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綠色的世界(模板14篇)

字號:

    教案的編制需要緊密結合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突出重點、難點和關鍵問題的教學設計。教案編寫時要注意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教案的探討和分享可以促進教師們之間的合作和互動,推動教學改革和發(fā)展。
    幼兒園教案綠色的世界篇一
    一、活動目的:
    通過這次活動,引導學生關心自己生活的環(huán)境,明確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提高保護環(huán)境,保護地球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社會公德,使他們自覺地用小行動來保護大地球。
    二、活動準備:
    1、學生利用網絡尋找破壞、污染環(huán)境的圖畫并加以說明。
    2、學會唱兩首有關環(huán)保的歌曲。
    三、活動過程:
    (主持人顧超)男:無論你走到天涯海角,。
    (主持人徐瓊)女:無論你穿過山山水水,
    合:最終――我們還會再次相會!
    出現背景圖:綠色的地球,藍色的海洋,可愛的動物。
    男:因為我們擁有同一個地球,
    女:因為我們擁有共同的環(huán)境。
    男:一個地球就是一個家庭。
    女:一同生存,共濟命運。
    合:初二(3)班《共創(chuàng)綠色家園》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男:請聽一組“公益廣告詞”。
    (從臺下飄來公益廣告詞)。
    學生陳淵:――“水是生命之源,請節(jié)約每一滴水,如果人類不節(jié)約水,那么最后一滴水將是人們的眼淚?!?BR>    學生肖霞:――“請問,為什么要使用無氟冰箱?”學生邵溢枝:――“讓我們的空間更潔凈,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學生黃義男:――“讓人痛心的是,總有一些人在破壞環(huán)境!讓我們都來保護環(huán)境。要知道,我們需要地球,救一救我們共同的媽媽――地球吧!”
    學生陸夢蝶:――小草正在生長,請不要打擾!
    學生錢幸寬:――愛比花紅,情比綠濃!
    男:地球是我們人類的家園,但是,我們的家園正在遭受破壞,地球上的空氣、水、土壤……正在受到嚴重的污染。
    女:地球媽媽生病了,二十一世紀人類將面臨十大全球性問題。大家知道嗎?――――。
    (幻燈顯示“全球十大問題內容”:石油告急、全球氣溫升高、水資源缺乏、紫外輻射量增大、礦產資源耗竭、耕地面積減少、動植物品種和數量減少、沙漠面積擴大、人口膨脹、糧食需求可能超出地球的供給極限)。(錢陽、宋曉波、黃宇、姚英杰、孫超、沈大為、吳俠、邵健潑、徐逸、黃義男――每人一條,高聲朗讀)。
    男:經濟快速發(fā)展,我們稍不警惕,環(huán)境就將受到污染,我們的生活就沒有安全,請聽一組環(huán)保新聞。
    1、顧夢瑤人滿為患――地球僅有5.1億平方公里面積,而現在地球人口已50多億,每年還有1.5億人口來到地球上。專家估計,地球難以承載100億以上人口,如果內人口不能控制在72億以內,未來世界將會出現人口“爆炸”。
    2、陸夢蝶熱浪――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氣體的急劇增加,導致地球的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如果地球表面溫度提高1度,那將會導致南極覆冰大陸和北極、北冰洋的冰雪融化,從而使海平面上漲,將使很多地方成為海洋。
    3、陸維目前,世界上已鑒定的生物物種170多萬種。多年前,地球上平均每天至少有一種生物滅絕,從今天開始,將平均每小時消失一種生物。
    4、任怡前幾年,一只重達900千克的大海龜擱淺在威爾士海灘而死,解剖發(fā)現,它的腸里塞有1.5×22厘米的塑料袋,這只世界上最大的海龜可能是噎死的。
    5、陸維潔航測表明,北京已被7000座垃圾山包圍。垃圾覆蓋了京郊8000畝以上的耕地,上海有一個五六千米的垃圾填埋場,原計劃之后在上面種果樹,可10年后的今天挖開一看,里面仍是大量的沒有化解的塑料,無法種植任何東西。
    (陳敏嬌走上臺,朗誦《豈能如此搞笑》。配樂:《小夜曲》(舒伯特)。
    男:保護地球也包括保護動物,熱愛大自然也應該熱愛動物!
    合:為了明天,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做保護動物的小衛(wèi)士。
    男:我們的地球怎么會變成這樣?其實地球的被污染來源于我們人類。同學們從網絡上找到了很多有關的環(huán)境污染現象的圖片,簡直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讓我們敲響警鐘,共同拯救我們的地球!下面就請幾位同學上臺交流。
    (幻燈顯示圖片)同學們針對圖畫加以說明。)。
    女:我們希望綠色,因為綠色是人類生存的保證。
    男:我們熱愛紅色,因為紅色是我們青少年的象征。
    女:我們不喜歡那些被人們丟棄的白色。
    男:我們更不喜歡那充滿臭味的黑色。
    合:因為它們是綠色世界大敵,
    下面請同學們看一段錄像。(放映錄像,反應各種污染的情況)。
    女:下面再請大家,希望大家在笑聲中有所收益。
    (學生就在原座位,分別表演笑話,內容如下)。
    1、《干凈的地方》(朱曉歡、殷雪梓)。
    甲:“這條街真臟,連個干凈的地方也都沒有?!?BR>    乙:“有?!?BR>    甲:“哪兒?”
