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總結都是我們逐步走向成功的里程碑,也是對自己成長的見證。"寫一篇完美的總結要注意語言簡練、內容準確,條理清晰。"總結范文中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實感和對過去的回味與祝福。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一
《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具濃郁傣族風味的創(chuàng)作歌曲,根據這一特點,我采用了以學生唱、動為主,了解傣族風俗為輔的手段來教授本課。下面我就從優(yōu)點和缺點兩方面對本課進行教學反思。
優(yōu)點一: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人們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音樂新課標也把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放在首位,為此,我非常注重這一點。首先,我利用多媒體播放課件,引導學生們欣賞美麗的傣族風光,了解傣族風土人情,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為引出歌曲做了良好的鋪墊。在歌曲學會以后,我邀請學生用一些簡單的小樂器如:鈴鼓、沙錘、木魚等為歌曲伴奏,我則用傣族樂器――葫蘆絲與他們一起演奏,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人人爭當小樂手,課堂氣氛十分熱烈,在演奏的過程中,既培養(yǎng)了學生節(jié)奏感,又增加了對傣族音樂的了解。
優(yōu)點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音樂創(chuàng)造是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一條有效途徑,它能喚起學生音樂情感,啟發(fā)和豐富其想象力。因此,我設計了讓學生為歌曲編創(chuàng)舞蹈這一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自由編創(chuàng)舞蹈動作,通過身體語言來表現歌曲,在唱唱跳跳中再一次體驗歌曲風格。學生們興致很高,積極思考,雖然最后有些學生舞姿不是很優(yōu)美,編的動作甚至有些可笑,但他們能夠積極參與,并在參與的過程中得到了快樂,這就達到了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目的。
接下來,我談談本堂課的不足之處:
缺點一:?過于強調學生唱歌的嘴形,要求他們噘著嘴唱,結果導致學生唱起歌來嘴巴別扭、難看。對于三年級小學生來說,只要他們唱得自然、優(yōu)美,不要大著嗓門拼命“喊歌”就可以了。我卻以成人的發(fā)聲方法來訓練他們,對他們而言,是有點要求過高。以后要注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他們的發(fā)聲方法。
缺點二:在教唱歌曲時,沒有注意糾正字音。正所謂“字正才能腔圓”,在唱歌詞前,應該讓學生把歌詞朗讀一遍,字咬準了,歌才能唱好。而我讓學生們直接唱歌詞,導致有些學生吐詞不太清楚,影響了演唱。如果在唱之前讓他們先練一練咬字和吐字,那么演唱起來效果會更好。
缺點三:對學生的評價不夠。當學生表演完后,應及時的指出優(yōu)缺點,以利于其以后做得更好。我當時只是每人獎勵一朵小紅花,具體的評價語言比較少,學生不明白應從哪方面改進。今后在課堂評價方面應予以加強。
音樂是快樂的藝術,是美的藝術。在這充滿美的課堂上,老師應該象園丁一樣為孩子提供一個適合自己的土壤,精心的培養(yǎng)他們,愛護他們,讓他們感受音樂的神奇與美妙,感受生活的燦爛與美好。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的總結自己的優(yōu)缺點,探尋更好的教學方法,與同學們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快樂和諧的音樂課堂!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二
我選教的是人音版小學音樂二年級上冊《金孔雀輕輕跳》這首歌,這是一首描寫傣族風情的兒童歌曲,為了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強烈興趣,我思考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新課程的理念,從感性、體驗入手,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引領學生用身體感覺音樂,用語言描述自己的體驗,甚至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切身的感受。比如,一開始,全班學生聽著《火車開了》以旅游的形式和老師一起跳起來,營造了輕松愉快的音樂氛圍,為整節(jié)課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調。
如果說過去的音樂教學只是“教學生唱歌”,那么,我感覺到現在的音樂教學不僅是教學生唱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有興趣的、主動地融入到音樂中來,這是我在備課、預設過程中的點滴思考。
試教——我體驗到一種經歷叫成長。
這節(jié)音樂課,我向很多經驗豐富的老師請教,經過她們多次認真指導,我把大家的意見容入自己的教學設計里面。但自己試教后我發(fā)現效果一般,我重新理清思路。由于各個學校學生的素質不一樣,應該以學生為本,逐步明晰師生互動的思路,以及這學期來課堂常規(guī)的培養(yǎng)方面如何在課堂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我重新設計了教案。
展示——我享受到一種遺憾叫真實。
忘不了第一次開課的經歷,面對來自不同學校的老師們期盼的目光。我鼓起勇氣與孩子們一道走進了音樂的殿堂。當我與孩子們一道身心陶醉于傣族風情的余韻、孔雀舞的優(yōu)美舞姿、音樂美妙的旋律時,一些環(huán)節(jié)不如自己預設的那么美好,課上的我總覺得非常緊張,一直擔心會出錯。過多的擔心使我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沒有完全放松,達到最佳狀態(tài)。當然,我作為一個當局者,也許對自己失誤還沒有能看得更清楚,做得不好的地方還有許多,但是,我的體驗是真實的。有了這樣的遺憾、有了這樣的體驗,未嘗不是一種積累和心得。
反思——在這個階段中我發(fā)現自己的成長。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三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表演歌曲《金孔雀輕輕跳》,從音樂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使學生能夠理解本課的主題――美麗的動物。
2、能用優(yōu)美、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并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本曲,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3、學習并表演傣族舞蹈動作,初步了解傣族音樂與風俗,加深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4、通過編創(chuàng)一定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二、課題分析:
本課是人民音樂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第三冊中的第九課,《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數民族風格的創(chuàng)作歌曲,2/4拍,一段體,五聲f宮調試。曲調清新、優(yōu)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進行,節(jié)奏自然、流暢,似傣家小姑娘與小孔雀那輕巧的舞步,姿態(tài)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繪了一副秀麗的圖畫,給人留下美好的遐想與回味。
教學重點、難點:能從音樂中感受小孔雀優(yōu)美的形象。
三、教學策略:
1、創(chuàng)設意境,采用情境教學,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2、引導學生樂于參與表演活動,積極與他人合作。
四、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組織教學。
1、播放樂曲《四小天鵝舞曲》。
2、面帶笑容,彈師生問好歌問好。
1、學生聽歡快音樂邊跳邊拍手進教室。
2、與老師問好。
讓學生一開始便感知歡快、活潑的音樂。
二、情境導入。
激發(fā)興趣。
3、師生共同跳一跳。
4、結合自己感受說。
1、欣賞圖片并聆聽音樂。
2、初步感受傣族音樂及其風格。
3、隨音樂跟著老師一起跳一跳。
4、學生自由發(fā)言,
通過欣賞圖片和感受音樂,讓學生能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學習的興趣。
5、說這段樂曲表現了什么動物形象?
6、你能隨音樂來表現可愛的小動物嗎?
7、師隨音樂再次跳孔雀舞,請生猜一猜是哪種動物形象?
8、老師做一個孔雀鶴立的動作,講解做法:
(雙手呈冠形,右手上舉略彎曲,左手提襟。腳下走出歌曲節(jié)奏)。
5、并能夠用肢體語言表現。
6、隨音樂自由表現小動物的可愛形象。
7、學生回答:孔雀。
8、跟老師做一做。
讓學生自己說說動物形象并用肢體語言表達加深對樂曲的感受,猜一猜,做一做使學生更好的融入到本課當中來了,為下面的課堂教學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
三、新課教學。
2、按照歌曲節(jié)奏朗讀歌詞。(媒體出示歌詞)。
3、分句彈奏樂曲旋律。
4、播放樂曲伴奏帶。
5、彈奏整曲旋律。
(提示:用優(yōu)美聲音表現歌曲美妙的意境)。
6、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媒體出示節(jié)奏)。
xxxxx-。
7、請小組上臺展示,并發(fā)獎勵品。
1、聽范唱。
2、按照節(jié)奏讀歌詞。
3、分句學唱歌曲。
4、輕聲哼唱、跟唱。
5、集體有感情演唱。
6、分組討論,選擇合適的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7、小組展示,其他組做評委。
讓學生自己嘗試敲敲打打選擇合適的樂器伴奏,可以幫助孩子更深入的了解打擊樂,而且學習的勁頭更足了。
四、內容拓展。
實踐活動。
1、小朋友,你知道我們有個少數民族把孔雀做為吉祥的象征,你知道是哪個民族嗎??
3、學習傣族舞蹈動作。(播放傣族舞蹈動作片段)。
4、老師示范動作。
動作一:孔雀鶴立。?
動作二:孔雀開屏(一)。
動作三:孔雀開屏(二)。
動作四:傣族舞語匯。
5、分組合作創(chuàng)編。
6、各組上臺展示。
7、情感教育。
1、學生自由回答:
(傣族)。
2、欣賞美麗的風景。
仔細聆聽老師的介紹。
3、欣賞片段,會做的自己跟著做。
4、跟著老師分別做一做,可找好朋友一起學。
5、學生分角色進行練習,可把紗巾做成筒群,帶上小孔雀的頭飾進行表演。
6、分組表演。
7、保護身邊的小動物。
通過圖片的欣賞及其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傣家族的風土人情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通過找好朋友自己學習,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小朋友們快樂的唱歌跳舞,從中感受到了音樂所帶來的樂趣。
讓學生穿著象傣族姑娘,扮演美麗的小孔雀可以提高他們表演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五、課堂小結。
1、彈師生再見曲與生道別。
2、播放律動曲。
1、與老師道別。
2、做律動走出教室。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四
《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優(yōu)美、柔和的歌曲,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進行,自然、流暢,似傣家小姑娘與小孔雀那輕巧的舞步,姿態(tài)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繪了一幅秀麗的圖畫,給人留下美好的遐想與回味。因此,我以一段孔雀舞導入,讓學生從欣賞美開始,我還引導并帶動學生從開始聆聽音樂起,就有節(jié)奏的隨音樂輕輕晃動身體,進而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特點以及旋律起伏,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為唱好歌曲做好鋪墊,在跟音樂讀歌詞、模唱、接龍、范唱等環(huán)節(jié)中,使學唱歌曲能順利完成,至始至終,引導學生用身體自帶的樂器打節(jié)奏,讓學生能由心而發(fā)的感受并體驗節(jié)奏以及旋律的魅力,最后的孔雀舞,學生跳的很好,能感覺到他們是用心而跳,整節(jié)課符合二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因此,看得出學生很開心,那么,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理念就達到了。
當然,也有不足之處,比如時間把握的不準確,使得曲調模唱與接龍的環(huán)節(jié)過于倉促;還有就是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努力,盡可能彌補這些不足。通過這次磨課,我經歷了一次很好的學習和提高的機會,能真切的從心里感覺到自己的進步,為今后的教學確立了努力的方向。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五
一、課題:
二、案例背景說明:
這節(jié)課的教學理念是:“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為動力,構建互動型教學?!?BR> 《金孔雀輕輕跳》音樂選自人音版第三冊音樂課本,一首二拍子的節(jié)奏規(guī)律濃濃傣族舞蹈風格的歌曲。我啟發(fā)學生用身體動作感受傣族舞蹈的風格。
所以選擇以孔雀為題材的教學設計。本課是以孔雀手勢和踮腳走兩個基本元素展開的一堂自主、開放、活潑的舞蹈課。
激發(fā)學生的舞蹈興趣,關鍵要抓住他們的心理特征?!昂闷?、好動、善于模仿”是兒童的身心特點,所以本課通過觀察孔雀的特征以及老師的舞蹈,啟發(fā)學生模仿孔雀舞的基本動作。
通過欣賞老師的示范,觀察圖片,發(fā)揮想象。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模仿學習孔雀的動作。
針對兒童“好奇”的年齡特點,我的一段精彩的孔雀舞表演作為課堂的開場、新穎的引入,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欣賞來感受舞蹈中的美感和樂趣。通過聽、說、想、做、跳等活動進行師生互動,營造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互動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積極性。
從而始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創(chuàng)。我以大孔雀的出現,始終貫穿整堂課,和學生展開一系列的互動,從而使學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參與學習活動中去。
三、教學目標:
2、通過學習音樂,認識傣族音樂的風格,并且掌握二拍子的節(jié)奏特點。
3、通過學習舞蹈,準確掌握孔雀舞蹈,訓練學生的協調性。
四、教學重難點:
掌握音樂是重點,學習舞蹈是難點。
五、精彩片段:
課堂回放一:孔雀舞我以一段形象、優(yōu)美的孔雀舞導入。表演前提示學生我是要用一塊布圍成一條漂亮的裙子開始跳舞。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跳一段舞蹈,這是跳的一種小動物。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看看老師跳的是什么動物?(放伴奏音樂老師表演)。
生(們):孔雀。
師:小朋友真聰明,那你們說說怎么看出來的啊,老師哪個動作最像孔雀呀?(出示孔雀圖片)。
生:孔雀的手勢看出來的。啊,好漂亮的孔雀?。。▽W生看圖片)。
師:那老師想問問小朋友覺得老師跳的好不好呢?
生(們):好,好漂亮的孔雀。
師:那老師怎么沒有聽見掌聲呢?
生:(啪-啪-啪)的拍掌聲響起。
師:剛才老師表演的是大孔雀,小朋友想不想學小孔雀怎么跳舞的呢?
生:想。
(因為我學舞蹈專業(yè)的,所以以一段優(yōu)美的孔雀舞蹈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好玩,愛模仿是小朋友的天性。
抓住學生其特點并且輕松地跟學生對話,使小朋友們在這濃厚的興趣中開始了新課。)。
課堂回放二:學習孔雀舞音樂師出示課題《金孔雀輕輕跳》。
師:仔細聽孔雀舞蹈的音樂。大家聽聽看這音樂是幾拍子。
生:二拍子。
師:我想看看哪小朋友最聰明,告訴老師二拍子有什么特點?小朋友聽聽強拍的位置?(強拍擊掌,弱拍拍肩)。
生:……。
師:小朋友有沒有注意看老師拍掌很重,拍肩很輕??!注意重輕的區(qū)別,所以二拍子的節(jié)奏特征是強弱的區(qū)分。
希望小朋友記住,呆會跳小孔雀肯定是活潑的`孔雀。
師:鞏固練習節(jié)拍(要求學生在身體其他部位拍打出節(jié)奏型)。
師:好小孔雀音樂熟悉了,那我們現在開始學習孔雀舞蹈。
(更好的熟悉和掌握音樂,為學習孔雀舞打下基礎。音樂是舞蹈的聲音,舞蹈則是音樂的形體。
我們舞蹈課的音樂教學是為舞蹈教學服務的,其目的是為了學生更好的了解舞蹈,學習舞蹈,激發(fā)學生舞蹈興趣)。
課堂回放三:學習孔雀舞蹈師:剛剛小朋友是從什么動作看出老師跳的孔雀舞?
生:(學生做出那手勢的樣子)師:有些小朋友擺的孔雀手勢不錯,現在老師教教小朋友們怎么樣更形象的跳小孔雀舞。首先我們先學手勢----孔雀手勢。
大拇指和食指捏緊,后面三個用勁立起。
生:(模仿)師:后三指一定要立起,那樣才是漂亮、有精神的小孔雀。
你們看,大孔雀漂亮嗎?擺好后我們手腕法力碎抖動。
生:跟音樂練習手勢(碎抖動)(形象的模仿動物,使學生對舞蹈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師:可是我們小孔雀還是不會動??!那么我們來學下小孔雀怎么走路。
(學習踮腳走)。
師:老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看看大孔雀跟那么這些小孔雀有什么不一樣。我立起前腳掌。
生:老師立起來了。
師:踮腳走(一拍一下地走),現在還有什么不一樣?
