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語文教案范文(17篇)

字號:

    編寫教案是教師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的過程,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教案的撰寫應(yīng)該遵循教學思路的邏輯性和連貫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順暢。下面是一些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編寫的優(yōu)秀教案,希望能為您的備課提供幫助。
    元日語文教案篇一
    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學一首描寫春節(jié)的古詩。題目叫“元日”[出示,齊讀]。
    誰能說出題目的意思?(大年初一、正月初一、農(nóng)歷一月一號、春節(jié))。
    師補充:古人認為元日是一年的開始,一個季節(jié)的開始,一個月的開始,所以又叫這一天為“三元”。
    二、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讀得正確。
    1.這首詩是宋朝的王安石寫的,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學家。請大家打開書,請根據(jù)自讀要求自己讀一讀這首詩。(出示要求)請一位同學讀要求。
    2.(出示詞語)指名讀詞語,相互正音,齊讀。
    3.指名讀詩,齊讀,提出不懂的地方,集體交流。(出示提出的不懂之處有:屠蘇、曈曈日、新桃、舊符)。
    三、品讀古詩。
    2.交流: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每一句的主要意思?
    第一句:在爆竹聲中,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來到了。
    人們都在“噼噼叭叭”放爆竹,給你什么感受?讀出喜慶的氣氛。
    第二句:春風把溫暖送進了屠蘇酒中。
    過渡:剛才我們知道,這屠蘇酒可不是一般的酒,它可是除夕之夜,人們將最新鮮的屠蘇草浸入酒中,吊在井里,等到大年初一大早,全家人歡聚一堂,先是孩子,最后是老人,每人一杯。
    迎著和煦的春風,品著新年的吉祥酒,他們可能會說些什么呢?(出示,生發(fā)揮想象說話)。
    孩子們喝著屠蘇酒,會說——。
    年輕人喝著屠蘇酒,會說——。
    老年人喝著屠蘇酒,會說——。
    點撥:這里的“溫暖”僅僅指身體上感到溫暖嗎?
    (1)春風把溫暖送進了每一戶人家,每一個都感到很溫暖,心里充滿了希望。
    (2)春風把暖氣吹進了屠蘇酒,人們喝了屠蘇酒感到很溫暖,祈禱新的一年里很健康。
    過渡:詩人沐浴著柔和的春風,借著馨香的酒意,喜氣洋洋的走出家門,他看到了什么?
    第三句:燦爛的陽光普照千家萬戶,多么美好的景象!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
    評:你讀得真好,千家萬戶都沐浴著溫暖而光亮的太陽光,讓人覺得前途一片光明,充滿了希望。指名讀,齊讀。
    第四句:這里的“新桃”和“舊符”用的是“互文”的修辭手法,指的都是“桃符”,也就是新的桃符、舊的桃符。誰能說說最后這句的意思?(每年總是拿新門神換掉舊門神。)。
    人們的這個舉動有什么含意嗎?(辭舊迎新,表達祝福)。
    4.在詩人眼里換去的僅僅是舊的桃符嗎?他的筆下僅僅是一副節(jié)日風俗圖嗎?此時他已度過了人生的第四十九個元日,每一次都是這樣,為什么偏偏在這一年寫下《元日》呢?有時候我們了解了作者和寫作背景后對詩的理解會更加深入。
    (生:興奮、激動、充滿信心……)。
    請帶著這份自信、這份樂觀、這份憧憬和激動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三、拓展補充:王安石不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經(jīng)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讓我們來欣賞一下。
    出示《梅花》《泊船瓜洲》。
    元日語文教案篇二
    (蘇教版第七冊第七單元課文24《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
    教材簡析。
    這首詩是蘇教版第七冊第七單元課文24《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為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王安石所作。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寫的是在陣陣鞭炮聲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出春節(jié)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象征無限美好的前景。結(jié)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風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的意思緊密呼應(yīng),形象地表現(xiàn)了萬象更新的意思。
    作為本冊教材的最后一篇課文,它被安排在《春聯(lián)》之后,正是因為《元日》一詩中寫到了春節(jié)有“新桃換舊符”的習俗,而且學本文時,春節(jié)將近,學生對此首詩不無親切感。通過本詩的教學,可增加學生對春節(jié)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的認識,激發(fā)學生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
    目標預(yù)設(shè):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爆”、“屠”、“符”三個生字,重點理解“屠蘇”與“曈曈日”的意思,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增加學生對春節(jié)這一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的認識與熱愛。
    3、通過朗讀,感受詩中熱鬧歡快的氣氛與詩人除舊布新的抱負。
    4、教給學生一點方法,適當拓展,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
    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理解詩句意思。