    乙:“那些果皮箱?!?BR>    2、《理應如此》(殷怡雯、殷雨辰)。
    甲:(驚訝)“你們宿舍樓里的耗子都快趕上小豬崽了?!?BR>    乙:“就憑我們?yōu)樗峁┑娘嬍硹l件來說,它們理應趕上老母豬才對呢!”
    3、《健康報》(溫學平、陸禮濱)。
    顧客:“同志,用舊報紙包食品,不衛(wèi)生吧!”
    售貨員:“沒關系,這是《健康報》嘛?!?BR>    男: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環(huán)境保護已經成為二十一世紀的熱點話題。
    女:我們決心要保護自己可愛的家園。
    男:哪怕大風大浪,
    女:哪怕困難重重,
    合:我們的環(huán)境保護行動決不停止。
    男:請馮夢潔同學上臺演講。她演講的題目是《假如我是環(huán)保局局長》。
    (音樂伴奏《春江花月夜》)。
    女:“獅城”新加坡街道整潔,綠樹成蔭;日本也開設“森林教師”為孩子們講解綠化知識,只要我們一起動手,我們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幼兒園教案綠色的世界篇二
    一、設計意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吃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吃得健康、吃得科學,還應符合生態(tài)平衡、生態(tài)環(huán)保。本活動以當今提倡的綠色環(huán)保為出發(fā)點,以與幼兒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綠色食品為內容,讓幼兒了解綠色食品標志的含義和綠色食品的來源,讓幼兒懂得綠色食品有益身體健康。本活動采用多媒體教學的形式,以游戲形式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動機,并讓幼兒操作電腦,在電腦中自己尋找答案,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興趣與提高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活動目的:
    1、初步了解綠色食品標志的含義,知道綠色食品是出自純凈、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下的安全、無污染食品。
    2、通過讓幼兒主動探索,了解綠色食品的生長、生產加工等過程,懂得多吃綠色食品有益身體健康。
    3、培養(yǎng)幼兒從小樹立環(huán)保意識。
    三、活動準備:
    1、布置一個自選商場。
    2、放大的綠色食品標志圖二張。
    3、六臺電腦及課件。
    四、活動過程:
    (一)以到“自選商場”選購一件自己最喜愛的食品引入,啟發(fā)幼兒尋找食品包裝袋上的標志。
    (二)出示綠色食品標志,引導幼兒再次選購有綠色食品標志的食品。
    (三)簡介綠色食品標志的含義:
    1、指導語:這是綠色食品的標志,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
    標志。
    2、簡介綠色食品的標志:上方表示太陽,下方是葉片和花蕾,標志圖形是正圓形,整個綠色食品好象讓我們看到了在陽光照耀下所有的植物、動物都健康快樂的成長,告訴人們綠色食品是安全、無污染、營養(yǎng)豐富的食品,人們吃了綠色食品有益人體健康。
    (四)幼兒探索活動:
    1、幼兒分組操作電腦。
    (1)了解綠色食品的來源。
    (2)根據設置問題,尋找答案。
    2、集中交流操作中所獲得的答案。
    (五)師小結。
    (六)按綠色食品與不是綠色食品進行分類。
    (七)教育幼兒多吃綠色食品。
    幼兒園教案綠色的世界篇三
    1、問壇哪得綠如許,為有大家來愛護。
    2、少一串腳印,多一份綠意。
    3、小草青青,腳步輕輕。
    4、讓我們手牽著手,共同保護我們的家園。
    5、創(chuàng)建綠色校園,從你我做起。
    6、人重臉,樹重皮,請勿墻上留痕跡。
    7、同花兒一起開放,和小樹一起成長。
    8、花香陣陣,鳥鳴聲聲?,槵槙?,濃濃情深。
    9、愛護小草吧,它是春天的信使。
    10、乘陰靠綠樹,美化靠大家。
    11、讓花兒含笑,讓草兒傳情,讓心兒綻放。
    12、綠色校園,綠色生活。
    13、人人都來愛護它,世界才會更美妙。
    14、鳥兒渴望潔凈的天空,人類渴望綠色的家園。
    15、讓藍天白云永駐,愿青山綠水常留。
    16、天是藍的,草是綠的,心是純粹的。
    17、別在綠色消失時,我們才去后悔。
    18、你揮一揮袖,不帶走一片云彩。我動一動手,不留下任何紙屑。
    19、地球,我們的母親。讓我們做兒女的盡上一份孝心。好好保護她吧。
    20、少一個腳印,多一份芳香。
    21、給我一片綠,還你一片蔭。
    22、綠了大地,潤了人心。
    23、環(huán)境你不愛,美景不常在。
    24、當你昂首闊步時,我在你腳下呻吟。