生:走起來了,大孔雀立著走起來。
(爭先恐后的回答)(我設計這樣教學充分體現探索性教學,讓學生自主,獨立的發(fā)現問題。不是老是老師教學生學。
讓學生自己成為小老師,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真正的實現學生自主)。
六、案例分析:
抓住學生的年齡身心特點,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對舞蹈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體驗舞蹈的審美性。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形體靈巧,比較適合采用模仿性的形體舞蹈教學手段,進行直觀的教學,讓學生在歡樂的氣氛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興趣,提高學生的舞蹈素養(yǎng)。
因而本課各個環(huán)節(jié)都以模仿為主線,將形象的舞蹈通過模仿動物來展開,引導學生用心體驗小動物。培養(yǎng)學生愛好舞蹈的情趣,發(fā)展學生的鑒賞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現能力,提高學生對美更深一部的了解。
一開始教師抓住學生愛模仿表演的特點,利用舞蹈小律動組織教學,通過形象生。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六
人音版小學音樂二年級上冊《金孔雀輕輕跳》,這是一首描寫傣族風情的兒童歌曲,為了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我思考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新課程的理念,從感性、體驗入手,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引領學生用身體感覺音樂,用語言描述自己的體驗。
一、音樂內容直觀化。
《金孔雀輕輕跳》是我國少數民族傣族的歌曲,在導入這節(jié)課時,我首先讓學生欣賞教師帶來的孔雀舞。從同學們討論對孔雀的認識后給他們看孔雀的圖片(白孔雀、藍孔雀、綠孔雀),孔雀生活在美麗的西雙版納,那里四季如春,而且那里還有“孔雀之鄉(xiāng)”的美譽。把學生帶入了一個美輪美奐的世界。從孔雀入手介紹傣族的民俗風情(潑水節(jié)、竹樓)。
二、培養(yǎng)學生表現音樂的能力。
新音樂課程標準中提到音樂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自信的演唱、表演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表演潛能,使學生能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情感并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使學生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情感的陶冶。在學習《金孔雀輕輕跳》時,我采用的是整體聽唱法教學,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自己討論、發(fā)現和解決歌曲難點。通過反復聆聽,以及葫蘆絲演奏歌曲,讓學生了解要用抒情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三、拓展音樂知識,擴大音樂文化視野。
新音樂課程標準中告訴我們音樂與相關文化是音樂課人文學科屬性的集中體現,是直接增進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學習領域。它有助于擴大學生音樂文化視野,促進學生對音樂的體驗與感覺,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表現、創(chuàng)造以及藝術審美的能力。在學生掌握歌曲《金孔雀輕輕跳》之后,我讓學生總結出傣族音樂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少數民族的音樂。以激發(fā)學生深入了解、學習的熱情。
這一節(jié)課后我發(fā)現了自己很多不足之處,具體概括如下:
一、教態(tài)親切但不夠精練,銜接詞語太過貧乏。低段學生的教學應該從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開始,教師應該多用孩子般的語氣和他們溝通交流。
二、課堂應急能力還有待提高。要充分發(fā)揮自己所學的專業(yè)知識,當涉及到自己不是很有把握的知識領域要善于正視并交代清楚愿意和同學們課后一起去尋找答案。
三、在課堂中教師對學生演唱歌曲的狀態(tài)還需要貫穿整個課堂中,應做到抬眉亮眼,嘴型豎一點,聲音要豎,打哈欠的感覺,如:用高位置念題目、念歌詞等。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七
的圖畫,給人留下美好的遐想與回味。
二、說教學目標。
1.通過學跳孔雀舞蹈動作,感受樂曲的旋律美。
3,繼續(xù)練習給歌曲編配節(jié)奏,逐步提升對歌曲的表現力。
三、說重、難點。
圍繞這個教學目標,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用自然、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體會歌曲優(yōu)美、舒展的情緒則是本課的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本課通過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中我采取律動、歌表演、給歌曲伴奏等音樂手段,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力,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并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音樂。
五、說教學過程:
一、多維度聆聽感受。
1,給樂曲拍節(jié)奏。
2,聽葫蘆絲吹奏樂曲:它的速度是怎樣的?
3,邊聽音樂邊學跳傣族舞,感受樂曲那優(yōu)美舒緩的旋律。。
(設計意圖:在多種形式的聆聽中,激發(fā)學生聆聽興趣,熟悉樂曲旋律,為自主學唱歌曲做鋪墊。)。
二,多形式自主學唱。
1、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
2,聽第一段歌曲:能隨著音樂小聲哼唱嗎?比比誰學得快。
3,試唱第一段:師唱,生小聲伴唱;再換過來,生唱,師伴唱。
4,生齊唱第一段。
5,聽錄音小聲唱第二段,講解“小卜少,小卜冒”。
6,師生對唱,男女生對唱第二段。
7,生齊唱第二段。
(設計意圖:在學唱歌曲環(huán)節(jié)中,我遵循新課標提出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采用小聲跟音樂哼唱:比比誰學得快;師生互相伴唱;師生對唱多種形式充分激發(fā)學生主動學唱歌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學唱歌曲。)。
三、感悟理解,唱好歌曲。
用什么樣的聲音唱才好聽呢?兩段連起來輕柔地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提升學生的演唱能力)。
四、編創(chuàng)節(jié)奏,創(chuàng)造表現。
1,請生背唱第一段。
2,設計不同的節(jié)奏給歌曲伴奏。
3練習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4,唱,拍,跳集體表現歌曲。
(設計意圖:最后,完整地呈現一個綜合的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使他們有一定的成就感。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變現個人的情智。)。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八
2、學習并表演傣族舞蹈動作,感受傣族音樂的魅力。
3、以孔雀為主題,了解傣族的民風民俗。
重點:學唱歌曲,感受傣族音樂特點。
難點:能用簡單的孔雀舞動作表演歌曲。
鋼琴、cd、多媒體操作平臺、課件、黑板、課題藝術字。
(一)謎語導入,引出主角。
師:同學們,今天于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怎么樣?
生:好。
師:小耳朵聽仔細了,“錦袍身上穿,花冠頭上戴,尾巴象把扇,展開人人愛?!闭l知道???有這么多同學都知道啊,請你說吧。
生:孔雀。
師:對,就是美麗的孔雀。你們見過孔雀嗎?
生:見過,在動物園里,孔雀是很美的,有人和它比美它還會開屏。
師:你知道得真多,開屏的是雌孔雀還是雄孔雀呢?
生:雄的。
師:你們知道孔雀的家鄉(xiāng)在哪里呢?
生:云南。
師:對!
(播放vcd)在美麗的云南,在滇西的瑞麗江畔,在滇南的西雙版納密林中,每當曙光微露,晨紗初揭,幽靜的山野,散發(fā)出特有的泥土芳香,成群的孔雀,邁著輕捷的步伐,迎著燦爛的朝霞,從棲息的密林中走出來,到清澈透底的溪流中飲水,在碧綠的草地上嬉戲?;蜃ヅ俨莸財∪~,啄吃昆蟲,或伸長脖子發(fā)出“啊哦——啊哦”的啼鳴,或在梳理美麗的翅膀,或者雄孔雀展開了五彩繽紛的尾羽,圍繞雌孔雀翩翩起舞,倒映在平靜的溪水里,分外迷人。
(二)欣賞舞蹈,感受孔雀舞的特點。
(課件視頻)。
生:用手的動作做成孔雀的頭。
師:你能來學一學嗎?我們大家一起學學。用你的大拇指和食指并在一起,做它的頭,其余的手指伸直,這就象孔雀的冠,孔雀還會用嘴巴梳理羽毛。
師:學的真象,這只孔雀真美??!還有什么動作模仿孔雀呢?
生:一直旋轉,裙子飛起來象孔雀開屏。
生:服裝很象孔雀的尾巴。
師:讓我們也來學學?,F在就讓我們一起隨著音樂跳起來吧。
(三)唱跳結合,學唱新歌。
1、師:真是一群美麗的孔雀,要是我們能邊跳邊唱多好啊。傣族的小朋友給我們唱了一首孔雀的歌,名字就叫做《金孔雀輕輕跳》。(出示課題,播放音樂)。
2、師:這首歌曲的旋律你們熟悉嗎?
生:熟悉,剛才跳舞的時候就是這個音樂。
師:對,我們再來聽一遍。然后告訴我,歌曲的情緒如何?
生:優(yōu)美、抒情地。
(出示歌譜)。
3、請同學們伸出右手食指,念“da”劃節(jié)拍唱。
4、學生跟鋼琴唱歌譜,教師引領。
5、學生跟音樂節(jié)奏朗讀歌曲的歌詞。
6、師:有人一定要問了,小卜少,小卜冒是什么意思???猜猜!
生:在傣語中是小女孩,小男孩的意思。
師:對了,你真聰明。小卜少、小卜冒們,讓我們輕輕的跟琴來唱歌詞。
7、輕輕地把第一段歌詞加進來。
8、我們把兩段歌詞連起來唱。
9、師:這首歌曲要表現什么?
生:傣族人民對家鄉(xiāng)的喜愛。
師: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感情來演唱呢?
生:快樂,幸福。
10、師:那讓我們這些小卜少,小卜冒們一起快樂地邊唱邊跳吧。
師生歌表演。(分小組進行,綜合評價)。
(四)拓展欣賞,感受傣族音樂。
1、師:孔雀是傣族人民心中的神,所以傣族人民以孔雀為題創(chuàng)作了很多的樂曲,《西雙版納的孔雀》聽,這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表現了什么?聽第一遍。
2、師:聽出來了嗎?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生:葫蘆絲。
師:對,瞧!這就是葫蘆絲。葫蘆絲是傣族的樂器,音樂婉轉,悠揚,仿佛把我們帶到了美麗的西雙版納。(出示課件圖片)。
3、師:聽了這段音樂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呢?聽第二遍。
生:孔雀優(yōu)美的姿態(tài)(行走、站立、開屏、喝水)。
師:說到孔雀,人們不禁會想到那個喜歡孔雀的民族——傣族。同學們,你們對傣族有哪些了解嗎?(課件圖片)。
教師介紹: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之一,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傣族服裝,男子著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冷天披毛氈,多用白布或青布包頭。紋身的習俗很普遍,婦女傳統(tǒng)著窄袖短衣和筒裙。傣族的飲食以大米為主,喜飲酒和食酸辣,好吃魚蝦等水產。普遍有嚼檳榔的習慣。傣族人們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原因,住的都是竹樓,一樓養(yǎng)豬等家畜,紡織,二樓就住人。
傣族人民的節(jié)日多與宗教活動有關,主要有關門節(jié)、開門節(jié)、潑水節(jié)等。關門節(jié)約當夏歷六月中旬,開門節(jié)約當九月中旬。從關門節(jié)這天到開門節(jié)的三個月內,為一年中宗教活動如禮佛、聽佛爺講經等最多的時期。潑水節(jié)為傣歷新年,屆時舉行潑水、賽龍舟、放高升等活動,為每年最盛大的節(jié)日。
(五)課堂小結。
孔雀飛來,給傣族人民帶來了幸福、吉祥、歡樂。瞧!孔雀向我們飛來了,最后請同學們欣賞舞蹈《孔雀飛來》。(出示課件)。
師:在美麗的云南,除了傣族,還生活著很多少數民族,你們知道有哪些呀?
生:苗,傣,侗、彝、白等。
師:下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了解動聽的西南少數民族音樂。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九
1、感受與鑒賞表現創(chuàng)造音樂與相關文化。
聆聽歌曲《金孔雀輕輕跳》用優(yōu)美、明亮的歌聲演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為歌曲創(chuàng)編伴奏1、了解孔雀是傣族人民的吉祥物。
2、學孔雀舞蹈的基本動作,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
1、通過表演歌曲《金孔雀輕輕跳》,從音樂中感受和理解所描繪的孔雀形象。
2、通過對歌曲的學習,初步感受傣族音樂與民俗。增強學生對少數民族人民和少數民族音樂的喜愛。
知識目標:
1、通過自學按節(jié)奏讀歌詞,進一步讓學生熟練掌握二分節(jié)奏、四分節(jié)奏和八分節(jié)奏。
能力目標:
1、用優(yōu)美的歌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跟隨音樂節(jié)奏表演孔雀舞“走步”和“開屏”這兩個舞蹈動作。
3、小組創(chuàng)編中培養(yǎng)演奏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按節(jié)奏讀歌詞,進一步讓學生熟練掌握二分節(jié)奏、四分節(jié)奏和八分節(jié)奏。
2、能跟隨音樂節(jié)奏表演孔雀舞“走步”和“開屏”這兩個舞蹈動作。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聽音樂進教室律動、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1、孩子們,今天老師先要請你們欣賞一段舞蹈,要仔細看看演員的手勢和動作。(放《孔雀舞》片段)。
生:(看片)。
2、師:你們猜出這舞蹈模仿的是什么動物嗎?
生答:(略)。
3、師:咱們也來模仿一下孔雀的動作吧。
生:(自由做動作)。
師:你們都很會觀察,我也來試一試。如果你喜歡老師的動作,可以跟我學一學。
生:(模仿)。
5、師:今天,老師就要帶你們到孔雀園去和美麗的金孔雀交朋友。(揭示課題)。
三、發(fā)聲練習。
1、師:(展示孔雀園發(fā)聲練習)孩子們看,孔雀園到了,咦怎么不見金孔雀。咱們試試,用歌聲來呼喚它們!
2、師:看看屏幕上是什么音,聽清楚老師的琴聲,再用“嗚”模仿著唱一唱。
(先彈3516,再彈3135|5-|3161|1-|︳)。
生:(跟著老師的手勢指揮唱兩遍)。
四、舞蹈律動。
1、師:你們唱得真好聽,瞧,孔雀聽見你們的呼喚出來了。(放“孔雀走、飛”錄像)。
生:(觀片)。
2、師:想不到,孔雀還會飛呢。不過,我還有些遺憾。你們呢,最希望看到孔雀做什么?
生答:(略)。
3、師:你會用什么方法讓孔雀開屏?
生:(自由答)。
4、師:我提議,今天咱們換一種方法,我們就跳美麗的孔雀舞,和孔雀交朋友好嗎?哪。
兩組孩子先來?
生答:(略)。
5、師:請二組和四組跳孔雀舞,其余孩子們跟老師一起隨音樂拍手給他們伴舞好嗎。(放歌曲伴奏)。
生:(拍手跳舞)。
6、師:二組和四組的孩子真象小孔雀一樣可愛。一組和三組的孩子,和他們比賽吧。二組和四組隨音樂拍手給他們伴舞吧。(放歌曲伴奏)。
7、師:老師夸獎你們跳得好,不知道金孔雀喜不喜歡?如果它愿意和你們交朋友就一定會展翅開屏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放“孔雀開屏”錄像)。
生:(看片)。
五、讀歌詞。
1、師:孩子們,你們這么喜歡孔雀,那你知道,孔雀的家鄉(xiāng)在哪里嗎?
生:(自由答)。
2、師:孔雀的`家鄉(xiāng)是怎樣的一個地方呢?答案就藏在這幾只孔雀的羽毛里,跟老師一起讀讀里面的卡片,就知道了。(揮拍讀歌詞)。
生:(讀歌詞)。
3、師:讀了剛才的兒歌,你知道孔雀的家鄉(xiāng)在哪里了嗎?
生:(自由答)。
生答:(略)。
5、師:(放錄像,歌詞演唱做背景音樂)金孔雀的家鄉(xiāng)在云南,傣族人民把孔雀當做吉祥物,在衣服上繡孔雀、跳孔雀舞,親密得就象一家人。
生:(看片)六、唱歌曲。
1、師:金孔雀的家鄉(xiāng)多美呀,傣族人民和孔雀的生活多快樂呀!我們就演唱好《金孔雀。
輕輕跳》這只歌,讓更多的人從我們的歌聲中能了解孔雀和傣族人民的情意,好嗎?請仔細看歌詞聽錄音,默唱。
2、師:輕輕跟著錄音唱。
生:(演唱)。
3、師:(指導學生把唱得不正確的地方唱好)。
生:(演唱)。
4、師:咱們跟著音樂完整地演唱歌曲。(用手勢指導學生處理歌曲的強、弱)。
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七、創(chuàng)編活動。
1、師:老師這里準備了四種樂器,每個小組一起排練,邊唱邊演奏。
生:(分組排練)。
2、師:孩子們,讓你的樂器響起來,讓你的歌聲亮起來,咱們一起來表演。
生:(集體表演)。
八、小結下課。
孩子們,讓我們記住《金孔雀輕輕跳》這首歌,用你的歌聲和舞蹈向你的家人朋友展示孔雀的美麗,傳達孔雀和傣族人民的情意吧。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十
《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具濃郁傣族風味的創(chuàng)作歌曲,根據這一特點,我采用了以學生唱、動為主,了解傣族風俗為輔的手段來教授本課。下面我就從優(yōu)點和缺點兩方面對本課進行教學反思。
優(yōu)點一:
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人們說“興趣是的老師”,音樂新課標也把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放在首位,為此,我非常注重這一點。首先,我利用多媒體播放課件,引導學生們欣賞美麗的傣族風光,了解傣族風土人情,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為引出歌曲做了良好的鋪墊。在歌曲學會以后,我邀請學生用一些簡單的小樂器如:鈴鼓、沙錘、木魚等為歌曲伴奏,我則用傣族樂器——葫蘆絲與他們一起演奏,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人人爭當小樂手,課堂氣氛十分熱烈,在演奏的過程中,既培養(yǎng)了學生節(jié)奏感,又增加了對傣族音樂的了解。
優(yōu)點二:
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音樂創(chuàng)造是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一條有效途徑,它能喚起學生音樂情感,啟發(fā)和豐富其想象力。因此,我設計了讓學生為歌曲編創(chuàng)舞蹈這一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自由編創(chuàng)舞蹈動作,通過身體語言來表現歌曲,在唱唱跳跳中再一次體驗歌曲風格。學生們興致很高,積極思考,雖然最后有些學生舞姿不是很優(yōu)美,編的動作甚至有些可笑,但他們能夠積極參與,并在參與的過程中得到了快樂,這就達到了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目的。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十一
這節(jié)音樂課,同組的老師多次認真指導,試教后效果一般,我?guī)缀跻艞?。然而,面對他們急切的目光、耐心的指導,我從心底涌動著的是太多的感激,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我重新理清思路,逐步明晰了師生互動的思路,以及課堂常規(guī)的培養(yǎng)方面如何在課堂中充分的體現。感覺到自己在試講、評課、反思中成長著。
展示――我享受到一種遺憾叫真實。
永遠忘不了上展示課的經歷,面對同組老師們期盼的目光。我鼓起勇氣與孩子們一道走進了音樂的殿堂。當我與孩子們一道身心陶醉于傣族風情的余韻、孔雀舞的優(yōu)美舞姿、音樂美妙的旋律時,一些環(huán)節(jié)不如自己預設的那么美好,課上的我總覺得有點慌亂,甚至擔心會出錯。過多的擔心出錯使我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沒有完全放松,達到最佳狀態(tài)。當然,我作為一個當局者,也許對自己失誤還沒有能看得清楚,遺憾的地方還有許多,但是,我的體驗是真實的。有了這樣的遺憾、有了這樣體驗,未嘗不是一種積累和心得。
本課的成功之處:
本節(jié)課整個的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環(huán)節(jié)比較緊湊,通過反復聽唱歌曲,旋律的模唱,學生對于歌曲的`旋律比較熟練。音準唱得比想象中要好得多,歌詞填唱的也比較準確。
學生們通過本節(jié)課的活動,感受到了音樂的美,更勇于表現美,敢于表現美。
本課的不足之處:
教學時間不準確,提前了幾分鐘,要不然學生可唱得更熟練一點。
學跳傣族舞的環(huán)節(jié),應該在邊教邊跳的過程中把舞蹈名稱交待更清楚。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十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從音樂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理解本課的主題――美麗的動物,由本主題向音樂外部主題:民族文化、環(huán)保等拓展。
2、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鍛煉學生的表演能力。
教學重點:
1、初步用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從歌曲中感受傣族風格的歌曲,初步了解傣族的風情。
教學難點: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從音樂中感受孔雀優(yōu)美的形象和從容的步態(tài)。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激發(fā)興趣。
1、創(chuàng)設情境。
“老師帶領大家去欣賞一個美麗的舞蹈,那是表現了一種很美麗的動物,它美極了,同學們猜猜,這是一個什么動物?”
