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橋教案(匯總17篇)

字號:

    教案的編制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資源,如教科書、教具、多媒體等,以提高教學的效果。教案的編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接下來將為大家分享一些編寫教案的經(jīng)驗和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提高教學水平。
    平衡橋教案篇一
    1、能調(diào)整自己的身體,保持平衡感。
    2、能較快地繞過障礙物。
    3、能不怕失敗,堅持完成接力游戲。
    1、小湯匙、乒乓球、16開本書若干,錐形桶五個。
    2、場地布置:設(shè)置起點線,在起點線放置若干小湯匙,乒乓球,距離起點線八米設(shè)置終點線,在終點線放置書本若干,兩線之間放置小桶。
    情境導入:看老師手里拿著什么?對,這小小的兵乓球和書本向我們提出挑戰(zhàn)了,看誰能把球放在勺子里,把書本頂在頭上平穩(wěn)地快步走而且不掉下來,我們接受它們的挑戰(zhàn)嗎?誰有決心請舉手!
    1、幼兒分成兩隊,一隊站在起點線,一隊站在終點線。
    2、起點線的排頭幼兒先拿起一個乒乓球放在小湯匙中,然后快速繞過小桶走向終點線,走到對方排頭幼兒面前,對方排頭幼兒拿起一本書放在自己頭上,用同樣方法接力對面排頭幼兒,以此類推,直至全體幼兒都完成規(guī)定動作。(完成接力后放好球和書本站到本隊尾)
    3、一輪游戲結(jié)束后,教師簡單總結(jié)經(jīng)驗,交換場地繼續(xù)下一輪游戲。
    看誰不掉球。每人一個乒乓球,放在自己的手心或手背上,看誰堅持不掉球的時間長。
    1、此游戲活動主要鍛煉幼兒的平衡能力,要引導幼兒調(diào)整身體,以達到平穩(wěn)的狀態(tài),如步伐大小一致,手放平,頭擺正。
    幼兒掉球或書本后,教師要提示幼兒趕快撿起、放好繼續(xù)行走。
    平衡橋教案篇二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的條件。
    2、會應用用條件去分析解決、解決簡單的問題。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認真觀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體受到兩個力作用時的平衡;觀察物體受兩力平衡時力的特點。
    2、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
    通過觀察實驗引導學生分析歸納物體平衡所需滿足的條件。
    3、注意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運用條件解釋物理現(xiàn)象時,往往同時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識,在表達過程中要注意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條件是從實驗中總結(jié)出來的,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樹立用實驗方法解決物理問題的思想,對待實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嚴謹?shù)目茖W作風。
    教材首先從生活中的靜止和勻速運動現(xiàn)象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所沒有解決的問題:物體受外力作用時,也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從而建立了平衡狀態(tài)、平衡力的概念;并進一步指出最簡單的受外力平衡的情況是,隨后通過實驗分析總結(jié)出的條件。得出條件以后,利用同一直線上二力合成的知識得出物體受到的這兩個力的合力為零。使學生的認識從理論上提高一步,同時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為零的印象。再聯(lián)系具體事例,讓學生應用條件進行分析,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后教材通過“想想議議”使學生進一步完善“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的知識體系。
    的條件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點,本節(jié)的重點是研究總結(jié)物體平衡的規(guī)律,規(guī)律教學應首先通過觀察提出問題,然后通過實驗研究問題,再對實驗結(jié)果概括、總結(jié)得出規(guī)律。因此做好實驗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關(guān)鍵。
    1、本節(jié)是對牛頓第一定律的進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學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從牛頓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現(xiàn)象出發(fā),針對已經(jīng)建立的規(guī)律提出質(zhì)疑,激發(fā)學生探索自然規(guī)律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勤思勤問的良好品質(zhì)。
    2、平衡條件的得出是本節(jié)的重點知識,不能只強調(diào)結(jié)論,而要加強過程教學。做好條件的實驗是使學生掌握知識的關(guān)鍵。為了更容易從實驗得出平衡條件的二力共線的結(jié)論,可采用如圖9—3—1所示的實驗裝置。取一塊薄木板在邊緣開幾個小孔,用細線系住任意兩個孔,細線的兩端跨過桌邊的滑輪懸掛鉤碼。
    3、平衡條件的應用是對教學的檢驗,要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4、最后的小結(jié)應由學生對牛頓第一定律進一步加以補充,使其更完整。
    平衡橋教案篇三
    1、探索平衡板的多種玩法,發(fā)展幼兒求異思維,提高身體的平衡能力。
    2、增強幼兒的合作意識,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
    3、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4、遵守游戲規(guī)則,掌握游戲的玩法
    1、平衡板若干(平衡板上貼有各種幾何圖形及數(shù)字1~lo)。
    2、幼兒已玩過找規(guī)律的游戲。
    3、音樂及鱷魚胸飾。
    一、熱身運動:平衡板操
    幼兒手持平衡板走進場地。
    師:小朋友,你們平時有沒有玩過平衡板?請你們每人找一個空位子坐下來,我們一起來運動運動。
    (師生隨音樂自由地在平衡板上做操:坐在平衡板上勾繃腳、踢腿,站在平衡板上做腹背運動等。在輕松的音樂聲中做熱身運動,幼兒動作較舒展,情緒較好,為開展下面的活動奠定了基礎(chǔ)。)
    二、自由探索平衡板的不同玩法
    師:除了剛才做的動作,平衡板還可以怎么玩?請你們每人找一塊空地玩一玩,看誰玩得花樣多。
    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個別指導。
    集中幼兒,交流玩法。師:小朋友想出了這么多玩法,你們真棒!
