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三年級范文(18篇)

字號:

    總結(jié)能夠幫助我們理清思路,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突出重點是寫一篇較為完美的總結(jié)的關(guān)鍵,要抓住最核心的內(nèi)容。以下是一些實用的工具和資源,可以提高您的工作效率。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三年級篇一
    我喜歡過春節(jié),每到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會團聚在一起,還可以開開心心的玩,不過我還是最喜歡吃餃子。
    要想吃餃子,就得先包餃子。
    三十下午,買了餃子皮,剁好餃子餡,便開始包了。先把餃子皮放到手上,大的一頭向上,小的一頭往下,放上一點餡,從下往上,慢慢的卷起來,兩頭一捏,一個“金元寶”就閃亮登場了。
    在即將要包好時,來了一位不速之客——高天旭。他可是我在老家的一個死對頭呀!只是不知他老人家光臨貴府有何事?他笑瞇瞇的說:”舅媽讓我來叫你們?nèi)ニ页燥溩印!八谥械木藡屖俏业男∧棠?,論輩分我們倆也不知道誰大,便一直是直呼姓名的。
    媽媽說,”知道了。我們待會就去?!坝谑鞘帐笆帐皷|西,便和高天旭一起去了。來到小奶奶這,小爺在沙發(fā)上玩著手機,小奶奶在廚房忙來忙去,見我們來了,連忙讓我們進屋坐。進了屋子,大人們都坐在沙發(fā)上聊著天,孩子們都圍在電視上看動畫。多開心呀!
    不一會,菜上了上來,餃子也出鍋啦,小奶奶家的餃子是素餡的',不過也很好吃。沾點醬,稍微辣辣的,特別好吃。
    餃子真好吃!春節(jié)真開心!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三年級篇二
    春節(jié)到了,春節(jié)到了,我跟爸爸媽媽回到老家。
    第二天早上,我穿上漂亮的衣服,帶上爸爸給我的壓歲錢,來到村子中,往日忙碌的農(nóng)民伯伯們都不用下地,他們都穿上了新衣服對起了山歌;有的舞起了獅子;就連70歲老人也唱起了老戲。他們好不可氣的享受著春節(jié)的快樂。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三年級篇三
    中國有很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而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了。端午節(ji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人們會吃粽子,看賽龍舟和吃茶葉蛋。
    呀?”媽媽說:“我在做妹妹喜歡吃的紅燒肉和你最喜歡吃的基圍蝦?!蔽议_心極了,去找妹妹玩。
    這時,爸爸買來了咸鴨蛋。我拿了一個咸鴨蛋,妹妹也拿了一個咸鴨蛋。我說:“妹妹,我們一起來拿蛋玩一個斗蛋的游戲好不好?”
    妹妹說:“好呀?!?BR>    我又說:“我們把蛋放在桌子上,然后,一起碰來碰去,看誰碰碎了,誰就輸了?!?BR>    我們開始玩這個游戲,開始了,我們兩個拿著蛋碰來碰去,我們玩得可開心了,最后,妹妹輸了。
    媽媽做的飯菜也好了,我們大家就一起吃團圓飯。奶奶包的粽子也下鍋了,我們吃完了飯。
    媽媽帶著我和妹妹一起到樓上去看賽龍舟電視直播??粗?,看著,我和妹妹有點看入迷了,聽見奶奶說:“吃粽子嘍!”