2、欣賞舞蹈片段《雀之靈》。
師:你知道這段舞蹈表現的是什么小動物嗎?
今天就讓我們和這美麗的孔雀度過這快樂的一天吧?。ǔ鍪菊n題)。
3、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題。
二、多維感悟、探究學習。
1、說孔雀、感悟傣族的民族文化。
師:傣族是我們中華民族中的一個少數民族??兹冈诖鲎迦诵闹写碇?。
對于孔雀、對于傣族,你有什么了解嗎?
生回答交流。
2、下面老師帶著你們去美麗的孔雀之鄉(xiāng)走一走。(課件《月光下的鳳尾竹》)。
教師結合圖片介紹(孔雀有黑、白、彩孔雀,他們很愛漂亮,經常把自己的羽毛展示。我們通常把那叫作“孔雀開屏”。孔雀生活在被稱為“動植物王國”的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是一個少數民族,他們的衣服很漂亮,個個能歌善舞,潑水節(jié)是傣族最隆重、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節(jié)日。)。
師:節(jié)日的時候,傣族人民敲鑼打鼓的慶祝,傣族的朋友會在他們的節(jié)日里,吹想自己的獨有的樂器為自己慶祝,你們看!
3、教師簡單介紹葫蘆絲(葫蘆絲是傣族最有特色的民族樂器。)。
三、歌曲新授。
1、初聽全曲。
師:閉上你的小眼睛,豎起你們的音樂耳朵,聽聽葫蘆絲的聲音是怎么樣的?(聲音優(yōu)美、輕柔。)。
(1)模仿葫蘆絲的聲音“l(fā)u”和演奏方法,跟著鋼琴演唱,(出示歌曲)。
(2)節(jié)奏練習,為旋律演唱奠定基礎。
(3)代入旋律演唱,個別小朋友唱或小組唱。
5356│6―│31│5―‖。
2、復聽全曲、學習歌詞。
思考:歌曲里的小朋友和小孔雀在干什么?
歌曲的情緒如何?
(出示歌詞)。
(1)個人朗讀或全班齊讀。
(2)跟老師有節(jié)奏的朗讀。
3、再次聆聽全曲。
師:跟著音樂輕輕的唱,記住你喜歡的,唱給大家聽聽。
4、用多種形式熟悉、演唱歌曲。
四、處理歌曲。
1、二四拍的強弱規(guī)律。
2、句尾每個字收音要輕,體現親切感,
3、展翅飛翔一句力度加強。
4、結尾用較弱的力度,表現美妙的意境。
5、完整地跟著鋼琴演唱歌曲。
五、拓展延伸。
1、“小孔雀漂亮嗎?云南省是我國唯一有孔雀的地方,孔雀生活在這么美麗的地方,是因為傣族人民非常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環(huán)境保護得很好。它的熱帶雨林是地球上保存最完好的熱帶雨林之一。(引導學生要保護環(huán)境,讓動物們有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愛護動物,不濫殺濫捕動物,更不能吃國家保護的珍惜野生動物)”
2、繼續(xù)欣賞楊麗萍的《雀之靈》,感受孔雀的美。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十三
1、學習傣族舞的基本手型、步伐和簡單動作,并能跟隨音樂輕柔、優(yōu)美地表演舞蹈。
2、培養(yǎng)喜愛孔雀、愛護孔雀的情感。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美麗的孔雀》及《孔雀舞》教師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1、觀看《美麗的孔雀》教師教學資源,了解孔雀外形特征和習性。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視頻中孔雀開屏、梳理羽毛,以及孔雀尾羽、的樣子,說說孔雀的特點并簡單地進行模仿。
3、學習舞蹈。
(1)請幼兒用手部動作模仿小孔雀。知道幼兒做冠形動作時中指、無名指和小指要盡量伸直。
(2)游戲“小孔雀學走路”,練習舞蹈的基本步法和姿態(tài)。
(2)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嘗試跟隨音樂完整表演舞蹈,鼓勵幼兒在每段最后創(chuàng)編一個孔雀造型。
4、幼兒戴孔雀頭飾分組表演,互相欣賞。啟發(fā)幼兒從表情、動作及結束造型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
5、欣賞舞蹈《孔雀舞》,并跟隨音樂自由表現孔雀的不同姿態(tài)。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如在歌曲欣賞環(huán)節(jié),由于借班上課,我忽略了幼兒對歌詞很陌生這個細節(jié),幼兒在聽一遍后基本都無法回答老師的提問,雖然也靈活的加入了清唱和教唱,幼兒也基本說出了歌曲內容,但感覺比較困難,可以嘗試改變提問方式或分兩課時進行。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十四
1、學習傣族舞的手勢、步伐和簡單動作,并能跟隨音樂用輕柔、優(yōu)美的'動作表演舞蹈。
2、培養(yǎng)喜愛孔雀愛護孔雀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美麗的孔雀》及《孔雀舞》教師教學資源。
3、孔雀頭飾。
1、觀看《美麗的孔雀》教師教學資源,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習性。
引導幼兒觀察視頻中孔雀開屏、梳理羽毛以及孔雀尾羽、領羽的樣子,學習孔雀的特點并進行簡單模仿。
2、欣賞歌曲《金孔雀輕輕跳》,感受傣族音樂的優(yōu)美。
3、學習舞蹈。
(1)請幼兒用手部動作模仿小孔雀,指導幼兒做冠形動作時中指、無名指、小指要盡量伸直。
(2)游戲“小孔雀學走路”,練習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姿態(tài)。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十五
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就指出音樂教學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音樂對人情感的陶冶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滲透過程,它比其他藝術更直接訴于人的感情,它的效果是深刻而久遠的。但長久以來音樂教學中存在著只重視技能訓練、知識傳授,而忽視學生心靈感悟、情感體驗的生成與發(fā)展,音樂課缺乏美感的問題。因此,我嘗試在教學中充分重視審美體驗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積極挖掘教材中的“情”字,貫穿課堂的始終。 教材分析:
《金孔雀輕輕跳》一課是人音版小學音樂教材第三冊第九課的教材,這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數民族風格的創(chuàng)作歌曲,2/4拍,一段體,五聲f宮調式。曲調清新、優(yōu)美,旋律多以二、五度音程進行,配以xx xx | x — |為主的節(jié)奏,自然、流暢,似傣家小孔雀那輕巧的舞步,姿態(tài)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繪了一幅秀麗的圖畫,給人留下美好的遐想與回味。 教材內容:
1、課內內容:金孔雀輕輕跳
2、課外內容:
1)介紹傣族特有的服飾、建筑、舞蹈、風俗等。
2)認識傣族民族樂器葫蘆絲,聆聽傣族民歌《有一個美麗的地方》
根據教學內容結合音樂課程標準和二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我開始制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感受傣族風情,對當地民俗活動有一個初步印象;
2、學會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jié)奏和音調有表情地演唱《金孔雀輕輕跳》;
3、能選用幾個簡單的傣族舞蹈動作,跟音樂的節(jié)奏表演。
一節(jié)課能否成功,我覺得重點的突破,難點的把握非常的重要。我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感受傣族風情,以自然、優(yōu)美的歌聲演唱《金孔雀輕輕跳》。
教具準備:多媒體、鋼琴、葫蘆絲
的學習欲望,陶冶美的情操。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教學氣氛,營造師生平等交流的民主環(huán)境,以情境創(chuàng)設為第一主題。從課前的課間音樂傣族歌曲《月光下的鳳尾竹》以及和學生聊聊老師去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旅游所看到的有趣事情并看看旅途中的照片,接著以傣族常用的樂器葫蘆絲引發(fā)學生的興趣進入游傣寨環(huán)節(jié),安排了傣族風情游從獨樹一格的傣族民俗到絢麗多彩的傣族服飾再到渾然天成的傣族建筑引到獨具風味的傣族舞蹈最后到自然古樸的傣族音樂,這一連串的活動充分讓學生體驗了傣族風情。以實踐活動為第二主題,課堂上打破常規(guī)教學模式,沒有節(jié)奏練習、發(fā)聲練習、視唱練習等機械枯燥的技能訓練和 知識傳授。但這并不意味著摒棄它們,而是把這些分散滲透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創(chuàng)設多種體驗、感受,表現的形式和通道,如通過師生聊天、認識樂器、欣賞舞蹈、欣賞音樂、表演、游戲、創(chuàng)作等等途徑,使學生能夠在更寬廣的.領域中發(fā)展自己的藝術潛能,獲得音樂美的體驗。
人們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課前準備、說傣寨、游傣寨、唱傣寨、愛傣寨等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其營造一種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寓教于樂。
1、課前準備、說傣寨
情緒理論家希爾曼認為刺激是引起情緒的有效原因,積極的情緒則會產生良好的能動效應。在組織教學中,學生往往因由課間活動轉入新的課堂教學,情緒不穩(wěn)定。所以我在課前作了一些準備工作,課前播放傣族歌曲《月光下的鳳尾竹》[讓學生在課前就進入音樂氛圍,通過優(yōu)美動聽的傣族歌曲使學生對傣族音樂有一種印象],然后老師和學生一起聊聊旅游的話題,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以一種平等互動的氛圍進入課堂,非常自然的過渡引入到介紹傣族。這時我播放去云南旅游的照片(背景音樂《金孔雀輕輕跳》的伴奏)[老師在云南在傣寨的照片激發(fā)學生興趣,喚起學生的參與意識,并以背景音樂的形式讓學生第一次接觸學唱歌曲的旋律],這些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調整了情緒又活躍氣氛,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興趣。這時老師說:“老師從美麗的云南帶來了一份禮物,你知道這是什么嗎?這是傣族人常用的樂器葫蘆絲。我們來聽聽它能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老師吹奏《有一個美麗的地方》)自然的進入到游傣寨環(huán)節(jié)。
2、游傣寨
師:好聽嗎?老師今天就帶你們去參觀傣族人居住的這個美麗的地方。我們閉上眼睛聽著音樂出發(fā)了,音樂停下再睜開眼睛。(吹奏《金孔雀輕輕跳》)
1)、獨樹一格的傣族民俗
潑水節(jié)、孔雀——傣族吉祥物等
(老師演唱“金孔雀輕輕跳,雪白的羽毛金光照”并表演)學生跟老師做一做。模仿幾次后讓學生邊唱邊做。這樣從有趣的民俗介紹自然的談到孔雀是傣族的吉祥物,并講一講孔雀的姿態(tài)老師以演唱的形式表現,模仿中使學生學會歌曲的第一句。
2)、絢麗多彩的傣族服飾
師:你們動作做的挺漂亮,如果穿上的傣族的衣服就更漂亮了???,這就是傣族特有的服裝,色彩鮮艷,而叫小卜少,小伙子叫小卜冒。我們班是小卜少的舉手,是小卜冒的舉手。我呼喚小卜少女孩子應一聲“哎”,老師呼喚小卜冒男孩子應一聲“哎”。
老師以唱歌的形式呼喚學生,唱“小卜少”女孩子答應,唱“小卜冒”男孩子男孩子答應,然后男女生互相呼喚。
從漂亮的傣族服飾談到傣族語言并學一學,以游戲的形式呼喚學生,學生覺得有趣很積極的模仿,同時又學會了歌曲中一句歌詞。
3)、渾然天成的傣族建筑
4)、獨具風味的傣族舞蹈
欣賞一段著名舞蹈家楊麗萍的孔雀舞。(播放舞蹈)學生跟著跳一跳,看誰學的像,欣賞完舞蹈后跟老師學幾個動作。
師:蹲一蹲,點一點,(重復多編)加上手上的動作。誰能把手的第二個動作變一變(創(chuàng)編動作)跟音樂跳。
5)、自然古樸的傣族音樂
整個游傣寨環(huán)節(jié)用科學的方法分散難點,用協作的方法攻克難點,把電教媒體引入課堂,這樣采用電腦逼真的畫面與老師生動的語言讓學生進入想象的天地,十分符合兒童的胃口,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情趣盎然中愉快的學習,積極的獲取知識,提高課堂效率。
3、唱傣寨
在之前游傣寨的鋪墊下學生已經完整感受了歌曲四遍并學會了歌曲1、2、4、5四個樂句,只剩第三樂句不會,在這個基礎上學歌就水道渠成的事情了,學生演唱幾遍就學會了歌曲,學歌的輕松也使學生對唱歌有了興趣,不會有往常反復練唱的厭煩感,以最佳的狀態(tài)最佳的情感演唱歌曲,美的歌聲給予大家的是美的享受,對音樂的陶醉。
4、愛傣寨
在學生陶醉在優(yōu)美的歌聲中時我說:真美啊,老師好象又到了孔雀的故鄉(xiāng)西雙版納看到了美麗的孔雀,那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在學生沉浸在音樂中時結束課堂,他們意猶未盡,對音樂課的興趣會日益高漲,讓孩子們的心時時牽掛的音樂課,期待著下一節(jié)課。
“書山有路趣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是我設計這節(jié)課的出發(fā)點,這一“趣”一“樂”突出了趣味教學,快樂教學,把學習變得輕松愉快,突出體現了新課標“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理念,“同主題,多角度”是這節(jié)課的中心,運用多種媒體多種手法,從文學、繪畫等等不同角度去展示音樂作品的內涵,集中體現了新課標“提倡學科綜合”“理解多元文化”的新理念。這種方法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從而更好的啟發(fā)聯想想象,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十六
1.能合著節(jié)拍用優(yōu)美、輕柔的動作表現孔雀婀娜多姿、美麗動人的姿態(tài)。
2.感受傣族舞蹈抒情、優(yōu)美的特征。
3.樂意在傣族舞蹈中表達自己的感受,體驗活動中的快樂。
1.楊麗萍《雀之靈》錄像,《金孔雀輕輕跳》歌曲音頻、舞蹈視頻,葫蘆絲。
2.活動前經常播放歌曲《金孔雀輕輕跳》,讓幼兒熟悉音樂旋律。
一、幼兒聽音樂,做鳥飛動作進教室。要求做出小鳥飛翔的`各種姿態(tài)。
二、欣賞舞蹈《雀之靈》,激發(fā)幼兒興趣。
1、提問:你知道楊麗萍阿姨跳的舞蹈表現的是哪種動物嗎?哪個民族孔雀最多?我們也來學一學孔雀舞。
2、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傣族歌曲《金孔雀輕輕跳》,我們聽聽歌曲是怎樣歌唱美麗的孔雀的。
3、教師邊唱歌邊舞蹈,幼兒欣賞。
三、學習歌曲。幼兒跟唱歌曲。
四、學習舞蹈中的重點動作孔雀步、孔雀開屏比美、孔雀展翅。
1、幼兒跟著教師隨音樂學習表演舞蹈。
2、感知傣族舞蹈的柔美、抒情。
教師:你覺得這個舞蹈動作怎么樣?和《娃哈哈》比較有什么不同?通過比較感受傣族舞蹈動作的美麗、輕柔。
3、教師啟發(fā)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歌曲中的情節(jié)和動作,如:孔雀喝水、在湖邊梳洗、照鏡子等。
4、多種方式熟練舞蹈動作。
(1)在音樂的伴奏下請個別幼兒舞蹈,其他幼兒評價。
(2)幼兒選擇喜歡的伙伴幾個一組自由表現。
(3)教師與幼兒一起翩翩起舞。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十七
說教學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音版小學音樂第三冊第九單元美麗的動物中的表演曲目《金孔雀輕輕跳》,教學內容:了解傣族特有的建筑、舞蹈、風俗,學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并表演《金孔雀輕輕跳》。
教材分析:《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數民族風格的創(chuàng)作歌曲,2/4拍,一段體,曲調清新、優(yōu)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進行,自然、流暢,似傣家小姑娘與小孔雀那輕巧的舞步,姿態(tài)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繪了一幅秀麗的圖畫,給人留下美好的遐想與回味。
根據教學內容結合音樂課程標準和二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我開始制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感受傣族風情,對當地民俗活動有一個初步印象;
2、學會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jié)奏和音調有表情地演唱《金孔雀輕輕跳》;
3、能選用幾個簡單的傣族舞蹈動作,跟音樂的節(jié)奏表演。