    難點:體會詩人在詩中所蘊含的情感三、釋詩題四、自讀古詩,了解大意入詩境、悟詩情五、課外拓展七、布置作業(yè)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作者王安石。誰來向我們介紹一下詩人根據(jù)學生交流情況進行小結(jié)(重點指出推行新政,為感悟詩情做鋪墊)1、板書課題“”什么意思?2、春節(jié)是我國一個特別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哪些傳統(tǒng)風俗呢?過渡:那么,在一千年前的宋代,春節(jié)有哪些傳統(tǒng)風俗呢?請大家自由讀讀古詩,看看你有什么收獲?(一)出示古詩(二)檢查自學效果1、指名讀,相機正音,教學生字“爆”、“屠”、“符”2、指導讀出節(jié)奏預(yù)設(shè):學生不懂的詞:除屠蘇曈曈日新桃舊符3、出示插圖,指名學生交流點撥:“千門萬戶曈曈日”從“千”與“萬”讀出了什么?古詩中形容某種事物或現(xiàn)象極多常用“千”、“萬”,回憶一下,我們課內(nèi)外積累的古詩中有這樣的詩句嗎?千門萬戶逐漸演變?yōu)橐粋€成語,平時積累的這樣的成語有哪些?“總把新桃換舊符”桃符到春聯(lián)的演變(第一副春聯(lián))板書:放爆竹、喝屠蘇、換桃符指導感情朗讀,你認為這首詩該用什么樣的語氣去讀?小結(jié):過年了,當然很快樂,除舊布新(板書),新的一年總是充滿新的希望嘛古人云:詩言志,想一想王安石為什么會寫這首詩?(從推行新政角度去理解)小結(jié):古詩以極少的二三十字表達極為豐厚的內(nèi)涵,所以我們讀古詩時,所以我們讀古詩時一定要了解寫作背景,這樣才有可能真正的理解詩意,體悟詩情。出示《梅花》開火車背誦課外積累的古詩(5人左右)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學生交流自由讀三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借助插圖了解大意自由讀一讀,哪些詞語不理解,四人小組交流,不會的大組交流在了解大意時將句子說通順、說完整(逐句說)說出自己所知道的這樣的古詩與詞語說說春節(jié)時有哪些風俗?借助插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想象一下過春節(jié)時動人情景詩人對推行新政充滿期待、充滿信心,如果你是詩人,寫好這首詩后,你怎樣吟誦?練習背誦自由讀,說說這首詩寫了什么,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其他的詠物詩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有很多,搜集其他描寫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詩詞。
    元日語文教案篇三
    三、教學內(nèi)容概述。
    《元日》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王安石寫的一首吟詠農(nóng)歷元日即春節(jié)的七言絕句。描寫了春節(jié)期間,民間放爆竹、貼門神和飲屠蘇酒以及避鬼驅(qū)邪等民俗文化,描繪了一派除舊布新、歡樂喜慶的迎春景象,寫出了人們對吉祥、美滿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
    本詩文筆輕快,色調(diào)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乳交融,又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作此詩時,王安石此身為宰相,正在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所以這首詩的字里行間都洋溢著他對革除時弊、推行新法的堅定信念及他作為政治家除舊布新的改革精神。
    四、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1、學會本課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屠蘇”“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詞的意思,明白兩首詩的大意。
    情感目標:通過誦讀,聯(lián)系實際生活想象、感受詩中描寫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感情。
    五、學習過程。
    (一)、走近生活,談話導入。
    1、同學們,再過沒多久,就要迎來大家都特別期盼的春節(jié)了,那你知道春節(jié)指的是農(nóng)歷的哪一天嗎?(指名并板書:正月初一)這一天在古時候又叫做“元日”(板書)“元”是開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2、今天我們要學的這首古詩的題目就叫作“元日”,請大家一起來讀題。
    (二)、回憶生活,說說“春節(jié)”
    1、春節(jié)是個喜慶的節(jié)日,能說說你們是怎么過的嗎?
    指名交流,教師適當引導:說說自家或見過別人家怎么過節(jié)。
    a:放鞭炮(引導學生知道人們大多喜歡在大年三十晚上12點放鞭炮,目的是告別舊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b:吃年夜飯,喝灑慶祝(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新起點的開始,預(yù)祝有一個新的、美好的未來。)。
    c:貼對聯(lián)(表達自己美好的心愿)。
    舉杯同慶,迎接新年。
    大紅對聯(lián),美好心愿。
    (三)、聯(lián)系“春節(jié)”,想想“元日”
    過渡:其實,古代時候,人們過“元日”的方式和我們現(xiàn)在沒有太大區(qū)別,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詩,看看古時候人們是怎么過“元日”的。
    1會讀古詩。
    (1)、學生自讀,要求借助課后生字表,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幻燈出示生字,開火車認讀。
    (3)、指名朗讀,相機正音。
    (4)、教師范讀,要求學生邊聽邊注意什么地方停頓,并標一標。
    (5)、古詩朗讀欣賞學生配樂跟讀。
    (6)、再讀古詩,讀出停頓和節(jié)奏。
    (7)、多種形式練習朗讀。
    (8)、送字寶寶回家(幻燈)。
    2理解古詩。
    (1)、課件出示整首詩,背景是課文插圖,感知元日熱鬧的景象。
    (2)、同桌互讀古詩,讀后借助字典、結(jié)合插圖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現(xiàn)在過年的情景交流“我讀懂了哪句詩?!?BR>    (3)、指名集體交流,在學生理解詩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需要適當引導學生反饋收集到的資料,了解有關(guān)春節(jié)的知識。如:為什么貼春聯(lián)?為什么放鞭炮等。
    a:爆竹:古人燒竹子時發(fā)出的爆裂聲。用來驅(qū)鬼避邪,后來演變成放鞭炮。一歲除:一年已盡。除,去。
    b:屠蘇:藥酒名。古代習俗,大年初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qū)邪避瘟疫,求得長壽。
    c:曈曈:日出時光亮的樣子,詩中指“天剛亮時”。
    d:桃:桃符,古代一種風俗,農(nóng)歷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茶、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演變到現(xiàn)在,人們大多會用對聯(lián)貼于大門上。
    (4)、理解全詩的意思:同桌互說,指名說說,師生評議。
    3誦讀古詩。
    (1)、過春節(jié)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怎樣?為什么?