    媽媽就下樓去給我們兩個拿了幾個粽子上來給我們吃。
    我們一家人一起邊吃粽子,邊看賽龍舟。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三年級篇四
    春節(jié)是壯族最降重的節(jié)日。年三十吃過豐盛的晚餐后,人們便圍著火塘四周等待新年的到來,是為守歲。子時一到,人們立即焚香點燭,在神臺上供滿了豬肉、整雞、粽子、湯圓、米酒等祭品。孩子們則燃放鞭炮,有不少地方的壯族婦女馬上提著水桶或竹筒到泉眼、河邊打“新水”,討個吉利。男人則提著燈籠奔向廟社燒香化紙。
    壯人沒有作揖、跪拜、握手等見面禮,而是通過語言和豐富的表情充分表達自己的節(jié)日問侯,人們在村里或路上相見,便互相道賀“恭喜發(fā)財?!?BR>    從初二起直至被七,親朋開始來往拜年,特別是已經(jīng)出嫁的女兒。要帶幾斤肉或雞鴨等禮品,和丈夫、孩子一起回到娘家拜年。出嫁的姐妹趁此時機聚會,共敘別情。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三年級篇五
    正月初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放了煙花,聽到要放煙花,那就不用說,肯定是春節(jié)。
    我們吃完團圓飯,就出去玩了。一開門,我就聞到了股煙味兒,原來其他人也在放煙花呢!
    我們找到一塊空地,我喊著讓爸爸幫我把煙花點燃,爸爸邁著輕盈的步伐走到煙花前,蹲下來,小心翼翼地把火點著了。緊接著,一個接一個的煙花飛上了天,有的像金色的繡球,有的像銀色的星星,有的像音樂噴泉……看著美麗的煙花,我心里美滋滋的,開心極了!我指著煙花跟爸爸媽媽說:“快看,爸爸媽媽,我們放的煙花可真美呀!”
    我愛春節(jié),我愛春節(jié)的煙花,我更愛把春節(jié)打扮得如此絢麗的人們!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三年級篇六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我盼望已久的春節(jié)終于到來了。
    這天,吃完早飯,我和姐姐一起跟隨爸爸上街辦年貨,哇塞,今天街上的人可真多呀!我和姐姐東瞧瞧西望望,一會讓爸爸買點這,一會讓她買點那,爸爸都滿足我們了,要是放在平時,肯定不行。不一會兒我們手里都拎滿東西。到家媽媽已經(jīng)包好餃子,而且煮了一大桌好吃的菜,我們一家開開心心的.吃著年夜飯。吃完飯后爸爸還帶我們到樓下放煙花,8點我們一家準時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
    春節(jié)要屬我們小朋友最開心了,不僅有好吃、好玩的、還有紅包拿。在新的一年我要更加努力學習。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三年級篇七
    新年到,新年到,貼春聯(lián),放鞭炮。
    早晨,我約好哥哥,姐姐來到一中操場上放爆竹,唱著快樂的歌。首先,我拿出一盒“骨老頭”,又拿出打火機,把爆竹點(燃),可是我一時昏了頭,把打火機扔了出去,眼看手里的爆竹就要爆炸了,我趕快扔了手上的爆竹,去尋找打火機,但是我找遍了整個操場,打火機已不知去向,我看到哥哥和姐姐放炮的模樣,心里就癢癢。
    突然,爸爸從屋子里走出來,手里拿著一根點燃的香,我頓時想了起來,香也可以點爆竹,我接過香,破涕為笑,但是,過了一會兒,我又進入了問號的旋渦,我還沒用香點過爆竹呢!怎么辦呢?我鼓起勇氣,來到一個空蕩蕩的地方,把旁邊的樹枝、石頭、磚塊拿(開),隨時準備逃跑。我拿出爆竹,又用香點燃,用力甩了出去,但是它并沒有飛出去,落在離我只有一英尺遠的地方,我向遠處奔跑,但是我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才跑一步就摔倒了,我嚇得魂飛魄散,但是它滅了,真是有驚無險。