一節(jié)課能否成功,我覺得重點的突破,難點的把握非常的重要。我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感受傣族風情,以自然、優(yōu)美的歌聲演唱《金孔雀輕輕跳》。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古人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庇衷弧敖瘫赜蟹ǎ珶o定法,貴在得法。”教法運用得當,可以保證學生正確地領會和系統(tǒng)的掌握教材,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技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陶冶美的情操。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教學氣氛,營造師生平等交流的民主環(huán)境,以情境創(chuàng)設為第一主題。從課前音樂《金孔雀輕輕跳》伴奏的聆聽,和學生聊聊老師游玩時看到的一種動物并通過模仿該動物進入到本課的主題——美麗的動物孔雀中,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老師模仿孔雀最形像的手部,還接著通過孔雀圖片的欣賞,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孔雀的美,激發(fā)學生想要歌唱孔雀的興趣,然后邊聽范唱邊以圖片形式欣賞傣族風光,安排了傣族風情從渾然天成的傣族建筑到獨樹一格的傣族民俗,到絢麗多彩的傣族服飾再引到獨具風味的傣族舞蹈孔雀舞當中,這一連串的活動充分讓學生體驗了傣族風情,并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加深對美的感受,從而去演唱歌曲。以實踐活動為第二主題,課堂上打破常規(guī)教學模式,沒有節(jié)奏練習、發(fā)聲練習、視唱練習等機械枯燥的技能訓練和知識傳授。但這并不意味著摒棄它們,而是把這些分散滲透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創(chuàng)設多種體驗、感受,表現的形式和通道,如通過師生聊天、欣賞舞蹈、表演、創(chuàng)作等等途徑,使學生能夠在更寬廣的領域中發(fā)展自己的藝術潛能,獲得音樂美的體驗。
人們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欣賞孔雀——描述孔雀——聆聽孔雀——唱孔雀——跳孔雀等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其營造一種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寓教于樂。
1、課前準備
在組織教學中,學生往往因由課間活動轉入新的課堂教學,情緒不穩(wěn)定。所以我在課前作了一些準備工作,課前播放歌曲《金孔雀輕輕跳》的伴奏[讓學生在課前就進入音樂氛圍,通過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伴奏使學生對傣族音樂及所要學的歌曲有一種印象],然后老師和學生一起聊聊旅游的話題,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以一種平等互動的氛圍進入課堂,從模仿孔雀開始引入。這時我播放收集的孔雀圖片[圖片的美刺激了學生,讓學生發(fā)現并喜歡孔雀的美,激發(fā)學生唱孔雀的興趣,直接進入到本課的歌曲教學]。這些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調整了情緒又活躍氣氛,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興趣。
2、聆聽范唱,欣賞傣族風光
學生看著歌詞聆聽范唱,感受歌曲的優(yōu)美、動聽,找到歌詞中出現的傣族竹樓,傣語中男孩女孩的意思,并以背景音樂的形式讓學生欣賞傣族風光,接觸學唱歌曲的旋律,在欣賞傣族風光圖片時只讓學生了解,不多做講解。
3、唱孔雀
在課前準備、聆聽范唱和欣賞傣族風光圖片的鋪墊下學生已經完整感受了歌曲幾遍,學生已基本熟悉了歌曲,在這個基礎上學歌就水道渠成的事情了,學生通過輕聲跟唱就學會了歌曲,學歌的輕松也使學生對唱歌有了興趣,不會有往常反復練唱的厭煩感,以最佳的狀態(tài)最佳的情感演唱歌曲,美的歌聲給予大家的是美的享受,對音樂的陶醉。
4、跳孔雀
教師介紹孔雀是傣族人們的吉祥鳥,傣族人民不光唱孔雀,還能跳孔雀,把孔雀模仿得惟妙惟俏,接著讓學生欣賞一段著名舞蹈家楊麗萍的孔雀舞。(播放舞蹈)在舞蹈中特別像孔雀造型或動作時,教師提示學生,學生跟著教師的提示去模仿舞者的動作,看誰學得最像。教師在此基礎上也跳一段簡單的孔雀舞,讓學生明白,我們也可以跳孔雀舞,孔雀舞并不難,接著帶領學生一起探究學習孔雀舞的動作,如孔雀開屏、孔雀抖翅等,并歌曲為背景來演繹孔雀舞。
在學生沉浸在音樂中時結束課堂,他們意猶未盡,對音樂課的興趣會日益高漲,讓孩子們的心時時牽掛的音樂課,期待著下一節(jié)課。
“書山有路趣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是我設計這節(jié)課的出發(fā)點,這一“趣”一“樂”突出了趣味教學,快樂教學,把學習變得輕松愉快,突出體現了新課標“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理念,“同主題,多角度”是這節(jié)課的中心,運用多種媒體多種手法,從不同角度去展示音樂作品的內涵,集中體現了新課標“提倡學科綜合”“理解多元文化”的新理念。這種方法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從而更好的啟發(fā)聯想想象,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十八
傣族,山美水美,舞蹈美。在傣族,孔雀被譽為“吉祥鳥”,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同時,孔雀也是小朋友最喜愛的小動物之一。結合本月的主題活動“民族小舞臺”,我選擇了音樂欣賞《金孔雀輕輕跳》。這首歌旋律舒緩,優(yōu)美,容易引起幼兒情感上的共鳴。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嘗試通過傾聽優(yōu)美的旋律,欣賞與樂曲相融合的多媒體課件,用幼兒最喜歡的動畫形式貫穿始終,使幼兒在身臨其境的場景中自然的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
1通過親身感受和對比等方法來體驗歌曲的特點,嘗試用簡單的身體動作來表現歌曲的美的意境。
2通過對歌詞的分析,讓幼兒對歌曲展開相關聯想,體驗傣族小朋友親近大自然,并與之和諧相處的生活情趣。
3喜歡歌曲,能安靜的傾聽。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體驗歌曲特點,嘗試用簡單的身體動作來表現歌曲美的意境。
2視頻:動畫片段《兩只小孔雀》、傣族風情風光片段、《經孔雀輕輕跳》。
3教具:紗巾。
一、進場。
在《紅星歌》的樂曲聲中,老師和幼兒邁著雄壯有力的步伐進入活動區(qū)。
設計意圖:采用幼兒熟悉的旋律,讓幼兒感受雄壯有力的節(jié)奏,為與本次活動進行對比埋下伏筆。
二、開始部分。
1、欣賞動畫片段《兩只小孔雀》。
師:在剛才的動畫片里,有兩只可愛的小動物,它們是誰?大家嬉笑著相互潑水,你知道他們在過什么節(jié)日嗎?在我國,有一個民族,那里的人們把孔雀作為吉祥鳥,潑水節(jié)是他們特有的節(jié)日,這個民族就是傣族,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孔雀的家鄉(xiāng),去看看傣家優(yōu)美的風景吧。
2、傣族風情。
播放短片:傣族風情。
設計意圖:采用幼兒都非常喜歡的動畫形象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課堂情境,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使課堂輕松活潑,寓教于樂。
三、基本部分。
(一)樂曲欣賞。
1、欣賞樂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
師:這首曲子的旋律跟《紅星歌》比起來,有什么不同?(有力-輕柔,快-慢)。
設計意圖:讓幼兒從熟悉的旋律入手,用對比的方法,初步體驗樂曲的優(yōu)美。
2、請幼兒伸出雙手閉上眼睛再次欣賞樂曲,教師用紗巾從幼兒手上輕輕劃過。
師:你們在欣賞這首曲子的時候,有什么感覺沒有?(輕,柔,軟,舒服)曲子速度怎樣?(慢)。
設計意圖:利用紗巾的輕柔幫助幼兒親身感受柔與輕,進一步體驗樂曲的優(yōu)美。
3、鼓勵幼兒一邊欣賞樂曲一邊嘗試用簡單的肢體動作來表現對樂曲的理解。
設計意圖:讓幼兒自己嘗試,把對樂曲的理解表現出來,幫助幼兒更深入的體驗樂曲的優(yōu)美,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二)歌曲欣賞。
1、請幼兒帶著問題完整欣賞歌曲兩遍?!坝∠笞钌羁痰囊痪涓柙~?”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逐句清唱。請幼兒想象歌詞中的情景。
設計意圖:讓幼兒從“點”上感受歌詞,展開想象,體驗歌曲表現的美。
2、無伴奏教師教唱歌詞一遍。(陪視頻畫面)。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教唱,結合視頻畫面,加深幼兒對歌詞的理解,讓幼兒從“面”上展開聯想,感受歌曲的美的意境。
3、結合動畫完整欣賞,幼兒自由跟唱或者舞蹈。
設計意圖:利用幼兒喜歡的動畫,調動幼兒情緒,將幼兒的想象和畫面結合起來,讓幼兒更進一步的感受歌曲的美的意境。
邀請在場的老師共跳孔雀舞。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傣家,感受了傣家風情,還欣賞了一首非常優(yōu)美的傣族歌曲《金孔雀輕輕跳》,老師希望你們能愛護我們的大自然,讓美麗的孔雀健康快樂的生活!讓我們載歌載舞,共同度過這美好的時光!
設計意圖:注重提高幼兒的人文素養(yǎng),滲透熱愛大自然、保護動物的意識。用舞蹈的形式將課堂氣氛推向,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欣賞歌曲的快樂和愉悅。
這是一節(jié)大班的音樂欣賞活動《金孔雀輕輕跳》,在本次活動中,小朋友表現得特別棒,不僅較好的用語言表達出了對歌曲特點的理解,還能夠用肢體動作來體現歌曲的美的意境。活動中,我以小朋友非常喜歡的動畫片的形式導入活動,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樂曲欣賞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歌曲對比和利用紗巾親身感受兩種方法來讓幼兒體驗樂曲旋律的輕、柔、慢。比較有效的幫助大部分幼兒說出了樂曲特點,避免了上次試講時幼兒感受到了但表達不出來的問題。在歌曲欣賞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由“點”到“面”層層深入的方式,讓幼兒感受歌詞的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利用動畫視頻將孔雀與小朋友一起跳舞的歡快場面展現出來,生動形象。較好的達到了教學目標。最后的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注重提高幼兒的人文素養(yǎng),用舞蹈的形式將課堂氣氛推向,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欣賞歌曲的快樂和愉悅。
本次活動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如在歌曲欣賞環(huán)節(jié),由于借班上課,我忽略了幼兒對歌詞很陌生這個細節(jié),幼兒在聽一遍后基本都無法回答老師的提問,雖然也靈活的加入了清唱和教唱,幼兒也基本說出了歌曲內容,但感覺比較困難,可以嘗試改變提問方式或分兩課時進行。
本次活動與以往活動相比的亮點:本次活動利用了多媒體動畫,生動形象,比起以前欣賞教學中運用的圖片和口頭講述,幼兒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引入部分,我經過了多次修改,最開始為了活躍課堂氣氛,采用了音樂游戲“快慢走”,但發(fā)現氣氛是比較活躍,對歌曲旋律的體驗也有一定幫助,但根本沒有達到創(chuàng)設情境的目的;經過修改,我把引入部分改為了傾聽“大自然的聲音”,準備讓幼兒通過傾聽來創(chuàng)設情境,試上后我發(fā)現對于才剛剛升上大班的幼兒來說,通過傾聽比較抽象的聲音來感受情境比較困難,大部分的幼兒都不能感受和體驗。經過思考,我改用幼兒都非常喜歡的動畫形式導入,直觀形象,為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情境,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十九
《金孔雀輕輕跳》這首歌,是一首描寫傣族風情的兒童歌曲,為了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強烈興趣,我思考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新課程的理念,從感性、體驗入手,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所以我先表演了一段傣族舞蹈,營造了輕松愉快的音樂氛圍。
教學目標。
1.為整節(jié)課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調。
2.順理成章導入課題。
如果說過去的音樂教學只是“教學生唱歌”,那么,我感覺到現在的.音樂教學不僅是教學生唱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有興趣的、主動地融入到音樂中來,這是我在備課、預設過程中的點滴思考。課堂生成亮點:
2.這節(jié)課我把感知放在重要位置。聽,是感知與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也是藝術實踐最重要的過程,因而要從聽入手,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情緒、熟悉音樂的旋律,再引導學生從歌詞中感受歌曲的情感。又因為少數民族的歌與舞是分不開的,所以在初聽音樂的時候,我讓學生觀看歌曲視頻,使學生感受到歌曲的抒情優(yōu)美,又激發(fā)學生學習本首歌曲與熱愛傣族的熱情。
3.課堂中人人參與編創(chuàng)傣族舞,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發(fā)揮學生的編創(chuàng)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去帶動學生。學生們通過本節(jié)課的活動,感受到了音樂的美,更勇于表現美,真正做到了新課標以審美為核心的基本教育理念。
課堂不足之處:
1.由于初次上本節(jié)課,個別學生積極興沒調動起來,使課堂少了一些生機。2.自己普通話還有待與提高。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藝術是永無止境的,新課程標準需要我們勇于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更要我們勇于反思,只有不斷反思,不斷總結,才能提升自己教學理念.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二十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傣族音樂金孔雀輕輕跳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金孔雀輕輕跳
第1課時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音樂
過程與方法:通過演唱,身體律動感受傣族音樂的.美好。
知識與技能:認識小連線的唱法。
重點:有表情地演唱《金孔雀輕輕跳》。
難點:一邊跟著音樂演唱,一邊舞蹈身體。
多媒體、鋼琴
一、視頻導入:
踏著金孔雀輕輕跳的音樂進入課室。
播放《金孔雀輕輕跳》為背景音樂的舞蹈視頻,提問這是哪個民族的舞蹈(初次聆聽2分鐘)
二、聆聽階段:二次聆聽,配樂圖片,講述傣族的風土人情。(5分鐘)
傣族這么美好的地方音樂十分的讓人神往,請認真傾聽音樂,感受一下那一只在傣族的竹樓前翩翩起舞的孔雀吧。(10分鐘)
三、學唱階段:
1、你們找到音樂中那只翩翩起舞的孔雀了嗎?聽老師演唱兩遍歌曲選段,感受哪一段更加生動(15分鐘)
2、出示兩段樂譜的譜例,找到區(qū)別,引出小連線(18分鐘)
3、試著用小連線與跳音混合演唱全曲《金孔雀》。(22分鐘)
4、加上歌唱狀態(tài)與情緒情感完整演唱歌曲。(24分鐘)
四、舞蹈階段
1、學習四個簡單的舞蹈動作。(26分鐘)
2、小組討論在什么地方表演(30分鐘)
3、集思廣益現場編曲,一起表演。(33分鐘)
五、表演階段
全體向后轉,根據學生意愿選擇當孔雀的舞蹈者,或者當歌唱者。(36分鐘)
六、總結階段(40分鐘)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金孔雀輕輕跳》,還表演了有趣的孔雀舞。相信大家都感受了傣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向往。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特色,將來陳老師會慢慢帶你們領略他們的風采,今天的課就到此結束。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二十一
1、學習傣族舞的手勢、步伐和簡單動作,并能跟隨音樂用輕柔、優(yōu)美的動作表演舞蹈。
2、培養(yǎng)喜愛孔雀愛護孔雀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美麗的孔雀》及《孔雀舞》教師教學資源。
3、孔雀頭飾。
活動過程。
1、觀看《美麗的孔雀》教師教學資源,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習性。
引導幼兒觀察視頻中孔雀開屏、梳理羽毛以及孔雀尾羽、領羽的樣子,學習孔雀的特點并進行簡單模仿。
3、學習舞蹈。
(1)請幼兒用手部動作模仿小孔雀,指導幼兒做冠形動作時中指、無名指、小指要盡量伸直。
(2)游戲“小孔雀學走路”,練習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姿態(tài)。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一
《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具濃郁傣族風味的創(chuàng)作歌曲,根據這一特點,我采用了以學生唱、動為主,了解傣族風俗為輔的手段來教授本課。下面我就從優(yōu)點和缺點兩方面對本課進行教學反思。