    25、走一走,看一看,花紅柳綠美無限。
    26、繞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綠。
    27、花草樹木都是寶,沒它我就不行了。
    28、一個綠色的夢,靠大家來圓。
    29、建設綠色校園,增強環(huán)保意識。
    30、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打開藍天的窗。
    31、保護藍天碧水。
    32、環(huán)境與人類共存資源開發(fā)與環(huán)境保護協調。
    33、建設美麗的邊疆愛護我們的家園。
    34、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tài)平衡。
    35、擁有綠色人類將不會失去夢想。
    36、愛青山綠水愛藍天白云讓生命在愛中每時每刻充滿活力。
    37、養(yǎng)殖業(yè)的環(huán)境安全準則。
    38、合理使用資源維護生態(tài)平衡。
    39、同心關愛自然容顏攜手描繪美好河山。
    40、發(fā)展以市場為本生產以環(huán)保為先。
    41、塑料包裝用一次白色污染害幾世。
    42、地球是我家愛護靠大家。
    43、失去生態(tài)平衡人類寸步難行。
    44、保護人類環(huán)境營造綠色家園。
    45、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營造綠色家園。
    46、沒有地球的健康就沒有人類的健康。
    47、自然的綠色永遠的選擇。
    48、提高環(huán)保意識建設美好家園。
    49、多乘公交車少用私家車。
    50、讓地球遠離污染讓綠色走進家園。
    幼兒園教案綠色的世界篇四
    活動目標:
    1、知道了小樹、花草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從小愛護花木、保護環(huán)境。
    2、感受大自然、周圍環(huán)境的美好,初步建立保護環(huán)境的責任感;。
    3、倡議綠色,做好宣傳社會。
    活動時間:20xx年3月13日――3月17日。
    活動準備:
    1、植樹所需的工具:水壺、鋤頭、剪刀(家長自備)。
    2、準備攝影設備,拍攝下植樹的過程。
    3、紅色掛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活動安排如下:
    1、親子小制作。
    1)活動前一天親子制作小樹葉形狀。
    2)孩子說出對小樹的祝福語,請家長寫下來。
    2、教師帶領幼兒給校園內的樹澆水、松土、修枝。
    3、將幼兒制作的祝福語掛在幼兒園樹中的每個角落。
    4、與小樹合影,和小樹比比高。
    5、幼兒設計宣傳單,利用下午離園時間發(fā)放宣傳單。
    說明:
    1、小班孩子對大剪刀修枝有困難,修枝由老師幫忙,孩子觀看。
    2、發(fā)放宣傳單的孩子要掛上紅色的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3、活動結束后,做成活動展板。
    幼兒園教案綠色的世界篇五
    1.欣賞詩歌,理解并感知詩歌所展示的色彩,體驗探索的樂趣。
    2.嘗試替換詩歌中的色彩,學習仿編詩歌。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紅、黃、藍、綠色的透明的糖紙或膠片若干。
    活動過程。
    1.探索活動,感受戴著綠色眼鏡看事物的感覺。
    教師為每個幼兒提供一個綠色玻璃紙休做的小眼鏡,請幼兒帶上眼鏡,看看周圍,教學圖片上的圖標(天空、小貓……),說一說周圍的事物和平時有什么不一樣,都變成了什么顏色?(幼兒自由表達。教師注意用詩歌語言回應提升幼兒的回答,如綠色的墻壁……)。
    小結:當我們戴上綠煞費苦心的眼鏡,看見的是綠色的天空……我們平時看見的顏色很不一樣。老師把它們編成了一首詩歌,請大家一起來聽聽,詩歌的名字叫《綠色的世界》。
    2.教師示范朗讀詩歌,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提問:詩歌里說了哪些綠色的東西?(引導幼兒用詩歌里的句子來回答。)。
    詩歌里的綠色世界是什么樣的?
    摘下眼鏡后,世界是綠色的嗎?為什么?
    3.教師再次配樂示范朗讀詩歌,幼兒欣賞,感受詩歌意境。
    4.師幼一起看圖朗誦詩歌1~2遍。
    5.引導幼兒仿編詩歌。
    (1)幼兒自由觀察和表達。
    給每位幼兒發(fā)一張紅色的膠片或糖紙,讓幼兒透過膠片或糖紙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說一說:你看見了什么?它們是什么顏色的?(老師注意用詩歌的語言回應、提升幼兒的`回答,如紅色的桌子、紅色的小朋友……)。
    (2)帶領幼兒學習仿編詩歌。
    師:老師把你們看見的紅顏色的東西編進了詩歌里,我們一起來念一念(老師慢速朗誦,帶領幼兒一起學說仿編的詩句。)。
    6.延伸活動:你又發(fā)現了什么?
