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讀書心得筆記(優(yōu)秀8篇)

字號:

    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西游記讀書心得筆記篇一
    《西游記》是吳承恩的一部小說。這本書應(yīng)該在中國每個人都知道。電視劇也是每年都播放很多次,有人說電視劇很精彩,我也看了很多次,但是還是覺得原著更好一點。
    唐太宗和大臣魏征在下棋,下到午時三刻,一盤殘局還沒有下完,魏征在忽然伏案大睡。之前涇河龍王違抗玉帝的圣旨,觸犯天條。即將被殺掉。而魏征就是這次殺龍的執(zhí)行人。而龍王求過唐太宗,讓他阻止魏征去殺龍,唐太宗見龍王可憐,就答應(yīng)了龍王的請求。按照計劃唐太宗留下魏征下棋。
    這時魏征靈魂出竅,在夢中將涇河龍王斬殺。后來唐太宗經(jīng)常做噩夢,夢見龍王索命,試過了很多方法,都沒有太多的用處。唐太宗為了需求內(nèi)心的安寧,于是招賢納士。在命運的安排之下,唐僧成為了西天取經(jīng)的人選。從此開始了一段驚心的旅程。
    《西游記》是我國歷史上重要的一部文學(xué)作品,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了解到唐僧的善良。
    西游記讀書心得筆記篇二
    最近我迷上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山海經(jīng)》,至于迷上它的原因,還是因為書中各種各樣的妖怪。
    漢書·藝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經(jīng)和海內(nèi)經(jīng)計算在內(nèi)。山海經(jīng)內(nèi)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chǎn)、藥物、祭祀、巫醫(yī)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wèi)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渡胶=?jīng)》具有非凡的文獻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其中的礦物記錄,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guān)文獻。
    《山海經(jīng)》中我最新?lián)Q的就是《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中的九尾狐,我?guī)缀醵急诚聛砹耍呵嗲鹬?,有獸焉,起狀如狐而九尾。如果你要問我為什么最喜歡九尾,我只能說是《山海經(jīng)》中的妖怪我都喜歡,但是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只有九尾狐了。
    《山海經(jīng)》非常好看,我希望大家也去看一下。
    西游記讀書心得筆記篇三
    《西游記》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并不陌生,大人們愛看電視劇版的《西游記》,小朋友愛看動畫版的《西游記》?!段饔斡洝分饕v的是:唐僧與他的大徒弟齊天大圣孫悟空,二徒弟天蓬元帥豬八戒,三徒弟卷簾大將沙僧,師徒四人歷經(jīng)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真經(jīng),修成正果的故事。
    我看過之后感觸非常深。對于我們來說,別說是九九八十一難,遇到一點小困難,我們就想退縮、放棄,可是唐僧師徒四人不怕艱辛,不怕磨難,歷經(jīng)千辛萬苦也堅持到底,永不言棄。他們師徒四人的這種精神使我無比的敬仰,讓我深深的折服。
    一個人,不論遇上什么樣的困難,經(jīng)歷什么樣的磨難,也該像唐僧師徒一樣,不要輕易放棄,一定要堅持到最后,不要怕困難,始終要對自己說:“相信自己,你永遠是最棒的!”俗話說的好,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不要讓別人認為你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要讓別人以為你是一個不怕困難,無論遇到什么事都不會退縮,會勇往直前的人。
    同學(xué)們,讓我們?nèi)プ鲆粋€像唐僧師徒那樣的人吧!相信你,你一定會做到。讓我們永遠相信這一句格言:堅持就是勝利!讓我們努力去做一個成功與勝利永遠伴隨在你身邊的人吧!一定要記住,相信自己,自己永遠都是最棒的!