    (2)、作者的心情出是一樣的,從他寫的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出,也可以從這幅插圖中看出來。請你試著把詩中歡快、喜慶的場面讀出來。
    [文中的插圖描繪得很形象,給一種過節(jié)時喜慶的感覺,有助于學生讀好這古詩。]。
    自由讀、指名讀、評議、男女生讀、齊讀。
    (3)、誰已經(jīng)能背了?(指名背誦)。
    4聯(lián)系“元日”,遷移學習。
    (1)、作者描寫元日中的喜慶場面,主要抓住了哪些事物?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在一開始貼的句子旁板書:“爆竹”“屠蘇酒”“桃符”)。
    (2)、小結(jié)、介紹:同學們一定發(fā)現(xiàn)了,從古至今,過新年的方式?jīng)]有太大的不同,只不過一些叫法不同而以,比如,現(xiàn)在我們叫“春節(jié)”,面古時候叫——“元日”,也有一些物品經(jīng)過時間的推移而簡化了,比如“爆竹”簡化成現(xiàn)在的——“鞭炮”、“桃符”簡化成現(xiàn)在的——“對聯(lián)”。像這種從古時就有,并世代流傳下來的節(jié)日,我們稱為“傳統(tǒng)節(jié)日”。
    (3)、你還知道我們中國有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簡單說說節(jié)日的主要活動。
    (幻燈展示)。
    (4)、從這些流傳至今的節(jié)日風俗里,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5了解系作者生活,體味詩的深層內(nèi)含。
    (1)、這首詩的作者是誰?有誰知道他?(指名簡單介紹)。
    (2)、師出示、介紹: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中國江西臨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博學多才,官至宰相,《元日》這首詩就他任宰相后不久寫的,那時他正在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推行新政。他覺得自己推行的新政能改變當時積貧積弱的現(xiàn)象,使底層勞動人民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實現(xiàn)千門萬戶瞳瞳日情景。所以這首詩并不是單純地記錄宋代的春節(jié)民俗,而是表達了他除舊革新的政治理想。
    (3)、再讀古詩,詩中哪一句與王安石除舊革新的思想是一致的?(總把新桃換舊符)。
    6根據(jù)生活實物,學習生字。
    爆:古人燒竹子時發(fā)出的爆裂聲。
    屠:古時用屠蘇酒以驅(qū)邪避瘟疫,現(xiàn)今指宰殺。
    符:古時的符是用竹子制成的。
    [想想生活上的事物,讓學生頭腦中有一個比較形象的概念,加深對生字的識記效果。]。
    六、所需材料及資源。
    多媒體。
    七、評價方法或工具。
    (1)指名背誦古詩。
    (2)開火車認讀生字古詩中的七個生字,會組詞。
    (3)能把生字的拼音讀準。
    元日語文教案篇四
    1、打破串講的傳統(tǒng)古詩教學模式,試圖避免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quán)力,充分調(diào)動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在參與中自悟自得,使學生充分體察個人感受,以學生自身的個性、生活背景、閱讀積累等生活情景為基礎(chǔ),從詩中有所感悟。從而進行有個性的閱讀。
    2、領(lǐng)會詩歌的意境是古詩教學的關(guān)鍵。教學中想方設(shè)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其情感,把詩人創(chuàng)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xiàn)。
    3、課后作業(yè)收集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節(jié)課,一本書,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興趣的同時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認識生字二十三個。
    3、完成“課堂作業(yè)”中“我來試一試”。
    4、理解詩句的內(nèi)容,感受詩句中渲染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氣氛。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2、理解語句的意思。
    春節(jié)家人年飯的照片,生字、詞卡片;過年時家中門上的對聯(lián)和一些有趣的春聯(lián)。
    古詩。
    討論、小組合作式。
    一、談春節(jié)激趣入課題:
    同學們,是否還記得去年的春節(jié)嗎?那時的熱鬧,那時的親人相聚,那時火紅的對聯(lián)?
    (出示一組春聯(lián)和過年的畫面)。
    二、初讀感知,想像畫面。
    1、聽老師配樂朗讀,看書上的插圖,看這篇課文圖上有什么?
    2、輕聲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生字游戲――教師:課文上說,過年的時候放鞭炮,這鞭炮,用了什么詞?
    預(yù)設(shè):爆竹。
    教師:對啊,大家寫上這個詞,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預(yù)設(shè):在竹子里安裝火藥,爆炸,出花,出響。
    教師:沒錯!那,這“爆”字該怎么寫呢?
    預(yù)設(shè):火藥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聲旁,兩個熟字,合起來,很好記。
    教師:真棒!下面,同座互相用剛才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的生字新詞。
    爆屠童換符。
    3、指生朗讀全詩。
    4、說說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1、對于這首詩,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能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著說一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讀一讀;擅長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
    2、學生交流。
    (1)播放音樂,指生描述:(詩的意思)。
    (2)剛才這位同學描述的好在哪兒?(強調(diào)用自己的語言,自然生動有創(chuàng)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補充的?
    預(yù)設(shè)學生說話―――(感嘆句)(比喻句)(反問句)等。
    注意激發(fā)學生個性的感受,把學生生活中過年的景象予以再現(xiàn)。
    重點點撥――教師:“總把新桃換舊符”。一個“總”字,把春節(jié)這一民族傳統(tǒng)文化生動的表現(xiàn)出來。來,把你們家中的春聯(lián),還有你比較喜歡的春聯(lián)展示展示,看看這個“總”字,有著什么樣的含義。
    預(yù)設(shè):家家戶戶、各有千秋、更新?lián)Q代、種類繁多、喜氣洋洋。.。.。.
    (老師注意把學生各不相同的感受加以歸納,并對學生的個性化體會予以鼓勵。)。
    教師:還有什么詞,
    能這樣傳神地表現(xiàn)節(jié)日的氣氛?(除、入、換、)四人小組互相交流一下。指名在全班交流。
    (1)展示有代表性的簡筆畫。
    (2)用詩句來描繪自己的畫。
    (3)引導討論:“千戶萬戶童童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是如何在畫面上表現(xiàn)出來的?
    (1)指生讀。
    (2)集體評議。(師指導讀好停頓、節(jié)奏、韻腳。)。
    (3)練讀。
    想同學所描述的情景,邊想邊讀。
    看同學的簡筆畫,邊看邊讀。
    聽音樂感受詩的意境,邊聽邊讀。
    (4)指生背誦。
    元日語文教案篇五
    1.導讀〈〈元日〉〉讓學生體會詩人在這首詩中所寄托的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感。
    2.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背誦全詩。
    教學重點。
    1.朗讀詩句,背誦詩句,了解詩句的大意。
    2.體會詩中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具: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質(zhì)疑激進,導入釋題。
    今天我們來學習古詩〈〈元日〉〉(板書課題),腦子里會產(chǎn)生哪些想法呢?可能有的同學會問:“元日”是什么意思?“元日”就是“元旦”嗎?有誰知道?(匯報指點)。
    大家預(yù)習過課文,大體上知道了課文是描寫新春佳節(jié)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的,“元日”并非現(xiàn)在一般所說的“元旦”,而是農(nóng)歷正月初一,就是春節(jié)或過年?,F(xiàn)在“元旦”“新年”一般指農(nóng)歷的一年之首,就是農(nóng)歷1月1日,而“元日”是農(nóng)歷歲首正月初一,即一般所說的春節(jié)。
    同學們已經(jīng)理解了課題,那就請同學們來讀一讀這首詩吧!
    二。自主學習,初讀感知。
    1.出示幻燈片,播放、范讀、自由讀、指名讀、同桌互讀。
    (查資料,字典解釋每一個字詞、再解釋句子,問老師)。
    3.小組自學詩句的意思,匯整,說出詩句的意思。
    三。合作探究,精讀感悟。
    1.品讀(想一想、議一議、說一說)。
    (1)詩人選擇了哪些富有節(jié)日特點的事物來描寫春節(jié)熱鬧景象?
