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加減教案(通用20篇)

字號:

    教案是教學的基礎,它包含了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步驟等詳細信息,有助于教師提前規(guī)劃教學過程。教案的編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目標和教學要求,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的教案范文,學習一下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和組織方法吧。
    的加減教案篇一
    1. 理解分數、小數互相轉化的必要性,掌握分數和小數互化計算的方法。
    2. 能正確地將簡單的分數化為有限小數,并能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靈活運用。
    3. 通過對規(guī)律的猜想、驗證和建立事物相互聯系相互轉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本課時是第四單元《分數加減法》中的第四課時,在學習本課時知識前,學生分別認識了分數與小數,也會比較分數的大小與小數的大小,會計算同分母、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而本課的內容則是在這一基礎上的進一步發(fā)展。分數與小數的相互轉化是本課時重點。學好這部分內容為今后學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分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作好準備。
    本校的學生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嚴重缺失,但幾年來,我們一直抓緊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使學生在學習知識上有了很好的基礎,又加上學校的教學條件較好,教室內的現代化教學設施齊全,多媒體、實物投影使用方便,為教學的順利進行了很好的保證。經過兩年多的課改實驗,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學生在前面已經學習了小數、分數的大小比較,為分數與小數的比較奠定了基礎。
    師(課件出示課本情境圖):請觀察圖表,說一說圖的意義。
    (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板書:林林 0.4 (小時);明明1/4(小時) )
    師:請同學們比一比,誰用的時間多一些?
    (評析:結合學生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感到面臨的數學問題是生活中的問題,從而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主動參與探索,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比較時,可以先讓學生估計,然后再精確比較)
    生1:我們小組是把小時化成分鐘來比較的。小數化成分數來比較大小的。0.4小時是24分鐘,1/4小時是15分鐘,所以林林用的時間多一些。
    生2:我們小組用畫圖的方法來比較的。我畫了10個同樣的小格,0.4 涂4格,而只涂2格半,所以林林用的時間多一些。
    生3:我們小組也是用畫圖的方法來比較的。我畫了100個同樣的小格,0.4 能涂40格,而只涂25格,所以林林用的時間多一些。
    生4:我們小組把小數化成分數的方法來比較的。0.4是4個1/10,也就是4/10,約分后是2/5,大于1/4,所以林林用的時間多一些。生5:我們小組把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來比較的。1/4=1÷4=0.25,0.4>0.25,所以林林用的時間多一些。(評析:有效地利用課堂上即時產生的信息,引導學生,作為進一步學習的資源,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意識,讓學生說說“你最喜歡哪種,為什么?”,引導學生從考察時間、考察目的等多種角度考慮問題,既關注了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又提高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你們最喜歡哪種,為什么?
    生1:我喜歡分數化成小數那個小組的。因為畫圖太麻煩了,而分數化成小數,直接用分數的分子除以分母就可以了。
    生2:我喜歡小數化成分數的那個小組的。分數化小數有的時候除不盡很麻煩,畫圖也很麻煩,比較時間能化成分鐘來比,如果其它單位的還得又一種化法。所以我喜歡把小數化成分數的。
    師():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進一步的學習中,常會遇到一些比較分數、小數大小的實際問題和分數、小數的混合運算。為了便于比較和計算,就需要把分數化成小數,或者把小數化成分數。
    師:誰來說一說第5小組是用什么方法把分數化成小數的?
    生: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
    師:你是怎么想到用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化成小數的?
    生:因為分數的分子相當于被除數,而分母相當于除數。
    (評析:給予學生適當啟發(fā)、引導,幫助學生在自己的知識系統(tǒng)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性知識——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根據這個關系用分子除以分母就可以把分數化成小數,從而找到了分數化成小數的另一種方法。)
    師:請你把71頁“試一試”第2題這幾個分數化成小數。
    (學生獨立解答,教師巡視指導。)
    師:老師問一下第4小組的同學,你們是用什么方法把小數化成分數的?
    生:我們是根據小數的意義把小數化成分數的。
    師:能具體的說一說嗎?
    生:0.4是4個十分之一,也就是十分之四,約分后是五分之二。
    師:那0.04,0.004呢?
    生:0.04是4個百分之一,也就是百分之四,約分后是二十五分之一;0.004是4個千分之一,也就是千分之四約分后是二百五十分之一。
    師:說的真不錯,化成分數后,能約分的要約分,一直約分成最簡分數。
    師:請觀察化簡前的分數,分母與小數有什么關系?有沒有規(guī)律?
    (學生分小組討論,匯報。)
    生1:小數的位數與分母1后面的零的個數一樣多。
    生2:原來有幾位小數,就在1后面寫幾個零作分母。
    師:請再觀察分子與小數有什么關系 ?
    生:原來的小數去掉小數點后的數作分子,
    師:請按照找出來的規(guī)律,把課本第71頁“試一試”的第1題做到練習本上。
    1、課本第72頁練一練第1題,分數化小數。
    2、判斷是否正確,如果不對,請改正。
    3、數學游戲:你說我答:同桌之間一個說分數一個說小數,互相交換著說。
    (讓學生熟記一些常用的分數與小數互化的結果)
    4、比較各組數的大?。ㄖ饕菍Ψ謹岛托档幕セM行練習)。
    5、在直線上面的括號里填上適當的分數,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適當的小數。
    師: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在生活中尋找用分數或小數表示的信息。
    的加減教案篇二
    1、通過觀察擺放p75例題及練習十二,協(xié)助同學理解計算順序。
    2、加深對計算方法的理解,增強對計算過程的感受。
    3、通過觀察交流,培養(yǎng)同學口頭表達能力。
    理解掌握計算順序。
    1、播放丑小鴨動畫片斷。
    今天俺們請來了白晝鵝為大家做向導帶大家去做客吧。
    1、播放動畫。
    看:湖里有幾只天鵝?
    演示:又飛來3只。
    現在呢?誰能說出完整圖意。
    演示:又飛走2只。
    說出正確圖意,然后老師演示完整圖意。
    湖里有4只,飛來3只,又飛來2只,現在有幾只天鵝?