    西游記讀書心得筆記篇四
    《西游記》講的是唐僧去西天求取真經(jīng),在路上收了三個徒弟,分別是孫奧創(chuàng)、豬八戒和沙和尚,還有一只白龍馬。經(jīng)過九九八十一難才達到西天,求得真經(jīng)的故事。
    師徒四人路過一座高山時,被一只白骨精發(fā)現(xiàn)了。奧創(chuàng)去南山摘桃時,妖精變成了一位青春貌美的村姑,走到唐僧面前說是請他們用膳的。這個時候,奧創(chuàng)來了,看出這位村姑是個妖精,什么也沒說,拿起金箍棒,當(dāng)頭就是一棒,那妖精在前一秒使用方法術(shù)脫了身,扔了一具假尸首,才得以脫身。唐僧看了十分生氣,說;“你如何能亂傷無辜?!眾W創(chuàng)打開罐子,說:“你看這哪是什么齋飯?”說著從里面跳出了幾只青蛙、癩蛤蟆,唐僧才有的相信。
    唐僧四人吃了桃子繼續(xù)趕路,突然從路邊閃出一位老婆婆,說是找她女兒的,可是奧創(chuàng)一看這哪是什么老婆婆,還是那個妖精,也不說話,當(dāng)頭就是一棒,妖精又使用方法術(shù)脫了身,扔了一具假尸首。
    唐僧氣得從立刻摔下來,一口氣念了二十幾遍緊箍咒,奧創(chuàng)痛得要命,連忙講解,過了一會兒才繼續(xù)趕路。
    白骨精不甘心就如此讓唐僧走了。又化身一位白發(fā)老公公,假裝來找老婆和女兒,奧創(chuàng)見了又是那個妖精,把金箍棒藏在身旁,走上前笑著:“我認得你這個妖精,今天就讓我來治一治你?!眾W創(chuàng)掄起金箍棒,一棒打去世了妖精,妖精化著一首白骨,脊梁上寫著“白骨夫人”。這就是的“孫奧創(chuàng)三打白骨精”,也是我最喜歡的一篇。
    還有孫奧創(chuàng)的火眼金睛是在太上老君的煉丹爐里,煉了七七四十九天才煉成的。
    這本名著告訴大家,不要被事物的表面所蒙騙,要認真仔細地看清事物的真面目,如此你早晚會練出一雙“火眼金睛”。
    西游記讀書心得筆記篇五
    我想整個世界上的人可能都看過《西游記》這本書吧!首先我先介紹一下這個故事里的主要人物。有豬八戒,為什么他叫豬八戒呢?因為他本來就是一頭豬。自從師父領(lǐng)他之后就讓他戒掉八條不良的習(xí)慣。所以他叫豬八戒。豬八戒好吃懶睡不干活,肥肥大大的。還有沙僧,他本是天上的一名大將,犯了錯誤被打入流沙河成了妖精。自從師父帶他去西天取經(jīng)后,他才變成了好人。他勤勞,老實,憨厚,聽師父的話。再說孫悟空,孫悟空原本是從石頭里碰出來的,所以是只石猴。為了學(xué)本領(lǐng),他不怕艱苦,到處拜師學(xué)藝。他忠于師父,降妖除魔,他還很勇敢。最后說唐僧,就是我所說的他們?nèi)齻€的師父。唐僧一心想到西天去取到真經(jīng),但是他經(jīng)不住妖魔鬼怪的誘惑,經(jīng)常被妖精逮住,有時候還差點被蒸了,虧了他的徒弟來救他,才得了一條性命。
    《西游記》我相信大家都看過或讀過,它主要說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拜佛求經(jīng)的經(jīng)過。在這同時,也表現(xiàn)了他們個人的特點。
    孫悟空非常勇敢,天不怕,地不怕,忠心地保護著師父去西天拜佛求經(jīng)。他的頭腦很機靈,而且喜歡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但是他有一個缺點,就是非常沖動,就因為如此,唐僧就常常念緊箍咒,使得他疼痛難忍。
    唐僧在取經(jīng)的路上不受任何誘惑和阻力。不管是金錢還是美色,他都當(dāng)作一堆泥土。就算前方有一大堆妖魔鬼怪,他也毫不恐懼,一心只想取得真經(jīng)。他的這種精神實在讓人佩服??伤袝r卻不分青紅皂白地冤枉別人。
    豬八戒就是好吃懶惰,貪圖榮華富貴和美色。但他對師父也是很忠心的。
    沙僧忠厚老實,也不貪圖榮華富貴,對師父更是忠心耿耿,他可以拼了命地保護師父。
    吳承恩在寫這部書的時候,主要體現(xiàn)了四個字“勇者無懼”。
    做每件事都要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達成我們的夢想。
    西游記1到5讀書筆記心得體會5