優(yōu)點一: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人們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音樂新課標也把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放在首位,為此,我非常注重這一點。首先,我利用多媒體播放課件,引導學生們欣賞美麗的傣族風光,了解傣族風土人情,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為引出歌曲做了良好的鋪墊。在歌曲學會以后,我邀請學生用一些簡單的小樂器如:鈴鼓、沙錘、木魚等為歌曲伴奏,我則用傣族樂器――葫蘆絲與他們一起演奏,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人人爭當小樂手,課堂氣氛十分熱烈,在演奏的過程中,既培養(yǎng)了學生節(jié)奏感,又增加了對傣族音樂的了解。
優(yōu)點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音樂創(chuàng)造是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一條有效途徑,它能喚起學生音樂情感,啟發(fā)和豐富其想象力。因此,我設計了讓學生為歌曲編創(chuàng)舞蹈這一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自由編創(chuàng)舞蹈動作,通過身體語言來表現歌曲,在唱唱跳跳中再一次體驗歌曲風格。學生們興致很高,積極思考,雖然最后有些學生舞姿不是很優(yōu)美,編的動作甚至有些可笑,但他們能夠積極參與,并在參與的過程中得到了快樂,這就達到了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目的。
接下來,我談談本堂課的不足之處:
缺點一:?過于強調學生唱歌的嘴形,要求他們噘著嘴唱,結果導致學生唱起歌來嘴巴別扭、難看。對于三年級小學生來說,只要他們唱得自然、優(yōu)美,不要大著嗓門拼命“喊歌”就可以了。我卻以成人的發(fā)聲方法來訓練他們,對他們而言,是有點要求過高。以后要注意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他們的發(fā)聲方法。
缺點二:在教唱歌曲時,沒有注意糾正字音。正所謂“字正才能腔圓”,在唱歌詞前,應該讓學生把歌詞朗讀一遍,字咬準了,歌才能唱好。而我讓學生們直接唱歌詞,導致有些學生吐詞不太清楚,影響了演唱。如果在唱之前讓他們先練一練咬字和吐字,那么演唱起來效果會更好。
缺點三:對學生的評價不夠。當學生表演完后,應及時的指出優(yōu)缺點,以利于其以后做得更好。我當時只是每人獎勵一朵小紅花,具體的評價語言比較少,學生不明白應從哪方面改進。今后在課堂評價方面應予以加強。
音樂是快樂的藝術,是美的藝術。在這充滿美的課堂上,老師應該象園丁一樣為孩子提供一個適合自己的土壤,精心的培養(yǎng)他們,愛護他們,讓他們感受音樂的神奇與美妙,感受生活的燦爛與美好。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的總結自己的優(yōu)缺點,探尋更好的教學方法,與同學們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快樂和諧的音樂課堂!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二
我選教的是人音版小學音樂二年級上冊《金孔雀輕輕跳》這首歌,這是一首描寫傣族風情的兒童歌曲,為了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強烈興趣,我思考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新課程的理念,從感性、體驗入手,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引領學生用身體感覺音樂,用語言描述自己的體驗,甚至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切身的感受。比如,一開始,全班學生聽著《火車開了》以旅游的形式和老師一起跳起來,營造了輕松愉快的音樂氛圍,為整節(jié)課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調。
如果說過去的音樂教學只是“教學生唱歌”,那么,我感覺到現在的音樂教學不僅是教學生唱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有興趣的、主動地融入到音樂中來,這是我在備課、預設過程中的點滴思考。
試教——我體驗到一種經歷叫成長。
這節(jié)音樂課,我向很多經驗豐富的老師請教,經過她們多次認真指導,我把大家的意見容入自己的教學設計里面。但自己試教后我發(fā)現效果一般,我重新理清思路。由于各個學校學生的素質不一樣,應該以學生為本,逐步明晰師生互動的思路,以及這學期來課堂常規(guī)的培養(yǎng)方面如何在課堂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我重新設計了教案。
展示——我享受到一種遺憾叫真實。
忘不了第一次開課的經歷,面對來自不同學校的老師們期盼的目光。我鼓起勇氣與孩子們一道走進了音樂的殿堂。當我與孩子們一道身心陶醉于傣族風情的余韻、孔雀舞的優(yōu)美舞姿、音樂美妙的旋律時,一些環(huán)節(jié)不如自己預設的那么美好,課上的我總覺得非常緊張,一直擔心會出錯。過多的擔心使我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沒有完全放松,達到最佳狀態(tài)。當然,我作為一個當局者,也許對自己失誤還沒有能看得更清楚,做得不好的地方還有許多,但是,我的體驗是真實的。有了這樣的遺憾、有了這樣的體驗,未嘗不是一種積累和心得。
反思——在這個階段中我發(fā)現自己的成長。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三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表演歌曲《金孔雀輕輕跳》,從音樂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使學生能夠理解本課的主題――美麗的動物。
2、能用優(yōu)美、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并嘗試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本曲,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3、學習并表演傣族舞蹈動作,初步了解傣族音樂與風俗,加深對民族音樂的熱愛。
4、通過編創(chuàng)一定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二、課題分析:
本課是人民音樂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第三冊中的第九課,《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數民族風格的創(chuàng)作歌曲,2/4拍,一段體,五聲f宮調試。曲調清新、優(yōu)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進行,節(jié)奏自然、流暢,似傣家小姑娘與小孔雀那輕巧的舞步,姿態(tài)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繪了一副秀麗的圖畫,給人留下美好的遐想與回味。
教學重點、難點:能從音樂中感受小孔雀優(yōu)美的形象。
三、教學策略:
1、創(chuàng)設意境,采用情境教學,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2、引導學生樂于參與表演活動,積極與他人合作。
四、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組織教學。
1、播放樂曲《四小天鵝舞曲》。
2、面帶笑容,彈師生問好歌問好。
1、學生聽歡快音樂邊跳邊拍手進教室。
2、與老師問好。
讓學生一開始便感知歡快、活潑的音樂。
二、情境導入。
激發(fā)興趣。
3、師生共同跳一跳。
4、結合自己感受說。
1、欣賞圖片并聆聽音樂。
2、初步感受傣族音樂及其風格。
3、隨音樂跟著老師一起跳一跳。
4、學生自由發(fā)言,
通過欣賞圖片和感受音樂,讓學生能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學習的興趣。
5、說這段樂曲表現了什么動物形象?
6、你能隨音樂來表現可愛的小動物嗎?
7、師隨音樂再次跳孔雀舞,請生猜一猜是哪種動物形象?
8、老師做一個孔雀鶴立的動作,講解做法:
(雙手呈冠形,右手上舉略彎曲,左手提襟。腳下走出歌曲節(jié)奏)。
5、并能夠用肢體語言表現。
6、隨音樂自由表現小動物的可愛形象。
7、學生回答:孔雀。
8、跟老師做一做。
讓學生自己說說動物形象并用肢體語言表達加深對樂曲的感受,猜一猜,做一做使學生更好的融入到本課當中來了,為下面的課堂教學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
三、新課教學。
2、按照歌曲節(jié)奏朗讀歌詞。(媒體出示歌詞)。
3、分句彈奏樂曲旋律。
4、播放樂曲伴奏帶。
5、彈奏整曲旋律。
(提示:用優(yōu)美聲音表現歌曲美妙的意境)。
6、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媒體出示節(jié)奏)。
xxxxx-。
7、請小組上臺展示,并發(fā)獎勵品。
1、聽范唱。
2、按照節(jié)奏讀歌詞。
3、分句學唱歌曲。
4、輕聲哼唱、跟唱。
5、集體有感情演唱。
6、分組討論,選擇合適的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7、小組展示,其他組做評委。
讓學生自己嘗試敲敲打打選擇合適的樂器伴奏,可以幫助孩子更深入的了解打擊樂,而且學習的勁頭更足了。
四、內容拓展。
實踐活動。
1、小朋友,你知道我們有個少數民族把孔雀做為吉祥的象征,你知道是哪個民族嗎??
3、學習傣族舞蹈動作。(播放傣族舞蹈動作片段)。
4、老師示范動作。
動作一:孔雀鶴立。?
動作二:孔雀開屏(一)。
動作三:孔雀開屏(二)。
動作四:傣族舞語匯。
5、分組合作創(chuàng)編。
6、各組上臺展示。
7、情感教育。
1、學生自由回答:
(傣族)。
2、欣賞美麗的風景。
仔細聆聽老師的介紹。
3、欣賞片段,會做的自己跟著做。
4、跟著老師分別做一做,可找好朋友一起學。
5、學生分角色進行練習,可把紗巾做成筒群,帶上小孔雀的頭飾進行表演。
6、分組表演。
7、保護身邊的小動物。
通過圖片的欣賞及其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傣家族的風土人情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通過找好朋友自己學習,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小朋友們快樂的唱歌跳舞,從中感受到了音樂所帶來的樂趣。
讓學生穿著象傣族姑娘,扮演美麗的小孔雀可以提高他們表演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五、課堂小結。
1、彈師生再見曲與生道別。
2、播放律動曲。
1、與老師道別。
2、做律動走出教室。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四
《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優(yōu)美、柔和的歌曲,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進行,自然、流暢,似傣家小姑娘與小孔雀那輕巧的舞步,姿態(tài)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繪了一幅秀麗的圖畫,給人留下美好的遐想與回味。因此,我以一段孔雀舞導入,讓學生從欣賞美開始,我還引導并帶動學生從開始聆聽音樂起,就有節(jié)奏的隨音樂輕輕晃動身體,進而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特點以及旋律起伏,從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為唱好歌曲做好鋪墊,在跟音樂讀歌詞、模唱、接龍、范唱等環(huán)節(jié)中,使學唱歌曲能順利完成,至始至終,引導學生用身體自帶的樂器打節(jié)奏,讓學生能由心而發(fā)的感受并體驗節(jié)奏以及旋律的魅力,最后的孔雀舞,學生跳的很好,能感覺到他們是用心而跳,整節(jié)課符合二年級學生好奇、好動的特點,因此,看得出學生很開心,那么,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理念就達到了。
當然,也有不足之處,比如時間把握的不準確,使得曲調模唱與接龍的環(huán)節(jié)過于倉促;還有就是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努力,盡可能彌補這些不足。通過這次磨課,我經歷了一次很好的學習和提高的機會,能真切的從心里感覺到自己的進步,為今后的教學確立了努力的方向。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五
一、課題:
二、案例背景說明:
這節(jié)課的教學理念是:“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為動力,構建互動型教學?!?BR> 《金孔雀輕輕跳》音樂選自人音版第三冊音樂課本,一首二拍子的節(jié)奏規(guī)律濃濃傣族舞蹈風格的歌曲。我啟發(fā)學生用身體動作感受傣族舞蹈的風格。
所以選擇以孔雀為題材的教學設計。本課是以孔雀手勢和踮腳走兩個基本元素展開的一堂自主、開放、活潑的舞蹈課。
激發(fā)學生的舞蹈興趣,關鍵要抓住他們的心理特征?!昂闷?、好動、善于模仿”是兒童的身心特點,所以本課通過觀察孔雀的特征以及老師的舞蹈,啟發(fā)學生模仿孔雀舞的基本動作。
通過欣賞老師的示范,觀察圖片,發(fā)揮想象。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模仿學習孔雀的動作。
針對兒童“好奇”的年齡特點,我的一段精彩的孔雀舞表演作為課堂的開場、新穎的引入,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欣賞來感受舞蹈中的美感和樂趣。通過聽、說、想、做、跳等活動進行師生互動,營造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互動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積極性。
從而始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創(chuàng)。我以大孔雀的出現,始終貫穿整堂課,和學生展開一系列的互動,從而使學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參與學習活動中去。
三、教學目標:
2、通過學習音樂,認識傣族音樂的風格,并且掌握二拍子的節(jié)奏特點。
3、通過學習舞蹈,準確掌握孔雀舞蹈,訓練學生的協調性。
四、教學重難點:
掌握音樂是重點,學習舞蹈是難點。
五、精彩片段:
課堂回放一:孔雀舞我以一段形象、優(yōu)美的孔雀舞導入。表演前提示學生我是要用一塊布圍成一條漂亮的裙子開始跳舞。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跳一段舞蹈,這是跳的一種小動物。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看看老師跳的是什么動物?(放伴奏音樂老師表演)。
生(們):孔雀。
師:小朋友真聰明,那你們說說怎么看出來的啊,老師哪個動作最像孔雀呀?(出示孔雀圖片)。
生:孔雀的手勢看出來的。啊,好漂亮的孔雀?。。▽W生看圖片)。
師:那老師想問問小朋友覺得老師跳的好不好呢?
生(們):好,好漂亮的孔雀。
師:那老師怎么沒有聽見掌聲呢?
生:(啪-啪-啪)的拍掌聲響起。
師:剛才老師表演的是大孔雀,小朋友想不想學小孔雀怎么跳舞的呢?
生:想。
(因為我學舞蹈專業(yè)的,所以以一段優(yōu)美的孔雀舞蹈直觀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好玩,愛模仿是小朋友的天性。
抓住學生其特點并且輕松地跟學生對話,使小朋友們在這濃厚的興趣中開始了新課。)。
課堂回放二:學習孔雀舞音樂師出示課題《金孔雀輕輕跳》。
師:仔細聽孔雀舞蹈的音樂。大家聽聽看這音樂是幾拍子。
生:二拍子。
師:我想看看哪小朋友最聰明,告訴老師二拍子有什么特點?小朋友聽聽強拍的位置?(強拍擊掌,弱拍拍肩)。
生:……。
師:小朋友有沒有注意看老師拍掌很重,拍肩很輕??!注意重輕的區(qū)別,所以二拍子的節(jié)奏特征是強弱的區(qū)分。
希望小朋友記住,呆會跳小孔雀肯定是活潑的`孔雀。
師:鞏固練習節(jié)拍(要求學生在身體其他部位拍打出節(jié)奏型)。
師:好小孔雀音樂熟悉了,那我們現在開始學習孔雀舞蹈。
(更好的熟悉和掌握音樂,為學習孔雀舞打下基礎。音樂是舞蹈的聲音,舞蹈則是音樂的形體。
我們舞蹈課的音樂教學是為舞蹈教學服務的,其目的是為了學生更好的了解舞蹈,學習舞蹈,激發(fā)學生舞蹈興趣)。
課堂回放三:學習孔雀舞蹈師:剛剛小朋友是從什么動作看出老師跳的孔雀舞?
生:(學生做出那手勢的樣子)師:有些小朋友擺的孔雀手勢不錯,現在老師教教小朋友們怎么樣更形象的跳小孔雀舞。首先我們先學手勢----孔雀手勢。
大拇指和食指捏緊,后面三個用勁立起。
生:(模仿)師:后三指一定要立起,那樣才是漂亮、有精神的小孔雀。
你們看,大孔雀漂亮嗎?擺好后我們手腕法力碎抖動。
生:跟音樂練習手勢(碎抖動)(形象的模仿動物,使學生對舞蹈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師:可是我們小孔雀還是不會動??!那么我們來學下小孔雀怎么走路。
(學習踮腳走)。
師:老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看看大孔雀跟那么這些小孔雀有什么不一樣。我立起前腳掌。
生:老師立起來了。
師:踮腳走(一拍一下地走),現在還有什么不一樣?
