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練習一教案(精選20篇)

字號:

    編寫一份好的教案需要教師具備系統(tǒng)、全面的教學知識和經(jīng)驗。教案的優(yōu)化和改進應該結合學生的評價和教學反饋來進行,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以下是一些優(yōu)秀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參考。希望通過學習這些范例,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設計水平,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zhì)的教育資源。
    四年級練習一教案篇一
    1、小黑板出示白居易的古詩《鳥》。
    誰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勸君莫打枝頭鳥,
    子在巢中望母歸。
    2、讀了古詩,你知道了什么?
    過渡:作家也養(yǎng)了一對珍珠鳥,他給小鳥創(chuàng)造了怎樣一個好的環(huán)境呢?
    1、學習一、二自然段。
    自由讀一二兩小節(jié),說說作家給小鳥創(chuàng)造了怎樣一個好的環(huán)境呢?
    指名說。
    師:用吊蘭不如說是用心,(指名學生再讀)注意??!不要嚇著他們。
    采訪一名同學,如果你是馮驥才,那要問問你,你為什么要這樣做?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三個月后,聽?。ǚ配浺簦┞曇艉桶謰屢粯?,笛兒一般又細又亮的叫聲。還更嬌嫩,真好聽!
    (2)聲音好聽,樣子更漂亮,作家是怎樣描寫小珍珠鳥的?
    想看看嗎?師出示珍珠鳥的圖片。請學生帶著看圖后對珍珠鳥的'喜愛之情再讀課題。
    至此,課文稱珍珠鳥為“小家伙”找找看換成“珍珠鳥”再讀讀,看有什么不同。
    小家伙是對人的稱呼,為什么稱之為小家伙?
    我不僅裝扮籠子,還對鳥客客氣氣的把它當作家里的小朋友、小孩子、小寶貝、小可愛,真好!
    3、學習第四自然段。
    原來鳥怕人,人不怕鳥?,F(xiàn)在我怕鳥害怕,怕鳥擔心,結果鳥卻不怕人了,那小鳥的膽子是怎樣漸漸大了的。自由讀。
    誰來讀讀或用自己的話說說。
    (1)“一會兒”去掉比較不同。
    (2)指導朗讀,突出動詞。
    3、學習五、六自然段。
    這只小鳥可真是神氣十足。因此白天它——(師引讀課文內(nèi)容)傍晚——作者真的太喜歡它了。把這種喜愛的感情讀出來。指導讀,讀好動詞飛、扭動、擠開、鉆。
    那小鳥這些表現(xiàn)又說明了什么?
    看來人和鳥已經(jīng)建立了深深的友誼!
    出示圖。請你給畫面題詞。一個字,幾個字,一句話都行。
    從剛才細致的品味中我們感覺到,一個不動聲色,一個神氣十足。這兩個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卻換來一個共同的境界。再讀第6自然段。
    4、學習第七自然段。
    說說,人獲得信賴的原因是?小黑板出示填空練習“信賴,就給它——”
    把真好和最后一句話“信賴,不就能創(chuàng)造出美好的境界嗎?”連起來再朗讀。
    把真好放到最后,倒過來再讀一遍。
    四年級練習一教案篇二
    1、進一步熟練掌握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2、通過估算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發(fā)展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的多樣化。
    教學重難點。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
    課前準備。
    電腦課件、學具卡片。
    教學活動。
    完成練習一的1—6題。
    第1題。
    學生獨立在書上完成。
    小黑板出示題目,指名學生回答,并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
    提問:誰來說一說,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怎樣口算比較簡便。
    小結:乘數(shù)末尾的'0先不看,把0前面的數(shù)相成,有幾個0不看就在所得的積的后面添幾個0。
    第2題。
    學生在自備本上獨立做,指名學生板演。
    集體訂正,讓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提問:筆算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時要注意些什么?
    第3題。
    小黑板出示題目。
    每個同學選一題估計一下結果大約等于多少?
    指名回答,并說說是怎樣估計的?
    提問: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我們一般怎樣估計結果?
    小結:把接近整十整百的數(shù)看作整十、整百數(shù)。
    第4、5、6題。
    學生獨立完成。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
    讓學生說說想的過程,幫助學生理清解題思路,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作業(yè)。
    筆算下面各題。
    35×25367×46554×176。
    46×34287×46528×434。
    解決問題(補充2題)。
    板書設計。
    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估算。
    48×112=5376(元)。
    48×100=4800,費用比4800元多一些。
    50×110=5500,估計費用在5500元左右。
    四年級練習一教案篇三