    讓幼兒與同伴交換不同顏色的膠片或糖紙,再次透過彩色的糖紙或膠片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自由表達。
    注:參考教師指導用書。
    教學反思。
    這首詩在向幼兒展示綠色世界畫面的同時,給了孩子拓寬視野和啟迪想象的鼓勵,覺得我們周圍的生活是這樣的豐富多彩,只要我們敢于探索,善于探索,我們將會發(fā)現許許多多美好事物。
    在詩歌教學時,我先讓幼兒帶著綠色的眼睛看實物,幼兒在此環(huán)節(jié)興趣濃,能說出看到的實物,教師一邊提升一邊編詩歌。接著朗誦一遍詩歌,然后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綠色的世界”。如:“這首小詩說了什么綠色的世界都有些什么?”讓幼兒討論之后,我取出綠色眼鏡,讓幼兒輪流戴著試看周圍的世界,對“綠色世界”有個感性印象。接著,再進行第二遍詩歌朗誦,朗誦之后要求幼兒討論“為什么一切都變成綠色的呢?你戴上綠眼鏡后看到什么東西變綠了?”同時,向幼兒提供我事先準備的硬紙眼鏡架和各種顏色的圓形玻璃紙,如紅色、黃色、藍色、紫色等,讓幼兒將玻璃紙貼在眼鏡架上,做成彩色眼鏡。請幼兒戴上彩色眼鏡,去外面走一走,看一看周圍世界是什么顏色,然后讓幼兒輪換著戴上自己做的各色眼鏡,出去走一圈,并指導幼兒看一看透過不同顏色的眼鏡,周圍世界變成了什么樣,從而更深地理解、體會作品中描繪的“綠色世界”,并將作品的經驗與個人的經驗聯系起來。引導幼兒仿照作品原有的結構畫面,在個人經驗的基礎上,想象仿編新的詩歌段落如將“紅”替代原有詩歌中的“綠”,最后把幼兒編出各種顏色的詩歌段落串連起來,形成一首較長的“多彩的世界”的詩。
    活動后我認真的反思這次活動,對于中班來說,這個活動比較好把控,特別是制作眼鏡時,好多小朋友操作很好,朗讀技巧和語言表達得到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小百科:綠色是自然界中常見的顏色,是一種比剛長的嫩草的顏色深些的顏色或呈艷綠,和在光譜中介青與黃之間的那種顏色。
    幼兒園教案綠色的世界篇六
    1、學習并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詩歌的趣味性。
    2、通過玩戴眼鏡的游戲和閱讀圖書、感知、理解與表達詩歌內容。
    3、積極參與朗誦活動,能在集體中大膽的進行表達。
    1、自制綠色的眼鏡(幼兒人手一副)(改為:雪碧瓶制作的綠色眼鏡)。
    2、圖片:天空、小貓、甜糕、手套、綠色的世界。(改為:詩歌圖譜)。
    (一)引導幼兒觀察周圍世界,以操作活動加深幼兒對綠色世界的理解。
    1、教師出示綠色的眼鏡。教師:戴上綠色的眼鏡看東西會有什么變化?
    2、幼兒戴上綠色的眼鏡到戶外觀察周圍的世界,教師提醒幼兒說一說看到了什么顏色的世界。
    1、教師:當你戴上綠色的眼鏡時,你發(fā)現了什么?
    2、教師:你發(fā)現什么東西變綠了?
    (三)教師出示圖片,帶領幼兒看圖朗誦詩歌。
    (四)教師示范朗誦詩歌。
    1、教師講到"綠色的天空"時,右手指著天空,眼鏡順著手指的方向看。
    2、教師講到"綠色的小貓"時,雙手放在嘴邊,做貓抹胡子狀。
    3、教師講到"綠色的甜糕"時,雙手放在嘴邊,做吃東西狀。
    4、教師講到"綠色的手套"時,雙手手心手背翻轉一次。
    5、教師講到"這兒一片綠,那兒一片綠"時,左右手分別向兩邊輕輕揮動。
    6、教師講到"到處都是綠綠綠"時,右手往左右兩邊各指兩下。
    7、教師講到"當我把綠色的眼鏡拿掉"時,雙手蒙住眼睛再放開。
    8、教師講到"綠色的世界忽然不見了"時,微笑著搖頭。
    (五)教師指導幼兒邊表演邊朗誦詩歌。
    1、教師指導幼兒邊表演邊朗誦詩歌。
    2、引導幼兒運用輪流念詩歌的方式朗誦詩歌。(刪除)。
    3、幼兒戴上綠色的眼鏡,邊表演邊朗誦詩歌。
    1、區(qū)角活動:在語言區(qū)投放紅色、黃色、藍色等色彩的眼鏡若干讓幼兒自選,引導幼兒感受彩色的世界,并仿編詩歌《彩色的世界》。
    2、領域滲透:開展科學活動,先引導幼兒將兩種顏色的眼鏡重疊在一起,看看變成什么顏色了,然后用顏料進行實驗驗證并做記錄。
    《綠色世界》是小班下學期的語言活動,是一篇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詩歌,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難度非常大!由于孩子缺乏生活經驗,而且語言發(fā)展也很不完善,所以理解和朗誦詩歌,既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活動開始時,我先通過課件來展示其優(yōu)美、風趣的.意境,讓孩子對詩歌有一個大概的、整體的認識;接著引導幼兒戴上綠色眼鏡親身體驗顏色的變化,幫助他們分段理解詩歌內容;然后再通過課件的引導,搭建了一個學習朗誦的平臺!最后,通過讓孩子到戶外去找一找世界還會變成什么顏色,來進一步拓展孩子的思維!
