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鼻子一年級范文(16篇)

字號:

    通過總結(jié),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的根源,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方案。可以通過提出問題的方式來激發(fā)讀者對總結(jié)內(nèi)容的思考。以下總結(jié)范文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適合不同領(lǐng)域和層次的總結(jié)參考。
    安鼻子一年級篇一
    活動導入:
    大家說:“上學了,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
    活動過程:
    1、小調(diào)查:學校里有哪些活動常規(guī)?
    2、建立“我的檔案袋”: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測量、記錄自己的身高、體重,畫出自己的手印、腳印等。
    3、在兒童的手印、腳印上可寫下名字和日期?;顒又幸龑和嗷ズ献?,還可以請家長參加。
    4、根據(jù)實際情況收集、保存兒童的其他作品。
    活動延伸:
    與家人、朋友、小伙伴分享上學的快樂。
    看看時間。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兒童記住一天中最重要的幾個時間,初步形成一定的時間概念;
    2、逐步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小鬧鐘一個。
    活動過程:
    一、實物導入,激發(fā)興趣。
    1、(教師出示小鬧鐘)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
    2、小鬧鐘能告訴我們什么?
    3、我們已經(jīng)是小學生了,要有時間觀念,我們一起來了解一天中最重要的幾個時間吧!
    二、合作探究,體驗快樂。
    2、小組交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作息時間表。
    我的時間表。
    早上,我6:30起床,離開家。
    中午,我到家吃中餐,到學校上課。
    下午,我回到家。
    晚上,我上床休息。
    3、小組合作表演“我的一天”。
    議一議:他們的時間安排得合理嗎?
    小結(jié):小朋友,快快行動吧!讓我們都來爭當守時的好孩子!
    三、自我評價,延伸導行。
    你能每天按時上學,不遲到嗎?做到了自己獎勵一顆紅五星,每周評一評誰的紅星多。(老師和家長共同監(jiān)督學生的行為,及時給予評價。)。
    安鼻子一年級篇二
    《品德與生活》課程的基本理念是道德存在于兒童生活中。道德寓于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兒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只有源于兒童實際生活的教育活動才能引發(fā)他們內(nèi)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實的而非虛假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因此,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須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進行。一年多的低年級《品德與生活》的教學,使我深切感受到一定要從真實的生活源頭出發(f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認識、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體驗;一定要以活動為紐帶,引導他們用自己的思維去碰撞、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多方位的體驗,成了駕起品德與生活的彩虹橋。二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愛動愛說,針對這些情況,我虛心向二年級教師請教,學習低年級組織教學的方法進行了以下反思:
    1、加強常規(guī)教育,培養(yǎng)良好習慣。針對課堂常規(guī)較弱的班級教師必須要嚴格管理,對于學生的每一個細小的不良習慣進行糾正。對學生課上回答問題進行訓練,鼓勵他們大膽發(fā)言,說話完整。
    2、讓孩子們喜歡思品課。二年級的《品德與生活》教材編得很好,非常貼近學生實際生活。教材中的活動內(nèi)容也很豐富。每節(jié)課我都精心設(shè)計不同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去體驗、去了解、去認識生活、明晰道理。孩子們在活動中不僅學到知識,培養(yǎng)能力,還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增進了彼此間的感情,也拉近了學生與老師間的距離。現(xiàn)在,我的思品課好上多了,孩子們學得快樂,老師教得也輕松。但有時候的我,還是不知不覺說起大人話,忘記說小孩說話了。說實在的,要搞好低年級教學,還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努力學習。爭取教好思品課。
    3、由于低年級兒童的年齡比較小,他們的機械模仿能力比較強,因此在稱贊別人的時候往往只會仿照課題的形式心不在焉地說聲“你真棒”,難免使課堂的稱贊活動形成一種浮于口頭的虛夸,受稱贊的同學很難從中獲得真正的快樂。這是教學的第一個難點。同樣是因為年齡小的原因,小孩子的對“棒”的思維往往局限于學習一個方面,他們稱贊的目光往往只關(guān)注幾個學習最棒的學生,那些中下游學生尤其是后進的學生就有可能受到冷落。這是教學的第二個難點;還是年齡小的原因,小孩子往往只關(guān)心班里的同學誰最棒,至于為什么會這樣棒就不去思考了,這樣的話,課堂教學活動就難免會停留在為稱贊而稱贊的淺層次上,這是教學的第三個難點。
    4、讓學生感受一起合作真快樂。在教學過程中,我是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導者。為兒童的學習提供指導,為他們的活動創(chuàng)設(shè)良好的環(huán)境和條件,引導兒童投入活動,支持他們的各種活動,同時也在進行著與兒童的合作,與兒童一起共同建構(gòu)課程。有時我會有意識地只讓十幾個同學帶橡皮泥,而讓全班同學一起玩。這就必須合作,讓學生自由組合,更能培養(yǎng)孩子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合作精神。
    安鼻子一年級篇三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上學的意義,引導學生適應并喜歡上學。
    2、教育學生有禮貌、愛惜新書。
    3、動手制作課程表,熱愛學習。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了解上學的意義,引導學生適應并喜歡上學。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學生活動時間約32分鐘)。
    一、導入。
    1、師自我介紹。
    2、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是一名小學生了,歡迎你們。你們喜歡上學嗎?板題:我上學了。
    3、“擊鼓傳花”——介紹自己。(讓每個學生都有進行自我介紹的機會。)。
    二、點播課文彩圖,傳授新內(nèi)容。
    1、課件出示課文彩圖,誰來說說圖畫上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2、假設(shè)你上學了,你怎樣向媽媽告別?你怎樣向老師問好?見到不認識的同學,你該怎么辦?(組織同學討論,討論完畢指名發(fā)言,老師再創(chuàng)設(shè)情景說話,進行禮貌教育。)。
    3、來到學校,想不想看看我們的教室是什么樣的嗎?請跟我來,翻書到5頁,誰來說說我們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聯(lián)系實際指名發(fā)言)。
    4、參觀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師要發(fā)新書了,快看看老師發(fā)給你什么新書?我們要怎樣愛護新書呢?(生討論—指名回答—補充意見—師小結(jié))。
    5、上學了,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
    (生討論—指名回答—補充意見—師小結(jié))。
    二、動手制作課程表。
    1、電腦出示課文插圖,小朋友看,喜歡這張課程表嗎?誰來說說課程表是用來干什么的?