    西游記讀書心得筆記篇六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很小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講過孫悟空、豬八戒的故事,“白龍馬,蹄兒朝西,馱著唐三藏跟著仨徒弟,西天取經(jīng)上大路,一走就是幾萬里”的歌詞也是我經(jīng)常哼唱的。讀小學(xué)識字了以后,媽媽給我買了《西游記》的圖書,我一拿到就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里面精彩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我。今年暑假,我第二次捧起了《西游記》,依舊看得如癡如醉。
    《西游記》講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jīng)的路上,歷經(jīng)了九九八十一難,但他們同心協(xié)力降魔伏妖,最終取得真經(jīng)的故事。在《西游記》中,師徒四人各有特點:唐僧慈悲為懷、品行端正、心無雜念,孫悟空勇敢正義、聰明機靈,豬八戒樂觀、有點懶惰貪吃,沙僧忠厚老實、任勞任怨,但是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了,因為他不僅本領(lǐng)高超、神通廣大,遇到困難還勇往直前、堅強不屈。
    讀了《西游記》,我覺得學(xué)到了很多道理:“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想成功,必須大家同心協(xié)力、團結(jié)一心,朝著目標共同努力;另外,堅持不懈、積極樂觀、永不退縮的精神也是克服艱難險阻的關(guān)鍵。
    我希望我也能像唐僧師徒那樣,在學(xué)習(xí)芭蕾舞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不退縮,為了心中的夢想和目標而努力,擁有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做一個新時代的優(yōu)秀少先隊員!
    西游記讀書心得筆記篇七
    《西游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里面人物有孫悟空、豬八戒、唐僧、沙與尚,最有趣兩個人物是孫悟空與豬八戒啦!孫悟空,又名美猴王、齊天大圣。孫悟空是花果山靈石孕育,大鬧天宮,自封為齊天大圣,被如來佛祖壓制于五行山下,無法行動。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經(jīng),路過五行山,救下孫悟空。孫悟空很感激,經(jīng)觀世音菩薩點撥,拜唐僧為師,同往西天取經(jīng)。孫悟空性格聰明、活潑,勇敢、敢于反抗,在中國文化中已經(jīng)成為機智與勇敢化身。
    豬八戒,又名豬悟能,也是個呆子。原為天宮中天蓬元帥,后來,被罰下人間。但投了豬胎,長成了豬臉人身形狀。豬八戒雖好吃懶做,卻是孫悟空左膀右臂。雖然自私,卻討人喜歡,對師傅也是很忠誠。豬八戒兵器是九齒釘鈀,只會三十六種變化。
    他倆是唐僧之徒,沙與尚也是唐僧之徒。
    沙與尚,又名沙悟凈、沙僧。原為天宮中卷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王母娘娘,被扁入人間,在流沙河當(dāng)塘虱精,因他最后拜唐僧為師,一路上任勞任怨,負責(zé)挑擔(dān)。使用兵器是降妖寶杖。取經(jīng)后被封為金身羅漢。
    他們師徒四人組成了西天取經(jīng)團隊,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很團結(jié),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與挫折?,F(xiàn)在我知道了,為了尋找、追求、實現(xiàn)一個美好理想與目標,為了完成一項偉大事業(yè),必然會遇上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各種各樣困難與挫折,必須去頑強地戰(zhàn)勝這些困難,克服這些挫折。
    西游記讀書心得筆記篇八
    西游記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作家吳承恩。吳承恩爺爺是根據(jù)玄奘去西天取經(jīng)的事改編的,把原本枯燥無味的取經(jīng)故事改寫得曲折離奇、生動有趣!
