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案七年級語文上冊課文優(yōu)質

字號: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案七年級語文上冊課文篇1
    教學目標:
    1有節(jié)奏地朗讀課文,通過反復朗讀感知詩歌思鄉(xiāng)情感;
    2分析詩歌中的景物描寫,把握詩人復雜的心理活動;
    3領悟“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所蘊含的哲理,學習詩人樂觀積極的進取精神。
    一、導入
    講《三國演義》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這就是著名的“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的故事。同學們注意到“甘露寺”,這座寺廟坐落在某座山上,這座山,可以說是三國山,充滿著英雄豪氣,素以“天下第一江山”聞名于世,這座山叫做“北固山”,這座山,還成就了一位詩人,他就是王灣。
    王灣是唐代詩人,他流傳至今最有名的詩歌就是《次北固山下》,相傳這首詩得到當時的宰相張說的極度贊賞,并親自書寫懸掛于宰相政事堂上,讓文人學士作為學習的典范。唐末詩人鄭谷還說“何如海日生殘夜,一句能令萬古傳”。
    到底《次北固山下》是一首怎樣的詩歌,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呢,我們一起來學習。
    二、題解
    同學們看題目,北固山我們知道是一座山名,這個次字怎么理解呢?(是量詞一次兩次呢,還是說是“僅次”呢還是“次品”的次呢?)我們還知道哪些題目中飽含景點的古詩詞???(望廬山瀑布、登鸛雀樓)這里的望、登都是作動詞解釋,所以,次也可能是動詞解釋,看注釋,對,是動詞“??俊钡囊馑?。
    解了題目,我們進入詩歌的內容。請同學們對照注釋,讀懂詩歌的內容。有不懂的請做好記錄。
    同學們,遇到難題了嗎?請?zhí)岢鰜怼?BR>    (請學生回答,老師輔助)
    并補充學生沒有注意到的問題。
    三、朗讀
    1憑印象初讀:請同學們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礎上,齊讀一遍,讀出自己的體會。
    同學們讀完了,你能說說你剛才讀的時候,是用怎么樣的情感去朗讀的?并說說原因。
    2教師范讀:老師也想以朗誦的形式來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請同學們聽聽,給老師點評點評。(教師除了要注意情感部分,更要突出語氣語速停頓重音等等)
    學生點評:1節(jié)奏韻律 2情感表達
    3教師指導:既然大家都覺得老師讀得好,那我就把我的小竅門告訴大家。
    4領會后再讀:同學們琢磨了幾分鐘,一定有所收獲了吧!不如來展示展示,誰愿意?
    4全班齊讀:請同學們再齊讀一遍。
    四、分析
    同學們通過反復朗讀,體會到了詩人的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這種思想之情是在什么情況下被激發(fā)出來的呢?作者傳達的是單一的鄉(xiāng)愁嗎?我們對詩歌進行分析理解,找到答案。
    1、理解首聯和頷聯中詩人的感情,品味頷聯。
    作者乘著一葉扁舟在綠水中前進,他要駛向青山,而思緒已飄向青山之外遙遠的客路。詩人為什么要寫他的道路還在青山之外呢?
    提示: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途中天氣如何?你從哪些詩句中知道的?
    提示:和風吹拂,春意融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BR>    春潮涌漲,江水浩淼,兩岸之間的水面顯得很寬闊。和順的風吹得船帆端端直直地高掛著。清代的王夫之贊這句“以小景傳大景之神”,你覺得它寫出了什么樣的大景?
    提示: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
    置身在青山綠水中,眼見潮平岸闊,風正帆懸,到處都是春天的氣息,詩人此時該是怎樣的心情?
    愉快,舒暢
    請帶著愉快的心情,深吸一口氣,擴張心胸,朗誦前四句。
    2、品味頸聯
    不知不覺,已到殘夜。作者見到了什么景象?
    齊讀,“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有人說這兩句詩“形容景物,妙絕千古”,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兩句詩的意境。
    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作者在這兩句詩中流露出什么感情?
    提示:感慨時間過得太快,白天和夜晚,舊年和新春,為何這般匆匆???