    2、老師示范做課程表。
    3、學生動手制作。
    三、總結(jié)全文。
    活動延伸:
    課后開展“找朋友”游戲,引導學生通過做名片、交換或佩帶名片以及多種游戲方式來交往。
    看看我們的學校。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初步認識學校,了解自己所在學校的環(huán)境,知道學校是個可愛的地方。
    2、激發(fā)學生熱愛學校、愛學習、喜歡上學的情感,并且學會利用學校中的任何設(shè)施來解決自己學習、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激發(fā)學生熱愛學校、愛學習、喜歡上學的情感,并且學會利用學校中的任何設(shè)施來解決自己學習、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時間:
    共三課時,其中參觀活動1-2課時,總結(jié)交流1課時。
    教學準備:
    水彩筆、鉛筆、紙、參觀需要的手持擴音器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學生活動時間約32分鐘)。
    一、導入。
    師:小朋友,開學了,步入新的校園學習也好幾天了,誰來大聲的告訴老師和其他小朋友你是在什么學校哪個班學習嗎?(指名數(shù)人回答:育才小學一年級一班)師板書:育才小學。師:喜歡我們的學校嗎?為什么?學生發(fā)言。
    師:你去過學校的那些地方(場所),你對學校哪里印象深刻呢?說來聽聽。學生發(fā)言。
    二、活動準備階段。
    1、(出示校園實景圖)小朋友,看圖,你們知道這是學校的哪里嗎?你們喜歡校園的什么地方,這節(jié)課我們就先參觀那兒。
    2、學生商量、確定參觀的內(nèi)容和路線。(學校大門、傳達室、宣傳欄、體育館、大禮堂、兒童食堂、大操場、教學樓、科技樓、廁所、小花園……)。
    3、學生排隊,選出小組長,由老師帶隊集體參觀。
    三、活動進行。
    方式:集體參觀,學生觀察,不明白的地方老師解說。
    1、參觀學校大門,提示觀察大門上的字及匾牌榮譽,感受學校的好。
    2、參觀傳達室,要求學生向傳達室的周爺爺問好,教育學生要尊敬學校教職員工,使學生初步了解學校傳達室做什么用的,平時怎樣利用傳達室的功能來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問題。
    3、參觀宣傳欄、體育館、大禮堂、兒童食堂、大操場,感受校園的美好。
    4、參觀教學樓,數(shù)一數(shù)有幾樓,有幾間教室,看一看教室里有什么?教育孩子們路過教室時要輕輕地,不能影響別人,使他們明白在學校里的主要活動是在課堂上學習,大家一起學習,就必須按統(tǒng)一的紀律要求約束自己的行為。
    四、回教室,總結(jié)參觀情況。交代還有不明白的下課后與同學再去看看。
    六、布置:下節(jié)課小朋友可帶照相機、水彩筆、鉛筆等東西來。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二、繼續(xù)參觀校園。
    形式:學生自由組合分組,自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參觀。
    2、學生自主參觀。
    三、回教室,總結(jié)活動情況。交代還有沒照完、沒畫完、沒編完、沒說完的下課后與同學繼續(xù)搞完。
    四、布置:下節(jié)課將畫的畫、拍的照等帶到教室來。
    第三課時。
    一、導入。
    二、以“我們的發(fā)現(xiàn)”為主題匯報交流。
    匯報的形式可多樣,答案可多種。
    1、學生選出主持人。
    2、將學生分組,將畫、寫、編、唱、照、說等不同的同學各自一組。
    3、先各自交流,再集體交流。(學生為主,老師做聽眾,利用電腦或顯示屏展示學生成果。)。
    學生自由發(fā)言。
    我知道……。
    我能找到……。
    我覺得……。
    我還想……。
    畫了畫的同學和拍了照的同學說完后,老師要求現(xiàn)場將畫和照片粘貼在教室后面的作品欄內(nèi)。
    三、活動小結(jié)。
    四、活動延伸:
    1、班級辦墻報,主題為“我心中的學校”。
    2、回家,向家長介紹學校,也可在休息時間時以導游的身份帶家長來參觀學校。
    安鼻子一年級篇四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tài)度:通過游戲等活動,認識并喜歡班級的老師和同學,愿意與他們交往。
    行為與習慣: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我介紹,能熟悉新老師、新同學,適應新環(huán)境。
    知識與技能:學習人際交往的基本技能,消除與人交往的陌生感和羞怯感。
    過程與方法:通過游戲等活動認識并熟悉新老師、新同學。
    教學重點:
    通過游戲等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并熟悉自己的新同學、新老師。
    教學難點:
    在游戲過程中如何很好的介紹自己。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歌曲《找朋友》。
    2、準備自己的照片。
    3、全校老師的集體照。
    學生準備:彩筆、畫紙、才藝展示、剪刀、膠水、相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8—p9頁內(nèi)容,話題為“我的新伙伴”。
    第二課時完成教材p10—p12頁內(nèi)容,話題為“老師,您好”。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請你認識我。
    師:今天,老師為你們請來了一位朋友。(出示老師的照片)你們認識他么?想了解他么?
