī)銈円粔K去瞧瞧吧!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初步感知青花瓷特征。
    師:這是一家賣什么的商店?商店里的物品在顏色上有什么特點?(引導幼兒說出花紋都是藍色,盤底都是白色這一特征。)教師小結:很久以前人們把藍色又叫做青色,因此像這種白色底藍色花紋的瓷盤我們叫它青花瓷盤。
    (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商店情景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得整個導入活動自然、貼近幼兒現(xiàn)實生活)(二)播放圖片,繼續(xù)認識青花瓷盤。
    1.出示青花瓷盤照片,初步感受青花瓷盤的裝飾紋樣特點。
    師:這些美麗的花紋都裝飾在盤子什么部位呢?
    (盤心、盤邊)2.師:寶貝們,你們看這幾個盤子的圖案有什么規(guī)律嗎?
    幼兒自由討論(引導幼兒說出盤邊的圖案是圍繞盤心的圖案來畫的。)3.教師小結:我把這種圍繞著中間來繪畫的構圖方法叫做中心對稱法。
    (這一環(huán)節(jié)幼兒安靜欣賞常見的傳統(tǒng)青花瓷盤,在視覺審美感受中初步體驗到了青花瓷盤的色調美及紋樣美,進而產喜愛之情。)(三)教師邊講解邊示范繪制青花瓷盤的要領,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
    師:青花瓷盤這么漂亮,就是因為它是運用了中心對稱的方法來設計圖案,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這種繪畫的方法。
    1.教師講解示范青花瓷盤畫法。
    (1)先裝飾青花瓷盤盤心:盤心可以畫任何你喜歡的東西或圖案。
    (2)再畫盤邊花紋:邊上的花紋可以是各種各樣的線條,如,波浪線、折線、彈簧線、螺旋線等,也可以是各種小圖案,如,三角形、心形、小的花朵等等。
    (3)要求幼兒在繪畫時邊上的花紋和圖案一定要有規(guī)律的一一排好隊,確保圍繞盤心花紋進行中心對稱構圖。
    2.師:寶貝們,店老板知道你們學習了中心對稱的繪畫方法,想請你們幫他用這種本領設計一些新的青花瓷盤的圖案,讓他店里的生意更好。我們現(xiàn)在就來動手做一做吧。
    在《青花瓷》純音樂中幼兒動手創(chuàng)作青花瓷盤,教師根據幼兒的能力差異,分別進行語言提示或示范指導。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部分,教師通過中心布局圖示與盤邊布局圖示,幫助幼兒形象、直觀的理解繪制青花瓷盤的裝飾要點,以促使幼兒在接下來的創(chuàng)作中能進行有目的的構思,從而培養(yǎng)起整體布局的構圖意識。)(四)展示幼兒設計的青花瓷盤,相互欣賞,評價交流。
    1.請幼兒相互欣賞同伴作品。
    2.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喜歡哪個設計,為什么?