    雖然本活動的目標已經基本達到,孩子們都能理解詩歌內容、學會朗誦詩歌。但是在制作教具的過程中,由于材料的限制,我采取了用綠色熒光筆在透明塑料紙上涂色,帶上這種方法制作的"眼鏡",只能將白色這一種顏色"變成"綠色,所以影響了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孩子帶上"眼鏡"找一找身邊還有什么變了顏色!孩子們沒有了親身的體會,自然創(chuàng)編不出來!
    所以我認為在語言活動中,應該使用更多的教學手段,充分地調動孩子的感官和思維,以達到教育的目的!
    幼兒園教案綠色的世界篇七
    活動目標:
    1、了解自己家中的生活垃圾,使幼兒產生“3r”思想。
    2、分類回收垃圾,使其變廢為寶,保護環(huán)境。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注意觀察家中的生活垃圾,以畫畫的形式統(tǒng)計在一張紙上帶到幼兒園。
    2、幼兒畫出自己家的垃圾種類,布置“垃圾墻”。
    3、說一說在家里爸爸媽媽是怎樣處理這些垃圾的。
    4、請幼兒將自己家的垃圾帶來,分一分,看看哪些有用?哪些沒用,了解廢品的再利用方法。
    5、帶領幼兒將廢品放到回收站。
    6、知道在家中垃圾也要分類放,一些物品可以循環(huán)使用。
    幼兒園教案綠色的世界篇八
    設計意圖:
    生活是五彩的,陽光是七色的,多姿多彩的世界吸引著每一個幼兒。在認識解放軍叔叔的時候,孩子們興奮地說:“綠色的衣服,綠色的衣服~~~”。于是教師順勢問:“還有什么是綠色的?”“小草,森林~~~”馬可:“我的眼鏡也是綠色的?!保ń裉焖麕砹艘桓碧栫R)于是教師想到了“綠色的世界”,讓幼兒帶上綠色的眼鏡用一種欣賞的角度去看看周圍的環(huán)境,感知周圍環(huán)境的色彩變化,并能運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想。
    重點:學說短句“我看到了x色的xx?!?BR>    難點: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表述,并學說短句。
    解決:
    1、詩歌感染法:教師利用優(yōu)美的詩歌讓幼兒感受戴上眼鏡后周圍事物的變化,以此來激發(fā)幼兒學說短句的愿望,激起活動的興趣。
    2、交流體驗法:首先讓幼兒和客人老師的交流學說短句及大膽的表達,而后幼兒間的相互交流,教師給每一個孩子一個機會表現自己,大膽學說的.機會,更有效的解決了本次難點。同時也落實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目標:
    1、學說短句“我看到了x色的xx?!?BR>    2、感知周圍事物的色彩變化,并能大膽地運用語言表述。
    工具及材料:
    綠色的兒童太陽鏡人手一份,各色兒童太陽鏡若干;活動時坐的墊子、音樂等。
    過程設計:
    1、詩歌引題。
    a教師的詩歌學說短句“王老師看到了什么”。
    b什么都成綠色的了?
    2、觀察事物,大膽表述。
    a自由體驗。
    教師引導“戴上綠色的眼鏡,你看到了綠色的什么?”
    我們把自己的看到的告訴客人老師好嗎?
    b交流體驗。
    幼兒圍坐在一起,每位幼兒都說說自己看到的綠色事物。(教師及時的糾正和表揚。)。
    我們把綠色的眼鏡摘掉,還是綠色的嗎?(綠色不見了,綠色逃走了。)。
    3、經驗遷移。
    發(fā)現更多的彩色眼鏡,以在大口袋里摸為手段,讓活動更游戲化。
    幼兒園教案綠色的世界篇九
    2.了解綠色標志的意義。
    綠色食品標志圖形由三部分組成,即上方的太陽變體,下方的植物葉片和中心的蓓蕾,
    分別代表了生態(tài)環(huán)境、植物生長和生命的希望。三部分共同構成了一個正圓形,意為保護、安全。
    3.討論:什么是綠色食品。
    無污染的安全、優(yōu)質、營養(yǎng)類食品。
    4.綠色食品的特征。
    無污染,安全,優(yōu)質,營養(yǎng)。
    5.幼兒操作:綠色食品、非綠色食品分類。
    找一找,把綠色食品放在一個筐里,把非綠色食品放在一個筐里。
    進一步加深對標志的認識。
    二、了解綠色食品的生產標準。
    1.觀看課件講述:怎樣才能生產出綠色食品?
    生產資料及其它有害于人體健康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物質,并實施“從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
    2.說一說這些地方生產出來的東西能不能加工成為綠色食品?