    活動二:我來認識你。
    1、師:你們已經(jīng)認識我了。你在班上還認識哪些同學呢?是怎么認識的?
    (學生發(fā)言)。
    3、學生提出讓教師和同學認識自己的辦法,如站起來做自我介紹等。
    4、師:在自我介紹的時候,除了介紹自己的名字、年齡、喜歡什么,還可以介紹什么呀?
    (可以告訴大家自己住在哪兒,家里的電話是多少,自己有什么特長等)。
    5、學生在小組里做自我介紹。
    要求:四個人互相說一說自己的情況。可以說自己的名字、年齡、喜歡什么、會做什么等。說的時候一個一個的說。當別的小朋友在說的時候,請你安靜的聽,這表示你很有禮貌,會尊重別人。別人一定很想和你做朋友的。
    6、師:哪個勇敢的小朋友愿意做自我介紹,讓大家認識你???
    (個別學生上臺介紹。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大方、有禮貌地介紹自己的姓名、年齡、愛好等基本情況。對學生好的介紹方法和與眾不同的介紹方法,教師要加以肯定與激勵。)。
    7、師:聽了剛才幾位同學精彩的介紹,我對你們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不過,我們班有這么多名同學,都像剛才那么介紹,要花很長的時間,而且容易忘記。同學們還能想出什么好辦法,讓大家更快更牢地記住你呢?可以先跟你前后左右的小伙伴說說你的想法。
    (學生跟前后左右的伙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8、指導學生做名片。
    (1)老師出示各種各樣的名片,指導學生認識名片。(在哪里見過?知道名片是干什么用的么?上面可以寫些什么、畫些什么呢?)。
    (2)師生共同制作名片,老師巡視幫忙。
    9、老師播放《找朋友》的歌曲,制作好的學生拿著名片介紹自己??梢宰叩较虢慌笥训耐瑢W那里把自己的名片送給對方。
    活動三:我的朋友多。
    1、游戲:擊鼓傳花。
    規(guī)則:當花落到誰的手上,誰就要大聲的介紹自己。如果已經(jīng)介紹過的小朋友就為大家表演一個節(jié)目。介紹或者表演完后,看看誰愿意跟你交朋友。
    2、引導興趣愛好相同的學生一起介紹。老師為興趣愛好相同的同學合影留念。
    3、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你們認識了多少新朋友?你們是怎么認識的?
    4、學生交流。(通過相互交流,進一步幫助學生認識更多的朋友,并學習更多交朋友的好辦法。)。
    5、教師總結(jié):今天我們在有趣的活動中感受到了學校生活的快樂,認識了許多的新朋友。以后我們就要在這個溫暖的集體中一起生活、學習、游戲了,我希望大家都能成為好朋友,成為一名快樂的小學生。
    課后拓展:
    回到家試著將你今天認識的好朋友畫下來,下節(jié)課給他看。
    板書:
    我的新伙伴。
    (學生名片展示)。
    第二課時。
    活動一、找找我認識的`老師。
    1、說說哪些老師給我們上過課?
    2、除了給我們上課的老師外,你還認識哪些老師?是怎樣認識的?