    3.教師對幼兒的評價進行小結。
    (評價的重點不在于評價作品的好壞,而是讓幼兒一起找找作品中的與眾不同和創(chuàng)意??芍匾龑в變宏P注青花瓷盤的整體裝飾效果是否整潔、美觀,盤心花紋與盤邊花紋的比例是否恰當等,以通過具體明確的評價活動有效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五)將幼兒設計的盤子送入商店,結束本次活動。
    師:寶貝們,我們快將設計好的作品送給店老板吧。
    活動延伸:
    1.欣賞其他青花瓷物品。
    2.向幼兒講述更多青花瓷其他物品的特點,將更多操作材料,如空白的杯子、花瓶、茶壺等物品放入美工區(qū),讓幼兒嘗試動手設計。
    青花瓷教案及反思篇十二
    要制作一件精美的青花瓷除了要有精美的器型以外,更重要的是青花瓷紋飾的繪制。
    抽生說:
    (出示課件)師歸納
    中鋒 濃
    用筆方法 用色方法
    側鋒 淡
    青花瓷的藍色深淺分明、濃淡相間,筆路清晰,中鋒側鋒的運用這不正是我們中國水墨畫的藝術魅力的表現(xiàn)嗎。
    抽生操作,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用筆用色方法。并加以糾正出現(xiàn)的問題。
    抽生說老師的用筆用色方法
    (出示課件)
    中鋒 濃
    用筆方法 用色方法
    側鋒 淡
    中鋒側鋒用筆能表現(xiàn)事物的形態(tài),濃淡變化能表現(xiàn)畫面的層次。
    觀察圖片
    思考問題
    回答問題
    觀察老師作品,上臺操作,觀察思考回答問題。
    通過觀察圖片自主探究回答問題方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自主探究式學習方法讓學生了解青花瓷紋飾用筆用色技法。
    通過嘗試臨摹教師作品,更好的掌握用筆用色技法,讓孩子更好的理解和感受青花瓷紋飾的中國畫表現(xiàn)方法。并糾正孩子的用筆用色中出現(xiàn)的問題。
    欣賞作品
    (1分鐘)
    (課件展示)欣賞孩子們的作品
    欣賞學生作品
    打開孩子心靈,感受青花瓷不用事物各種表現(xiàn)方法,激發(fā)孩子創(chuàng)作激情
    學生實踐
    (15分鐘)
    (出示課件)作業(yè)要求:用中國畫表現(xiàn)方法設計一幅自己喜愛的青花作品。(播放《青花瓷》歌曲,青花瓷圖片重復放映)
    學生臨摹或創(chuàng)作
    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
    評價
    (3分鐘)
    畫好的作品貼到黑板上展示。
    問:說說你最喜歡誰的作品,作品美在哪里?
    學生欣賞作品,回答問題,重點從筆色技巧方面評價。
    培養(yǎng)學生有重點有目的的評價。糾正作品中用筆用色方面的一些問題。
    抽生說:
    青花瓷是中國古陶瓷中最具代表性最優(yōu)秀品種之一。
    青花瓷是用氧化鈷做顏料,在陶瓷胚體上繪畫,再上一層透明釉,在高溫下一次燒成的釉下彩瓷器。因鈷料燃燒后呈藍色,所以成品后的青花瓷白藍相映,色彩恬靜素雅,給人以清新明快的美感。
    青花瓷開始于唐代,唐宋兩代的青花瓷制作比較粗糙,圖案也只以花草為主。到了元代青花瓷工藝已經很成熟了,器型的設計和紋飾更加的豐富了,花鳥、動物、人物、山水紋都有運用;明清兩代是青花瓷發(fā)展的鼎盛時期。特別以乾隆康熙年間的最為著名。
    如今,青花瓷的藝術魅力已經運用到了我們現(xiàn)代生活中的許多商品中,特別有名的是青花旗袍。
    20xx年倫敦拍賣會上這件元代“鬼谷下山”青花罐,以人民幣2.45億元成交。創(chuàng)下了青花瓷拍賣歷史最高價。中國青花瓷以其獨特魅力,享譽海內外,成為世界陶瓷園中的奇葩。
    要制作一件精美的青花瓷除了要有精美的器型以外,更重要的是青花瓷紋飾的繪制。
    抽生說:
    (出示課件)師歸納
    中鋒 濃
    用筆方法 用色方法
    側鋒 淡
    青花瓷的藍色深淺分明、濃淡相間,筆路清晰,中鋒側鋒的運用這不正是我們中國水墨畫的藝術魅力的表現(xiàn)嗎。
    抽生操作,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用筆用色方法。并加以糾正出現(xiàn)的問題。
    抽生說老師的用筆用色方法
    (出示課件)
    中鋒 濃
    用筆方法 用色方法
    側鋒 淡
    中鋒側鋒用筆能表現(xiàn)事物的形態(tài),濃淡變化能表現(xiàn)畫面的層次。
    把作品貼到大畫板上,請同學們說說你最喜愛那一副作品,為什么?
