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通用23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和發(fā)展素質的有力支持。教案的編寫要注意教學過程中的評價和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教案精選,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一
    每一年農歷五月這段時間都有賽龍船的活動,孩子們在報紙中,電視上看到了很多有關賽龍船活動的信息,并且,有很多孩子的父親還親身參加賽龍船,他們興奮不已,七嘴八舌地談開了。看著孩子們劇烈的討論,我們不由斟酌:借此機會我們想與孩子們共同熟悉賽龍船,激起幼兒愛故鄉(xiāng)的情感。
    1、知道人和鎮(zhèn)每一年在流溪河都有賽龍船的活動,萌生幼兒愛故鄉(xiāng)的情感。
    2、以《賽龍船》為主題,鼓勵幼兒參加設計、制作活動,進步幼兒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3、學習難點:學習從剪貼情勢在畫面中表現(xiàn)遠近的關系。
    1、課前帶幼兒參觀賽落龍船活動,初步了解賽龍船的進程。
    2、“賽龍船”vcd一盒,各色采紙、廢舊掛歷紙、皺紙、報紙、剪刀、漿糊,流溪河背景圖一張等幼兒操縱的有關材料及工具若干。
    農歷五月,廣州在珠江及第辦了賽龍船的活動,這是廣州的一大盛事,新聞白紙都刊登了有關的內容;另外流溪河上人和鎮(zhèn)各村也展開了賽龍船的活動。孩子們來到幼兒園也都在談論著這件事,柏豪說:“我爸爸在方石賽龍船,那里有很多船;”“我也看到了我爸爸在高增村的流溪河上賽龍船,船上有鼓,也有人放鞭爆的?!弊锨缧∨笥褤屩f:“對、對、對,那些船槳有很多不同的色彩,有紅的、白的、藍的、黃的......”春頌小朋友也隨著爭辯起來。
    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著,我感覺到,這是對幼兒園進行鄉(xiāng)土教育的大好契機。因而,我就加進孩子的行列:“那為何要在每一年的端五節(jié)賽龍船呢?”端五節(jié)我們常吃甚么食品呢?請小朋友都來想辦法尋覓答案,好嗎?第二個題目小朋友很快就知道,端五節(jié)我們常吃粽子,那為何要包粽子呢?孩子一時又不能回答了,智杭小朋友說;“我回家問問爸爸?!弊锨缯f:“我回往查書?!蔽覇l(fā)幼兒多渠道尋覓答案,可以請爸爸、媽媽幫忙在書上、網(wǎng)上查閱資料,可以請教爺爺、奶奶等。隨著,我在活動角提供了圖片、書籍、和相干的玩具等,很快,幼兒就投進到查找資料的研究活動中往。
    第二天,孩子回到幼兒園就迫不及待地找我談論這個題目,婉琳說:“老師、老師,我媽媽說,那些粽子是做給一個叫屈原的叔叔吃的?!背苓^來搶著說:“對啊,那龍船是用來救屈原叔叔的'?!庇變河懻摰慕Y果就是知道了包粽子和賽龍船的來歷?!靶∨笥?,你們親身看過賽龍船了嗎?”孩子們爭著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有的說親身看過、有的說在電視看過……今天,老師帶你們往看龍船,好不好?孩子們聽了都興奮得跳起來,我們組織幼兒往看賽龍船,讓幼兒親身觀看,拓展孩子的視野。
    回來以后,我建議孩子把流溪河“搬”到我們的活動室,孩子開心極了,都想在“流溪河”里“賽”一會龍船,我和孩子們首先畫好了一條“流溪河”,孩子們都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投進活動。鏡波小朋友還找了一些廢舊材料搭了一條“人和大橋”。我和孩子還搜集了很多廢舊掛歷、報紙、各色采紙等。我引導他們把那天看到的賽龍船的情形,通過剪貼的情勢制作了很多龍船把他們貼在“流溪河”上。栩揚小朋友剪了一條特別大的龍船貼在“流溪河”邊,我問:“為何這條龍船特別大呢?”他說:“我那天看到的龍船,對邊岸比我們這邊岸的龍船都要小?!逼渌∨笥芽匆婅驌P的大龍船都圍了過來,都爭先恐后地說:“那些龍船離我們愈來愈遠的時候,龍船就變得愈來愈小了”,“對了,在我們眼前經(jīng)過期是很大很大的”。那請小朋友在“流溪河”上剪貼上你們看到的龍船,近的時候是怎樣的,遠的時候是怎樣的。
    春頌還爭著說:“遠的龍船我們看不清叔叔的臉,近的時候能夠看清楚……..在“賽龍船”活動中,孩子們自由活動、自主表達、大膽表現(xiàn)、創(chuàng)作,在操縱中學會了各種方法和材料剪貼出各異的龍船。我把“流溪河”掛在展覽角,組織幼兒參觀,讓所有的孩子都來參觀評價作品,孩子們都嘰嘰喳喳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顯得那末自豪。這是一次利用本土資源展開的教育活動,活動中,我以孩子為主體,引導幼兒全身心參與活動,使幼兒處于積極的主動探索活動當中,同時還利用了社區(qū)資源,帶孩子到流溪河畔一起觀看賽龍船。社區(qū)本身就是一部份教材,無時不起到教育的作用,我把鄉(xiāng)土資源作為教育的內容,使社區(qū)環(huán)境成為幼兒教育的大課程,從小培養(yǎng)幼兒熱愛故鄉(xiāng)的情感。
    該活動目標明確,統(tǒng)籌了情感、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內容,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愛好點,鼓勵他們大膽說、大膽想、大膽做,使幼兒在整個活動中都處于主體地位,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
    在活動中教師既重視了動手操縱能力,又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同時提供充分材料,使幼兒能夠自由選擇、全程投進到自己喜歡的活動中往。另外,教師還利用社區(qū)的資源——賽龍船,讓孩子在自由、輕松的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讓孩子的身心得到愉悅的發(fā)展,同時又到達了教育的目標。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二
    1、學習動作“搓、捏、轉、敲”。
    2、對小手游戲感興趣。
    小手能干的照片。
    1、引入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魔術,現(xiàn)在先請小朋友把小眼睛閉起來。變變變(變出小手)提問:我變出來什么呢?(小手)我的小手很厲害的小朋友們看我會讓我的小手轉起來,那我請小朋友跟我一起轉一轉小手吧。咚咚咚拳頭互敲提問:我的小手在干嘛,敲東西。拿出你們的小手跟我一起敲一敲,敲敲小腿敲敲臉蛋等。
    2、哇。小手真神奇,神奇的小手會有什么本領呢,我們一起來看看2、小手的本領出示圖片(玩玩具、畫畫、剪東西、洗手)總結:你們的小手真能干,會用勺子,會穿褲子,會穿衣服,會穿鞋子,會畫畫,會用剪刀,還會做游戲。等我們小朋友再長大一些,小手會做更多的事情的。
    3、小手游戲下面,我們用小手玩?zhèn)€手指游戲,看看誰的小手最能干。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來做的手指游戲好不好玩?
    (好玩)。
    下次我們再一起玩這個好玩的游戲。
    4、反復游戲,游戲結束。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三
    端午節(jié)對中班幼兒來說,比較陌生。本活動設計,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從而激發(fā)幼兒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情感。而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故本活動設計通過看圖片、視頻、游戲等,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認識,從而使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一、了解劃龍舟的人員的及其工作。
    二、知道只有講規(guī)則,團結合作才能劃好龍舟。
    三、體驗規(guī)則的重要性及規(guī)則游戲帶來的樂趣。
    重點:了解劃龍舟這一運動。
    難點:知道規(guī)則的重要性。
    一、劃龍舟視頻。
    二、圖片:龍舟、劃手、鼓手、掌舵人。
    三、紙折的船、塑料門洞。
    一、出示紙折的小船,激發(fā)幼兒興趣。
    1、“小朋友,看這是什么?”
    2、“你們知道它在哪里行駛嗎?”(幼兒回答:河上、海里、水里等)。
    3、“你們還見過哪些不一樣的船呢?”(幼兒回答:冒煙的木頭、輪船、很長很長的船、兩層的船等等)。
    二、出示圖片認識龍舟。
    1、教師出示龍舟圖片,激發(fā)幼兒探索興趣。
    (1)師:“老師今天給你們介紹一條船,你們知道它是什么船嗎?”