    3、師出示全校老師照片,學生找一找自己認識的老師。
    活動二:請你猜猜他是誰。
    師:這些老師你們都認識了,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猜猜他是誰。要求:說出一位老師的特點,不說她的名字,讓大家猜一猜你說的是哪位老師。
    1、師示范:這位老師頭發(fā)……眼睛……皮膚……讀課文的聲音可好聽了。是你們的班主任。
    2、學生說,大家共同猜。
    活動三:我和老師之間的故事。
    師:聽這些老師說,他們可喜歡我們班的同學了。因為你們上課守紀律,愛動腦發(fā)言,作業(yè)認真,還團結(jié)友愛……你們喜歡你們的老師么?我想你們和老師之間一定有一些小故事。
    1、引導學生閱讀p11頁的圖片。
    2、講講自己和老師之間的小故事。
    活動四:特別的愛送給老師。
    1、老師出示各種情景,學生討論后表演。
    (1)下課了,老師和同學們要走出教室……。
    (2)在走廊里,你看見老師手里拿著很多東西,有備課本,本子,杯子,尺子等……。
    (3)辦公室里,老師和你說話……。
    (4)放學了,要離開學?;丶伊?,你在校門口看到音樂老師……。
    (5)上課了,你看見老師拿著黑板擦在擦黑板……。
    2、學生分組討論后講一講或者演一演。
    3、聽歌曲《每當我輕輕走過老師窗前》。
    板書:
    老師您好。
    9月10日是教師節(jié)。
    安鼻子一年級篇五
    今天我們要玩一個貼鼻子的游戲。潘多拉老師畫了一張臉,他“四官齊全”,就差了個鼻子,大家都很好奇,潘老師又畫了個圓作為鼻子,然后拿出了眼罩和吸鐵石,讓我們把吸鐵石貼到鼻子上,就可以加5分,我們個個都一蹦三尺高,教室里像炸開了鍋。
    卓鍇自告奮勇,第一個上臺,當起了開路先鋒。他先在指定地點轉(zhuǎn)了三圈,然后像喝醉了酒一樣,老太公似的,跌跌撞撞地向前走去,觸到白板后,他在白板上摸來摸去,最后把吸鐵石放到了嘴巴上,他摘下眼罩一看,班里同學立刻哄堂大笑,他只好灰溜溜地下場了。該我上場了,我不慌不忙地走上前去,轉(zhuǎn)了三圈之后,我雖然暈頭轉(zhuǎn)向,但還是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因為看不清前面的路,差點撞到了白板,這時,一陣“超聲波”打亂了我的思路,害怕的我本想向上放,卻往下放,所以貼到了嘴上,但我還是若無其事一樣地走下了臺。
    游戲結(jié)束了,我還沒有玩夠呢!只好回家去玩。
    安鼻子一年級篇六
    主題目標:
    1積極參加慶祝元旦的活動,體會節(jié)日的熱烈和美好。
    2了解人們迎接新年的不同方式。
    3會正確使用剪刀等簡單的工具,嘗試利用廢舊物品制作賀卡。
    4發(fā)展人際交往能力和創(chuàng)意、設(shè)計制作能力。
    本節(jié)內(nèi)容:
    1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說說你是怎樣過年的,使孩子感受到節(jié)日的熱鬧氛圍,體會走親串友的愉快。
    2通過交流自己找到的有關(guān)年的資料,使學生們獲得對年的知識的認識和了解。
    3通過動手制作賀年卡,使學生學會用各種方式向長輩和親朋好友祝賀新年,鍛煉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感受新年的氣氛了解有關(guān)知識。
    同學聽音樂進教室,看錄象。
    師:看到這些,你想到什么?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受節(jié)日氣氛。
    師:你們喜歡過新年嗎?你們是怎樣和家里人一起過年的?
    師:你為什么喜歡這樣過年?
    四搜集介紹相關(guān)知識。
    同學們回家后可以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從互聯(lián)網(wǎng)上、電視上、書籍上或通過旅游的方式了解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們是怎樣過年的。
    師:新年賀卡還可以送給誰?
    六聯(lián)歡會的準備。
    師:新年很快就要到了,這是你們上學后在學校和老師同學們過的第一個新年,以往我們學校的同學們會開一個聯(lián)歡會,慶祝新年的到來。這次我們也來開一個聯(lián)歡會好不好?你們知道開聯(lián)歡會需要做哪些準備嗎?(分工)哪個組的同學如果有困難可以來找老師,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活動展示:師:我們的教室哪最漂亮?做賀卡的同學給老師們展示。
    師:再過幾天,新年就要到了,你們想對在坐的老師們說些什么?
    活動結(jié)束。
    第二節(jié)。
    (一)繼續(xù)展示同學們收集的資料。
    (二)展示活動:模擬新年聯(lián)歡會情景,讓兒童有機會展示自己在表演方面的能力與特長。
    (三)制作賀卡。
    1為什么要制作賀卡?(可以互贈向別人表示祝賀)。
    2怎樣制作賀卡?(向?qū)W生展示老師做的,向?qū)W生講解可以用畫、粘、剪的方法來制作。)。
    3講解使用剪刀的方法,參看第68頁的圖。
    4指導做賀卡。
    (四)贈送賀卡。
    請同學們說說自己制作的賀卡送給誰,為什么要送?以次對學生進行情感的方面的教育和引導。
    課后小結(jié):通過本課教學,使同學們了解了人們迎接新年的不同方式,并鼓勵他們積極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有關(guān)資料,培養(yǎng)了他們的主動探究的精神。進行布置教室時,分工的項目太多,有些亂。
    安鼻子一年級篇七
    一、教材簡析:
    本課通過一反一正兩個故事,對學生進行誠實品質(zhì)的教育,并聯(lián)系學生生活中的事件,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辨析、判斷。《木偶奇遇記》是小朋友們比較喜歡的一個童話故事,尤其是主人翁匹諾曹的鼻子留給千千萬萬兒童深刻的印象。