    (板書:放爆竹、喝屠蘇、換桃符)。
    (2)全詩描繪了怎樣一幅圖景?
    (描繪了春節(jié)期間家家戶戶鞭炮齊鳴、張燈節(jié)彩、歡度佳節(jié)的情景,呈現(xiàn)出一派歡樂、祥和的節(jié)日氣氛)。
    (3)作者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寫這首詩的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請看資料(幻燈片)。
    王安石(1021—1086)北京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他任宰相時不顧大官僚地主的反對,推行新法,在他的心目中,新法猶如春風般吹向千家萬戶,為的是老百姓能減少稅收,增加收入,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天下太平。
    〈〈元日〉〉正是他推行新政是所作,詩中他借新年的新氣象比喻自己的雄心壯志。
    生:說出表達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寄托了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感。
    師:結(jié)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風俗又蘊涵除舊布新的意思。
    2.品讀感悟(配樂、出示幻燈片)。
    帶著你的感受來美美的品讀詩句。
    3.齊背古詩。
    四。拓展延伸,總結(jié)詩句。
    2.誰可以用別的方式來描繪或表達新年的歡樂場面或天下太平的盛世呢?
    (1)說一說(2)歌聲。
    3.結(jié)課。
    一曲優(yōu)美動聽的歌聲,唱出了對祖國的祝愿,王安石當時的理想在今天實現(xiàn)了,但當時由于受保守派的攻擊,他被迫辭職,新法隨即被廢,不久他就懷著悲憤的心情死去。同學們可以去收集他晚年的詩來和〈〈元日〉〉進行對比體會。
    板書設(shè)計。
    元日。
    放爆竹。
    寄托抱負。
    喝屠蘇。
    樂觀自信。
    換桃符。
    元日語文教案篇六
    1、會認2個字,會寫5個字,其中重點認識“屠”字,重點指導書寫“屠”、“符”字,并注意“屠”字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并正確讀寫“屠蘇、瞳瞳”詞語,尤其是“曈曈”注意是左邊是日字。
    2、背誦課文。
    3、培養(yǎng)孩子對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的熱愛。
    背誦課文,借助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這首詩寫了哪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寫出了什么樣的節(jié)日情景?
    課件。
    1課時。
    第一課時。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描寫春節(jié)的詩。
    師:你知道“元”有哪些意思嗎?知道“元日”是什么意思嗎?
    師:對,元日就是新年的第一天,農(nóng)歷正月初一,也就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春節(jié)。(擴詞:元宵、元日。拓展“元”的理解,夯實語言基礎(chǔ))。
    1、利用課件檢查生字新詞,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教師重點指導“屠”字。
    師:請大家伸出手來,跟老師一起書空這個字。(一邊書寫一邊說明:半包圍結(jié)構(gòu))。
    2、師:學習生字后,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古詩讀好。嘗試讀出詩的節(jié)奏。(指名學生讀古詩——范讀古詩——齊讀)。
    3、師:通過預(yù)習和初讀,我們知道詞語的意思,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詞嗎?(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指導并總結(jié))。
    1、師:學習古詩不僅要把詩句讀正確、讀流利,還要根據(jù)詩句的意思展開豐富的想象。古詩的每一句話都描繪了一幅畫面。請同學們把對字詞的理解帶到詩句中,練習說說每一句詩的意思。
    2、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句,同桌互相交流說說展現(xiàn)在自己眼前的是一幅幅怎樣的畫面呢。
    在學生理解“歲”字時,教師補充“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詩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歲”的含義。)。
    3、交流、評議、完善。
    4、練習說話。
    師:你為什么從“屠蘇”感受到快樂呢?
    在這萬家團圓的時刻,大家迎著和煦的春風,一邊喝酒一邊說著祝福的話語,身上暖暖的,心中更是暖暖的。
    師:誰能把這兩句詩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
    師:你能把這份快樂,這份溫暖讀出來嗎?
    師:剛才我們一邊讀詩句,一邊想畫面。(多媒體出示)看,五彩繽紛的禮花在天空中綻放;聞,到處都飄散著爆竹的硝煙味;聽,到處都洋溢著歡聲笑語。置身在這樣的情景中,你的心情會如何?是??!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多喜慶??!下面請大家繼續(xù)用一邊讀詩句,一邊想畫面的方法讀后兩句。
    我們和王安石在隆隆的鞭炮聲中“來到”大街上,又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課件出示)這里的“新桃”和“舊符”都是指“桃符”。你知道桃符指什么嗎?(桃符就是春聯(lián))簡介“桃符”。
    1、師:默讀全詩,想一想全詩描寫了哪些場景。
    2、師:放爆竹、飲屠蘇、換桃符幾個典型的畫面,寥寥數(shù)語,就給我們勾畫出歡度新年的喜慶景象。時至今日,人們每到辭舊迎新之時,都會情不自禁地吟誦起王安石的這首《元日》。
    課件出示:當時的宋朝,百姓過著貧窮的生活。年輕的王安石看到了百姓的疾苦,立志要為人民造福。在49歲時,王安石做了宰相,他積極進行改革、推行新政,希望國家繁榮富強。就在這一年春節(jié),他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元日》。
    現(xiàn)在,你覺得王安石僅僅是在寫春節(jié)時熱鬧歡樂的場面嗎?他還期望什么呢?