    (2)告訴幼兒圖片上船的名字叫龍舟。
    2、引導幼兒認識龍舟。
    (1)“仔細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幼兒回答:長長的、前面有一個龍頭、后面還有一個尾、有船槳)。
    (2)“你知道它是用來看什么的嗎?”(幼兒回答:劃船的,比賽的)。
    (3)教師小結:每年端午節(jié)的時候,人們都會舉行劃龍舟比賽。
    三、觀看視頻,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及了解龍舟上三種人的分工,及其重要性。
    1、教師播放視頻,幼兒觀看劃龍舟比賽。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觀察并了解龍舟上三種人的分工。
    (1)師:你們看到船上有哪些人?(幼兒回答:有戴帽子的人,敲鼓的人,還有坐在后面的人等。)。
    (2)他們在干什么?(幼兒回答:在敲鼓、在劃船)。
    3、出示圖片進一步認識龍舟上三種人的名稱、分工及重要性。
    (1)分別出示三張圖片,一一介紹龍舟上的三種人,分別叫:鼓手、劃手、掌舵人。
    (2)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龍舟上三種人是做什么的。
    教師小結:在龍舟上面,“鼓手”坐在龍頭前敲鼓給劃船的人發(fā)號口令;“劃手”聽著鼓點拿著船槳劃船;“掌舵人”站在船尾拿著舵掌握方向。
    (3)引導幼兒用動作模仿三種人不同的工作。
    (4)和幼兒一起談話,了解各自分工的重要性。
    師:“如果有的劃手不按照鼓手的節(jié)奏來劃船,會怎么樣呢?”
    “劃船的時候鼓手敲鼓的節(jié)奏忽快忽慢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
    “如果掌舵的人控制不好方向船會怎么樣呢?”
    (5)教師小結:在龍舟上有劃船的、有敲鼓的人、有掌舵的人,在劃龍舟的時候他們需要團結合作各盡其責才能到達終點。
    四、游戲體驗。
    1、教師將幼兒分成三組,每組規(guī)定做不同的動作。(第一組:拍手第二組:拍膝蓋第三組:跺腳)。
    2、教師講游戲規(guī)則。
    規(guī)則:聽音樂看教師指揮,該哪組做動作或哪兩組做動作,其它組則休息,如有人犯規(guī)則音樂重新開始。
    3、教師和幼兒一起游戲,體驗規(guī)則的重要性。
    4、師幼討論:
    (1)在剛才的節(jié)奏游戲中,我們重新開始了幾次,為什么會這樣呢?
    (2)后來我們是怎樣成功的?
    五、談話小結,將規(guī)則意識延伸到孩子的一日生活中。
    1、劃龍舟的時候怎么做才能又快又穩(wěn)到達終點?
    2、剛才的節(jié)奏游戲中,怎樣做才能完成游戲?
    3、小朋友在喝水的時候應該怎樣做?
    4、在玩滑滑梯的時候我們要講什么規(guī)則呢?
    作為一節(jié)社會課,重點放在讓幼兒通過了解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的基礎上,知道劃龍舟的人員的及其工作,從而體驗規(guī)則的重要性及規(guī)則游戲帶來的樂趣。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了解家鄉(xiāng)龍舟的特點。
    2、知道龍舟競渡是一項集體性的活動。通過游戲感受賽龍舟時的激烈氣氛,體會團隊合作。
    活動準備:
    龍舟、競賽中的龍舟競渡、普通的船的圖片;鼓,紙棍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競賽中的龍舟競渡圖片,引導幼兒了解這項活動。
    1、圖上的人們正在開展什么活動?他們劃的船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2、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教師:圖上的人正在開展龍船競渡比賽,龍船競渡的船是一條龍的形狀,我們平時見到的船就是普通的船。
    二、通過圖片讓幼兒了解龍舟競渡的故事。
    教師講述故事《龍舟競渡的傳說》。
    現(xiàn)在你們知道龍舟是怎樣演變而來的嗎?引導幼兒根據(jù)故事內容討論回答。
    三、通過龍舟的圖片引導幼兒了解龍舟的特征。
    2、請幼兒觀察圖片并回答。
    老師:龍舟上有龍頭、龍身、龍尾、槳、舵。龍身上會畫有龍鱗,龍舟一般中間寬、兩頭窄,都有一個長長的龍頸,龍頭裝在長長的龍頸上,龍頭和龍尾向上稍稍翹起,好像一只野鴨浮游在水面上,有時龍舟上還會插一面小紅旗。
    3、你知道江西最大的龍舟在哪里嗎?引導幼兒了解上饒的龍舟是江西最大的龍舟。
    四、了解龍舟競渡是需要大家合作的集體性活動。
    2、幼兒觀察、思考、討論后說己的想法。
    老師:龍舟上一般最少要有17人,一個人沒辦法劃龍舟,它是需要大家一起合作進行的比賽。人們在劃龍舟時分工合作,一人當舵手,一人敲鼓助威,其他的都是橈手,隨著鼓聲有節(jié)奏地前后用力劃,步調一致,這樣龍舟就可以飛快地前進了。
    五、通過游戲感受劃龍舟時的合作。
    1、今天我們也來學習大人們劃龍舟吧!現(xiàn)在我們來分組玩這個游戲,我做鼓手助威,你們做撓手,跟著我的鼓聲一起從前向后劃漿。大家動作要到致哦!不然龍舟就不能快速向前劃動了。
    2、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坐在自己小椅子上,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嘗試劃龍舟,體驗團隊合作的快樂。
    3、,剛才我們在劃龍舟的游戲時,你感覺怎樣才能大家的槳都是一個方向不會碰撞呢?
    老師:在玩這個游戲時,我們一定要聽同一個鼓聲,從一個方向開始劃槳,大家的速度、動作都要一致,這樣才能合作完成劃龍舟。所以你們看到的劃龍舟速度很快,都是在家合作得非常好,非常齊心的,才這么出色。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說說龍舟的故事,和爸爸媽媽一起進行劃龍舟游戲。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五
    1、能通過觀察,探索拼搭組裝龍舟木片。
    2、能運用各種造型、圖案裝飾龍舟。
    3、初步感知端午節(jié)的民俗文化。
    請家長協(xié)助幼兒收集端午節(jié)的相關資料。
    大教具,端午視頻,教師自制成品。
    龍舟木片套件,紙黏土,活動眼珠,酒精膠。
    一、欣賞端午視頻,了解端午節(jié)的風俗。
    二、引導幼兒欣賞龍舟,了解龍舟的由來,引導幼兒自主探索組裝。
    1、欣賞龍舟,了解賽龍舟的由來。
    2、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學習拼裝龍舟。
    三、討論裝飾龍舟的方法。
    四、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交代操作要領。
    2、幼兒動手操作。
    五、幼兒展示作品,講訴經(jīng)驗。
    在活動中幼兒能通過欣賞,討論,探索出龍舟的拼裝方式,這個過程是對幼兒能力的一個提升;在裝飾龍舟的過程中,讓幼兒了解裝飾龍舟方法的多樣性,分工合作,體驗合作的樂趣;在最后的講述評價環(huán)節(jié)中,幼兒通過對同伴作品的欣賞和討論,一方面滿足了幼兒的自豪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幼兒汲取同伴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豐富他們對已有技能的運用能力。
    陳鶴琴先生所倡導的“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幼兒自己做,凡是兒童自己想的,應當讓他們想”這一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因此,在活動中,凡是幼兒能做的事情我都讓孩子自己做,如:讓幼兒自主探索進行組裝,讓幼兒大膽裝飾,大膽創(chuàng)作,體驗了成功的樂趣,合作的樂趣,在積極投入,全身心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其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動手能力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開展傳統(tǒng)節(jié)目的教育活動,能讓幼兒了解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由來,節(jié)日的民間風俗習慣及其象征意義,感受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的內涵,感受本民族自強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不僅是弘揚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保持民族本色,增強民族凝聚力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形式。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六
    1、知道劃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一種習俗。
    2、增強幼兒撕貼和疊小船的技能。
    閱讀區(qū):投放與端午有關的圖片、書籍。
    手工區(qū):投放各色彩紙、小船模型、畫紙、手工紙。
    數(shù)學區(qū):投放畫好的船。
    一、活動開始。
    (通過談話引出主題)。
    老師:小朋友們好!明天我們就要過節(jié)啦,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明天是什么節(jié)日嗎?
    (幼兒回答)。
    (幼兒回答)。
    老師:沒有關系,我們現(xiàn)在看看老師給小朋友準備的一些圖片,看看是怎么樣劃龍船。
    (播放圖片)。
    老師:好的,看完了圖片現(xiàn)在我們回到這節(jié)課的主題吧,今天我們的區(qū)域活動也是跟船有關系哦,老師在各個區(qū)角都準備了一些材料。
    數(shù)學區(qū)的小朋友可以通過點卡來買賣小船,或者給小兔子分一分小船,一定要數(shù)清楚數(shù)量哦!