    小時候,我就在熒屏上初次接觸了這個特別吸引人的神話故事!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是那么精彩!后來,我想:如果想要更深入的了解這個神話故事,就得找它的原著!于是,我到書城買了一本《西游記》。
    這本書講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堅持不懈,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來到西天取經(jīng),到最后終于取得真經(jīng),拯救世人的故事。
    讀完這本書,最令我影響深刻的是:唐僧那種去西天取經(jīng)的持之以恒!三徒弟對師傅的忠心耿耿!以及師徒四人人物的鮮明形象!
    孫悟空是這故事中的男一號,也是故事中唐僧的大徒弟,師弟們敬仰的大師兄!同時也是不少當(dāng)代人崇拜的偶像!因為他神通廣大,會七十二般變化,一個跟斗能翻十萬八千里,還有他那一雙火眼金睛。之前還大鬧天宮和地府、龍宮呢!后來,在保護唐僧西行的路上,他還手持著他的如意金箍棒斬妖除魔,力保唐僧西天取經(jīng)!為取得真經(jīng)立了不少功勞!孫悟空的人緣也非常好,有特別多神通廣大的朋友!這為他們斬妖除魔得到了很大幫助!每次孫悟空,遇到厲害的妖怪打不過的時候,就會馬上去請他那些神仙朋友來幫忙,每次沒有誰不幫他地。有一次令我的印像最深刻:那一次是悟空被黃眉大王的一個寶貝給困在里面了。一大堆神仙朋友都來了,在眾仙的努力下在寶貝上鑿了個洞。悟空才得以逃脫!孫悟空那正義、高大的形象,已經(jīng)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心里!
    豬八戒的本事雖然沒有他大師兄的本事高強,也貪財好色、愛貪小便宜、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顯得他很實在,動不動就要分行李各回各家!雖然這樣,在關(guān)鍵時候,他也會手揮九齒釘耙?guī)椭鷰熜謹匮?但這也是這西行路上的一大特色!有了他的存在,原本枯燥無味的取經(jīng)路變得更加生趣!原本死氣沉沉的取經(jīng)路,也就是這樣精彩有趣!這也是這本書的一大看點,吸引到了更多讀者,使讀者多了更多歡笑!
    沙僧和白龍馬雖然武功沒有兩個師兄厲害,法力也沒有兩個師兄高強。但是他們兩個一路上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做著后勤工作,保護唐僧西行!這也體現(xiàn)了人身上的一種忠心耿耿的精神!這是值得世人學(xué)習(xí)的!
    唐僧是整個故事的核心人物!沒了他就不會發(fā)生那么多神奇的故事了!他雖然什么法力也不會,但是他贏得了三個神通廣大的徒弟和世人的尊重!因為他堅持不懈,還有一顆仁愛的心!在取經(jīng)路上,他一個凡胎肉體在經(jīng)歷九九八十一難的時候,仍然不屈不撓,仍堅持一定要取到真經(jīng),拯救世人!真是可貴!
    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了一個要拼的機器人。一開始我還在細心、認真的拼著。但是拼了一會兒,接下來的步驟越來越難!我都不想拼了,但是當(dāng)我想放棄的時候我想起了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jīng)的堅持不懈我又繼續(xù)認真的拼,最后終于把機器人拼好了!
    一個人最可貴的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的品質(zhì)!