    1、掌握要使字端正、美觀,應將筆畫安排勻稱的寫字規(guī)律。
    2、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品質(zhì),規(guī)范書寫的習慣及濃厚的寫字興趣。
    3、繼續(xù)練習行款練習。
    寫有字的`課件(一個字美觀,一個字分布不均勻)。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展示上節(jié)課同學們寫得好的作業(yè)。
    評論:好在哪里?(整齊平正)。
    3、指名發(fā)言并歸納板書:分布勻稱。
    一個字寫得美觀、端正,不僅要將筆畫寫得整齊平正,而且筆畫的分配要勻稱。
    二、指導書寫。
    1、學生看書。
    2、理解“勻”與“稱”。
    勻—筆畫間隔均勻稱—筆畫左右相稱。
    3、討論如何寫好“主、衣、回、困、言、京、再、奮、杰、春、事、帶”這十二個字。
    4、討論發(fā)言歸納:
    “主”橫的間距均勻;示范:主。
    “衣”內(nèi)外筆畫間隔均勻;示范:回。
    “京”左右筆畫相稱;示范:京。
    “奮”撇捺相稱,下部筆畫間隔均勻。示范:奮。
    “事”橫的間隔均勻;示范:事。
    “杰”撇捺相稱,四點間隔均勻;示范:杰。
    5、課堂練習:生隨音樂試寫以上十二個字,一字寫兩遍。
    三、行款練習。
    1、生讀兩則名人名言,明其含義。
    2、試寫第一則名言。
    3、同桌交流。
    4、師指正存在的問題。
    5、生繼續(xù)練習第二則名言。
    四年級練習一教案篇四
    主備人課時修改人年級四年級學科勞動與技術1第(四)冊第(一)單元第(1)課課題貼花工藝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本課學習,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過程與方法搜集材料粘貼材料、剪裁裝幀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讓學生在動手制作過程中受到藝術熏陶,享受創(chuàng)造的愉悅。教學重點搜集材料粘貼材料、剪裁裝幀教學難點蛋殼貼畫。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動手能力,他們能通過教師的示范明白貼花工藝的制作方法,只是在個別環(huán)節(jié)上要認真聽、動手練、專心做。教具學具硬紙板膠水碎蛋殼色彩教學程序教學環(huán)節(jié)師生活動設計意圖修改建議一、看一看二、想一想三、做一做四、評一評貼畫是一種工藝品,可選用不同種類的材料,制出各種精美的貼畫工藝品。常見的有布貼畫、蛋殼貼畫、干果殼貼畫和植物葉貼畫等等。貼畫可以先進行構思、設計,再搜集材料,最后進行制作。也可以先搜集材料,再根據(jù)材料的質(zhì)地、形狀、色彩等具體條件進行安排,創(chuàng)作出貼畫作品。制作貼畫的步驟:1、選擇和搜集材料。2、結合材料創(chuàng)作畫稿。3、把畫稿眷印在硬紙板上。4、涂膠、粘貼。5、裝飾點綴。6、剪裁、裝幀。組織學生對所有的作品進行評議,比一比,看哪個作品制作得最精美。讓孩子們有直觀的感覺,體驗到貼畫的精美,并增加學習、閱讀的欲望。通過教師示范,學生們可以知道創(chuàng)作的方法,既直觀,又易懂。不強求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開闊眼界。評比和鼓勵,可以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首先,介紹貼畫的種類的時候可以提前布置讓學生通過不同的途徑來了解貼畫,如,網(wǎng)絡或者找出自己身邊的不同種類的貼畫。其次,在收集材料的`環(huán)節(jié),可以鼓勵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身邊可以做貼畫的材料,引導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然后,在制作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互幫互助。反饋形式及效果在制作過程中,各組組長負責幫助解決疑難。完成作品后讓各組同學分別進行展示,最后選出優(yōu)勝組和優(yōu)勝同學。自評、組評的過程提高了學生覺得鑒賞水平。板書設計第一課貼畫工藝1、選題2、畫面3、制作課后反思通過本課的動手制作,學生們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達到的很好的效果培養(yǎng)了學生們勤于動手,善于動腦的好習慣。
    四年級練習一教案篇五
    重點:根據(jù)提供的開頭,展開合理的想象。
    難點:想象要合乎情理。
    故事一則。
    一課時。
    自我加減。
    1、激發(fā)興趣:
    一群孩子正在一塊空地上踢足球,突然,球“砰”的一聲飛到人家窗玻璃上,玻璃碎了。
    2、啟發(fā)想象,練習說話。
    師:剛才故事只是說了個開頭,接下來還會放生些什么呢?你們能不能繼續(xù)編下去?
    (提示:窗玻璃打碎了,孩子們會怎么做?那戶人家又會怎么做?)。
    3、順勢誘導,簡介續(xù)寫。
    同學們根據(jù)故事的開頭想象出了好多生動的情節(jié),使得整個故事顯得前后連貫、內(nèi)容完整。如果把剛才說的內(nèi)容寫成一篇。
    作文。
    這種類型的作文就是續(xù)寫。
    1、揭示開頭,想象說話。
    2、閱讀例文續(xù)寫部分,思考:
    3、討論、小結:
    這篇例文根據(jù)開頭“我”的“鼻血就流了出來”展開想象,續(xù)寫了這些內(nèi)容:一位叔叔掏紙巾給“我”,老奶奶、阿姨給我讓座,大姐姐用包著冰棍的手帕按在我的腦門上,后來“雪慢慢地止住了”。整篇文章首尾呼應、前后連貫,人物的行為表現(xiàn)真實可信。小作者的想象有根有據(jù)、合情合理。
    4、再讀例文,體會寫法。
    1、自學“習作要點提示”,思考:續(xù)寫有哪些要求?
    2、討論交流。
    3、引導歸納:續(xù)寫作文,一是要根據(jù)提供的開頭展開想象,二是要注意想象的內(nèi)容要合情合理。
    1、思考:
    這一段主要寫發(fā)生了什么突如其來的事情?