    我開始練習扔小石頭,“乒乒乒,乓乓乓!”我越來越熟練,在真正放爆竹的時候,果然扔了好遠。
    今年春節(jié)很有趣,因為我學會了放爆竹。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三年級篇八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我和宋代詩人王安石一樣,期待中國傳統(tǒng)佳節(jié)——過大年。
    清晨,祖母的腳步聲打破了寧靜,她正忙著除夕的團圓飯;我手捧一盆水仙,小心翼翼地放到陽臺,微風吹拂,嫩黃的花蕊似害羞的姑娘微微一笑;母親揮動掃帚,暖陽透過輕薄的窗紗灑在書房,書柜的灰塵輕輕落下。
    父親提議今年的春聯(lián)由我執(zhí)筆,我迫不及待地取出文房四寶,滿懷欣喜地端坐書桌旁,手握毛筆鏗鏘有力地寫出“花開富貴重重喜,運轉(zhuǎn)乾坤步步高,新春大吉”,一副春聯(lián)完成了!父親豎起大拇指,瞬間,成就感如同海棠的清香圍繞著我。最后,我和父親一起為大門換上了“新桃”。
    家里彌漫著清蒸魚和糯米團的芬芳,團圓飯準備好了,我們熱鬧地品嘗香甜可口的美食,心里似喝了蜂蜜,甜甜蜜蜜過大年。
    春節(jié)如同一副胭紅的春聯(lián),系著千家萬戶,我愿祖國同胞安康幸福。
    作者:章軒浩。
    我最喜歡的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春節(jié)。話說在遠古時期有只叫“年”的大怪物每到新年的前一天就會出來吃人和牲畜。人們用爆竹和紅色的桃符把“年”給趕走了。為了慶祝趕走“年”,便有了春節(jié)。
    左邊是一個有著大胡子的將軍,他手里拿著鞭。右邊是一位有著絡(luò)腮胡子的將軍,他手里拿著锏。他們分別是唐太宗手下的兩名大將尉遲敬德和秦叔寶。我小時候在珠海,一放爆竹我就“哇哇哇”地哭,現(xiàn)在我長大了,來到北京了??墒潜本┎蛔尫疟?,也不知道我怕不怕了。
    原來春節(jié)有這么多有趣的習俗??!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三年級篇九
    ——過年了,這讓我想起我小時候放煙花的情景!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啊!二零一四年,這幅畫面重新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
    除夕那天晚上,我們一家津津有味地吃著香噴噴的飯菜。十點左右,我和爸爸帶著許許多多的煙花去樓下。我們先是放搖搖花,我搖出了絢麗的光環(huán)。接著放的煙花是笑笑煙花,那可是我點燃的哦!其實所有的煙花都是我點燃的!一開始那笑笑煙花噴出來的花光是弱弱的,可過了一會,伴著噼噼啪啪的聲響,它噴出來的是強烈的、五光十色的花朵,有藍的、紫的、綠的、黃的、紅的……印亮了天地一樣,真好看啊!
    隨后我點燃了盛發(fā)煙花(就是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模樣),如果是第一次放的人,他剛開始肯定會放松。因為一開始那煙花一米都噴不到,過了一會,一聲聲啪啪的聲音響起,像全世界人民一起拍手一樣的!又像發(fā)射一樣激烈!最后的煙花響起,我的爸爸都嚇了一跳,煙花光彩照耀著整個小區(qū)。你如果看了場景,耳朵里肯定像兩支軍隊在激戰(zhàn)一樣,太陽在你眼前晃一樣!真刺激!