    西游記人物賞析:
    西游記人物賞析之孫悟空勇敢頑強,意志堅定,俠肝義膽,重情重義
    孫悟空,戲稱美猴王。又稱齊天大圣、孫行者。曾在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澗為王。早先率群猴朝游花果山,暮宿水簾洞,稱“千歲大王”。為求長生不老,獨自肇著木筏漂洋過海拜見菩提祖師,取法名:“孫悟空”。從祖師那里學(xué)會七十二般變化和筋斗云?;氐剿煻?,又從東海龍宮獲悍金箍棒,并大鬧幽冥界。玉帝令太白金星前往招安,封孫悟空為“弼馬溫”,管轄天馬千匹。孫悟空嫌官小,一路打出御馬犁監(jiān),回花果山,做了“齊天大圣”。玉帝命托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率領(lǐng)天兵天將去下界擒拿。孫悟空先敗巨靈神,又傷哪吒。玉帝再命太白金星降旨招安,令孫悟空管理蟠桃園。因為王母娘娘未請他參加蟠桃會,于是偷桃享用,致使王母娘娘“蟠桃盛會”無桃可摘;又去瑤池,偷百味珍饈,佳肴異品,玉液瓊漿,大醉;竟到太上老君煉丹房,把五個葫蘆里練就的金丹吃個精光。玉帝怒差四大天王,協(xié)同李天王并哪吒等共十萬天兵下界捉拿孫悟空。孫悟空敵住四大天王與李天王、哪吒三太子,戰(zhàn)敗五個天王。觀音菩薩推薦顯圣二郎神去捉拿孫悟空,兩個不分勝負。最后,孫悟空終于寡不敵眾被二郎神捉住。孫悟空被綁在降妖柱上,巨斧雷電都不能殺死他,又皮太上老君放進“八卦爐”中,煉了七七四十九天。悟空一雙眼煉成“火眼金睛”,跳出丹爐,再次大鬧天官。
    玉帝請如來佛把他降伏,壓在五行山下面五百多年。觀音菩薩與惠岸尋找取經(jīng)人,指點他皈依佛門,做了唐僧的大徒弟。不久,孫悟空收服豬八戒、沙和尚為師弟,請觀音菩薩收服小白龍,變成唐僧騎的白龍馬。從此,孫悟空一路降魔[擒怪,盡心竭力保護唐僧。在白虎嶺三打白骨,被貶回花果山,豬八戒用激將法請他下山,收服黃袍怪,救出寶象國公主和唐僧。路過平頂山蓮花澗又大戰(zhàn)金角大王、毅角大王;在烏雞國智斗妖道全真;路上降伏紅孩兒;在車遲國與三大仙斗法,大鬧通天河、金皖洞;路過火焰山時,三借芭蕉扇,大戰(zhàn)牛魔王。后來又大鬧龍宮,大敗九頭蟲;路過小雷音,降服黃眉怪;經(jīng)過朱紫國,悟空巧行醫(yī),降伏金毛犰等,歷經(jīng)各種險難,孫悟空終于保護唐僧到達西天大言音寺,取得真經(jīng)。孫悟空因在取經(jīng)途中全始全終,降妖有功,終于成就正果,被如來封為斗戰(zhàn)勝佛。
    孫悟空聰明靈敏,機智過人。在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師學(xué)藝,他的悟性過人,還能猜出老師的暗示,從而學(xué)到真本領(lǐng)。他對佛理有深刻的見解,有時還要高出唐僧好多。孫悟空無所畏懼,戰(zhàn)天斗地,蔑視天庭神仙,具有強烈的反抗精神。大鬧天宮是最有力的證明。他蔑視神權(quán),他見了玉帝和太上老君,從不下跪,只是唱個喏罷了,有時還直呼玉帝老兒”;太上老君為“老官兒”。即使對三界中法力最高、權(quán)力最大的如來佛祖,他也不會畢恭畢敬。獅駝嶺收三妖時,他竟然痛罵如來是“妖精的外甥”。對于一般的神靈,孫悟空更是不放在眼里。
    孫悟空勇敢頑強,意志堅定,俠肝義膽,重情重義。在取經(jīng)路上,他始終一馬當(dāng)先,降妖除魔,奮勇無敵。雖然困難重重,卻以苦為樂,幾乎從未想過拆幫散伙,即使唐僧說了灰心喪氣的話,他也從旁加以勸慰。陷空山大鬧無底洞一回,唐僧因為奉風(fēng)寒而想交代后事,孫悟空笑他軟弱。孫悟空感激唐僧把他從五行山救出的思情,忠心耿耿保護唐僧西天取經(jīng),遇到客少困難也沒有退縮過。唐僧生病,他跑旨跑后,悉心服侍。在隱霧山連環(huán)洞,南山大王用假人頭冒充唐僧欺騙悟空等人,他信以為真,痛哭失聲,埋掉人頭后仍然想著為師傅報仇。