    (這一環(huán)節(jié),幼兒想到了從平衡板上跳過去,單腳站在平衡板上,坐或趴在平衡板上搖小船,推平衡板,幾個幼兒將平衡板拼起來玩等。通過幼兒主動作用于平衡板進行各種活動,對幼兒多種技能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游戲:過橋
    1、啟發(fā)幼兒尋找規(guī)律合作搭“橋”,并自由練習。
    師:請小朋友看看平衡板上有什么。
    平衡臺上有數(shù)字和各種圖形,可按什么規(guī)律排隊?
    請你們幫它們找找規(guī)律,給它們排排隊。
    你們是怎樣給它們排隊的?(幼兒介紹)
    (此環(huán)節(jié)與數(shù)學領(lǐng)域相結(jié)合,變講授學習為探索學習,為幼兒提供了探索的機會。幼兒根據(jù)平衡臺上的數(shù)字、圖形、顏色找規(guī)律,進行拼橋并玩過橋游戲,通過探索、嘗試以及運用自身已有的經(jīng)驗,不斷尋求新的活動方式,在提高活動能力的同時,發(fā)展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2、按要求合作搭“橋”,玩“過橋”游戲。
    (1)師:請你們按平衡臺的顏色分成紅、黃兩隊(幼兒分別站在紅、黃線上),紅隊按平衡臺上的數(shù)字從小到大排列成“橋”,黃隊按平衡臺上的數(shù)字從大到小排列成“橋”,看哪隊排列速度快。
    (2)師:請你們把雙數(shù)的平衡臺抽出組合成“曲橋”(一組平衡板之間的距離小,另一組平衡板之間的距離稍遠些)。幼兒自由選擇并練習。集合幼兒討論:怎樣才能走得又穩(wěn)又快。
    (3)將抽出的平衡板還原。師:紅隊走單數(shù)過橋,黃隊走雙數(shù)過橋,過橋時如果從橋上掉下,退回重走,要求走得又穩(wěn)又快。
    變換過橋要求,幼兒練習過橋。
    (走曲橋、走單數(shù)或雙數(shù)過橋,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組織活動,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將平衡板引發(fā)的動作由易到難地進行練習。)
    四、游戲:大鱷魚
    集合幼兒成一路縱隊。
    師:老師來做大鱷魚,小朋友從曲橋上通過,要走得又穩(wěn)又快,注意安全,不要被大鱷魚“咬”到。
    幼兒游戲。
    師:一點東西也沒吃到,讓我來抓幾個。
    幼兒四散跑。
    (在玩大鱷魚吃小朋友的游戲時,幼兒四散跑動,目的是為了放松幼兒緊張的情緒。此環(huán)節(jié),通過創(chuàng)設(shè)游戲情境,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游戲的樂趣,體現(xiàn)了師生互動。)
    五、放松游戲:吸塵器
    啟發(fā)幼兒將平衡臺想象成吸塵器,整理場地結(jié)束活動。
    師:大鱷魚剛才吃東西吐得地上到處是臟東西,讓我們用平衡臺做吸塵器,一起來打掃干凈。
    (體育活動與故事情節(jié)、幼兒興趣相結(jié)合,讓他們在愉快的情境中結(jié)束活動。)
    平衡橋教案篇四
    2、通過對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利用二力平衡條件解釋實際問題的過程,激發(fā)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現(xiàn)象的興趣。
    【教學重點】:二力平衡條件
    【教學難點】:用二力平衡條件解決簡單問題【教具】:演示
    滑輪、鉤碼、細繩等【教學設(shè)計】
    (一)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原來,牛頓第一定律是在理想狀況下,而在現(xiàn)實中我們把物體受了力仍保持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tài),稱為平衡狀態(tài),所受力稱為平衡力。(板書)
    1、做一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教師前期準備:實驗器材、活動記錄單。)