    二、教學目標:
    (一)情感與態(tài)度:
    培養(yǎng)學生愿意做一個孩子的情感,讓學生感覺到做一個誠實的孩子是幸福的。
    (二)行為與習慣:
    幫助學生逐步養(yǎng)成誠實、不說謊話的好習慣。
    (三)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能夠初步了解做人的基本道理,知道怎樣做才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四)過程與方法:
    通過一系列的故事使學生明白做人誠實的重要性,引導學生用對比的方法去思考誠實這一做人的基本品質(zhì)問題。
    三、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能夠初步了解做人的基本道理,知道怎樣做才是一個誠實的孩子。
    四、課前準備:
    錄音機、手偶皮諾曹。
    五、教學過程:
    活動一:故事屋。
    2.對了,這位小朋友的鼻子長的特別長。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嗎?(板書:皮諾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關(guān)于他的鼻子的故事。(板書:的鼻子)學生跟老師讀課題。
    (設(shè)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具有問題意識,是綜合性學習的前提。上課一開始手偶皮諾曹的出現(xiàn),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了和諧的課堂氣氛。)。
    3.皮諾曹是個怎樣的小男孩呢?為什么鼻子那么長?(師講述《木偶奇遇記》片段)。
    (設(shè)計意圖:一年級學生已具備初步的認知能力,應充分相信和培養(yǎng)學生,引導學生通過聽故事,自己感悟獲得自主感知,《木偶奇遇記》是小朋友比較喜歡的一個童話故事,因此首先從故事導入,讓學生了解皮諾曹的鼻子的含義,使學生明白做人誠實的重要性。)。
    活動二:討論臺。
    1.(出示手偶:長鼻子的皮諾曹)你還愿意和他交朋友嗎?為什么?(引導學生說說皮諾曹的性格特征)。
    2.是哦,皮諾曹因為撒謊,鼻子越長越長,同學們也不再愿意和他交朋友了,后來皮諾曹在仙女的幫助下變成了真正的孩子。(教師拿掉手偶皮諾曹的鼻子)他每天和我們一樣到學校上學,讀書、寫字,學習本領(lǐng),已經(jīng)很長時間沒有說謊了。這一天,他一不注意又犯錯誤了。師講述教材故事。
    4.師總結(jié):說了一次謊話后,為了要掩蓋這一次謊話,皮諾曹又得再次說謊。就這樣,皮諾曹說的謊話越來越多,因此他的鼻子也越來越長。
    5.小朋友,老師和爸爸知道皮諾曹撒謊后會怎么想呢?學生說一說感受。
    那皮諾曹心里會怎么想呢?撒謊的滋味好受嗎?
    6.小結(jié):只要撒一個謊就會帶出一連串的謊話。最后謊話還是會被揭穿,這樣的滋味真不好受,這就是撒謊的害處。
    (設(shè)計意圖:皮諾曹為什么鼻子越來越長?通過這一簡單的問題,讓學生探究和思考,讓學生知道一開始就不能撒謊,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撒謊的害處。)。
    活動三:小戲臺。
    1.那皮諾曹該如何去掉長鼻子呢?他該怎么對爸爸、老師去說。
    2.小組分角色演一演。(皮諾曹怎么辦)。
    3.匯報演出。師適當點評。
    (設(shè)計意圖:本活動體現(xiàn)新課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并舉的三維目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續(xù)編故事演一演,學生興趣盎然,氣氛活躍,能自由地想象,大膽地探究,充分地表現(xiàn)。學生講述故事與扮演角色的體驗過程中,領(lǐng)悟了誠實的道理,同時學生的想象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表達能力、合作表現(xiàn)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發(fā)展。)。
    活動四:照鏡子。
    1.小朋友你們有沒有撒過謊呢?舉一個自己說謊的例子,說說當時的感受。(教師表揚:能夠敢于認錯,知錯就改,真是個勇敢的孩子。)。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說說自己說謊時的感受這一活動,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體驗說謊的害處,而且在活動中尊重學生,給學生承認錯誤的勇氣,讓學生感覺到做個誠實孩子是幸福的,同時也更好的體現(xiàn)了本節(jié)課的主題。)。
    2.師:小朋友,我們都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讓我們一起來學兒歌《好孩子要誠實》。
    3.學生學著讀一讀。
    (設(shè)計意圖:歌曲《好孩子要誠實》,表達了做一個誠實孩子是幸福的,通過學唱歌曲,既把本課的活動推向了高潮,又整理了全課的內(nèi)容)。
    師小結(jié):同學們今天的表現(xiàn)真不錯,如果爸爸媽媽問你在學校的表現(xiàn)怎么樣?你怎么回答呀?最后老師布置大家一項作業(yè),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記住了嗎?讓我們牢記長鼻子的故事,用實際行動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板書設(shè)計:
    說謊話,害處大,
    害自己,害人家。
    從小要說老實話,
    誠實孩子人人夸!