    3、同座之間相互交流。
    4、指名口述,集體評議。
    (教師在評點的時候,既要注意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又要注意引導學生想象要合理)。
    展開想象。
    合情合理。
    四年級練習一教案篇六
    主備人課時修改人年級四學科勞動與技術1第(四)冊第(一)單元第(16)課課題創(chuàng)作果盤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本課學習果盤的制作,讓學生體驗果盤的制作過程。過程與方法通過實踐掌握簡單的制作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教學重點果盤的制作過程。教學難點細心切削、創(chuàng)意擺拼、分工協(xié)作。學情分析創(chuàng)作果盤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感興趣,但堅持觀察及管理有的學生會做不到,會出現(xiàn)虎頭蛇尾的現(xiàn)象,教師要加以引導。教具學具各種水果刀盤子教學程序教學環(huán)節(jié)師生活動設計意圖修改建議一、展示提問,導入課題二、演示講解,理解操作三、成品展示,總結評價節(jié)日的餐桌上,或是在接待客人的`時候,我們把水果做成拼盤,能大大提高文化品位。那么,你會制作拼盤嗎?分小組制作水果拼盤:1、根據(jù)現(xiàn)有材料,設想水果拼盤的造型,并畫出設計草圖。2、需要哪些工具,請?zhí)崆白龊脺蕚洹?、細心切削、創(chuàng)意擺拼、分工協(xié)作。4、再取個有意義的名字。品嘗自己的勞動成果,并暢談感受。使學生對果盤有個感性的了解。激發(fā)他們制作的欲望。老師細心的講解可以幫他們做好筆記,使他們在家能正確操作。使學生進行交流,總結好的方法。反饋形式及效果在栽培過程中,各組組長負責幫助解決疑難。長成后將小蔥帶到學校各組同學分別進行展示,最后選出優(yōu)勝組和優(yōu)勝同學。板書設計第十六課制作果盤1、根據(jù)現(xiàn)有材料,設想水果拼盤的造型,并畫出設計草圖。2、需要哪些工具,請?zhí)崆白龊脺蕚洹?、細心切削、創(chuàng)意擺拼、分工協(xié)作。4、再取個有意義的名字。課后反思
    四年級練習一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的特點,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特征。
    2.在練習過程中,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
    3.在練習過程中,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
    教學重點:加深對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特點的認識與理解。
    教學難點:綜合運用三角形的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xiàn)。
    1.通過學習三角形的分類這部分知識,你學會了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對三角形的分類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特點進行復習和整理。
    教師結合學生的交流情況完成下面的板書:
    銳角三角形:3個角都是銳角。
    三角形直角三角形:1個角是直角。
    (按角分)鈍角三角形:1個角是鈍角。
    等腰三角形:兩腰相等,兩底角相等。
    等邊三角形:三條邊相等,三個角都是60。
    2.揭題。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運用三角形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板書課題)。
    二、基本練習。
    組織學生完成教材第86~87頁“練習十三”。
    1.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練習,再組織交流。學生可能有以下兩種解法:
    解法一:180-90-45=45。
    解法二:90-45=45。
    教師引導學生對兩種解法進行比較和優(yōu)化,最后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個三角形是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第5題。
    這道題旨在讓學生認識到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懂得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在對稱軸上,并掌握對稱軸的畫法。
    先讓學生獨立操作,交流時教師強調(diào)對稱軸的.畫法。
    3.第8題。
    課件出示習題中被遮住一部分的三個三角形。
    先讓學生量一量露在外面的三個角各是什么角。
    提問:你能根據(jù)露在外面的角判斷它是什么三角形嗎?
    小組交流討論。
    組織匯報交流得出:第一個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第二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第三個三角形有可能是銳角三角形,也有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或鈍角三角形。
    三、綜合練習。
    1.第9題。
    這道題是將一個直角三角形分成兩個三角形,通過操作和交流找出規(guī)律,分成的兩個三角形有兩種情況:一是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二是分成一個銳角三角形和一個鈍角三角形。
    2.第11題。
    這道題是感受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與四邊形的內(nèi)角和。當兩個三角尺拼成一個三角形時,內(nèi)角和是180,當兩個三角尺拼成一個四邊形時,內(nèi)角和是360。
    3.第13題。
    由于題目中沒有指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具體有多長,因此需要根據(jù)“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來判斷,得出只能用20米作為三角形的腰。因此菜園的三條邊長就是:10米、20米、20米。
    練習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各自的想法,最后進行解答。
    4.第14題。
    (1)讓學生取出小棒擺一擺。
    (2)在小組內(nèi)交流各自的擺法。
    (3)全班交流。
    師提醒學生注意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要大于第三邊,所以“3、3、8”這種情況不能擺成三角形。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四年級練習一教案篇八
    1、掌握在寫字時,應使各結構單位的長短寬窄比例適當?shù)膶懽忠?guī)律。
    2、培養(yǎng)學生細致敏銳的觀察力,養(yǎng)成他們良好的觀察事物的心理品質(zhì)。
    3、培養(yǎng)學生對書法的熱愛,提高他們對書法的鑒賞能力。
    4、訓練行款練習。
    字卡片、課件。
    一、導入。
    1、以小故事導入新課。
    問:如果一個人頭大身子小或頭小身子大,他走在大街上,你看到他第一個反應是什么?(想笑)。
    為什么想笑呢?(上下不對稱,即比例失調(diào))。
    2、小結:我們寫字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一個字的各結構單位的長短寬窄比例不適當,那么寫出來很難看。
    如:孟。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學習如何將一個字的比例處理適當。板書:比例適當。
    二、指導寫字。
    苗孟籃封睡謝。
    2、看教材。
    3、指名回答并歸納:
    〈1〉上下結構的字:
    上寬下窄:苗(上、下長短相等)。
    上窄下寬:孟(上部長度占三分之一)。
    上下相等:籃(上中下長短相等)。
    〈2〉左右結構的字:
    寬窄相等:封(右部稍長)。
    左寬右窄:到(左部占三分之二,右部稍長)。
    左窄右寬:睡(左邊占三分之一,右部占三分之二)。
    〈3〉左中右結構的字:
    如“謝”(左中右寬窄相等,左部較短)。
    三、隨輕音樂,生將以上的字各寫兩個。
    四、行款練習。
    1、生讀帖。
    2、生試寫。
    3、同桌交流。
    五、作業(yè):
    將書上的字各寫三個以及第二則名言。
    四年級練習一教案篇九
    這部分內(nèi)容是本單元的綜合練習。第二題是對本單元學習的簡便算法進行整理。3到6題是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到運算律及相應的簡便算法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價值。
    知識與技能方面:能理解有關運算律的意義,能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能自覺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合理地應用運算律使解答過程簡便。
    在數(shù)學思考方面能有根有據(jù)的闡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總的來說今天的練習,比較常見的簡便計算學生能比較熟練地計算,顯然今天的作業(yè)情況要比前幾節(jié)課好得多。在解決問題這一塊,由于書本上所呈現(xiàn)的內(nèi)容都是以前所學過的.連加或連乘的問題,所以列出算式對學生來說不是分的困難,但在與混合運算的題混雜在一起要判斷哪些題能否簡算時就顯得有點困難,甚至亂用運算律進行簡算。
    從學生的練習來看,學生對簡便運算比較有興趣,因為計算確實快,并且數(shù)字較好。練習時學生的方法較多。這是解決問題時正如以上兩為說的學生解決問題時用簡便運算的意識不強。也有學生一味的想簡便列出的算式?jīng)]有意義。因此我讓學生說出你算得每一步是什么?盡量不讓學生顧此失彼。
    四年級練習一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與整理,使學生形成知識網(wǎng)絡,加深對加法、乘法運算律的理解,能運用運算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算法的能力,能靈活地解決生活中簡單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的能力。
    教學重點:整理知識,靈活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樹立簡便計算的意識。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系統(tǒng)整理。
    提問:這個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1.梳理知識。
    (1)提問:同桌互相說一說你都學習了哪些運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2)以小組為單位,將本單元學習的運算律進行系統(tǒng)整理。
    2.交流匯報。
    (1)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完成下面的板書:
    加法交換律:a+b=b+a。
    加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2)追問:運算律有什么價值?