    抽生說:
    教學反思:在學生觀察分析青花瓷紋飾畫家的用筆用色方法之后,可以引入1-2副用線描方式裝飾的青花作品,特別是瓶口、瓶頸、瓶底這些部分,這樣孩子在在創(chuàng)作時表現(xiàn)可以更豐富、更大膽。作品更具青花瓷的中國畫裝飾性的藝術魅力。
    青花瓷教案及反思篇十三
    細節(jié)一:教師出示青花瓷瓶,你們見過這種瓶子嗎?(見過)跟我們平時看得有什么不一樣?(它只有白色和藍色的花)對呀,這種白底和藍色的花紋的瓶,我們叫他青花瓷瓶。那我們來看看,它上面的圖案有什么特點?(它好像是一圈一圈的)那我們來這一圈一圈的圖案畫的是什么呢?(好像是藍色的小花、還有動物呢)對了,觀察得非常地仔細,那我們再來看,這些花紋有沒有規(guī)律呢?(好像都是一樣的)對呀,青花瓷上的圖案是對稱的,還有各種各樣的花紋。
    細節(jié)二:今天我們也來畫一個青花瓷瓶,看唐老師也畫了一個,但是還沒有完成,我們先一起來看看,唐老師畫的是怎么樣的?(很多的花紋組成的),那誰也想上來設計一下青花瓷的花紋。
    大班的孩子已經有了強烈的想說的欲望,這時需要老師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個想說、敢說、有機會說并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
    讓幼兒在作畫之前知道自己要畫什么,怎么畫。使孩子說一說、動一動、畫一畫的過程中,打開了孩子們的想象力,為孩子們作畫做好了良好的鋪墊。
    在整個活動中孩子氣氛一直非常的活躍,不管第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說一說,還是第二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畫一畫,到第三環(huán)節(jié)讓幼兒作畫,孩子們都非常地高興。因為整個活動中都讓幼兒有事可說,有事可做。特別是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進行創(chuàng)想花紋,孩子孩子都爭著要上來畫一畫,因為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在老師的畫上畫畫是非常棒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們打開了畫畫的思路,所以第三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的作畫也畫得非常地不錯。
    青花瓷教案及反思篇十四
    1、嘗試運用多種線條和圖案有規(guī)律地圍繞中心進行裝飾。
    2、欣賞感受青花瓷盤不同形狀花紋的美,激發(fā)幼兒對中國陶瓷藝術品的喜愛。
    3、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藍色記號筆,實物青花瓷盤若干,范例若干活動重難點:
    嘗試運用多種線條和圖案進行裝飾難點:有規(guī)律圍繞中心裝飾青花瓷盤。
    一、欣賞青花瓷盤感受中國獨特的民間藝術。
    1、你們家的盤子上有花紋嗎?
    2、今天老師也帶來許多漂亮的盤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裝飾,青花瓷器成為中國外交禮儀上的珍貴禮品。
    二、出示范畫,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欲望。
    1、它們排列的規(guī)律是怎么樣的呢?
    (重點引導幼兒找出青花瓷盤上裝飾的規(guī)律以及瓷盤上的線條)。
    2、梳理總結幼兒經驗;這些盤子都是圍繞中心有規(guī)律的來裝飾的,我們把這種的裝飾方法叫做中心裝飾法。
    三、幼兒作畫,發(fā)揮幼兒創(chuàng)作想象。
    1、交代作畫要求:我們在裝飾盤子的時候,圍繞中心有規(guī)律的進行裝飾,中心的圖案要大。
    2、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四、活動評價。
    鴨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吃的一種食物,其白色的殼泛著淡青,給人一種淡雅安靜的感覺,而青花瓷器上的青花圖案則頗具民族特色,其藍白相間的搭配又有一種飄逸素雅清秀的感覺。若能將二者結合,加以創(chuàng)新,將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觀察菊花的顏色和姿態(tài),知道菊花是多種多樣的。同時,也可以加深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認知,了解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激發(fā)對民族文化的興趣,于是生成了這個活動。
    1、通過欣賞課件《美麗的青花》,感受青花的色彩美和圖案美。
    2、嘗試運用線條大膽地在鴨蛋上表現(xiàn)青花畫。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美工活動創(chuàng)作的樂趣。
    已有經驗:幼兒在活動前欣賞過青花瓷器。
    材料準備:
    1、鴨蛋人手一個、花青藍顏料、棉簽、抹布、水彩筆(深藍色、淺藍色)、用油泥和瓶蓋制作的底座。
    2、多媒體課件、背景音樂(古箏曲)。
    一、集體欣賞、感受青花的美。
    1、觀看課件提問:看了這些圖片,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覺?你喜歡哪張圖片?