    (常規(guī)提醒)。
    老師:好的,那老師希望小朋友們能夠自覺的使用進區(qū)卡,不要爭搶,在自己的區(qū)角要耐心的跟小朋友們一起活動,不要鬧哄哄的。
    (幼兒自選區(qū)角,老師適時指導。)。
    二、活動結束。
    收拾操作材料,展示個別效果比較好的幼兒作品,引導幼兒欣賞。提出活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讓幼兒學習好的榜樣。課后將幼兒作品展示在墻面上供幼兒和家長繼續(xù)欣賞。
    整個活動,教師通過視頻的導入、師生講解演示、幼兒自我創(chuàng)作到最后作品的成功展示,時時體現(xiàn)出對幼兒進行的傳統(tǒng)文化的藝術教育,達到了比較好的教育效果。通過活動,幼兒不僅了解了中國文化習俗活動的意義,還獲得了多種經(jīng)驗的積累,如學會有序的使用多種工具的經(jīng)驗、用畫剪結合的方式表現(xiàn)作品的經(jīng)驗等等。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七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作者用詞的準確和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3.讀課文,體會賽龍舟的熱鬧場面,感受競爭、向上的精神。
    學習課文是如何描寫賽龍舟的熱鬧場面,積累、豐富語言。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嗎?
    生:知道。
    師:那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習俗?
    生: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屈原,過節(jié)的時侯吃粽子、塞龍舟。
    生:吃粽子;給小孩帶五彩繩;往房子上插紙葫蘆和艾蒿;踏青;
    師:你們真是個細心的孩子。師:你們知道的真不少。其實,在我國,根據(jù)地區(qū)的不同,端午節(jié)的風俗也各不相同。在我國南方,端午節(jié)就有這樣一個習俗,那就是賽龍舟,今天這節(jié)語文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七課賽龍舟。(板書課題齊讀齊寫課題)師:顧名思義賽龍舟就是劃船比賽。既然是比賽,一定很好看,你們想不想去看看。
    生:想。
    師:那我們看看作者是怎樣把這個激烈的競賽場面描寫出來的,請同學們打開教科書第七課,我們一起去看看賽龍舟。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流利。(生自讀課文)。
    生:課文由四個自然段組成的。
    師:下面咱們就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邊聽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指4名學生接讀課文)。
    師:讀得很好,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生:賽龍舟場面的熱鬧、壯觀。
    師:同學們能不能說一說課文那幾個自然段集中寫了賽龍舟的場面?
    生2、3段。
    2、學習第2自然段。
    (1)、體會龍舟的樣子。
    a邊讀邊畫,看看哪些語句寫出了賽龍舟場面的熱鬧。
    師:讀完的做好,沒讀完的繼續(xù)。
    師:都誰畫了這幾句,這幾句寫的是龍舟的——?
    生:樣子。
    師:誰來讀讀龍舟樣子的句子。
    生:讀。
    師:龍舟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威猛。
    師:僅僅威猛嗎還有什么?(課件演示龍舟圖片。)師:作者把龍舟比作什么?
    生:一條條出海的蛟龍。
    師:你能不能也試這說一句比喻句。
    生:?
    師:說得真好!龍舟的樣子已印在了你們的頭腦中了.能不能用不僅??而且??來說一說龍舟給你留下的印象。生:龍舟不僅威武,而且很漂亮.
    師:說得多完整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生:讀。
    生:威武無比。
    師:那翹起的龍尾——生:直指藍天。
    (2)體會選手的精彩表現(xiàn)。
    師:除了龍舟的樣子,讓我們感受到賽龍舟的場面,還有沒有句子寫出了賽龍舟的熱鬧場面的。
    生:選手在場上的表現(xiàn)。師:誰來讀一讀這句。(生讀句子)。
    師: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生:很流利。
    師:光流利行嗎?有什么建議.生:應該有點感情。
    師:這不怪你們,老師讓你們來看一下選手在場上的表現(xiàn),幫你們找一找感覺,老師相信再讀的時候你們一定會讀得更好。(課件播放錄像)。
    師:看完了之后,你覺得選手們在場上的表現(xiàn)怎么樣。
    生:動作很整齊。
    師:光整齊就行了嗎?
    生:速度很快。
    師:他們都怎么想的?
    生:為我們隊爭光。
    師:誰愿意幫幫選手,讀一讀他們的表現(xiàn)(只讀紅顏色的部分)。
    師:聽出急促了嗎?老師也想讀一讀,同學們認真聽,老師都在哪些語句上突出讀了。
    生:站使勁敲吹生。
    2:一起一落師:這些都是------------。
    生:動詞。
    師:這些選手奮力地劃著,作者寫了選手的緊張競技的場面。這叫“面”。你們能不能結合書上的畫面,抓住一個人物進行點的描寫。(大屏幕出示問題)(生自己在下面試讀指名讀)。
    (3)、師生互動,情景再現(xiàn)師:此刻你最想對選手說什么?生:你真棒。
    師:能不能在簡練些。
    生:加油!
    師:太好了。那我們就一起為他們助威吧!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八
    此樂曲前部分節(jié)奏鮮明、有力,后部分旋律舒緩、生動地表現(xiàn)了廣東地區(qū)端午佳節(jié)賽龍舟時的熱鬧情景,創(chuàng)編成集體舞,可以培養(yǎng)幼兒在學習舞蹈動作的同時,學習交往與合作技能,使幼兒在愉快的音樂氛圍中陶冶個性。
    1、引導幼兒初步熟悉廣東音樂的旋律,練習進退步,學習按節(jié)奏做看龍船、劃龍船等動作。
    2、學習在雙行隊列舞蹈中交換舞伴的方法,通過用情節(jié)(看龍船、劃龍船、想辦法、勝利了)來幫助幼兒記憶相應的動作。
    3、引導幼兒體驗劃龍船時相互配合的快樂。
    1、學習并掌握舞蹈動作:進退步。
    2、欣賞錄像:“水鄉(xiāng)話龍舟”。
    3、塑料筐和手套等(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
    引導幼兒初步熟悉廣東音樂的旋律,學習按節(jié)奏做看龍舟、劃龍舟等動作。
    在雙行隊列舞蹈中學會交換舞伴的方法和記憶相應的動作。
    1、幼兒用進退步聽音樂進入活動室。
    指導:做進退步時,要先出右腳。
    2、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做拍手、拍腿、拍肩的動作,感受音樂的旋律、節(jié)奏。
    3、感受音樂前面4句的旋律,學習“看龍舟”的動作。
    (1)鼓勵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按自己意愿表現(xiàn)看龍船的動作。
    (2)教師將幼兒編的動作與教師編的'動作串起來,隨音樂與幼兒共同表演。
    4、學習“劃龍船”的動作(音樂同上)。
    (1)指導動作要領:幼兒坐在船頭(用塑料筐作船)雙手握拳在前,在身體右邊用力向下劃,并要求幼兒按節(jié)奏動作和用歡快的表情表現(xiàn)出來。
    (2)隨著音樂反復做看龍船、劃龍船的動作。
    5、感受音樂后4句的旋律,學習交換舞伴等動作。
    (1)以情節(jié)的形式,教師鼓勵幼兒按意愿創(chuàng)編“想辦法、贏第一”的動作。
    指導:兩隊幼兒面對面站好,相互間的眼神、動作要有交流和配合。學習交換舞伴的動作。
    指導:用戴手套的手與對方戴手套的手相握交換位置。
    (3)隨音樂反復兩次做看龍船、劃龍船、交換舞伴的動作。
    6、感受音樂結尾的旋律,學習“劃龍船”后勝利的動作。
    指導:用跑龍?zhí)椎姆椒?,由雙行變單行,邊跑邊歡呼,最后以進退步在歡呼聲中結束,表現(xiàn)“劃龍船”勝利熱鬧的情景。
    7、跟著音樂完整地跳集體舞。
    教師用語言或動作提示幼兒注意動作變化之處,如轉身面對朋友、交換舞伴等,并注意動作合拍、協(xié)調。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九
    1.讀課文,體會賽龍舟的熱鬧場面,感受競爭、向上的精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說說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談談端午節(jié)的由來及習俗,從而引出賽龍舟這一主題,帶學生感受那壯觀熱鬧的場面。
    (談話緊扣單元主題傳統(tǒng)節(jié)日,由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激發(fā)學習學生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參與熱情,拉近了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距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把句子讀通順。
    2、同桌合作讀課文,你一段他一段,標出自然段,互相糾正讀錯的字音。
    (初讀課文時,既提出明確的要求,又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同桌合作時標出自然段,互相糾正字音,自讀與合作讀相結合,初讀比較充分,為進一步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精讀感悟、體會寫法。
    1、默讀課文,用心體會,你覺得這是一場什么樣的龍舟比賽?默讀時可以把讓你有所感悟的句子畫下來。然后按照這樣的句式和同學說一說:
    我覺得這是一場__________的龍舟比賽,我是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中體會到的。
    生按照學習提示合作學習。
    2、集體反饋:
    a、這是一場有民族特色(好看)的龍舟比賽。
    指導朗讀描寫龍舟威武的樣子。
    b、這是一場壯觀的龍舟比賽。
    (播放短片:龍舟比賽場面)。
    從短片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欣賞幾幅槳手的圖片,從他們的表情和動作中,你感受到了一種什么精神?