    歸納:運用運算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可以用交換律驗算加法和乘法。
    二、查漏補缺訓練。
    1.完成教材第72頁“練習與運用”第2題。
    出示題目后,可讓學生先獨立填寫,再交流。
    交流時,讓學生說一說各題分別運用了哪些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2.完成教材第72頁“練習與運用”第3題。
    出示題目后,先組織學生觀察各個算式的特點,然后讓學生獨立進行簡便計算。
    組織交流時,讓學生說說各自的想法。
    3.完成教材第73~74頁“練習與運用”第5、9、11題。
    這四道題都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第5題,是用連加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在計算過程中可以運用乘法結合律先算“54+46”的和。
    第9題,是“相遇問題”,“相遇問題”的兩種解題方法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點。
    第11題,五年級和六年級“每班人數(shù)”相同,因此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點,計算時也可以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計算。
    4.完成教材第72~73頁“練習與運用”的其他習題。
    三、綜合運用提升。
    1.完成教材第74頁“探索與實踐”第12題。
    這道題要求“一共可以收大白菜多少千克”,是一道連加的數(shù)學問題,在計算過程中可以運用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
    練習時,讓學生獨立解答,再說說哪些地方運用了簡便運算。
    2.完成教材第74頁“探索與實踐”第13題。
    這是一道探索規(guī)律的練習,讓學生先計算填出前三小題中間的符號,然后再觀察比較,找出規(guī)律。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補》。
    四年級練習一教案篇十一
    知識目標:
    1、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和自學理解“窘住”“不辭辛苦”和“沉吟”等關鍵詞意思。
    2、在洞察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能利用導學稿對文章做簡單的分析,品味文本中關鍵詞句。
    情感目標:感受小女孩對媽媽真摯的愛和大胡子老板美好、善良的品質(zhì)。以及使學生感悟到感恩所有善待自己的人,用心去愛自己的親人、朋友和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比較完整地復述故事。
    通過具體的語句感受故事中人與人之間可貴的真情及美好品質(zhì)。
    以導學稿為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良好的自學習慣;運用朗讀法和勾畫圈點法,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幻燈片、音樂
    一、激發(fā)情感引入課題
    二、導學稿研學交流
    檢查導學稿
    小組合作學習
    (1)學生對導學稿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
    (2)學生自選感興趣的問題匯報,師隨機板書。
    1、師指名讀詞語:櫥窗假發(fā)項鏈懇求不辭辛苦、遺憾包裹、純潔。
    2、課文中介紹了幾個人?他們之間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請你根據(jù)上面詞語的提示,試著用三、五句話講一講這個生動的故事。
    指名讀文:請同學們品一品這是一位怎樣的小女孩?
    匯報最能體現(xiàn)小女孩特點的語句。
    1、體會小女孩看到假發(fā)時的欣喜和激動。
    從哪些語句能看出小女孩很孝順?(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話)
    小女孩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此時小女孩什么心情?用一個詞語形容一下?(高興、激動、欣喜、喜出望外)
    把你的感受融入朗讀中,讀一讀這段心理活動的描寫。
    2、體會小女孩錢不夠時的無奈和窘迫。
    還從哪些語句中能看出小女孩很孝順?(第三自然段)
    小女孩因為什么為難呢?(體會項鏈的價格與假發(fā)的價格相去甚遠。)如果你是小女孩,此時你心里會怎么想?(無奈、悲傷、失望、羞澀)
    把理解融入朗讀中,試著讀一讀。
    愿望與現(xiàn)實的差距太大了,小女孩有沒有放棄?她又是如何做的呢?
    3、體會小女孩為換回假發(fā)付出的辛苦。
    “想盡了一切辦法……”“但……、才……”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體會小女孩所付出的難以想象的努力和辛苦。
    小女孩手臂上的傷口就是無聲的語言,看著這一道道傷口,你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了什么畫面?
    播放音樂,教師范讀第4自然段。
    學生自由讀。
    指名讀課文。
    4、體會小女孩聽了老板的話表現(xiàn)出的堅強和失望。
    小女孩聽了大胡子老板的話又怎么樣?
    小女孩因什么而“憤怒”?又因什么而“憂傷”?體會小女孩當時的心情。
    指導有感情朗讀。
    小結:雖然老板的回答讓小女孩的希望破滅了,但她那美好的愿望,那么多天的努力,那么多辛苦的付出她變得愈發(fā)地堅強,她那小烏鴉反哺般的美好情懷令我們感動。帶著自己的理解讀一讀這句話。
    四、聯(lián)系前文,再次品味
    1、你知道圣誕老人是誰了嗎?
    2、說說從哪里得知圣誕老人就是大胡子叔叔?