    學生根據(jù)實驗目的和提供的器材,分小組討論設(shè)計實驗。第一步:設(shè)計探究物體平衡時二力的大小關(guān)系。第二步:設(shè)計探究物體平衡時二力的方向關(guān)系。第三步:設(shè)計探究物體平衡時二力是否在同一直線上。第四步:設(shè)計探究物體平衡時二力是否在同一物體上。抽1-2個小組同學說出方案。學生做實驗,收集證據(jù)。
    2、學生匯報剛才的實驗情況,最終得出了什么結(jié)論?(提問:剛才的實驗是怎么做的?看到什么現(xiàn)象?得出什么結(jié)論?)學生回答。
    結(jié)論: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條直線上,則這兩個力就相互平衡。
    (三)拓展:(教者總結(jié)點撥)一對平衡力和相互作用的力的比較【練習鞏固】:
    1、下列情況,兩力平衡了嗎?為什么
    f1=5n
    f2=5n f2=5n a f1=5n c
    f2=5n f1=5n d
    f1=3n b f2=5n
    2、某工人用100n的水平推一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沒有推動,則木箱受到的阻力為_______n;改用150n的力推也沒有推動,木箱受到的阻力為_______n。
    3、起重機以1m/s的速度勻速吊起一個重物,鋼絲繩對重物的拉力是6000n。若起重機吊著這個物體以2m/s的速度勻速下降,這時鋼絲繩對重物的拉力是()
    a、12000n
    b、6000n
    c、3000n
    d、無法判定六、作業(yè):想想議議,p138
    平衡橋教案篇五
    1、發(fā)展幼兒的平衡、鉆爬、攀登能力,讓幼兒嘗試和探索從高處往下跳的技能,提高靈敏性、協(xié)調(diào)性。
    2、培養(yǎng)幼兒勇敢、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zhì),能主動參與并在活動中積極動腦的意識與能力。
    1、平衡木4條、海棉墊4塊
    2、音樂:快樂游戲
    在音樂伴奏下師生一起做熱身操。
    教師:你沒看這是什么?(平衡木)
    我們可以用平衡木干什么呢?今天我們就用平衡木做有趣的游戲好不好?
    (鼓勵幼兒自由探索平衡木的各種玩法,并及時請幼兒示范自己的玩法。)
    (1)騎馬爬過小橋
    雙腿分開坐在平衡木上,像騎馬一樣匍匐向前爬。
    (2)爬暗道
    將平衡木并攏排好,讓幼兒從平衡木下爬過去。
    (3)走平衡
    讓幼兒排好隊,魚貫式在平衡木上走過去。第二個來回可提醒幼兒加快速度。
    教師示范從橋上往下跳的正確姿勢,講解方法和要領(lǐng):
    屈膝擺臂向上跳,前腳掌著地,屈膝緩沖,身體下蹲。
    然后幼兒繼續(xù)練習。
    1、對幼兒的表現(xiàn)作積極的評價,表揚幼兒的勇敢精神和互相幫助的良好品質(zhì)。
    2、在音樂伴奏下跟老師做放松操。
    幼兒園平衡游戲教案,平衡感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這與地球的重力也有一定的關(guān)系,但是平衡感也是可以鍛煉的,幼兒從小的時候能鍛煉一下平衡感,長大后就能強很多。
    平衡橋教案篇六
    通過不斷試驗,觀察,分析,知道兩邊一樣重的物體的平衡點在中間,兩邊不一樣重的物體的平衡點偏向較重一邊。能大膽嘗試、認真觀察,分析總結(jié)后得出結(jié)論。喜歡動手操作,嘗試頂起不同物品,樂于接受新的挑戰(zhàn)。
    每人一根冰糕棍兒、一個勺子。生活中多種適合幼兒玩平衡游戲的小物品。
    教師出示并頂起冰糕棍,引起幼兒嘗試的興趣。幼兒操作嘗試頂起冰糕棍。通過集體討論,發(fā)現(xiàn)冰糕棍的平衡點在中間。
    教師出示勺子,引起幼兒進一步嘗試頂起勺子的興趣。幼兒操作嘗試頂起勺子。通過集體討論,總結(jié)出勺子的平衡點在偏向勺頭的一邊。
    請個別小朋友站到前面,展示頂勺子。其他幼兒再次觀察確定勺子的平衡點位于偏重的勺頭。
    1、教師提供多種材料,讓幼兒操作嘗試頂起來,玩平衡游戲。
    2、幼兒分組展示自己的頂技。
    1、教師展示多層疊加的平衡游戲。
    2、幼兒初步嘗試多層疊加的平衡游戲。
    3、觀看視頻,平衡大師的表演。
    請幼兒收集一些身邊的物品,嘗試多層疊加的平衡雜技。
    平衡橋教案篇七
    車輪屬于汽車的哪個系統(tǒng)?【教學目的】。
    1、實物觀察法:讓學生觀察車輪實物,說出自己的理解。
    2、設(shè)問引導法:車輪與自己的想象是不是不一樣?