    誰能把圖意完整的說一遍?
    2、咱們再來看看另一個湖里的天鵝吧,演示:先有4只,飛走2只,又飛來3只。
    同學在小組里互相說出圖意,獨立列式后集體訂正。
    3、小結:同學們真聰明,看看俺們學習的和前面學過的連加連減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嗎?
    演示:地上有7個球,抱走3個,又抱來4個。
    2、課件演示小鴨圖。
    3、游戲:把小動物找家,你能找出哪把鑰匙開哪座房子嗎?
    的加減教案篇三
    1、熟練計算10的加減法算式,加深認識加減法間的聯系。
    2、逐步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考的能力,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
    熟練計算10以內加減法算式
    瞧,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新朋友,出示松鼠
    今天我們就到松鼠家里云做客吧。
    課件出示小松鼠
    1、課件出示松鼠過早
    看,松鼠媽媽有6顆松子,小松鼠有4顆,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那你能算出來嗎?
    2、你們可真聰明,小松鼠們要出門去采果子了,他們要動腦才能拿到自己的籃子,出示題卡。
    小松鼠手上的數用10去減,得到的結果就是籃子上的數。
    比一比,哪個同學做的快?
    3、小松鼠提著籃子高高興興地出門去,在路上遇到了美麗的孔雀,花孔雀正在整理自己的羽毛。
    課件出示p68孔雀圖
    請小朋友們開動腦筋算算孔雀身上的羽毛是多少?
    4、松鼠媽媽和兒子比賽撿松子,撿完了他們擺在地上比誰撿的多。
    課件出示p68 8 獨立看圖并填空
    5、p68 7 看鄰居小白兔在忙啥呢?數一數屋后的冬瓜
    第。68面的第9、10題 看松鼠來到了學校,你看圖中哪些可用7+3=10來表示。
    的加減教案篇四
    了小朋友和媽媽一起購物,通過計算兩個物品的總價,計算找零兩個問題引出例1、例2的內容。
    把加減法驗算同時放在加法、減法后面編排,有利于對加強加減法互逆關系的認識,并且驗算的方法也可以更加多樣。
    2.例1(加法的驗算)。
    重點突出驗算方法的多樣性(三種:交換加數位置,和減去一個加數等于另一個加數)。
    隱含的數學知識:加法交換律、加減法各部分間關系。
    3.例2(減法的驗算)。
    同例1,突出驗算方法多樣性(兩種:被減數減去差等于減數,差加減數等于被減數)。
    4.練習七。
    第8題,鼓勵學生提問題,如學生可以提出某兩種商品總價是多少,某種商品比另一種商品貴多少錢。在解決問題時,注意體現開放性,如解決小精靈提出的問題時,第一個問題可以用估算的方法加以解決,然后再用精確計算解決第二個問題。
    (四)和復習。
    1.萬以內筆算加減法的法則的復習。
    讓學生自己通過討論加以解決。
    2.運用計算解決問題的復習。
    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加以解決,體現開放性。
    五、教學建議。
    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習計算。
    教學時,要從實際問題出發(fā),讓學生產生解決計算問題的'欲望。教學時可以利用教材上的題材,也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自行設計情境。
    2.放手讓學生探索,自己完成計算任務。
    要讓學生利用已學的知識,運用遷移類推能力,通過同學間的合作、交流、討論,自己解決計算問題。
    但有一點也要注意,如果學生掌握起來有困難的話,還可以借助直觀幫助學生理解算理。雖然連續(xù)進位加和連續(xù)退位減的算理不難理解,但學生在學習時還是很容易出錯,教學時還是要保證一定的訓練時間和數量。
    的加減教案篇五
    1.講述自己的購物過程,學習用數字和符號記錄。
    2.學習用類推的方法,解答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
    1.超市場景及貼有1—4元價格標簽的商品若干。
    2.幼兒人手一張5元面值的人民幣,1元、2元、5元面值的人民幣若干。
    一、購物活動,學習5以內的加減。
    1.教師提出購物要求:
    每位小朋友用5元錢買一樣物品,如果需要找零錢,請在旁邊的簍子里按數目取出零錢,
    再說說你的5元錢是怎么用的。
    2. 用一道算式記錄下來。
    你有幾元錢,用了幾元錢,還剩幾元錢。
    3.鼓勵幼兒在購物過程中邊購物邊講述。
    如:我用5元錢,買了4元錢的牙膏,還剩1元錢。
    (用一道算式記錄,并和同伴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
    4.請個別幼兒根據所列的算式講述自己的購物情況。
    (如:5-2=3,我用5元錢,買了2元錢的食品,還剩3元錢。)
    二、帶領幼兒進行購物猜測活動,學習用推類的方法解答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
    1.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知道實物圖上數字的含義,教師提出問題,引發(fā)幼兒猜測:
    教師:我用5元錢,買了貨架圖上的兩樣食品,你們猜猜我買的是哪樣食品?