    帶著對小女孩境遇的同情,帶著對大胡子老板的敬意,來欣賞一首小烏鴉愛媽媽的歌曲。
    其實,這個世界并不缺乏愛,我相信用我們的心,用我們的愛,用我們無限的真情,就會在愛的陽光中,享受生活。
    五、布置作業(yè),展開想象
    作業(yè)超市,自由選擇
    1、想一想做一做,用你的實際行動表達愛。
    2、給故事續(xù)編一個合理的結局。
    3、從小女孩、媽媽、大胡子三個人物中選擇一個或兩個,把想對她們要說的話寫下來。
    板書設計
    圣誕老人的禮物
    換贈
    小女孩假發(fā)老板
    得
    媽媽
    本課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以愛為線索,講述了小女孩對媽媽純真的愛————送一頂假發(fā)給媽媽,同時也講述大胡子老板對小女孩的陌生人的愛。為了讓學生體會這份美好的情感,本課教學我主要突出以下兩點:
    一、運用多種方式讀文,感悟母愛情懷。
    在初讀課文之后,我設計這樣一個問題:這是的一個女孩,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分別填上“有孝心”、“愛母親”或是“不辭辛勞”,并找到相關的語句進行了品讀。在學生匯報時我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進行了感悟、理解。并采用了指讀、引讀、齊讀等多種朗讀方式,體會人物的情感,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走進文本,從而受到潛移默化的愛的教育。
    二、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人間真情。
    在結束全文的學習后,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感受生活中愛的存在,只要你有愛心,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愛的使者————圣誕老人,你能說一說你有沒有類似的經(jīng)歷?這樣設計讓學生捕捉生活中愛的信息,讓學生懂得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圣誕老人”,讓學生的情感升華。
    不足:
    1、時間安排不夠合理,課堂的小練筆:“我想對您說”這一環(huán)節(jié)給學生的時間不夠,學生表大地也就不夠充分。
    2、拓展延伸不夠,只局限于本文,沒有愛的體現(xiàn)。
    我想,在語文課中,只有充分發(fā)揮文本、學生、教師三者的和諧統(tǒng)一,才能促進課堂教學質(zhì)的飛躍。
    四年級練習一教案篇十二
    教材第16~18頁。
    1.了解數(shù)的產(chǎn)生,理解自然數(shù)的概念。
    2.認識億級的計數(shù)單位,掌握十進制計數(shù)法的含義。.
    重點:理解自然數(shù)的概念和十進制計數(shù)法。
    難點:掌握含有億級數(shù)的數(shù)位順序表和十進制計數(shù)法。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我們知道數(shù)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地非常廣泛,可以說是無處不在,這些數(shù)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了解關于數(shù)的知識。
    (板書:數(shù)的產(chǎn)生)
    二、自主探究
    1.探究數(shù)的產(chǎn)生過程。
    (1)如果沒有了數(shù)字,怎樣表示我手中的粉筆有多少根呢?(教師舉起手中的4根粉筆)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討論:怎樣表示有4根粉筆?
    (學生通過討論,會想到各種不同的表示方法,教師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2)在生產(chǎn)勞動中,人們需要數(shù)人數(shù)、數(shù)物體個數(shù)或記錄打獵后捕獲的野獸的數(shù)量等等,這樣就逐漸產(chǎn)生了數(shù)。
    引導學生看教材第17頁中的圖片,讀下面的文字。了解在遠古時代,人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各種方法來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隨著語言的發(fā)展,逐漸發(fā)明了一些記數(shù)的符號,這就是數(shù)字。如:巴比倫數(shù)字、中國數(shù)字、羅馬數(shù)字。還有印度人發(fā)明的數(shù)字,后來流傳到阿拉伯,又從阿拉伯傳入歐洲,人們誤以為是阿拉伯人發(fā)明的數(shù)字,一直把它叫做阿拉伯數(shù)字,即0,1,2,3,4,5,6,7,8,9……經(jīng)過了幾千年,才產(chǎn)生了現(xiàn)在通用的阿拉伯數(shù)字。
    (3)了解了數(shù)的產(chǎn)生過程,你有什么想法?
    教師教育學生要珍惜人類燦爛的文化遺產(chǎn),認真努力地學好知識,創(chuàng)造出更多的知識。
    2.認識自然數(shù)。
    (1)表示物體個數(shù)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數(shù)。(板書:自然數(shù))
    (2)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shù)。所有的自然數(shù)都是整數(shù)。最小的自然數(shù)是0,沒有最大的自然數(shù),自然數(shù)的個數(shù)是無限的。
    3.十進制計數(shù)法。
    (1)我們已經(jīng)學過億以內(nèi)的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還經(jīng)常用到比億大的數(shù),例如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數(shù)是1339724852人,世界人口有70多億等。
    (2)用計數(shù)器數(shù)數(shù),認識十億、百億、千億。
    教師在計數(shù)器上先撥珠,讓學生數(shù)數(shù):10個一億是十億,10個十億是一百億,10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板書:十億、百億、千億)
    指出:十億、百億、千億和以前學過的個(一)、十、百、千……一樣都是計數(shù)單位。
    (3)在數(shù)位順序表上填出億級的數(shù)位和計數(shù)單位。
    讓學生獨立填一填,再指名匯報,共同訂正。
    (4)說一說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關系:
    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億是十億,10個十億是一百億,10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教師指出:每相鄰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的計數(shù)方法叫做十進制計數(shù)法。
    (板書:十進制計數(shù)法)
    (5)觀察比較:比較數(shù)位順序表上個級、萬級和億級有什么異同?
    組織學生在小組中議一議,再分別說一說各自的看法。
    三、實踐應用
    1.填空。
    (1)一百億里有()個十億,()個一百億是一千億。
    (2)從個位起,第()位是萬位,第()位是十億位。
    (3)和億位相鄰的兩個數(shù)位是()和()。
    2.教材“練習三”第1題。
    想一想,說一說。
    3.教材“練習三”第2題
    同桌兩人合作完成。
    四、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你對數(shù)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四年級練習一教案篇十三
    1、認識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美感.
    4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預習探究
    (一)引入新課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出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1、讀課題,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
    2、解題,了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寫山川景物為主要內(nèi)容的游記散文,選自于《山景物記》,作者碧野.(簡介作者)
    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yōu)美語句摘抄下來.”
    合作交流
    (三)根據(jù)“閱讀提示”速讀全文,理清全文所記敘的游覽順序,引導理解內(nèi)容
    1、學生根據(jù)提示自讀課文;
    2、引導閱讀:
    順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
    (2)學生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寫的?(讓學生議論,然后交流)
    (明確:寫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繪方法:a、襯托,如:以藍天和云影襯托雪峰之高大、靜美;以溪流、游魚的活躍襯托天山的寂靜.b、比喻,如:說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開的“白蓮”.)