    為什么?說出你的理由。
    (2)農田里用臟水澆灌,旁邊也有黑煙。
    提問:這農田里生產的東西能加工成綠色食品嗎?為什么?
    (3)山清水秀風景地。
    提問:這里的牛奶、牛肉能否加工成綠色食品?為什么?
    我們就可以吃到更多的綠色食品,身體才會更加健康。
    三、怎樣創(chuàng)造綠色環(huán)境。
    1.討論:在我們身邊有哪些環(huán)境被污染的現象?
    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2.爭做綠色小衛(wèi)士。
    幼兒相互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同伴說。
    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為保護環(huán)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想法。
    幼兒園教案綠色的世界篇十
    1、欣賞詩歌,初步理解并感知詩歌中所展示的色彩和快樂的情趣。
    2、根據已有經驗,嘗試替換詩歌中的色彩,進行簡單的兒歌仿編活動。
    3、進一步萌發(fā)對大自然美的感受力,體驗豐富多彩的生活。
    1、紅、黃、綠色透明的塑料瓶制成的眼鏡若干;
    2、幼兒用書人手一本。
    一、直接出示用雪碧瓶制成的眼鏡,引起幼兒的興趣。
    1、寶寶們看朱老師眼睛上戴的是什么呀?(用手勢引導出眼鏡)
    2、那朱老師為什么要戴眼鏡呀?(生答因為近視了,所以要戴眼鏡)
    3、今天老師也準備了一副神奇的眼鏡,這副眼鏡是什么顏色的?。浚ㄉ鹁G色)(強調是綠色的眼鏡)
    4、我請寶寶戴上眼鏡來看一看,你看見了什么?是什么顏色的?(生可能答墻壁、鋼琴、電視機等等)(讓寶寶完整的說出綠色的鋼琴等)
    二、欣賞幼兒用書上的畫面,鼓勵幼兒邊指畫邊朗誦詩歌。
    1、我們書上的小寶寶也有一副這樣的眼鏡呢?他又看到了什么呢?(讓生連貫的說看到了綠色的天空、小貓、甜糕、手套)
    2、哇,這么多的綠呀,這兒一片綠,那兒一片綠,到處都是綠、綠、綠。
    3、接下來老師跟寶寶們來玩?zhèn)€小游戲,老師手指到哪個?寶寶們就很快的說出來,好嗎?
    4、老師還能把寶寶們剛剛說的東西連成一首兒歌,寶寶想聽聽嗎?這首詩歌的名字叫《綠色的世界》,開始咯。
    師:這首詩歌有趣嗎?(有趣)是啊,戴上綠色的眼鏡我們看到很多東西都變成綠色的了,這兒一片綠,那兒一片綠,到處都是綠綠綠,可是把綠色的眼鏡拿掉了呢?綠色的世界怎么了?(不見了)
    5、寶寶們想跟老師一起來學這首有趣的詩歌嗎?
    6、我們一起來加點動作試試看好嗎?
    8、男寶寶朗誦完了,男寶寶朗誦的好嗎?那我們女寶寶一定可以比他們念得更好,對嗎?
    9、想不想戴上眼鏡來念一念這首詩歌呀?(寶寶們戴上眼鏡果然念得很棒)
    三、給寶寶每人一副眼鏡,讓他們通過眼鏡看看教室,嘗試自己創(chuàng)編詩歌。
    1、現在寶寶們手里都有一副綠色的眼鏡了,請寶寶們再戴上眼鏡看看,你們還在教室里看到了什么?(讓寶寶嘗試自己仿編詩歌)(要讓幼兒完整的說出看到了綠色的什么)
    2、讓我們把剛剛寶寶們看到的也變成一首新的詩歌,好嗎?
    四、讓幼兒去戶外看看外面的世界
    1、剛剛寶寶們戴了綠色的眼鏡,看到了一個綠色的世界,那老師這里還有一副眼鏡,看!這是什么顏色的眼鏡呀?(生答紅色)
    2、那紅色的眼鏡會看的什么樣的世界呢?我們一起去外面看看吧!
    《綠色世界》是小班下學期的語言活動,是一篇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詩歌,對于小班的孩子來說,難度非常大!由于孩子缺乏生活經驗,而且語言發(fā)展也很不完善,所以理解和朗誦詩歌,既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活動開始時,我先通過課件來展示其優(yōu)美、風趣的意境,讓孩子對詩歌有一個大概的、整體的認識;接著引導幼兒戴上綠色眼鏡親身體驗顏色的變化,幫助他們分段理解詩歌內容;然后再通過課件的引導,搭建了一個學習朗誦的平臺!最后,通過讓孩子到戶外去找一找世界還會變成什么顏色,來進一步拓展孩子的思維!
    幼兒園教案綠色的世界篇十一
    1、理解兒歌內容,學說短句“我看到了x色的xx。”
    2、感知周圍事物的色彩變化,并能大膽地運用語言表述。
    活動準備。
    1、與詩歌內容相符的ppt。
    2、紅、黃、藍、綠各色玻璃紙。
    活動流程。
    1、看詩歌ppt,學習詩歌。
    1)展示ppt2—5圖片。
    師:這個圖片上的是什么?(觀察ppt圖片2—5)。
    這些畫都是黑、白顏色的,有什么辦法讓它變成彩色的?