    通過剛才的理解,感受一定又不同了,帶著你的感受再讀一讀這部分內容,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讀。
    c、這是一場激烈的龍舟比賽。
    投影:最前面的……咬得可緊了。
    你能把“忽爾……忽爾”換一個意思相近的詞嗎?如果把“咬”字換掉,你打算用上哪個字?作者單用一個咬字就寫出了賽龍舟的激烈場面,用詞是多么準確啊,同學們朗讀的時候也要抓住關鍵詞,讀出感情,讀出滋味,自己試試吧。
    自由練讀,指名讀,
    指導場面描寫:抓住典型的事物寫具體,這樣才能吸引讀者。
    d、這是一場熱烈(熱鬧的)龍舟比賽。
    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的?觀眾的這段描寫有什么作用?(烘托出賽龍舟的的精彩及熱鬧場面)像這種寫法我們稱為“側面描寫”。
    欣賞詩: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龍舟迅疾如流矢,萬人喝彩青潭邊。這兩句詩從從龍舟的迅疾;從觀眾的喝彩寫出了賽龍舟場面的激烈和熱鬧,在寫法上和本文有異曲同工之妙。
    (教師在深入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將課后思考題:課文從哪幾方面描寫賽龍舟的場面的?這一問題巧妙地設計轉化為一道開放題:我覺得這是一場——的龍舟比賽,我是從——這句話中感受到的。以此引導學生展開個性閱讀,個性理解,并進一步指導學生掌握“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的學習方法。開放題的設計既使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又不拘一格地隨著學生的讀書反饋,使預設與生成渾然一體,同時,注重朗讀,逐步引導學生理清了課文的脈絡,體會了作者的用詞準確、場面描寫的精彩,以及側面描寫的運用等寫作特點。恰當?shù)匾胍皇坠旁姡鰪妼W生對課文的感受力,又使課堂富于變化,充滿人文氣息。)。
    四、引發(fā)思考揭示意義。
    賽龍舟這項活動為什么能從古代流傳至今?它僅僅是一種競賽嗎?賽龍舟這一端午民俗除了熱鬧,留給人們更多的是公平競爭、積極向上的精神。帶著激動、自豪的情感齊讀最后一段。
    (教材即資源,啟發(fā)學生思考,帶著激動與自豪的情感朗讀課文最后一段,揭示了賽龍舟的意義,學生也在朗讀過程中理解了課文的主題思想。)。
    五、回顧總結寫法指導。
    這篇文章,作者從龍舟的樣子,船手,比賽情況和現(xiàn)場的觀眾四方面寫出了比賽的熱鬧場面。使我們如臨其境。布置小練筆,仿照課文寫法,從幾個方面描寫一個場面。
    (學以致用,回到整體,簡練地總結課文,布置仿寫練筆,體現(xiàn)了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
    六、拓展延伸引向課外。
    通過韓國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端午節(jié)為他們的文化遺產一事,引出要求學生課下收集我國其他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來歷、習俗的資料,與同學們交流,以此來弘揚傳統(tǒng)節(jié)俗。
    (拓展話題發(fā)人深思,再次緊扣單元主題,激發(fā)學生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責任感,實現(xiàn)課內向課外的延伸,一堂好課,結尾是仍耐人尋味,引人思考的。)。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十
    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十分盛行的一個節(jié)日。據(jù)說,屈原投汨羅江后,當?shù)匕傩章動嶑R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后來慢慢就有了端午“賽龍舟”的習俗;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端午“吃粽子”的習俗。
    而在文化逐漸多元、信息日益豐富的今天,為什么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豐富節(jié)目文化的十億人口的泱泱大國,孩子們所熟知并熱衷的卻是“洋節(jié)日”“洋風俗”?很多人對于節(jié)日的概念已經(jīng)淡化,尤其對身處激烈社會競爭中的年輕家長而言,對傳統(tǒng)節(jié)目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重視我們的節(jié)日,抓住一切教育契機,來弘揚我們的文化!
    因此,設計了這節(jié)活動:《端午賽龍舟》,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端午的傳說和慶祝意義,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
    1、能通過觀察,探索拼搭組裝龍舟木片。
    2、能運用各種造型、圖案裝飾龍舟。
    3、初步感知端午節(jié)的民俗文化。
    1、經(jīng)驗準備:
    請家長協(xié)助幼兒收集端午節(jié)的相關資料。
    2、教具準備:
    大教具,端午視頻,教師自制成品。
    3、材料準備:
    龍舟木片套件,紙黏土,活動眼珠,酒精膠。
    一、欣賞端午視頻,了解端午節(jié)的風俗。
    二、引導幼兒欣賞龍舟,了解龍舟的由來,引導幼兒自主探索組裝。
    1、欣賞龍舟,了解賽龍舟的由來。
    2、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學習拼裝龍舟。
    三、討論裝飾龍舟的方法。
    四、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交代操作要領。
    2、幼兒動手操作。
    五、幼兒展示作品,講訴經(jīng)驗。
    分析與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能通過欣賞,討論,探索出龍舟的拼裝方式,這個過程是對幼兒能力的一個提升;在裝飾龍舟的過程中,讓幼兒了解裝飾龍舟方法的多樣性,分工合作,體驗合作的樂趣;在最后的講述評價環(huán)節(jié)中,幼兒通過對同伴作品的欣賞和討論,一方面滿足了幼兒的自豪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幼兒汲取同伴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豐富他們對已有技能的運用能力。
    陳鶴琴先生所倡導的“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幼兒自己做,凡是兒童自己想的,應當讓他們想”這一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因此,在活動中,凡是幼兒能做的事情我都讓孩子自己做,如:讓幼兒自主探索進行組裝,讓幼兒大膽裝飾,大膽創(chuàng)作,體驗了成功的樂趣,合作的樂趣,在積極投入,全身心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其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動手能力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開展傳統(tǒng)節(jié)目的教育活動,能讓幼兒了解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由來,節(jié)日的民間風俗習慣及其象征意義,感受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的內涵,感受本民族自強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不僅是弘揚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保持民族本色,增強民族凝聚力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形式。
    2017精選關于端午節(jié)賀詞。
    2017精選端午節(jié)常用賀詞「推薦」。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十一
    1、了解龍舟的外形特征。
    2、運用一正一反反復折疊及粘貼的方法裝飾龍舟舟身。
    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欣賞龍舟的相關經(jīng)驗。具備一正一反反復折疊的基本技能。
    課件:龍舟實拍圖、龍舟底圖、扇形魚鱗折法示意圖。
    材料準備:彩色紙張、膠水、水彩筆、油畫棒、龍舟底圖(教師可參考龍舟圖畫一只大龍舟,幼兒一起合作完成裝飾;也可a4紙打印與幼兒數(shù)量相同的龍舟底圖,幼兒個人完成裝飾。)。
    兒歌導入,請幼兒說一說龍舟的特征。
    1、兒歌: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們來跳舞。吃棕子,賽龍舟,高高興興過端午。
    2、討論:龍舟是什么樣子的?(播放龍舟圖)。
    出示龍舟舟身底圖及操作材料,與幼兒討論裝飾龍舟的方法。
    ——我們可以怎么裝飾龍舟長長的舟身呢?
    ——怎樣才能讓龍舟底圖的整體畫面更豐富呢?