    用一個成語來表示(辭舊迎新、除舊革新)。請你再來讀讀這首詩,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
    4、指導朗讀。
    誦讀王安石的另一首詩《梅花》。
    板書設(shè)計:
    燃放爆竹。
    喝屠蘇酒。
    新——舊。
    元日語文教案篇七
    教導方向:
    1、可能正確、熟練、有情感地朗誦和背誦古詩《元日》。
    2、學會9個生字。明白詩中重點的詞義,明白詩句主要意思。
    3、想象詩歌意境,理解詩情面緒。感悟“詩言志”的表達要領(lǐng),開頭掌握學習古詩的要領(lǐng)。
    4、學會使用網(wǎng)絡(luò)查找資料,依靠信息,自主學習。
    教導經(jīng)過;
    一情境引入。
    二自由讀古詩邊讀邊圈畫出生字,可以借助課后生字的拼音,也可以問一問同桌。
    三卡片出示生字;爆,余,除,屠,新,換,舊,付,符。開火車讀哪一組讀的正確,就仿照鞭炮的聲音:怦啪,有錯字就仿照啞炮的聲音:嗤。然后大眾幫她把錯字訂正過來。
    四指讀古詩。
    五老師這里尚有一些詞語,有的可不是書里的,你能會讀嗎?不會也沒相關(guān),老師可以幫助你,出示詞語:(課件出示)。
    迎春新年歡樂爆仗。
    紅燈秧歌守歲除舊迎新。
    屠蘇換桃符瞳瞳日眉開眼笑。
    年年多余。
    自由練讀,指讀,齊讀。
    l六再來讀這首詩說一說你似乎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
    七情感朗誦,跟手勢讀。
    八男女生角逐讀。
    九古詩新唱。
    十一提起過年,真有說不完的話題,你還知道哪些年的針言,對聯(lián)可能故事嗎。
    十二總結(jié);本年是牛年,來歲是虎年,讓我們一同期盼虎年的到來:
    板書:元日。
    (宋)王安石。
    解詩題 放爆仗。
    讀詩文 喝屠蘇。
    明詩意 迎紅日。
    悟詩情 換新符。
    元日語文教案篇八
    1.打破串講的傳統(tǒng)古詩教學模式,試圖避免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quán)力,充分調(diào)動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在參與中自悟自得,使學生充分體察個人感受,以學生自身的個性、生活背景、閱讀積累等生活情景為基礎(chǔ),從詩中有所感悟。從而進行有個性的閱讀。
    2.領(lǐng)會詩歌的意境是古詩教學的關(guān)鍵。教學中想方設(shè)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其情感,把詩人創(chuàng)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xiàn)。
    3.課后作業(yè)收集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節(jié)課,一本書,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興趣的同時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認識生字二十三個。
    3、完成“課堂作業(yè)”中“我來試一試”。
    4、理解詩句的內(nèi)容,感受詩句中渲染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氣氛。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詩。
    2、理解語句的意思。
    春節(jié)家人年飯的照片,生字、詞卡片;過年時家中門上的對聯(lián)和一些有趣的春聯(lián)。
    古詩。
    討論、小組合作式。
    一、談春節(jié)激趣入課題:
    同學們,是否還記得去年的春節(jié)嗎?那時的熱鬧,那時的親人相聚,那時火紅的對聯(lián)?
    (出示一組春聯(lián)和過年的畫面)。
    二、初讀感知,想像畫面。
    1.聽老師配樂朗讀,看書上的插圖,看這篇課文圖上有什么?
    2.輕聲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生字游戲――教師:課文上說,過年的時候放鞭炮,這鞭炮,用了什么詞?
    預(yù)設(shè):爆竹。
    教師:對啊,大家寫上這個詞,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預(yù)設(shè):在竹子里安裝火藥,爆炸,出花,出響。
    教師:沒錯!那,這“爆”字該怎么寫呢?
    預(yù)設(shè):火藥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聲旁,兩個熟字,合起來,很好記。
    教師:真棒!下面,同座互相用剛才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的生字新詞。
    爆屠童換符。
    3.指生朗讀全詩。
    4.說說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1.對于這首詩,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能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著說一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讀一讀;擅長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
    2.學生交流。
    (1)播放音樂,指生描述:(詩的意思)。
    (2)剛才這位同學描述的好在哪兒?(強調(diào)用自己的語言,自然生動有創(chuàng)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補充的?
    預(yù)設(shè)學生說話―――(感嘆句)(比喻句)(反問句)等。
    注意激發(fā)學生個性的感受,把學生生活中過年的景象予以再現(xiàn)。
    重點點撥――教師:“總把新桃換舊符”。一個“總”字,把春節(jié)這一民族傳統(tǒng)文化生動的表現(xiàn)出來。來,把你們家中的春聯(lián),還有你比較喜歡的春聯(lián)展示展示,看看這個“總”字,有著什么樣的含義。
    預(yù)設(shè):家家戶戶、各有千秋、更新?lián)Q代、種類繁多、喜氣洋洋。
    (老師注意把學生各不相同的感受加以歸納,并對學生的個性化體會予以鼓勵。)。
    教師:還有什么詞,
    能這樣傳神地表現(xiàn)節(jié)日的氣氛?(除、入、換、)四人小組互相交流一下。指名在全班交流。
    (1)展示有代表性的簡筆畫。
    (2)用詩句來描繪自己的畫。
    (3)引導討論:“千戶萬戶童童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是如何在畫面上表現(xiàn)出來的?
    (1)指生讀。
    (2)集體評議。(師指導讀好停頓、節(jié)奏、韻腳。)。
    (3)練讀。
    想同學所描述的情景,邊想邊讀。
    看同學的簡筆畫,邊看邊讀。
    聽音樂感受詩的意境,邊聽邊讀。
    (4)指生背誦。
    元日語文教案篇九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誦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詩句內(nèi)容,感受詩句中渲染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氣氛。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指導學生了解詩句的意思,說說自己的理解。
    字典、生字詞語卡片,課文插圖。
    1課時。
    1、孩子們,你們喜歡過年嗎?說一說,你們家里都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指名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自由反饋)。
    2、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一首描寫歡度新春佳節(jié)的古詩,教師板書課題,解釋課題。(元日就是農(nóng)歷正月初一)。
    1、教師范讀。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古詩。
    3、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正音,注意強調(diào)“竹”“除”“蘇”“曈”等平翹舌音和后鼻音。
    4、認記生字。告訴學生:如果認識了詩中的.生字,就能把這首詩讀得更好聽。
    5、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開火車認讀。
    6、指名讀,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1、根據(jù)自學提示展開自學。
    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詩,結(jié)合書中注釋或工具書、課外資料等理解詩句意思。
    (2)把自學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標出來。
    2、合作小組交流。
    1、教師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說說畫面上的內(nèi)容,感知元日熱鬧的景象。
    2、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呢?再讀古詩。
    3、匯報前兩行詩的自學情況,說說前兩行詩的意思。(借助“一歲除”和“屠蘇”的注釋,理解詩意)。
    5、讀詩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和你的感受。
    6、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說點什么?