    3、討論法。
    4、背誦法:熟記車輪參數(shù)。【重難點】。
    車輪的組成部分及參數(shù)【課時安排】。
    1-2課時【教學過程】。
    一、提前一個課布置觀察任務,讓學生自己觀察車輪,寫出構(gòu)造。
    二、預習,3分鐘時間預習課程。
    三、進入新課程。
    四、車輪的發(fā)展進化。
    五、車輪組成部分。
    六、車輪參數(shù)講解。
    七、車輪包養(yǎng)注意事項及包養(yǎng)周期講解?!菊n后思考】。
    車輪參數(shù)里的扁平比是不是越小越好,小有什么優(yōu)點?有什么缺點?
    鋁合金輪轂與鋼質(zhì)輪轂有什么區(qū)別?【課后反思】。
    平衡橋教案篇八
    1.嘗試運用多種方式按快慢節(jié)奏過平衡木,提高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
    2.敢于挑戰(zhàn),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
    3.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4.能根據(jù)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1.熱身活動。
    t:今天我?guī)砹艘欢魏芴貏e的音樂,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動起來吧!
    2.幼兒自由走平衡木。
    小結(jié):剛才你們在平衡木上走圓場的時候手都伸平了,走得穩(wěn)穩(wěn)的,很棒。
    3.幼兒示范各種方法走平衡木,教師抓典型講解要領(lǐng)。
    t:你們剛剛是行走過了平衡木,那還有其他什么方法過平衡木呢?(請個別幼兒示范,其他幼兒跟著在原地練習。)。
    t:現(xiàn)在請你們選一種方法來過平衡木。
    4.幼兒練習。
    t:你們剛剛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
    (1)沒困難——你們真厲害,都能穩(wěn)穩(wěn)的過平衡木。
    (2)有困難——那你選一種最穩(wěn)、最安全的方法再來過一次平衡木。
    t:這一次我有一個新的要求,請你們聽好我的哨聲有節(jié)奏的過平衡木。
    5.聽音樂,比較兩段音樂旋律。
    t:下面我?guī)砹艘欢我魳?,請你們聽一聽哪里快、哪里慢?BR>    6.幼兒分別根據(jù)快、慢的音樂選擇走的方法進行練習。
    (1)慢音樂——原地練習兩個動作,要求按照音樂節(jié)奏;熟練后再上平衡木練習。
    t:請你用分合的方法,有節(jié)奏的來走一次平衡木。
    t:你還可以用你喜歡的方法再走一次。
    (2)快音樂——直接上平衡木練習。
    t:這次音樂變快了,你能又快又穩(wěn)又安全的走過平衡木嗎?好,來試一試吧!
    7.教師示范完整的表演。(加高平衡木:兩低一高)。
    t:你們都能穩(wěn)穩(wěn)的走過平衡木,真厲害!我也很想來試一試,你們可要看仔細啦!
    t:你們剛剛發(fā)現(xiàn)了什么?
    t:平衡木加高了,我剛剛走了幾個慢的?聽到什么音樂后亮相?
    t:你會做一個很帥氣的亮相嗎?(教師喊口令,幼兒自由做出亮相的動作。)。
    8.幼兒嘗試跟音樂完整表演兩遍。
    9.幼兒坐在平衡木上進行放松運動。
    我根據(jù)本班幼兒年齡愛動這一特點制定了本次走平衡木的體育活動。在準備的過程中,我和孩子們一起準備材料,制作青草、小路,還有路邊的小花,我還選用了幼兒能夠接受的高矮適中的平衡木,孩子們的積極性特別高。
    平衡橋教案篇九
    1.能夠掌握單拐、雙拐以及抬轎子的方法,平穩(wěn)的行走,發(fā)展提高平衡能力。
    2.體驗跛腳走路不便的心情,愿意關(guān)愛、幫助殘疾人。
    活動準備:用木棒表示拐杖、道具房子、大班幼兒情境表演、泥石流的音頻等。
    一、情境表演,引出課題
    1.請大班的幼兒扮演泥石流受害者,幼兒觀察
    師:發(fā)生什么事情了?這是什么聲音?
    二、學用單拐走路
    (教師就出受害者)師:不好了,他不能走了,怎么辦???誰能為他想想辦法?
    1.示范拐杖走路
    2.教師
    3.幼兒學用單拐行走
    三、學用雙拐走路
    1.請幼兒示范雙拐走路
    2.教師
    3.幼兒使用雙拐練習
    四、抬轎子
    1.再次場景表演,引出抬轎子
    (一幼兒躲在坍塌的房屋下,喊救命,教師救出受我傷者)師:你能走嗎?
    2.提問:他雙腿都不能動了,我們該怎么辦呢?怎么把他送去救護站呢?(幼兒自由回答)
    3.學抬轎子
    4.幼兒三人一組抬轎子
    五、情感教育
    平衡橋教案篇十
    大家好!