    師:我這有一些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
    看看你喜歡哪一張圖片,為什么?圖片給你的是什么感覺?
    幼:
    (1)、我喜歡上面那一排的第3張,我感覺很光滑;
    (6)、我喜歡有樹的那個盤子,他們好像在那釣魚,感覺很安靜,天空上還有小鳥在飛。
    2、幼兒討論:和同伴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那張圖片?(從圖案感受青花的美)。
    3、了解青花提問:
    (1)這些圖片的顏色都有些什么特點?
    (2)它們都畫在哪里?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圖片上的花瓶和盤子都是什么顏色的,它們都畫在了哪里?
    幼:
    a、它們是藍色和白色,都畫在了瓷器上面;
    b、是藍顏色畫在了白顏色上面;
    c、有深藍色和淺藍色,它們都花在了白色的瓷器上。
    教師小結:我們古代人非常聰明,用青藍色的顏料在白色瓷器上畫上美麗的花紋、圖案,這就是青花瓷。
    4、馬上就要過端午節(jié)了,在過節(jié)的時候我們都會吃鴨蛋,今天我們也一起用青藍色的顏料來裝飾一下鴨蛋。
    啟發(fā)幼兒:你想在鴨蛋上畫什么?你會用什么圖案來表現(xiàn)?
    師:你想在鴨蛋上畫什么?用什么圖案來表現(xiàn)?
    幼:我想畫朵花,用波浪線來畫;我想畫太陽,用鋸齒線畫太陽的光;我想畫個娃娃,用彈簧線畫她的卷發(fā);我想畫樹,用三角形畫樹根……幼兒自選材料進行作畫,教師播放音樂、巡視指導二、創(chuàng)作活動,教師巡回指導幼兒自主選用繪畫材料、工具,在優(yōu)美的音樂伴奏下進行創(chuàng)作活動。教師巡視,進行適當的指導。
    三、作品展示、評價。
    1、你最喜歡誰畫的青花蛋,畫的是什么?為什么喜歡?
