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學教案(精選17篇)

字號:

    教案是教學活動的設計方案,是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中的重要依據。編寫教案時可以參考相關的教學經驗和教學資源,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小編希望以下的教案范文可以為教師提供一些思路和靈感。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學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小數。
    2、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會正確讀寫小數。
    重點難點:
    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
    教法學法:
    小組合作交流法、講練結合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二、黑板有多長。
    1、教師拿出米尺量黑板的.長度。
    2、教師將實際所量長度寫在黑板上。課本上黑板長度為2米36厘米。
    3、教師提出問題:黑板長多少米?
    4、學生自己總結方法,先小組交流,各小組選代表匯報。
    5、教師公布答案。
    三、精講例題。
    1、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一份就是1厘米,36厘米就是100分之36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36米。
    2、黑板總長等于2米+0.36米=2.36米。
    3、自學回答,鵪鶉蛋和鴕鳥蛋的質量分別是多少千克?
    4、教師叫學生回答。
    四、當堂訓練。
    1、復習導入,判斷對錯。(小黑板出示)。
    (1)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10份是1角。()。
    (2)把1000千克平均分成1000份,5份是0.005千克。()。
    (3)百分之十二就是0.02。()。
    (4)十分之七米用小數表示是10.7米。()。
    (5)0.05表示百分之五。()。
    (6)3.21是三位小數。()。
    (7)0.034寫成分數是()。
    2、寫出下面的小數。(9分)。
    (1)蜂房的容積幾乎都是零點二五立方厘米。寫作:__________。
    (2)人的眼睛大約能分辨只有零點零六毫米的物體。寫作:_________。
    (3)珠穆朗瑪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四點四三米。
    寫作: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個數,十位、十分位、千分位上的數字都是2,其余各位都是0,它是(),讀作()。(8分)。
    4、請你用0、3、6、9四個數字(每個只能用一次)按要求組數。
    (1)整數部分最大,而小數部分的千分位是6的數是()。
    (2)0不讀出來而小數部分是兩位小數的是()。
    (3)0讀出來,而小數部分只有一位小數且不是0的是()。
    五、作業(yè)布置。
    作業(yè)本做2、4題,完成相關配套練習。
    1、獨立完成課本第4頁三道練習題。教師集體訂正答案。
    2、獨立完成課本練一練第1題。
    板書設計: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學教案篇二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小數。
    2、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會正確讀寫小數。
    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
    學生、老師準備計數器。
    一、生活中的小數。
    (事先布置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數)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價格用到小數外,還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小數。
    結合樹上的例子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在每個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意義的興趣。
    1、自學小數的意義(看書第3頁)。
    2、小組交流。
    3、匯報:出示正方形,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數表示是0.1;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數表示是0.01。
    4、以1米為例結合具體的數量理解小數。
    把一米長的線段平均分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數表示是0.1米;把這條線段平均分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數表示是0.01米。
    三、小數部分的數位及讀寫:
    1、小數部分的數位及數位間的進率。
    先復習整數部分的數位,再介紹小數部分的數位,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小數點右邊的第一位是十分位;兩位小數是百分之幾,小數點右邊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數是千分之幾,小數點右邊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計數器的各位上撥3個珠子,說一說各表示多少,體會數位間的進率。
    2、小數的讀寫。
    讓學生試讀,注意提醒學生小數部分的讀法與整數部分不同。
    3、寫一寫、讀一讀、說一說。
    對照計數器寫出小數,并讀一讀,說出各數位上的數表示什么。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小組交流。
    通過數和形的對應,加深對各數位間關系的理解。
    五、作業(yè):
    第5頁1-4。
    千百十個十百千。
    位位位位?分分分數位。
    位位位。
    整數部分小數點小數部分。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學教案篇三
    小數的`意義這一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對小數已有自己的認識。同時,在第一學段學生已初步認識了小數。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意了以下幾個方面:
    課始,以“我們已學過哪些數”這一問題展開教學,學生通過自己的回顧,將本課的教學內容“小數”置于整個數的系統(tǒng)之中,這為學生的生成提供了誘因?!盎蛟S小數與其它的數有內在的聯系”。
    本課教學中我以理解一位小數的意義為突破口,讓學生充分經歷一位小數的意義的學習過程,利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豐富學生對一位小數意義的理解。具體做法是,首先出示“0.1元0.3米0.7米0.4”這一組數據,讓學生說說對于這一組數據自己的理解。前3個數據具有具體的意義,“0.1元就是1角,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就是0.1元,0.1元就是1/10元”……,這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對于0.1元竟然有了這么多的認識。我及時進行板書0.1元=1/10元,有了這一學習的經驗,學生對于0.3米的認識就顯得是那樣的到位。對于0.4的理解,由于缺乏具體的情境支持,一開始學生顯得比較沉默,當一位學生結合具體的情境,說出了0.4的意義之后,一下子打開了學生的思路,課堂上學生不同的思維綻放,“把一個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4份就是0.4”;“4分米就是4/10米,也就是0.4米”……學生一次次語言的表述,無一不說明了學生對0.4有了豐富的認識。
    其次,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歸納一位小數的意義。當黑板上形成了下面的板書:0.1=1/100.4=4/100.7=7/10后,我讓學生進行觀察,讓學生思考“通過觀察發(fā)現了什么?”由于有了豐富的感性材料作為支撐,學生輕易地完成了對一位小數意義的抽象過程。
    兩位,三位……小數的意義的研究方法,其實是一個類推的過程,學生充分經歷了一位小數的意義學習過程后,我讓學生猜測,兩位小數應該表示什么?三位小數又表示什么?你能不能應用生活的例子加以說明?這樣的教學,真正使學生卷入了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較好的發(fā)揮。