    安鼻子一年級篇八
    一、教學內(nèi)容:
    1、聆聽《小象》。
    2、聆聽《大象》。
    3、表演《小象》。
    4、表演《兩只小象》。
    二、教學總目標:
    1、通過聽、唱、說、演,感受表現(xiàn)大象的音樂,從而懂得愛護動物。
    2、能夠用有感情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
    3、能夠準確地拍擊二、三聲部的節(jié)奏,培養(yǎng)合作意識。
    三、教材分析:
    1.管弦樂《小象》。
    《小象》是美國亨利?曼仙尼樂隊演奏的爵士風格的樂曲。樂曲輕松活潑,形象地表現(xiàn)了小象們玩耍嬉戲的情景。
    2.管弦樂《大象》。
    《大象》是法國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樂組曲《動物狂歡節(jié)》中的第五首。這是一部形象生動、充滿幽默諧趣的管弦樂組曲。
    3.歌曲《小象》。
    《小象》是一首日本兒童歌曲。采用由一個問答句構(gòu)成的一段體結(jié)構(gòu)。歌曲的旋律抒情而優(yōu)美,節(jié)奏配合歌詞的語氣重音,詞曲結(jié)合緊密,唱起來流暢上口。歌曲以擬人的手法描述了兩個小動物之間的友好交談,一問一答之間表露了小象以長得酷似自己的媽媽而引為自豪,歌唱了小象愛媽媽的真摯情感。
    4.歌曲《兩只小象》。
    《兩只小象》是一首三拍子的創(chuàng)作歌曲。親切的旋律可以使人感受到幼象玩耍的姿態(tài),生動而形象。歌詞用兒童的語言描述了一對好朋友用長鼻子互相問好,一同在河邊嬉戲的友好情景。好像在告訴同學們要團結(jié)友愛,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四、學情分析。
    本課的內(nèi)容是長鼻子,講的是大象的內(nèi)容,學生們都很喜歡大象,所以學起這一課的內(nèi)容積極性會非常的高,學習興趣會非常的濃。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要讓學生感受三拍子的節(jié)奏,要讓學生通過拍打,演唱,表演等形式表現(xiàn)出來。
    五、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欣賞樂曲《小象》。
    2、學唱歌曲《小象》。
    3、表演歌曲《小象》。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樂曲《小象》,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音樂,能準確地選擇樂曲所表達的情緒。
    2、聽唱法學唱歌曲《小象》,要求學生用柔和、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編創(chuàng)動作,以表達對小動物的愛護之情。
    教學準備:
    課件、投影。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有較規(guī)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nèi)容:表演及唱。
    3.進行簡單的二聲部練習。
    二、新課學習:
    1.聽歌曲錄音《小象》(規(guī)范要求同學們聆聽時能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1)談談“象”的有關(guān)知識;
    3)復聽時可自編動作表演。
    2.聽歌曲錄音《小象》;第二遍教師范唱,引導學生邊拍邊按圖示劃旋律線,體會旋律的起伏。
    3.歌詞學習:提示式學習歌詞,(邊聽錄音邊讀歌詞)活躍課堂氣氛。
    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三、小結(jié):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課后反思:通過自編游戲表演歌曲《小象》要求自創(chuàng)動作(引導學生用打擊樂器為同學作伴奏),從學生的自創(chuàng)運用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歌詞用兒童的語言描述了一對好朋友用長鼻子互相問好,一同在河邊嬉戲的友好情景。好像在告訴同學們要團結(jié)友愛,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欣賞樂曲《大象》。
    2、學唱歌曲《兩只小象》。
    3、表演歌曲《兩只小象》。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樂曲《大象》,感受音樂的表現(xiàn)與事物的形象動態(tài)有直接的關(guān)系。
    2、聽唱法學唱歌曲《兩只小象》,通過教師范唱感染學生情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愿望。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
    課件、投影。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有較規(guī)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nèi)容:表演及唱。
    3.進行簡單的二聲部練習。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大象》(提示學生大象的音樂應該是:緩慢沉重的、還是輕快活潑的?并能回答為什么是緩慢沉重的?)。
    1)初聽,(完整聽全曲)。
    2)談談所聽內(nèi)容;并討論大象有些什么習性、怎樣走路、與小象有什么區(qū)別等)。
    2.歌曲學習:(出示投影片)(由樂曲《小象》入歌曲《兩只小象》)。
    1)教師范唱歌曲,邊唱邊指投影歌片。
    2)學生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指譜,要有明顯的強弱與優(yōu)美感)。
    3)通過分句唱熟練歌曲的演唱。
    三、課堂小結(jié):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課后反思:本課時以生動的大象為題材的歌曲,通過自編游戲表演歌曲《小象》要求自創(chuàng)運動作,從學生的自創(chuàng)動作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通過創(chuàng)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xiàn)體驗自己的情感,引導學生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安鼻子一年級篇九
    今天早上,老師和我們玩了一個叫做畫鼻子的游戲。
    課后練習,我們回到老師那里,看到黑板上有一根三毛,胖乎乎的臉,圓圓的嘴,對著我們咧著嘴笑。下課后,老師走過來對我們說:“同學們,你們看三毛那么可愛,美中不足的是他臉上少了點什么。我們?nèi)フ艺野?。”我們異口同聲地喊:“鼻子!”老師說:“好吧,三毛不高興,因為他缺鼻子。誰會上來畫鼻子?”張金潔主動請纓,第一個上來。老師先蒙住他的眼睛,然后讓他左右轉(zhuǎn)三圈,再讓他畫畫。也許他頭暈,我看到張金潔像喝醉了一樣東倒西歪,這讓我們笑了。你看他走到黑板前,慢慢摸,小心翼翼地挪動腳步,對準一幅畫,“哈哈哈!”學生們笑了,肚子疼。原來,張金潔是在三毛的臉外面畫的鼻子。
    接下來是王國棟。他走到講臺上,走了幾步。在他畫之前,學生們都笑了。你會問,我還沒畫。學生們?yōu)槭裁丛谛??你猜怎么著?王國棟往南跑,三毛在千里之外。怎么可能畫出來?沒想到王國棟摸到了電視柜,然后用手往回走,鼻子就畫在眼睛下面,就像三毛哭了一樣。比賽進入高潮,同學們都高舉雙手,不停地喊著:“我!我!”老師笑著說:“就王心亭!”