    2、請你和老師、同伴講一講自己的畫。
    3、與同伴交流,體驗成功的快樂。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又稱國瓷。青花瓷以其突出的歷史風格和獨特的藝術特色而被人們喜愛。青花瓷以白色為底,繪上藍色圖案,因此稱為青花,繪在白瓷上面稱為青花瓷。老師在活動開始前的欣賞引導部分還可以更加細致的帶著孩子們去發(fā)現(xiàn)青花瓷盤上的花紋排列的規(guī)則性,比如對稱等特征。也可以將青花瓷盤的燒制過程和種類等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這樣孩子們在觀察和作畫時就能更有針對性。
    青花瓷教案及反思篇十五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首先通過欣賞,豐富學生相關青花瓷的經驗,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情趣,同時能夠了解青花瓷的基本器形與紋飾,并能夠運用水彩筆、馬克筆等工具進行繪畫表現(xiàn)。
    第一節(jié)課向同學們介紹了青花瓷的基本知識,其中包括器形特點、紋飾特點等知識點。
    本節(jié)課需要調整部分:
    1、導入部分針對學情將導學案問題的多項選擇明確為“至少有4個答案正確”,目的是引導學生深入觀察、認真思考地進行自主學習,避免自主學習形式化、表面化;減掉學生討論環(huán)節(jié),改為直接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完成導學案的基礎上回答問題,這樣盡量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節(jié)省時間。教學效果較為明顯。
    2、說青花環(huán)節(jié)仍然是在課前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導學案問題的基礎上展開小組交流,在此基礎上達成共識,引出并板書重點內容:器型多樣:生活化——造型美;紋飾多樣:主紋輔紋分層布局——形式美;色彩對比:鮮明——清新美。在此基礎上引出賞青花環(huán)節(jié),鞏固新知。但這一部分在落實時,由于設計上過分相信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造成學生的反饋情況不好(問題主要出在紋飾的分析部分,不直觀),教師也未能夠針對生成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繞圈圈、費力不討好,學生不明白,作業(yè)受影響(畫青花、創(chuàng)青花時間、空間不足)因此,在這一部分需要做進一步的調整:器型多樣:生活化——造型美(出示多樣化青花器型,解決直觀性問題);紋飾多樣:主紋輔紋分層布局——形式美(出示鬼谷下山分析圖片,以青花罐為例,解決青花罐結構、紋飾多樣的主紋和輔紋問題;在此基礎上將此圖制作動畫效果體現(xiàn)分層布局特點)。此外,由于對教學設計內容還未完全內化,教學語言的表述邏輯性、規(guī)范性、準確性也需要進一步強化。
    應當更加努力貼近教材、貼近學生,值得發(fā)思考。
    青花瓷教案及反思篇十六
    顯性教學內容與目標:應知:學習和研究青花瓷,加深對青花瓷的認識。
    :學習和分析青花瓷紋飾用筆用色技法,用中國畫表現(xiàn)方法裝飾一件青花作品。
    1、通過本課學習,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和藝術的情感。
    2、提高學生探究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3、提高審美和鑒賞能力。
    學習青花瓷紋飾的用筆用色方法,加強中國水墨畫表現(xiàn)技巧。
    用筆用色的表現(xiàn)方法。
    :中國畫酞青蘭顏料、生宣紙、毛筆、蘸水碟、水杯、畫氈或舊報紙、課件。
    (2分鐘)。
    1、(出示課件)欣賞圖片,說說這些作品都有什么共同點?
    抽生說:
    欣賞課件圖片,回答問題。
    學生直觀感受中國青花瓷作品,藍白相間的陶瓷引出本課課題。
    講授新課。
    青花瓷教案及反思篇十七
    1、感受中華傳統(tǒng)瓷品青花瓷之美,體驗繪制青花瓷的樂趣。
    2、嘗試在白瓷瓶上繪畫,通過青白對比表象青花瓷。
    1、經驗準備:教師已帶領幼兒欣賞青花瓷并了解青花瓷的特征及青花瓷上的圖案;家長與幼兒一起收集欣賞青花瓷。
    2、課件準備:放有各種青花瓷圖片的ppt.
    3、材料準備:用白乳膠粉刷的白瓶、壇、及一次性白盤若干、藍色記號筆人手一支。
    一、開始部分
    幼兒聽中國古典音樂進教室。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回憶青花瓷有什么樣的特點?
    2、教師播放課件,再次呈現(xiàn)青花瓷極具特色的藝術形象。
    3、幼兒繪制青花瓷
    (1)教師介紹材料,引導幼兒當一名小小藝術家,繪制一個青花瓷瓶。
    (2)教師巡回指導。
    三、結束部分
    1、展示幼兒作品,組織幼兒欣賞與評價
    (1)說說自己的青花瓷瓶上畫了什么,有什么好的寓意?
    (2)說說自己喜歡那個青花瓷瓶?為什么?