    孫悟空明察秋毫,疾惡如仇,除惡務(wù)盡。取經(jīng)路上,唐僧師徒遇到無數(shù)妖怪。他們或扮成弱者騙取同情,如紅孩兒、“銀角大王”、金鼻白毛老鼠精;他們或扮成美麗女子誘惑人,如白骨精、蜘蛛精;或者蠱惑目王借刀殺人,如烏雞國青毛獅子、虎力犬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和白鹿精等;或者變化自已的洞穴刀人上鉤,如黃袍怪、囊眉大王等;或是借助法寶,為所欲為,如金角大王、銀角大王和獨角兕大王。這些妖怪,雖會種種變化,但最終都被孫悟空識破。
    孫悟空身上有許多猴子的特點。他是天生石猴,生就一副猴相。毛臉雷公嘴,羅圈腿,天生紅屁股,長尾巴,既使七十二般變化,也藏不住他的長尾巴和紅屁股。不但如此,他的音容笑貌,舉手投足也都是猴子做派。他好動嬉鬧,坐不安寧,立不長久.在車遲國斗法,一聽說要比賽坐禪,他尤慌了神,說道:“若是踢天弄井……諸般巧事我都干得,就是砍頭剁腦……卻也不怕;但說坐禪,我就輸了。我哪里有這坐性?你就是把我鎖在鐵桂子上,我也要上下爬踏,莫想坐得住。
    孫悟空還有許多人性的缺點。他好名,在盤絲洞前,他看見七個女妖洗桑,怕壞了自己的名聲,輕易放過她們,以致留下后患。他好戴高帽子,剛從鐵扇公主那里騙來芭蕉扇,卻又因假八戒的幾句戈維而使到手的東西又被騙走,真是功敗垂成。他愛捉弄人,尤其愛捉弄豬八戒。在高老莊,孫悟空變成高小姐的模樣戲弄豬八戒;路過平頂山,悟空讓他去巡山,暗中變成小飛蟲和啄木烏戲弄他。有時候,師傅唐僧也成了他玩笑的對象。他容易沖動,誰出言不遜,他就抓耳撓腮,怒火中燒。
    總的來說,在孫悟空身上既有神性,又有人性和猴性。他是一位頂天立地、戰(zhàn)天斗地的英雄,是作者生動刻畫、著力歌頌的代表人民力量和愿望的好漢,幾百年來已經(jīng)成為一個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文學(xué)形象。
    《西游記》人物性格賞析沙僧
    雖然沙僧比較乏味無趣,個性和本領(lǐng)都不突出,但他是以忠厚為標志存在于老百姓心目中的。想象他挑著擔(dān)子的身影,黝黑的臉孔,粗大的手掌,木訥少言的表情,好脾氣的憨笑……然而,沙和尚并不是真的忠厚和低調(diào)。他的“忠厚和低調(diào)”是一種保護膜,使自己不被注意得太多。責(zé)任少些,問題也就少些。
    沙僧的來路頗值得回味。他本是靈霄殿下侍鑾輿的卷簾大將,只因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盞,被玉帝打了八百杖,貶下界來。卷簾大將差不多等于是玉帝的貼身秘書,是領(lǐng)導(dǎo)很親近的人,僅因在大宴會上打碎了玻璃盞就要受這么大的刑罰,玉帝的無情真讓人感到齒寒。同時也讓人猜疑,或者卷簾大將曾無意地得罪過其他要員,甚至得罪過玉帝本人也未可知。
    流沙河是一條沉重的河,七日一次飛劍穿胸,身心皆痛,提醒自己的罪愆。沙和尚在流沙河這些寂寞和苦痛的日日夜夜里,忍不住反省自己的過往人生,反省一層,城府深一層。若想不得罪人,唯有兩個字“小心”,小心駛得萬年船啊。
    所以他在取經(jīng)路上,低調(diào)得甘愿被忽略,老實得近乎窩囊,那是他的過往經(jīng)歷教會他的,只有把自己藏得好才安全。
    沙和尚的實際能力不見得低,自我意識更不見得那么菲薄。在“真假美猴王”那一回,他打死了六耳獼猴弄出來的假沙僧,這也是《西游記》中明確提到沙和尚打死妖怪的唯一一次。當(dāng)其時,沙僧的果敢和威猛與一貫形象不太一致。要知道,那假行者就是六耳獼猴,連孫悟空都打不過他的,他率眾猴來圍,都能被沙僧打出重圍,可見沙僧功夫并不低。而沙和尚見到假沙僧那么憤怒,說明在他心目中,自我的分量很重大。