    小結:可以使用彩色紙張折成扇形魚鱗粘貼在舟身上來裝飾舟身,再用彩筆為龍舟底圖涂色、添畫,使整體畫而更加豐富、美觀。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1、播放扇形魚鱗折法示意圖,引導幼兒折疊時要正反等寬,反復折疊,使折痕均活動勻,嘗試使用兩種顏色的彩紙重疊后進行折疊,并將折疊好的扇形魚依次粘點在龍舟舟身上。
    2、引導幼兒關注整體構圖,注意龍舟與添畫的人物、景物的比例以及龍舟的色彩搭配,使整體畫面生動有趣。
    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
    區(qū)域活動。
    在美工區(qū)開展“端午粽子香”活動,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方法制作和裝飾棕子,體驗過端午節(jié)的快樂心情。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十二
    1、能通過觀察,探索拼搭組裝龍舟木片。
    2、能運用各種造型、圖案裝飾龍舟。
    3、初步感知端午節(jié)的民俗文化。
    經(jīng)驗準備:
    請家長協(xié)助幼兒收集端午節(jié)的相關資料。
    教具準備:
    大教具,端午視頻,教師自制成品。
    材料準備:
    龍舟木片套件,紙黏土,活動眼珠,酒精膠。
    一、欣賞端午視頻,了解端午節(jié)的風俗。
    二、引導幼兒欣賞龍舟,了解龍舟的由來,引導幼兒自主探索組裝。
    1、欣賞龍舟,了解賽龍舟的由來。
    2、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學習拼裝龍舟。
    三、討論裝飾龍舟的方法。
    四、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交代操作要領。
    2、幼兒動手操作。
    五、幼兒展示作品,講訴經(jīng)驗。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十三
    為繼承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節(jié)日品牌活動,根據(jù)中央、省文明委關于深化“我們的節(jié)日”主題文化活動的要求,定于20__年6月16—18日在__市__區(qū)__舉辦20__“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屈原杯”__省第_屆群眾性龍舟賽總決賽。現(xiàn)將有關活動方案通知如下:
    一、組織機構。
    (一)成立20__“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屈原杯”__省第_屆群眾性龍舟賽組委會,負責大賽組織協(xié)調工作。
    (二)各市(州)按本通知精神,由文明辦牽頭,會同有關單位參照成立組委會,負責組織協(xié)調本地有關工作,并明確一名聯(lián)絡人上報至本次大賽組委會秘書處。
    二、工作分工。
    (一)預賽分工。
    1、各市(州)委宣傳部、文明辦在組委會的領導下,負責預賽的宣傳發(fā)動和組織協(xié)調工作,制訂下發(fā)預賽宣傳方案。
    2、各市(州)體育(教體、文體)局在組委會的領導下,負責預賽的競賽組織、場地與器材、本地參賽隊伍的組織訓練和注冊報名工作,并協(xié)助組委會做好食宿、交通工作。
    3、各市(州)組委會負責協(xié)調當?shù)毓?、交通、工商、食品監(jiān)督等部門做好相關工作。
    (二)總決賽分工。
    1、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負責本次大賽的組織、協(xié)調工作,負責審定下發(fā)有關文件,負責起草、報送簡報。
    2、省體育局負責制訂競賽規(guī)程、審定參賽運動員資格、場地選定、比賽器材、裁判調配、食宿交通以及本次大賽招商工作。
    3、廣播電視臺負責制定整體宣傳報道方案,組織總決賽直播以及賽前預熱造勢。
    4、總決賽舉辦地協(xié)助大賽組委會做好總決賽的組織工作,并協(xié)調當?shù)毓病⒔煌?、工商、食品監(jiān)督等部門做好相關工作。
    (一)預賽:
    由各市(州)組委會負責組織,在本行政區(qū)劃內自行選取比賽地點和確定預賽規(guī)模,通過預賽選拔1支龍舟隊參加全省總決賽。
    (二)總決賽:
    全省14個各市(州)各1支龍舟代表隊參加全省總決賽,大賽組委會共接受不超過16支龍舟代表隊報名參加本次大賽。
    四、賽區(qū)權力與義務。
    (一)各市(州)組織預賽所需經(jīng)費可通過爭取社會贊助的方式解決。要突出20__“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屈原杯”主題,商業(yè)冠名可排前、后,也可冠名到參賽龍舟代表隊。但本次大賽的總冠名權屬大賽組委會。
    (二)各市(州)負責預賽的賽道、看臺等比賽場地建設以及購置標準龍舟、劃槳、救生衣等,所需經(jīng)費由預賽區(qū)組委會統(tǒng)籌解決,其他器材由各參賽隊自備。
    五、宣傳報道。
    預、決賽整體宣傳報道方案另行制訂下發(fā)。請各市(州)委宣傳部、文明辦加強協(xié)調指導,做好本地預賽的宣傳報道工作,并將預賽電視節(jié)目素材送——廣播電視臺??倹Q賽直播由——廣播電視臺負責實施,——網(wǎng)并網(wǎng)直播。
    六、安全保衛(wèi)。
    預賽安保工作由各市(州)文明委負責。
    20__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屈原杯”——省第_屆群眾性龍舟賽組委會人員名單、競賽規(guī)程等另行通知。
    報到時間:20__年6月18日12:00—24:00。
    本次大賽時間緊、任務重、牽涉面廣,請各地各有關單位根據(jù)分工,共同認真做好各項工作,確保20__“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屈原杯”——省第_屆群眾性龍舟賽圓滿成功。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十四
    賽龍舟,是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去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紀念。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這盛行于吳、越、楚。
    端午節(jié)的第二天,天氣很悶熱。爸爸帶著我和妹妹來到我外公的田野,我迫不及待地跑到河邊,擠進人群,坐在外公旁邊。只見四周人山人海,彩旗飄揚,熱鬧極了。比賽就要開始了。參賽的有白隊、黑隊、黃隊、紅隊。四只船各自的起點上準備比賽。過了一會兒,比賽正式開始了,看!隨著槍一響,龍舟猶如離弦的箭一樣的飛向遠方?!凹佑?,加油!”兩岸的吶喊聲此伏彼起,連綿不斷。龍舟上的鼓手坐在龍頭有節(jié)奏的'鼓打著,運動員使盡全力,拼命的劃著。龍舟的身后留下了一道道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跳起了芭蕾舞。最后,黑隊第一名,白隊第二名,紅隊第三名,黃隊最后。我想;黃隊輸是因為他們不團結,有的剛抬漿,有的人的漿已下水,這是他們輸?shù)脑颉?BR>    通過這次激烈的賽龍舟,是我懂了“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要學習賽龍舟的精神;奮勇拼搏,積極向上,齊心協(xié)力。
    賽龍舟使我們珠三角端午節(jié)的一種獨特的民俗活動,這個活動的起因是為紀念我國古代時的一偉大的詩人屈原而設立的。
    我今年有幸去看了一次賽龍舟,因為爸爸當天正好有空,所以我們全家去看賽龍舟。到達賽龍舟的場地時,岸兩邊早已被圍觀的人們圍得水泄不通了,我看了橋上的一個空擋,便叫家人擠了過去。這個位置居高臨下整個江面一目了然。
    水里。每只龍舟的速度都不分上下:一會兒1號領先,不一會兒8號又追上了。 突然,劃船手好像力氣大增,每一只龍舟的速度更快了。這時,擊鼓手開始鳴鼓了,劃船手頓時很有節(jié)奏的跟著喊起:咚!咚!咚咚咚!嗬!嗬!嗬嗬嗬。天公也好像來助威,開始下起了毛毛細雨。真是鼓聲!人聲!助威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江水水水相容!
    龍舟的速度越來越快,仿佛龍群在江水中急速飛騰。漸漸的,漸漸的。1號,5號,9號構成了領先集團。100米!50米!20米終點越來越近,只見5號的力量一發(fā)不可收拾的爆發(fā)了!把后面的兩條龍舟遠遠地甩在后面,然后沖線了!
    賽龍舟真是一項激烈的比賽啊!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十五
    年代:【宋】作者:【劉辰翁】。
    枝頭雨是青梅淚。翻作一江春水。魚腹魂銷,龍舟叫徹,不了湖亭張戲。
    滿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風細細。試比陳人,人間除我更誰似。
    浮沉君共我里。記薰廊待對,聞雞蹴起。昨日蟾蜍,明朝蠅虎,身與渠衰更悴。
    老夫病已。任采綠采苓,為師為帝。但有昌陽,倩酤扶路醉。
    2、端午月山主人酒邊即事。
    年代:【宋】作者:【黃庚】。
    時序催人易白頭,端陽懷古客添愁。
    朱符不寫湘累恨,角黍難包楚國羞。
    記節(jié)何妨斟蟻酒,奪標無復見龍舟。
    高歌思遠樓前路,掩雨珠簾今在不。
    3、競渡棹歌。
    年代:【宋】作者:【黃公紹】。
    看龍舟,看龍舟;
    兩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鬧晚。
    忽然鼓棹起中流。
    年代:【宋】作者:【黎廷瑞】。
    記得當年年少時,蘭湯浴罷試新衣。
    三三五五垂楊底,守定龍舟看不歸。
    5、湖亭觀競渡。
    年代:【宋】作者:【樓鑰】。
    涵虛歌舞擁邦君,兩兩龍舟來往頻。
    閏月風光三月景,二分煙水八分人。
    錦標贏得千人笑,畫鼓敲殘一半春。
    薄暮游船分散去,尚余簫鼓繞湖濱。
    6、官塘競渡。
    年代:【宋】作者:【鄭瀛】。
    長江百里濃于醅,天風吹作云濤堆。
    吾鄉(xiāng)好事重佳節(jié),龍舟兩兩爭喧豗。
    今人不識靈均意,祗作龍舟多競渡。
    汨羅舊事付蒼煙,空有遺歌寫哀些。
    7、午日庭宴。
    年代:【明】作者:【唐順之】。
    南薰應律轉朱旗,火帝乘離錦席披。
    榴吐千花承羽蓋,蓂開五葉拂瑤墀。
    冰盤錯出仙人掌,金縷遙分織女絲。
    復道龍舟方競渡,銜恩共許向昆池。
    8、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shù),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xù)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jié),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9、競渡詩。
    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fā)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10、五月五日。
    宋·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11、和端午。
    宋·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12、浣溪沙。
    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13、南歌子·游賞。
    宋·蘇軾。
    山與歌眉斂,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樓。不羨竹西歌吹、古揚州。
    菰黍連昌歜,瓊彝倒玉舟。
    誰家水調唱歌頭。聲繞碧山飛去、晚云留。
    14、南鄉(xiāng)子·端午。
    宋·李之儀。
    小雨濕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
    巢燕引雛渾去盡,銷魂??障蛄洪g覓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無人載一樽。
    唯有鶯聲知此恨,殷勤。恰似當時枕上聞。
    15、《端午》。
    唐·文秀。
    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6、《已酉端午》。
    元代·貝瓊。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
    海榴花發(fā)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17、《競渡歌》。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lián)浔窍?,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18、《浣溪沙·端午》。
    宋代·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19、《日詠盆中菊》。
    清代·顧太清。
    薰風殿閣櫻桃節(jié),碧紗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涼,悠悠夏日長。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涼問。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開。
    20、《競渡詩》。
    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fā)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十六
    每當端午節(jié)的時候,在很多地方都會有賽龍舟的活動,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賽龍舟。
    作文。
    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這一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所以又定名為“詩人節(jié)”。
    據(jù)說,愛國詩人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是因為他一心想報效祖國,但那時候的朝廷腐敗,屈原沒被人賞識,懷才不遇,所以他十分痛心,在身上綁了幾塊石頭后投汨羅江而死。死后被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shù)匕傩章動嶑R上劃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fā)展成為龍舟競賽。如此看來,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
    人們過端午節(jié)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賽龍舟前,人們在汨羅江邊練習步伐,嘹亮的。
    口號。
    聲讓屈原不感到寂寞。整裝待發(fā)后,他們便在龍舟上喊著口號,擂著鼓,使勁劃著船槳,那場面十分壯觀,現(xiàn)場人山人海,人聲鼎沸。真是令人十分興奮啊!