    (3)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4)朗讀四自然段(或放配樂朗誦)
    自讀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學生用筆在書本上做出標記)
    品讀體驗
    (四)細品語言文字,小結學習內(nèi)容
    1、課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現(xiàn)方法主要運用襯托和比喻.
    2、引導學生從描寫景物形態(tài)、描繪聲音、描繪動態(tài)、描繪色彩、描繪感覺上去找比喻句、體會精妙之處.
    3、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鞏固延伸
    (五)小練筆: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寫一段特定環(huán)境下的景色,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節(jié)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征.
    四年級練習一教案篇十四
    (一)什么是擴句擴句句子。
    我們知道,一般句子會包括主要成分,即:誰(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樣或是什么)。如果在主要成分上添加附加成分,對原來的句子加以修飾、限制或補充,就是在進行擴句。一個簡單的句子一般包括前后兩部分。前一部分說的是“誰”、“什么”,后一部分說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怎么樣”。
    (二)為什么要擴句。
    1、最根本的,是將要表達的意思表達得更清楚、具體。
    2、通過擴句,還可以使句子表達得更生動、形象。
    (三)擴句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擴句時還要注意以下三點:(1)看懂例句,審清要求有的題目要求照例子擴句。例:郵遞員送信。
    一個年輕的郵遞員冒著大雪給千家萬戶送信。
    題目給出的例子,擴充了“什么樣”的郵遞員,在“怎樣的”情況下,給“誰”送信。
    下面請同學們擴充兩個句子:
    1、少先隊員刷墻。
    2、第2中隊的少先隊員冒著寒風在學校里刷墻。
    擴句時,要在原句的基礎上擴,不能改變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3)擴句后語句要通順。
    病呻吟”的感覺。
    擴句的方法有很多,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兩種方法:
    1、畫句子主要成分,再擴句。
    找到了句子的主要成分,就可以明確在哪加表示修飾、限制的成分,進而再思考擴充什么樣的詞語。例如:春風吹。
    這句話的主語是“春風”,“吹”則是謂語,是揭示“春風怎么樣”的。
    一般地說,主語“誰”的前面可以加詞,在謂語表示動作、行為或狀態(tài)的詞前面也可以加詞。即:
    (溫暖)的春風(輕輕)地吹。(三月)的春風(徐徐)地吹。
    2、先提問,再擴句。
    抓住句子主要成分,自己提一些問題。
    如果回答了提出的問題,也就是在進行擴句。
    例如:學校開展活動。
    先把原句畫出主要成分:主要講“學?!?,“開展活動”,然后按主要成分提問擴句。例如:“學?!保梢蕴釂枺赫l的學校?哪里的學校?什么樣的學校?“開展”,可以提問:怎樣開展?“活動”:又可以提問:什么樣的活動?因此,可以說:(北京市的)學校;(黃岡市的)學校;(你所在)的學校??(正在)開展;(積極)開展,??(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宣傳)活動;(擁軍優(yōu)屬)活動;(學雷鋒評比)活動??練習:
    1、小明讀書。我的同學小明在教室里認真地讀書。
    2、紅旗升起來了。
    鮮艷的五星”紅旗“在教學大樓的房頂上徐徐地”升起來了.3、天空布滿烏云。
    4、我們要遵守紀律。
    5、比賽在進行。
    一場激烈的籃球比賽在首都體育館緊張的進行著。
    6、雨下起來。
    7、列車通過大橋。
    8、心情激動。
    9、學校開展活動。
    10、老師批改作業(yè)。
    11、他笑。
    12、深山有人家。擴句訓練。
    1、過節(jié)了,馬路邊插滿了紅旗.(擴句)。
    2叔叔會講英語.(擴句)。
    3.讀了這本書,使我懂得了道理.(擴句)。
    8、()天空()閃爍著()星星。
    9、()猴子()爬上了()竿頂。
    10、()海浪()涌上()沙灘。
    11、臉蛋上印著酒窩。12、()解放軍()登上()山頂。
    四年級練習一教案篇十五
    1、練習用乘法結合律、分配律進行簡算。
    2、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用乘法結合律、分配律進行簡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計算器
    做第1題:獨立完成,訂正時說說簡算方法。
    做第3題:小組活動:比一比
    看哪個小組連的又對又快,在做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適用的條件。
    讓學生獨立完成,重點理解列式的算理,即第1個問題為什么是計算周長,第2個問題為什么是計算面積,體會周長與面積的不同含義。
    本題是一個乘數(shù)的變化引起積的變化,滲透了一些函數(shù)的思想。
    先呈現(xiàn)情境圖,讓學生觀察,再根據(jù)圖上給出的信息解決所提出的問題。然后引導學生思考所列算式中乘數(shù)與積的變化規(guī)律。接著,可讓學生再舉例來驗證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四年級練習一教案篇十六
    一、寫近義詞。
    破舊——()。
    昔日——()。
    追尋——()。
    溫熱——()。
    奧秘——()。
    燦爛——()。
    二、填寫恰當?shù)脑~語。
    ()的春光。
    ()的燕子。
    ()的土炕。
    ()的小樹。
    ()的陽光。
    ()的電器。
    ()的流水。
    ()的脊梁。
    三、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1.啊,延安,我把你追尋,
    追尋(),追尋()。
    追尋(),追尋()。
    追尋(),追尋()。
    2.像翩翩歸來的燕子,在追尋();。