    2.當幼兒說出兩樣食品后,教師可請大家判斷對錯并說出理由,再肯定其中的一樣食品,
    讓幼兒重新猜另一樣食品。
    (如:幼兒猜出的是4元錢的可樂和1元錢的糖,因為這兩樣食品合起來是5元錢。)
    的加減教案篇六
    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級上冊66頁《10的加減法》。
    1、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在有趣的教學情境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fā)同學積極探索新知和學好數學的愿望。
    2、能夠正確計算10的加減法,并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逐步培養(yǎng)數學考慮的能力。
    3、使同學在學習中感受到樂于助人和懂得謙讓的優(yōu)秀品質,促進同學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把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使同學熟練的計算10的加減法。
    能用學過的知識解決新問題。
    一、復習舊知,做好鋪墊
    師出示動物圖片
    生逐次協(xié)助找朋友并說出數的組成,教師逐次板演小動物的圖片。
    的加減教案篇七
    首先對本章的主要概念和法則相關知識進行回顧、梳理,使學生整體系統(tǒng)地感悟知識,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重新構建完善的“知識鏈”;本章主要內容:代數式及代數式的值,單項式與多項式的相關概念,多項式的升降冪排列,同類項、合并同類項、整式加減;二是設計相關的.練習題來綜合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彌補知識和技能上的缺陷,提高掌握知識的水平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讓大部分學生會列代數式及代數式的值,明確代數式的書寫要求;通過訓練讓學生掌握整式、單項式、多項式的相關知識;能熟練地進行合并同類項;掌握去括號、添括號法則,熟練進行整式的加減運算;重點放在:整式的加減運算。
    在整式加減的復習課教學中本人通過練習復習知識點,把本章書分成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基本概念,一部分是基本運算,再通過各層次練習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設計問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可使學生的思維發(fā)散,把他們所知道的有關內容都說出來。通過對一個問題的多個側面地回答,可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與重視,又可培養(yǎng)他們主動分析問題的習慣。通過解決幾組練習,通過解決具體的應用類題目,強調有關整式加減的問題,給學生留下更深的印象,學習效果會比較好。
    的加減教案篇八
    《加減混合》這一課時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75頁及練習十二的第1、2題。
    本課時在學生學習了計算10以內連加、連減的基礎上學習加減混合,為今后學習2步應用題計算打下基礎。從知識結構來看,學生在學習了連加、連減后,給加減混合做了鋪墊,在學習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上不會太難,而使學生真正理解加減混合靜止圖片的意義存在一定的難度。從心理特點來看,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在教學中力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并培養(yǎng)了學生的多種能力。從而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對教材處理如下:
    做成生動有趣的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思維,讓美妙動聽的故事提高學習的興趣,并幫助學生對圖面意思的理解。低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愛玩好動,因此在教學中始終由白天鵝來牽線。這樣激發(fā)了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鞏固所學知識。
    教材安排了2個例題,他們在編排上基本相同,因此在設計上體現“教—扶—放”的原則。例1是先加后減的混合計算,而且直觀地反映了先加后減的加減混合算式的意義,還表明計算順序。例2先減后加,并且也是直觀地反映了先減后加的加減混合算式的意義,還表明計算順序。并在例1的基礎上,省去了計算的思考過程,讓學生自己填寫。
    1、引導學生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混合計算數學問題的過程,直觀地理解加減混合計算的意義。掌握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1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計算。
    2、通過小組合作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學習用加減混合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體會加減混合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重點:掌握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能正確進行1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計算。
    教師:課件、練習紙。
    學生:10根小棒。
    創(chuàng)設情境,鋪墊導入。
    師:小朋友們,《丑小鴨》這個童話故事聽說過嗎?
    生:聽過。
    師:這只受盡苦難的丑小鴨最終怎么樣了呢?
    生: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
    生:愿意。
    師:誰來幫助第一只丑小鴨呢?
    生:3+2+3=87-3-1=3。
    師: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誰來幫助第二只呢?
    生:3+4+1=89-5-4=0。
    師:很好。3+4+1=8你是怎么算的?
    生:3+4=77+1=8。
    師:誰來幫助第三只呀?
    生:4+3+2=910-0-2=8。
    師:第三只丑小鴨也變成了白天鵝,還有最后有只誰愿意來幫他呢?
    生:5+0+3=88-5-3=0。
    師:8-5-3=0這題又是怎么算的?
    生:8-5=33-3=0。
    師:這些都是我們上節(jié)課學的連加連減。誰能用一句話來說一說連加、連減是怎么算的呢?
    生: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有主動參與的氛圍。這里的和諧的教學情境,不僅僅指營造寬松、積極、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不僅僅是在行動上,態(tài)度上對學生尊重、信任、熱愛,更應該是師生之間的相互傾聽、相互訴說、相互激動,以及對事物的共同體驗和意義分享,從而使教學活動切入學生的經驗世界、引發(fā)學生心理震撼,促使教學活動內化為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和諧”的教學情境,是學生產生主動參與需求和熱情的催化劑。而且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對新事物有著天生的親切感。根據一年級兒童的心理用他們喜歡的童話激發(fā)興趣。所以采用〈〈丑小鴨〉〉這個眾所周知的故事,包括孩子。這樣引入新課,并通過聲情并茂的電教媒體對學生形成刺激,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心理需求,進而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而且由于這節(jié)課是學習加減混合,讓丑小鴨帶來的題目對連加、連減進行了鞏固,特別是對計算順序的復習,給新知的學習做好鋪墊。)。
    自主探索,展開思維。
    教學4+3-2=5。
    ①引算式。
    師:啊!多么美麗的白天鵝啊!他們在天空中自由地飛啊飛,飛到了湖邊,仔細看哦,原來有~~先飛來了~~接著又~~看著這一副美景,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并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生:湖里有4只天鵝,先飛來了2只,又飛走了2只,現在還有幾只天鵝?
    師:誰還能再來說一說?
    生:湖里有4只天鵝,先飛來了2只,又飛走了2只,現在還有幾只天鵝?
    師:該怎么來解決呢?
    生:4+3-2=5。
    師:為什么要這樣列式呢?
    生:原來有4只,先飛來了3只,合起來是7只,后來飛走了2只,所以還要再減2。
    師:還有誰再來說一說。
    生:原來有4只,先飛來了3只,合起來是7只,后來飛走了2只,所以還要再減2。
    師:說得真棒!原來湖里有4只天鵝,先飛來了3只,所以我們把4和3合起來,又飛走了2只,所以再從合起來的數中去掉2等于5。所以要列成4+3-2=5。
    的加減教案篇九
    出示購書情境:
    預設:
    (2)師: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你能先估一估買這兩本書小麗要花多少元嗎?