    今天過年真快活!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三年級篇十
    打了春節(jié),我們會燃放煙花爆竹,每家每戶喜氣洋洋,會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lián),大家都很忙碌。以前,我總是全家起的最晚的一個,但是今年我成了第一,因為我太想聞聞那些炮竹了,一串串的鞭炮在大人們的手里邊來,聲音真的很響,四處飛濺,仿佛想把每一個祝福都送到千家萬戶,爆竹聲接連不斷,噼里啪啦響,非常的熱鬧。
    沒到過春節(jié)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里最忙碌的時候,年菜都在前幾天作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大年三十做出來,而且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大年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的忙著剁肉,切菜。此時,砧板聲,爆竹聲,在夾雜著人們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吃年夜飯是春節(jié)家家戶戶最愉快熱鬧的時候,豐盛的年夜飯擺滿一桌,合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盛宴,也是享受那份歡樂的氣氛。
    除夕那天晚上,我們一大家子熱熱鬧鬧吃完了年夜飯,都圍在電視機前,一邊品嘗瓜果,一邊欣賞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盼望著新年的鐘聲快快敲響。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的那時,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孩子們放爆竹,歡快的歡蹦亂跳。這時,屋內(nèi)是通明的燈光,屋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這個就是我們家的春節(jié),有機會大家要來玩呀,我會歡迎大家來臨澤玩,會帶你們玩所有好玩的地方。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三年級篇十一
    春節(jié)是一個充滿紅色的節(jié)日。它也是幸福與團圓的日子。春節(jié)最熱鬧的場面便是吃年夜飯,年夜飯昭示著團圓。大家不論多忙,總在這天聚聚。
    大家都圍著大圓桌坐著,一個挨著一個,十分緊湊,由于人真的非常多。外婆和阿姨在這天下午就開始忙碌起來:洗菜、折菜、洗魚……過了一個小時,便開始煮。上菜的順序,好像并沒規(guī)定,燒好了一樣菜,就端上來。魚、肉是必不可少的,而海鮮也總是出現(xiàn)在飯桌上。媽媽說,像她們這里的人桌上沒海鮮就不叫吃一頓好飯了。桌子非常大,菜也非常多。坐在左邊的人夾不到右邊的菜,而坐在右邊的人總是夾不到左邊的菜。這時,旁邊的人就幫忙夾一下。
    也不顧什么衛(wèi)生不衛(wèi)生的。大家吃吃喝喝,也不管什么禮節(jié),吃得。男人歸男人坐,女人歸女人坐,小孩么,就歸小孩坐。男人們大多喝酒,大家都在聊天,說到盡興處,還哈哈大笑起來,真有股把酒言歡的感覺;女人有的小酌一杯,也不多喝,有的就喝些飲料。大家拉拉家常,談些生活小事;小孩呢?大人不讓喝酒,統(tǒng)統(tǒng)都喝飲料,偶爾像大人那樣碰一下杯,然后相視一笑,感覺有趣極了。
    吃團圓飯時,就是這樣,熱熱鬧鬧的氣氛一直都會彌漫著。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三年級篇十二
    是農(nóng)歷的一歲之首,俗稱“大年”。春節(jié)的來歷,在我國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它是我國民間最熱鬧、最隆重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古代的春節(jié),是指農(nóng)歷二十四個節(jié)氣中的“立春”時節(jié),南北朝以后才將春節(jié)改在一年歲末,并泛指整個春季,這時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人們便把它作為新的一年的開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國初年,改農(nóng)歷為公歷后,便將正月初一定為春節(jié)。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為“春節(jié)”,因而至今仍有許多人將過春節(jié)叫過年。人們常把過春節(jié)說成“過年”,而“年”的最初含義與今天根本不同。據(jù)說,在很古的時候,世界上有一種最兇惡的野獸叫“年”。它生長得比駱駝還大。跑起來比風還快,吼起來比雷還響。它一出來,見人吃人,見畜傷畜,人們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天神為了懲罰“年”,把它鎖進深山,只許它一年出山一次。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了“年”有“三怕”——怕紅顏色、怕響聲、怕火光。于是,有一年臘月三十晚,大伙在門口貼上紅紙,不斷地敲鑼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徹夜點上燈?!澳辍蓖砩蟻砹艘豢?,家家燈光通明;一聽,處處放炮聲,嚇得它不敢進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來,見還是戶戶門上紅,遍地咚咚響,嚇得它膽顫心驚,調(diào)頭又跑回去了。從此后,“年”一直沒敢再來,據(jù)說餓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后來,人們才把防“年”、“驅(qū)年”,變成安安穩(wěn)穩(wěn)地過年了。“年”沒有了,但是過年的習俗仍保持著。鮮紅的春聯(lián),輝煌的燈火,清脆的爆竹,響亮的鑼鼓,年年如此。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三年級篇十三
    端午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不僅僅因為它能吃粽子和綠豆糕,更因為它是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大家知道嗎:每年是端午節(jié)。這可是我們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
    每逢端午節(jié),人們都要把房子打掃得干干凈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這個小常識大家要知道哦!