    2、教師帶幼兒出教室,布置青花瓷展覽。
    青花瓷教案及反思篇十八
    1、感受白底青花的古樸簡約美,嘗試用傳統(tǒng)紋樣裝飾自己心目中的青花瓷瓶。
    2、知道青花瓷是我國傳統(tǒng)民間藝術,有進一步探索青花瓷的興趣。
    感受了解青花瓷瓶的花紋和圖案的古樸簡約美。
    用傳統(tǒng)紋樣裝飾青花瓷瓶。
    青花瓷瓶圖片、傳統(tǒng)花紋圖卡、幼兒操作材料(不同形狀的白瓶紙、藍色水筆、展示版。)。
    感知色彩美——感受構圖美——裝飾青花瓷——欣賞青花美。
    一、背景音樂引入。
    孩子們,你們知道這好聽的背景音樂叫什么名字嗎?
    你見過青花瓷嗎?
    小結:青花瓷是我國非常著名的瓷器,它產生于唐代。青花瓷只有青、白兩種顏色,上面的裝飾花紋干凈、簡潔,非常美麗。
    二、欣賞青花瓷瓶的花紋和圖案,了解其紋樣裝飾特點。
    沈老師還帶了好多的青花瓷瓶的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在看的時候請你們仔細觀察它上面的'花紋、圖案。
    主要提問:你覺得它美嗎?美在哪里?
    (幼兒分組觀察討論)。
    小結提升:這些美麗的花紋都是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花紋,都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是中國獨有的花紋,所以它具有收藏和欣賞的價值。青花瓷的花紋圖案有的來自于大自然,如花瓣、枝條、葉子圖案;也有的是人們創(chuàng)造和想象的,代表人們心中美好愿望的吉祥物,青花瓷瓶最主要、最美的部位就是在它的瓶身上,如山水風景、傳說故事、花卉動物等。為了讓瓶子更好看,在瓶口、瓶頸、瓶底部位也都有花紋的。
    主要提問:那么在瓶口、瓶頸、瓶底的部位都會有哪些花紋呢?
    瓶口:小花紋重復出現(xiàn),比如傳統(tǒng)紋樣水紋、回紋、蓮瓣紋。
    瓶頸:傳統(tǒng)紋樣焦葉紋、回紋。
    瓶身:大的圖案,有的是山水風景、傳說故事、花卉動物。
    瓶底:線條與小圖案構成,云紋、水紋、蓮瓣紋。
    主要提問:你們發(fā)現(xiàn)這些花紋都是怎么排列的呢?
    小結:一個花紋圖樣重復出現(xiàn),有規(guī)則地排列的。
    三、幼兒嘗試作畫。
    1、今天沈老師請你們來做一名青花瓷設計師,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各種形狀的花瓶,還有一些青花瓷傳統(tǒng)紋樣的圖卡,你可以參考,設計的時候可以把你覺得最美的、最喜歡的東西加入進去,也可以在圖畫里面裝上你自己的小心愿。
    2、幼兒創(chuàng)作。
    3、相互欣賞作品。
    四、延伸。
    青花瓷教案及反思篇十九
    國民間的傳統(tǒng)的藝術,對學生審美藝術的培養(yǎng)是非常好,能夠激發(fā)對民族的認同與熱愛。我校學生家庭以普通職工家庭和商業(yè)者家庭為主,大多數學生家庭不具備高文化素養(yǎng)和良好藝術熏陶的條件。在課前準備這塊,我不準備讓學生進行收集資料,以保持學生上課的新鮮感,在一個課時的學習之后,學生對青花瓷產生較為濃厚的興趣,再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了解更加深入的知識學習。