    預設:
    生:
    因為兩本書的價錢都往小估了,所以小麗買書的錢會比10元多。
    (3)師:“小麗一共花了多少錢?”你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請把你的方法記錄下來。學生獨立嘗試,再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名板演,呈現不同的算法。
    預設:
    生1:
    生2:
    生3:
    預設:
    生1:都是用加法解決,結果相同都是10.74元。
    生2:前兩種方法是把小數加法轉化成整數加法進行計算的,第三種方法是直接用小數進行計算的。
    預設:
    生:先把小數點對齊,然后按照整數加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6)教師:列豎式時,為什么要把小數點對齊呢?
    預設:
    生1:在學習一位小數加法時,就是把小數點對齊,即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整數部分相同數位對齊,小數部分的十分位的數要對齊。所以當兩個兩位小數相加時,百分位上的數也要對齊。
    生2:6.45表示6個一,4個十分之一,5個百分之一;4.29表示4個一,2個十分之一,9個百分之一。當小數點對齊時,相同數位就對齊了。先從百分位加起,5加9得到14個百分之一,百分位滿十要向十分位進一,在百分位上寫4;十分位上4加2加1得到7個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寫7;最后個位上6加4得到10個一。因為只有計數單位相同的兩個數才能直接相加,所以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即“小數點對齊”。
    (7)師:在計算小數加法時,你更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呢?
    預設:
    生:喜歡第三種方法。因為這種方法簡單,并且所有小數加法都可以這樣計算。
    的加減教案篇十
    生:一元的分一起,五角的一起,一角的一起等等。
    師:這樣是不是就比放在一塊數方便多了,我們現在用的這個叫什么方法?
    生:分類!
    (板書:a3-2a4a33a)
    生:略
    師:利用同樣的方法,給下列單項式分類
    (出示小黑板)
    板書分出的類別
    師:我們?yōu)槭裁匆@樣分類?是不是因為它們有共同點?那共同點是什么?
    生:相同字母,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
    生:略
    師:看課本p63中間(讀出定義)學生畫下來
    練習同類項,老師在黑板上給出一個單項式,學生自己寫兩個以上的同類項,然后找?guī)讉€學生讀出自己寫的,大家評論!
    師:大家思考一下這些同類項之間可以進行加減運算嗎?
    板書1硬幣+3硬幣=4硬幣
    師:我們現在試一下把硬幣換成字母會是什么效果
    1x+3x=4x
    師:怎么計算的?
    生:(1+3)x
    師:1x+3x=(1+3)x這種形式我們是不是似曾相識呢?
    分配律?。ê唵蔚脑僬f一下分配律,反過來就是把兩個或幾個加數的共同因素提取出來)
    猜想合并同類項的定義,然后看課本p63下面,定義畫下來
    試做題7x2+2x+7+3x-8x2-6
    師:我們前面學習過的交換律、分配律、結合律在這里可以用嗎?
    師:因為多項式中的字母表示的是數,所以我們也可以運用交換律,結合律、分配率把多項式中的同類項合并。
    開始做題,做完題之后
    注意:
    (1)合并同類項后,所得項的系數是合并前各同類項的系數的和,且字母部分的系數不變
    (2)指出計算結果按某字母降冪(升冪)的形式排列
    (3)一找,二搬,三并,四計算
    講解例題1
    練習題第一題(學生寫上黑板)
    糾錯(小黑板)
    1、什么是同類項?
    2、幾個常數項是不是同類項?
    3、同類項與系數有關嗎?
    4、什么叫合并同類項?
    5、合并同類項的步驟是什么?
    p69習題1.2第一題
    的加減教案篇十一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72頁例1及做一做。
    在三年級,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在此基礎上,本課時繼續(xù)學習小數加減法。例1以本單元主題圖的買書情境為線索展開教學,自然引入數位相同的小數加減法的學習,重點解決的是列豎式時小數點應對齊的問題,突出計算的算理理解。為進一步學習數位不同的小數加減法夯實基礎。
    (二)核心能力
    通過自主探索、交流討論的過程,理解“小數點對齊就是相同數位對齊”這一本質,培養(yǎng)遷移推理能力和運算能力,發(fā)展數感。
    (三)學習目標
    1.借助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自主探索、交流討論理解“小數點對齊”的道理,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數位相同的小數加減法,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2.通過計算、比較等活動經歷把整數加減法計算經驗遷移到小數加減法計算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運用遷移規(guī)律的意識。
    3.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感受到小數加減法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應用意識,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四)學習重點
    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五)學習難點
    理解“小數點對齊就是相同數位對齊”這一本質。
    (六)配套資源
    實施資源:《小數加減法(例1)》名師教學課件
    (一)課前設計
    1.預習任務
    想一想:一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什么?請你任意寫出幾個一位數加減法的算式,并進行計算。
    (二)課堂設計
    1.復習導入
    (1)口算,并說出口算的方法。
    2.5+0.9=1.2-0.5=
    7.8+1.6=4.7-2.8=
    11.7+2=8.6-5.3=
    1.2+0.8=7.5-2.5=
    (2)列豎式計算
    3685+279=3685-279=
    師:你能說一說計算整數加減法時要注意什么嗎?
    預設:
    生1: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就向前一位進一。
    生2: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它的前一位退一當十,和本位上的數合并在一起,再減。
    師:同學們已經把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熟記在心了,如果換成小數的加減法,你們還有辦法解決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學習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板書課題)
    2.學習例1。(數位相同的小數加減法)
    小數加法
    出示購書情境:
    預設:
    (2)師: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你能先估一估買這兩本書小麗要花多少元嗎?
    預設:
    生:
    因為兩本書的價錢都往小估了,所以小麗買書的錢會比10元多。
    (3)師:“小麗一共花了多少錢?”你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請把你的方法記錄下來。學生獨立嘗試,再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名板演,呈現不同的算法。
    預設:
    生1:
    生2:
    生3:
    預設:
    生1:都是用加法解決,結果相同都是10.74元。
    生2:前兩種方法是把小數加法轉化成整數加法進行計算的,第三種方法是直接用小數進行計算的。
    預設:
    生:先把小數點對齊,然后按照整數加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6)教師:列豎式時,為什么要把小數點對齊呢?