    王心亭沒找就畫了,只是鼻子太小,嘴巴上像一粒米。
    越玩越開心,老師也被我們的快樂氛圍感染了。老師用布蒙住眼睛,慢慢摸索著找圖。結(jié)果她把布脫下來,畫在眼睛旁邊,同學們都哈哈大笑起來。
    我們在這個班玩得很開心!
    安鼻子一年級篇十
    上課了,老師問我們最愛玩什么游戲,我們都說電腦游戲。老師說:“我電腦游戲沒有網(wǎng)絡(luò)不好玩。貼鼻子游戲會不會玩?”我們都說不會。老師說:“玩這個游戲,要蒙住眼睛?!崩蠋熞贿呎f一邊拿起剪刀剪了幾下,幾個紙鼻子就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每個人在紙鼻子子上寫上自己的的名字,她在黑板上畫了一張少了鼻子的臉。然后讓我們把紙鼻子貼在畫的臉上。我們知道這個游戲怎么玩了。
    開始游戲了,快嘴的孫五月跑到前面:“我來!”老師用毛巾把孫五月的眼睛蒙住,他把鼻子一貼,我們哈哈大笑,怎么了?對了,鼻子貼在嘴巴上了,老師開玩笑說:“這個鼻子就像好吃鬼流的口水。”
    下面是韋一,他很聰明,用手摸摸孫五月貼的位置,再往前一貼,真可惜呀!就差一點點。
    最還玩的是祁樂大哥哥,他把鼻子貼在耳朵旁邊,老師還開玩笑說這個鼻子和耳朵是雙胞胎。
    我們今天玩得太開心了,更重要的是讓我明白眼睛太重要了。
    安鼻子一年級篇十一
    “哈哈哈……?!币魂囮囆β晱淖魑陌嗬飩鞒鰜怼D阒牢覀冊诟墒裁磫??讓我來告訴你吧!我們在玩畫鼻子。
    游戲規(guī)則是這樣的:老師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頭像,然后參賽選手被老師用紅領(lǐng)巾蒙上眼睛,誰在正確的位置上畫出鼻子就算勝利,獲勝者將獎勵一張有意義的卡片。如果,轉(zhuǎn)三圈再畫對,將會得到兩張小卡片。
    游戲開始了,第一個上場的竟是我,我幸運的蒙對了。第二個上場的是我的好朋友陸佳,她被蒙上眼睛,雙手摸來摸去,剛剛摸到黑板,就立刻畫上鼻子,結(jié)果畫錯了。我們哈哈大笑,有的笑得肚子疼,有的笑得喘不過氣,還有的笑得直拍桌子。
    當老師剛提到這個游戲的時候,我們都覺得很簡單,沒想到做起來這么難。接著,徐晨翔上場了,只見他用左手摸到黑板的最左邊,然后用右手量出一段距離后,同時再用右手從下往上量。但是,他量歪了一點。這是,我們心里都很緊張,不知道他能不能畫正確。在緊要關(guān)頭,他又把右手往左邊挪了一點,終于畫對了。教室里響起了歡呼聲。看來,這種測量方法爭取率很高。如果再輪到我,我也會使用這種方法。
    “?!??!毕抡n鈴響了,游戲結(jié)束了。雖然游戲簡單但是玩起來太有趣了。你也來試試吧。
    安鼻子一年級篇十二
    “叮鈴鈴”上課了,羅老師走進教室,神神秘秘地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沒有鼻子的小姑娘,正當大家都覺得奇怪時,羅老師告訴我們,今天我們要玩一個有趣的游戲-----帖鼻子。大家聽了,高興得歡呼起來。
    羅老師首先宣布了游戲規(guī)則:1、用紅領(lǐng)巾蒙上眼睛;2、不能偷看;3、要把“鼻子”貼準了,才算贏。
    游戲開始了,同學們爭先恐后的都想?yún)⒓?。羅老師先請了林林上臺,林林把鼻子貼在了小姑娘的左臉上,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接著上臺的是小正,他把“鼻子”貼在了小姑娘的腮幫上,同學們又是一陣哄堂大笑。
    最有趣要數(shù)佳佳了。首先,羅老師用紅領(lǐng)巾蒙上佳佳的眼睛,再讓她在原地轉(zhuǎn)了幾圈;然后,她拿著“鼻子”小心翼翼地向黑板走去,在小姑娘的頭上左試試,右試試,上試試,下試試,猶豫不決,下面的同學使勁地提醒她:“左……左……右……右……”弄的她也不知怎么辦了。終于,她一咬牙,一握拳,把“鼻子”貼了上去,可是貼在了小姑娘的頭發(fā)上,同學們笑得更起勁了。有的笑得直跺腳;有的笑得直拍手;有的捂著肚子笑;有的眼淚都笑出來了……聽到大家的笑聲,佳佳迫不及待的取下紅領(lǐng)巾,一看,“呀!鼻子貼到頭發(fā)上了!”她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
    “叮鈴鈴”下課了,我們依依不舍地走出教室,久久地沉浸在游戲的歡聲笑語之中。
    安鼻子一年級篇十三
    “六一”兒童節(jié),班里舉行了貼鼻子游戲。
    首先上臺的是范靜,只見他用紅領(lǐng)巾遮住眼睛走在講臺上,“啪”的一聲,把”鼻子“貼到了臉上。頓時,同學們哄堂大笑,范靜取紅領(lǐng)巾看,也“撲哧”一聲笑了同學們有的把鼻子貼頭上有的他貼眼睛上。這真是一個快樂的兒童節(jié)!