    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人們洗好竹葉,準備好材料,將竹葉及部分材料等進行浸泡。然后把兩張粽葉疊加,折疊成漏斗,再加蓋一層糯米,放入少量糯米,將粽葉裹緊,放入輔料,用繩將粽子綁緊,就包成了粽子。家家戶戶都吃粽子,色味雙美!這一切都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
    啊!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你已經(jīng)成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會永遠銘記五月初五和愛國詩人屈原的!
    那天最有趣是小孩的裝扮,首先小孩要穿上黃色的新衣服,領子下面縫著一個長長的香荷包,香荷包是用不同顏色的碎布拼成,上面是一個“貓”型的臉,還繡一個“王”字,下面掛著許多“心”型的墜子,一直拖到腰上面,走起路來一擺一擺有趣極了,伴著荷包里面裝著香料香氣撲鼻,當時的心情不知有多么得快樂。衣服袖子下面還縫著兩小塊長方型的紅布條黃布條;兩個小手腕還要用紅、黃、綠三種顏色線穿一個桃核系上,據(jù)說這些都是為了避邪。
    這些就是我的家鄉(xiāng)贛榆端午節(jié)那天的習俗,我喜歡這習俗,喜歡那粽香的味、荷包的味和"碰蛋“給我?guī)淼臍g樂和幸福!
    今天端午節(jié),天氣格外晴朗,不到早晨八點鐘,江岸上就熱鬧起來,人們人們挨挨擠擠,談笑風生,開心極了。
    信號彈劃過天空,龍舟比賽開始了,六條船上的運動員使勁地向前劃著,我看到他們那么投入,那么認真,頭上的汗水像下雨似的往下滴,我心里感動極了,也和岸上的啦啦隊一起拼命的叫著加油!加油!健兒們聽到我們的喊聲,勁頭更足了,向前沖去,結果一號船得了冠軍,剛一宣布結果,人們都歡呼起來。
    龍舟比賽結束后,開始搶鴨子了,只見從龍舟上扔下了好多好多的鴨子,它們在水里亂撲、亂叫著,不知所措時,人們從四面八方向它們擁來,拼命的抓著,眼看著那些可憐的鴨子一只一只被人捉走,我心里好難受啊!
    龍舟賽,抓鴨子真是好玩極了,長大我一定要親自去實踐實踐!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十七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床,按照習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似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讀書時還覺得眼睛特別亮,什么字都能看清楚。
    放學后,我撒開腿就往家里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粽子香,一進門就看見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先給爸爸媽媽一人解了一個粽子,撒上白糖,然后給我自己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里充滿了端午節(jié)的快樂氣氛,彌漫著香噴噴的粽子味跟濃濃的艾香。
    吃完飯,媽媽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上摸了唇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打扮得跟粽子一樣香,就讓我到學校去學習。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jié),愛享受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十八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一種獨特的`民俗活動,這個活動的起因是為紀念我國古代時的一偉大的詩人——屈原而設立的。
    我今年有幸去看了一次賽龍舟,因為爸爸當天正好有空,所以我們全家去看賽龍舟。到達賽龍舟的場地時,岸兩邊早已被圍觀的人們圍得水泄不通了,我看了橋上的一個空擋,便叫家人擠了過去。這個位置居高臨下整個江面一目了然。
    賽龍舟開始了,每只龍舟都像一支離弦的箭,一個勁的向前沖,每一只龍舟下面都都綁著不少粽子,每向前一步,龍舟上都有人用刀子把粽子斬下扔進水里。每只龍舟的速度都不分上下:一會兒1號領先,不一會兒8號又追上了。
    突然,劃船手好像力氣大增,每一只龍舟的速度更快了。這時,擊鼓手開始鳴鼓了,劃船手頓時很有節(jié)奏的跟著喊起:“咚!咚!咚咚咚!嗬!嗬!嗬嗬嗬……”天公也好像來助威,開始下起了毛毛細雨。真是鼓聲!人聲!助威聲!聲聲震耳!雨水!汗水!江水水水相容!
    龍舟的速度越來越快,仿佛龍群在江水中急速飛騰。漸漸的,漸漸的。1號,5號,9號構成了領先集團。100米!50米!20米……終點越來越近,只見5號的力量一發(fā)不可收拾的爆發(fā)了!把后面的兩條龍舟遠遠地甩在后面,然后沖線了!