    沙僧平時很沉默,讓人錯覺他笨口拙舌,偶爾一些時候,沙僧才露出真面目。孫悟空第二次被驅(qū)逐之后,唐僧著沙僧去花果山找人。沙僧到花果山后說:“上告師兄,前者實是師父性暴,錯怪了師兄,把師兄咒了幾遍,避趕回家,一則弟等未曾勸解,二來又為師父饑渴去尋水化齋。不意師兄好意復(fù)來,又怪師父執(zhí)法不留,遂把師父打倒,昏暈在地,將行李搶去。后救轉(zhuǎn)師父,特來拜兄。若不恨師父,還念昔日解脫之恩,同小弟將行李回見師父,共上西天,了此正果。倘怨恨之深,不肯同去,千萬把包袱賜弟,兄在深山,樂桑榆晚景,亦誠兩全其美也?!?BR>    瞧這一番話,說得井井有條,有情有理,又得體,又嚴密,又細致,又中肯,哪里有笨嘴拙舌的影子。他平時的沉默,只是因為沒有當(dāng)出頭鳥的興趣和必要。
    沙僧看起來什么都無所謂,寬容得很,其實是“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寬容,是無情的圓滑。比如:三打白骨精之后,孫悟空遭到唐僧的驅(qū)逐,豬八戒在旁邊唆嘴也就罷了,沙僧頭頂著“老好人”的巨匾,為什么也一聲不吭,眼見著孫悟空被緊箍咒勒得像個“亞腰兒葫蘆”?你就算不好違拗師父的意思,但看在師兄弟一場的情分上,勸勸師父少念幾句總該可以吧?可是“老好人”沙和尚只是沉默,不表態(tài),不摻和,不負責(zé)。
    沙和尚不為孫悟空說話,更不會為豬八戒說話。孫悟空被遣回花果山后,豬八戒在黑松林化緣不得,把頭拱在草里睡了起來。唐僧耳熱眼跳左右等不到,沙僧便在一邊說:“師父,你還不曉得哩。他見這西方上人家齋僧的多。他肚子又大,他管你?只等他吃飽了才來哩?!?BR>    沙僧的城府更體現(xiàn)在人情世故上,別有一番冷靜和準確。他不會天真地一頭熱,也不會幼稚地盲目樂觀。孫悟空一聽說紅孩兒是牛魔王的兒子,便大喜過望,要去認親。沙僧卻說:“三年不上門,當(dāng)親也不親。你與他相別五六百年,又不曾往還杯酒,又沒有個節(jié)禮相邀,他哪里與你認什么親耶?”正如他所言,孫悟空和豬八戒高高興興地上門去,卻吃了紅孩子一番三昧真火,敗興而歸。
    《西游記》里有句原話這樣說道“沙和尚真是個靈山大將”。能把自己看得很輕,那是一種處世城府,更是一種智慧。
    豬八戒
    在西游記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活力、幽默、善于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豬八戒。
    在師徒四人里,八戒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他人很丑,但是脾氣好,天生的樂天派。他總是給沙和尚、唐僧和孫悟空帶來樂趣和幽默。他還很滑稽,這給小說里增添了很多喜劇色彩。戰(zhàn)斗的時候他也能管點用,曾經(jīng)幫助悟空擊敗過一些妖怪。他還喜歡賣弄。有一次悟空被趕走了,他們來到一座宮殿,八戒昂首闊步地走來走去,賣弄一些小把戲,比如變成一個巨人,飛到半空中的云彩里。自然,給國王和其它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假若沒有了豬八戒,這個西天取經(jīng)的團隊會沒有活力,沒有情趣,變得枯燥無味。
    豬八戒還是一個處理人際關(guān)系的高手。又一次,悟空闖了禍,唐僧一氣之下把他攆走了,但是真正遇到困難的時候,又想到了孫悟空,要是悟空在就好了。此時八戒出現(xiàn)了,他善解人意,知道唐僧需要他出來說點什么。八戒說:師傅啊,你就把孫悟空叫回來吧,你就給我一個面子吧。想一想,如果這話唐僧說出來的,但礙于領(lǐng)導(dǎo)者的面子又無法說出口,沙僧是個沒有主見的人,因個性原因說不出來這樣的話,也就只有豬八戒來說了。假設(shè)沒有了豬八戒,這個西天取經(jīng)的團隊早就分裂了。八戒還善于與外界打交道,許多外界的力量的支持都是八戒爭取來的!