    通過本課的教學,“如何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學的關注點又是什么?”這一切,我又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學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掌握小數的讀寫法,理解小數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索小數意義的過程,了解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情感目標:在探索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具準備:
    長方形、正方形的圖片,多媒體課件等。
    教法學法: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我將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
    教學學法: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能力提升。
    教學過程:
    為達成以上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以下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供素材。
    這一環(huán)節(jié)分兩步,第一步觀察情境,讀寫小數。
    課件出示信息窗,引導學生觀察,并提問:從圖中你了解了哪些數學信息?學生觀察圖片,說出各種鳥蛋的質量,接著追問:你是怎樣讀寫這些小數的?學生試著讀寫小數。教師隨時訂正學生讀寫小數的方法。因為學生已經學習過一位小數的讀寫方法,在此不必做過多講解,放手讓學生在讀寫的過程中總結出小數的讀寫方法,完成知識的遷移。
    第二步根據信息,提出問題。
    提問: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可能提出: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意思?0.365千克中的0.365表示什么意思?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提出問題的興趣。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這一環(huán)節(jié)分兩步,第一步認識兩位小數的意義。
    這一步分四個小環(huán)節(jié),第1個小環(huán)節(jié),首先引導學生選擇需要解決的問題;要解決0.25表示什么意思,首先要弄清0.01表示什么?(板書0.250.01)。
    先請同學回答,學生應該知道0.1與1/10的關系,再讓學生慢慢過渡到0.01與1/100的關系。
    (師板書:0.1——1/100.01——1/100)。
    在正方形紙片上表示出0.25。
    先讓學生小組討論,然后小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明確0.25就是25/100,也就是25個1/100。
    板書:0.2525/100 。
    第4個小環(huán)節(jié),小組討論:這些小數有什么共同特點?
    讓學生先小組交流,請不同的同學說出自己想法,再進行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知道一個小數的意義,我們通過對一位小數意義的復習,過渡到對兩位小數意義的學習,讓學生在探索新知識的時候將數學知識串聯起來。第二步,認識三位小數的意義。
    直接讓學生口答,學生在兩位小數的啟發(fā)下,可以自然遷移到三位小數。
    第二小步,教師多媒體出示大正方體塑料塊動態(tài)平均分產生0.365的過程,引導學生理解0.365就是365個1/1000,也就是365/1000。
    第三小步,多媒體出示0.305、0.360的陰影方塊圖,陰影部分表示什么?請同學們看著多媒體的方塊圖數一數。
    第四小步,引導學生概括出三位小數表示的意義。
    【設計意圖】學生在復習一位小數意義,學習二位小數意義之后,可以通過自學,自己探索發(fā)現三位小數的意義,這利于學生歸納,探究能力的發(fā)展。
    三、借助素材,總結概念。
    學生尋找生活中的小數,并結合實際說出它們的意義。集體交流,師引導學生總結出小數的意義。從而知道:像0.1、0.250.365這樣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并出示課題:小數的意義。)。
    我設計兩個層次的練習,第一個“自主練習1”,這是練習十進分數與小數的關系,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通過完成練習,了解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情況。
    第二個是“自主練習2”,借助學具鞏固小數的意義,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每個小數的意義,關注學生對小數意義的掌握情況。
    【設計意圖】自主練習題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鞏固今天所學的內容,將新學習的知識點都適當的安排習題,可以檢測學生當堂學習的效果。
    四、課堂總結。
    談話:今天我們進一步認識了小數,你有什么收獲,能和大家分享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分享學習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同時也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總結了經驗和方法。
    為直觀,簡單,適合全班同學完成。
    自主練習12題。
    這是思考題,對今天學習知識的實際應用,可以讓感興趣的同學進行練習。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學教案篇五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掌握小數的讀寫法,理解小數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經歷探索小數意義的過程,了解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情感目標:在探索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長方形、正方形的圖片,多媒體課件等。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我將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引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能力提升。
    為達成以上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設計以下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這一環(huán)節(jié)分兩步,第一步觀察情境,讀寫小數。
    課件出示信息窗,引導學生觀察,并提問:從圖中你了解了哪些數學信息?學生觀察圖片,說出各種鳥蛋的質量,接著追問:你是怎樣讀寫這些小數的?學生試著讀寫小數。教師隨時訂正學生讀寫小數的方法。因為學生已經學習過一位小數的讀寫方法,在此不必做過多講解,放手讓學生在讀寫的過程中總結出小數的讀寫方法,完成知識的遷移。
    第二步根據信息,提出問題。
    提問: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可能提出:0.25千克中的0.25表示什么意思?0.365千克中的0.365表示什么意思?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是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提出問題的興趣。
    這一環(huán)節(jié)分兩步,第一步認識兩位小數的意義。
    這一步分四個小環(huán)節(jié),第1個小環(huán)節(jié),首先引導學生選擇需要解決的問題;要解決0.25表示什么意思,首先要弄清0.01表示什么?(板書0.250.01)。
    先請同學回答,學生應該知道0.1與1/10的關系,再讓學生慢慢過渡到0.01與1/100的關系。
    (師板書:0.1——1/100.01——1/100)。
    在正方形紙片上表示出0.25。
    先讓學生小組討論,然后小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明確0.25就是25/100,也就是25個1/100。
    板書:0.2525/100。
    第4個小環(huán)節(jié),小組討論:這些小數有什么共同特點?