    端午節(jié)還有很多活動,主要活動有兩個,分別是:賽龍舟、吃粽子。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喜歡端午節(jié),因為我愛吃粽子。呵呵!你們喜不喜歡端午節(jié)呢?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三年級篇十四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媽媽到市場上買了一些粽葉和糯米回來。先把粽葉和糯米分別浸泡一個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媽媽開始包粽子,媽媽先把粽葉卷成一個三角形,做成漏斗樣的,下面尖得水都流不下來,再把事先準備的糯米等調(diào)料一起放到三角形的“漏斗”里,再用手壓緊,把“漏斗”上方的粽葉包起來。然后用五彩線繞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好奇的問媽媽:“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呢?直接把糯米放在鍋里煮不行嗎?”媽媽告訴我:“端午節(jié)是起源于對屈原的紀念,屈原投江自盡后,為了保護屈原的尸體不被魚吃掉,人們就用竹筒裝上糯米飯投入江中,后來改用五彩線纏繞,就成了粽子?!眿寢屵呎f邊包粽子,不一會兒,一串串粽子就像一個個羊角一樣,十分可愛!我迫不急待地讓爸爸煮粽子給我吃。大約過了半個小時后,爸爸打開鍋蓋,?。M屋粽香,我的口水都流了下來,急忙剝開一個,大口大口地吃著粽子,真香真甜??!
    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有很多,每個節(jié)日都有許多傳統(tǒng)文化,更重要的是在每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里,媽媽都會給我做好多好吃的傳統(tǒng)美食。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三年級篇十五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很多很多,但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還是元宵節(jié),因為它的習俗很特別,有看花燈、包湯圓等等……于是我從新年那一天開始,就等啊等啊,盼啊盼啊。終于等到了今天,也就是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當然得吃湯圓啦,我們首先來包湯圓。我先把糯米粉放到水里浸泡均勻,然后揉成一段一段的長條,再用搟面杖搟成一片一片薄薄的、扁圓形的面皮。然后把準備好的豆沙,還有紅豆、綠豆等等的餡兒放到小小的、扁圓形面團皮里,再把它們包起來搓成小圓球。這樣,一個漂亮的小湯圓就做好啦。你說做湯圓簡不簡單啊?聽了我的解說,你是不是也心動了呢?那你也快來試一試吧!
    元宵節(jié)除了吃湯圓,當然還少不了看花燈啦。晚上,我和媽媽來到廣場,那里人山人海,花燈各式各樣,好看極了。我看得起勁的時候,媽媽突然看見了一個賣花燈的人,正在高聲喊道:“快來買呀,快來買呀,漂亮的小花燈,很多很多呢。我這里什么花燈都有,你看,有小兔子的、小龍的,還有大老虎的,是不是都很漂亮呢?”媽媽也給我買了一個小兔子的花燈。真是太可愛了,我好喜歡,不知道下一個元宵節(jié)我會得到一個什么樣子的花燈呢!