    請帶著無限的感慨朗讀這兩句詩。語調要深沉舒緩。
    詩人在這兩句詩中表達的不僅是對時光易逝的感慨,請聽老師讀,注意聲調、重音。強調生,入。為什么不用“升”?
    使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
    提示: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海日江春人的意志和情思,海日生于殘夜,將驅盡黑暗,江春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 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將取代舊的事物,光明必將取代黑暗。
    所以,這句詩還流露了詩人什么樣的情緒?
    提示:樂觀積極向上的情緒,朗讀時聲調可高一些。
    請用這種情緒朗讀。
    男女重讀,女感慨,男樂觀。
    你能從這兩句詩中知道這是一年中的什么日子嗎?知道具體的時間嗎?
    提示:歲末臘殘之夜,歲末,正是旅人歸家的時間,夜晚,正是在家中安眠的時候,此時的詩人卻停泊在北固山下,遙望著“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正因為徹夜未眠呀。
    他在想什么?想像詩人此時的內心活動
    請學生回答。
    提示:想家中妻兒父母;想一年又一年,一日又一日,不知何時能回家;想寫信……
    請再帶著這種思念朗讀,語調要憂傷一點。
    3、品味尾聯:
    請北歸的大雁捎個信吧!
    齊讀最后兩句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這是多么無奈的希望啊,這是多么惆悵的希望啊,請用惆悵而又無奈的語氣朗讀后兩句詩。
    大雁飛過,詩人會說些什么。
    提示:詩人傾吐的句句是思念,是鄉(xiāng)愁,是歸意。
    帶著這樣的感情朗讀,男女重讀,男略高,女低
    五、小結
    王灣的《次北固山下》千古流傳,寓情于景,景中含理,打動人的不僅僅是他深深的思鄉(xiāng)之情,還有他樂觀積極的情緒,每當我們處于低谷的事情,不要氣餒,想想王灣告訴我們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美好的新生的事物必將取代舊的事物,光明必將取代黑暗!
    下課。
    六、板書設計
    次北固山下
    王灣
    首聯:羈旅
    頷聯: 以小景傳大景之神 寓情于景, 景中含理
    頸聯:理
    尾聯:情
    【教學總結】
    這節(jié)課為了體現課程標準改革精神,主要圍繞課程標準的三個維度目標進行設計,全面考慮了學生在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接受的教育,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案體現了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以生為本”的課改思想。
    2、積極實施教學評價,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習習慣。
    3、創(chuàng)設的詩歌學習情景,增強感悟。
    4、合理引導學生質疑,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5、注重對詩歌進行感悟教學,將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融為一體。
    教案七年級語文上冊課文篇2
    教學目的:
    理解聯想和想像手法的運用。
    感受文中所表現的喜悅之情。
    初步了解神話故事的特點。
    熱愛生命和生活。
    教學重點、難點:
    大膽而新奇的想象。
    對人類誕生的喜悅感。
    教學過程:
    導入:神話動畫片導入
    出示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作者簡介:袁珂,神話學家。
    關于神話
    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
    全班集體朗讀課文
    探究品味
    復述課文,對照《風俗通》中關于女媧的記載,找出課文中豐富了哪些內容,哪里最見作者的想像力。
    對女媧形象的認識:她哪里是神,她分明是人。
    感受課文中對人類誕生的喜悅感:人類創(chuàng)造成功的喜悅感;人類自身對獲得生命的歡呼。
    想像是神話的亮點,馬克思關于神話的論述。
    放《女媧造人》動畫片總結課文主要內容。
    拓展運用:
    讀神話《盤古開天地》后回答問題。
    放神舟五號飛船記錄片:女媧造人,體現了人類可貴的創(chuàng)造力與探求精神,也使我感受到生而為人的自豪。今天,我們面對的廣大世界,依然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待我們去探求,去感受那種創(chuàng)造成功的喜悅。
    布置作業(yè):
    收集有關神話,講給別人聽。
    閱讀綜合性學習中,關于人類起源的資料。
    想像出一種女媧造人的新辦法。