    讓學生先小組交流,請不同的同學說出自己想法,再進行全班交流。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學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2、知道每個數位上的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十,初步認識一個小數的小數部分各數位上有幾個這樣的單位。
    3、通過了解小數的產生和發(fā)展過程,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增強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會用小數表示計量單位換算的結果。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米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師: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小數?你能說說嗎?(出示課件)學生回答。
    師:生活中這么多的地方用到小數,說明小數的應用十分廣泛,無處不在。請同學們把各自測量周圍物體的長、寬(或高)的數據說一說。(教師將各個數據分別按“整米數”和“非整米數”兩類板書)。
    師:這些不夠整米數的部分,如果仍然要用“米”作單位寫出來,除了用分數表示外,還可以用怎樣的數表示出來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32頁的內容。
    師生共同歸納: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來表示。但是,小數的意義又是什么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深入學習小數的知識。
    板書:小數的意義。
    二、探索發(fā)現。
    1、認識一位小數。
    (1)課件出示教材第32頁例1米尺圖。
    把1m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長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幾分之幾?
    教師介紹出示:“十分之一”米還可以寫成0.1米。
    那2分米、3分米呢?學生試著完成填空。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后再全班交流,交流時說說每個分數表示的意義。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2)觀察上面的等式你能發(fā)現分數和小數之間的聯系嗎?
    學生觀察并在小組內討論。
    師生交流后小結: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2、認識兩位、三位小數。
    我們知道了一位小數表示的是十分之幾的數,那么兩位、三位小數應該表示什么呢?下面請同學們以這些兩位小數為材料,繼續(xù)研究。
    (1)教師繼續(xù)出示米尺的放大圖。
    學生思考、小組交流后進行反饋。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這樣的一份或者是幾份表示百分之幾米,可以用像0.04、0.01這種兩位小數來表示。
    1米有1000毫米,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1毫米就是新人教版數學四年下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案(一)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001米。
    (2)小結。
    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寫成兩位小數。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三位小數。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學生交流說說對小數的理解。
    師生共同歸納得出結論: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十分之幾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那么一位小數的計數單位就是0.1。同理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計數單位就是0.01、0.001。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4、閱讀“你知道嗎?”。
    師:同學們已經知道小數是怎么產生的及小數的意義,那你們知道小數的歷史嗎?
    學生自學教材第33頁“你知道嗎?”。
    師生交流時,讓學生說說小數的發(fā)展史。
    三、鞏固發(fā)散。
    1、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33頁“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填寫,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如何用分數和小數來表示的。
    2、在括號內填上合適的小數。
    ()元()千克()厘米。
    四、評價反饋。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師生交流后總結:認識了小數,知道了小數就是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還認識了小數的計數單位,知道了相鄰的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板書設計:
    小數的意義。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學教案篇七
    (一)知識與技能。
    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二)過程與方法。
    在操作中使學生體會小數產生的必要性。通過觀察、比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系。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在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和遷移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小數的意義,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及它們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及它們間的進率。
    三、教學準備。
    米尺、彩帶、磁條。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2.你們估計得對不對呢?讓我們一起用直尺來驗證一下。
    3.誰愿意把你測量的結果告訴大家?
    學生匯報預設:
    學生1:我測量課桌面的長度是120厘米。
    學生2:我測量課桌面的長度是1米2分米。
    教師:課桌的長度如果以米為單位就是1.2米。
    (1)在生活中,人們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表示。
    (2)認識小數嗎?在哪兒見過小數?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小數的意義。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學教案篇八
    課本第49頁例3課堂活動第2題及練習十三。
    1、進一步認識小數及小數的計數單位,讓學生會讀小數。
    2、進一步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通過對現實生活中一些自然、人文景觀的數據的讀寫,受到愛國主義的熏陶。
    進一步認識小數及小數的計數單位;會讀、寫小數。
    小數部分的讀法、寫法。
    一、復習引入
    教師: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小數,什么叫小數呢?一位小數表示幾分之幾?兩位小數呢?三位小數呢?學生回憶整數讀法并在全班交流。
    揭示課題:同學們你們會讀小數嗎?今天我們就來探討小數的讀法。
    二、自由討論、學習新知
    1、教師用卡片出示例
    0.7,0.19
    2、學生先自由讀一讀,再抽讀。
    3、議一議:讀小數時要注意什么?