    今天我講的題目是《平衡膳食均衡營養(yǎng)》。
    從三個方面來說,分別是營養(yǎng)與膳食;膳食不均衡的危害;如何做到均衡膳食?先說什么是營養(yǎng)?從字面上來說,“營”是“謀求”,“養(yǎng)”是“養(yǎng)生”,“營養(yǎng)”也就是“謀求養(yǎng)生”。用現(xiàn)代科學的語言來描述:營養(yǎng)是機體攝取食物,經(jīng)過消化、吸收、代謝和排泄,利用食物中的營養(yǎng)素和有益成分,來維持正常生長、發(fā)育和防病保健的過程。人類自身不能合成營養(yǎng)物質(zhì),需要從各種各樣的食物中攝取,所以我們常說“民以食為天”。
    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營養(yǎng)過度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出現(xiàn)了肥胖、脂肪肝、關(guān)節(jié)變形,早早患了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還有營養(yǎng)不足帶來的貧血、生長受限、肌肉減少癥等等危害,這些都是膳食不均衡惹的禍。所以為了健康,我們一定要合理膳食。先來了解食物的種類,我國營養(yǎng)學家根據(jù)食物的特點將食物分為五大類:分別是谷薯類;蔬菜水果類;魚、禽、肉、蛋類;大豆、堅果和奶類;純能量食物。每種食物所提供的營養(yǎng)素各有不同,所以說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搭配。
    那么怎樣搭配才能做到均衡膳食呢?為了方便廣大消費者選擇健康飲食和改善生活質(zhì)量,減少飲食有關(guān)的疾病。中國營養(yǎng)學會制定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并進行多次修改,現(xiàn)就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核心推薦內(nèi)容與大家分享:推薦一:食物多樣、谷類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每天的膳食應包括上述五大類食物。建議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每周25種以上。推薦二:各年齡段人群都應天天運動、每天步行6000步,每周應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鐘以上??刂瓶偰芰繑z入,保持能量平衡及健康體重。推薦三:蔬菜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奶類大豆富含鈣及優(yōu)質(zhì)蛋白。提倡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吃各種奶制品,經(jīng)常吃豆制品,適量吃堅果。推薦四:魚、禽、蛋和瘦肉攝入要適量。優(yōu)先選擇魚和禽。吃雞蛋不棄蛋黃。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肉類。推薦五:培養(yǎng)清淡飲食習慣,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添加糖最好控制在每天25克以下。足量飲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ml),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兒童少年、孕婦、乳母不應飲酒,成人如飲酒,一天飲酒的酒精量男性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推薦六:珍惜食物,按需備餐,提倡分餐不浪費。多回家吃飯,享受食物和親情。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核心內(nèi)容,把平衡膳食的各類食物量化生成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膳食寶塔共分五層,各層位置和面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類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應占的比重。其中谷薯類食物居底層,每人每天攝入250~400g,其中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g,薯類50~100g;蔬菜水果居第二層,每天攝入分別為300~500g和200~350g;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居第三層,每天攝入總量為120~200g;奶類和豆類食物合居第四層,每天應吃相當于鮮奶300g的奶類及奶制品和相當于干豆25-35g的大豆及制品;第五層塔頂是烹調(diào)油和食鹽,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克,每天烹調(diào)油25~30克。寶塔所建議的食物量均為可食部分的生重。如果說記住寶塔的每一層內(nèi)容和數(shù)據(jù)比較困難,那么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拳頭大致確定食物需要。一個拳頭大小的生食物重量平均為150g左右。簡單概括為不超過1個拳頭的魚、禽、肉、蛋類,相當于2個拳頭的谷薯類,要保證2個拳頭的奶豆類,不少于5個拳頭的蔬菜水果類。
    通過以上內(nèi)容,現(xiàn)在我們了解了食物種類,知道了如何合理搭配膳食,就能做到均衡營養(yǎng),從而促進健康。祝愿大家從今天開始都能做到平衡膳食,均衡營養(yǎng),人人健康。
    謝謝大家!
    平衡橋教案篇十一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健康領(lǐng)域中指出:“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動作協(xié)調(diào)、靈敏?!痹谖以哼M行大班幼兒體能測試中發(fā)現(xiàn),部分幼兒在平衡能力方面較弱,同時發(fā)現(xiàn)合作意識薄弱,結(jié)合我班子課題內(nèi)容,主動使用文明禮貌用語習慣還需加強,因此設(shè)計了此次健康活動《快樂的平衡臺》。
    二、重難點的突破。
    本節(jié)活動的重點是探索平衡臺的多種玩法;難點是幼兒能兩兩合作在平衡臺上游戲。本次活動重難點的突破在與幼兒是否能主動去探索平衡臺的多種玩法,游戲中能否主動找小朋友兩兩合作進行游戲,同時在需要他人幫助下能主動使用文明禮貌用語等,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漸達到活動目標。通過游戲活動,進一步加深對重難點的理解,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平衡橋教案篇十二
    1.探索用平衡木來鍛煉身體的方法,在上面平衡走、跑、跳、爬等。
    2.發(fā)展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靈敏性、培養(yǎng)運動中的合作能力。
    3.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zhàn)與快樂。
    4.能根據(jù)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平衡木4根、小動物圖片4張:小鳥、烏龜?shù)取?BR>    一、熱身運動《奶牛舞》:
    師:天氣不錯,我們來跳跳舞吧?。ㄒ淮危?。
    二、游戲:自由探索玩平衡木的方法。
    師:你們跳得真好!現(xiàn)在我們一起看看我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好玩的東西?(平衡木)。
    平衡木可以怎么玩呢?你們一起來試試吧?。ㄓ變鹤杂稍谄胶饽旧贤娓鞣N各樣的方法。)。
    1.師:小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就在平衡木上鍛煉身體,看誰的鍛煉方法好而且多呢?