生:走起來了,大孔雀立著走起來。
(爭先恐后的回答)(我設計這樣教學充分體現探索性教學,讓學生自主,獨立的發(fā)現問題。不是老是老師教學生學。
讓學生自己成為小老師,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真正的實現學生自主)。
六、案例分析:
抓住學生的年齡身心特點,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對舞蹈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體驗舞蹈的審美性。二年級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形體靈巧,比較適合采用模仿性的形體舞蹈教學手段,進行直觀的教學,讓學生在歡樂的氣氛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興趣,提高學生的舞蹈素養(yǎng)。
因而本課各個環(huán)節(jié)都以模仿為主線,將形象的舞蹈通過模仿動物來展開,引導學生用心體驗小動物。培養(yǎng)學生愛好舞蹈的情趣,發(fā)展學生的鑒賞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現能力,提高學生對美更深一部的了解。
一開始教師抓住學生愛模仿表演的特點,利用舞蹈小律動組織教學,通過形象生。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六
人音版小學音樂二年級上冊《金孔雀輕輕跳》,這是一首描寫傣族風情的兒童歌曲,為了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我思考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新課程的理念,從感性、體驗入手,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引領學生用身體感覺音樂,用語言描述自己的體驗。
一、音樂內容直觀化。
《金孔雀輕輕跳》是我國少數民族傣族的歌曲,在導入這節(jié)課時,我首先讓學生欣賞教師帶來的孔雀舞。從同學們討論對孔雀的認識后給他們看孔雀的圖片(白孔雀、藍孔雀、綠孔雀),孔雀生活在美麗的西雙版納,那里四季如春,而且那里還有“孔雀之鄉(xiāng)”的美譽。把學生帶入了一個美輪美奐的世界。從孔雀入手介紹傣族的民俗風情(潑水節(jié)、竹樓)。
二、培養(yǎng)學生表現音樂的能力。
新音樂課程標準中提到音樂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自信的演唱、表演能力,發(fā)展學生的表演潛能,使學生能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情感并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使學生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情感的陶冶。在學習《金孔雀輕輕跳》時,我采用的是整體聽唱法教學,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自己討論、發(fā)現和解決歌曲難點。通過反復聆聽,以及葫蘆絲演奏歌曲,讓學生了解要用抒情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三、拓展音樂知識,擴大音樂文化視野。
新音樂課程標準中告訴我們音樂與相關文化是音樂課人文學科屬性的集中體現,是直接增進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學習領域。它有助于擴大學生音樂文化視野,促進學生對音樂的體驗與感覺,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表現、創(chuàng)造以及藝術審美的能力。在學生掌握歌曲《金孔雀輕輕跳》之后,我讓學生總結出傣族音樂的特點。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少數民族的音樂。以激發(fā)學生深入了解、學習的熱情。
這一節(jié)課后我發(fā)現了自己很多不足之處,具體概括如下:
一、教態(tài)親切但不夠精練,銜接詞語太過貧乏。低段學生的教學應該從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開始,教師應該多用孩子般的語氣和他們溝通交流。
二、課堂應急能力還有待提高。要充分發(fā)揮自己所學的專業(yè)知識,當涉及到自己不是很有把握的知識領域要善于正視并交代清楚愿意和同學們課后一起去尋找答案。
三、在課堂中教師對學生演唱歌曲的狀態(tài)還需要貫穿整個課堂中,應做到抬眉亮眼,嘴型豎一點,聲音要豎,打哈欠的感覺,如:用高位置念題目、念歌詞等。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七
的圖畫,給人留下美好的遐想與回味。
二、說教學目標。
1.通過學跳孔雀舞蹈動作,感受樂曲的旋律美。
3,繼續(xù)練習給歌曲編配節(jié)奏,逐步提升對歌曲的表現力。
三、說重、難點。
圍繞這個教學目標,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用自然、輕柔的聲音演唱歌曲,體會歌曲優(yōu)美、舒展的情緒則是本課的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本課通過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中我采取律動、歌表演、給歌曲伴奏等音樂手段,讓學生在活動中,提高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力,加深對音樂的理解并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音樂。
五、說教學過程:
一、多維度聆聽感受。
1,給樂曲拍節(jié)奏。
2,聽葫蘆絲吹奏樂曲:它的速度是怎樣的?
3,邊聽音樂邊學跳傣族舞,感受樂曲那優(yōu)美舒緩的旋律。。
(設計意圖:在多種形式的聆聽中,激發(fā)學生聆聽興趣,熟悉樂曲旋律,為自主學唱歌曲做鋪墊。)。
二,多形式自主學唱。
1、初聽歌曲感受歌曲情緒。
2,聽第一段歌曲:能隨著音樂小聲哼唱嗎?比比誰學得快。
3,試唱第一段:師唱,生小聲伴唱;再換過來,生唱,師伴唱。
4,生齊唱第一段。
5,聽錄音小聲唱第二段,講解“小卜少,小卜冒”。
6,師生對唱,男女生對唱第二段。
7,生齊唱第二段。
(設計意圖:在學唱歌曲環(huán)節(jié)中,我遵循新課標提出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采用小聲跟音樂哼唱:比比誰學得快;師生互相伴唱;師生對唱多種形式充分激發(fā)學生主動學唱歌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學唱歌曲。)。
三、感悟理解,唱好歌曲。
用什么樣的聲音唱才好聽呢?兩段連起來輕柔地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用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提升學生的演唱能力)。
四、編創(chuàng)節(jié)奏,創(chuàng)造表現。
1,請生背唱第一段。
2,設計不同的節(jié)奏給歌曲伴奏。
3練習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4,唱,拍,跳集體表現歌曲。
(設計意圖:最后,完整地呈現一個綜合的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使他們有一定的成就感。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變現個人的情智。)。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八
2、學習并表演傣族舞蹈動作,感受傣族音樂的魅力。
3、以孔雀為主題,了解傣族的民風民俗。
重點:學唱歌曲,感受傣族音樂特點。
難點:能用簡單的孔雀舞動作表演歌曲。
鋼琴、cd、多媒體操作平臺、課件、黑板、課題藝術字。
(一)謎語導入,引出主角。
師:同學們,今天于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怎么樣?
生:好。
師:小耳朵聽仔細了,“錦袍身上穿,花冠頭上戴,尾巴象把扇,展開人人愛?!闭l知道???有這么多同學都知道啊,請你說吧。
生:孔雀。
師:對,就是美麗的孔雀。你們見過孔雀嗎?
生:見過,在動物園里,孔雀是很美的,有人和它比美它還會開屏。
師:你知道得真多,開屏的是雌孔雀還是雄孔雀呢?
生:雄的。
師:你們知道孔雀的家鄉(xiāng)在哪里呢?
生:云南。
師:對!
(播放vcd)在美麗的云南,在滇西的瑞麗江畔,在滇南的西雙版納密林中,每當曙光微露,晨紗初揭,幽靜的山野,散發(fā)出特有的泥土芳香,成群的孔雀,邁著輕捷的步伐,迎著燦爛的朝霞,從棲息的密林中走出來,到清澈透底的溪流中飲水,在碧綠的草地上嬉戲?;蜃ヅ俨莸財∪~,啄吃昆蟲,或伸長脖子發(fā)出“啊哦——啊哦”的啼鳴,或在梳理美麗的翅膀,或者雄孔雀展開了五彩繽紛的尾羽,圍繞雌孔雀翩翩起舞,倒映在平靜的溪水里,分外迷人。
(二)欣賞舞蹈,感受孔雀舞的特點。
(課件視頻)。
生:用手的動作做成孔雀的頭。
師:你能來學一學嗎?我們大家一起學學。用你的大拇指和食指并在一起,做它的頭,其余的手指伸直,這就象孔雀的冠,孔雀還會用嘴巴梳理羽毛。
師:學的真象,這只孔雀真美??!還有什么動作模仿孔雀呢?
生:一直旋轉,裙子飛起來象孔雀開屏。
生:服裝很象孔雀的尾巴。
師:讓我們也來學學?,F在就讓我們一起隨著音樂跳起來吧。
(三)唱跳結合,學唱新歌。
1、師:真是一群美麗的孔雀,要是我們能邊跳邊唱多好啊。傣族的小朋友給我們唱了一首孔雀的歌,名字就叫做《金孔雀輕輕跳》。(出示課題,播放音樂)。
2、師:這首歌曲的旋律你們熟悉嗎?
生:熟悉,剛才跳舞的時候就是這個音樂。
師:對,我們再來聽一遍。然后告訴我,歌曲的情緒如何?
生:優(yōu)美、抒情地。
(出示歌譜)。
3、請同學們伸出右手食指,念“da”劃節(jié)拍唱。
4、學生跟鋼琴唱歌譜,教師引領。
5、學生跟音樂節(jié)奏朗讀歌曲的歌詞。
6、師:有人一定要問了,小卜少,小卜冒是什么意思???猜猜!
生:在傣語中是小女孩,小男孩的意思。
師:對了,你真聰明。小卜少、小卜冒們,讓我們輕輕的跟琴來唱歌詞。
7、輕輕地把第一段歌詞加進來。
8、我們把兩段歌詞連起來唱。
9、師:這首歌曲要表現什么?
生:傣族人民對家鄉(xiāng)的喜愛。
師: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感情來演唱呢?
生:快樂,幸福。
10、師:那讓我們這些小卜少,小卜冒們一起快樂地邊唱邊跳吧。
師生歌表演。(分小組進行,綜合評價)。
(四)拓展欣賞,感受傣族音樂。
1、師:孔雀是傣族人民心中的神,所以傣族人民以孔雀為題創(chuàng)作了很多的樂曲,《西雙版納的孔雀》聽,這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表現了什么?聽第一遍。
2、師:聽出來了嗎?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生:葫蘆絲。
師:對,瞧!這就是葫蘆絲。葫蘆絲是傣族的樂器,音樂婉轉,悠揚,仿佛把我們帶到了美麗的西雙版納。(出示課件圖片)。
3、師:聽了這段音樂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呢?聽第二遍。
生:孔雀優(yōu)美的姿態(tài)(行走、站立、開屏、喝水)。
師:說到孔雀,人們不禁會想到那個喜歡孔雀的民族——傣族。同學們,你們對傣族有哪些了解嗎?(課件圖片)。
教師介紹: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之一,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傣族服裝,男子著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冷天披毛氈,多用白布或青布包頭。紋身的習俗很普遍,婦女傳統(tǒng)著窄袖短衣和筒裙。傣族的飲食以大米為主,喜飲酒和食酸辣,好吃魚蝦等水產。普遍有嚼檳榔的習慣。傣族人們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原因,住的都是竹樓,一樓養(yǎng)豬等家畜,紡織,二樓就住人。
傣族人民的節(jié)日多與宗教活動有關,主要有關門節(jié)、開門節(jié)、潑水節(jié)等。關門節(jié)約當夏歷六月中旬,開門節(jié)約當九月中旬。從關門節(jié)這天到開門節(jié)的三個月內,為一年中宗教活動如禮佛、聽佛爺講經等最多的時期。潑水節(jié)為傣歷新年,屆時舉行潑水、賽龍舟、放高升等活動,為每年最盛大的節(jié)日。
(五)課堂小結。
孔雀飛來,給傣族人民帶來了幸福、吉祥、歡樂。瞧!孔雀向我們飛來了,最后請同學們欣賞舞蹈《孔雀飛來》。(出示課件)。
師:在美麗的云南,除了傣族,還生活著很多少數民族,你們知道有哪些呀?
生:苗,傣,侗、彝、白等。
師:下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了解動聽的西南少數民族音樂。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九
1、感受與鑒賞表現創(chuàng)造音樂與相關文化。
聆聽歌曲《金孔雀輕輕跳》用優(yōu)美、明亮的歌聲演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為歌曲創(chuàng)編伴奏1、了解孔雀是傣族人民的吉祥物。
2、學孔雀舞蹈的基本動作,激發(fā)學生興趣。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
1、通過表演歌曲《金孔雀輕輕跳》,從音樂中感受和理解所描繪的孔雀形象。
2、通過對歌曲的學習,初步感受傣族音樂與民俗。增強學生對少數民族人民和少數民族音樂的喜愛。
知識目標:
1、通過自學按節(jié)奏讀歌詞,進一步讓學生熟練掌握二分節(jié)奏、四分節(jié)奏和八分節(jié)奏。
能力目標:
1、用優(yōu)美的歌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跟隨音樂節(jié)奏表演孔雀舞“走步”和“開屏”這兩個舞蹈動作。
3、小組創(chuàng)編中培養(yǎng)演奏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按節(jié)奏讀歌詞,進一步讓學生熟練掌握二分節(jié)奏、四分節(jié)奏和八分節(jié)奏。
2、能跟隨音樂節(jié)奏表演孔雀舞“走步”和“開屏”這兩個舞蹈動作。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聽音樂進教室律動、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1、孩子們,今天老師先要請你們欣賞一段舞蹈,要仔細看看演員的手勢和動作。(放《孔雀舞》片段)。
生:(看片)。
2、師:你們猜出這舞蹈模仿的是什么動物嗎?
生答:(略)。
3、師:咱們也來模仿一下孔雀的動作吧。
生:(自由做動作)。
師:你們都很會觀察,我也來試一試。如果你喜歡老師的動作,可以跟我學一學。
生:(模仿)。
5、師:今天,老師就要帶你們到孔雀園去和美麗的金孔雀交朋友。(揭示課題)。
三、發(fā)聲練習。
1、師:(展示孔雀園發(fā)聲練習)孩子們看,孔雀園到了,咦怎么不見金孔雀。咱們試試,用歌聲來呼喚它們!
2、師:看看屏幕上是什么音,聽清楚老師的琴聲,再用“嗚”模仿著唱一唱。
(先彈3516,再彈3135|5-|3161|1-|︳)。
生:(跟著老師的手勢指揮唱兩遍)。
四、舞蹈律動。
1、師:你們唱得真好聽,瞧,孔雀聽見你們的呼喚出來了。(放“孔雀走、飛”錄像)。
生:(觀片)。
2、師:想不到,孔雀還會飛呢。不過,我還有些遺憾。你們呢,最希望看到孔雀做什么?
生答:(略)。
3、師:你會用什么方法讓孔雀開屏?
生:(自由答)。
4、師:我提議,今天咱們換一種方法,我們就跳美麗的孔雀舞,和孔雀交朋友好嗎?哪。
兩組孩子先來?
生答:(略)。
5、師:請二組和四組跳孔雀舞,其余孩子們跟老師一起隨音樂拍手給他們伴舞好嗎。(放歌曲伴奏)。
生:(拍手跳舞)。
6、師:二組和四組的孩子真象小孔雀一樣可愛。一組和三組的孩子,和他們比賽吧。二組和四組隨音樂拍手給他們伴舞吧。(放歌曲伴奏)。
7、師:老師夸獎你們跳得好,不知道金孔雀喜不喜歡?如果它愿意和你們交朋友就一定會展翅開屏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放“孔雀開屏”錄像)。
生:(看片)。
五、讀歌詞。
1、師:孩子們,你們這么喜歡孔雀,那你知道,孔雀的家鄉(xiāng)在哪里嗎?
生:(自由答)。
2、師:孔雀的`家鄉(xiāng)是怎樣的一個地方呢?答案就藏在這幾只孔雀的羽毛里,跟老師一起讀讀里面的卡片,就知道了。(揮拍讀歌詞)。
生:(讀歌詞)。
3、師:讀了剛才的兒歌,你知道孔雀的家鄉(xiāng)在哪里了嗎?
生:(自由答)。
生答:(略)。
5、師:(放錄像,歌詞演唱做背景音樂)金孔雀的家鄉(xiāng)在云南,傣族人民把孔雀當做吉祥物,在衣服上繡孔雀、跳孔雀舞,親密得就象一家人。
生:(看片)六、唱歌曲。
1、師:金孔雀的家鄉(xiāng)多美呀,傣族人民和孔雀的生活多快樂呀!我們就演唱好《金孔雀。
輕輕跳》這只歌,讓更多的人從我們的歌聲中能了解孔雀和傣族人民的情意,好嗎?請仔細看歌詞聽錄音,默唱。
2、師:輕輕跟著錄音唱。
生:(演唱)。
3、師:(指導學生把唱得不正確的地方唱好)。
生:(演唱)。
4、師:咱們跟著音樂完整地演唱歌曲。(用手勢指導學生處理歌曲的強、弱)。
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七、創(chuàng)編活動。
1、師:老師這里準備了四種樂器,每個小組一起排練,邊唱邊演奏。
生:(分組排練)。
2、師:孩子們,讓你的樂器響起來,讓你的歌聲亮起來,咱們一起來表演。
生:(集體表演)。
八、小結下課。
孩子們,讓我們記住《金孔雀輕輕跳》這首歌,用你的歌聲和舞蹈向你的家人朋友展示孔雀的美麗,傳達孔雀和傣族人民的情意吧。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十
《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具濃郁傣族風味的創(chuàng)作歌曲,根據這一特點,我采用了以學生唱、動為主,了解傣族風俗為輔的手段來教授本課。下面我就從優(yōu)點和缺點兩方面對本課進行教學反思。
優(yōu)點一:
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人們說“興趣是的老師”,音樂新課標也把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放在首位,為此,我非常注重這一點。首先,我利用多媒體播放課件,引導學生們欣賞美麗的傣族風光,了解傣族風土人情,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為引出歌曲做了良好的鋪墊。在歌曲學會以后,我邀請學生用一些簡單的小樂器如:鈴鼓、沙錘、木魚等為歌曲伴奏,我則用傣族樂器——葫蘆絲與他們一起演奏,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人人爭當小樂手,課堂氣氛十分熱烈,在演奏的過程中,既培養(yǎng)了學生節(jié)奏感,又增加了對傣族音樂的了解。
優(yōu)點二:
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注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音樂創(chuàng)造是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一條有效途徑,它能喚起學生音樂情感,啟發(fā)和豐富其想象力。因此,我設計了讓學生為歌曲編創(chuàng)舞蹈這一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開動腦筋,自由編創(chuàng)舞蹈動作,通過身體語言來表現歌曲,在唱唱跳跳中再一次體驗歌曲風格。學生們興致很高,積極思考,雖然最后有些學生舞姿不是很優(yōu)美,編的動作甚至有些可笑,但他們能夠積極參與,并在參與的過程中得到了快樂,這就達到了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目的。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十一
這節(jié)音樂課,同組的老師多次認真指導,試教后效果一般,我?guī)缀跻艞?。然而,面對他們急切的目光、耐心的指導,我從心底涌動著的是太多的感激,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我重新理清思路,逐步明晰了師生互動的思路,以及課堂常規(guī)的培養(yǎng)方面如何在課堂中充分的體現。感覺到自己在試講、評課、反思中成長著。
展示――我享受到一種遺憾叫真實。
永遠忘不了上展示課的經歷,面對同組老師們期盼的目光。我鼓起勇氣與孩子們一道走進了音樂的殿堂。當我與孩子們一道身心陶醉于傣族風情的余韻、孔雀舞的優(yōu)美舞姿、音樂美妙的旋律時,一些環(huán)節(jié)不如自己預設的那么美好,課上的我總覺得有點慌亂,甚至擔心會出錯。過多的擔心出錯使我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沒有完全放松,達到最佳狀態(tài)。當然,我作為一個當局者,也許對自己失誤還沒有能看得清楚,遺憾的地方還有許多,但是,我的體驗是真實的。有了這樣的遺憾、有了這樣體驗,未嘗不是一種積累和心得。
本課的成功之處:
本節(jié)課整個的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環(huán)節(jié)比較緊湊,通過反復聽唱歌曲,旋律的模唱,學生對于歌曲的`旋律比較熟練。音準唱得比想象中要好得多,歌詞填唱的也比較準確。
學生們通過本節(jié)課的活動,感受到了音樂的美,更勇于表現美,敢于表現美。
本課的不足之處:
教學時間不準確,提前了幾分鐘,要不然學生可唱得更熟練一點。
學跳傣族舞的環(huán)節(jié),應該在邊教邊跳的過程中把舞蹈名稱交待更清楚。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十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從音樂中感受所描繪的動物形象,理解本課的主題――美麗的動物,由本主題向音樂外部主題:民族文化、環(huán)保等拓展。
2、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鍛煉學生的表演能力。
教學重點:
1、初步用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從歌曲中感受傣族風格的歌曲,初步了解傣族的風情。
教學難點: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從音樂中感受孔雀優(yōu)美的形象和從容的步態(tài)。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激發(fā)興趣。
1、創(chuàng)設情境。
“老師帶領大家去欣賞一個美麗的舞蹈,那是表現了一種很美麗的動物,它美極了,同學們猜猜,這是一個什么動物?”