    4、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再歸納小結小數的讀法,強調整數部分與小數部分讀法的不同。
    三、鞏固新知
    1、同桌相互讀數。(課堂活動第2題)
    2、練習十三第4題。
    讓學生獨立看題后,再把自己從題中獲得的信息告訴同桌或全班同學。
    3、練習十三第5題。
    教師先引導學生認識表格,并向學生簡介表中一些名稱的含義。
    再讓學生看表分組接龍游戲。
    4、練習十三第6題學生自己看圖寫數,三人板演,集體訂正。
    5、指導練習。
    (1)第9題。
    教師:5.6與5.7之間相差多少?讓學生數一數,5.6與5.7之間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從而認識到把0.1平均分成10份,即比0.1更小的計數單位是0.01。因此,第1小題應該填兩位小數。
    同理,比0.01更小的計數單位是0.001,第2小題應該填三位小數。
    填完后,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2)第10題。
    學生自己獨立完成。明白每個小數位上的數代表著什么。
    四、拓展提高
    1、練習十三第1、2、3、7、8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思考題:第12題用2,5和3個0寫小數。
    (1)1個0都不讀出來的一位小數。
    (2)3個0都讀出來的小數。
    讓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后讀一讀。
    3、課后作業(yè):第11題和第13題。
    回家請父母幫忙,與父母共同完成。
    五、課后小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小數的讀寫
    0.7讀作:零點七
    0.19讀作:零點一九
    3.08讀作:三點零八
    103.503讀作:一百零三點五零三
    讀整數部分時按整數讀法來讀,讀小數部分時順次讀出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字。
    教學反思: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學教案篇九
    2、知道每個數位上的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十,初步認識一個小數的小數部分各數位上有幾個這樣的單位。
    3、通過了解小數的產生和發(fā)展過程,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增強熱愛數學的情感。
    難點:會用小數表示計量單位換算的結果。
    多媒體課件、米尺。
    師: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小數?你能說說嗎?(出示課件)學生回答。
    師:生活中這么多的地方用到小數,說明小數的應用十分廣泛,無處不在。請同學們把各自測量周圍物體的長、寬(或高)的數據說一說。(教師將各個數據分別按“整米數”和“非整米數”兩類板書)。
    師:這些不夠整米數的部分,如果仍然要用“米”作單位寫出來,除了用分數表示外,還可以用怎樣的數表示出來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32頁的內容。
    師生共同歸納: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來表示。但是,小數的意義又是什么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深入學習小數的知識。
    1、認識一位小數。
    (1)課件出示教材第32頁例1米尺圖。
    把1m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長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幾分之幾?
    教師介紹出示:“十分之一”米還可以寫成0、1米。
    那2分米、3分米呢?學生試著完成填空。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后再全班交流,交流時說說每個分數表示的意義,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2)觀察上面的等式你能發(fā)現分數和小數之間的聯系嗎?學生觀察并在小組內討論。
    師生交流后小結: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2、認識兩位、三位小數。
    我們知道了一位小數表示的是十分之幾的數,那么兩位、三位小數應該表示什么呢?下面請同學們以這些兩位小數為材料,繼續(xù)研究。
    (1)教師繼續(xù)出示米尺的放大圖。
    學生思考、小組交流后進行反饋: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這樣的一份或者是幾份表示百分之幾米,可以用像0、04、0、01這種兩位小數來表示。
    1米有1000毫米,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1毫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001米。
    (2)小結。
    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寫成兩位小數。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三位小數。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分母是10、100、1000……這樣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這些小數的計數單位分別是多少?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學生交流說說對小數的理解。
    師生共同歸納得出結論: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十分之幾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那么一位小數的計數單位就是0、1。同理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計數單位就是0、01、0、001。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4、閱讀“你知道嗎?”
    師:同學們已經知道小數是怎么產生的及小數的意義,那你們知道小數的歷史嗎?
    學生自學教材第33頁“你知道嗎?”。師生交流時,讓學生說說小數的發(fā)展史。
    1、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33頁“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填寫,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如何用分數和小數來表示的。
    2、在括號內填上合適的小數。
    ()元()千克()厘米。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師生交流后總結:認識了小數,知道了小數就是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還認識了小數的計數單位,知道了相鄰的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學教案篇十
    1.同學們已經初步認識了小數,小數是怎樣產生的?小數的意義是什么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小數的產生和意義。
    2.揭示課題:小數的意義與讀寫(板書:小數的意義與讀寫)。
    (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
    二、自主學習。
    (一)出示自學提綱。
    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50頁例1,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米?3份呢?
    2.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幾位小數?
    3.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長多少?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幾位小數?
    4.思考什么是分數?什么是小數?
    (二)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49頁例1,并完成自學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注)。
    (學生自學,教師在不干擾學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導,發(fā)現共性問題,以掌握學生學情)。
    三、合作探究。
    (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
    (二)師生互探。
    1.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
    (1)讓學生提出不會的問題并解決。
    (2)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學生還遺留的問題。
    (1)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據以上學習你能知道什么?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
    把1米看成一個整體,如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數表示?引導學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這樣的分數表示。
    (3)什么叫小數?引導學生討論。
    (4)師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小數,像這樣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投影出示)。小數是分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3.交流小數的計數單位。
    四、達標訓練。
    1.填空。
    (1)0.1是()分之一,0.7里有()個0.1。
    (2)10個0.1是(),10個0.01是()。
    (3)寫成小數是(),寫成小數是()。
    2.課本做一做。
    3.判斷:
    (1)0.40里面有4個0.01。()。
    (2)35克=0.35千克()。
    4.把小數改寫成分數。
    0.90.090.0359。
    課堂小結:談談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感受?還有問題嗎?(學生總結不完整的地方,教師要適當補充總結)。
    五、堂清檢測。
    (一)出示堂清檢測題。
    1.填空題。
    (1)小數點把小數分成兩部分,小數點左邊的數是小數的()部分,小數點右邊的數是它的()部分。
    (2)小數點右邊第二位是(),計數單位是()。
    (3)一個小數,它整數部分的最低位是()位,小數部分的最高位是()位。它們之間的進率是()。
    (4)千分位在小數點()邊第()位,它的計數單位是()。小數點右邊第一位是()位,它的計數單位是()。
    (5)有一個數,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5,十位個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這個數寫作(),讀作()。
    2.讀出下面各數。
    0.785.70.3078.0056600.50688.188。
    3.寫出下面各數。
    零點一二七點七零七二十點零零零九。
    四千點六五零點九一八五十三點三五三。
    (二)堂清反饋:
    布置作業(yè)。
    教材p55頁1.2.3題。
    板書設計。
    十分之一----------------0.1。
    百分之一----------------0.01。
    千分之一----------------0.001。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小數,
    像這樣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
    數叫做小數。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學教案篇十一
    2、知道每個數位上的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十,初步認識一個小數的小數部分各數位上有幾個這樣的單位。
    3、通過了解小數的產生和發(fā)展過程,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增強熱愛數學的情感。
    難點:會用小數表示計量單位換算的結果。
    多媒體、米尺。
    (一)導入新授。
    師: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小數?你能說說嗎?(出示)學生回答。
    師:生活中這么多的地方用到小數,說明小數的應用十分廣泛,無處不在。請同學們把各自測量周圍物體的長、寬(或高)的數據說一說。(教師將各個數據分別按“整米數”和“非整米數”兩類板書)。
    師:這些不夠整米數的部分,如果仍然要用“米”作單位寫出來,除了用分數表示外,還可以用怎樣的數表示出來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32頁的內容。
    師生共同歸納: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來表示。但是,小數的意義又是什么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深入學習小數的知識。
    (二)探索發(fā)現。
    1、認識一位小數。
    (1)出示教材第32頁例1米尺圖。
    把1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長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幾分之幾?