    賽龍舟真是一項激烈的比賽?。?BR>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十九
    年代:明作者:唐順之。
    南薰應律轉朱旗,火帝乘離錦席披。
    榴吐千花承羽蓋,蓂開五葉拂瑤墀。
    冰盤錯出仙人掌,金縷遙分織女絲。
    復道龍舟方競渡,銜恩共許向昆池。
    齊天樂。
    年代:宋作者:劉辰翁。
    枝頭雨是青梅淚。翻作一江春水。魚腹魂銷,龍舟叫徹,不了湖亭張戲。
    滿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風細細。試比陳人,人間除我更誰似。
    浮沉君共我里。記薰廊待對,聞雞蹴起。昨日蟾蜍,明朝蠅虎,身與渠衰更悴。老夫病已。任采綠采苓,為師為帝。但有昌陽,倩酤扶路醉。
    湖亭觀競渡。
    年代:宋作者:樓鑰。
    涵虛歌舞擁邦君,兩兩龍舟來往頻。
    閏月風光三月景,二分煙水八分人。
    錦標贏得千人笑,畫鼓敲殘一半春。
    薄暮游船分散去,尚余簫鼓繞湖濱。
    官塘競渡。
    年代:宋作者:鄭瀛。
    長江百里濃于醅,天風吹作云濤堆。
    吾鄉(xiāng)好事重佳節(jié),龍舟兩兩爭喧豗。
    今人不識靈均意,祗作龍舟多競渡。
    汨羅舊事付蒼煙,空有遺歌寫哀些。
    競渡棹歌。
    年代:宋作者:黃公紹。
    看龍舟,看龍舟,
    兩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鬧晚,
    忽然鼓棹起中流。
    年代:宋作者:黎廷瑞。
    記得當年年少時,蘭湯浴罷試新衣。
    三三五五垂楊底,守定龍舟看不歸。
    《競渡歌》。
    唐·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破暈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蜺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橈。
    瘡眉血首爭不定,輸岸一朋心似燒。
    只將輸贏分罰賞,兩岸十舟五來往。
    須臾戲罷各東西,競脫文身請書上。
    吾今細觀競渡兒,何殊當路權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會到摧車折楫時。
    《競渡歌》由唐代詩人張建封所作,是一首關于端午節(jié)賽龍舟的著名詩篇,把競渡活動寫得極為傳神。作者通過洋洋灑灑幾十字,把競渡的激烈場面、圍觀的喧囂氛圍描寫得淋漓盡致,諸如以“飛萬劍”形容棹影上下翻飛的快捷,以“鼓聲劈浪鳴千雷”比喻鼓聲既響又急,以“目如瞬”形容龍目的生動,以“霹靂驚”形容坡上觀眾喊聲突發(fā)、驚天動地,以“虹霓暈”形容錦標五彩繽紛,令人五花繚亂。
    《競渡詩》。
    唐·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fā)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由唐代詩人盧肇所作的《競渡詩》,是非常經(jīng)典的一首詠賽龍舟的七言律詩,形象生動的描繪了端午時節(jié)龍舟賽上鼙鼓初擊、獸頭吐威、萬人助喊、多船競發(fā)的激烈場景。該詩的頷聯(lián)采用“鼙鼓、獸頭”渲染龍舟待賽的競渡氛圍,畫龍點睛,以點帶面;頸聯(lián)采用“沖波、鳥退”襯托龍舟比賽的競渡速度,視野開闊,以景襯人;全詩也寄寓做人不能見風使舵,而要腳踏實地,不愧為詠賽龍舟之名篇。
    《午日觀競渡》。
    明·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xiāng)遺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午日觀競渡》由明代詩人邊貢所作,是一首關于端午節(jié)賽龍舟的有名七言律詩。這首詩首聯(lián)是寫端午節(jié)人們觀看賽龍舟的場景,表現(xiàn)了端午節(jié)時期熱鬧的場面;頷聯(lián)全面描寫了龍舟的裝飾,賽龍舟的熱鬧場面;頸聯(lián)進而轉向了對屈原的思念,表明在端午節(jié)祭念屈原這個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風俗至今仍然存在;尾聯(lián)直接抒情,誦讀《離騷》,吐露了詩人生活中的淡淡哀愁。
    《競渡曲》。
    唐·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揚桴擊節(jié)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耆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lián)。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云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注。
    按《隋書·地理志》:“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羅,土人追到洞庭不見,湖大船小,莫得濟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爾鼓棹爭歸,競會亭上,習以相傳,為競渡之戲?!?BR>    《競渡曲》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的一首關于端午節(jié)龍舟比賽的七言律詩,生動形象了描寫了當時賽龍舟的激烈場面,堪稱詠賽龍舟的佳篇。該詩主要記敘沅江一次賽龍舟的活動,在當?shù)刂荽淌返闹鞒窒?,各隊龍舟決一勝負,勝者歡欣,敗者沮喪,賽后女子在水中嬉戲,與岸邊彩旗相映生輝,為節(jié)日增添了無限的生趣。
    《過弋陽觀競渡》。
    宋·楊萬里。
    急鼓繁鉦動地呼,碧琉璃上兩龍趨。
    一聲翻倒馮夷國,千載凄涼楚大夫。
    銀碗錦標誇勝捷,畫橈繡臂照江湖。
    三年端年真虛過,奇觀初逢慰道涂。
    《過弋陽觀競渡》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創(chuàng)作的一首關于端午節(jié)龍舟賽的七言律詩,是詠賽龍舟古詩中的經(jīng)典之作。該詩是作者途經(jīng)弋陽時,觀看了一場激烈的龍舟賽,有感而作。全詩描寫龍舟比賽場面的主要集中在前兩句,通過鼓聲、鉦聲驚天動地,兩條龍舟在碧綠的水面競相追逐,完美呈現(xiàn)了一幅激烈比拼的龍舟競渡畫面。
    《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蓮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官塘競渡》。
    宋·鄭瀛。
    長江百里濃于醅,天風吹作云濤堆。
    吾鄉(xiāng)好事重佳節(jié),龍舟兩兩爭喧豗。
    今人不識靈均意,祇作龍舟多競渡。
    汨羅舊事付蒼煙,空有遺歌寫哀些。
    《官塘競渡》是宋代詩人鄭瀛所作的一首關于端午節(jié)龍舟競渡的七言律詩,作者借當?shù)囟宋绻?jié)賽龍舟的盛況,表達了對屈原的思念,同時暗含對時下境況的擔憂。全詩如下:長江百里濃于醅,天風吹作云濤堆。吾鄉(xiāng)好事重佳節(jié),龍舟兩兩爭喧豗。今人不識靈均意,祇作龍舟多競渡。汨羅舊事付蒼煙,空有遺歌寫哀些。
    《五日登北山望競渡》。
    宋·梅堯臣。
    南方傳競渡,多在屈平祠。
    簫鼓滿流水,風煙生畫旗。
    千橈速飛鳥,兩舸刻靈螭。
    盡日來江畔,誰知輕薄兒。
    日登北山望競渡》是宋詩人梅堯臣所作的一首關于龍舟競渡的詩,全詩以簡明輕快的語調描繪了一幅生動形象、熱鬧有趣的賽龍舟場景:龍船的兩邊刻著無角的龍,船頭豎立著高高的畫旗;江面上生起了風煙,岸邊的簫管奏響了古老的祭祀樂章;健兒們隨著樂聲,迎風劈浪,齊揮棹槳,驚動了天空上盤旋的飛鳥。
    宋·黎廷瑞。
    記得當年年少時,蘭湯浴罷試新衣。
    三三五五垂楊底,守定龍舟看不歸。
    《端午東湖觀競渡》是宋代詩人黎廷瑞所作的一首關于端午節(jié)龍舟競渡的古詩,生動地描繪了端午時節(jié)蘭湯浴罷試新衣、垂楊底下看龍舟的傳統(tǒng)習俗。詩人回憶起年少時,洗完澡,換上新衣裳,三三兩兩和朋友去看龍舟競渡,少年意氣風發(fā),守著自己喜歡的龍船熱情投入,加油吶喊。全詩如下:記得當年年少時,蘭湯浴罷試新衣。三三五五垂楊底,守定龍舟看不歸。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二十
    五月的第五天是年度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紀念愛國詩人曲元并設立的。在這一天,人們不得不吃餃子,種族龍舟等民俗風俗。
    今天,我們全家人來到河邊,看到龍舟賽。河沿人海。我終于進了這個擁擠的人群,站在這個人群中,我真的有一個和尚進入火焰的那種熱的感覺。當主機宣布去年的冠軍隊 - 紅隊打了,河突然沸騰了。很快,所有的球隊都打,他們做最后的準備,準備去。
    當裁判下令命令時,所有的隊伍齊聚一堂。共有七支隊伍參加了比賽,他們的龍舟按照彩虹的順序排列。而且有些球隊按照弓指揮官的鼓節(jié)奏向前,拼命向前,突然先于頭腦中的第一個;有些卻不知所措,最后落下,就是所謂的:急速不高。江的玩家很難畫,人在河里看游戲沒有閑著。他們一直喊著歡呼口號,歡呼聲爆發(fā)而不是一陣強烈。玩家在觀眾歡呼聲更加艱難,更多 動量。指揮官的聲音是震耳欲聾,球員們默默的理解,節(jié)奏,排名都是士氣。
    游戲越來越接近尾聲,對于可以被認為是舞臺的玩家已經(jīng)沖刺。觀眾正在舉行呼吸,觀眾幾乎沒有呼吸,只有船的指揮官鼓。紅隊仍然領先,排在最后一個紫隊中開始趕上。在這個時候,一些觀眾忍不住,大聲喊道,為紫色的團隊歡呼,這也讓紫色團隊更充滿了信心。紫隊的連續(xù)五支隊伍,呼氣到自己的排名第二。然后裁判吹口哨,比賽結束了口哨。最終,紅軍捍衛(wèi)冠軍的成功,紫隊贏得了第二名,刷新了球隊的最佳成績。觀眾再次沸騰,紫色團隊這種勇氣給予鼓勵的精神。
    游戲結束了,時間過去了。今天,我看到了一個奇妙的游戲,也有一個快樂的端午節(jié)。
    據(jù)《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其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他在流放了的情況下,寫下憂國憂民的《離騷》和《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了楚國京都,屈原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祖國,于五月初五在寫下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沅陵盤瓠招魂說
    《清嘉錄》中記吳地(江蘇一帶)競渡,是源于紀念伍子胥,蘇州因此有端午祭伍子胥之舊習,并于水上舉行競渡以示紀念。另外還有廣西的紀念馬援、福州的紀念閻王王審知等儀式。
    古代龍舟競渡,以唐宋時為最盛。據(jù)《荊楚歲時記》所載:“州將及士人悉臨水歡之”。唐代張建封在《競渡歌》中生動地描寫了當時龍舟競渡的熱烈場面: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鶯。使君未出群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千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相目如瞬。 明代,北京民間于端午也曾有賽龍舟的活動,《帝京歲時紀勝·里二泗》載“里二泗近張灣,有佑民觀,中建玉皇閣醮壇,塑河神像??前臨運河,五月朔至端陽日,于河內斗龍舟,奪錦標,香會紛紜,游人絡繹?!被实垡嗳ノ髟范俘堉邸澊?,與諸大臣宴樂。
    《端午節(jié)的龍舟賽》全文內容當前網(wǎng)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二十一
    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在這一天,人們有吃粽子、賽龍舟等民間習俗。下文是為你推薦的端午節(jié)劃龍舟。
    日記。
    供參考閱讀!