    2.幼兒分散在物體中獨自或結(jié)伴嘗試各種運動,如:跳、走、跑、爬等等。
    3.教師觀察指導,稱贊好的鍛煉方法,并鼓勵幼兒一起模仿并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四、幼兒展示在平衡木上玩的方法。
    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全體幼兒一起進行鳥飛、大步走、烏龜爬等方法。
    師:大家想出了很多方法,我們現(xiàn)在請一些小朋友給大家表演一下。
    鳥飛、大步走、烏龜爬等方法來鍛煉。
    五、競賽游戲《小烏龜運糧食》。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幫助小烏龜運糧食吧。出示圖片讓幼兒模仿過平衡木。(游戲1-2次)。
    六、整理各種材料,離開運動場地。
    師:你們幫小烏龜運了糧食它們真高興,現(xiàn)在你們也累了,現(xiàn)在我們開著小火車一起到教室休息一下吧!
    平衡橋教案篇十三
    王曉婧2009、3【教學目標】:
    1.了解膳食結(jié)構(gòu)的含義,能正確認識平衡膳食寶塔,并運用平衡膳食寶塔和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初步評價自己的食譜是否合理。
    2.了解合理攝入營養(yǎng)物質(zhì)的重要性,認識營養(yǎng)均衡與人體健康的關(guān)系。
    3.幫助學生學會用科學知識指導實際生活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對提高人類生活質(zhì)量方面的重要影響。
    【教學方法】:
    1.學生自主學習與交流研討、歸納總結(jié)。
    2.實驗探究法。
    3.情境激學法。
    4.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輔助教學法。
    【教學重點、難點】:正確認識平衡膳食寶塔,運用平衡膳食寶塔和有關(guān)數(shù)據(jù),評價并編制自己的食譜。
    【教具】:多媒體及課件;
    獼猴桃、橘子的果蔬汁;碘水、淀粉溶液;
    錐形瓶、膠頭滴管、量筒、托盤天平。
    【教學時數(shù)】:1課時【教學過程】:
    [情境引入]:展示非洲難民,大頭娃娃,佝僂癥,肥胖的圖片。
    從飲食方面分析,這些人存在的問題是什么?(引導學生由營養(yǎng)素的角度回答)。
    [過渡]: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吃什么、吃多少”。是媽媽關(guān)心的我們關(guān)注的,吃什么就是食物的種類問題,吃多少是數(shù)量的問題。人們攝入的食物種類及其數(shù)量的相對構(gòu)成就是膳食結(jié)構(gòu)。這個問題處理不好,身體就會出問題。你的膳食結(jié)構(gòu)合理嗎?[課件展示][交流與研討]:
    昨天做的問卷調(diào)查,小組內(nèi)交流各自的一日三餐情況調(diào)查表,展示某組的食譜?!菊n件】討論:
    1、估計媽媽基于哪那些因素考慮為你做的一日三餐?
    2、你是基于哪那些因素考慮選擇你的飲食的?
    3、闡述自己飲食結(jié)構(gòu)的科學性及存在哪些問題。
    4、看哪位同學的膳食結(jié)構(gòu)更合理?
    中國營養(yǎng)學會向人民推薦居民平衡膳食寶塔。
    [多媒體顯示膳食寶塔]思考下列問題:
    膳食寶塔可分幾層?
    每層有哪些食物,它們的比例如何?【總結(jié)過渡】。
    平衡膳食寶塔在食物種類和建議攝入量上都可以對我們進行指導,食物為什么要。
    【互動問答】以我為例因為工作比較緊張,生活沒規(guī)律,最近牙齦出血易感冒,大家說可能是缺乏什么?(回答缺乏vc)。
    大家說應該多吃點什么?(回答水果和蔬菜)什么水果和蔬菜都行嗎?你可以推薦幾種嗎?