    我想了一個辦法,請你們來看一看?。ɡ蠋煷魃弦环G色的眼鏡)。
    請你們猜一猜,現在我看見的畫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
    幼兒帶上綠色的紙,觀察ppt圖片2—6。
    師:如果把綠色的眼鏡拿掉,綠色的世界會怎么樣?(播放ppt7)。
    2)根據ppt圖示1—7,教師朗誦詩歌。
    師:老師這里有一首好聽的兒歌叫做《綠色的世界》,我們帶上綠色的眼鏡,一起來學一學。(教師示范朗誦,幼兒跟念。)。
    2、引導幼兒觀察具體形象,仿編短句。
    1)師:我們戴上綠色的眼鏡,還發(fā)現哪些東西也變成綠色的呢?(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室里面的事物)。
    2)幼兒自由觀察教室,請個別幼兒說一說。(引導說出“我看到了綠色的xx”)。
    3、延伸活動。
    讓幼兒戴上紅、綠、藍等色彩不同的眼鏡,去外面走走、看看,感知周圍世界色彩的變化。
    2)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一種顏色的眼鏡去觀察周圍世界色彩的變化。教師帶領幼兒邊看邊說:我看到了x色的xx。
    綠色的天空,綠色的小貓,
    這兒一片綠,那兒一片綠;
    到處都是綠、綠、綠,
    幼兒園教案綠色的世界篇十二
    在小班開展的主題活動“綠色的世界”中,為了讓幼兒感知色彩的美,我選擇了《綠色的世界》這首兒童詩來讓幼兒欣賞、學習。這首小詩清新優(yōu)美,作者用別出心裁的構思,向幼兒展示綠色世界的畫面,拓寬幼兒的視野,啟迪幼兒的想象。本次活動中,我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結合游戲、藝術創(chuàng)作等教學形式,讓幼兒選擇不同顏色的眼鏡感知色彩的變化,感受詩歌語言的優(yōu)美。
    1.學習并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趣味性。
    2.嘗試仿照詩歌結構進行簡單創(chuàng)編。
    3.能大膽想象和表述。
    1.電子白板、課件。
    2.幼兒人手一個畫框,小圖卡,紅、黃、藍、綠膠片(幼兒人數的2倍~3倍)。
    1.師:今天有位小客人來到我們班,她是誰?(播放課件,卡通人物妞妞向小朋友打招呼)我們也和妞妞打個招呼吧。
    2.師:妞妞要和我們一起去一個漂亮的地方,那里有些什么呢?我們先來看一看吧。
    3.用電子白板的探照燈效果先后出示云朵、小鳥、房子、小橋。
    (1)這是美麗的什么?讓我們的云朵飄起來吧。
    4.(出示全景圖)師:云朵飄呀飄,小鳥飛呀飛,可愛的房子,彎彎的小橋,真漂亮!
    (教學策略:為了迅速引起幼兒的注意,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我在詩歌內容的呈現上運用了電子白板的探照燈追光效果,形象的刺激、神秘的感覺深深地吸引著幼兒,高度的無意注意更是強化了幼兒的記憶。)
    1.師:可是妞妞說,她看到的東西和我們看到的不一樣,(點擊課件,加上綠色背景)哪兒不一樣呢?綠色的世界里有什么?(說出詩歌的前半部分)
    2.師:為什么妞妞看到的和我們看到的.不一樣?如果把綠色的眼鏡拿掉.會發(fā)生什么變化?(說出詩歌的后半部分)
    3.師:把妞妞看到的綠色世界說出來就是一首很好聽的詩歌。(幼兒看圖聽配樂朗誦)
    4.師:我們一起把這首好聽的詩歌念一遍。(幼兒邊看畫面演示邊念詩歌)
    1.師:這兒還有許多漂亮的眼鏡,有哪些顏色?如果戴上它們,會看到怎樣的世界呢?請一位小朋友來選一副自己喜歡的眼鏡。(點擊某種顏色的眼鏡,畫面上就會覆蓋該種顏色。)
    2.根據幼兒選擇的顏色,一起改編詩歌。
    3.再請一位小朋友選擇一副不同的眼鏡試試,獨立仿編詩歌。
    (教學策略:讓幼兒親自操作電子白板調整圖片的背景色,使詩歌內容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抽象為形象,把教師難以用語言解釋的現象生動地表現出來。再加上教師的動作暗示、形象與動作的匹配等,強化了幼兒的體驗,激發(fā)了幼兒的表達愿望和學習積極性。)
    1.師: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個畫框,你們可以在上面拼出一幅漂亮的圖畫,再給它戴上一副好看的眼鏡,變成紅色或其他顏色的世界,然后看著你的畫兒說出好聽的詩歌。
    2.幼兒操作,先完成的幼兒在座位上嘗試創(chuàng)編詩歌。
    3幼兒都完成后,請1名~2名幼兒把自己創(chuàng)編的詩歌說聽。
    4.讓幼兒換一副眼鏡繼續(xù)創(chuàng)編,并把詩歌說給教師聽。