    像(),在追尋()。
    3.詩的第二節(jié)中,連著用了四個“追尋你”,其中第一個“你”代表();第二個“你”代表();第三個“你”代表();第四個“你”代表()。
    4.詩的第四節(jié)中,“航天飛機”和“電子計算機”代表();“老牛破車”代表();“寶塔山”代表();也代表()。
    四、課文整體梳理。
    這首詩通過對延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體事物的歌頌,抒發(fā)了詩人____________心情。
    五、重點段落品析。
    《延安,我把你追尋》(節(jié)選)。
    航天飛機探索宇宙的奧妙,
    電子計算機奏出美妙的交響;。
    我們永遠告別了破舊的茅屋,
    卻忘不了延安窯洞溫熱的土炕。
    1.“破舊的茅屋”代表____________,“延安溫熱的土炕”指的是____________。這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和這個詩句表達同樣內(nèi)涵的句子,詩中還有一句,抄下來,并寫出它的意思。
    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級練習一教案篇十七
    感恩:如果說愛是三月淅瀝的春風,感恩就是小草吐露的新綠;如果說愛是初夏生機的日光,感恩就是材木成長的濃綠;如果說愛是冬日潔白的雪花,感恩就是顆粒飽滿的小麥。
    愛心1: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一泓出現(xiàn)在沙漠里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愛心2:愛心是一股甜甜的泉水,使不幸的人忘記生活的苦澀;愛心是一首動聽的歌謠,使生活枯燥的人感到生活的樂趣;愛心是一眼潺潺流動的泉水,使饑渴的行人感到人生旅途的甘甜;愛心是一首優(yōu)揚動聽的歌謠,使踽踽獨行的人感到人生的美好;愛心是一股流淌在心頭的泉水,使沉浸在痛苦中的人們感到人間的甘甜;愛心是一曲回蕩在耳邊的歌謠,使孤獨的人們感到人間的溫曖;愛心是一股撞開冰閘的春水,使鐵石心腸受到震撼;愛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燈塔,使迷途航船找到港灣;愛心是一瓢紛灑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靈的滋潤;愛心是一淚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使燥熱不寐的人領略詩般的恬靜;愛心是一柄撐起在雨夜的小傘,使漂泊異鄉(xiāng)的人得到親情的蔭庇;愛心是一道飛架在天邊的彩虹,使?jié)M目陰霾的人見到世界的美麗;愛心是一杯潑灑在頭頂?shù)谋?,使高熱發(fā)昏的人得能冷靜地思索;愛心是一塊銜含在嘴里的奶糖,使久飲黃連的人嘗到生活的甘甜。
    諒解:諒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風,能消融凝結在人們心中的堅冰;諒解是一束溫暖的陽光,能驅(qū)散積聚在人們心頭的陰云;諒解是一場綿綿的春雨,能洗滌飄落在人們心頭的塵埃;諒解是一陣柔和的清風,能熄滅堆積在人們心中的怒火;諒解是一滴晶瑩的甘露,能滋潤人們心中干涸的土地。
    呼喚: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喚。你慵懶時,它呼喚你勤奮;你昏睡時,它呼喚你;你高傲時,它呼喚你清醒謙恭(謙虛、謙遜);你莽撞時,它呼喚你謹慎(小心);你跌倒時,它呼喚你站起(站立)。
    關愛:關愛是一個眼神,給學生無聲的祝福;關愛是一縷青風,給學生身心的舒暢;關愛是一場春雨,給學生心田的滋潤;關愛是一句問侯,給學生春天的溫暖。
    憧憬:我也憧憬另一種生活狀態(tài),叫做——拼搏,拼搏就像暴風雨中的海燕,任雷鳴電閃。我也憧憬另一種生活狀態(tài),叫做——緊張,緊張就像夜色里趕路的人,任月出月落。我也憧憬另一種生活狀態(tài),叫做——奮進,奮進就像海上行駛的帆船,任浪打風吹。
    讀書1:愛讀書,是一種美德。讀書,使人思維活躍,聰穎智慧;讀書,使人胸襟開闊,豁達曉暢;讀書,使人目光遠大,志存高遠;讀書,使入思想插上翅膀,感情綻開花蕾。
    讀書2:書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導我們登上知識的殿堂。書籍如同一把鑰匙,它能幫助我們開啟心靈的智慧之窗。
    歷史:歷史是一幅畫,時間是絢麗的色彩。歷史是一座高山,時間是嶙峋的巨石。歷史是一棵大樹,時間是繁茂的枝葉。歷史是一條長河,時間是涌動的波濤。歷史是一艘行進的船,時間是一張網(wǎng)。人生是一條河,歲月是一張櫓。
    贊美1:您不是雨露,卻帶來了新生的希望;您不是泉水,卻帶來了生命的甘甜;您不是太陽,卻帶來了人間的溫暖。您如同溪流,沒有江河奔騰的浪花,也沒有大海壯闊的波瀾,但山石間的那點叮咚,是您歡快的旋律。您如同星星,沒有太陽耀眼的光芒,也沒有月亮迷人的浪漫,但夜空中的那點光亮,是您生命價值的閃現(xiàn)。您如同沙礫,沒有大山的偉岸,也沒有溪流的悠閑,但山水間的那點鋪墊,是您默默的奉獻。
    贊美2:您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風,您的眼淚是世界上最名貴的珍珠,您的皺紋是辛苦歲月霜雪雨的刻痕;您的畫像是勇敢和堅韌的象征;您的關懷,讓我們感受到長輩的慈愛;您的鼓勵,讓我們揚起了奮斗的風帆;您的淵博,讓我們沐浴了知識的陽光;您的奉獻,讓我領略了師德的風范。
    贊美3:您好比一架穿梭機,能帶我們穿越歷史長河;您好比一把鑰匙,能幫我們打開迷惘的心鎖;您好比一顆啟明星,帶領我們走向灑滿陽光的天堂。
    四年級練習一教案篇十八
    一、我會填:
    1、整數(shù)最小的計數(shù)單位是(),小數(shù)的計數(shù)單位是(),這兩個計數(shù)單位之差為()。
    2、60.008讀作:(),它的計數(shù)單位是()。其中“8”在()上,表示(),也可以表示()。
    3、一個三角形中有一個角是450,另一個角是它的2倍,這是一個()三角形。
    4、整數(shù)部分是0的的兩位小數(shù)是()。
    5、不用計算,3.68×3.68的積有()位小數(shù)。
    6、一個小數(shù),它的百位上和千分位上都是3,其余各數(shù)位上的數(shù)字都是0,那么,這個小數(shù)是(),讀作:(),如果把這小數(shù)擴大100倍就是(),也就是把這個數(shù)的小數(shù)點向()移動兩位。
    7、寫出10.01和10.02之間的三個小數(shù):()、()、()。
    8、的一位數(shù)是整數(shù)部分為0的最小的一位小數(shù)的()倍。
    9、五千零五點零零五寫作:()。
    二、小法官巧斷案。