    讓我如何相信你呢,是不是含有vc,幫我做個實驗。
    知識支持:維生素c是易溶于水的具有較強還原性的物質(zhì),廣泛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
    常見的氧化劑:i。
    2原。
    理:使等量的碘的淀粉溶液褪色,那種果汁的用量越小則其含量越大。用。
    品:滴管、錐形瓶、量筒、果蔬汁、碘水、淀粉溶液?!緦嶒炘O(shè)計】:小組討論:
    1、.如何檢驗是否含有維生素c(回答據(jù)維生素c的還原性,能否使碘的淀粉溶液褪色)。
    2、維生素c的含量有無差別,后匯報。根據(jù)消耗果蔬汁的滴數(shù)【實驗過程】:
    1、榨汁、稱取等質(zhì)量的獼猴桃和橘子,榨汁機榨汁后調(diào)整使果汁體積相同。
    2、各取5ml碘的溶液在錐形瓶內(nèi)。再加1滴淀粉溶液。
    3、分別逐滴加入果蔬汁,邊滴邊振蕩,直至溶液剛好褪色為止。
    4、分別記錄消耗果蔬汁的滴數(shù)。
    我選擇獼猴桃,你能告訴我一天要吃多少獼猴桃嗎?依據(jù)是什么?(還要知道哪些數(shù)據(jù),引導學生回答)。
    1、獼猴桃中維生素c的含量;
    2、人體每天所需要的維生素c的量。
    需要60毫克,所以吃每天一個就夠了。我們就知道了平衡膳食寶塔中水果及建議攝入量就是這樣得到的。繼續(xù)觀察表2-2-2橫向觀察問題一:各種食物含的營養(yǎng)素的含量一樣嗎?主要營養(yǎng)素是什么?縱向觀察問題二:各種食物含有的營養(yǎng)素是單一的嗎?(不單一)。
    谷類是糖類和維生素b的主要來源;畜禽肉、魚蝦、蛋類等能提供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蔬菜和水果類是某些維生素、無機鹽和膳食纖維的主要來源;水果還能提供一些利于食物消化的無機鹽油脂,主要是提供脂肪特別是必需高級脂肪酸,根據(jù)各種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合理的選用。通常選擇營養(yǎng)素種類多,營養(yǎng)素含量豐富,易于被人體消化吸收利用的食物。
    【結(jié)論】:
    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素存在于不同的食物中;
    不同種類的食物提供的主要營養(yǎng)素不同;同種營養(yǎng)素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不同?!究偨Y(jié)過渡】:其實我們剛才的探究過程也為科學指導我們的飲食提供了解決的方法,各種營養(yǎng)素人體需要多少?什么食物可以提供?其中含量是多少?需要多少食物?了解了食物和營養(yǎng)素的關(guān)系,就可以根據(jù)我們的需要進行選擇適當?shù)氖澄锪?,比如,我們每天吃饅頭吃多少。
    觀察表2-2-3給出了能量的值,比如少年男子需要能量為每天11700kj能量,我們能否通過計算,確定少年男子每日所需的糖類、油脂、蛋白質(zhì)的質(zhì)量范圍。參考一:
    每克糖類、脂肪、蛋白質(zhì)在體內(nèi)氧化產(chǎn)生的熱能分別為:16.7kj。
    37.7kj。
    16.7kj.計算:
    問題一:每天必須嚴格的按照這個量吃東西嗎?為什么?!菊n件】:劉翔春節(jié)期間體重暴漲30斤,被迫減肥(營養(yǎng)素供給和消耗動態(tài)平衡)。
    成功瘦身,但四肢無力,幾欲暈倒,請分析該食譜的功效及不足之處,問題二:菲爾普斯是08奧運最耀眼的明星,他每天的食譜如下:
    午餐:1磅意大利通心粉,2個火腿芝士三明治,能量飲料(1000卡路里);
    1、確定各營養(yǎng)素及食物的用量。
    2、該個體的年齡、性別、勞動強度、飲食習慣,食物供給的種類、數(shù)量、價格。
    3、達到各種營養(yǎng)素的平衡,合理搭配一日三餐俗話說: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菊n件】合理搭配一日三餐【學以致用】:請根據(jù)所在家或者學校實際生活狀況,、為自己或家人編制一個更我合理的食譜。
    [倡議]:請你給全校同學發(fā)個號召:使大家都來關(guān)注自己和家人的飲食狀況。關(guān)心身邊同學們,大家課下可以再充分討論,定一個題目,如“關(guān)心飲食,關(guān)愛自己”“合理膳食、健康你我”等,提幾條切實可行的建議。[教師與學生問題交流反饋]:
    [學生學習評價]:
    【教學反思】:
    《化學與生活》。
    主題2攝取益于健康的食物。
    課題2。
    山東省單縣一中王曉婧2009、5。
    平衡橋教案篇十四
    知識目標: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掌握二力平衡的條件,理解物體在平衡力作用下的運動,作出二力平衡的圖示。
    技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的能力。
    情感目標:激發(fā)興趣,使學生能在輕松的愉快中具有更強力的探索問題的。
    平衡橋教案篇十五
    1.知道化學反應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通過實驗測定某些化學反應的速率。
    1.1知道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及其定量表示方法,能進行有關(guān)化學反應速率的簡單計算。
    1.2了解測定化學反應速率的方法,通過實驗測定某些化學反應的速率。
    2.通過實驗探究溫度、濃度、壓強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認識其一般規(guī)律。