    預設:
    生1:在學習一位小數加法時,就是把小數點對齊,即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整數部分相同數位對齊,小數部分的十分位的數要對齊。所以當兩個兩位小數相加時,百分位上的數也要對齊。
    生2:6.45表示6個一,4個十分之一,5個百分之一;4.29表示4個一,2個十分之一,9個百分之一。當小數點對齊時,相同數位就對齊了。先從百分位加起,5加9得到14個百分之一,百分位滿十要向十分位進一,在百分位上寫4;十分位上4加2加1得到7個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寫7;最后個位上6加4得到10個一。因為只有計數單位相同的兩個數才能直接相加,所以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即“小數點對齊”。
    (7)師:在計算小數加法時,你更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呢?
    預設:
    生:喜歡第三種方法。因為這種方法簡單,并且所有小數加法都可以這樣計算。
    小數減法
    出示:《數學家的故事》比《童話選》貴多少元?
    (1)教師:關于小數加法,同學都會計算了。這個問題你能解決嗎?學生獨立解決。
    預設:
    小數點對齊。從百分位減起,5減9不夠減,就從十分位退一當十再減,15-9=6,得到6個百分之一,在百分位上寫6;十分位上4退1是3,3-2=1,得到1個十分之一,在十分位上寫1;最后個位上6-4=2,得到2個一,在個位上寫2。
    (2)教師:在計算過程中,你有什么發(fā)現?
    預設:
    生1:和小數加法相同,豎式計算時都要將小數點對齊;
    生2: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和整數減法的計算方法相同。
    (3)教師:在計算過程中,有什么需要我們注意的嗎?
    預設:
    生1:小數點對齊,就是相同數位對齊。即每一位都是在求相同計數單位個數的差。
    生2:按照整數減法的計算方法計算,哪一位上的數不夠減,就從它的前一位退一當十,和本位上的數合并在一起,再減。
    3.比較內化,突出算理
    快速口算:5+20.5+0.20.05+0.02+
    5-20.5-0.20.05-0.02-
    你有什么想法?
    生1:小數加減法和整數加減法都是要把相同數位對齊。
    生2: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和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相同。
    ……
    無論是整數加減法、小數加減法、還是分數加減法,本質都是相同計數單位個數的加減,計算時,必須要把相同數位對齊。
    鞏固練習。
    (1)口算:
    練習十七第1題。
    (2)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驗算。
    2.98+0.5612.53+4.676.07+4.89
    5.64-1.787.2-0.815.62-7.46
    強調:在計算結果中,小數末尾的“0”要根據小數的性質劃掉。
    (3)下面是小明的體重統(tǒng)計圖。
    (1)小明從7歲到10歲,體重增加了多少千克?
    (2)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得最多?增加了多少?
    5.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用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列豎式時,要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然后再按照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問題:如果小數部分的數位不同,怎么進行計算呢?有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試一試。
    (三)課時作業(yè)
    1.計算并驗算。
    3.64+0.4821.56+6.747.85+9.19
    41.2-15.68.24-3.5611.65-7.39
    答案:4.1228.317.04
    25.64.684.26
    解析:【考查目標1】正確列出豎式計算并驗算,注意計算的結果能化簡的要化簡。
    2.小麗家兩個月的電話費和上網費如下表,把表填完整。
    答案:略。
    解析:認真觀察表格,分別計算出4月、5月兩種費用的總數和每項費用兩個月的總數。
    3.解決問題。
    (1)杯里的水有多少千克?
    答案:0.95-0.35=0.6(kg)
    解析:【考查目標3】認真觀察,第一幅圖中空杯子的質量是0.35千克,裝水后的質量是0.95千克,用0.95千克減去0.35千克就是杯子的質量。
    答案:2.5-1.5=1(千克)2.5-1×2=0.5(千克)
    解析:【考查目標3】認真分析題意,先算出減少的質量就是一半蜂蜜的質量,再算出一整瓶蜂蜜的質量,用總質量減去蜂蜜的質量就是瓶子的質量。
    的加減教案篇十二
    本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內容,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分數的認識、比較分數的大小、通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之上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
    在本節(jié)課中,學生主要經歷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的過程,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的算理:計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減,因此要先通分。并熟練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的計算方法。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為后面繼續(xù)學習分數混合運算以及相應的解決問題等知識打好基礎。
    本班學生大部分都喜歡數學,但由于個性差異的存在以及家庭教育的不同,還存在著一些后進學生。我對他們學習數學的態(tài)度是非常認可的,學生已經熟練的掌握了同分母分數加減的計算方法,這對本課的學習有正遷移作用。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和小組合作來解決問題但學生也很容易受到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影響,認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只要將分子、分母分別相加減就可以了。對本節(jié)課具有一定的負遷移作用。所以,我在教學設計中注重了這個問題。
    1、通過直觀的操作活動,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2、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3、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轉化、遷移類推和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通分,把異分母分數轉化成同分母分數后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使學生在經歷數學活動、豐富數學體驗的基礎上,理解先通分、再加減的算理。
    的加減教案篇十三
    課程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利于學生的體驗和理解、思考與探究。在實際生活中,蘊涵著大量的用小數加減法解決的問題。因此,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中,選取了學生熟悉的、具有一定聯系的、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生活素材來開展教學活動。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呈現兩名同學在書店購買圖書的全過程,引入小數的加減法。通過讓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上課伊始,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有目的`地對學生的思路進行引導。當學生在對所提的問題進行解決時,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算法。在學生的匯報中追問:“怎樣才能保證相同的數位對齊呢?”學生馬上就會說出只要小數點對齊就可以了。這樣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上自然是水到渠成,并且印象深刻。由于有了之前對整數加減法的認識和探究中適時的點撥,學生很自然地實現了從整數加減法到小數加減法的知識遷移。
    多媒體課件。
    出示教材71頁主題圖。
    師:星期天,小麗和小林相約到書店買書。小林買了一本詞典,小麗買了一本《數學家的故事》和一本《童話選》。
    師:讀書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陶冶情操。在小麗和小林買書的情境中,還蘊涵著許多的數學知識,讓我們一起去探究吧!(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出示主題圖,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及數學知識在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
    根據主題圖提供的信息,提出問題:小麗買這兩本書一共花了多少錢?