2、欣賞舞蹈片段《雀之靈》。
師:你知道這段舞蹈表現的是什么小動物嗎?
今天就讓我們和這美麗的孔雀度過這快樂的一天吧?。ǔ鍪菊n題)。
3、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題。
二、多維感悟、探究學習。
1、說孔雀、感悟傣族的民族文化。
師:傣族是我們中華民族中的一個少數民族??兹冈诖鲎迦诵闹写碇?。
對于孔雀、對于傣族,你有什么了解嗎?
生回答交流。
2、下面老師帶著你們去美麗的孔雀之鄉(xiāng)走一走。(課件《月光下的鳳尾竹》)。
教師結合圖片介紹(孔雀有黑、白、彩孔雀,他們很愛漂亮,經常把自己的羽毛展示。我們通常把那叫作“孔雀開屏”。孔雀生活在被稱為“動植物王國”的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是一個少數民族,他們的衣服很漂亮,個個能歌善舞,潑水節(jié)是傣族最隆重、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節(jié)日。)。
師:節(jié)日的時候,傣族人民敲鑼打鼓的慶祝,傣族的朋友會在他們的節(jié)日里,吹想自己的獨有的樂器為自己慶祝,你們看!
3、教師簡單介紹葫蘆絲(葫蘆絲是傣族最有特色的民族樂器。)。
三、歌曲新授。
1、初聽全曲。
師:閉上你的小眼睛,豎起你們的音樂耳朵,聽聽葫蘆絲的聲音是怎么樣的?(聲音優(yōu)美、輕柔。)。
(1)模仿葫蘆絲的聲音“l(fā)u”和演奏方法,跟著鋼琴演唱,(出示歌曲)。
(2)節(jié)奏練習,為旋律演唱奠定基礎。
(3)代入旋律演唱,個別小朋友唱或小組唱。
5356│6―│31│5―‖。
2、復聽全曲、學習歌詞。
思考:歌曲里的小朋友和小孔雀在干什么?
歌曲的情緒如何?
(出示歌詞)。
(1)個人朗讀或全班齊讀。
(2)跟老師有節(jié)奏的朗讀。
3、再次聆聽全曲。
師:跟著音樂輕輕的唱,記住你喜歡的,唱給大家聽聽。
4、用多種形式熟悉、演唱歌曲。
四、處理歌曲。
1、二四拍的強弱規(guī)律。
2、句尾每個字收音要輕,體現親切感,
3、展翅飛翔一句力度加強。
4、結尾用較弱的力度,表現美妙的意境。
5、完整地跟著鋼琴演唱歌曲。
五、拓展延伸。
1、“小孔雀漂亮嗎?云南省是我國唯一有孔雀的地方,孔雀生活在這么美麗的地方,是因為傣族人民非常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環(huán)境保護得很好。它的熱帶雨林是地球上保存最完好的熱帶雨林之一。(引導學生要保護環(huán)境,讓動物們有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愛護動物,不濫殺濫捕動物,更不能吃國家保護的珍惜野生動物)”
2、繼續(xù)欣賞楊麗萍的《雀之靈》,感受孔雀的美。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十三
1、學習傣族舞的基本手型、步伐和簡單動作,并能跟隨音樂輕柔、優(yōu)美地表演舞蹈。
2、培養(yǎng)喜愛孔雀、愛護孔雀的情感。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美麗的孔雀》及《孔雀舞》教師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1、觀看《美麗的孔雀》教師教學資源,了解孔雀外形特征和習性。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視頻中孔雀開屏、梳理羽毛,以及孔雀尾羽、的樣子,說說孔雀的特點并簡單地進行模仿。
3、學習舞蹈。
(1)請幼兒用手部動作模仿小孔雀。知道幼兒做冠形動作時中指、無名指和小指要盡量伸直。
(2)游戲“小孔雀學走路”,練習舞蹈的基本步法和姿態(tài)。
(2)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嘗試跟隨音樂完整表演舞蹈,鼓勵幼兒在每段最后創(chuàng)編一個孔雀造型。
4、幼兒戴孔雀頭飾分組表演,互相欣賞。啟發(fā)幼兒從表情、動作及結束造型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
5、欣賞舞蹈《孔雀舞》,并跟隨音樂自由表現孔雀的不同姿態(tài)。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如在歌曲欣賞環(huán)節(jié),由于借班上課,我忽略了幼兒對歌詞很陌生這個細節(jié),幼兒在聽一遍后基本都無法回答老師的提問,雖然也靈活的加入了清唱和教唱,幼兒也基本說出了歌曲內容,但感覺比較困難,可以嘗試改變提問方式或分兩課時進行。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十四
1、學習傣族舞的手勢、步伐和簡單動作,并能跟隨音樂用輕柔、優(yōu)美的'動作表演舞蹈。
2、培養(yǎng)喜愛孔雀愛護孔雀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美麗的孔雀》及《孔雀舞》教師教學資源。
3、孔雀頭飾。
1、觀看《美麗的孔雀》教師教學資源,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習性。
引導幼兒觀察視頻中孔雀開屏、梳理羽毛以及孔雀尾羽、領羽的樣子,學習孔雀的特點并進行簡單模仿。
2、欣賞歌曲《金孔雀輕輕跳》,感受傣族音樂的優(yōu)美。
3、學習舞蹈。
(1)請幼兒用手部動作模仿小孔雀,指導幼兒做冠形動作時中指、無名指、小指要盡量伸直。
(2)游戲“小孔雀學走路”,練習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姿態(tài)。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十五
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就指出音樂教學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音樂對人情感的陶冶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滲透過程,它比其他藝術更直接訴于人的感情,它的效果是深刻而久遠的。但長久以來音樂教學中存在著只重視技能訓練、知識傳授,而忽視學生心靈感悟、情感體驗的生成與發(fā)展,音樂課缺乏美感的問題。因此,我嘗試在教學中充分重視審美體驗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積極挖掘教材中的“情”字,貫穿課堂的始終。 教材分析:
《金孔雀輕輕跳》一課是人音版小學音樂教材第三冊第九課的教材,這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數民族風格的創(chuàng)作歌曲,2/4拍,一段體,五聲f宮調式。曲調清新、優(yōu)美,旋律多以二、五度音程進行,配以xx xx | x — |為主的節(jié)奏,自然、流暢,似傣家小孔雀那輕巧的舞步,姿態(tài)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繪了一幅秀麗的圖畫,給人留下美好的遐想與回味。 教材內容:
1、課內內容:金孔雀輕輕跳
2、課外內容:
1)介紹傣族特有的服飾、建筑、舞蹈、風俗等。
2)認識傣族民族樂器葫蘆絲,聆聽傣族民歌《有一個美麗的地方》
根據教學內容結合音樂課程標準和二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我開始制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感受傣族風情,對當地民俗活動有一個初步印象;
2、學會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jié)奏和音調有表情地演唱《金孔雀輕輕跳》;
3、能選用幾個簡單的傣族舞蹈動作,跟音樂的節(jié)奏表演。
一節(jié)課能否成功,我覺得重點的突破,難點的把握非常的重要。我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感受傣族風情,以自然、優(yōu)美的歌聲演唱《金孔雀輕輕跳》。
教具準備:多媒體、鋼琴、葫蘆絲
的學習欲望,陶冶美的情操。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教學氣氛,營造師生平等交流的民主環(huán)境,以情境創(chuàng)設為第一主題。從課前的課間音樂傣族歌曲《月光下的鳳尾竹》以及和學生聊聊老師去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旅游所看到的有趣事情并看看旅途中的照片,接著以傣族常用的樂器葫蘆絲引發(fā)學生的興趣進入游傣寨環(huán)節(jié),安排了傣族風情游從獨樹一格的傣族民俗到絢麗多彩的傣族服飾再到渾然天成的傣族建筑引到獨具風味的傣族舞蹈最后到自然古樸的傣族音樂,這一連串的活動充分讓學生體驗了傣族風情。以實踐活動為第二主題,課堂上打破常規(guī)教學模式,沒有節(jié)奏練習、發(fā)聲練習、視唱練習等機械枯燥的技能訓練和 知識傳授。但這并不意味著摒棄它們,而是把這些分散滲透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創(chuàng)設多種體驗、感受,表現的形式和通道,如通過師生聊天、認識樂器、欣賞舞蹈、欣賞音樂、表演、游戲、創(chuàng)作等等途徑,使學生能夠在更寬廣的.領域中發(fā)展自己的藝術潛能,獲得音樂美的體驗。
人們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課前準備、說傣寨、游傣寨、唱傣寨、愛傣寨等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其營造一種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寓教于樂。
1、課前準備、說傣寨
情緒理論家希爾曼認為刺激是引起情緒的有效原因,積極的情緒則會產生良好的能動效應。在組織教學中,學生往往因由課間活動轉入新的課堂教學,情緒不穩(wěn)定。所以我在課前作了一些準備工作,課前播放傣族歌曲《月光下的鳳尾竹》[讓學生在課前就進入音樂氛圍,通過優(yōu)美動聽的傣族歌曲使學生對傣族音樂有一種印象],然后老師和學生一起聊聊旅游的話題,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以一種平等互動的氛圍進入課堂,非常自然的過渡引入到介紹傣族。這時我播放去云南旅游的照片(背景音樂《金孔雀輕輕跳》的伴奏)[老師在云南在傣寨的照片激發(fā)學生興趣,喚起學生的參與意識,并以背景音樂的形式讓學生第一次接觸學唱歌曲的旋律],這些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調整了情緒又活躍氣氛,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興趣。這時老師說:“老師從美麗的云南帶來了一份禮物,你知道這是什么嗎?這是傣族人常用的樂器葫蘆絲。我們來聽聽它能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老師吹奏《有一個美麗的地方》)自然的進入到游傣寨環(huán)節(jié)。
2、游傣寨
師:好聽嗎?老師今天就帶你們去參觀傣族人居住的這個美麗的地方。我們閉上眼睛聽著音樂出發(fā)了,音樂停下再睜開眼睛。(吹奏《金孔雀輕輕跳》)
1)、獨樹一格的傣族民俗
潑水節(jié)、孔雀——傣族吉祥物等
(老師演唱“金孔雀輕輕跳,雪白的羽毛金光照”并表演)學生跟老師做一做。模仿幾次后讓學生邊唱邊做。這樣從有趣的民俗介紹自然的談到孔雀是傣族的吉祥物,并講一講孔雀的姿態(tài)老師以演唱的形式表現,模仿中使學生學會歌曲的第一句。
2)、絢麗多彩的傣族服飾
師:你們動作做的挺漂亮,如果穿上的傣族的衣服就更漂亮了???,這就是傣族特有的服裝,色彩鮮艷,而叫小卜少,小伙子叫小卜冒。我們班是小卜少的舉手,是小卜冒的舉手。我呼喚小卜少女孩子應一聲“哎”,老師呼喚小卜冒男孩子應一聲“哎”。
老師以唱歌的形式呼喚學生,唱“小卜少”女孩子答應,唱“小卜冒”男孩子男孩子答應,然后男女生互相呼喚。
從漂亮的傣族服飾談到傣族語言并學一學,以游戲的形式呼喚學生,學生覺得有趣很積極的模仿,同時又學會了歌曲中一句歌詞。
3)、渾然天成的傣族建筑
4)、獨具風味的傣族舞蹈
欣賞一段著名舞蹈家楊麗萍的孔雀舞。(播放舞蹈)學生跟著跳一跳,看誰學的像,欣賞完舞蹈后跟老師學幾個動作。
師:蹲一蹲,點一點,(重復多編)加上手上的動作。誰能把手的第二個動作變一變(創(chuàng)編動作)跟音樂跳。
5)、自然古樸的傣族音樂
整個游傣寨環(huán)節(jié)用科學的方法分散難點,用協作的方法攻克難點,把電教媒體引入課堂,這樣采用電腦逼真的畫面與老師生動的語言讓學生進入想象的天地,十分符合兒童的胃口,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情趣盎然中愉快的學習,積極的獲取知識,提高課堂效率。
3、唱傣寨
在之前游傣寨的鋪墊下學生已經完整感受了歌曲四遍并學會了歌曲1、2、4、5四個樂句,只剩第三樂句不會,在這個基礎上學歌就水道渠成的事情了,學生演唱幾遍就學會了歌曲,學歌的輕松也使學生對唱歌有了興趣,不會有往常反復練唱的厭煩感,以最佳的狀態(tài)最佳的情感演唱歌曲,美的歌聲給予大家的是美的享受,對音樂的陶醉。
4、愛傣寨
在學生陶醉在優(yōu)美的歌聲中時我說:真美啊,老師好象又到了孔雀的故鄉(xiāng)西雙版納看到了美麗的孔雀,那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在學生沉浸在音樂中時結束課堂,他們意猶未盡,對音樂課的興趣會日益高漲,讓孩子們的心時時牽掛的音樂課,期待著下一節(jié)課。
“書山有路趣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是我設計這節(jié)課的出發(fā)點,這一“趣”一“樂”突出了趣味教學,快樂教學,把學習變得輕松愉快,突出體現了新課標“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理念,“同主題,多角度”是這節(jié)課的中心,運用多種媒體多種手法,從文學、繪畫等等不同角度去展示音樂作品的內涵,集中體現了新課標“提倡學科綜合”“理解多元文化”的新理念。這種方法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從而更好的啟發(fā)聯想想象,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十六
1.能合著節(jié)拍用優(yōu)美、輕柔的動作表現孔雀婀娜多姿、美麗動人的姿態(tài)。
2.感受傣族舞蹈抒情、優(yōu)美的特征。
3.樂意在傣族舞蹈中表達自己的感受,體驗活動中的快樂。
1.楊麗萍《雀之靈》錄像,《金孔雀輕輕跳》歌曲音頻、舞蹈視頻,葫蘆絲。
2.活動前經常播放歌曲《金孔雀輕輕跳》,讓幼兒熟悉音樂旋律。
一、幼兒聽音樂,做鳥飛動作進教室。要求做出小鳥飛翔的`各種姿態(tài)。
二、欣賞舞蹈《雀之靈》,激發(fā)幼兒興趣。
1、提問:你知道楊麗萍阿姨跳的舞蹈表現的是哪種動物嗎?哪個民族孔雀最多?我們也來學一學孔雀舞。
2、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傣族歌曲《金孔雀輕輕跳》,我們聽聽歌曲是怎樣歌唱美麗的孔雀的。
3、教師邊唱歌邊舞蹈,幼兒欣賞。
三、學習歌曲。幼兒跟唱歌曲。
四、學習舞蹈中的重點動作孔雀步、孔雀開屏比美、孔雀展翅。
1、幼兒跟著教師隨音樂學習表演舞蹈。
2、感知傣族舞蹈的柔美、抒情。
教師:你覺得這個舞蹈動作怎么樣?和《娃哈哈》比較有什么不同?通過比較感受傣族舞蹈動作的美麗、輕柔。
3、教師啟發(fā)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歌曲中的情節(jié)和動作,如:孔雀喝水、在湖邊梳洗、照鏡子等。
4、多種方式熟練舞蹈動作。
(1)在音樂的伴奏下請個別幼兒舞蹈,其他幼兒評價。
(2)幼兒選擇喜歡的伙伴幾個一組自由表現。
(3)教師與幼兒一起翩翩起舞。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十七
說教學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音版小學音樂第三冊第九單元美麗的動物中的表演曲目《金孔雀輕輕跳》,教學內容:了解傣族特有的建筑、舞蹈、風俗,學唱歌曲《金孔雀輕輕跳》,并表演《金孔雀輕輕跳》。
教材分析:《金孔雀輕輕跳》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數民族風格的創(chuàng)作歌曲,2/4拍,一段體,曲調清新、優(yōu)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進行,自然、流暢,似傣家小姑娘與小孔雀那輕巧的舞步,姿態(tài)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繪了一幅秀麗的圖畫,給人留下美好的遐想與回味。
根據教學內容結合音樂課程標準和二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我開始制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感受傣族風情,對當地民俗活動有一個初步印象;
2、學會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jié)奏和音調有表情地演唱《金孔雀輕輕跳》;
3、能選用幾個簡單的傣族舞蹈動作,跟音樂的節(jié)奏表演。