    2.1通過實驗探究溫度、濃度、壓強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2.2認識溫度、濃度、壓強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一般規(guī)律。
    二.本章教學重點。
    1.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方法。
    2.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3.化學平衡的概念的建立。4.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條件。
    5.勒沙特列原理的歸納總結(jié)。
    三.本章教學難點:
    1.建立化學平衡的概念。2.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條件。3.勒沙特列原理的歸納總結(jié)。
    四、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分析。
    1.準確把握教學要求,把規(guī)定的內(nèi)容講透徹,講明白,不要過分拓展教學內(nèi)容。
    2.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分層次完成各部分知識的教學。
    3.利用好教科書,給學生閱讀和思考的空間,把握各個概念的要點。
    五、板書(第一課時)化學平衡的定義和特征。
    1.化學平衡的建立。
    在一定的條件下,當可逆反應進行到一定的程度,正反應速率相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zhì)量。
    逆、等、動、定、變、同。等:
    1.v正=v負-------達到平衡的標志。
    例題:
    n2+3h22nh3。
    1對同一種物質(zhì):反應掉多少同時生成多少2對不同的物質(zhì):符合化學計量關(guān)系2.各組分濃度保持不變等效平衡“同”
    同:從反應物開始,還是生成物開始,結(jié)果相同。
    1什么是等效平衡2等效平衡的規(guī)律。
    t、v不變,兩平衡等效的條件將不同起始狀態(tài)“一邊推”
    n2+3h32nh3平衡時百分含量13aa002a。
    定:條件改變,平衡移動。
    化學平衡移動。
    平衡橋教案篇十六
    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物體才能保持靜止、才能做勻速直線運動?請同學們舉例說明。
    引導:物體受外力作用時,也可能會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做勻速直線運動。引出平衡態(tài)的概念,進行新課教學。
    方法2:現(xiàn)象引入。
    課堂演示:靜止在桌面上的物體、勻速行駛的電動汽車。
    或錄像片段:在平直軌道上勻速行駛的火車、勻速步行的學生、靜止在地面上的汽車。
    提出問題:上述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和做勻速直線運動是否受到外力?請你再舉出幾個靜止和做勻速直線的物體,分析它們受到的力。
    引出平衡態(tài)的概念,進行新課教學。
    平衡橋教案篇十七
    二、導入新課:
    附故事:(出示手偶壯壯)我叫"壯壯",什么東西都愛吃,愛吃蘿卜、西紅柿、白菜,還愛吃蘋果、香蕉,愛吃好多東西,你們看!我長得壯壯的。(出示手偶小小)他叫"小小",他看到蘿卜搖搖頭,說我不愛吃;看到西紅柿又搖搖頭,說我不愛吃;好多蔬菜都不吃,蘋果不愛吃,香蕉不愛吃,人長得很瘦小,而且總生病。
    結(jié)合故事內(nèi)容,提出問題:"壯壯長得這樣壯,說一說他愛吃什么?""小小長得很瘦小,是因為什么?""你們要想身體棒,怎么辦呢?"引導幼兒知道想要身體棒,就要吃各種食物。
    三、播放幻燈片,觀看日常生活視頻片段。
    1、結(jié)合實際生活,出示一段日常生活視頻片段。視頻主要內(nèi)容為:一位媽媽到幼兒園接孩子回家,經(jīng)過超市,孩子哭鬧著,要去買零食。孩子回到家后,只吃零食不吃飯。
    提問:"看了這段錄像,小朋友來說一說這位小朋友做得對不對?""你們平時是不是也和這位小朋友一樣呢?"教育幼兒不能把零食作為主食,否則就會像小小一樣,身體瘦弱,還會經(jīng)常生病。要想有健康的身體,就要像壯壯一樣各種食物都要吃。
    2、出示互動墻面"我們愛吃的食物"大表,教師組織幼兒交流最喜歡吃的食物,并將最喜歡吃的食物粘貼在互動墻面上。
    "我們愛吃的食物"大表中,教師和幼兒共同統(tǒng)計出哪些食物是幼兒最喜歡吃的,多少幼兒愛吃這種食物。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愛吃的東西能不能吃很多?""哪些東西要少吃?"。
    3、老師向幼兒介紹各種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含有從其他食物中補充不到的營養(yǎng)成分。并且有預防和治療疾病的功效。)總結(jié):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營養(yǎng)成分,吃不同的食物就能獲得不同的營養(yǎng),有了豐富的營養(yǎng),身體才能更加健康。
    四、延伸活動家園配合:
    1、讓家長記錄幼兒飲食情況,反饋給老師。
    2、根據(jù)記錄情況,開展"不挑食的好孩子"頒獎會,可以邀請家長參加,鼓勵挑食的孩子做到各種食物都要吃,養(yǎng)成不挑食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