    引導學生從“曈曈日”“新桃換舊符”處想象:人們對新的一年充滿了新的希望,寄托了人們對來年的美好祝愿。
    備注:在學生理解詩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需要適當引導學生反饋搜集到的資料,了解有關(guān)春節(jié)的知識。如:為什么貼春聯(lián)?為什么放鞭炮等。
    7、指導朗讀。(配上歡快的古典樂曲)。
    誰能把你體會到的歡樂熱鬧的氣氛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抽生讀,男女生比賽讀,全班齊讀)。
    8、指導背誦。
    (1)分組接背詩句。
    (2)指定學生背誦。
    (3)小組比賽,哪組背得好。
    (4)同桌互相背。
    1過春節(jié)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怎樣?為什么?(感受春節(jié)快樂、幸福、熱鬧的場面)。
    2你們最喜歡春節(jié)里的什么節(jié)目?為什么?
    想象這首詩描繪的景象,試著寫下來。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熱鬧、歡快。
    元日語文教案篇十
    2、對話導入:剛才我們一起背了許多古詩,從大家聲情并茂的朗讀中,老師感受到了大家對古詩的熱愛。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座寶庫。今天,老師就和大家走進這座寶庫,再領(lǐng)略兩首古詩的美妙情境。
    1、讀——讀準字音,識記生字。
    (1)自由朗讀,讀準詩題、作者、讀通每一句詩。
    (2)抽生讀,檢查字音及停頓情況。
    (3)將整首詩讀得正確、流利。
    2、看——圖文結(jié)合,畫中會意。
    (1)仔細觀察圖畫,然后再讀讀古詩,從中知道了什么?
    (2)互相交流。
    3、議——探究協(xié)作,讀中悟情。
    (1)以小組議議,哪些地方讀懂了,哪些詞語還沒有讀懂。
    (2)全班討論交流,教師重點指導:屠蘇、瞳瞳日、新桃、舊符。
    (3)說說詩句的意思。
    4、評——多元評價,品析美讀。
    (1)讀出你的感悟,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2)教師相機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
    (3)古詩賽讀,師生互評。
    5、誦——積極展示,深情誦讀。
    采用“對詩”、“詩句接龍”等形式反復吟誦,熟讀成誦。
    元日語文教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元日》這首詩。
    2、過程與方法:學會3個生字,感悟詩中重點的詞義,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想象詩歌意境,體會詩人情感,初步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教學重點: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教學難點:讓學生想象詩歌意境,體會詩人情感,初步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準備:
    1、練習卡。
    2、課件。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1、談話,視頻圖片展示春節(jié)的喜慶場面。
    2、提問:春節(jié)是個很隆重的節(jié)日,你覺得最有意思、最開心的事是什么?
    1、知作者、解詩題、明詩意、悟詩情。
    2、今天就用這樣的方法學習古詩《元日》。
    1、通過預(yù)習,你知道《元日》的作者嗎?學生簡介。
    2、師補充王安石相關(guān)資料。
    3、理解題目《元日》,解釋“元”在字典中的意思。
    4、師明確: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元日”是一年的開始,一個季節(jié)(春季)的開始,一個月的開始(農(nóng)歷初一),因此元日又被稱為“三元”。
    5、“元日”和元旦節(jié)是同一天嗎?指導區(qū)別“元旦節(jié)、元日”。
    1、指名大聲、準確讀古詩。
    2、多種方式認讀生字詞。
    3、教學生字。
    先指導識記“爆、屠、符”的字形,再讀帖指導美觀書寫。
    4、臨帖描紅,書寫生字。
    5、書寫展示,,同桌評價,自我修訂。
    1、按照一定的節(jié)奏讀古詩。
    2、劃出不理解的字詞,相互交流。
    3、閱讀“資料袋”,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1、詩中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2、讀詩的前一句,邊讀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3、創(chuàng)設(shè)情景指導朗讀,抓?。罕?、屠蘇,體會春節(jié)時人們的快樂、高興場面。
    4、抓住:曈曈日、新桃、舊符,理解初升陽光普照千家萬戶的吉祥場面。
    5、試背古詩。
    元日。
    (宋王安石)。
    隆重放爆竹。
    盛大飲屠蘇。
    喜慶換舊符、貼新桃。
    元日語文教案篇十二
    譯文:
    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jīng)過去,迎著和暖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
    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萬戶,都把舊的桃符取下?lián)Q上新的桃符。
    注釋:
    元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一,即春節(jié)。
    爆竹:古人燒竹子時使竹子爆裂發(fā)出的響聲。用來驅(qū)鬼避邪,后來演變成放鞭炮。一歲除:一年已盡。除,逝去。
    屠蘇:“指屠蘇酒,飲屠蘇酒也是古代過年時的一種習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飲這種用屠蘇草浸泡的酒,以驅(qū)邪避瘟疫,求得長壽。
    千門萬戶:形容門戶眾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
    桃:桃符,古代一種風俗,農(nóng)歷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也作春聯(lián)。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時。為擺脫宋王朝所面臨的政治、經(jīng)濟危機以及遼、西夏不斷侵擾的困境,1068年,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對”,王安石即上書主張變法。次年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聯(lián)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創(chuàng)作了此詩。
    賞析: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fā)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jié)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xiàn)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jié)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疤曳笔且环N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yīng),形象地表現(xiàn)了萬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不僅是政治家,還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nèi)容。本詩就是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眰魇牢募小锻跖R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元日》是北宋大詩人王安石描寫新春佳節(jié)到來之際的一首頗為世人傳頌的詩歌。本課的教學我旨在讓學生感受新春的紅紅火火、熱熱鬧鬧的情景,人們意氣風發(fā),春風得意的感受,通過以下幾個層次來進行渲染,進行教學:
    這些膾炙人口的春聯(lián)一下子就把人們帶入了那個歡樂祥和的氛圍當中。在進行《元日》的教學中,我大量的引導學生們聯(lián)系春聯(lián)的學習內(nèi)容去感受元日中所描繪的歡樂喜慶的氛圍,課文之間很好地進行了融會貫通,效果很好。
    (2)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進行教學。春節(jié),對于學生們來說不是一個陌生的話題,提到春節(jié),總是會浮現(xiàn)許許多多幅美好歡樂的畫面,因此在學習“爆竹聲中一歲除”這句古詩時,我提問:你們放過鞭炮嗎?誰來說說你們當時放鞭炮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呀?學生們暢所欲言,說到自己捂住耳朵躲在一邊,哥哥姐姐們小心翼翼的去點燃鞭炮,爆竹燃放的時候火光沖天,大家又笑又跳,開心極了……這些生活的'場景通過古詩再次讓學生們很快感受到了那份歡樂,自己的生活實際很好的幫助他們理解了詩句,而詩句所描繪表達的內(nèi)容又反過來加深擴大了孩子們對新年到來的感受,相得益彰。
    (3)結(jié)合拓展內(nèi)容進行教學。當古詩學完之后,我們一起交流了古代另外幾首描寫歡度佳節(jié)的情景的古詩,“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边@樣的詩句又擴大了學生們的理解視野,加深了他們的理解,對元日這首詩歌理解更深了。
    元日語文教案篇十三
    1.認識9個生字,學會7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古詩。
    3.了解詩句中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誰能說一說。你們家里怎樣過的?