一節(jié)課能否成功,我覺得重點的突破,難點的把握非常的重要。我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感受傣族風情,以自然、優(yōu)美的歌聲演唱《金孔雀輕輕跳》。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古人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庇衷弧敖瘫赜蟹ǎ珶o定法,貴在得法。”教法運用得當,可以保證學生正確地領會和系統(tǒng)的掌握教材,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技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陶冶美的情操。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教學氣氛,營造師生平等交流的民主環(huán)境,以情境創(chuàng)設為第一主題。從課前音樂《金孔雀輕輕跳》伴奏的聆聽,和學生聊聊老師游玩時看到的一種動物并通過模仿該動物進入到本課的主題——美麗的動物孔雀中,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老師模仿孔雀最形像的手部,還接著通過孔雀圖片的欣賞,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孔雀的美,激發(fā)學生想要歌唱孔雀的興趣,然后邊聽范唱邊以圖片形式欣賞傣族風光,安排了傣族風情從渾然天成的傣族建筑到獨樹一格的傣族民俗,到絢麗多彩的傣族服飾再引到獨具風味的傣族舞蹈孔雀舞當中,這一連串的活動充分讓學生體驗了傣族風情,并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加深對美的感受,從而去演唱歌曲。以實踐活動為第二主題,課堂上打破常規(guī)教學模式,沒有節(jié)奏練習、發(fā)聲練習、視唱練習等機械枯燥的技能訓練和知識傳授。但這并不意味著摒棄它們,而是把這些分散滲透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創(chuàng)設多種體驗、感受,表現的形式和通道,如通過師生聊天、欣賞舞蹈、表演、創(chuàng)作等等途徑,使學生能夠在更寬廣的領域中發(fā)展自己的藝術潛能,獲得音樂美的體驗。
人們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欣賞孔雀——描述孔雀——聆聽孔雀——唱孔雀——跳孔雀等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其營造一種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寓教于樂。
1、課前準備
在組織教學中,學生往往因由課間活動轉入新的課堂教學,情緒不穩(wěn)定。所以我在課前作了一些準備工作,課前播放歌曲《金孔雀輕輕跳》的伴奏[讓學生在課前就進入音樂氛圍,通過優(yōu)美動聽的歌曲伴奏使學生對傣族音樂及所要學的歌曲有一種印象],然后老師和學生一起聊聊旅游的話題,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以一種平等互動的氛圍進入課堂,從模仿孔雀開始引入。這時我播放收集的孔雀圖片[圖片的美刺激了學生,讓學生發(fā)現并喜歡孔雀的美,激發(fā)學生唱孔雀的興趣,直接進入到本課的歌曲教學]。這些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調整了情緒又活躍氣氛,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興趣。
2、聆聽范唱,欣賞傣族風光
學生看著歌詞聆聽范唱,感受歌曲的優(yōu)美、動聽,找到歌詞中出現的傣族竹樓,傣語中男孩女孩的意思,并以背景音樂的形式讓學生欣賞傣族風光,接觸學唱歌曲的旋律,在欣賞傣族風光圖片時只讓學生了解,不多做講解。
3、唱孔雀
在課前準備、聆聽范唱和欣賞傣族風光圖片的鋪墊下學生已經完整感受了歌曲幾遍,學生已基本熟悉了歌曲,在這個基礎上學歌就水道渠成的事情了,學生通過輕聲跟唱就學會了歌曲,學歌的輕松也使學生對唱歌有了興趣,不會有往常反復練唱的厭煩感,以最佳的狀態(tài)最佳的情感演唱歌曲,美的歌聲給予大家的是美的享受,對音樂的陶醉。
4、跳孔雀
教師介紹孔雀是傣族人們的吉祥鳥,傣族人民不光唱孔雀,還能跳孔雀,把孔雀模仿得惟妙惟俏,接著讓學生欣賞一段著名舞蹈家楊麗萍的孔雀舞。(播放舞蹈)在舞蹈中特別像孔雀造型或動作時,教師提示學生,學生跟著教師的提示去模仿舞者的動作,看誰學得最像。教師在此基礎上也跳一段簡單的孔雀舞,讓學生明白,我們也可以跳孔雀舞,孔雀舞并不難,接著帶領學生一起探究學習孔雀舞的動作,如孔雀開屏、孔雀抖翅等,并歌曲為背景來演繹孔雀舞。
在學生沉浸在音樂中時結束課堂,他們意猶未盡,對音樂課的興趣會日益高漲,讓孩子們的心時時牽掛的音樂課,期待著下一節(jié)課。
“書山有路趣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是我設計這節(jié)課的出發(fā)點,這一“趣”一“樂”突出了趣味教學,快樂教學,把學習變得輕松愉快,突出體現了新課標“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理念,“同主題,多角度”是這節(jié)課的中心,運用多種媒體多種手法,從不同角度去展示音樂作品的內涵,集中體現了新課標“提倡學科綜合”“理解多元文化”的新理念。這種方法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從而更好的啟發(fā)聯想想象,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十八
傣族,山美水美,舞蹈美。在傣族,孔雀被譽為“吉祥鳥”,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同時,孔雀也是小朋友最喜愛的小動物之一。結合本月的主題活動“民族小舞臺”,我選擇了音樂欣賞《金孔雀輕輕跳》。這首歌旋律舒緩,優(yōu)美,容易引起幼兒情感上的共鳴。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嘗試通過傾聽優(yōu)美的旋律,欣賞與樂曲相融合的多媒體課件,用幼兒最喜歡的動畫形式貫穿始終,使幼兒在身臨其境的場景中自然的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
1通過親身感受和對比等方法來體驗歌曲的特點,嘗試用簡單的身體動作來表現歌曲的美的意境。
2通過對歌詞的分析,讓幼兒對歌曲展開相關聯想,體驗傣族小朋友親近大自然,并與之和諧相處的生活情趣。
3喜歡歌曲,能安靜的傾聽。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體驗歌曲特點,嘗試用簡單的身體動作來表現歌曲美的意境。
2視頻:動畫片段《兩只小孔雀》、傣族風情風光片段、《經孔雀輕輕跳》。
3教具:紗巾。
一、進場。
在《紅星歌》的樂曲聲中,老師和幼兒邁著雄壯有力的步伐進入活動區(qū)。
設計意圖:采用幼兒熟悉的旋律,讓幼兒感受雄壯有力的節(jié)奏,為與本次活動進行對比埋下伏筆。
二、開始部分。
1、欣賞動畫片段《兩只小孔雀》。
師:在剛才的動畫片里,有兩只可愛的小動物,它們是誰?大家嬉笑著相互潑水,你知道他們在過什么節(jié)日嗎?在我國,有一個民族,那里的人們把孔雀作為吉祥鳥,潑水節(jié)是他們特有的節(jié)日,這個民族就是傣族,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孔雀的家鄉(xiāng),去看看傣家優(yōu)美的風景吧。
2、傣族風情。
播放短片:傣族風情。
設計意圖:采用幼兒都非常喜歡的動畫形象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課堂情境,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使課堂輕松活潑,寓教于樂。
三、基本部分。
(一)樂曲欣賞。
1、欣賞樂曲,感受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
師:這首曲子的旋律跟《紅星歌》比起來,有什么不同?(有力-輕柔,快-慢)。
設計意圖:讓幼兒從熟悉的旋律入手,用對比的方法,初步體驗樂曲的優(yōu)美。
2、請幼兒伸出雙手閉上眼睛再次欣賞樂曲,教師用紗巾從幼兒手上輕輕劃過。
師:你們在欣賞這首曲子的時候,有什么感覺沒有?(輕,柔,軟,舒服)曲子速度怎樣?(慢)。
設計意圖:利用紗巾的輕柔幫助幼兒親身感受柔與輕,進一步體驗樂曲的優(yōu)美。
3、鼓勵幼兒一邊欣賞樂曲一邊嘗試用簡單的肢體動作來表現對樂曲的理解。
設計意圖:讓幼兒自己嘗試,把對樂曲的理解表現出來,幫助幼兒更深入的體驗樂曲的優(yōu)美,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二)歌曲欣賞。
1、請幼兒帶著問題完整欣賞歌曲兩遍?!坝∠笞钌羁痰囊痪涓柙~?”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逐句清唱。請幼兒想象歌詞中的情景。
設計意圖:讓幼兒從“點”上感受歌詞,展開想象,體驗歌曲表現的美。
2、無伴奏教師教唱歌詞一遍。(陪視頻畫面)。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教唱,結合視頻畫面,加深幼兒對歌詞的理解,讓幼兒從“面”上展開聯想,感受歌曲的美的意境。
3、結合動畫完整欣賞,幼兒自由跟唱或者舞蹈。
設計意圖:利用幼兒喜歡的動畫,調動幼兒情緒,將幼兒的想象和畫面結合起來,讓幼兒更進一步的感受歌曲的美的意境。
邀請在場的老師共跳孔雀舞。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了傣家,感受了傣家風情,還欣賞了一首非常優(yōu)美的傣族歌曲《金孔雀輕輕跳》,老師希望你們能愛護我們的大自然,讓美麗的孔雀健康快樂的生活!讓我們載歌載舞,共同度過這美好的時光!
設計意圖:注重提高幼兒的人文素養(yǎng),滲透熱愛大自然、保護動物的意識。用舞蹈的形式將課堂氣氛推向,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欣賞歌曲的快樂和愉悅。
這是一節(jié)大班的音樂欣賞活動《金孔雀輕輕跳》,在本次活動中,小朋友表現得特別棒,不僅較好的用語言表達出了對歌曲特點的理解,還能夠用肢體動作來體現歌曲的美的意境。活動中,我以小朋友非常喜歡的動畫片的形式導入活動,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樂曲欣賞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歌曲對比和利用紗巾親身感受兩種方法來讓幼兒體驗樂曲旋律的輕、柔、慢。比較有效的幫助大部分幼兒說出了樂曲特點,避免了上次試講時幼兒感受到了但表達不出來的問題。在歌曲欣賞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由“點”到“面”層層深入的方式,讓幼兒感受歌詞的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利用動畫視頻將孔雀與小朋友一起跳舞的歡快場面展現出來,生動形象。較好的達到了教學目標。最后的拓展延伸環(huán)節(jié),注重提高幼兒的人文素養(yǎng),用舞蹈的形式將課堂氣氛推向,讓幼兒充分體驗到欣賞歌曲的快樂和愉悅。
本次活動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如在歌曲欣賞環(huán)節(jié),由于借班上課,我忽略了幼兒對歌詞很陌生這個細節(jié),幼兒在聽一遍后基本都無法回答老師的提問,雖然也靈活的加入了清唱和教唱,幼兒也基本說出了歌曲內容,但感覺比較困難,可以嘗試改變提問方式或分兩課時進行。
本次活動與以往活動相比的亮點:本次活動利用了多媒體動畫,生動形象,比起以前欣賞教學中運用的圖片和口頭講述,幼兒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在引入部分,我經過了多次修改,最開始為了活躍課堂氣氛,采用了音樂游戲“快慢走”,但發(fā)現氣氛是比較活躍,對歌曲旋律的體驗也有一定幫助,但根本沒有達到創(chuàng)設情境的目的;經過修改,我把引入部分改為了傾聽“大自然的聲音”,準備讓幼兒通過傾聽來創(chuàng)設情境,試上后我發(fā)現對于才剛剛升上大班的幼兒來說,通過傾聽比較抽象的聲音來感受情境比較困難,大部分的幼兒都不能感受和體驗。經過思考,我改用幼兒都非常喜歡的動畫形式導入,直觀形象,為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情境,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十九
《金孔雀輕輕跳》這首歌,是一首描寫傣族風情的兒童歌曲,為了激發(f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強烈興趣,我思考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新課程的理念,從感性、體驗入手,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所以我先表演了一段傣族舞蹈,營造了輕松愉快的音樂氛圍。
教學目標。
1.為整節(jié)課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調。
2.順理成章導入課題。
如果說過去的音樂教學只是“教學生唱歌”,那么,我感覺到現在的.音樂教學不僅是教學生唱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有興趣的、主動地融入到音樂中來,這是我在備課、預設過程中的點滴思考。課堂生成亮點:
2.這節(jié)課我把感知放在重要位置。聽,是感知與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也是藝術實踐最重要的過程,因而要從聽入手,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情緒、熟悉音樂的旋律,再引導學生從歌詞中感受歌曲的情感。又因為少數民族的歌與舞是分不開的,所以在初聽音樂的時候,我讓學生觀看歌曲視頻,使學生感受到歌曲的抒情優(yōu)美,又激發(fā)學生學習本首歌曲與熱愛傣族的熱情。
3.課堂中人人參與編創(chuàng)傣族舞,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發(fā)揮學生的編創(chuàng)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去帶動學生。學生們通過本節(jié)課的活動,感受到了音樂的美,更勇于表現美,真正做到了新課標以審美為核心的基本教育理念。
課堂不足之處:
1.由于初次上本節(jié)課,個別學生積極興沒調動起來,使課堂少了一些生機。2.自己普通話還有待與提高。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學藝術是永無止境的,新課程標準需要我們勇于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更要我們勇于反思,只有不斷反思,不斷總結,才能提升自己教學理念.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二十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傣族音樂金孔雀輕輕跳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金孔雀輕輕跳
第1課時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音樂
過程與方法:通過演唱,身體律動感受傣族音樂的.美好。
知識與技能:認識小連線的唱法。
重點:有表情地演唱《金孔雀輕輕跳》。
難點:一邊跟著音樂演唱,一邊舞蹈身體。
多媒體、鋼琴
一、視頻導入:
踏著金孔雀輕輕跳的音樂進入課室。
播放《金孔雀輕輕跳》為背景音樂的舞蹈視頻,提問這是哪個民族的舞蹈(初次聆聽2分鐘)
二、聆聽階段:二次聆聽,配樂圖片,講述傣族的風土人情。(5分鐘)
傣族這么美好的地方音樂十分的讓人神往,請認真傾聽音樂,感受一下那一只在傣族的竹樓前翩翩起舞的孔雀吧。(10分鐘)
三、學唱階段:
1、你們找到音樂中那只翩翩起舞的孔雀了嗎?聽老師演唱兩遍歌曲選段,感受哪一段更加生動(15分鐘)
2、出示兩段樂譜的譜例,找到區(qū)別,引出小連線(18分鐘)
3、試著用小連線與跳音混合演唱全曲《金孔雀》。(22分鐘)
4、加上歌唱狀態(tài)與情緒情感完整演唱歌曲。(24分鐘)
四、舞蹈階段
1、學習四個簡單的舞蹈動作。(26分鐘)
2、小組討論在什么地方表演(30分鐘)
3、集思廣益現場編曲,一起表演。(33分鐘)
五、表演階段
全體向后轉,根據學生意愿選擇當孔雀的舞蹈者,或者當歌唱者。(36分鐘)
六、總結階段(40分鐘)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金孔雀輕輕跳》,還表演了有趣的孔雀舞。相信大家都感受了傣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向往。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特色,將來陳老師會慢慢帶你們領略他們的風采,今天的課就到此結束。
小學音樂金孔雀輕輕跳說課稿篇二十一
1、學習傣族舞的手勢、步伐和簡單動作,并能跟隨音樂用輕柔、優(yōu)美的動作表演舞蹈。
2、培養(yǎng)喜愛孔雀愛護孔雀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美麗的孔雀》及《孔雀舞》教師教學資源。
3、孔雀頭飾。
活動過程。
1、觀看《美麗的孔雀》教師教學資源,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習性。
引導幼兒觀察視頻中孔雀開屏、梳理羽毛以及孔雀尾羽、領羽的樣子,學習孔雀的特點并進行簡單模仿。
3、學習舞蹈。
(1)請幼兒用手部動作模仿小孔雀,指導幼兒做冠形動作時中指、無名指、小指要盡量伸直。
(2)游戲“小孔雀學走路”,練習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姿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