    教師介紹出示:“十分之一”米還可以寫成0.1米。
    那2分米、3分米呢?學生試著完成填空。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后再全班交流,交流時說說每個分數表示的意義。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2)觀察上面的等式你能發(fā)現分數和小數之間的聯系嗎?
    學生觀察并在小組內討論。
    師生交流后小結: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2、認識兩位、三位小數。
    我們知道了一位小數表示的是十分之幾的數,那么兩位、三位小數應該表示什么呢?下面請同學們以這些兩位小數為材料,繼續(xù)研究。
    (1)教師繼續(xù)出示米尺的放大圖。
    學生思考、小組交流后進行反饋: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這樣的一份或者是幾份表示百分之幾米,可以用像0.04、0.01這種兩位小數來表示。
    1米有1000毫米,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1毫米就是新人教版數學四年下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教案(一)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001米。
    (2)小結。
    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寫成兩位小數。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三位小數。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學生交流說說對小數的理解。
    師生共同歸納得出結論: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十分之幾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那么一位小數的計數單位就是0.1。同理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計數單位就是0.01、0.001。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4、閱讀“你知道嗎?”。
    師:同學們已經知道小數是怎么產生的及小數的意義,那你們知道小數的歷史嗎?
    學生自學教材第33頁“你知道嗎?”。
    師生交流時,讓學生說說小數的發(fā)展史。
    (三)鞏固發(fā)散。
    1、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33頁“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填寫,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如何用分數和小數來表示的。
    2、在括號內填上合適的小數。
    ()元()千克()厘米。
    (四)評價反饋。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師生交流后總結:認識了小數,知道了小數就是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還認識了小數的計數單位,知道了相鄰的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五)板書設計。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學教案篇十二
    1. 使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小數的含義,能認、讀、寫一位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2. 使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和概括等活動,經歷小數含義的探索過程,增強與同伴合作的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 使學生通過了解小數的產生和發(fā)展過程,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談話:星期天,小明和好朋友小紅一起到新星文具店購買文具,文具店里的東西可真多啊。(課件出示文具店的情境,圖中標明四把三角尺或直尺的價格,分別是:2角、5角、8角、3角。)
    1. 教學整數部分是0的小數。
    (1) 提問:小明想買一把尺子,猜猜他可能買哪種價格的尺子?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2角、5角、8角、3角。
    學生回答的同時,對應著上面的價格板書:2/10元、5/10元、8/10元、3/10元。
    提問:你能分別說說2/10元、5/10元、8/10元、3/10元表示的意思嗎?
    引導:像上面的2/10元、5/10元、8/10元、3/10元,還可以用小數來表示。(邊講解邊板書)如:2/10元可以寫成0.2元,0.2讀作零點二(師生齊讀)。也就是說,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2份既可以用2/10元來表示,也可以用0.2元表示。
    提問:你能說說0.2元表示什么意思嗎?會寫這個小數嗎?
    再問:怎樣用小數表示5/10元呢?
    追問:0.5元表示什么意思?
    學生回答后練習讀、寫0.5。
    再讓學生說一說怎樣用小數表示8/10元、3/10元,并讀、寫0.8和0.3。
    談話:小數在我們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我們再來看一些例子。
    (2) 課件出示例1的情境圖。
    提問:圖中兩個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們量得的結果是多少?
    再問:你能用米作單位分別表示課桌面的長和寬嗎?(學生分別用5/10米、0.5米表示課桌面的長,用4/10米、0.4米表示課桌面的寬。)
    (3) 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的尺子圖。
    課件出示相應的填空,談話:你能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嗎?先想一想怎樣填,再在書上第101頁的第1題中填一填。
    學生練習后,指名匯報。
    (4) 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課件出示題目,指名口答。
    提問:仔細觀察這些分數,分母都是幾?