    不過他還有個最大的缺點:懶惰。他總是在抱怨肩上的重擔(dān)和崎嶇的道路,當(dāng)然這也可以理解。但是工作中睡覺是不可原諒的,這樣的錯誤他犯了好幾次。一次,悟空派他去探路。他找到一個舒服的地方睡覺,回來的時候還準備了一整套的謊話告訴大家。他不知道,悟空從一開始就跟蹤著他。不用說,他被三藏罵了一頓。在遇到比較大的困難的時候,他總是說要退出取經(jīng)隊伍。如果遇到麻煩,他會毫不猶豫地拋棄他的同伴。例如有一次,他和悟凈在對抗一個真正強大的妖怪(悟空當(dāng)時被三藏趕走了),眼看就要抵擋不住。他自己放棄了抵抗,找個地方藏起來,讓悟凈一個人戰(zhàn)斗。不用說,悟凈當(dāng)時就被抓走了。這表現(xiàn)出他是多么不忠誠。
    總之,盡管八戒是個豬頭豬腦的、貪婪的白癡,他畢竟在取經(jīng)的路上出過很多力,雖然大部分是被迫的。而且,他是小說中最多彩的、最有趣的人物形象,僅次于悟空。
    唐僧
    唐僧是一個心慈面善吃齋念佛的僧人,他并沒有本領(lǐng),但是極力想吃唐僧肉的妖魔鬼怪最終卻自食其果,落了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因此,與其說唐僧是個師傅,倒不如說他是個地道的領(lǐng)導(dǎo)者。他胸懷天下,惠及黎民百姓,為了求取真經(jīng)而不惜遠行,并在所到之處宣揚佛法和親民敬君思想。至于唐僧雖然經(jīng)歷諸多磨難而總能化險為夷,一則唐僧是金禪子轉(zhuǎn)世,有佛祖如來和觀世音菩薩的庇佑;二則唐僧能夠領(lǐng)導(dǎo)好他的三個高徒,能讓他們臣服于自己,告狀搬來觀世音或是念那緊箍咒,讓徒弟們望而生畏。只要有人膽敢為非作歹或作奸犯科,必然要受嚴懲。
    唐三藏在書中雖然是以取經(jīng)為責(zé)任的師父,但是實際上他卻是個性儒弱,偽善怕死,缺乏超越的理解。他為人雖然善良仁慈,卻不能夠明辨是非,反而屢屢聽信豬八戒的挑撥,誤會能識破妖魔詭計的孫悟空??偸窃诼淙胂葳逯?,才大喊「悟空,救我!」。
    其實唐僧的形象可以說與傳說的白面書生不謀而合。雖然滿懷理想主義,卻手無縛雞之力,當(dāng)困難發(fā)生的時候,總是束手無策,坐待外援。而他的迂腐和不明是非真相,似乎在顯現(xiàn)作者對當(dāng)政者昏庸無能的暗諷。但是若是只以宗教或個人修養(yǎng)的角度來看,唐三藏代表的不是圣僧,反而是凡夫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