    上午,我和爸爸一起去西河人行橋看龍舟賽。
    到了人行橋,那里已經(jīng)人山人海,橋上、河兩岸都擠滿了人。講話聲、議論聲不絕于耳,都在議論誰輸誰贏。我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位置,只看見參加比賽的一共有7條龍舟,有紅隊、黃隊、藍隊和青隊。只聽發(fā)令槍“砰”的一聲,比賽開始了。龍舟像離弦之箭沖出起點之后,他們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一會兒紅隊領先,一會兒黃隊在前,一會兒藍隊第一,青隊卻總是落后。此時,助威聲、加油聲、劃水聲響成一片。在比賽的隊員聽到了助威加油聲,心里就有我要得第一的念頭,于是,他們越劃越快,爭取第一個沖到終點。劃過西河人行橋后,不知不覺紅隊已經(jīng)遙遙領先,黃隊也不甘落后,追了上來。最后,紅隊得了第一名,黃隊得了第二名,藍隊得了第三名。
    今天的龍舟賽很精彩激烈,我看的很過癮??戳诉@次龍舟賽,我懂得了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獲勝。
    “賽龍舟,嘿咻……”聽那不是“龍頭”在叫嗎(帶頭),看五條長七、八米的龍船在江面上飛奔、騰舞,一條比一條勇猛,船長可坐12至18個槳水,一個帶頭的,一個鑼手。槳手每人手持一支短漿,隨著鼓聲緩促為節(jié)拍,拼命的向前劃去。(我爸是槳手;三爹是帶頭的)帶頭人員雙手左右揮動大聲呼喊到:“劃龍船”,槳員人也跟著喊到:“嘿咻”,再加上岸上人山人海的觀眾,可想而知吶喊助威聲音有多大。
    由于時間關系我就不一一介紹我們鄖縣的端午日了。
    你把你們的端午日也告訴了吧,就這么定了,ok!
    今天端午節(jié),天氣格外晴朗,不到早晨八點鐘,江岸上就熱鬧起來,人們人們挨挨擠擠,談笑風生,開心極了。
    信號彈劃過天空,龍舟比賽開始了,六條船上的運動員使勁地向前劃著,我看到他們那么投入,那么認真,頭上的汗水像下雨似的往下滴,我心里感動極了,也和岸上的啦啦隊一起拼命的叫著加油!加油!健兒們聽到我們的喊聲,勁頭更足了,向前沖去,結果一號船得了冠軍,剛一宣布結果,人們都歡呼起來。
    龍舟比賽結束后,開始搶鴨子了,只見從龍舟上扔下了好多好多的鴨子,它們在水里亂撲、亂叫著,不知所措時,人們從四面八方向它們擁來,拼命的抓著,眼看著那些可憐的鴨子一只一只被人捉走,我心里好難受啊!
    龍舟賽,抓鴨子真是好玩極了,長大我一定要親自去實踐實踐!
    “加油!一二……”這是哪傳來的聲音?喔原來是我們小記者在賽龍舟呀。
    今天是我們小記者在當陽夏令營活動的第二天,老師為了培養(yǎng)我們的團隊精神,把我們帶到了青龍湖,進行賽龍舟的比賽。
    前兩場,我們都力勝對方??蓪Ψ疥爢T卻大叫不公,,說他們男生少,鼓手差,暈船多。老師只好調整。
    調整后,兩隊的實力就差不多了。我們隊也都知道,接下來的比賽要想取勝可不容易了,要靠團結,而不只是力量了。
    “好,開始!”隨著鼓手的一聲吆喝,比賽開始了?!凹佑?一二!加油!一二!”我們伴隨著鏗鏘有力的鼓聲大聲的吶喊著,心中燃起了斗志。大家隨著。
    口號。
    聲,一起用力,一起使勁。
    已經(jīng)超過他們了。我下意識的回頭看了一,只件他們手忙腳亂,正互相埋怨,前面的在劃,后面的在說,動作極不一致,更沒有領頭羊喊口號。我心想,我們還是團結力量大呀!
    可漸漸地,我有點體力不支了,但終點還沒到。休息會兒嗎?不行,我要堅持,為了勝利,我要堅持,為了團隊,我要堅持,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我也要堅持。最終,我們隊取得了勝利。
    這次活動讓我懂得了:在賽龍舟中,不僅要團結,還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在學習、生活中更是這樣!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人五點就起床,按照習俗上山去趟露水。一路上我用雙手捧起晶瑩的露珠往眼睛上抹,一時間我覺得眼睛好像亮了好多。直到坐在教室讀書時還覺得眼睛特別亮,什么字都能看清楚。
    放學后,我撒開腿就往家里跑。剛到門口就聞到粽子香,一進門就看見爸爸做了一桌子好菜專門等我回家吃。我洗過手來到飯桌前,先給爸爸媽媽一人解了一個粽子,撒上白糖,然后給我自己解了一個漂亮的三角粽子,撒上白糖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飯桌上,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屋子里充滿了端午節(jié)的快樂氣氛,彌漫著香噴噴的粽子味和濃濃的艾香。
    吃完飯,媽媽給我耳朵上抹了雄黃酒,給我嘴上摸了唇膏,給我手腕上戴了紅線繩,把我打扮得和粽子一樣香,就讓我到學校去學習。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jié),愛享受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二十二
    -月-日下午3點整。
    二、活動地點。
    --酒店--路店。
    三、參與人員。
    --公司全體員工。
    四、游戲規(guī)則。
    將--公司全體員工分為四組,每組人數(shù)基本相等,拿到a的為該組組長,站到對尾,負責游戲最后猜詞語,其他組員順序由組內自行商議決定(商議時間不超過2分鐘),若其中有不能參加的則該組推選出一名組長,猜詞順序按照牌黑桃、紅桃、梅花、方片的順序進行,游戲期間由---負責對每一組進行計時。當對內所有隊員都完成形體傳遞詞語后,由組長進行猜詞,當組長猜對詞語(意思相同即可)或確定放棄時停止計時。
    五、游戲方式。
    每一組排成一排,面向背后站立,做表演的兩們同事轉過身,向前走兩步進行表演,表演結束后回歸隊伍,表演時采用上述的游戲規(guī)則進行,依此類推,直到游戲做完為止,每一組10分鐘。
    六、獲勝條件。
    當猜詞成功時,使用時間最少者為獲勝隊;當所有參賽組均未猜對詞語時,則使用時間最短者為獲勝。
    七、違規(guī)判定。
    1、兩位表演者之間不可說話,不可對口型,只允許使用形表演;。
    3、如若出現(xiàn)上述情況,視為犯規(guī)。
    八、懲罰。
    違規(guī)者將被更換詞語,重新開始,不停止計時,為了對違規(guī)隊的懲罰,詞語的難度將有所增加。
    端午節(jié)劃龍舟教案篇二十三
    端午節(jié)前夕,6月13日上午,我縣在濉溪的溪口大橋下上至萬安大橋下的1千米的濉溪段,舉行了建寧迎端午節(jié),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宏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龍船賽,全縣共有17支隊伍參賽。
    這天,清晨下了一會兒雨,我正擔心看不了龍船賽了,沒想到老天造福,一會兒雨就停了下來,一瞬間,雨天就變成了陰天。我和媽媽8點多就出來了,我還以為我們來得很早呢,沒想到濉溪河的兩邊已經(jīng)人山人海,我和媽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找到了一個并沒有太多人的位置。放眼望去,吊橋的兩岸彩旗飄揚著,只見十七只龍船停在起游線上,隨著裁判員一聲敲響鑼鼓,比賽正式開始。選手們在鏗鏘有力的鼓點指揮下,奮力劃漿,手中船漿激起陣陣水浪,濉溪河沸騰了,飛濺的浪花、飛馳的龍舟,鑼鼓聲、吶喊聲,龍舟下的嘩嘩水聲交融在一起,就象一支交響曲響徹濉溪,節(jié)日的氣氛彌漫在濉溪兩岸。
    比賽結果是兩支隊獲得一等獎,三支隊二等獎,五支隊伍獲得了三等獎,其余的都是優(yōu)秀獎。領導發(fā)完獎我們便回了家。
    這時,我聽到一位老人說,今天的比賽非常精彩,氣氛也很熱烈,選手們都在你追我趕的奮力拼搏,在此我祝愿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祝愿我們建寧的經(jīng)濟社會事業(yè)蓬勃發(fā)展。他說出我的心愿。
    作者:肖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