    小結:十分之幾用小數表示都是零點幾。
    (5) 游戲:對口令。
    教師說一位小數,學生說表示幾分之幾,或教師說幾分之幾,學生說小數。同桌相互做游戲。
    2. 教學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
    提問:你能用小數表示圓珠筆的價錢嗎?自己先試一試,再和小組里的'同學交流。
    全班交流,并讀、寫1.2元。(著重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再問:怎樣用小數表示筆記本的價錢呢?
    小結:用小數表示幾元幾角,可以把幾角表示成零點幾元,再和幾元合起來就是幾點幾元。
    提問:今天我們認識的小數和以前學過的數有什么不同?
    講解:我們以前學過的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是自然數。0也是自然數,它們都是整數。像上面的0.5、0.4、1.2、3.5都是小數。小數中間的點叫小數點,小數點的左邊是整數部分,右邊是小數部分。(相機板書:小數點、小數部分、整數部分)
    提問:你能寫出兩個小數嗎?讀給同座位同學聽聽,并指出小數的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
    指名匯報。
    1. 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課件出示)
    讓學生做在課本上,集體訂正。
    2. 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課件出示)
    先讀出這些商品的價錢,再說一說是幾元幾角。
    3. 找朋友。(把分數和相應的小數用線連起來,題略)
    4. 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學生獨立練習,并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提問: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延伸:今天我們學習的都是一位小數,以后我們還要進一步學習位數更多的小數,更全面地認識小數。如果感興趣,同學們可以自己找一些資料看一看。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學教案篇十三
    二、教學目標:
    2、知道每個數位上的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十,初步認識一個小數的小數部分各數位上有幾個這樣的單位。
    3、通過了解小數的產生和發(fā)展過程,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增強熱愛數學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難點:會用小數表示計量單位換算的結果。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米尺。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師: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小數?你能說說嗎?(出示)學生回答。
    師:生活中這么多的地方用到小數,說明小數的應用十分廣泛,無處不在。請同學們把各自測量周圍物體的長、寬(或高)的數據說一說。(教師將各個數據分別按“整米數”和“非整米數”兩類板書)。
    師:這些不夠整米數的部分,如果仍然要用“米”作單位寫出來,除了用分數表示外,還可以用怎樣的數表示出來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32頁的內容。
    師生共同歸納: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來表示。但是,小數的意義又是什么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深入學習小數的知識。
    (二)探索發(fā)現。
    1、認識一位小數。
    (1)出示教材第32頁例1米尺圖。
    把1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長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幾分之幾?
    教師介紹出示:“十分之一”米還可以寫成0.1米。
    那2分米、3分米呢?學生試著完成填空。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后再全班交流,交流時說說每個分數表示的意義。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1分米=(一)米=0.1米,3分米=米=0.3米……。
    (2)觀察上面的等式你能發(fā)現分數和小數之間的聯系嗎?
    學生觀察并在小組內討論。
    師生交流后小結: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2、認識兩位、三位小數。
    我們知道了一位小數表示的是十分之幾的數,那么兩位、三位小數應該表示什么呢?下面請同學們以這些兩位小數為材料,繼續(xù)研究。
    (1)教師繼續(xù)出示米尺的放大圖。
    學生思考、小組交流后進行反饋: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這樣的一份或者是幾份表示百分之幾米,可以用像0.04、0.01這種兩位小數來表示。
    1米有1000毫米,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1毫米就是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001米。
    (2)小結。
    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寫成兩位小數。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三位小數。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學生交流說說對小數的理解。
    師生共同歸納得出結論: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十分之幾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那么一位小數的計數單位就是0.1。同理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計數單位就是0.01、0.001。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4、閱讀“你知道嗎?”。
    師:同學們已經知道小數是怎么產生的及小數的意義,那你們知道小數的歷史嗎?
    學生自學教材第33頁“你知道嗎?”。
    師生交流時,讓學生說說小數的發(fā)展史。
    (三)鞏固發(fā)散。
    1、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33頁“做一做”。
    讓學生獨立填寫,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是如何用分數和小數來表示的。
    2、在括號內填上合適的小數。
    ()元()千克()厘米。
    (四)評價反饋。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師生交流后總結:認識了小數,知道了小數就是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還認識了小數的計數單位,知道了相鄰的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五)板書設計。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六、教學后記。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學教案篇十四
    2.初步學會較容易的除法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使學生學會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理解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的道理.
    (一)列式計算:一筒奶粉500克,3筒奶粉多少克?
    教師板書:500×3=1500(克)。
    (二)變式:
    1.3筒奶粉1500克,一筒奶粉多少克?
    2.一筒奶粉500克,幾筒奶粉1500克?
    教師板書:1500÷3=500(克)。
    1500÷500=3(筒)。
    (三)小結:整數除法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2.小結:小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的意義相同,是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
    3.練習:根據小數除法的意義,寫出下面兩個除法算式的商.
    1.8×0.5=0.9。
    0.9÷0.5=0.9÷1.8=。
    (二)教學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例1.服裝小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1.理解題意,并列式:21.45÷15。
    2.小組討論,理解算理,嘗試計算.
    3.課件演示: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例1)。
    4.練習:68.8÷485.44÷16。
    5.總結計算法則: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去除,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一)計算下面各題.
    42.84÷767.5÷15289.8÷18。
    (二)只列式不計算.
    1.兩數的積是201.6,一個因數是72,另一個因數是多少?
    2.把86.4平均分成24份,每份是多少?
    3.64.6是17的多少倍?
    (三)判斷下面各題是否正確.
    (一)計算下面各題.
    101.7÷979.2÷6716.8÷7。
    (二)一臺拖拉機5小時耕5.55公頃地,平均每小時耕地多少公頃?