    三年級:王健豐。
    安鼻子一年級篇十四
    今天王老師帶我們?nèi)ド献魑恼n玩鼻畫。
    一開始我覺得:畫鼻子的游戲不就是用水彩筆在鼻子上畫嗎?后來發(fā)現(xiàn)是老師在黑板上畫了頭,頭發(fā),耳朵,眼睛……但是沒畫鼻子,讓我們畫剩下的鼻子。
    王老師開始讓人上來畫畫。我們沖上去舉起手在下面喊,我想上去畫,但又怕畫歪了,心里激動得直跳。
    許裴宣是第一個畫的人。老師先給他戴上眼罩,然后讓他轉(zhuǎn)了幾圈才走上講臺。只見許張開雙手去摸纜繩,差點撞到黑板。他摸完粉筆,就開始摸粉筆屑。老師說:“我寫了十幾年粉筆,找不到粉筆屑,你可以。你真厲害!”他舉起粉筆,然后向左拐,然后向右拐。地上的學生亂七八糟。最后他把鼻子涂在耳朵上,這一刻全班沸騰了!
    第二個是劉子瑞,更倒霉。老師讓他轉(zhuǎn)了十幾圈才走到黑板前。他在路上碰到幾只腳,差點摔跤。歷經(jīng)千辛萬苦,他終于把鼻子拉到了頭發(fā)旁邊,成功地把三毛變成了四毛!
    這個班已經(jīng)短到讓更多的人畫鼻子都嫌短了。不管參加還是不參加的同學,都興奮得大汗淋漓,小臉通紅,每個人的眼睛都亮亮的。有的拍桌子,有的歡呼,有的跳來跳去,有的開懷大笑,真是一堂難忘的作文課!
    安鼻子一年級篇十五
    課間休息的時候,我和同學們一起在黑板上玩貼鼻子的游戲。
    黃老師已經(jīng)在黑板上畫了一張小女孩的臉型,上面已經(jīng)畫好了眼睛和嘴巴,但是怎么看去卻這么別扭呢?原來她少了鼻子,怪不得看起來那么別扭。黃老師讓我們幫這個小女孩貼上她的鼻子,她先給貼鼻子的小朋友戴上眼罩,蒙住眼睛,這樣就看不見黑板上小朋友的臉了,大家都輪著上去貼鼻子,我排在第十五個上去貼,大家貼的五花八門,有的貼在嘴巴上,有的貼在右臉上,有的貼在臉型外面,很好笑。
    同學們都玩的很開心,很快樂。
    安鼻子一年級篇十六
    今天在大橋外語作文班上課的時候,林老師帶著我們一起玩了一個有趣的游戲—畫鼻子。
    游戲規(guī)則是這樣的: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只可愛的熊貓。可是卻沒有鼻子。接著老師又在距離黑板兩米的地方畫了一條線,游戲者要蒙上眼睛在線外轉(zhuǎn)三圈,然后憑直覺到黑板前給熊貓畫鼻子,誰畫得又準確又好看就可以得到5分積分卡。
    老師宣布完規(guī)則,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舉手,嘴里還喊著“選我”“選我”。只聽林老師說:“徐晟倫,你先來吧?!蔽倚赜谐芍竦刈吡松先?。林老師用眼罩蒙住我的眼睛,又遞給我一根粉筆。我飛快地轉(zhuǎn)了三圈,伸出雙手,顫顫巍巍地往前走。當我碰到黑板,老師就開始倒計時了,同學們焦急地喊著“往上”“往下”“左邊”“右邊”……我被弄得不知所措,只好隨便畫了一個鼻子。只聽同學們在臺下哈哈大笑,我急忙摘下眼罩,不禁也笑了起來,原來我把鼻子畫到了熊貓眼睛的.下面。
    接下來,同學們紛紛上場,有的把鼻子畫在了眼睛下面,好像熊貓在流淚一樣;有的把鼻子畫在了耳朵下面,好像多了一個大耳垂;還有的同學更有趣,把鼻子畫在了嘴巴里,熊貓好像長了一顆“大板牙”……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
    就這樣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畫鼻子的游戲結(jié)束了。雖然我們沒有得到積分卡,但是我們玩得很開心。
    點評:能夠恰當運用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方式,把畫鼻子游戲的場面寫得很生動、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