    同學們,快要放寒假了,我們每年最盼望的、全家過得最熱鬧的節(jié)日是什么節(jié)日?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初步讀文通過范讀、自由讀、個別讀來整體感受古詩。
    1.同學們你們都喜歡過年嗎?出示課件,引導學生根據(jù)畫面的內(nèi)容,找出相關(guān)的詩句。
    2.小組討論。分組匯報。一、教師講解詩的'大意。
    釋疑解惑。
    1.學生認讀。
    2.小組交流如何記憶生字的方法。
    3.以小組為單位推薦一名小老師,到前面講生字。
    4.再找?guī)酌靶♂t(yī)生”為大家找出易錯的字音、字型。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
    2.教師指導強調(diào)要點。
    3.教師推薦方法:
    通過比較認識。“新”“舊”是一組反義詞,來記憶。四。
    發(fā)展能力一、拓展延伸。
    1.過春節(jié)的時候,你的心情如何?
    2.過節(jié)的時候你最喜歡做什么?
    查漏補缺讀古詩:
    1.送字寶寶回家。
    2.再讀古詩。針對讀不準的字音強化鞏固課后反思。
    元日語文教案篇十四
    2、老師把春聯(lián)放大些,這是古代時貼的春聯(lián),寫的是繁體字,讀的時候是從右到左,(讀辭舊迎新)右邊為上聯(lián),左邊為下聯(lián)。現(xiàn)在的春聯(lián)是從左到右讀的,這是現(xiàn)在貼的春聯(lián),我們看這是同一副春聯(lián),這次你能來讀一讀嗎?上下聯(lián)我們可以怎么區(qū)分呢?我們看上聯(lián)的最后一個字歲是第幾聲?結(jié)尾字是三、四聲的為上聯(lián),下聯(lián)的年是第幾聲?結(jié)尾字是一二聲的為下聯(lián)。
    3、同學們,其實春節(jié)就是農(nóng)歷的大年初一。在古代大年初一就叫做元日。(板書元日)元是起、初的意思。元旦是哪一天?(板書元旦)(陽歷一月一日)元日呢(板書元日)?(農(nóng)歷一月一日,就是我們所說的正月初一,板書正月初一)。這是2年一月的日歷(課件出示,指出元旦和元日)。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的這古詩,(板書宋王安石)讓我們一起讀課題。
    1、古詩到底描繪了大年初一什么樣的景象呢?剛快打開書,自由讀讀這首詩,邊讀邊圈出不認識的生字,并且想辦法解決它。
    2、剛才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老師把古詩中的一些詞語請了出來,你認識它們嗎?(課件出示詞語,抽讀,齊讀)。
    屠蘇,這就是屠蘇,是一種草名,所以蘇是草字頭。屠蘇是指用屠蘇草泡成的屠蘇酒,是漢末名醫(yī)華佗創(chuàng)制而成。這種酒不但能防治百病,甚至可以賜吉祥。古時候的風俗,每年除夕家家都在元日這天朝東喝屠蘇酒。
    曈曈日,曈字是什么偏旁,和什么有關(guān)?曈曈日就是指初升的太陽。古代的人喜歡大年初一把大門敞開,迎接初升的太陽。
    桃符,關(guān)于桃符還有一個神話故事。(放桃符的神話故事),這就是桃符(示圖),后來就是指春聯(lián)。
    3、再來看看這些詞,紅色的是需要我們會寫的,看看有沒有你認為難寫的字?指導爆字。(在田字格里寫)。
    4、誰來讀讀這首詩?(正音)1-2名。
    5、讓我們一起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齊讀)。
    (1)你有沒有不理解的字詞,請你提出來?(一歲除,歲,指年,除,去一年過去了)。
    (2)邊讀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板書放爆竹、喝屠蘇)。
    (3)你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嗎?
    (4)過年了,多熱鬧??!你當時的心情怎么樣?你能把當時的那種心情讀出來嗎?請你試著讀一讀(練讀,指名讀,范讀,練讀,)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生評)老師也感受到人們當時非常開心,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再次感受一下過年家家戶戶放鞭炮、和屠蘇酒的熱鬧氣氛吧!。(齊讀)。
    真棒,從你們的讀中老師切實感受到了春節(jié)時開心、熱鬧的場面。
    2、學習“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1)在這個句子中你還有不理解的詞嗎?那千門萬戶曈曈日是什么意思呢?(板書迎紅日)。
    (2)從這首詩里你還仿佛看到了什么?(板書換桃符)。
    (3)你能把后兩句的意思說一說嗎?
    同學們,新的一年到了,家家戶戶貼上了紅紅的春聯(lián),掛上了紅紅的燈籠,人們走家竄戶,到處洋溢著一片喜慶?,F(xiàn)在就請你把這種感受用讀表達出來吧!(齊讀后兩句)。
    真好,多熱鬧啊,可是你知道嗎?這首詩不僅寫出了新年新氣象,還有更深刻的用意。當時宋朝社會很貧窮,王安石正好是宰相,他積極改革,希望國家變得更加富強,人民生活幸福??梢哉f元日這首詩是王安石這位胸懷遠大、憂國憂民的政治家對國家和人民最為美好的祝愿,讓我們帶著這種美好的祝愿再來好好地讀一讀這首詩。(齊讀)。
    試著背一背(借助板書和插圖)。
    不看板書,你還能背嗎?那閉上眼睛試一試吧!