    1、89.9+11.1=100()。
    2、小數(shù)可能比整數(shù)大。()。
    3、直角三角形的兩銳角之和可能比直角大。()。
    4、兩個兩位數(shù)相乘,積可能是三位數(shù)。()。
    5、去掉小數(shù)點后面的0,小數(shù)的大小不變。()。
    三、選一選,對號入座。
    1、大于10.8而小于10.9的小數(shù)有()。
    a、0個b、10個c、無數(shù)個。
    2、把一個等邊三角形平均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那么,其中一個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分別是()。
    a、30°和60°b、45°和45°c、10°和80°。
    3、兩個小數(shù)相乘,積一定()這兩個小數(shù)中任意的一個。
    a、大于b、小于c、不能確定。
    4、在9.□2229.1□中,方框里可填的數(shù)字有()個。
    a、8b、9c、無數(shù)個。
    5、在一個三角形中,如果任意兩條邊的長度分別是55厘米和65厘米,那么,第條三邊的長度只能是()。
    a、100厘米b、120厘米c、150厘米。
    1、淘氣打算把兩根長度都是1.96米的繩子接起來做一根跳繩,結果接口處共用去了0.19米,接好后的繩子有多長?(5分)。
    2、如果每千克香蕉的價錢是8.2元,每千克榴梿的價錢是香蕉的9.9倍,那么,每千克榴梿的價錢是多少?(5分)。
    3、一個等腰三角形的一個底角是50°,那么它的頂角是多少度?(5分)。
    4、一筐水果,連筐重100千克,賣掉一半水果后,連筐重51.5千克,問:原來水果和筐各有多重?(5分)。
    5、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周長是96米,其中一條邊的長度是22米,另三條邊的長度分別是多少?(6分)。
    四年級練習一教案篇十九
    這是一篇十分優(yōu)美的寫景的文章,描寫了被成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文章分為四個自然段,先總寫,然后從“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三個方面具體刻畫了錢塘潮的雄偉壯觀,有聲有色,有景色的正面描寫,也有觀潮人的側(cè)面烘托,是很好的進行朗讀訓練的文章,同時,也是進行寫景類文章寫作訓練的典范。
    1、播放錄象,教師進行充滿感情的介紹:錢塘江它是我們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長605公里,河域面積五萬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國東南沿海的一條著名江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錢塘江邊一睹為快。
    2、看了這潮水,聽了這潮潮聲你覺得錢塘江潮怎么樣呢?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嗎?說得真不錯,這篇課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錢塘又是怎么樣的?自由讀課文,找出一個你認為最能體現(xiàn)錢塘江特點的詞語。(讓學生讓黑板板書)
    3、你們認為哪個詞是“元帥”?(板書:天下奇觀)理解奇觀。
    多么壯觀的錢塘江大潮,作為一個浙江人,我們?yōu)橹械津湴梁妥院?,現(xiàn)在有很多的國內(nèi)外游客慕名而來,我們是不是應該盡一盡地主之意,為他們做一下導游。(任務驅(qū)動:編寫導游詞)
    1、自由選擇一個自然段,同時可以上網(wǎng)瀏覽圖片。你準備怎樣介紹,可以邊看圖邊介紹,也可以通過讀來介紹。
    2、師生交流,品讀。
    潮來前 籠罩薄霧 風平浪靜
    (板書)觀朝 潮來時 悶雷滾動 一條白線
    浩浩蕩蕩 山崩地裂
    潮去時 漫天卷地 風號浪吼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朗讀來體會錢塘江來前的平靜、美麗,來時的洶涌、雄偉,去時的余威未減。同時,在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浩浩蕩蕩、山崩地裂”等詞義,體會作者運用比喻、對比等手法。
    在有了圖片和課文中的這些內(nèi)容以后,你還想在你的解說詞中加如寫什么?
    1、我的感受。
    (1)結合課文中描寫人物的句子。
    (2)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感受:注意安全,感到自豪等等
    2、還可以加入一些音樂。
    3、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挑選一個方面在網(wǎng)上制作解說詞。
    交流反饋。
    我們的祖國,我們的家鄉(xiāng)有著太多太多這樣的壯觀景象,回家后上網(wǎng)收縮有關內(nèi)容,制作成幻燈片,將舉行一次寧波江東中心業(yè)余小導游的競選活動。
    四年級練習一教案篇二十
    一、口算:
    14×3=18×2=16×3=14×5=130×5=180×3=。
    170×2=140×7=13×30=40×21=35×70=38×0=。
    二、解決問題:
    1、小汽車每小時行80千米,4小時行多少千米?
    2、小明騎自行車1分鐘約行250米,3分鐘可以行多少米?10分鐘行多少米?
    3、某小學共有18個班級,平均每班學生有45人。這個學校共有多少名學生?
    4、大車限坐25人,小車限坐20人。一共有70人去旅游,可以怎么租車?(有幾種合適的.租車方案)。
    第二課時作業(yè)設計。
    一、根據(jù)40×6=240,寫出豐列各式的結果。
    80×6=400×6=40×60=40×12=160×60=。
    二、直接寫出下列得數(shù)。
    32×4=16×5=45×2=28×7=180×3=。
    240×30=10×380=60×14=30×25=28×40=。
    三、解決問題:
    1、小李騎自行車每小時約行16千米,4小時可行多少千米?
    2、某校有32個班。每班需要8張掛圖,張老師共250張掛圖,夠不夠分給各班?
    3、一束鮮花28元,買3束送一束。王阿姨一次買4束,每束便宜多少錢?
    第三課時作業(yè)設計。
    一、計算豐下面各題:
    二、先用筆算,再驗算。
    135×24=357×42=67×159=13×261=。
    三、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