    (1)課件出示兩本書的價錢:《數學家的故事》6.45元,《童話選》4.29元。
    (2)列式:6.45+4.29。
    (3)比較這道題和以前學習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師:整數加減法在列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呢?
    預設。
    生1: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算起。
    生2:哪一位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哪一位不夠減就要向前一位借1當10,然后再算。
    師: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否同樣適用于小數加減法呢?請同學們按照課堂活動卡小組合作進行探究。
    (4)學生匯報。
    生1:通過討論,我們小組發(fā)現: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和整數加法的計算方法應該是一樣的,要保證相同計數單位上的數相加,在列豎式計算時,百分位上的5要和9對齊,十分位上的4要和2對齊,個位上的6要和4對齊,計算結果是10.74元。
    生2:通過討論,我們小組發(fā)現:在計算小數加法時,相同數位要對齊實際上就是小數點要對齊,小數點對齊了,相同數位也就對齊了。
    師:同學們的發(fā)現很有道理,能夠通過整數加法的計算方法類推出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真了不起!的確是這樣,在計算小數加法時一定要注意小數點要對齊,也就保證了相同數位對齊。
    (1)根據這兩本書的價錢再提出一個減法問題。
    預設。
    生:《數學家的故事》比《童話選》貴多少錢?
    (2)獨立列式解決這道題。
    (3)學生匯報。
    生1:我列的算式是6.45-4.29=2.16(元)。
    生2:計算小數減法時,相同數位相減,不夠減的時候要向前一位借1當10,然后再算。
    師:為什么要把小數點對齊?(把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數位對齊)。
    (4)教師小結:計算小數加減法時,先把各數的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數位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最后在得數里對齊橫線上的小數點點上小數點。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自主解決問題,自主歸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這一過程充分尊重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提升了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特點。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的加減教案篇十四
    本節(jié)課以“吃西瓜”為情境,學習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的加減法,這是在學生認識分數和理解其意義的基礎上學習的。教材通過有趣的情境和直觀的圖形,揭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規(guī)律,最終達到擺脫對直觀圖形的依賴,能夠直接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本課學習的重點是探索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其中探索用“1”減去一個分數的運算是學習的難點。突破重難點的關鍵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在知識的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中,探索、感悟出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運算規(guī)律。把教材中的圖畫設計成生動與取得數學故事,并讓學生根據獲得的數學信息,提出問題,從而展示出例題。
    三年級學生有一定理解力,在前面的課程中對分數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通過分蘋果的實際操作,學生感受到由分數表示由多個個體組成的整體中的一份或若干份。在對分數有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學生學習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會很容易掌握的。
    知識與技能: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出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過程與方法:學生學會計算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的加減運算,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1.重點:掌握同分母分數(分母小于10)加減的計算方法。
    2.難點:幫助學生擺脫對圖形直觀的依賴,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方法。
    的加減教案篇十五
    1、是學生進一步理解、鞏固處理小數加減法計算過程中需要進位或退位的算法問題。
    2、能教熟練地分析和解決用小數加減法計算可以解決的簡單問題。
    3、進一步培養(yǎng)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一、基本練習。
    1、口算。
    2、列豎式計算。
    二、專項練習。
    1、課本第9頁“練一練”的第2題。
    第1題:判斷結果:錯誤。
    原因分析:漏了進位。5加7等于12,寫2進一。
    第2題:判斷結果:錯誤。
    原因分析:小數點沒有對齊。就是數位沒有對齊。
    第3題:判斷結果:錯誤。
    原因分析:忘了退位。從個位退一后,整數部分只剩下9。
    2、課本第9頁“練一練”的第3題。
    這是一道估算題,注意的問題:
    1)獨自審題,并解答問題。
    2)說說解答方法。
    3)引導他們用估算解決問題,掌握估算方法。
    第一種方法:把21.8元看成22元,14.5看成15元。22加15的和是37,3740,所以40元夠買。
    第二種方法:把整數部分先加起來,21+14=35。由于小數部分的和不可能超過2,所以他們的和一定小于40元。
    4)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解答。
    3、課本第9頁“練一練”的第4題。
    這是一道小數加法題。目的在于通過本題解決過程考察、評估學生對問題本質的理解和領悟能力。
    4、課本第9頁“練一練”的第5題。
    這是一道培養(yǎng)學生能獨立分析和解決用小數加減計算可以解決的簡單問題。學生通過練習不僅可以進一步理解鞏固所學過的知識,而且可以找出新問題,激發(fā)探索精神。
    第(1)題:用加法計算。
    第(2)題:用減法計算。
    第(3)題:先找小于5元的食物,然后進行計算。
    第(4)題:啟發(fā)學生從新的角度提出新穎的數學問題,并解答。
    三、作業(yè)設計。
    1、列豎式計算。
    1.9+2.87.4-5.835.8+9.712.8-9.7。
    56.2-27.853.47+4.2563.7-37.823.1+61.3。
    2、解決問題:
    1)蕭蕭到超市買東西,花了18.6元,還剩下13.9元。蕭蕭帶了多少錢?
    2)朗朗帶了50元,買了2本書,還剩下32.8元。買這二本書共花了多少元?
    的加減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通過“逛超市”,讓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
    2、通過感受生活,讓學生明確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
    重點難點:
    探求科學、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創(chuàng)設情境:超市購物。
    出示幾件物品的標價。
    鋼筆、筆記本、講義夾、記號筆、書包、
    鉛筆盒、美工刀、………;。
    2、根據自己的需要挑其中兩件商品然后想想自己要付多少元。
    先列出算式。
    二新授。
    1、你會用豎式計算嗎?先把豎式寫下來,列舉部分同學的豎式。
    你們覺得計算時要注意些什么?