    例1.服裝小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學教案篇十五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小數。
    2、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會正確讀寫小數。
    通過實際操作,體會小數與十進分數的關系,理解小數的意義,知道小數部分各數位名稱及意義。
    學生、老師準備計數器。
    (事先布置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數)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價格用到小數外,還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小數。
    結合樹上的例子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說明在每個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小數意義的興趣。
    2、小組交流。
    3、匯報:出示正方形,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數表示是0.1;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數表示是0.01。
    4、以1米為例結合具體的數量理解小數。
    把一米長的線段平均分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數表示是0.1米;把這條線段平均分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數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數表示是0.01米。
    1、小數部分的數位及數位間的進率。
    先復習整數部分的數位,再介紹小數部分的數位,一位小數是十分之幾,小數點右邊的第一位是十分位;兩位小數是百分之幾,小數點右邊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數是千分之幾,小數點右邊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計數器的各位上撥3個珠子,說一說各表示多少,體會數位間的進率。
    2、小數的讀寫。
    讓學生試讀,注意提醒學生小數部分的讀法與整數部分不同。
    3、寫一寫、讀一讀、說一說。
    對照計數器寫出小數,并讀一讀,說出各數位上的數表示什么。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小組交流。
    通過數和形的對應,加深對各數位間關系的理解。
    第5頁1-4。
    千百十個十百千。
    位位位位?分分分數位。
    位位位。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學教案篇十六
    1.結合具體情境,通過操作、觀察、類比等活動理解小數的意義。
    2.經歷探索小數意義的過程,培養(yǎng)歸納能力。
    3.在學習小數意義過程中,培養(yǎng)探求知識的興趣,提高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米尺、課件。
    一、回顧導入。
    1.讀一讀信息(課件出示)想一想,這樣寫符合實際嗎?
    (1)老師的體重是565千克。
    (2)小明的身高是145米。
    (3)笑笑的數學測驗成績是935分。
    3.那這小數部分的5所在的數位是什么呢?這個數位的計數單位又是多少?學了小數的意義這節(jié)課,你就能找到答案。
    二、探索新知識。
    指名測量,其他同學觀看。
    2.匯報測量結果。
    3.在日常生活中,測量一個物體的長或高時,往往得不到整數結果,這時,我們就要用到小數。那么,小數的意義是什么呢?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來學習。
    4.出示米尺圖。
    上圖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米?寫成分數是多少?
    6.出示米尺。
    指著板書:有什么新發(fā)現?學生匯報。
    讓學生說出兩個用毫米作單位的長度,并請自己的同桌把它用小數表示出來。
    學生交流,并匯報結果。再次提問:從這里你們又發(fā)現了什么?匯報。
    8.我們這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你都發(fā)現了什么?同桌先交流,后匯報。
    進一步提問:在分數中,十分之幾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幾的計數單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之幾的計數單位是千分之一?請同學們想一想,小數的計數單位分別是多少?歸納整理。
    三、鞏固練習。
    第一層練習:分數小數互化。
    第二層練習。
    1.填空。
    (1)0.8表示(),它的計數單位是(),它有()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2)1里面有()個0.1和()個0.01。
    (3)0.52是由()個0.1和()個0.01組成的。
    2.判斷:
    (1)0.8是把1個整體平均分成10份,表示這樣的8份。()。
    (2)1毫米寫成小數是0.01米。()。
    第三層練習:猜數游戲。
    小明和小紅的數各是多少?
    四、總結。
    師生共同回顧本節(jié)課內容。
    反思:
    “小數的產生和意義”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的內容。這一內容是在三年級“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要求學生明確小數的產生和意義,小數與分數的聯系,掌握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從而對小數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認識。
    小數的意義是什么?一位小數、兩位小數是怎么來的?這是本課中重點要解決的概念問題。本節(jié)課,教者力求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空間,采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學生引入研究性學習的氛圍,主動建構知識。
    在小數意義的教學中,教材中利用米與分米、厘米、毫米的改寫,讓學生理解小數的意義。設計了“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如果用米做單位,每份是多少米呢?能分別用分數、小數表示嗎?教者在教學中直接從米尺入手,從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入手,讓學生在改動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中來理解分數的意義。從而避免了教材中由于增加了米后意思上表達的不夠清楚。
    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歸納一位小數的意義時,當黑板上形成了下面的板書:0.1=0.4=.7=后,讓學生進行觀察,讓學生思考“通過觀察發(fā)現了什么”。由于有了豐富的感性材料作為支撐,學生輕易地完成了對一位小數意義的抽象過程。然后兩位,三位小數的意義的研究方法,是一個類推的過程,學生充分經歷了一位小數的意義學習過程后,先猜測,兩位小數、三位小數應該表示什么?再應用生活的例子加以說明,真正使學生卷入了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較好的發(fā)揮。
    最后,通過教師點撥和學生觀察、討論,將小數計數單位和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通過對整數計數單位的復習進行引申。使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
    反思這節(jié)課,也有一些地方預設的不夠充分:
    1.在本課的教學內容安排上要突出小數的意義,盡量做到在三年級教學內容之上進行提升。歸納小數意義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由于學生數學語言的表述錯誤較多,所以我花了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說思考過程,導致時間上較緊迫。
    2.練習量較大,沒有考慮學生實際。
    “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學的關注點是什么?”通過本課的教學,我又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只要教師在課堂上關注學生,關注學生的學,定能讓課堂煥發(fā)師生生命的活力,帶來課堂上難以預約的精彩!