    同學們這么短時間就背下來了,真了不起。
    同學們,春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許多詩人為此寫了詩句。下面老師帶來一首宋代蘇東坡的詩(課件:守歲)老師給同學們讀一下。你看看這首詩講了過年的一種習俗是什么?(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過年有許多習俗,我們在十二單元里將繼續(xù)學習。
    元日語文教案篇十五
    1.認識9個生字,學會7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古詩。
    3.了解詩句中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景象,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1.誰能說一說。你們家里怎樣過的?
    同學們,快要放寒假了,我們每年最盼望的、全家過得最熱鬧的節(jié)日是什么節(jié)日?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2、初步讀文通過范讀、自由讀、個別讀來整體感受古詩。
    1.同學們你們都喜歡過年嗎?出示課件,引導學生根據(jù)畫面的內(nèi)容,找出相關(guān)的詩句。
    2.小組討論。分組匯報。一、教師講解詩的大意。
    釋疑解惑。
    1.學生認讀。
    2.小組交流如何記憶生字的方法。
    3.以小組為單位推薦一名小老師,到前面講生字。
    4.再找?guī)酌靶♂t(yī)生”為大家找出易錯的字音、字型。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
    2.教師指導強調(diào)要點。
    3.教師推薦方法:
    通過比較認識。“新”“舊”是一組反義詞,來記憶。四。
    發(fā)展能力一、拓展延伸。
    1.過春節(jié)的時候,你的心情如何?
    2.過節(jié)的時候你最喜歡做什么?
    查漏補缺讀古詩:
    1.送字寶寶回家。
    2.再讀古詩。針對讀不準的字音強化鞏固課后反思。
    長春版小語一下學案。
    學習內(nèi)容?元日(第一課時)姓名編寫者春陽小學孫鳳琴學習目標1.認識9個生字,學會7個生字。
    2.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古詩。自主學習一、自主探究。
    1、背古詩。
    自評:正確()流利()有感情()。
    2、請你把本課中不認識的生字找出來,想想可以用哪些好辦法記住它們?并把你不認識的字做成生字卡片。
    3、讀讀下面這幾個詞,注意生字的讀音。
    屠蘇爆竹曈曈日千門萬戶。
    結(jié)合古詩說一說詩歌大概意思。可以問家長,可以查資料。
    說一說關(guān)于過年的小知識。
    找一找王安石的其他詩歌。
    元日語文教案篇十六
    一、談話導課,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古詩是我國的文化精華。誰能背一首給大家聽聽?
    2、對話導入:剛才我們一起背了許多古詩,從大家聲情并茂的朗讀中,老師感受到了大家對古詩的熱愛。古詩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座寶庫。今天,老師就和大家走進這座寶庫,再領(lǐng)略兩首古詩的美妙情境。
    1、讀——讀準字音,識記生字。
    (1)自由朗讀,讀準詩題、作者、讀通每一句詩。
    (2)抽生讀,檢查字音及停頓情況。
    (3)將整首詩讀得正確、流利。
    2、看——圖文結(jié)合,畫中會意。
    (1)仔細觀察圖畫,然后再讀讀古詩,從中知道了什么?
    (2)互相交流。
    3、議——探究協(xié)作,讀中悟情。
    (1)以小組議議,哪些地方讀懂了,哪些詞語還沒有讀懂。
    (2)全班討論交流,教師重點指導:屠蘇、瞳瞳日、新桃、舊符。
    (3)說說詩句的意思。
    4、評——多元評價,品析美讀。
    (1)讀出你的感悟,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2)教師相機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
    (3)古詩賽讀,師生互評。
    5、誦——積極展示,深情誦讀。
    采用“對詩”、“詩句接龍”等形式反復吟誦,熟讀成誦。
    作業(yè)超市:
    1、收集王安石的詩,讀一讀,并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背誦。
    2、收集柳宗元的詩,讀一讀,并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首背誦。
    3、收集課外你喜歡的古詩,試著理解。
    4、模仿古詩自己也寫一首。
    元日語文教案篇十七
    1、知識與能力: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元日》這首詩。
    2、過程與方法:學會3個生字,感悟詩中重點的詞義,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想象詩歌意境,體會詩人情感,初步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讓學生想象詩歌意境,體會詩人情感,初步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兩課時。
    1、練習卡。
    2、課件。
    1、談話,視頻圖片展示春節(jié)的喜慶場面。
    2、提問:春節(jié)是個很隆重的節(jié)日,你覺得最有意思、最開心的事是什么?
    1、知作者、解詩題、明詩意、悟詩情。
    2、今天就用這樣的方法學習古詩《元日》。
    1、通過預(yù)習,你知道《元日》的作者嗎?學生簡介。
    2、師補充王安石相關(guān)資料。
    3、理解題目《元日》,解釋“元”在字典中的意思。
    4、師明確: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元日”是一年的開始,一個季節(jié)(春季)的開始,一個月的開始(農(nóng)歷初一),因此元日又被稱為“三元”。
    5、“元日”和元旦節(jié)是同一天嗎?指導區(qū)別“元旦節(jié)、元日”。
    1、指名大聲、準確讀古詩。
    2、多種方式認讀生字詞。
    3、教學生字。
    先指導識記“爆、屠、符”的字形,再讀帖指導美觀書寫。
    4、臨帖描紅,書寫生字。
    5、書寫展示,,同桌評價,自我修訂。
    1、按照一定的節(jié)奏讀古詩。
    2、劃出不理解的字詞,相互交流。
    3、閱讀“資料袋”,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1、詩中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2、讀詩的前一句,邊讀邊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3、創(chuàng)設(shè)情景指導朗讀,抓?。罕?、屠蘇,體會春節(jié)時人們的快樂、高興場面。
    4、抓住:曈曈日、新桃、舊符,理解初升陽光普照千家萬戶的吉祥場面。
    5、試背古詩。
    元日。
    (宋王安石)。
    隆重放爆竹。
    盛大飲屠蘇。
    喜慶換舊符、貼新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