    讓學生試著計算一下。
    還是剛才的幾位同學上去板演。
    逐個點評,糾正計算中的一些問題。
    3、同桌的兩人比較一下,誰用的錢多些?
    多多少用什么方法去求?先列式。
    并列出豎式。
    你會計算嗎?要注意些什么?
    試著計算出來,并投影一些同學的計算。
    逐個點評,表揚做得較好的同學。
    5、歸納小結。
    比較整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的相同點和比整數加減法更需注意的地方:
    都要數位對齊,都要從低位算起;。
    計算小數加減法需要把小數點對齊后再算,最后在得數里還要點上并對齊小數點。
    三練習。
    1、你們同桌兩人一共用了多少元?交流一下計算結果。
    2、你買的兩樣東西價錢一樣嗎?哪種多些,多多少?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寫出來。
    3、誰最會花錢,花了多少?誰用得最少?他們倆相差多少元?
    4、每個同學如果都有10元錢,售貨員還應找回你多少元?
    5、完成”練一練”的第1題。
    讓學生先說計算方法,需要注意些什么?
    幾位學生上去板演,集體訂正。
    6、完成”練一練”的第2題。
    先找出錯在哪里,把錯誤的地方改正過來。
    你能把正確的結果算出來嗎?
    學生練習,集體訂正。
    7、做49頁試一試題目。
    讓學生觀察與例2中的計算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啟發(fā)學生利用例2的計算經驗先獨立完成這里的計算,再學習小組內交流。
    8、完成49頁”練一練”的第1題。
    四個小組各做一題,比一比哪一小組的正確率高。
    四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收獲?你認為自己學得怎么樣?
    五課堂作業(yè)。
    的加減教案篇十七
    1、使學生初步掌握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2、通過對比小數加法與整數加法的相同點以加深學生對小數加法的理解。
    列豎式計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做整數加法時要注意什么?74+2851+62。
    (小結時,突出“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1、設計購物情景圖。學習小數的加法計算。
    從畫面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你想購買哪些商品?它們的價格分別是多少元?
    你最少選擇購買兩種商品,請你計算一下你一共用去了多少元錢?
    計算結束之后說給同桌的小伙伴,你自己是怎樣計算的?(給出活動時間)。
    學生活動后匯報歸總。得出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教師可以板書)。
    教師補充講清,直接用小數計算的書寫格式。(強調格式)。
    2、試一試(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4.5+2.30.9+6.214.1+3.62.08+0.49。
    形成文字。計算小數加法時,要使相同數位對齊,也就是要把小數點對齊,從低位加起,加得的結果要對齊加數的小數點,點上小數點。
    1、把自己的語文、數學課本的單價找出來,計算一下語文、數學兩本書一共用多少元錢?
    2、看夠物信息,幫小強計算一共用去多少元錢。
    面條一包食鹽一袋火腿腸味精一袋。
    1.86元1.00元5.06元9.47元。
    1、判斷正、誤(并說出錯誤的原因)。
    2、選擇正確的答案填在相應的括號里。
    3、摘果游戲。
    說明(果樹圖上有小數的加法算式,誰計算結果正確,摘下的果子歸誰。)。
    1、通過這節(jié)課的活動,你學會了什么本領?
    第4課時。
    內容: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p96頁的內容。
    0.37+0.5810.9+7.8。
    1、組織學生自學p96頁例4。從例4中你學到了什么?從1.2-0.6=0.6的豎式計算中你發(fā)現了什么秘密?它與小數加法比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能說一說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嗎?(留時間讓學生議論。)。
    3、設計情景,提出問題,鞏固小數減法的計算。
    出數據信息。
    尺子鉛筆作文本圖畫本筆盒彩色筆。
    0.80元0.50元1.20元0.60元9.67元12.40元師:根據以上的商品價格,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并解決它。
    4、回顧對比:
    小數減法計算與整數減法計算有什么不同?
    小數減法計算與小數加法計算有什么相同點和什么不同點?
    說明:1、兩人一組。每人說出一個小數。兩人同時寫豎式計算,比一比誰算得又對又快。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計算題目多者為勝。
    1、完成課本p97頁第1、2題。
    2、課后實踐作業(yè):p97頁第3題。
    第5課時。
    課本p97~~p98第4~~6題。
    2、使學生能形成比較正確、熟練的計算技能。
    4.6+5.40.6+0.80.36+0.4。
    0.9–0.70.8–0.41–0.6。
    老師小結口算情況。
    1、完成p97第4題和p98第6題。
    2、評講時突出兩個帶小數相減,且小數部分只有一位,十分位上的數不夠減,要從整數部分的個位退一的計算方法,作為重點評講。(學生如出現錯誤,結合評講)。
    1、討論:以下兩題應該怎樣列式計算。
    (1)0.95比0.58多多少?
    (2)已知甲數是7.4,它比乙數多1.3,乙數是幾?
    學生列式計算后,老師進行簡單小結:第(1)小題是比較兩數大小,相差多少?可用減法計算,列式計算0.95-0.58=0.37;第(2)小題已知甲數是7.4,它比乙數多1.3,乙數是多少?(也就是乙數比甲數少1.3,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是多少?)用減法計算:即7.4–1.3=6.1,做這類文字題一定要弄清楚誰與誰比,誰大誰小,求大數還是求小數,要分析題中兩數關系,然后選擇正確的算法進行解答。
    1、使學生初步掌握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2、通過對比小數減法與整數減法的相同點以加深學生對小數減法的理解。
    的加減教案篇十八
    活動目標: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我是汽車小司機》幼兒做開汽車動作入室。
    1、教師引導語:“今天鄒老師要開著小汽車搭小朋友去一個好玩的地方。請跟隨我來吧。
    2、”瞧瞧,我們來到哪里了?“播放多媒體課件,幼兒觀察畫面,引導幼兒說出:”農場“。教師帶領幼兒參觀農場。
    1、播放課件,帶領幼兒進入馬棚,幼兒觀看動畫,引導幼兒列出相關算式題:1+3=4,教師引導幼兒看算式,交換其中兩個數,得數不會變,還可以怎么列算式?3+1=4,教師告訴幼兒,交換前面兩個加數的位置,它的得數不變,這種方法叫加法交換律。
    1、播放課件,帶領幼兒來到羊棚,幼兒觀看動畫,并根據動畫寫出相應的算式題:4-1=。
    2、播放課件,帶領幼兒前往雞舍,幼兒觀看動畫,并根據動畫寫出相應的算式題:4-2=2.