    小學四年級數學小數的意義教學教案篇十七
    小數的意義是一節(jié)概念教學課,是在學習了“分數的初步認識”和“小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小數的開始。
    小數意義的探究和理解,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甚至是這單元教學的重點,直接關系到小數的性質、單名數和復名數相互改寫等相關知識。本節(jié)課開始便指導學生認識一位、兩位、三位小數,然后利用正方形、數軸、米尺、錢幣等環(huán)節(jié)設計,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探究概括一位小數的意義,再利用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兩位、三位小數的意義就水到渠成了,使學生經歷了一個螺旋上升的小數概念的體驗過程,逐步對知識進行了自我構建。再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調動學生對小數計數單位的掌握,讓學生感悟到小數的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1、知識與技能: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2、過程與方法:在操作中使學生體會小數產生的必要性。通過觀察、比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系。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和遷移能力。
    理解小數的意義,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的進率。
    課件、練習紙。
    (1)正方形中。
    師:今天我們從研究最小的一位小數0、1開始。(板書:0、1)看到0、1你想到什么數?(原創(chuàng):《小數的意義》公開課教學設計)。
    師:為什么你會想到原創(chuàng):《小數的意義》公開課教學設計呢?(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原創(chuàng):《小數的意義》公開課教學設計)。
    師:很好,我們學小數初步認識的時候知道(原創(chuàng):《小數的意義》公開課教學設計=0、1),他們的大小相等,那他們的意義相同嗎?(?)。
    接下來動手畫一畫,假設練習紙上正方形的大小用“1”來表示,現在請同學們用最快的速度畫一畫,用陰影表示出0、1。(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并指導,學生作品展示,分別分析)。
    師:為什么這幾個同學畫的陰影部分都可以來表示0、1呢?
    師:太棒了!還有誰也能像她一樣表達?
    生:因為他們都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成了十份,取了其中的一份畫陰影,就是原創(chuàng):《小數的意義》公開課教學設計,0、1表示十分之一。
    師:說得真好,0、1就表示十分之一,十分之一就是0、1,他們的大小相等,意義也相同。
    師:那空白部分表示是多少——(0、9)。
    師:為什么能用0、9來表示空白部分。(0、9表示十分之九。)。
    師:誰還想說——(0、9表示十分之九。)。
    設計意圖:通過借助正方形分割為條這樣的直觀形式,數形結合,使學生直觀地認識到0、1就是十分之一,初步感知一位小數與十分之幾的關系。
    (2)數軸中。
    師:老師這里有個圖,誰上來指一下0、1在哪。(屏幕:一個有十個單位的數軸)。
    師:你說說理由為什么是這里?
    師:誰告訴我0、9在哪里?你是怎么找到0、9的?0、9里面有幾個0、1?
    師:1里面有幾個0、1。
    師:數軸上還有其它的小數嗎?(0、2、0、3、0、7、1、1、1、3等等)。
    設計意圖:利用數學中重要的數軸,再深層次體會一位小數與十分之幾的關系。
    (3)生活中。
    師:所以0、1米就表示十分之一米。(板書:0、1米就表示十分之一米)。
    師:現在我把0、9也加一個單位名稱元,0、9元的意思是?9角。
    師:對,就是一元的十分之九。現在再給你們出一道題,1、3元,你們會拿1、3元嗎?(先拿一元,再拿三角。)。
    課件出示三幅圖,找一找與1、3元相對應的圖。(1,3兩幅)。
    師:這個1元相當于第一幅圖中的什么?3角相當于什么?那第三幅圖呢?
    師:你們真厲害,我們花了這么長時間來研究一位小數,誰能告訴我一位小數表示什么?(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設計意圖:在一位小數后加上單位,將抽象的數學又添上生活的實際意義,使學生再次理解一位小數的意義,最后總結出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
    師:一位小數學完了,接下來我們學習兩位小數。學兩位小數以前送給你們一句話。(成功等于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愛因斯坦)大家讀一遍這句話。
    師:看到了小數了嗎?(看到了)看到的數是?(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
    你們看到的是分數,看到小數了嗎?(百分之一就是0、01,百分之九十九就是0、99)。
    生:因為第二張有一百個格子,就是說這個正方形平均分成了一百份。表示起來方便,簡單。
    師:為什么不選第一幅呢?(它的格子沒有一百,表示的是十分之幾?)。
    (1)()米=()米(2)選一張圖用陰影部分表示出這個小數。
    師:請你們自己給自己打分。我們剛才說一位數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屏幕:一數小數表示十分之幾)那兩位數小數表示——百分之幾。(板書: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師:那你們知道最小的兩位小數是什么嗎?(0、01)。
    設計意圖:學習了一位小數的意義后,明白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利用方法類推,學生探究出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會相對容易。
    師:依此類推,你們知道三位小數表示什么嗎?(板書:三位小數表示())(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師: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幾分就是千分之幾。那么0、001就是——,說說剛才舉例中的三位小數的意義。
    小練習,口答。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認識一位小數、兩位小數的意義,學生自然就會聯想到三位小數表示的意義,使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學會了遷移。
    4、學習小數計數單位的進率。
    課件演示觀察0、1,0、01,0、001之間的變化過程,溝通三個計數單位之間的聯系。
    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調動學生對小數計數單位的掌握,讓學生感悟到小數的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小數還有很多的知識等著大家去學習。今天的課上到這,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