    首先,介紹一下自己設計這節(jié)課的思路。青花瓷是元代陶瓷藝術的代表,它素雅、端莊,自元代到宋元明清甚至今天一直以來都備受人們的青睞。也許是出于自己對美術與文化熱衷,讓我有了上這節(jié)課的激情。我是這樣設計這節(jié)課的,導入部分以鬼谷下山這個故事做引領,引出《鬼谷子下山圖》瓷罐和課題;學習部分為:簡介青花瓷知識;認識青花瓷藝術特色:淡雅、素凈;欣賞青花瓷,了解青花瓷的種類主要有:瓶、罐、盤、碗、杯等;了解青花瓷上的圖案分為:動物、人物、風景、花卉;然后賞析教師范作;通過欣賞分析,掌握用繪畫與剪貼的方法與人合作制作一幅“青花瓷”美術作品;展示評價環(huán)節(jié)以學生自評與互評和教師總評為主,最后的拓展部分通過讓學生欣賞一些以青花瓷特色而設計的服裝、手機、鋼筆、筆記本電腦等物品開闊學生的思路。
    其次,來談一談自己上完這次課的幾點感受。
    第一,良好的課前組織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保證。同樣是一個課題,我五(1)、(4)班上完后效果是不一樣的,因為五(1)班我是提前進班,開始組織紀律、讓學生坐好、準備上課用的學習用具,所以這個年級學生的聽講情緒良好,結束時學生的作品也出現(xiàn)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五(四)班因為我當時有點事沒有提前進班,結果上課鈴響后學生才進班,學生情緒浮躁,加上學習用具沒帶或者沒準備好,一直到最后學生的作業(yè)效果都不如其它班。
    第二,貼切、贊美、真誠的評價語言,是學生情緒的推進劑。時常感到自己的教學評價語言很匱乏,以至于學生回答的很精彩,只會用掌聲、很好等方式給予鼓勵,但是上完這幾課以后,我似乎在評價用語方面醒悟了不少。我認為評價要及時,要針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合適的語言激勵,還要具有幽默感,讓學生在高興的同時內心有了鼓動,這樣學生會更加投入地聽講。
    第三,不管是教學設計的預設,還是課件的制作修改,都要圍繞教學目標和“精、簡”則兩個原則而進行,大到一節(jié)課的整體設計,小到課堂上的語言和課件上的每一張圖片每一個字,都要做到這些。做到這些,我認為即使一節(jié)課上不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最起碼也會上到有效課堂的效果。
    以上是我上完這次《青花瓷》美術課之后的自我反思,還請各位看完之后能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青花瓷教案及反思篇二十
    1.初步嘗試用紙漿在瓶上作畫,學會使用鑷子和筷子制作紙漿畫。
    2.認識青花瓷,觀察青花瓷的形態(tài)、顏色等特色。
    紙漿、鑷子、筷子、白色瓶子。
    一、欣賞青花瓷
    1.出示圖片,讓幼兒認識青花瓷。
    2.找找青花瓷的形態(tài)和顏色。
    3.青花瓷是有哪兩種顏色組成的?
    二、不一樣的青花瓷
    1.出示紙漿,這是什么?什么顏色?
    2.今天我們用紙漿來制作青花瓷。
    3.你們怎么樣制作紙漿畫?
    4.出示鑷子筷子,今天我們請這兩個朋友來幫助我們在瓶子上制作紙漿畫。
    5.師示范如何使用鑷子和筷子制作紙漿。
    三、制作青花瓷
    來制作紙漿花瓷吧!