    (教學策略:小班幼兒的言語行為都與情境相聯系,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和直覺行動性,要讓幼兒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語言的學習和運用。因此,我們設計了讓幼兒邊操作邊創(chuàng)編這一符合幼兒語言學習規(guī)律的環(huán)節(jié)。為了提高材料的有效性,我們反復試驗,最終確定了由幼兒自主拼貼黑白簡筆畫圖卡,用彩色透明膠片當眼鏡覆蓋圖卡,再看圖創(chuàng)編的方法。孩子們邊做邊說,有的自言自語,有的與同伴耳語,有的說給教師聽,活動氣氛異?;钴S,教學目標順利達成。)
    綠色的世界
    綠色的云朵,
    綠色的小鳥,
    綠色的房子,
    綠色的小橋,
    這兒一片綠,
    那兒一片綠,
    到處都是綠綠綠。
    當我把綠色的眼鏡拿掉,
    綠色的世界忽然不見了。
    幼兒園教案綠色的世界篇十三
    1、欣賞詩歌、理解歌內容。
    2、積極參與朗誦活動并詩學說詩歌內容。
    3、能在集體中大膽的`進行表達,體驗豐富多彩的生活。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1、紅、黃、綠色透明的塑料瓶制成的眼鏡若干;。
    2、圖片若干。
    3、課前帶領幼兒戴上綠色的眼鏡在室外進行觀察。
    一、開始部分:談話導入:
    (幼兒說綠色的地板、綠色的鞋柜、綠色的植物等)。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欣賞詩歌并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教師:這么多綠色的事物,老師今天帶來了一首關于綠色的詩歌,小朋友想聽嗎?
    (教師朗誦詩歌、幼兒傾聽)。
    教師:剛剛這首詩歌里你都聽到了哪些的話?
    (幼兒邊說教師邊出示詩歌相應的句子圖譜)。
    根據幼兒所說天空、小貓、蛋糕、手套等,教師做相應動作。
    2、幼兒再次欣賞詩歌并理解詩歌內容。
    1)教師補充并糾正幼兒所說句子。
    教師:小朋友說的真好,那我們再來聽一聽是不是小朋友說的這些?
    2)幼兒根據提問理解并學說詩歌內容。
    老師:詩歌中的天空、小貓、蛋糕、手套是什么顏色的?
    為什么會變成綠色的?
    教師:戴上綠色的眼鏡我們看到這是綠的、那也是綠的。
    所有的東西都變成了綠色,詩歌里是怎么說的?
    (這一片綠、那一片綠、到處都是綠綠綠)。
    老師:可是詩歌里面還說,綠色的世界忽然不見了?為什么?
    3)幼兒看圖譜學說兒歌。
    老師:我們一起看著這個圖譜一起說一說這首好聽的兒歌。
    (教師帶領幼兒看圖譜學說兒歌)。
    4)我們一起加點動作試一試好嗎?
    3、幼兒自己嘗試創(chuàng)編兒歌。
    教師:看看這是什么?(教師出示各色眼鏡)現在給每個小朋友一副眼鏡,請你戴上眼鏡看看,跟你的同伴小聲討論一下,你看見了什么?用我們詩歌里的話說一說。然后告訴老師。
    (教師幫助幼兒一起創(chuàng)編兒歌)。
    結束部分:好了,我們去室外再看看好不好?跟客人老師再見。
    幼兒園教案綠色的世界篇十四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體驗詩歌所展示的大自然的美和快樂的情趣。
    2、引導幼兒用詩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大膽進行藝術想象。
    3、學習仿編詩歌句,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
    1、教學用書——“綠色的世界”
    2、綠色的眼鏡,幼兒每人一副。
    3、紅、黃、蘭色的玻璃紙。
    (一)觀看無色彩的圖書——“綠色的世界”
    1、圖書上有什么?
    2、這些畫都是黑、白顏色的,有什么辦法讓它變成彩色的?
    3、我想了一個辦法,請你們來看一看!
    (老師戴上一幅綠色的眼鏡)
    4、請你們猜一猜,現在我看見的畫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
    5、請你們也戴上綠色的眼鏡來試一試
    (二)欣賞詩歌——“綠色的世界”
    (老師配樂朗誦)
    1、這首小詩說了什么?
    2、綠色的世界都有些什么?
    3、為什么一切都變成綠色的呢?
    (三)學念詩歌——“綠色的世界”
    讓幼兒帶著綠色的眼鏡讀念詩歌。激發(fā)興趣。
    (四)仿編詩歌句
    提問:
    1、如果你戴上紅顏色的眼鏡,又會看到一個什么顏色的世界呢?(讓幼兒自由選用彩色玻璃紙,邊看邊仿編。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的快樂)。
    帶著彩色的玻璃紙,到戶外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