    我喜歡元宵節(jié),但是我更喜歡元宵節(jié)的習俗!我很期待下一個元宵節(jié)!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三年級篇十六
    在中華民族50的歷史長河中,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比如:元旦,清明節(jié),春節(jié)……可是,我覺得最有意思的節(jié)日莫過于中秋節(jié)。
    農(nóng)歷8月15日,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8月15日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吃月餅是中秋節(jié)的習俗,你們知道月餅是什么時候流傳開的嗎?北宋時之在宮廷中流傳,然后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壇。發(fā)展至今,朝則成為全名共同的飲食習俗。月餅與各地的飲食習慣相融合,又發(fā)展出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港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
    有一年中秋節(jié),我和媽媽回老家。賞月亮做月餅,大清早的我還在屋里睡覺??墒且呀?jīng)聽見外面有人在忙活,我一看鬧鐘,媽呀,怎么七點多啦,我二話不說,立馬穿上衣服蹬上鞋子,急忙跑出去,我看見媽媽和奶奶已經(jīng)做開了,我馬上洗了手就坐在那里開始做了。
    做月餅的第一步先制作月餅的餅皮,先混合糖漿,花生油。堿水和吉士粉攪拌均勻。第二步、加入面粉,再加面粉的過程中,我一失手把面粉都打翻了,弄得手上臉上都是面粉,像一個小雪人,引得全家哈哈大笑。我害羞極了,如果這里有一個洞,我恨不得馬上鉆進去,我看見大家這樣我連忙說失手了,你們先做吧,我去清理一下身上的東西。大家聽了我這句話才不笑了,我松了一口氣,清理完身上的面粉我邊繼續(xù)跟著奶奶做,奶奶一步一步的教我,經(jīng)過幾十分鐘后,我高興的大喊:終于做好了一個了?;仡^一看大家已經(jīng)做了十幾個了,我十分著急,便繼續(xù)做下去,第一個不熟練第二次做的時候就很熟練了,第二次我一口氣做了十個,晚上我們在院子里觀賞著月亮,吃著自己做的月餅,我開心極了。
    夜幕降臨,如水的月光透過窗戶灑進各家的房屋里,照亮了人們的心房。就在這個時候,有多少人正與親人們團聚在一起,在團圓的喜悅中吃著月餅,在月餅的甜美中仰望那一輪圓圓的明月。
    中秋節(jié)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征,是喜悅的象征。中秋節(jié)是我們合家歡樂的日子,是我們思念親人的日子,更是我們不可磨滅的日子,出門在外的游子會更加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和親人,所以我們要把他們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三年級篇十七
    每年過春節(jié),我們都回老家河南,河南地處中原,是中國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有著燦爛的文化傳統(tǒng),在這里,每年的元宵節(jié)都會舉行盛大的元宵歡慶活動。
    元宵的大街上燈火通明,家家戶戶,甚至樹上都掛滿了各種各樣的彩燈:有大紅宮燈、有轉(zhuǎn)個不停的走馬燈、十二生肖燈等,就連小孩手里也都是舉著燈籠,整個大街熱鬧非凡,搶人眼球。
    元宵猜燈謎,是這里每年都有的習俗,大人小孩都喜歡。彩燈上寫著各種燈謎,搞笑的,喜慶的,一個個都仰著頭去看,或低頭思考,或猜中后興奮不已。
    我最喜歡猜燈謎,和爸爸媽媽邊走邊猜。這時,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圓圓的燈籠上寫著幾行字:幾個人在一個屋子里打麻將,不料被警察抓捕,這時屋子里還剩什么?打一物品??窗职帜堑靡獾臉幼?,就知道他早已猜出來了,他抿著嘴,笑了笑,一再催促我快點猜。我側(cè)著腦袋,苦思冥想,怎么也猜不出來。爸爸看了我一眼:“怎么,猜不出來?警察抓走了人……”我眼珠一轉(zhuǎn),大聲叫道:“是麻將,是麻將!”爸爸笑著點了點頭。
    我們繼續(xù)往前走,看到一盞蜘蛛燈。上面寫著:南陽諸葛亮,穩(wěn)中坐軍帳,擺起八卦陣,專捉飛來將。打一動物。這太簡單了,燈本身不是給提示了嗎,“是蜘蛛!”我大叫著,爸爸媽媽還有些迷茫,但聽我一說兒,馬上便樂呵呵地笑了起來。
    猜燈謎的活動這是太有趣了,所以我每年都會回老家,感受一下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三年級篇十八
    我最喜歡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就是春節(jié)了。下面讓我來說一說春節(jié)的由來。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怪物叫“年”,聽說“年”經(jīng)常在大年的最后一天來到村子搗蛋,而且還聽說“年”最害怕聲響和紅色。后來,人們就把“?!闭吃陂T上,還在這一天的晚上放起了鞭炮?,F(xiàn)在我們這些小孩子還覺得好玩,不知道大人們在那個時候是避邪。這一天我們玩的總是那么的開心、快樂。我想:如果“年”不在的話,有可能也就不會有春節(jié)吧?當然也就不會這么快樂了!
    這就是我的理由,你有理由嗎?快點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