    活動反思
    濃厚,參與也很積極,有部分幼兒最后成品還不錯。
    青花瓷教案及反思篇二十一
    大班美術活動《青花瓷》是一個在原有花瓶造型上,再進行裝飾的一個活動。幼兒對于青花瓷不是很熟悉,對于幼兒陌生的材料,老師必須給孩子一個經驗的準備才能起到效果。主要是要把握好以下幾方面:
    一、欣賞感受,激發(fā)興趣。
    活動首先請幼兒欣賞青花瓷瓶,了解青花瓷的特點。我們選擇的青花瓷瓶要具有明顯的特征,比如圖案清晰簡單易于幼兒觀察,花紋是否重復對稱,主圖則可以是對稱也可以是有主題的`畫。幼兒看了圖片以后,紛紛說:“哇,青花瓷好漂亮??!”在幼兒對中國古代青花瓷有了一定了解和興趣以后,就可以鼓勵幼兒自己想象如何設計青花瓷瓶的圖案了。
    二、化復為簡,貼合幼兒。
    我們從照片、圖片上看到的青花瓷圖案大多較為復雜,這樣的圖案讓大班幼兒來畫也太難了,畫不好反而會打擊到他們的自信心。所以要對于青花瓷過于復雜的圖案要進行簡化,準備一些基本的、簡單的青花瓷元素圖案,就可以用它們構成一個漂亮的青花瓷瓶了。
    三、富有技巧,掌握要點。
    青花瓷的圖案排列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比如瓶口一般用一些小花紋重復裝飾,瓶底也基本上由線條和小圖案構成。中間的圖案相對大一些,構成主圖,有的幼兒想到畫云朵和小鳥,有的幼兒想到畫花朵和蝴蝶,還有小朋友想到畫一串串葡萄,構圖很有趣。從幼兒繪畫完成后展示的作品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小朋友都是用線條畫的,雖然是很認真地畫,但是看上去始終顯得很單調,其實我的范畫也是有規(guī)律的,采用點、線、面結合的方法,我直接請一位幼兒在線條內涂上一些顏色,這樣一塊一塊的“面”就有了,整體效果不那么單調了,幼兒們都說比原先的好看了多了。
    美術活動有很多技巧在里面,這需要老師在活動前就要進行深刻認真的思考,孩子的水平基本上是相同是,大班幼兒要幫助他們在不知不覺中了解一些繪畫技巧,這比無目的地練習很多次要來得好,幼兒對點、線、面的掌握是繪畫表現(xiàn)造型的最基本要素,點線面是美術活動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掌握好它,將對繪畫的提高有巨大的幫助。
    青花瓷教案及反思篇二十二
    課題:青花瓷課時:1課時課型:繪畫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范畫、
    學生:藍色彩筆、剪刀、鉛筆、畫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用藍色水筆畫青花瓷瓶及紋飾。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繪畫,認識瓷器及青花瓷的特點。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通過欣賞,使學生感受民族文化的藝術美,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感受瓷器及青花瓷器的藝術美。教學難點:設計青花瓷器花紋圖案。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歌曲《青花瓷》,學生傾聽。
    二、認識了解。
    1、瓷器的歷史和認識。
    華夏文明曾以“瓷國”聞名遐邇,青花瓷以其清新色調、瑩潤色澤、素雅紋飾,賦予了瓷器歷史更為絢麗的華彩。
    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因用鈷礦在陶瓷上描繪紋飾,經高溫燒成后呈藍色而得名,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
    3、欣賞圖片,日用青花瓷的器型壺、碗、罐、盒、盤、瓶、盆、杯。
    三、深入探索青花瓷瓶。
    師:今天我們就重點了解一下青花瓷瓶的造型特征。
    1、出示青花瓷瓶圖片,學生觀察。
    師生總結:左右對稱,有瓶頸、瓶身、瓶腳三部分決定外形。
    2、欣賞不同造型的青花瓷瓶,同時觀察紋飾特點。
    紋飾特點:a、有排列有序的連續(xù)紋樣,有突出主題的單獨紋樣。b、有序排列的連續(xù)紋樣多出現(xiàn)在底、口、頸的部位,突出主題的單獨紋樣多出現(xiàn)在瓶腹的位置。
    3、出示圖片,學生回答這些花紋一般置于瓷瓶的哪個部位?四.學生創(chuàng)作。
    1、播放音樂《青花瓷》,營造藝術創(chuàng)作氛圍。
    2、課本43頁活動一的三種瓶子樣式,葫蘆瓶、玉壺春瓶、鳳尾瓶,任一種畫下來,加上喜愛的花紋。
    3、學生創(chuàng)作,老師巡視指導。
    五、評價。
    學生自評、互評、師評。圍繞造型星、圖案設計星、創(chuàng)意星三方面評價。
    六、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