    3、播放課件,帶領幼兒前往豬棚,幼兒觀看動畫,并根據動畫寫出相應的算式題:4-3=1.
    四、游戲”給動物喂食“,復習4以內的加減運算。
    2、游戲規(guī)則:根據動物要吃的食物,給動物喂食,沒種食物身上都有一道算式題,只要把算式題算出來,可以給所需要的.動物喂食了。
    五、送動物們回家,復習4的加減運算。
    播放課件,”天晚了,動物們要回家了,我們幫飼養(yǎng)員把動物們送回家吧?!坝變河^看圖畫,每個動物的家都有一把鎖,動物身上都有一個密碼,只要把動物身上的密碼解開了,動物們就可以回家了。
    六、結束活動:
    天快黑了,我們也要結束一天的農場生活了,開著我們的小汽車回家吧!
    的加減教案篇十九
    1)學生經過觀察、合作交流、討論總結出去括號的法則,并較為牢固地掌握。
    2)能正確且較為熟練地運用去括號法則化簡代數式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能力。
    2)鍛煉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分解、知識整合能力。
    1)讓學生感受知識的產生、發(fā)展及形成過程,培養(yǎng)其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過學生間的相互交流、溝通,培養(yǎng)他們的協(xié)作意識。
    難點:括號前面是號,去括號時,應如何處理。
    (1) 回顧舊知,承前啟后
    1.什么叫做同類項?
    2.敘述合并同類項的法則
    3.若a、b、c均為有理數,請指出以下代數式中的同類項及其系數,并進行合并。
    的加減教案篇二十
    (3)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掌握一位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興趣。
    談話法,觀察法,討論法。.......
    一、談話引入。
    1、出示ppt(超市圖片)。
    師問:同學們看看這是哪里呀?(超市)。
    對,這是超市,大家都知道我們街上也剛剛開了一家超市,你們去過嗎?(去過)老師前兩天也去過呢,今天,老師還給大家?guī)砹艘恍┣皟商鞆某欣镔I來的東西。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嗎?(想~)看來同學們不是很想知道,能不能大聲地告訴老師,你想知道嗎?(生大聲回答)。
    2、出示教具尺子和毽子等,生說出它們的名稱,師在黑板上標好價格。(尺子1.2元,毽子2.5元)。
    3、師:老師這里還有很多東西呢,大家喜歡這些東西嗎?(喜歡)師:好,如果待會兒哪位同學表現很棒的話,老師就將這些東西作為獎品獎勵給他們,不過,要想表現好的話首先得和老師一起解決幾個問題。
    二、新授。
    2、這就是我們今天即將解決的第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把這個問題朗讀一遍。
    3、指名列算式,師板書:1.2+2.5=,師:為什么要這樣列算式呢?(合理即給予鼓勵表揚)。
    4、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過的'有什么不同呢?那同學們能不能用我們前邊學習的元角分的知識來計算出它的結果呢?生獨立在練習本上計算。
    5、反饋。生可能:(1)2元加1元等于3元,2角加5角等于7角,合起來就是3元7角。
    (2)1元2角加2元等于3元2角,3元2角再加5角也是3元7角。。........
    12。
    能用豎式表示出來嗎?
    元角。
    12。
    +25。
    ————————。
    37。
    師生一起回顧計算過程,師:能用1元加5角等于6元嗎?為什么?強調一定要元加元,角加角。
    6、這道題除了這種方法我們還可以用小數加法進行計算,那么小數加法又該怎樣列豎式計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知識。(板書課題:一位小數的加減法)然后分組討論。
    7、反饋,生答師板書。先寫什么?然后2寫在哪里?5寫在哪里?然后從哪兒開始計算呢?。最后再對齊橫線上小數點的位置點上小數點。所以算出來的結果是3.7元,也就是3元7角。
    8、生觀察,師引導,發(fā)現小數點要對齊。師強調小數點必須對整齊,這是小數加減法的一個重要特征,小數點對整齊了相同數位也就對整齊了。
    9、練習。
    6.5+2=4.2+3.7=53.6+2.2=。
    (1)生獨立完成后指名將自己的計算過程寫到黑板上,集體訂正。
    (2)師著重以第一道算式為例講解整數和小數相加的方法。(在小數的末尾去掉一個或幾個零,或者增加一個或幾個零,小數的大小不改變)。
    10、小結一位小數加法的計算法則:相同數位要對齊(即小數點對整齊)然后再按照整數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11、剛才的問題同學們解決得非常好,那么接下來同學們還能順利過關嗎?請看大屏幕,出示ppt加法問題。指名讀題(可多找兩個,比比誰讀得更好,并給予鼓勵)。
    12、生列式師板書,然后讓生根據我們剛剛學過的一位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來試著計算一位小數的減法。分組討論。
    15、練習。
    7.5—3.2=9.8—6=4.5—3.5=。
    (1)指名到黑板上做,其余做練習本上。
    (2)集體訂正,并強調最后一道題的結果1.0也可以直接寫1。
    三、數學醫(yī)院,診治一下他們的病癥吧。
    26.513.25.3。
    +7.2+7-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8.513.93.4。
    四、全課小結。
    同學們,不知不覺這節(jié)課即將結束了,這節(jié)課你們學得開心嗎?(開心)那請同學們大聲地告訴老師這節(jié)課你學習了什么知識呀?(一位小數的加減法)那我們在做一位小數加減法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呢?(小數點對整齊)。......
    五、布置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